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氯化亚砜MSDS

氯化亚砜MSDS

氯化亚砜MSDS
氯化亚砜MSDS

DMSO

二甲基亚砜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二甲基亚砜 英文名称: dimethyl sulfoxide;DMSO 定义: 一种氢键破坏剂。因其抗冻作用,可用于细胞的冻存;因其对大分子的变性作用,用于变性凝胶电泳等。 所属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方法与技术(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或DMSO),无色液体,重要的极性非质子溶剂。它可与许多有机溶剂及水互溶。二甲基亚砜具有极易渗透皮肤的特殊性质,造成使用人员感觉类似牡蛎般的味道。 [编辑本段] 基本资料 结构式 产品名称:二甲基亚砜 结构简式:(CH3)2-S-O 英文名:Dimethyl sulfoxide 别名:Dimethylsulfoxide; Methyl sulfoxide; Sulfinylbis (methane); DMSO 分子式:C2H6OS 分子量:78.12 CAS:登录号67-68-5 EINECS:登录号200-664-3 FEMA:登录号3875 物理化学性质密度:1.1 熔点:18.4-19.0°C 沸点:189°C

折射率:1.477-1.48 闪点:95°C [编辑本段] 简介 二甲基亚砜(DMSO)是一种含硫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H3)2SO,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的透明液体,具有吸湿性的可燃液体,既有高极性,高沸点,非质子,于水混溶的特性,毒性极低,热稳定性好,能溶于乙醇,丙醇,苯和氯仿等大多数有机物,被誉为“万能溶剂”。 二甲基亚砜广泛用作溶剂和反应试剂,特别是丙烯腈聚合反应中作加工溶剂和抽丝溶剂,作聚氨酯合成及抽丝溶剂,作聚酰胺,聚酰亚胺和聚砜树脂的合成溶剂,以及芳烃,丁二烯抽提溶剂和合成氯氟苯胺的溶剂等。除此之外,在医药工业中二甲基亚砜还有直接用作某些药物的原料及载体。二甲基亚砜本身有消炎止痛,利尿,镇静等作用,亦誉为“万灵药”,常作为止痛药物的活性组分添加于药物之中。 [编辑本段] 生产情况 生产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日本,法国和中国四个国家拥有二甲基亚砜的生产装置,截止1997年底美国,法国和日本三国现有的二甲基亚砜装置的生产能力已达3万吨/年。我国约1万吨年。 [编辑本段] 我国情况 生产情况 我国二甲基亚砜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很快。据统计,1992年我国二甲基亚砜生产能力已达4.5千吨/年,产量为2.6千吨;1995年创历史最高水平,生产能力达到8.7千吨/年(开车能力),生产量6千吨。1996年盘锦,太谷,榆茨,宜城等厂家共生产二甲基亚砜产品5千吨,外贸出口1.6千吨,国内销售量3.34千吨。我国二甲基亚砜生产装置均采用甲醇与二硫化碳为原料合成二甲基硫醚,温度380度,常压,同时可副产10%以上的甲硫醇等副产品。二甲基硫醚生产二甲基亚砜采用氧化和精制两个工序。 在氧化工序中,二甲基硫醚与二氧化氮(NO2)在液相中反应生成二甲基亚砜,同时二氧化氮被还原成氧化氮,采用逆流塔式液相氧化反应器,塔底温度60度,塔顶温度25度。二氧化氮由亚硝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备,被还原后生成的NO用氧气氧化重新制得二氧化氮。未反应的二甲基硫醚经闪蒸从产物中分离,再循环使用,二甲基亚砜粗产品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处理。

