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九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北师大版必修3

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九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北师大版必修3

学案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标要求]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政治方面

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2)经济方面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商业的热情。

(3)思想方面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使民主共和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②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概况

(1)序幕: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旗帜:民主与科学。

(3)主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4)中心及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重点精讲]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2)直接原因: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北大为什么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1)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

(2)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

(3)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进步青年。

3.内容

(1)思想革命: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2)伦理革命: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抨击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德,并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胡适发表《文

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新青年》杂志发动了白话文运动,率先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白话文小说,推动了文学革命和推广了国民教育。

[疑难解析]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

“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这场扫荡权威、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这个口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重点精讲]

前期新文化运动内容之间有何关系?

(1)民主与科学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

(2)提倡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

(3)提倡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手段”。

深化探究

材料一见下图

袁世凯在天坛祭天民国元年一副春联

思考

(1)图片和对联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现象: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和很多人具有强烈的皇权思想。

问题: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不够彻底,封建的君主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因此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

思考

(2)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材料中作者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是什么?

答案(2)分别指民主与科学。进步性:主张民主、科学,敢于斗争;局限性: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对中国文化绝对否定。

材料三见下图

思考

(3)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为什么要把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我们应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答案(3)说明封建礼教行将就木,应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原因: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核心和精神象征,只有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民主共和。

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

材料四两个黄蝴蝶,……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胡适,1917年《新青年》

林纾《妖梦》内容简介:一个人梦见去游阴曹,阴曹里一伙不法之徒把个阴曹地府闹得天翻地覆。他在阴曹里看到一“白话学堂”,门外大书一联云:

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

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

思考

(4)材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内容?从材料看,文学革命在形式上有何主张?你如何认识“文学革命”的意义?

答案(4)内容: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形式: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意义:①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载体,推动了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

想观念。②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

(1)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2)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要点指津]

新文化运动既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总结,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做了必要准备,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归纳总结]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以下特点: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核心倡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发展传播。2.传播概况

(1)开始传播:1918年,李大钊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 的胜利》等文章,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式传播的开始。

(2)广泛传播:①1919年,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较为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②“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俄罗斯研究会”等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陆续出现;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成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并创建了一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了《劳动者》《劳动界》《劳动音》等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③当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还有杨匏安、李达、李汉俊等人。

3.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深化探究

材料

思考

(1)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是怎样成为主流思想的?

(2)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有何影响?

答案(1)①《新青年》刊登一批文章,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

②成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组织会员学习,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等。

③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

④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2)现象: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通过创办通俗的刊物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这一现象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下列报刊杂志中,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此题容易误选C。

2.陈独秀因有人指责《新青年》而发表了《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为“Democracy and Science”辩护。这里的“Democracy and Science”指( )

A.科学与技术B.民主与共和

C.自由与平等D.民主与科学

答案 D

解析本题为一双语试题,解答该题可有两种途径,一是可直接据所掌握英语知识进行翻译,另一途径是据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新文化运动及其口号“民主与科学”进行判断。

3.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答案 B

解析最早在《新青年》上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是指它( )

A.主张民主共和

B.深入学习西方文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