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珊瑚礁生态系的协同营养模式

珊瑚礁生态系的协同营养模式

珊瑚礁生态系的协同营养模式
珊瑚礁生态系的协同营养模式

珊瑚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第28卷第10期2008年10月生态学 报ACT A ECOLOGI CA SI N I CA Vol .28,No .10Oct .,2008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台站基金支持资助项目(YTZJJ0502) 收稿日期:2007206229;修订日期:2008204219 作者简介:李元超(1980~),男,山东荣成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珊瑚礁生物和生态研究.E 2mail:lycouc@hot m ail .com 3通讯作者Corres ponding author .E 2mail:huanghui@scsi o .ac .cn Founda ti on ite m :The p r oject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Field Stati on Foundati on of Chinese Acade my of Sciences (No .YTZJJ0502) Rece i ved da te:2007206229;Accepted da te:2008204219 B i ography:L I Yuan 2Chao,Master candidate,mainly engaged in coral reef bi ol ogy and ecol ogy .E 2mail:lycouc@hot m ail .com 珊瑚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李元超1,2,3,黄 晖1,3,董志军1,3,练健生1,周国伟1,3 (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1; 2.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三亚 572000;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39) 摘要:珊瑚礁生态系统有着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范围内珊瑚礁的大面积退化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简述了世界珊瑚礁资源现状,破坏原因,生态修复方法以及我国的珊瑚礁资源现状和修复策略等。国际上通用的生态修复策略主要是根据珊瑚的两种繁殖方式进行的,此外再配合人为的适度干扰,增加珊瑚的成活率。方法主要有:珊瑚移植、Gardening 、人工渔礁、底质稳固、幼体附着等以及对相关利益者的宣传,海岸带的保护等。我国珊瑚礁退化严重,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科技资料报道和技术支持,缺乏系统的研究,使得珊瑚礁的生态修复成绩甚微,今后应在该领域开展更多的工作。 关键词:珊瑚礁;珊瑚礁退化;生态修复 文章编号:100020933(2008)1025047208 中图分类号:Q16,Q178 文献标识码:A Headway of study on cora l reefs i ca l restora ti on L I Yuan 2Chao 1,2,3,HUANG Hui 1,3,DONG Zhi 2Jun 1,3,L I A N J ian 2Sheng 1,ZHOU Guo 2W ei 1,31Key L aboratory of M arine B ioresourses Sustainable U tilization,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 ceanlogy,Chinese A cade m y of Sciences,Guangzhou 510301, China 2N ational Experi m ent S tation of Tropical M arine B iology,Sanya,Hainan Island,China 3Graduate U 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 m y of Sciences,B eijing 10039,China A cta Ecologica S in ica,2008,28(10):5047~5054. Abstract:The world scale damage and retrogression of the coral reef have been in p lace for decades,especially the recent coral bleaching .Due t o the abundant bi odiversity and i mportant ecological functi on of the coral reef ecosystem,it is vital to rest ore the damaged coral reef ecosystem.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us of coral reefs of the world,gl obal threats to the coral reefs,methods of coral reef restoration and recruit ment,and the status of coral reefs of China .The strategy of coral reef restorati on and recruit ment usually depends on the ways of coral rep r oducti on .I n addition t o i mp r oving the coral livability,s ometi mes inter mediate disturbance is necessary .The methods of coral reef restorati on and recruit m ent include coral trans p lantation,Gardening,artificial reefs,fixing the ground base,increasing the larvae adhesi on and raising peop le ′s awareness on environmental p r otection .Coral reefs of South China Sea had been severely damaged,but the achievement was little and the relat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orts were scarce,s o there is a long way t o go in ter m s of strengthening the coral reef rest oration and research .