氯化亚砜特性及制备技术

氯化亚砜制备技术 氯化亚砜能溶解某些金属的碘化物,在水中分解为亚硫酸和盐酸。加热到约140℃则分解成氯、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硫。与磺酸反应生成磺酰氯,与格氏试剂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砜化合物。与羟基的酚、醇有机物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它的氯原子取代羟基巯基能力显著,有时还可取代二氧化硫、氢、氧 在工业上,氯化亚砜主要由三氧化硫和二氯化硫反应制得 SO?+ SCl? → SOCl? +SO? 其他制取方法包括: SO? +PCl5→ SOCl? + POCl? SO? +Cl?+ SCl? → 2SOCl? SO? + Cl? + 2SCl? → 3SOCl2 目前国内外合成氯化亚砜的主要工艺路线有如下几种: (1)氯磺酸法 第一,氯磺酸法生产的二氯化硫浓度低,质量较差,以此生产的氯化亚砜的纯度不高,限制了氯化亚砜在农药、制药行业的用途;第二,氯磺酸法在合成氯化亚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盐酸和二氧化硫混合尾气,由于盐酸和二氧化硫难以有效地分离,因此无法有效地回收利用混合尾气,只能用碱性液体中和排放,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污染了环境;第三,由于氯磺酸是强腐蚀物质,反应过程中又会产生盐酸和二氧化硫,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管道的腐蚀非常严重;第四,目前国内生产氯化亚砜采用釜式反应器和间歇生产模式,辅助生产时间长、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并且间歇生产很难做到完全密封,造成生产车间环境差、污染严重。 (2)五氯化磷——二氧化硫法 以五氯化磷、二氧化硫为原料生成氯化亚砜,收率为50%。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但生产成本高,且产物中通常有磷化合物、不易分离,故工业上较少采用。 (3)二氯化硫、三氧化硫法 以二氯化硫、三氧化硫为原料生成氯化亚砜,收率为80%。该方法工艺流程较简单,所得收率也较高,但反应激烈,不易控制,且反应后的二氧化硫气体不能重新使用,原料消耗较大,生产成本较高。 (4)三氧化硫法 三氧化硫法生产工艺较先进,产品质量高,无“三废”排放,但投资较大。由于所用原料三氧化硫贮运危险,该法适合与硫酸联产,三氧化硫采用保温输送,国外企业大多数采用此法。

废蚀刻液制取氯化亚铜工艺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环境工程 废蚀刻液制取氯化亚铜工艺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氯化亚铜是一种无机精细化工产品,为灰白或浅灰绿色粉末,它很早就被人们所了解和认识,并用于有机合成的催化剂、石油工业的脱硫剂及脱色剂、一氧化碳的吸收剂等[1]。近年来,人们对它的了解更为深刻,不断利用其优良的性能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上,特别是在有机还原反应中。石油化学工业生产中氯化亚铜常被用作脱色剂、脱硫剂及脱离剂,在油脂化工中被用作催化剂与还原剂,在染料工业中还用作实效型气体吸收剂[3]。 除上述应用外,在冶金工业、电镀工业及医药化工和农药工程(杀菌剂)、电池工业、橡胶工业等众多行业中,氯化亚铜的应用亦较深入且实际。氯化亚铜(高活性)也为有机硅工业生产甲基氯硅烷混合单体(以二甲基二氯硅烷为主导)的有效催化剂,氯化亚铜催化剂市场需求将相当广泛[6]。氯化亚铜的市场需求近年呈扩展趋势。如江西星火(蓝星)化工厂5万t/a有机硅混合单体已投产,2006年将扩产10万t,达到15万t/a.吉林石化公司103厂7.5万t/a有机硅混合单体装置已投产,2010年将扩产为17.5万t/a,再加之四川晨光院、北京二化、济南等地有机硅装置的扩(再)建,氯化亚铜的需求将不断上涨。 以蚀刻废液直接回收氯化亚铜,原子利用率高,可算是最为经济的途径。而且目前中国每年排放约40亿m3电镀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铜离子,若不进行回收,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因此用氯化铜蚀刻液制备氯化亚铜极具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5]。 印刷线路板厂排出的废液—氯化铜蚀刻液中,含有大量的CuCl和盐酸,目前回收和治理的主要方法是利用该蚀刻液制造胆矾(CuSO4·5H2O),该方法只是回收了其中的Cu,由于CuCh 蚀刻液制备CuC1,可以在其中加入铜粉,经反应生成CuC12,再用大量的水稀释即产生CuC1沉淀,但该法同样需用价格较高的铜粉[18]。在我们的工作中,选用价格较低且易于贮存与运输的Na2SO3作还原剂,在合适的pH值条件下,将蚀刻液中的CuCl还原为CuC12,进而制得CuC1沉淀。这样不仅可回收其中的Cu,还可回收其中大量的Clˉ。 为了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和人们健康,研究和开发酸性氯化铜蚀刻液的再生方法及再生

