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四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四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四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1.说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案要点: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各个不同方面的总体进步。总之,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体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2.西方经济学家如何认识经济增长的源泉?

答案要点:西方经济学家将经济增长的源泉分为直接原因和基本原因。一方面,直接原因与经济中的投入要素,如与资本和劳动的积累有关,还与能够影响这些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变量,如规模经济与技术变化有关;另一方面,基本原因是那些对一国积累生产要素的能力以及投资于知识生产的能力产生影响的变量,如人口增长、金融部门的影响力、一般宏观经济环境、贸易制度、政府规模、收入分配、地理的影响以及政治、社会的环境等。

3.什么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它有什么含义?

答案要点: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为:()()k sf k n k δ?=?+,其中k 表示人均资本,dk k dt

?=,f (k )为人均生产函数,n 为人口增长率,s 为储蓄率,δ为折旧率。这一关系式表明,人均资本变化等于人均

储蓄减去()n k δ+项,表达式()n k δ+可理解为“必要的”或是“临界的”投资,它是保持人均资本k 不变的必需的投资。为了阻止人均资本k 下降,需要一部分投资来抵消折旧,这部分投资就是k δ项。同时还需要一些投资,因为劳动数量以n 的速率在增长,这部分投资就是nk 项。因此,资本存量必需以()n δ+的速度增长,以维持k 不变。总计为()n k δ+的储蓄(或投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当人均储蓄(投资)大于临界投资所必须的数量时,k 将上升,这时,经济社会经历着资本深化。根据以上解释,新古典增长模型可表述为: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投资) ?资本广化

4.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口增长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答案要点: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假定人口增长率从n 增加到n ’,则图14?7中的(n+k )线移动到(n ’+k )线,这时新的稳态为A ’点,该点与A 点相比,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西方学者进一步指出,随着人口增长率上升产生的人均产量下降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两个有着相同储蓄率的国家仅仅由于其中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人口增长率高,就可以有非常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对于人口增长率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

5.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有哪些?

答案要点:政府政策主要有以下三点,

(1)鼓励技术进步:新古典增长模型表明,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来自于技术进步。虽然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理解技术进步的决定作用,但许多公共政策的目的仍在鼓励技术进步。政府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教育投资,因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研究与开发团队是改善技术进步的一个关键因素。

(2)鼓励资本形成:根据增长核算方程式,资本存量的上升会促进经济增长。此外,AK模型也显示,储蓄率的提高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一方面,从直观的角度看,由于资本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因此一个社会可以改变它所拥有的资本量;另一方面,资本存量的增长是储蓄和投资推动的,因此,鼓励资本形成便应鼓励储蓄和投资。这是政府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方法,而且在长期中,这也是提高一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一种方法。

(3)增加劳动供给:增长核算方程表明,增加劳动供给会引起经济增长。与劳动供给相关的一个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是指劳动者通过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与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也提高了一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能力。人力资本越多,其创造的产出就越多,创造的新的人力资本就越多。因此,政府政策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体系,并鼓励人们利用这样的体系。

6.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哪些战略?如何看待这些战略?

答案要点:(1)满足基本需要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认为,发展

经济的目的是消除贫困,提高生活水平,而解决的方法一是直接向穷人提供适当的营养、保健服务、教育、卫生和供水设施;二是加速经济增长,提高穷人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由于这种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国际援助,所以,发展中国家担心对本国主权造成侵害,为转变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增加难度。这种发展战略可能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提供基本需要将导致资源从投资领域转向消费领域,妨碍经济增长,使得满足基本需要战略难以长期推行;另一方面,提供基本需要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它和工业投资一样是生产性的。不过,满足基本需要与工业化和加速结构变化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互补性关系。满足基本需要战略和工业化战略之间有必要,也能够同步实行。因此,满足基本需要战略推行的程度,取决于它与促进增长战略的彼此协调程度。如果在可承受的基础上满足基本需要,那么对进行必要的有利于工业发展的生产结构转变将有所帮助;如果安排恰当的基本需要战略实现更平等的收入分配,那么也有助于工业化的发展。

(2)工业化优先战略:工业化优先战略,是依据工业化和人均实际收入增长之间、工业化与总产量增长之间存在密切正向联系而提出的,即所谓“制造业作为增长的发动机”原理。由于重工业是对于整个工业化装备的支持,实行工业化优先战略的国家,往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发展战略在工业化初期和以后的一段时期内,需要农业部门付出较大的成本代价,将农业的积累转移给工业部门。这种情况能否维持,能够在多长时期内维持,在各国是有差别的。

