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物理规律大全

高中物理规律大全

高中物理规律大全
高中物理规律大全

高中物理规律大全

一、质点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t

s

v = ---vt s = 其中:v 表示速度,s 表示位移,t 表示时间。

2.变速直线运动:------t v s = 其中:s 表示位移,v 表示平均速度,t 表示时间。

3.匀变速直线运---基本公式:t v v a t 0-=

---t v s =---2

0t

v v v += --导出公式:2021at t v s +

=---2

022v v as t -=---t v v s t 2

0+= t v v 中中>+=2

v v 2t 20s

------纸带法:2

aT s =?---2

)(T

N M S S a N

M --=

---2T 两侧中S v v t == ------特殊公式1: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 S 1:S 2:S 3=12:22:32

S Ⅰ:S Ⅱ:S Ⅲ=1:3:5 V 1:V 2:V 3=1:2:3

v 1:v 2:v 3=1:2:3 v Ⅰ:v Ⅱ:v Ⅲ=1:3:5

------特殊公式2: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连续相等的位移S 内。

V 1:V 2:V 3=1:2:3

T Ⅰ:T Ⅱ:T Ⅲ=)23(:)12(:1--

v Ⅰ:v Ⅱ:v Ⅲ=)23(:)12(:1++

4.平抛运动:------沿V 0方向---t v S x 0= ---0v v x =

---0=x a ---0=x F ---y x t t =

------沿垂直于V 0方向---2

2

1gt S y =

---gt v y = ---g a y = ---mg F y =

------各量方向------位移:θφtan 21

2tan 0===

v gt S S x y ------速度:0

tan v gt v v x

y =

=

θ ------其余量的求法:---位移:42220224

1t g t v S S S y x +

=+=

---速度:222

022t g v v v v y x +=+= ---时间:g

h

t 2=

5.匀速率圆周运动:

基本公式:---运动快慢---线速度:t

s

v =

其中:s 为t 时间内通过的弧长。 ---转动快慢---角速度:

t

φ

ω= 其中:φ为t 时间内转过的圆心角。

---周期:f

T 12=

=

ω

π

v r

?=π2 并且有:r v =ω

---向心力:心心ma v m r f m r T

m r v m r m F =??=====ωππω2222

22

44 ---向心加速度:m F r f r T

r v r a 心心=====2222

22

44ππωv ?=ω

二、 力的表达式

1. 重力---mg G =---不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2

R

GMm

mg =

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地球的质量,R 为地球的半径。 2.弹力---不明显的形变---用动力学方程求解;

明显的形变---在弹性限度以内,满足胡克定律:x k f ??-= 3.摩擦力---静摩擦力---max 0f f ≤< 最大静摩擦力:N s F f μ=max

其中:s μ为最大静摩擦因数。

---滑动摩擦力---N F f μ= 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F N 为正压力。 4.力的合成和分解

------合力的大小:θcos 2212221F F F F F ++=其中:θ为F 1与F 2的夹角;

------合力的方向:

θ

βsin tan

212F F F +=

其中:β

为F 与F 1的夹角。

5.简谐运动回复力------kx F -= 单摆回复力---x l

mg

mg F -

=-=θsin (θ很小) 6.分子间力:当r 增大时引力和斥力均减小,斥力变化得快;d r 10>时

0≈=斥引F F

7.电场力:------库仑力:2

2

1r

Q kQ F =

------电场力:Eq F = 8.安培力:---当为有效长度均匀其中时l B l I B F I B ,,??=⊥;

当0//=F I B 时。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9.洛仑兹力:---v B qBv F ⊥=其中 ;

若0//=F v B 则;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10.其它力---牵引力v

p

F =---压力pS F =---浮力排液浮gV F ρ=。 三、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二定律------ma F =外

2. 牛顿第三定律------BA AB F F -=

3. 万有引力定律------2

2

1r

m Gm F =

其中:G=6.67*10-11牛顿米2/千克2; 条件:均匀球体或者质点。

四、星体运动

1.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心引F F =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 Mm R h m ()+=2

