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_杨文静刘培朵崔茜郝鑫肖宵张庆林

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_杨文静刘培朵崔茜郝鑫肖宵张庆林

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_杨文静刘培朵崔茜郝鑫肖宵张庆林
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_杨文静刘培朵崔茜郝鑫肖宵张庆林

心理学报 2014, Vol. 46, No.2, 156 164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4.00156

收稿日期: 2012-10-0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892, 3117098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WU1309433)。 通讯作者: 张庆林, E-mail: zhangql@https://www.wendangku.net/doc/933167924.html,

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

杨文静 刘培朵 崔 茜 郝 鑫 肖 宵 张庆林

(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重庆 400715)

摘 要 关于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大多从信息编码角度考察自我参照的加工优势, 但作为记忆过程的另一重要方面, 自我参照对遗忘影响的研究较少。遗忘自身经历的情绪性记忆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研究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范式(item-method directed forgetting)考察了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都表明参照方式会影响定向遗忘:自我参照条件下的材料会发生定向遗忘; 而他人参照条件下的材料不会发生定向遗忘, 两种参照方式下材料间区辨性的不同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此外, 实验二采用回忆测试发现:自我参照对不同效价的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产生了不同影响, 而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动机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定向遗忘; 情绪性记忆; 自我参照; 自我提升; 抑制控制 分类号 B842

1 引言

情绪性记忆的主动遗忘, 是指人们有意识地主动遗忘带有情绪色彩的记忆内容, 特别是一些负性情绪性记忆(如, 经历地震后的惨痛记忆)。这些记忆会给人们带来心理创伤, 如何有效地淡化这些痛苦记忆, 对于帮助人们从创伤中恢复有很大作用。研究者们在实验室中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范式(item-method directed forgetting)对情绪性记忆的主动遗忘进行研究。该范式的主要流程是在每个学习项目之后立即给予被试一个“记”或“忘”的指令, 在最后的记忆测试中, 如果要求记住项目(to be remembered, TBR)的成绩显著好于要求遗忘的项目(to be forgotten, TBF), 即出现了定向遗忘效应(Anderson, 2003; Nowicka, Marchewka, Jednorog, Tacikowski, & Brechmann, 2011)。目前对定向遗忘有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encoding)和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两种解释。前者认为定向遗忘出现的原因是信息编码阶段TBR 项目比TBF 项目得到了更多的精细编码; 而抑制控制理论则认为定向遗忘出现的原因是信息在编码和提取阶段被试利用抑制控制机制对TBF 项目进行抑制(衰减其激活或阻断其提取通道), 最终导致了两种项目在记忆成绩上的差异。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定向遗忘效应(Anderson, 2003; Fawcett & Taylor, 2008; Nowicka et al., 2011)。

人们能否主动遗忘情绪性记忆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大量研究表明情绪具有记忆增强效应(memory enhancement effect, MEE), 情绪通过抓取注意, 增强信息的编码和巩固从而达到记忆效果的增强(Ohman, Flykt, & Esteves, 2001)。 因此在同等情况下, 情绪性记忆应该更加持久而强烈。那么人们能否克服情绪性记忆的优势, 主动遗忘这种优势记忆呢?以正常个体为被试, Tolin, Hamlin 和Foa (2002)采用情绪词语作为实验材料, 发现被试能按照指令要求定向遗忘正性和负性词语; 也有研究者发现无论采用带情绪色彩的词语还是自传式的记忆内容作为实验材料, 都出现了定向遗忘效应(Wessel & Merchelbach, 2006)。除上述针对正常被试的研究, 研究者们还对临床上有心理疾病的个体进行了研究。McNally, Clancy, Barrett 和Parker (1998)发现童年期经历过性侵害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2期杨文静等: 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157

个体能够按照指令的要求忘记正性或与灾难经历相关的负性词。Dumont (2000)发现抑郁被试能和正常被试一样, 按照指令的要求选择性遗忘正性、中性或是与抑郁或危险相关的负性词。还有研究者甚至发现相对于中性材料, 被试能遗忘更多的情绪性材料(Depue, Curran, & Banich, 2007)。以上研究说明被试仍然能有效的利用抑制控制机制, 主动遗忘情绪性记忆(Depue, Curran, & Banich, 2007; Fawcett & Taylor, 2008; Hauswald et al., 2010)。

自我在记忆的编码、组织和提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自我参照效应(self reference effect, SRE)就是自我对记忆影响的一个典型效应, 表现为自我参照的回忆成绩优于其他参照加工(结构、语义或他人参照) (杨红升, 黄希庭, 2007; 杨红升, 朱滢, 2004; Cunningham, Turk, MacDonald, & Macrae, 2008; Han & Northoff, 2009; Han, Mao, Gu, Zhu, Ge, & Ma, 2008; Hepper, Gramzow, & Sedikides, 2010; Symous & Johnson, 1997)。以往关于自我参照对记忆的影响, 大多侧重从信息编码角度考察自我参照的加工优势, 但作为记忆系统的另一重要方面, 自我参照对遗忘影响的研究很少。记忆系统不仅包括记忆, 同时也包括有意识地对记忆内容进行控制, 主动地选择性遗忘某些记忆内容。自我参照是否影响主动遗忘呢?Power, Dalgleish, Claudio, Tata和Kentish (2000)发现如果要求被试在学习情绪性材料的时候将这些材料与自身相联系, 抑郁组和正常组被试都出现了定向遗忘效应, 但抑郁组被试回忆出了更多的负性TBF项目。研究者们认为虽然自我参照加工会导致记忆加工上的优势, 但这并不能阻止遗忘指令激活的抑制机制对情绪性材料的记忆进行抑制。但他的研究中并没有设置自我参照和他人参照两种参照方式, 而这两种加工的比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参照效应。国内研究者李文娟、吴艳红和贾云鹰(2005)采用字表法定向遗忘范式考察了自我参照对字表法定向遗忘的影响, 结果发现自我参照条件下出现了定向遗忘, 而鲁迅参照条件下没有发生定向遗忘。但该研究采用的褒义词和贬义词作为实验材料, 并没有清楚对材料的效价进行区分, 而且在结果分析的时候也并没有对不同性质的项目受自我参照影响的程度进行对比。日常生活中人们主动遗忘情绪性记忆的现象又很常见, 只有在实验中同时设置正、中、负三种材料才能考察自我参照效应对情绪性材料定向遗忘的影响。

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 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主动遗忘影响的研究较少, 而遗忘自身经历的情绪性记忆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每个人在生活中或许都曾经历过一些痛苦的事情, 这些痛苦的记忆是人们想尽办法想要忘记的。有时由于不能成功遗忘这些痛苦记忆反而导致身心疾病。有些痛苦记忆可能是自我亲身经历的, 有些可能是目睹了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痛苦经历, 这些痛苦记忆的自我卷入度是不同的。那么不同自我卷入度的情绪记忆的遗忘效果和机制是否相同呢?以往研究表明自我参照效应具有稳健性(杨红升, 朱滢, 2004; Northoff, Heinzel, Greck, Bermpohl, Dobrowolny, & Panksepp, 2006; Han et al., 2008; Mu & Han, 2010; Zhu, Zhang, Fan, & Han, 2007), 而情绪也具有记忆增强效应, 在两种记忆增强作用下, 被试是否能主动遗忘情绪性记忆还有待探讨。理解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主动遗忘的影响不仅可以丰富记忆和遗忘的理论, 而且对于临床上治疗由不同自我卷入度的创伤记忆引起的精神疾病也有重要参照价值。本研究将结合自我参照和主动遗忘两个范式来研究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主动遗忘的影响。根据以上综述, 本研究假设不同参照条件下的主动遗忘效果不同。此外, 以往研究表明个体具有自我提升的动机, 人们有一种增强自尊、提高个人价值感、寻求积极自我认知、避免消极反馈评价的需要。它包含自我提高和自我保护两个方面, 两者之中又以自我保护的作用更为突出(Alicke & Sedikides, 2009; Hepper, Gramzow, & Sedikides, 2010)。因此, 本研究假设为了达到自我提高和保护的目的, 自我参照会干扰情绪性记忆的定向遗忘, 自我参照下的正性词不会出现显著的定向遗忘, 自我参照下的负性信息会出现显著的定向遗忘; 而他人参照下, 由于不存在自我提升动机的影响, 因此不会出现这一特点。

2 实验一

实验一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范式考察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由于以往很多研究发现, 当测试任务是再认时, 自我参照效应往往不明显(Symous & Johnson, 1997; 杨红升, 黄希庭, 2007), 因此在被试做了再认判断之后, 要求被试进行了熟悉度的判断。预期由于自我提升效应的存在, 自我参照对不同效价的情绪性记忆的定向遗忘有不同的影响。

2.1 实验方法

2.1.1被试

某高校本科生38人, 其中男生20名, 女生18

158 心理学报 46卷

名, 平均年龄为22岁, 标准差为0.42, 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均未参加过类似实验。实验付给被试一定的报酬。从后续R/K判断的行为数据发现, 有4个被试的判断全部为“1”, 且多个试次出现了漏按键, 因此将这4个被试的数据删除。对剩余的34个被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1.2实验材料

从《现代汉语词频词典》中选择了244个人格特质形容词作为实验材料, 其中正性、负性词各80个, 中性词84个。正式实验前, 20名同学(不参加正式实验)对这些词语的熟悉度进行了五点量表评定, 对词语的效价进行七点量表的评定。三类词语在熟悉性上差异不显著(p > 0.05) (负性词语M = 3.30, SD = 0.12; 中性词语M = 3.43, SD = 0.11, 正性词语M = 3.54, SD = 0.13), 效价上差异显著(p < 0.05(负性词语M = 2.28, SD = 0.29; 中性词语M = 4.39, SD = 0.22, 正性词语M = 5.88, SD = 0.16)。将三类词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作为学习项目, 另一组作为再认时的干扰项目, 两组词语在熟悉度、效价上匹配。

