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十三章旋转教案

第二十三章旋转教案

第二十三章旋转教案
第二十三章旋转教案

第一课时、旋转

【教学内容】旋转、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的对应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旋转及其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的概念,了解旋转对应点的概念及其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平移、轴对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从生活中的数学开始,经历观察,产生概念,应用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发展空间观察,培养运动几何的观点。

语言积累:旋转、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的对应点。

【教学重点】

旋转及对应点的有关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从活生生的数学中抽出概念。

【教学用具】

课件、学具、小黑板、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各题。

1、将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平移,使点B的对应点为点D,作出平

移后的图形。

2、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请你画出△ABC关于L的对称图形△A′B′C′。

3、圆是轴对称图形吗?等腰三角形呢?你还能指出其它的吗?

老师点评并总结:

(1)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2)如何画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并口述它既有的一些性质。

(3)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二、探索新知:

我们前面已经复习平移等有关内容,生活中是否还有其它运动变化呢?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

1、请同学们看讲台上的大时钟,有什么在不停地转动?旋绕什么点呢?从现在到下课时钟转了多少度?分针转了多少度?秒针转了多少度?

老师点评:时针、分针、秒针在不停地转动,它们都绕时针的中心。如果从现在到下课时针转了_______度,分针转了_______度,秒针转了______度。

2、再看我自制的好像风车风轮的玩具,它可以不停地转动.如何转到新的位置?(老师点评略)

3、第1、2两题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共同特点是如果我们把时针、风车风轮当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些图形都可以绕着某一固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下面我们来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一些问题。

例1、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三角形OAB,它绕O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1)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解:(1)旋转中心是O,∠AOE、∠BOF等都是旋转角.

(2)经过旋转,点A和点B分别移动到点E和点F的位置.例2、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1)这个图案可以看做是哪个“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得

到的?

(2)请画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3)指出,经过旋转,点A、B、C、D分别移到什么位置?

老师点评:

(1)可以看做是由正方形ABCD的基本图案通过旋转而得到的。

(2)?画图略。

(3)点A、点B、点C、点D移到的位置是点E、点F、点G、点H。

最后强调,这个旋转中心是固定的,即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但旋转角和对应点都是不唯一的。

三、巩固练习

1、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让一个正方形的顶点与另一个

,现把其中一个正方形固正方形中心重合。不难知道重合部分的面积为1

4

定不动,另一个正方形绕其中心旋转,问在旋转过程中,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分析:设任转一角度,如图中的虚线部分,要说明旋转后正方形重叠部分面积不变,只要说明S△OEE`=S△ODD`,那么只要说明△OEF′≌△ODD′。

解:面积不变。理由:设任转一角度,如图所示。

在Rt△ODD′和Rt△OEE′中

∠ODD′=∠OEE′=90°

∠DOD′=∠EOE′=90°-∠BOE

OD=OD

∴△ODD′≌△OEE′

∴S△ODD`=S△OEE`

∴S四边形OE`BD`=S正方形OEBD=1

4

方法: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独立解答。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四、归纳小结:

本节课要掌握:

1、旋转及其旋转中心、旋转角的概念。

2、旋转的对应点及其它们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

1、教材P63 练习1、

2、

3、教材P66 复习巩固1、2、3。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旋转

【教学内容】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及其它们的运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理解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理解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掌握以上三个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先复习旋转及其旋转中心、旋转角和旋转的对应点概念,接着用操作几何、实验探究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

情感与态度:培养运动几何的观点,增强审美意识。

语言积累: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教学重点】

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运用操作实验几何得出图形的旋转的三条基本性质。

【教学用具】

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老师口问,学生口答。

1、什么叫旋转?什么叫旋转中心?什么叫旋转角?

2、什么叫旋转的对应点?

3、请独立完成下面的题目。

如图,O是六个正三角形的公共顶点,正六边形ABCDEF能

否看做是某条线段绕O点旋转若干次所形成的图形?

分析:能。看做是一条边(如线段AB)绕O点,按照同一方法连续旋转60°、120°、180°、240°、300°形成的。

方法:课件出示题目;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二、探索新知:

上面的解题过程中,能否得出什么结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A、B、C、D、E、F到O点的距离是否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BOC、∠COD、∠DOE、∠EOF、∠FOA是否相等?

3、旋转前、后的图形这里指三角形△OAB、△OBC、△OCD、△ODE、△OEF、△OFA全等吗?

老师点评:

(1)距离相等,

(2)夹角相等,

(3)前后图形全等,那么这个是否有一般性?

下面请看这个实验。

请看我手里拿着的硬纸板,我在硬纸板上挖下一个三角形的洞,?再挖一个点O作为旋转中心,把挖好的硬纸板放在黑板上,先在黑板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ABC),然后围绕旋转中心O转动硬纸板,?在黑板上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A′B′C′),移去硬纸板。

分组讨论:根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一组推荐一人上台说明。

1、线段OA与OA′,OB与OB′,OC与OC′有什么

关系?

2、∠AOA′,∠BOB′,∠COC′有什么关系?