V R h m R h m T

R h 222

224()()()+=+=+ωπ

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

Mm R 2

g = G M

R 2

c 、 第一宇宙速度

mg = m V R

2

V=gR GM R =/

第一宇宙速度(7.9Km/s )、第二宇宙速度(11.2)、第三宇宙速度(16.7) 2. 卫星绕行星的环绕速度:------r

GM

v =

其中:M 为行星的质量。 3. 卫星绕行星的公转周期:------GM

r T 3

2π=其中:r 为轨道半径。

4. 黄金替代:---

g R GM

=2

其中:R 为地球半径;g 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5. 用近轨道卫星的周期表示行星的密度:

2323323

23GT 3(r R 33

4434πρππππρ=

=====近地轨道),时当R GT r R GT r R M V M 6. 双星问题:它们之间的引力提供了他们的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且有:---角速度:21ωω=---向心力:21F F = ---到圆心的距离:21r r r +=---------所以:r m m m r 2

12

1+=

7. 同步通讯卫星:在赤道正上方36000千米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

相同;

五、动量、冲量、动量守恒定律

1. 动量:---定义式:mv p =---改变量:I mv mv p p p =-=-=?1212 ---与动能的关系:k mE p 2=

2. 冲量:---定义式:---恒力冲量:p Ft I ?==;

---变力冲量:p t F I ?==其中:F 为平均作用力。

--合力冲量:先求合力后求冲量;或者先求每个力的冲量后合成。

--安培力冲量:l Q B t l I B t F I ??=??=?=电冲其中:Q 为电量;

l 为导体长度。

3. 动量定理:---1212mv mv P P P I -=-=?=

4. 动量守恒定律:012=-=?P P P ---系统的动量的增量为零; ---12p p ?-=?---第二个物体的动量的增量等于第一个物体的动量的减小量;

--- 常用具体等式:'

22'

112211v m v m v m v m +=+ ---条件--系统:

规律。

;或者某一方向满足此且时间或内外外0t 0→??=F F F 六、功、功率、动能定理、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1. 功---恒力功:αcos FS W =;---变力功:K E s F W

W ?===

∑外

外总

2. 滑动摩擦力功:l fl W 其中:=是路程;且滑动摩擦力功生热

?-==相对热fl Q E

3. 功率:---平均功率t

W

P =

v F = ---瞬时功率αcos Fv p =其中:F 为牵引力。

4. 动能定理:---2122K 2

121E mv mv W -=

?=外其中:∑=W W 外 5. 重力势能:P G P E W mgh E ?-==且 6. 机械能守恒定律

---物体:

P k E E E E ?-=?=或12或者2222112

121mv mgh mv mgh +=+

条件0=其它W -系统:

!

22222111112E E E E E E E E E E E E KB PB KA PA KB PB KA PA =+++=+++?-=?或或 ---条件:只是系统内部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不产生其它形式的能。 7. 补充:功能原理---?=其它W E

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 一对摩擦力做功---量度-----热量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

七、机械振动、机械波

1. 简谐运动:特点---回复力 kx f -=;---周期和频率T

f 1=

2. 单摆:回复力---x l

mg

mg F -

=-=θsin (θ很小) 周期:g

l T π

2= 测量周期:置的次数时间内刚好通过平衡位为其中t n 1

2-=

n t

T 测量重力加速度:2

1

2222244T T l

g T l g -?==ππ或者其中:l ?为改变的摆长。 3. 受迫振动的频率---策动迫f f =与固有频率无关;共振条件:固有策动f f ≈ 4. 机械波的波长、频率、波速等关系:t

S

T

f v =

==λ

λ 5. 明显衍射的条件:

为波长。;为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其中或者λλλl l l ??≈ 6. 干涉条件:21f f = 且振动方向不垂直。

初始振动相同的情况下:

干涉相长--------=、、、、取其中3210n λσn 为波程差)(σ

干涉相消----+=、、、、取其中32102

)

