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由落体,平抛运动公式总结

自由落体,平抛运动公式总结

自由落体,平抛运动公式总结
自由落体,平抛运动公式总结

一、基础知识

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

加速度a=

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几个重要推论:

(1) 速度——位移公式

(2) A B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3) AB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

在第1s 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

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米内的时间之比为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2、自由落体运动(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初速度V o=末速度Vt=

下落高度h=(从V o位置向下计算)推论Vt=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的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

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位移s=末速度Vt=(g=9.8m/s2≈10m/s2)

上升最大高度Hm=(抛出点算起)

往返时间t=(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向下为,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平抛运动运动规律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

只在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性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基本规律:以为原点,水平方向(初速度v0方向)为轴,

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1)水平方向:做运动,速度vx=,位移x=.

(2)竖直方向:做运动,速度vy=,位移y=.

(3)合速度:v=v 2x+v 2y,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vy vx

=.

(4)合位移:s=x2+y2,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tan α=y x

=.

4、飞行时间:由t=知,时间取决于,与初速度v0无关.

5、水平射程:x==,即水平射程由和下落高度h共

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6、落地速度:vt=v 2x+v 2y=,所以落地速度也只与初速度v0

和下落高度h有关.

7、速度改变量: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恒定的重力加速度g,所以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内的速度改变量

Δv=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8、两个重要推论

(1)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

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如图中A点

和B点所示.

(2)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

二、实验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请判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打点计时器不应固定在长木板的右端,而应固定在长

木板左端靠近定滑轮的位置

B .每次改变小车质量后,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 .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 .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作出图像可以更直观地判断出二者间的 关系

(2)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下图是实验中打出的一段纸带,在打出的点中,从A 点开始每5个打点间隔取1个计数点,分别记为A 、B 、C 、D 、E ,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 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________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某同学根据实验数

据做出a —F 图像,如图所示,发现该图线不通过坐标

原点且图线的BC 段明显偏离直线,分析其可能产生的

原因,下列说法中符合的一项是 。

A .未平衡摩擦力,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小

B .平衡摩擦力过度,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小

C .未平衡摩擦力,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 .平衡摩擦力过度,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2、学生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步骤,试按合理的顺序将步骤序号填在下面的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用铅笔在白纸上记下抛出点位置O ;

B.取下白纸,用平滑曲线连接小球依次通过的各点,得出平抛运动轨迹;

C.用重锤线和直尺画出过O 点的竖直线oy ;

D.用三角板画出过

O 点的水平线ox ; E.安装斜槽,并使槽的末端切线沿水平方向;

F.每次都从斜槽的定位卡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并用铅笔在白纸上依次记下小球通过各点的位置;

G .将白纸钉在木板上,并竖直固定木板;

H.在平抛运动轨迹上取A 、B 、C

三点,用三角板和刻度尺,分别量出三点的水

1a M

平位移x 和竖直位移y ;

I.利用水平和竖直位移x 、y ,计算三次平抛的初速v0,再求出三次的平均值作为测量最后结果;

3、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

(1)某同学在做实验时,注意了如下事项:

A .将小钢球轻轻放在斜槽末端时,小球能处于静止状态;

B .小球每次应从斜槽的不同位置滚下。

其中存在问题的是__________(填写选项前字母),正确的操作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确操作后,该同学以斜槽末端为坐标原点O 建立坐标系,水平方向为x

轴,竖直方向为y 轴,在坐标系中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选取几个不同的点,其中一个点的坐标为(x 0,y 0),则利用x 0、y 0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计算小球做平抛运动初速度v 0的表达式为v 0=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值比真实值

4、如图所示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在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槽轨道末端切线必须水平

B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 .小球每次应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2)在该实验中,某同学正确地确定了坐标原点及坐

标轴后,描绘出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三个位置A 、B 、C ,相邻的两个位置间的水平距离均为x ,测得x =10.00cm ,A 、B 间的竖直距离y 1 =4.78cm ,A 、C 间的竖直距离y 2 =19.36cm 。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9.80m/s 2 )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及已知量导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 0 =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代入数据得到小球的初速度值为 m/s 。