3、△ABC与△A′B′C′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老师点评:

1、OA=OA′,OB=OB′,OC=OC′,也就是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相等。

2、∠AOA′=∠BOB′=∠COC′,我们把这三个相等的角,即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称为旋转角。

3、△ABC和△A′B′C′形状相同和大小相等,即全等。

综合以上的实验操作和刚才作的(3),得出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例1、如图,△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

点D,试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

分析:绕C点旋转,A点的对应点是D点,那么旋转角

就是∠ACD,根据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即∠BCB′=ACD,又由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即CB=CB′,就可确定B′的位置,如图所示。

解:(1)连结CD

(2)以CB为一边作∠BCE,使得∠BCE=∠ACD

(3)在射线CE上截取CB′=CB

则B′即为所求的B的对应点。

(4)连结DB′

则△DB′C就是△ABC绕C点旋转后的图形。

例2、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

,△ABF是△ADE的旋转图形.

DE=1

4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3)AF的长度是多少?

(4)如果连结EF,那么△AEF是怎样的三角形?

分析:由△ABF是△ADE的旋转图形,可直接得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要求AF的长度,根据旋转前后的对应线段相等,只要求AE的长度,由勾股定理很容易得到。△ABF与△ADE是完全重合的,所以它是直角三角形。

解:(1)旋转中心是A点。

(2)∵△ABF是由△ADE旋转而成的

∴B是D的对应点

∴∠DAB=90°就是旋转角

(3)∵AD=1,DE=1

4

∴AE==

4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且F是E的对应点

∴AF=

4

(4)∵∠EAF=90°(与旋转角相等)且AF=AE

∴△EA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巩固练习:

1、如图,K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以AK为一边作正方形AKLM,使

L、M?在AK的同旁,连接BK和DM,试用旋转的思想说

明线段BK与DM的关系。

分析:要用旋转的思想说明就是要用旋转中心、旋转

角、对应点的知识来说明。

解:∵四边形ABCD、四边形AKLM是正方形

∴AB=AD,AK=AM,且∠BAD=∠KAM为旋转角且为90°

∴△ADM是以A为旋转中心,∠BAD为旋转角由△ABK旋转而成

∴BK=DM

方法: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四、归纳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及其它们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

教材P64 练习1、2、3。

教材P66 复习巩固4、综合运用5、6。

六、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旋转

【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或不同的旋转角,设计出不同的美丼的图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度,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掌握根据需要用旋转的知识设计出美丼的图案。

过程与方法:复习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着重强调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然后应用已学的知识作图,设计出美丼的图案。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从事应用所学的知识迚行图案设计的活动,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语言积累: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图案。

【教学重点】

用旋转的有关知识画图。

【教学难点】

根据需要设计美丼图案。

【教学用具】

课件、学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老师口问,学生口答。

(1)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有何关系呢?

(2)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与旋转角有何关系?

(3)两个图形是旋转前后的图形,它们全等吗?

方法:课件出示题目;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请同学独立完成下面的作图题。

点,作出△AOB旋转后的三角形。

分析:要作出△AOB旋转后的三角形,应找出三

方面:

第一,旋转中心:O;

第二,旋转角:∠BOG;

第三,A点旋转后的对应点:A′。

二、探索新知:

从上面的作图题中,我们知道,作图应满足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对应点,而旋转中心、旋转角固定下来,对应点就自然而然地固定下来.因此,下面就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来迚行研究。

1、旋转中心不变,改变旋转角

画出以下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以O点为中心,旋转角分别为30°、60°的旋转图形。

2、旋转角不变,改变旋转中心

画出以下图,四边形ABCD分别为O、O为中心,旋转角都为30?°的旋转图形。

因此,从以上的画图中,我们可以得到旋转中心不变,改变旋转角与旋转角不变,改变旋转中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经过旋转设计出美丼的图案。

例1、如下图是菊花一叶和中心与圆圈,现以O 为旋转中心画出分别旋转45°、90°、135°、180°、225°、270°、315°的菊花图案。

分析:只要以O 为旋转中心、旋转角以上面为变化,旋转长

度为菊花的最长OA ,按菊花叶的形状画出即可。

解:(1)连结OA

(2)以O 点为圆心,OA 长为半径旋转45°,得A 。

(3)依此类推画出旋转角分别为90°、135°、180°、225°、270°、315°的A 、A 、A 、A 、A 、A 。

(4)按菊花一叶图案画出各菊花一叶。

那么所画的图案就是绕O 点旋转后的图形。

方法: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组内操作、交流,教师巡视。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例2、如图,如果上面的菊花一叶,绕下面的点O ′

为旋转中心,请画出图案,它还是原来的菊花吗?

