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练习题一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练习题一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练习题一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练习题一

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崇庆中学高2015级化学集备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

B.从第一周期到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价电子数和族序数是一致的

C.主族元素中(氢除外)族序数越小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D.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2.下列各组中的元素用原子序数表示,其中都属于主族的一组元素是

A.2、4、6 B.19、20、21 C.1、3、5 D.8、16、18

3.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元素原子的

A.原子量和核外电子数 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C.原子量和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

4.在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A.制农药的元素 B.制催化剂的元素

C.做半导体的元素 D.制耐高温合金材料的元素

5.下列关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性质从左到右变化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6.下列气态氢化物中,按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是

A.HI、HBr、HCl、HF B.HCl、HS、PH、SiH 432 C.HO、HS、HCl、HBr D.HF、HO、CH、NH 34222.下列各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渐弱,酸性渐强的是7.

A.NaOH、Mg(OH)、HPO、HSO B.KOH、NaOH、HClO、HSO 42244 324 C.Be(OH)、Ca(OH)、HBrO、HClO D.Mg(OH)、Ba(OH)、HPO、HSO4

4 423242228.同主族3种元素X、Y、Z,已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XO>HYO>HZO则下列444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X<HY<HZ

C.非金属性X>Y>Z D.气态氢化物还原性HX>HY>HZ 9.R元素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对R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R元素处于3周期ⅥA族 B.R元素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共有14个电子 D.元素最低化合价为-2价

10.某元素Y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2.8 g该元素的单质与氧气充分反应,可得6.0g化合物YO,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2①.第三周期②.第二周期③.第ⅣA族④.第Ⅴ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1.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X和Y,X的原子序数大于Y,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Y的二价阴离子和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关于X和Y 形成的化合物Z的说法正确的是

A.Z是酸性氧化物 B.Z的水化物是碱

C.Z的化学式为XY D.Z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硫酸212.A、B、C 3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数都比氩原子少,若A和C处于同一主族,A和B的核电荷数之差为5,B原子的M电子层比L电子层少2个电子,则A、B、C 3种元素分别为

A.Li、Na、S B.Na、S、Li

C.Na、K、Br D.K、Br、Na

13.X和Y 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A.X>Y>Z B.Y>X>Z C.Z>X>Y D.Z>Y>X

14.短周期元素X和Y能形成XY化合物,若X的原子序数为m,Y的原子序数为n,则m和n不可4能的关系是

A.m-13=n B.n+5=m C.m+8=n D.n-11=m 15.某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两个电子,该元素

A.一定是金属元素 B.一定是ⅡA族元素

C.一定是过渡元素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不是金属元素16.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非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B.短周期元素中,元素符号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的元素共有7种

C.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D.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一定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17.与的两种微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

B.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C.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D.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相同

18.X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XO,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43 A.XH B.XHC.HX D.HX

2 3 4

n-核外有x个电子,w克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的19.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它的阴离子X物质的量为()

A.B.

C.D.

20.某一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A.只有x+1 B.可能是x+8

C.可能是x+2 D.可能是x+1或x+11或x+25

二、填空题

2.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________,原子电子层数.________倍的元素是2,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________和核

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是

3.已知X、Y是前20号元素,X、Y的最外层有n和m-5个电子,次外层有n

+2和m个电子,则X、Y为________和________(写出元素符号).

4.某元素的原子具有3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上有5个电子,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写出它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5.原子序数为34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

________.

6.A、B、C 3种短周期元素,A、B为同一周期,B的原子序数比A的原子序数

大1,B和C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原子比C原子多8个电子,3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3,3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则3种元素的名称

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其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写元素

符号)________,写出3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按酸性逐渐增强的顺序排列)________.