12(n n λ

σ

八、电场中的公式

1.库仑定律:--2

21r Q KQ F =

其中:K 是静电力常量K=9.0*109牛顿米2/库仑2

2.电场强度:---定义式: q

F

E =

其中:q 为试探电荷,

对于电场中的某一点有:q F ∝;普遍适用。

---量度式1: 2

r KQ

E =

其中:Q 为场源电荷, r 为该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量度式2: d

U

E =

其中:U 为两点间的电势差, d 为沿电场线的距离,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3.电势差 ---B A AB

AB q

W U ??-==

---电场力做功:Uq W = 4.电势能 ---q ?=?ε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Uq W ==?-电ε 5.某带电粒子只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222111εε++=++P K P K E E E E 6.静电场中平衡导体:---等势体:12??= ---内部场强为零:0=内E 。 7.电容器:---电容定义式:U

Q

U Q C ??==

;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式:kd

S

C πε4=

其中ε在这里是介电常数; (1)电容器的两极板与其它断开时,电量不变,且有: S

kQ

E ?=

επ4 (2)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时,两极板电压不变;它两端的电压等于与它并联的电路的电压。在稳恒直流电路中与它串联的电阻是无用电阻。

8.电荷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的加速:K E Uq W ?==; 当m

qU

v v 2,00=

=末速时 。 9.电荷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的偏转:

- - -电场力:d

Uq

Eq F =

=

---加速度:md

Uq m F a ==

(如果考虑了重力加速度要相应调整) ---穿过l 长电场所用时间:0

v l t =

---偏转速度大小:0

mdv Uql

v =

---速度偏转方向:2

tan mdv Uql

=

θ ---偏转位移大小:2

2

2mdv Uql y = ---位移偏转方向:θφtan 21

2tan 2

==

mdv Uql 八、稳恒电流

1. 电流:---定义式:t

Q

I =

---微观描述:nvsq I =其中:n 为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数,v 是自

由移动电荷的定向移动速度,s 是导体的横截面积,q 是自由移动电荷的带电量。

2. 电阻:---定义式:I U R =

(纯电阻的定义),---导体决定式:S

l R ρ= 3.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

U

I =

---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导电气体不适用)

4.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动势:等于开路时电源两端的电压。 电动势、内电压、路端电压的关系:r I U U U E ?+=+=内外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r

R E

I +=

条件:纯电阻电路(导电气体不适用)

路端电压:E R

r E r

R R

U +=+=

11 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5. 电功:(普遍适用) Pt UIt UQ W ===

纯电阻电路中t R I Q W ?==2

热t R

U 2

= 6. 电功率: (普遍适用)UI t

W

P ==

纯电阻电路中R

U R I 2

2

===热P P

电源输出功率:当R=r 时,输出功率最大,且%5042

==η此时效率是出r

E P 某电机的输入功率:UI p = ,热功率:R I 2=热P ,

机械输出功率:热机P P P -=.

7. 串联电路:---电压:......321+++=U U U U

---电流:......21===I I I ---电阻:......321+++=R R R R ---其它关系:

2

1

212121R R W W P P U U =

== 8. 并联电路: ---电压:......321====U U U U

---电流:......321+++=I I I I ---电阻: (1)

312111

+++=----R R R R

---其它关系:

1

2

2121R R P P I I =

=

9. 把电流计Ig 、Rg 改装成量程为I 的电流表---需并联电阻的阻值是:

g

g g I I R I R -=

10. 把电流计Ig 、Rg 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需串联电阻的阻值是:

g g

R I U

R -=

。 11. 多用电表工作原理:因为:x

g R R r E

I R +++=

调零所以:

调零R R r I

E

R g x ++-=

( ) 九、磁场

1.安培力:---当为有效长度均匀其中时l B l I B F I B ,,??=⊥;当

0,//=F I B 时。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2.磁感应强度:---当S

l I I B φ

=?=⊥F B 时, 3.洛仑兹力:

---当v B q f v B ??=⊥时, ;f 不做功,但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动量。 ---当0/B/=f v 时,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4.带电粒子只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率圆周运动: ---半径:qB m v R =