老师点评:显然,画出后的图案不是菊花,而是

另外的一种花了。

方法: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组内操作、交流,教师巡视。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例3、如图,如何作出该图案绕O 点按逆时针旋转90°

的图形。

分析:该备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图案,是作出几个复

合图形组成的图案,因此,要先画出图中的关键点,这些

关键点往往是图案里线的端点、角的顶点、圆的圆心等,

然后再根据旋转的特征,作出这些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再按原图案作出旋转后的图案。

解:(1)连结OA ,过O 点沿OA 逆时针作∠AOA ′=90°,在射线OA ′上截取OA ′=OA ;

(2)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求出B 、C 、D 、E 、F 、G 、H 的对应点B ′、C ′、D ′、E ′、F ′、G ′、H ′;

(3)作出对应线段A ′B ′、B ′C ′、C ′D ′、D ′E ′、E ′F ′、F ′A ′、A ?′G ′、G ′D ′、D ′H ′、H ′A ′;

(4)所作出的图案就是所求的图案。

方法: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组内操作、交流,教师巡视。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四、归纳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

1、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设计出美丼的图案;

2、作出几个复合图形组成的图案旋转后的图案,要先求出图中的关键点──线的端点、角的顶点、圆的圆心等。

五、布置作业:

1、教材P67 综合运用7、8、9。

2、补充作业。

六、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中心对称

【教学内容】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等概念及其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等概念及掌握这些概念解决一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复习运用旋转知识作图,旋转角度变化,设计出不同的美丼图案来引入旋转180°的特殊旋转──中心对称的概念,并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迚一步体会旋转的数学内涵,获得知识,体验成功,享受学习乐趣。

语言积累: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等概念。

【教学重点】

利用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对称点的概念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

从一般旋转中导入中心对称。

【教学用具】

课件、学具、小黑板、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题。

如图,△ABC 绕点O 旋转,使点A 旋转到点D 处,

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并写出简要作法。

点评:分析,本题已知旋转后点A 的对应点是点D

,且旋转中心也已知,所以关键是找出旋转角和旋转方向,显然,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都符合要求,一般我们选择小于

180°的旋转角为宜,故本题选择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已知一对对应点和旋转中心,很容易确定旋转角。如图,连结OA 、

OD ,则∠AOD 即为旋转角。接下来根据“任意一

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

角”和“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这两个

依据来作图即可。

作法:(1)连结OA 、OB 、OC 、OD ;

(2)分别以OB 、OB 为边作∠BOM=∠CON=∠AOD ;

(3)分别截取OE=OB ,OF=OC ;

(4)依次连结DE 、EF 、FD ;

即:△DEF 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二、探索新知:

问题:作出如图的两个图形绕点O旋转180°的图案,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以O为旋转中心,旋转180°后两个图形是否重合?

2、各对称点绕O旋转180°后,这三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点评:可以发现,如图所示的两个图案绕O旋转180°都是重合的,即甲图与乙图重合,△OAB与△COD重合。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例1、如图,四边形ABCD绕D点旋转180°,请作出旋转后的图案,写出作法并回答。

(1)这两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对称中心是哪一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2)如果是中心对称,那么A、B、C、D关于中心的对称点是哪些点。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十三章 旋转章末小结教案

旋转 章末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章重要的知识点,能用相关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梳理本章知识,回顾解决实际问题中所涉及的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分类思想的过程,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 在这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知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本章知识结构梳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二次函数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 二、加深理解 1.旋转的性质有哪些?你能举出旋转的实例吗? 2.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中心对称现象,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成中心对称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3.请列举学过的中心对称图形,说说如何判别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 4.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 5.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的关键是什么?你能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吗? 三、复习新知 例1 如图,将Rt△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40°,得到Rt△AB′ C′, 点C′恰好落在斜边AB上,连接BB′,则∠BB′C′= .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B =AB ′,∠BAB ′=40°,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ABB ′,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答案:20° 例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线段AB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 旋转90°后,得到线段AB ′,则点B ′的坐标为 . 分析:抓住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A ,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角 度90°,通过画图得B ′坐标. 答案:(4,2) 例3 在方格纸上按以下要求作图,不用写作法: (1)作出“小旗子”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案. (2)作出“小旗子”绕O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案. 分析:(1)先把旗杆的两个端点向右平移6格,再把旗横的边 的另一端点向右移6格,最后照原图形的形状连点;(2)先把旗杆 绕O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原来旗杆是竖着,绕O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是横着,旗的横边是坚着,再照原图形的形状连线. 答案: 例4 一财主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土地,地里有一个圆形池塘.财主立下遗嘱:要把这块土地平分给他的两个儿子,中间的池塘也要平分,但不知怎么做,你能帮忙想个办法吗?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平行四边形的中心,所以井和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 点所在的直线把地平分. 解:井和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所在的直线把地平分.理由如下:平行 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所以四边形AEFD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180°可与四边形CFEB 重合,故四边形AEFD 的面积与四边形CFEB 面积相等. 例5 如图①,在四边形ABCO 中,∠A =∠C =90°,OA =1,AB =3,把四边形ABCO 绕点O 每次旋转120°,连续旋转两次后得到图②的等边三角形12BB B .求: (1)∠B ,∠AOC 的度数;(2)等边三角形12BB B 的面积. ① ② 分析:(1)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可得∠AOC 与∠11A OC 与∠22A OC 的关系,可得∠AOC 的大小,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可得∠B 的大小;(2)根据旋转图形的性质,可得∠B 与∠1B 与∠2B ,可得三角形12BB B 的形状,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答案. 解:(1)把四边形ABCO 绕点O 每次旋转120°,连续旋转两次后得到图②的等边△12BB B ,∴∠AOC =∠11A OC =∠22A OC =120°.由四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得∠B =360°-∠A -∠C -∠AOC =360°-90°-90°-120°=60°. (2)由旋转的性质,得∠B =∠1B =∠2B =60°,OC =OA ,AB =AC ,∴B 1B =2AB =23. ∴等边三角形12BB B 的面积=12332 ??=33. 四、巩固练习 1.如图,已知△AOB 和△DOC 成中心对称,△AOB 的面积是12,AB =3, 则△DOC 中CD 边上的高是( ) A.3 B.6 C.8 D.12 2.如图,在△ABC 中,∠BAC =15°,将△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第23章旋转全章教案.