7.取钠、镁、铝的单质各1g,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快的是________,产生氢气最多的是________,反应中失电子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_,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____,生成氢气的物质.________的量之比是

第1章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

第1章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2.X、Y两元素是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如果X 原子半径比Y的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X的比Y的强 B.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C.X的阴离子比Y的阴离子还原性强 D.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 3.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W B.金属性:Y﹥Z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W D.原子半径:Y﹥Z﹥X 4.X、Y、Z、W、E五种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按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序数为5个连续的自然数)的顺序排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元素的负化合价为-2时,E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一定为+7 B.Y(OH)n为强碱时,X(OH)n也一定为强碱 C.H n WO m为强酸时,E的非金属性一定很强 D.H n ZO m为强酸时,E的单质具有强还原性 5.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序数相同;d与a同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 C.原子半径:d>c>b>a D.d的单质的氧化性比a的单质的氧化性强 二、有机推断题 6.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的一种单质是熔点高、硬度大的宝石,Y的原子半径在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X和Z同主族,由X、Y 和Z三张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回答下列问题:(1)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 (2)Z元素是___(填元素符号),由X和Z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___。 (3)四种元素中(填元素符号)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___。 三、填空题 7.(1)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必修2专题一第1单元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二) 课时5 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二)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理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它的原子结构、元素化学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学习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周期表的编制过程,了解科学发现和发展的过程 2.认识周期表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难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学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设计思路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学会使用周期表是本单元的主要目的,因此要认识周期表的结构,要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学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学生并不陌生,从初中开始,学生就把周期表作为一个学习的工具在使用。本次周期表的学习,要更加全面、系统地来学习,要引导学生运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来推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经学习过,此处应利用周期表知识来解释它们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利用元素周期表体现元素周期律来复习巩固周期律中所学的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全面认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弄清下列问题: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的什么位置?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又在周期表的什么位置?为什么金属分布在左下角?为什么非金属分布在右上方?强调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它的原子结构、元素化学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通过元素周期表内容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那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之间,是否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呢?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表》是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节内容,是对必修一各族元素化合物的总结和升华,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元素周期表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法,是化学学习的基石。 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首先介绍元素周期表,再通过一些事实和实验归纳元素周期律。 本节从新闻情境素材“元素周期表的4个新成员”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探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 本节内容要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本课是时内容要求达到“初步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在初中对于周期表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周期表有了初步了解,但主要是机械记忆,对于结构的不够理解,容易遗忘,不会运用周期表解决具体问题。这一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所