; ---周期:qB

m T ?=π2 ; 转过圆心角θ所用时间:qB

m

t θ=

十一、 电磁感应

1.磁通量:---BS =φ ---改变量:S B ??=???=?φφ或者S B 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0≠?φ ;---改变率:t

E ??=

φ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平均感应电动势:t

n

E ??=φ

其中n 为线圈匝数; 瞬时感应电动势:v l B E ??= 条件:v l v B l B ⊥⊥⊥ 自感电动势---t

I

L

E ??=自其中L 为自感系数。 电磁感应现象中通过导体的电量:总

感R R φ?=

=

?=t E t I Q 十二、 交变电流

1. 峰值:电动势ω???=S B n E m ;电流总

总R nBS R E I m m ω

=

=

; 2. 路端电压:m E r

R R U +=

外外

3. 瞬时值:---电动势:t nBS t E e m ?=?=ωωωsin sin ---电 流:t sin sin ?=

?=ωω

ω总

R nBS t I i m ---路端电压:t U u m ?=ωsin

注意:以上三个式子中的时间t 都是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的.

4. 有效值:利用电流热效应定义的

---条件:直流交流直流交流直流交流Q Q t t =---=---=R R

正弦式交流电:峰值与有效值的关系:

m m m U U I I E E 2

22222=---=---=

5. 变压器:

理想变压器: 121

21212P P t

t =---??=??-

--?=?---=φφφφφφ --- 电压关系:---=---321321n n n U U U ::::

--- 电流关系

1

2

21n n I I =

若多个副线圈---++=332211I n I n I n

--- 功率关系:出入P P = 5.远距离输电:

则:电压:2121//n n U U = 4343//n n U U = 32R I U U U -=?=导线损

电流:1221//n n I I = 3443//n n I I = 32I I =

电功率:21P P = 43P P = 232

R I P P P -==导线损 十三、 电磁场和电磁波

1.电磁振荡:---周期:LC T π2= ---频率:LC

f π21=

2.电磁波:---波长、波速、频率即周期的关系:γλλ

?==T

c

十四、热学

1. 阿伏加德罗常量:123100

2.6-?=mol N A ---含义:表示一摩尔某种物质的

微粒数。

2. 热力学第一定律:W Q U +=?

其中:U ?表示物体内能的增量;Q 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W 表示外界对物体做功。

3. 热力学第二定律:1

Q W

=

η 其中:η表示热机效率(%100<η);W 表示热机做的功;1Q 表示他从热源吸收的热量.

4. 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温度与体积的关系---nRT PV = 其中:P 表示

气体压强;

V 表示气体的体积;n 表示气体的摩尔数;R 表示一个常量;

T 表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且开尔文0>T ; K t T 15.273+=。

十五、 光学

1.光的反射:入射反射αβ= 入射反射v v = 入射反射λλ= 入射反射γγ=

2.光的折射:入射折射

γγ= 介质

真空

λλ=

==v c r i sin sin n 3.全反射:---临界角:真空

介质λλarcsin arcsin n 1arcsin C ===c v

4.光的干涉:干涉相长---亮条纹σ=n λ;干涉相消---暗条纹σ=(2n+1)λ/2 。

条纹宽度-----△x=L λ/d ---------其中:σ时光程差。 5. 原子光谱:E E E h n m ?=-=γ

6.光子说:一个光子能量:E=h γ 其中 h=6.63×10-34 js---普朗克常量 光电效应方程:E k =h γ-W ---E k 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 为金属的逸出功。

7.物质波:波长是---λ= h/p

8. 氢原子的能级各能级的能量关系---E n =E 1/n 2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h γ=E m -E n

9.衰变:α 衰变的实质---原子核失去一个氦核------He Y X m n m n 4

242+→--

β衰变的实质---原子核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

------e Y X m n m n 0

11-++→

10.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质子的发现------------H O He N 1

117842147+→+

---中子的发现-------------n C He Be 1

01264294+→+

11.爱因斯坦质能方程---2mc E = 核反应释放的能量---2

mc E ?=?

