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历史最有影响的33部书5

中国历史最有影响的33部书5



4 仁爱修身定乾坤——《论语》
 
公元前479 年,73岁的孔子在弟子们的悲痛声中离开了人间。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祖先原是宋国贵族,因政治变乱逃到鲁国。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困,青年时做过管理牛羊和仓库的小吏。中年以后,聚徒讲学。50岁以后,做过几年鲁国大夫。

下野后,率领门徒周游列国,寻找政治出路,历时十余年,但处处碰壁,始终没有得到任用。晚年回到鲁国,以整理古代典籍、教授门徒了却余生。孔子一生教育的弟子据说有三千人,其中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有72人。弟子们平时在学舍听孔子讲论,周游列国时,师生同行,随时问难,有的学成后担任了邑宰家臣之类的官职,仍不断向孔子问学请教。《论语》一书就是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纂辑而成的,大约成书在战国初年。

《论语》共20篇,篇名取篇首的两三个字为题,并无具体意义,如第一篇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所以该篇就叫《学而》。一段话为一章,全书共492章,13000 余字。据《汉书。艺文志》说,“论”是论纂、编排的意思,“语”是谈话记录,“论语”就是语录汇编。里面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部分门徒如曾子、子夏等人的言论,还记载了一些孔子的行为。《乡党》篇就有不少关于孔子日常生活和参加政治活动的情节、做法,如穿什么衣服,有什么饮食习惯,平时家居的神情举止,怎样乘车外出,甚至怎样睡觉等等。

全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教育、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道德修养等各方面,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最直接的材料,又由于《论语》是“四书”之首,因而在我国文化史上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无美不备的仁《论语》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这个词在孔子以前已广泛使用,但作为哲学范畴的提出,是从孔子开始的。仁在孔子思想中是最高、最根本的理想和准则。所以《论语》说孔子很少谈功利、天命,最推崇、最赞许的是仁。

“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百次以上,但是,对于仁的确切含义,《论语》中并没有纯定义式的界说,常常是根据提问人的不同情况而随问作答,每次讲解并不完全一致。如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一旦克制自己而使言行都合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具体做法是不合于礼的东西不看,不合于礼的话不听,不合于礼的话不说,不合于礼的事不做。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子贡问:“

如果有人能广泛地把好处给人民而且能够周济大众,这个人怎么样?

可能算是仁人吗?“孔子说:”何止是仁人!一定是圣人了!尧舜大概还做不到哩!仁人要做到:自己想树立的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想达到的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了。“这表明,孔子所讲的仁,有对己、对人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对己就是”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使视听言动都合乎礼,一旦做到了这点,天下人都会称许你是个仁者。”克己“不仅是消极意义的自我克制,还包含积极意义的自觉实行。

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即使在匆忙紧迫、颠沛流离的情况下,也一定要实行仁。只有立志实行仁,才会无过恶。对人的方面也有积极和消极两层含义,即“忠”和“恕”。“忠”就是积极地为别人着想,要爱人,对人有同情心,有关心他人的真实感情,自己想通达也使别人通达,无论何时何地都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利益,时刻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家办事有没有不尽心竭力?“恕”就是消极意义的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说,他的思想学说有一个“一贯之道”,他的学生曾参解释说,这个一贯之道就是忠恕,忠恕是仁的合体,所以一贯之道就是仁。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爱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恨人。

仁有时还指一种理想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品德。樊迟几次问孔子怎样才算仁,孔子有时说:“有仁德的人对艰难的工作抢先去做,对获功论赏的事则退居人后。”

即吃苦在前,荣誉在后。有时说:“在家态度恭敬,办事严肃认真,对人忠心诚实,即使到了夷狄地区,这三种品德也不可背弃。”另一个学生子张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五种美德,就是仁了。”即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招致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用,勤敏就能取得成功,慈惠就能很好地使唤人。”所以孔子又说:“刚强、果断、质朴、言语谨慎,有这四种品德的人便接近于仁。”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则很少有仁。

