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屏山小城镇建设思考

屏山小城镇建设思考

屏山小城镇建设思考
屏山小城镇建设思考

屏山小城镇建设思考

屏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曹菊明

2000年以来,屏山县小城镇建设工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小城镇、大战略”和“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机遇,按照“以生态文明规划城镇、以园林宜居建设城镇、以整洁有序管理城镇、以文明先进经营城镇、以特色风格塑造城镇”的要求,以规划为先导,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了全县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工作力度,推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屏山地处宜宾市西部,东界宜宾县,南与云南省绥江县隔江相望,西邻雷波、马边县,北连沐川县,是四川内地进出凉山的咽喉要道。全县幅员面积1523平方公里,辖8个镇8个乡,261个行政村,总人口29.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9万人,城镇化率仅为15.35%。省级小城镇试点镇3个:新市镇、龙华镇、大乘镇;市级小城镇试点镇3个:中都镇、富荣镇、福延镇。

二、小城镇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日趋完善。在全县小城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质量,建精品”的指导思想,对小城镇和各集镇进行了规划编制或修编。已全面完成新市镇、龙华镇、大乘镇、中都镇、富荣镇、福延镇、锦屏镇、新安镇和屏边乡、夏溪乡、清平乡、太平乡、龙溪乡、楼东乡、鸭池乡、新发乡的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新市镇、福延镇、锦屏镇的城市设计;完成龙华镇、大乘镇、中都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通过这些年来的艰苦努力,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全县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的进程和城乡统筹发展。

(二)按确定的类型和发展方向,小城镇建设工作有序拓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县城:以新县城建设为契机,以特色农副食品加工、轻纺、制造业、旅游业为基础,着力发展以商贸、物流、房地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建成市域西部二级中心城市。新市镇:以发展物流、贸易为主导,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建成宜宾市域西部物流中心和屏山县西部农副产品集散和加工中心城镇。锦屏镇:以农副产品、旅游产品加工为主,发展以旅游服务、交通服务等第三产业,充分利用迁建文物、库区等资源发展旅游业。龙华镇:以历史文化名镇和老君山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建成旅游产品加工、旅游服务为主的旅游型城镇。中都镇:结合白魔芋基地、烤烟基地建设,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发展商贸、农贸等第三产业。大乘镇:结合茶叶、黑山羊等基地建设,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工贸型城镇。新安镇:结合茶叶、白魔芋、蔬菜基地建设,形成以农副产品贸易为主的集贸型城镇。富荣镇:结合茶叶等基地建设,形成以农副产品贸易为主的集贸型城镇。书楼镇(福延镇、楼东乡):结合经济果林等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利用独特的区位、自然和和文化优势,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旅游型城镇。有的镇已初见成效。

(三)抓旧城改造,增容扩能,狠抓市政公用基础建设。2000年后各小城镇按规划要求,一手抓旧城改造,一手抓新区建设;特别是非淹没城镇按照规划更是逐步加大了改造旧城区的工作力度,规范旧城区建房行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连片开发、成片建设,以人为本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已拆旧房建新房110000余平方米,进行新区建房90000余平方米,小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20余平方米。我县还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台优惠

政策,致力于招商引资,着力于项目资金的争取,以走出一条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促农的小城镇建设发展之路。

全县采用政府出一点、向上争取一点、向外引进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等方式,重点抓好基础公用设施建设。对大街小巷的道路进行硬化(硬化率达到90%以上),对道路、公共场地、院坝进行绿化(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镇驻地自来水普及率平均达到90%以上,有7个镇建起了集贸市场(新市镇、龙华镇、大乘镇、中都镇、富荣镇、福延镇、锦屏镇),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得到普及。各乡镇小城镇建设有序进行,基本形成了有地方特点的小城镇风格,已初具规模。

三、存在问题

(一)认识不足,战略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干部职工对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和对小城镇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没有将小城镇建设摆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战略和改革开放大格局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超前谋划和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相对滞后、而且水平不高,规划执行难度大。

(二)城镇规模小,发展不平衡。集镇规模普遍偏小,城镇功能不全,辐射能力不强,难以满足城镇发展的要求。由于城镇经济总体效益不高,产业发展普遍存在规模小、生产水平和科技含量偏低的状况。同时,受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对外交流合作有限,对外开放水平较低,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镇经济。

(三)机制不健全,建管矛盾突出。城镇管理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时势发展的需求,随意性较为明显,重建轻管的现象突出。大部分乡镇缺乏必要

的专门管理机构和专业技术人才,小城镇建设工作“缺位”现象较为严重,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有待提高。

(四)财力不足,小城镇建设缺乏后劲。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各乡镇由于历史负债大、包袱重,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投资企业和个体开发、能人投入的积极性,没有真正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元化投资格局。