(3)平衡增长战略:讷克斯和罗森斯坦-罗丹等提出一种平衡增长战略。该战略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要成功地获得经济持续增长的局面,就必须使各种工业同时得到发展。因为工业的发展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或消费情况。而供给方面的平衡增长又需要同时建立相应的工业来防止供给短缺现象。从整体化的角度来看,还需要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平衡。否则,两个部门间的贸易条件就会急剧变化而不利于工业,导致经济增长的停顿。“平衡增长战略”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承认供给的不可分性和需求的互补性;另一方面,它强调达到工业和农业部门之间、资本品和消费品产业之间以及社会资本和直接生产活动之间的平衡的重要性。

(4)不平衡增长战略:赫希曼是不平衡增长模式和观点的代表。他认为,所有国家不可能按照同一个模式去发展,各国应该有不同的工业发展模式。在发展初期,某些国家可以集中精力着重发展某一些工业,而另一些国家则可以致力于另一些工业的发展。不过,赫希曼的观点也强调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指出尽管同时全面进行的“大推进”模式缺乏现实性,但在某系列工业部门中也的确存在同时发展或相继先后发展的客观可能性。赫希曼主张,经济发展中应该首先挑选出相对于其成本来说对发展贡献最大的项目进行投资,因为发展中国家真正缺乏的不是资源本身,而是资源投入使用的方法和能力。因而,应该优先考虑那些能够最大限度地“引致”决策的项目。实际上,赫希曼主张通过“连续适应”过程来实现发展。这一过程与价格机制的运行

很相似,它通过发展,发现发展过程中的“瓶颈”,然后着手克服它们。不平衡增长战略的主要魅力之一就在于,它实际上不放弃市场机制,对物质资源的利用比较经济和有效率。

(5)进口替代战略:经济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利用关税或其他手段限制外国产品或技术的进口,借以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战略,就是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分许多阶段。第一个阶段,也是最容易的阶段,是以国内的产品来替代非耐用消费品,

如服装、鞋帽、皮革制品、木材制品等。工业化初期的国家适合生产这些产品,而且劳动成本也相对较低。这时并不需要太多的保护。第二阶段是对钢材、机械等耐用品的替代。这时,就需要有较高的保护,因为这时的生产规模很大。但是,这时的保护却可能带来低生产效率和高成本、高价格、高汇价的状况或这种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且收入分配和国际收支状况也会恶化。此外,这也会扩大工、农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同时,由于进口替代战略鼓励资本集约型的生产和投资,也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拉美国家和东欧国家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结果是,工业品出口遇到障碍,贸易条件不利于农业,这又反过来影响了对工业品的国内需求。

(6)出口导向战略:这种战略是采取各种办法积极推动本国商品的生产,鼓励它们到国际市场去竞争,从而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都先后采用过这种战略,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这种战略下,政府给予出口补贴、对产出和投入免除间接税、进口投入品免除关税、出口利润免除所得税、

规定出口免税期等相关政策优惠。通过促进出口,解除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外汇约束和储蓄约束,借助于世界经济的互利关系,还解决了资源短缺和技术落后的问题。

7.请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你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认识。

答案要点:西方经济增长理论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这些学术成果从一个侧面又构成了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的一个部分,仍有不少可为我们借鉴之处。

其一,本章论述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可以使人们更形象、更直观地认识

一些问题,并能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图14-4中可以看出,要想提高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从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应使该图中的A 点向右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有:

(1)可以提高整个f(k)曲线,这意味着使用新技术,在一定k 值下提高劳动生产率。

(2)可以提高sf(k)曲线,这意味着增加积累或储蓄。

(3)可以压低()

δ

n k

+线,这意味着控制人口增长率。

一般来说,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其k值通常较低。以上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确值得发展中国家考虑,而该图可以形象地对此进行说明。

其二,本章关于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表明,教育的加强、知识的增进以及知识的应用等,对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结论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它们表明,要想取得经济的迅速发展,必

须增加对科学技术事业以及与此相关的教育事业的投资。这也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断的正确性。

其三,根据内生增长理论,一个经济体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研究开发是理解经济增长的关键。这又一次强调了教育作为基础的重要性。

总之,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何促进我国的经济迅速而平稳地向前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研讨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我国经济建设实际情况的同时,吸收包括经济增长理论在内的国外一切有用的东西,为我所用,以推动我国的经济和经济科学的建设。