以,如何能够通过情境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周期表结构,建立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新方法,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观察元素原子结构,揭示元素周期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抢答培养竞争意识。 (2)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的概念 2、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编排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启发探究,合作讨论。 六、教学过程 【引言】【情景】创设情境:“元素周期表的4个新成员”新闻素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本节书的总体思路是在初中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元素周期表,突出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后,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得出元素性质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密切相关的结论,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原子核与元素的性质是否有关引出核素概念,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在教学时可将本节教材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其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二课时主要探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三课时探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小结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密切相关后,学习核素及同位素概念。 二、学情分析 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简介以及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等知识已有所了解,从元素周期表中能够获取元素名称、符号、原子序数、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知道最外层电子数为8(第一周期为2)的结构化学性质稳定,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结合学生过往已有的知识,本节课将从实验出发,以一系列的实验事实凸显元素的原子结构(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深刻理解“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的含义。 教材中对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探究通过实验归纳得出,这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并进行对比归纳;对卤族元素化学性质的探究则将实验事实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这对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能够从文字中筛选出关键内容进行对比,归纳出“递变性”规律。另外,本节课除了要让学生发现同一主族元素“递变性”外,还要从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归纳出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要求学生有较为全面的思维能力,能够充分挖掘未知的潜在性规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在学过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之后,结合《化学1(必修)》中学习的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通过对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强弱的探究,整合Ⅷ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对金属钾性质的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归纳得出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体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以下简称“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化学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旧教材是根据第3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通过归纳得出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而新教材则是在学过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之后,让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理论预测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和金属钾性质,再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教材这样处理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来指导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以第3周期元素和ⅦA、ⅠA族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 2、了解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3、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4、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活动·探究”,学会运用具体事物来研究抽象概念的思想方法; 2、通过“阅读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整体学习,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对门捷列夫的预言和一些化学元素的发现等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2、通过对元素“位、构、性”间关系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树立“事物的普遍联系”和“量变引起质变”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作用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下探究和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准备 1、第1课时前,布置学生预习并准备实验探究方案; 2、第2 课时前,教师绘制“ⅦA族元素原子结构和性质比较”表格,并布置学生完成。 3、第3 课时前,布置学生上网查阅“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归纳法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必修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 课题: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授课班级高一 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 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过程 与 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周期表的结构 2、自主探究:探究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编制过程的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历程, 并以此来引导自己的实践,同时促使他们逐渐形成为科学献身的高贵品质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学生 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难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周期: 三短,四长 2. 族: 主族:短周期+长周期 A 副族:完全长周期 B 0族:稀有气体元素 Ⅷ族:8,9,10纵行 3.过渡元素:副族+第Ⅷ族 元素位置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视频]《元素周期表之歌》 [引言]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112种元素,并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探索发现新的元素。早在人们发现元素的那一刻起,科学家们就一直探索元素的奥秘,这些元素性质不同,有的活泼,有的不活泼。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呢?元素周期表是根据什么得来的呢?这得从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说起了 讲解元素周期表发展历程 [讲]门捷列夫总结前人的不足,按照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将不同种类的元素排入周期表。于是得到了我们今天的元素周期表。在这张表里原子核电荷数即为原子在周期表中的序数。根据我们初中所学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即可得到以下的结论。 [板书]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过渡]今后,我们只需知道原子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就能知道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序了。那我们要想再具体的定位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需要更加详尽的表述喽。 [提问]请同学们数一数,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 7个横行 [讲]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个族。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 [板书] 1.周期: [讲]下面请同学们看元素周期表中的前三周期,确定每一周期有多少种元素。然后,在试着数数下面的几个周期,确定每一周期有多少种元素 第一周期2种,第二、三周期8种,第四、五周期18种 第六周期和第七周期由于分别有镧系和锕系元素存在,所以这两个周期应该有32种元素。由于第七周期还有部分元素未发现,所以目前在元素周期表中只有26种元素。一、二、三周期元素种类较少,我们称之为短周期,其它四个周期为长周期。第七周期为排满,故有时也被称为不完全周期。帮助学生正视科学探索的艰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执着理念 结合核外电子排布知识 以第三周期前三种元素:Na、Mg、Al 核外电子排布为例 重点内容 逐层分析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知道了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那么,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门捷列夫当时怎样认为的 [生]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门捷列夫认为元素的性质是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 [师]不但门捷列夫是这样认为的,在他之前的纽兰兹、迈耶尔、德贝莱纳等在探索元素周期律时也是以此为标准的。与他们不同的是:门捷列夫并没有机械地完全相信当时所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从而,使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出现了质的飞跃。 这也说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在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所说:“没有可靠的原子量,就不可能有可靠的分子式,就不可能了解化学反应的意义,就不可能有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没有周期表,则现代化学的发展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怎样得出来的呢 [生]元素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师]这里的“一种碳原子”指的是哪种碳原子呢 [生]是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 [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真的是这样计算出来的吗要想知道究竟,我们还须了解以下两个概念。 [板书]四、核素、同位素 [师]我们以前学过元素,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知道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那么,它们的中子数是否相同呢 科学研究证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组成氢元素的氢原子,就有以下三种: [投影展示]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原子符号质了数中子数氢原子名称和简称 ①1 1H 氕(H) ②2 1H 氘(D) ③3 1H 氚(T) [问]1 1H、3 1 H分别表示什么 [生]1 1H表示一个质量数为1、质子数为1的原子;3 1 H表示一个质量数为3、质子数为1的原 子。 [师]根据第一节所写内容,填写表中空白。 [请一个同学把答案填写在胶片上] 答案: 10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 白水县仓颉中学丁江龙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解释这些变化规律; 2、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3、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4、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钠、镁、铝原子失电子能力的递变”的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总结的能力,并认识对比试验中条件控制的重要性; 2、通过“硅、磷、硫、氯原子得电子能力的递变”的探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利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这些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对门捷列夫的预言和一些化学元素的发现等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2、通过对元素“位、构、性”间关系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树立“事物的普遍联系”和“量变引起质变”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作用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下探究和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准备 1、第1课时前,布置学生预习并准备实验探究方案; 2、第2 课时前,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ⅦA族元素原子结构和性质比较”表格。 3、第3 课时前,布置学生上网查阅“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归纳法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它对我们化学有什么作用呢?大家知道,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人类只发现了六十多种元素,因此他做过很多大胆的预测,如他就预测在硅和锡之间存在一种元素—-“类硅”,15年后该元素被德国化学家文克勒发现,为了纪念他的祖国,将其命名为“锗”。 【投影】 【设问】你知道门捷列夫是如何做出如此准确的预测的吗? 【点评】通过展示门捷列夫预言的准确性和锗元素名称来历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引导他们关注元素周期表的重要作用。 【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一、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复习课程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长武中学陈宝凤 一、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表》是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节内容,所有的化学知识都会用到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科的基石。 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首先介绍元素周期表,再通过一些事实和实验归纳元素周期律。 本节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元素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卤素元素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主族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本节内容要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本课是时内容要求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初步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三对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都有初步了解,但在学习中较多是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易遗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这一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堂化学课,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比较枯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从方法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一内容应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40907063 丁胜根) 一、教材分析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本节书的总体思路是在初中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元素周期表,突出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后,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得出元素性质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密切相关的结论,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原子核与元素的性质是否有关引出核素概念,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在教学时可将本节教材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其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二课时主要探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三课时探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小结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密切相关后,学习核素及同位素概念。 二、学情分析 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简介以及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等知识已有所了解,从元素周期表中能够获取元素名称、符号、原子序数、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知道最外层电子数为8(第一周期为2)的结构化学性质稳定,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结合学生过往已有的知识,本节课将从实验出发,以一系列的实验事实凸显元素的原子结构(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深刻理解“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的含义。 教材中对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探究通过实验归纳得出,这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并进行对比归纳;对卤族元素化学性质的探究则将实验事实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这对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能够从文字中筛选出关键内容进行对比,归纳出“递变性”规律。另外,本节课除了要让学生发现同一主族元素“递变性”外,还要从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归纳出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要求学生有较为全面的思维能力,能够充分挖掘未知的潜在性规律。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表》是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节内容,所有的化学知识都会用到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科的基石。 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首先介绍元素周期表,再通过一些事实和实验归纳元素周期律。 本节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元素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卤素元素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主族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本节内容要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本课是时内容要求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初步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三对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都有初步了解,但在学习中较多是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易遗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这一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堂化学课,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比较枯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从方法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一内容应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抢答对身边元素有所了解和重视,分组画曲线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在学过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之后,结合《化学1(必修)》中学习的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通过对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强弱的探究,整合ⅧA 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对金属钾性质的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归纳得出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体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以下简称“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化学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旧教材是根据第3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通过归纳得出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而新教材则是在学过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之后,让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理论预测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和金属钾性质,再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教材这样处理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来指导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以第3周期元素和ⅦA 、ⅠA 族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 2、了解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3、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4、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探究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强弱 通过寻找新材料、探矿等实例 通过整合ⅦA 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预测钾的性质 元素周期 表的应用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认识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 了解元素周期表在哲学、指导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意义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 伟大成就是什么?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原则来排列元素的?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哪种依据更科学?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周期表的结构。 2、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周期表的结构。 2、自主探究: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的 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图1—1门捷列夫 1、通过化学史学习,培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2、使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2)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门捷列夫吗?他的伟大成就是什么?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原则来排列元素的?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哪种依据更科学? 二、元素周期表 绘制出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图1—2元素周期表

