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股市在全球资产泡沫中潜在的风险及对策

中国股市在全球资产泡沫中潜在的风险及对策

中国股市在全球资产泡沫中潜在的风险及对策
中国股市在全球资产泡沫中潜在的风险及对策

前言

股票市场泡沫是指股票在短期内的供给弹性有限,经济增长或人为拉升提

高了股票的收益率,股票价格相应上升。为了赚取价格上涨的资本所得,大量

资金涌向股市,股票价格远远偏离了股票分红所能支撑的水平。股市泡沫导致

财富虚增,刺激消费需求。总需求的上涨和实际经济的过热又推动了资产泡沫

的膨胀。当资金的供给方出现下降、股票资产泡沫不足以维持时,股市泡沫将

最终破灭。

2006年股市过快过高上涨,出现了非理性的一面。对此,监管者应给予重视,投资者需理性判断。五一长假后,沪市综指从节前的1440点附近,连续越过1500点、1600点两个重要关口。截至5月15日,股市2006年已经累计飙

升40.9%,日成交量连续超过500亿元。与1999年的519行情、2000年的网络股行情和2002年的624行情相比,火爆之势“有过之而无不及”。7月的最后

一个交易日,沪深大盘再现“黑色星期一”,两市股指延续上周跌势再次单边

大跌。至此,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月线双双收阴,月跌幅分别为 3.56%和

8.25%。深证成指在月线“8连阳”之后首次大跌,显示市场调整压力逐渐加大。从流通市值看,6月30日沪深A股流通市值分别为10173.57亿元和 5627.36

亿元,而7月31日两市 A股的流通市值为9664.01亿元和5293.82亿元。这

意味着7月份两市A股的流通市值“缩水”843亿元,这还没扣除新股上市增

加的市值。

一、虚拟资本的剧烈波动是金融和货币危机的催化剂

国际上主流观点认为应主要考虑商品与服务市场的通货膨胀,但以固定汇

率为特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和以浮动汇率占主导地位的牙买加体系诞生以来,由于货币发行脱离了实体经济,加上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虚拟资本

的增长大大快于实体资本的增长,非理性的资产(股票、债券、房地产等)的价

格人为地迅速增大。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贸易量大约是几千亿美元,货币

交易量几万亿美元;而现在全球贸易量为几万亿美元,货币交易量却高达几百

万亿美元。30多年间,全球贸易量增长了10倍,而货币交易量增长了100倍,造成全球资产泡沫。当受到某一机制触发时,泡沫可能迅速破灭,可能危及金

融系统的稳定。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二、中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员

1.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全

球能源、材料价格的涨跌带动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价格走势,国内投资者应

该综合国内外经济状况做出投资决定。

中国股票价格虚高,潜藏着股价泡沫破灭的危险。2006年5月16日,全

国1458家股票,平均市盈率(市盈率是指股票市场上的股票市价与公司当前盈

利水平的比值)A股37.22倍,超出年初10倍左右平均市盈率和国际股市20倍

左右平均市盈率,甚至出现了358倍市盈率的力诺太阳,249.29倍的C中信,166.67倍的C天威,108.36倍的c鲁黄金等等超高市盈率股票。尽管其中有良

好业绩的支撑,但仍然令人瞠目。且隐性的市盈率水平要远高于显性的市盈率

水平。这种隐性的高市盈率很难引起投资者的足够重视,其危险程度将更大。

市盈率越高,说明回收期越长,市价超过实际价值的程度越大,股市泡沫的可

能性越大;另一方面,市盈率的倒数反映投资者按股票市价投资于股票所获得

的收益率。市盈率越大,收益率越低,股票泡沫的可能性越大。

2.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中国概念”成了香饽饽。全

球资金在美国市场走势不稳定的影响下,积极进入中国股市,参与“中国概念”的投资。某种程度上,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大幅度融入全球资本市场了。摩根大

通对全球机构投资者最新调查问卷对此做了注解:有43%的机构投资者对 2006

年中国股市预测是“看涨”,调查对象中已经有55%的机构持有中国股票,而

且有 26%表示会在6-12个月内购入中国股票,明确表示不会持有的机构投资者

比例降到了 19%。人民币升值预期,提高了中国股市资产的投资价值。 2005

年下半年以来,国际资金开始大举流向A股市场,人民币升值成为A股市场上

涨的重要动力。数据统计显示,2006年一季度,QFII持仓激增超过 100%。人

民币价格和美元价格的变化,对未来A股市场的影响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三、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

1.国家调控房地产政策使资金涌入股市。我国近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与

之配套的人民币有 8万亿,约占我国GDP(按18兆人民币计)的45%。央行冲销

人民币外汇占款的效果不明显,这些货币就进入房地产和股市获利,而国家调

控房地产的政策使资金涌入股市,以博取股市泡沫破灭前的利润。

2.中国股市的上扬,有制度建设的功绩,如股权分置改革等。但制度建设

是个长期的任务,特别是上市公司股票中有 8-9成股票品质仍然较次,大约只

有1-2成左右较具有投资价值,大量资金进入市场后,集中于这1-2成的投资,推动了像有色金属、金融、商业消费和能源等板块不正常的上涨。

3.利率风险。最近,全球出现加息热潮。为抑制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货

膨胀升温,多数国家提高了利率水平。中国央行在2006年8月19日加息 0.27个百分点,将存款利率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贷款利率由现行的5.85%

提高到 6.12%。加息加上证监会正式批准的华安QDII(即QUALIFIED DOMESTICINSTITUTIONALIN- VESTORS,国内机构投资者赴海外投资资格认定制度),将对股市形成较强的心理冲击。