西方发展经济学家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少经济发展的战略,这对我们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也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鉴别,以避免在认识上和借鉴中发生误解和误用。

满足基本需要的战略和工业化优先战略实际上都属于国内经济优先发展的战略。应该说,这种战略比较符合实际要求。但是,采取这种战略的国家,一般都非常贫困,有时连启动经济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也就是说,无力打破经济发展的起步障碍,只有靠外来的援助才有希望获得起步的初始条件。很多相对落后的国家,很难获得必要的初始启动资金和外来的援助,或者本国完全不具备进行工业化起步的基础,因此,就无法实行国内经济优先发展的战略。平衡发展战略主要是兼顾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不可分性”提出的。这种理

论认为,由于资本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在增加供给时,就必须同时进行相关各方面的投资,以保证各种外部规模经济的好处。而需求方面的“不可分性”是指由市场规模所造成的对经济活动的盈利性及可行性的限制。所以,应该各方面齐头并进地发展经济,通过使各部门的产出增长与各种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相一致,来达到供

求相等;同时,也要防止各个部门之间的不平衡所导致的相互制约。另外,平衡发展战略也会克服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间的偏差。应该说,平衡发展战略的构想还是不错的,与计划经济的设想有一致性,它

主张供求均衡也是符合市场经济下经济发展要求的。但是,平衡发展也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承认供给的不可分性和需求的互补性;另

一方面,它又强调达到工业和农业部门之间、资本品和消费品产业之间以及社会资本和直接生产活动之间的平衡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平衡发展战略所要求的条件,在客观上和现实中很难达到。这种战略以经济中不存在资源和要素条件的短缺和瓶颈、信息充分及时、在进行大规模平衡投资和发展之前各部门和供求之间原本处于均衡状态为条件。它对各方面条件的要求极高,一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中根本无法达到。如果发展中国家真的拥有平衡发展战略所要求的条件的话,那么它们也就不会是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了。

不平衡发展战略与平衡发展战略不同,它认为,从发展中国家

资源短缺和不足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比较和选择,对发展中国家

现有资源条件下可进行的项目加以排序,应该有重点地优先发展那

些对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最大和“引致效应冶最大的项目。可以说,

这种发展战略比起平衡发展战略来,更具现实感和可行性。这是其最大优点。但如何对可行性项目进行评估,如何估计一些项目的“引致效应冶,在发展中国家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缺乏经济活动间的相互依存性。如果说可以发展某些项目,那么也往往是出于偶然性的条件。另外,不平衡发展的一个很大问题在于,个别项目或部门的发展也许会导致更大的经济失衡或通货膨胀。

实际上,平衡发展战略和不平衡发展战略在不同程度上是可以结合起来实施的。因为二者都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和互补的性质。从各国经济的发展实践来看,也一定是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交织、交替进行的。我们在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时,可以灵活掌握二者的结合程度。

进口替代战略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是适合的,不过这一般

只能发生在初级加工产品方面,短期内无法适用于高技术产品。所以,采用该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只能利用该战略达到较低的发展水平,

而无法继续向更高水平发展。这是发展中国家采用该种战略所必须注意的。所以,尽管进口替代战略的确可以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但它只是一种相对短期的、有较大局限性的发展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对于一些经济规模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可能在一

段时间内是可行的。它需要两个前提条件:其一,该国准备生产并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对稳定的需求,并且少有竞争者;其二,该国基本具有生产该种出口商品的能力,比如技术、设备、生产

原材料、有适当工作能力的工人,而且其产品成本相对较低。当这些条件具备时,就可以通过出口导向的产品生产,逐步组织起与之配套的其他生产和服务系统,最终达到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的。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尽管出口导向战略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完全依赖出口导向战略或较大程度上依赖出口导向战略,在某些情况下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并且过分强调出口导向战略也容易忽视内需不足问题,造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此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多种具体因素,而且社会制度、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国际经济秩序等重要因素也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所以说,已有的发展战略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要具体分析、慎重使用。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始终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在借鉴各种发展战略优势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发展战略,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实践证明,经济发展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实际条件的变化,进行适时适地调整。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向着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1.决定总需求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收入水平和结构、供求水平的结构对应、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大小、物价水平、利率水平、政府支出 2.为什么价格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利率? 答案要点: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大和实际货币存量的减少,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就必须提高利率来抑制货币需求的增长。 3.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要点:在投资的预期收益不变情况下,利率下降意味着投资成本的减少和利润的增加,所以,企业会增加投资。而增加投资需求就会增加产出和均衡收入。这样,IS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下方倾斜。 4.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答案要点:均衡收入提高增加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上升,以便抑制货币的投机需求。于是,LM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 5.减少政府支出为什么会降低利率? 答案要点:这会降低货币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为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降低。 6.增加货币供给为什么会降低利率? 答案要点:货币供给增加会使货币市场失去原来的均衡,要

