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贯彻落实公司ISO9000标准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测量工作的科学管理,促进测量工作的发展,保障测量工作为公司的施工生产服务,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测量工作是公司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各级部门必须加强对测量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测量队伍,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心和支持测量人员的工作和学习,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条为保障测量工作的正确实施,应使每个负责施工的技术干部熟悉测量工作,对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应见习测量工作两个月以上,为今后的技术指导工作打好基础,专业测量人员应持《测绘作业证》上岗,依法从事测绘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阻碍、测量人员依法进行的测绘活动。

第四条测量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其完成的测量成果必需满足《测规》要求,并经主管负责人签核后方能投入使用。

第五条测量人员要敬业爱岗,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服从调配,团结协作,圆满完成测量任务。

第六条公司鼓励和支持测量技术的创新,推广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测量技术水平,对在本专业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

第七条各级测量人员要做好测量标志的保护,并按有关要求做

好测量成果的保密和资料的归档工作。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八条公司测量管理机构设在生产管理部,对外称中铁十一局集团建安有限公司(勘测设计研究院)测量队,公司设精测分队,公司下属项目部设测量班,公司生产管理部配备一名专职测量主管,全面负责全公司的测量管理工作,公司所属项目部配备一名测量负责人,直接负责本项目测量技术管理工作。

第九条公司精测分队由各项目测量骨干组成,各项目部所需测量人员由公司主管部门按相关规定进行委派,一般每个项目最少配置两人以上,如果人员紧张时由技术人员协助工作。各级测量人员属直接生产人员,享受直接生产人员的各种待遇。

第三章工作职责

第十条公司生产管理部测量管理职责:

(一)认真执行《测绘法》和有关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对全公司的测量工作进行系统管理。

(二)制定和落实公司相关制度,贯彻执行ISO9000标准,确保公司测量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

(三)负责编制全公司的测量设备需求计划,负责测量设备采购、调配、管理及仪器的监督使用,组织落实器具的周期检定工作。

(四)负责公司重、难点工程开工前的桩点交接、复测及控制测量并不定期进行测量专项检查。

(五)负责测量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工作,编制和审核重难点工程

测量作业方案,负责测量技术文件、规范的发放及测量资料归档工作。

(六)负责或协助相关部门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质量等业务培训,组织进行《测绘作业证》申报及年审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测绘许可证》的审核和换证工作。

第十一条公司精测分队工作职责

(一)公司精测队在生产管理部测量主管直接领导下工作,为全公司施工生产服务。

(二)负责新建工程项目的桩点交接、复测、相关枝术文件的交接复核工作。

(三)负责对重难点工程,大桥、隧道、大型地形测量等项目进行控制测量,并编写测量作业指导书对项目测量班进行交底。

(四)负责全公司重点工程的监控及过程检查工作,负责工程的竣工测量及归档资料审核工作。

(五)负责测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应用和指导工作。

第十二条项目测量班工作职责

(一)项目测量班受上级主管部门和项目部领导,其测量业务必须服从主管部门的管理。

(二)认真执行《测绘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ISO9000标准和《测绘生产质量规定》,确保公司测量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三)圆满完成本项目所有测量工作,其测量成果必须满足《测规》要求及本工程的相关规定。

(四)按相关规定做好测量成果的复核及换手测量工作,切实做好过程中自检、互检工作,对线路测量应不定期与相邻标段相互联测,并

将情况互相反馈,同时应做好现场的技术交底和跟踪检查工作。

(五)做好测量成果申报及签认手续及测量资料归档工作。

(六)保护好管区内的测量标志,特别要加强对国家永久性测量标志的重定保护,确保其完好性。

(七)按照《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做好测量器具的管理、使用、保养以及周期计量检定工作。

第十三条项目测量主管工作职责

(一)认真贯彻落实《测绘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的各项管理

制度,负责项目测量班的全面管理,积极带领测量班完成本项目的测量任务。

(二)负责新上场工程项目人员、设备需求计划的编制与申报工作,并对班内人员进行合理分工,确保工作有序展开。

(三)负责编制工程项目测量作业指导书,如: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施工放样作业指导书、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和竣工作业指导书等。

(四)负责技术资料的计算、测量成果的检验、测量技术交底等工作。

(五)负责测量资料的整理及归档工作。

(六)负责各工种、各专业间以及相邻标段测量协调工作。

(七)按照《监控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的有关要求,监督做好仪器的管理、使用、保养、以及组织周期检定工作,并做好建档、建表工作。

(八)单项工作完成或者工程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测量专业的技术总结工作。

(九)协助做好工程的验收移交工作。

第十四条项目测量人员工作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及工作安排,做好本职工作。

(二)精通和掌握测量专业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性能,熟练掌握各种工作程序,按照相关测量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完成任务。

(三)认真掌握《工程测量规范》和工程设计图纸的有关要求,所完成的测量成果应符合相关规定。

(四)工作前要对图纸及测量放样资料认真复核,经复核无误后方能使用。

(五)工作中要认真细致,操作有序,各工种间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六)对已完成的测量成果必须复核,确认无误后方能交付使用。

(七)做好现场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八)按照《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要求做好测量设备的使用、保养、周期检定以及管理工作。

第四章测量仪器管理规定

第十五条测量仪器的购置及配置

(一)全公司的测量仪器由公司生产管理部统一购置、配置及管理。

(二)各项目部根椐工程情况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作出详细

计划,包括: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并向生产管理部提出申请,生产管理部规据实际情况进行配发。

(三)生产管理部根据公司仪器情况及工程的需要作出采购计划,计划书中包括所需的仪器名称、标称精度、型号、数量、目前市场参考价格,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核和总经理批准后由测量主管负责人或委托相关人员购买。

(四)测量仪器购买时必须到具有《测量仪器营业许可证》的经销部门或知名生产厂家购置,而且必须是货真价实,杜绝伪劣商品和淘汰产品出现。凡购进低劣产品者责任自负。购置仪器时必须按设备清单进行验收,同时该产品必须附有出厂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必要时送到计量检定机构进行计量检定,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进货。

(五)仪器购进后由测量主管部门或授权项目部技术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包栝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标称精度、数量、资料等,确认无误后签字验收,验收报告存入仪器档案。

第十六条建立仪器使用档案

测量仪器必须按照《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建立档案,其内容包括:《测量设备管理明细表》、《测量设备台帐》、《仪器开箱验收记录》、《使用说明书》、《合格证》、《检定证书》、《校准记录》,其使用档案随仪器一起管理,生产管理部建立仪器转移记录,跟踪仪器使用情况。

工程结束后仪器档案随仪器由项目测量主管负责送回生产管理部统一管理。

第十七条在用测量仪器的管理规定

(一)公司备用仪器由生产管理部统一管理,项目部在用的测量仪器由项目测量负责人指定专业人员使用和管理,管理及存放必须符合《监视与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要求。

(二)仪器使用者必须对所使用的设备性能全面了解和熟练掌握,按照其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使用,非专业人员不得使用仪器。

