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心理学习题--第三章-感知觉试题讲解学习

大学心理学习题--第三章-感知觉试题讲解学习

大学心理学习题--第三章-感知觉试题讲解学习
大学心理学习题--第三章-感知觉试题讲解学习

大学心理学习题--第三章-感知觉试题

第三章感知觉

一、填空题(10分)

1、人脑对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特定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_感觉_。

2、个体把感觉信息组织成一定的模式并对它解释的过程叫_知觉_。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_反比_关系。

4、当我们从亮处走入黑暗之后,视网膜的光感受性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_暗适应_。

5、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反应能力就是感受性,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就是_感觉阈限_。

6、在日常生活中,个体除了对事物的整体属性做出反应外,也会对他人、群体的人际关系产生认知,并与此伴随会有对自己的认知,这些是_社会知觉_。

7、当我们从暗处走出见到光明时,视网膜对光的感受性会迅速下降,这个过程是_明适应_。

8、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_恒常性_。

9、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自然科学规律是_韦伯定律_。

10、在自下而上的加工中,我们对信息的分析从基本的感觉单元(细小的特征)开始,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觉;在_自上而下_加工中,我们利用已有的知识,迅速地把各种感觉特征组织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 C )。

A.差别感受性 B.最小可觉差 C.绝对感受性 D.绝对感觉阈限

2.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A)。

A.感觉对比 B.感觉融合 C.感觉适应 D.感觉的掩蔽

3.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

( D )在起作用。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4、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 C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一种感觉的( C )。

A 整合

B 对比

C 适应

D 联觉

6、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反应能力就是感受性,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就是( D )。

A.差别感受性 B.感受性 C.绝对感受性 D.感觉阈限

7、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反应能力就是( B ),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就是感觉阈限。

A.差别感受性 B.感受性 C.绝对感受性 D.感觉阈限

8、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相应的刺激量是( D )。A.差别感受性 B.最小可觉差 C.感受性 D.绝对感觉阈限

9、当人从亮处走入黑暗后,视网膜的光感受性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

( D )。A.适应 B.对比 C.明适应 D.暗适应10、当人从暗处到明处时,视网膜对光的感受性会迅速下降,这个过程是

( C )。A.适应 B.对比 C.明适应 D.暗适应三、判断题(10分)

1.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错)

2.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绝对感觉或限。(错)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正比关系。(错)

4.适应是指感受性总是不断提高的过程。(错)

5.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恒常性。(对)

四.名词解释(12分)

1、知觉:个体把感觉的信息组织成一定的模式并对它解释的过程就是知觉。

2、社会知觉:在日常生活中,个体除了对事物的整体属性做出反应外,也会对他人、群体的人际关系产生认知,并与此伴随会有对自己的认知,这些是社会知觉。对他人和群体的人际关系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社会知觉是在人际交往中,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和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是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

3、、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让人感受到的刺激的量就是绝对的感觉阈限。

4、绝对感受性:刚刚能让人感受到的刺激的量就是绝对的感觉阈限,相应的感受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五、简答题(28分)

1.什么是知觉的选择性?那些刺激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知觉时,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以便于更清晰的感知的知觉特性也叫知觉的选择性,这种“对象——背景”的组织能力可能是先天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强烈的刺激、不断重复、刺激物的变化、对比、不一致等更能引起人的注意,成为知觉的对象。

2. 知觉的特性有哪些?

知觉的选择性: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以便于更清晰的感知的知觉特性也叫知觉的选择性。这种“对象——背景”的组织能力可能是先天的。

知觉的整体性:客观事物有不同的部分与属性,但人们在知觉时,并不把它知觉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们组织为有一定意义结构的整体,这种知觉的特性叫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理解性在起作用。

恒常性:尽管刺激的性质随眼睛和头部的运动而变化,但知觉的远距离刺激的性质通常是恒定不变的,知觉的这种特性叫恒常性。

3. 知觉的理解性及其作用是什么?

知觉的理解性: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理解性在起作用。

知觉的理解有助于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理解也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它能帮人把缺少的部分补起来。

4.如何才能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1)、修饰外表。(2)、适度自我表露。(3)、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

六、论述题(30分)

1. 知觉的特性有哪些?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什么意义?

