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强工艺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工艺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工艺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工艺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工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要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就要提高企

业素质,推行科学管理.工艺管理是企业管理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其内容极其广泛,从指导员工操作技术到企业计划安排、执行生产调度、确定劳动组织、实施质量管理、与材料供应等项工作,无不以此为

依据。同时,它又决定着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原材料、工具和动

力的消耗,工艺管理又决定着新产品研究开发到投入市场商品化的

周期。它对降低消耗,提高效益,降低废品率,提高优质品产值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工艺管理工作入手,把企业引上依靠科技进步、管理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其影响绝非仅局限于工艺工作范围,它关

系到企业的发展途径。

产品质量优劣、效益高低、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物质利益,关系

到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的命运和前途。从这两点讲,都应当不断

加强工艺管理,提高工艺技术水平。针对公司目前实际情况,结合

公司“技术创新年”的规划要求,按今年工艺管理工作的工作计划,在今天的质量工作会议上,就工艺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辨证关系

做一点探讨,并提几点建议:

一、提高中层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对工艺管理、质量管理工作重要

性的理解和认识。

1、工艺技术是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更新换代的重要技术保障。

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更新换代,一般不仅仅是外型尺寸的变化,而

是产品性能、功能、结构方面的改进和提高。因此,对设计、材料、工艺等都会有更高的要求。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是产品发展的前

提和条件,对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起着重要作用。

2、工艺水平是影响机械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当前产品存在的

大量质量问题,是由于企业工艺落后造成的,尤其是工艺管理不善

和工艺纪律松弛是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在影响质量的诸

因素中,其中加工工艺因素能占到40%左右。其他如设备缺陷因素

占25%,材质因素占20%,其他因素占15%左右。在我国发生的

球罐泄露和锅炉爆炸事故中,90%是由于焊接工艺质量低劣而引起的。

3、工艺管理和工艺技术是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物耗能耗、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60%∽80%是依靠

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技术而实现的。通过工艺管理,促使废

品率的下降,合格率的提高,产量和效益才能大大提高。

组织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工艺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学习,积极主动地做好工艺管理工作,学习工艺管理的先进方法,发

挥和调动全体员工的能动作用。完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重视员

工的思想和技术素质的培养。使企业内部生产、技术、经济活动中

的各个环节都保持协调、均衡,形成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贯通无阻,各部门横向协调配合得当的完整体系。任何一项工作,要想抓好,

见到成效,首要一点就是领导重视,目标一致,质量工作也是这样,只有上下同心,群策群力,当做大事来抓,才能达到目的。同时,

这项工作抓的好与不好,也是对我们所有中层管理干部执行能力的

一次检验。

二、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控制和激励。对公司布

置的工艺管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各部门都要认真合理组织,要

确立标准,收集信息,监督检查,分析研究,采取措施,进行调节。通过激励的职能,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工人的创造革

新活动。

2、正确处理工艺管理工作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关系。

⑴在保证产品质量上的一致性。

工艺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都是为保证产品质量服务的。为了保

证产品质量,这两项管理工作都应贯彻预防为主,适时控制,使造

成产品质量波动的“5M”因素〔人、机、料、法、环〕在生产过程

中得到严格控制。使产品质量得到根本控制。

⑵在加强现场管理上的一致性。

工艺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都把生产现场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

加强工艺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现场管理和服务,包括加强生产现

场执行工艺纪律的管理。在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上,工艺管理和全

面质量管理密切配合,及时把握制造过程中的物流质量动态,反馈

信息,及时处理加工过程中影响质量的技术问题。

⑶在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上的一致性,

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不仅要靠工人的操作熟练程度,而且要

依靠不断改进和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全面质量管理运用PDCA循环方法,提出改进质量的建议和方针,目的。工艺管理则制

定出具体的工艺技术措施,以保证这些建议、方针、目标的实现。

⑷质量标准和质量意识上的一致性。

质量标准是建立在工艺技术和工艺管理水平的基础上的,而工

艺技术和工艺管理要努力创造条件,实现质量标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要求在各

自的岗位上,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具体到工艺管理上,则是要保

证工艺文件的质量水平,加强工艺纪律教育,严格按照工艺文件进

行操作等等。

3、工艺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不能相互代替。

4、生产现场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是工艺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交叉、融合的典型表现。

5、工艺管理要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思想、理论和方法,提

高工艺管理的水平。

6、建立起健全、统一、有效的工艺管理体系。执行“三按”,既按标准、按设计、按工艺。“三定”,即定机、定人、定工种。

使工艺纪律有明显好转,建立起文明生产次序,消除因工艺管理不

善而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

三、学习工艺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步做到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完整性,统一性。开展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的实验研究与

推广。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对国外新技术进行引进、消化、吸

收和创新。提高整个企业的综和管理能力和水平。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 1.目的 对影响生产质量的主要因素或环节实施控制,使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产品生产检验的工序质量的控制。 3.定义 3.1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3.2生产过程:由生产管理人员组织作业人员,按产品技术文件工艺文件以及其他规定的要求,将原材料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过程。 3.3重要工序:指对产品质量形成过程有重要影响的工序,如腌制烘烤包装等。 4.职责 4.1生产科负责策划并确定生产资源,组织协调指导生产部门人员照章生产。 4.2综合科参与并执行采购计划,对采购的及时性和质量负责。 4.3质管科负责对质量的监测。 5.要求 5.1生产计划 5.1.1根据市场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车间详细作业计划。 5.1.2按照计划要求安排生产进度,并根据生产条件和生产情况调整生产进度,实施生产计划的动态维护。 5.2生产准备 5.2.1确保人员数目技能满足对应岗位要求。 5.2.2确保生产所要求的仪器设备工装工具都已配套齐备,并处于合格使用状态。 5.2.3按任务领料,并对生产物料进行必要的确认。 5.2.4确保生产环境满足工艺要求。 5.3工序控制 5.3.1生产管理人员按有效的工艺技术文件组织生产,操作人员按对应岗位的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范作业。