2.1.3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3×2×2的被试内设计。变量1为词语的效价, 分为正、中、负三个水平; 变量2为参照方式, 分为自我参照和鲁迅参照两个水平; 变量3为提示类型, 分为记和忘两个水平。因变量为被试的回忆成绩。

2.1.4实验程序

实验分为学习、分心任务和测试3个阶段。

学习阶段:计算机屏幕中央首先呈现指导语, 告知被试实验的任务和具体操作流程。待被试明白指导语后进入正式实验。屏幕中央首先出现一个注视点“+”500 ms, 随后一个人格形容词和参照标准(自己或鲁迅)呈现2 s (为了凸显人格形容词, 它们都以三号字体呈现, 参照对象以五号字体呈现), 要求被试判断人格形容词与参照对象的符合度, 符合按“1”键, 不符合按“2”键, 鲁迅参照和自我参照以随机的方式呈现。被试按键后, 随机出现的记忆指令“记”或“忘”呈现在屏幕上1.5 s (“×”代表“忘”, “√”代表“记”), 指令呈现后立即进入下一个试次。正、中、负三类词以随机的方式呈现给被试。

干扰阶段:学习阶段结束后是3 min的干扰任务, 要求被试在3 min内口算50道数学题, 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3 min一到收答题纸。

测试阶段:干扰阶段结束后立即让被试进行再认测试, 认为学习过的词语就按“1”键, 没有学习过的按“2”键。对于被试判断为“学习”过的项目, 还要进一步进行R、K判断。如果被试真正清楚地记得这些项目, 能回忆起词语呈现时的细节就做R反应(即remember), 相反, 如果仅仅知道该词是先前呈现过的, 并不记得呈现时的细节, 或者仅仅是凭熟悉感进行再认, 则作K反应(即knowing)。

2.2 实验结果

2.2.1 再认判断结果分析

每种实验处理下被试的平均再认成绩及R/K 判断的成绩见表1。

利用SPSS 16.0对被试的再认成绩进行了3 (效价:正、负、中) × 2 (参照方式:自我参照、鲁迅参照) × 2 (指令类型:记、忘)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效价的主效应显著, F(2,66) = 5.31, p﹤0.05, 事后检验发现正性词语与中性词差异不显著(p﹥0.05), 正性词与负性词差异显著(p﹤0.05), 中性词和负性词差异显著(p﹤0.05); 指令的主效应显著,F(1,33) =16.06, p = 0.00, TBR项目的再认成绩(M = 0.73)显著高于TBF项目(M = 0.67); 参照的主效应不显著, F(1,33) = 2.51, p﹥0.05。

效价和参照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F(2,66) = 0.52, p﹥0.05; 效价和指令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F(2,66) =1.33, p﹥0.05;

参照和指令的交互效应显著, F(1,33) = 3.783, p﹤0.05; 简单效应分析发现:自我参照条件下出现了定向遗忘效应, F(1,33) = 39.41, p﹤0.001; 鲁迅参照条件下没有出现定向遗忘效应, F(1,33) = 0.58, p﹥0.05。

效价、参照和指令的三级交互效应不显著,

表1每种处理下被试的击中率及正确击中下的R/ K判断

自我参照鲁迅参照

词性

TBR TBF TBR TBF 正性词0.79 (0.67/0.12) 0.67 (0.59/0.08) 0.75

(0.62/0.13) 0.70

(0.58/0.12)

中性词0.78 (0.66/0.12) 0.68 (0.60/0.08) 0.71

(0.60/0.11) 0.71

(0.59/0.12)

负性词0.72 (0.58/0.14) 0.65 (0.54/0.11) 0.64

(0.52/0.12) 0.65

(0.52/0.13)

2期杨文静等: 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159

F(2,66) = 0.11, p﹥0.05。

2.2.2 R/K判断分析

对34个被试正确判断为旧词(即击中)中又判断为R的次数进行了3(效价:正、负、中) × 2(参照方式:自我参照、鲁迅参照) × 2(指令类型:记、忘)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效价的主效应显著, F(2, 66) = 9.04, p﹤0.001。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正性和中性词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正性和负性词间的差异显著(p﹤0.05); 中性和负性词间的差异极其显著(p﹤0.001)。参照方式的主效应显著, F(1, 33) = 4.71, p﹤0.05, 自我参照的成绩高于(M = 0.59)鲁迅参照(M = 0.56); 记忆指令的主效应显著, F(1,33) = 9.94, p﹤0.05, TBR项目的成绩(M = 0.6)高于TBF项目(M = 0.55); 效价和参照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F(2,66) = 0.39, p﹥0.05; 效价和记忆指令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F(2,66) = 0.28, p﹥0.05; 参照和记忆指令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F(1,33) = 1.29, p﹥0.05; 效价、参照和记忆指令三者的交互效应也不显著, F(2,66) = 1.20, p﹥0.05。

对34个被试击中的项目中又判断为K的次数进行了3(效价:正、负、中)×2(参照方式:自我参照、鲁迅参照)×2(指令类型:记、忘)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效价的主效应不显著, F(2,66) = 2.92, p﹥0.05; 参照的主效应不显著, F(1,33) = 2.47, p﹥0.05; 指令的主效应不显著, F(1,33) = 3.14, p﹥0.05; 效价和参照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F(2,66) = 0.55, p﹥0.05; 效价和指令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F(2,66) = 2.87, p﹥0.05; 参照和指令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F(1,33) = 1.27, p﹥0.05; 效价、参照和指令三者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F(2,66) = 0.75, p﹥0.05。

2.3讨论

从实验结果的主效应可以看出, 无论采用再认判断还是R/K判断作为指标, 都出现了定向遗忘效应, 说明实验中遗忘指令的操作是有效的。被试能按照指令的要求选择性遗忘TBF项目。但是, 在实验一再认测试中并没有发现参照方式的主效应, 而在R/K判断中的R判断下出现了自我参照效应, K 判断条件下没有出现此效应。以往很多研究也发现测试任务是再认时, 自我参照效应往往不明显, 而采用“记得”和“知道”指标(R/K)来考察自我参照效应会得到更明显的效果(Symous & Johnson, 1997; 杨红升, 黄希庭, 2007)。研究者们认为R反应具有情节记忆的性质, 伴有自我觉知意识, 以“记住”为特征的再认(R反应)含有自我指向的成分; 而K反应与语义记忆类似, 伴随的是“知道感”, 基于“知道感”的再认(K反应)几乎没有自我指向成分(Wheeler, Stuss, & Tulving, 1997), 因此, 自我对记忆的影响只有在R反应中才能得到体现, K反应没有出现自我参照效应。此外, 效价的主效应主要表现为负性词语的再认成绩显著的低于中性和正性词语, 原因可能是正常个体为了心理保健的作用都倾向回避负性信息。而这种差异仅表现在R判断中, 以往的研究表明R判断是一种速度较慢的基于意识的提取过程, 而K判断是自动的、基于熟悉度的判断(Yonelinas, 2002)。个体为了达到心理保健功能, 必须有意识的对信息的提取过程进行控制, 而K判断是一种自动的过程, 被试不能有意识的控制, 因此并没有出现正、中、负性三种词语在K判断成绩上的差异。

但实验结果并没有出现效价、指令和参照方式三者的交互效应。也即是并没有出现前言假设的自我参照会对不同效价的情绪性记忆的定向遗忘产生不同影响。可能的原因是记忆测试的方式是再认, 如果采用回忆测试也许会出现前言中假设的结果。因为回忆和再认的提取方式是不同的(Koutstaal & Schacter, 1997)。在再认测试中, 记忆提取对象已经呈现在眼前, 被试不需要自己构建提取线索, 此时, 自我就没有更多的机会对储存的记忆进行控制, 因为提供的提取线索直接与储存的记忆相匹配, 那么自我提升动机对记忆提取的影响也就减弱了(Argembeau, Comblain, & Linden, 2005)。而在回忆测试中, 被试需要自己构建提取信息的线索, 在这种提取条件下被试的主动性很强。同时由于每个人都有自我形象提升动机存在, 更倾向提取那些与自身相联系的积极信息。那么此时应该会出现自我参照对不同效价的情绪性记忆的定向遗忘产生不同影响, 正性词语应该不会发生定向遗忘效应, 但负性词语会发生遗忘效应。

3 实验二

实验二采用回忆作为测试方式考察自我参照对不同效价的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由于回忆测试中被试需要自己构建提取信息的线索, 而每个人都有自我形象提升动机的存在, 预期能够得到自我参照对不同效价的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产生不同影响。

3.1实验方法

3.1.1被试

某高校本科生59人, 其中男生22名, 女生37

160 心理学报 46卷

名, 平均年龄为23.5岁, 标准差为0.32, 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均未参加过类似实验。实验付给被试一定的报酬。

3.1.2实验材料

预实验发现被试的回忆成绩不会大于4个, 为了避免学习材料过多, 导致词语间干扰效应过大而不能真正测查出实验处理的效应。实验二只从实验一的材料中选择了48个人格特质形容词作为实验材料, 其中正性、中性、负性词各16个。对三类词语的熟悉度, 效价进行差异检验, 三类词语在熟悉度上差异不显著(p > 0.05) (负性词语M = 3.47, SD = 0.21; 中性词语M = 3.40, SD = 0.19, 正性词语M = 3.45, SD = 0.17), 效价上差异显著(p < 0.05) (负性词语M = 2.17, SD = 0.30; 中性词语M = 4.65, SD = 0.22, 正性词语M = 5.79, SD = 0.20)。

3.1.3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3×2×2的被试内设计。变量1为词语的效价, 分为正、中、负三个水平; 变量2为参照方式, 分为自我参照和鲁迅参照两个水平; 变量3为提示类型, 分为记或忘两个水平。因变量为被试的回忆成绩。