恢复均衡就需要相应增大货币需求,为此,利率就会降低。 7.IS曲线和LM曲线为什么不能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答案要点:IS曲线涉及的利率是外生变量,必须由货币市场决定;LM曲线涉及的收入也是外生变量,必须由产品市场决定,所以他们都无法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8.你认为IS?LM模型是说明总需求的好模型吗? 答案要点:该模型具有较简洁、直观、能大致说明宏观经济中总需求的优点和特征。但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是两条曲线的交点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其说服力。二是模型无法反映消费需求的情况。三是该模型受限于其静态表现。四是没有表现出凯恩斯所强调的投资需求的不确定性,表现的却是投资与利率的确定性关系。参见教材p113?115的内容。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答案 二、选择题 1.B 2.D 3.C 4.C 5.D 6.B 7.C 8.A 三、简答题 1.微观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什么? 答:微观经济学有四个假设前提:资源稀缺性、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 2.微观经济学有什么特点? 答:微观经济学的特点:(1)用数学语言描述经济现象与规律;(2)以价格理论为核心;(3)以均衡为目标;(4)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 3.微观经济学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答: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三大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具体从三个层面展开的: 第一个层面:分析单个消费者、单个要素供给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第二个层面: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局部均衡)。 第三个层面:研究所有市场的价格同时决定。 四、论述题 1.请介绍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答: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体现在理论上新发展、方法上新发展和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三个方面。 理论上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1)提出了新消费理论,包括显示性偏好理论、风险条件下的选择理论、消费也是家庭生产的理论;(2)提出了现代企业理论,包括企业的性质、最大化模型与委托——代理问题、内部组织效率与非最大化厂商理论;(3)博弈论改写了微观经济学;(4)信息经济学成为微观经济分析的主流。 方法上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计量经济学的崛起,二是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大规模运用,三是博弈论引入到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包括:(1)假定条件多样化,(2)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3)学科交叉的边缘化。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何区别? 答: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体现在:(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而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3)假设前提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和资源稀缺,而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5)中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集中练习 第一章 简答或计算 1.试论述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以及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 的区别,并简单举例。 2.下列事件对产品X 的需求会产生什么影响? (1)产品X 变得更为流行 (2)产品X 的替代品Y 的价格下降 (3)预计居民收入上升 (4)预计人口将有较大幅度的上涨 3.用一条需求曲线来表示需求价格点弹性的5 种类型,并说明理由。 4.降价是市场上常见的促销方式,但为什么餐饮业可以降价促销,而 中小学教科书不用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这种现 象。同时假设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3Q=10,当P=1 时,若企业想 扩大销售收入,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策略? 5.已知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d=10-2P,供给函数为:Qs=-2+2P。求(1) 此时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与供给价格弹性系数。(2)若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1 元的定量销售税,在这1 元的定量 税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各负担了多少? 6.美国的小型企业乐于建立煤炭的供给和需求快速估计曲线,公司的 研究机构提供的供给弹性约为0.5,需求弹性约为1.5,当前的价格和 交易量是40 元/吨,1200 吨/星期。 第2 页共3 页edited by Li An 20121026 (1)在当前的价格和交易量下,建立线性供给和需求曲线。 (2)若需求增加600 吨,对均衡价格和数量有何影响? (3)在第二问中,如果政府禁止涨价,将有多少缺口? 7.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Ep=1.3,需求收入弹性Em=2.2.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5%对需求量的影响。 第二章 简答或计算 1.根据基数效用论中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MU1/P1 不等于MU2/P2,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消 费数量,为什么? (2)如果MUi/Pi 不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则消费者该如何调整该种 商品i 的消费数量,为什么? 2.我国许多大城市,由于水源不足,导致自来水供应紧张,请根据边 际效用递减原理,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并回 答: (1)这种措施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 (2)这种措施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或不利的效应? (3)这种措施对城市居民收入有何影响?有何补救方法? 3.用无差异曲线解释下列现象(香蕉用横轴度量,苹果用纵轴度量)。(1)无论价格如何,消费者对香蕉和苹果的消费总是按2:1 的比率;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习题六 1.简释下列概念: 完全竞争 答:指不包含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类型,它需要具备下列四个特征:①该产品在市场上有大量的卖主和买主,从而双方都是价格接受者。②产品同质无差异。③投入要素可以自由流动。④信息充分。 总收益 答: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产品后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产品单价销售数量的乘积。 平均收益 答:指厂商销售每单位产品所得到的平均收入,它等于总收益除以总产销量,也就是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 边际收益 答:指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量。 会计利润 答:是指销售总收益与会计成本(外显成本)的差额。 经济利润 答:是指销售总收益与企业经营的机会成本或经济成本的差额。 正常利润