5.3.2对不同状态的产品作好分区隔离或标识。 5.3.3经检验合格的产品要及时转入下一工序或入库。 5.3.4及时将生产进展状况及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报告主管部门,确保生产过程受控。 5.4质量检验 5.4.1合理组织操作人员进行自检与互检,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 5.4.2为了配合检验员工作,指定岗位的操作人员应按规定及时送检。 5.4.3依据检验程序进行检验。 5.4.4对于生产检验发现的不合格现象应标识返工或销毁。 5.5包装入库运输 5.5.1半成品检验合格按照包装工艺要求包装办理入库。 5.5.2产品储运应符合温度卫生要求。

产品质量提升方案.

品质提升方案 目前,公司的产品质量虽然整体平稳有一定提升,但在某些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不管是客户反馈,还是内部质量,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品管部作为品质控制和质量保证的专职部 门,对质量的改进和提升责无旁贷,对存在问题做出分析及改进的方案如下: 一、员工的质量意识 1、加大对员工的宣传培训力度,通过发放质量卡片、品质月报、质量看板、不良品图片等方式,计划一月四次分车间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参与率达到99%,达成率98%。通过不断的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标准作业手法的培训,使员工掌握自检方法和作业方法. 2、利用周、月总结会、每天班前会、现场质量会(如发生质量异常,马上停止生产,组织现场操作员工进行现场质量分析,采用统一培训、单独引导、质检帮带的形式,对新工、返工较多员工重点引导,使全体员工掌握质量标准,并进行口头和现场操作考核评估效果。 二、质检人员的工作技能 1、为了提高品管部的整体素质,首先要确定合适的质检人选,按公司的理念敬业加专业,严进严出,新招质检必须要求高中文化有一定质量意识才能担当。对不符合公司要求、工作绩效较差的质检实行优胜劣汰。在工作中重视职业心态的教育,培养爱岗、敬业、负责的质检人员,打造优秀团队。质检流失率的目标是≦6%。 2、加强质检员自身综合能力(发现及跟踪问题的能力、处理异常及沟通协调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并注重实效考核。每月进行四次培训和一次书面考试,培训达成率100%,考试成绩必须在95分以上,不合格的补考,通过强化自身能力,提高工作质量。 三、品质制度的完善执行

1、公司有许多质量管理制度文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文件存在局限性和时效性。与时俱进对现有的品管部三级文件共40份检验指导书、质量制度进行梳理和修订,明确各部门、车间、各级人员在品质方面承担的责任,规范管理流程,做到有理有据、有章可循。 2、制度建立的关键在于执行,强化执行力,责任到岗到人,严格执行质量奖惩制度。落实控制细节,针对一些质量问题点,专人跟踪,专题研讨,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善措施,并进行改善效果的跟踪,最终以标准化的形式固化。 四、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 1、对原料、底板、线材等重点物料重点跟踪质量,来料检验加倍抽查,按AQL 的加严标准执行。对车间退料严格把关,对超过次品率0.5%的退料追查来料检验员责任。 2、少数物料质量不够稳定,如底板存在印刷不好、赠品外观不良等情况。及时将不合格报告、改善单和不良样品传给供应商,对供应商改进过程和效果进行跟踪,督导供应商改进,并在下批来料验证。如物料连续两次退货及时与供应商开质量研讨会,共同分析解决。 3、供应商自身品质保证能力有待提高和完善。辅助供应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必要时对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进行现场验证和实地考察,进一步完善月度供应商评分制,供应商品质评分分数目标达到90分以上。 五、产品的设计、改良、创新 1、检验只是一种事后补救,不但成本高而且无法保证不出差错。因此,应将品质内建于设计、流程和制造当中去,建立一个不会出错的品质保证系统,从这点来说质量是设计出来的。新产品、新模具、改模产品,由品管部进行全面检测、整模验证,形成书面检测报告,做好新模新品的试产记录,建立产品质量档案。

初探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一些方法

初探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一些方法 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的方法有:提高产品图样的标准化水平,搞好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及贯彻实施,制定合适的原材料标准,选好外购件、外协件生产厂家等一系列措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产品逐步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主要途径。产品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为企业创造效益,关键在于产品质量的高低。高质量的产品就能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反之则企业很难生存。所以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整个企业的命运,关系到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企业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如何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本人认为标准化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先导。 一、提高产品图样的标准化水平 产品图样的设计过程可以说是标准化过程,图样上所有的内容都离不开标准,线条的粗细、图形的位置、尺寸的标注、技术要求的内容和书写以及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螺纹、键六项互换性基础标准,及有关的零部件产品专业标准,都含在产品图样中。所以产品质量的高低,决定于图纸标准化水平的高低。要提高产品质量首先要提高产品图样的标准化水平。 二、搞好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及贯彻实施 企业的产品标准是产品质量高低的依据。它用于产品生产及检验的全过程。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应该是在现有企业工艺生产水平的基础上,以满足用户需要为原则,高于现行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水平,尽量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所制订的产品标准应该起到指导生产和检验产品的作用,绝不应该是生产管生产,标准管标准,互不相干两张皮,这样的标准,永远起不到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标准的贯彻在客观上存在许多先天不足的地方,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检测手段差和人员素质低等,给贯标带来很大困难。根据现有条件在贯标中不能搞一刀切,要想万事具备时再贯标准也是不对的,只能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 标准化员每贯彻一个标准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首先要对新、旧标准进行学习消化并对照比较找出差异,写出对照分析资料,抓典型零件试贯,然后再全面推行贯彻在设计、生产现场中,并跟踪调查,观注达标情况。 三、工艺工作标准化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任何一种产品,要具有高水平的产品质量,应具备先进的工艺标准。工艺标准化是降低劳动强度和物质消耗,保证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手段,工艺水平直接反映着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水平及产品质量的高低。企业内部的工艺工作,贯穿于生产的各个环节,编制大量的工艺文件,来保证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和实现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减少生产准备,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目标。因此,对企业来说,要想有好的产品质量,工艺保证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内容,应踏踏实实的作好。 四、制定合适的原材料标准,选好外购件、外协件生产厂家 合格的原材料是生产出优质产品的物质基础,原材料标准是检验原材料质量合