我们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可见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间存在着关系:原子序数═ 核电核数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问题: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横行、纵行?即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18个纵行,除了8、9、10三个纵行称为第Ⅷ族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族,故共有16族。 每一横行中各有多少种元素? (1).周期 (2)、族: a.主族和副族对比; 还有一个第0族和一个Ⅷ族。 (3)、过渡元素: 周期表中从ⅡA 至ⅢA 族之间的10个纵列(7个副族加Ⅷ族)统称过渡元素 。 ※元素周期表结构记忆方法: 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三短四长。 纵列称作族(18纵行16族):7主、7副Ⅷ和“0”;Ⅷ族最贪婪(8、9、10列占); ⅡA 、ⅢA 夹10列(7副加Ⅷ称过渡);镧锕各十五,均属ⅢB 族. (4)、周期表中有些族的特别的名称。例如: 第IA 族:碱金属元素 第VIIA 族:卤族元素 0族:稀有气体元素 2、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周期(7个横 行,7 个周期) 短周期(3 个) 第1周期(共2 种元素) 长周期(3 个) 第7周期,目前发现 26 种元素 第2周期(共8 种元素) 第3周期(共8 种元素) 第4周期(共18 种元素) 第5周期(共18 种元素) 第6周期(共 32种元素) ,最多有32种元素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4课时作业