海洋生态学课后思考题答案全

第一章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概论 1 生态系统概念所强调的核心思想就是什么? 答: 生态系统概念所强调的核心思想主要强调自然界生物与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树立这种整体性思想使人类认识自然的具有革命性的进步。生态系统生物学就是现代生态学的核心。 2 生态系统有哪些基本组分?它们各自执行什么功能? 答: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与生物两部分。 非生物成分就是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者,它提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活动的栖息场所,具备生物生存所必须的物质条件,也就是生命的源泉。 生物部分就是执行生态系统功能的主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生产者:能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食物来源,在生态系统中得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中居首要地位。 消费者:它们之间或者间接的依靠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为食,通过对生产者的摄食、同化与吸收过程,起着对初级生产者的加工与本身再生产的作用。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连续的进行着与光合作用相反的分解作用。 3生态系统的能量就是怎么流动的?有什么特点? 答: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就是能量通过营养级不断消耗的过程。其特点如下: (1)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能利用率很低,只有1%左右。 (2)能量流动为不可逆的单向流动。 (3)流动中能量因热散失而逐渐减少,且各营养层次自身的呼吸所耗用的能量都在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各级的生产量则至多只有总产量的一小半。 (4)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平均为10%。 (5)只有当生态系统生产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平衡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才能保持动态的平衡。 4 生态系统的物质就是怎样循环的?有什么特点? 答: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通过生态系统中生物有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生命所需的各种元素与物质以无机形态被植物吸收,转变为生物体中各种有机物质,并通过食物链在营养级之间传递、转化。当生物死亡后,有机物质被各种分解者分解回到环境中,然后再一次被植物吸收,重新进入食物链。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地球并被生物多次利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或从一个生态系统转移到另外一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1、全球性;2、往复循环;3、反复利用。 5生态系统就是怎样实现自我稳态的? 答:生态系统通过负反馈机制实现自我调控以维持相对的稳态。负反馈能够使生态系统趋于平衡或稳态。生态系统中的反馈现象十分复杂,既表现在生物组分与环境之间,也表现于生物各组分之间与结构与功能之间。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当被捕食者动物数量很多时,捕食者动物因获得充足食物而大量发展;捕食者数量增多后,被捕食者数量又减少;接着,捕食者动物由于得不到足够食物,数量自然减少。二者互为因果,彼此消长,维持着个体数量的大致平衡。这仅就是以两个种群数量的相互制约关系的简单例子。说明在无外力干扰下,反馈机制与自我调节的作用,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所以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破坏时,只要不过分严重,一般都可通过自我调节使系统得到修复,维持其稳定与平衡。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是有限度的。当外界压力很大,使系统的变化超过了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即“生态阈限”时,它的自我调节能力随之下降,以至消失。此时,系统结构被破坏,功能受阻,以致整个系统受到伤害甚至崩溃,此即通常所说的生态平衡失调。

珊瑚礁 阅读答案

珊瑚礁阅读答案 珊瑚礁 ①珊瑚丛就像是海洋里的热带雨林,它们还有个美丽的称谓叫作海石花,一丛珊瑚是由许多珊瑚虫聚集一起形成的。珊瑚虫死后留下石灰质的骨骼,一代代的骨骼堆积起来,构成了珊瑚礁这个海底生态系统坚硬的基础部分。 ②珊瑚灿若鲜花,因为有一些藻类共生在珊瑚虫的体内,为珊瑚藻提供食物。当藻类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消失后,珊瑚就会失去美丽的颜色而变白,这就是珊瑚的白化现象,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都发现了珊瑚的白化现象。造成珊瑚白化的原因可能在于海水温度的升高,另外某些疾病或者缺氧环境也能导致珊瑚死亡。 ③印度尼西亚和牙买加珊瑚礁的衰亡,可以看成是珊瑚礁在世界范围内走向没落的缩影。在印度尼西亚,珊瑚不仅仅意味着美丽的自然风景,它也是这个千岛之国财富的来源之一。然而,1997年12月,印度尼西亚明打威群岛附近绵延数百公里的珊瑚礁突然大面积死亡了。 ④这是一次非常严重的事件,灾难已经过去6年了,珊瑚礁仍然没有恢复。研究小组的成员之一艾布拉姆说。迅速杀死珊瑚礁的直接凶手可能是赤潮。当赤潮发生时,整个海面被大量红色的海藻覆盖。这是一种灾难:有毒的藻类会疯狂地繁殖,消耗掉本应属于海洋中其他动植物的氧气,包括珊瑚礁在内的生物都有可能因赤潮而窒息死亡。事实也是如此,当年明打威群岛附近的海域确实发生了赤潮。 ⑤是什么造成了赤潮呢?他们把目光投向了1997年印度尼西亚发生的一场自然灾难:热带雨林的大火。这场持续了几个月、绵延上百万公顷的大火释放出的烟尘让整个东南亚地区都受影响。这场大火不仅释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还释放出了藻类喜爱的美味超过1 万吨的铁以及其他营养物质。 ⑥大火把植物体内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以烟尘的形式释放到了大气中,当这些尘埃落定时,它们会把周围的环境变得营养丰富。艾布拉坶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研究发现,来自热带地区火灾产生的营养物质能够产生特大赤潮,足以杀死数百公里范围内的珊瑚礁和大量鱼类。这个研究小组的论文第一次表明,营养物质能够对海洋产生影响并导致珊瑚礁和其他沿海海洋生态系统的浩劫。 ⑦对于科学家而言,解除珊瑚礁面临的危机比发现这些危机更困难。即便人们能够立即制止珊瑚的疾病和白化现象,珊瑚礁仍然处于一种长期的危机中。如果我们能够退回去实施强有力的管理,那么我们可以恢复生态系统,但是这取决于政治意愿、资金和其他很多难以预料的影响;在目前的情况下,对珊瑚礁的研究以及管理的资金和政策没有任何变化,前景确实非常黯淡,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大片珊瑚礁死亡,而它们500年前还存在。本杰戴尔对前景表示悲观。 6.对珊瑚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珊瑚礁是海底生态系统坚硬的基础部分,由珊瑚虫死后留下的石灰质骨骼,历经一代代堆积而形成的。 B.某些疾病或者缺氧环境能够导致珊瑚死亡。 C.当赤潮发生时,有毒的藻类会疯狂地繁殖,消耗掉本应属于海洋中其他动植物的氧气,能够使珊瑚礁窒息死亡。 D.制止珊瑚的疾病和白化现象,就能解除珊瑚礁的危机。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杰戴尔认为来自热带地区火灾产生的营养物质所导致的特大赤潮,能够杀死数百