品质管理提升方案

四川国砫豆制食品有限公司 产品质量提升方案 从今年来看,我司的产品质量虽然整体比较平稳,有一定的提升,但在某些方面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不管是客户反馈,还是内部发现,均存在一些质量问题。 质检部作为品质控制和质量保证的专职部门,对质量的改进和提升责无旁贷,对目前存在的质量问题现拟定提升方案如下: 一、通过培训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 1、加大对管理层和员工的宣传培训力度,通过质量理论知识培训、案列分析、品质月 报、现场品尝评判、不良品与合格品实物对比等方式,来提升全员的质量意识,让全员认识到质量是公司发展的基石,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每个工序的细节操作是否规范,对此我司计划5月份对车间的每个工序的操作规程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包括现场的实际操作演练培训),使员工掌握本工序的规范操作方法和质量评判标准。2、利用月总结会、现场质量会(如发生质量异常,马上停止生产,组织现场操作员工 进行现场质量分析),采用现场培训、单独引导、及时纠偏,班组长和质检员在现场巡视检查中对新员工、返工较多员工进行重点引导,使全体员工掌握质量标准,并让员工进行口头复述和现场操作考核来评估培训效果。 二、进一步夯实质检人员的工作技能 1、为了提高质检部的整体素质,首先要确定合适的质检人选,质检员要有坚持原则和 质量放在首位的思想,公司采用每月考核对连续两个月考核分值最低的质检员进行淘汰处理。 2、公司计划每月对质量方面的先进理论知识进行一次培训(质量管理工具(PDCA、 5W2H、FMEA、SPC)、质量策划、DOE设计、数据的统计分析及利用等),组织全体质检员对现场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分析,让其掌握分析方法(人、机、

工厂生产和产品质量管理办法

工厂生产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车间生产和产品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明确职责,落实奖罚制度,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职责及产品质量管理和不合格品的处置程序 1.椅子沙发车间分椅子和沙发两条生产线,各设主管一名。胶板车间、屏风车间、 实木车间各设车间主管一名。主管对本车间(生产线)的质量和生产负全责; 2.车间根据不同工序可设若干小组,组长对本小组的质量和生产负全责; 3.主管根据生产单做好材料配件的采购申请,采购单上须注明材料配件的型号、 数量等;主管对材料配件有进料检验的职责和权利,对严重不合格的材料配件主管有权拒收。对材料配件的品质和数量与质检员、采购员、仓管员有异议的,主管有权逐级上报; 4.车间主管每天根据生产单和生产部的生产任务做好本车间生产线的生产计划, 并将生产计划下到各工序。各工序根据生产计划、生产单和产品生产工艺图纸及各项技术要求生产。各工序组长必须主动做好上下工序之间的衔接、协调和沟通,并做好产品的自检和互检。下一工序发现上一工序流下的不合格品时,可无条件返回上一工序返工;上下工序组长对产品质量判断有异议的,由组长逐级上报,由上级主管裁决并提出处置方法。 5.每批产品超过10件/次的,车间必须进行首检,检验方式主要采取操作者自检, 组长、主管、质检员互检,且由质检员做好检验记录;每批产品超过10件/次的,车间必须对首件产品进行试装,试装合格后,车间方能批量生产; 6.制程中的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法,可以根据情况采取返修、降级使用、让步接受、 报废等方法; 7.员工工作失误,制程中不合格品造成的损失,根据经济损失的额度,主管对相 关责任人分清责任大小合并处罚。员工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组长负连带责任; 组长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主管负连带责任。 20.00元以下按损失的全额处罚 20.00---50.00元按损失的70%处罚 50.00---300.00元按损失的50%处罚 300.00元以上的由总经理裁决处罚额度

产品质量提升方案

产品质量提升方案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开展质量兴企活动是夯实质量基础,深入推进质量兴企战略实施的有效举措,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具体体现。我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指导和帮助下,深入开展质量兴企工作,建立质量监控管理长效机制,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切入点,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了企业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一、工作内容 公司不断加强对质量兴企工作的领导,今年初制定了质量提升实施方案和计划。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质量工作,公司成立了质量工作协调小组,负责质量提升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宣传教育、考核检查等工作。组长由总经理岳小龙同志担任,副组长由总经办主任赵玉春同志担任,成员由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各生产车间的负责人组成。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质管部,由质管部部长具体负责协调和推进质量兴企工作。 二、工作要求 为科学有序的提升公司产品的质量,使公司在行业内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提升产品质量作为工作的首要来抓,拟提出以下方案: 1、提高全员的产品质量意识 建议对我工厂全体员工,特别是与生产相关的职工,进行质量意识培训。让公司职工了解质量的重要性,让大家严格按照质量要求进行生