3.1.4实验程序

实验二的程序和实验一基本相同, 不同是在干扰任务结束后不进行再认测试, 而要求被试在5分钟内尽可能多的回忆出学习阶段出现过的词语, 而不考虑学习阶段呈现的指令是“记”还是“忘”。

3.2结果与分析

每种处理下被试的平均回忆成绩见表2。

表2每种实验处理下被试的平均回忆成绩(M±SD)

自我参照鲁迅参照词性

TBR TBF TBR TBF 正性词0.31±0.22 0.27±0.220.28±0.25 0.18±0.18

中性词0.19±0.16 0.07±0.130.09±0.15 0.12±0.19

负性词0.22±0.21 0.12±0.140.16±0.18 0.16±0.17利用SPSS 16.0对被试的回忆成绩进行了3 (词语属性:正、负、中) × 2 (参照方式:自我参照、鲁迅参照) × 2 (指令类型:记、忘)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效价的主效应极其显著, F(2,116) = 35.64, p﹤0.001, 事后检验的结果表明正性词语与中性词语差异显著(p﹤0.001), 正性词与负性词差异显著(p﹤0.001), 中性词与负性词差异显著(p﹤0.001); 参照的主效应显著, F(1,58) = 3.92, p﹤0.05, 自我参照的回忆成绩(M = 0.19)显著高于鲁迅参照的回忆成绩(M = 0.16); 指令的主效应显著, F(1,58) = 13.02, p﹤0.001, TBR项目的回忆成绩(M = 0.21)显著高于TBF项目(M = 0.15)。

参照和指令的交互效应显著, F(1,58) =13.02, p ﹤0.001。简单效应分析发现:自我参照情况下, TBR 项目的回忆成绩显著的高于TBF项目, F(1,58) = 27.94, p﹤0.001。也即是自我参照的情况下出现了定向遗忘效应, 而鲁迅参照条件下没有出现。

效价和指令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F(2,116) = 2.71, p>0.05。效价和参照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F(2,116) = 1.11, p>0.05。

效价、参照和指令三者的交互效应显著, F(2,116) = 3.14, p﹤0.05。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自我参照条件下, 正性词语未出现定向遗忘效应, F(1,58) = 0.82, p>0.05; 负性词语出现了定向遗忘效应, F(1,58) = 8.73, p﹤0.05; 中性词语出现了定向遗忘效应, F(1,58) = 19.91, p﹤0.001。但在鲁迅参照情况下, 正性词语出现了定向遗忘, F(1,58) = 8.12, p﹤0.05; 负性词语未出现定向

遗忘

效应, F(1,58) = 0.12, p>0.05; 中性词语未出现定向遗忘效应, F(1,58) = 0.81, p>0.05 (见图1)。

图1 不同实验处理下被试的回忆成绩

3.3讨论

从实验二的结果可以看出记忆指令的主效应显著, 表明被试能按指令的要求选择性遗忘TBF 项目。同时, 参照方式的主效应显著, 说明参照方式的实验处理也是有效的, 回忆测试是自我参照效应的有效测量方式。此外, 实验二出现了参照、指令类型和效价三因素的交互效应。在自我参照情况下, 正性词语没有出现定向遗忘, 而负性和中性词语出现了定向遗忘。因为在回忆测试中, 被试需要自己主动的构建提取信息的线索, 而每个人都有自我提升的动机, 会倾向回忆那些与自身相联系的积极信息, 那么被试应该会回忆出更多的正性自我信息, 回忆出很少的负性自我信息, 以保护良好的自

2期杨文静等: 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161

我形象。

而在鲁迅参照的情况下, 由于没有自我提升动机的干扰, 不同效价词语的定向遗忘并没有出现自我参照下的特点。但在鲁迅参照的条件下正性词语出现了定向遗忘, 而负性和中性词语却未出现定向遗忘。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 在鲁迅参照的条件下, 如果指令是“忘”, 那么正、中、负三者的回忆成绩是没有差异的。而导致正性条件下出现了定向遗忘的原因是被试记住了更多的正性的鲁迅参照的TBR项目, 所以最终导致了鲁迅参照下, 正性TBR 和TBF项目之间的差异显著, 定向遗忘效应的出现。为什么被试在鲁迅参照的条件下会记住更多的正性项目呢?可能是因为正性词语的加工深度更高导致的。实验一和二的结果都表明效价的主效应显著, 正性词语的再认和回忆成绩都高于中性和负性词语。也即无论是在自我参照还是鲁迅参照条件下, 正性词语都是记住最多的项目。这可能是由于健康个体为了达到心理保健的作用, 在记忆时对正性词存在偏好加工(Kennedy, Mather, & Carstensen, 2004; Mather & Carstensen, 2005), 而这种偏好加工可能不受参照方式的影响, 但正情绪词的遗忘则受到参照方式的影响。

4 总讨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无论采用再认判断、R/K判断还是回忆测试作为指标, 都出现了定向遗忘效应, 说明实验中遗忘指令的操作是有效的。被试能按照指令的要求选择性遗忘TBF项目。同时, 在R判断和回忆测试中都发现了自我参照效应, 说明自我参照方式的实验操作也是有效的。

4.1自我参照对中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及机

制探讨

实验二的结果表明自我参照对不同效价的情绪性记忆产生了不同影响。对于中性项目而言, 自我参照下的中性词语发生了定向遗忘, 而鲁迅参照下的词语却没有发生定向遗忘。同时, 实验一和二的交互效应分析也发现, 在不考虑情绪的影响下, 自我参照下的信息发生了定向遗忘, 而鲁迅参照下的信息没有发生定向遗忘。这一结果需要结合定向遗忘的心理机制来解释。Bjork (1970) 的两阶段理论认为被试对遗忘指令的处理对策是以某种方式将TBR和TBF项目分开, 然后采用不同的机制分别对它们进行加工。现有的研究表明选择性编码和抑制控制共同作用导致了定向遗忘效应(Anderson, 2003; Fawcett & Taylor, 2008; Payne & Corrigan, 2007; van Hooff & Ford, 2011; Zacks, Radvansky, & Hasher, 1996)。具体而言:被试在接到不同记忆指令后, 首先以某种方式将TBR项目和TBF项目分开, 然后采用各种编码策略对TBR项目进行精细编码, 而利用抑制控制机制对TBF项目进行抑制(衰减其激活或阻断提取该项目的通道), 最终导致了定向遗忘的产生(Sahakyan & Delaney, 2005)。而自我是一个独特的认知结构, 自我参照加工条件下记忆材料具有加工上的优势, 会得到精细独特的加工, 材料之间的区辨性就高(Cunningham, Turk, MacDonald, & Macrae, 2008; Hepper, Gramzow, & Sedikides, 2010; Symous & Johnson, 1997)。较高的区辨性可以帮助被试准确将学习材料区分为TBR 和TBF两类, 然后利用抑制控制机制对TBF项目进行抑制, 而把更多的记忆资源和编码复述机会留给TBR项目, 最终导致了TBR和TBF项目在记忆测试成绩上的差异, 出现了定向遗忘效应(Conway & Dewhurst, 1995; 李文娟, 吴艳红, 贾云鹰, 2005)。而他人参照条件下, 材料得不到自我参照条件下的独特加工, 因此材料间的区别性较低, 从而导致定向遗忘的效果不明显。

4.2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及

机制探讨

按照上述分析, 自我参照下的项目都应该发生定向遗忘, 而在实验二回忆测试中, 自我参照对不同效价的情绪性记忆的定向遗忘产生了不同影响, 自我参照下的负性项目发生了定向遗忘, 而正性项目没有发生定向遗忘。这一结果与前言假设一致, 该现象需要用自我提升效应来解释。自我提升也译作自我增强, 以往研究表明个体具有自我提升动机, 它是自我系统的动机成分, 其核心假定在于人们有一种增强自尊、提高个人价值感、寻求积极自我认知、避免消极评价的需要, 它包含自我提高和自我保护两方面, 两者中又以自我保护的作用更为突出(Alicke & Sedikides, 2009; Hepper, Gramzow, & Sedikides, 2010)。

对于正性项目而言, 首先, 在自我参照下材料得到了精细加工, 那么材料间高的区辨性能帮助被试准确的将TBR和TBF项目分开, 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影响, 自我参照下的正性项目应该像中性项目一样发生定向遗忘。但由于材料具有情绪性, 此时自我提升会影响定向遗忘过程。在信息编码阶段, 因为个体有一种增强自尊、提高个人价值感、寻求

162 心理学报 46卷

积极自我认知的自我提升动机, 正性项目在自我参照下会得到更精细的加工。如果随后接到了TBR 指令, 相对于自我参照下的中性和负性TBR项目, 个体会利用选择性编码机制更深入的加工正性TBR项目; 如果遇到了TBF指令, 个体自我提升动机可能会拮抗这种遗忘指令, 导致最后不能选择性的遗忘自我参照下的正性TBF项目。从实验结果来看, 自我参照下的正性TBF项目的回忆成绩仍很高, 说明被试的确没有按照指令要求遗忘正性TBF项目。而在信息提取阶段, 由于自我提升动机的存在, 为保护良好的个人形象, 个体可能会积极建构提取正性项目的线索, 回忆出更多的正性项目。最终导致了自我参照下的正性项目没有发生定向遗忘(Argembeau, Comblain, & Linden, 2005)。而如果参照方式是鲁迅, 按照前面材料区辨性的分析, 鲁迅参照下的项目应该不会发生定向遗忘, 但结果显示鲁迅参照下的正性项目发生了遗忘。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际在要求“记”的时候,自我参照和鲁迅参照是没有差异的, 也就是在自我参照和鲁迅参照下, 个体对正性项目的加工优势都是存在的; 但在“忘”的情况下, 没有自我提升对于TBF指令的拮抗, 所以被试按照要求遗忘了正性TBF项目, 最终导致了鲁迅参照下的正性TBR和TBF项目间差异显著。结合自我和鲁迅两种参照方式下正性TBR和TBF 项目的回忆情况, 似乎间接说明正性项目的记忆是不受参照方式的影响, 个体对他们都具有优势加工, 但对正性项目的遗忘, 受参照方式的影响。

