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动态数列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动态数列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动态数列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动态数列

第四章动态数列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动态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A.历年在校学生数动态数列

B.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

C.某厂各年工业总产值数列

D.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数列

2.构成动态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主词和宾词

B.变量和次数

C.分组和次数

D.现象所属的时间及其指标值

3.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动态数列

B.平均数动态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4.最基本的动态数列是

A.指数数列

B.相对数动态数列

C.平均数动态数列

D.绝对数动态数列

5.动态数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动态数列

D.平均数动态数列

6.动态数列中,指标数值是经过连续不断登记取得的数列是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动态数列

D.平均数动态数列

7.下列动态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

A.企业历年职工人数数列

B.企业历年劳动生产率数列

C.企业历年利税额数列

D.企业历年单位产品成本数列

8.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动态数列

B.绝对数动态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9.动态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有关的是

A.相对数动态数列

B.绝对数动态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10.动态数列中,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数列是

A.相对数动态数列

B.绝对数动态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11.编制动态数列的最基本原则是保证数列中各项指标必须具有

A.可加性

B.可比性

C.连续性

D.一致性

12.基期为某一固定时期水平的增长量是

A.累计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

C.平均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

13.基期为前期水平的增长量是

A.累计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

C.平均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

14.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之间的关系是

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

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商

D.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

15.平均增长量等于

A.累计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

C.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项

D.以上均不对

16.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是指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以上指标均可

17.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指标是

A.发展水平

B.平均发展水平

C.增长量

D.平均增长量

18.动态数列的分析指标主要包括两个类别,即

A.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B.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

C.平均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速度

D.增长量和增长速度

19.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的共同点在于两者

A.都是根据动态数列计算

B.都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

C.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

D.均可以消除现象波动的影响

20.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序时平均法

D.加权序时平均法

21.根据间隔相等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序时平均法

D.加权序时平均法

22.根据间隔不相等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序时平均法

D.加权序时平均法

23.根据间隔相等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序时平均法

D.加权序时平均法

24.根据间隔不相等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序时平均法

D.加权序时平均法

25.序时平均数计算中,“首未折半法”运用于

A.时期数列的资料

B.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资料

C.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资料

D.由两个时点数列构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

26.将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差异抽象化,从动态上说明现象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的方法是

A.一般平均数

B.序时平均数

C.平均发展速度

D.平均增长速度

27.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应采取

A.以每次变动持续的时间长度对各时点水平加权平均

B.用各间隔长度对各间隔的平均水平加权平均

C.对各时点水平简单算术平均

D.以数列的总速度按几何平均法计算

28.根据采用的对比基期不同发展速度有

A.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

29.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可以表述为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

B.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差

C.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

D.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

30.基期为前一期水平的发展速度是

A.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

C.年距发展速度

D.平均发展速度

31.基期为某一固定期水平的发展速度是

A.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

C.年距发展速度

D.平均发展速度

32.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A.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D.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33.增长速度是

A.动态数列水平之差

B.动态数列水平之比

C.增长量同发展速度之比

D.增长量同作为比较基准的数列水平之比

34.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表现为

A.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B.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的n次方根

C.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加一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加一

D.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加一后的连乘积减一

35.既然总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那么平均发展速度就应按

A.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

B.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C.几何平均数计算

D.调和平均数计算

36.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加一

B.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减一

C.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37.动态数列中的平均增长速度是

A.各个时期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各个时期环比增长速度的调和平均数

C.各个时期环比增长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D.各个时期环比增长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38.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理由是

A.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C.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D.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39.已知各期定基发展速度和时期数,而不知道各期水平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A.只能用水平法计算

B.只能用累计法计算

C.两种方法皆能计算

D.两种方法都无法计算

40.已知各时期发展水平之和与最初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A.只能用水平法计算

B.只能用累计法计算

C.两种方法皆能计算

D.两种方法都无法计算

41.当动态数列分析目的是侧重于考察期未发展水平,则平均发展速度

A.应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

B.应采用调和平均法计算

C.应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

D.应采用方程式法计算

42.当动态数列分析目的是侧重于考察整个时期中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则平均发展速度

A.应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

B.应采用调和平均法计算

C.应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

D.应采用方程式法计算

43.动态数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等于

A.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C.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D.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44.几何平均数所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的数值大小

A.不受最初水平和最未水平的影响

B.只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

C.只受最初水平和最未水平的影响

D.既受最初水平和最未水平的影响,又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

45.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实质是从最初水平出发

A.按平均增长量增长,经过n期,正好达到最未水平

B.按平均发展速度发展,经过n期,正好达到第n期实际水平

C.按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得到的各期理论水平之和正好等于各期的实际水平总和

D.按平均发展速度发展得到的各期理论水平之和正好等于最未期的实际水平

46.直线趋势方程Y C=a+bx中a和b的意义是

A.a是截距,b表示X=0的趋势值

B.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水平

C.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速度

D.a是直线的截距,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是直线的斜率,表示按最小平方法计算的平均增长量

47.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方程Y C=a+bx在什么条件

下,a=Y;b=ΣXY/ΣX2

A.ΣX=0

B.Σ(Y-Y)=0

C.ΣY=0

D.Σ(Y-Y)2=最小值

二﹑多项选择题

1.构成动态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变量

B.次数

C.现象所属的时间

D.现象所属的范围

E.反映现象的统计指标数值

2.动态数列按研究任务不同可以分为

A.绝对数动态数列

B.平均数动态数列

C.相对数动态数列

D.时期数列

E.时点数列

3.动态数列的作用表现在

A.描述现象变化的过程

B.说明现象发展的速度和趋势

C.探索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D.对现象的发展进行预测

E.反映现象总体的分布特征

4.时期数列的特点

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B.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期长短无直接关系

C.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D.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E.数列中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连续不断登记而取得的

5.时点数列的特点

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B.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C.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D.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有直接关系