知觉的选择性: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以便于更清晰的感知的知觉特性也叫知觉的选择性。这种“对象——背景”的组织能力可能是先天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强烈的刺激、不断重复、刺激物的变化、对比、不一致等更能引起人的注意。

知觉的整体性:客观事物有不同的部分与属性,但人们在知觉时,并不把它知觉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们组织为有一定意义结构的整体,这种知觉的特性叫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理解性在起作用。

恒常性:尽管刺激的性质随眼睛和头部的运动而变化,但知觉的远距离刺激的性质通常是恒定不变的,知觉的这种特性叫恒常性。

在教学中,教师语调柔和亲切,高度适中,身体语言的使用,色彩对比鲜明的教学挂图,大小或字体不同的板书,对重点内容的重复,教学幻灯片中设计的运动部分等等这些刺激特性的使用,遵循知觉组织原则的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能产生对知识的更清晰的感知;避免在一个班频繁地更换教师或教师发型服饰的过多变化也是为了同样的作用。结合学生个人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等因素的教学也会影响知觉的理解。

2.联系实际论述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影响个体社会知觉的因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认知者个人的原有经验(现代社会心理学称之为图式)、兴趣和价值观念、个人好恶感(情绪状态)以及一般的认知偏见。一般的认知偏见包括上面提到的光环作用,也包括刻板印象(由经验形成的对某类人的看法)、首因效应(第一印象)、近因效应(离回忆最近的分手时的印象)等等,这些认知倾向往往会影响认知的准确性,在许多情况下,需要人有意识地克服。

第二,认知对象的魅力、知名度、自我表露等特征。

第三,认知场合的背景和空间距离等情景因素。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以及及时强化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是()。 A. 华生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巴普洛夫 2、皮亚杰认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有()。 A. 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B. 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 C. 能完成序列化问题 D. 掌握群集的概念 3、以下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叙述正确的是()。 A. 认知发展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 B. 发展阶段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 C. 发展阶段是以个体的年龄为根据 D. 发展阶段认知方式的差异为根据 4、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既影响儿童,又受儿童影响的复杂交织体的是() A. 心理社会阶段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生态学观点 D.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5、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A. 重视人格的健康成长 B. 重视儿童的早期经验 C. 性教育 D. 多元的成功评价体系 6、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7、弗洛伊德认为代表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高级方向的人格结构是()。 A. 自我 B. 本我 C. 超我 D. 意识 8、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属于控制系统的是()。 A. 本我 B. 本我和超我 C. 自我和本我 D. 自我和超我 9、弗洛伊德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标准是()。 A. 生理年龄 B. 心理年龄 C. 思维特点 D. 力必多的位置 10、认为人格的发展是终其一生的是()。 A. 弗洛伊德 B. 艾里克森 C. 皮亚杰 D. 斯金纳 11、艾里克森认为建立同一感和防止混乱感是哪个阶段的发展任务( )。 A. 6—12岁 B. 12—20岁 C. 15—17岁 D. 20—40岁 12、“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是()。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物联网感知层试题及答案