12.裂变和聚变: 铀核的裂变---n Kr Ba n U 1

092361415610235923++→+ ;

轻核的聚变------n He H H 1

0423121+→+ 。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大全

高 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 一、力学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 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 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 定则。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 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F 1 +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 合=0 或 :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 向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f= ? F N 说明 : ①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 ?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 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 大小范围: O?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 、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gV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m m r 12 2 (1) 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3) 在天体上的 应用:(M--天体质量 ,m —卫星质量, R--天体半径 ,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h —卫星到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 Mm R h m () +=2 V R h m R h m T R h 222 224()()()+=+=+ωπ 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 Mm R 2 g = G M R 2 c 、 第一宇宙速度 mg = m V R 2 V=gR GM R =/ 8、 库仑力:F=K 2 21r q q (适用条件:真空中,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9、 电场力:F=Eq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

高二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二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二物理公式大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 Vo)/2 4.末速度Vt=Vo 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V平t=Vot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 F22 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 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 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 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 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 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 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 向相同)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2)波仅仅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 一种方式; (3)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必修一)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必修一: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是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 2 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高中物理公式

高中物理公式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 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1、F 2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 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角: tan =F F F 212sin cos θθ+ 注意:(1)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即顺时针力矩等于逆时针力矩)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N 说明: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 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g V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m m r 122 (1). 适用条件 (2) .α F 2 F F θ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 高中物理有很多公式,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物理知识点需要总结,为了方便大家学习物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公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s=aT2 {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高中物理全部公式大全汇总

[转] 高中所有物理公式整理,参考下的。 超级全面的物理公式!!!很有用的说~~~(按照咱们的物理课程顺序总结的)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 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 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 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 2 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 22mg ma r T 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②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2 3 24GT r M π=r GM v =

重点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

重点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

————————————————————————————————作者:————————————————————————————————日期: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7、 牛顿第二定律: t p ma F ??==合(后面一个是据动量定理推导)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 牛顿第三定律:F= -F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1、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线速度:V= t s =2πR T =ωR=2πf R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 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 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 外力为零。 F 合=0 或 :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 反向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f= μ F N 说明 : ①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 μ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 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

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 大小范围: O≤ f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 F= ρgV (注意单位) 7、万有引力: F=G m m r 12 2 (1)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2) G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3)在天体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m—卫星质量, R--天体半径,g--天体表 面重力加速度,h—卫星到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 Mm R h m () + = 2 V R h m R h m T R h 2 2 2 2 2 4 () ()() + =+=+ ω π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 Mm R2 g = G M R2 c、第一宇宙速度 mg = m V R 2 V=gR GM R =/ 8、库仑力:F=K22 1 r q q (适用条件:真空中,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9、电场力:F=Eq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高中物理学考公式大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高中物理学考公式大全 一、运动学基本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无位移)at v v t +=0 位移公式:(无末速度)2 02 1at t v x + = 推论公式(无时间):ax v v t 2202=- (无加速度)t v v x t 2 0+= 2、计算平均速度 t x v ??=【计算所有运动的平均速度】 2 0t v v v += 【只能算匀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3、打点计时器 (1)两种打点计时器 (a )电磁打点计时器: 工作电压(6V 以下) 交流电 频率50HZ (b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220v ) 交流电 频率50HZ 【计数点要看清是相邻的打印点(间隔 )还是每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间隔0.1s)】 (2)纸带分析 (a (b)求某点速度公式:t x v v t 22==【会根据纸带计算某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二、力学基本规律 1、不同种类的力的特点 (1).重力:mg G =(2r GM g ∝ ,↓↑g r ,,在地球两极g 最大,在赤道g 最小) (2). 弹力: x k F ?= 【弹簧的劲度系数k 是由它的材料,粗细等元素决定的,与它受不受力以及在弹 性线度内受力的大小无关】 (3).滑动摩擦力 N F F ?=μ;【在平面地面上,FN=mg ,在斜面上等于重力沿着斜面的分力】 静摩擦力F 静 :0~F max ,【用力的平衡观点来分析】 2.合力:2121F F F F F +≤≤-合 力的合成与分解: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牛顿运动定律 (1)惯性:只和质量有关 (2)F 合=ma 【用此公式时,要对物体做受力分析】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这是与平衡力最明显的区别) (4)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75031