第 1 节 元素周期表 第 4 课时 1.下列碱金属中密度最小,熔沸点最高的是 A .锂 B .钠 C .钾 D .铯 2 .物质燃烧时,火焰呈紫色的一定含有 A ?钾原子 B ?钾元素 C ?钾离子 3.关于锂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 错误的是 (a )与水反应比钠剧烈;(b )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小;( 吸收 二氧化碳;(d )它的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钠的相同; 4.下列有碱金性铷(Rb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灼烧氯化铷时,火焰有特殊颜色 B .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 C .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 D .氢氧化铷是弱碱 5.将 6.2g 钾钠合金投入足量水中, 则合金中 K 和 Na 物质的量比 为 A ) 1:1 ( B ) 1:2 ( C ) 2:1 ( D ) 3:1 6.某合金含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取 况下)则此合金的另一种碱金属可能是 A 、铯 B 、钾 C 、 钠 D 、锂 7.氢化钠(NaH )是一种白色的离子晶体,其中钠是 +1价,NaH 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 NaH 在水中显酸性 B 、 NaH 中的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相同 C 、 NaH 中氢离子很容易得到电子 D 、 NaH 中氢离子可被还原成氢气 & O.lmol Na 2O , Na 2O 2的混合物溶于水后,正好被 100g7.3%的盐酸中和。则原混合物中 Na 2O 与Na 2O 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1: 1 B 、3: 4 C 、2: 1 D 、任意比 9.由 Na 2O 、 Na 2O 2、 Na 2CO 3、 NaHCO 3、 NaCl 中的某几种组成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足 量盐 酸,有气体放出,将放出的气体通过过量的 NaOH 溶液后,气体体积有所减少,若将 上述混合物在空 A 、只有(a ) B 、( 6和(e ) C 、(为和(c ) D 、(玄)和(d ) 姓名: ___ 成绩: ___ () () D .钾的化合物 c )它的氧化物暴露于空气中易 : e )它是还原剂 反应后用 2mol/L 的硫酸溶液 50mL 恰好中和所生成的碱, 9.8g 该合金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 4.48LH 2(标准状 ()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精)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知识与技术 1、知道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初步学会 运用元素周期表。 2、知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理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它的原子结构、元素化学性质三者之间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运用直接观察法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运用逻辑推理方法研究学习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采用研究性学习学方式学习有关周期表的史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周期表的编制过程,了解科学发现和发展的历程。 2、认识周期表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学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元素周期律的有关内容,现在请大家来完成一个任务:将1—18号元素排列在一张表格中,这张表格必须体现出周期律内容。 学生活动,交流: 评价: 展示:元素周期表 投影: [问题与探究] 1、元素周期表有几行几列? 2、什么叫周期?什么叫族? 3、有几种不同的族?族是如何排列的? 4、如何确定周期和主族序数? 学生交流、讨论: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结构 1周期 短周期:第1、2、3行分别有2、8、8种元素 长周期:第4、5、6行分别有18、18、32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第7行有26种元素 2族 主族:(A)有7个 副族:(B)有7个 Ⅷ族:1个有3纵横 0族:1个 提问:请写出氮、铝、氖元素周期中的位置?