“仁”作为哲学范畴,常指人的主观的自觉精神。《论语》上说:“仁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可以达到。”“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在于别人吗?”这就是说一个人要达到仁,实现仁的理想,只有靠自觉的意识才能做到,即使暂时达不到,但坚持下去,终有一天能达到。靠外力的强制是做不到仁的,仁完全是一种主观化的内在要求。这一思想,对后世的主观唯心主义

有很大影响。

《论语》讲仁,还常表述为一种积极的斗争精神。“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有牺牲自己而成全仁。”“士不可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他们任重而道远。他们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还不重大吗?他们奋斗到死才停止,难道还不遥远吗?”这种为实现仁而努力奋斗、积极进取、不惜牺牲、舍我其谁的精神,这种理性的历史责任感,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感染、教育、熏陶了无数仁人志士,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进步、积极的。

但《论语》又一再指出,“仁”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除了少数几个古代圣人外,当代没有人能够真正做到仁,如果有圣明的君主出来,也一定要经过30年之后才能实现仁。在三千弟子中,孔子认为只有颜渊能在三个月里时时想着仁,这已是很难能可贵了,其余的只是暂时偶然达到而已,没有能保持长久的。所以孔子对仁的实现也缺乏信心,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憎恶不仁的人,有谁能在一天用他的力量去实现仁吗?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这种人是有的,只是我没有见过。”

《论语》在我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仁”这一范畴作为调整社会矛盾的原则,标志着人类在社会关系中逐步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但是孔子不免夸大了“仁”的作用,不适当地抬高了仁的地位,把仁看作指导生括、处理事务的普遍原则,认为是可以终身行之的普遍真理,这显然太绝对了。

德治主义的政治哲学

仁属于主观道德情操,它必须体现在行为中才能发生作用和影响,而行为的表现一定要有一个形式程序,《论语》指出这个形式程序就是礼。礼的意义极为广泛,包括礼节仪式,也包括政治制度。《论语》认为礼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仁,人若不仁,能讲礼吗?人若不仁,能讲乐吗?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密切结合在一起,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把仁的准则贯彻于政治制度(礼、乐)之中,就是实行仁德之政。孔子说:“国君用仁德之政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处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环绕着它,受到人民的爱戴。”

爱护百姓、以民为本是德政的主要内容。《颜渊》篇记载了孔子与学生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人民信任政府。”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

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问:“如果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会死,失去人民的信任,国家就站不住脚了

。”因为老百姓对于仁德的需要,比对于水火的需要更迫切。

要让百姓忠心,统治者必须慈爱百姓,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孝悌之道推广到政治活动中,博施于民。对政事要慎重处理,发号施令要讲信用,节约费用,役使百姓要不违农时,叫百姓做对他们有利的事。因而孔子对郑国贤相子产十分欣赏,说他具有君子的四种美德:行为庄重,恭敬君主,抚育百姓有恩惠,役使人民合乎道理。社会财富不患贫而患不均,如果百姓手中有足够的钱粮,国君怎会没有?如果百姓不够用,国君怎会够用?孔子反对统治者不顾百姓死活,过分聚敛,过分贪婪。所以当孔子得知自己的学生冉求给鲁国大夫季孙氏当家臣、帮助季孙氏搜刮钱财时,非常愤怒地对弟子们说:“冉求不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攻击他啊!”

《论语》特别强调道德教化而贬低行政命令和刑罚的作用,指出: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制约百姓,老百姓只是勉强克制自己避免犯罪而不知道犯罪是耻辱的事情;用德来治理百姓,用礼来约束百姓,老百姓就知道做坏事可耻而且能自己纠正错误。

与爱民相联系,统治者要得到百姓拥护还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和自我约束。《论语》说,政就是正的意思,统治者带头走正路,谁还敢不正呢?如果统治者不贪求太多的财货,即使他奖励偷盗,也没有人去偷盗。统治者的行为正派,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执行。统治者的行为不正派,就是三令五申百姓也不听从。

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端正别人呢?