答:是指经济成本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亦即厂商投入经营活动的各项资源的机会成本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之总额。 利润极大化必要条件 答:要求每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总收益等于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量,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可用公式表示MR=MC。 垄断 答:指一家厂商控制了一个行业的全部产品供给的市场结构,在垄断条件下,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自然垄断 答:指由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引起的垄断。如自来水、煤气、电力供应和污水处理等行业都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它们的成本会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即供应量的增加而减少。在这些行业,很容易形成自然垄断。 垄断势力 答:可以用价格超出其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的大小来衡量。它也是垄断企业对其价格的控制程度的一种指标。 价格歧视 答: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厂商短期均衡 答:指在短期生产规模给定条件下厂商通过变动可变要素实现利润极大或亏损极小的均衡状态,要求满足MR=MC。

西方经济学 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1.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什么地方? 解答:第一,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在这种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定为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所得到的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二,一般均衡分析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补充品)的价格。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2.试评论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定。 解答:第一,拍卖者假定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参与交易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进行实际的交易。只有当拍卖人喊出的价格恰好使得供求相等时,交易各方才可以实际成交。 第二,拍卖者假定是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论赖以成立的基础。 第三,很显然,拍卖者假定完全不符合实际。因此,以该假定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果容许参与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 3.试说明福利经济学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第一,福利经济学可以说是西方微观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说明:完全竞争模型可以导致帕累托状态,而这一状态对整个社会来说又是配置资源的最优状态。 第二,西方的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假设,根据假设来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简言之,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除了“是什么”的问题之外,西方经济学家还试图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即他们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这些便属于所谓规范经济学的内容。 第三,福利经济学就是一种规范经济学。具体来说,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4.什么是帕累托最优?满足帕累托最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解答:第一,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二,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满足三个条件。(1)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2)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均能得到满足。 5.为什么说交换的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解答:第一,交换的最优只是说明消费是最有效率的;生产的最优只是说明生产是最有效率的。两者的简单并列只是说明消费和生产分开来看时各自独立地达到了最优,但并不能说明,当将交换和生产综合起来看时,也达到了最优。 第二,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是要将交换和生产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讨论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全面)

一、试题类型:A型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类型说明: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 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2.对经济学家来讲,非理性意味着( ) A.人们无意识的伤害自己 B.人们故意采取与自己的最大利益相悖的行为 C.人们采取恶毒的行为 D.人们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加以考虑,从而做出反常的选择 3.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 ) A.购买者收入变化 B.商品价格下降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偏好变化 4.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品,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5.需求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关系密切。需求曲线越是______,则购买者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反映越敏感。 ( ) A.陡峭B.向右延伸 C.平缓D.靠近纵轴 6.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dy/dx=-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X时,他愿意放弃多少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 ) A.0.5 B.2 C.1 D.1.5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8.已知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等于995元,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 于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______。( ) A.10元B.5 元 C.15元D.7.5元 9.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 A.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 B.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习题四 1. 简释下列概念: 生产函数 答:指产品产出量与为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要素量之间的关系。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答:一种典型的齐次生产函数,由柯布和道格拉斯在1928年研究美国1899年到1922年间资本与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对产量的影响时提出的生产函数,其形式是Q AK L αβ=,这里A 代表技术水平,K 、L 分别代表资本与劳动,α、β是系数。 边际产量 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 平均产量 答:是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 生产要素报酬递减 答:一种普遍经济现象,指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之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就是生产要素报酬递减。 等产量曲线 答: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边际技术替代率