4.行政过度风险。行政过度是政策对市场的过度干预。从 1994年3月14

日“四不”救市政策(即55亿新股上半年不上市,当年不征股票转让所得税,

公股个人股年内不并轨,上市公司不得乱配股)至今,行政过度影子屡屡可见。当股市低迷时,政策托市;当股市泡沫大时,政策砸市。但市场对政策的反应

越来越迟钝。

四、股市内部的原因

中国股市发展分析(完整版)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以上证综指走势为例) 分上中下三篇发至经济观察木泉投资原创文章 上证综指于1991年7月15日首次发布,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因此其对中国股票市场有非常好的代表性。下面以上证综指自发布以来的收盘价为载体,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进行分析。 (1)1990-1992年10月:初步实验,股市第一次起落 邓小平南方讲话,提出坚持改革开主、发展市场经济(含股票市场)的观点,国内开始进行股票市场试点开放,国内掀起一轮投资热,股票价格的逐渐上涨也使得上证综指从90多点涨至400多点。 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交易价格限制全部取消,在这一利好消息刺激下,大盘从616.99点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这也是上证指数首次突破千点大关。此后仅仅3天时间,各只股票价格都呈现一飞冲天的走势,平均涨幅为570%。其中,5只新股更狂升2500%至3000%。最终上证指数暴涨至1300多点。 但由于这一年有30多只新股票上市,比1991年增长了3.88倍,对投资者的心理冲击和资金面压力巨大,股指一路下滑,深圳“810事件”也加速了上证综指的下跌。“1992股票认购证”第四次摇号。当时预发认购表500万张,每人凭身份证可购表1张,时称有“百万人争购”,不到半天的时间,抽签表全部售完,人们难以置信。秩序就在人们的质疑中开始混乱,并发生冲突。这天傍晚,数千名没有买到抽签表的股民在深南中路打出反腐败和要求公正的标语,并形成对深圳市政府和人民银行围攻的局面,酿成“8·10事件”。上海股市受深圳“8·10”风波影响,上证指数从8月10日的964点暴跌到8月12日的781点,跌幅达19%。暴跌五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398点,几乎打回原形。 (2)1992年10月-1994年6月:股市第二次起落 从1992年底到1993年初,我国新兴的投资基金开始得到政府支持,上市投

论:中国房产市场泡沫破裂的后果

中国房产市场泡沫破裂后,会给普通老百姓带来什么影响? [ 标签:老百姓带来,房产,老百姓 ] 目前我国房产市场泡沫过大,已经濒临破裂的边缘,破裂后会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咏晨回答:5 人气:11 解决时间:2009-12-20 16:55 满意答案 个人就是一个对于中国房地产十分不看好的人士。诚如楼主所说,确实他的泡沫太大了,一旦爆发,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楼上的说不可能的事情,确实,国家也不希望这事发生,但是假如不在现在就采取足够的措施,稳定房产,从侧面消除泡沫,那么未来的泡沫爆发也将是一件必然的事情,日本,泰国已经走过这段日子。以前说下岗会使得很多人没饭吃,但是后来也是一样的该下岗的下岗。经济规律造成的后果不是简简单单的人愿就可以解决的。泡沫爆发将会有什么后果?那我来帮你总结下。 (一)生产萎缩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往往伴随着经济萧条,股价下跌,企业财务营运逐渐陷入困境。股价下跌使企业发行的大量可转换公司认股权在长期内不能转为股权,从而给企业带来巨额的偿债负担;此外,地价和股价下跌也使企业承受了巨大的资产评估损失和被迫出售土地和股票的销售损失。企业收益的减少又使得投资不足,既降低了研究开发投资水平,也减少了企业在设备上的投资。1992年,日本制造业的研究开发费用下降3.5%,以这次危机为转折点,日本逐渐失去了在汽车和半导体等部门的优势。生产的不景气又导致了雇佣环境的恶化和居民实际收入的下降。据泰国官方统计数字,1998年1至7月,泰国破产企业达5,377家,停产企业达6,538家。至1997年底,失业人数达120万,1998年又增加到200万。 (二)消费锐减 Case et al.(2001)等人的研究指出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远大于股票,以香港经验来看,是当楼价大幅下滑造成大量负资产,房地产交易大幅减少,连带建筑、工程、银行抵押及律师行的生意大受影响,最终影响会扩展至高档消费市场及其它行业。此外,地价的下跌使得居民个人所拥有的土地资产贬值。由于经济不景气和个人收入水平的下降,居民对未来怀有不同程度的忧心,因此会减少当期的消费,扩大收入中的储蓄部分。以备不时之需,以美国经验来看,房地产业的下滑至少使经济增长率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 (三)经济增速下降 个人消费的萎缩又使众多生产消费品的产业部门陷入困境。令大量企业倒闭及裁员。图1为1982年至2006年香港失业率和就业不足率情况,自1998年开始不断攀升,直至2004年才开始下降。企业倒闭及裁员意味着大量的失业员工,即使没有倒闭的企业。由于收益的下降也要不断裁减人员。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证券行业从零开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证券交易所停业。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证券市场从此结束。新中国从此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1949年6月,天津证券交易所重新设立,这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标志着中国当代证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1950年2月,新中国在北京设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1952年7月和10月,政府相继关闭了天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1958年以后,受当时中国国内外政治局势影响,中国证券市场更是长期受到摒弃。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1953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决定从1954年起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筹集经济建设资金。1954~1958年,政府连续5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总额35.54亿元,但到了1955年,中国取消商业信用,同时限制国家信用。1958年又完全否定了国家信用。1968~1978年中国进入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无债时期。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证券市场才得以逐步恢复。 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90年12月19日,数百名中外贵宾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的庆典。黄浦江畔一声锣响,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上市交易的有被称为“沪市老八股”的8只股票,“老八股”都是一些集体企业或国有小企业,带有很强的试水性质,试点不成功,也无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改革开放的特区隆重地举行了开业典礼。 这两个特殊的日子,已经作为辉煌的起点,载入了史册。沪深两家交易所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的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也象征着中国百年证券的历史长河,千折百回,历经险阻,终于汇流成涛天的大潮,即将朝着无垠的大海奔去。二十年的历史表明,证券市场的诞生顺应了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但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提供了样板,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了动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金融意识,有力地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京成立。开始实行全国范围的证券发行规模控制与实质审查制度。从那之后直至2000年之前,股票发行依靠的是行政审批,投行经历的是“额度制”阶段。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不仅给“股票市场到底姓社姓资”的争论画上了

