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三年级数学怎样预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怎样预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怎样预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怎样预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怎样预习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小学三年级数学预习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小学三年级数学预习方法一、笔记预习法开始,可以让同学在书上做简单的眉批笔记,在阅读课本后,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其次,可以让同学做摘录笔记,就是预习后,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简单地记下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处,也可以记录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

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要验证这几种预习方法的适用性,另一方面要寻求其他适用的科学预习方法。

二、温故知新预习法这是新旧知识联系的预习法。

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要求预习新内容时要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使知识系统化。

三、尝试练习预习法对于计算类新授课、练习课,预习时先进行尝试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练习。

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同学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

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同学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同学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四、动手操作预习法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同学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

因为课堂中有动手操作的内容,自然少不了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课前准备好。

同学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只有熟练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表现……一辈子受用不尽。

叶老的话阐明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关系: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是学生形成学习方法的基础,又是他们具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的集中体现。

因此,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的培养途径有:(1)课前预习。

预习的方法: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是否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它;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尝试地做一二道题,看哪里有困难……上课伊始,教师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把上面的预习方法经常交代给学生。

学生预习后就可带着问题投入新课的学习,上课时就更有目的性

和针对性。

这样做对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2)课后整理。

要养成先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再做作业,最后,把学习内容加以整理的习惯。

(3)在课内,要求学生:一要仔细看教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二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的提问、点拨、归纳以及同学的发言;三要积极思考、联想;四要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应发问,敢于质疑。

(4)要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

检查验算的过程既是一种培养学生负责态度的途径,又是学生对自己思维活动的再认识过程。

2.尝试活动。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具有同化作用,这是学生能进行尝试活动的心理支撑点。

因此,学生具有了某一认知结构后,接着学习相应的后面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去尝试学习。

3.操作活动。

当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似乎能同化又同化不了新知识时,他们的学习心理就有求助于外围行为的倾向。

这时,教师就请学生去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进而刺激其心理,促

进他们实现学习心理的相互作用、互为转化——学到新知识。

当学生无知识基础可作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时,教师可直接请学生进行多次的操作活动,以不断刺激其心理,引起思维活动,从而达到理解新知的目的。

4.观察活动。

所谓观察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的仔细察看,因而是一种有意注意。

培养的途径是:教师提供的“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特征有序、背景鲜明,而且要给出一些观察的思考题。

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进而使他们边观察,边思考,边议论,边作观察记录,以发现数学规律、本质。

5.思考活动。

所谓思考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对象进行比较深刻的、周到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

学生有了思考方向,并进行广泛的联系和想像,他们才有可能捕捉到丰富的材料,进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此长期培养学生,有利于他们形成思考的方法,提高思维的质量。

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活动的基本途径有:(1)对思考对象进行分析、概括或抽象。

(2)对思考对象展开联想,将其归纳到已有的经验中去。

(3)对思考对象进行分析,弄清题意;接着对条件和问题展开联想;然后,借助已掌握的概念进行思维活动(如判断、推理、变通等),把条件与问题“接通—建立模型。

6.自学活动。

中高年级学生随着识字量增多,数学知识的长进,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基础,这里主要是指学生课内的独立性自学活动。

(1)学生要掌握认真阅读课本的方法。

对于课本中的例题及其他文字,要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地阅读,反复地阅读,直至读懂、读明白意思为止;要把文字与插图结合起来看,这样有助于理解图意、弄清文字的意思;要有重点地阅读某些教学内容,如重点阅读“想的过程,方框内的结论,把重点的词、勾画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阅读教材的关键、本质。

(2)学生可做一二道题目试试,看会不会做,如果感到还有困难,那么再次进行阅读,再次尝试做题目。

(3)教师要求学生做类似例题的练习,并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做,以检查他们的自学效果。

(4)教师提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在师生的相互交流中,教师可做些点拨、归纳,以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掌握自学内容,也可使学习困难者得到补偿学习。

7.合作学习。

对于一些“问题性程度较高,个体学习、同化有困难的材料,可以

开展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在相互补充、互为启发中完成心理转化,学到知识。

8.数形结合。

数学主要是研究数与形的学科,学生的思维特点又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因而,数形结合是学生最喜欢、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数学的方法。

2、课前准备的习惯课前要自觉准备好学习用具:课本、写字笔、学具盒、计算器,最好还要备有铅笔、草稿本、作业本、练习册,并且把这些常用的用具装在一个专用文件夹里面,以便每次能迅速的拿出来。

