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八年级物理实验教案(全本共20个)[1]

最新八年级物理实验教案(全本共20个)[1]

最新八年级物理实验教案(全本共20个)[1]
最新八年级物理实验教案(全本共20个)[1]

实验一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学习处理实验数据,进而得出实验结论的方式方法

二、教学重点:天平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处理实验数据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

五、教具:天平、砝码、铝块、铁块、木块、刻度尺。

六、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学习处理实验数据,进而得出实验结论的方式方法。

【实验预习】

1.在物理学中,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质量的基本单位是,用符号表示。表示质量的单位还有(符号:、(符号)、(符号)等。

3. 1 kg= g ,1mg= g= kg ,1t= kg

4.观察天平,熟悉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1)观察你所使用的天平:最大称量值是g,最小砝码的质量是

g,可称准至g

(2)天平的构造:在下面的图框里填写天平的结构名称。

(3)天平的使用方法:

【实验用品】天平、砝码、铝块、铁块、木块、刻度尺。(共14组)

【提出问题】

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作出假设】

同一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实验方案】

用形状规则(长方体)的铝块、铁块、木块做实验,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再用直尺测出它们的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实验结果】

[数据处理]

以体积为横坐标,以质量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

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

【实验结论】同一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实验作业】

如何测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说出你的测量方法,并

实际测量一下。

【教学反思】:

实验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测物质密度。

三、教学难点:密度的单位换算。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

五、教具:天平、砝码、石块、量筒、细线、烧杯。

六、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

【实验预习】

1.对于同一种物质,其质量跟体积成(正/反)比,其比值是(一定/不一定)的。在物理学中,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用公式写出来就是:ρ=m/v密度的单位是:,符号是:

2.怎样正确使用量筒?

3.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4.怎样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用品】天平、砝码、石块、量筒、细线、烧杯。

【实验方案】

1.测量浓盐水的密度

(1)操作步骤:

①用天平测量出洁净的烧杯的质量m l ;

②用量筒测量浓盐水的体积V;

③把已知准确体积的浓盐水倒人已知准确质量的洁净的烧杯里,用天平测量“烧杯+浓盐水”的质量m2;

④计算出浓盐水的质量m;

⑤计算出浓盐水的密度ρ

(2)设计表格,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重复操作3次,取平均值)。

2.测量不规则形状塑料块的密度(可以小组讨论测量方法)

(1)操作步骤:

(2)设计表格,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重复操作3次,取平均值):

【实验作业】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定某液体的质量,其步骤如下:

先测容器的质量,使用了以下祛码:20g,10g,5g再将被测液体倒人容器中,测量它们的总质量,使用了以下祛码:50g,10g,5g 两次测量过程中均未移动游码,则被测液体的质量是:

2.写出用实验方法判断一铁球是否空心的方法和步骤,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3.测量不规则形状固块的密度,除了在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请写出你的设想或实验方案来;

【教学反思】:

实验三力的作用效果和相互性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二、教学重点:力的三要素。

三、教学难点:画力的示意图。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

五、教具:弹簧、弹簧测力计、海绵、重物。

六、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目的】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通过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预习】

1.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2.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力的、和叫做力的三要素。

【实验用品】弹簧、弹簧测力计、海绵、重物。

【实验步骤】

1.探究力的作用效果

2.探究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实验作业]

1.当我们讨论某一个力时,一定涉及个物体,一个是物体,一个是物体。人踢球时,是与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若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

2.力一般用字母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用符号表示。

3.在力的图示法中,表示力的大小,表示力的方向,表示力的作用点。

4.在下面的方框里画出下列力的图示:

(1)用100N的力提起一袋粮食;

(2)机车用3×105N的力牵引列车前进;

(3)用与地面向上成300角,大小为150N的力在车的左上角处拉小车前进。

【教学反思】:

实验四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的概念。

2、学习探究摩擦力影响物体运动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了解摩擦力及控制变量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惯性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

五、教具:斜面、小车、毛巾、棉布。

六、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目的】

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的概念。

2.学习探究摩擦力影响物体运动的方法。

【实验预习】

1.什么叫做惯性?

2.既然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那么,为什么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的汽车还需要动力呢?

【实验用品】斜面、小车、毛巾、棉布。

【实验方案】

取一辆小车,使它三次(每次水平面的表面不同)都在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从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到水平面上。比较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1.分析:

2.结论:

【实验作业】

1.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

2、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时人们需要利用物体的惯性,有时又要克服

由于惯性带来的一些问题,请你对这两种情况分别举例说明一下。

3.说明一下,如果没有摩擦,那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教学反思】:

实验五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方法。

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教学重点: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三、教学难点: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

五、教具:两端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砝码盘、砝码、细线。

六、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目的】

1.学习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方法。

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预习】

物体在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的情况叫做

【实验用品】两端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砝码盘、

砝码、细线。

【方法步骤】

1.如右图,探究小车的平衡条件。

2.在右图装置的基础上,使小车转动一小角

度,探究小车的平衡条件。

【实验结论】

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实验作业]

请大家做一做,议一议,用弹簧测力计吊50g钩码,使钩码匀速上升或下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变化,为什么?若钩码急速上升或下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变化,为什么?