海洋生态系统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 1. 氧气产量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A. 森林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 D. 湿地生态系统 2. 临床上常用鲎血试剂来快速诊断哪种类型的疾病() A. 革兰氏阴性菌 B. 革兰氏阳性菌 C. 病毒性疾病 D. 真菌感染疾病 3. 石油污染导致海洋生物种群数量减少主要是因为() A. 导致成体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B. 海洋生物的卵和幼体大量的死亡 C. 主要导致海洋生物富营养化 D. 会造成生物富集作用 4. 哪种类型的海洋污染物然容易引起致畸、致死、致突变作用() A. 有机物污染 B. 重金属污染 C. 农药污染 D. 石油污染 5.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为管理作用突出,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B. 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 C. 物质循环可以在系统内保持动态平衡 D. 优势物种是竞争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生活能力最强的物种 6. 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A. 高产,稳产,多产满足人类的需要 B. 环境与经济协调、多层次,多功能综合发展 C. 减少环境污染,生态效益是最低的效益 D. 价值增值是生态农业的根本 7. 下列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的是() A. 维持生物圈的生物多样性 B. 提供大量的木材和经济作物 C. 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D. 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8. 生物圈中物种多样性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 海洋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城市生态系统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森林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能量基地 B. 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90%的动物和植物生活在森林中 C. 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和盲目开垦 D. 草原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重要作用 10. 我国对森林资源的利用策略是() A. 限额管理,采育结合,育重于采 B. 开放管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开发森林资源 C. 限制性管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保护森林资源 D. 市场化管理,充分开发、用森林的经济效益 11. 下列自然保护区保护不属于湿地的是() A.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 B. 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C.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D. 辽宁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 12. 关于划区轮牧的优点中说法错误的是() A. 牲畜能充分均匀地采食牧草

海洋生态学习题

第一章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概论 1. 生态系统概念所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 生态系统有哪些基本组分,它们各自执行什么功能? 3.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样流动的,能流过程有哪些特点? 4. 生态系统的物质是怎样循环的,有哪些特点? 5. 生态系统是怎样实现自校稳态的? 6.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后对促进生物进化、增加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有何重大意义? 7. 何谓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有哪些基本特征? 8. 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对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第二章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生态类群 1.为什么说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单位?联系海洋主要分区说明海洋在纬度、深度和从近岸到大洋等三大环境梯度特征。 2. 海水的溶解性、透光性、流动性及pH缓冲性能对海洋生物有何重要意义? 3. 简要说明大陆边缘沉积与深海沉积类型的差别。 4. 海洋浮游生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5. 按个体大小可将浮游生物划分为哪些类别?这样划分的类别有何重要生态学意义? 6. 海洋游泳动物包括哪些主要门类?说明鱼类生活周期中的洄游行为及其意义。 7. 生活于大洋中层和深层的鱼类在身体结构上有什么特征? 8. 结合底栖生物的生活方式谈谈海洋底栖生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第三章海洋主要生态因子及其对生物的作用 1. 什么叫环境和生态因子? 2. 何谓限制因子?说明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的主要内容。 3. 如何用辨证统一的观点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 简述光在海洋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生态作用。 5.为什么说浮游植物辅助色素对利用太阳光有重要作用? 6. 简述海水温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及其主要生态作用。 7. 简述大洋表层环流模式及海流的生态作用。 8. 说明海洋中盐度分布及其生态作用。 9.说明海水中O2、CO2的来源与消耗途径。为什么说pH值可作为反映海洋生物栖息环境化学特征的综合指标? 第四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与动态 1. 什么是种群?种群有哪些与个体特征不同的群体特征? 2. 什么叫阿利氏规律?种群的集群现象有何生态学意义? 3. 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应用生命表可以分析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4. 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该模型描述了种群密度与增长率之间存在的负反馈机制? 5. r-选择者和K-选择者的生活史类型有哪些差别?举例说明种群生活史类型的多样化。 6. 为什么说人们更应该注意珍稀物种的保护? 7. 试从小种群对遗传变异性和统计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种群灭绝的内在机制。 8. 什么叫集合种群?研究集合种群对生物保护有何重要意义?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珊瑚、珊瑚礁(附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珊瑚、珊瑚礁 (附参考答案)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珊瑚礁白化是由于珊瑚失去体内共生的虫黄藻或共生的虫黄藻失去体内色素而导致五彩缤纷的珊瑚礁变白的生态现象。1998年和2002年曾两度发生过严重的珊瑚白化事件。到了2014年,由于全球温度上升了0.9℃,珊瑚白化现象又一次大规模出现。2015年,由于白化,澳大利亚大堡礁浅水区67%的珊瑚不幸死亡。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珊瑚礁白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应对措施。 参考答案: 根本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破坏,温室气体增加,全球气候变暖; 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植树造林;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环保意识;发展清洁燃料技术;回收利用CO2和CH4等温室气体;加强国际合作;制定法律法规,实现达标排放 2.(2019·广东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涠洲岛位于广西北部湾中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岛屿北部、东部海岸主要为基岩岩滩,西部海岸以海蚀崖为主,该岛是全球珊瑚礁分布的北缘,珊瑚主要生活在热带海域,其生长条件较苛刻,最适宜温度为25℃—27℃之间,对水环境要求高。随着气候变化,全球的珊瑚礁正在不断减少。目前科学家正在涠洲岛海域进行人工繁育珊瑚多项实验,主要采用固定式苗圃和悬浮式苗圃进行海底珊瑚种植,由于海况复杂,工作人员在海底种植珊瑚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下图为涠洲岛等深线及珊瑚礁的分布图(阴影区为现代珊瑚覆盖度>5%)