产。 2、加强产品质量审核 巡检其职责主要是监督产品质量,对产品质量检测手法、产品缺陷等提出改善措施,对不合格的产品严禁流转,对合格的产品全部贴上产品合格证或加盖“合格”印章。 3、控制来料质量 来料包括原料和生产辅料(主要是包装相关品)。相关责任部门应对生产原(辅)料的质量严格检查,来料质量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产品质量。因此,应从源头上把控来料质量。 4、保障设备运行稳定 在生产过程中,稳定是保证产品质量指标合格的前提。对于新设备、新操作工:首先,我们应对设备加强整改,使设备运行、衔接流畅。其次,大力开展操作技能培训,提升操作工的操作技术和应对突发设备故障、产品质量问题的能力。再次,加强设备的点检、维护管理,使设备健康运转。 5、强化沟通、协调 部门和部门之间的配合、班组与班组之间的衔接、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协调都非常重要。生产与质量是分不开的,设备与生产是相辅相成的。此外,前道工序有责任和义务为后道工序提供合格的产品,后道工序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前道工序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杜绝不合格产品产生。 6、细分工作流程,推进标准化管理

质量问题改善方案模板--质量提升管理方案

××公司正式投产后产品质量提升策划文案 一、背景分析 ××公司在7月6日至22日进行了投料试生产,在这半个多月的试生产期间,公司依靠一流的生产设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集团派出的专家团队,圆满完成了公司制定的试生产计划,并达到了预计的效果。但是,由于是初次试机生产,不管是在设备联合运行、操作熟练程度,还是在线管理方法方面,均显露出了许多不足。虽大多数问题已被解决,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努力解决,以利公司产品质量提升和生产稳定。例如,在试生产期间,由于车间未考虑设置专门的采样点,加上对新工作岗位的陌生和季节工操作不熟练等因素的影响,以致在质量检测方面出现了技术偏差。又如,由于生产信息传递、把握不及时,生产工艺通知单未能准确到位,以致对生产指导不全面,对质量把控不系统。因此,工艺质检部从工艺改进、质量检测提升及管理创新等方面积极展开探索,持续改进,确保工艺指标和质量检测指标都能有效指导生产,保证公司的产品质量。 二、产品质量管理建议 为科学有序的提升公司产品的质量,使公司在行业内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提升产品质量作为工作的首要来抓,拟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全员的产品质量意识。建议从高校或质量协会聘请教授、专家,对我公司全体员工,特别是与生产相关的职工,进行质量意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工具、ISO90001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等。让公司职工了解质量的重要性,让大家严格按照质量要求进行生产。 2.加强产品质量审核。成立公司层产品质量监督小组,其职责主要是监督产品质量,对产品质量检测手法、产品缺陷等提出改善措施,对不合格的产品严禁流转,对合格的产品全部贴上产品合格证或加盖“合格”印章。具体文件、措施由责任部门(工艺质检部)拟定,报请公司审定。 3.控制来料质量。来料包括原烟和生产辅料(主要是包装相关品)。相关责任部门应对生产原 1

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的2种有效方法

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的2种有效方法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为降低成本,许多跨国企业都把中国当作其全球的原料、零件供应基地。同时,国内的企业也将越来越多的零部件发包给供应商生产。于是就形成了企业、供应商、分承包方的复杂的供应网络,在网络的每一个环节的成本、质量、及时性都将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何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难题。供应商质量管理成为企业急需挖掘的利润增长点,对供应商的选择、评审、培养使之成为企业的合作伙伴,供应商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招标、选择、评估、现场考核、定级、试用、试用评估、正式试用、再评估、定期确认资格等等环节。 一、供应商的选择 供应商质量管理thldl的第一点是供应商的选择,这

是质量保证的源头。通常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重点放在供应商的样件的鉴定和审验,对供应商的预审没有具体的流程,当供应商提供样件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旦不符合容易造成双方的浪费和延误。对供应商的选择应该从可能的供应商的鉴别开始,对潜在的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和供应能力进行审核评估,这样从源头上控制了供应的质量,减少供需双方的浪费。在市场化的条件下,要选定一个合格的供应商并不容易,合格的供应商不但是

产品质量的保证,还能有效降低: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延期成本、客户信誉损失成本等。作为主机制造厂,通常都有一定的供应商评估表,它包括:供应商概况、财务状况、主要产品、科研开发、工艺设备、质量体系、检验和试验设备、主要原材料供应、竞争环境、主要用户、交货能力、价格、承诺、质量改进能力等等。再综合考虑供应商的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及其对主机厂业务的重视程度等等进行预选。预选通常是由主机厂的专业人员对预选出来

工序质量管理制度

采矿作业部工序质量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强化工序质量管理工作,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稳定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产品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采矿作业部工序质量管理工作。 3职责 3.1部长、书记 负责作业部工序质量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完善。 3.2 生产部长 负责建立三级工序质量控制点,确定车间级工序质量控制点工序控制目标及考核指标,并按级进行管理。 3.3 生产技术员 负责工序质量控制过程的检查与考核;负责工序质量问题整改措施的制定、落实及考核。 4 工序质量管理和控制要求 4.1 工序管理要树立“严格验收上工序、认真控制本工序、优质服务下工序”的“三工序”管理思想,以工序质量保过程质量,以过程质量保产品质量。同时建立以预防为主的主动管理方式,强化工序质量的过程控制管理,保证各工序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4.2作业部开展工序控制过程中,要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六个方面对影响工序稳定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运用统计技术对工序质量进行分析诊断,对质量特性值的波动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波动,要认真查找原因,加以整改,防止工序质量不稳定造成批量不合格品的产生。 4.3充分调动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岗位人员的质量 意识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各工序的控制水平。各工序岗位人员要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对于发现的违规违制行为要严格考核。 4.4 为了保证工序质量的稳定,必须加强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坚持点巡检制度,岗位人员发现设备或在线检测装置不能正确反映过程参数时,应及时将信息反馈有关人员进行处理,保证设备或在线监测装置运行正常。 4.5上下工序之间要做好信息的传递、沟通工作。尤其在异常情 况下,更要及时准确的传递信息,便于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4.6 建立工序控制点 4.6.1 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建点原则是在关键工序以及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对重要的质量特性进行强化管理。 4.6.2 工序质量控制点分为公司级、厂级和车间级。作业部三级工序工序控制点确定后,要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见附表 1)