(三)工作中注意对仪器的保护,一般测站不得离开人。工作中要打伞以免风吹日晒对仪器的损伤,仪器转移测站时应装箱搬运,如果测站较近直接搬走时必须检查其连接螺栓是否牢固,并将制动螺栓松开以免磨擦损伤。运行中不得跳跃以免造成意外。

(四)使用中如果出现转动失灵,光路轴系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使用。非专业人员严禁拆卸,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害,应由专业检修人员排除故障或送计量检定部门检修。

(五)每次工作结束后必须对仪器进行擦拭保养存放,存放必须满足仪器的防雾、防霉、防菌的要求。

(六)对于电子仪器,包括:电子经纬仪、测距仪、全站仪等器具及其附件,必须按仪器的有关规定进行使用和保养,严防过分充、放电造成仪器的损害。

第十八条加强对仪器的现场校准和计量检定工作

(一)现场校准

测量仪器由于使用频繁、搬运等原因造成仪器出现误差,会给测量成果造成影响,因此必须经常性地对在用的测量仪器进行检验校正,并且记录存档。

现场检验场地应选择平坦宽畅并通视情况良好,检定时应尽量避

免风、雪天气以及人为的干扰。

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检验校准

1、仪器的外表检查

(1)仪器的外表无脱漆、锈蚀和碰伤,密封良好。

(2)望远镜和读数显微镜应有均匀的亮度十字丝分划板、度盘、测微尺成像清晰。

(3)转动机构及微动机构运转平滑,无跳动,制动机构平稳可靠。

2、测量仪器主要轴系的检验

(1)水准仪的检验:

a、圆水准器轴平行竖轴的检验(转动180度应在圆分划圈内)。

b、望远镜分划板横丝与竖轴的垂直度(少于1’)

c、长水准管轴平行视准轴的垂直度(DS1 ≤ 10”、DS3 ≤ 12 ”).对于自动补偿机构的仪器第一周内每天应测定i角一次,i角稳≤定后每15天测量一次。

d、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性能检验(8’),对于带有自动检验设备的补偿水准仪每次测前应检核一次。

(2)经纬仪的检验:

a、水准器轴与竖轴的检验其值不能超过其水准器角值.

b、横轴与竖轴的检验(J2 ≤ 15”、J6 ≤ 20”).

c、视准轴与横轴垂直度的检验(DJ2 ≤ 8”、J6≤ 10”).

d、指标差的检验(DJ2 ≤ 16”、J6 ≤ 20” )

e、光学对中器视轴与竖轴的检验( ≤ 1mm)

f、二倍照准部的检验(J2 ≤ 16”、J6 ≤ 20”)

(3)全站仪的检验

a、全站仪的外部与各轴系检验参照经纬仪检验。

b、测距部分用标准钢尺进行比对,如其中误差超出其标称精度时必须送检。

(一)周期计量检定

1、根据《计量法》及其实施办法六号公告规定,在用计量器具必须依法检定,检定周期为一年。全站仪列为国家强制检定项目,不得超期检定,水准仪、经纬仪属依法检定项目,应依法检定。

2、仪器送检时必须将仪器送到由政府计量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依法检定,并索取其检定证书。

3、仪器《计量检定证书》原件存入其档案,复印件送生管部备案。

4、公司各级测量部门将其在用的测量仪器由测量主管组织送检,其检定费用由仪器使用单位支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新购或资金紧张等理由拒绝送检。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测量仪器仪表。

第十九条测量仪器安全养护的三防措施

测量仪器的防锈、防雾、防霉是仪器保养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仪器的三防工作,才能有效地保证其工作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各级测量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仪器三防养护技术,对在用仪器认真保养维护。(一)、防雾措施

1、每日收装仪器前,应将仪器光学零件外部表面清刷干净,再盖镜头盖,并使仪器外表清洁后方能装箱密封保管。

2、仪器外壳有通孔的,用完后须将通孔盖住。

3、仪器箱内应放入干燥剂或防雾剂。

4、一般情况下6个月(湿热季节和温执地区1—3个月)应对仪器的光学零件外露表面进行一次全面清擦。

(二)、防霉措施

1、每次清擦完光学零件表面后,再用干棉球擦拭一遍,以便除去表面潮气。

2、调整或操作仪器时,勿用手心对准光学零件表面。

3、一般情况下6个月(湿热季节或湿热地区3个月)须对仪器的光学仪器的光学零件外表进行一次全面清擦。

4、每次测区作业终结后,应对器零件的光学零部件外露表面进行清擦。

5、防止人为破坏仪器的密封造成湿气进入仪器内腔和侵润光学零件表面。

(三)、防锈措施

1、每日收装仪器前,应检查金属祼露的临时保护层是否完好,如有缺陷时须及时补涂。

2、凡测区作业终结收测时,将金属外露的临时保护油脂全部清除干净,涂上新的防锈油脂。

3、外业仪器的防锈用油脂,除应有良好的防锈性,还应具有优良的置换性,并应符合挥发性低、流散性小的要求。

4、一般情况下6个月(湿热季节或湿热地区1—3个月)须对仪器外露表面的润滑防锈油脂进行一次更换。

第五章测量成果质量管理制度

第二十条测量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测量成果的法律、法规,对所完成的测绘成果质量负责。公司设置测量质量管理机构,公司和项目测量主管为专职质量检查人员。对测量成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执行国家标准、测绘行业标准,遵守技术设计书要求。

第二十二条测量人员在测量过程中必须落实“自检、互检、质检人员检查”的三检制度。

第二十三条测量项目成果必须做好技术设计书,工作完成后编制技术总结,成果资料整理及归档应符合相关要求。

第二十四条认真落实公司相关质量的奖惩制度。

第六章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规定

第二十五条认真执行《测绘法》、《档案法》、《保密法》及测绘成果管理的各项法律法律,公司、项目部两级测量部门认真做好测量成果及其资料管理工作。

第二十六条项目测量班负责现场测量的原始资料收集、整理、根据有关要求做好测量资料归纳、汇编及资料管理工作。

第二十七条公司精测分队负责大型控制网、大型地形图等测量项目的资料整理工作。

第二十八条测量成果及测量资料必须符合《测规》相关要求。

第二十九条使用测量成果和查看资料必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方可实施。

第三十条一般施工测量用的测量点位保护到工程移交后二年,对于竣工工程的控制点、中线点、水准点、变形观测点应在工程移交前按要求恢复并移交。

第三十一条现场测量资料保存至工程移交后二年,如属于竣工文件要求的内容则应编入竣工文件交公司档案室保管,其它测量资料交生产管理部保管。

第七章测量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培训规定

第三十二条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需要,培育合格的专业测量人才,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公司对上岗、在岗的测量人员进行专业及质量培训,旨在能应用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全面提高公司的测量水平和测量成果质量。

第三十三条培训对象为本公司的测量技术干部、测量人员,培训内容包括:工程测量技术、测绘质量管理工作、新设备新理论的应用、高级测量工培训、地形图制图、仪器检修技术等。

第三十四条生产管理部根椐测量工作的具体情况作出计划,经主管领导批准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三十五条凡经由公司组织、批准的各种学习,其相关费用由公司(或项目部)财务根据具体规定报销。