(1)推测涠洲岛西部和南部地区珊瑚分布较少的原因。 (2)分析气候变暖对涠洲岛珊瑚的影响。 (3)简述在涠洲岛海底种植珊瑚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4)指出涠洲岛珊瑚礁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方向。 参考答案: (1)西部风浪大,侵蚀强,水较深,形成侵蚀海岸;南部为海湾,人类活动密集,水体污染较严重,海底以淤泥沉积物为主,不利珊瑚生长。 (2)气候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影响珊瑚生存,导致珊瑚总量减少;使热带的珊瑚类型增加,成为热带珊瑚的避难所;珊瑚分布范围向北扩大。 (3)珊瑚易受风浪、台风破坏,种植难度大;水下工作量大,成本高;工作人员可能会遇到海底有毒或危险生物,威胁人身安全;海底压力大和缺氧环境,长时间工作影响身体健康。 (4)利用珊瑚礁发展水产养殖;开展海洋科普教育和科研;发展潜水观光等旅游项目。

珊瑚礁岩土的工程地质特性研究进展

第36卷 第1期 热 带 地 理 V ol.36,No.1 2016年1月 TROPICAL GEOGRAPHY Jan.,2016 收稿日期:2015-11-30;修回日期:2015-12-17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CB956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25007、91428203) 作者简介:袁征(1992―),男,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珊瑚礁岩土工程研究,(E-mail)501730945@https://www.wendangku.net/doc/9f1885433.html, 通信作者:余克服(1969―),男,湖北公安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南海珊瑚礁地质、生态与环境研究,(E-mail)kefuyu@https://www.wendangku.net/doc/9f1885433.html,。 袁征,余克服,王英辉,孟庆山,汪稔.珊瑚礁岩土的工程地质特性研究进展[J].热带地理,2016,36(1):87-93. YUAN Zheng ,YU Kefu ,W ANG Yinghui ,MENG Qingshan ,W ANG Ren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ral Reefs[J].Tropical Geography ,2016,36(1):87-93. 珊瑚礁岩土的工程地质特性研究进展 袁 征1,余克服1ab,2,王英辉1a,b ,孟庆山3,汪 稔1ab,3 (1.广西大学 a.珊瑚礁研究中心;b.海洋学院;c.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南宁 530004;2.中国科学院 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 520301; 3.中国科学院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武汉 430071) 摘 要:文章综述了珊瑚礁岩土工程的研究意义、珊瑚礁岩土的组成、钙质砂的物理性质、钙质砂的静力学特性、珊瑚礁岩土中的桩基工程、珊瑚礁混凝土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得出:1)颗粒易破碎是钙质砂最重要的特性,直接影响着钙质砂的其他力学性能,而影响钙质砂颗粒破碎的主要因素有围压、有效应力、颗粒级配、初始孔隙比、颗粒强度、颗粒形状等;2)生物颗粒的易破碎以及成桩过程对钙质砂结构的扰动,导致钙质砂中的桩基承载力远低于普通石英砂;3)在以珊瑚砂为原料的混凝土工程中,利用抗硫酸盐水泥拌养的珊瑚混凝土,其强度和耐久性相对较好。最后指出:加强对钙质砂颗粒破碎发生机理的研究以及建立破碎模型、加强对新型珊瑚礁钢筋混凝土和新型桩基的研究、开展珊瑚礁岩土工程的灾害预防与处理以及工程后期的养护等,是珊瑚礁岩土工程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珊瑚礁;钙质砂;静力学特性;桩基工程;珊瑚混凝土;礁灰岩 中图分类号:P7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2016)01-0087-07 DOI:10.13284/https://www.wendangku.net/doc/9f1885433.html,ki.rddl.002808 造礁石珊瑚群体死亡后,其遗骸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岩土体即为珊瑚礁。珊瑚礁岩体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常被称为礁灰岩。全球现代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域,如著名的澳大利亚大堡礁绵延达逾2 000 km。我国现代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海诸岛以及北部沿岸,南海的岛礁基本上由珊瑚礁 构成[1-3] 。 珊瑚礁几乎是我国在南海唯一的陆地国土类型,我国目前在南海所有的军事、渔政设施无一例外地都建在珊瑚礁上,因此南海的珊瑚礁在我国被 赋予了多重功能[4] 。近年来,南海岛礁吹填工程是珊瑚礁岩土作为工程介质服务于国家建设的最典型案例。但由于以往对珊瑚礁岩土利用的实践偏少,目前对珊瑚礁岩土工程特性的认识仍处于探索阶段。实际上,生物成因的珊瑚礁岩土具有的易破碎、多孔隙、高压缩等特性,以及海水介质的影响,使 其与常规的陆地岩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给珊瑚岛礁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本文总结珊瑚礁岩土工程地质特性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为南海岛礁工程建设提供依据,也为珊瑚 礁岩土工程特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1 珊瑚礁岩土的组成 珊瑚礁体通常的结构是表层以全新世松散礁砂砾层为主,以下则为固结的礁灰岩。松散砂砾层主要为钙质砂,由造礁珊瑚及其他海洋钙质生物碎屑组成,并主要由生物过程形成的一种沉积物。其矿物成分主要为文石、白云石和方解石,化学成分主要为碳酸钙。珊瑚礁碳酸钙岩土组分的颗粒尺寸变 化较大,颜色常常呈淡黄色至白色,无塑性[5-7] 。南海的珊瑚礁钙质砂因区域不同其成分通常有一些差异,如西沙、南沙群岛钙质砂的组分基本上全部为碳酸钙,而南海北部岸礁区域(如雷州半岛、涠洲