吴晓求:2015中国股市危机的6大成因(警示与反思)

吴晓求:2015中国股市危机的6大成因(警示与反思) 20年的历史虽然短暂,但是也是一个代人的历史。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来说,甚至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因为20年来,要坚持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举办这个论坛,每年都要根据当年的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做一个研究报告。虽然辛苦,但是非常快乐的。 岁月如梭,中国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走过了一些弯路,尤其是近一年,股市的大起大落,引起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信心的动摇。所以今天,根据我对股市危机的研究,从其逻辑结构等方面为大家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提出一些政策方面的建议。 关于大国金融的设想,是我们今年主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当然这并不是在做论坛之初的想法,但是慢慢地发现,中国需要这样一个发展方向。这个想法在2005年成形,到了2006年开始明确,我们把它叫做中国的大国金融发展战略。 尽管有这样一个理想,一切还得从经济问题着手,所以我们始终关注中国资本市场在金融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中国大国金融战略的实施。所以,今年我们认为,还是要着重研究金融危机。尤其是2016年,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一次严重的危机,根据学界的标准,在10个交易日连续累计下跌超过20%,一般认为这个市场出现了危机,这是一般的学术概念和标准。而我们的这次危机,以上证指数为例,有两个时间段在10个交易日连续下跌超过20%,分别从5170点附近跌至4000点左右,和从4000点左右跌至2800点。虽然以前也有过大幅度的下跌,但是因为以前股市的市场化不明显,并且也

没有达到这么严重的程度,并不算是真正的危机,所以说,这是自1990年股市建立以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危机。在这次危机以后,我们引入了很多制度、办法,所以说这也是第一次市场化的危机。 中国的资本市场全面开放的时间非常短,样本不是特别充分,缺乏特别典型例证。要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得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改革方案和设想,我想还是有所欠缺,得出的结论不具有代表性。要想研究最近30年来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过程、机理,以及各国政府如何干预市场,干预之后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各国应对危机的政策、法律、制度又做了怎样的调整,还是需要回望到美国一九八七年的“黑色星期一”。只有把这些大的案例结合起来,给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改革提出的建议才可能会比较恰当。所以我们不仅仅研究中国的案例,而是以美国1987年10月19号“黑色星期一”以来的世界若干次重大的金融问题为背景进行研究,最后得出报告《股市危机与政府干预》。当然,我们重点还是放在2015年中国的股市危机上。 沿着这个思路,我的报告分为四个部分: 一、全球若干次重大股灾及金融危机 美国“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19日) 自1987年美国的“黑色星期一”以来,我们对中国有价值的若干金融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股市危机发生的轨迹,它的逻辑线索,它产生的原因以及后来各国政府如何治理做为研究的重点。

中国股市现状分析

中国股票市场现状浅析 摘要:中国股票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道路。中国股票市场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取得巨大的成绩。股票市场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或欲望,而“幸福和快乐是满足人欲望最好的药剂”(孟德斯鸠)。娱乐的特性是符合现代经济活动的目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多地关注我们自身的幸福与快乐。 近几年来,全球金融动荡,中国采取各种金融政策见效甚微。中国各种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国股票市场绵延不断的下跌,是否反映了“经济向下“的状况,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要分清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两回事。 对于中国股市的持续下跌不妨分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来看。从过去十年的跨度来看,中国股市有着估值回归的内在需求,这是近年来A股不断走低的重要原因。股市的不振更多是信心缺失所致,而不是经济下降所致。根据市场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投资者最为担心的是,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尤其是欧洲债务危机仍有可能恶化扩散,国内经济受转型和周期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行压力较大,这些基本面因素是导致市场走弱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全球金融市场充满着泡沫,大家进入了一个泡沫化生存的时代。因此,尽管最近以来中国股市,甚至全球股市出现了全面性下跌,但是这种下跌只是市场价格的波动,并非是出现全球股市周期性的变化。对于国内股市大幅下跌,既有国际周边市场的影响,更重要的应该是是国内股市本身出了问题。 中国股市现象既与生活常识相背离,也脱离基本的经济原理,因此,其股市泡沫的吹大是无疑的。既然股市的泡沫已经吹得很大,因此,中国股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价格上进行调整也就十分正常了。股市的指数上下波动是很正常的事情,股票的市场价值总是围绕其内涵价值上下波动。因此,国内股市下跌了,特别是泡沫很大的股市下跌,对市场不是不好,而是股市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 从股市是实体经济的睛雨表来看,尽管国内存在两大资产价格巨大的泡沫,但是国内经济向好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韩国的MV风靡我国,从表象上看,也许大家只是把它作为