E.数列中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间断登记而取得的

6.下列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的有

A.绝对数动态数列

B.相对数动态数列

B.平均数动态数列 D.时期数列

E.时点数列

7.下列数列中,属于两个时期对比构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有

A.全员劳动生产率动态数列

B.百元产值利润率动态数列

C.职工人数动态数列

D.计划完成程度动态数列

E.出勤率动态数列

8.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A.历年年未人口总数

B.历年出生人数

B.历年工业增加值 D.各月商品库存量

E.各月未银行存款余额

9.下列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A.高校每年毕业生人数

B.高校每年在校学生数

C.银行每月未银行存款余额

D.商店各月商品库存额

E.我国历年外汇储备量

10.编制动态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有

A.时期长短应该相等

B.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相同

C.总体范围应该一致

D.指标的计算方法应该一致

E.指标的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该一致

11.动态数列中的水平分析指标有

A.发展水平

B.平均发展水平

C.增长量

D.平均增长量

E.平均发展速度

12.动态数列中的速度分析指标有

A.平均发展水平

B.增长速度

C.平均发展速度

D.平均增长速度

E.发展速度

13.下列指标中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有

A.平均发展水平

B.平均增长量

C.平均发展速度

D.平均增长速度

E.平均指标

14.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包括

A.期初水平

B.期未水平

C.中间水平

D.报告期水平

E.基期水平

15.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所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A.一般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

C.序时平均数

D.动态平均数

E.平均发展水平

16.平均增长量的计算公式是

A.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项数

B.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C.累计增长量/动态数列项数-1

D.累计增长量/动态数列项数

E.累计增长量/动态数列项数+1

17.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加一

D.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加一后的连乘积

E.环比发展速度乘积等于总速度

18.增长速度和发展速度的关系为

A.仅差一个基数

B.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C.定基增长速度=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

E.定基增长速度=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1

19.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A.累计增长量除以基期发展水平

B.定基发展速度减去一

C.总速度减去一

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E.逐期增长量除以前期发展水平

20.环比增长速度等于

A累计增长量除以基期发展水平 B.环比发展速度减去一

C.定基发展速度减去一

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E.逐期增长量除以前期发展水平

21.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可以是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E.样本指标

22.增长1%的绝对值等于

A.累计增长量除以定基发展速度

B.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发展速度

C.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增长速度×100

D.累计增长量除以定基增长速度×100

E.固定期水平除以100

23.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A.几何平均法

B.水平法

C.方程式法

D.累计法

E.序时平均法

24.平均发展速度从广义上讲属于

A.静态平均数

B.动态平均数

C.序时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E.调和平均数

25.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的区别是

A.数理依据不同

B.侧重点不同

C.适用条件不同

D.适用范围不同

E.对资料要求不同

26.常用的长期趋势测定的方法有

A.时距扩大法

B.移动平均法

C.分段平均法

D.最小平方法

E.季节比率法

27.直线趋势方程Y c=a+bx的参数b是表示

A.趋势值

B.趋势线的截距

C.趋势线的斜率

D.当X=0时的Y c的数值

E.当X每变动一个单位时Y c平均增减的数值

三﹑填空题

1.动态数列一般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即和。

2.在动态数列中,其基本数列是。

3.编制动态数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是。

4.动态数列分析指标可以分为和。

5.将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在统计上经常称为。

6.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7.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以分为和。

8.相应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

9.平均增长量实质就是逐期增长量的。

10.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

11.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12.平均增长速度是各个的序时平均数。

13.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差别在于一个。

1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和。

15.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速度侧重于考察。

16.方程式法计算平均速度侧重于考察。

17.测定现象发展长期趋势最原始最简便的方法是。

18.分析和测定季节变动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计算。

18.最小平方法是使研究对象各实际值与趋势值之间的距离平方和为。

四﹑判断改错题

1.动态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有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量。

2.累计增长量等于各个相应的平均增长量之和。

3.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

4.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5.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7.平均发展速度就是把动态数列中的各项数值相加再除以数列的项数而计算的平均数。

8.平均发展速度是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其计算方法是各期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开n次方根。

9.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间接计算的。

10.平均增长速度就是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开n次方根。

11.无论对于何种社会经济现象,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既可用水平法,也可用累计法。

1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侧重于考察整个时期中各个发展水平的总和,而方程法侧重于考察期末发展水平。

13.最小平方法的根据是实际值与趋势值的离差平方之和为最小以及实际值与趋势值的离差之和为零。

14.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其移动平均的项数是越多越好。

15.季节变动是指某些现象由于受自然因素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在一年之内比较有规律的变动。

五﹑名词解释

1.动态数列

2.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3.序时平均数

4.增长量

5.平均增长量

6.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7.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8.最小二乘法

9.季节比率 10.总速度

六﹑简答题

1.什么叫动态数列?它有哪些作用?

2.编制动态数列的原则有哪些?

3.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有何异同?

4.平均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速度有何联系和区别?

5.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有哪几种情况?试写出其计算公式。

6.什么叫时期数列?它有哪些特点?

7.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水平法)和方程式法(累计) 的实质分别是什么?

8.最小平方法建立趋势方程必须满足哪两个条件?

9.简述季节比率的计算步骤。

10.发展速度有哪两种形式?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七﹑计算题

试计算:(1)第一季度月平均工业总产值;

(2)第一季度月平均工人数;

(3)第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4)第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

3.已知某商业企业有关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平均商品流通费用率和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

4.已知某企业1997年各季度利润额利润率资料如下:

试计算该企业全年平均利润率。

5.

长量;(2)各年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3)该地区“八五”期间的平均发展速度。

6.我国197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53美元,要在本世纪未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试计算每年应平均递增百分之几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7.198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4470亿元,按照中央提出的到

本世纪未翻两翻(2N)的宏伟目标,到本世纪未我国国民生产总值

将达到怎样的水平?在此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应为多少?1991年我

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9580亿元,试问在这期间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

均递增多少?照此平均发展速度发展,问几年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

可以达到28400亿元?

8.1982年我国人口数为10.165亿人,1990年我国人口数为

11.433亿人,试问在这期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率为多少?若按这个人

口平均增长速度发展,则到本世纪未我国人口数将达到多少亿人?