四、下步工作思路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小城镇发展战略观。要进一步提高对小城镇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认真领会“农村发展的文章从城镇做起,城镇发展的文章从企业做起”这一精神实质,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辐射效益观、建设超前观,切实把加快小城镇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立足实际,形成合力,转变作风,狠抓落实。

(二)强化城乡规划,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牢固树立超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的原则,继续做好小城镇的规划调整及修编工作。突出抓好重点小城镇规划建设,积极争取扶持资金,努力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推进城镇化进程打牢基础。

(三)建管并重,重在管理。一是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资金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二是加强指导,严格按规划进行建设。因地制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统筹资金,严格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进行实施。三是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的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市场、对外交通要优先发展,园林绿化要和道路建设同步进行,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统筹规划,力争同步配套建设。四是健全机构,加强管理,努力使小城镇建设走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要潜心研究落实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相关配套措施。要切实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

管理人才和各种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业务和管理水平,发挥科技人才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逐步建立健全小城镇建设管理机构,逐步将管理人员的工资纳入财政预算。五是按照规划,严格执法。要尽快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不遵守规划的建设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四)统筹兼顾,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县规划委的统一领导下,各乡镇具体组织项目的实施和规划的执行,切实做到“规划一张纸,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政府、企业、居民和农户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及各种矛盾纠纷,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实施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五)加快改革步伐,消除制度障碍。积极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落实以现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行以住户、职业、生活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为依据的落户标准,以居民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确保进城农民的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和吸引农民进城落户,务工经商。改革土地使用办法,在坚持稳定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同时,对农村土地使用流转制度进行创新,允许农民对土地进行出让、出租、转包、入股、抵押等流转活动,解决农民担心长期离开农村后、遇到困难生活没有保障和后路问题,并为农民进城后土地集中使用打好基础。同时,推进配套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医疗、就业、教育制度等配套改革,建立规范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进城解决后顾之忧。

浅析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吉林省梨树县规划勘测设计院:王萍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目标,其重点就是农村的全面小康,实现农村小康最现实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城镇化。小城镇上连城市,下连农村,处于城乡结合部,既是城市带动农村的前沿阵地,又是沟通城乡联系,促进城乡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核心。因此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目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小城镇规划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短期行为。有的小城镇规划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与实际结合不密切,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小城镇没有制定详细规划,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不宽,进展缓慢。乡镇没有产业支撑,不能形成新的、大的经济增长点。乡镇受资金短缺的限制,基础设施配套迟缓,小城镇建设进展缓慢。 3、政策落实不力。目前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小城镇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根本问题是落实不够,如资金政策、用地政策、户籍政策普遍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4、基础设施普遍不足。小城镇供水、排水、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滞后于小城镇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1、科学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为了科学的指导小城镇建设,要根据小城镇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非农产业发展程度、产业布局、人口状况、辐射带动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小城镇布局,科学编制和调整完善小城镇规划。编制规划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在选择主导产业和确定发展规模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资源基础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论证。要以城镇为中心,全面合理安排乡镇企业、住宅、商业、交通、文化、市政设施等各项建设,使近期规划有较强的超前性,可操作性和控制性;远期规划要留有发展余地,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克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期规划行为。同时,还要认真制定和完善详细规划、专业规划,使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相配套。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要有详细规划作指导。编制详细规划要有新观念,把各个规划地段的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允许建设高度、绿地率、停车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具体位置、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作为强制性内容,为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小城镇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严格设计标准,提倡相对集中建设,连片开发,逐步扩大小城镇规模。同时,要维护规划严肃性,科学规