二甲基亚砜说明书

二甲基亚砜说明书中文名称:二甲基亚砜(DMSO) 英文名 :Dimethyl sulfoxide(DMSO) 别称:二甲亚砜 化学式: C2H6OS 分子量: 78.13 CAS登录号: 67-68-5 EINECS登录号: 200-664-3 熔点: 18.4 °C 沸点: 189°C 水溶性:能溶 密度: 1.100g/mL 外观:无色液体 闪点: 95°C 应用:有机高分子合成稳定溶剂 安全性描述:避光低温稳定 危险性符号:36/37/38 危险性描述:不可食用,接触就医 相对分子量: 78.078 供应商:乔羽生物 储存条件:2-8°C 低温避光保存

二甲基亚砜(DMSO)简介: 二甲基亚砜(DMSO)是一种含硫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的透明液体,是一种吸湿性的可燃液体。具有高极性、高沸点、热稳定性好、非质子、与水混溶的特性,能溶于乙醇、丙醇、苯和氯仿等大多数有机物,被誉为“万能溶剂”。在酸存在时加热会产生少量甲基硫醇、甲醛、二甲基硫、甲磺酸等化合物。在高温下有分解现象,遇氯能发生剧烈反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可作有机溶剂、反应介质和有机合成中间体。也可用作合成纤维的染色溶剂、去染剂、染色载体,以及回收乙炔、二氧化硫的吸收剂。 二甲基亚砜(DMSO)物理性质: 无色粘稠液体。可燃,几乎无臭,带有苦味,有吸湿性。除石油醚外,可溶解一般有机溶剂。能与水、乙醇、丙酮、乙醛、吡啶、乙酸乙酯、苯二甲酸二丁酯、二恶烷和芳烃化合物等任意互溶,不溶于乙炔以外的脂肪烃类化合物。 [1] 有强烈吸湿性,在20℃,当相对湿度为60%时,可从空气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70%的水分。该品是弱氧化剂,不含水的二甲基亚砜对金属无腐蚀性。含水时对铁;铜等金属有腐蚀性,但对铝不腐蚀。对碱稳定。在酸存在时加热会产生少量的甲基硫醇;甲醛;二甲基硫;甲磺酸等化合物。在高温下有分解现象,遇氯能发生激烈反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二甲基亚砜(DMSO)化学性质: 二甲亚砜还原生成甲硫醚。受强氧化剂作用氧化成二甲砜; 2.二甲基亚砜与酰氯类物质如氰尿酰氯、苯酰氯、乙酰氯、苯碘酰氯、亚硫酰氯、硫酰氯、三氯化磷等接触时,发生激烈的放热分解反应。与硝酸结合,生成(CH3)2SO·NHO3。与碳酸钡作用可使二甲基亚砜再生。与浓氢碘酸作用,生成二甲硫磺化合物。 3.二甲基亚砜有吸水性,用前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二甲基亚砜(DMSO)物性数据: 1、性状:无色黏稠透明油状液体或结晶体。具弱碱性,几乎无臭,稍带苦味,常用的有机溶剂。 2、相对密度(g/mL,20/4℃):1.100 3、相对蒸汽密度(g/L,空气=1):2.7 4、熔点(℃):18.45 5、沸点(℃):189 6、折射率:1.4795 7、黏度(mPa·s):1.987(25℃);2.2(20℃);1.290(50℃) 8、闪点(℃,开口):95 9、燃点:300~302℃ 10、蒸发热(KJ/mol,℃):52.92 11、熔化热(KJ/mol):13.94 12、生成热(KJ/mol):-197.66 13、燃烧热(KJ/mol,定容):1793.16 14、比热容(KJ/(kg·K),℃,定压):1.95 15、电导率(S/m,℃):3×10-8 16、蒸气压(kPa,℃):0.049 17、蒸气压(kPa,℃):0.101 18、蒸气压(kPa,℃):0.376