课前还要调整好上课的状态,数学老师要善于通过课前的情景导入,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迅速进入数学思维状态。

3、勇于举手发言的习惯举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很常见的行为,目的是希望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也是老师进行教学反馈的手段之一,对于学生来说,举手还有另外的作用,提醒自己注意,创造展示自我们的机会,调动上课的积极性。

举手能体现学生的精神面貌,老师应鼓励全班同学积极举手,通过举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举手大有学问,应该提倡正确的举手姿势,举手时身体要坐正,右手放在身体的右前方,或者左手放在身体的左前方,眼睛看着老师。

当然老师应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学生觉得手没有白举,自然就想多举手了。

4、能用完整的话发言的习惯发言是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汇报交流的成果,通常有单独发言和集体发言两种形式,同学们在集体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不必高声回答,只要能说给自己听到即可,但必须简洁明了。

对于学生的单独发言要求流畅连贯完整,说话有头有尾,语速不快不慢,语调抑扬顿挫,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力,发言时要对着同学们,说给同学们听,眼睛要充分与同学们接触。

老师应为每个学生充分提供发言的机会,数学课要求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话,要有逻辑性,能用自己的话对概念、性质等进行有效的表述。

声音洪亮而且完整的回答问题更能让其他同学听清楚听明白,能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给人的感觉也是很自信的。

5、勤于动手的习惯勤于动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习惯,常常见到有些学生在做一些容易的题目时,想到了,也说对了,但动手做起来就错了,最初这些学生总能给人一个感觉就是“聪明,其实这些学生眼高手低,是非常浮躁的,如果不加以引导,让其形成动手的习惯,最终会成为不会听、不会看、不会读,只会瞎说的能力低下的人。

这样的学生在我们们身边还真不少见,究其原因,就是不肯动手,

用许多家长的话说就是“懒、“拖拉。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计算具有很强的周密性,解决数学问题具有很强的程序性和严密性,在数学学习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容易不等于简单,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动手训练和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做到知行统一,手脑并用,周密性和严密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加强。

猜你喜欢:1.三年级数学有哪些学习方法2.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要点3.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4.三年级上册语文怎样学方法有哪些5.三年级学生数学预习方法

三年级下数学预习单

三年级下数学预习单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位置与方向《一》P3例1 1.太阳在什么方向升起?面向东背对着的是什么方向?如果面向北,背对着的是什么方向?2.面向操场的升旗台,请说出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 3.尝试完成P3的“做一做”。 位置与方向《二》 P4例2 1.观察中国地图,地图通常是按照什么方式绘制的? 2.以学校的操场为中心,请你写出四个方向的主要建筑物,并标出这些建筑物所在的方向。 位置与方向《三》 P7例3 1.怎么辨认例3中的这幅图的方向?请你说说各建筑物的位置 2.小明要去少年宫该怎么走?去体育场呢?去医院呢? 3.少年宫在电影院的什么方向?商店在医院的什么方向?试着说说两个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位置与方向《四》 P6例4 1.坐在教室里,正对面是什么方向?你根据什么来判断?请你指出东西南北以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8个方向各有什么东西。 2.我们学校的教学楼、礼堂、边门分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位置与方向《五》 P9例5 1.例5中,请你根据给定的北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说说各场馆所在的位置?2.飞禽馆在动物园的什么位置?从大门出发怎么走?海底世界在动物园的什么位置?从大 门出发怎么走?猴山呢?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除法《一》 P13及14例1 1.观察13页的情景图,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2.60÷3=《》600÷3=《》这两题你是怎么计算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240÷3=《》你又是怎么计算的?还可以怎么计算? 口算除法《二》 P16例2 1.请估算124÷3的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也可以怎么估算? 2.估算的方法不同,结果一样吗?哪个结果更精确一些?为什么? 笔算除法《一》 P19例1 1.请说说4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每日一练

三年级数学下册每日一练班级:姓名:

作业要求: 1、单面打印,背面用于改错和加罚题目。 2、坚持每天完成,家长计时并签字。 3、做完之后学生先自己检查,然后再用红笔纠错,及时改正错误,并且针对错题练习相似题目,写在背面的空白页。