小城镇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基于对辽宁省阜蒙县旧庙镇建设的

Forum 学术论坛 152 2012年12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02228880.html, 小城镇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基于对辽宁省阜蒙县旧庙镇建设的分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卢蕾 刘亚静 孟思佳 摘 要: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式我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具体要求。因此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经济发展 小城镇建设 指导意义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2(c)-152-02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就是把城市和乡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发展,形成“相互依托、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发展”的城乡关系,彻底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所谓小城镇建设是指小城镇的各种要素的创立或组合以及一定区域内小城镇体系的设置、改造和发展的过程。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有的学者给出了小城镇建设的新内涵,即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增加农村教育、卫生、交通、水利、环境等公共产品供给,开发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城镇化背景下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改变过去单纯地、片面地强调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观念,更加关注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更为综合和全面地谋划中国的现代城乡结合化建设。 结合小城镇建设的含义,我们知道,小城镇建设是我们将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的阶段,实现城乡一体化,进行小城镇建设不仅看重经济的发展,更要注重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运用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努力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以及注重精神文明建设。防止片面性的发展,实现各种要素的合理配合,全面实现小城镇建设对我们的意义将更加深远。 对此,我们对辽宁省阜新市一些小城镇建设镇进行了调查分析,例如,十家子镇,旧庙镇等等。通过调查分析,我们了解了近几年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情况,看到了小城镇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下面针对旧庙镇的小城镇建设及经济发展进行具体的分析 1 旧庙镇的基本情况 旧庙镇地处阜蒙县北部、距县城43公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接壤。总土地面积49.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4.2万亩。可利用放牧地14.6万亩。有林面积14.7万亩,森林覆盖率30%,总人口2.7万人,14个行政村,73个自然屯。沟奈线、古务线公路呈十字型贯穿全 镇,交通、通讯十分便利。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该镇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重点抓、重点管,并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吸纳资金。通过各种资金的引入,积极建设各种基础设施,包括教育,交通,医疗等各个方面。截至2011年8月末,该镇共新建楼房3.26万平方米。据统计,2011年前8个月,旧庙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4亿元,创利税2333万元,财政收入实现了137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3%。另外,供电,供水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小城镇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另外,旧庙镇在进行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努力发掘自己当地的优势,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城镇,建成了特色镇。在发展中旧庙镇发现了自己当地的杂粮资源非常丰富,因此,便积极发展杂粮产业,培育自己的杂粮特色,并且以此为主导带动谷物的发展,成为了辽西小杂粮生产的集散地。在建设杂粮的过程中,党委政府加速畜牧业的发展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把畜牧业很好地发展起来,成为阜新地区的畜牧大镇。其次,该镇的土地、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矿产资源有:金矿石、铁矿石、石灰石、莹石、铜矿石、大理石等。通过招商引资现已开发利用的有:铁矿石、石灰石。其它矿产资源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点,发挥了自己当地的优势,小城镇的建设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持续的增长动力。 作为阜蒙县14个严困乡镇之一的旧庙镇,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积极开展小城镇建设,让该镇发生了质的变化,小城镇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该山村小镇展露了它的新姿,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状况,实现了经济的持续,迅速的发展。 2 小城镇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2.1 小城镇建设是缩小经济发展差距的桥梁 小城镇是把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的有效平台,能够有效的激活农村经济,并吸引相应的外资的注入,有利于形成一大批具有小城镇建设的产业品牌。旧庙镇在进行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分析自己的地理特点,努力寻找自己的优势资源,努力的培养自己特色产业,因此,发现了自己的优势资源:小杂粮资源非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题目:关于小城镇建设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 课程名称:《小城镇建设》 完稿日期:年月 关于小城镇建设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摘要:文章通过对“三农”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发展小城镇及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通过将农村

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并且通过小城镇的公共财政体制因势利导,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三农”问题公共财政体制 一、小城镇建设问题的提出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发布,强调“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常抓不懈。随着我国市场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三农”问题日益显现,不仅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而且成为制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一大难题呢?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城市化就是通过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而达到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民收入的过程。 长期以来,关于城市化的发展战略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问题,而且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首先发展大城市好,有的人认为中等城市应该优先发展,有的人认为应着重发展小城市、小城镇,还有的认为应该保持大城市和小城市、小城镇并进的战略。 那么,到底是发展哪种类型的城市呢?首先在观念上不应该惧怕人口的流动,而应该正视人口流动问题,因为只有通过人口流动

才能保证长远的社会稳定。其次,中国的城市化要尊重中国的国情。要想使中国如此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步就转移到大城市是不现实的,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资金问题、住房问题、交通运输问题等等一系列难题。发展小城镇尽管有占用土地资源过多,浪费巨大,污染严重,不易管理,效率低下,在吸收就业方面也远远不如其他几种发展策略,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其在中短期解决人口流动和劳动力转移方面确实有其优势和可行性。 二、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发展方向 小城镇是80年代以来新建的乡镇企业的集中地,在地理位置上,小城镇的星罗棋布是全国经济增长的有力的依托。它把广大的农村与大中城市连接起来,不仅带动了农村的发展,而且有力地支撑着大中城市的繁荣。 今后小城镇建设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农村工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在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中,应当追求规模和集聚效应,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第二,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使发展小城镇战略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从城市的集聚效应来看,目前发展小城镇仅在现阶段是合理的,要想长远发展则需慎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史口镇人民政府 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镇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史口镇按照“壮大规模、提升层次、健全功能、突出特色”的要求,明晰发展布局,完善基础配套,壮大镇域经济,改善乡村面貌,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产业合理、有序平安的新型城镇,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 一、主要做法 史口镇小城镇总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起步区占地1100亩,计划利用3-4年的时间,主要规划建设新型农民住宅区、办公区、商贸服务区,并配套建设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相关服务设施,总面积约52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约10亿元。 一是坚持城镇规划先行。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和规范,搞好规划就必须根据城镇的实际,科学定位发展的方向。根据镇驻地建设现状和发展实际,史口镇确定了新型小城镇总体空间布局为“一带分两片、三轴串十区”。“一带”是东张铁路生态绿化隔离带;“两片”是东部生活片区和西部工业片区;“三轴”是南二路城镇发展轴和利民路生活发展轴、郝纯路工业发展轴;“十区”是石化工业园区、精细化工园区、物流园区、四个居住社区等十个功能区,逐步推进镇域周边村民居住的聚集化,把我镇打造成环境优美、文明有序、和谐进步、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型示范城镇。