答:是指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当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时,与另一生产要素所减少的数量的比率。 等成本线 答:是生产要素价格一定时,花费一定的总成本所能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轨迹。 扩展线(扩展轨道) 答:是代表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优投入组合点的轨迹。 规模报酬 答:是指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从而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 2.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三种情况的区别何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区别如下:规模报酬问题论及的是,一厂商的规模本身发生变化(这假定为该厂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和劳动、原材料等可变要素发生了同比例变化)相应的产量是不变、递增还是递减,或者说是厂商根据他的经营规模大小(产销量大小)设计不同的工厂规模;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所讨论的则是在该厂的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即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既定不变,可变要素的变化引起的产量(报酬)递增、递减及不变等三种情况。 “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错误的。规模报酬和可变要素报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模报酬问题讨论的是一座工厂本身规模发生变化时相应的产量变化,而可变要素报酬问题论及的则是厂房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增加可变要素时相应的产量变化。事实上,当厂商经营规模较大,在给定技术状况下投入要素的效率提高,即规模报酬递增的同时,随着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 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对于GDP的理解,以下几点要注意: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的 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 入GDP。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 (4)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属 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

和国际部门。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Y表示GDP,则支出法核算GDP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 Y=C+I+G+NX。 3.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答案要点:(1)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GDP 高低或人均GDP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2)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 (3)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4)GDP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4.何为通货膨胀?怎样描述它? 答案要点: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持续地上升的情况。通货膨胀的程度是用通货膨胀率来反映的,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如果以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 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对于GDP的理解,以下几点要注意: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 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 计入GDP。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 值。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 (4)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 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

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Y表示GDP,则支出法核算GDP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 Y=C+I+G+NX。 3.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答案要点:(1)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GDP高低或人均GDP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2)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 (3)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4)GDP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4.何为通货膨胀?怎样描述它? 答案要点: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持续地上升的情况。通货膨胀的程度是用通货膨胀率来反映的,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如果以

西方经济学的习题与答案

第1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判断题 1.经济学认为商品价格是影响其需求的唯一因素。() 2.在经济学中,商品的需求量一般不可能为负值。() 3.需求规律是对负斜率的需求曲线的反映。() 4.经济学上,市场供给指的是新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但现在还没有卖出去的产品。() 5.供给曲线是企业对于不同数量的某商品所愿接受的最低价格的轨迹。() 6.需求价格弹性为负,除了说明需求与价格反向运行外,在经济学上没有其他的意义。 7.|E d|→∞,意味着需求曲线是垂直于横坐标的一条直线。() 8.需求弹性越大的商品,其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小。() 9.需求随消费者收入提高而减少的商品就是低档商品。() 10.一般来说,生产周期长的产品,其供给弹性较大。() 11.对任何商品来说,长期性的需求弹性总是比短期性的需求弹性要大。() 12.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生产者承担的增税比例就越小。() 13.经济学上对某产品的需求意味着人们希望拥有市场上的该产品。() 14.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多于影响需求量变化的因素。() 15.正常情况下,Qs=a+bP可以用来表示某产品的供给函数(a和b均为大于0的常数)。() 16.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关产品的价格上升会促使某产品的供给增加。() 17.如以横轴代表需求量Q,纵轴代表价格P,则dP/dQ是需求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的斜 率。() 18.若需求曲线为直线,则曲线上的每一点的点弹性之绝对值都是相等的。() 19.若产品一定幅度(百分比)的价格下降会导致该产品同等幅度(百分比)的销售量 增长,则生产该产品的厂商的收益不变。() 20.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必定为负值,但理论分析上一般取其绝对值。() 21.某产品的替代品越多,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22.某商品价格下降,其互补产品的需求会上升。() 23.一般而言,供给弹性大的产品,其需求弹性较小。()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名词解释(5,15)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 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 而且能够提供出售该种商品的数量。(需求是指生产者既有出售的愿望又有出售的能力的有效供给)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支付之间的差额。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寡头市场:寡头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这样的一种市场组织。 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二、简答(3,16) 完全竞争市场形成的条件