32×10= 80×40= 18×50= 300÷6= 990÷3= 600÷2= 234+185= 500-228= 0÷2= 789+211= 4小时=( )分 5米=( )分米=( )厘米 3千克=( )克 9平方米=( )平方分米 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二、竖式计算 54×63= 25×38= 36×19= 774÷8= 508÷2= 370÷5= 三、脱式计算。 439+46×7 248÷4×18 67+(96÷6) 25×17-120 四、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五、解决问题。 1、 3箱矿泉水有72瓶,25箱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2、洪大妈种大白菜,每行种11棵,种了25行。如果每颗大白菜重2千克,这些白菜一共重多少千克? 5cm 3cm 3dm

300÷5=720÷9=16×6=0÷720=840÷8= 180÷2 =480+360=10×40=750-490=1000-987= 二、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数学课本长20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铅笔盒长19 课桌高70 一个游泳池面积是1800 一间教室的面积是50 三、竖式计算 392÷4=360÷5=32×68=207÷9=63×36=26×38= 四、脱式计算。 532 ÷4÷7 15×(136-124) 430-24×13 (62 –46) ×35 五、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8分米,宽是25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2、拿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剪下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学校买回18箱苹果,每箱重15千克。如果每千克苹果售价9元,买这些苹果一共用了多少元?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小学2019年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小学处于学习数学的黄金阶段,为了丰富大家的数学知识,本文精心为大家准备了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欲强。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整体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还需要家长做好辅导工作。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本教材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千米和吨的认识,混合计算和两步应用题,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重点知识: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2.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3.两步应用题。 三、复习的具体措施 1.计算部分:A、口算:坚持经常练。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复习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和商中间、末尾有0的题目, 2.应用题部分:着重引导孩子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孩子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图形部分:引导孩子归纳,整理,帮助孩子分清这几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4.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四.单元知识点与题型梳理 一单元 本单元主要知识内容: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3.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4.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一)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小树有多少棵) 1.题例:203=? 23=6 203=60 2.题型:口算,如书3页xx2 (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需要多少钱) 1.题例:123=? (1)103=30 23=6 30+6=36 (2)对位相乘123=36 2.题型:(1)口算,如书5页xx1 (2)填表计算,如书5页xx4 (三)练习一(巩固复习上两个知识点) 题型:先计算再在筐里填上或=,如书6页3题 (四)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参观科技馆)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摘要 随着各项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有了崭新的变化。新《课标》的确立,使我国的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位教师也投入到研究新《课标》,使用新型教学方法授课的新阶段。本文以一个师范生的视角,浅谈如何结合新《课标》有效地使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授课。本文将紧密联系新《课标》,分析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吸取其中的精华来谈谈如何更好、更有效的使用新型教学方法。 引言 一、新《课标》的提出及其特点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正以崭新的速度加快改革。为了使现今的数学教育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更加适应时代的进步要求,使学生形成真正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我国教育部制定了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并于2006年通过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修订稿)》。此次新《课标》中所确定的课程目标,与以往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目标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新的数学课程目标总体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每个学生都能将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数学教育放在首位,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育部提出了崭新的数学课程目标。新《课标》中将原先的“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到“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同时,新《课标》根据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强调了要从学生学的角度进行组织教学。因此,自主、探究、合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笔者认为只有这样,学习的主动权才能真正的交给学生,将学生的角色变化为主体,摆脱传统的制约。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概念的界定,我选取了以下几个作为研究: (一)、是指为了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手段而制定的师生相互作用的一整套活动方式和手段[1]。 (二)、|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2]。 (三)、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育学的方法等[3]。 从中不难看出,教学方法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而且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协调,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体,如果处理好其中的关系,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得以实现。正如马云鹏在《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写道:“教学方法对教学工作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同一个班级,讲授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得到大不相同的教学效果。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规律,并将其自觉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去,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小学生众生 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手段[3]。”因此,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迈向成功教育教学的关键点。 三、在新《课标》下产生的教学方法 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启发式谈话法、发现法等等。在新《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现在的课堂中,不能再按照从前的“老一套”来教学,要摆脱单一的以讲课和练习为主的课堂,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学习数学的时间,培养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题(每日一练)

