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 沪科版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透镜对光线作用的过程,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爱科学的态度、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实验法、讨论、交流法、阅读法。

教具准备

老花镜、近视眼镜、凸透镜、凹透镜、刻度尺、白纸板。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用过或见过哪些镜子?

生甲:穿衣镜、汽车后视镜、交通镜、哈哈镜。

生乙:老花眼镜、近视眼镜、平光镜、放大镜、三棱镜、太阳镜。

师:请同学们对你们见过的这些镜子进行分类,并指出分类的根据。

生甲:根据镜面的形状来分,镜面是平的有:穿衣镜、三棱镜、近视眼镜,平光镜;镜面是弯曲的有:哈哈镜、老花眼镜、近视眼镜、放大镜、交通镜、汽车后视镜。

生乙:根据能反射光和能透光来分,能反射光的有:穿衣镜、凸面镜、凹面镜,能透光的有:老花眼镜、近视眼睛、平光镜、三棱镜、放大镜。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生活中能让光透过的这一类镜即透镜。

板书: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

(透镜)

二、新课内容

1.提出问题。

师:对于生活中的透镜,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甲:透镜都是用玻璃制成的吗?

生乙:透镜有多少种?

生丙:近视眼镜度数与什么有关?

生丁:老花眼镜与近视眼镜有什么区别?

生戊: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怎么对远视眼睛和近视眼睛进行矫正的?

生己:《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中的旅行家们为什么能用冰透镜取火?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陆续探究,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其中的两个问题:透镜有多少种?老花眼镜与近视眼镜有什么区别。下面请问学们阅读课本P70内容以及课本P73拓展一步内容,并完成投影幕上的问题:

(1)生活中常见的透镜有和。

(2)中间厚、边沿薄的透镜叫,它是利用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

(3)中间薄、边沿厚的透镜叫,例如。

(4)一束平行光通过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所以

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5)右图中的F点叫透镜的,F点与O点的距离叫透

镜的。

师:请同学们鉴别桌面上的凸透镜和凹透镜。

生:用手摸镜片,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师:请同学们鉴别桌面上的老花眼镜与近视眼镜。

生:用手摸镜片是凸透镜的就是老花眼镜,镜片是凹透镜的就是近视眼镜。

师:冰透镜为什么能生火?是哪一种透镜?

2.作出假设或猜想。

生:应该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3.设计实验。

师:下面我们就来用实验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哪些仪器?

生甲:需要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太阳光或手电简发出的光)

生乙:还需要纸板、笔、尺子。

师:怎样进行实验?

生: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纸板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板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用尺子测出这个点到光心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然后将凹透镜也正对太阳光,纸板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看看在纸板上是否能观察到最小、最亮的光斑。

4.进行实验。

师:请同学们带齐仪器(凸透镜、凹透镜、老花镜、纸板、笔、尺子)到室外有阳光的地方完成实验,并测出凸透镜和老花镜的光斑到透镜的距离。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启发、指导。

5.分析论证。

师生回到教室。

师: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师:什么叫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板书、作图

师:什么叫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生:平行光经凹透镜发射后,其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凹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板书、作图

6.实验评估。

师:刚才的实验结论可信吗?是否还有什么因素没有考虑?

生:刚才我们用的透镜都是玻璃做的,如果用冰、水做的,材料不同,会影响结论吗? 师:请同学们用桌上的灯泡和水来探究水透镜对光的作用。

生:将水倒入废灯泡中,拿到太阳光下一试,它仍然能将太阳光会聚。

师:冰透镜对光的作用,同学们可以回家去做。目前我们能想到的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都作了充分的考虑,实验结果是可靠、可信的。

7.交流与合作。

师: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交流所测的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一样?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凸透镜的焦距?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小。

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生甲:知道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生乙:我最感兴趣的是探究水透镜对光线作用。

生丙:我最感兴趣的是到教室外,到大自然中做实验,感觉很轻松、愉快。

三、归纳小结及学习过程评估

师:通过本节课探究、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我们知道了透镜有凸透镜、凹透镜两种。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我们还学会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师:请每位同学对自己在这节课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估,下课后交给组长,并进行登记。

四、课后练习

1.课本P74作业l 、2。

2.选用课时作业没汁。

五、板书设计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一课时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

(透镜)

1、透镜?

??边缘厚中间薄凹透镜边缘薄中间厚凸透镜、:、: 2、焦点F ,焦距f ,主光轴、光心O 。

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2.初步学习根据探究目的制定的探究计划和选择实验需要的器材。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初步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意义、方法。

2.难点

(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意义、方法。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灯泡、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透镜有几种?分别叫什么?它们对光线有什么作用?

2.什么叫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二、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师:大家先进行分组实验:用一凸透镜在灯泡与墙壁之间移动,你们可观察到什么?

学生动手实验:用一凸透镜在灯泡与墙之间移动。

生甲:可在墙上得到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灯丝的像,也可能在墙上看不见像。

生乙:可在墙上得到正立或倒立的像。

师:对于凸透镜成像,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甲:凸透镜成像有何规律?

生乙: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否就是影响凸透镜成像情况的主要因素?

2.假设或猜想。

师:你们的猜想是什么?