氯化亚砜安全技术说明书

编号:JM-EHS-MSDS-010 氯化亚砜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灼伤。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头晕、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C502435mg/m3(大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经眼:1380μg,重度刺激。 危险特性:本品不燃,遇水或潮气会分解放出二氧化硫、氯化氢等刺激性的有毒烟气。受热分解也能主生有毒物质。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在下具有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硫化氢、氯化氢、氯气。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5.环境标准: 美国车间卫生标准 4.9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防护服: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

高氯酸钠msds

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210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用亮绿萃取高氯酸根离子中流动注射歧管的发展[刊,英]/Burns D.T.;Chimpalee N.;Harriot M.//Anal.Proc.(London).-1989,26(1).-4~5 《分析化学文摘》1990.8. 5.环境标准: 美国灌溉水有害临界浓度1~10ppm(水稻)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蚀刻液分类及工艺流程

蚀刻液分类及工艺流程 一、目前PCB业界使用的蚀刻液类型有六种类型: 酸性氯化铜碱性氯化铜氯化铁过硫酸铵硫酸/铬酸硫酸/双氧水蚀刻液前三种常用。 二、各种蚀刻液特点 酸性氯化铜蚀刻液 1) 蚀刻机理:Cu+CuCl2→Cu2Cl2 Cu2Cl2+4Cl-→2(CuCl3)2- 2) 影响蚀刻速率的因素:影响蚀刻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溶液中Cl-、Cu+、Cu2+的含量及蚀刻液的温度等。 a、Cl-含量的影响: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与蚀刻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盐酸浓度升高时,蚀刻时间减少。在含有6N的HCl溶液中蚀刻时间至少是在水溶液里的1/3,并且能够提高溶铜量。但是,盐酸浓度不可超过6N,高于6N盐酸的挥发量大且对设备腐蚀,并且随着酸浓度的增加,氯化铜的溶解度迅速降低。添加Cl-可以提高蚀刻速率,原因是:在氯化铜溶液中发生铜的蚀刻反应时,生成的Cu2Cl2不易溶于水,则在铜的表面形成一层氯化亚铜膜,这种膜能够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过量的Cl-能与Cu2Cl2络合形成可溶性的络离子(CuCl3)2-,从铜表面上溶解下来,从而提高了蚀刻速率。 b、Cu+含量的影响:根据蚀刻反应机理,随着铜的蚀刻就会形成一价铜离子。较微量的Cu+就会显著的降低蚀刻速率。所以在蚀刻操作中要保持Cu+的含量在一个低的范围内。 c、Cu2+含量的影响:溶液中的Cu2+含量对蚀刻速率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溶液中Cu2+浓度低于2mol/L时,蚀刻速率较低;在2mol/L时速率较高。随着蚀刻反应的不断进行,蚀刻液中铜的含量会逐渐增加。当铜含量增加到一定浓度时,蚀刻速率就会下降。为了保持蚀刻液具有恒定的蚀刻速率,必须把溶液中的含铜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d、温度对蚀刻速率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蚀刻速率加快,但是温度也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45~55℃范围内。温度太高会引起HCl过多地挥发,造成溶液组分比例失调。另外,如果蚀刻液温度过高,某些抗蚀层会被损坏。 碱性氯化铜蚀刻液 1) 蚀刻机理:CuCl2+4NH3→Cu(NH3)4Cl2 Cu(NH3)4Cl2+Cu→2Cu(NH3)2Cl 2) 影响蚀刻速率的因素:蚀刻液中的Cu2+浓度、pH值、氯化铵浓度以及蚀刻液的温度对蚀刻速率均有影响。 a、Cu2+离子浓度的影响:Cu2+是氧化剂,所以Cu2+的浓度是影响蚀刻速率的主要因素。研究铜浓度与蚀刻速率的关系表明:在0~82g/L时,蚀刻时间长;在82~120g/L时,蚀刻速率较低,且溶液控制困难;在135~165g/L时,蚀刻速率高且溶液稳定;在165~225g/L时,溶液不稳定,趋向于产生沉淀。 b、溶液pH值的影响:蚀刻液的pH值应保持在8.0~8.8之间,当pH值降到8.0以下时,一方面对金属抗蚀层不利;另一方面,蚀刻液中的铜不能被完全络合成铜氨络离子,溶液要出现沉淀,并在槽底形成泥状沉淀,这些泥状沉淀能