口算(一) 200+180= 56+125= 400-70= 71+28= 6×8= 36-18= 35÷5= 90+150= 78÷9= 45-27= 720-180= 9×9= 910-90= 38÷7= 220+150= 6×9= 6×7= 40÷8= 290-40= 770-160= 600+270= 620+150= 3×7= 7×7= 37÷6= 56÷9= 760+100= 750+125= 4×6= 19÷8= 200+50= 430+27= 720-70= 820-128= 33-17= 71-43= 81÷9= 72÷8= 71-24= 250-60= 28÷7= 33÷6= 66÷8= 5×5= 15+43= 58-36= 6×6= 60+350= 840+90= 5×9= 43÷7= 460-72= 34+23= 34+56= 13÷6= 9×4= 30+540= 620-57= 11÷5= 67-53= 口算(二) 52+81= 9×9= 83÷9= 330-172= 38+52= 5×6= 8×6= 62+52= 41÷5= 75+75= 70+18= 5×4= 36÷6= 70-18= 900-80= 70+450= 58+14= 78-23= 36÷7= 44÷6= 94-46= 7×8= 8×7= 52÷7= 6×4= 500+700= 30+38= 84-12= 4×4= 2×2= 2300-500= 44+23= 7×2= 520-30= 980-400= 6×3= 750+60= 8×1= 8×2= 17÷5= 8×3= 26÷6= 300+70= 760-500= 38÷7= 700-300= 270-80= 7×3= 22÷7= 100-45= 8×4= 2×6= 9×6= 33÷6= 370-230= 69+30= 32÷4= 1×1= 120-30= 5×4=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知识点 【三篇】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分数单位是 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4、4米的和1米的同样长。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6、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 a÷b=b(a)(b≠0) 9、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就可以看作是就是1)和合成的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1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13、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14、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15、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 16、大于7(3)而小于7(5)的分数有无数个;分数单位是7(1)只有7(4)一个。 17、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 18、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 练习题 一、填空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这张纸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是它的(),写作:()。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5块,其中的3块是()分之(),写作:(),它的分子是(),分母是()。 二、判断对错 (1)一个圆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 。()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写作:。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各项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有了崭新的变化。新《课标》的确立,使我国的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位教师也投入到研究新《课标》,使用新型教学方法授课的新阶段。本文以一个师范生的视角,浅谈如何结合新《课标》有效地使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授课。本文将紧密联系新《课标》,分析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吸取其中的精华来谈谈如何更好、更有效的使用新型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 新《课标》中将原先的“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到“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同时,新《课标》根据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强调了要从学生学的角度进行组织教学。因此,自主、探究、合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概念的界定,我选取了以下几个作为研究: 一是指为了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手段而制定的师生相互作用的一整套活动方式和手段[1]。 二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三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育学的方法等。 从中不难看出,教学方法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而且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协调,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体,如果处理好其中的关系,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得以实现。正如马云鹏在《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写道:“教学方法对教学工作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同一个班级,讲授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得到大不相同的教学效果。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规律,并将其自觉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去,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小学生众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手段。”因此,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迈向成功教育教学的关键点。 二、在新《课标》下产生的教学方法 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启发式谈话法、发现法等等。在

三年级数学预习方法

三年级数学预习方法 1 :将书“看一看”。 三年级学生完全可以尝试着进行独立的课外阅读了。“看一看”也就是为了让学生能 够预先知道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有个大致的学习方向,上课不至于盲目,并可减少上课 进入学习角色的准备时间。 看什么是个任务问题,怎么看就是个能力问题了。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看书能力。看 看将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与以前的知识有没有联系,有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这些新东西 自己能理解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效果应该是很明显的。当然这里的“看一看”,可以是只看一遍,比如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可以是看很多遍,特别是基础比较弱、能力不太强的学生,完全可以借助自己课前的刻苦努力来取得同样理想的成绩。 将书“做一做”。 新课本不再是将知识直接地呈现给学生,而是留了很多的白,这些空白是很应该让学 生自己尝试着去做的。比如,在预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克与克》时,应注意到本单元内容实践性很强的特点。预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而应该重实践。这里 的“做”应该有一种“做数学”的含义,而不能仅仅是“做作业”。 把课本预先做一遍,还可以来检查自己“看一看”的效果。进行了这样的充分预习 之后再进课堂,每个人的学习就会有极强的针对性。即便有时老师没有预设到的问题,自 己也完全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得以解决,从而使自己的课堂学习效率更高。 2预习方法 首先,要复习好有关的旧知识。数学课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很紧密,因此,课前预习时,要对照所学的新内容,复习好有关的旧知识,预习时先看看所要学的新内容需要用到哪些 旧知识,并对这些旧知识加以复习和记忆,这样就为学习新课打下了基础。 其次,要抓住关键,自学例题。数学课的每一个例题都有代表性,都讲解了某一典型 的算法,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自学例题要明确例题讲的是什么,即理解题意,弄清例题 是怎样计算的,即掌握方法,划出学习内容的重点,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听课时 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听老师是怎样讲的,用心去理解体会。最后,进行自我练习,巩固掌握。根据课本内容独立完成教学案的预习导学,学习研讨的内容。 3预习方法 人的智力没有大的差别,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前提.会预习数学教材 就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如果做好课前预习教材,带着问题或兴趣进课堂,那么就会产生 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和思维习惯,有利于集中精力应付新课的重点和弄不懂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计算题每日一练