第八章采用先进的测绘技术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

第三十六条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是我公司测量工作管理的重要任务。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及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的全面推行,从而提高了测量速度和精度,使测量成果质量得到有效保证,促进测量队伍全面发展。

第三十七条公司鼓励和支持测绘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创新,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测绘水平和能力。

第三十八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鼓励测量人员在岗位上学习创新,公司采用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和参加各种技术培训等方式全面提高全公司的测量水平以及测量人员质量意识,以促进公司质量工作的全面发展。

第九章奖励与责任追究规定

第三十九条测量管理实行奖励与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责任心强、业绩显著、仪器管理完好无损、科技开发和技术比赛获奖者给予奖励。对于不按本细则执行,工作出现差错造成责任事故者给予处罚。第四十条奖励与处罚将在每年年终进行,按照各项目部自己评议推荐和公司主管部门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对评选出的优秀测量班组和先进个人给予物质奖励。

第四十一条奖励条件及细则

(一)对项目测量班能按时完成年度测量任务,班内精神面貌好,凝聚力强,成绩显著,无测量责任事故者,奖励1000元。

(二)对在岗测量人员能积极工作,听从指挥、爱护测量设备、刻苦钻研业务,工作成绩显著者给予500元奖励。

(三)对参加系统内各种技术大赛获奖者给予500元奖励。

第四十二条奖励名额设置

(一)优秀测量班组根据在建工程项目数量按10%比例设置,一般情况下设1—2个。

(二)测量先进个人按在建工程项目30%的比例设置,通常设3-5人。

第四十三条处罚规定

(一)因管理松懈或不按本细则规定使用仪器,造成仪器损坏,按修理费用50%对责任人予以罚款;造成测量仪器丢失的,按原价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二)因工作不负责任,或消极怠工不执行本细则的有关要求,出现了测量质量事故,给单位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或影响,将追究测量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测量成果不复核,使用未经闭合的数据,不按规定进行技术交底等造成经济损失者,将追究测量主管的责任。

第四十四条罚款标准及范围

(一)对因测量工作失误,造成一次性直接经济损失在2000元以下者,罚责任人损失额的15%。

(二)造成一次直接经济损失在2000~10000元以内罚责任者损失额10%;10000~50000元罚责任人5%,并调离岗位;严重者将处以降级、行政处分等处理。

第四十五条测量人员在工作中因不可抗拒的原因或自身受到生命威胁的情况下造成仪器损坏,将对其酌情处理。

第十章测量工作管理程序

第四十六条测量人员上岗前必须经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由公司主管部门统一报省测绘局领取《测绘作业证》后,方能从事测绘工作。

第四十七条公司的测量人员由主管部门委派,各项目部上场前编制项目所需的测量人员、仪器设备计划,由生产管理部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按相关规定实施。

第四十八条项目测量主管由测量主管部门推荐,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确定。项目测量主管应认真履行其职责,负责项目测量班的管理、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工程桩点的交接及复测、控制测量、施工过程测量、竣工测量、设备及资料管理等工作。

第四十九条重难点工程由公司组织精测分队进行控制测量,一般工程由项目测量班组织实施。任何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对业主(设计部门)的桩点及数据进行复测和复核,并将复测报告呈业主审核。

第五十条所有工程测量项目都应编制《测量作业指导书》。大型控制测量的《作业指导书》由公司精测队编写,项目测量班编写该项目的《测量作业指导书》,《测量作业指导书》应由生产管理部主管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第五十一条《测量作业指导书》应分项分阶段按要求编写,《测量作业指导书》应满足《测规》及工程施工的需要。各阶段作业指导书编写内容及流程如下:→

(一)《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编写工艺流程图

技术设计→踏勘、选点、建标、埋石→仪器设备检校→外业观测(测角、测距、水准、GPS)→观测原始记录检查→数据预处理、平差计算→整理成果资料→编写技术总结报告→检查验收

(二)《施工放样工艺作业指导书》编写工艺流程

读写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放样数据准备、计算程序准备→检核→测放建筑物轮廓点线→检核→绘制交样单交样→资料归档

(三)《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编制工艺流程式

技术设计→施工期周期观测→观测仪器检验→外业观测→观测资料检查→平差计算→编制成果表→观测成果整理分析→编写变形分析报告

(四)《竣工验收测量作业指书》编制工艺流程

确定测量方法→确定测量设备→测设测站点→外业数据采集→检查→内业计算→验收地形图、纵横断面图、工程量计算表、坐标比较表、安装偏差数值表→检查→归档报送验收资料。

第五十二条项目测量主管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根据《测量作业指导书》的相关要求制定完整可行的工序管理流程表,加强工序及基础工作的管理,有效控制影响测量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第五十三条测量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技术文件进行审核,计算和编制测量计算书,装订成册并由计算、复核人员签字方可使用。对于有特殊要求或复杂的建筑物如桥梁的线心、梁心、墩心必须标识清楚,计算成果必须分项列表,以免混淆。

第五十四条项目部测量负责人应经常组织测量人员对《测规》进行学习,提高质量意识,使质量意识贯穿到工作中去。工作中作业人员必需落实自检、互检、质量人员检查的三检制度,重大及关键工序应设置必要的检验点,通过不同人员、测量方法、测量手段实行工

序产品质量的现场检查,使工序产品达到质量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确保产品质量。

第五十五条测量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向施工单位进行成果交接,交接分资料和现场两部分进行,并做好交接记录。工作中必须跟踪检查,确保不出任何差错,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纠正。

第五十六条变形监测

(一)、对于高层建筑、特大桥隧、深基坑开挖及支护、高填方及特殊路基、重大设备基础以及《测规》和业主明确规定的工程均要进行变形监测。

(二)、由测量主管根据工程情况编制《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指导监测过程的测量工作。

(三)、收集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测量成果必须满足要求。

(四)、埋设变形观测控制点,观测点埋设要稳定牢固,尽量避逸施工干拢。

(五)、测量时应选择较好的天气条件,尽量避免风、雨、雪等不利于测量的天气,确保测量准确可靠。

(六)、观测周期及次数应满足《测规》外,也应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变增减及其它变化调整观测次数,使每次观测能真实反映出建筑物的变化情况。

(七)、每次观测结束后及时整理出测量成果,描绘出其变形曲线,并及时将结果向主管部门和领导反馈。

(八)、工程结束后整理变形观测资料,编写技术总结。

第五十七条竣工测量

(一)、当工程结束后,项目测量班应及时进行竣工测量工作。

(二)、测量主管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编制《竣工测量作业指导书》,以指导该项测量的工作,其测量成果应满足《测规》及相关要求。

(三)、测量前全面将仪器进行检校,确保测量仪器符合其标称精度。

(四)、必要时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复测,以确保竣工测量的质量,竣工测量成果应满足《测规》及相关要求。