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措施与建议

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措施与建议 1 增强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 可采取下列方法: a)通过会议或其它形式来宣贯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强调人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每个人的工作不到位,都可能导致产品不合格.例如,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操作;设备维护不到位,造成精度不足;产品生产环境维持不到位,导致洁净度、相对湿度等控制不到位;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时,对产品性能指标验证不足;未充分考虑产品加工方法;作业指导书(或相应文件)编写不到位;原材料/元器件控制不到位…… 在宣贯过程中,如能穿插具体的实例将更有说服力,同时可避免枯燥性. b)定期编制"警示"影片,组织相关人员观看,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 c)上岗前,对相关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必要时可签定"质量责任书",以约束其质量行为.当然首先要让他们知晓其所负的质量责任,并且评价其有能力完成相应的质量工作. 2 提高设计质量 可采取下列方法: a)抓源头,切实做好与产品设计有关的评审,满足GJB9001A-2001中相应条款的要求.同时还需关注两方面的工作: 1)了解用户如何使用产品,即实际使用时要求产品达到的指标,含产品工作性能以及电器接口、机械接口、热接口等要求,以避免设计/检验指标与用户实际使用情况出现偏差; 2)要让用户了解自己产品的特性,与用户充分沟通,优化产品指标,既要考虑实际应达到的工作性能,同时又兼顾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及寿命等. b)严格执行"设计和开发"程序,对于产品的交付进度有特殊要求的,方式可灵活多样.例如:充分借鉴成熟产品的设计思想,针对不同处进行重点的策划评审、验证等. c)注重对设计人员进行新知识培训,且要一贯坚持,方式可灵活多样.例如:派设计人员到专业院校学习、请专业人士到承制单位授课、委托相关专业单位对承制单位设计人员实地培训等. 要关注设计评审专家的专业性,要与被评审产品特性相关,且应全面,避免对产品性能达到的程度所进行的评审不到位,即未能充分发现问题或对发现的问题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d)对于生产定型,即使用户没有强制要求,各承制单位也应该做,尤其是对那些批量生产暴露出问题的产品.同时应将相关信息反馈给用户,共同寻求解决方案(甚至涉及技术指标的微调),避免带着问题生产,留下隐患. 3 加强原材料2元器件的控制 可采取下列方法: a)要充分认识原材料研究的重要性,对原材料性能研究应设立专项.可以采取奖励相关研究成果等方式,以激发科研人员对此工作的积极性. 在对原材料性能未能充分掌握之前,可应用统计技术,统计各材料批次及所应用产品的性能,寻求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b)应把原材料/元器件从采购文件的制定到最终使用的众多环节贯穿起来,其中相对重要的 是采购文件的制定。在制定过程中,要与设计输入类文件作充分的对照,包括用户下达的设 计任务书或相应文件,同时,应对采购文件实施动态管理;在产品研制的不同阶段,一旦用 户对原材料/元器件的要求发生变化,或者设计指标的变化导致所用的原材料/元器件发生变 化时,应及时修改采购文件。

车间品质管理方案

车间品质管理方案 一.目的: 为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工作责任心,减少质量损失,实现有效劳动和长效管理。保证公司 产品质量出厂合格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质量问题,明确岗位员工的职责。 二.适用范围: 时道生产车间 三.权责: 插件生产线负责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整形工作,合理化建议的提出。 焊接生产线负责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及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合理化建议的提出。 测试生产线负责产品的测试过程,及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合理化建议的提出。 包装生产线负责产品的包装过程、出货过程,及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合理化建议的提出。 质量检验小组负责生产车间的质量检验工作(生产焊接符合性检验、焊接质量检验、包装符合性及过程检验),并对各部门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予评审。 质量部现场质量人员负责对来料进行检验,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现的生产或来料质量问题,及整个生产过程各环节各部门的质量监督检查,

合理化建议的提出,质量改善效果的确认。 四. 质量事故的定性范围及类别: 质量事故的定性范围 下列行为/现象均属于质量事故: 1.违反工艺和操作规程,造成成品不良或重大后果的; 2.违反标准/合同规定,编制工艺造成严重后果的; 3.因错检、漏检,致使不合格原材料进厂或不合格产品出厂,造成经济损失的; 4.生产工序间没有按规定进行三检(专检、互检、自检)而出现质量问题,造成损失的; 5.因物料/产品保管不善,造成报废/降级/返工/退货的; 6.因错发产品/材料,对销售/生产产生影响的; 7.因个人疏忽,致使产品不良的; 8.因核算失误,下错生产通知单,而造成物资/产品积压的; 9.不具备上岗条件,擅自开动生产设备的; 10.生产现场物品未按规定摆放,造成标识混乱/不全,致使错用的; 11.纠正措施没有按期整改的; 12.一次交验合格率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 13.工作纪律散慢、或违反车间制度; 14.5S工作不到位; 15.未按静电作业标准作业; 质量事故的处罚 造成质量事故的责任者及管理者,将根据造成事故的归类给予不同

产品质量管理办法(修订版)

