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国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

外国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

高二(下)《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一)

课文(出处)中心思想作者(流

派、国籍)

代表作品作品特色及课文重点

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短篇小说选》刻画了二战中一位孤苦的西班牙

老人形象,通过他疲惫不堪的艰

难逃难的遭遇,反映了法西斯发

动战争的罪恶,表达了人民渴望

和平的愿望。

海明威(美

国,“迷惘

的一代”代

表作家)获

得过1954

年诺贝尔

文学奖。

《太阳照样升

起》、《永别了,

武器》(“迷惘的

一代”代表作)、

《丧钟为谁而

鸣》《老人与海》

塑造了“摆脱迷惘、悲观,为

人民利益英勇战斗和无畏牺

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塑

造了“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

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圣地

亚哥《老人与海》);“冰山原

理”(把东西藏起来,让读者

去想)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人物形象;侧面表现战争。

墙上的斑点描写了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

点而引发了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

想,后来却发现,那个斑点不过

是爬在墙上一只蜗牛。

弗吉尼

亚·伍尔芙

(英国意

识流小说

代表作家)

(第一个

是普鲁斯

特《追忆似

水年华》)

《海浪》《到灯

塔去》《雅各布

的房间》《达洛

卫夫人》

其“小说就象一张蜘蛛网。也

许只是极其轻微黏附着,然而

它还是四只脚都黏在生活之

上。”在无拘无束的意识流动

中,表达自己对生活真实内在

的看法。

炮兽——长篇小说《九三

年》通过描写一尊大炮滑脱的可怕场

面,营造了阴惨、神秘、悲壮的

氛围,塑造了失职后勇敢地挺身

而出的炮队队长形象和严厉、冷

峻、果断、对下属赏罚分明的将

军朗特纳克的形象。

雨果(法国

积极浪漫

主义文学

运动的领

袖)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九三年》

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

美丑对比原则(对比在场景描

写和人物描写中的作用)

浪漫主义手法

本文:人物及方法

安东诺夫卡

苹果以时间为顺序巧妙地安排四个生

活场景:庄园兴盛时期、中等贵

族生活、地主精神日趋衰落、小

地主时代开始,揭示出俄国中等

贵族阶级的日益衰落,他们的精

神日趋颓废的现状,为地主阶级

的没落唱了一首挽歌。

蒲宁(俄

国,曾获得

1933年诺

贝尔文学

奖)(出身

贵族)

《米佳的爱情》

《三个卢布》

《幽蝉小径》

《巴黎》

继承俄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

义传统,其小说不太重视情节

与结构的安排,而专注于人物

性格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

染。(以课文为例展开分析)

丹柯——《伊则吉尔老婆

子》用浪漫主义手法,刻画丹柯这一

光辉形象。为了让族人走出黑暗,

他献出自己的心,用那颗燃烧的

心照亮了人们的前程,带领人们

走出黑暗。高度赞扬了丹柯勇敢、

坚定、无私无畏、敢为理想献身

的精神。借丹柯这一形象表达了

高尔基(苏

联,被列宁

称为“无产

阶级艺术

最伟大的

代表者”)

《海燕之歌》

《母亲》《在人

间》《我的大学》

(自传体三部

曲)《克里姆萨

姆金的一生》

(俄罗斯精神

抑彼扬此,具有浪漫主义色

彩、运用想象、虚构现实中没

有的人物、情节和环境,其实

隐含了一种象征意义,是对现

实生活的反映。

本文:人物的象征意义,挖心

的意义,作者的写作风格。

俄罗斯人民渴望自由,追求光明

的理想。

生活的编年史)

炼金术士

少年寻宝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

示:每个人的财富都在自己身边,

但要敢于去追求,这需要勇气、

智慧、执着和经受艰难的考验。

即使最终没能实现,而追求的过

程也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它使你远离平庸和无为。

保罗·戈埃

罗(巴西)

《朝圣》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

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来讲

述富于意味的哲理。

娜塔莎——

《战争与和

平》

通过描写娜塔莎在参加舞会前的

兴奋、激动与焦急的心情,舞会

上相遇安德来公爵并双双埋下爱

情的种子以及已经许配给安德来

的娜塔莎因为孤独与寂寞受美男

子阿那拖尔的诱惑而背叛安德来

的心理状况,塑造了一位纯真善

良、渴望爱情与幸福,但又过于

轻信、充满浪漫与幻想的贵族女

孩形象。

列夫·托尔

斯泰(俄国

19世纪最

伟大的作

家)

《战争与和平》

(史诗和编年

史特色的鸿篇

巨制)

《安娜卡列尼

娜》(第二部里

程碑作品)

《复活》(世界

文学不朽名著)

对贵族生活的批判,道德自我

修养的主张,擅长于心理分

析。

关注“人民的思想”

“娜塔莎”是托尔斯泰笔下一

个经典的形象。

本文:分析人物形象和塑造人

物的方法

素芭

通过刻画哑女素芭永恒孤寂的内

心世界,为我们展示了素芭的不

幸以及她与自然的和谐融合。长

大后,由于自身的残疾,素芭被

迫远嫁到加尔戈达,远离了她熟

悉的生活,陷入了更大的孤寂之

中,美丽、聪颖、内心丰富,充

满爱心的善良女性素芭的遭遇让

人同情。

泰戈尔(印

度,1913年

获诺贝尔

文学奖。因

《吉檀迦

利》抒情诗

集获奖。)