【教学反思】:

实验六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一、学习目标:

1、练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进一步练习记录实验数据和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进而得出实验结论。

二、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总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

五、教具:弹簧测力计、钩码。

六、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目的】

1.练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进一步练习记录实验数据和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进而得出实验结论。【实验预习】

1.重力是,它是由于对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2.物重,也叫重量,是

【实验用品】弹簧测力计、钩码。

【提出问题】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有什么关系?

【实验方案】

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不同数量的钩码所受的重力。

注意:弹簧测力计处于垂直方向时,其指针是否零位:;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值:;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实验记录】

[数据处理]

1.计算出钩码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kg-1),填人上面的表格中。

2.以钩码的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连接这些点,画出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

【实验结论】

【实验作业】

1.你认为重力和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用事实说明重力的方向总是向下的。

2、人体的质量和人的体重是同一个概念吗?人们习惯上所说的体重指的是

什么?测一测,你的质量是多少千克?你的体重是多少牛?

3、一辆载重汽车及所载的货物共重4.9×104 N,能否安全通过标有“最大限量6t的桥梁?为什么?

【教学反思】:

实验七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

一、学习目标:

1、练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学习制作弹簧测力计。

二、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制作弹簧测力计。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

五、教具:弹簧、钩码。重物、塑料片、纸板、弹簧测力计

六、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目的】

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2.学习制作弹簧测力计。

3.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预习】

1.弹力是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压力越(大/小),它的伸长就越(长/短)。

【实验用品】弹簧、钩码。重物、塑料片、纸板、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

1.观察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1)塑料板上压的重物越重,塑料板弯曲得越(大/小);

(2)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短)。

2.观察弹簧测力计

(1)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对照上页下图,在方框里填写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名称。

(2)看一看你所使用的弹簧测力计,它的最大称量值是N,分度值

N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①不能测量超过的力。

②使用前要校正弹簧测力计的零点。将弹簧测力计按的

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在处,若不在,应在教师指导下调零。

③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

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值

④读数时,要弄清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刻度值。

3.制作弹簧测力计

【实验作业】

1.举例说明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弹力的?

2.设计实验方案,用橡皮筋等材料自制一个测力计,用橡皮筋制作的测力计与弹簧测力计比较,有什么不同?

3.用你自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教学反思】:

实验八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

三、教学难点:测量摩擦力。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

五、教具:长方体木块、毛巾、棉布、桌子、钩码弹簧测力计

六、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实验预习]

1。什么叫做摩擦力?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用品】长方体木块、毛巾、棉布、桌子、钩码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

1.观察你所使用的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零位:;测量范围:;分度值:

2.如图所示,在下列情况下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物块,测量滑动摩擦力。

(1)

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①在水平桌面上:N;

②在垫有毛巾的水平桌面上:N;

③在垫有棉布的水平桌面上:N

(2)改变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①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匀速拉动一个物块时的拉力:N;

②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匀速拉动一个物块和一个钩码时的拉力:N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有关,越,其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有关,越,其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实验作业】

1.除了滑动摩擦外,还有静摩擦和滚动摩擦。请你举出一些滑动摩擦、静摩擦和滚动摩擦的例子来。

2.有时人们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人们需要减小摩擦力,请你举出一些事例予以说明。

3.除了本实验验证的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改变摩擦力的大小。如:

方法1:使接触面变(粗糙/光滑),摩擦力就(变大/变小/不变)。

方法2:使物体的接触面积变(大/小),摩擦力就(变大/变小/不变)。

方法3:使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变(大/小),摩擦力就(变大/变小/不变)。

方法4:把滑动变为滚动,摩擦力就(变大/变小/不变)。

方法5:

4.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

【教学反思】:

实验九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方法

2、能自己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教学重点:挂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三、教学难点: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

五、教具:杠杆、支架、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

六、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目的】

学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方法。

【实验预习】

1.什么叫做杠杆?什么叫做杠杆平衡?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你能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

2.用图示的方法,说明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的含义。

’【实验用品】杠杆、支架、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

【实验步骤】

1.按下图的实验装置,改变钩码的数目和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将实验数据填人下表。

2.处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F1L1=F2L2

【实验作业】

1.画出下列图中各力的力臂。

2.根据实验中的记录,你想一下,杠杆在什么情况下动力比阻力小(省力)?在什么情况下动力比阻力大(费力)?