5、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ΔS 相等的三点A 、B 、C ,量得Δs=0.2m 。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0.1m ,h2=0.2m ,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

(1)连续相等时间间隔为 s

(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m/s ;

(2)物体经过B 时竖直分速度为 m/s ;

(3)抛出点在A 点上方高度为 m 处

《平抛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课题:§5.2 平抛运动 一、任务分析 1.内容分析 《平抛运动》是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的第二节,教材从学生实际接触、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出发,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先后讲述了抛体运动、平抛运动的概念,着重分析讨论了平抛运动的规律,分别是“平抛运动的速度”、“平抛运动的位移”,而在教材最后涉及“一般的抛体运动”,拓展斜抛运动的知识。 2.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能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起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的物体的轨迹。要求学生知道平抛运动的受力特点;知道用实验方法得到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理解确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方法;知道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独立性和同时性;体会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 3.教材分析 《平抛运动》是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的第二节。 教材对平抛运动的讲述分为三个层次:(1)通过讨论与交流和生活实际现象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平抛运动;(2)通过实验的分析和利用已有的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建立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物理模型,掌握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的计算推导;(3)通过理论上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和频闪照片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并且能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这样安排,比较注重体现探究实验,比较注重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相结合,将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明白,物理规律不仅可以直接由实验得到,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 二、对象分析 1.心理特征 作为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惧怕高中物理。而对于新的物理知识,有了更强的求知欲望。 2.知识和能力特征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合运动、分运动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所遵循的规律;知道了一 般的曲线运动的特点,并有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来处理曲线运动;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可能较难理解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和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采取的学习策略:分组讨论,向教师寻求帮助,实验探索,总结反思等。 三、设计思想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2.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并学习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教材编写的脉络清楚,逻辑推理严谨,文字表述生动、通俗易懂,因此,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 本节是新教材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个标志性内容.过去的教学过分注重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对科学精神、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因此,能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探究思想和方法,感受到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高尚情操,就成为这节课最终的目标.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精神,该教学策略采用了先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经过讨论和发表见解,充实和完善伽利略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体会伽利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畏强权的探索精神和正确地解决问题的思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能够合理设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用图线法处理。 (二)过程和方法: 1、经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2、分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完成实验操作; 3、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推理和图象处理数据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了学生学习伽利略敢于向权威挑战,善于观察思考,知难而进的优秀品质;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意志品质,创新思想和互相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重现重大发现的历史过程,让学生亲临其境探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实验,学习其科学思维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 教学难点 1、当无法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如何引导学生巧妙设计斜面实验间接 验证; 2、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怎样进行合理猜想、数学推理、合理外推等重要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平抛运动知识点总结及解题方法归类总结

三、平抛运动及其推论 一、 知识点巩固: 1.定义:①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②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这样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特点:①受力特点:只受到重力作用。 ②运动特点: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g ,轨迹为抛物线。 ③运动性质:是加速度为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3.平抛运动的规律:①速度公式:0x v v = y v gt = 合速度:()2 2220t x y v v v v gt =+=+ ②位移公式:2 0,2 gt x v t y == 合位移:2 2 2 22 20 12s x y v t gt ?? =+=+ ??? tan 2y gt x v α== ③轨迹方程:2 202gx y v =,顶点在原点(0、0),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方程。 注: (1)平抛运动是一个同时经历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2)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其一般表达式为 。 (3)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恒定,所以竖直方向上在相 等的时间内相邻的位移的高度之比为 … 竖直方向上在相等的时间内相邻 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T 表示相等的时间间隔)。 (4)在同一时刻,平抛运动的速度(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ɑ)方向和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是)是不相同的,其关系式(即任意一点的速度延长线 必交于此时物体位移的水平分量的中点)。 V y x S O x x 2/V y V 0V x =V 0 P ()x y ,θα0 tan y x v gt v v θ= = ɑ θ ɑ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学设计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江山市清湖高级中学严晓龙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共同必须模块Ⅰ的内容,是以往教材所没有的。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新教材专辟这一节,并无重复之嫌。目的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当时实验设备不精确的条件下伽利略如何提出问题,遇到什么问题,如何突破困难,使学生身临其境,领悟其科学精神,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重点:通过重现重大发现的历史过程,让学生亲临其境探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实验,学习其科学思维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2、教学难点:(1)当无法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如何引导学生巧妙设计斜面实验间接验证; (2)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怎样进行合理猜想、数学推理、合理外推等重要方法。3、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现象的研究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3)探索建构主义理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通过问题的揭示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方法,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视野,体验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的