二是坚持产业发展一体化。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形成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工业方面,坚持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推动工业项目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重点实施废气废水回收综合利用、碳四深加工等一批节能降耗、循环利用的新型项目,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效益。在现代农业方面,我们沿广蒲河从东向西依次打造大宋高效示范区、刘营标准化莲藕生产基地、劳家露天菜生产基地、生家葡萄生产基地等农业产业基地。在服务业方面,积极推进东营市西郊物流中心项建设,同时引导万通集团等企业物流业与主业剥离,逐步扩大物流业发展规模,存进史口镇商贸物流服务业蓬勃发展。 三是坚持基础设施一体化。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主要在交通能力提升上下功夫,今年共修建村内道路10公里,联村路10公里,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60%。 四是坚持生态环境一体化。扎实推进“三网”绿化工程,突出抓好村庄绿化、干线路域绿化断档贯通、示范区扩建提升、路域绿化、生态林和经济林建设、耐盐碱苗木引进与繁育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扎实推进大宋、安子张、杨家、范家、艾家等5个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全面治理水气污染全民开展环保行动”工作,重点抓好史口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建设。城乡垃圾一体化收集处理工程深入实施,建设压缩式垃

浅谈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功能

浅谈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功能 学校:湛江市广播电视大学班级姓名:洪聂学号:【内容摘要】 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角度可以把城市和分解为两个互为相联的子系统,城市和农村的联系是必然的,城乡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两者应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央还明确提出小城镇作为新时期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既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因此,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发展;意义;功能 目前,全国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众所周知,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因此,加强我国小城镇的建设,使城镇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小城镇有利于推动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将在未来扩张经济增长需求不足约束,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小城镇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小城镇是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将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提供广阔的容量 1、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 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市大

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四会市迳口镇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姓名: 【内容提要】中国要美,农村必需美。小城镇是集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为一体的乡镇中心地带,大力发展小城镇、加快实现城镇化,是推动“乡村城市化”的桥梁,是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此,加快墟镇城镇化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项历史性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五个统筹”,构建社会和谐,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本人对四会市迳口镇的小城镇建设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有了肤浅的认识。 【关键词】城镇化规划区域经济统筹特色产业 一、迳口镇基本情况 迳口镇位于四会市东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省道118线、四清线公路横贯其中,东距广州65公里,距花都新国际机场50公里;西距本市城区20公里,距正在规划建设中的珠外环高速三水大塘出口10公里。全镇总面积101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委会、1个社区 会总产值16.82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6.2%,其中农业总产值4.17亿元,同比增长1.2%,工业总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52%,第三

产业总产值6500万元,同比增长71.1%,农民人均纯收入8679元/年,同比上年增长15.1%。迳口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年降雨量1800毫米。辖区自然资源丰富,有铅锌矿、石英矿、花岗岩等矿产资源。与佛山市三水区、清远市清新县相接壤的迳口镇,是四会市的东部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镇。近年来,迳口镇着力通过以“打造四会市东部工业重镇,建设珠三角旅游新镇”为目标,抢抓机遇,扎实苦干,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了新的发展。迳口镇区域优势更加明显。 近年来,迳口镇大力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兴镇、商业富镇”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并赢得了各种荣誉。2000年被评为“四会市柑桔种植基地”,2003年至2008年连续6年均荣获“四会市优秀沙糖桔生产基地”称号,2006年被授予“四会市珠宝玉石行业人才输送基地”称号,2004年和2008年两次荣获“肇庆市体育先进镇”称号。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感动全中国的妈妈级奥运卫冕冠军冼东妹正是来自四会迳口故里。 迳口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第三产业潜力十足。省重点项目四会市天海湖旅游度假区项目,由志高集团计划总投资15亿元,选址水迳水库,总控规面积2.5万亩(其中水域面积2500亩),建设时间从2008年至2017年。该项目充分利用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极力发挥湖泊型生态度假区特色,致力于发展成为一个集休闲、度假、会议、旅游、观光、美食、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休闲度假景区,成为珠三角的旅游度假胜地。