9.某地区国民收入逐年增加,其发展从1988年至1997年可分

为三个阶段:1988年至1991年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1992年至1995 年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1996年至1997年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试计算该地区1988年至1997年的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

自行车的产量(用两种方法计算)。

试据此按季平均法计算各季的季节比率。

第四章动态数列

一、单项选择题:

1-5:ADCDB;6-10:ACDCD;11-15:BABAC;16-20:DABC;21-25:ABCDB;26-30:BBACB;31-35:AADDC;36-40:BDACB;41-45:CDBCC 46-47:CDA。

二、多项选择题:

1.C E;

2.ABC;

3.ABCD;

4.ADE;

5.BCE;

6.BC;

7.BD;

8.BC;9.BCDE;10.ABCDE;11.ABCD;12.BCDE;13.ABCD;

14.ABCDE;15.CDE;16.ABC;17.ABDE;18.ABDE;19.ABC;

20.BE;21.ABC;22.CDE;23.ABCD;24.BCD;25:ABCDE;

26.ABCD;27.CE。

三、填空题:

1.现象所属的时间,反映现象的统计指标数值;

2.绝对数动态

数列;3.可比性原则;4.水平指标,速度指标;5.序时平均数;6. 首末折半法;7.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8.累计增长量,9.序时

平均数;10.定基发展速度; 11.之商;12.环比增长速度;13.基数;14.累计法(方程式法)。水平法(几何平均法);15.期末发展水平;16.全期各年发展水平总和;17.时距扩大法;18.季节比率;19.最小。

四、判断改错题:

1.错误。动态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有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

2.错误。累计增长量等于各个相应的逐期增长量之和。

3.错误。序时平均数就是将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所得到的平均数。

4.错误。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5.错误。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报告期的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

6.错误。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7.错误。序时平均数就是把动态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相加再除以动态数列的项数而得到的平均数。

8.错误。平均发展速度是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其计算方法有几何平均法(水平法)和方程式法(累计法)。

9.正确。

10.错误。平均增长速度一般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减去一来求得的。

11.错误。平均发展速度的两种方法侧重点不同。几何平均法侧重于考察社会经济现象的期末发展水平;方程式法则侧重于考察社会经济现象整个时期中各个发展水平的总和。

12.错误。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侧重于考察社会经济现象的期末发展水平;方程式法则侧重于考察社会经济现象整个时期中各个发展水平的总和。

13.正确。

14.错误。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其移动平均的项数是越少越好。

15.正确。

五、名词解释:

1.动态数列:动态数列是指将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

2.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将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叫做时期数列;将反映现象在某一时点上所达到的水平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叫做时点数列。

3.序时平均数:将不同时间的发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称为序时平均数。

4.增长量:增长量是用报告期水平减去基期水平来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数量增长的绝对水平。它按采用的基期不同可以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两种。

5.平均增长量:平均增长量是现象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单位时间平均增长的绝对数量。

6.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发展速度是根据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对比求得的反映现象发展变化情况的动态相对指标,它按采用的基期不同可以分为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两种;增长速度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增长程度的动态相对指标,它可以根据报告期的增长量与基期水平对比求得,用来说明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了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它按采用的基期不同可以分为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两种。

7.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是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用以说明某种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年平均发展变化的程度;平均增长速度是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序时平均数,用以说明某种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年平均增长变化的

程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8.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是使各实际值与趋势值之间的距离平方和为最小,以此去配合趋势线的方法。

9.季节比率:季节比率是用来说明季节变动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季节比率=同月份平均水平/总平均月水平×l00%。

10.总速度:用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期水平对比,表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叫总速度。

六、简答题:

1.什么叫动态数列?它有哪些作用?

答:动态数列是指将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的数列。

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描述现象变化的过程。

2)可以说明现象发展的速度和趋势。

3)可以探索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4)可以对现象的发展进行预测。

2.编制动态数列的原则有哪些?

答:编制动态数列的原则有:

1)时期长短应该相等。

2)总体范围应该一致。

3)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相同。

4)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应该一致。

3.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有何异同?

答:两者的共同点,都是把研究现象的个别数量差异加以抽象化,概括地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

两者的不同点:1)说明内容不同。序时平均数是从动态上说明同类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一般平均数是从静态上说明同类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2)计算对象不同。序时平均数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的总和与时期项数对比而得的;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同一时期标志总量与总体总量对比求得的。3)计算依据不同。序时平均数是根据动态

数列计算的;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

4.平均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速度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平均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速度都是一个序时平均数,都是 从动态上说明问题的。其区别表现在:

1) 平均的对象不同。平均发展水平所平均的是不同时期的发展 水平;而平均发展速度所平均的是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2) 计算依据和方法不同。平均发展水平是根据动态数列采用算 术平均数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是根据环比发展速度(或总速度) 采用几何平均数法计算。

5.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有哪几种情况?试写出其计算公 式。

答: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有四种情况:

1)由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其公式为

2)由间隔不等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其公式为

3)由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其公式为

12

2121-++++=-n b b b b b n

n

4)由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其公式为

6.什么叫时期数列?它有哪些特点?

答:由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总量按照不同时间先 后排列所形成的动态数列称作时期数列。其特点:1)具有可加 性;2)指标数值是连续登记而取得的;3)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期 长短有直接联系。

7.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水平法)和方程式法(累计) 的实质分别是什么?

n

a

a ∑=f

af

a ∑∑=n

n

n

n f f f f f a a f a a f a a a ++++++++++=-......2 (223211)

232121

答: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水平法)的实质是: 从基期水平a 0出发,按照同一平均发展速度X 发展,经过n 期, 正好达到期末的实际水平a n 。用表达式表示为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程式法(累计法)的实质是:从基期 水平a 0出发,按照同一平均发展速度X 发展,各期的理论水平 总和与实际水平总和相等。即:

8.最小平方法建立趋势方程必须满足哪两个条件?

答:最小平方法建立趋势方程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1) 实际值与趋势值的离差之和为零,即

2) 实际值与趋势值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即

9.简述季节比率的计算步骤。

答:计算季节比率的步骤为

1)计算各年同月份的平均数。即将各年同月份数字相加 求出同月份平均数。

2)计算全数列的各月总平均数,即总平均月份水平。

3)计算各月的季节比率。其计算公式

10.发展速度有哪两种形式?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答:发展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有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 发展速度两种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2)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相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 速度。即

七、计算题:

)(=-∑Yc Y 最小值

=-∑2)(Yc Y %

100?=总平均月份水平同月份平均水平

季节比率0

12312

01......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1

010--=÷n n

n n

a a

a a a a .