第二十三章旋转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图形的旋转及其有关概念:包括旋转、旋转中心、旋转角.图形旋转的有关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旋转,设计图案.中心对称及其有关概念: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心对称的性质: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概念及性质:包括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都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通过平移、平面直角坐标系,轴对称、反比例函数、四边形等知识的学习,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数学活动经验.本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画图、简单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等操作性活动形成图形旋转概念.它又对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几何,包括圆等内容的学习起着桥梁铺垫之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图形的旋转的有关概念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 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 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的关系并应用;再通过几何操作题的练习,掌握课题学习中图案设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几何,?通过不同的情景设计归纳出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来解决一些问题. (2)?通过复习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从中归纳出“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等重要性质,并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经历复习图形的旋转的有关概念和性质,分析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出现不同的效果并对各种情况进行分类. (4)复习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通过知识迁移讲授中心对称图形和对称中心的有关内容,并附加练习巩固这个内容.

图形的旋转教案

图形的旋转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重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1)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然而其中有非常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获得。本活动所介绍的是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2)活动的导入阶段,可以出示一组图案让学生欣赏。然后将这些图案按一定的形状进行分解,并取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方格子上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当然,每一次的旋转,全要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绕着哪一点旋转的?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学生也可以用学具自己操作,以便学生体验旋转的过程。 活动二:实践练习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第1题 本题的练习主要认识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旋转的问题,所以,这个活动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再讨论旋转的中心点的问题。活动时,每个学生全可以准备一些白纸和三角形。为让学生体会到旋转前后图形的变化,先可以请学生沿着三角形的边把手上的三角形描绘下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的角度可以是任意的),最后说一说这个三角形是围绕哪一点旋转的。 第2题 同样,本题也可以先请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旋转操作,并把每次旋转过程中所得图形描绘下来。接着讨论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在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的图形。

第3题 同样,本题的练习也最好请学生自己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再涂颜色。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3章《图形的旋转》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3章《图形的旋转》教案 23.1图形的旋转(1)

一、创 设 情 境1.向学生展示有关的图片: (1)时钟上的秒针在不停的转 动;(并介绍顺时针方向和逆 时针方向) (2)大 风车 的转 动; (3)飞 速转动的电 风扇叶片; (4)汽车上 的括水器 (5)由平面 图形转动而 产生的奇妙 图案。 2、提出问 题: 这些情境中 的转动现 象, 有什 么共 同特 征? 用课件展示图片并显示 现实生活中部分物体的 旋转现象 学生观察图片 学生思考,归纳它们的 共同特征。 让学生再举一些类似的 例子 通过这些画面的展 示让学生切身感受 到我们身边除了平 移、轴对称变换等图 形变换之外,生产、 生活中广泛存在着 转动现象,从而产生 对这种变换进一步 探究的强烈欲望,为 本节课探究问题作 好铺垫。 初步感受转动的本 质是绕着某一点,旋 转一定的角度这两 点,引导学生寻找、 认识生活中的旋转 现象,并揭示本节的 研究课题-----图形 的旋转。 二、自 主 探 究1.建立旋转的概念 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 来描述上述图形的运动现象. 2、给出旋转的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 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 旋转(rotation).点O叫做 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 角。 重点突出旋转的三个要素:旋 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 度。 3、结合图形理解对应点、对 应线段、对应角、旋转中心、 旋转角的意义。 学生先独立尝试,再同 学之间讨论交流、总结, 在此过程中以培养学生 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 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交流 的必要性, 教师及时观察学生的学 习情况和学习进度,碰 到学生中的普遍性问 题,在进行适当的探讨 后,利用谈话讨论的形 式进行解决。 完成本节课的两个 学习目标:①点明图 形旋转中对应点、对 应线段及对应角的 概念;②让学生及时 巩固并理解旋转及 其相关概念,并为下 面探究旋转的性质 作好物质与精神上 的准备。 三、尝 试1、如图,△ABO绕点O旋转 得到△CDO,则: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学生讲解,相互评价。 及时巩固新知,使每 个学生都有收获.