1、( A祥云工程)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 2、智能农业在( A智能温室)领域的应用,避免了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减少了病虫危害,实现了作物的优质、高产和无公害生产。 3、安防和可视对讲集成管理:通过与可视对讲和安防系统的集成,将进行( C家居控制和遥感遥控)完美结合,通过一块触摸屏即可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设备进行控制。 4、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运行路径的能力,属于可追溯性的哪个方面?( A跟踪) 5、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C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给出租车公交系统带来的沉重压力)。 6、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必须以系统一体化、功能一体化、(D网络一体化)、和软件界面一体化等多种集 成技术为基础。 7、以下哪一项用于存储被识别物体的标识信息?(B电子标签) 8、云计算的核心就是以虚拟化的方式把产品包装成服务,(DSaaS )模式是实现虚拟化服务的关键。 9、可以分析处理空间数据变化的系统是( B GIS )。 10、下列哪种通信技术不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A广播) 11、下列四项中,哪一项不是传感器节点内数据处理技术(D传感器节点信息传输技术)。 12、在环境监测系统中一般不常用到的传感器类型有( B速度传感器)。 13、节点节省能量的最主要方式是( A休眠机制)。 14、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 D ZigBee )是最低功耗和成本的技术。 15、实施农产品的跟踪与追朔,需要在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对农产品信息进行标识、采集、传递和 关联管理。其实质就是要形成一条完整的(C信息链),使得农产品的信息流、物流联系起来,根据农 产品的信息追查农产品的实体。 16、智能建筑的四个基本要素是( B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 17、云计算与物联网的结合方式为( D以上三个选项都对)。 18、下列哪些攻击可以实现对射频识别手机支付的攻击?( C发动大量无效射频信号) 19、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什么?(D位置信息) 20、20XX年联合国维和部队进入伊拉克时,运用到了下列哪项技术,对伊拉克的空气、水和土壤进行连续监测,来确定其是否有违反国际公约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 A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21、感知延伸层技术是保证物联网络感知和获取物理世界信息的首要环节,并将现有网络接入能力向物进 行延伸。(正确) 22、传感器不是感知延伸层获取数据的一种设备。(错) 23、无线传输用于补充和延伸接入网络,使得网络能够把各种物体接入到网络,主要包括各种短距离无线 通信技术。(正确)

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

心理学院06级心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21世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心理学专业人才。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学校、科研以及相关的其他部门从事心理学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以及三个代表主要思想,热爱心理学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了解心理学的前沿知识、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从事心理学的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3. 掌握扎实的心理学基本知识、相关的教育学知识和良好的课题教学技术,能胜任各级学校的心理学教学和心理辅导工作。 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和各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研究、问卷设计、数据处理和整理、分析实验结果能力及较强的论文撰写能力。 5.掌握一种外国语,通过双语课程教学,提高专业英语水平,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借助外语从事心理学的科研工作以及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 外语、计算机、体育、语言文字能力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 7.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学、科研素养。 二、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三、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71.5学分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专业核心课程 普通心理学、高等数学、神经科学导论、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史、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教学法、学校心理辅导、中小学生心理学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课件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 3、狭义理解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 4、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5、心理发展的整体性不属于心理发展规律性。 6、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的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7、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从出生到幼儿期。 8、第二个发展加速期是指青春期。 9、在某一特定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叫横向研究。 10、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角纵向研究。 11、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特点包括是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两个方面的取长补短。 12、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13、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是1882年。 14、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 15、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里学”作为文章的名称。 16、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高尔顿。 17、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18、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19、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 20、“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21、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22、学习的最佳期限是指心理机能正在开始形成又尚未发展成熟之时。 23、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动作。 24、认知结构或心理组织叫图式。 25、主体将环境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叫同化。 26、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发展心理学 第三章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统考2007研] A.调查法B.个案法C.测验法D.观察法 【答案】B 【解析】个案法是对被试各个方面及其状况进行深入而详尽的了解,搜集有关信息,经分析推知其行为真正原因的研究方法。A项,调查法是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意见或态度,以此分析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C项,测验法是使用标准化测验工具度量个体间对同一事物反应的差异,或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或情景中的反应差异的研究方法。D项,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个体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记录,经分析以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2.在同一时间内观察不同年龄组的心理发展水平的研究是()。[2003年8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比较研究B.追踪研究C.横断研究D.组群研究 【答案】C 【解析】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的方法。A项,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的方法;B项,追踪研究也称纵向研究,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反复观测的方法;D项,组群研究是针对个案研究而言的。 3.下列哪一项不是问卷法的优点?() A.标准化程度较高B.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C.能得到最客观的资料D.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答案】C 【解析】问卷法的缺点之一是被试的回答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由此获得的有些数据资料还需用其他方法加以印证。 4.在一项经典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选定出生后2个月、5个月和8个月三个年龄段的儿童,把毛巾(刺激变量)分别放在他们的脸上,以考察不同年龄儿童的反应。这种研究方式属于()。 A.整体研究B.横断研究C.纵向研究D.个案研究 【答案】B 5.某中学教师从初一到初三对几位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变化一直进行追踪研究。他的研究方法是()。 A.横断研究法B.纵向研究法C.群体序列研究D.调查研究法 【答案】B 【解析】纵向研究也称跟踪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的方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 6.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所构成的研究设计称为()。 A.聚合交叉设计B.单因素实验设计C.多因素实验设计D.跨文化研究设计 【答案】A 【解析】聚合交叉设计是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所构成的研究设计。单因素实验是指研究的自变量只有一个的实验方法。多因素实验是指研究的自变量多于或等于两个的实验方法。

