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必修三第2课《故都的秋》学习共同体课堂实录

人教版必修三第2课《故都的秋》学习共同体课堂实录

人教版必修三第2课《故都的秋》学习共同体课堂实录
人教版必修三第2课《故都的秋》学习共同体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学习单

班级:学生:

一、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2.分析写景技巧,注重审美体验。

二、学习规则

1.两个人为一组,A讲B听;

2.A轻声细语地讲3分钟“我的发现”;

3.B安静倾听,不能插话,但可以使用眼神、肢体语言、记录等方式来鼓励A讲3分钟;

4.角色互换。B讲A听,要求同上;

5.公共分享“同伴的发现”或自己的补充与质疑。

探讨核心问题

有人评价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是充满悲凉色彩的,也有人认为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充满诗意,为“赏秋”“颂秋”之作,请结合文本细节及具体景物描写谈一谈你的看法。

学习要求:在自己的学习单上写出自己的发现,然后与同伴轻声细语地交流,看一看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故都的秋》学习共同体课堂实录

师: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份作业,让大家写一写红旗中学的秋天。老师评阅了一下同学们的随笔,截取了部分同学习作的片段,展示给大家。

PPT展示:

我不知道地上有多少叶子,可我知道,树上没有任何叶子。

——李嘉轩红旗中学的秋是冷的。学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褪去了凉爽的衣衫,裹上了厚重的棉衣,校园里突然多了一群“大胖子”。瑟瑟的风掠过,“胖子们”哆嗦了几下,匆匆向楼里奔去。

——郭广泽此时,同学们正裹了一层又一层沉重的冬季校服,全副武装着,清理起了秋天的馈赠——一片又一片落叶。秋风像个调皮的孩子,它总是调皮地把我们好不容易集起的叶子吹散,然后让我们再扫一遍,我想,它应该很孤独吧!

——董燕盈风呼啸得更猛烈了,我不禁又伸手拉了拉衣领,往里缩了缩脖子。手中的扫帚正挥向地面上散落的秋叶,在朦胧中,似乎发出夺目的光芒,它们挥舞着,狂乱而不知疲倦,萧条的树枝诉说着悲凉,在阳光的投射下斑驳一地。

——王明玉在秋日的下午,刚刚从宿舍出来去班级的路上,周围是吵闹的人群,风扑面而来,阳光照在脸上,消散了所有的不愉快。

——李美萱红旗中学的秋是不一样的秋,像一片夹在课本中的黄叶,散发着墨韵书香。

——李佳怡

一到秋天,树木的颜色渐渐变了,先由绿色变成黄色,又由黄色逐渐变成棕色,然后随着风“沙沙”落地。每天早上醒来,都是一地落叶,踩上去“沙沙”的,值日时候扫帚扫上去也是“沙沙”的。倘若你心中烦躁之时,一个人走在校园的小路上,

听着这“沙沙”时,也未尝不是一种享受。

——高洪博当我走到宿舍门口时,看起漫天飞舞的枯叶,还打着旋,呃……你咋不上天呢?秋风像个顽皮的孩子一般,把枯叶带离了地面,带上了天,和太阳肩并肩。

——王冠淇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上同学所写片段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感觉前几名同学的文字中流露出些许冷清和些许悲凉。

生:后面几位同学的笔触似乎是轻快的,认为秋能消散不快,是一种享受。

师:是啊,不同的同学在面对红旗中学的秋天时,选取的景物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体悟到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认为红旗中学的秋多了些悲凉,有的同学却认为红旗中学的秋是美的,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在读者那里,也有着不一样的评价。有人评价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是充满悲凉色彩的,也有人认为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充满诗意,为“赏秋”“颂秋”之作,请结合文本细节及具体景物描写谈一谈你的看法。

师:请同学读一下学习要求。

(请生在自己的学习单上写出自己的发现,然后与同伴轻声细语地交流,看一看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边思考,边组织语言,并在学习单上写出自己的发现。

(生独立思考5分钟。)

师:好的,同学们,我们暂时思考、书写到这里。下面,请同学们两个人为一组,A讲B听;A轻声细语地讲3分钟“我的发现”;B安静倾听,不能插话,但可以使用眼神、肢体语言、记录等方式来鼓励A讲3分钟;角色互换,B讲A 听,要求同上。

师:3分钟,A讲B听。

(生讨论3分钟。)

师:好的,讨论到这里,角色互换。

(生讨论3分钟。)

师:好的同学们,我们AB、BA已经彼此交换了意见,讨论时间加在一起是6分钟,相信同学们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观点。接下来,我们进行公共分享,哪一组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观点?你们认为“故都的秋”是“悲凉”还是“赏

秋”“颂秋”呢?