(五)、竣工测量应做好外业数据采集(包括主要桩点、轴线的恢复及埋设)、内业资料的计算、归档报送验收资料工作。

测量队工作管理办法

郑万高铁湖北段7标一分部测量队工作管理办法 初稿

项目部测量队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搞好工程测量,提高测量成果水平,是防止测量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第二条测量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以及国家、行业、部门的现行法规、政策、规定和办法,还应具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努力作好本职工作。 第三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单位在保持工程测量队伍相对稳定的同时,必须加强工程测量人员的知识更新,不断提高测量人员的素质。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使工程测量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第二章职责 第四条测量工作实行测量队长负责制,测量队队长负责整个项目的测量工作。 第五条测量队工作职责范围 (一)负责本项目的测量业务管理及施工测量工作,对本项目的测量相关工作负责。 (二)负责贯彻实施上级转发或下达的有关技术要求和

规定。 (三)明确测量人员的职责,熟悉测量的规范、标准和精度要求。 (四)负责本项目测量队伍的建设和测量设备的管理。 (五)参加业主和监理组织的交接桩、控制网复测等测量工作。 (六)组织参与工程项目的开工复测和竣工测量,实施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和变形观测等工程测量工作。 (七)协同工程技术部门完成对重难点工程部位的施工过程测量检查工作。 (八)积极配合工程部做好工程计量、变更索赔原始测量资料的收集工作。 (九)组织本级测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十)有针对性地制定测工培训计划并督促落实。 (十一)保障与监理人员的信息畅通,在正常合理的工作范围内,积极配合监理做好与测量相关的各项工作。 (十二)完成测量大队及项目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测量队长岗位职责 (一)在项目部领导的领导下,全面负责项目部测量技术管理工作。 (二)组织项目测量队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合同段内交接桩、控制网复测等测量工作。 (三)组织制订本项目的测量组织实施方案、工序测量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保障措施。

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目的 识别并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设备,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 2范围 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备,如工作场所、硬件和软件、工具和设备、支持性服务如通讯、运输设备等的控制;对工作环境中的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 3职责 3.1生技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备进行控制。 4程序 4.1生产设备的识别、提供和维护 4.1.1设备的识别 企业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活动所需的设备包括: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机械设备和工具(包括工、卡、量具)、软件(计算机网络)、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通讯设备、运输设备等。 4.1.2设备的提供 a) 生技部根据使用部门的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提出生产设备配置要求,总经理批准后,由市场部具体实施采购;

b)需要自制的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由生技部设计,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加工制造。 4.1.3设备的验收 a)采购或自制完成的设备,生技部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由生技部和使用部门在《设备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并记录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设备验收单》由生技部保管。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使用部门自行验收; b)验收不合格的设备,生技部与供方协商解决,并在《设备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 c) 生技部对验收合格的设备进行编号,建立《设备管理卡》和设备档案,并在《生产设备一览表》上登记; d)生技部根据验收合格的设备验收单办理登记和建档手续;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仓库凭设备验收单办理入库手续。 4.1.4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a)根据生产需要,生技部组织编写设备的操作规程,按《文件控制程序》由管理部发放给使用部门。对于大型、精密设备或关键、特殊过程所用的设备必须有操作规程,相关操作人员应由部门负责人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b)生技部制定《设备周保养项目表》,规定保养项目,频次,按有关规定发给使用部门各岗位人员执行,各部门负责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生技部每半年收集《设备日常保养表》,整理入档并作为制定年度检修计划的依据;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实用版

YF-ED-J284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为更好地做好测量工作,特制定本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1)测量员在技术员的领导下工作,要认真熟悉图纸,及时掌握设计变更及洽商。 (2)做好红线桩交线,确保测量精度。 (3)施工中要认真熟悉图纸,根据移交的测量资料,做好复测工作,认真控制测量精度,为施工人员提供建筑物轴线、标高及细部主要尺寸,做好楼层观测记录,定期对建筑物进行垂直偏差检查,并做好记录。 (4)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施测

人员要坚持复核签字制度,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测量原始资料和测量成果资料,并要装订成册,归档保存。 (5)测量仪器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使用中避免仪器受震、倾倒和碰撞。使用后要随时清点仪器的附件、工具,及时擦拭,保持清洁。 (6)为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永久和半永久的标桩必须设置牢固,有明显标志,并且加以保护。

ISO9001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

1.0目的范围 本程序文件的目的是通过对工作环境的确定、提供,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本程序文件规定了工作环境的控制要求和方法。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的控制。 2.0引用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3.0术语和定义 工作环境: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注:条件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和环境的因素(如温度、承认方式、人体功效和大气成分)。 4.0职责 4.1技术部门 负责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生产现场所需的工作环境条件(标准)。4.2综合管理部门 负责办公室和成品库房工作环境的控制。 4.3生产管理部门 4.3.1负责生产过程中库房工作环境的控制。 4.3.2负责对生产现场工作环境的控制;负责安全和工作环境的控制。 4.3.3负责原材料、外购成件和辅料等库房工作环境的控制。 4.4承制单位 负责按照工作环境控制要求组织实施。 5.0控制要求和程序

5.1办公室的控制要求 5.1.1办公室物品实施定置管理,文件资料分类管理,标识清楚,易于查找。 5.1.2办公室门窗、墙壁、天花板等设施完好整洁,室内明亮、空气清新,地面平整、干净,通道畅通。 5.2生产现场的控制要求 5.2.1生产现场的环境条件应符合技术条件、标准的规定,以保证产品所需的环境要求。 5.2.2热处理、打磨工作间、锻造生产现场等应配置有效的通风系统,保持通风良好。 5.2.3凡有温度、湿度要求的作业场所、生产现场必须严格按要求控制,并每天在“温度、湿度记录表”中填写实测数据。 5.2.4热处理、锻造等生产现场一般工作温度为常温;生产现场环境噪音应控制在85dB以内。 5.2.5各种理化试验的环境应符合相关标准、理化试验技术条件及设备、仪器说明书的规定,如磁场、震动、高频、灰尘、腐蚀性气体、放射性、噪声、光线、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设备、仪器、仪表、材料和试验方法允许的范围内。理化试验人员应对理化试验规定的理化环境定期进行测试并做好原始记录。5.2.6计量工房等精密工作间应保持恒温、清洁、照明等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5.2.7生产管理部门、物资供应部门和承制单位库房严格按技术资料、工艺流程记录卡等发放原材料和零部件。 5.2.8生产单位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多余物,并按指定位置集中存放,保证产品的清洁度要求。 5.2.9生产现场文明生产 5.2.9.1进入生产、试验场地应按规定穿着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及遵守