3.如图所示,说明用杆秤称东西的原理。如果要扩大这杆秤的的称量范围,

提纽0应向哪个方向移动?为什么?

3.有一长5m的杠杆,左端挂重98N的物体,右端挂质量为5 kg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取在什一么位置?平衡后,如果两端各增加重1N的物体,杠杆还能平衡吗?为什么?

【教学反思】:

实验十比较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一、学习目标:

1、探究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使用定滑轮能否改变力的方向。

2、探究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力,省多少力,使用动滑轮能否改变力的方向。

二、教学重点:组成定滑轮和动滑轮。

三、教学难点: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

五、教具:滑轮、支架、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

六、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目的】

1.探究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使用定滑轮能否改变力的方向。

2.探究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力,省多少力,使用动滑轮能否改变力的方向。

【实验预习]

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叫做滑轮组。

【注意事项】

1.安装滑轮组时,要先挂好定滑轮,再在动滑轮下面挂好重物,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穿

绕绳子。穿绕绳子的过程中,要注意拉好已经绕好的绳子。

2.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切不要太快,以便看清读数。重物上升的距离和弹簧测力

计移动的距离要测量准确。

3.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是比较困难的,应在测量前练习熟练。实验时,可以边拉边读数,也可以先记下运动中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停下后再仔细读数。

【实验用品】滑轮、支架、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

【实验步骤】

1.分别安装定滑轮和动滑轮。

2.按照下图的方法进行操作,把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实验结论】

1.使用定滑轮(省力/不省力),使用动滑轮(省力/不省力)。

2.使用定滑轮(移动距离减小/移动距离不变/移动距离增大),使用动滑轮(移动距离减小/移动距离不变/移动距离增大)。

3. 情况下使用定滑轮,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实验作业】

1.请你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并参照右图

进行分析,说说使用定滑轮不省力的道理。

2.物重1000 N,若用本实验图示的定滑轮提起,需用多大的力?

若用本实验图示的动滑轮提起,需用多大的力?试一试用右图所

示的方法提起,需用多大的力?(不计摩擦及滑轮重)

3.既然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能够省力,如果使用足够多的动滑轮,能否最终不用力提起重物?

【教学反思】:

实验十一探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压力,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2、能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教学重点:总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

五、教具:铅笔、小桌、钩码、海绵、。

六、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目的】

知道什么是压力,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预习]

1.什么是压力?举例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

2.什么叫做压强?写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各物理量的单位。

【实验用品】铅笔、小桌、钩码、海绵、。

【实验步骤】

1.按照右图进行实验,体验铅笔两端对手指的

作用效果。

2.把长、宽、高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先后以同样

大的接触面积放在同一块较大的泡沫塑料或海绵上。

3.按照右图进行实验,把同一个小桌按照右图

方式先后放在同一块较大的泡沫塑料或海绵上。

【实验记录】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 年第一学期 实验目录: 实验一、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测量平均速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声音的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固体溶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水的沸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六、光反射时的规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八、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九、测量物质的密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汇总:

实验一、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提出问题】 1、怎样测量课本的长、宽、厚度? 2、如何测硬币的直径?周长? 3、如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 【设计实验】 1、积累法:测课本的厚度(微小长度不便直接测量,先测出N张纸的总厚度或N匝金属丝的直径为D,再计算每一张纸的厚度或单根金属丝的直径为d=D/N。) 2、替代法:测硬币的直径,如图21-1所示。 3、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如图21-2所示。(微小长度不便直接测量,先测出N匝金属丝的长度为L,再计算单根金属丝的直径为D=L/N。) 所需器材:刻度尺、作业本、物理课本、细铜丝、硬币、三角板、纸条、针【进行实验】 1、测量课本的长、宽、厚度 2、测硬币的直径(画示意图如21-1所示) 测得:1角硬币直径为;5分硬币直径为。 3、测细铜丝的直径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案.doc

下册 乐山市第七中学 物理组

实验一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一、原理和构造: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正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的。弹簧测力计都由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吊环和外壳等组成,常见的两种弹簧测力计及其内部构造如图所示。 二、使用方法 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其量程,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因为弹簧是有一定弹性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测量就不准确,还有可能损坏测力计。 2.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以便测量时读数。 3.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如果没有指在零刻度线,要进行调节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 4.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以免指针被卡住,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 5.测量时,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避免扭曲和摩擦,尽量减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测量误差。 6.要等到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 最后要说明的是: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尽量使用用挂钩把物体向上拉的测量方法。因为它就是按照这种方法设计的,使用其他方法的误差相对较大。 三、读数 清楚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再根据指针所指的位置(注意读数时一定要由零刻线往数值增大的方向读)读出所测量力的大小。 四、使用弹簧测力计容易出现的问题 ①测力计测量超过量程的力;②没有调零就进行测量;③使用前没有来回拉动弹簧,用指针被卡的测力计测量;④所测拉力与测力计外壳不平行;⑤示数没有稳定就读数;⑥读数时视线与刻度板表面不垂直;⑦手拿挂钩,把物体挂在吊环上测量。