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4 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4.1 陆地生态系统 全球陆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但陆地生物群落的现存生物量却占了全球的99%以上,可见,陆地生物群落在整个生物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陆地的环境条件非常复杂,从炎热多雨的赤道到冰雪覆盖的极地,从湿润的沿海到干燥的内陆,形成各种各样的适应环境条件的生物群落和陆地生态系统。绿色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与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决定着生活于其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与构成。因此,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区分出几个次级生态系统,它们在空间的分布主要受到水分条件的制约。 森林生态系统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具有众多的营养级和非常复杂的食物网,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温度的高低决定着生长季节的长短,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速率,以及生物生产量的水平。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划分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和寒带冻原等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以它巨大的生产量养育着各种各样的消费者和数量巨大的分解者。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分布于赤道两侧南北20°之间,以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和东南业热带地区面积最大。这些地区高温多雨;生产者以常绿的高大乔木为主;种群结构复杂,仅乔木就有4~5个垂直层次;个体数量巨大,每公顷可达50~70个不同树种;林内还有极其丰富的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不明显。食草动物有貘、象、猴、大猩猩和众多的啮齿类动物,食肉动物有虎、豹等,此外,林内还生活着种类和数量上众多的昆虫和鸟类,它们的食物分布在不同的营养级上。热带雨林的净初级生产量约为37.4×109t·a-1,占陆地净初级生产总量的32%。根据初步的估计,大约只有3.8%的净生产量保持在森林中,其余的部分则在食物链中进行着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传递。 草原生态系统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如欧亚大陆温带地区、北美中部、南美阿根廷等地,那里年降水量较少(250~450mm),且集中于夏季。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和食物网相对简单一些。生产者以禾本科草本植物为主,消费者包括大型食草类动物如野牛、野驴、黄羊、野兔,穴居的啮齿类如田鼠、黄鼠、旱獭和食肉动物沙狐鼬和狼。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类组成和生产量随当地降雨量多少而不同。世界草原的平均净初级生产量为500g·m-2·a-1,在水分不足的温带干旱地区,草原的生产量仅为100~400g·m-2·a-1,而在水分充足的亚热带地区,草地的生产量可高达600~1500g·m-2·a-1,草原生产量最高的是新西兰的常绿草地,约为3200g·m-2·a-1。

珊瑚礁阅读理解答案

珊瑚礁阅读理解答案 珊瑚礁阅读理解答案 珊瑚礁 ①珊瑚丛就像是海洋里的热带雨林,它们还有个美丽的称谓叫作海石花,一丛珊瑚是由许多珊瑚虫聚集一起形成的。珊瑚虫死后留下石灰质的骨骼,一代代的骨骼堆积起来,构成了珊瑚礁这个海底生态系统坚硬的基础部分。 ②珊瑚灿若鲜花,因为有一些藻类共生在珊瑚虫的体内,为珊瑚藻提供食物。当藻类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消失后,珊瑚就会失去美丽的颜色而变白(实际上是珊瑚虫骨骼的颜色),这就是珊瑚的白化现象,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都发现了珊瑚的白化现象。造成珊瑚白化的原因可能在于海水温度的升高,另外某些疾病或者缺氧环境也能导致珊瑚死亡。 ③印度尼西亚和牙买加珊瑚礁的衰亡,可以看成是珊瑚礁在世界范围内走向没落的缩影。在印度尼西亚,珊瑚不仅仅意味着美丽的自然风景,它也是这个千岛之国财富的来源之一。然而,1997年12月,印度尼西亚明打威群岛附近绵延数百公里的珊瑚礁突然大面积死亡了。