而对于负性项目, 自我参照下发生了定向遗忘而鲁迅参照下却没有发生定向遗忘, 和中性项目的趋势一致, 这一结果同样可以用材料的区辨性来解释。具体而言:自我参照下的项目由于得到了精细加工, 所以材料间的区辨性更高, 能够帮助个体准备的将TBR和TBF项目分开, 然后再分别利用选择性编码和抑制控制对TBR和TBF项目进行加工, 最终导致了定向遗忘效应。这似乎说明自我提升动机不影响中性和负性材料的定向遗忘, 只会削弱正性材料的定向遗忘效应。但自我参照下的负性词语会威胁正性的自我概念, 而出于自我提升的动机, 个体应该会减弱对它们的编码和提取以维护个体积极的形象。如果这一影响存在, 那么自我参照下的负性TBR和TBF项目的回忆成绩应该比中性TBR和TBF项目低, 但我们的实验并没有出现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负性材料的认知加工优先权使得自我提升动机的作用不明显。很多研究表明与正性和中性事件相比, 机体对环境中的负性信息具有特殊的敏感性, 负性信息在注意和记忆加工中都存在优先权(Blaut, Paulewicz, Szastok, Prochwicz, & Koster, 2013; Carreti’e, Mercado, & Tapia, 2001; Huang & Luo, 2006; Yuan, et al., 2007)。也许在信息编码阶段自我提升的动机会拮抗对负性词语的编码, 在提取阶段也会阻断对信息的提取, 但由于负性信息的加工优势很强大, 而自我提升动机没能拮抗负性材料的加工优势, 所以最终自我提升动机的作用表现不明显。这一推论需要通过后续的神经机制研究来进一步的验证。

5 结论

本实验考察了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从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回忆测试是测量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影响的有效方式。(2)参照方式会影响中性记忆的定向遗忘, 自我参照条件下的中性记忆会出现定向遗忘, 而他人参照下的记忆不会出现定向遗忘, 自我参照条件下材料间的区辨性高可能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3)自我参照对不同效价的情绪性记忆的定向遗忘有不同影响:自我参照下的正性词语不会发生定向遗忘, 而负性词语会出现定向遗忘, 自我提升效应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Alicke, M. D., & Sedikides, C. (2009). Self-enhancement and self-protection: What they are and what they do.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20, 1–48.

Anderson, M. C. (2003). Rethinking interference theory: Executive control and the mechanisms of forgetting.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49, 415–455. Argembeau, A. D., Comblain, C., & Linden, M., V. (2005).

Affective valence and the self-reference effect: Influence of retrieval condi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96, 457–466.

Bjork, R. A. (1970). Positive forgetting: The noninterference of items intentionally forgotten.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9, 255–268.

Blaut, A., Paulewicz, B., Szastok, M., Prochwicz, K., & Koster, E. (2013). Are attentional bias and memory bias for negative words causally related?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44, 293–299.

Carretié, L., Mercado, F., & Tapia, M. (2001). Emotion, attention, and the ‘negativity bias’, studied through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41,75–85.

Conway, M. A., & Dewhurst, S. A. (1995). The self and recollective experience.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9, 1–19.

Cunningham, S. J., Turk, D. J., MacDonald, L. M., & Macrae,

C. N. (2008). Yours or mine? Ownership and memory.

2期杨文静等: 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163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7, 312–318.

Depue, B. E., Curran, T., & Banich, M. T. (2007). Prefrontal regions orchestrate suppression of emotional memories via

a two-phase process. Science, 317,215–219.

Dumont, M. (2000). Directed forgetting and memory bias for emotion-congruent information in clinical depression.

Cahiers de Psychologie Cognitive, 19, 171–188.

Fawcett, J. M., & Taylor, T. L. (2008). Forgetting is effortful: Evidence from reaction time probes in an item-method directed forgetting task. Memory & Cognition, 6, 1168–1181.

Han, S. H., Mao, L. H., Gu, X. S., Zhu, Y., Ge, J. Q., & Ma, Y.

N. (2008). Neural consequences of religious belief on 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 Social Neuroscience, 3, 1–15. Han, S. H., & Northoff, G. (2009). Understanding the self: A cultural neuroscience approach.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 178, 203–212.

Hauswald, A., Schulz, H., Iordanov, T., & Kissler, J. (2011).

ERP dynamics underlying successful directed forgetting of neutral but not negative pictures.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6(4), 450–459.

Hepper, E. G., Gramzow, R. H., & Sedikides, C. (2010).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lf-enhancement and self-protection strategies: An integra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8, 781–814.

Huang, Y. X., & Luo, Y. J. (2006). Temporal course of emotional negativity bias: An ERP study. Neuroscience Letter, 398,91–96.

Kennedy, Q., Mather, M., & Carstensen, L. L. (2004). The role of motivation in the age-related positivity effect in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

208–214.

Koutstaal, W., & Schacter, D. L. (1997). Inaccuracy and inaccessibility in memory retrieval: Contributions from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neuropsychology. In P. S.

Appelbaum, L. A. Uyehara, & M. R. Elin (Eds.), Trauma and memory: Clinical and legal controversies (pp. 93–13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 W. J., Wu, Y. H., & Jia, Y. Y. (2005). Self and directed forgetting effect.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37, 476–481.

[李文娟, 吴艳红, 贾云鹰. (2005). 自我与有意遗忘现象.

心理学报, 37,476–481.]

Mather, M., & Carstensen, L. L. (2005). Aging and motivated cognition: The positivity effect in attention and memor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9,496–502.

McNally, R. J., Clancy, S. A., Barrett, H. M., & Parker, H. A.

(2004). Inhibiting retrieval of trauma cues in adults reporting histories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 Cognition and Emotion, 18, 479–493.

Mu, Y., & Han, S. H. (2010). Neural oscillations involved in 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 NeuroImage, 53, 757–768. Northoff, G., Heinzel, A., de Greck, M., Bermpohl, F., Dobrowolny, H., & Panksepp, J. (2006). 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 in our brain-a meta-analysis of imaging studies on the self. Neuroimage, 31, 440–457.

Nowicka, A., Marchewka, A., Jednorog, K., Tacikowski, P., &

Brechmann, A. (2011). Forgetting of emotional information is hard: An fMRI study of directed forgetting. Cereb Cortex, 21, 539–549.

Ohman, A., Flykt, A., & Esteves, F. (2001). Emotion drives attention: Detecting the snake in the gras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0, 466–478.

Payne, B. K., & Corrigan. E. (2007). Emotional constraints on intentional forgett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3, 780–786.

Power, M. J., Dalgleish, T., Claudio, V., Tata, P., & Kentish, J.

(2000). The directed forgetting task: Application to emotionally valent Material.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57, 147–157.

Sahakyan, L., & Delaney, P. F. (2005). Directed forgetting in incidental learning and recognition testing: Support for a two-factor accou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1, 789–801. Symous, C. S., & Johnson, B. T. (1997). The self-reference effect in memory: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1,371–394.

Tolin, D. F., Hamlin, C., & Foa, E. B. (2002). Directed forgetting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Behaviour Research Therapy,40,793–803. van Hooff, J. C., & Ford, R. M. (2011). Remember to forget: ERP evidence for inhibition in an item-method directed forgetting paradigm. Brain Research, 1392, 80–92. Wessel, I., & Merckelbach, H. (2006). Forgetting “murder” is not harder than forgetting “circle“: Listwise-directed forgetting of emotional words. Cognition Emotion,20, 129–137.

Wheeler, M. A., Stuss, D. T., & Tulving, E. (1997). Toward a theory of episodic memory: The frontal lobes and autonoetic consciousn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1, 331–354.

Yang, H., S., & Zhu, Y. (2004). The self and retrieval-induced forgetting.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36, 154–159.

[杨红升, 朱滢. (2004). 自我与提取诱发遗忘现象. 心理学报, 36, 154–159.]

Yang, H. S., & Huang, X. T. (2007). Group-reference effect in Chinese.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39, 235–241.

[杨红升, 黄希庭. (2007). 中国人的群体参照记忆效应. 心理学报, 39, 235–241.]

Yonelinas, A. P. (2002). The nature of recollection and familiarity: A review of 30 years of research.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46, 441–517.

Yuan, J. J., Zhang, Q. L., Chen, A. T., Li, H., Wang, Q. H., Zhuang, Z. X., & Jia, S. W. (2007). Are we sensitive to valence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ly negative stimuli?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from an ERP study.

Neuropsychologia,45, 2764–2771.

Zacks, R. T., Radvansky, G., & Hasher, L. (1996). Studies of directed forgetting in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 Cognition, 22, 143–156. Zhu, Y., Zhang, L., Fan, J., & Han, S. H. (2007). Neural basis of cultural influence on self-representation. Neuroimage, 34, 1310–1317.

164 心理学报 46卷

Self-Reference Influence the Directed Forgetting of Emotional Memory

YANG Wenjing; LIU Peiduo; CUI Qian; HAO Xin; Xiao Xiao; ZHANG Qinglin

(1Key laboratory of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2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Intentional forgetting of emotional memories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people attempt to actively put the unwanted memories out of awareness. The item method directed forgetting is often used to explore the intentional forgetting of emotional memory. Most of the directed forgetting studies suggest that both the selective encoding and retrieval inhibitory contribute to the directed forgetting effect. Though the emotional material can enhance the memory, people can use the inhibitory mechanism to forget the emotional memory.