【实验目的】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头发丝 【实验步骤】 1、观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最大刻度),认清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检查弹簧测力计不受力时,指针时否指在零刻度处。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3N、5N等处,感受一下1N、3N、5N的力有多大。 3、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质量已知(约500g)的物体,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察 4、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前进,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5、在倾斜放置的长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木板匀速上升,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6、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手拉头发,逐渐加大拉力,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实验记录】 【评估与交流】能否用弹力橡皮筋制作测力计?为什么?

2014新人教版八年级下期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 实验教学计划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实验重点: 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加强分组实验。 三、实验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创造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四、实验措施: 1.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 2.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3.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4.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 5.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五、根据学校实验室实际情况,本学期实验安排如下: 分组实验: 第二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第三周: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第五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第六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第八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第十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第十一周:阿基米德实验 第十三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第十四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十五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第十六周:组装滑轮组 第十七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第十五周:阿基米德实验 演示实验: 第二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第三周: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第五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第六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第八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第十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第十三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第十四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十五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第十六周:组装滑轮组 2014年2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教学目标 1.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条件。 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重点难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头发丝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说说弹簧测力计在使用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2.你能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根头发能承受的拉力? 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实验目的】 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头发丝 【实验步骤】 1、观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最大刻度),认清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检查弹簧测力计不受力时,指针时否指在零刻度处。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5N、10N等处,感受一下1N、5N、10N 的力有多大。

3、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质量已知(约1kg)的物体,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察 4、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前进,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5、在倾斜放置的长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木板匀速上升,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6、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手拉头发,逐渐加大拉力,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实验记录】 【评估与交流】 能否用弹力橡皮筋制作测力计?为什么?

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重点 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 教学难点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垂线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力是有大小的,这里有两个金属球,一个大一个小,我们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把这两个金属球放在手心感觉一下。 【师】这两个金属球哪个质量大? 【生】大金属球. 探究重力和它的质量是什么关系? 【提出问题】 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或假设】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照图23-1那样,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2、在图23-2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点,你发现它们落在一条什么样的曲线或直线上?你认为重力与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案

第一节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能力目标: 1,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2,应用能力:解决实验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思考实际现象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 1,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设备,培养爱护公共财务的品德. 2,良好的实验习惯. 3,记录数据要如实,培养实事求是 重点难点: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读数,用特殊方法测量长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介绍实验室的规则,说明物理实验应当注重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学的实验态度. 二、进行新课 } 1、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其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结合上一节的内容,让学生能叙述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的方法和读数的规则. 测量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意注明单位,在读数时,应当在准确值后面估计一位数值. 学生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应当注意把铁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测量出总的长度,除以圈数,得到细铜丝的直径.记录数据后,应当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一篇纸张的厚度,然后总结这是用累积法测量,今后这种方法还会用到,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这种方法经常用到. 学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应当让学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够想出方法.之后,用板图帮助说明,并在记录完成后,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测量锥体的高度,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动画来展示,也可以用图片帮助学生想象,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有时间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地图上的一段铁路的长度等,介绍替带法等. 2、实验表格设计(单位:cm) 课本长课本宽 作业本长】 作业本宽 ] 线圈圈数细铜丝的直径 线圈长度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在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完成的很圆满,很顺利。现总结如下: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学期我们对实验进行了探究性的研究。 1、确定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确定以实验为基础,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有机地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总之,尊重科学,实事求是,面对群体,以实验创新教育为前提,使学生达到掌握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 2、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大力探索改革不适应新时期形势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起按科学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指导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引导-探索-实验-掌握”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