0n a X X X X a =????????.

2103

0200n n n

a a a a X a X a X a X a ∑=+??????++=+??????+++

1) 月平均工业总产值

1803200

160180=++=∑=n a

a (万元)

2)月平均工人数12

2121-++++=-n b

b b b b n

n

=142

600

6205802600-+++

=600(人)

3)月平均劳动生产率300060010180/4

=?=∑=b n

a C (元/人)

4)平均劳动生产率900033000=?=?='n C C (元/人) 或者9000600105404

=?=∑='b a C (元/人)

2.解:依题意得:

b bc

b a n b n

a b a C ∑∑=∑∑=∑∑==//则

%

100145125120108%

100145%95125%105120%120108?+++?+?+?+?=C =%10049835

.519?

=104.29%

3.解:依题意得:

1)月平均商品流通费用率=平均商品销售额平均流通费用额

%43.9%10019624020021

1920//=?++++=∑∑

=∑∑==b a

n b n a b a C

2)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平均库存额平均商品销售额

n

dn

d d n

b d b C /)2221

(/ ++∑==

=2

80901002120196

240200+++++

=2.19(次)

利润率=销售额利润额

则:

c a a

b a n b n a b a C ///∑∑=∑∑=∑∑==

%10032

.0600

35.065030.035028.0400600

650350400?++++++=C

=31.61%

5

平均增长量万元)(8.165100

1840

=-=-=?n a a a n

平均发展速度%97.112%1001001845591

95

9591=?==-a a X

6.解:依题题意得:

平均增长速度%76.6%1002531000%100210

=-=-=n n

a a X

7.解:依题意得:

1)1788024470220=?==n n a a (亿元) %2.7%100%1004

470178

80%100200=-?=-=n n a a X 2)%37.14%100%1004470

19580%100118091

=-?=-=n a a X 3)31437.1lg 19580

lg 28400lg lg lg lg 0

=-=-=X a a n n (年)

8.解:依题意得

1)%48.1%100%100165

.10433.11%100888290

=-?=-=a a X 2)243.130148.1433.11)1(10

10902000=?=+?=X a a (亿人)

9.解:依题意得

%27.7%1001.108.107.1102449788=-??=-X

10.

则84.06

)

21(916

43

212.165)

(222=-?-=∑-∑∑?∑-∑=n X X n Y X XY b

23.4621

84.0643

=?-=-=X b Y a

则趋势方程为:X Y C 84.023.4+= 1996年该地区自行车销售量的预测值为 11.10784.023.496=?+=Y (万辆)

则42.0702==∑=X b

167.7643

===Y a

趋势方程为X Y c 42.0167.7+=

96年该地区自行车销售量的预测值为 11.10442.0167.796=?+=Y (万辆)

第四章统计学综合指标课后习题

二、单项选择题 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 A受各组次数f的影响最大B受各组标志值X的影响最大 C只受各组标志值X的影响D受各组次数f和各组标志值X的共同影响 2,平均数反映了( )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B总体中总体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C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D总体变动的趋势 3.在变量数列中,如果标志值较小的一组权数较大,则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 A接近于标志值大的一方B接近于标志值小的一方C不受权数的影响D无法判断4.根据变量数列计算平均数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A各组次数递增B各组次数大致相等C各组次数相等D各组次数不相等 5.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 6.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 7.计算平均数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数的总体单位应是( ) A大量的B同质的C差异的D少量的 8,某公司下属5个企业,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求计算该公司平均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 ) A计划产值B实际产值C工人数D企业数 9.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 ) A代表值B常见值C典型值D实际值 10.由组距变量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标志值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定条件,即( ) 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各组标志值必须相等 C各组标志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11.四分位数实际上是一种( )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位置平均数D数值平均数 12.离散趋势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 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 13.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指标意义不同B计算条件不同C计算结果不同D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A 7万元 B 1万元 C 12 万元 D 3万元 15.已知某班40名学生,其中男、女学生各占一半,则该班学生性别成数方差为( ) A25% B 30% C 40% D 50% 17.方差是数据中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 ) A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B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C离差平均数的平方D离差平均数的绝对值 18.一组数据的偏态系数为1.3,表明该组数据的分布是( ) AlE态分布B平顶分布C左偏分布D右偏分布 19.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 主词 和 宾词 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 、 横行标题 、 纵栏标题 和 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正 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负 相关。 12、按指标所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属于 数量 指标;单位成本属于 质量 指标。 1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 二、判断题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答案人大第四版

第三章节:数据的图表展示 (1) 第四章节: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15) 第六章节: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26) 第七章节:参数估计....................................................... (28) 第八章节:假设检验........................................................ (38) 第九章节:列联分析........................................................ (41) 第十章节:方差分析........................................................ (43) 3.1 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个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调查结果如下: B E C C A D C B A E D A C B C D E C E E A D B C C A E D C B B A C D E A B D D C C B C E D B C C B C D A C B C D E C E B B E C C A D C B A E B A C E E A B D D C A D B C C A E D C B C B C E D B C C B C 要求: (1)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 顺序数据 (2)用Excel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用数据分析——直方图制作: 接收频率 E16 D17 C32 B21 A14 (3)绘制一张条形图,反映评价等级的分布。 用数据分析——直方图制作: (4)绘制评价等级的帕累托图。 逆序排序后,制作累计频数分布表:

统计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Hah 和网速是无形的 1:各章练习题答案 2.1 (1)属于顺序数据。 (2)频数分布表如下: 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的频数分布 服务质量等级家庭数(频率)频率% A1414 B2121 C3232 D1818 E1515 合计100100 (3)条形图(略) 2.2 (1)频数分布表如下: 40个企业按产品销售收入分组表 按销售收入分组(万元)企业数 (个) 频率 (%) 向上累积向下累积 企业数频率企业数频率 100以下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以上 5 9 12 7 4 3 12.5 22.5 30.0 17.5 10.0 7.5 5 14 26 33 37 40 12.5 35.0 65.0 82.5 92.5 100.0 40 35 26 14 7 3 100.0 87.5 65.0 35.0 17.5 7.5 合计40 100.0 ————(2)某管理局下属40个企分组表 按销售收入分组(万元)企业数(个)频率(%) 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11 11 9 9 27.5 27.5 22.5 22.5 合计40 100.0