高中物理公式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 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 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 2 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r 表示卫星 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排版版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GAO ZHONG WU LI GONG SHI ZONG JIE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 2 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r 表示卫星 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 22mg ma r T 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 ① 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②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③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 2 3 24GT r M π=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力学常用公式 一. 静力学 1. 重力:G=mg 2. 滑动摩擦力:N f μ= 3. 最大静摩擦力:N f f m μ=> 在某些计算中:N f f m μ=≈ 4. 静摩擦力:m f f ≤≤静0 5. 根据动力学方程F 合=F+f +……=ma 求 解。 6. 重要方法:同一直线上的矢量的计 算、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矢量三角形法则、正交分解法 二. 运动学 1. 匀速直线运动:(结合s-t 图、v-t 图理 解) (1) 速度:t s v = (2) 位移:s=vt 2. 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基本公式:(结合v-t 图理解) ① 加速度:t v v a t 0 -= ② 位移:2021 at t v s += ③ 速度:at v v t +=0 ④ 常用推论:as v v t 22 2=- ⑤ 平均速度:2 0t v v t s v += = (2) 结论: ① 初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之比: ② 初速度为零时,物体的位移之比: ③ 初速度为零时,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 间隔里的位移之比: )1-2(:......:3:1:......::21 n s s s n =''' ④ 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 的位移之 差: 一般情况:2)(aT n m s s n m -=- ⑤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2 02 t t v v v v += = ⑥ 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22 202 t s v v v += ⑦ 连续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 ⑧ 补充: (3) 其他: 三. 动力学 1. 牛顿第二定律:ma F =合 2. 牛顿第三定律:F =-F / 3. 重要方法:整体法、隔离法 四. 物体的平衡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公式 1、胡克定律: F = Kx(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G = mg(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 F 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F2+ F2+ 2F F COS F2F 1212 合力的方向与F1成α角: αθ F2sin tgα= F1 F1+ F2cos 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 ≤F≤F1+F2 (3)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或∑F x=0∑F y=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f= μN 说明: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O≤f静≤f m(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 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 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F= ρVg(注意单位) 7、万有引力:F=G m1m2 r 2 (1).适用条件(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 (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 加速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Mm = m V 22 4 2 G= m(R+h) =m(R+h) (R+h)2(R+h)2T 2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 1 -

2020年最新高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 一. 力学 二. 热学 三. 电磁学 四. 光学、原子物理 五. 近代物理 一. 力学 1.1 静力学 1.2 运动学 1.3 动力学 1.4 冲量与动量、功和能 1.5 振动和波 1.1 静力学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公式 重力 密度 压强 液体压强 胡克定律 (在弹性限度内)万有引力定律

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 正交分解法: 力矩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或 有固定转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或 共面力的平衡 1.2 运动学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公式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抛体运动 平抛运动

轨迹:斜向上抛运动 轨迹:匀速圆周运动 轨迹:平均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他常用规律、公式(1)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 (2)相邻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即 (3),从开始运动起的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等于从1开始的奇数比,即

(4),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 间之比为: 1.3 动力学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或 向心力 牛顿第三定律 1.4 冲量与动量、功和能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公式 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功 功率 平均功率: 即时功率: 机械效率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 弹性碰撞 完全非弹性碰撞 1.5 振动和波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公式简谐振动 振动周期 单摆: 弹簧振子: 波速、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式 波的叠加规律 (1)如果同相 ①若满足:

,则P点的振 动加强。 ②若满足: ,则P 点的振动减弱 (2)如果反相,P点振动的加强与减弱情况与 (1)所述正好相反。 二. 热学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公式 物体热膨胀 线膨胀: 体膨胀: 热力学温度 热量 (熔化) (汽化) (燃烧) 玻意耳定律 或 查理定律 或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一、质点的运动 1.1直线运动 1.1.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 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 t 2 –V o 2 =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 t/2=V 平=(V t +V o )/2 4.末速度V t =V o +at 5.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 2 +V t 2 )/2]1/2 6.位移S= V 平t=V o t + at 2 /2 7.加速度a=(V t -V o )/t 以V o 为正方向,a 与V o 同向(加速)a>0;反向(减速)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 2 ΔS 为相邻连续相 等时间T 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 )m/s 加速度(a)m/s 2 末速度(V t )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 路程米(m )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 t -V o )/t 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 图/v--t 图/速度与速率/

1.1.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 o =0 2.末速度V t =gt 3.下落高度h=gt 2 /2(从V o 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 t 2 =2gh t=(2h/g)1/2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 2 ≈10m/s 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1.1.3竖直上抛 运动 1.位移S=V o t- gt 2 /2 2.末速度 V t = V o - gt (g=9.8≈10m/s 2 ) 3.有用推论V t 2 –V o 2= -2gS 4.上升最大高度H m = V o 2 /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 V o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

高中物理现行高考所有公式大全(最全整理)

高中物理现行高考常用公式 一. 力学 1.1 静力学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 公式 重力 G mg = (g 随高度、纬度而变化) 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 f= μN (2) 静摩擦力:大小范围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浮力、密度 浮力F 浮= ρ液gV 排 ;密度ρ=m V 压强、液体压强 压强p F S = ;液体压强 p gh =ρ 胡克定律 F kx =(在弹性限度内) 万有引力定律 a 万有引力=向心力:F G m m r =?12 2 G Mm R h m () +=2 V R h m R h m T R h 2 22 2 24()()()+=+=+ωπ b 、近地卫星mg = G Mm R 2(黄金代换);地球赤道上G 2 R Mm -N=mR ω2 不从心 同步卫星G 2 r Mm =mr ω2 c. 第一宇宙速度mg = m V R 2 V= gR GM R =/ d. 行星密度 ρ= 2 3GT π(T 为近地卫星的周期) V 球= 3 3 4R π S 球=4πR 2 e. 双星系统 G m m r 122 =m 1R 1ω2=m 2R 2ω2 (R 1+R 2=r) 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 F F F F F F F F 合= ++= ?+1222122122cos tan sin cos α θα α 正交分解法: F F F F F x y y x 合= += 22tan α 力矩 M FL =(不要求)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F 合=0或F F x y ==?? ?00 ∑F=o 或∑F x =o ∑F y =o 有固定转轴物体的平衡 条件 M 合=0或M M 逆顺= 共面力的平衡 F M 合合,==00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理科适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3、合力: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或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 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F 万=F 向 即 '422 222mg ma r T 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2 324GT r M π=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X物理)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X 物理)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 2 1 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那么。 (2) 两个力的合力范畴:?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能够大于分力、也能够小于分力、也能够等于分力。 4、物体平稳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稳,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讲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能够大于G ;也能够等于G ;也能够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 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稳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讲明:①摩擦力能够与运动方向相同,也能够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能够作正功,也能够作负功,还能够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能够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能够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 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 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 22mg ma r T 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②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③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 ④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 ⑤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越大。 ⑥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2r GM a =,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 ⑦地球或天体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22) ('h R GM r GM g +== 专门地,在天体或地球表面:20R GM g = 02 2)('g h R R g += ⑧天体的平均密度:323323 233 44R GT r R GT r V M πππρ=== 专门地:当r=R 时:G T πρ32= b 、在地球表面或地面邻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即2R Mm G mg = ∴GM gR =2。在不知地球质量的情形下可用其半径和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来表示,此式在天体运动 咨询题中经常应用,称为黄金代换式。 c 、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在地面邻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s km gR r GM v /9.7=== 2 3 24GT r M π=r GM v =3 r GM =ω GM r T 324π= 3 2 2 4πGMT r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