生举手。

师:你们一组四人的观点是一致的吗?

生:一致的。

师:这两名同学发言的时候,其他两名同学帮忙在黑板上记录;之后角色互换。其他同学可以在倾听的过程中,将发言同学的观点记录在“同伴的发现”处,当然你也可以补充,也可以在质疑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生:我们整组的观点认为,郁达夫笔下的秋是富有诗意的,我们觉得他是“赏秋”和“颂秋”的。具体来说,请大家看第七页第四自然段,第一行“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句话大家读了之后不知道有没有联想,我联想到了李煜的一句诗“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但是我想把这句诗改一下,因为郁达夫写的不是梅,所以我想改成“砌下落蕊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我觉得它是给人一种画面感,一种特别强的富有诗意的感觉。大家可以闭上眼睛联想一下,当你早上起来的时候,你调动你的听觉,调动你的嗅觉,然后再调动你的视觉,然后你想象这幅画面,你就会感觉这个秋不是带有悲凉色彩的,它是一种极其富有诗意和美感的这样一种画面。

生:请大家看第七页的第三自然段,“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句话虽然说作者是租人家一椽破屋,但是他早上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看到碧绿的天色,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让我想到刘禹锡《秋词》里的一句诗“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我也想携一个小凳,坐在槐树底下,将旧盏释新茶,清晨阳光熹微,暖而不烈的阳光,透过树荫漏下来,密密的叶是最好的剪刀,细心将阳光切割成千万缕丝,说不出来的柔和。破壁腰中的牵牛花盛放,耳边仿佛响起喇叭的吹鸣声,响亮却不烦扰。

师:好的,还有补充吗?

生:还有两句,就是和刚才何嘉茵同学说的一样,也是第七页的第三自然段,“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我们的观点是郁达夫笔下的秋是富有诗意的,所以通过这句话,我们又想到了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你站在蓝天下,看到碧绿

的天空,会有一种天水一色的感觉,天仿佛很高很远,然后与碧绿的大海或者湖水十分的相像。虽然这里是驯鸽的飞声,但是我觉得我很愿意把它想象成所有能够自由飞翔的生物,这种画面给人的感觉是非常享受的,所有的悲凉仿佛在这一刻都消失殆尽了。还有后面第八页第十一自然段,“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通过这句话,大家可以想到这样一首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大家想,秋天给人的感觉可能是悲凉的,但是你想到秋天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这时候,带给人们的会是一种丰收的喜悦,所以,会觉得这是一种赏秋、颂秋之感,它会把所有的美景,所有带给人享受的东西,都展现在你的面前,所以我们组的观点便是赏秋和颂秋。

师:这两位同学的解读太诗意了,太聪明了,她们能从文本外挖掘可用信息。通常情况下,我们在鉴赏、解读诗歌的时候,会用到“以诗解诗”,那么我们这两位同学却巧妙地“以诗解文”,旁征博引。黑板上负责记录的同学也是非常走心的,边记录,边就发言同学的观点进行议论,很好。后面两位同学,针对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们有补充的地方吗?

生:请大家和我一起看一下第七页第二自然段,作者把秋和名花与美酒相比,充满了诗意,从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秋的歌颂和赞美之情。

生:我继续补充,第二自然段第二行,“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句写了江南秋的特点,然后通过写江南秋的特点,来反衬作者对北方秋的那种喜爱之情,写南方的秋是为了写北方的秋。

师:好的,这一组的同学请留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最后这位同学在发言的时候,他提到了“写南方的秋是为了写北方的秋”,明明就是在写南方的秋,为什么说“写南方的秋是为了写北方的秋”呢?这位同学回答说,运用了“反衬”手法,用南国之秋去衬托北国之秋。大家可以看一下,第二自然段中,写到南国之秋有怎样的特点呢?如果让大家用关键词去概括的话,你认为是哪几个关键词呢?

生:慢、润、淡。

师:为什么你认为是这三个关键词呢?

生:因为南方的空气、气候都比较适宜生活、生存,空气湿润,气候变化不明显,显得慢。

师:好的,那大家不妨做一个文字游戏,大家来看第二自然段,如果真的如他们所说,“写南方的秋是为了写北方的秋”,那么我们把南国之秋的特点全都改成北国之秋的特点,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师:那如果是北国之秋,草木凋得……

生:快。

师:会改了吗?