每日练习一张1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长: 一、口算 97-43= 140+40= 50+650= 1200+300= 19÷3= 11×8+4= 20+20÷5= 8+40÷8= 758+198≈ 914—788≈ 489×4≈ 290×9≈ 49 +59 = 18 +28 = 59 -19 = 1-16 = 二、笔算(带★需验算) ★785+189= ★900-345= 4×687= 409×8= 三、填空 1吨-400千克=( ) 千克 9000千克=( )吨 1分40秒=( )秒 5米=( )分米 3分=( )秒 90厘米=( )分米 把15个桃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桃子的( )( ) ,每份有( )个;2份是这些桃子的( )( ) ,2份有( )个。 四、比大小 1 6 15 33 88 33 99 1 7 7 4 9 1 1时15分115分 2000千克1吨800千克

班级:姓名:学号:时长: 一、口算。 121+32= 55+720= 120+340= 89-52= 18÷8= 10+25÷5= 8+24×3= 12×4+4= 819—389≈ 569+179≈ 397×3≈ 291+109≈ +=-=1-=+= 二、笔算(带★需验算) ★866+245=★892-247= 688×7= 580×5= 三、填空 1600千克-600千克=()吨60毫米=()厘米 4分=()秒2米=()厘米 1时20分=()分6分米=()厘米 把24个玩具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些玩具的() () ,每份有()个;3份是 这些玩具的() () ,3份有()个。 四、比大小 3 39 1 7 7 4 9 25秒1分—15秒300米+700米v 1千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 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毫米=0.1厘米; =0.01分米; =0.001 米; =0.000001 千米 2. 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符号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 =0.1分米 =0.01 米 =0.00001 千米. 3. 分米: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 千米(km)=1分米 0.1 米(m) = 1 分米 10厘米(cm) = 1 分米 100毫米(mm) = 1 分米 10分米=1 米(m) 0.1 分米=1 厘米(cm) 0.01 分米=1 毫米(mm) 4. 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国际标 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km。 1千米(公里)=1,000 米(公尺)=100,000厘米(公分)=1 ,000,000 毫米(公厘) 5. 吨:质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 6. 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

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把和放在等号(=)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写成:1+2+3=6。 7. 加法各部分名称 “ + ”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和。 100 (加数)+ (加号)300 (加数)=(等于号)400 (和) 8. 加法性质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9. 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10. 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1. 验算:算题算好以后,再通过逆运算(如减法算题用加法,除法算题用乘法)演算 一遍,检验以前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12. 验算的作用:验算能够有效地检查出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但对解题思维上的 错误无太大用处,通过验算(用结果来推导条件)所得的数据与原数据比较来建议运 算是否正确。 13. 四边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立体图形叫四边形。由 凸四边形和凹四边形组成. 14.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15. 周长:环绕有限面积的区域边缘的长度积分,叫做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周长的长度因此亦相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 16. 估计:根据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 17. 余数: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 取余数运算:1.指整数除法中被除数未被除尽部分。 例如27除以6,商数为4,余数为3。

小学数学最新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最新教学方法有哪些 1、对应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2、假设思想方法 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3、比较思想方法 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4、符号化思想方法 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如定律、公式、等。 5、类比思想方法 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的自然和简洁。 6、转化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如几何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常用到甲÷乙=甲×1/乙。 7、分类思想方法