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物理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主要方式是采取提问、答疑、讨论、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等。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按教学大纲规定必做的分组实验,并将学生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理解能力差,反应较慢,动作缓慢;第二类是思维敏捷,动作粗糙;第三类是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强。不管哪类学生整个实验过程全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必要时答疑引路。 3、全体师生在思想上都很重视。每次实验,教师都能够认真的准备,并事先演习一遍。同学都能够做到先预习,熟悉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并严格按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验结束后能及时整理仪器并按要求进行送回仪器室,摆放到指定位置。 其次,通过做实验,培养了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对实验的总结,增强了学生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做实验,使同学们演习物理的兴趣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学期的实验工作能够圆满完成是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以后的实验工作我们将更加严格要求,力争作的更好。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实验措施: 1、树立正确的态度搞好实验教学工作。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另外通过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必要手段。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克服田畏难情绪,积极主动地搞好实验教学工作。 2、坚持备课制度,做好实验的各种准备工作。物理实验不同于其它知识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实验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就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结论,甚至是相悖的结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提前操作每一个实验,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真正授课时,能较好地控制实验的条件,避免不正确的现象发生。 3、加强实验中仪器的管理。首先教师在实验前或实验的过程中,要向学生交待清楚仪器的使用规则,避免了由于不正确的操作而损坏仪器。另外,也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能粗心大意,特别是对玻璃器皿,交流电源的使用更要分外小心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实验安排

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在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全体物理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完成的很圆满,很顺利。现总结如下: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学期我们对实验进行了探究性的研究。 1、确定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确定以实验为基础,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有机地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总之,尊重科学,实事求是,面对群体,以实验创新教育为前提,使学生达到掌握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实验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抓好“七个正确”:其一,选择仪器正确;其二,安装调试实验装置正确;其三,操作规程正确;其四,观察方法正确;其五,测量读数正确;其六,处理数据正确;其七,实验结论正确。 2、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大力探索改革不适应新时期形势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起按科学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指导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引导-探索-实验-掌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物理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主要方式是采取提问、答疑、讨论、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等。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按教学大纲规定必做的分组实验,并将学生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理解能力差,反应较慢,动作缓

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方案计划教案(全本共20个)

实验一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学习处理实验数据,进而得出实验结论的方式方法 二、教学重点:天平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处理实验数据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 五、教具:天平、砝码、铝块、铁块、木块、刻度尺。 六、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学习处理实验数据,进而得出实验结论的方式方法。 【实验预习】 1.在物理学中,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质量的基本单位是,用符号表示。表示质量的单位还有(符号:、(符号)、(符号)等。 3. 1 kg= g ,1mg= g= kg ,1t= kg 4.观察天平,熟悉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1)观察你所使用的天平:最大称量值是g,最小砝码的质量是 g,可称准至g (2)天平的构造:在下面的图框里填写天平的结构名称。 (3)天平的使用方法: 【实验用品】天平、砝码、铝块、铁块、木块、刻度尺。(共14组)

【提出问题】 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作出假设】 同一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实验方案】 用形状规则(长方体)的铝块、铁块、木块做实验,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再用直尺测出它们的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实验结果】 [数据处理] 以体积为横坐标,以质量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 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 【实验结论】同一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实验作业】 如何测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说出你的测量方法,并 实际测量一下。 【教学反思】:

实验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测物质密度。 三、教学难点:密度的单位换算。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 五、教具:天平、砝码、石块、量筒、细线、烧杯。 六、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 【实验预习】 1.对于同一种物质,其质量跟体积成(正/反)比,其比值是(一定/不一定)的。在物理学中,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用公式写出来就是:ρ=m/v密度的单位是:,符号是: 2.怎样正确使用量筒? 3.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4.怎样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用品】天平、砝码、石块、量筒、细线、烧杯。 【实验方案】 1.测量浓盐水的密度 (1)操作步骤: ①用天平测量出洁净的烧杯的质量m l ; ②用量筒测量浓盐水的体积V; ③把已知准确体积的浓盐水倒人已知准确质量的洁净的烧杯里,用天平测量“烧杯+浓盐水”的质量m2; ④计算出浓盐水的质量m; ⑤计算出浓盐水的密度ρ (2)设计表格,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重复操作3次,取平均值)。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度 八年级上期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基础教育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造作能力为目标,以《物理新课标》和《教材》为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促进学校实验教学和物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实验重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三、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四、实验效果保障 1、树立正确的态度搞好实验教学工作。初中物理是一门以

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另外通过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必要手段。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克服田畏难情绪,积极主动地搞好实验教学工作。 2、坚持备课制度,做好实验的各种准备工作。物理实验不同于其它知识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实验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就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结论,甚至是相悖的结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提前操作每一个实验,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真正授课时,能较好地控制实验的条件,避免不正确的现象发生。 3、加强实验中仪器的管理。首先教师在实验前或实验的过程中,要向学生交待清楚仪器的使用规则,避免了由于不正确的操作而损坏仪器。另外,也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能粗心大意,特别是对玻璃器皿,交流电源的使用更要分外小心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实验方法和措施 (一)教师演示实验教学 1、利用直观、形象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利用演示实验设置问题,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利用演示进行思维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 1、教师充分准备,学生充分预习。