Self-reference effect is an important effect of memory. It seems that the self is a well-developed construct that promotes both elabora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encoded information. Although forgetting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of memory, most studies concentrated on the encoding of the memory when it comes to the self reference effect. As we know, few studies focused on whether self-reference can influence the directed forgetting. Most studies suggest that people can intentionally forget the emotional memories. If these materials are enhanced by emotion and self-reference, can people forget them? As the best knowledge of us, no study concentrated on this problem up to now. But this problem is common in our daily life.

Thirty eight undergraduates or master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Experiment 1. Two hundred and forty four trait adjective words were included in the materials which were randomly distributed to two lists (one is the study list and the other is the distracter in the recognition test). The experiment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eparate parts. In the study period, participants should finish two tasks. Firstly, subjects were first asked to judge whether the adjective was proper to describe the self or luxun, and then they were instructed to remember or forget the front word. After carrying out a distraction task, there was a recognition task in which participants should discriminate whether the word was old or new. The same experimental procedure was applied in the experiment 2. The difference was that a recalling test replaced the recognition after the distraction task. A three-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NA) was performed after the experiment with the valence of the materials, the type of the reference and the type of the memory instruction as within-subjects variables.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1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main effect of memory instruction. However, the main effect of the type of the reference and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the valence, the type of the reference and the memory instruction were not significant. However,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2 showed an interaction within the valence, the type of the memory instruction and the type of the reference. This discussion focused on the self-enhancement effec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elf-reference can influence the directed forgetting of the emotional memory. Self-reference can enhance the discrimination of the materials. Then, participants can fully use the inhibition mechanism to inhibit the TBF items and more cognitive resources can be used to encode the TBR items.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self-reference produce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different emotional memories and the self-enhancement motiva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se influences. In order to have a positive self-image, participants try to forget the negative self-reference items, and keep the positive self-reference items.

Key words directed forgetting; emotional memory; self-reference effect; self-enhancement; inhibition control

第七章 学习的原理与策略 第一节 记忆与遗忘

第一节记忆与遗忘 名词解释:记忆、遗忘 了解有关记忆和遗忘的心理学理论 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影响记忆和遗忘的主客观因素 说出几条克服遗忘、增进记忆的策略 记忆和遗忘都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着的。了解记忆和遗忘的基本心理学基础,能够帮助人们增进记忆,减少遗忘。 记忆和遗忘的定义 记忆和遗忘的理论 影响遗忘的因素 记忆的策略 一、记忆和遗忘的定义 (一)记忆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回忆)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其中有一部分作为经验能保留相当长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恢复,这就是记忆。 (二)遗忘 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是遗忘。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如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 遗忘有各种情况,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临时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二、记忆和遗忘的理论 (一)关于记忆的理论

1.刺激-反应理论克拉克·赫尔(C.Hull)是刺激-反应理论的早期倡导者之一。1943年他在《行为的原理》这本著作中提出,记忆是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系的形成、巩固和恢复的过程。以学习无意义音节系列表为例,如果Y A V在FID前面反复出现,以后被试看见Y A V就能说出FID。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的联系,构成了记忆的基础。 2.格式塔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把记忆看成知觉的继续,认为人们在知觉一个客体后,头脑中会残存着知觉过程的痕迹,叫记忆痕迹。 如一个人注视一个物体,当目光移开后,视觉印象作为一种原始经验的直接复制品,会在人们头脑中继续存在,这就是记忆痕迹。记忆痕迹是知觉经验的复制品,它与知觉具有同样的形态,在时间组织和空间组织的法则上,两者基本上是相同的。他们还认为遗忘可能是由于知觉空间组织一些相同的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记忆痕迹产生影响的结果。 3.信息加工理论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大脑看成一台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装置。在人类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如感觉存贮器、短时存贮器和长时存贮器等。大脑可以把全部信息用模拟表象、命题表象或符号等形式贮存起来。 从一开始起,韦特墨就与他的两个学生、助手和同事苛勒和考夫卡分享他的观点。可以说,这三个人的观点和理论几乎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三人都毕业于相林大学,后来又一起成为柏林学派的核心人物。1921年,他们一起在德国创办了《心理学研究》杂志,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最后,他们三人先后都移居美国。 详细了解请查看本课程“学习论篇”第四章第七节 (二)关于遗忘的理论 1.消退理论(decay theory) 根据消退理论的解释,大脑中的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这种理论假定:学习会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除非定期地使用或复述信息,否则这种信息就会逐渐衰退,最终完全消失。据认为,这一过程就像拍照后印出来的相片一样,随着时间的延长,相片会逐渐变黄而模糊不清。现在也有人把这种遗忘理论称之为“渐退理论(fadlng theory)”,即认为,不常回想起的或不常使用的信息,往往容易从记忆中失去。 2.干扰理论(Interference theory) 干扰理论认为,随着愈益增多的新信息被输入、归类,提取线索就愈益失效。 消退理论把遗忘归结于贮存的失败,而干扰理论则认为遗忘是由于提取失败所致。不少心理学家都相信,许多遗忘是由于干扰,而不是由于消退。有人甚至认为,85%~98%的遗忘变量应归结于干扰,余下的变量才归结于消退。持这种观点的人常引用的一个例子是:有人用

遗忘与记忆

一、记忆和遗忘的定义 (一)记忆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回忆)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其中有一部分作为经验能保留相当长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恢复,这就是记忆。 (二)遗忘 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是遗忘。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如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 遗忘有各种情况,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临时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二、记忆和遗忘的理论 (一)关于记忆的理论 1.刺激-反应理论 2.格式塔理论 3.信息加工理论

详细了解请查看本课程 (二)关于遗忘的理论 1.消退理论(decay theory) 2.干扰理论(Interference theory) 干扰理论认为,随着愈益增多的新信息被输入、归类,提取线索就愈益失效。 消退理论把遗忘归结于贮存的失败,而干扰理论则认为遗忘是由于提取失败所致。不少心理学家都相信,许多遗忘是由于干扰,而不是由于消退。有人甚至认为,85%~98%的遗忘变量应归结于干扰,余下的变量才归结于消退。持这种观点的人常引用的一个例子是:有人用电击病人大脑的各个不同的部位,使得病人回想起自己认为已经完全遗忘了的事情。所以,在有些心理学家看来,我们所失去的,是进入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的通道,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后来学习的内容在起干扰作用。 干扰主要有两类:倒摄干扰与前摄干扰。倒摄干扰是指以前学过的内容受后来学习内容的干扰;前摄干扰是指以前学过的内容干扰以后学习的内容。不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前后学习的内容越相似,干扰的程度就越大。 詹金斯与达伦巴克(Jenkins and Dallenbach,1924)对倒摄干扰的经典性研究,被心理学界人土认为是极有说服力的。他俩发现,在入睡前学习的内容,比上午学习的内容遗忘得要慢些。这是由于白天的心理活动所产生的倒摄干扰比临睡前要多些。有人据此推断,一个人在一生中第二个25年记忆开始减退的主要原因(当然不是唯一的原因),是干扰所致。 安德伍德(Underwood,1957)的经典研究则说明了前摄干扰在遗忘中的重要性。他给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被试提供一系列要他们记住的单词。在给第-组被试看这些单词之前,先让他们学习另一组单词,第二组被试则只学习一组单词,一天以后检查被试的遗忘情况。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只记住要求他们记忆的那一组单词的25%,而第二组被试能记住70%。安德伍德认为,第一组被试成绩之所以差,是由于前摄干扰所致。 3.压抑说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记忆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记忆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所以建议大家掌握这一规律,帮助自己提高记忆。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时间间隔保持的百分比遗忘的百分比 20分钟58% 42% 1小时44% 56% 8小时36% 64% 1天34% 66% 2天28% 72% 6天25% 75% 31天21% 79%