浅析小城镇建设

浅析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是深入农村腹地、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是一个地方多种网络系统的主要结点,在其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核心与枢纽作用。发展小城镇,建设好小城镇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之后,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城乡矛盾、推动农村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以及为缩小城乡差别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有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对于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之间多方面的稳定的联系,促进城乡之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多,转移量大,但不可能都到城市中来。而小城镇拥有的一些工厂、电站、中小学校、医院以及其他一些能够吸引居民的设施,将吸引农业富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就地发展。因此积极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加快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城市盲目流动,从而有效减轻城市压力。 2.有利于促进小区域经济发展。由于小城镇基于其特点,拥有其特定的优势,如果能够不断发展和完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将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将为远离县城的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场所,有利于培育农村市场,逐渐形成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小区域经济中心。 3.有利于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增收。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广大农民逐步改变山区小城镇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人口素质提高,缩小城乡差别。同时,有利于吸引在外务工、有一技之长和一定资金积累的农民工回小城镇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快了小城镇的发展。 4.有利于实现城乡资源互补。小城镇作为城乡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平台、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一方面可以引进城市的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其信息和科技方面的资源来加快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小城镇农副产品市场可以弥补城市原材料的不足,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 二、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滞后,实施不够严格。由于当前很多的小城镇在总体规划和各专业规划编制上不够到位,更没有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审,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因此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往往出现重复建设、建设没有体现地方特色等现象。 2.城镇规模小,功能有待完善。目前小城镇布局比较分散、人口不够集中、产业发育缓慢、经济集聚能力还比较低,加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小城镇供水、供电、卫生、绿化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 3. 政策不完善,管理难度大。一方面由于城镇规划在与交通、土地、水利、生态环保等规划上衔接不够,因此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依然矛盾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小城镇在土地、镇容镇貌、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社区管理以及流动人口管理均未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综合管理体系,且专业管理人员和经费无法充足到位,因此城镇管理难度大。

小城镇建设论文1

开放专科课程设计(小论文)科目名称:小城镇建设 科目代码:2735 题目: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做法与思考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层次专科(一村一)姓名杨明朝学号1452004460710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做法与思考 [内容摘要]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与对策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强化镇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我国小城镇类型多样,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发展战略和对策也各具特色。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整体现状及借签经验,探讨莱州市城港路街道的小城镇建设在区划调整后的新一轮发展走向。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管理 一、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及经验 (一)小城镇的概念 在我国的城镇体系中,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以人口聚集为主体,以物资开发、利用、生产为特点,以聚集效益为目的,是集政治、经济、物资为一体的有机实体。 (二)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形势 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小城镇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十五”

计划把小城镇建设列为农村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小城镇,大战略”曾成为事关全国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 1978年全国只有2176座小城镇,2016年猛增到20312座,仅贵州省就有900多座,在目前的小城镇中,有近90%是1978年之后增设的,年均增设820多座,增速迅猛。 小城镇之所以发展快速,除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带动外,主要得益于其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走在了城市之前,经济率先转由市场调节,社区率先向农民开放,城乡统筹就业率先在小城镇启动;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城镇化的体制性障碍较少;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成本低,“扎根”容易,对政府压力相对较小。 小城镇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人口城镇化的重要渠道,这是由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国情及小城镇多劳动密集产业和多种成分小企业的经济特点所决定的。 (三)目前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发展时间短,总体上讲,我国小城镇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我国小城镇数量虽多,但平均规模小,不足9000人,按非农人口统计则规模更小,聚集效益不明显。许多小城镇的建设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如基础设施简陋,城市景观差;人均占

浅谈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谈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9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问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同农业现代化战略、人口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相关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之举。 一、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减慢,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二个月用来过年,三个月用来耕田,其他时间都是空闲”是部分农民的现实写照。这是长期保持中国社会稳定

的最大隐忧,一些农民盲目外流打工,涌向省内外大中城市,给社会治安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也给城市带来巨大负担,引发了新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社会治安差等“城市病”,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务农劳动者的素质。乡镇企业虽然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乡镇企业在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生产方式和运行模式落后,其扩张就业所需的资源(主要是资本)不足,导致吸纳农村剩余劳力的容量有限。要制定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小城镇、让先富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投资办厂经商,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小城镇就业、创业、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重组,整合资源,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增加就业空间,创建发展的平台,这样才可以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转变角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表明:人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国民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基石。农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进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领域,新的劳动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亦即当物质需要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必然产生不满足、产生新的欲望,推动精神世界的创新,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包括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求。农村小城镇受到自身规模和功能的限制,只能起到向农村传播城市文明“接力棒”的作用,刚刚转变角色的农民,适应小城镇有限功能的要求,也是向人的现代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2020年关于小城镇建设思考