中国股市发展史

中国股市历史详述 股市的诞生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整个社会都弥漫着除旧布新的气息和不破不立的激情,但是同时各种新潮思想也随时要应付相应的政治风险。 笔者认为资本市场构想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非常佩服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部的那20个研究生。他们在1984年写的一篇“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引爆金融界。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直接引发了当时的股份制热潮。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 飞乐当时得天时地利人和,在1984年7月,上海颁布了一个地方性法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规定》,飞乐抓住这一次机会,一切都顺理成章的发生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中国第一张上市公司股票 就这样,“小飞乐”承担起了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零的突破。 1986年9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曾于1984年公开发行“飞乐音响”股票)开设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部诞生,产生了股票交易。 ●这一阶段,涉及到两个重要人物 黄贵显(静安分公司经理,后更名为静安证券营业部)

主导“飞乐音响”股票的发行,在1986年9月静安营业部开设交易柜台批准成立,在他的努力下新中国真正意义上出现了股票交易 黄贵显在静安证券交易部 秦其斌(前飞乐音响董事长) 一个很有想法也很果断的人,跟吴邦国关系很要好,在领导下面自然得做出点成绩来啊,1984年上半年,他便提出了股份制的构想,通过发行股票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集资。 秦其斌在接受采访 量变到质变:由于后续股票交易的火爆,已经越来越多的股份制公司开始发行股票,为了规范化,同时加深金融改革,大的背景是改革开放-证券交易所应运而生。 1990年11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以当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有上证综合指数,俗称“沪指”。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请注意:目前所讲的深指全称为“深证成分股指数”,并不是指“深证综合指数”。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国际上证券交易的交易模式主要有两种: ●口头竞价 ●电子计算机交易系统 尽管上交所的交易规则中规定的是口头竞价和计算机交易两种方式,其实“宝”全部押在电子计算机交易上。可以讲,这是一种极大胆的、跨越式的发展,因为当时连最简单、

中国股票市场的T

中国股票市场的T+1制度浅议 文章来源3 e d u教育网 摘要:已实施15年的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T+1制度仍发挥着促进股票市场发展的作用,但“T+l”交易制度并不能更好地保护下跌行情中从事股票交易的投资者的利益。甚至在上海股票市场上“T+1”交易制度下的交易令投资者不能及时更正交易错误,导致投资者的交易风险 有扩大趁势。利用EGARCH模型说明我国股票市场长期以来的大熊市和小牛市的基本特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综合考虑我国股票市场的未来发展以及两种交易制度带给投资者的交易风险,实施“T+0”交易制度是可行的。 关键词:交易制度;T+0;T+l;收益率 一、引言 T+1与T+0之争属于中国特色,所以在国外的理论文献中并不多见。 徐英、竺亚等人(2001)在对上海股票市场稳定性机制的实证研究中认为T+1制度对股票市场的起到了稳定性的作用。宋军、张光毅、曾鹭坚(2003)在对深圳交易所的T+0课题研究中得出结论:(1)T+0可增加市场交易量。这对交易所和券商有益,但对投资者不一定有利,进一步增加交易量不一定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2)T+0取消了T+1回转交易制度的人为时滞限制,释放目前被T+1压抑的交易需求,有利于提高整个市场的效率,这对投资者有利。 (3)T+0较T+1更容易诱发异常交易行为,这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方便,而对中小投资者不利,也不利于监管部门的监管。(4)T+0对市场波动没有显着影响,不会增加市场风险。陈雯、屈文洲(2004)对深圳股票市场的稳定性进行测度,得出实施T+0可能性的结论,认为T+0会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陈有禄(2008)从我国股票市场的IPO与高换手角度入手进行分析,认为我国有必要实施T+0的结算制度。 交易制度是一个市场的基本规则,其不仅对市场的活跃度、安全度有很大影响,也关系到监管部门是否能有效监管市场的交易。 T+0清算体系,是指投资者在交易日当天买卖的股票得到成交确认后,可进行反向交易操作, 即买进委托成交确认后,清算交割前可将当天委托买入的股票再委托卖出;卖出委托成交确 认后,清算交割前可将当天卖出股票的资金用于再委托买进。 T+1清算体系,是指投资者在交易日当天买卖的股票成交后,不允许在当天进行反向操作,必 须于次日清算交割后,才允许进行反向交易操作。这种清算体系使得股票交易速度减慢,投机性减弱。T+0交易制度,就是当天买入的股票当天可以卖,甚至一天可做多次交易,晚上再由登记结算公司根据交投轧差(对冲买卖差价)。这种交易制度的好处在于增加了市场的交易量,为市场提供了投机空间,但缺点在于市场过度投机会引起价格的过大波动,不利于稳定市场。

中国股市最优投资组合构造及风险分析.教学文案

2010年第9卷第1期(总第140期) 吴 丹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100083) 中国股市最优投资组合构造及风险分析 摘 要: 投资组合可以分散风险,但其只能分散组合中的非系统风险,却无法降低组合中的系统风险。所以,投资者们常常会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非系统风险,而对于系统风险,则可以在选股时,人为地选择系统风险较合理的股票加入投资组合。本文利用马柯维茨“均值/方差”理论和CAPM 模型,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试图构造一支中国A 股市场的最优投资组合,并进一步分析组合的投资风险结构。以期为投资者提供一种较为科学的投资组合构建方法,即在一定风险下获得最大收益,并提供相关投资建议。 关键词: 投资组合;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Abstract :Portfolio risk will be spread. But it can distract the non-systematic risk and can not reduce the systemic risk in the portfolio. Therefore, investors often invest through diversification to reduce non-systematic risk. And for systematic risk, you can select low -risk stock to join the portfolio artificially. In this paper, I would use Markowitz "Mean /Variance" theory and the CAPM model,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to construct an optimal portfolio in Chinese A-share market. Furthermore, I would analyze the risk structure in this portfolio.