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实施细则

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目的和意义 施工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 强施工测量管理工作,明确测量工作的任务和职责,确保测量工作及时地、精确地满足施 工生产的需要,特制定本细则。 施工测量是工程开工前、工序作业前、项目竣工前技术准备工作的重要环节,又是对 已完工的工程实体位置、高程、几何尺寸检测及位移变形观测的重要手段。它既是工程建 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总体 要求 为保证工程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必须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合理组织测量人员,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严格按照设计及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测量,在满足测量精 度的基础上积极为施工生产服务,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 原则 在测量布局上,应遵循“由整体到布局”的原则;在测量精度上,应遵循“由高级到低级” 的原则;在测量次序上应遵循“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在测量过程中应遵循“随时检查, 杜绝错误”,“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原则。 施工测量的依据 施工测量以工程合同、设计文件(含变更设计)、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桩资料、工 程所属行业测量技术规范(规则)为依据。 施工测量的三个阶段 施工测量工作分三个阶段,即开工准备阶段测量、施工阶段测量和竣工阶段测量。开工准 备阶段测量包括:交接桩、设计控制桩贯通复测、施工控制网建立、地形地貌复核测量。 施工阶段测量包括:施工放样测量、工序检查测量、施工控制网复测、沉降位移变形观测 及安全监控测量。竣工阶段测量包括:竣工贯通测量和工点竣工测量。 设计控制桩交接 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参加的现场交接桩工作,根据设计院提供的 资料,对设计平面控制桩和高程控制桩等逐一进行现场确认接收,做好交接记录,办理交 接桩签认手续。交接记录应详细注明缺桩和桩损情况及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接桩后及时 清理桩址周围杂物,建立醒目的桩位标志,并进行必要的保护。 设计控制桩贯通复测 根据设计控制桩的精度等级要求,编制平面、高程控制点施工复测方案, 控制点加密测量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对设计平面控制桩及高程控制桩进行贯通复测,对丢失或损坏的控 制桩点进行补设(或由设计补设),并与相临标段的设计控制桩进行联测(不少于两个桩点),当复测成果与设计不相符时,应及时与设计沟通解决。完成后编制复测成果报告书,经监理、设计签字确认后使用。 施工控制网建立 在熟悉本标段设计路线和结构工程平面图的基础上,根据施工测量的需要,确定在设计控 制网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或重新布设测量控制网点,相邻加密桩点保证通视且间距不宜超 过300m。测量完成后编制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书,经监理复核确认批准后方可用于 施工放线测量。 地形地貌复核测量

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表

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表 篇一:新表部门周工作计划目标完成情况表 部月份第周工作计划目标完成情况表 篇二:XX年度工作计划及执行情况 新蔡县龙口镇崇德中学XX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蔡县教育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切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教,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教育局“办特色学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的协调、均衡、持续发展,继续朝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办学目标前进。 二、主要工作 (一)、师德师风建设 1、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创新学习方式和内容,提升党员素质、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 2、将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使我校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3、以“师德六条”、“教师行为六不准”等相关资料作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教材,定期开展学习活动。 4、加强师德教育,贯切落实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提高师德素养。倡导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职业精神,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加强教师主人翁意识培养,让“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理念深入教师心中,成为教师工作、学习、生活的源动力。 6、认真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强化遵纪守法意识,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为依据,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工作 1、加大培训力度,采取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岗前培训、参加函授自考、实施络“国培计划”项目等办法提高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和能力。 2、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抓好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技能培训。 3、组织好“请进来、走出去”活动。请有教改经验、教学成果显著的教师到校办讲座。积极选派学校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培训和教学观摩等活动。 4、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全校教师业务水平进行

铁路工程测量工作管理细则

铁路工程 测量工作管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甲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测量工作,提高工程测量管理水平,明确各方职责,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是工程的一部分(固定资产的一部分),参建各方要认真依据国家和铁道部保密规定对工程测量控制网设施及资料进行管理。 第三条铁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4.《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 5.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2001); 6.《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 第二章测量工作职责分工 第四条建设单位职责 1.甲乙复线铁路公司筹备组(以下简称“筹备组”)工程管

理部负责测量工作日常管理。负责组织对工程测量控制网设计方案审查和批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全线和控制测量工点的控制基桩进行交接和复测,对测设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组织平差,统一组织复测和验交,督促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做好基桩维护、资料保管和交接工作,协调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的测量工作。 2.必要时筹备组可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项目进行测量验收、抽检、复核和误差/粗差争议的核查,对重要工点和重要工程进行监测和观测,主持竣工测量和竣工交接工作。 第五条设计单位职责 1.按铁道部要求进行本线测量方案设计,提出测量精度标准和要求; 2.答复测量咨询意见; 3.按铁道部或筹备组审查意见修改设计; 4.按要求布设全线和控制测量工点控制基桩(CPI、CPⅡ和水准点); 5.向施工、监理单位进行设计交底,移交测量设计文件,现场点交控制基桩,内容如下; ⑴CPI、CPⅡ、水准点成果表及点之记。 ⑵桩橛包括CPI、CPⅡ、水准点等。 ⑶测量技术报告。 6.参加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误差/粗差的处置,并提出处置方案;

生产环境控制程序

欢迎阅读1.0 目的 为保证正常生产需要,确定和实施工作环境所需的人和物理因素,使产品符合要求。 2 范围 3 职责 3.1 行政部定期抽查各车间的工作环境情况。 3.2 各部门主管负责分管范围的工作环境符合要求。 3.3 公司应提供适宜的工作场所。 4 5. 5.1 的环境能够: 满足生产要求,保障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员工归属感及提升企业形象。 5.2 工作环境的要求 5.2.1 人员控制要求 所有参加生产作业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能够适应其岗位工作的环境和资格要求; a) 进入洁净区的所有人员,应符合人员卫生管理规定的条件; b)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 ,应执行人员进入生产区的规定; c)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应符合工作着装管理的规定 5.2.2生产环境的控制

a)根据产品质量要求,针对生产过程中有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环境、设备、人员的健康、洁净区及服装等的控制,由生产部编制?洁净区管理制度?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其中对在环境控制区域内临时工作的人员须接受必要的培训或在训练有素的人员的监督下工作,进入洁净区前要在“进入洁净区人员记录表”上记录并有生产科长监督确认签字。 b)行政部按?培训管理程序?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确保所有人员都能正确理解,掌握。 c)生产控制区域与非生产控制区域均需要有明确标识,人员进入生产控制区域后,则严格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控制。 d)生产车间环境卫生按30万级净化车间环境的要求,严格执行?洁净区管理制度?。 e)空气压力保持正压,没有空气紊流现象。 f)生度, 相对 g)各消毒等动 h)操污染造成 i)车照? j)区域内的定要求, k)员过程中发可进行原 l)生 m)其 n)生 5.2.4 5.2.3 6.0 ? ?洁净 7.0 7.1 7.2 车间菌落数检测记录 7.3 风速检测记录 7.4 员工手、工作台面菌落数检测记录 7.5 净化车间尘埃粒子数检测记录 7.6 净化系统运行记录 7.7 场所清洁消毒记录 7.8 车间设备清洗记录 7.9 管道清洗记录 7.10 工作服清洗记录 7.11 清场记录 7.12 消毒液配置记录