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如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和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质数和合数。又如三角形可以按边分,也可以按角分。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而产生新的概念。对数学对象的正确、合理分类取决于分类标准的正确、合理性,数学知识的分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建构。 8、集合思想方法 集合思想就是运用集合的概念、逻辑语言、运算、图形等来解决数学问题或非纯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小学采用直观手段,利用图形和实物渗透集合思想。在讲述公约数和公倍数时采用了交集的思想方法。 9、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离不开形,形离不开数,一方面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数量关系,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另一方面复杂的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关系表示。在解应用题中常常借助线段图的直观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10、统计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中的统计图表是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求平均数应用题是体现出数据处理的思想方法。 11、极限思想方法: 事物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极限方法的实质正是通过量变的无限过程达到质变。在讲“圆的面积和周长”时,“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极限分割思路,在观察有限分割的基础上想象它们的极限状态,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公式还能从曲与直的矛盾转化中萌发了无限逼近的极限思想。 12、代换思想方法: 他是方程解法的重要原理,解题时可将某个条件用别的条件进行代换。如学校买了4张桌子和9把椅子,共用去504元,一张桌子和3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 13、可逆思想方法: 它是逻辑思维中的基本思想,当顺向思维难于解答时,可以从条件或问题思维寻求解题思路的方法,有时可以借线段图逆推。如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三年级数学下册预习提纲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一、预习内容:(书本第2页~第3页)例1 二、预习提纲: 1、太阳从()面升起,从()面落下。 2、早晨大阳在()面,下午或黄昏太阳在()面。 3、我们学校的科学楼在东面,那么操场在学校的()面。体育馆是在我们学校的北面,那么气质大舞台在学校的()面。 三、尝试练习:完成第3页例1的填空和做一做。 四、我的发现:。 第2课时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一、预习内容:(书本第4页)例2 二、预习提纲: 1、观察中国地图,地图通常是按照上()下( ),左()右()绘制的。 2、以学校的气质大舞台为中心,请你写出四个方向的主要建筑物。 三、尝试练习:完成第4页例1的填空。 四、我的发现:。 第3课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一、预习内容:(书本第5页)例3 二、预习提纲: 1、体育馆在车站的()面,少年宫在体育馆的()面。 电影院的北面是(),医院的东面是()。 2、小明要去少年宫先要向()走再向()走,就能到达少年宫。 小明要去体育馆先要向()走再向()走,就能到达体育馆。 三、尝试练习:完成P5的“做一做”。 四、我的发现:。 第4课时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一、预习内容:(书本第8页)例4 二、预习提纲: 1、坐在教室里,正对面是西面,后面是()面,左面是()面,你的右边是()面。 2、你的北面坐着()同学,南面坐着()同学,东面坐着()同学,西面坐着()同学。东北面坐着()同学,东南面坐着()同学,西北面坐着()同学,西南面坐着()同学。 三、尝试练习:完成P8的“做一做”。 四、我的发现:。 第5课时描述行走路线图 一、预习内容:(书本第9页)例5 二、预习提纲: 1、猩猩馆在狮山的()面,长颈鹿馆在狮山的()面。 狮山在水族馆的()面,狮山在猴山的()面。 飞禽馆的西南面是()馆,狮山的西北面是()馆。 狮山的东南面是()馆,狮山的西南面是()。 猩猩馆的东南面是()馆,熊猫馆在长颈鹿馆的()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每日一练

班级姓名 口算 1.5×4= 2.5×4= 0.13× 4= 5.4×10=0.18×0.3= 4.2×1000= 0.45×0.5= 3.6×0.1= 8.5×100= 8.5× 0.7= 3.2×100= 1.2×0.3 = 列竖式 205×0.18 305×0.14 2.03×0.13 10.2×2.3 3.07×0.25 103×0.23 0.408×0.24 1.05×3.5 1.07×1.8 班级姓名 口算 1.5×4= 2.5×4= 0.13× 4= 5.4×10=0.18×0.3= 4.2×1000= 0.45×0.5= 3.6×0.1= 8.5×100= 8.5× 0.7= 3.2×100= 1.2×0.3 = 列竖式 205×0.18 305×0.14 2.03×0.13 10.2×2.3 3.07×0.25 103×0.23 0.408×0.24 1.05×3.5 1.07×1.8

