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英主义

精英主义

精英主义
精英主义

精英主义

精英主义

精英主义是从现实主义出发来理解和阐释政治与社会的结构及其发展的一种理论。

尽管人们可以从柏拉图、马基雅弗利等人的著作中找到精英主义的蛛丝马迹,但是,一般观点认为系统而有影响的精英主义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其发展的顶峰。

早期的精英主义发源于意大利。莫斯卡、帕累托、米歇尔斯、奥尔特加、勒庞等人在批判大众民主的基础上发展了早期的精英主义理论,韦伯、熊彼特等人则从民主政治出发,论证了精英民主的政治合理性。当代的精英主义者,如伯纳姆、米尔斯等人则从经济和制度的角度论证了精英主义。

精英主义的兴起反映了西方思想界对大众民主兴起的保守态度,人们试图以精英主义来对抗大众民主的潮流。受到来自多元主义、社会主义等思潮的批判和挑战,精英主义在当代日趋衰落。晚近崛起的新精英主义则更多关注利益集团,试图在精英决策、精英统治的合法性等问题上有所突破。

人们而常常使用“权力精英”、“社会精英”、“寡头”、“统治阶级”等概念来称呼精英。帕雷托在区分“精英统治”和“民众”两个概念的基础上从“高度”和“素质”两个方面来定义精英;韦伯、熊彼特等人倾向于将精英视为民主政治的获胜者;拉斯维尔则试图以“高度”的概念作为定量地分析精英的标准。但时至今日,即使是精英主义者内部,精英的含义亦并不一致。

早期的精英主义有一种贵族倾向,把身份、地位、财产作为衡量精英的标准。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精英主义逐渐接受并融合了民主的某些要素,发展成为精英民主。精英主义民主否认古典民主理论中“人民主权”、“公意”、“共同福利”等价值取向,更倾向于将民主视为一种方法或是一种程序,对民主采取工具主义的态度。这种程序民主的概念直接影响到达尔、亨廷顿等人的民主理论。

精英主义关注社会的权力结构及其特性。早期的精英主义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社会理论,它把社会中的人分为精英与大众两种类型,并提供了“精英—大众”的两分法。

以大众主义者的角度而言,常认为精英主义者是蔑视大众的。甚至认为精英主义是一种蔑视、嘲笑,甚至是仇视普通大众,认为大众是一个无知、盲动而又自命不凡的群体的主张,而认为“奴隶”、“野蛮人”、“乌合之众”、“群畜” 等名词是菁英主义下的产物(这很可能是一种对菁英主义的误会与偏见)。事实上,理想的精英主义其实具有一种高道德的自持,关于知识的追求更是无止境的。真、善、美的全面成长应当是身

为菁英的使命。然而,菁英主义却常成为既得利益者作为剥削、奴役中、下层阶级的借口,以致使菁英主义这个观念后来却成为“剥削者”、“敌视大众者”的代名词,但这样的认知都是具有阶级偏见的。

以人类历史而言,高度文明(civilization)通常为上层菁英所开启。因为上层菁英通常不需担忧生存问题,而有余力去发展文化活动以致于高度的文化活动----文明。但这样的成果当然是菁英阶层与大众阶层合作的结果。若无大众阶层提供生产服务,菁英阶层如何能有余力发展文明。由此可知,菁英阶层与大众阶层的存在,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上都是不可缺少的。但这样的明确二分法却是无谓的。毕竟,一个人是否为菁英(或大众阶层),这种界定并没有明确的指标,因为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既为无止境,就没有绝对的菁英。但大众阶层却是可以明确界定的。若一个人没有“永恒性的体认(灵性、良知的体认)”、没有“成长的自觉”、不知行合一的去求知、求真,那这样的人就很有可能成为“无知者”。然而,缺乏上述体认的人在人类历史中却占多数(相对于菁英、知识份子而言)。是以,这多数人就可称为“大众”。大众(mass)一词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被强调,这个字被强调是由于相对于资产阶级(常是一群“非” 追求真、善、美,而为追求利益的少数垄断资源的人)的多数人的自觉。他们自觉与“主流文化”(他们认为这是以菁英阶层的意志所建构的)、“剥削者”、“有钱人”不同,而提出的一种自我文化的强调。

在政治理论上,精英主义反对大众民主,主张精英治国。精英主义者几乎普遍对民主政治抱有悲观主义情绪。在他们眼里,民主制是骗人的把戏,根本不会成功。由于刻意去迎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民主政治常常发展成为所谓的“暴民政治”,只有政治精英才是民主政治的堡垒,佑护民主免于暴民政治。

在政治认知上,精英主义贬低理性的作用,推崇政治现实主义。精英主义综合了社会学、心理学甚至是数学、经济的方法,主张理论研究的中立、客观。他们常常以科学主义自居,主张从现实出发来理解政治社会的结构与发展,对二战后兴起的政治科学有着重要影响。

精英主义的兴起从另一个角度暴露了西方民主制度的某些缺陷,精英主义倾向于将民主视为程序的作法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民主与自由主义的结合,为当代西方宪政民主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现代政治学理论体系中,精英主义理论的影响已经超出其理论本身,在政治科学领域里有着重要地位。然而,精英主义蔑视普通大众,反对民主,宣扬个人主义的英雄史观,其理论上的缺陷亦毋庸置疑。

参考文献:

[意大利]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任军锋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意大利]V.帕雷托:《普通社会学纲要》,田时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Parry, Geraint: Political Elites,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69.