2020年关于小城镇建设思考 本文是关于2020年关于小城镇建设思考,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和谐创业,加速崛起已经成为省市的发展主题、工作主线、民意主流;也带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发展是崛起之本,创业是发展之源,和谐是创业之基。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任务,在认清当前干事、创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引领全民和谐创业,实现富民强县。要实现这个目标,有方方面面的工作要去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要解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解决我县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创业问题。我县经过这几年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各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我县基础薄,起点低,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仍占据主要地位。这些人的就业、创业问题没有解决,富民强县就无从谈起。而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做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加快小城镇建设。 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力,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小城镇地处农村,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的社会成本要低的多。促进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即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又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工业化进程。一方面,随着农民不断向小城镇转移,土地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促进农业转向集约化经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可拉动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等行业发展。人口的集中使乡镇企业产品有更多的销路,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企业发展的同时又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XX年我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为23.7%。造成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就是我县城市化水平低,不能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条件和相应的产业载体。没有城镇,就没有人口的聚集,也就没有第三产业的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及实践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及实践 关于小城镇的概念人们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与之相关的词有镇、集市、市镇、乡镇、村镇等等。我国的《国史通鉴》中指出:小城镇是指县城和县城以下比较发达的集镇或乡所在地,以及大城市周围农村建设的卫星城。它包或两个层次:一是城市型小城镇即县城和属镇,二是乡镇和村镇,统称为农村集镇。小城镇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雏形城市,或称为初级城市。它是城市经济向农村渗透和农村生产力在一定区域集聚的结果。我国现有的小城镇是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与推广以及星系交流的中心。因此,顾名思义,小城镇建设就是建设这个中心。 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若把“城镇”作为名词用来表达作为农村中心的社区,从字面义上看,它似乎应当属于域的一方,而实际上确是乡的中心。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 小城镇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它的社会经济发达程度及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要在21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达到或50%~59%的城市化水平。这是一个伟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对于整个世界都将产生巨大而又深刻的影响。这将是全中国人民所期待的,只要党和国家把握好方向,扎实的做好每一步,这工程必将众望所归。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特别指出,“农村富余老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一、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三农”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不解决,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这是被理论和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一个基本事实。这三个中,城镇化是解决其他两个问题的基础和载体。只有实现城镇化,乡村工业的发展才能产生聚集效应,实现可持续和高效率;只有实现城镇化,农民的就业转移才能实现。 二、发展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我国农村需要转移到城镇的人口数量之庞大,客观上要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必须协同分流。我国需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大城市圈,同时也需要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专业性强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吸引力。在这个城镇体系中,要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和中心,小城市、小城镇为基础,中等城市为扭带,它们之间相互依托,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走小城镇发展的道路虽然是现阶段符合客观实际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可以超越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建立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合理的比例的布局,形成优势互补的城市体系,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应该走在大中小城市合理发展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重点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道路,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最优,更要的是考虑可行和可能。人们过去的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城市化必须充分考虑到遍布城乡的小城镇大规模发展这一实际情况。因此,只有在原有乡村集镇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小城镇具有重要意义。小城镇作为目前中国城市化得重要途径,但不意味着我们追求的最佳目标和终极格局。 四、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

小城镇发展与规划-(1)

小城镇发展与规划-(1)

浅谈小城镇发展建设 下面我和大家共同探讨小城镇发展的相关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小城镇的起源和基本特点,城镇和城镇化的概念;二是小城镇具备的一些基础功能设施和我镇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三是今后小城镇的发展目标。城镇起源 城乡聚落的形成:居民点,又称聚落,是由居住生活、生产、交通运输、公共神识和园林绿化等多种体系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人们共同生活与经济活动而聚集的定居场所。居民点的形成与发展史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结果。 小城镇的历史沿革:从世界范围看,早在5000多年前,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在埃及和尼罗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小城镇。我国的小城镇是在村落的基础上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而逐步形成发展的。小城镇初期形式是草市,随着集市贸易的扩大,统治阶级在集市设置官吏,征收税赋,出现了镇一级的建制。镇是比集市更高一级的经济中心和经济区划,居民明显多于集市,一般在一千户以上,甚至可达万户。镇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自古以来就是农村手工业、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集中地方,商品交换的集散地,小城镇是沟通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即草市-集镇-小城镇。 受军事、宗教的影响,我国部分小城镇并非是顺着“草市—集镇—小城镇”的轨迹形成发展的,而是具有特殊的形成过程,主要有起源于政治