心理学:感知觉复习

心理学:感知觉 一、名词解释 1、感觉: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官,人脑对这些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3、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受到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4、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 5、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人脑对这些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6、错觉:定义: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7、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是高水平的知觉,是感性认识阶段的最高层次。 8、社会知觉:对他人、对群体、对自己的知觉。 9、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0、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11: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二、填空题 1、(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知觉)也是一种较简单的认识过程。 2、感受性即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性 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属性的反应。 4、小学儿童听觉的发展包括( 声音听觉 )和(言语听觉 )。 5、感知觉是人的感性认识,而思维则属于_理性认识认识,是人类认识的_高级形式_ 6、感受性即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性 7、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_、理解性、恒常性)等特性 8、(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知觉)也是一种较简单的认识过程 9、小王取看电影,进入电影院后眼前一片漆黑,过了一会,他才觉电影厅渐渐明亮。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暗适应)。 三、判断题 1、教师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标示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是利用感知的差异律和对比律。(对) 2、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对) 3、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对) 4、绝对阈限是衡量感受器灵敏性的唯一指标。(错)

感觉与知觉试题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知识考点 P42 一、单项选择题: 1.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 A )属性的反映。 A.个别 B.整体 C.外部 D.本质 2.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D ) A.远距离感觉 B.外部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内部感觉3.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C )。 A.视觉 B.听觉 C.感觉 D.知觉 4.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B )。 A.转换 B.收集信息 C.神经传导 D.中枢加工 5.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毫微米。 —600 —1000 C.380—1280 —750 6.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B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不适应 D.知觉适应 7.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C )。 A.明适应 B.光适应 C.暗适应 D.不适应8.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 C )。 A.漂白过程 B.明适应 C.暗适应 D.感觉后效 9.味觉属于( C )。 A.内部感觉 B.远距离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本体感觉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11.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多少赫兹( C ) —2000 —2000 C.20—20000 —20000 1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 B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想像 13.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C ) A.视知觉 B.听知觉 C.视、听知觉 D.视、感知觉14.双眼视差是( B )知觉的重要线索。 A.时间 B.深度 C.运动 D.所有 15.看见一面红旗时,人们立刻能认识它的心理活动是( C ) A.视觉 B.色觉 C.知觉 D.感觉 16.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B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7.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C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主观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8.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 A )。

变态心理学试卷

2009年变态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判定一个人心理是否变态的标准是心理功能紊乱、痛苦或损伤和( A )P3 A.非典型性反应 B.躯体化反应C.兴奋反应D.自由联想2.幻觉的定义是( C ) P17 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C.缺乏相应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3.解释强迫症的可能原因主要理论有心理动力学理论、神经科学理论和( A )P36 A.认知行为理论B.人本主义理论 C.体液理论 D.刺激一反应理论 4.在疑病症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父亲或母亲具有人格障碍或( D )P39 A.恐惧症 B.癔症 C.强迫症 D.神经症 5.CCMD-3将人格障碍的类别分为( C )P61 A.6种B.7种C.8种D.9种 6.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大约是( A ) P64 A.2-3% B.3-4% C.4-5% D.5-6% 7.一位女大学生坐在教室里,听到上帝对她说,她是一个卑鄙可憎的人,这个人可能患上了(B )P88 A.癔症B.精神分裂症C.疑病症D.恐惧症8.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是(D )P90 A.情绪低落 B.情绪不稳 C.情绪高涨 D.情感淡漠 9.关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思维联想散漫 B.妄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性C.行为幼稚愚蠢 D.常急性或亚急性起病10.关于神经性厌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103 A.多数患者即使十分消瘦仍认为自己胖 B.神经性厌食者