精英治国的观点在古希腊政治思想中已有一定的反映,但古希腊时期的精英主义多半是站在反民主的立场上的,而作为现代政治民主化理论之一的精英主义理论,则是站在“维护”民主制度的立场上提出的。现代精英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克斯·韦伯、约瑟夫·熊彼特、托马斯·戴伊、丹尼尔·贝尔等人。精英主义理论认为民主实质上是一种少数精英统治,并不是多数人的统治。“民主不过是指人民有机会接受或拒绝要来统治他们的人的意思。”根据托马斯·戴伊的归纳,精英主义的主要观点还包括:社会分为有权的少数和无权的多数,国家政策不是由民众决定的;统治人的少数不代表被统治者的多数;非精英只有接受精英的基本观点,才能缓慢上升为精英;精英们在社会制度的基本准则等方面意见一致,只在很少问题上有分歧;国家政策反映精英的价值观;精英对民众的影响多于民众对精英的影响。

存在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_彭在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精神专题大作业)

第37卷第6期2013年11月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37No.6 Nov.,2013存在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 彭在钦,杨经建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存在主义与其他西方文化思潮一道“东渐”并汇入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存在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原点———“天人合一”观具有价值关系的契合性。首先,从本体论层面观之,“天人合一”观与存在主义具有异中趋同的相容性。其次,在认识论上,两者之间同样具有求同存异的对话关系。其三,置身于中国古代与现代之交的王国维是存在主义“东渐”的承前启后者,他直接汲取存在主义前期思想家的精神资源,并将其与“天人合一”融合后熔铸为“境界说”,从而为现代中国文化与存在主义的对话提供了启示和思路。 关键词:存在主义;“天人合一”;本体论;认识论;王国维 中图分类号:I0-02;I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81(2013)06-0116-05 一 一般认为,存在主义主要涵括克尔凯郭尔的带有神学特征的个体生存论,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的广义的生命哲学,而海德格尔、萨特、雅斯贝尔斯则借助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将存在主义发展到经典形态。奥特·波格勒在其《东西方的对话》中考察了海德格尔与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的东亚思想的关系后断言,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立场在于把来自东亚传统文化的动力融进自己的思想努力中,因而“在发起西方与远东之间对话上,海德格尔比其他任何欧洲哲学家都做得更多。”[1]237,121,171笔者以为,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原点———“天人合一”观上中国传统哲学基本精神与存在主义有着明显的精神契合性。 张岱年先生曾经指出,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四项基本观念: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以和为贵。“天人合一”被列为第一。“中国哲学可以称为‘天人哲学’,以天人关系为主要问题……这是传统哲学的基本特点。”[2]15事实上,“天人合一”在哲理层面上直接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于宇宙普遍性规律的自在认同,因此,“天人合一”不仅是认识论或思维方式问题更是本体论或存在论问题。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的本体论哲学主要就是对“天人合一”这种人之根本存在方式的诠释,“天人合一”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寄寓或道德情感的实体化境界,故而“天人合一”不啻为一种存在论的本体论。 很明显,如果从本体论维度观之,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观与存在主义的观念具有一种异中趋同的相容性。 学界对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之间的精神交合已有共识。如所周知,道家思想的元概念“道”和海德格尔的“存在”(sein)都关涉着“人”与“世界”的一种本源性关系———“世界”向人显现出来的一种本源性的“意义”。同样,“道”与“存在”都并不是一个存在者,因为它不是如同万物那样去存在着可以被看见和被听见,而是在“无”的意义上的“有”或不可名状不可言说。于是“道”和“存在”自身就有遮蔽和显现的问题。按照海德格尔的解释“存在”不是什么而是“此在”把自己交托、敞开、出离到存在者中去的那种境域、牵扯和关联,其终极归宿是重新回到人与自然万物相聚为一的天、地、人、神四方关联状态。而道家作为万物本原和基础的“道”是天地万物作为自身存在的本然形态,也是素朴之心与万物本然相融相契的状态。很明显,如何使人的本质按其本然状态显露出来并使人的生存获得其原初的基础,这是道家与海德格尔共同关注的问题。在 611*收稿日期:2013-06-28 作者简介:彭在钦(1964-),男,湖南浏阳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评论与中外文学比较研究; 杨经建(1955-),男,湖南浏阳人,文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评论与中外文学 比较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现代性与本土化路径研究(编号:13YJA751039);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重点课题“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论”(批准号:10112462);湖南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与百年中国文学潮流研究(编号:08A020);湖南省教育厅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湘教通[2004]284号)成果之一。