我国股市泡沫状态分析(一)

我国股市泡沫状态分析(一) 摘要]正确分析当前中国股市的估值水平及泡沫程度,对促进我国股市的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海外市盈率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目前股市市盈率还处于安全区域,静态市盈率短期还会上涨。市场现在的确存在泡沫,但是结构性泡沫,从结构性泡沫到出现全面泡沫,市场可能还有相当一段距离,A股市场第三季度将走向调整。中国股市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会以比较高的速率上涨。 关键词]结构性泡沫,市盈率,人民币升值 一、问题的提出 自印花税调整引发股市巨幅波动之后,一些媒体特别是能以中文形式影响中国投资者的境外媒体,对中国A股市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心。如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上就又有文章打出这样的标题:“中国股市将如何收场”。中国股市将会向哪里去?这确实是关系到千千万万投资者实际利益的重要问题,也是将会影响中国经济下一步走向的大事情。 同时,当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比如QFII额度刚刚从100亿美元扩增到300亿美元、各类境外资金正以不同方式介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中国股市的走向还涉及到中国投资者与境外投资者的利益博弈问题。换句话说,涉及到中国财富与经济资源的外流,成为影响中国金融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问题。 现在谈中国股市,国内外看法的差异越来越大。在国内,无论是一些官员还是市场人士,基本上认为市场有点泡沫,但只是结构性泡沫。

而国外的投资者却普遍认为,中国股市的泡沫已经吹得很大了。如果泡沫得不到挤压,对未来发展之危害会十分严重。上涨了近两年的中国股市已经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这种调整越是推后,面临的问题会越大。对此,国内媒体及业界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阴谋论,是外资想通过言论来打压中国股市,以便低成本进入。因此,如何分析当前股市的估值水平及泡沫程度,对促进我国股市的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我国股市市盈率安全区间分析 关于股票的估值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现金流贴现法,二是相对比较估值法。由于前者在运用条件上的局限性,人们大多采用比较直观的后一种方法,即市盈率、市净率等方法。本文以市盈率作为我国股市的估值指标。 根据WIND资讯系统的统计,2007年6月20日,我国股市的整体和成份股的市盈率指标如表1所示: 乍看之下,去年底国外股市市盈率很少超过20倍的(见表2),我国股市总体的市盈率的确不低,达50倍多,预测市盈率也在40多倍,各成份股指数也在40倍以上,确实严重高估。但问题在于这只是简单的机械对比,并没有考虑其可比性有多少。指标的对比离不开指标产生的经济背景的异同性。 1.我国股市一出生就打下了深深的行政烙印,尽管加入WTO后我们在逐渐走向市场化,但离成熟市场还有很远的距离。拿成熟市场的尺子

这篇文章讲透了中国的股市危机

这篇文章讲透了中国的股市危机 “我站在高岗上向下望,那一片绿波海茫茫……” A股暴跌再现,似乎刹不住车了。如果熔断没暂定,那今天很可能又是一次券商工作者提前下班的日子。周一上证综指收报3016.70点,跌幅5.33%,成交额2864亿元;深证成指收报10212.5点,跌幅6.21%,成交额3778亿元;创业板指收报2106.36点,跌幅6.34%,成交额921亿元。 大家听段子已经听得够多了,今天我们严肃地选用经济学家吴晓求的一篇文章,解析一下中国股市危机的形成之路。(为节省时间,您可以直接跳到本文第三部分看中国股市危机成因) 20年的历史虽然短暂,但是也是一个代人的历史。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来说,甚至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因为20年来,要坚持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举办这个论坛,每年都要根据当年的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做一个研究报告。虽然辛苦,但是非常快乐的。 岁月如梭,中国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走过了一些弯路,尤其是近一年,股市的大起大落,引起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信心的动摇。所以今天,根据我对股市危机的研究,从其逻辑结构等方面为大家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提出一些政策方面的建议。

关于大国金融的设想,是我们今年主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当然这并不是在做论坛之初的想法,但是慢慢地发现,中国需要这样一个发展方向。这个想法在2005年成形,到了2006年开始明确,我们把它叫做中国的大国金融发展战略。 尽管有这样一个理想,一切还得从经济问题着手,所以我们始终关注中国资本市场在金融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中国大国金融战略的实施。所以,今年我们认为,还是要着重研究金融危机。尤其是2016年, 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一次严重的危机,根据学界的标准,在10个交易日连续累计下跌超过20%,一般认为这个市场出 现了危机,这是一般的学术概念和标准。而我们的这次危机,以上证指数为例,有两个时间段在10个交易日连续下跌超 过20%,分别从5170点附近跌至4000点左右,和从4000点左右跌至2800点。虽然以前也有过大幅度的下跌,但是 因为以前股市的市场化不明显,并且也没有达到这么严重的程度,并不算是真正的危机,所以说,这是自1990年股市 建立以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危机。在这次危机以后,我们引入了很多制度、办法,所以说这也是第一次市场化的危机。 中国的资本市场全面开放的时间非常短,样本不是特别充分,缺乏特别典型例证。要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得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改革方案和设想,我想还是有所欠缺,得出的结