重要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演示引入,轻重物体各一个,问:那个下落快?……可别小看这一小问题,我们可以去调查,生活中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多是认为重的物体下落更快。甚至连古希腊大学问家亚里士多德都把这一问题搞错了。 (二)、介绍亚里士多德(ppt结合讲解),亚里士多德根据生活中的观察经验,总结出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观点,由于他的崇高威望,这个错误观念影响了人类近两千年的时间。直到17世纪,才终于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推翻了他的观点。介绍伽利略(ppt结合讲解) (三)、逻辑的力量——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理由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呢?小组讨论,不同学生发表见解。教师点评:对啊!这些现象难道两千年来都没人发现吗?其实,原因是什么呢?完全因为不敢吗?其实,主要的问题是亚里士多德的复杂运动理论,他把的运动归为两类:自然运动和强迫运动,他说的下落运动是指没有空气之下的自然运动。在没有真空泵的16世纪,是不可能用实验来证实他的错误的伽利略他一个17世纪的人物,是怎么推翻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的呢?伽利略设想:重物和轻物,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假设重物的下落速度是8,轻物的下落速度是4,……连在一起的时候看成一个更重的物体(板演:……)教师问:同学们,根据逻辑推理,你们觉得连在一起后的下落速度应该更大还是更小?组织讨论,不同学生回答,教师最后补充 总结归谬法,(展示ppt) ppt)(板书:归谬法反证得出结论) (四)、伽利略的探索之路。伽利略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要揭示出这种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高一物理必修二平抛运动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高一物理必修二平抛运 动基础知识点归纳 平抛运动在高一物理《考试大纲》中属Ⅱ级要求的知识点,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必修二平抛运动基础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物理必修二平抛运动基础知识点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 1.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较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愿意学习。愿意学习,才能找到学习的乐趣。有了乐趣,长期坚持,就产生了较稳定的学习兴趣 志趣。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是成长生涯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事。经日积月累,终会有所成效。 2.掌握学习策略,善于整体把握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任何一段材料学习之前,先从整体、宏观去了解其主要内容和方法、结构和思路、内在的逻辑关系等,再从局部、细节入手,掌握各自知识点,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强调应用,在应用中内化、感悟,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丰富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建立多节点相连的知识网络。较后再从整体的角度审视学习过程,对陈述性、程序性和策

略性知识能充分的理解和应用。如“序言”教学设计中我们是先粗读课本,从封面、插图、目录到各章内容、安排题例等,整体上了解高一物理是干什么的,有哪些内容,是安排的。然后再说“序言”的内容,我们仍然是先找出“序言”分几部分,每部分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该核心问题举了哪些例子等,之后希望同学们通过序言的学习达到如下共识识:高中物理的有用性、有趣性;有信心学好高中物理;学好物理有法可依。 3.掌握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 物理学习同其他知识学习一样,大的方面,应把握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反馈、再复习巩固、再练习深化提高等环节。小的方面,要重视听好每一节课和做好每一道题。对教材内容,第一遍读时要细、慢、思、记。认真研读,明确思路,积极思考、辩析概念,掌握规律,学会应用。做练习,要遵循“读、审、建、构、解、思”六步骤。即拿到一道题后,要读明题意,审清条,建立联系,构造模型,正确解答,分类反思。对待复习,要做到及时复习,抢在遗忘之前进行。要有效复习,举一反三、纵横联系,注意知识结构的充实,注意技能、技巧的掌握。在学习过程,注意合作学习,强调与教师、与同学的合作和交流,不怕出丑,敢于发表自己见解,勇于质疑,和教师、同学共同理解、共同进步。对待现实事物和现象,要有问题意识,有意识地从物理学的眼光去审视,在情景之中培养探究精神。重视过程学习,加强情感体验。在学习中还要勤动手、多实验、细观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典型例题