图形的旋转教案

图形的旋转 教学目标 1.学生联系现实的情景,认识图形的旋转,了解旋转的基本特征。 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使学生经历有具体实例抽象出图形旋转以及探索图形旋转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图形变换的经验,发展初步的观察、操作、比较、概括和想象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三角形纸片、活动角、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 提问:这些物体的运动是一种什么现象? 追问:你能说说它们是怎样旋转的吗? 它们都是绕着一个点进行旋转的。 2.导入新课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简单的旋转现象。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旋转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图形的旋转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件,由小区门口的转杆图引出问题:想一想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模拟操作,认识顺时针、逆时针 学生活动角模拟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过程,明确转杆打开和关闭都属于旋转。 结合课件介绍:顺时针、逆时针 (3)全体活动,深化理解 听口令做动作: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 (4)深入探讨 同桌合作:再次用活动角模拟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过程;并说一说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学生观察、交流,得出:转杆打开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90°;转杆关闭是绕点O逆时针旋转90° 由此得出旋转的三要素(根据分析板书) (二)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题3图。(2)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目的要求的?

图形的旋转 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P ′C D B A 《图形的旋转》导学案设计 23.1图形的旋转(一) 一、简介: 《图形的旋转》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的内容。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是以省级课题《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五步教学》为蓝本来设计的。“五步教学法”以“导学——自学——助学——强化——评价”五步组成,就是将“先讲后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换成"先学后讲"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过程 《一》导学 1、引入新课:运用课件欣赏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旋转现象,如旋转的风车、旋转的钟面、飞驰的车轮等,然后让学生根据上述现象用一个动词进行概括引入新课。 (设计说明:借助课件,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入新课,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迅速的的引入课堂中,又能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2、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旋转现象; (2)、掌握旋转的有关概念,理解旋转变换也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 (3)、知道旋转的性质,会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说明:学习目标的展示,是为了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认识,知道这节课即将学习哪些内容,要掌握哪些知识,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无的放矢。学习目标是属于课前预设性目标,是学生对这堂课的一个浅性认识阶段。) 3、重点:旋转的有关概念 难点:理解并运用旋转的性质 (设计说明: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平移、轴对称这两种图形的基本变换之后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所以确定旋转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性质的运用。在“五步教学”中,明确学习的重难点,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知道这些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而逐步实现的,就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应变能力。) 《二》分层学习 第一层次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预习p56——57页归纳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约4分钟 (3)、自学方法:观察生活中物体的旋转现象,体会旋转过程,形成旋转概念的感性认识。 (4)、自学参考提纲: ①、旋转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课文中的思考实例可以看出:图形的旋转三要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将△ABP 旋转到 △CBP ′的位置时,其旋转中心是______,旋转角为________,旋转方向为_______。

图形的旋转优质课教案

图形的旋转(优质课教案) 一、教学任务分析 数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操作图形的旋转变换,了解旋转中的一些概念及探究它的基本特征。 数学思考 能在观察图片资料和图片现象中发现事物的内在本质。 情感态度 通过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有关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等过程,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的欣赏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意识。 解决问题 能在观察图片资料和旋转实验中得出数学结论,初步从奇妙的图形中体会所隐含的数学道理。 重

点 熟悉旋转中的一些概念,以及通过实验,探索出中心旋转的基本特征。 难 点 通过观察、实验、发现旋转的基本特征,根据旋转图形找对应点。 二、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 感受生活情境 观察物体转动 活动2 再赏物体图形 学习旋转概念 活动3 结合生活实例 再度熟悉概念 活动4 类比脚印特点 探究旋转特征 活动5 改编例题教学 运用也分散难点 活动6 我的地盘我作主

思维天空任我游 活动7 作业布置 课堂总结 从文字游戏中,体会物体的旋转,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形成“旋转”表象认识。 比划观察到的物体怎样运动?引导发现物体转动的共性,学习旋转中的一些概念。从教师列举的生活实例中,说出其中的旋转概念,加深对旋转概念的感知、理解。 从脚印特点中,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出旋转的基本特征。 学生从教师改编的例题中寻找相等的量,进一步理解旋转的基本特征,为后一节课学习作准备。 精心设置一些由易到难的综合性习题,学生思考完成、巩固知识,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归纳总结,通过课外作业为下节课内容教学打下伏笔,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三章旋转全章教案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三章旋转全章教案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图形的旋转及其有关概念:包括旋转、旋转中心、旋转角.图形旋转的有关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旋转,设计图案.中心对称及其有关概念: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心对称的性质: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概念及性质:包括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都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通过平移、平面直角坐标系,轴对称、反比例函数、四边形等知识的学习,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数学活动经验.本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画图、简单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等操作性活动形成图形旋转概念.它又对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几何,包括圆等内容的学习起着桥梁铺垫之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图形的旋转的有关概念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 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 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的关系并应用;再通过几何操作题的练习,掌握课题学习中图案设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几何,?通过不同的情景设计归纳出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来解决一些问题. (2)?通过复习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从中归纳出“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等重要性质,并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经历复习图形的旋转的有关概念和性质,分析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出现不同的效果并对各种情况进行分类. (4)复习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通过知识迁移讲授中心对称图形和对称中心的有关内容,并附加练习巩固这个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教案