评估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预测模型

评估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预测模型 摘要对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价值(VaR)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现存着很多种VaR模型。这里我们仅对方差-协方差法进行研究。把它应用在中国股票市场指数上(2000.5.08-2005.4.29),然后对2003.5.12-2005.4.29的数据,根据Christoffersen检测法评价它们的预测结果。 关键词VaR;方差-协方差法;指数;收益;分位数,Christoffersen检测法 近二十年来,由于受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现代金融理论及信息技术、金融创新等因素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迅猛发展。金融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波动性,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正面临着日趋严重的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不仅严重影响了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和生存,而且还对一国乃至全球金融及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造成的严重后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也因此在最近十年得到了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企业引入了风险管理,很多著名商学院都已把它作为金融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在这里要对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价值(VaR)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价。 1VaR 1.1VaR的定义 VaR是Value at Risk 的缩写,是指在市场正常波动范围内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某一特定的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A在给定的持有期内预期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可表示为: 其中,表示证券组合在持有期内的回报。上式表明,在持有期内该证券组合的回报低于的概率为。 1.2对VaR计算方法的简要介绍 从VaR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VaR实际上就是投资组合收益分布的一个分位数。计算VaR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1)历史模拟法(Historical Simulation); 2)蒙特卡罗模拟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 3)建立在极值理论基础上的VaR方法(the EVT-based VaR method); 4)方差—协方差法(Variance-covariance methods)。

中国股市泡沫量的测量

中国股市泡沫量的测量 摘要本文通过改进的F-O 模型来测算股市的内在投资价值通过与中国沪深AB流通股平均价格进行比较来估计和测算中国股市的绝对泡沫量使用绝对泡沫量和宏观经济数据的比值来反映我国股市泡沫量的相对规模 关键词F-O 模型内净率股市泡沫 一、内在投资价值F-O 模型 剩余收益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学家AlfredMarshall 于1890 年提出的所谓剩余收益是指所有者或经营者按现行利率扣除其资本利息后所留下的经营或管理收益直到 20 世纪90 年代在深入研究净剩余理论的背景下 Ohlson(1995) 、Felthama 和Ohlson(1995) 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账面价值和未来收益的内在投资价值模型F-O 模型 F-O 模型基于三个基本假设

1.假设公司只发放股利并且肯定了传统的股利贴现 模型的合理性认为以下假设成立并可以进行实证研究的 其中为第t 期无风险收益率第t+i 期的股利E 是数学期望符号 2.假设净剩余关系(cleansurplusrelation,CSR) 成 其中RI(ResidualIncome) 为剩余收益bv 为企业净 资产的账面价值CSR的提出表明一个公司的价值是由创造活 动引起的而不是由分配活动引起的 3. 该模型还假设 在这些假设基础之上Ohlson 推出其定价模型的基本 表达式为:

其中,V 代表企业价值,BV 代表企业净资产的账面价值,RI 剩余收益,E 是数学期望, 下标代表期数由于其中,ROE 表示净资产收益率因此, 可以得出F-O 模型的一般表达式: F-O 模型表明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取决于该股目前的净资产以及该资产的盈利能力的强弱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但F-O 模型有一个不切实际的假定认为投资者是万能的那个狗对公司未来作无限期的预测赵志军(2003) 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假定在现有的信息记下投资者只能够对公司未来N 年内的情况进行预测对N 年以后公司的情况投资者不再有任何信息不能做出任何预测这个假定符合投资者认知有限的现实情况则 由于在t 期我们对N 年以后公司的情况亦无所谓因