产品质量管理办法 签发: 一、目的 加强产品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满足用户的要求,扩大市场配套份额,降低质量成本,推动企业整体质量水平的稳步提高,增强企业质量竞争力,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范围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产品所包含的变速鼓和拨叉坯件、小五件等外协外购件从入厂检验到产品出厂的质量管理及产品售后质量服务。 三、职责 1、品保部负责产品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策划、组织和各种质量问题的协调处理及纠正/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负责产品零件的质量检验、不合格品管理、计量管理、理化管理和质量数据统计及记录管理;负责协助开展产品售后服务工作。 2、拨叉分厂、变速鼓分厂、出口分厂和总装车间负责产品零件按计划、作业标准书、指导书等的策划要求组织生产,并按要求实施生产现场质量控制。 3、生产物资管理部负责对产品进行批次管理、防护、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工作。 4、机动部负责产品加工设备的维护、检查、修理,确保其精度要求。 5、工具分厂负责产品加工工装、夹具、检具的制造和检定,以确保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6、技术部负责产品技术标准的策划、发布、更新,对生产、检验过程提供技术支持及保障。 四、管理要求 (一)、外购外协件入厂检验质量管理 1、变速鼓、拨叉坯件入厂检验质量管理 1.1、入厂质量证明文件验收 交检的变速鼓和拨叉坯件必须是经过坯件厂家出厂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检测资料的产品。检测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出厂检验报告、原材料材质证明书等。出厂检验报告需加盖坯件厂家检验专用章和出厂检验员的签名或盖章。 未提供质量证明文件的坯件或经检查实物与检测报告数据严重不符,包括实测值超出公差带一倍或超差件比例达10%以上(包括10%),扣款200元/批次。若胜利公司外协检验员未按上述要求验收,一次罚款100元。 1.2、变速鼓、拨叉坯件质量检验标准 品保部负责根据产品坯件图和相关技术标准编制相应的变速鼓、拨叉坯件检验作业指导书,并

过程质量提升计划及改进措施的方案

过程质量提升计划 一、制造部过程质量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过程质量管理科检验记录利用价值未能完全体现; 2、员工质量意识有待提高; 3、员工自身素质需要提升; 4、过程质量管理制度仍然需要完善; 5、标准化作业需要不断跟新; 6、焊装车间过程质量控制存在问题; 7、涂装车间过程质量控制存在问题; 二、过程质量提升计划及改进措施 1、短期遏制计划1-3个月内执行; 2、中期维持计划3-6个月内执行; 3、长期提升计划7-12个月内执行; 一、制造部过程质量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只有做好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目前,制造部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如:人员技能不足、对产品质量意识淡薄、现场作业没有标准化、人员培训缺失、对售后抱怨反馈不及时以及改进措施有效性差等原因影响产品质量,导致质量问题频发。综上所述将制造部过程质量存在问题罗列如下:

1、品质检验记录利用价值未能体现 质量记录形成书面载体的好处是,便于追溯、便于分析原因、便于持续改进、便于查找责 任人。可目前虽然有各种的记录,但是记录不是做的非常好,还有未能有效的从这些数据中去 分析有价值的信息,没有将数据进行过滤和汇总,对于后期指导生产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此,除了完善记录外,在形成数据记录时,必须确保数据来源真实、可靠、正确、有效;然后针对这些数据要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并要求相关部门、车间进行改善。 2、员工质量意识有待提高 产品质量是靠生产出来的,而不是靠检验出来的,目前各工序不良率仍有不稳定上升现象,究其原因:除零部件原因外,绝大部分是由于员工未自检、互检造成的。有些员工未确认产品(零部件)合格与否就进行作业,生产完工后也不对自己加工的产品进行质量确认。 因此首先需要加强、加大对其的培训力度,每天晨会车间班组长和现场检验员,将当天所 要生产的产品(以往发生过的质量问题,作业过程中所需要控制点,工艺等)在晨会上进行简 单讲解,通过每天不断地对员工进行操作技能、质量意识的灌输,使员工掌握自检、互检方式 和方法,提高质量意识,确保其生产的产品满足要求。除利用晨会外,还可以利用周及月质量 总结会、现场质量会(如发生质量异常,马上停止生产,组织现场操作人员进行现场面对面式 的质量分析会),督导其提高质量意识。 3、员工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有部分员工和现场管理人员没有质量意识和产品防护意识,对于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关 心程度不够。只有将质量的重要性贯彻到一线操作员工的身上,才能真正把品质做好,而要做 好这些工作,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人都是具有惰性的,只有不断地通过质量现场会、车间晨会、质量专题会等各种方法,不时的加以培训和灌输,从思想和观念上改变员工的意识,将行为规 范化,使之操作习惯化。 4、标准化需要不断的完善 目前,制造部虽然每个工序有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操作规程,但是有些岗位由于某 些原因,已经有了变动,但是相关的标准并没有及时得到更改,或者没有按照既定的标准去执行。即使有标准作业的各车间、班组、个人能执行到位的也聊聊无几。没有标准化作业流程相 关产品不良率居高不下,各种各样的缺陷屡见不鲜。所以只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操作, 相关的不良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在有了相关操作标准,在以后生产过程中可以更有利于 员工掌握操作技能,提高产品质量。

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方式

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方式 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方式 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发展的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胜利的关键因素,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过程,产品质量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成果,是企业各方面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一、企业质量管理重点 1.以国家质量管理标准为准则,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认真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 ISO9000族标准是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因此企业应该在贯彻ISO9000族标准的同时贯彻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建立和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2.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指导思想,良性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依存于顾客,企业应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企业应贯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需求为工作中心,充分了解顾客需求,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处理和加强与顾客的关系加强与顾客沟通,持续不断改进公司产品质量及服务,达到顾客的持续满意。 合理利用工具图或流程图确定各个过程的顺序及相互作用,如生产过程、采购过程、监测过程等,确定所有过程的顺序、相互作用及相互关联。为达到实现质量管理的目的,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对各个过程及相互作用进行管理和控制,达到持续改进,以满足顾客和法律的要求。