上学期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在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全体物理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完成的很圆满,很顺利。现总结如下: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学期我们对实验进行了探究性的研究。 1、确定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确定以实验为基础,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有机地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总之,尊重科学,实事求是,面对群体,以实验创新教育为前提,使学生达到掌握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 2、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 大力探索改革不适应新时期形势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起按科学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指导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引导-探索-实验-掌握”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物理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主要方式是采取提问、答疑、讨论、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等。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按教学大纲规定必做的分组实验,并将学生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理解能力差,反应较慢,动作缓慢;第二类是思维敏捷,动作粗糙;第三类是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强。不管哪类学生整个实验过程全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必要时答疑引路。 3、全体师生在思想上都很重视。 每次实验,教师都能够认真的准备,并事先演习一遍。同学都能够做到先预习,熟悉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并严格按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验结束后能及时整理仪器并按要求进行送回仪器室,摆放到指定位置。 其次,通过做实验,培养了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对实验的总结,增强了学生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实验教案

实验一、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提出问题】 1、怎样测量课本的长、宽、厚度? 2、如何测硬币的直径?周长? 3、如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 【设计实验】 1、积累法:测课本的厚度(微小长度不便直接测量,先测出N张纸的总厚度或N匝金属丝的直径为D,再计算每一张纸的厚度或单根金属丝的直径为d=D/N。) 2、替代法:测硬币的直径,如图21-1所示。 3、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如图21-2所示。(微小长度不便直接测量,先测出N匝金属丝的长度为L,再计算单根金属丝的直径为D=L/N。) 所需器材:刻度尺、作业本、物理课本、细铜丝、硬币、三角板、纸条、针【进行实验】 1、测量课本的长、宽、厚度 课本的长(cm)课本的宽(cm)课本的厚(cm) 2、测硬币的直径(画示意图如21-1所示) 测得:1角硬币直径为;5分硬币直径为。 3、测细铜丝的直径 实验次数 1 2 3 线圈长度L L2= L3= 1=

【评估与交流】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被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刻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实验二、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 1.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测跑步和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与步骤] 1.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1>.将小车置于斜面上一定高 度处,让其自由往下运动, 小车将在平面上运行一段直线距离; 2>.用刻度尺测量出这段直线距离的长度,用停表测量出小车行驶这段直线距离所用的时间; 3>.根据公式计算出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S= , t= , v = 2.测跑步和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1>.用刻度尺测出某同学一步的距离,用以步代尺的方法测量操场跑道的实际长度; 2>.在操场的跑道上,测量跑步和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3>.仿照前面,记录数据,利用公式计算出跑步和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甲学生姓名: 走一步的距离:;绕操场跑道内道走一圈用多少步:; 操场跑道内道一圈的长度:。 乙学生姓名: 走一步的距离:;绕操场跑道内道走一圈用多少步:; 操场跑道内道一圈的长度:。 操场跑道的长度:。(取平均值) 丙学生姓名: 跑步绕操场跑道内道一圈所用时间:; 他(她)跑步的平均速度:。 丁学生姓名: 图1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套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八章力一、什么是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能分析简单情况下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知道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演示、讲解、讨论与分析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以及物体间力的相互性。

【实践活动】 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的现象做一个调查。通过调查,使学生认识到身边力的现象的普遍,同时将自己在课堂学到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增加其对物理科学的兴趣。 【教学反馈】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探索是经过某些活动完成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可通过设计观看有关力的作用的演示实验、录像以及学生自己动手的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观察中思考、学习。学生的课堂反应积极主动,学习轻松活泼,印象深刻,掌握牢固。

二、力的描述 【仪器材料】多媒体播放设备、力的描述课件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的三要素; (2) 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 知道力的单位; (4)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力的图示

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教案上册人教版-2017年

上册 2017年9月 毛俊学校 目录 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 实验二:测量平均速度 (4) 实验三: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6) 实验四:声音的特性 (7) 实验五: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9) 实验六:水的沸腾 (11) 实验七:光的直线传播 (13) 实验八:光反射时的规律 (14) 实验九: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6) 实验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8) 实验十一: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20) 实验十二:测量物质的密度 (22) 【实验一】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实验目的】 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实验器材】 刻度尺、三角板(2块)、铜丝、硬币 【实验步骤和记录】 注意事项: 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被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刻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进行实验】 1、测量课本的长、宽、厚度 课本的长(cm)课本的宽(cm)课本的厚(cm) 2、测硬币的直径(如图21-1所示)(替代测量法) 测得:1角硬币直径为; 5分硬币直径为。 3、测细铜丝的直径。 实验次数 1 2 3 线圈长度L1=L2= L3= 线圈圈数N1=N2= N3= 铜丝直径D1=D2= D3= 平均值