消逝中的城市记忆与情感_谈当前重庆旧城改造与更新

城市建筑|主题专栏|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FEATURE-THEME 作者单位:1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 400045) 2 重庆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管理办公室(重庆 · 400014) 收稿日期:2011-06-03 [摘 要] 本文以重庆大规模、快速的旧城改造与更新为背景,探讨了城市记忆与情感消逝的原因,阐释了城市记忆与情感对于一座城市及其居民的重要意义,引发人们对于当前重庆旧城改造与更新中城市记忆与情感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旧城改造与更新 城市记忆与情感 逝去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large-scale and rapid urban renovation and renewal in Chongqing,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asons for the disappearance of urban memory and emotion, explained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memory and emotion to a city and its residents, caused a rethinking of urban memory and emotion in today's Chongqing urban renovation and renewal. [Key words] Urban renovation and renewal, Urban memory and emotion, Vanish 城市—一个记忆与情感的容器 城市是有记忆的,也是有情感的。当城市出现时,就铭记了她的喜怒哀乐。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在《城市的建筑》一书中,莱昂·克里尔(Leon Krier)在《理性建筑:城市的重建》一书中均指出,城市是一种“集体的人工创造物”(collective urban artefact),一种艺术文化的集体产物,“它由时间造就,并植根于居住和建筑文化之中①。”城市的记忆就刻在那些留存下来的旧物里,而城市的情感则浸润在一方水土滋养的民风和人气中。 重庆,厚重历史千回百转,造就了3 000年岁月的年轮和眼前这座繁华而又喧嚣的都市。今天,这座城市仍然以两条古老的江流作为记忆方式。山谷是它的屏障,长江、嘉陵江两江环绕。自西往东,群山连绵起伏,一望无尽。洞子城门、渝州旧迹、重庆教堂、商埠重镇、外事遗影、金融沉梦、老街青瓦、公馆往事、陪都浮影……这座城市的记忆与情感渗透到了城中的每一个角落,这一段段的旧城往事无一不倾注了人们的记忆与情感。正在逝去的城市记忆与情感 “建筑总能在缄默不语中道出千万本史书言所不及的故事,时间赋予它诉说历史、承载记忆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又是那么脆弱。看着崭新的高楼立起来,坚固的大桥架起来,蓦然发现我们身后是一片苍凉,而我们和我们的城市一同失去了记忆②。 ”场景一:十八梯,即将消失的市井文化。这样一条破旧的老街道,却是重庆著名的“老地方”之一,重庆无人不知,外地人逛重庆必定要看一看。街中的老茶馆,路两旁一间又一间的火锅店、发廊、杂货铺、裁缝店,那些算命的、掏耳朵的,还有山城绝对少不了的棒棒军……这一切使得十八梯成为体验老重庆市井文化和市民生活的最佳去处。十八梯代表了纯重庆式的市井文化,同时因为它靠近重庆时尚最前沿的解放碑商业圈,又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图1)。对于这即将消失的市井文化,有点失落,也有点遗憾。多年后我们是否还会在屋檐下追忆这昔日往事呢? 场景二:两江索道,曾经的“空中巴士”。两江索道建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全国首创的、唯一 消逝中的城市记忆与情感 —谈当前重庆旧城改造与更新 ■ 高 翔1 徐千里2 ■ Gao Xiang Xu Qianli Vanishing Urban Memory and Emotion: Talk About the Current Chongqing Urban Renovation and Renewal 的城市立体公共客运交通形式,这个“空中巴士”曾风靡一时,在缓解山城市民“出行难”中演绎了一段独有的城市交通文化(图2)。迄今为止,约有上亿人次乘坐过两江索道。承载着重庆交通发展、重庆特殊的立体交通文化的索道,虽然已不再是过江的主要交通工具,但人们心里仍存留着温馨的索道情结。索道带给重庆人民的那种震撼,在主城区很难找到第二个。在索道上俯瞰渝中半岛,新老两个城区奇特地出现在一个镜头中,索道给人们带来了太大的惊喜和太多的记忆。是谁抹去了城市的记忆与情感 1.全球化的巨大影响 全球化不仅带来了经济的一体化,也使得城市发展理念、设计思想乃至建筑手段与材料运用都日益国际化了。更重要的是工业化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空间和文化的界限。这种巨大的诱惑力、影响力和冲击力,是城市自产生以来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无法比拟的,它深刻影响着重庆当前旧城改造与更新的方式,同时也影响着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对旧城改造与更新的认识和对本土地域文化的理解。 在建筑领域,全球化把西方强势的建筑文化和价值观带到城市更新和建筑设计中,导致城市空间和形态的趋同。重庆原本自由灵动的城市平面形态、三维立体的空间特色和山水格局的城市景观特色是北京、上海等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这种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城市特色正是重庆这座山水之城的魅力所在。正如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所言:“城市都具有各自突出的个性,这个个性是如此强烈,如此充满‘个性特征’。”然而正是这种强势的建筑文化和价值观削弱了重庆的城市特色。 本土建筑市场的开放化也使越来越多的大规模改造项目由远离项目所在地的设计师来主持,由于缺乏对重庆城市特征的认知和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导致了许多旧城改造项目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吴良镛先生在“巴渝精粹”中说“巴渝地区,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建筑经历代先民之经营,形成独具特色之地域文化”,是对几千年巴渝建筑文化的赞美。倘若设计师不曾体味过这精美的建筑文化,不

心理学0031 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 记忆: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基本过程: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码,信息在记忆中储存—保持,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提取。 1.编码:是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收和使用的形式。需要注意的参与。注意对记忆有重要影响,编码强弱直接影响着记忆的长短。强烈的情绪体验会加强记忆效果。 2.保持:(储存)已经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头脑中得到保存,在一定时间后才可能被提取。 3.提取:保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只有提取出来加以应用,才是有意义的。提取表现方式:回忆和再认。 记忆的类型: 1.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可以用言语表达。 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如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 2.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20世纪80年代后期,托尔文将陈述性记忆进一步区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 语义记忆: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联系。 记忆存储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感觉记忆(感觉寄存器或瞬间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存储形式就是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称视象和声象。 如不被注意或编码,就会自动消退。选择性注意控制着什么信息将得到进一步加工,将心理资源集中于刺激域中的一部分,并传递到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感觉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20-30秒)后加以复述,可继续保存。 短时记忆中储存的是正在使用的信息,在心理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短时记忆扮演着意识的角色,使我们知道自己正接收着什么及正做些什么。 其次,短时记忆使我们能够将许多来自感觉的信息加以整合构成完整的图像。 ①编码的形式: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 ②储存的容量:有限,平均数量为7.单位为组块:人们最熟悉的认知单元,是人们通过 对刺激的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 ③储存的持久性:信息的保持时间有限,如不复述就会消失。

愉悦情绪对英语情感词汇记忆的效应

愉悦情绪对英语情感词汇记忆的效应 毛浩然 摘要:本文通过创设培养被试愉悦情绪,比较两组英语水平相当的成人学习者对英语情感词汇的再认影响,以考察愉悦情绪对英语情感词汇记忆的效应。实验结果表明:1)对于成人学习者,其学习时情绪的愉悦与否不会影响其整体的英语词汇学习记忆;2)词汇本身的情感色彩显著地影响了学习者对词汇的学习记忆,与学习中性或消极词汇相比,学习具有积极情感色彩的词汇时,无论被试是否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其学习记忆效果都比较好。 关键词:愉悦情绪;词汇记忆;效应 一、引言随着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1]。情感与认知不是两个对立的概念。相反,情感与认知相辅相成。如果缺乏积极情感,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就会大打折扣[1]。20世纪70年代后期及80年代,研究者开始探索如何把情感发展渗透到语言教学之中。先后出现的教学法如暗示法、沉默法、社团语言学习、全身反应法、自然法等都特别强调语言学习中的情感问题。很多课程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也考虑了情感问题。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包括焦虑、抑制、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学习动机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跨文化意识等等。情感渗透到外语学习的每一个方面,关于情感尤其是焦虑和外语学习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经很多,情感影响语言学习过程似乎已经形成定论。但是,情感与语言学习到底存在哪些具体的微妙关系以及如何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调动情感因素以及情感问题本身的价值(比如自我报告等调查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认知和情感策略的神经!!!生理基础以及学习、动机、以学生为中心、焦虑等概念的定义、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情感、积极情感与语言学习的相关性)等关键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语言学习中的情感问题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关注情感问题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效果。消极情感如焦虑、害怕、羞涩、紧张、愤怒、沮丧、怀疑、厌恶等等,都可能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如果学习者受消极情感影响太大,再好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也无济于事。与此相反,积极情感如自尊、自信、移情、动机、愉快、惊喜等更有可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第二,关注情感问题也有助于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过去的教育过于强调认知这一理性主题,而忽视了非理性方面的发展,造成情感空白(emotionalilliteracy)。与其他学科一样,由于外语教育也应该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既要关注认知也要关注情感。关注情感可以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语言教学也能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1]虽然积极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作用已经得到了诸多感性的肯定,但还缺乏大量的实证研究的有力佐证,更多的研究都是针对学习中的焦虑问题。焦虑可能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2]它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2]。JaneArnold认为焦虑对语言学习有负面影响,但焦虑又是可以克服的[3] 。但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克服焦虑,一旦焦虑形成一种品质,就会对语言学习造成严重影响。20世纪70年代的许多研究从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到计算机辅助教学都取得了类似的研究成果,证明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焦虑对学生的学业成效都有着显著的影响[4]。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二语习得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许多研究都对学习中存在的情感变量(affectivevariables)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有了比较一致的看 法[5][6][7]。为了了解学习者对外语学习过程产生的特殊身心反应的程度差异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Horwitz设计出了一个后来被广泛采用的外语学习焦虑测量方法!!!外语课堂学习 焦虑量表(ForeignLanguageClassroomAnxietyScale,即FLCAS),其目的是测量外语学习焦虑的

实验设计: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不同情绪状态对前瞻记忆的影响题库

不同情绪状态对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影响 摘要:本实验通过情绪诱导法操纵被试的情绪状态,通过以词语归类任务为干扰任务,考察正性、中性和负性情绪条件下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的质量。以此,探究不同情绪状态对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情绪状态对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影响显著,正性情绪下成绩最高,中性次之,负性情绪下最差。 关键词:情绪状态前瞻记忆 缺实验假设实验目的 文献综述 1.前瞻记忆: 1.1含义: 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 PM),是指对未来某一时刻完成某项或某些意向活动的记忆,即指对预定事件或行为的记忆。生活举例:一定得记得下课后把活动的海报贴出去;记得十分钟后把电磁炉关了等。回溯记忆是指对过去已发生事件或行为的记忆。生活举例:昨天买衣服花了多少钱;早饭吃的什么等。前瞻记忆是相对于回溯记忆而提出的,是一种特殊的长时记忆。 1.2 分类: 根据线索的类型,Einstein和McDaniel把前瞻记忆区分为基于时间(Time-based PM)的和基于事件(Event-based PM)的两种前瞻记忆类型。基于时间前瞻记忆是指记得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或者是在某个时间段之后完成意向行为。生活举例:10分钟后要记得吃药。在这个活动中,时间是目标线索,吃药这一行为成为了前瞻记忆的目标任务。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是指某个特定事件触动了意向行为的执行。举例:看见鞋摊了,所以要买双鞋。这时,鞋摊成了目标线索,激发买鞋行为的执行,从而完成了前瞻任务。研究发现,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较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需要更多的注意资源,具有更多的提取自发性、动力特性等。 1.3影响前瞻记忆的因素: 对前瞻记忆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中。 第一,年龄因素。对于不同年龄是否与前瞻记忆任务成绩相关结论还未达成一致。有实验证明,不同年龄的儿童前瞻记忆的成绩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也有很多研究也证明儿童前瞻记忆存在年龄效应,我国的学者张磊、王永跃对幼儿园儿童进行了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再者,对前瞻记忆老化现象的研究结果也是众说纷纭。 第二,提示物、靶事件的特征因素。靶线索、事件的内外部特点以及它的特殊性都直接影响了前瞻记忆的成绩。以往研究表明,不熟悉的、醒目的提示物、靶事件更容易提高前瞻记忆表现。 第三,时间间隔因素。保持间隔,即形成意向到执行意向所要求的行为的时间长短会对前瞻记忆造成影响。人们一般都认为,随着间隔的延长前瞻记忆的成绩会降低,但是也有相关研究证明前瞻记忆成绩随延时间隔的增大而提高。 第四,人格,即个体差异。有研究表明,A型人格的人(个性中时间观念强,争强好胜,关注最后期限和持完美主义观点等)比非A型人格的人前瞻记忆表现好。 第五,动机和情绪对前瞻记忆也有一定的影响,被评估为重要的任务比不重要的任务更