生:会。空气来得燥(烈、干),天的颜色显得深(浓),时常少雨而多风,只能感到很多清凉。

生: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能看饱,尝透,赏玩十足。秋是名花,是美酒,那一种全醉全开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合适的。

师:大家关注到,第二自然段,郁达夫一直在否定南方的秋天,否定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写北方的秋天。大家发现,语言文字在遣词造句方面是有魔力与魅力的。

师:然后,针对这一组同学的发言及他们解读的相应段落,大家有没有质疑的地方?他们认为这几段是在赏秋、赞秋,你会不会认为这几段文字可能是在悲秋呢?

生:我们组的赏析是这样的,如果本篇文章不看抒情,只看写景,从写景手法上可以看出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各种细节刻画得淋漓尽致。正如古有李白漾酒,今有达夫漾秋,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然后当读到文章最后,我们关注到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1934年8月,在北平”,当读到这一行日期时,就感受到这篇文章立马不一样了。按照我们所查的资料来看,当时作者心情悲痛,文思枯竭,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所有的景物描写都是来应和自己内心的悲痛,同样夹杂着孤独。正如文章第二自然段第二行,“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也体现出他的孤独。然后文章的标题“故都的秋”,“故都”与“孤独”谐音,作者似乎从标题就开始流露情感。“故”在这里是指往事一去不复返,然后可以组词为故国、故乡,可以看出在当时条件下,作者对于北平——中国故都的怀念。

师:这位同学的视角很独特,请大家认真倾听,做好记录。

生:我们组还关注到了作者的生平,作者生前积极参加左翼文学创作活动,左翼是主张关注社会下层民生,在文章中也可以看出不少这样的画面,比如说第七、八、九自然段,下雨的时候,都市闲人所说的话,复刻的活灵活现,也可以看出他对故国的怀念以及对民生的关切。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

生:我来为本组同学做一下补充,同时也要质疑一下上一组林子函、何嘉茵同学的观点。请大家一起看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我分析的视角是色调。我们来看一下第三自然段牵牛花,色彩有蓝色、白色、紫黑色、淡红色;第四自然段提到落蕊,灰白的。还有第七自然段,天空灰沉沉的,人穿着的衣服是青布,是青色的。第十一自然段,枣儿是淡绿微黄色的,尘沙灰土可以理解为黄灰色。文章中的色调,多为冷色调,从这些冷色调中,可以推断出作者实际上是在悲秋。

生:我来补充一下,第三自然段,我解析的是一个字,“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何嘉茵同学是用一段很美的文字来表现作者的颂秋之情,我觉得这句话中的“漏”字,“一丝一丝的漏下来”,连日光都不能完全地泻在他身上,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悲伤的、悲凉的感觉。

师:刚刚同学提到了“泻”字,这个字大家之前有关注到过吗?出自哪里呢?

生:《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仿佛倾泻一般,月光毫不吝啬。

师:同学关注到的是文中的“漏”字和“泻”字的区别,解读出作者内心的“悲凉”,这一组的解读很厉害。

师:关于色调方面,大家还有什么补充或质疑的地方吗?

生:老师我可以先质疑一下刚刚同学对“漏”字的解析吗?

师:可以。

生:我质疑一下这个“漏”字,我们平时都知道沙漏这种东西,它是一种非常轻,沙流非常缓,沙子从上面一层逐渐一丝一丝地流到下面那一层,它也是古代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所以我觉得,作者既然用“漏”,就表明时间流逝的非常缓慢,我觉得可以把这理解成一种非常享受的感觉,而不是刚刚同学所说的悲凉。而且,刚刚我们也提到了一首诗,我们说的是后半句,这里我把前半句也分享给大家,“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因为我们支持的观点是郁达夫笔下的秋是诗意的,是赏秋、颂秋,所以,我们认为,这里的“漏”字,寓指一种享受的感觉,时间慢慢,沉浸在秋色中,不是悲凉。

生:首先,我觉得刚刚同学的分析特别厉害,我对她刚刚说的一大段,心服口服。但是我还是坚持我对“漏”字的解读,当然我也赞同刚刚同学的观点。我觉得可以把“漏”想象成网格,然后阳光一点一点挤出来,连阳光都不能完全地照到作者身上,我觉得有一种憋屈感,特别不好受,“我”的秋天是很悲凉的。

生:老师我再反驳一下刚刚同学关于色调的分析,我还是想用刚刚引用的一句诗,李煜的“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读到这句诗,大家会想到落梅,落梅这里有浅红色,有粉白色,它也是一种浅淡的色调,虽说李煜表达的也是一种寂寥的感觉,但是我之前说过,把这句诗改一个字,“砌下落蕊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我觉得这里的落蕊,如果换成一种鲜明的色调的话,会与这篇文章格格不入。因为第二自然段刚刚我们也提到了,把所有关于南国之秋的描述换成关于北国之秋的描述,如果在北国之秋的描述中,加上一些鲜明的色调,这样反而会表现出作者的悲凉之感,会是一种以乐衬悲。但是,刚刚同学的分析中,色调中有灰白、灰黄、蓝色、白色、紫黑色,这是一种冷色调,顺应了秋天的整个发展。就像我们看到落叶,灰黄色的;像我们看到尘土,也是灰色的。我觉得,