二甲基亚砜

二甲基亚砜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二甲基亚砜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引起的中毒少见。常见症状有恶心、头痛和呼吸有大蒜味。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作用,引起皮肤发红、痒、表皮脱落。对皮肤有致敏性,可 引起荨麻疹。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可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能与酰氯、三氯硅烷、三氯化磷等卤化物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氧化硫。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面具,穿防毒服。穿上适当的防护 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 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或覆盖,收 集于容器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飞尘或石灰粉吸收大量液体。用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亚氯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 亚氯酸钠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最初编制日期: 版本: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亚氯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 sodium chlorite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传真: 联系电话: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化剂。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致命。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GHS危险性类别: 氧化性固体类别 1 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3 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2 皮肤腐蚀/ 刺激类别1B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 2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 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性说明: H271 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化剂。 H301 吞咽会中毒。 H310 皮肤接触致命。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73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P220 避开/贮存处远离服装/可燃材料。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83 穿防火/阻燃服装。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2 严防进入眼中、接触皮肤或衣服。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06+P360 如沾染衣服:立即用水充分冲洗沾染的衣服和皮肤,然后脱掉衣服。 ?P371+P380+P375 如发生大火和大量泄漏:撤离现场。因有爆炸危险,须远距离灭火。

废紫铜催化制备氯化亚铜新工艺

废紫铜催化制备氯化亚铜新工艺 李国庭1,卢国军2 (1.河北科技大学化工设计研究所,石家庄050018;2.河北张家口市益荣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介绍以废紫铜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铜直接同盐酸、空气中氧发生反应制备氯化亚铜的新工艺。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产品质量达到了GB1619-79的标准要求。该工艺具有原料消耗少,反应速度快,流程短,操作简单,生成成本低等特点。 关键词:紫铜;氯化亚铜;催化剂;生产工艺中图分类号:TQ13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990(2002)02-0040-02 1目前生产氯化亚铜的主要方法 1) 铜丝空气氧化法。