从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出发浅谈如何防控资产泡沫

174 从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出发浅谈如何防控资产泡沫 邓 倩 作者简介:邓倩(1994-),女,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金融市场研究。 (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610065) 摘要:本文从宏观角度出发,将资产价格泡沫的相关理论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资产泡沫化现象为例,对不利影响及风险进行,最后以此为基础对如何防控资产泡沫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资产价格泡沫;风险;防控一、资产价格泡沫 (一)资产价格泡沫相关概念 资产泡沫特指资产价格中出现持续偏离过程中,那些并不能被普遍因素所解释的部分。资产泡沫会对我国经济相关的各个部门都会带来较为重大的影响,包括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国内金融安全与稳定维持、实体经济的稳定等。资本市场的分类主要有三类,一是股票市场,二是债券市场,三是房地产市场。本文主要从股票和房地产两个市场的角度出发对资产泡沫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二)资产价格泡沫相关理论 资产泡沫的相关理论主要包含两个,其中一个称之为理性泡沫理论,而另一个称之为非理性泡沫理论。理性泡沫理论指出由于预期的出现会促使价格上涨,这样就会导致泡沫的出现,这是对于耐用性资产而言。而对于稀缺的资产来说,资产泡沫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供给不足引起的供不应求导致。与理性泡沫理论不同的是,非理性泡沫理论在分析过程中将非理性因素纳入考虑的范围。 (三)中国资产泡沫现状1.股票市场泡沫现状 自我国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到如今历经20多年了。从最初上市的几家公司的数量,到2017年底的3495家的数量,沪深上市公司数量和总市值以及总流通市值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从2006年至2011年,沪深上市公司的数量呈现出较为迅猛的增长趋势。而自2011年之后,在2012年至2013年有所平稳之后,增长的速度虽然有所减缓,但是依然呈现向上增长的趋势。股票市价总值和股票流通市值的发展速度是较为相似的,在21世纪初,股票流通市值和股票市价总值呈现出较为快速的增长速率,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出现之后,两者的增长均有所下降。而在之后的四到五年间,价值呈现平稳状态,但到了2014年,股票市价总值和股票流通市值迅猛增长,这样迅速增长的流通速度引起了研究资产泡沫的经济学家们的关注。 2.房地产市场泡沫现状 自2000年以后,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从原来只追求实物居住到现在的精神享受,购房者也开始更加注重房屋的质量、环境、功能、布局等多种舒适度因素。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可谓是风风火火,而城市的土地价格也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越来越广泛,而房地产的开发量以及需求量的高涨不断加深金融与房地产市场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之中使得它的风险更加深入地融入到整个经济系统中。同时,政府作为土地的出让者和监 管者,是房地产市场资金链条中重要的一部分,又担负着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责任。而从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年度数据也可以看出,每年就房地产方面的营业额是呈现增长势头的,很多城市也出现购房热、购房难的问题。随着房价的增长带来的问题就是,房价与人均收入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反差,人们的工资收入难以负担起购房的支出。房价增长的势头如此之快,其背后也是来自于各个利益阶层的故意炒作,房地产泡沫问题十分严重。 二、防控资产泡沫的对策(一)完善股票市场的制度机制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股票市场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货币政策传导的机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现有的制度机制以减少资产泡沫的出现。具体的措施可以包括:改革现有的公司上市和股票发行制度、规范股票市场行为、建立股票市场合适的退出机制等。 (二)房价调整与货币政策结合 从现有的国内房地产市场泡沫现状来看,政策所规定的房地产市场大幅降息与我国房价之间调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国内的购房者而言,如果他们的购房成本下降,那么在需求依然维持强烈的状态时,将起到促进房地产市场逐步迈向稳定的阶段。除此之外,国家还可以针对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出台一系列与房地产发展相适应的货币政策。 (三)健全资产市场体系 由于市场信息市多样繁杂的,而一个完善健全的资产市场体系是需要能够及时反映出市场运行状况的各种情形,所以从最初的预警阶段到进行过程中的监管以及最后的评估阶段都必须要认真对待,因此,资产市场体系的健全将对资产泡沫起到一定的防范和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飞,黄乐.后金融危机视阈下中国资产泡沫化问题[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24-26.[2]李晓丹.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泡沫[J ].中国商论,2017(08):26-27. [3]王佳佳.后金融危机时期抑制我国资产泡沫的对策[J ].经济纵横,2011(9):27-30. [4]周明祥.资产泡沫的成因与对策选择[J ].中国建材报,2009(10):1-2.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历程 现如今中国股票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巨大的成绩。股票市场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股票市场的成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股票市场的初创阶段(1990——1992),1990年上交所成立,尽管当时规模有限,但标志着中国的股票市场进入了从小柜台到大市场的新时期。第二阶段股票市场的规范和发展阶段(1993——2001),该阶段股票市场大起大落,政府行为成为股市最主要影响,1999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正式实施,标志着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建立,也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法制化建设步入新阶段。第三阶段股票市场的调整与创新阶段(2002——),该阶段的显著特点是我们开始关注中国的具体国情,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股票市场制度,并结合国外的实践经验不断完善我国股票市场制度。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股票市场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取得巨大的成绩。但是,在中国股票市场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股市功能导向存在误差,股市和宏观经济之间缺乏联系。 目前,中国股票市场参与者的投资理念存在问题,投资者往往不会考虑长期价值投资,只采取短线投资行为。股市参与者对股市的未来预期和上市公司是否盈利不存在直接关系,而是主要看参与者在消息市中的信息捕捉能力,这使得股票市场的投资能力弱化,出现投机行为过度的现象。另外,中国股票市场的融资能力不强,融资手段也较为单一。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进入到股市十有八九是赔钱的,群众对股市明显缺乏信心。 二、“政策市”成为股市发展制约因素,企业“圈钱”行为未得到有效遏制。 中国股市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股市始终跟着政府的发展思路而不断变化,并不符合市场规律,与西方较为成熟的股市相比差异明显。另外,企业通过上市“圈钱”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近年来类似“银广夏”等事件对股民信心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这种行为也伤害了众多的中小股民。 三、股市内部环境有待改善,制度建设急需加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股票市场的内部环境急需改善,相关制度也急需建立和完善,因为依靠法律制度保护股票市场的发展才是正路,行政干预过多只会影响股市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四、治理结构不健全,内控机制不完善,抗风险能力差。 股本结构不合理,股权过于集中。股权流动性差。激励机制不合理,激励手段落后。股票市场的未来展望

股市泡沫与投资理论模式

中国股市的泡沫与投资:理论模型 摘要 本文主要从金融经济学角度考察股价泡沫的存在性以及股价泡沫对于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股价泡沫可有效降低企业的资本使用成本,因此,企业管理者很有可能会通过增发新股、扩张投资的方式对股价泡沫做出乐观反应。针对中国市场股权分置的制度框架的理论研究发现,由于股权分置所导致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定价差异,从非流通股股东角度看,增发新股、扩张投资的冲动将持续存在,由此可能造成资源错配。关键词 股价泡沫,资本成本,股权分置,投资规模 一、文献综述 有效市场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有效率的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将遵循随机游走过程并且资产价格会围绕其基本面价值上下波动,这也是市场均衡的典型特征。但事实上,资产价格偏离基本面价值的非均衡现象却是屡见不鲜。有鉴于此,有关资产定价问题的深入研究开始对资产价格反映基本面价值的观念提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对于任何一种资产,理论上习惯于把它的价格与其基本面价值之间的差定义为泡沫。由此可以把资产价格分成两个部分,即资产泡沫和由基本面决