这恰恰是顺应了这个时节的变化,而不是作者感情的表达。如果抛开情感表达,这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描写秋天的景色,而不是刚刚同学分析出的悲凉。

师:我们座位上的同学,有没有其他的观点和看法呢?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是一种颂秋的情感,首先我们看题目,便是《故都的秋》,“故都”的“故”字有一种往日逝去之感,其实我觉得这个“故”字,是有一种文化底蕴在里面,然后还有一种历史沧桑的感觉在里面,“故都”的秋,更能表现作者对故都秋天的一种眷恋之情,而不是那种伤感的情绪。其次,刚刚同学提到“落蕊”,请大家看一看全文的行文思路,全文而言,作者在写南方秋景时,都是一些比较大的景物,而在写北国秋景的时候,都是一些比较小的景物。比如第四自然段“北国的槐树”,“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下一自然段“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还有下一自然段“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再往下“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我觉得作者把这些比较小的景物放在一起,他把秋融汇在这些小的“意象”里,秋在作者描写的小院里,在小院的破屋内外;作者描写的秋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作者描写的秋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声滴落中,在秋果的每一次微黄里,也在故都闲人充满京腔的互答声中。我觉得作者就是通过这些比较细小的景物,细小的“意象”,表达自己对故都之秋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生:然后还有就是用对比的手法,倒数第二自然段,“比起北国的秋,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在这里,作者把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对比,黄酒、稀饭、鲈鱼、黄犬比喻南国之秋;白干、馍馍、大蟹、骆驼比喻北国之秋。黄酒有一种甘甜可口,但回味不永的感觉,白干清香,但后劲十足;稀饭不浓,但易饿,馍馍有味耐饥;鲈鱼味淡,大蟹味浓;黄犬玲珑可爱,逗玩邀宠,骆驼跋涉千万里。这里作者再一次将北国和南国之秋的特点进行浓缩,通过对比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于北国的眷恋之情。

生:然后回到刚刚同学说的“落蕊”,灰黄色,请大家看一看第三自然段,“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碧绿”这个词,我们说天色,一般都会说湛蓝的天色或者蔚蓝的天色,不会用“碧绿”这样的颜色。但是作者在这里确实用的是“碧绿”的天色,一说到绿,一般会给大家一种希望的感觉,文中或许也是有一种希望的感觉。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他所处的时代是充满阴郁、恐怖的,但是作者却能看到碧绿的天色,也就说明,作者认为这个时代还是有希望的,他在“破旧的小院”似的时代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生:然后如果排除时代因素,还有一种可能,是和作者本身提倡的文学观点有关,根据我查阅的资料,我了解到作者本身提倡的文学观点是一种“静”的文学,“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我觉得这也恰恰说明了作者在描写北国秋景的时候更多的是用一些细小的景物,这都能说明作者对北国之秋是赞美的,是对故都的一种怀念之情,眷恋之情。

师:这组同学更是厉害,还提到了作者的文风。

师:好的,同学们,请参与分享的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我们下面还有好多同学没来得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把黑板上同学们发言的文字,做一下简短的串联。我们发现,这一组同学说郁达夫笔下的秋是诗意的,是颂秋和赞秋。通过这一组同学对文本的挖掘和解读,他们关注到了文中的细微之处,细小的文字,文字背后还有诗意化的引用与解读,并串联了许多古诗文。另一组同学既知人论世,又挖掘背景,关注到了色调,关注到了谐音,认为这是一篇悲秋之作。最后同学的发言,基本上对大家的观点和解读进行了总结和串联,语言连贯流畅,思维敏捷,非常好。

师:大家的学习单上,还有一篇小随笔,出自我们班宋靖一同学之笔——《红旗中学的秋》。

(PPT展示)

红旗中学的秋

“该加件绒袄了。天变冷了。”

“怎会?”