《摩哈摩耶》

(短篇小说)

《吉檀迦利》

《沉船》《戈拉》

《飞鸟集》《园

丁集》《新月集》

诗歌——冥思闲适,抒情气氛

浓郁,哲理意味深刻,韵律优

美而富有变化,美学风格质

朴、自然、超逸。

作品反映印度人民在帝国主

义和封建种族制度压迫下要

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

描写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

争,充满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

族主义精神。

清兵卫与葫

通过记叙清兵卫喜欢葫芦,可此

爱好却被扼杀,反又热衷上绘画

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清兵卫的

同情,批判那种粗暴扼杀少年个

性的做法,呼吁人们尊重个性,

让个性自由发展。

志贺直哉

(日本“小

说之神”,

近代“白桦

派代表作

家”)

长篇小说(《暗

夜行路》)

1、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

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

志。

2、作品大多从身边取材,以

观察细腻、描写精确为特色。

3、本文:倒叙的作用、对比

的意义、情节的跌宕对表现主

题和塑造人物的作用要掌握。

11

在桥边通过对“我”在桥边数过桥人的

记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生动地

描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暗恋故

事,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感

情及对美好情感的执著追求。

海因里希

伯尔(德

国,1972年

《与一位

女士的合

影》获诺贝

尔文学奖,

战后文学

即“废墟文

学”的代

表)

《与一位女士

的合影》《流浪

人,你若到斯

巴……》

以时代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

典型化的技巧反映广阔的社

会生活,逼真细腻地人物塑

造。本文:抓住情节的运行和

细腻的心理描写。

高二(下)《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二)

课文(出处)中心思想作者(流

派、国籍)

代表作品作品特色及课文重点

牲畜林——《卡尔维诺文集》以平实但又调侃幽默的语言描写

了意大利农民同入侵的德国纳粹

士兵抗争的心态,表现了人们战

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

卡尔维诺

(意大利)

《看不见的城

市》

《意大利童话》

既似现实中的童话,又像童话

中的现实,把西方世界中人丧

失自我本质的境遇淋漓尽致

地表现出来。本文:掌握文章

的情节和“延误”的作用;分

析朱阿的形象和他出场的典

型背景

半张纸以几乎白描的手法介绍一位年轻

房客两年间的生活经历(幸福美

满—孤独不幸悲伤—微笑)揭示

主人公乐观积极、充满朝气的人

生态度,同时告诉我们,对过去

的一切,美好的,应该珍惜;不

幸的,任其随时光流逝,应把握

现在,开拓美好未来。

斯特林堡

(瑞典)

《梦的戏剧》

(欧洲表现主

义的先锋)《红

房间》《朱丽小

姐》

以独特的表现方式,表达深刻

的内涵,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用平实的语言写生动的人和

事。本文:理解半张纸的意义;

理解小说的主题。

山羊兹拉特通过卖羊未成的经历的叙述,不

仅将悲悯的目光投向困难中的

人,更把关怀的温情给了绝境中

依然忠心耿耿的纯洁的山羊,体

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和

精炼概述。

艾萨克什

维辛格(美

国)1978年

诺贝尔文

学奖

长篇小说《卢布

的魔术师》

“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

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

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

遍处境。”本文:景物描写的

作用;拟人叙述的作用;理解

主题。

礼拜二午睡

时刻通过一对母女去祭拜被当作小偷

打死的亲人的经过,向我们展示

出了母爱的执著以及神父的宽

容,进一步揭示了人性中那固有

的爱。

加西亚马

尔克斯(哥

伦比亚,82

年诺别尔

文学奖)

《百年孤独》

(魔幻现实主

义代表作家在

拉丁美洲一起

一场文学地震)

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

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

象世界,其中揉混着魔幻与现

实,反映出整个南美大陆的生

命矛盾。

沙之书通过一本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局

的圣书对“我”的影响,阐述了

一种无限可能和无限延续的感

博尔赫斯

(阿根廷,

20世纪短

《布宜诺斯艾

利斯的激情》

(诗集,此地为

作品文体干净利落,文字精

炼,构思奇特,结构精巧,小

说情节常在东方异国情调的

觉,表明作者对世界的迷茫和未

知世界的一种惶恐心理。

篇小说大

师,作家们

的作家,知

识型作家)

奥运圣火传递

地)《虚构集》

(短篇小说集)

背景中展开,荒诞离奇且充满

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本文:沙之书的象征意义;故

事情节的淡化;内心的描写。

骑桶者

用一种虚幻的手法写出了一个生

活在贫困中的人向煤店索求一铲

煤而遭到驱赶的事实,向我们展

示了现实社会的冷酷和人民生活

的艰难,表达作者对社会的控诉

和批判。

卡夫卡(奥

地利,欧洲

著名表现

主义作家)