定的内在价值。泡沫理论认为,相对于公平的市场价值,资产价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定价过高或定价过低的现象,即所谓泡沫现象。迄今为止,金融理论的新进展已经逐渐承认资产价格有可能会存在泡沫的事实,对资产泡沫的理论研究也已成为金融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大致可以把泡沫理论分成两类:一类是理性泡沫理论,另一类是非理性泡沫理论。理性泡沫理论认为,资产的实际价格可以分解为两部分:理论价格(即基本面价值)和理性泡沫,并且理性泡沫具有连续、膨胀、非负等基本特征(Santoni,1987)。理性泡沫的连续性是指,如果只根据资产的基本面价值来预测其实际价格,回归分析中残差项的期望值不等于零,而是为正;或者说,这种预期可能会产生偏差,并且预期偏差为正的情况比负的情况多;这种单边误差(one-sided error)的持续就会形成理性泡沫。 理性泡沫还具有连续的膨胀性的特征。由于投资者能够理性地认识到泡沫最终会破灭,因此他们会把因泡沫破灭遭受损失的风险加入到资产价格的形成要素中。这样,风险越高,投资者希望得到的收益也越高,从而促使资产的实际价格越来越偏离其基本面价值,并且偏离程度随时间延续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直至泡沫最终破灭。此外,理性泡沫也不可能出现负值。原因在于,如果存在负的泡沫,则在将来某个时间,资产的价格将变成负的,这与有限责任的假设矛盾(Santoni,1987;Diba and Grossman,1988)。 非理性泡沫理论的出发点是基于对投资者不完全理性的行为假设。

我国上市公司因素与股票市场风险

我国上市公司因素与股票市场风险 关系实证研究 课题研究人:胡伟东、王明涛、黎金龙 报送单位:齐鲁证券有限公司、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内容提要 文章定量分析了上市公司业绩、治理结构、股权分置、信息披露等公司因素对股票市场风险的影响;并实证研究了总体公司因素对我国股票市场风险的影响程度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上市公司业绩、公司治理结构、股权分置、信息披露、市场风险 一、问题的提出 股票市场风险是股票投资者关注的主要风险,也是金融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研究股票市场风险的影响因素对于证券市场的监管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研究它对股票市场风险的影响是证券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这类研究文献中,多数是研究公司基本财务指标与公司系统风险beta值之间的关系。Beaver等(1970)研究了1947-1956年和1957-1965年纽约证券市场307家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对股票beta值的影响;吴世农等(1999)

研究了1997年10月-1998年10月上海股票市场200家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与股票beta值的关系,得出我国上市公司总资产增长率、财务杠杆与股票beta值呈正相关关系,股利支付率、流通规模与股票beta值负相关的结论,与财务理论一致;但得出的流动比率、盈利波动性分别与股票beta值呈正、负相关关系,却与财务理论相佐。 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了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而间接分析了公司治理对股市风险的影响。Shleifer和Vishny(1986)研究表明,当公司存在大股东,且大股东有监督公司经理层的动机和能力时,对公司绩效有正面影响;但当大股东缺乏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和制约时,就有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人收益”,降低公司的价值;La Porta 等(1999) 认为,拥有足够股份的第二大股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第一大股东对其他股东的剥夺行为,提高公司的价值。晏艳阳、刘振坤(2004)认为,在国有控股型公司中,股权集中度越高,绩效越差;在法人控股公司中,二者没有显著相关关系。Stulz(1988)发现,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时,持股比例的上升会提升

周春生、杨云红:《中国股市的理性泡沫》

中国股市的理性泡沫 3 周春生 杨云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100871) 内容提要:传统理论通常把证券市场的泡沫与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混为一谈。近期 的研究却表明在一个完全理性的市场中,泡沫依然可以出现。本文首先对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理性泡沫的可能性提出多种理论解释,认为下列原因导致了我国证券市场泡沫的存在:(1)上市审批制;(2)可供投资的证券种类少;(3)政府的托市行为;(4)卖空机制的缺 乏;(5)套利机制缺乏有效性;(6)上市公司很少分红,投资者买卖股票只是为了获得买卖差价。其次,我们通过分析所得的结果,提出应对理性泡沫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市场-基本值 理性泡沫 3 本文的写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70172021)资助。 ① 所谓自我实现,self 2fulfilling ,指的是当大多数人认为某个事件会发生时,这个事件就真的发生了。例如,由于大多数投资者都认为证券的价格会上涨,所以尽管证券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但证券的价格仍然上涨了。 一、前 言 证券市场是证券交易与资本流动的场所,没有证券的交易与资本的流动,证券市场也就不成为市场。然而,证券的交易价格很可能背离证券的内在价值,从而导致泡沫的存在。证券市场的泡沫存在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泡沫也是产生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泡沫一旦破灭,金融危机就可能随之而来。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日本、墨西哥、东南亚都留下了泡沫破灭给经济带来的累累伤痕,这不,也波及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因此, 了解泡沫产生和存在的机理,对探索及时消除泡沫的方法和措施、抑制过度投机、防范金融风险、保持股市和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证券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深入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至今仍然方兴未艾。对于任何一种资产,我们把它的价格与它的基本价值之间的差定义为泡沫。我们可以把资产的价格分成两部分:由基本面决定的内在价值与泡沫。泡沫理论认为,相对于公平的市场价值而言,证券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出现定价过高和定价过低———即泡沫———的现象;导致泡沫存在的一个原因是,投资者对基本面变化的过激或不足反应,另一个原因是投资者对与市场基本面无关的其它因素的反应。 尽管股市泡沫乍看起来与投资者的理性行为不一致,但是通过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泡沫的产生有时反映了理性投资者的一种自我实现①的预期。在这种泡沫框架下,因为投资者普遍预期将来他们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其所持证券,所以投资者愿意支付比证券基本面价值更高的价格来购买证券,以便在将来获得资本利得,我们把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证券价格与其基本面价值之差称为理性泡沫。这里投资者是理性的意味着,尽管存在泡沫,但不存在明显的套利机会,而且投资者的预期投资回报不会因泡沫的存在而受影响。换言之,不管证券的价格中是否存在泡沫,证券的期望回报率是相同的,这是理性泡沫区别于一般(非理性)泡沫的特征。就一般(非理性)泡沫而言,其产生 2002年第7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