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每一个消费者和每一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的控制力量,他们每一个人都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 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 所有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这意味着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和毫无困难的) 信息是完全的(由于每一个买者和卖着都知道既定的市场价格,都按照这一既定的市场价格进行交易,这也就排除了由于信息不畅通而可能导致的一个市场同时按照不同的价格进行交易的情况) 无差异曲线形成的特征 函数是连续的,有无数条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远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无差异曲线相互平行 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这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任何一条市场需求曲线都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由商品自身价格因素变动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被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这些其他因素变化所导致的市场需求数量的变化,通常称为需求的变动。(由非价格因素变化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本身发生了移动,(线的移动),即形成了一条新的曲线;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既定的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发生了移动(点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这些其他要素变化所导致的市场供给数量的变化通常称为供给的变动。(由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引起的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被称为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在影响商品供给数量的诸多因素中,如果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只考虑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对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影响,则用一条供给曲线来表示。(由商品自身价格因素的变动引起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被称为供给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本身发生了移动(线的移动),即形成了一条新的曲线;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既定供给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点的移动)。 等产量曲线特征 等产量曲线连续并且有无数条 离远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产量越高 等产量曲线相互平行 等产量曲线凸向远点

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 d Q = 50-5P和供给函数 s Q =-10+5P代入均衡条件 d Q = s Q ,有: 50- 5P= -10+5P 得: Pe=6 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需求函数 d Q =50-5p ,得: Qe=50-5 20 6= ? 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 s Q =-10+5P ,得: Qe=-10+5 20 6= ?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如图1-1所示.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 数 d Q =60-5p和原供给函数 s Q =-10+5P, 代入均衡条件 d Q = s Q ,有: 60-5P=-10=5P 得 7 = Pe 以均衡价格 7 = Pe代入d Q =60-5p ,得 Qe=60-5 25 7= ? 或者,以均衡价格 7 = Pe代入s Q=-10+5P, 得 Qe=-10+5 25 7= ?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7 = e P , 25 = Qe (3) 将原需求函数 d Q =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 供给函数Q s=-5+5p ,代入均衡条件 d Q = s Q ,有: 50-5P=-5+5P 得 5.5 = e P Q Q d Pe - Qd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参考答案: 一、思考题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什么基本经济问题引起的,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答: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性问题引起的,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存在的理由和必要。 稀缺性是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基础性概念。稀缺性是指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所拥有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欲望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而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物品和提供劳务的资源与人们的欲望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稀缺性。 由稀缺而产生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如何将稀缺性的、竞争性的和生产性的资源在现在和将来、在生产各种商品和劳务之间做出选择,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这是关于稀缺资源配置问题。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这就是说,在可供选择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务中,生产哪些种和生产的数量是多少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用于某一种产品生产的资源太多,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必然会减少。社会是以怎样的次序和什么样的机制来分配稀缺资源以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第二,如何生产即应用何种技术来生产物品是用蒸汽还是用水力或原子能发电多用劳动少用资本和土地,还是恰恰相反生产是大规模还是小规模怎样区别一种生产方法是高效率的还是低效率的第三,为谁生产即社会总产品以何种尺度分配给不同的个人和家庭谁得什么得多少为什么穷人仅有一点点,而富人拥有的太多这种分配是公平的吗 由稀缺性而引起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能否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在资源、需要和技术的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和劳务这是关于经济效率问题。“经济”这一词的最初含义就是效率、节约和避免浪费。作为一门研究经济的学问,经济学研究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同样的满足,或以同样的代价获得更大的满足。如果社会能以更便宜的方法生产,这意味着这个社会将生产更多的产品和劳务,从而得到更大的满足。 西方经济学认为,稀缺性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一直困扰人类的一个难题,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的问题。每个经济社会都面临很多经济问题,但西方经济学认为,任何社会——不论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如何,也不论它处在什么历史年代——的经济问题都导源于一个基本的经济事实或矛盾,即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个基本矛盾,因此便产生了社会的基本经济问题,产生了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从根本上说,经济学是与稀缺性进行斗争的一门学问。 ;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并没有摆脱稀缺性,这是事实。但是,稀缺性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的问题吗第一,事实上,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潜在的自然资源是无限的。自然资源的稀缺实际上反映了人还没有充分利用无限的自然资源,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人还不具备利用无限资源的充分知识。第二,不能把人类历史的特定时期(商品经济)的特定阶级(资产阶级)的欲壑难填的贪婪之心当作既定存在的事实,或者当作自然的合理的现象,而以各种手段刺激或助长其无限膨胀。人的需要不仅仅是个生理的范畴,还具有社会的内容。道德、理想追求、教育、文化素质等因素都会影响和制约人的需要。因此,解决资源稀缺性与人的欲望无限性矛盾的关键在人本身,在于人的智慧、能力的解放。 2.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答: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研究构成整个经济制度的各个经济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研究这些单个单元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由于这些决策是市场上或通过市场进行的,各种商品和劳务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doc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填空题 1.在图形上,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_____________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_______ 。 2.需求缺乏弹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变动的比率小于 __________________ 变动的比率。 3.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__________ 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___________ 分析法。 4.停止营业点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 与 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的。 5.正常利润是一种特殊的工资,其特殊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_______________ 动,而生产技术 的变动引起_________________ ■勺变动。 8.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表示。 9.当边际产量为零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最大。 10.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的关键差别是完全竞争产品_________________ 差别,而垄断竞争产品______________ 别。 答案: 1.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2.需求量价格 3.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 4.平均可变成本价格水平 5.其数额远远高于一般劳动所得到的工资 6.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7.供给量供给 8.计量并加总求和 9.总产量 10.无有 单项选择题 1.均衡价格随着:()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大多数题目都有,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有一点不确定的是G—L指数,大家再上网查看看,是乘100还是乘1?希望可以给你们帮助,预祝大家顺利通过!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1.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思路: (1)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