因食欲减退而不愿进食C.神经性厌食者多知道自己体重过低、进食过少是病态,常主动就医D.神经性厌食患者多同时并发抑郁症 11.有关失眠症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B )P111 A.每周失眠2次,持续1月以上B.每周失眠3次,持续1月以上 C.每周失眠2次,持续2月以上 D.每周失眠3次,持续2月以上12.关于精神发育迟滞不正确的描述是( D ) P159 A.智力发育低下B.社会适应困难C.起病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D.起病于大脑发育成熟以后13.当前对孤独症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A )P165 A.教育和训练 B.认知心理治疗 C.药物治疗 D.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14.谵妄的关键性精神病理改变是( D )P178 A.感知觉障碍 B.思维不连贯 C.记忆力下降 D.意识清晰程度的下降15.老年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 C )P179 A.谵妄B.器质性遗忘 C.血管性痴呆 D.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家强调自由、选择(责任)和意志力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 P7 17.临床访谈形式包括无结构访谈、结构化访谈和(精神状况检查)。P10 18.神经衰弱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包括: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内脏功能障碍等。P37 19.有研究者认为,疑病症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人格特征,是(衰弱型)或不安全型人格的一种变异。P39 20.癔症性精神障碍在CCMD一3中被称为(解离症状),是

学前班学前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练习题

2014 级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常常将"b”和“d”,“p”和“q”相混淆,这是因为其( )发展不够完善。 A.大小知觉 B.形状知觉 C.方位知觉 D.深度知觉 2.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属性的反映。 A.个别 B.整体 C.外部 D.本质 3.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 A.远距离感觉 B. 外部感觉 C. 近距离感觉 D. 内部感觉 4.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 A.视觉B听觉C. 感觉D. 知觉 5.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A.转换 B. 收集信息 C. 神经传导 D. 中枢加工 6.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毫微米。 A.500—600 B.0—1000 C.380—1280 D.400—750 7.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 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B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 不适应 D. 知觉适应 8.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 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 A.明适应 B. 光适应 C. 暗适应 D. 不适应 9.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C )。 A.漂白过程 B. 明适应 C. 暗适应 D. 感觉后效 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 听觉适应 C. 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11.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多少赫兹?( ) A.20—2000 B.200—2000 C.20—20000 D.200—20000 1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 ) A.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想像 13.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 A. 视知觉 B. 听知觉 C. 视、听知觉 D. 视、感知觉 14.一旦形成固定认识,形状、大小、高度、颜色等知觉的改变不影响人们对物体的认知,这说明知觉具有() A.整体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适应性15.看见一面红旗时,人们立刻能认识它的心理活动是( ) A. 视觉 B. 色觉 C. 知觉 D. 感觉 16.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7.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 A.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理解性 C. 知觉的主观性 D. 知觉的恒常性18.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9.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为( ). A.感觉 B. 知觉 C. 视觉 D. 色觉 20.双关图是____________中的现象。( ). A.知觉选择性 B. 知觉整体性 C. 知觉恒常性 D. 知觉理解性 21.把煤放在日光照射下,把白粉笔放在阴影里,尽管前者反射的光比后者更多,但看起来依然是煤较黑,粉笔较亮,这是() A.知觉的理解性B. 知觉的选择性C. 颜色恒常性D. 知觉的组织性 22.通常人们觉得北方人是粗犷爽朗的,而南方人则是温和细腻的,这是()A.近因效应B. 第一印象C. 晕轮效应D. 刻板效应 23.“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A. 刻板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首因效应 24.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