2.3 频数分布表如下: 某百货公司日商品销售额分组表 按销售额分组(万元)频数(天)频率(%) 25~30 30~35 35~40 40~45 45~50 4 6 15 9 6 10.0 15.0 37.5 22.5 15.0 合计40 100.0 直方图(略)。 2.4 (1)排序略。 (2)频数分布表如下: 100只灯泡使用寿命非频数分布 按使用寿命分组(小时)灯泡个数(只)频率(%) 650~660 2 2 660~670 5 5 670~680 6 6 680~690 14 14 690~700 26 26 700~710 18 18 710~720 13 13 720~730 10 10 730~740 3 3 740~750 3 3 合计100 100 直方图(略)。 (3)茎叶图如下: 65 1 8 66 1 4 5 6 8 67 1 3 4 6 7 9 68 1 1 2 3 3 3 4 5 5 5 8 8 9 9 69 0 0 1 1 1 1 2 2 2 3 3 4 4 5 5 6 6 6 7 7 8 8 8 8 9 9 70 0 0 1 1 2 2 3 4 5 6 6 6 7 7 8 8 8 9 71 0 0 2 2 3 3 5 6 7 7 8 8 9 72 0 1 2 2 5 6 7 8 9 9 73 3 5 6 74 1 4 7

统计学课后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4章练习题 1、一组数据中岀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 A. 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2、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 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 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3、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称为()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4、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5、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例称为() A.异众比率 B.离散系数 C.平均差 D.标准差 6、四分位差是() A. 上四分位数减下四分位数的结果| B. 下四分位数减上四分位数的结果 C.下四分位数加上四分位数 D. 下四分位数与上四分位数的中间值 7、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 A.平均差 B.标准差 C.极差 D.四分位差 8、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 A.极差 B. 平均差 C.,方差 D.标准差 9、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称为() A.标准分数 B.离散系数 C.方差 D.标准差 10、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2,表明该数据() A.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 B. ■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 C.等于2倍的平均数 D. 等于2倍的标准差 11、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A.68%的数据 B.95% 的数据 C.99% 的数据 D.100%勺数据 12、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4,其意义是() A. 至少有75%勺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B. 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C. 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D. 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13、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是() 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D.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14、比较两组数据离散程度最适合的统计量是() 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 15、偏态系数测度了数据分布的非对称性程度。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则偏态系数() A.等于0 B.等于1 C.大于0 D. 大于1 16、如果一组数据分布的偏态系数在0.5~1或-1?-0.5之间,则表明该组数据属于() A.对称分布 B.中等偏态分布 C.高度偏态分布 D.轻微偏态分布 17、峰态通常是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的。如果一组数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峰态系数的值是() A.等于0 B. 大于0 C. 小于0 D. 等于1 18、如果峰态系数k>0,表明该组数据是() A.尖峰分布 B.扁平分布 C.左偏分布 D.右偏分布

统计学课后题答案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2.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02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1521241291161001039295127104 10511911411587103118142135125 117108105110107137120136117108 9788123115119138112146113126 (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 (2)如果按规定:销售收入在125万元以上为先进企业,115万~125万元为良好企业,105万~115万元为一般企业,105万元以下为落后企业,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组。 解:(1)要求对销售收入的数据进行分组, 全部数据中,最大的为152,最小的为87,知数据全距为152-87=65; 为便于计算和分析,确定将数据分为6组,各组组距为10,组限以整10划分; 为使数据的分布满足穷尽和互斥的要求,注意到,按上面的分组方式,最小值87可能落在最小组之下,最大值152可能落在最大组之上,将最小组和最大组设计成开口形式; 按照“上限不在组内”的原则,用划记法统计各组内数据的个数——企业数,也可以用Excel 进行排序统计(见Excel练习题2.2),将结果填入表内,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表中的左两列;将各组企业数除以企业总数40,得到各组频率,填入表中第三列; 在向上的数轴中标出频数的分布,由下至上逐组计算企业数的向上累积及频率的向上累积,由上至下逐组计算企业数的向下累积及频率的向下累积。 整理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 40个企业按产品销售收入分组表 (2)按题目要求分组并进行统计,得到分组表如下: 某管理局下属40个企分组表 按销售收入分组(万元)企业数(个)频率(%) 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11 11 9 9 27.5 27.5 22.5 22.5 合计40100.0

统计学课后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 1*.下面的列联表是根据一个小城市的居民教育水平(以获得了高中文凭和没有获得高中文凭分类)和就业状况(以全职和非全职分类)所做出 如果原假设即在教育水平和工作状态之间没有联系为真,那么下列哪一个选项表明了获得了高中文凭并且是全职工作的期望值? A. 9252157g B. 9282157g C.528292g D. 655292g E. 9252 82 g 1*. Answer :B Analysis :本题考查二维表中两个变量的独立性,如果原假设独立成立,那么cell “earned at least a high school diploma ”和“ employed full time ”的期望值为: 92829282 (,)()()157157157157 P Earned Employed Total P Earned P Employed Total == = g g g g g g 2*.一次实验中,每一个随机样本中的成人都有他的最喜爱的颜色,下表展示了按年龄分组 的试验结果。 如果对于颜色的偏好是同年龄组相互独立,下列哪一个选项表明了年龄组30到50岁,喜爱 绿色的人数的期望值? A. (99)(108)314 B. (69)(108)314 C. (99)(35)108 D. (35)(108)314 E. (99)(35) 314 2*. Answer :A Analysis :本题考查二维表中两个变量的独立性,如果两个变量独立,那么cell “aged 30 to 50”和“prefer green ”的期望值为: 1089999108 (3050,)(3050)()314314314314 P green Total P P green Total -=-= = g g g g g g 第二章 1*.下面的直方图代表了五种不同的数据集的分布,每个都包含28个整数,从1到7,水平和垂直比例对所有图形都是相同的。下面哪个图代表了有最大标准差的数据集?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动态数列