④这是一次非常严重的事件,灾难已经过去6年了,珊瑚礁仍然没有恢复。研究小组的成员之一艾布拉姆说。迅速杀死珊瑚礁的直接凶手可能是赤潮。当赤潮发生时,整个海面被大量红色的海藻覆盖。这是一种灾难:有毒的藻类会疯狂地繁殖,消耗掉本应属于海洋中其他动植物的氧气,包括珊瑚礁在内的生物都有可能因赤潮而窒息死亡。事实也是如此,当年明打威群岛附近的海域确实发生了赤潮。 ⑤是什么造成了赤潮呢?他们把目光投向了1997年印度尼西亚发生的一场自然灾难:热带雨林的大火。这场持续了几个月、绵延上百万公顷的大火释放出的烟尘让整个东南亚地区都受影响。这场大火不仅释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还释放出了藻类喜爱的美味超过1万吨的铁以及其他营养物质。 ⑥大火把植物体内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以烟尘的形式释放到了大气中,当这些尘埃落定时,它们会把周围的环境变得营养丰富。艾布拉坶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研究发现,来自热带地区火灾产生的营养物质能够产生特大赤潮,足以杀死数百公里范围内的珊瑚礁和大量鱼类。这个研究小组的论文第一次表明,营养物质能够对海洋产生影响并导致珊瑚礁和其他沿海海洋生态系统的浩劫。 ⑦对于科学家而言,解除珊瑚礁面临的危机比发现这些危机更困难。即便人们能够立即制止珊瑚的疾病和白化现象,珊瑚礁仍然处于一种长期的危机中。如果我们能够退回去实施强有力的管理,那么我们可以恢复(珊瑚礁的)生态系统,但是这取决于政治意愿、资金和其他很多难以预料的影响;在目前的情况下,对珊瑚礁的研究以及

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海水质量总体有所改善,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基本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入海河流水质状况仍不容乐观,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海洋环境风险依然突出。 据介绍,海水质量总体有所改善,生物多样性状况保持稳定。2017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维持在较好水平,夏季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6%,连续三年有所增加。与上年同期相比,夏季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减少3700平方公里。管辖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海洋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红树植物、造礁珊瑚的主要优势类群及自然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国家级海洋自然/特别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基本保持稳定。 同时,海洋功能区环境满足使用要求。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基本保持稳定,倾倒活动未对周边海域生态环境及其他海上活动产生明显影响;海洋油气区水质和沉积物质量基本符合海洋功能区环境保护要求,环境质量状况较上年有所改善;重点监测的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基本满足沿海生产生活用海需求。此外,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比率有所升高。监测的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占监测总次数的57%,连续三年有所升高。其中,全年各次监测均达标的入海排污口119个,占比较上年增加6.8%。还有,赤潮、绿潮灾害面积大幅减少。2017年,管辖海域共发现68次赤潮,发现次数与上年相同,累计面积为3679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51%,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黄海浒苔绿潮最大分布面积29522平方公里,最大覆盖面积281平方公里,均比上年减少近一半,为近5年最小。 但是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2017年冬季、春季、夏季、秋季,近岸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分别为48140、41140、33560和46800平方公里,占近岸海域的16%、14%、11%和15%;严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区域;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4个大中型海湾中,20个海湾全年四季均出现劣四类海水水质。而且,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实施监测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海草、珊瑚礁

河南省六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文综地理带解析

2019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 第I卷 798艺术区是北京现代艺术的标志,其前身为建国初期外国援建的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老厂区。21世纪初,相关企业整合重组外迁后,青年艺术家和文化创意企业陆续进入该区,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将其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聚合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推断原有企业整合重组的好处是 A. 推进体制改革以释放企业活力 B. 提高技术水平以增强竞争力 C. 提高当地第三产业比重以优化产业结构 D. 适应城市化扩张带来的用地类型转变 2. 798艺术区初期吸引相关艺术家及企业入驻的主要因素是 A. 集聚效应 B. 工业基础 C. 市场 D. 地价 3. 为实现798艺术区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 加大环保投入,促进绿色生产 B. 发展多元化产业,着力创造产值 C. 转变管理方式,激发创新机制 D. 实施工业复兴,引进重化工业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整合重组”的好处而非“搬迁的目的”;整合重组不等于体制改革;企业活动的目的是盈利,而非改变当地产业结构,且单纯整合重组对于一个区域产业结构影响不大;整合重组有利于企业更好地配置和利用资源,集合优势,更好地推进自身研发转型,以提高技术水平。因此B选项正确。 【2题详解】 初期阶段艺术企业没有集聚;艺术与工业基础关联不大;早期该地为工业区,距离城区市场较远;早期由于该地为废弃工业区,地价低而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成规模租用,十分适合资金紧缺的年轻艺术家。因此D选项正确。 【3题详解】 该地目前以艺术企业为主,污染不大;艺术区的发展不能仅追求经济价值,或发展多元化产业还需要传承精神文化,