军事中心、起源于宗教寺庙、起源于现代工业开发(如大庆)起源于行政管理建制等等。 城镇的概念: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点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不同的学科对小城镇的概念有不同的解释: 行政学:从行政管理角度看,在经济统计、财政税收、户籍管理等诸多方面,建制镇与非建制镇都有明显区别,因此小城镇通常只包括建制镇这一地域行政范畴。 社会学:小城镇是一种社会实体,是由非农人口为主要组成的社区。 地理学:将小城镇作为一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基础层次,或将小城镇作为乡村聚落中最高级别的聚落类型,认为小城镇包括建制镇和自然集镇。 经济学:小城镇是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相互渗透的交汇点,具有独特的经济特征,是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个特殊的经济集合体。 不同的国家对小城镇也有不同的界定 美国的“小城镇”有两种概念,一种叫小城市,即“small city”;还有一种叫小镇,即“little town”。美国的小城镇往往是由居民住宅区演变而来,一般200人的社区就可以申请设“镇”,如有足够的税源,几千人的社区就可以申请设“市”。因此,美国的城市大多规模不大。 日本的地方行政管理分为道府县和市町村两级,市町村的规模控制在10万人以下,相当于我国的小城镇。市、町、村在行政上是一个级别,互不隶属,所有的市町村又可以分为四个规模等级:3-10万人、1-3万人、0.5-1万人和0.5万人以下。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02228880.html,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王德生 来源:《中国房地产》2013年第10期 新型城镇化建设热潮兴起于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新型城镇化建设或称为小城镇建设。当前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不能及时妥善地予以解决将可能成为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存在的问题 1.对城镇化的理解不够透彻 在城镇化建设中,许多人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城镇化就是要建设越来越多新的小城镇,或把原来的小城镇进行扩大或进行旧城改造,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试图通过小城镇建设消除农民的身份。大部分地方推出小城镇建设的量化指标,即通过把大量的农民户口转化为城镇居民户口,以此提高城镇化率。因此,不顾现状与条件,盲目大拆大建的现象到处可见。 2.对“国际化”的认识存在偏差 笔者在各地小城镇建设的调研中发现,有的人谈到“国际化”建设标准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一种不自信的言谈举止,认为“国际化”离本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太遥远,甚至还存在“本地哪有外国人来”的观念,这种不正确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小城镇的建设质量。所谓“国际化”标准,并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现在或将来外国人生活的需求,而是一种高标准、严要求,如规划设计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绿化标准、节能减排标准等应该达到国际通行标准,以确保建设的质量。小城镇化建设不能仅做表面文章,现在不少地方为了遮盖已被破坏的山体,用非植物绿色薄膜进行覆盖,道路两侧用绿色塑料地皮取代植物绿化等,这些行为都显示出其没有真正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3.小城镇建设思路不明 主要表现在规划滞后、建设思路不明确,这是当前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追求短期效应,盲目拆除房屋,建设农民集中区或强制农民购买商品房,这在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中屡见不鲜。部分地区往往是边拆边规划、拆后规划或是边规划边建设,违背建设基本规律,导致重复建设。 4.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配套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是通过融资的方式进行,前期投入多,如果不充分考虑到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仅仅依靠房地产收益很难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发展的

小城镇建设项目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 1.1.2项目承办单位 ***********有限公司 1.1.3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经*******人民政府招商引资,由**********有限公司为此项目投资建设。并于*****年****月**日经********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批准,设立“**********有限公司”,于****年**月**日经*****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并颁发法人营业执照。 公司所在地:**县***镇**村。企业法人代表:******。注册资本:人民币*********万元整。经营范围:************** 公司组成人员:公司现有工作人员****名,其中:董事长**名、总经理**名、监事**名,项目经理**名,其他管理人员*****名。 1.1.4建设地点 拟建项目选址在******镇***,临***国道,距***镇3公里左右,距离***县城8公里以内,车程8-10分钟即可达。项目区域优势明显,概括起来就是“四临一靠”。即:○1临城:项目区距县城仅8公里,8分钟左右车程,区位优势明显;○2临路:项目区西临***国道,是******流通的黄金走廊,交通便捷;○3临水:项目区东临***,且地块内拥有灌渠、湖泊,水资源丰富;○4临农庄:项目区南临***有名的******庄园,具有生态资源和特产资源优势;○5靠山:项目区南临***,远靠***山,拥有不可多得的绵延起伏的数十公里山水和秀美风景。