第四章动态数列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动态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A.历年在校学生数动态数列 B.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 C.某厂各年工业总产值数列 D.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数列 2.构成动态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主词和宾词 B.变量和次数 C.分组和次数 D.现象所属的时间及其指标值 3.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动态数列 B.平均数动态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4.最基本的动态数列是 A.指数数列 B.相对数动态数列 C.平均数动态数列 D.绝对数动态数列 5.动态数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动态数列 D.平均数动态数列 6.动态数列中,指标数值是经过连续不断登记取得的数列是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动态数列 D.平均数动态数列 7.下列动态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 A.企业历年职工人数数列 B.企业历年劳动生产率数列 C.企业历年利税额数列 D.企业历年单位产品成本数列 8.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动态数列 B.绝对数动态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9.动态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有关的是 A.相对数动态数列 B.绝对数动态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10.动态数列中,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数列是 A.相对数动态数列 B.绝对数动态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11.编制动态数列的最基本原则是保证数列中各项指标必须具有 A.可加性 B.可比性 C.连续性 D.一致性 12.基期为某一固定时期水平的增长量是 A.累计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 C.平均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 13.基期为前期水平的增长量是 A.累计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 C.平均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 14.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之间的关系是 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社会统计学习题和答案--相关与回归分析报告

第十二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关程度与方向·因果关系与对称关系 第二节 定类变量的相关 双变量交互分类(列联表)·削减误差比例(PRE )·λ系数与τ系数 第三节 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 同序对、异序对和同分对·Gamma 系数·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τa 系数、τb 与τc 系数)·萨默斯系数(d 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ρ相关)·肯德尔和谐系数 第四节 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表和相关图·积差系数的导出和计算·积差系数的性质 第五节 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积差系数的PRE 性质·相关指数R 第六节 曲线相关与回归 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函数·实例分析(二次曲线指数曲线) 一、填空 1.对于表现为因果关系的相关关系来说,自变量一般都是确定性变量,依变量则一般是( 随机性 )变量。 2.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全部误差E 1,减去知道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联系误差E 2,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这就是( 削减误差比例 )。 3.依据数理统计原理,在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以下两个假定:(1)实际观察值Y 围绕每个估计值c Y 是服从( );(2)分布中围绕每个可能的c Y 值的( )是相同的。 4.在数量上表现为现象依存关系的两个变量,通常称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作为( 变化根据 )的变量,因变量是随( 自变量 )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变量。 5.根据资料,分析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其表现形式或类型如何,并对具有相关关系的现象之间数量变化的议案关系进行测定,即建立一个相关的数学表达式,称为( 回归方程 ),并据以进行估计和预测。这种分析方法,通常又称为( 回归分析 )。 6.积差系数r 是( 协方差 )与X 和Y 的标准差的乘积之比。 二、单项选择 1.当x 按一定数额增加时,y 也近似地按一定数额随之增加,那么可以说x 与y 之间 存在( A )关系。 A 直线正相关 B 直线负相关 C 曲线正相关 D 曲线负相关

统计学第四版答案(贾俊平)

第1章统计和统计数据 指出下面的变量类型。(1)年龄。(2)性别。(3)汽车产量。 (4)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5)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详细答案:(1)数值变量。(2)分类变量。(3)数值变量。(4)顺序变量。(5)分类变量。 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10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 (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什么样本是什么样本量是多少(2)“月收入”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3)“消费支付方式”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详细答案:(1)总体是“所有IT从业者”,样本是“所抽取的1000名IT从业者”,样本量是1000。(2)数值变量。 (3)分类变量。 一项调查表明,消费者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什么 (2)“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原因”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详细答案: (1)总体是“所有的网上购物者”。(2)分类变量。 某大学的商学院为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分别在会计专业抽取50人、市场营销专业抽取30、企业管理20人进行调查。 (1)这种抽样方式是分层抽样、系统抽样还是整群抽样(2)样本量是多少详细答案:(1)分层抽样。(2)100。 第3章用统计量描述数据

排队方式各随机抽取9名顾客,得到第一种排队方式的平均等待时间为分钟,标准差为分钟,第二种排队方式的等待时间(单位:分钟)如下: (1)计算第二种排队时间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2)比两种排队方式等待时间的离散程度。 (3)如果让你选择一种排队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试说明理由。 详细答案: (1)(岁);(岁)。 (2);。第一中排队方式的离散程度大。 (3)选方法二,因为平均等待时间短,且离散程度小。 在某地区随机抽取120家企业,按利润额进行分组后结果如下:按利润额分组(万元)企业数(个) 300以下19 300~40030 400~50042 500~60018 600以上11 合计120 计算120家企业利润额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注:第一组和最后一组的组距按相邻组计算)。 详细答案: =(万元);(万元)。

统计学课后第一章习题答案.doc

第1章导论 1、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哪些因素有利于成年松树长到60英尺以上的高度。经估计,森林公园生长着25000颗成年松树,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颗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该研究的总体是() A、250颗成年松树 B、公园中25000颗成年松树 C、所有高于60英尺的成年松树 D、森林公园中所有年龄的松树 2、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成年松树的高度。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颗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该研究所感兴趣的变量是() A、森林公园中松树的年龄 B、森林公园中松树的数量 C、森林公园中松树的高度 D、森林公园中数目的种类 3、推断统计的主要功能是() A、应用总体的信息描述样本 B、描述样本中包含的信息 C、描述总体中包含的信息 D、应用样本信息描述总体 4、对高中生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85%的高中生愿意接受大学教育。这一叙述是()的结果 A、定性变量 B、试验 C、描述统计 D、推断统计 5、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学作业,在图书馆找到一本参考书中包含美国50个州的家庭收入中位数。在该生的作业中,他应该将此数据报告来源于() A、试验 B、实际观察 C、随机抽样 D、已发表的资料