珊瑚礁遥感技术及研究

珊瑚礁遥感技术及研究 主讲教授:周云轩 姓名:刘猛 学号:51102601002 一、引言 珊瑚礁是一种具有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也是重要的渔场和海洋旅游资源.珊瑚礁对温度和海洋污染物质的反应是非常敏捷的,因而作为一种海洋环境的生物指标,它对调节和优化热带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南海珊瑚礁星罗棋布,分为多个珊瑚礁区和类型,是我国的重要海洋资源。 遥感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遥感在海岛、海岸带制图中的广泛应用,所用的遥感影像资料分辨率高,调查研究对象广泛。.珊瑚岛礁区水浅,礁坪平坦,环礁溻湖中有暗礁以及潮汐通道,对这些不易进行常规的水深、地形、地貌勘测,而利用卫星遥感开展该区域制图有实际意义 二、研究区域和数据 东沙群岛中的东沙环礁是一个圆形环礁,也是南海最北端的珊瑚礁,直径约为21.4~24.1 km,位于2O。35 ~2O。47 N,116。41 ~116。54 E.东沙环礁是典型的环礁,即珊瑚礁体呈一环形的地貌,中间为一浅湖,环礁并非连续不断,而是有“门”和外海相通,礁盘上也有小沙洲和沙岛形成,正是岛、洲、礁、门都具备的典型环礁形态,礁体外缘急倾入海底,而向浅湖一侧则较缓。 所选用的遥感数据主要为多个年份的LandsatTM与ETM卫星数据,包括10m的全色波段和七个多波段数据。每景数据都完整覆盖整个东沙环礁。对每景卫星数据进行几何校正与大气校正。 三、东沙珊瑚礁研究概况 东沙环礁区域面积近300 km。,利用获取的LandsatTM与ETM卫星数据,在对数据分类前对各个数据块进行单一分割,保证各分割区间有一定程度的重叠范围.数据分类分两步进行,应用SVM决策向量机分类方法对LandsatTM与ETM卫星数据进行分类,在分类结果基础上建立一致的分类标准,再分别对各个数据块应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并进行分类后处理,矢量化成面图元.由于东沙环礁管辖上的问题,不能实地考察,研究对照文献中提供的详细数据、相关资料

世界最大的海洋生态保护区

世界最大的海洋生态保护区 :大堡礁保护区 是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近海的大堡礁保护区。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它由2900多个独立礁石和900多个岛屿组成,珊瑚礁南北绵延达2300多公里,东西宽窄不一,最宽处可达150多公里,最狭处仅2公里,总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比英国本土的面积 还大。大堡礁与澳大利亚大陆海岸隔着一条20-350公里的水道,其深度为35-70米不等,最深处约100多米,是一条重要航道。在这片海域里生存着400多种珊瑚,1500多种鱼类,数万种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其他生物,仅鲸就有22种,是一个典型的生物多样性海域。这里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终年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表层水温平均在20℃以下,夏季高达28℃,阳光充足,东南信风不断扰动海水,提供较多的养分,极有利于珊瑚的发 育繁殖,因其珊瑚著名,附近海区定为“ 珊瑚海”。 1974年澳大利亚政府将大堡礁定为国家公园加以保护;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 其列为世界遗产。每年到此旅游观光者高达200万人,成为一个著名的海洋乐园,可是大 量观光客随意采摘珊瑚,已使珊瑚礁受到严重损害,同时陆地农田污染水的流入,一些有 害化学残留物玷污了环礁水域,加上浅海航道上的漏油沉船事故频发,造成大面积海域的 污染,使珊瑚礁如同热带雨林一样,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影响到大堡礁国家公园的安危。当前保护区管理部门已采取严格措施,限制对海域的排污,加强浅水航道的安全,积极开 展对观光旅游者的教育宣传工作。 我国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划定的生物保护区美国1975年开始建立海洋保护区,已相 继在夏威夷群岛、加利福利亚沿海和佛罗里达群岛周围建立了12个保护区,总面积 约8万平方公里,预计到本世纪末将达到20个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严禁开采石油、天然 气和沙石,禁止倾倒废物,船只仅允许在某些指定水道航行,有效地保护了这些海域的环 境和资源。 菲律宾政府为制止渔民采用炸鱼等非法手段酷捕鱼类资源和滥采珊瑚礁资源,于1984年在阿波岛附近海域建立了海洋保护区。几年后,这些资源逐步得到恢复,渔业捕捞量已 增长了三倍,70%遭到严重破坏的珊瑚礁已得到了有效保护。 香港米蹼海洋湿地保护区我国的海洋保护区建设,最早可追溯到1963年在渤海海 域划定的蛇岛自然保护区。其后大规模兴起海洋保护区的建设,是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 建立的昌黎黄金海岸、山口红树林生态、大洲岛海洋生态、三亚珊瑚礁以及南麂列岛 等五处海洋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大多数是属于海岛类型的,其中大洲岛海洋生态保 护区,保护全岛及其周围2海里内的海域,共约70平方公里;三亚珊瑚礁保护区,保护面 积约60平方公里,这里珊瑚资源丰富,品种多达80余种,并伴生大量鱼虾贝藻构成的独 特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第十四章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生态系统的类型 从环境性质:陆地、淡水、海洋生态系统 从人类的影响大小:自然、半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 从物理角度:隔离、封闭和开放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气候带 ?土壤带 ?植被带 ?地球植被分布的模式,主要由气候 (水热条件)决定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水平分布规律 ?垂直分布规律