图形的旋转 唐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旋转现象的广泛存在; (2)掌握旋转的有关概念,理解旋转变换也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 (3)会找出旋转前后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旋转中心、旋转角; (4)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是由旋转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所决定的,探索和发现旋转后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着旋转中心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但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变化;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旋转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难点是概念的形成过程与性质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现代教学认为,在正式进行发现过程前要让学生对探索的目标,意义认识得十分明确,并从内心产生巨大的动力,做好探索的物质和精神准备. 情景创设:(用课件显示现实生活中部分物体的旋转现象) 通过这些画面的展示 (1)切身感受到我们身边除了平移、轴对称变换之外,生活中还广泛存在着 转动现象,从而产生对这种变换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欲望; (2)为本节课探究问题作好铺垫。 情景问题:这些情景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探索新知,形成概念 1.建立旋转的概念 (1)试一试,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以下旋转. 观察了上面图形的运动后,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第一个学习目标:图形旋转的概念; (本环节学生先独立尝试,再同学之间讨论交流、总结,在此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随后,给出旋转的

定义:)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rotation).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重点突出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2.应用旋转的概念解决问题: (本环节教学中,教师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碰到学生中的普遍性问题,在进行适当的探讨后,利用谈话讨论的形式进行解决。) (三)实践操作,再探新知 做一做: 如图,在硬纸板上,挖出一个三角形A’B’C’,再挖一个小洞O作为旋转中心,硬纸板下面放一张白纸。先在纸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A’B’C’),然后围绕旋转中心转动硬纸板,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ABC),移开硬纸板。 问题:请指出旋转中心和各对应点,哪一个角是旋转角? 1.从我们看到的旋转现象以及你所完成的实验中,你认为旋转主要因素是什么? 2.在图形的旋转过程中,哪些发生了改变?哪些没有发生改变? 量一量线段OA与线段OA’的关系怎样,线段OB和OB’,OC和OC’呢?AB与A’B’呢? 3.你能通过度量角的方法得出旋转角度吗?你准备度量哪个角? (本环节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利用度量等方法发现规律。教师提供给学生动态的旋转图形,进行指导并参与讨论交流,而后归纳出旋转的特征。) 1.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四)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层层递进,逐步形成技能。 (五)回顾反思,深化提高 利用提问、解说形式,师生共同进行小结。 学生小结:自主小结和交流知识学习的收获,过程经历的感受,数学思想的感悟,学习方法的体会等,或提出疑问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究学习的过程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全章教案)

第二十三章旋转 本章的内容包括:图形的旋转的概念与性质,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性质,简单的图案设计.教材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平面图形的旋转,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能够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它们的基本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会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本章内容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图形的旋转的性质,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性质. 【本章重点】 平面图形的旋转变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本章难点】 旋转作图、中心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的灵活运用.

【本章思想方法】 1.体会对比数学思想.如:本章中要运用对比法学习图形的旋转,将变化前后的图形互相对比,可以发现旋转前后的图形只存在位置上的不同,从而,由旋转的定义及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升设计图案能力. 2.体会和掌握转化思想.如:在利用旋转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时,利用转化法把求线段的相等转化为关于旋转的性质的问题. 3.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如:在解旋转知识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知识的综合题时,利用几何图形将“数”与“形”结合起来,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3.1图形的旋转1课时 23.2中心对称3课时 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1课时

23.1图形的旋转 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旋转及其旋转中心、旋转角、对应点的概念及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3.了解图形旋转的特征,并能根据这些特征绘制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的旋转,通过提问、小组交流等方式探讨旋转的基本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的旋转,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问题的习惯,使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旋转及对应点的有关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旋转的基本性质.

第23章旋转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知识点总结:23旋转 【编者按】学生通过平移、平面直角坐标系,轴对称、反比例函数、四边形等知识的学习,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数学活动经验.本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了解旋转的概念,探索旋转的性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察,培养几何思维和审美意识,在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快乐,激发对学习学习。 一、目标与要求 1.了解图形的旋转的有关概念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 2.了解旋转及其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的概念,了解旋转对应点的概念及其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理解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4.理解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掌握以上三个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5.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 6.运用旋转知识作图,旋转角度变化,设计出不同的美丽图案,并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7.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的关系并应用;再通过几何操作题的练习,掌握课题学习中图案设计的方法。 二、知识框架 三、重点 1.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2.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 3.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坐标间的关系 4.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5.用旋转的有关知识画图 6.利用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对称点的概念解决一些问题 四、难点

1.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的归纳与运用 2.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的归纳与运用 3.运用操作实验几何得出图形的旋转的三条基本性质 4.根据需要设计美丽图案 5.从一般旋转中导入中心对称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图形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如下图所示: 2.旋转对称中心: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小于0°,大于360°)。 3.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4.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公开课教学设计