6、某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任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他注意到,雇员的午饭要么从家里带来,要么在公司餐厅就餐,要么在外面的餐馆就餐。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这种数据的收集方式可以认为是() A、观察研究 B、设计的试验 C、随机抽样 D、全面调查 7、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 B、感兴趣的总体或样本 C、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 D、了解数据分布特征 8、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为此,他观察了200名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发现他们每个学期平均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250元。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总体是() A、该大学的所有学生 B、所有的大学生 C、该大学所有的一年级新生 D、样本中的200名新生 9、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为此,他观察了200名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发现他们每个学期平均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250元。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变量是()A、该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教科书费用 B、该大学的学生数 C、该大学新生的年龄 D、大学生的生活成本 10、在下列叙述中,关于推断统计的描述是() A、一个饼图描述了某医院治疗过的癌症类型,其中2%是肾癌,19%是乳腺癌; B、.从一个果园中采摘36个橘子,利用这36个橘子的平均重量估计

商务统计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288 Chapter 8: Confidence Interval Estimation CHAPTER 8 8.1 X ±Z ?σ n = 85±1.96? 864 83.04 ≤μ≤ 86.96 8.2 X ±Z ? σ n = 125±2.58?24 36 114.68 ≤μ≤ 135.32 8.3 If all possible samples of the same size n are taken, 95% of them include the true population average monthly sales of the product within the interval developed. Thus you are 95 percent confident that this sample is one that does correctly estimate the true average amount. 8.4 Since the results of only one sample are used to indicate whether something has gone wrong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manufacturer can never know with 100% certainty that the specific interval obtained from the sample includes the true population mean. In order to have 100% confidence, the entire population (sample size N ) would have to be selected. 8.5 To the extent that the sampling distribution of sample means is approximately normal, it is true that approximately 95% of all possible sample means taken from samples of that same size will fall within 1.96 times the standard error away from the true population mean. But the population mean is not known with certainty. Since the manufacturer estimated the mean would fall between 10.99408 and 11.00192 inches based on a single sample, it is not necessarily true that 95% of all sample means will fall within those same bounds. 8.6 Approximately 5% of the intervals will not include the true population. Since the true population mean is not known, we do not know for certain whether it is contained in the interval (between 10.99408 and 11.00192 inches) that we have developed. 8.7 (a) X ±Z ?σ n =0.995±2.58? 0.02 50 0.9877≤μ≤1.0023 (b) Since the value of 1.0 is included in the interval,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mean is different from 1.0 gallon. (c) No. Since σ is known and n = 50, from the Central Limit Theorem, we may assume that the sampling distribution of X is approximately normal. (d) The reduced confidence level narrows the width of the confidence interval. X ±Z ? σ n =0.995±1.96? 0.02 50 0.9895≤μ≤1.0005 (b) Since the value of 1.0 is still included in the interval,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mean is different from 1.0 gallon.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的中心工作是() 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B.编制统计表 C.统计汇总问题D.汇总资料的再审核 2.统计汇总要求资料具有() A.及时性B.正确性 C.全面性D.系统性 3.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4.若数量标志的取值有限,且是为数不多的等差数值,宜编制() A.等距式分布数列B.单项式分布数列 C.开口式数列D.异距式数列 5.组距式分布数列多适用于() A.随机变量B.确定型变量 C.连续型变量D.离散型变量 6.向上累计次数表示截止到某一组为止() 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B.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 C.各组分布的次数D.各组分布的频率 7.次数分布有朝数量大的一边偏尾,曲线高峰偏向数量小的方向,该分布曲线属于()A.正态分布曲线B.J型分布曲线 C.右偏分布曲线D.左偏分布曲线 8.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临组的组限一般要() A.交叉B.不等 C.重叠D.间断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A.统计分组B.逻辑检查 C.数据录入D.统计汇总 E.制表打印 2.影响组距数列分布的要素有() A.组类B.组限 C.组距D.组中值 E.组数据 3.常见的频率分布类型主要有() A.钟型分布B.χ型分布 C.U型分布D.J型分布 E.F型分布 4.根据分组标志不同,分组数列可以分为() A.组距数列B.品质数列 C.单项数列D.变量数列 E.开口数列 5.下列变量一般是钟型分布的有()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 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品质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数量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正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负相关。 12、按指标所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属于数量指标;单位成本属于质量指标。 1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二、判断题 1、在季节变动分析中,若季节比率大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淡季;若季节比率小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旺季。(×;答案提示:在季节变动分析中,若季节比率大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旺季;若季节比率小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淡季。 ) 2、工业产值属于离散变量;设备数量属于连续变量。(×;答案提示:工业产值属于连续变量;设备数量属于离散变量) 3、中位数与众数不容易受到原始数据中极值的影响。(√;) 4、有意识地选择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调查居民消费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典型调查。(√)

统计学贾俊平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2

3.3 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 单位:万元 41 25 29 47 38 34 30 38 43 40 46 36 45 37 37 36 45 43 33 44 35 28 46 34 30 37 44 26 38 44 42 36 37 37 49 39 42 32 36 35 要求: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1、确定组数: ()l g 40l g () 1.60206 111 6.32l g (2)l g 20.30103 n K =+ =+=+=,取k=6 2、确定组距: 组距=( 最大值 - 最小值)÷ 组数=(49-25)÷6=4,取5 3、分组频数表 销售收入(万元) 频数 频率% 累计频数 累计频率% <= 25 1 2.5 1 2.5 26 - 30 5 12.5 6 15.0 31 - 35 6 15.0 12 30.0 36 - 40 14 35.0 26 65.0 41 - 45 10 25.0 36 90.0 46+ 4 10.0 40 100.0 总和 40 100.0 频数 246810121416<= 25 26 - 30 31 - 35 36 - 40 41 - 45 46+ 销售收入 频数 频数 3.9.下面是某考试管理中心对2002年参加成人自学考试的12000名学生的年龄分组数据: 年龄 18~19 21~21 22~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59 % 1.9 34.7 34.1 17.2 6.4 2.7 1.8 1.2 (1) 对这个年龄分布作直方图; (2) 从直方图分析成人自学考试人员年龄分布的特点。 解:(1)制作直方图:将上表复制到Excel 表中,点击:图表向导→柱形图→选择子图表类型→完成。即得到如下的直方图:(见Excel 练习题2.6)