西南大学心理学重点学科之基础心理学

西南大学心理学重点学科之基础心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 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其学科学术带头人为黄希庭教授。 黄希庭教授,1967年北京大学普通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5年被授予重庆市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同年领衔申报普通心理学硕士点成功,1989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授予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二等奖,同年领衔申报普通心理学博士点成功,继之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1999年领衔申报普通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成功,2002年领衔申报心理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成功。现任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和校理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心理学报》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台湾大学《本土心理学研究》编辑顾问,重庆市政协常委,多所著名大学兼职教授。其学术成就主要有:在中国开创了人类时间认知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学的研究,最先把价值观引入心理学教材,并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已出版专著、教材和译著28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4部教材分别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专著《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2002年1月23日,教育部颁文确定原西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由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厚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黄希庭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现有14名教授、7名副教授和9名讲师,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博士学位获得者16人,老中青相结合,建立了学缘结构良好的学术梯队。此前,该学科点于1995年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形成了时间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及人-机-环系统中人因素研究四个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四个方向的研究成果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有些成果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例如,黄希庭教授对时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被同行专家广泛引用,受到高度评价,20余篇论文被PA刊载;人格心理学方向中对青年价值观与教育的研究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认知心理学方向承担的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结题鉴定时,受到国内同行专家的好评,认为该方面的研究是跨学科的前沿性课题,有创新和突破;人工只能及人-机-环系统中人因素研究是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在人类工效学及人工智能研究上体现了心理学研究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取向。该学科点已主持了15项国家级、35项省部级、7项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应用科学学报》、《计算机科学》及“Memory and Cognition”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70余篇论文被PA、SCI、EI收录,30余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同时,该学科点与国外一些科研机构,例如,Yale University、West-Virginia University、London University、Toronto University 等大学的心理学系(所)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关系。在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方面有相当的

00031《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学生版含答案)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心理学》(自考)同步练习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同步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感觉P42 2.知觉P60 3.感受性P45 4.感觉阈限P45 5.绝对感觉阈限P45 6.差别感觉阈限P46 7.适应P50 8.明适应P52 9.暗适应P52-53 10.社会知觉P72 11.首因效应P74 12.晕轮效应P76 13.社会刻板印象P77 二、单项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是( )P60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表象 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P42 A.反映 B.知觉 C.感觉 D.直觉 3.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表,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P42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4.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 )P44 A.感觉 B.感觉器官 C.感受器 D.感受性 5.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 )P45 A.感觉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心理量 6.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P45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 7.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 )P46 A.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 8.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P50 A.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联觉 9.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P60 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 10.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P61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1.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 )P64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2.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像不变的特性,这是( )P65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3.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P65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4.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P62-63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5.当认知者对一个人某种性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往往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性。这种社会知觉偏差称为( )P76 A.首因效应 B.定势作用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16.古人日:“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P50 A.实践活动的影响 B.适应 C.感觉对比 D.感觉的相互作用 17.电影开映后,走进电影院起初什么也看不清,等一段时间后慢慢能看清了,这种现象叫视觉的( )P52-53 A.明适应 B.暗适应 C.感受性 D。恒常性 18.人们对暗的适应,是视觉感受性的( )P53 A.顺应 B.选择 C.提高 D.降低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一、心理发展的范畴 (一)广义的发展心理 1、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心理学) (1)研究对象: A、动物种系的心理的发展,由简单的反射活动到真正心理现象的出现 B、低级动物到高级的类人猿心理的出现 (2)研究方法:比较研究 (3)研究目的:以构成动物心理发生发展的大致图景。 2、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 (1)研究对象: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2)研究方法:比较研究,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各民族的心理进行比较研究。 (3)研究目的:探讨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轮廓。 (二)狭义的发展心理—心理的个体发展 1、研究对象 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 2、研究目的 对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以揭示现代人心理发展的规律。 3、本学科的性质 发展心理学指个体发展心理学。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一)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指向一定的方向 从低级阶段→高级阶段的方向发展 2、遵循确定的先后顺序 各阶段的先后顺序是排定了的,不能超越阶段等级,不能颠倒顺序,更不能随意前后错乱。 动作发展遵循从上到下、从中心到外周的原则,先会画圆,后会画方; 言语发展遵循先说“不”,后说“是”;先说“宝宝”,后说“我”; 道德的发展遵循先“利己”,后利人”; 方位知觉的发展遵循先会辨认上下,后会辨认前后。 …… 表明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1、含义 是指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推进的。 2、规律 (1)第一发展加速期:从出生到幼儿 (2)平稳发展期:童年期 (3)第二个发展加速期:青春发育期 (4)缓慢发展变化期:成人期 (5)缓慢下降期:老年期 (三)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第三章-感知觉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感知觉 一、填空题(10分) 1、人脑对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特定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 2、个体把感觉信息组织成一定的模式并对它解释的过程叫—o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关系。 4、当我们从亮处走入黑暗之后,视网膜的光感受性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o 5、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反应能力就是感受性,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 激量就是 __ o 6、在日常生活中,个体除了对事物的整体属性做出反应外,也会对他人、群体的人际关系产生认知,并与此伴随会有对自己的认知,这些是—o 7、当我们从暗处走出见到光明时,视网膜对光的感受性会迅速下降,这个过程是—o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o 9、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自然科学规律是—o 10、在自下而上的加工中,我们对信息的分析从基本的感觉单元(细小的特征)开始,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觉;在—加工中,我们利用已有的知识,迅速地把各种感觉特征组织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 ?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o A.差别感受性B .最小可觉差C .绝对感受性D .绝对感觉阈限 2?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o A.感觉对比B .感觉融合C .感觉适应D .感觉的掩蔽 3. 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 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在起作用。 A.选择性 B .整体性 C .恒常性D .理解性 4.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 .整体性 C .恒常性D .理解性 5.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一种感觉的()