自由落体运动典型例题 [例1]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m/s2,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 (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分析]由h=500m和运动时间,根据位移公式可直接算出落地时间、第1s内位移和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是下落总位移和前(n—1)s下落位移之差. (2)第1s内的位移: 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s内的位移为: 所以最后1s内的位移为: h10=h-h9=500m-405m=95m

(3)落下一半时间即t'=5s,其位移为 [说明]根据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位移的特点,由第1s内的位移h1=5m,可直接用比例关系求出最后1s内的位移,即 h1∶h10=1∶19 ∴ h10=19h1=19×5m=95m 同理,若把下落全程的时间分成相等的两段,则每一段内通过的位移之比: h t/2∶h t=12∶22=1∶4 [例2]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196m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H高所用的总时间T和高度H是多少?取g=9.8m/s2,空气阻力不计.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小球的运动示意图(图1)其中t=4s, h=196m. [解]方法1 根据自由落体公式 式(1)减去式(2),得

方法2 利用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的性质由题意得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 因为在匀变速运动中,某段时间中的平均速度等于中点时刻的速度,所以下落至最后2s时的瞬时速度为 由速度公式得下落至最后2s的时间 方法3 利用v-t图象 画出这个物体自由下落的v-t 图,如图2所示.开始下落后经时间(T—t)和T后的速度分别为g(T-t)、 gT. 图线的AB段与t轴间的面积表示在时间t内下落的高度h.。由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一、实验目的:1.研究自由落体运动2.测量重力加速度g 值 二、实验原理: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满足关系v=gt,v-t 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重力加速度g 值。由h=1/2 gt2,经过0.02s 纸带下落的位移约为2mm,所以,实验中选前两个点间距为2mm 的纸带进行研究。 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刻度尺、铁架台、纸带、重物(两个质量不同) 四、注意事项: 1、按实验要求接好线路,并用手托重物将纸带拉到最上端; 2、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 3、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响先对减少,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可使空气阻力减小; 4、先接通电路再放开纸带; 5、手捏纸带松手前,不要晃动,保证打出的第一点清晰; 6、重复上述步骤多次,直到选取只有打出点的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间隔约为2mm的纸带才是有效的。 五、实验步骤: 1.把铁架平台放在桌面边缘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 2.纸带下端挂重物、穿过打点计时器,上端用夹子夹好,并调整纸带顺利穿过限位孔,用手托住重物。 3.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打开夹子,释放纸带; 4.纸带离开打点计时器后,关闭电源,取下纸带; 5.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6.在纸带下端重新换上另一重物,重复上述操作,打完后立即关闭电源。 7.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8.将所得纸带中各点的速度计算出来填入下列表格中:

根据上表中各个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速度—时间图像,观察所得图像特点,总结出物体在重物的牵引下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从而得出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 六、探究结论: 1、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 2、连续相同时间内的位移越来越大,说明___________越来越大,即速度大小改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位移x 与时间t 的平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实验精度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物理下册平抛运动知识点归纳】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高一物理下册平抛运动知识点归纳】八年级物 理上册知识点 ①竖直方向的运动是自由落体 例如:平抛运动的物体和自由落体的物体落地时间一样(2014江苏);平抛出去之后与地面发生弹性碰撞,与自由下落后与地面发生 弹性碰撞,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是一样的(2012江苏)。 ②竖直高度决定下落时间 例如:由高度比较下落时间长短(2012全国卷),由高度计算出 时间,然后通过水平位移求出初速度(2012北京)。 ③结合斜面应用tanθ=2tanφ 例如:落在斜面上出发落在斜面上,速度与斜面夹角为定值(课本P.26);落在水平面上,初速度越大,速度与水平面夹角越小(2013云南);垂直落到斜面上,根据斜面倾角及几何关系,求出末 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2010全国)。 ④平抛运动实验 例如:结合频闪照片,用竖直方向的运动求频闪频率(来源不明);竖直方向不同间距,分析水平位移(2013北京);课本图示装置,平 抛小球和自由落体小球总同时落地、平抛小球和匀速小球总能相撞(2014江苏)。 ⑤类平抛运动 例如:斜面上的物体做类平抛运动(来源不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显像管原理、喷墨打印原理(2013广东)。 ⑥结合力学其它知识 “摆”在最低点时绳子断开,小球平抛(2013福建);水平滑动后平抛(2012北京);轨道圆周运动后平抛(2012浙江)。