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23.1)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内容解析 旋转是一种图形变换,也是初中学段继平移和轴对称之后学习的第三种全等变换,它是研究中心对称的知识基础,也是探究旋转对称类图形(如圆)的必要准备. 本课是本章的起始课,重点探究旋转的概念和性质,是本章知识的核心,也是后续研究中心对称和坐标应用的关键. 旋转的概念突出了三要素,即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这三个要素是确保旋转的唯一性的必要条件,也是表述一个旋转过程的必要因素. 通过观察大量旋转的实例逐步抽象得出旋转的概念,这一过程是将对旋转的认识逐步理性化的过程,也是感受如何定义一种图形变换的过程. 旋转的性质是研究在图形变化前提下图形要素间的不变性,是研究图形变换的价值之所在. 正是因为图形在位置变化的过程中保持了形状和大小的不变,并因各自不同的变化而产生出要素间新的确定的关系,我们才能以此为基础去作图、证明或解决其他问题. 同为图形变换,旋转的性质与平移和轴对称的性质有相似之处,但这种相似更体现在性质的探究过程. 图形整体的变换过程是复杂的,可以先从研究图形上的特殊点(直线型的特殊点一般是其顶点)的变换过程出发,由点到形、由特殊到一般的去研究整体,并了解类似问题的基本研究套路.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旋转的性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 (2)探索并掌握旋转的性质.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通过观察具体的旋转实例抽象出旋转三要素,会判断图形的变化是否为旋转,能指出图形旋转中的三要素,会利用三要素描述旋转.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经历作图、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得到并理解旋转的性质,会利用旋转的性质发现旋转中的不变关系,会利用旋转的性质作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的图形.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小学初步认识了旋转,但仅限于图形的识别,没涉及几何要素间的定量分析. 学生也学习了平移、轴对称两种图形变换,具备研究图形变换的基本经验,知道只改变位置的图形变换是全等变换. 在平移和轴对称变换中,变换的途径更直观,对应量的关系更清楚,与之相比,旋转具有更强的抽象性. 学生在探究性质的过程中,或是应用性质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不能发现旋转的途径,找不到对应量,不会确定旋转中心等问题. 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本课的教学中应注意两点:一是通过大量的旋转实例展示,让学生通过不断地观察熟悉旋转,认识图形在不同的旋转中的相对位置,积累认知和判别经验;二是在实例的观察中,引导学生发现图形上的点的变换与图形的变换具有一致性,从而通过对点的研究发现形的性质.

初中数学 第23章旋转 教案及试题

第二十三章旋转 基础知识通关 23.1图形的旋转 1.旋转:在平面内,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定点O 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 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转动的角度叫做,如果图形上的某点P 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2.旋转对称中心: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 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大于 0°,小于360°)。 3.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3.2中心对称 4.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度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 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个点就是它的。 5.中心对称的性质: 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者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6.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征: 1)关于原点对称: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 2)关于x 轴对称:两个点关于x 轴对称时,x 相等,y 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P’() 3)关于y 轴对称:两个点关于y 轴对称时,y 相等,x 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P’() 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7.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组合设计图案 \ 1 /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李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图形的旋转是继平移、轴对称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从学生实际接触、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出发,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检验实践,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旋转特点的事物,进而探索其性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树立运动变化观点的良好素材。同时“图形的旋转”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隐含着重要的变换思想,它不仅为本章后续学习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做好准备,而且也为今后学习“圆”的知识内容做好铺垫。二.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学生已学了平移、轴对称这两种图形基本变换,有了一定的变换思想。 能力分析:初三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观察、抽象和分析能力,他们能由简单的物体运动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变换,但思维的严谨性、抽象性仍相对薄弱。 情感与学习风格分析:他们喜欢学习生动活泼的内容,并乐于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来操作,用自己的语言来交流、表达,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三、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同时从知识教学、技能训练等方面,根据《新课程》对本节课内容的要求及本节课的学习结果类型,针对学生的一般性认知规律及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了解生活中旋转现象的广泛存在; (2)掌握旋转的有关概念,理解旋转变换也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 (3)会找出旋转前后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旋转中心、旋转角;

(4)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是由旋转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所决定的,探索和发现旋转后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着旋转中心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但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变化;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经历探索图形在旋转变换中的变化情况的过程,体会旋转变换对研究图形变化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 经历对生活中旋转图形的观察、讨论、实践操作,使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本节课数学知识技能相对简单,而数学思想方法与旋转变换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本节课将强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方面目标的落实与渗透。 四、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旋转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难点是概念的形成过程与性质的探究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 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观察法为主,直观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归纳——应用”的实践探索中,自主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来构建与此相关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掌握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运用。遵循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宗旨,本节课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指导学生用观察、抽象、自主探究为主、合作交流为辅的方法进行学习。 六.设计理念: 在设计时,遵循两个原则。

第二十三章旋转教案

第二十三章旋转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图形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2.错误!未指定书签。旋转对称中心: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小于0°,大于360°)。3.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4.错误!未指定书签。中心对称的性质: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者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本章内容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了解旋转的概念,探索旋转的性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察,培养几何思维和审美意识,在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快乐,激发对学习学习。

1·把这面小旗子绕旗杆底端旋转90°后,这时小旗子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图案,你能把这时的图案画出来吗?在原图上找了四个点,即O点、A点、B点、C点,如图(教师把该生所画的图在投影上放影)这四个点可以是能表示这面小旗子的关键点.因为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组成的旋转角彼此相等,所以根据已知:要把这面小旗绕O点按顺时针旋转90°.我在方格中找到点A、B、C的对应点A′、B′、C′,然后连接,就得到了所求作的图形. 2·如图,△ABC绕O点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点D,试确定顶点B、C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 练习题: 1.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钟,那么: (1)它的旋转中心是什么? (2)分针旋转一周,时针旋转多少度? (3)下午3点半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 2.图3可以看做是一个弓形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多少度? 3.观察下列图形,它可以看作是什么“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旋转而得到的?