0398 2017秋西南大学《心理学》答案

1、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是利用了人的( 后像)。 2、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卡特尔)提出来的。 3、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手段—目的分析法)。 4、下列哪个不属于创造性测量法的特点(抽象性)。 5、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6、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自我实现的需要)。 7、一个人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气质)。 8、下列不属于基本需要的是(认知的需要)。 9、下列哪个不属于创造性测量法的特点(抽象性)。 10、情绪与情感是以( 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1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 12、善良或凶残、诚实或虚伪、谦虚或骄傲、勤劳或懒惰、勇敢或懦弱、果断或优柔寡断等,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 13、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是(再认)。 14、一个戴过眼镜的人在换了一副新眼镜后开始会不习惯,过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就消失了,这是(知觉适应)。 15、梦境一般出现在哪个阶段( 快速眼动阶段)。 16、短时记忆的突出特点是其容量的有限性,米勒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是(5~9 )。 17、建筑工人根据建筑蓝图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这是(再造想象)。 18、在没有月光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时发现一个细小而发亮的东西在天空游动,这种现象是(自主运动)。 19、维果茨基提出的教育能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著名概念是(最近发展区)。 20、连接人脑两半球的是(胼胝体)。 21、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轻度叫(绝对感觉阈限)。 22、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23、善于把开始的事情进行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是(意志的坚韧性)。 24、注意力容易转移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 25、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但知觉映像却保持不变,这种特性是知觉的(恒常性)。 26、心理学史上最早对记忆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艾宾浩斯)。 27、(需要)是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28、(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中的首要心理特征。 29、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冯特)。 30、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现象的科学。 31、奥尔波特将一个最典型的最具有概括性并对一个人的各个方面行为均产生影响的特质称为(首要特质)。 32、人们在认识和活动效率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称之为(能力或智力)的个别差异。 33、学生听课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是(无意注意)。