政治现代化中的公意_众意和民粹主义

第28卷第3期 2007年6月 闽江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M I N JI ANG UN I VER SI TY V o.l28N o.3 Jun.2007 政治现代化中的公意、众意和民粹主义 张志雄 (武夷学院计算机系,福建武夷山 354300) 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同时又要积极推进政治现代化过程。在政治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要完善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另一方面既要关注广大民众的意见,又要防止民粹主义倾向,将追求社会公平公正与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 关键词:政治现代化;理性;公意;众意;民粹主义 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821(2007)03-0054-0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因此就要根据民主法制化的要求,分析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就不是用 应然 规范 实然 ,而是探索从 实然 走向 应然 的途径。运用公意、众意和民粹主义的原则分析政治实践,无疑会使人们对政治发展的实际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一、对公意、众意和民粹主义的审释 在启蒙思想的视角下,公意是指由于人们缔结契约,每个人都将其自身的部分权利让渡给共同体,从而形成以共同意志为基础、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公共意志。这就造成了一个后果:当人们服从公意时就是在服从自己,人们通过对公意的服从和尊敬就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从而使个人在被管理和自由之间达到统一。在这里公意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首先,公意是整体的精神力,是社会主流文化的核心,它不是人们精神与意志的简单组合,乃是整个社会系统历史的产物;其次,公意代表整体,因而它是最大限度的众意,而且是经过升华之后的众意。 公意与众意经常有很大差别,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但是除掉这些个别意志间正负相抵消的部分而外,则剩下的仍然是公意。 [1](P39)第三,公意是社会的真正法则,在社会管理过程中通过法律来得以实现,表现为国家意志。对于一个社会而言,独立国家的利益、社会整体的利益要大于任何个人或集体的利益,因而为维护全社会的公共利益,公意有时又会对个人或某些集体的自由进行限制。但公意的执行不是要限制自由,而是要把自由限制在体现公意的法律之下,因此法律绝非对自由的限制,而是为了保护自由。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隶。 [1](P4) 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使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更为密切,人们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程度的增强,促进了现代政治的民主化和政党派别的形成。在诸多集团组织和政党派别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各种利益集团为核心的群体意识,这就出现了众意。众意是社会某个群体的意志,是一部分人的个别意志的总和。众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是民众文化的反映;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它所代表的永远是部分人的意志,它与代表全社会的公意是有区别的;有时众意也打着为全体公众谋取自由和利益的旗号,实际上是为部分人的利益服务。因此,从公意和众意的关系来看,公意是众意的升华,公意的产生过程就是克服个人意志和众意的过程。因为 暴力并不产生权利,我们有义务服从的只是合法的权力。 既然暴力并不产生权利,那么剩下来的就只有约定可以作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 [2](P69)在现代政治视野中,公意主要是通过法律和制度体现出来,它必 收稿日期:2007-01-25 作者简介:张志雄(1966-),男,福建浦城人,武夷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

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下的发展、表现和影响 在2014年的互联网调查中,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几大思潮中,民粹主义占第八位,在2013年的调查中占据第七位。2012年也是占据第八位。可见民粹主义思潮在我国占据一定的位置。 一、民粹主义 1.民粹主义作为一个思想史范畴,民粹主义起源于法国,命名却在俄国,19世纪中期以后,在俄罗斯知识界盛极一时,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赫尔岑等是其代表性人物,他们中有人提出“到民间去”口号,主张知识分子走向乡村,发动农民以反抗俄国的资本主义化;有人则提出平民主义要求,认为知识分子必须向农民学习,走身份同化的道路,而不是向农民说教,延续了十二月党人的做法,“从来都是鞋匠们造反,要做老爷;当今却是老爷们造反,为的要做鞋匠”。朱学勤先生指出,“可以肯定的是,民粹主义的始作俑者是卢梭,不是俄国那批‘要做鞋匠’的青年军官和平民知识分子。法国人说,谁也没有像卢梭那样,给穷人辩护得那样出色。” 20世纪初,列宁在与米海洛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民粹派进行思想论战的过程中对俄国民粹派的观点体系进行了这样的概括:(1)否认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把资本主义当作一种“西欧病”,竭力反对俄国走资本主义道路。(2)强调俄国传统的经济制度有独特性,特别是俄国农民及其村社、劳动组合等等有独特性,把农民村社看作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更好的东西。(3)把知识分子看作超越阶级利益的自主阶层,能够领导农民避开或者说跳过资本主义,在村社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 列宁不仅概括了俄国民粹主义的特征,还揭示出民粹主义的普遍实质是一种在封建社会解体过程中产生的小农、小手工业者的破产情绪和落伍者的哀鸣。这种思潮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病,把资本主义的现实同对资本主义以前的制度的虚构加以比较,企图凭借他们浪漫化了的小生产的传统来对抗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社会按照他们“选择”的道路进入“理想社会”。 2.民粹主义以“俄国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却席卷了整个世界,我国不可避免的受到民粹主义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和长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为民粹主义的生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1840年以来,中国在资本主义列强的欺凌下缓慢地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而深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加剧了社会转型的痛苦,这为民粹主义的生长提供了沃土。于是出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主观社会主义”,以章太炎、章士钊为代表的国粹主义,以梁漱溟为代表的新儒家,以及工读新村主义、平民教育主义等等。 虽然年轻的毛泽东同志在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之前也曾热心于工读新村主义,但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他对民粹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找到了一条经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鉴于当时中国的现实为民粹主义的生长提供了温床,毛泽东从一开始注重和民粹主义划清界限,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

八种政策模型理论

一、政策制定的理论模型 什么是模型 模型是现实世界某些方面的简单化呈现。它可以是: --一个实体的呈现(如飞机模型) --一种图示(如流程图) --一种公式(如S=v〃t) --一段文字表述的概念(如“桌子是由一个面板及其下面的四条木棍支撑而成的一种家具”) 什么是政策分析模型 政策分析模型是公共政策的一种的简单化呈现。通常以概念的方式出现(概念模型) 政策分析模型有何作用 1.简化我们对公共政策的思维 2.指出政策议题的重要方面 3.通过将注意力在政治生活的重要特征,有助于我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4.提出公共政策中不重要的因素,加深我们的了解 5.解释公共政策的要素,预测其影响 人们很少能选定那些一劳永逸、自成一体、所有人都能领会的政策。政策分析的目的不是产生某种一锤定音的政策建议,而是要帮助人们对现实可能性和期望之间有逐渐一致的认识,产生一种新型的社会相互关系与“社会心理”模式。

——米切尔〃怀特主要的政策制定理论模型 1.精英模型 2.团体模型 3.多元模型 4.完全理性模型 5.有限理性模型 6.渐进模型 7.混合扫描模型 8. 系统模型 从完全理性的假设(最优) →有限理性(满意) →非理性的假设(合理) (一)精英模型 代表人物及著作:1970年托马斯.戴伊(Thomas Dye)和哈蒙.齐格勒(Harmon Zeigler)在《民主的嘲讽》中总结了前辈的精英理论 基本内容:精英决策模型是将公共政策看成是反映占统治地位的精英(elite)们的价值和偏好的一种决策理论。 从政治精英到社会精英 从圣西门到拉斯韦尔 基本要点:社会可以划分为拥有权力的少数人,以及不拥有权