西方经济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绝对数量很少 D、商品相对于人们的购买力不足 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D、国民收入决定. 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 ) A、市场出清 B、市场失灵 C、均衡 D、完全竞争 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因为() A、研究方法不同 B、研究对象不同 C、研究范围不同 D、判别标准不同 5、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难以确定 2、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没有影响 3、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难以确定 4、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 A、都是由于一种原因引起的 B、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变动所引起,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所 引起 C、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一种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动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因素引起的 D、是一回事. 5、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价格提高 D、价格下降 6、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 ) 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B、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C、需求量的减少 D、价格下降 7、按照需求定理,需求曲线是一条( ) A、垂直直线 B、水平直线

西方经济学试题与答案.doc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整个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其原因是() A.需求增加 B .需求减少 C. 价格提高 D .价格下降 2.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减少 B. 不变 C .增加 D .难以确定 3 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A.小汽车 B. 服装 C .食盐 D .化妆品 4.商品的边际效用随者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 A. 递增 B .递减 C .先减后增 D .增后减 5.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交之点 C.高原点最近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消费可能线上的任何一点 6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 A.递减 B .不变 C. 递增 D .先增后减 7.等产量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表明的是() A. 产量增加 B. 产量减少 C. 产量不变 D .价格提高 8.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 U 型,是因为() A.外在经济 B.在经济C.规模经济D.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9.下列项目中属于可变成本的是() A.折旧B.正常利润C.管理人员的工资D.生产工人的工资 1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一定是() A.相切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B.相切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相交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D .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 10分。) 1. 资源配置要解决的问题是() A. 生产什么 B .如何生产 C. 为谁生产 D .充分就业 E. 通货膨胀 2.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 A.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 B .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C. 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D .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E. 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3. 引起在经济的原因有() A.使用更先进的技术 B .厂商之间的合作 C.综合利用 D .行业扶植 E. 管理水平提高 4.通货膨胀理论包括() A.需求技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B. .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C. 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D .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E. 滞胀理论 5. 经济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是() A.生产迅速增加 B .投资增加 C 信用扩 D.价格水平上升 E. 失业严重 三. 名词解释 ( 每小题5分 , 共20分 ) 1 . 供给的变动 2 . 规模收益递增 3.结构性失业 4.需求管理 四.简答题 (每小题5分 ,共 20分 ) 1 . 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什么影响? 2 . 说明牙膏社种产品的市场结构及其形成条件. 3 . 简述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法.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39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一项是( ) A.失业 B.价格总水平提高 C.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2.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3.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B.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的需求 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 4.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集中在( )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B.无差异曲线上 C.预算约束曲线上 D.需求曲线上 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A.一年之内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 C.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 D.只能调整一年生产要素的时期 6.假如厂商生产的产量从1000单位增加到1002单位,总成本从2000美元上升到2020美元,那么它的边际成本等于( ) A.10美元 B.20美元 C.2020美元 D.2美元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 B.商标注册费是可变成本 C.购买原材料的支出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D.补偿机器设备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不变成本 8.下列行为中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的一项是( ) A.飞机制造业 B.烟草业 C.日用小商品制造业 D.汽车制造业 9.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等于( ) A.边际成本 B.平均成本 C.市场价格 D.边际收益 10.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 A.要素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C.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D.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减 11.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 A.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增 B.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减 C.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增 D.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