物联网感知层试题及答案

精选文档 1、( A 祥云工程)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 2、智能农业在( A 智能温室)领域的应用,避免了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减少了病虫危害,实现了作物的优质、高产和无公害生产。 3、安防和可视对讲集成管理:通过与可视对讲和安防系统的集成,将进行( C 家居控制和遥感遥控)完美结合,通过一块触摸屏即可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设备进行控制。 4、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运行路径的能力,属于可追溯性的哪个方面?( A 跟踪) 5、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 C 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给出租车公交系统带来的沉重压力) 6、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必须以系统一体化、功能一体化、( D 网络一体化)、和软件界面一体化等多种集成技术为基础。 7、以下哪一项用于存储被识别物体的标识信息?( B 电子标签) 8、云计算的核心就是以虚拟化的方式把产品包装成服务,( DSaaS )模式是实现虚拟化服务的关键。 9、可以分析处理空间数据变化的系统是( B GIS )。 10 、下列哪种通信技术不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 A 广播) 11 、下列四项中,哪一项不是传感器节点内数据处理技术( D 传感器节点信息传输技术)。 12、在环境监测系统中一般不常用到的传感器类型有( B 速度传感器)。 13 、节点节省能量的最主要方式是( A 休眠机制)。 14、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 D ZigBee )是最低功耗和成本的技术。 15、实施农产品的跟踪与追朔,需要在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对农产品信息进行标识、采集、传递和关联管理。其实质就是要形成一条完整的( C 信息链),使得农产品的信息流、物流联系起来,根据农产品的信息追查农产品的实体。 16 、智能建筑的四个基本要素是( B 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 17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结合方式为( D 以上三个选项都对)。 18、下列哪些攻击可以实现对射频识别手机支付的攻击?( C 发动大量无效射频信号) 19 、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什么?( D 位置信息) 20、 2003 年联合国维和部队进入伊拉克时,运用到了下列哪项技术,对伊拉克的空气、水和土壤进行连续监测,来确定其是否有违反国际公约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 A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21、感知延伸层技术是保证物联网络感知和获取物理世界信息的首要环节,并将现有网络接入能力向物进行延伸。 (正确) 22 、传感器不是感知延伸层获取数据的一种设备。(错) 23、无线传输用于补充和延伸接入网络,使得网络能够把各种物体接入到网络,主要包括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正确) 精选文档

感知觉试题

第二章感知觉习题 一、填空题 1.人的感觉水平可分为两大类,其中外部感觉有、、、、等五种, 2.人的外部感觉主要有三种,即、、。 3.知觉水平可分为两大类,即和。 4.感知觉由低到高可分为三种水平,即、、。 5.月亮走,我也走”是一种知觉。 6.觉K值为0.05,假如原皮肤压力为30g,那么增加克重量才能感觉到压力的改变? 7.人们常认为“一公斤铁比一公斤棉花重”,这是一种错觉。 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现象。 9.“无中生有”是一种,它主要出现在不正常的人群中,而“杯弓蛇影”是一种 ,正常人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10.知觉的基本特征有、、、。 11.人们看到绿色产生酸的感觉,看到黄色产生甜的感觉,这种现象称。 12.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如果没有,心理活动就无法进行。 13.知觉有许多品质,主要有、、和清晰度。 14.吃了苹果再去吃糖,会觉得糖很酸,这是感觉的对比现象。 15.绝对感受性与差别感受性之间并没有一定的关系。绝对感受性强的人,他的不一定强,也不一定弱。 二、名词解释 1.感觉适应 2.知觉选择性 3.知觉理解性 4.知觉恒常性 5.知觉整体性 6.绝对感受性 7.差别感受性 8.绝对感觉阈限 9.差别感觉阈限 三、单选题 1.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 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 B、信息的识别 C、信息的选择 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 2.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 A、眼睛 B、耳朵 C、鼻子 D、舌 3.感觉的能力称为() A、感受性 B、感受器 C、感受强度 D、感受阈 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A、阈限 B、绝对阈限 C、差别阈限 D、相对阈限 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没有太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A、形状恒常 B、亮度恒常 C、颜色恒常 D、大小恒常 6.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量上() A、不相关 B、相关 C、成反比 D、成正比 7.()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现象,在生活中没有任何利用价值。 A、错觉 B、幻觉 C、似动知觉 D、感觉 8.电影中的许多特技镜头是根据()原理来拍摄的 A、知觉 B、感觉 C、真动知觉 D、诱动知觉 9.运动员在跳高时,同样高度的横杆,在室内比赛会觉得比室外高度要高些,这是一种()。 A、对比错觉 B、视错觉 C、运动错觉 D、幻觉 10.在生活中,我们对某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总是难以忘怀,这是属于知觉的()特征。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材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 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研究它的学科领域是比较心理学也称动物心理学。 心理的种族发展:是指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研究它的学科领域是民族心理学。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一)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四)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 (五)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三)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四)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简史 一、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 Preyer)。普莱尔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第一本较为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1)儿童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2)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 四、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1957年美《心理学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 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个体毕生心理发展) 第三单元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1.纵向研究:在一定时期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也叫追踪研究。纵向研究是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纵向研究的优点:1.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2.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3.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纵向研究的缺点: 1.容易样本流失;2.出现新的变量;3.重复效应;4.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 2.横断研究: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