系将铜丝直接和食盐—盐酸料液反应,同时通空气氧化,生成氯化亚铜—氯化钠络合物,经水解而得,反应式如下: 4Cu +4HCl +4NaCl +O →2 4NaCuCl 2+2H 2O NaCuCl 2 H 2→O CuCl ↓+NaCl 2) 硫酸铜法。系以硫酸铜为原料,与食盐进行复分解反应,得到二价铜盐,再用亚硫酸钠等还原剂还原而得。其反应式如下: 2CuSO 4+2NaCl +SO 2+2H 2→O 2CuCl ↓+2NaHSO 4+H 2SO 4 3)铜灰盐酸法。系将铜灰先氧化成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然后与饱和食盐水—盐酸反应,同时用紫铜粉还原,得到氯化亚铜—氯化钠络合物,经水解而得,反应式如下: CuO +2HCl +2NaCl →Cu 2NaCuCl 2+H 2O NaCuCl 2 H 2→O CuCl ↓+NaCl 4)废铜氯气氧化法。系将废铜在水相中通入氯气,在一定温度下将铜氧化成Cu 2+,Cu 2+再与过量的铜发生反应。反应式如下: Cu +Cl →2CuCl 2CuCl 2→+Cu 2CuCl ↓ 以上4种生产方法中,第一种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但反应速度慢、能耗高;第二种方法,因硫酸铜货紧价高,生产成本高,限制了其发展;第三种方法,原料只限铜泥,且要求铜与氧化铜比例1:1 (摩尔比),用铜粉还原,反应速度慢,产品纯度差。第四种方法,采用氯气氧化,生产成本较高。针对上述情况,经反复实验,开发成功了以废紫铜为原料直接催化制备氯化亚铜新工艺,产品质量达到了 GB1619-79标准。 2实验2.1 主要原料及规格 废紫铜:经过预处理除去漆皮及铁等杂质,铜含量≥99%;工业盐酸,HCl 含量≥20%;乙醇,C 2H 5OH 含量≥95%;催化剂,自制。2.2 反应原理 铜为不活泼金属,铜与空气中的氧反应是相当缓慢的,为了加快反应速度,经过数百次试验,寻找出了一种较为理想的催化剂,使铜在有空气存在下,直接同含有催化剂的盐酸溶液反应,迅速生成氯化亚铜沉淀,其反应机理: Cu +→催化剂 (氧化态)Cu 2++催化剂(还原态)催化剂(还原态)+O →2 催化剂(氧化态)Cu 2++Cu +2Cl →- 2CuCl ↓ 2.3工艺流程 本试验流程如图1所示。 →盐酸溶液配制水催化剂↓↓→反应铜↓↑ 空气 →过滤↓滤液→洗涤乙醇盐酸 ↓↓ →→→干燥筛粉产品 图1废紫铜催化制备氯化亚铜工艺流程 催化剂溶液的配制:在配制槽中首先加入一定量的工业盐酸,加水稀释到一定浓度,再加入催化剂,在搅拌下,将催化剂完全溶解待用。 把经过预处理的废紫铜加入到氧化塔中,按比例加入工业盐酸及催化剂溶液,然后开动空压机向氧化塔中鼓入空气,并打开蒸汽阀,加热反应液至 作者简介:李国庭,男,生于1965年,工程师,硕士,已发表论文20多篇。 04IN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 无机盐工业2002-03,34 (2)

氯化亚砜只是大全

氯化亚砜知识大全 物竞编号:0JZX 中文名称:氯化亚砜 英文名称:Thionyl chloride 别名名称:亚硫酰(二)氯亚硫酰氯氯化亚砜二氯氧硫氯化亚硫酰亚硫酰二氯二氯氧化硫更多别名:SOCl2 Sulfinyl chloride Sulfinyl dichloride 分子式:SOCl2

分子量:118.98 CAS号:7719-09-7 MDL号:MFCD00011449 EINECS号:231-748-8 RTECS号:XM5150000 BRN号:1209273 PubChem号:

1. 性状:无色液体,市售品常因轻度分解呈浅黄色,使用前最好重蒸馏。 2. 密度(g/mL,0/4oC):1.675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 4.1 4. 熔点(oC):-104.5 5. 沸点(oC,常压):76 6. 折射率(10oC):1.527 7. 黏度(mPa·s,0oC):0.80 8. 黏度(mPa·s,38oC):0.545 9. 闪点(oC):105

10. 蒸发热(KJ/mol):31.32 11. 生成热(KJ/mol):206.0 12. 电导率(S/m):2×10-6 13. 蒸气压(kPa,20oC):13.3 14. 蒸气压(kPa,50oC):42.9 15. 蒸气压(kPa,70oC):85.0 16. 蒸气压(kPa,75oC):99.5 17. 体膨胀系数(K-1):0.0010 18. 溶解性:能水解而生成SO2和HCl。能与苯、氯仿、四氯化碳等混溶。

1、本品有毒,其蒸气刺激眼睛和黏膜,液体触及皮肤能引起烧伤。 2、毒性比二氧化硫大,蒸气对呼吸道和眼结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皮肤接触引起灼伤。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24.15mg/m3(空气中)。猫吸入85mg/m3浓度的亚硫酰(二)氯蒸气,20分钟可引起死亡。 对水是稍微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乌洛托品MSDS中英文