个人主义在中国的命运

个人主义在中国的命运 “个人主义”一词和“自由主义”、“形而上学”等词汇一样,由于领袖的误用而在中国长期造成误解和混乱。 近代以来,个人主义是由渴望国家进步、富强的志士仁人鼓吹;他们并没有片面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和利益,而是将其作为民族强盛的基础。直到今天,认同个人主义的人仍然持这种态度。 个人主义是否十全十美,当然不是;个人主义是否需要其他价值平衡和补充,当然是。但在它的价值得到肯定和实现之前,我们最好不要耽溺于虚幻的海市蜃楼而懒于迈出踏实的一步。 丹尼尔·沙拉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储智勇译︱26.00 本书作者畅想了这么一种前景:中国文化中的一些要素可以为个人主义提供一种补充或替代,并创造出一种在未来服务于所有文化的均衡的世界观。我担心这种设想可能对中国人产生致命的诱惑。 丹尼尔·沙拉汉的《个人主义的谱系》再一次激起我们思考个人主义在近代、现代和当代中国的遭遇:它为什么一直是命途多舛,受到的误解和攻讦远远多于理解与支持?个人主义的本意是什么,它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起正面还是负面作用? 有相当长一个时期,在许许多多中国人的思想里,“个人主义”干脆就等于“自私自利”,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范畴;即使有人舍己利他、舍己为公,但若是表现出了个人的勇气、能力,没有把全部功劳归于上级和组织,也会得到“个人英雄主义”的恶名。这种误用有深刻的根源,而最高政治领袖脱离原意的误用起的作用很大。 比如,文化大革命中批判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说此书“转弯抹角地提倡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且不谈这里面有打倒政敌的政治动机,这个说法的逻辑也很奇怪,谈个人道德修养的书,怎么就成了鼓吹“个人主义”呢,而个人为什么一定就是“资产阶级”呢?难道无产阶级是三个五个、八个十个打成一捆、连成一体地集体思维和行动的?其实,“个人主义”一词和“自由主义”、“形而上学”等词汇一样,由

精英理论资料

一、精英主义的发展: 精英主义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于20世纪50年代引起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达其颠峰。 精英主义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第一阶段,流行的是传统主义或经典的精英主义,其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的维尔费雷多·帕累托及其同胞盖坦诺·莫斯卡和罗伯特·米歇尔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是第二阶段,传统精英主义发展成为当代精英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米尔斯,熊彼特等人。 二、精英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 社会中的权利集中在做重大决定的少数人或小群体的手中。虽然一个政治精英可能为另一个所取代,导致一个既定的精英层的组成者可能在不同的时代有所变化,但精英统治社会的规则保持不变。 精英理论的逻辑起点 是承认人类社会中权力与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性。在政治生活领域,指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现象的普遍性。 对于精英理论基本特征的概括:马文·奥尔森(MarvinE.Olsen)和马杰尔(M.N.Marger)认为,精英取向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六条: ()l在所有的社会(以及大型组织)当中,一直(并将继续)存在少数强有力的统治精英。不管政府和经济的性质如何,总是寡头统治,或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群众确实不能自己统治自己。 (2)尽管精英在人口中占极小的比例,但它们却控制着极大份额的资源,它们组织良好,相当内聚。因此精英在社会中能够有效地使用权力。 (3)精英通常运用所有的手段来保护、维持其权力,并一有可能便增加权力。只有在有利于自身利益时,他们才与他人分享权力L。他们从来不主动让渡权力。(4)为了统治社会,精英运用各种广泛的技术手段。包括控制政府、支配经济、使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复习过程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 民族主义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读书报告 关于民族和民族主义的讨论在历史学研究包括社会学研究中一直经久不衰,在21世纪这个全球化时代民族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吞没的情况下就更显得意义非凡。而作为全球化时代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代表作,安东尼史密斯先生的这本《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不可不读。 一直以来,民族主义是学界聚讼纷纭的话题。从艾利?凯杜里、霍布斯鲍姆到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对民族主义褒贬不一。同情民族主义的学者汤姆?奈伦在《不列颠的崩解》一书中如此写道:“‘民族主义’是现代历史发展中的病态。如同‘神经衰弱’之于个人一样的不可避免;它既带有与神经衰弱极类似的本质上的暧昧性,也同样有着退化成痴呆症的内在可能性——这个退化可能性乃是根源于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所共同面临的无助的两难困境之中(这种痴呆症等于是社会的幼稚病),并且,在多数情况下是无药可医的”。厄恩斯特?盖尔纳在《思想与改变》中则如是说:“民族主义不是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民族主义发明了原本并不存在的民族”。 有人说,民族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实体。也有人讲,民族是一个想像的共同体。这两种说法巧妙地避开了为民族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因为人们发现,民族是一个如此难以把握的对象。尽管语言、人种、领土、宗教或者文化等因素被用来定义民族,