练习题: 事故现场路面上的两物体A、B沿公路方向上的水平距离,h1、h2分别是散落物A、B在车上时的离地高度.只要用米尺测量出事故现场的△L、hl、h2三个量,根据上述公式就能够估算出碰撞瞬间车辆的速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落地时间相同 (B)A、B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无关 (C)A、B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成正比 (D)A、B落地时间差和车辆碰撞瞬间速度的乘积等于△L

25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2.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落体运动研究的史实,了解逻辑推理的特色,理解任何猜想和假说都须要有实验验证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史实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规律的过程,体会其推理方法的奥妙,同时了解猜想的必要性,感受探究规律的几个必要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了解体会一些科学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史实能培养同学们的意志和科学的方法观,避免盲目和急功近利思想,提高自己的认识观。 ★教学重点 了解探索过程,明确探索的步骤,同时了解实验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从中提炼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观念-思考-推理-猜想-验证” 是本节的重点思路,也是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参考。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了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这一正确认识却经历了曲折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的史实知识,了解科学家是怎样研究落体运动的。 (二)进行新课 1、历史的错误:关于下落物体快慢 课件展示:《亚氏观点》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错误的认识呢?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交流体会。得出错误认识的根源:不注意探索事物的本质,思考不求甚解。 2、伽利略的逻辑推理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四段,提出问题:伽利略是怎样论证亚里士多德观点是错误的?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阐述自己的观点。 点评: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课件展示:《逻辑的力量》 3、猜想与假说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猜想与假说”部分,提出问题: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 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面对这些困难,伽利略是怎样做的?他作出了大胆的科学猜想,猜想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阐述自己的观点。 点评: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科学的猜想,或者叫假说,这是对事物认识的模型,是对事物认识的基础,是建立概念 描述规律的前提。 4、实验验证 教师活动:(陈述)实验验证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任何结论和猜想都必须 经过实验验证,否则不成理论。猜想或假说只有通过验证才会成为理论。所谓实验验证 就是任何人,在理论条件下去操作都能到得实验结果,它具有任意性,但不是无条件 的,实验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验证,而与实际有区别。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实验验证”部分,提出问题:伽利略在实验过程中遇到

高中物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高中物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A 组 素养达标]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由静止下落的运动就叫自由落体运动 B .物体竖直下落的运动就叫自由落体运动 C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就叫自由落体运动 D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对物理学上的物理情景和物理模型要准确理解.对自由落体定义的理解,关键是两点:其一,物体只受重力,如物体下落时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就不叫自由落体;其二,由静止开始,如果有一定的初速度下落也不能叫自由落体.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答案:D 2.(多选)下列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加速度g 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B .在地球上不同地方,g 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 C .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轻石块与重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D .纬度越低的地方,重力加速度g 值越小 解析:重力加速度是矢量,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地球上不同地方g 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纬度越低的地方,g 值越小.故正确答案为B 、C 、D. 答案:BCD 3.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运动的时间取决于( ) A .物体的重力 B .物体下落的高度 C .物体的速度 D .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由h =1 2gt 2得t = 2h g ,故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取决于物体下落的高度,B 项正确. 答案:B 4.(多选)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让一轻一重的两块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关于两块石块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B .轻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C .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两块石块具有相同的速度、相同的位移、相同的加速度 D .两块石块在相同的下落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解析:两石块都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规律相同且有相同的加速度,由于从同一高度下

自由落体,平抛运动公式总结

一、基础知识 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 加速度a= 速度公式:位移公式 几个重要推论: (1) 速度——位移公式 (2) A B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A C B (3) AB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 在第1s 内、第 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 为 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米内的时间之比 为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2、自由落体运动(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初速度Vo=末速度Vt= 下落高度h=(从Vo位置向下计算)推论Vt =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的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位移s=末速度Vt =(g=9.8m/s2≈10m/s2) 上升最大高度Hm= (抛出点算起) 往返时间t=(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向下 为,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平抛运动运动规律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性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基本规律:以为原点,水平方向(初速度v0方向) 为轴, 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1)水平方向:做运动,速度vx=,位移x = . (2)竖直方向:做运动,速度vy=,位移y = . (3)合速度:v=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 = . (4)合位移:s=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tan α= = .