“要上冻了,挂霜了。”

我不相信母亲的话,只着单薄的衣衫步行到学校,这一路上,却是深刻地感受了骤降的气温。秋,竟来得这样快。

天还黑着,可教学楼的灯都亮着。我快步经过一楼的每一扇窗,试图望向室内,可每一次都失败了,那窗子挂着薄霜。

上完早自习后,我才得以清晰地观察到一番新的景象。昨日发蔫的柳叶,再也经受不住凉风,直到今日才扑簌簌地下落,一大片一大片铺得满地。这时,一位同学不禁抱怨起来:“今天是我们小组值日,这么多的叶子,可怎么扫得完呀?”一提到秋天,我一定会想到落叶,因为落叶是美的。但对于同学来说,学校的落叶是一种负担。

再望向那几排种得整齐的芍药,叶子冻得透亮,无精打采地拢在茎上,细细一瞧,那细小的叶片里还裹着几个青绿泛白的小花苞。我不禁惋惜,悲秋何来?只因为拼尽了全部力气,将姹紫嫣红和硕果累累留给世界之后,一切都归于萧瑟和寥落。

师:大家课后可以把自己的随笔和宋靖一同学的进行对比,看一看宋靖一同学关注的视角和你关注的视角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然后,宋靖一本人,也请你比较一下,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和你笔下的秋景有什么样的异同,请大家分别下去思考。我们这节课就到这里。

(完整版)《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分析故都秋景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法、移情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元曲小令《天净沙·秋思》,大家还记得吗?(师生齐背)这首小令通过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的思归之情。 那么大家能否再举出一些关于秋的诗句呢?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壮丽的湘江秋景图)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苍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读到的是冷清、凄凉)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否定古来的悲秋观念,认为秋日胜过生气盎然的春天,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 ……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都钟情于秋,秋在他们的笔下显得意蕴丰富,风情万种。 丹桂飘香,秋菊傲霜,秋有味;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故都的秋》,看看秋之于作者,又有怎样的秋色、秋声、秋味? 二、知人论世 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三、鉴赏课文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句话也是本文的文眼。 2、作者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找出文中所描绘的五幅画,用四个字来概括每一幅画的内容) 庭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问:现在我们具体来看3—11段,看看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具体表现故都秋的清,净,悲凉的,请同学朗诵3-11段,其他同学边听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现在请大家一道去神游故都,也去饱尝故都的秋味。

《故都的秋》说课稿_设计

《故都的秋》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从本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我准备从教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它是散文单元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是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特点的典型之一。它是郁达夫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在文中,作者选择故都的常见的景色,在细致描绘的五幅秋景图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情趣,同时流露了作者对故都秋的赞美和眷恋之情。 新教材入选这篇散文,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品味文章优美意境和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提高提高审美情趣。 二、学情分析 新课标中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了解学生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确定重难点以及教学对策。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并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还没养成圈点批注、品味阅读的习惯,不能准确捕捉重点词句,通过第二篇散文的学习,力求帮助他们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初步学会鉴赏散文,把握主旨。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怎样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那就是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故都的秋教案+说课稿+试讲稿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严谨的呼应结构 2、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学会鉴赏写景抒情散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悲凉感伤之音 【教学重点】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严谨的呼应结构 【教学难点】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活动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课前准备】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郁达夫、创作背景、散文相关知识 2、学生参考注释、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诵读三遍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展示北京秋景图片 二、新授 (一)初读 1、学生介绍郁达夫、创作背景、散文相关知识,教师补充并整合 2、学生速读课文。 (1)作者对故都的秋是什么样的情感?从文本找出依据。 眷恋、热爱、痴迷 ①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②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2)作者如此热爱故都的秋,那么他笔下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呢? “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二)析读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启发引导。 1、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文中描绘了几幅“故都秋景图”? 3:秋院图 4:秋槐图 5:秋蝉图 6—10:秋雨图 11:秋果图 2、这些景物是怎样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3:秋色: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冷色调)——清秋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以动衬静)——静 一椽破屋、破壁腰、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悲凉 3、第2、13段写出了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用意是什么? 慢、润、淡 对比反衬南国的秋味比不过北国的秋味,表现对北国之秋的眷恋 (三)美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故都就是北平,为何不用“北平的秋”为题? 故:过去,暗含伤感,表示北平作为旧都,昨日繁华已不再。

教学大赛一等奖说课稿《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职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的《故都的秋》第二课时,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与学情状况、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状况 郁达夫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作者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与作者无论是从年代上还是年岁上都相距甚远,对于体味秋之悲凉很容易流于表面。所以本节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感悟宁静美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这一单元为综合表达单元,教学上要求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为更有效地完成这一教学要求,就必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将单元教学要求做为第三课时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状况,本节课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依据此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味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主要采取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故都的秋教案修改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知识目标 1、了解xx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体会本文选择不同景物渲染刻画主题的方法。 3、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品味鉴赏散文的能力。 2、训练学生散文写作中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特点进行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设想 导语引入——整体感知——品位鉴赏——探究情缘