3.合理分配并保证各项资源,为质量保证提供保障 企业应在工艺、设备、检测等方面,加强管理,加大实验力度,将工艺配方以降成本为核心,检查管理为手段,进行管理落实。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通过全员贯彻公司方针目标,让全体员工理解公司目标和规划,把各级人员的质量意识、业务素质、事业心、责任心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成为人才培养的'重心,培养后备力量充实重要岗位。另外通过各类培训,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和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信心和工作能力,为质量管理体系发挥有效性和提高效率提供正确指导和保证。 4.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为基本思路,为质量保证提供改进空间 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重视持续改进工作,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市场中永远立于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重视持续改进工作,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持续改进使企业的管理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二、企业质量管理理念及实践 1.顾客满意上升为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 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质量管理就是要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强调检测把关。以为对质量的追求达标化、零缺陷等等。这些质量管理思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质量管理环境和内容的变化,企业的核心与决定因素已是顾客,因此,刻意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是企业创造一流的质量和创新市场的永恒力量,是质量管理新的重大课题。 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创新,这与追求产品自身质量及其标准化更科学、更重要。这一管理的内涵突出了顾客满意是企业最高目标,顾客是企业经营的主要驱动力;产品开发与产品生产与服务必须围绕顾客进行,企业采用顾客关系信息系统,对其变化的需求随时进行检测,指导企业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管理水平。其管理对象也不同与一般消费者,“顾客”的涵义延升到不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14.doc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14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实现公司岗位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对一些具有关键、特殊性的岗位进行管理达到公司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产品的关键工序定义、识别、管理和培训等工作。 3、术语和定义 3.1 关键工序: 3.1.1指具有关键质量特性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或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 3.1.2加工复杂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充分得到验证的工序。 3.2 工序质量控制点:指制造现场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经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需进 行重点检测、检验、控制和关注的点。 4、职责

4.1技术(工艺)部负责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识别和设立,提供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明细表,负责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及工艺文件,并做好关键工序过程能力分析。 4.2品质部负责关键工序的识别和鉴定,负责关键工序计量器具的管控及对各关键工序的日 常监督检查,并做好信息的分类、统计、分析、处理和归档工作。 4.3制造部负责各个关键工序的设备、工装重点控制与管理,做好各自关键工序的现场控制 与管理,并做好日常记录及定期统计分析。 4.4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培训的安排、培训老师的选拔、培训资料归档、人员的考核、上岗 证(参考附件3)的颁发、上岗证的回收以及关键工序相关信息汇总备案。 4.5各部门根据上述关键工序明细表,明确本部门从事关键的人员,并负责本部门关键工序 岗位人员的动态管理,当本部门关键工序岗位人员发生以下情形时,需及时向人力资源部提出培训需求,以保证在岗人员的技能符合关键工序岗位任职要求: 4.5.1 当工序人员长时间请假或长时间未接触本关键工序,

产品质量提升方案-(1)

产品质量提升方案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开展质量兴企活动是夯实质量基础,深入推进质量兴企战略实施的有效举措,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具体体现。我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指导和帮助下,深入开展质量兴企工作,建立质量监控管理长效机制,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切入点,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了企业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一、工作内容 公司不断加强对质量兴企工作的领导,今年初制定了质量提升实施方案和计划。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质量工作,公司成立了质量工作协调小组,负责质量提升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宣传教育、考核检查等工作。组长由总经理岳小龙同志担任,副组长由总经办主任赵玉春同志担任,成员由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各生产车间的负责人组成。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质管部,由质管部部长具体负责协调和推进质量兴企工作。 二、工作要求 为科学有序的提升公司产品的质量,使公司在行业内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提升产品质量作为工作的首要来抓,拟提出以下方案: 1、提高全员的产品质量意识

建议对我工厂全体员工,特别是与生产相关的职工,进行质量意识培训。让公司职工了解质量的重要性,让大家严格按照质量要求进行生产。 2、加强产品质量审核 巡检其职责主要是监督产品质量,对产品质量检测手法、产品缺陷等提出改善措施,对不合格的产品严禁流转,对合格的产品全部贴上产品合格证或加盖“合格”印章。 3、控制来料质量 来料包括原料和生产辅料(主要是包装相关品)。相关责任部门应对生产原(辅)料的质量严格检查,来料质量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产品质量。因此,应从源头上把控来料质量。 4、保障设备运行稳定 在生产过程中,稳定是保证产品质量指标合格的前提。对于新设备、新操作工:首先,我们应对设备加强整改,使设备运行、衔接流畅。其次,大力开展操作技能培训,提升操作工的操作技术和应对突发设备故障、产品质量问题的能力。再次,加强设备的点检、维护管理,使设备健康运转。 5、强化沟通、协调 部门和部门之间的配合、班组与班组之间的衔接、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协调都非常重要。生产与质量是分不开的,设备与生产是相辅相成的。此外,前道工序有责任和义务为后道工序提供合格的产品,后道工序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前道工序检查,出现问题