平抛运动的性质与基本规律(公式)(含答案)

平抛运动的性质与基本规律(公式)(含答案)

的夹角为θ,则tan θ=v y v x= gt v0. (4)合位移:s=x2+y2,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 角为α,tan α=y x= gt 2v0. (二)平抛运动基本规律的理解 1、飞行时间:由t=2h g知,时间取决于下落 高度h,与初速度v0无关. 2、水平射程:x=v0t=v02h g,即水平射程由 初速度v0和下落高度h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3、落地速度:v t=v2x+v2y=v20+2gh,以θ 表示落地速度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有tan θ =v y v x= 2gh v0,所以落地速度也只与初速度v0 和下落高度h有关. 4、速度改变量: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恒定的重力加速度g,所以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内的速度改变量Δv=gΔt 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5、两个重要推论 (1)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 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 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中A点和B 点所示. (2)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α=2tan θ. 二、练习 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一种在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

B.平抛运动的速度方向与恒力方向的夹角保持不变 C.平抛运动的速度大小是时刻变化的 D.平抛运动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夹角一定越来越小 答案 B 解析平抛运动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故A正确;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速度时刻变化,由v=v20+(gt)2知合速度v在增大,故C正确;对平抛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夹角, 有tan θ=v0 v y= v0 gt,因t一直增大,所以tan θ 变小,θ变小.故D正确,B错误.本题应选 B. 2、对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的曲线运动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2)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四节《自由落体运动》。 落体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意义重大。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分成两节来讲授。本节按照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和科学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自由落体运动。下一节通过演示、实验、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明确重力加速度的意义,使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具体、深入的认识。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并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过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时对物理学中的理想模型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任务分析】 教学问题从生活中来(通过“测反应时间”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质疑,引出课题)→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注意直觉经验和逻辑推理的矛盾,使学生明确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利用分组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与情景对话,学生之间协商,积极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和逻辑思维)→讨论问题,回到生活中(利用钱毛管的演示,使学生认识到探究现象背后的实质原因是必须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对物体情景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逐步引导学生探究物理情景之间的物理量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 (2)能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分析纸带上记录的位移与时间等运动信息。 (3)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落体运动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习使用变量控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落体运动的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的欲望。 (2)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能力。 (3)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公式总结.doc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公式总结 平抛运动是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的模型,是高一物理学习的重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公式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tg=Vy/Vx=gt/Vo 7.合位移S=(Sx^2+S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tg=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与的关系为tg=2tg。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 (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 一、课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 二、主动提高效率的听课 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加突出。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同时可以对比老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也可以作进一步的质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定期整理学习笔记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对照预习笔记、听课笔记、作业、达标检测、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加以补充、归纳,使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学习笔记要简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点。 四、及时做作业 作业是学好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熟练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预习中,用书上的习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课后作业时多进行一题多解及分析最优解法练习。 五、复习总结提高 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练习,如果不及时复习,不会归纳总结,就容易出现知识之间的割裂而形成孤立地、呆板地学习物理知识的倾向。其结果

平抛运动基础习题成品

平抛运动基础练习题 一、平抛运动公式:(8分) 水平方向 运动 V x = X= 竖直方向 运动 V y = y= V 合= S 合= 二、选择题:(4×7=28) 1、 决定一个平抛运动的总时间的因素( ) A 抛出时的初速度 B 抛出时的竖直高度 C 抛出时的竖直高度和初速度 D 与做平抛运动物体的质量有关 2、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经时间t ,其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与V 0大小相等,那么t 为( ) A V 0/g B 2V 0/g C V 0/2g D 2 V 0/g 3、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匀变速运动 B 是变加速运动 C 任意两段时间的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D 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4、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当抛出后竖直位移是水平位移的2倍时, 则物体抛出的时间是( ) A 1∶1 B 2 ∶1 C 3∶1 D4∶1 5、做平抛运动的物体:( ) A 、速度保持不变 B 、加速度保持不变 C 、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D 、竖直方向的速度保持不变 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C 、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D 、只有变力才能使物体做曲线 运动 7、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 A 、物体的高度和所受重力 B 、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C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D 、物体所受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8、从20m 高处以10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___________(g 取10m/s 2,不计空气阻力) 9、物体从离水平地面h 高出水平抛出,落地时间的速度方向与水平面成θ角,那么,物体水平抛出的初速度是__________ 10、从0.4m 高的地方用玩具手枪水平射出一颗子弹,初速度是50m/s ,则子弹飞行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__。 11、将物体从足够高的地方以水平速度v 0=20m/s 抛出,2s 末物体水平分 速度为_________,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___,此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______(g=10m/s 2)