统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题与练习题 参考答案 【友情提示】请各位同学完成思考题与练习题后再对照参考答案。回答正确,值得肯定;回答错误,请找出原因更正,这样使用参考答案,能力会越来越高,智慧会越来越多。学而不思则罔,如果直接抄答案,对学习无益,危害甚大。想抄答案者,请三思而后行!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参考答案 1.不能,英军所有战机=英军被击毁的战机+英军返航的战机+英军没有弹孔的战机,因为英军被击毁的战机有的掉入海里、敌军占领区,或因堕毁而无形等,不能找回;没有弹孔的战机也不可能自己拿来射击后进行弹孔位置的调查。即便被击毁的战机找回或没有弹孔的战机自己拿来射击进行实验,也不能从多个弹孔中确认那个弹孔就是危险的。 2.问题:飞机上什么区域应该加强钢板?瓦尔德解决问题的思想:在她的飞机模型上逐个不重不漏地标示返航军机受敌军创伤的弹孔位置,找出几乎布满弹孔的区域;发现:没有弹孔区域就是军机的危险区域。 3.能,拯救与发展自己的参考路径为:①找出自己的优点,②明确自己大学阶段的最佳目标,③拟出一个发扬自己优点,实现自己大学阶段最佳目标的可行计划。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调查。

2.探索、调查、发现。 3、目的。 二、简答题 1.瓦尔德;把剩下少数几个没有弹孔的区域加强钢板。 2.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即基本步骤就是:①提出与统计有关的实际问题;②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③收集数据;④选用或创造有效的统计方法整理、显示所收集数据的特征;⑤根据所收集数据的特征、结合定性、定量的知识作出合理推断;⑥根据合理推断给出更好决策的建议。不解决问题时,重复第②-⑥步。 3.在结合实质性学科的过程中,统计学就是能发现客观世界规律,更好决策,改变世界与培养相应领域领袖的一门学科。 三、案例分析题 1.总体:我班所有学生;单位:我班每个学生;样本:我班部分学生;品质标志:姓名;数量标志:每个学生课程的成绩;指标:全班学生课程的平均成绩 ;指标体系:上学期全班同学学习的科目 ;统计量:我班部分同学课程的平均成绩 ;定性数据:姓名 ;定量数据: 课程成绩 ;离散型变量:学习课程数;连续性变量:学生的学习时间;确定性变量:全班学生课程的平均成绩;随机变量:我班部分同学课程的平均成绩,每个同学进入教室的时间;横截面数据:我班学生月门课程的出勤率;时间序列数据:我班学生课程分别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四个月的出勤率;面板数据:我班学生课程分别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四个月的出勤率;选用描述统计。 2.(1)总体:广州市大学生;单位:广州市的每个大学生。(2)如果调查中了解的就是价格高低,为定序尺度;如果调查中了解的就是商品丰富、价格合适、节约时间,为定类尺度。(3)广州市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4)就是用统计量作为参数的估计。(5)推断统计。 3.(1)10。(2)6。(3)定类尺度:汽车名称,燃油类型;定序尺度:车型大小;定距尺度:引擎的汽缸数;定比尺度:市区驾车的油耗,公路驾车的油耗。(4)定性变量:汽车名称,车型大小,燃油类型;定量变量:引擎的汽缸数,市区驾车的油耗,公路驾车的油耗。(5)40%;(6)30%。 第二章收集数据 思考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到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质量指标 C.总体标志总量 D.相对指标 2.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等于1或100%的相对数() 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 3.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4.76% B.95.45% C.200% D.4.76% 4.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品成本比上年度降低10%实际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了14.5%,则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A.14.5% B.95% C.5% D.114.5% 5.在一个特定总体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但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 B.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但必须只有一个标志总量 C.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和一个标志总量 D.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和多个标志总量 6.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 A.大量的 B.同质的 C.有差异的 D.不同总体的

7.几何平均数的计算适用于求() A.平均速度和平均比率 B.平均增长水平 C.平均发展水平 D.序时平均数 8.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13 C.7.1 D.7 9.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A.方差 B.极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10.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大小时,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1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12.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决定于总体次数的分布状况。在对称的钟形分布中() 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D.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死亡人口数C.某地区出生人口数

社会统计学习题和答案--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十二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关程度与方向·因果关系与对称关系 第二节 定类变量的相关 双变量交互分类(列联表)·削减误差比例(PRE)·λ系数与τ系数 第三节 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 同序对、异序对与同分对·Gamma 系数·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τa 系数、τb 与τc 系数)·萨默斯系数(d 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ρ相关)·肯德尔与谐系数 第四节 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表与相关图·积差系数的导出与计算·积差系数的性质 第五节 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积差系数的PRE 性质·相关指数R 第六节 曲线相关与回归 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函数·实例分析(二次曲线指数曲线) 一、填空 1.对于表现为因果关系的相关关系来说,自变量一般都就是确定性变量,依变量则一般就是( 随机性 )变量。 2.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全部误差E 1,减去知道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联系误差E 2,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这就就是( 削减误差比例 )。 3.依据数理统计原理,在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以下两个假定:(1)实际观察值Y 围绕每个估计值c Y 就是服从( );(2)分布中围绕每个可能的c Y 值的( )就是相同的。 4.在数量上表现为现象依存关系的两个变量,通常称为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就是作为( 变化根据 )的变量,因变量就是随( 自变量 )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变量。 5.根据资料,分析现象之间就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其表现形式或类型如何,并对具有相关关系的现象之间数量变化的议案关系进行测定,即建立一个相关的数学表达式,称为( 回归方程 ),并据以进行估计与预测。这种分析方法,通常又称为( 回归分析 )。 6.积差系数r 就是( 协方差 )与X 与Y 的标准差的乘积之比。 二、单项选择 1.当x 按一定数额增加时,y 也近似地按一定数额随之增加,那么可以说x 与y 之间 存在( A )关系。 A 直线正相关 B 直线负相关 C 曲线正相关 D 曲线负相关 2.评价直线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当r 在0、5~0、8之间时,表示( C )。 A 无相关 B 低度相关 C 中等相关 D 高度相关 3.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相辅相成,又各有特点,下面正确的描述有( D )。 A 在相关分析中,相关的两变量都不就是随机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