注意: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如图21-2所示。 微小长度不便直接测量, 先测出N匝金属丝的长度为L, 再计算单根金属丝的直径为D=L/N。(积累法) (积累测微法) 【实验小结】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请举例说明如何使用“替代测量法”和“积累测量法”【实验二】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 学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仪器和器材】 刻度尺、斜面、卷尺(皮尺)、小车 【实验步骤和记录】 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秒表测时间 (1)认识秒表的功能键 各种秒表一般都具有启动、暂停、回零三项基本功能。秒表的中间按钮为启动、暂停键,旁边按钮为回零键。 (2)使用秒表的方法 第一次按动--启动,长短指针开始转动; 第二次按动--暂停,长短指针暂时停止转动; 第三次按动--回零,长短指针迅速回到零点。 (3)秒表读数的方法 首先弄清大表盘、小表盘每大格、每小格表示的时间。秒表的最后读数为小表盘读数与大表盘读数之和。 2.测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及总结

大屯学校2017年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工作 计划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实验重点: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部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三、实验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四、实验措施: 1.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2.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3.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4.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 5.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大屯中学2017年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总结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期将进结束,现将上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扎实开展实验教学教研活动。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为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及业务素质,我们还经常组织教学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使课堂实验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加大教研力度,促进实验教学的提高。多次组织实验教师开展集体备课、说课活动,相互学习实验通知单及实验记录的填写情况,组织实验教师相互观摩听课、评课活动,使实验教学全面开花结果,提高实验教师的实验教学艺术及组织实验的能力。 3、用考核机制对实验教师予以合理的评价,调动了实验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在胆创新,改革和改进实验方案,取得较好的成果。二、加强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效率,我们还注意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每个实验,教师们都反复实践,选定最合适的实验器材,找出最佳的实验方法,了解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且由实验教师总结成实验卡片,分类保存。 1、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教学方法. 2、做好了实验准备,实验前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对观察的要求。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案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目录: 实验一: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4) 实验二、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5) 实验三、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7) 实验四、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8) 实验五、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10) 实验六、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4) 实验七、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17) 实验八、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9)

实验汇总:

实验一: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日期 【实验目的】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头发丝 【实验步骤】 1、观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最大刻度),认清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检查弹簧测力计不受力时,指针时否指在零刻度处。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5N、10N等处,感受一下1N、5N、10N的力有多大。 3、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质量已知(约1kg)的物体,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察 4、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前进,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5、在倾斜放置的长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木板匀速上升,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6、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手拉头发,逐渐加大拉力,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实验记录】

【评估与交流】 能否用弹力橡皮筋制作测力计?为什么? 实验二、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日期【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所需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坐标纸 【猜想或假设】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照图23-1那样,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2、在图23-2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点,你发现它们落在一条什么样的曲线或直线上?你认为重力与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析和论证】 1、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N/kg 。如果用g 表示这个比值,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 m/kg O G/N 图23-2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像

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方案计划教案上册

| 八年级 物理实验教案 上册

【实验一】 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仪器和器材】 刻度尺、斜面、卷尺(皮尺)、小车 【步骤和记录】 【探究归纳】 1.正确使用秒表测时间 (1)认识秒表的功能键 各种秒表一般都具有启动、暂停、回零三项基本功能。如图3.4-1所示。秒表的中间按钮为启动、暂停键,旁边按钮为回零键。 (2)使用秒表的方法 第一次按动--启动,长短指针开始转动; 第二次按动--暂停,长短指针暂时停止转动; 第三次按动--回零,长短指针迅速回到零点。 (3)秒表读数的方法 首先弄清大表盘、小表盘每大格、每小格表示的时间。秒表的最后读数为小表盘读数与大表盘读数之和。 2.测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 用秒表测出物体在某路程上运动的时间,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利用了 = 求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仪器和器材】 刻度尺、三角板(2块)、卷尺(皮尺)、硬币 【步骤和记录】 一,刻度尺的检查每次实验前都应先坚持测量工具并逐步养成习惯。使用刻度尺前应首先检查以下几点: 1.刻度尺的尺身是否平直,刻度是否均匀,刻线是否清晰;2.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若零刻度在刻度尺的端头,应检查端头是否已磨损; 3.弄清相邻两条刻线所代表的长度(即弄清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 实验内容与数据记录: 1.测量长方体的边长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表格及数据: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 长方体的长/cm 长方体的宽/cm 长方体的高/cm 2.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测量示意图:表格及数据:…… 3.测量硬币的直径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测量示意图:…… 表格及数据:…… 问题讨论:(实验中我发现哪些问题及我的看法)…… 进一步地研究: 1.黑板上有一段曲线,用什么辅助方法可以测量曲线的长?2.在只有米尺的情况下,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量出操场的长度,并与步量的结果比较? 3.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测量出炒菜锅的深度。 4.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测量你自己所穿鞋子鞋底的面积。