1.1.5建设性质 新建 1.1.6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共分三期开发,总投资2亿元。第一期,依托***优势自然资源,以生态型乡村旅游为重点,计划投资8000万元;第二期,依托***资源,开发一系列水上休闲娱乐项目,打造水文化核心景区,计划投资5000万元;第三期,跨过***,在***盘山脚下,开发旅游地产,形成***旅游产业的提升,计划投资7000万元。本项目一期建设总需面积261亩(水陆面积),共需征用土地95亩(已征用75亩,20亩正在征用中),其中建筑物占地面积15000㎡,规划建筑面积38880㎡,租用水面166亩。 项目建设的整体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阳光、运动、环保”的主题,由策划部门拟定出了“七大系统、六大分区、三路循环”的整体规划。 七大系统: “食”系统,主要是指本项目的餐饮功能,包括中心餐饮区、清吧烧烤、农家自酿酒、自制腌制品、自制豆腐等。 “观”系统,主要是指本项目的景观系统,包括道路景观绿化、特色牌坊、荷塘、海滩、特色民风建筑等。 “游”系统,主要是包括游道、观光车、指向设计、休憩设施和停车场等。 “乐”系统,主要是指本项目的休闲、娱乐项目,包括垂钓、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沙滩排球、儿童游乐场、游泳池及户外拓展项目等。 “展”系统,主要是指本项目的文化展示功能,包括“***文化民俗风情园”、农家豆腐坊、农家酒坊、农家油坊、农家腌制坊、农家小院、户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一、孔集乡基本情况 孔集乡地处豫东平原,位于宁陵县城东北15公里处,310国道、陇海铁路横穿东西,X038县道纵贯南北。孔集系孔子嫡支重要客居地,唐朝贞观年间孔子第36代嫡系传人褒圣侯孔德伦封于此地,而后有“三公二侯”及其后人在孔集繁衍生息。全乡辖25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总人口3.2万人,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万亩,土地肥沃,多为淤土和莲花土,盛产小麦、玉米、山药、蔬菜、酥梨等农特产品。 二、主要做法 自去年以来,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置,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对全乡1个集镇区、5个中心村、6个基层村进行高标准规划。为确保规划能够得到严格执行,我乡重点做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实执法队伍。乡调整充实了城乡规划管理所人员,组成了由乡人大主席牵头,城建所长具体负责的5人执法队伍。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层层召开乡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党员座谈会,利用村头大喇叭、村务公开栏、张贴公告、设置规划版面,广泛宣传规划法及有

关知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三是严格执法监管。乡规划所、国土所等部门经常深入基层开展执法检查,对违法建筑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有效遏制了违反规划乱搭乱建的行为。四是坚持试点先行。我们通过采取鼓励群众自建和招商引资相结合的方法,在基础较好的张牌坊、宋胡同中心社区先行开展新村建设,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张牌坊三横两纵的格局已经拉开,自去年累计建新房67所;宋胡同村与陕西省五建公司合作建设阳光社区,该社区建成后可容纳住户2500户,约12000人,工程一期投资1500万元,计划建新型住房80套,目前15套房地基工程已开工。 三、建议及对策 (一)搭建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在投融资体制方面,要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民间资本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鼓励农民成立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利用农民土地收益和经营的收益筹措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基金;二是鼓励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带资进镇,买房建房、兴办企业、务工经商;三是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参与小城

浅析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目标,其重点就是农村的全面小康,实现农村小康最现实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城镇化。小城镇上连城市,下连农村,处于城乡结合部,既是城市带动农村的前沿阵地,又是沟通城乡联系,促进城乡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核心。因此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目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小城镇规划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短期行为。有的小城镇规划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与实际结合不密切,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小城镇没有制定详细规划,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不宽,进展缓慢。乡镇没有产业支撑,不能形成新的、大的经济增长点。乡镇受资金短缺的限制,基础设施配套迟缓,小城镇建设进展缓慢。 3、政策落实不力。目前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小城镇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根本问题是落实不够,如资金政策、用地政策、户籍政策普遍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4、基础设施普遍不足。小城镇供水、排水、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滞后于小城镇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1、科学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为了科学的指导小城镇建设,要根据小城镇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非农产业发展程度、产业布局、人口状况、辐射带动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小城镇布局,科学编制和调整完善小城镇规划。编制规划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在选择主导产业和确定发展规模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资源基础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论证。要以城镇为中心,全面合理安排乡镇企业、住宅、商业、交通、文化、市政设施等各项建设,使近期规划有较强的超前性,可操作性和控制性;远期规划要留有发展余地,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克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期规划行为。同时,还要认真制定和完善详细规划、专业规划,使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相配套。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要有详细规划作指导。编制详细规划要有新观念,把各个规划地段的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允许建设高度、绿地率、停车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具体位置、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作为强制性内容,为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小城镇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严格设计标准,提倡相对集中建设,连片开发,逐步扩大小城镇规模。同时,要维护规划严肃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发展,分步实施,避免走重复规划调整、重复建设的弯路。 2、小城镇建设要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条件,乡镇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小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