平抛运动知识点总结及解题方法归类总结

三. 平抛运动及其推论 一、知识点巩固: 1 ?定义:①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②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加速度为重力加 速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特点:①受力特点:只受到重力作用。 ② 运动特点: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g,轨迹为抛物线。 ③ 运动性质:是加速度为名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注: (1) 平抛运动是一个同时经历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山落体运动的合 运动。 2 (2) 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其一般表达式为y =ax +处+心。 (3)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 a = s 恒定,所以竖直方向上在相 等的 时间内相邻的位移的高度之比为可:旳:53 = 1:3:5…竖直方向上在相等的时间内相邻 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九一%=弘一口 = &尸(T 表示相等的时间间隔)。 (4)在同一时刻,平抛运动的速度(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Q )方向和位移方向(与 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是0)是不相同的,其关系式taneQ2taii& (即任意一点的速度延长线必 交于此时物体位移的水平分量的中点)。 3?平抛运动的规律:①速度公式:v A =v 0 r v = gt 合速度:V z = Jv ; +彳=尿+(g/) ,顶点在原点(0、0),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方程。 ②位移公式:竽 ③轨迹方程:

③任何相等的时间速度改变量Av=gAz 相等,且△一 方向竖直向下。 ④ 以不同的初速度,从倾角为0的斜面上沿水平方向抛出的物体,再次落到斜面上时速 度与斜面的夹角m 相同,与初速度无关。(飞行的时间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时间越长。) 如上图:所以心如⑶怡 g 所以tan (a + &) = 2tan&, 0为定值故a 也是定值,与速度无关。 ⑤ 速度y 的方向始终与重力方向成一夹角,故其始终为曲线运动,随着时间的增加,⑹“ 变大,&T,速度y 与重力的方向越来越鼎近,但永远不能到达。 ⑥ 从动力学的角度看:山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到重力,因此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机械能守恒。 5、斜抛运动: 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抛出,且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不 计 4 ?平抛运动的结论: 描绘平抛运动的物理量有弘、7、J X 、7、S 、?、6、t,已知这八个物理量中的 任意两个,可以求出其它六个。 ②水平射程: ,由h, g, v 0共同决定。 ①运行时间: ill h, g 决定,与%无关。 tan(n + ^)=—=— V .v %)

自由落体公式及推论

不受任何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物体,叫“自由落体”。如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由静止状态开始下落的物体。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场。如不考虑大气阻力,在该区域内的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恒等于重力加速度g 。虽然地球的引力和物体到地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地球的半径远大于自由落体所经过的路程,所以引力在地面附近可看作是不变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即是一个不变的常量。它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v=gt 。 (2)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h=t g 22 1 (3)速度随位移的变化规律:2gs=v 2 推论 (1)相邻相等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t g h 2=? (2)一段时间内平均速度v=h/t=1/2gt 几条推论 1、第1秒末、第2秒末、……、第n 秒末的速度之比 :3:2:1……n ;n=1:2:3……:n 2、从下落开始,物体在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自然数奇数之比1:3:5:7……2n -1 3、从下落开始,物体在每相邻两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at2 4.从下落开始,物体通过1s 、2s 、3s 、4s ......ns 所用的时间为1:4:3:2:……n . 物体通过1s 所用的时间为g S 2 物体通过2s 所用的时间为g S 2×2 物体通过ns 所用的时间为g S 2×n 且由推论3易得推论4 5.从下落开始,物体通过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为1: 34:23:12---……1--n n 它们的加速度是相同的,在不计摩擦力的情况下,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由公式h =V0t+1/2gt^2得h =1/2gt^2,所以T =根号2h/g ,由于高度h 不变,重力加速度g 不变,所以时间t 也不变,故不管是轻的物体重的物体落地的时间是一样的,同时落地!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并学习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教材编写的脉络清楚,逻辑推理严谨,文字表述生动、通俗易懂,因此,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 本节是新教材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个标志性内容.过去的教学过分注重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对科学精神、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因此,能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探究思想和方法,感受到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高尚情操,就成为这节课最终的目标.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精神,该教学策略采用了先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经过讨论和发表见解,充实和完善伽利略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体会伽利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畏强权的探索精神和正确地解决问题的思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能够合理设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用图线法处理。 (二)过程和方法: 1、经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2、分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完成实验操作; 3、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推理和图象处理数据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了学生学习伽利略敢于向权威挑战,善于观察思考,知难而进的优秀品