实验教案八年级物理

八年级物理实验教案 官池初中理综组

八年级学生实验目录

实验一、声音的特性 【提出问题】 1、我们所接触到的各种声音中,有的听起来很尖、很刺耳,而有的听起来却很粗、很浑厚。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实际就是指音调的高低。既然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那么又为什么会造成音调有高有低呢?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在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相同物体也能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那么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 1、声音的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2、声音的响度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实验方案: 物体的振动有两个参数:振幅和频率。振幅是指物体在一次振动中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而频率是指物体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所以音调的高低与响度的大小应该与这两个因素有关。 为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我们可以利用一把钢尺按在桌子边沿,使它一端悬空,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子边的长度来改变它振动的频率,并保证前后振动时振幅基本相同,观察声音的音调是否发生变化。 在研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大小时,我们可以借助音叉来进行,通过改变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来观察音叉振幅的大小。但由于音叉的振幅较小,不便观察,我们可以利用乒乓球来放大其振幅。 所需器材:课桌、钢尺(或锯条)、铁架台、乒乓球(或泡沫小球)、细线、音叉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步骤: (一)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如图1-1那样,将一把钢尺(或锯条)紧紧按在桌子面上,使钢尺的一端伸出桌子边沿。用手拨动钢尺,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振动频率)。 2、使钢尺伸出桌子边沿的长度增加或减小,再次拨动钢尺,且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与上面的相同,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同时注意听声音的音调变化。

八年级物理实验教案上册

八年级 物理实验教案 上册

【实验一】 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仪器和器材】 刻度尺、斜面、卷尺(皮尺)、小车 【步骤和记录】 【探究归纳】 1.正确使用秒表测时间 (1)认识秒表的功能键 各种秒表一般都具有启动、暂停、回零三项基本功能。如图3.4-1所示。秒表的中间按钮为启动、暂停键,旁边按钮为回零键。 (2)使用秒表的方法 第一次按动--启动,长短指针开始转动; 第二次按动--暂停,长短指针暂时停止转动; 第三次按动--回零,长短指针迅速回到零点。 (3)秒表读数的方法 首先弄清大表盘、小表盘每大格、每小格表示的时间。秒表的最后读数为小表盘读数与大表盘读数之和。 2.测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 用秒表测出物体在某路程上运动的时间,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利用了 = 求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仪器和器材】 刻度尺、三角板(2块)、卷尺(皮尺)、硬币 【步骤和记录】 一,刻度尺的检查每次实验前都应先坚持测量工具并逐步养成习惯。使用刻度尺前应首先检查以下几点: 1.刻度尺的尺身是否平直,刻度是否均匀,刻线是否清晰;2.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若零刻度在刻度尺的端头,应检查端头是否已磨损; 3.弄清相邻两条刻线所代表的长度(即弄清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 实验内容与数据记录: 1.测量长方体的边长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表格及数据: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 长方体的长/cm 长方体的宽/cm 长方体的高/cm 2.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测量示意图:表格及数据:…… 3.测量硬币的直径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测量示意图:…… 表格及数据:…… 问题讨论:(实验中我发现哪些问题及我的看法)…… 进一步地研究: 1.黑板上有一段曲线,用什么辅助方法可以测量曲线的长?2.在只有米尺的情况下,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量出操场的长度,并与步量的结果比较? 3.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测量出炒菜锅的深度。 4.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测量你自己所穿鞋子鞋底的面积。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案

————————————————————————————————作者:————————————————————————————————日期: 2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案 2018学年上学期 衡东县第六中学八年级物理备课组 3

实验目录: 实验一: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实验二、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三、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四、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五、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实验六、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七、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实验八、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汇总: 实验类型序 号 实验名称年级 课 时 探究实验1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八年级 1 2 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八年级 2 3 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八年级 2 4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 关? 八年级 2 5 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八年级 2 6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八年级 2 7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八年级 2 8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八年级 2 4

实验一: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实验目的】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头发丝 【实验步骤】 1、观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最大刻度),认清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检查弹簧测力计不受力时,指针时否指在零刻度处。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5N、10N等处,感受一下1N、5N、10N的力有多大。 3、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质量已知(约1kg)的物体,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察 4、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前进,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5、在倾斜放置的长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木板匀速上升,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6、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手拉头发,逐渐加大拉力,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实验记录】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情况挂质量约 1kg的物体 拉木块水 平匀速前 进 拉木块沿倾 斜木板匀速 上升 挂钩上拴一根头 发,当头发被拉 断时 拉力F/N 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