《论语》倡导的德治主义,被孟子仁政学说继承发展,在后来许多进步思想家、政治家的新解释下,对于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产生过深远的积极作用。

品德修养的教科书儒家特别重视人的品德修养,把它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先决和根本。关于怎样培养品德和培养什么样的品德,《论语》中谈了很多,称得上是一部完整、系统的道德修养教科书。

《论语》认为对于做人与做学问二者来说,做人是第一位的。孔子说:“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顺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小心,说话讲究信用。要广泛爱护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在孔子教育学生的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忠心耿耿、坚守信约)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中,孔子认为道德品质教育是首要的,文化知识学习是从属的,只有先接受了道德品质教育,然后学习的文化知识才有用处。什么样的道德标准才是最崇高的呢?

孔子认为是”中庸“。中就是折中,无过无不及。庸就是常,守常不变。即一切言行都要不偏不倚,守常不变。但孔子认为人们缺乏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人首先要有志气,志气是一个人的统帅和灵魂。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三军统帅可以被人抓去,一个人的志气不能被人强迫改变。应该立什么志呢?

孔子认为应该“志于道”,即立追求真理之志,早晨听到了真理,当天晚上死掉都可以。《论语》中就有好几处记述了孔子与学生们畅谈志向的场景。一次,颜渊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你们何不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袄与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对孔子说:“希望听到您的志向。”孔子说:“我愿意使老年人得到安逸,使朋友们得到信任,使少年人得到关怀。”

《论语》说,做人要讲信用,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如何立身处世。

曾子就说:“我每天再三反省自己:替人家办事没有尽心竭力吗?与朋友交往不讲信用吗?……”做人更重要的是乐于助人,自己想通达也要使别人通达,只依照个人利益去做,必然招来很多怨恨。同时,还要诚实直率,有什么就说什么,花言巧语,过分卑恭,内心隐藏着对人的怨恨,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这是可耻的行径。鲁国有个叫微生高的人,素以直爽著称,但据说有一次某人来他家讨点醋,他家没有醋,微生高却不明说,而向邻居讨了醋来转送给那人,于是孔子说微生高实际上并不直爽。做官也要做个正直的人。孔子说,卫国大夫史鱼是多么正直啊!国家政治清明他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黑暗他也像箭一样直。

一个人能够生存在世界上是由于正直,不正直的人有时也能生存在世界上,那是由于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但是,正直的人也不妨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采取灵活的处世方法。譬如,如果国家政治清明,可以说话正直,行为正直;如果国家政治黑暗,可以行为正直,说话随和谨慎,或者干脆装痴卖傻,隐居起来,仍不失为好样的君子。这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后人就此总结出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

对待名利,《论语》认为,做人应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应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不抱怨,不正是有修养的君子吗?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安贫而乐道,不应计较生活条件如何,饮食不必求饱足,居住不必求安逸,贫穷仍然乐观,富裕而好礼乐。金钱和地位,这是

人人所向往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享受它的;贫穷和低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摆脱它,君子就不去摆脱。孔子说:“吃粗粮,饮白水,弯着胳膊作枕头,乐趣也就在这里面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一样。读书人有志于追求真理;而以穿破衣服、吃粗劣食物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真理的。”所以孔子非常欣赏颜回,说:“多么有修养啊!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受不了这种困苦,颜回却不变他的快乐。多么有修养啊,颜回!”并认为越是环境恶劣,越能培养高尚的情操。但孔子并不反对求利,认为只要求利方法正当,完全可以为利奋斗,他甚至对弟子们说:“学习,禄位就在其中了。”这简直是以物质利益引诱弟子好好学道。儒家学说中的利与义的关系,是从孟子开始完全对立起来的。

《论语》认为要培养良好品德,必须虚心向有道之士学习。看见贤人就希望向贤人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不贤者一样的毛病;看到好的行为,就像怕赶不上一样地努力追求;看见不好的行为,就像把手伸到开水里一样赶快避开。要慎于交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同逢迎谄媚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有益有害的快乐观也各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以多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以尊贵骄傲为快乐,以游荡忘返为快乐,以大吃大喝为快乐,这是有害的。修身还要警惕三件事:年少时血气没有稳定,要警惕贪恋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正当旺盛,要警惕争强好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贪得无厌。

博大精深的教育学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公开讲学的教师,他自己“学而不厌”,对弟子“诲人不倦”。《论语》中保存了孔子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科学价值、至今仍有意义的教育学的普遍规律。