经向变化规律 ?东欧平原表现最为清楚:植被自西北至东 南,依次为:冻原→森林冻原→泰加林→ 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 草原→荒漠 ?北美洲植被的经向变化也表现的非常明 显:从东向西,植被依次更替为森林→草 原→荒漠→森林 海拔高度变化中国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 ?具有明显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 ?由气候和地形造成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受海洋季风和湿气 流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依次有湿润、半 湿润、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的气候 ?植被依次为东部湿润森林区、中部半干旱 草原区、西部内陆干旱荒漠区 植被的经度地带性规律

局部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坡度和坡向对植被的分布具有很大的意义?山地北坡和南坡间植被存在显著差异

淡水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流水:急流(含氧高)/缓流(水底多污泥,底层缺氧) ?静水:湖泊、池塘、水库 ?静水群落的分带:沿岸带(littoral zone)、湖沼带(limnetic zone)、深底带(profundal zone)、底层带(benthic zone) 海洋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海洋植物区系的地理分布也服从地带性规律,但寒冷海域区系丰富,热带海域较贫乏 ?群落分带: –潮间带(intertidal)或沿岸带(littoral zone) –浅海带或亚沿岸带(neritic或sublittoral zone)–半深海带(bathyl zone) –深海带(abyssal zone) –大洋带(pelagic zone)

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大海洋生态系管理

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大海洋生态系管理 * 初建松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摘要大海洋生态系是指海洋中具有独特海洋学和生态学特征的一个较大的区域,其自然 特性要求采用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一系列的国际条约和章程均明确或间接支 持采用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管理大海洋生态系, 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践方面,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采用了基于生态系统方法对其海洋进行管理,全球环境基金会等国际组 织实施了一些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大海洋生态系项目, 加勒比共同体等区域组织建立了旨在实现其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渔业机制.而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大海洋生态系管理能否最终成功实施,不仅是一个科学和法律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依赖于相关国家的政治意愿与相互合作的程度.关键词 大海洋生态系海洋资源管理生态系统方法 文章编号1001-9332(2011)09-2464-07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 A Management of large marine ecosystem based on ecosystem approach.CHU Jian-song (Col-lege of Marine Life Scienc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003,Shandong ,China ).-Chin.J.Appl.Ecol .,2011,22(9):2464-2470.Abstract :Large marine ecosystem (LME )is a large area of ocean characterized by distinct ocean-ology and ecology.Its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require management based on ecosystem approach.A series of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nd regulations definitely or indirectly support that it should adopt ecosystem approach to manage LME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marine resources.In practices ,some countries such as Canada ,Australia ,and USA have adopted ecosystem-based ap-proach to manage their oceans ,and som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global environment fund committee have carried out a number of LME programs based on ecosystem approach.Aiming a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ir fisheries ,the region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Caribbean Com-munity have established regional fisheries mechanism.However ,the adoption of ecosystem ap-proach to manage LME is not only a scientific and legal issue ,but also a political matter largely de-pending on the political will and the mutual cooperation degree of related countries.Key words :large marine ecosystem ;marine resources management ;ecosystem approach. *国家海洋软科学项目(OSS-2007-12)资助.2011-05-10收稿,2011-06-10接受. 海洋是生命诞生和孕育的地方.它不仅占地球表面积的71%,而且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统计,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沿 岸60km 范围内[1] ,全球有32个重要大城市位于海岸带,其中22个位于河口及三角洲 [2] .由于地缘之 便及人类对水产品需求的日益旺盛,人类一味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而疏于养护与管理,从而造成过去一直被认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海洋生物资源,由于人类的过度利用而日趋衰退,甚至枯竭. 1975年,在一个专门探讨北海渔业产量及其变 化原因的国际研讨会 [3] 上,第一次提出了将北海作 为一个海洋生态系统,并对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北海主要优势底栖生物及浮游生物种类的剧烈变化进行了分析,对1975年前所采用的生物量评估方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应该考虑鱼种的竞争者、捕食者,并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其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4-5] .这一建议的提出及相关研究促使了大海洋 生态系概念的产生.1 大海洋生态系的概念 1984年美国生物海洋学家Sherman 等[6]提出了大海洋生态系(large marine ecosystem , LME )的概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9月第22卷第9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Sep.2011,22(9):2464-247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