乌洛托品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名称: Chemical Product: 化学品中文名称:六亚甲基四胺 Chemical Chinese Name:六亚甲基四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hexamethylenetetramine Chemical English Name:hexamethylenetetramine 分子式: C 6 H 12 N 4 Molecular Formula:C 6 H 12 N 4 分子量:140.18 Molecular Weight:140.18 成分/组成信息: 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主要成分:纯品 Key Component: Technical-pure Grade CAS No.: 100-97-0 危险性概述: Hazards Identification: 健康危害:生产条件下,主要引起皮炎和湿疹。皮疹多为多形性,奇痒,初起局限于接触部位,以后可蔓延,甚至遍及全身。 Health Hazard: The main cause of dermatitis and eczema during production conditions. Skin rashes are polymorphic, extremely tickle. It starts with the contacting area then spread even throughout the whole body. 急救措施: First Aid Measures: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Skin: Remove contaminated clothing and wash the skin wi t h SOAP and water thoroughly.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Eyes: L ifting the eyelid, with flowing water or normal saline flush. Seek medical advice.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Inhalation: Rapidly run away from the site to the fresh air. Keep respiratory tract clear. Have oxygen therapy if breathing is difficult. Take artificial respiration immediately, if breathing stops. Seek medical advice.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Ingestion: Drink enough warm water and induce vomiting. Seek medical advice.

化学工艺流程专题

化学工艺流程专题(2016) 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要领 1. 常见的化工术语 关键词 释 义 研磨、雾化 将块状或颗粒状的物质磨成粉末或将液体雾化,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以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 应更充分 灼烧(煅烧) 使固体在高温下分解或改变结构、使杂质高温氧化、分解等。如煅烧石灰石、高岭土、硫铁矿 浸取 向固体中加入适当溶剂或溶液,使其中可溶性的物质溶解,包括水浸取、酸溶、碱溶、醇溶等 浸出率 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的多少 酸浸 在酸性溶液中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过程 水浸 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过滤 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滴定 定量测定,可用于某种未知浓度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测定 蒸发结晶 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 蒸发浓缩 蒸发除去部分溶剂,提高溶液的浓度 水洗 用水洗去可溶性杂质,类似的还有酸洗、醇洗等 酸作用 溶解、去氧化物(膜)、抑制某些金属离子的水解、除去杂质离子等 碱作用 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 、促进水解(沉淀) 1

2. 常见的操作与答题 常见的操作答题要考虑的角度 加过量试剂使反应完全进行(或增大转化率、产率)等 加氧化剂氧化某物质,生成目标产物或除去某些离子 判断能否加其他 要考虑是否引入杂质(或影响产物的纯度)等 物质 分离、提纯 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馏等常规操作; 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提高原子利用率绿色化学(物质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的充分利用) 在空气中或在其 要考虑O2、H2O、CO2或其他气体是否参与反应或能否达到隔绝空气,防氧化、水解、潮他气体中进行的 解等目的 反应或操作 判断沉淀是否洗 取最后洗涤液少量,检验其中是否还有某种离子存在等 涤干净 ①调节溶液的酸碱性,抑制水解(或使其中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控制溶液的pH ②“酸作用”还可除去氧化物(膜) ③“碱作用”还可除去油污,除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等 ④特定的氧化还原反应需要的酸性条件(或碱性条件) ①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②使化学平衡移动;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 控制温度 ③控制固体的溶解与结晶(如趁热过滤能防止某物质降温时析出) ④控制反应速率;使催化剂达到最大活性 (常用水浴、 ⑤升温:促进溶液中的气体逸出,使某物质达到沸点挥发 冰浴或油浴) ⑥加热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 ⑦趁热过滤:减少因降温而析出的溶质的量 ⑧降温:防止物质高温分解或挥发;降温(或减压)可以减少能源成本,降低对设备的要求 ①水洗:通常是为了除去晶体表面水溶性的杂质 ②“冰水洗涤”:能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且防止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洗涤晶体③用特定有机试剂清洗晶体: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降低晶体的溶解度、有利于析出,减少损耗等 ④洗涤沉淀方法: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重复以上操作2-3次 表面处理用水洗除去表面可溶性杂质,金属晶体可用机械法(打磨)或化学法除去表面氧化物、抛光等 2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 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 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 CAS No.: 71-55-6 分子式: C2H3Cl3 分子量: 133.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1,1-三氯乙烷≥95.0% 71-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可引起心律不齐。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20 TLVTN: OSHA 350ppm,1910mg/m3; ACGIH 350ppm,1910mg/m3 TLVWN: ACGIH 450ppm,246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一级≥95.0%; 二级≥91.0%; 三级≥90.0%。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pH: 熔点(℃): -32.5 沸点(℃): 74.1