测绘工作实施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工程车辆段 拆迁测绘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轨道交通9号线在福田辖区涉及到23个站点(含区间段9个),分别为下沙站、香梅站、 景田站、梅山站、下梅林站、梅村站、上梅林站、梅林东站、红岭北站、园岭站、红岭站、 大剧院站、车辆段、出入段线、出入场线、停车场施工、滨海医院~下沙区间、车公庙~香梅~ 景田2区间、下梅林~梅村区间、1~2梅林东站~银湖站区间、红岭~大剧院~鹿丹村-人民南~ 春风区间,具体位置详见下图: 二、工作内容 现状详测,包括测绘范围(包括永久占地与临时占地)地界放桩及建(构)筑物、附着 物现状测绘。三、工作计划 a、外业时间:5月29日~6月8日,完成资料收集、外业控制布设及建(构)筑物、 附着物数据采集; b、内业时间:6月8日~6月15日,完成数据编制及报告整理; c、检查时间:6月14 日~6月18日,进行初检及复检; d、初稿确认时间:报告初稿出来后,提交拆迁方及业主进行核对确认,无异议后,业主 需签字盖章。三、人员安排 篇二:工程测量实施方案 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四标五分部 测量实施方案 编制: 审核:审批: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云桂铁路(云南段)四标四分部 2012年9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施工测量方案 (1) 四、组织人员及设备 (2) 五、质量保证措施 (4) 云桂铁路云南段ⅳ标四分部测量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分部承建的云桂铁路(云南段)站前ⅳ标管段全长17.06km,管段起讫里程为 dk514+140~dk531+200,全线处于两道缓和曲线及之间所夹直线上。含隧道3座,为老八冲 隧道530m,老寨隧道332m,幸福隧道进口段4898m;桥梁6座,其中特大桥2座,大桥3座, 中桥1座,路基8km,车站一座。 二、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设计院交接的控制桩及我分部沿线路布设的加密桩; 3、其他现行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 三、施工测量方案 配备徕卡tcp1201全站仪一套、lc402全站仪两套、中纬zts602lr全站仪两套。lc402 全站主要用于隧道施工放样,徕卡tcp1201全站仪主要用于桥梁、路基施工放样及导线复测,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6S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2、地面的环境要求:没有闲置于各生产车间的清扫用具、垃 圾桶、材料箱、纸箱、容器、油桶、漆罐、油污等。 3、工作场所的环境要求:使用拖把、扫帚定时清扫工作场 所、车间、厂房的地面、塑料板、工作台、机器设 备、测量设备等。 4、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5、生产现场不准穿拖鞋、穿高跟鞋,佩戴工作证上岗。 6、不合格区、可疑品区、或安全警戒线使用红色油漆或红色胶 带标识。 7、在制品堆放整齐,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8、工作环境是指对制造和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过程周围的条 件。 9、在通道上不可停留或存放任何物品。 10、正确佩戴工作场所规定的安全帽、眼镜、口罩、耳塞、防护 罩等。 二、选择题(请填写字母,每题4分,共20分) 1、工作场所内不可放置日内不使用的物料。(B) A、两 B、三 C、五 D、七 2、红色油漆或者红色胶带标识是区域。(B) A、待检验区 B、不合格 C、合格 D、暂放 3、料架上不准存放、或其他非材料的物品。 (D) A、半成品、废料 B、成品、呆滞料 C、半成品、成品 D、呆滞 料、废料 4、是指将办公场所和现场的工作环境打扫干净,使其保持在 无垃圾、无灰尘、无脏污、干净整洁的状态,并防止其污染的发生。 ( A ) A、清扫 B、整理 C、整顿 D、清洁 5、暂放区是指指因需流入下一流程或等待电梯或等待出货等物品暂 时存放的区域,暂放时间限为内,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 而定。( A) A、一周 B、五天 C、二周 D、三天 三、判断(请打√或×,每题4分,共20分) 1、工作场所可以有衣服、拖鞋、雨伞、皮包、空盒子、花盆、烟灰 缸、纸屑、杂物等。(×) 2、安全出口必须畅通,不可堵塞,并且要有“安全出口”标示。(√) 3、不良品放置场地应用黄色标签予以标示。(×) 4、厂房设施卫生区域须安排人员不定期清扫与整理。(×) 5、与工作环境管理有关的质量记录的保存和保管,由相关部门依《文件与记录管制程序》进行作业。(√)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017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2017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2017年合同法规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2017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 合同法规部顺利完成了每一项工作目标和工作要点,认真做好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同时本部门人员虚心向其他部门同事学习请教, 断提高充实自己,很好的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一年来,我们感觉收获颇多、感慨颇多,其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为了在2018 年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迎接新的挑战,特将2017年工作情况按照合同管理部分和法务管理部分,总结如下: 一、合同管理部分: 工作要点1.1 : OA系统中提交到我部门的合同100%进行审核。 在2017年度,我局大部分的合同已经实现在OA系统中进行审核, 凡是在OA系统中提交至我部门的合同,均100%进行了审核。全年O. 系统中共审核合同3791份。 其中,对于项目金额大于三千万且单个合同金额大于十万元的合同在处机关审核完毕,并发起局审批流程后,需要经过局合同法规部、项目管理中心、财务物资部、审计监察部、主管局领导审核,各部门提出修改意见后,处机关合同管理人员和项目上合同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依据修改意见对合同进行修改,特殊情况不能修改的我们再联系局机关各部门进行沟通,说明情

况,最终修改完毕且经我部门核对无误后方可加盖电子签章。 对于其他金额的合同,在处机关审核完毕,并发起局审批流程后, 我部门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处机关合同管理人员和项目上合同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依据修改意见对合同进行修改,特殊情况不能修改的需要和我部门进行沟通,说明情况,最终修改完毕且经我部门核对无误后方可加盖电子签章。 工作要点1.2 : 0A系统之外,走手工审批流程的合同100%进行审核。 在2017年度,对于一些由于特殊原因,不适宜在OA系统中进行审核的合同,我们要求相关单位和部门走手工审批流程,对于提交至 我部门的手工审批的合同,我们对其100%进行了审核。全年共审核此类合同1412份,其中合作项目联合施工协议70份,房地产建设部各类合同15份,局机关其他部门各类合同11份,其他合同1316份。 由于一些合同属于阴合同(比如合作项目的联合施工协议及某些工程分包类合同),不适宜在OA系统中进行审核;还有一些合同(主要是局机关各部门合同)由于数量较少,并没有在OA系统中设置专 门的审核流程。对于上述合同我们要求相关单位或部门填写合同审批表,我部门负责联系局机关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主办单位或部门依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并在我部门核对无误后方可签订。 工作要点1.3 :合同签订之后100%进行备案。 在2017年度,我部门对签订的各类合同,进行了100%备案。 对于在OA系统中进行审核的合同,我们要求相关单位在合同签订完毕后,将合同相关信息录入OA系统中的项目管理模块,并将双方签字盖章的