【教材分析】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示幻灯)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空山新雨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这些诗句有的昂扬,有的悲凉,有的清新,有的沉郁。这和作者的个性、情趣和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那么,郁达夫眼里的秋又会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著名的散文——《故都的秋》。让我们循着作者细腻的笔触去细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1、明确: “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北京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

《故都的秋》2

故都的秋 一学习目标 1、领会并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2、诵读品味重点语段,学会从景物描写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预习方案 方法指导 1、在默读领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了解文意,把握文章关键词句。 (一)基本任务 1、背景介绍 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闲适的山水间,过着抑郁、寂寞而逍遥的生活。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像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的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让人不忍碰触。 总结四个原因:①跟故都秋天景物本身的特征有关。②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以情驭景。③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④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至于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和落寞。所以这种清静悲凉在作者看来就是一种无法割舍的美,升华出去这就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 2、相关知识 郁达夫(1896~1945),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曾参与组织“创造社”。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社会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触,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的三年期间,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这段时间作者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写下散文《故都的秋》。 3、字词积累 读音: 潭柘寺(zhè)椽子(chuán)落寞(mó)鲈鱼(lú) 普陀山(tuò)落蕊(ruǐ)浑沌(dùn)幽远(yōu) 词义: 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潜意识:即下意识,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 落寞:寂寞、冷落。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二)挑战任务 1、从标题入手,初步体味作者的感情。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特点及地位: 《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现代散文不仅由白话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变为“表现自己”,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习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3)尝试网络环境,结合多媒体,解读经典文本。 3、情感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 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二、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三、学习方法 1、课前组织要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2、通过多媒体听读朗读,感受作品语言。 3、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艺术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4、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预习题:

《故都的秋》教案(优秀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本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作些作者情况和背景介绍,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围绕文眼“清、静、悲凉”,体会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理清文章结构,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2、理清文章结构,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3、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 【重点】 1、品味语言。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难点】 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提问法 3、对比法 4、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女伤春,士悲秋”的传统,这“士悲秋”说的是中国的文人大多有一种悲秋情结。翻开文学史册,有多少人行走在秋风秋雨之中。有人独立寒秋,他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他感到的是无限的壮美!此人是谁?(毛泽东)有人在风中登高,他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感到的是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悲凉!此人是谁?(杜甫)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他们的情感有别。是啊,“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散文大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板书>,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吧! 二、走近作者: 三、初步感知,朗读课文。 1、生自愿读,每人几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字音、节奏、情感),老师补充PPT8 2、听音频,作对比。 四、解题。 “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五、探究思考。 (一)、探讨2、13自然段。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 李俐斌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故都的秋》。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状况,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五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生要能够了解散文的文学形式特点,感受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故都的秋》属于人民出版社幼儿师范学校语文教课书(试用本)《阅读与写作》第三册的第四单元。本单元为鉴赏抒情散文,鉴赏重点是散文的情趣。散文的情趣有的活泼、有的质朴、有的幽默、有的似乎平实。而《故都的秋》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构思还原了独特情感之下的秋景,达到了表达情感的目的。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为:1.理解本文写景总体特点,并透过景物描写,结合作者的性格特点和写作所处的时代特点,探究蕴含在文中的情感。2理清行 文思路,理解本文写“南国的秋”的作用,理解本文出现的议论段的作用。3.赏析本文写景之美与语言特点。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写景的“悲凉”基调,及蕴含景中的“悲凉”之情,探究作者为何生这般情怀。2. 理解本文出现的议论段的作用。 二、学情状况 1.学生与作者的生活相距甚远,心理及情感上难免会有距离。 2.中职学生对散文鉴赏兴趣不高,能力有限。但是中职学生对美、美好的事物是感兴趣的,而且在初中的学习基础上对语言的美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学法: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设疑研讨。达到:鉴赏美文,掌握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理解文本中景物形象与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体察作者情感的目的。学会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情感。 三、教学方法 (一)教学课时为:2课时 (二)教法: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达到教学要求。支架式教学理念美读法情境教学法 1. 课前自习法。课前预习,完成基础知识,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理解。 2. 美读法。达到:培养学生有感情诵读散文,从语言文字中读到作者特殊的情感(能力目标 )。 3.合作探究法。组织学习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放朗诵带、PPT课件、观看图片等方式来激 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进而体味课文的语言美及故都之秋美中悲凉的意境。达到: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鉴赏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的艺术手法,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学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作方法; 3、培养“形散神聚”的写作能力。 4、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过程和方法: 1、自主学习法。用自我陶醉的方式反复朗读文章,体味意境,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合作探究法。结合老师给出的学习提示在小组进行讨论,理解文意,体会意境。 3、质疑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匪夷所思”的问题。 三、情感与态度 1、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秋色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忧思和和孤独感; 2、通过对本文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的学习,陶怡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 教学难点: 学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指导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本节课讲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环节【激情演讲】【投影】 ?要求 ?1、脱稿2、自然流畅3、声音洪亮4、感情饱满 第二环节【引入新课】 教师: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可以说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实在太多,但人们写秋的着眼点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情景?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欣赏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和导学案的第二页。 板书:《故都的秋》郁达夫 上节课我们对文章的创作目的和感情基调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知道了故都秋的特点是:(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探究文章主体部分3—12段的内容。仔细品一品故都的秋味到底有多美 板书:清、静、悲凉。品秋味 第三环节【自主学习】【投影】 时间:5-10分钟。 内容:完成《导学案》“探究案”部分。 要求:1、独立完成导学案“探究案”部分。 2、注意标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准 备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时提出自 己的问题。