DMSO

二甲基亚砜 中文名称: 二甲基亚砜 英文名称: dimethyl sulfoxide;DMSO 定义: 一种氢键破坏剂。因其抗冻作用,可用于细胞的冻存;因其对大分子的变性作用,用于变性凝胶电泳等。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方法与技术(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结构式 产品名称:二甲基亚砜 结构简式:(CH3)2-S-O 英文名:Dimethyl sulfoxide 别名:Dimethylsulfoxide; Methyl sulfoxide; Sulfinylbis (methane); DMSO;Me2SO 分子式:C2H6OS 分子量:78.12 CAS:登录号 67-68-5 EINECS:登录号 200-664-3 FEMA:登录号 3875 物理化学性质密度:1.1 熔点:18.4-19.0°C 沸点:189°C 折射率:1.477-1.48 闪点:95°C

燃点:300℃ 粘度:1.996mPa·s(25℃) 编辑本段简介 二甲基亚砜(DMSO)是一种含硫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H3)2SO,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的透明液体,是一种吸湿性的可燃液体。具有高极性、高沸点、热稳定性好、非质子、与水混溶的特性,能溶于乙醇、丙醇、苯和氯仿等大多数有机物,被誉为“万能溶剂”。 二甲基亚砜广泛用作溶剂和反应试剂,特别是丙烯腈聚合反应中作加工溶剂和抽丝溶剂,作聚氨酯合成及抽丝溶剂,作聚酰胺,聚酰亚胺和聚砜树脂的合成溶剂,以及芳烃,丁二烯抽提溶剂和合成氯氟苯胺的溶剂等。除此之外,在医药工业中二甲基亚砜还有直接用作某些药物的原料及载体。二甲基亚砜本身有消炎止痛,利尿,镇静等作用,亦誉为“万灵药”,常作为止痛药物的活性组分添加于药物之中。 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研究表明,DMSO存在一定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存在一定的毒性作用,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 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吸收:吸收危险性很低。

氯化亚砜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灼伤。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头晕、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C502435mg/m3(大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经眼:1380μg,重度刺激。

危险特性:本品不燃,遇水或潮气会分解放出二氧化硫、氯化氢等刺激性的有毒烟气。受热分解也能主生有毒物质。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在下具有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硫化氢、氯化氢、氯气。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5.环境标准: 美国车间卫生标准 4.9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防护服: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二氧化硫-MSDS

MSDS 二氧化硫编制/修订日期: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硫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亚硫酸酐 化学品英文名称:Sulfur dioxide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 国家应急电话: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亚硫酸酐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二氧化硫≥99.9% 7446-09-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毒性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 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 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 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 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

工呼吸。就医。 食入:无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不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灭火注意事项: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4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一捉捕器使气体通过次氯酸钠溶液。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 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氧化剂、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作业场所职业接触限值: MAC(mg/m3): 15 PC-STEL(mg/ m3): 未制定标准 TLV-TWA(mg/ m3): ACGIH 5ppm,13mg/m3 PC-TWA(mg/ m3):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