班级姓名 口算 0.9×6= 2.1×0.3= 7×0.08= 1.87 ×0= 0.24×5= 0.2×0.5= 60×0.5= 0.05×1.6= 0.5×1.1= 0.8×0.5= 1.47×0.4= 0.4×0.25= 列竖式 2.01×1.7 2.03×0.14 20.4×2.6 205×0.13 0.102×0.11 0.34×0.126 0.32×0.14 2.4×0.96 0.5×0.15 班级姓名 口算 0.9×6= 2.1×0.3= 7×0.08= 1.87 ×0= 0.24×5= 0.2×0.5= 60×0.5= 0.05×1.6= 0.5×1.1= 0.8×0.5= 1.47×0.4= 0.4×0.25= 列竖式 2.01×1.7 2.03×0.14 20.4×2.6 205×0.13 0.102×0.11 0.34×0.126 0.32×0.14 2.4×0.96 0.5×0.15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再口算480÷8得60。

小学数学教师最新教学方法是什么-家庭教育

小学数学教师最新教学方法是什么-家庭教育 一、小学数学新教学方法介绍 (一)发现法 发现法是由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50年代至60年代初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 1、发现法的基本含义及特点 发现法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发现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现法强调学生是发现者,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发现、去认识,自己求出问题的答案,而不是教师把现成的结论提供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被动的吸收者。 (2)发现法强调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作用。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他们对所学课程具有内在的兴趣。发现法符合儿童好玩、好动、好问和喜欢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遇到新奇、复杂的问题,他们就会积极地去探索。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利用新奇、疑难和矛盾等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去探究和解决问题,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法仅利用外来刺激促发学生学习的做法。 (3)发现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潜在的、间接的。由于该法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教师提供的各种学习材料、直观教具等,自己去观察,用头脑去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亲自去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潜在的、间接的。 2、发现法的主要优点及其局限性 发现法有如下几个主要优点。 (1)可以使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增强学习的

(2)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发现法经常练习怎样解决问题,所以能使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乐于创造发明的态度。 (3)运用发现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慧,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 (4)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就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内部改组,这种改组,可以使已有的知识结构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更好的联系起来,这种系统化和结构化的知识,就更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巩固和应用。 发现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就教学效率而言,使用发现法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因为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再发现的过程,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去获得,或者重新发现,而不是由教师简单地告诉学生,因此,教学过程必然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摸索过程。 (2)就教学内容而言,它的适应是有一定范围的。发现法比较适用于具有严格逻辑的数、理、化等学科,对于人文学科是不太适用的。就适用的学科而言,也是只适用于概念和前后有联系的概括性知识的教学,如求平均数、运算定律等。而概念的名称、符号、表示法等,仍需要由教师来讲解。 (3)就教学的对象而言,它更适用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因为发现学习必须以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为发现的前提条件,因此,年级越高的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也就会越强。所以,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都有必要和可能采用发现法教学。 3、发现法教学举例(一位数除两位数的教学) 给出一道题如39?。学生可先拿39个物品,每3个一份,把它们分成13份。做几个这样的题目后,可以让他们把物品10个组成一组。例如,给出这样一道题:“哈利买了4条糖果,每条有10块。他吃了1块,把剩下的每3块包成一包,分给同学们,分给了几个同

小学三年级数学预习单

第一单元 1、秒的认识 家长签字: 是否主动完成:是?否? 任务 内容(课本第2—3页) 预 习 新 知 1、观察第2页主题图,我知道了: (1)( )分钟能跳绳115下,跑步用了( )秒。 2、阅读课本第3页,我发现: (1)计量很( )的时间,常用( )。秒是比( )更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 )针,它走1小格的时间是( )。 (3)观察一下,秒针走一圈,也就是( )小格,这时分针走了( )小格,我发现了1分=( )秒。 (4)有的( )表可以显示到秒。 右图是( )表,一般在体育运动 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眨一下眼是( )秒,钟表滴答一声是( )秒。 预习纪录 1、通过阅读课本2-3页,我知道了1分=( )秒 2、我不明白的地方有: 我是小小挑战家 1、1分=( )秒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 )。 3、试一试1秒你能做些什么,把结果记录下来。

2、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家长签字:

3、时间的计算 家长签字:

单元小测试 一、我会填。 1、计量很短的时润,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2、秒针走一圈是( )秒,也就是( )分钟。 3分针从4走到9,走了( )分,时针从4走到9,走了( )小时。 4一节课40分钟,第一节课从8:20开始,应在()下课,第二节课应在()上课。 5、480分=( )时,1分40秒=()秒,460秒=( )分,320秒=()分()秒。 6、在50米比赛中,明明用时15秒,形形用时11秒,红红用时13秒,第一名是(),()最慢,第二名是()。 二、在O里填"﹥""?"或"="。 1分15秒O75秒2时10分O100分 3时O300秒90分O1时30分 1时+4时O300分95秒-35秒O1分 三、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40( ) 2.妈妈每天工作8( ) 3.从家到学校大约需要15( ) 4.浩浩拍10下球用7( ) 5.下一盘象棋大约要用40( )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每天20题