基础设施及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用于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工具,工装,设备,环境设施,工作场地等资源进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获得有效的支持。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用工装机械,附助用工具设施,对及场地等资源 3 职责 3.1生产部,设备管理员,负责对生产用工装设备的校验、定期保养,异常检修,管理; 3.2管理部,负责对非直接用于生产的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规划安置. 4 程序 4.1 设施的确定 4.1.1 基础设施包括:工作场所(如办公场所)、生产设施(如生产设备、照 明设施、水电气控制设施等)、公司局域网、支持性设备和工具(如维修用设备工具等)。 4.2 设施的提供 4.2.1 设施的采购:一般物资设备的采购,由制造部填写《采购申请表》,具 体按照《采购控制程序》,经审批后实施;办公用品采购,由管理部按《办公用品采购 管理制度》执行,经审批后实施;新开发产品所需生产设施的采购,由技术部门提出 申请,由公司领导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策划确定设施的项目、数量及投入的资金等。 具体按《采购控制程序》进行。 4.2.2 设施的验收: a.新开发产品生产用设备:技术部、生产部、质量部一起负责验收,并填写 《设施验收单》,达不到要求的,应通知设施供应单位整改或退货。验收合格后,设施验收资料由制造部负责保管,设施技术资料由人事行政部存档,生产部借阅 使用。 b.常规产品新购生产设施的验收:由生产部组织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设 施验收单》上签字,并记录设施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 及资料等。《设施验收单》由制造部保管。验收不合格的设施,由生产部与供方协商解 决,并在《设施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 c.对公司的电子办公用品,包括:公司计算机的软硬件、复印机、电话机等,由 管理部负责验收。验收时应核实备件、附件、资料、配置、数量、性能等。若合格则办理入库,设备资料、图样等管理部存档;若不合格则联系供货商退货或重新供 货。 4.3 设施的维护管理和报废 4.3.1 生产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和报废 4.3.1.1生产部应建立生产设备台帐,在《基础设施一览表》中记录设备的编号、名称、数量、

施工测量工作管理制度

施工测量工作管理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工程测量工作,解决和处理施工过程测量方面的问题,配合并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同时,为了明确各方职责,保证测量工作满足施工要求,测量数据准确、可靠,确保满足无砟轨道铺设条件及动车组对线路高稳定性和高平顺性的要求,贯彻”三网合一”的理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工程测量工作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的标准、规范以及有关设计方案。 二、机构和职责 第三条组织机构 工区按照两级对工程测量进行管理,在工区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工程部负责本标段工程测量管理工作。 工区成立测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程部,负责本标段工程测量管理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工程部、安质部等部门成员及各架子队长 工程部为归口管理部门 第四条工区工程部主要职责: 1、负责对施工范围内各架子队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2、负责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以及持证上岗; 3、参加工区组织的各自管段测量设计交底,复核设计测量方案,点收设计移交的精密控制点,签署交接桩纪要; 4、负责在设计精密控制网基础上根据施工需要加密施工控制点。 (1)加密点的选点要求 加密点应选埋在便于施工放样和保存的地方,应在设计单位的CPI或者CPII控制点间进行加密,两加密点的距离应不短于300米;相邻点之间要求通视,应用GPS测量时,加密点应埋设在开阔地带,并远离高压线、发射塔架以及树木等遮盖物。 (2)加密点的埋设要求 加密点的埋设应参照铁四院《际铁路精密控制测量成果表》中的埋设深度进行埋设。际铁路施工工期较长,为保证控制点长期保存,避免锈蚀,加密点标心应采用不锈钢桩头,十字丝刻划,标石采用混凝土现场浇注,标石面规格为40cm×40cm。埋石应低于地面,四周采用方砖砌保护墙进行围护,建议顶面加盖水泥板进行防护。 (3)加密点命名原则 为防止加密点点名命名重复,在使用时造成混淆,以距离设计单位CPI、CPII点最近的地点名为基础,点名加后缀,如在某个设计控制点附近加密两个点,第一个点名后缀为“-1”,第二个点名后缀为“-2”,依次类推,点名应标识清楚,便于识别和保存。 (4)加密点控制点的施测 加密点应采用导线测量或GPS测量的方法进行施测。采用导线法进行加密测量时,应参照四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测量,采用附合导线或者导线网的形式布网;采用GPS测量进行加密时,应参照C

2017年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

**县2017年度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及重点工作 情况汇报 (2017年11月23日) 根据市考核督察组安排要求,现将我县2017年目标责任考核指标进展以及今年以来的经济社会运行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2017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措施,狠抓督导,各项目标任务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经济发展方面 市下达考核指标共16项,其中有项已经完成,有项到年底可以顺利完成。 1、地区生产总值,市下达增长目标为14%。1-9月份完成23.9亿元,占计划的81%,同比增幅达16.1%。 2、财政总收入,市下达任务为31800万元,截至10月

底,完成3.77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6.1%。 3、一般预算收入,市下达任务为12800万元,截至10月底,完成1320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6.3%。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市下达任务为20.2亿元。截至10月底,完成13.3亿元,同比增长35.3%,完成计划的80%,年底可完成目标任务。 5、省市县重点工程年度计划投资14.2亿元,其中省市重点工程完成11.96亿元,县级重点工程完成2.24亿元。截至10月底,省市重点工程完成亿元,完成计划任务的 %;市监测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亿,完成计划任务的157%。 6、重点工程落地指标,市下达任务15亿元。截至10月底,完成13.8亿元,完成计划任务的92%,年底可完成目标任务。 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市下达任务为增幅19%。截至10月底完成371497,4万元,增幅达53.63%。 8、新型工业化水平,市下达任务为33.8%。经与市经信局沟通,该项指标只考核到市级,县级没有任务。 9、粮食总产量,市下达任务为8.33万吨。截至10月底,完成105545万吨,完成计划任务的126.7%。 10、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市下达任务为31.11万亩,目前完成31.6万亩,已超额完成任务。

生产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实现我公司环境管理目标,清除事故隐患,实现人、物、场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优化组合,达到良好工作环境,提高劳动效率之目的,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确保我公司环境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2 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工程、车间及产品提供过程中所涉及的环境、设施和人员的控制和管理。 3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以管理循环(PDCA)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的改进。 3.2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aspect: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3 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 impact: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4 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 objective: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3.5 环境表现(行为)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 3.6 环境指标enviromental target: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表现(行为)要求,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公司部,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4 职责 4.1 公司生产运营部是本程序制定、修订和实施的归口管理部门,品质部为本程序的监督、考核部门,其它相关部门为本程序的协管部门。