但都无法将民族完好无缺地盛入概念的器皿。它在定义上惊人的不确定性,使人甚至怀疑它本身空无一物。当然,这一猜测不能推出民族虚无主义的结论,空洞无物并不意味着没有价值。毕竟,归属一个易于确认的群体是人类的自然要求。这样的群体,无非就是家庭、部落、等级、宗教、政党、国家以及民族。 不过,一般来说,学者们大多同意,民族(nation)是一个近现代产物,在古代并不存在。在西方,“nation”源于拉丁文,在演变为现代意义的民族前,指的是种类、种族、人群。其意思与现在所谓的民族相去甚远。汉语中原没有“民族”一词,它是明治维新之后由日文转译而来。在宋朝,没有人会用“民族英雄”来称呼岳飞和文天祥。他们抗击金军,抵御蒙元,并不基于民族情感,而是为了大宋王朝。他们是忠臣烈士,大宋的“帝国英雄”,却不是民族英雄。事实上,要到十九世纪,人们的民族意识才逐渐强烈起来。1919年,《凡尔赛公约》第一次将民族权利列入其中。直到那时,民族自治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才得到普遍认可。这时候,人们注意到,民族的产生与人们的受挫感密切相关。正是专制统治和殖民压迫让受到伤害的人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意识,并且一开始,民族与民族主义就殊难分开。于是,以民族主义定义民族就成为学者们的便捷方式。厄内斯特·盖尔纳在《民族与民族主义》一书中是这样说的:“是民族主义创造了民族,而非相反”,而民族主义“基本上

浅析精英决策模型与集团决策模型的异同点

浅析精英决策模型与集团决策模型的异同点按照决策方法分类,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模型可以分为理性决策模型、有限性模型、渐进决策模型、综合决策模型、精英决策模型和集团决策模型等。以下将对精英决策模型及集团决策模型的异同点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精英决策模型与集团决策模型有着诸多共同点。 如果将政策模型分为两类:一是着重反映决策方法的政策模型,二是着重反映重要影响因素的政策模型,那么,精英模型、集团模型同属于后者。它们是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的模型,和政治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注重反映和解释政策过程的社会本质。 托马斯·戴伊和哈蒙·齐格勒指出,精英决策模型的假设前提是:社会上存在着两大集团,一个是有权力的少数人,另一个是没有权力的多数人。集团决策模型认为,集团是个体的集合,是有着共同利益需要或理想追求的一些个人正式或非正式的联合组织形式。公共政策实际上是集团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种平衡产物。由此可见,精英决策模型与集团决策模型都是集团(或是团体)的决策。 公共政策从一定程度上讲,基本反映了占统治地位的那些集团的利益,也反映了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力。精英决策模型与集团决策模型都如此。在精英决策模型中,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们决定了公共政策,然后由政府官员和机构加以实施。在集团决策模型中,政府在政策过程中能够起的作用只是组织不同集团进行讨论、对话、协调等沟通活动,尽量缩小各个集团在公共政策期望上的差别,在相互妥协、协商的基础上,确定政策目标,选择各个集团都能接受的政策方案。因此,可以说政府在两种模型中都不占主导地位。 二、精英决策模型与集团决策模型又有很多不同点。 第一,精英决策模型认为,社会上存在着两大集团,一个是有权力的少数人,另一个是没权力的多数人。由此可见两大集团的势力是不均衡的,集团间的矛盾会比较激烈。而集团决策模型中存在着多个不同的社会团体,它们经常会围绕不同的利益、权力、价值进行竞争。集团成员资格的相互重叠会使任何孤立的集团难以偏离社会的基础价值观,从而对平衡的维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为社会中有许多人既是这个集团的成员又是哪个集团的成员,所以一个集团在提出

爱国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 11物理一班 1130060011 苏韦东 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Populism)是一种政治哲学或是政治语言。民粹主义认为平民被社会中的精英所压制,而国家这个体制工具需要离开这些自私的精英控制而使用在全民的福祉和进步的目的。民粹主义者会接触平民,跟这些平民讨论他们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问题,而且诉诸他们的常识。1980年以后,大部分的学问都将民粹主义当成一种可以推广许多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政治语言来讨论。许多民粹主义者曾经承诺过要移除“腐败的”精英阶层,并且倡导“人民优先”。 民粹主义是指一种在政治上刻意迎和普通民众的理念,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思潮,其基本特征包括: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全体人民”当作所有行为的唯一合法性源泉,要求全体普通群众直接参与政治过程,主张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非常强调对大众情绪和意愿的绝对顺从。 民粹主义把普通群众当作政治改革的唯一决定力量;通过强调诸如平民的统一、全民公决、人民的创制权等民粹主义价值,对平民大众从整体上实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纵。 民粹主义萌芽于19世纪40-50年代的俄国,当时,沙皇俄国已经腐朽不堪,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西欧资本主义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内在矛盾。民粹派的思想先驱们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寻找俄国的出路,提出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他们肯定平民大众的首创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又把俄国存在的村社制度和农民理想化,遭到到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深刻批判。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民粹主义的思潮已经成为强弩之末。 民粹主义表面上以人民为核心,但实际上是最缺乏公民个人尊严与基本权利的观念。民粹主义者崇拜的是“人民”,但他们崇拜的是作为一个抽象整体的“人民”,而对组成“人民”的一个个具体的“人”却持一种极为蔑视的态度。民粹主义者反对权威。 民粹主义概念的模糊性,由于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具有的内容的丰富多样性,民粹主义概念是模糊的。民粹主义既是一种政治思潮,又是一种社会运动,还是一种政治策略。这样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当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它时,便会得出极不相同的结论。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即是指将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的思想或运动。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 民族主义可自我表明为官方的意识型态或群众(非政府)运动,并以公民、人种、文化、宗教、或意识型态上的言词加以表述。民族的自我定义用于区别民族主义的种类。然而这样的区分并不全然互斥,许多的民族主义运动在不同程度上结合若干或全部的区分元素。民族主义运动亦可以范围与地区作为区分的准则。

《政治学原理》作业(l)