《论语》认为,知识才能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孔子虽然说过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论语》中并没有指出哪一个具体的人是生而知之者,就连孔子所赞美的尧、舜、禹等古圣先王,也都是讲他们如何勤奋努力,兢兢业业,仍未说过他们是生而知之者。至于他自己,更是明确断言:我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敏捷勤奋地去求得知识的人。他说自己的技艺是自幼在社会下层从事低贱职业时学到的。后来自己不曾被国家所用,所

以又学到一些技艺。他还追述自己学业和思想的发展历程。15岁有志于做学问,30岁立身处世能站稳脚跟,40岁懂得各种事而不至迷惑,50岁知道上天赋予我的命运,60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辨别真假是非,70岁心里怎样想便能怎样做,而不会超越规矩。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避免许多可能发生的偏差,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爱好聪明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而自己受害;爱好直爽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闹出乱子;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不羁。即使具有仁、智、信、直、勇、刚这些本来是善的道德品质,如果不学习,缺少知识,这些好品质也会分别产生愚、荡、贼、绞、乱、狂的不道德的后果。

《论语》主张多方面学习,要不耻下问,不耻多问,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供我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改掉。要多听各种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多看各种事情,牢牢地记在心里,这样学来的知识仅次于生来就知道的知识。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所以子贡说孔子是学无常师。

学习要有主动性和自觉性,懂得某种专业的人不如爱好这种专业的人,爱好这种专业的人不如以从事这种专业为快乐的人。特别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装懂。要尊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多听多看,一时不明白的暂时先存疑,不贸然下结论。看问题不能从个人私意猜测出发(毋意),不要主观地认为一定是怎样(毋必),不要固执己见(毋固),不要认为自己的看法是唯一正确的(毋我)。

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论语》做了许多可贵的总结。指出获得知识不能脱离旧的知识基础。“温故而知新”,学过的东西要经常温习,才可以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并从中得到快乐。学习还必须与思考相结合,如果只死记一些知识,而不通过思考加以消化,学来的东西只是空洞的抽象;如果只思考而不注意吸取新的知识,那只会白费力气,毫无所得。孔子讲到自己的学习体会时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冥思苦想,结果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

学与思的关系,应是以学为基础,用思来贯穿。

《论语》主张学以致用。孔子说:“熟读了《诗》三百篇,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读

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所以《论语》强调学习的目的不能只为获得知识,要掌握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能力,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孔子和弟子们常常讨论立志和政事问题,也表现了他教学的实用性。

循循善诱、注重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是孔子教学方法的重要特点。

对于学生,先使他经过苦思苦想,还想不通,心中愤懑时,然后再去启发他;当学生经过深入思考有所体会,想说而说不出来时,再去适当地开导他,他所学的知识才能巩固。还要求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孔子还善于“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坚持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或者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这些不同的回答又恰恰针对学生的某些缺点而说的。如鲁国大夫孟懿子问孔子,怎么才算孝,由于当时鲁国大夫势力大,有不守周礼的僭越行为,孔子对他说,无论在父母生前死后,都要依照周礼的规定,不能僭越。后来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也问怎么才算孝,孔子说:“首先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情况。”这是针对这位贵族阔少爷不关心父母冷暖疾病而说的。学生子游问孝,孔子认为子游对父母的一般生活还注意照顾,就提出要加强对父母的恭敬。子夏问孝,孔子说:困难的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和悦亲切。光知道替父母做事,有酒食供给父母吃,还算不得孝。

孔子还开创了死书活读的读书途径。如对于《诗》,他就不仅仅局限于教导他的学生理解它的字面意义。《论语》记载子夏读到《诗》的“巧笑倩兮”这首诗时,发挥引申出实行礼要有它的客观条件的见解,孔子称赞他懂得了读诗的方法。孔子认为学习《诗》可以感发志气,考见得失,团结大家,抒发悒郁,可以为治国理家服务,并可从中学到草木鸟兽方面的知识。后来孟子、荀子等人解释《诗》也都继承、运用了这种方法。