遗忘与记忆中的存在之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33167924.html, 遗忘与记忆中的存在之思 作者:刘英梅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33期 摘要:米兰·昆德拉和王小波的小说创作都对中国当代文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两位作家在小说中,都涉及到了遗忘与记忆的文学主题,并通过遗忘与记忆的故事,展开对人类存在和个体生命的相同思考。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王小波;遗忘;记忆;存在 在当今的世界文坛,米兰·昆德拉无疑是享有崇高声誉的一位作家。在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两个领域,昆德拉匠心独运、双线并举,展示了自己的小说成就和艺术价值。对昆德拉,余中先先生这样评价,“昆德拉无疑是捷克文学乃至中欧文学、世界文学中的一个里程 碑。”[1]290中国当代作家王小波虽被称为文坛异类,却也以一支生花妙笔营造了一个充满自由与想象的艺术世界,在当代文坛赢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20世纪,昆德拉从8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后,随着其作品的相继翻译出版,在中国读者中连续掀起阅读、研究的热潮。90年代后期,随着花城出版社《时代三部曲》的出版发行, 王小波风靡一时,成为当代青年的文学偶像,引起了阅读追随的热潮。昆德拉与王小波,在中国当代文坛留下了抹不去的身影和冲击,影响了我们对小说艺术的已有认知。 王小波对昆德拉是熟悉的,他读过昆德拉的著作,谈论过他的小说艺术。王小波的作品中有昆德拉的影响和神韵,是学界早已有之的认识。就人生经历与创作而言,昆德拉与王小波不乏相似相通之处。其中,遗忘与记忆的文学主题,便是他们作品中共同关注和思考的对象之一。两位作家以遗忘与记忆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展开了对人类存在的思索和探询。 一、遗忘与集体记忆 遗忘在昆德拉和王小波小说中是一个重要主题,也是他们思考社会政治历史的一个巧妙切入点。在小说《笑忘录》和《寻找无双》中,昆德拉和王小波通过不同却类似的方式,讲述了一个通过遗忘抹除集体记忆进而修改未来历史的故事。 昆德拉告诉我们,遗忘是一个“政治的重大问题”[2]525。在小说《笑忘录》的开头,昆德拉即以1948年波西米亚历史中的重要一刻为例,展开了这个话题。共产党领导人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在一座宫殿的阳台上向公众发表演说,周围簇拥着他的同志们。下着雪的天气很冷,克莱门蒂斯将自己的皮帽戴到了哥特瓦尔德的头上。宣传部门的照片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四年后,克莱门蒂斯因为叛国罪被处以绞刑,必须从照片上消失。留下来的,就只有哥特瓦尔德头上的那顶皮帽了。这个遗忘的故事,开门见山地显出了昆德拉的角度和思考。接下来,昆德拉以小说主人公米雷克的故事,进一步阐述了这个主题。

城市空间的认知感应_理论综述与案例研究

464 城市空间的认知感应 ——理论综述与案例研究 袁海琴 【摘要】 首先梳理、总结了有关城市空间认知的经典理论,主要包括模式研究、影响因素研究、城市意象研究等以及对研究 方法的总结,在此基础上选取徐家汇城市副中心作案例研究,以期验证部分理论并总结徐家汇的城市意象为其改善提供基础性 参考。 【关键字】 城市空间 认知 城市空间不仅仅是容纳人们活动的容器,而是一种与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场所,空间以人的认知为前提而发生作用。研究人对城市空间的认知规律,有助于从人的需求出发塑造真正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城市空间的认知研究为改善城市空间状况、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提供了基础前提。 1 城市空间认知的研究综述 城市空间的认知研究在近几十年已有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认知模式的研究、意象影响因素、距离感的研究等方面都已形成了一些经典理论,研究范畴不断的扩充与丰富,此外在研究方法上也得到了拓展与完善。 1.1 人的认知模式研究 认知模式是指人类对环境进行认知的 原理解释。有两种假设:一种是根据行为 心理学家的“刺激—反应”学说,人在空 间中认路与白鼠在迷宫中认路类似,是根 据一再的试探与纠正错误(trial and error)的方法;第二种假设是人们根据一 种概括的环境意向的指导认路,这种被称 为人们“头脑中的地图”(mental map), 由地点和路构成的网络基于拓扑关系,即 大体的先后、内外、方向、连续与非连续 的关系不会变,距离感可能不准确,几何 关系也不准确。前后有多位专家对人们头 脑中的这种认知地图进行了研究,他们认 为,为了应付复杂的真实环境人们需要简 化的关系模型,人的头脑就像是一个选择 器,从环境的复杂结构中简化出一个“个人头脑中的地图”。 1.2 空间要素可被意象的原因研究 研究空间要素可被意向的因素是从Appleyyard 开始的,他经过大量的案例研究把建筑在城市里可被意象的因素归纳为三大方面:形式因素(form attributes)、可见度因素(visibility attributes)及使用与意义因素(use and significance attributes) 。

乡土 情感 记忆

乡土,情感,记忆 20154110 马婕姝 因为一位老师,遇上了一本书。很多事情就是因缘巧合,让人猝不及防。 女生敏感的天性使然,我对教育这东西总是差了些感觉,只有阅读时的那份共鸣与触动才能让我回味良久。读完整本书,在我脑海挥之不去的是两个词:“情感”和“记忆”——对传统的乡土中国的情感与记忆。 我的家乡在乡土气息浓厚的东北,我笑称它是偏远山村,却总是和同学炫耀:我的家乡,走不远就可以看到原始森林,再走走就可以看到闲适村庄,就可以感受淳朴厚重的民风。笼罩在这种“摒弃乡村”的社会风气里,我格外怀念家乡。小时候总喜欢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粗壮的榕树,满怀的敬畏感,梦想着有一天可以爬上去;总喜欢跑到清澈的小溪旁,感受流水环指尖的清凉;总喜欢到乡村的农家里,赤脚踩实松软的泥土,采摘新鲜的绿叶蔬菜;总是喜欢沿着坑洼的小路闲逛,偷偷摘一朵野花,沉醉于清风掺杂的花香。这些都幻化成了一种情感,一种说不清却也不想说清的情感。我记得有一本书中提过“将灶上的泥土煮汤吃来怀念千里之外的家乡”,是否不知何时,我也会有这种傻傻的行为? 之前的自己,爱读小说,爱写随笔,总觉得情即是文字,书写可以使自己平静。读过这本书后,我又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果真如此,文字只能记录事情发生,当时的触动与记忆很难跃然纸上。

小时候,我总因为猜对了爸爸的脚步声、妈妈的独特香气而感到无比的开心,这是一种记忆,深入到骨髓的熟悉感。乡土中国的这种熟悉感才显得重要且无可替代。因为熟悉,才可以通过脚步声,香味来辨人;因为熟悉,才可以一起吃饭一起睡觉,没有隔阂;因为熟悉,取借才可以不用画押签字,打个招呼便可。乡土中国,从熟悉中得到信任,从熟悉中得到情感,从熟悉中得到记忆。正是有了这样的特定条件,文字在真挚的情感面前才会显得苍白无力。说乡土中人“愚”,可这份“愚”无关天赋智力,只是传统乡村的一种表现。乡土文明落后固然局限,但是怎能忍心彻底摒弃?毕竟这是原汁原味的中国,真真正正的乡土中国。 文字传情并不全面,但能表达我心中最美好的意愿——让这份情感留在我记忆中,永远不朽,永远鲜活。