2.故都的秋阅读答案

故都的秋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阅读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之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也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 B、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C、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到好处。 D、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 2、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3、对三节文字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三节文字里,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北国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秋天的热爱之情。

《故都的秋》说课、评课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是新课标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状物散文,学习时重在分析散文精巧的结构,欣赏散文所描绘的景色以及散文表情达意的表现手法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它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使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声、秋意“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悲凉、落寞之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虽然它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但作为一篇经典散文之作,其示范作用不可忽视。加之散文阅读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重点,更应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掌握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些方法。 由此,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能够通过学习《故都的秋》的结构层次,巩固文学作品的圆形结构(圆形内结构、圆形外结构)以及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注意:圆形结构已经在前一篇课文《荷塘月色》学习过。) 2、能够通过赏析本文的语言,掌握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方法。 3、能够体会作者在秋景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由于“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手法在之前的课程中并未单独列为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但它又是分析鉴赏散文的重要切入点,所以我把第2个教学目标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而文学作品的圆形结构已经在前一篇课文《荷塘月色》学习过,所以在此只做分析《故都的秋》的结构的方法。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通过秋景分析“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方法时能够比较容易理解到,故将教学目标1和3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确定好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后,我计划用两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第一课时用以整体感知,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和找出作者描绘的秋景。即分析文章的结构(划分层次),引出五幅秋景图(秋晨观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过程如下: 首先,联系同学们曾经学习过的有关秋天的诗篇、散文、小说等,无外乎有两种情况,一是描写秋天的萧瑟、凄凉,抒发悲秋之感的,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二是描写绚丽多彩的秋天,寄予赞秋之情的,如: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由此我的导入设计如下:同学们,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从古到今,历代名家描绘秋天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同学们读过这样的诗句吗?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从中欣赏到的秋天的景色和你的读后感慨,好吗? 进入课文以后,鉴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加之散文教学也应注重朗读,所以首先让全班齐读。读完后根据具体读的情况作出简要点评。然后进入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为达成这一目标,我有设置了两个问题: 作者笔下的故都之秋具有怎样的特点?在结构上是怎样呈现这一特点的(即采用的是哪种结构形式)?(特点:清、静、悲凉。结构:总--分--总,板

故都的秋》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舞阳一高语文组史延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四、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五、设计思路 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课设计紧扣“清、静、悲凉”,结合自己的感受品味写景文字的特点。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远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感受到的是悲凉。柳永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感受到的是凄苦。由此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达夫对于“故都”的秋又寄

予了怎样的情怀呢?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 (二)、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简介:郁达夫和郁达夫优美、颓废、伤感和灰冷的文风。 (幻灯片显示资料,老师给予介绍。) (三)、解题 从标题看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文章的风格: “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华之地,但还是拥有数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旧都。 “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 (出示幻灯片) (四)、鉴赏 1.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 清——静——悲凉 2.给文中出现的5幅画分别起一个名字? 小院清秋——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斜阳——清秋佳果 3.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南国的秋本体北国的秋 甘甜可口黄酒白干清香后劲足 如回味不永 秋之内蕴 食之有味稀饭馍馍有味耐饥不浓易饿如秋之隽永味美细腻鲈鱼大蟹可大快朵颐玲珑如意跋涉千万里剔刺而食黄犬骆驼得秋之爽气逗玩邀宠有秋之辽阔4.本文的结构:

2《故都的秋》课后作业

《故都的秋》 一、课文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c)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甲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d)从槐树叶底,朝东丙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丁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e)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f)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①在下面所列的词语中,给文中空缺处甲、乙、丙、丁选择恰当的词。 煮、泡、冲、烫;漫、细、忙、点;听得、听见、细听、聆听;洒、射、漏、照 甲处()乙处()丙处()丁处() ②b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③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人。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化在一起,________的眷恋,_________的落寞。 ④d句中说:“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e句中的评议是否多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是因为( ) A.只有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秋天的气氛才会显得更加和谐。 B.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理解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C.只有这样,才能显出牵牛花昂扬的生命力,借以比喻作者不息的追求。 二、基础知识检测

《故都的秋》说课.doc

《故都的秋》说课 (人教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以 及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做解说。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 文,本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 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 哲理的语言,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 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 析目的。《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清”“静”“悲凉”)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 浓重的“主观色彩”。通过学习《故都的秋》,来学习其中的寄情于景,情 景交融,了解郁达夫的散文忧郁感伤的基调,语言的清新凝练,学习应用虚实 结合、对比烘托的写作手法,从而更深一步体会文章的主旨韵意。 1、【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能力目标: 领会课文情景交融的艺术风格,虚实结合、对比烘托的艺术手法以及细腻 的语言特点。 ② 过程与方法目标: 先朗读,再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 物,写几个片段。

2、【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 一。因此,我确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朗读法、讨论法、启发法、点拨法。用朗 读法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映像和文章感情的体会,给同学们以讨论的时间, 让他们谈谈自己对《故都的秋》的感触,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 参与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个性见解。 当学生陷入困惑不解时,教师要适时的启发、点拨。 教是为了学,教师的教授只有在学生那里转化为学习的能力,才是教育的 真正意义。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手段上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们见过很多关于写秋的文章,有悲秋的,也有赞秋的,一般,秋天在人 们的眼中往往充满枯黄、充满悲凉、充满萧瑟、充满哀伤。 xx有一首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柳永写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 凄苦。毛泽东的诗词里也写道:

(完整版)《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⑴体会文章紧扣“清”、“静”、“悲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⑵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⑶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⑵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⑵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设计 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数不胜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文人们眼中的秋天各有特色,且写秋的着眼点各不 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 雁南飞,秋有形。而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却另辟蹊径,独运匠心,从秋味入手 写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赏析郁达夫先生是怎样选取客观景物来个性化地表现故 都之秋的。 二、整体感知(5分钟) 1、看文章的标题,中心语是什么? 明确:秋。 2、本文写作的重点又是什么? 明确:故都特有的秋色。 3、“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呢? 明确:“清、静、悲凉”是故都秋的特色。是全文的文眼。 4、主要写秋味的在哪部分?用景物来表现秋味的段落是哪些? 明确:3~11段。(是文章写景的主体,也是文章的重心所在。请两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初步感知“秋味” 1、接下来看看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 明确:牵牛花;槐树的落蕊;秋蝉、秋雨;枣树。 2、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明确: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第三段)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说课稿范文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说课稿范文 一、高中语文优秀说课教材分析与学情状况 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作者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与作者无论是从年代上还是年岁上都相距甚远,对于体味秋之悲凉很容易流于表面。所以本节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感悟宁静美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这一单元为综合表达单元,教学上要求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为更有效地完成这一教学要求,就必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将单元教学要求做为第三课时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状况,本节课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依据此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味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主要采取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2、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质疑思辨,补充信息,突破重点、难点。 3、学法辅导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四、教学过程说明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课件展现北京秋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北京秋天的绚烂多姿,并配以轻松明快的音乐,使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就在学生陶醉于这艳丽之美时,我将提出"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又是怎样的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进入阅读情境,也为之后的深入分析做好充分的铺垫。 环节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默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思索:在郁达夫笔下,北国秋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要求学生尽量从原文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概括文本的能力。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 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从本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我准备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理清全文脉络结构,了解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揣摩文章语言,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 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⑴诵读法。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 ⑵点拨法。在感受故都秋之美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 ⑶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2.学法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强调以读为主,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具体方法如下: (1)课前预习法(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2)诵读感知法(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3)合作探究法(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组织学习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设计以古代文人墨客咏秋的诗词以及关于秋天的图片导入,引导出课题——故都的秋。 (二)解题 “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称北平,一个“故”字不仅道尽了历史的苍凉与厚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三)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在这个环节,我将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的关键性句子,即文章的“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时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清、静、悲凉”指的是“情感” (四)精读课文,品味意境 承接上个环节,该环节要求学生精读课文,通过冷暖色调的判断,声音的体现,环境的描绘来找出文中景物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 。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归纳段落大意,从而总结出五幅秋景图 (五)设疑讨论,体悟情感 本环节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体会文章中作者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以及深沉的爱国之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