学生活动: 提问:通过以上练习你能看出这些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主要化合价与周期数及族的序数是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交流: 板书: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投影:指出下列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推测其主要化合价 学生回答: 投影:锂、钠、钾、铷、铯的性质具有哪些相似性? 学生活动 演示实验:钾与水反应 学生观察: 视频:锂、钠、钾、铷、铯与水反应 结论:性质相似,但金属性逐渐增强。 投影:氟、氯、溴、碘元素 讲述:(性质的递变) [练习] 依据碳、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下列空格中填上必要的内容。 [板书] (1)、核电荷数:碳氮 (2)、原子半径:碳氮 (3)、非金属性:碳氮 (4)、氧化性:碳氮气 (5)、热稳定性:甲烷氨气 (6)、酸性:碳酸硝酸 [结论] 同周期元素由左向右,随着核电荷递增,最外层电子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思考与探究] 根据氟、氯、溴、碘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对下列事实给出合理解释 (1)、它们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越来越难。 (2)、它们的单质与水反应越来越难。 (3)、氯、溴、碘的置换顺序为:氯>溴>碘。 (4)、它们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氟>氯>溴>碘。 (5)、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氯>溴>碘。 [结论]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同主族 (1)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元素在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元素周期表 3、领会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预习导学】 1、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是。所以同主族元素具有的性质,又有其性。元素周期表与和 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知该元素的和。 2、ⅦA族元素包括。 元素名称氟氯溴碘 最外层电子数 得电子能力 最高化合价 最低化合价 无 最高价氧化物对 应水化物(酸) 气态氢化物 相似性:其原子的最外层都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电子,他们原子得电子能力都,都是的非金属元素。它们都能形成气态氢化物,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都是,能与大多数金属,其单质常做剂。 递变性:从氟到碘,原子电子层数,原子半径,失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力。 ① F2、cl2、Br2、I2与H2化合的条件依次。 ② HF、HCl、HBr、HI 稳定性逐渐,还原性逐渐。 注意:氧族、氮族等非金属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类似ⅦA族元素,但非金属性比同周期的ⅦA族元素。 3、ⅠA族中的金属元素等称为碱金属元素。 第ⅠA族元素结构、性质探究【阅读课本P24观察·思考】预测金属钾的性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K与水反应

Na与水反应 (2)预测ⅠA族元素(又称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 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 图 原子 半径 失电子能 力 最高价氧化物 水化物及碱性 强弱 单质反应的剧烈程度 与水与O2 相似性:碱金属元素最外层都有个电子,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都是的金属元素,其单质都能与、等物质 发生反应,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般具有很强的。 递变性:但从锂到铯,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与氧气反应越来越。 ① Li、Na、K、Rb 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② LiOH、NaOH、KOH、RbOH 碱性逐渐。 4、元素周期表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阅读教材P24,填写】 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具有这一规律,可以利用元素周期表寻找。人们不但在处寻找半导体材料,还在中寻找优良的。目前,人们已经用做催化剂使石墨在高温和高压下转化成金刚石;广泛采用过渡元素做进行石油化工生产,而且通过少量的加入来改善催化剂的性能。位于元素周期表的过渡元素如等的单质,大多具有、等特点,人们利用以它们为原料制成的来制造火箭、导弹、宇宙飞船等。人们还利用元素周期表寻找合适的、等。 科学研究发现,地球上化学元素的分布与它们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原子序数是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较多,原子序数是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较少,处于地球表面的元素多数呈现,处于岩层深处的元素多数呈现;碱金属一般是强烈的,主要富集于,科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1第4章 第1节 课时2 元素周期表 核素学案