《志明与春娇》及其续集中的城市空间与两性关系

周旋 内容摘要: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会受到城市空间的潜在影响,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中窥探得知,而两性关系是人类历史谱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城市空间对其的影响也是极具探讨意义的。本文将从彭浩翔导演的电影《志明与春娇》和《春娇与志明》(后者是前者的续集)出发,通过城市空间对于两性的诱导和制约研究,追寻和揭示城市空间背后所内含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城市空间两性文化意识 “尽管我们可能忽视空间,空间却影响着我们并控制着我们的精神活动。”城市空间反应出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书写一个城市里的爱情故事,其构成的城市空间是不容忽视的。人喜爱逗留的空间是有边界的区域,因为边界给个人空间划定出领域,使个人空间受到庇护,而两性关系从青涩暖昧到成熟稳定其过程都倾向一个更为私密隐蔽的空间,城市空间既有可能诱导两性关系的加速升温,这主要体现在《志明与春娇》中男女主人公初识时所反复流连的空间路线中,但也有可能产生相反的制约作用,其在续集《春娇与志明》里对香港旧爱和北京新欢的选择也得到显现。 一城市空间对两性的诱导 《志明与春娇》以2007年香港实施室内全面禁烟为背景,从临时聚集在消防后巷里煲烟吹水(即吸烟闲聊)的群体切人,描述了他们共同的生活空间、习惯和话题。彭浩翔就是在这样独特的城市空间和群体中寻找到了爱情,刚被女友劈腿的张志明(余文乐饰)和遭受男友冷暴力的余春娇(杨千嬅饰)在此初见,充满暧昧而波折的短暂爱情故事也从这个烟雾缭绕的狭窄空间中蔓延开来。 志明和春娇在大都市里的边缘地带反复流连,城市空间对于两性的诱导也在一点点地进行。第一天在消防后巷煲烟相识;第二天转移到了天桥上巧妙地获取联系方式;第三天便另觅一个新的煲烟据点;第四天春娇与现男友分手搬离其住宅,并跟志明来到情侣酒店过了平静的一晚;第五天志明有意疏远想转入同一手机网络的春娇,让春娇在新据点扑了个空;第六天志明想哄回春娇相约再去新据点,但看见常在那里一起煲烟的警察和春娇有了互动,再次引发两人的不愉快;第七天志明与春娇因烟税将要提高外出大量采购时再次相逢,为了买烟两人一起从港岛去往九龙,但汽车在途中抛锚,此时两人终于打开心结互吐真情。城市空间在既定的社会聚合方式上进行重新组合,从中衍生的另一种空间为依附在这边缘人群中的两性提供碰撞的可能,在这新的空间里暖昧的意味、敏感的话题得以发酵,诱导两性去排遣内心的躁动。 此外,电影虽以香港这个繁华的大都市为背景,但却倾向于采用一些低角度镜头去捕捉高楼大厦的缝隙间,某一段毫不起眼的水泥台阶,一面斑驳的墙壁……这些狭小的城市空间极具包纳性,经过光影折射和音画渲染无时不诱发两性的联想和诗意,各个阶层和各类人群都在这里聚合,成为一个公共场域和文化交流空间,各种人生形态、各种命运际遇都在这慵懒闲适中流淌出来。“彭浩翔的电影并不是要讲述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而是在寻找一个特殊的空间,并将其建构为一个电影中的公共领域,一些并不被人注意的地方,一旦你深入进入,你就会窥探到一个别样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现实生活的缩影,也有被现实生活所遮蔽和忽略的丰富人性。” 二城市空间对两性的制约 《志明与春娇》说的是两性相知相恋,续集《春娇与志明》讲的是两性如何相处,在电影开头两人延续前作的情侣关系,在同居后不久感情也遭受到了考验,最终冷战且不了了之地分手了,恰巧的是因为工作调动两人前后来到北京,香港从主场变成故事的背景,北京成为新的中心,志明恋上了年轻貌美的空姐尚优优(杨幂饰),春娇则被动接受了成熟稳重的多金好男人Sam(徐铮饰)。曾经未尽的情愫在他乡的巧遇中重新燎起,两人偷偷背着另一半再

人的记忆与遗忘的原理

人的记忆与遗忘的原理 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的记忆与遗忘的原理,希望大家喜欢!、人的记忆与遗忘的原理:记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们称为编码阶段。 这就好比计算机的信息输入,都要经过编码,只有经过编码的信息才会得到保存。这个阶段与注意的关系很大。很多信息我们回想不起来,有些问题就出现在编码阶段。很多事情我们熟视无睹,并没有仔细观察,我们以为我们记得,事实并非如此。举个例子来说,虽然钞票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但我们却不能立即描述出一元钱背面的图案。这是因为虽然我们看到了,但并没有主动地去注意它,也就没有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自然也就无法回忆了。 第二阶段我们称为短期记忆阶段。 这个阶段记忆保留的时间很短,一般在几秒到十几秒钟。比如你打114查到了你要的电话号码,记在脑子里,等你要拨号时一下子又想不起来了。测试短期记忆的方法很简单,你可以让一个人说出4个毫无相关的数字或英文字母,你立刻把它们重复出来,然后逐步增加,看你最多能记住几个。一般人总在72个。 因此我们知道知道短期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短期记忆是长期记忆的基础,短期记忆如果不反复练习,很快就会遗忘。而如果在尚未消失前,继续加以练习,那么就可以转化为长期记忆,也就是我们说

记忆的第三个阶段。长期记忆又称为永久记忆,可见它是保留时间很长的记忆。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告诉你记忆的有效期限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差异 而且,艾宾浩斯还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记硬背,那也是费力不讨好的。因此,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气,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也很不轻松。因此,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关于遗忘的一种曲线,而且是对无意义的音节而言,对于与其他材料的对比,艾

记忆的遗忘规律

记忆的遗忘规律 记忆的遗忘规律大多遗忘出现在学习后一小时之内 遗忘的速度不是恒定的,而是先快后慢,最后逐渐稳定下来重新学习要比第一次学习容易 学习材料可按照不同时间间隔安排复习,比如刚学习过的材料下第一次复习放在一两小时后,第二次复习放在一天后,第三次复习放在三天后,以此类推,复习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 记忆消退说俗话说,“三天不写手生,三天不练口生。”我们已拥有的技能长时间不用也会消退,记忆也可能是这样。随着时间的延长,记忆留下的痕迹会慢慢消退,如果长时间不再复习就可能完全消失。 遗忘是记忆内容相互干扰所引起的 我们首先学习的内容和最后学习的内容只受到中间内容的干扰,而中间学习的内容同时受到两端的干扰,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中间学习的内容记忆记忆最差,而对两端学习内容记忆最强。 首先为了全面记住所学内容,我们在复习时应尝试从中间部分开始学复习。 通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前后学习材料越是相似,干扰越大,学习效果越差。我们可以把这点发现用于合理安排学习计划或者课程表。最佳的学习计划,应该是尽量避免相继学习两类相似的

内容。学习了语文后接着学历史或者学习了数学后接着学习物理,理想的安排应该是在学习语文后学数学或物理,然后再学历史。 遗忘是由于没有可依赖的回忆线索造成的 比如做填空题比做选择题难度大,其实填空题就相当于让我们回忆,而是选择题就相当于让我们辨认,辨认当然比回忆容易的多,因为辨认本身提供的线索明确而丰富,而回忆没有任何线索 利用我们存储和提取的信息形态—奇 我们都有体会,形象的、具体的、直观的事物要比抽象的语言容易记的多,这也证实了美国著名图论学者哈里的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相关内容可以翻看豫宝在之前推送的文章 利用我们存储的信息形态—新 新奇的、意外的、怪诞的事情,在记忆中停留的时间最长,例如家家都有电视机,如果你到朋友家做客,过一段时间,要问你朋友家中有没有电视,什么样子,你很难回忆起来。如果你去做客时朋友请你坐在电视机上,你会一辈子也忘不了,这是因为它不符合逻辑。 利用我们提取的储存方式—联想 一项记忆内容,一旦它与其他多种事物发生特定的联系,就容易记忆。所联想的其他事物犹如一个个钩子,能把记忆的内容钩出来。人的记忆能力多与自由联想有关,联想越丰富,记忆的艺术就越高超。

记忆与遗忘的规律学习方法探究

记忆与遗忘的规律-学习方法探究 记忆与遗忘的规律-学习方法探究 记忆与遗望的规律 高中三年转瞬即逝,升学竞争激烈,学习压力很大,许多同学会感到时间不够用。“抓紧时间”成了教师、父母督促我们学习的口头禅。时间确实必须抓紧,其中的道理无庸赘述,但我觉得更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如何发挥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要提高学习效率,首先一条,就是要学会管制自己的意志。无论是听课还是阅读,都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不让各种杂念来扰乱自己的思想感情,认真进行思考。我家对门就是歌舞厅,一到夜晚,管弦之声不绝于耳,父母很担心这会影响到我的学习。但我只要往书桌前一坐,对各种喧嚣之声就可充耳不闻。有的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课余花了几倍的时间来理解、消化;有的同学自习时心猿意马,几小时过去了,却不知究竟有什么收获,对于这些同学来说,想要把学习搞好,首先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时一定要专心致志,要全身心投入,专心致志地学习两小时,比有时漫不经心地学习四小时的效果还显著。

其次,要特别注意提高做题的速度,锻炼思维的敏捷性。这既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也是高考实践的需要。要分秒必争,能够两小时做完的题目决不拖到三小时,宁可把节余下来的一个小时用于休息、娱乐,也不要养成拖拉、疲沓的坏习惯,我在高中准备参加数学竞赛时,自己找了大量的习题做,每次做完,都在练习本上记下花费的时间,其目的是为了检验自己的熟练程度,训练自己以适应正式竞赛的时间要求,在我参加全国数学冬令营第一天的竞赛,4 个半小时的题量,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这就是平时练习时特别注意培养思维敏捷性的结果。我们都知道,每次高考时,总有考生感到时间不够用,因而,加强解题速度方面的训练就显得很有必要。 还有,学习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要搞简单的重复、不要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做简单的习题上,不要搞所谓的“题海战术”,而应抓住重点、难点、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正确认识记忆与遗忘的规律,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高中阶段,英语单词、古代汉语、数理化公式、定理等等,很多东西都需要熟记。

情绪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及其神经基础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6, 6(4), 464-471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6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33167924.html,/journal/a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33167924.html,/10.12677/ap.2016.64062 The Effects of Emotion on Prospective Memory and Its Neural Bases Jie Yin, Xiting Huang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Mar. 31st, 2016; accepted: Apr. 15th, 2016; published: Apr. 26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33167924.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prospective memory is the ability of remembering to executive an act in the future on one’s own initiative and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Emotion is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the individ-ual’s attitude to the objective things whether meet their needs. It has a certain effect on the pros-pective memory. Ellis and Ashbrook’s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l and Eysenck and Calvo’s processing efficiency theory serve as th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for emotion affecting prospec-tive memory. Positive emotion and negative emotion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prospective memo-ry. The future study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positive emotion and its neural bases of emotion influencing prospective memory. Keywords Prospective Memory, Emotion, Theoretical Model, Negative Emotion, Positive Emotion 情绪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及其神经基础 尹杰,黄希庭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6年3月31日;录用日期:2016年4月15日;发布日期:2016年4月26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