26+9= 57-38= 1500-700= 42×2= 99÷3= 770÷7= 660÷3= 960÷3= 180÷9= 65+15= 660÷6= 800×2= 50÷5= 3×800= 420÷7= 3×220= 480÷4= 58+33= 420-20= 93÷3= 880÷4= 年月日时间:对题 1200-200= 11×7= 80-46= 0÷51= 0÷76= 0×85= 70÷7= 14×2= 5×900= 2×200= 84÷4= 0÷91= 930÷3= 390÷3= 0+22= 83-57= 29+68= 68-49= 80×7= 800÷4= 330÷3= 年月日时间:对题

3×23= 64÷2= 58+26= 34×2= 550÷5= 800×8= 420÷2= 63÷3= 160÷4= 800+700= 690÷3= 58-0= 2×440= 48÷2= 480÷2= 60×5= 2×44= 840÷4= 年月日时间:对题 440÷4= 32×3= 48÷4= 540÷9= 90÷9= 13×3= 600×7= 120×3= 480÷2= 39÷3= 560÷8= 990÷3= 3×200= 620÷2= 660÷2= 640÷8= 880÷4= 7500-500= 0÷91= 12×4= 3×31= 年月日时间:对题

0×57= 120×4= 0×97= 360÷9= 44×2= 960÷3= 32×2= 2×440= 460÷2= 70+500= 3×33= 280÷4= 9×400= 3×330= 690÷3= 49+33= 700÷7= 23×3= 78-36= 11×4= 230×3= 年月日时间:对题 310×3= 390÷3= 230×3= 11×4= 82-55= 310×3= 720÷9= 4700-700= 600÷3= 48+28= 640÷8= 480÷8= 7×50= 800÷8= 880÷8= 9×500= 80+17= 54+28= 42×3= 1700-800= 90÷3= 年月日时间:对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测量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测量知识点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我们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测量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 认识分米、毫米、千米 1、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 2、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 3、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间的换算 1、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3、1米=100厘米或1m=100cm 4、1米=10分米或1m=10dm 5、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间的实际长度 1、一张IC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1扎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公共汽车两站地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4、根据详尽情境选择适合的长度单位 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 知识点:

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1米=10分米或1m=10dm; 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知道1分米或1毫米的实际长度。 3.能利用长度单位之间关系进行单位换算 1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 知识点: 1.体验1千米有多长。 2.了解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3、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1、毫米、分米的认识: (1)会用厘米估计多见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约有多长,会用毫米和分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估计。 (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能根据详尽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会用这些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4)能完成有关的计算和应用,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千米的认识: (1)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大 约有多长,并初步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新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新教学方法 之小组合作 1.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小组合作”便走进了课堂,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的特色,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时空,学生通过在小组内互帮、互学、互补、互勉,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这无愧为一种倍受倡导的学习方式。然而在这热闹的场面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些现象:比如,有的小组只是一个人在发言,其他学生当听众,根本没有讨论的热情;有的小组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同时,手里还在玩着别的东西,那种随意与放任暴露无疑;有的几个人对问题还无从说起,为了赶时间,教师便速速“收兵”,接着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还有的干脆利用这个机会悄悄地说笑……这些现象表明,有的小组合作成了走过场,没能发挥群体的力量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当然需要学生“动”,但应记住,动是手段,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思考、进入研究,达到对数学知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 2.改进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今课堂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要使这一形式真正发挥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作必须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对课上所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哪些问题学生能够独立解答,哪些问题要发挥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小组合作。合作之前,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形成了自己初步的认识,或对问题的认识模棱两可之际,这时进行小组合作,才会真正发挥“互补”作用,通过对问题的交流讨论,达到思维认识的提高。 2建立竞争机制,增强合作意识。 小学生具有好胜心强的特点,在组与组之间建立竞争机制,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使本组获胜,组内同学会全力以赴,团结协作,合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如采用积分制,展开小组之间的竞赛,小组同学为组内争得荣誉的加分,反之则减分。任何同学都不愿给小组拖后腿,都会尽最大努力为组争光,在这种状态下,才会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3适时引导,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