人教版图形的旋转教案

人教版图形的旋转教案 篇一:2013年人教版五下《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 2.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3.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里的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 【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自主探究

1、根据口令: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向后转,向右看去,向前看,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做了这些简单的动作,其实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就躲在这里面呢!你能猜出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图形的旋转。 2、通过课件演示旋转的摩天飞轮、风车、木马,引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唤醒旧知 提问:你能举出生活中物体旋转的例子吗? 过渡句: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图形的旋转”了,今天为什么还要再学习呢?其实啊,图形的旋转还有很多的知识有待我们的同学去发现、研究呢。 3、教学“中心点”和“旋转方向”。 课件出示:(1)比眼力:你能看出图中的旋转有什么相同和 不同的地方吗? 相同点:图形的旋转都围绕一个固定的点旋转。我们把这个相对固定的点叫做中心点,板书:中心点:相对固定(指出:绕的这个点是相对固定的,同学们在操作时,绕的点不能随意移动。)不同点:图形旋转的方向不一样。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旋转方向 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旋转的两种方向。 (2)出示:风车、水车、时钟、转动的图片。 提问:你又能发现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十三章《旋转》小结与复习

【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十三章小结与复习 【教学目标】1.总结和复习图形旋转、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及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坐标之间的关系; 2.注意复习平移、轴对称、旋转的联系和区别,旋转和中心对称的联系和区别,运用图形旋转、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解一些简单问题. 【学情简析】本章先学习了旋转的有关知识,要求能够从旋转的角度观察图形,进而认识特殊的旋转——中心对称,最后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教学重点】复习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和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及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坐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环 节 教学内容教师的行为学生的活动 唤起希望 差异指导 引发碰撞 再激希望一、复习展示 问题1平移、轴对称、旋转的区别与 联系 个人二次备课 二、典型例题 例 1 (1)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 形,D 是△ABC 内一点,若将△ABD 经 过旋转后到△ACP 位置,则旋转中心是 ______,旋转角等于_____度,△ADP 是______三角形. (2)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是AD 上一点,将△CDE 逆时针旋转后得到△ CBM.则旋转中心是______,△CDE 旋 转了___度,△CEM 是_____三角形. 例2(1)画出点P 绕点O 顺时针旋 PPT给出图片及问题 个人二次备课 板书课题 巡视,指导,检查 学生独立思考 个人二次备课 整理笔记 小组合作探究A B D P C D A E B C M

转 30°后的对应点. (2)画出线段AB 绕点A(或点 M )逆时针旋转45°后的图形. (3)画出△DEC 绕点C 逆时针旋 转 90°后的图形. 个人二次备课 三、复习展示 问题2旋转和中心对称的区别与联 系. 四、典型例题 例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 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例4已知:△ABC 中,A(-2,3),B (-3,1), C(-1,2).请画出△ABC 关于原点O 对称的△A1B1C1. 五、小结 1.平移、轴对称和旋转有什么区别与 联系? 2.旋转和中心对称有什么区别与联 系? 3.怎样利用旋转的定义和性质作图? 个人二次备课 个人二次备课 巡视指导 巡视,检查 对各组完成的情况 进行点评 归纳本节课所学 布置作业 教科书复习题23 第 1,4,5 题. 个人二次备课 小组合作探究 整理笔记 个人二次备课 个人二次备课 教 学 反 思

图形的旋转教案

课题:图形的旋转 教学设计:王华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8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性及性质,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90°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性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入新课 互动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游戏,想试试吗? 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一 师:如果现在让你来玩,你准备怎么操作? 师:你玩得不错哦 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二 师:这次又怎么操作呢? 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三: 师:这次谁来玩? 1.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大家反复地提到一个词“旋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旋转”。 板书课题。 二、开展探索,认识旋转 1.借助生活中的物体旋转,明确旋转三要素 师:这些东西都在做什么运动? 师:选一个试着说说它是怎么旋转的? 师:大家描述都有自己的看法。 师:找相同点和不同点,跟你的同桌小声的说一说 师:都是绕一个点旋转,旋转的角度不同 师:找到什么相同点啦? 师:都绕着一个点,绕着的一个点我们叫做中心点 师:旋转是有方向的,有顺时针也有逆时针方向 师:想你介绍下什么是顺时针方向什么是逆时针方向 师:和钟面指针旋转方向一样的就叫做顺时针,相反的就是逆时针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师:都注意到了旋转会产生角度 师:同学们太会观察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