《政治学原理》作业(l)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的社会。 2.政治学中有一说,指的是议会民主政治中多个政党分享政治果实的状况。 3.政治学的心理研究尤其重视人的和人的政治本能。 4.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 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延续2000多年。 6.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7.古典政治学时代的研究主题是关于的观念和城邦的理论,而后转变为关于世界国家的观念和理论。 8.政治学以探求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二、选择题(每题一分,共计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君主的( )而展开。 A. 合法性 B.治民之术 C.统治术 D.治国之道 2.“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 )社会时期。 A.封建 B.奴隶 C.资本主义 D.原始 3.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 A.城市 B.城邦 C.法律 D.家 4.( )认为:“权力是施加影响力的特例:这是借助制裁背离拟行政策的行为来影响他人的决策的过程。” A.拉斯韦尔 B.马克斯·韦伯 C.卡普兰 D.罗素

5.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 )。 A.财产权 B.社会经济权 C.公民权 D.社团和群体权 6.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人都是从( )角度定义政治的。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 7.根据权力主体的不同,权力可以区分为( )等。 A.个人权力 B.组织权力 C.政府权力 D.国家权力 8.罗素认为根据组织类型权力可以分为( )。 A.强制权力 B.社会权力 C.经济权力 D.法律权力 9.道德是通过( )来维系和实现的。 A.个人内心信念 B.社会舆论 C.强制 D.传统习俗 10.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 )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管理 B.哲学 C.历史 D.社会伦理 11.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 )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肝胆相照 B.荣辱与共 C.互相监督 D.长期共存 12.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 )。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13.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包括(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社交需要

公共政策学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公共政策分析》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决策过程用一系列决策环节构成的决策过程,用树状图表示的方法是( A ) A、决策树法 B、效果分析 C、成本分析 D、灵敏性分析 2、将预测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的依据是( D )。 A、预测的期限 B、具体计算方法 C、预测的功能 D、预测的时间尺度 3、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将预测分为直觉性预测、探索性预测和( B )。 A、长期预测 B、规范性预测 C、中期预测 D、短期预测 4、按照具体计算方法不同,可以将预测分为定性预测和( C )。 A、直觉性预测 B、长期预测 C、定量预测 D、短期预测 5、非任意抽样常见的形式有随意抽样、判断抽样和( B )。 A、单纯抽样 B、定额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体抽样 6、提出莫名的“寡头铁律”的精英主义代表人物是( B )。 A、帕累托 B、米歇尔斯 C、赖特·米尔斯 D、林德布洛姆 7、《政府过程》一书的作者是集团分析模型代表人物( A )。 A、阿瑟·本特利 B、戴维·杜鲁门 C、米歇尔斯 D、赖特·米尔斯 8、政策创新和传播主要有两种解释框架,即传播模型和( C )。 A、互动模型 B、领导跟进模型 C、内部决策模型 D、创新模型 9、提出支持联盟框架的学者是( B )。 A、鲍姆 B、萨巴蒂尔 C、琼斯 D、伊斯顿 10、目前运用最为广泛、最为成功的运筹学模型是( C )。 A、目标规划 B、动态规划 C、线性规划 D、随机规划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政策运行成本大致有( ABCD )。 A、政策制定费用 B、衔接成本 C、摩擦成本 D、操作费用 2、任意抽象常见的方法有( ABCD )。 A、单纯随机抽样 B、机械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体随机抽样 3、精英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 ABC )。 A、帕累托 B、米歇尔斯 C、赖特·米尔斯 D、林德布洛姆 4、集团分析模型的核心假设在于( ABD )。 A、集团是个人与政府之间发生联系的纽带 B、集团的存在与斗争是政治生活的基本特征 C、每个决策者首先考虑个人利益

民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民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张朋林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乌鲁木齐 830046) 摘要: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突出,这就为民粹主义思潮的滋生和泛滥提供了温床。不管是瓮安的群体性事件,还是乌鲁木齐的7·5事件背后都有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子。而大学生由于知识和生活阅历的局限,容易对民粹主义产生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本文通过对民粹主义思潮内涵及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民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并尝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对待民粹主义思潮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民粹主义思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i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of change, var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 which for Populism breeding and spread provides a breeding ground. Whether Weng'an mass incidents, or July 5 incident in Urumqi has populist shadow behind ideological trend. And college students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knowledge and life experiences, easy to empathize populist and ideological identity. Based on Populism content and features of the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f Populism for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generated, and try to make som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thought to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treat Populism. Keywords: Populism;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关于民族主义与民主关系问题的讨论概要

关于民族主义与民主关系问题的讨论 2006年,我写的一篇关于“民族主义与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文章被朋友在网上通过电子邮件的渠道传播,引起一些讨论。其中一位台湾教授的批评比较尖锐也比较详尽。我当时写信做了回应。 现在我的文章已经在一篇英文学术期刊发表,本博客前几天发表了内容提要和纲目。这里也顺便将我回答那位教授先生的一封信附上。因为原文不是公开发表而只是作为信件传播的(群发的形式),转贴在这里时特意隐去了相关姓名,用字母代替。文中黑体字是对我的批评,后面是我的回应。转贴时为了让读者看得懂,我对回应部分做了一些加工。 FL先生: 对S先生的评论,有诸多不解之处。近来有事在身,只能简单谈谈对S先生评论的看法。 S先生说:“他除了试图从文本中推断文章作者的人格,似乎反而间接昭示了他自己的人格特质。” 首先,对于学者来说,其著述的文字,表达的思想,无疑会反映其部分人格特征。既如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文本来分析其人格特征。甚至抽掉思想内容的书法本身,也会部分地反映人格特征,如蒋介石和毛泽东的书法。所谓“文如其人”。我这里涉及到的只是民主人格和权威主义人格两种,那么,像KXG给政府打百分(那是政府因为撒谎而造成Sars恐慌的2003年),力主党和党的领导人的专制; PW对民主的极度厌恶; JQ倡导王道政治;这属于民主人格还是权威主义人格的特征呢?是臣民还是公民的人格特征呢?还有些民族主义者的着述不顾事实,不讲逻辑,充斥着情绪发泄,好勇斗狠,战争叫嚣,这是否部分地反映出作者的人格特征呢? 其次,我主要是在综述民族主义者的民主观时涉及到几位学者,他们是民族主义的理论代表。当我分析民族主义者的权威主义人格特征时,主要不是针对这几个代表性的学者,而是针对这一个广大的社会群体。我谈到“作为一个社会运动”的民族主义,谈到极端民族主义的主体是部分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谈到数千万大学生和更多的网民等。 我的分析的缺陷是没有使用现代科学的调查统计方法来采集数据,如果S 先生从这个角度批评我,我是接受的。但我的分析是以我的观察为基础的,也以我收集的文字材料为基础。我的每一个判断,都可以拿出许多证据。比如说他们对历史的偏见,他们的好战态度,他们对内部政治问题的软弱性格等。这些,对民族主义有过观察的人都是非常熟悉的。当然,它不是一篇严谨的政治科学论文,它只是我对当代中国政治现象的一个观察,一点认识