由于孔子教学生是为了做官求禄,因而轻视体力劳动和生产知识,他说:“君子谋求学道,不谋求衣食。耕田嘛,常常饿肚子;学道嘛,可以做官得俸禄。”

他的学生樊迟问他如何种庄稼,他不但不答复,还在背后说樊迟是小人。这种思想对后世教育起了不良的影响。

古朴隽永的文学佳作在写作方法上,《论语》的语言简洁明快,含意深刻,通俗流畅,易读易记。它是一部对话录,每每以很生动的笔调凸现出对话时的情景,引人入胜。书中还有一些短小精悍的记叙文,记叙了孔子及其弟子谈话的情态,描绘了谈话的气氛,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可以说,《论语》是我国最早而写作技巧颇成熟的散文作品。

《先进

》篇有一段文字就是《论语》写作风格的典型代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有什么拘束。你们平常老说没有人赏识我啊!假若有人赏识并起用你们,你们怎么办呢?”

这段文字粗看不过是写了一次师徒言志的小座谈会,但细细玩味,可以看出作者对这次小座谈会的描写做了刻意的经营,给人以有声有色的美感:开头的简练叙述首先把读者引入一种单纯祥和的氛围中。场上五位人物,背景音乐是稀疏、轻柔的弹瑟声,镜头缓缓推向孔子,孔子说话了,子路急切答了,孔子笑了笑,然后冉有、公西华说了。“曾皙呢?”背景音乐渐大,镜头对准鼓瑟的曾皙,“铿!”瑟声停了,四周寂静,对话又开始……。

《雍也》篇还记载了孔子给学生们讲的一个故事,大意是:鲁国有个叫孟之反的大夫,从不夸耀自己。有次出兵打仗败下阵来,别人争相逃命,孟之反跑在最后面。回城时,大家在城门口迎接他,赞扬他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孟之反一边气呼呼打着自己的马,一边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这匹马跑不快哩!”

这则故事全文不过23个字,寥寥数语既突出了主题,又把主人公孟之反的性格活灵活现地点了出来。所以有人认为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最精炼的短篇小说。

《论语》中的许多篇章都具有这种效果,书中的孔子,就是一个思想深沉、举止从容、循循善诱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的形象。他的学生子路,性格直率、刚烈、鲁莽;颜回则是一个沉默好学、安贫乐道的青年;其他人物也都性格鲜明,有血有肉。

《论语》还记载孔子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某些观点,如孔子在谈到《韶》乐时说:“旋律曲调优美极了,思想达到最高境界了。”谈到《武》乐时说:“曲调优美极了,但思想未达到最高境界。”表明孔子认为一件好的文艺作品,必须做到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统一。所以他听了《韶》乐后深深陶醉,三个月都吃不出肉的滋味。孔子还说,写文章把意思说清楚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追求华丽的辞藻。这些都是我国最早的文艺评论。

《论语》有很多生动精辟的名言警句,读了令人难忘,发人深省。如:温故知新,是可忍孰不可忍,既往不咎,三思而后行,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欲速则不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仁不让,不患贫而患不均,等等,长期以来都成了人们习用的成语,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孔子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时间最久,涉及面最广。在世

界上也有很大影响。汉代董仲舒把孔子塑成神学家教主,宋明理学家把孔子改装成一个存天理、去人欲的僧侣主义的理学家。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中国统治者就强调孔子的尊王攘夷、保卫传统文化的方面;当征服者取得统治地位,政权巩固后,他们又强调孔子学说中定于一尊、君臣大义不可违抗这一方面,等等。汉代以后中国历史上虽然换过不少封建王朝,孔子的圣人地位从未发生过动摇,他成了“万世师表”,他的名字几乎妇孺皆知。因此记载孔子思想的《论语》一书,也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其他任何文献所难以比拟匹敌的巨大影响。从东汉开始,它成为“七经”之一,宋以后又收入“十三经”。

两千多年间,它不但是士人必读的教材,还是统治者言行的是非标准。它蕴涵的丰富的思想内容,日益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通过传播、熏陶和教育,在时空中蔓延开来。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在人事日常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迷狂和愚盲服从……,对于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心理状态和铸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