《地洞》《变形

记》《城堡》

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

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

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

绝望的个人。本文:理解为什

么要骑?骑桶者的象征意

义?理解课文主题。

高二(下)《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三)——话题

话题包括:概念、举例、重要观点和解释

叙述

叙述角度:小说要有一个讲述的人,即故事由谁来讲。《我的叔叔于勒》孩子在讲故事。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者同时

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是有限视角。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是无限的(全知)。传统小说《三

国演义》就是全知视角,莫泊桑的《项链》也是。

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真实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但在叙述上会受限制。(《墙上的斑点》叙述者是我,但是全知视角)第三

人称比较自由,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但它缺乏亲切感,有一定的距离。小说家根据审美和预先

设定的阅读效果选择人称。契诃夫的《万卡》就采用了第三人称,但里面人物的信和内心独白是第一人称。既利于交代背景,也有利于抒发感

情,令人心酸落泪。第二人称“你”既拉近叙述者和人物的距离,又有别于第三人称的两相疏离,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场景

场景是小说最小的构成因素,有大小场景之分。就是我们常说的“场面描写”,不同于环境描写,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

件和环境组成。是生活的横截面。场景可以:(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推动情节发展和为后文铺垫)

(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有揭示主题的作用。(注意和环境描写的作用区分)

主题

小说必有主题,宽泛意义的主题称为“母题”。有时材料比作家想要表达的更有思想。写作目的不外两种:讲故事和讲道理。小说忌讳“主题鲜

明”,主张“形象大于思想”,小说的主要功能是叙事而不是说理,小说通过形象将“理”蕴涵其中。小说通过客观描绘、隐喻、象征暗示出主

题,因此主题就有多种可能。罗兰巴特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模糊处理,说不尽的主题,反

而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贴着人物写,就是贴着人物的心理写,贴着人物的言行写。所以分析小说,要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和言行。(注意分

析教读课文里的人物如娜塔莎、丹柯、朱阿等)扁平人物是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如《变色龙》里的奥楚蔑洛夫。圆形人物性格较为复杂,往

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比如美国小说加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里的斯佳丽。(分析课文里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人物个性化和人物类

型化,在现代小说里人物开始退隐。卡夫卡《城堡》和《审判》里的人物都叫K,性格也当然无存。

情节

情节是文学作品中的事件、主要故事的策划或设计,按照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的逐步展开。是故事的核心,它在整体上决定了故事

的走向和发展。细节比情节更具体,更有针对性。三者故事最大,情节次之,最末细节,最富有表现力。情节的运行方式有:1、发生—发展—

高潮—结局。(基本模式)(注意倒叙)2、摇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契诃夫的《变色龙》故事不是一下子讲完而是在摇摆中进行)3、出

乎意料和情理之中。(欧亨利式的结尾:《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篇长青藤叶》、《警察与赞美诗》)(注意理解危机的化解和延误的示例。)

结构

结构是一个“容器”,能将生活中的点滴事件、情绪固定下来,二是还能充分展示生活本身的多姿。(《半张纸》中的半张纸)长篇小说也需要结

构(如《百年孤独》、《铁皮鼓》都需要。)注意结构和线索的关系。注意结构中的层层推进的作用(清晰、引人入胜、有节奏感)。组织结构的

方式,比如按时间、空间、物、心理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和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

情感

感动是衡量小说的重要标准,情感是小说的动力,感情是一个作家创作得以维系的根本保证。作家根据材料的“情感价值”来取舍时间,一秒

钟可以很长,十年也可以很短。悲悯情怀是最崇高的情感。情感的处理往往是节制胜于放纵,适当的节制更能打动人。小说家要将情感不断积

累升华,蓄势待发,比如《山羊兹拉特》。现代主义小说出于反思和批判西方现代工业化社会对人的“异化”的目的,渐渐远离温情的关照,甚

至把情感降低到了“零度”,不再将感情作为小说的题材。但这并不是说小说不要情感,而是表达方式收敛了。

22

虚构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小说最终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固然与生活的真实有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等于生活的真实。注意掌握《沙之书》和马尔克斯想卡夫卡学习的事例。(话题说明中有)有谁又能说传统小说家笔下的人物就一定会比卡夫卡笔下的K更真实?(此句如何理解?)

小说考点解释阅读小说三大要素最要紧:情节、人物和环境。所以考试也会围绕三个要点展开。读小说第一步要读懂小说,理清课文情节思路,体会这样安排的意义(比如倒叙的作用,见《第二教材》P55),归纳主题思想;第二步分析小说人物,特别要抓住小说人物言行、心理(环境对人物塑造也有作用,如《炮兽》)进行分析,从而归纳人物形象,通过知人论世,了解背景解读塑造该人物的意义;第三步分析小说的环境,主要是归纳环境的特点和环境的作用(重点是环境对情节推动的作用、人物塑造的作用和主题深化的作用)。第四步,要认真品读小说的语言,分析某些词、句在文中的作用,比如对塑造人物、表现环境、深化主题上的作用,学会鉴赏评价。总之,就是要扣住文章主旨,从三大要素入手,内容与形式共同关注。情节是基础,主旨是关键,解题是目的。

3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