精英理论资料

一、精英主义的发展: 精英主义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于20世纪50年代引起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达其颠峰。 精英主义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就是第一阶段,流行的就是传统主义或经典的精英主义,其主要代表就是意大利的维尔费雷多·帕累托及其同胞盖坦诺·莫斯卡与罗伯特·米歇尔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就是第二阶段,传统精英主义发展成为当代精英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米尔斯,熊彼特等人。 二、精英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 社会中的权利集中在做重大决定的少数人或小群体的手中。虽然一个政治精英可能为另一个所取代,导致一个既定的精英层的组成者可能在不同的时代有所变化,但精英统治社会的规则保持不变。 精英理论的逻辑起点 就是承认人类社会中权力与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性。在政治生活领域,指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现象的普遍性。 对于精英理论基本特征的概括:马文·奥尔森(MarvinE、Olsen)与马杰尔(M、N、Marger)认为,精英取向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六条: ()l在所有的社会(以及大型组织)当中,一直(并将继续)存在少数强有力的统治精英。不管政府与经济的性质如何,总就是寡头统治,或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群众确实不能自己统治自己。 (2)尽管精英在人口中占极小的比例,但它们却控制着极大份额的资源,它们组织良好,相当内聚。因此精英在社会中能够有效地使用权力。 (3)精英通常运用所有的手段来保护、维持其权力,并一有可能便增加权力。只有在有利于自身利益时,她们才与她人分享权力L。她们从来不主动让渡权力。(4)为了统治社会,精英运用各种广泛的技术手段。包括控制政府、支配经济、使

政治学原理基础复习

《政治学原理》作业(4) (综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从宏观结构层面分析,政治文化主要由和政治思想两个层面的内容构成。 2.中国古代的、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等等都是人们所设想的各种不同形式的理想社会。 3.哈贝·马斯把全部社会生活划分为私人领域和领域。 4.国家的四要素说,是在人民、领土、主权之外再加一个。 5.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充分实现的保障。 6.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 7.概括而言,政治学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政治分析原理和。 8.188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建立可以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二、选择题(每题一分,共计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 A. 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 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2.善治精神的契约观念包含的要素有( )。 A.一致同意 B.公开性 C.责任性 D. 自愿 3.精英主义认为整个社会权力掌握在精英手里,精英分为( )。 A. 政治精英 B.经济精英 C. 文化精英 D.行政精英 4.第一个真正论及公民政治参与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意义的近代理论家是( )。 A. 密尔 B.孟德斯鸠 C.卢梭 D.托克维尔

5.政治文化的研究对象限定在文化范畴中属于( )的部分。 A. 心理 B.知识 C.风俗 D.观念 6.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 )。 A. 皇权政治学 B.伦理政治学 C. 政治哲学 D.法治政治学 7.马克斯·韦伯认为任何统治者所认定的衡量合法性的普遍标准是( )。 A.服从超凡魅力 B.服从法律 C.服从君主 D.遵从传统 8.从人类社会政治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政治文明特别是近代以来政治文明的发展与演进,主要是以( )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A. 公民社会的成长 B.宪政运动 C.文化建设 D.基层民主建设 9.下列组织属于复合制的是( )。 A. 政合国 B.邦联制 C. 联邦制 D.君合国 10.从政治学内容的技术分类来讲,我国的政治学总体上分为( )。 A. 中外政治制度 B.国际政治 C.行政管理 D.政治学理论 11.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 )。 A .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12.根据政党的组织方式可以将政党划分为( )。 A. 核心会议型政党 B.精英型政党 C. 群众型政党 D.代表性政党 13.政治权力主体主要包括< )。 A. 承担公共职务的个体 B.各种社会阶级集团 C.群众团体的组织和机构 D.国家权力机关