课时2元素周期表核素 发 展目标 体系构建 1.通过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认 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证据推理”的核心 素养。 2.知道A Z X的含义,知道元素、核素、同位 素的含义,培养“微观探析与模型认知”的 核心素养。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出现与演变 2.原子序数 (1)含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的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编排原则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 (2)族 ①主族,共七个主族:包括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分别在周期表的第1、2、13、14、15、16、17纵行。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 ②副族,包括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和第Ⅷ族,分别在周期表的第11、12、3、4、5、6、7纵行和在周期表的第8、9、10纵行。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 ③0族:在周期表的第18纵行,为稀有气体元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第一周期的He为2),原子结构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很难发生化学反应,化合价为零价,定为0族。 (3)常见族的别称:第ⅠA族(除氢外)—碱金属元素,ⅦA——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ⅣA、ⅤA、ⅥA族依次又叫碳族、氮族、氧族。 3.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的符号的意义 (1)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哪族?共有多少种元素? [提示]ⅢB;32。

(2)同一周期,ⅡA与ⅢA族的原子序数差一定为1吗?为什么? [提示]不一定,可能为1、11、25。 三、核素 1.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氢元素的原子核 原子名称原子符号(A Z X)质子数(Z) 中子数(N) 1 0 氕11H 1 1 氘21H或D 1 2 氚31H或T (1)核素: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2)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11H、D、T互称为同位素。 (3)核素(原子)符号 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核素(原子)表示为A Z X。 (4)同位素的特征 ①同一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②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同位素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 (5)同位素的用途 ①146C在考古工作中用于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②21H、31H用于制造氢弹。 ③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育种、给金属探伤、诊断和治疗疾病等。 ④利用18O作为示踪原子探究有机反应机理。 微点拨: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照该元素各种核素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的平均值。即M(元素)=M1×a%+M2×b%+M3×c%+…(其中M1、M2…为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b%…,为各核素的原子百分比。)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学设计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总体教学设想: 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掌握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多方式互动、多媒体展示和补充加之针对训练、课堂巩固、知识拓展、能力提升,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原则。全方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材整体分析: 本节在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之后,通过探究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通过整合ⅦA、ⅠA族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和探究金属钾的性质,使学生掌握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认识元素周期表,体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即位、构、性)的关系,初步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对学过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进行整合;同时体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以第3周期元素和ⅦA、ⅠA族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 2、了解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3、通过“钠、镁、铝原子失电子能力的递变”、“硅、磷、硫、氯原子得电子能力的递变”的探究,“预测金属钾的性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总结的能力;通过利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胶片 六、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胶头滴管、镁带、铝片、蒸馏水、酚酞试液、稀盐 酸、氢氧化钠溶液等 七、授课时间、班级: 2008年2月高一三班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4.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的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以此来引导自己的实践,同时促使他们逐渐形成为科学献身的高贵品质。 5.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6.使学生对核素、同位素及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有常识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核素、同位素。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用具 投影仪、胶片、元素周期表挂图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阅读、讨论、练习、探究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律,知道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把我们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之间的这种周期性很好地表现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元素周期表,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师]请大家拿出自己亲手绘制的元素周期表。 [学生取表,教师把元素周期表的挂图挂于黑板上] [师]根据元素周期律,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表,这个表就叫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不同的形式,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形式。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板书]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师]数一数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 [生](数后回答)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师]对。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族。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 [板书]1.周期 [师]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请大家阅读课本P104的有关内容。 [学生活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