产品质量的控制措施及调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13347520.html, 产品质量的控制措施及调整 作者:朱家昆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本文针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从工艺流程出发找出原因,制定对策,确保产品 质量稳定,提高产品竞争力。 关键词:质量;因素;对策 1 前言 乙腈装置是以上游丙烯腈装置的副产品粗乙腈为原料,通过精馏回收其中的乙腈产品。自丙烯腈装置来的粗乙腈进入乙腈装置脱氰塔,脱除氢氰酸及低沸点杂质,乙腈与水共沸物从脱氰塔侧线抽出进入反应器,在反应器中脱除氢氰酸和丙烯腈,共沸物进入干燥塔,在真空条件下,塔底脱除水和重组分,塔顶共沸物进入成品塔,在加压条件下,轻组分从塔顶返回反应器,重组分从塔底返回干燥塔,合格的乙腈成品塔从侧线抽出。 2 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 本装置工艺流程由脱氰塔、反应器、干燥塔、成品塔、废气吸收塔和罐区六个部分组成。成品塔馏出口乙腈质量控制指标:乙腈纯度≥99.95%,氢氰酸≦7mg/kg,丙烯腈≦25mg/kg, 丙腈≦300mg/kg,水≦0.02%,影响乙腈纯度的因素是氢氰酸、丙烯腈、丙腈、水,其中对产品纯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丙腈、水。 3 影响因素的过程分析 3.1 脱氰塔操作影响 脱氰塔是全回流操作,乙腈与水的共沸物从塔的中下部抽出,抽出口板温度对乙腈共沸物的组成影响很大,温度过高时,共沸物所含的水和重杂质较多,温度过低时轻杂质增加。 3.2 反应器加碱影响 反应器的作用是提供碱性条件和温度条件,使中间产品中的氢氰酸和丙烯腈反应生成高沸点杂质,操作的关键是控制反应器的pH值,加碱量的大小直接影响pH的数据:①加碱量提高有利于去除丙烯腈和氢氰酸,同时也会造成反应器温度升高过快,还会促进副反应进行;②加碱量过小,pH值达不到工艺指标要求,不利于氢氰酸和丙烯腈的反应;③在加碱操作过程中也可能存在加碱量调节不及时的现象,可能影响到反应器温度、pH值的稳定。 3.3 干燥塔操作影响

如何提升产品质量

如何提升产品质量 海尔集团诞生之前,企业家张瑞敏当着很多职工的面,把质量差的冰箱全部砸毁,这才造就了今天的海尔神话;日本,重视产品质量,这才有了日本今天的经济繁荣;韩国三星企业,重视质量,才有了今天的辉煌。由此可以看出产品质量是关乎企业长足发展的关键点,只有生产出质量好的产品才会给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一、产品质量的定义: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需要满足其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光洁度,造型,色泽,包装等特征和特性。为了避免主观因素影响,在生产、检验以及评价产品质量时,需要有一个基本的依据、统一的尺度,这便是产品的质量标准了。产品的质量标准是根据产品生产的技术要求,将产品的主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从数量上加以规定,即对一些主要的技术参数所作的统一规定。它是衡量产品质量高低的基本依据,也是企业生产产品的统一标准。 二、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产品质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注重产品质量,最终会寸步难行,功亏一篑。光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还不够,我们还要把他做好,求质量,更要落实到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心中,形成牢固的质量意识;求品质,更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要像呵护生命一样呵

护产品质量。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没有质量就没有发展。因此,质量才是硬道理! 从产品质量有“检验”到“预防”,由“堵”到“疏”,再到生产的“全面质量管理”,我们不难看出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要求,与质量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已经以更高的起点,全面导入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理念,建立独立于生产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检查和质量监督,在解决产量、成本、质量发生冲突时,从根本上杜绝牺牲质量的错误思想,实现了质量管理理念的转变。企业必须在质量管理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层层把关,人人负责,才能使质量控制在每一个产生的源头。在制造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成本,且需要每一个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对于自己所用的辅助材料价格怎么样,成本怎样算都应该去了解,这样,才知道应该怎样去控制,从那个方面去控制,鼓励持续改进,不断对所有细节问题进行改进,降低所有能够降低的生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质量问题,也能相对的降低生产成本。质量管理没有永恒的答案,只有永远的问题,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就是在持续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规范起来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企业力求卓越的质量意识;打造著名品牌,奉献精品产品,是我们公司生产永恒的追求。 三、如何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1、增强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通过会议或其它形式来宣贯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强调人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每个人的工作不到位,

如何加强物业公司内部管理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物业管理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论文 文章题目: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份:北京市

如何加强物业公司内部管理 摘要: 一、物业公司的内部管理机制 1、计划目标管理 2、督导管理 3、服务质量管理 4、协调管理 5、管理工作的控制方式 二、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一)、人员配备原则 1、坚持素质高、业务精的高层次配备原则; 2、力求精干、高效、实用。 3、热爱物业服务工作,有创新、奉献精神; 4、外派人员与当地人员相结合。 (二)员工守则 1、遵法制 2、爱集体 3、听指挥 4、严纪律 5、重仪表 6、讲礼貌 7、讲卫生 8、讲站姿 9、敬客户 10、守机密 11、倡廉洁 12、勤节约 (三)、员工培训

1、培训工作的原则: 2、培训要求: 3、培训计划 4、培训方法 5、培训目标 (四)、员工考核 1、考核时间: 2、考核的范围: 3、考核的内容: 4、考核的程序: 5、考核方式: 6、考核结果: 7、考核结果处理:

正文: 如何加强物业公司内部管理 为了有效实现住宅小区实施独特的物业管理,物业公司内部管理尤其重要,内部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内部管理的根本保证。 一、物业公司的内部管理机制 1、计划目标管理 ①物业公司要根据建设部《全国物业管理优秀小区(大厦)标准(试行)》和“住宅小区物业委托管理合同”条款要求,制定各项管理标准,依此标准要求项目物业公司主任与公司鉴定《管理目标协议》,以不少于工资的15%作为承诺保证金。公司按《管理目标协议》内容检查、督促、指导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考核、奖惩物业公司主任。 ②针对物业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推行目标管理,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全部落实到部门、班组和个人,进行指标分解。 2、督导管理 物业公司在管理现场应对各专业班组实施管理,保证管理工作正常运作,具体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①经济手段:物业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员工权责、制定与员工所在岗位和工作成绩挂钩的工资、奖金制度,以此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②法规管理:由物业公司根据所管住宅小区物业实际,统一制定一套完整的、标准化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以此来指导规范员工的言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③行政管理:物业公司实行每月、每周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于每天上班前召开15分钟部门主管“早会”,布臵当日工作,下达工作任务,总结前一天的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④宣传和培训: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和培训课程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树立员工与公司利益一致的认同感。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和业水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