中东欧民粹主义:现状、基本理念及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03795974.html, 中东欧民粹主义:现状、基本理念及影响 作者:张莉 来源:《当代世界》2020年第02期 【内容提要】近年来,中东欧地区民粹主义政党在本国大选和欧洲议会选举中势力稳步增长,风头正盛。中东欧民粹主义政党一方面重拾以民族主义为基础的政治动员,对抗全球自由主义精英和欧盟;另一方面倡导“非自由主义”的政治模式,与自由主义的国际组织原则决裂。 民族主义和“非自由主义”成为中东欧地区民粹主义的基本理念。中东欧民粹主义政治继续强化,折射出欧盟在中东欧地区面临继续一体化的困局与东西分裂的危机。 【关键词】中东欧民粹主义;民族主义;“非自由主义” 【DOI】10.19422/https://www.wendangku.net/doc/903795974.html,ki.ddsj.2020.02.008 苏东剧变30年来,随着欧盟东扩,中东欧地区已有12国加入欧盟,成为整个欧洲政治进程的一部分;而随着近年来民粹主义的兴起,中东欧地区民粹主义政党发展迅猛,已成为欧洲民粹主义的重要力量。特别是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在2004年加入欧盟后不久就由于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上台执掌政权而转向,与欧盟老成员国龃龉 不断。中东欧地区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尖锐对立,为民粹主义兴起提供了社会基础。一方面,中东欧国家的民粹主义执政党倡导不同于西方“自由民主”的“非自由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这些政党向民族主义寻求政治合法性,并持强硬的身份认同立场。在欧洲难民危机发酵的背景下,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正在重塑大多数中东欧国家的政党政治,未来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到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 过去20年,中东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声势日盛,日趋主流化,已在匈牙利、波兰、捷克、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斯洛伐克等国执掌政权,另有一些国家的民粹主义政党成为执政联盟成员或主要反对党。自由之家研究报告显示,2000年时,中东欧各国民粹主义政党在选举 中平均获得全国9.2%的选票;到2017年时,得票率已增至31.6%。引领民粹主义趋势的是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尤其是匈牙利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青民盟)和波兰法律与公正党,两党均强调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在中东欧地区影响巨大。 在2010与2014年的匈牙利议会选举中,欧尔班领导的青民盟和基督教民主人民党组成的政治联盟均获得议会三分之二的議席,取得压倒性胜利,欧尔班成功当选总理。2018年,欧 尔班再次以134票赞成、28票反对的压倒优势连任政府总理,这也是他第四个总理任期。在2015年的波兰议会选举中,波兰法律与公正党赢得议会超过半数席位,获得独立组阁资格, 成功上台执政,该党主席卡钦斯基当选总理。在2019年10月的议会选举中,法律与公正党再次以压倒性优势获得选举胜利,卡钦斯基也得以连任总理。[1]巴比什被称为捷克版“特朗普”,他领导的ANO2011运动在2017年捷克议会选举中以29.6%的得票率获得78个议席成为议会

从《影的告别》看鲁迅的精英主义

摘要:鲁迅在《影的告别》中刻画了一种独特的精英形象,他生存于明暗之间,在徘徊中追寻自我内心的冲动和本能,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反抗绝望,是一位悲剧式的英雄,“影”所代表的精神,体现了鲁迅那满怀孤绝感的精英主义思想。 关键词:《影的告别》;鲁迅;自我意识;精英主义 《影的告别》创作于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夜,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八日《语丝》周刊第四期,后收入《野草》。期间正值鲁迅精神上的第二个寂寞苦闷的时期,《新青年》的解体、兄弟的失和、官司的失利以及身体的病弱使鲁迅的内心感到异常的痛苦与寂寞。“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飘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鲁迅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出的《影的告别》充斥着大量的隐喻,被认为是鲁迅《野草》中最难读懂的一篇,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一种认知模式,鲁迅在文中创造性的记录了“影”对“形”的独白,利用这种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荒诞独语来表达自己的强烈的感受――一种对精英主义的宣言。 如果把“影”视作鲁迅潜意识里的精英形象,那么“影”出现的时刻就可视作精英诞生的社会环境。人只有在进入深度睡眠时才能达到“不知”的状态,这是一种完全放松毫无戒备的状态,使那些潜意识得以浮现,夜的漫长与漆黑给了“影”绝对的自由,那些白天压抑的话语得以在此刻宣泄。精英就是在群众的无意识中独自醒来高昂,打破这寂静与安宁的人,鲁迅眼中的精英是带有破坏精神的,他们打破固有的秩序,反抗世俗,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唤醒民众。像摩罗诗人一样,这些精英对于传统的世俗与政治家来说,是恶魔,他们“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不取媚于群,以随顺旧俗;发为雄声,以起其国人之新生,而大其国于天下”。中国的精英多是诞生于政权的更迭和变动的时期,在文化思想控制的间歇期,这些天才方能将自己的才华展露于世间,否则在政治“光明”的白天,精英的出生便意味着死亡,“性解(genius)之出,必竭全力死之;有人撄我,或有能撄人者,为民大禁,其意在安生,宁蜷伏堕落而恶进取,故性解之出,亦必竭全力死之。” “影”不愿去三个地方:天堂、地狱和黄金世界。而原因是一致的:有我不乐意的在那里。而“影”所不愿去的地方,恰恰是“形”想要到达和最终一定会到达的地方,所以“影”近乎残忍的对“形”坦白:“然而你就是我不愿意的”。“影”是带有鲜明的个体意识的,他不愿再做“形”的附庸,选择与“形”抽离,其原因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持自己个性和思想的独立。在《文化偏至论》中鲁迅尊崇“独立个人”的立场,认为19世纪西方有重“物质”和“众数”两个弊端,学习引进西方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需要去其糟粕,“若诚为今立计,所当稽求既往,相度方来,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排众数”其本质就是坚持自己独立的个性和人格,“意盖谓凡一个人,其思想行为,必以己为中枢,亦以己为终极:即立我性为绝对之自由者也”然而人作为一个社会性动物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是十分困难的,特立独行超脱世俗,这恐怕是鲁迅本人也难以做到。人之所以为人,很重要的一个特征便是社会属性,而成长就是社会属性的不断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按照社会的要求稳步向前可获得中庸的日子,而当自身的意志与社会的要求发生冲突时,是选择社会的规范还是个人意志的张扬?越是要活的个性,越是要付出辛劳,所谓精英也很难做到,但他们却可以做时代的先行者,以自己的聪慧开辟出另一种存在于社会的方式,只是无耐,大多数人都在其中走向了虚无。 我不愿意! 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