生甲:凸透镜成像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生乙:与焦距有关。

生丙:与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有关。

生丁:与像距有关。

3.设计实验。

师: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生:实验

师:很好,大家都想到了实验,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你们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方案来证实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生:观察光源和凸透镜不同距离时成像的情况,以研究影响凸透镜成像的因素。

演示实验:教师出示两个焦距相差较大的凸透镜做一次简单的演示,让蜡烛与两个凸透镜距离相同,所成的像不同。

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蜡烛到两个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所成像不同。

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情况不仅与物体到凸透镜距离有关,还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师: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个专用的光学实验器材—一光具座。光具座上可以固定凸透镜、光屏、放置蜡烛,还可以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和高度,并有刻度尺,可直接读出蜡烛与凸透镜,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使用方便。

教师边介绍边示范,并指出实验时仅供选用。

师:实验时需哪些器材?

生: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具座、白板

师:还需要知道什么数据?

生:凸透镜的焦距。

师:你想通过什么办法得知凸透镜的焦距?

生甲:用实验测得。

生乙:查阅说明书。

生丙:问老师。

师:你们想的这几种方法都可以,不同组的桌面上的凸透镜焦距不同,由于时间有限请你们查阅桌面上的说明书,弄清凸透镜的焦距。

学生查阅并交流凸透镜的焦距。

师:实验时你们准备的蜡烛、凸透镜、光具座和白板,它们起什么作用?

生:凸透镜用来成像,蜡烛作为物体,白板作为光屏,光具座起到支架作用,还可直接读出物距u和像距V。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68,注意观察表格中的各个项目做到对实验中要测量数据,观察的现象心中有数。由表格可知,有8行空格,说明我们要取8次以上数据。另外,实验中还需要注意几点,现在请问学们看投影。

教师调节实物投影,演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边演示边讲解。

师:同学们面向光具座上的刻度尺,从左至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因为我们观察的是烛焰的像,这样才能在光屏亡得到完整的像。第一次实验先把蜡烛移到离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使它们底座上的红线对准整数刻度,如使它们之间的距离为30cm,定好物距后,只能移动光屏找烛焰的像。这时观察光屏,轮廓模糊的不是真正的像,当找到清晰的像时,记下像的大小、倒正及物距、像距,填人表格第一空行,第二次缩短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如到25cm,再移动光屏找烛焰的像,记录数据,总共改变物距8次,最后一定要让蜡烛离凸透镜较近,在光屏上找不到像为止。请同学们将光屏拿掉,眼睛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将观察到的像情况填入表格。现在同学们对实验的目的和方法、步骤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制定出实验步骤,并写在纸上准备全班交流。

生:讨沦、制定实验步骤。

师:请第5小组的向全班同学交流你们的实验步骤。

我们小组制定的实验步骤是:

生:(1)用查资料法获得凸透镜的焦距。

(2)认识光具座,将实验器材按蜡烛,凸透镜,光屏顺序放置,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cm、25cm、15cm、12cm、lOcm、8cm、3cm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亮,最清晰,观察像的大小、倒正、虚实,读出物距,像距并记入表格。如果蜡烛离凸透镜较近,移动光屏.承接不到像,可拿掉光屏,眼睛透过凸透镜观察像的大小,倒正、虚实,记下物距。

(4)将以上实验重复一遍。

以上实验步骤,是在教师补充、完善的基础上用字幕打出。

4.进行实验。

师:好,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最快、最好,注意分工合作。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检查,答题,指导。表扬做得快,做得好的学生,同时也鼓励做得慢和做错的学生,对不会做的个别学生当场指导。

5.分析论证。

师:现在同学们完成了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结合前面的猜想,你们得到什么结论?分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投影一组较标准数据,让学生讨论。

生甲:我们组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有关,因为我们每次实验前都先改变物距,再找烛焰的像,物距不同,像也不同,像距也不同。

师:说得很好。证实我们的第一个猜想是正确的,同时可推翻第三个猜想,因为像距也是由物距决定的。

生乙:我们组认为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有关。当物距大于像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说明同学们不仅认真做实验,还动脑筋思考了,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学习方法,如果养成习惯,相信同学们会越学越好。

如果我们知道的凸透镜的焦距是lOcm,请同学再仔细观察投影的数据,凸透镜成像具体还有哪些规律?再讨论一下。

提示: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用凸透镜的焦距来表示。

师:请第6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交流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两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两倍焦距处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教师应给予启发,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并将该结论投影在屏幕上。

括号内留着待全面补充是实像还是虚像。

板书:凸透镜成像规律

6.评估。

教师投影两组不太理想的数据,让学生评估。

师: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的数据,哪个数据有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生甲:第4组的物距大于焦距,成的像是缩小的,可能读数错误。

生乙:可能蜡烛烧短了,在光屏上没得到完整的像。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实验中当蜡烛离凸透镜很近时,为什么在光屏上找不到像?而看到的是一块模糊的光斑。

生:因为光线没有在光屏上会聚。

师:回答得很好,平面镜成像,像是怎么形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生: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是虚像。

师:对。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当蜡烛离凸透镜很近时,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不能会聚,其反向延长线在物体同侧会聚而成,所以是虚像。我们只能透过凸透镜,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才能观察到,所以不能用光屏承接的是虚像,能用光屏承接的是实像。

板书:2.实像和虚像

并补充以上凸透镜成像规律中( )内的内容,得到完整的结论。

三、归纳小结及学习过程评估

师:通过这节课科学探究,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生甲:我学到了凸透镜成像规律。

生乙:我知道了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生丙:我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学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请每位同学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四、课后练习

1.课本P74,作业3、4、5。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

(凸透镜)

1.凸透镜成像规律。

2.实像和虚像。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