质;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意志品质,创新思想和互相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重现重大发现的历史过程,让学生亲临其境探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实验,学习其科学思维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 教学难点 1、当无法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如何引导学生 巧妙设计斜面实验间接验证; 2、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怎样进行合理猜想、数学推理、合理外推等重要方法。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1、教师提问:我们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实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教师指出:纸张比石头下落得慢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但使人误以为“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这正是统治了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我们用手拿一个小球和一张纸片,放开后,小球和纸片从静止开始下落.我们可以看到,小球先落地,纸片后落地.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estotle)根据与我们类似的观察,直接得出结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流传了近2000年,直到16世纪,在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上,伽利略做了着名的两个球同时落地的实验.两个轻重不同的小球同时落地的声音,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案 高一物理组:陈菊波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突出特点是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例如用反证法使来里士多德的观点自相矛盾,用猜想与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方法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 通过本章前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会利用规律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运动的问题。 2、学生欠缺之处 对于物理规律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不知道一些简单的物理规律在以前是怎样被总结出来的。在思考物理现象时,还是比较容易受主观经验的影响,对物理规律有所怀疑或还没形成物理思维。对物理问题的思考缺少严密的推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2)了解两位伟大科学家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3)知道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自己查找资料学习物理学史的方法; (2)通过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现象的研究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科学家们对知识敢于质疑的勇气; (2)学习科学家们科学研究的执著精神; (3)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4)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了解,认识到科学的探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 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伽利略对落体问题的逻辑推理。 教学策略:通过观察、思考、讨论 难点:伽利略的验证性实验的设计;伽利略的理想外推。 教学策略:通过问题的讨论,在原有认知水平上进一步深化拓宽,达到认知的螺旋上升,攻克难点。 五、教学资源 : 斜面;小球;砖头;秒表;刻度尺。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有哪些规律? 学生回忆并回答.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 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 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一、自由落体运动。 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从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出发,显然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因为下落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而对于每一个物体它所受 的重力在地面附近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它在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也 是保持恒定的。而且,对不同的物体在同一个地点下落时的加速度 也是相同的。关于这一点各种实验都可以证明,如课本上介绍的 “牛顿管实验”以及同学们会做的打点计时器的实验等。综上所述,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都相同。这 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因为这个加速度是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所以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不用“a”表示, 而用符号“g”来表示自由落体加速度。 2、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同学们可以参看课本或其他读物就会发现在不同的地点自由落体加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 如:广州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是9.788m/s2,杭州是9.793m/s2, 上海是9.794m/s2,华盛顿是9.801m/s2,北京是9.80122m/s2,巴 黎是9.809m/s2,莫斯科是9.816m/s2。即使在同一位置在不同的高 度加速度的值也是不一样的。如在北京海拔4km时自由落体加速度 是9.789m/s2,海拔8km时是9.777m/s2,海拔12km时是 9.765m/s2,海拔16km时是9.752m/s2,海拔20km时是9.740m/s2。 尽管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高度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值一般都不相同,但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近 似地认为在地面附近(不管什么地点和有限的高度内)的自由落体加 速度的值为:g=9.765m/s2。 在粗略的计算中有时也可以认为重力加速度g=10m/s2。重力加 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看过"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 还看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