4.2 公司动力设备部、供应配套部负责与工具、设备有关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和管理;负责施工生产技术、消防、安全有关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4.3 人力资源部负责与公司机关办公区域、办公设施、基础设施有关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和管理;负责我公司生产活动中职业病危害部位的环境监视和测量。 4.4 生产运营部、品质部负责所辖生产工具、物料、设备、办公区域环境因素识别、维护、控制措施和验收。 5 运作过程 5.1流程图(见附录) 5.2 行政部是安全的核心组织,要定期组织对全公司员工进行安全政策宣传教育活动。 安全工作的内容是: 5.2.1 大力开展劳动保护工作。 5.2.2 建立与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 5.2.3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 5.2.4 设置不安全因素控制点。 5.2.5 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与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 5.3 文明生产 5.3.1 生产过程安排合理,物品的堆放、存储、装运有条理,工序间流转记录准确,有严明的工作纪律、工艺规范。 5.3.2 技术、安全、质量、教育标准化,人、机、物布置合理,无多余杂物,设备安全运行,整洁完好,工作场地布局合理,工作环境自然条件良好,量具、测仪存放整洁。 5.4 各部门首先要调查现况,再设置目视管理(即看板管理)来缩短管理距离,增加管理透明度,实行自我管理,养成管理主体意识。 5.5 生产各部负责对工艺设备和加工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工艺路线和搬运路线,对不同状态物品挂相应标识牌,以引导确认之作用。 5.6 行政部制订《工作环境因素评量表》(见附录2),定期对各部进行“7S”运动、安全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并运用《“7S”检查评分表》(见附录3)对作业现场进行考评。 5.7 工作环境设计与实施 5.7.1各部对现有工作场地进行合理规划,通过“7S”作业使生产现场标准化。 5.7.2 各部组按“7S”、《目视、定置管理实施标准》要求,通过科学的整理整顿使现场人、机、物三者结合状态达到最佳程度。 5.7.3 各部组按产品特性的要求对产品所涉及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卫生及通风情况等)进行有效管理。 5.8 组织验收考评 成立检查小组,检查小组每月按“7S检查评分表”、“工作环境因素评量表”对各部门进行评比。 5.9 质量记录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3.6素养:透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培养上下一体的共同管理语言,使 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进而促成全面管理水平的提升。 3.7 5M2E:人员、机器、材料、方法、检测仪器、环境和资讯。 四、职责: 4.1 各部门负责所管辖的工作环境,不定期对员工进行“5S”现场指导和监控。 4.2生产部负责组织对生产作业场所及生产机器进行修整。 4.3生产各部组员工积极配合主管做好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工作。 4.4 行政部负责对工作环境的监督工作,同时对公司的消防安全负责。 五、程序内容: 5.1 流程图(见附件流程) 5.2 行政部是安全的核心组织,要定期组织对全公司员工进行安全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安全工作的内容是: 5.2.1 开展劳动保护工作。 5.2.2 建立与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 5.2.3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 5.2.4 设置不安全因素控制点。 5.2.5 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与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 5.3 文明生产 5.3.1 生产过程安排合理,物品的堆放,存储,装运有条理,工序间流转记录准 确,有严明的工作纪律、工艺规范。 5.3.2 技术、安全、质量、教育标准化,人、机、物布置合理,无多余杂物,设 备安全运行,整洁完好,工作场地布局合理,工作环境自然条件良好,设备、仪器存放整洁。 5.4 各部门首先要调查现况,再设置目视管理(即看板管理)来缩短管理距离, 增加管理透明度,实行自我管理,养成管理主体意识。 5.5 生产各部负责对工艺手段和加工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工艺路线和搬运路线, 对不同状态物品挂相应标识牌,以引导确认之作用。 5.6 行政部制订《工作环境因素评量表》(见附录1),定期对各部进行“5S”运 动、安全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并运用《“5S”检查评分表》(见附录2)对作业现场进行考评。 5.7工作环境设计与实施 5.7.1各部对现有工作场地进行合理规划,通过“5S”作业使生产现场标准化。

测量工作管理办法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外环1标项目部测量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工程组织施工生产的基础和依据,是施工全过程中实现设计意图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为紧密配合施工,适时准确的进行施工指导,杜绝测量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测量管理办法。 第二条主要内容 本办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测量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测量工作实施细则、测量仪器的管理、测量成果管理制度、测量工作的奖惩、测量工作程序、竣工测量管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三条组织机构 项目部设专职测量班,测量班由测量班长和测量员组成。测量班长全面负责本项目部的测量工作。测量员完成测量班长交给自己的各项工作任务。下属施工队应根据需要设立专职测量人员,平时负责本施工队的测量工作。如项目部测量班需要

时,配合项目部测量班工作。 组织机构:队长:1名;队员:现有8名,根据工程需要适当增加人员。 第四条测量班职责 1.测量班负责施工现场的所有测量工作,对主管工程师交代的现场测量任务及时准确无误的完成好,并负责好内业资料的整理; 2.对需要报监理签字的资料提前整理好,按时送监理工程师签字; 3.各种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标必须做到记录真实、记注明显、计算清楚、前述完善,并认真进行复核检算; 4.各种测量仪器要进行定期检测,并建立仪器使用档案卡片; 5.配合技术部工作,对技术部交代的各项测量任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好。 第五条测量班队长职责 1. 严守企业秘密,不得将测量技术资料随意外传,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2. 及时收集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有关信息,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3. 加强与指挥部、监理工程师、当地政府及群众的联系,并和睦相处,搞好测量工作。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次: 受控号: 受控状态: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生产产品的工作现场进行整理、整顿,保持生产设施处于清洁、整齐、有序的状态,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环境的条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为确保产品质量创造条件。 2. 范围 凡与本公司产品质量有关的办公场所、生产现场、车间、仓库和厂房区域等均适用之。 3. 职责 3.1.生产现场、车间区域、厂房区域、仓库的工作环境执行、维持和管理:各相关部门。 3.2.生产现场、车间区域、厂房区域的工作环境检查和监督:生产部、安环部。 4. 工作程序 4.1.工作环境管理流程图(见附件)。 4.2.为确保公司的工作环境对人员的能动性、满意程度和绩效/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以提高公司生产、经营的业绩,公司对产品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和员工作业的工作环境进行策划和规划;当公司有新的工作环境需求时,由需求部门以书面文件的形式提出,经管理者代表核准后,由部门主管和各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策划和规划,并营造适宜他们的工作环境,如: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组合,同时考虑以下因素: 4.2.1.创造性的工作方法和更多的参与机会,以发挥公司人员的潜力; 4.2.2.安全规则和指南,包括防护设备的使用; 4.2.3.人机工程; 4.2.4.工作场所的位置; 4.2. 5.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4.2.6.热度、湿度、光线、空气流动; 4.2.7.卫生、清洁度、噪声、粉尘、振动和污染。 4.3.工作环境区域划分:

以管理者代表为主导召集相关部门根据各部门实际的工作区域使用情况划分各部门的工作环境、责任区域,明确各部门工作环境责任区域的负责人员,并赋予其职责和权限。 4.4.组建5S检查小组和工作环境卫生定期检查: 以管理者代表为主导召集各部门工作环境责任区域的负责人员组成5S检查小组,选出小组组长,对公司内所有的生产现场、车间、厂房(包括办公室)等工作环境区域按公司工作环境区域规定的项目和内容每周进行至少一次不定期5S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记录于“5S管理检查表”中,对检查发现的不符合事项当场或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于下次进行5S检查时对其执行的纠正/预防措施的效果进行确认、验证,直至其符合规定要求,5S管理内容详见集团《5S管理制度》。 4.5.工作区域的环境要求: 4.5.1. 地面上的环境要求: 4.5.1.1.没有“死角”或凌乱不堪的地方; 4.5.1.2.没有闲置或不能使用的叉车、机器、设备、物品等; 4.5.1.3.没有闲置于各生产区域的清扫用具、垃圾桶、包装袋、容器、油桶等; 4.5.1.4.工作场所没有不该有的东西,如:衣服、拖鞋、雨伞、皮包、空盒子、花盆、纸屑、杂物等。 4.5.2.通道的环境要求: 4.5.2.1.通道宽度要求: A)人行通道:1.0米以上; B)消防通道:1.8米以上; 4.5.2.2.通道规划的颜色要求: A)通道线颜色:黄色。 通道线表示法:用黄色胶带粘贴或黄色油漆涂刷。 B)通道线颜色度宽: a)主通道:10; b)次通道或区域线:5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