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内容提要: 本文系作者1999 年5 月26 日在北京大学为文

科学生所作的演讲, 主要介绍美国学者杰姆逊关于" 后现代" 文化研究的方法、观点及其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价值, 并借助其理论来观照分析当代中国( 包括大陆和台港地区) 的一些文化现象, 文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当代文化是否已经进入杰姆逊所称的" 后现代阶段"? 作者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事实上并没有完成, 同时试图解释" 后现代" 问题何以在中国引起热烈争论的原因。" 现代性" 和" 后现代性" 相互交融的状况, 正说明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复杂性。

1985 年秋天, 美国教授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Jameson) 在北大举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演讲, 这些演讲后来辑成《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 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又再版了这本书," 后现代", 或者说"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这个名词, 据我所知就是杰姆逊教授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在当时来说, 此举相当大胆, 因为他80 年代初才开始从单篇文章中提出了他

的后现代理论, 而他的那本" 大书" 《后现代主义--- 后期资本主义的逻辑》, 就是访问北大后问世的。换言之, 他第一次向世人介绍自己的后现代理论和文化理论, 是在北京大学。我想这对于北大是一个相当大的荣誉。最近我又重读

这本书, 仍然觉得受益良多。

来北大之前, 我又买了一本杰姆逊教授最新出版的论文集---TheCulturalTurn (Verso,1998), 译成中文名为《文化转向》, 意即当代整个文化批评和文化理论的文化转向。书中收录了他写于1983 年到1998 年的8

篇论文,1983 年那篇经典性的论文《后现代主义和消费社会》也在其中。这本书受到美国各个学界的重视, 我从前的同事, 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 也是马克思主义者, PerryAnderson, 本来要为这本书作序, 结果却越写越长, 竟至成书, 名为 TheOriginsofPostmodernity(Verso,1998), 即《后现代性的来源》。以介绍杰姆逊入手,Anderson 把整个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来龙去脉都展现出来。据Anderson 说, 这个名词最早见于西班牙文坛, 后来在1950 年左右, 中国革命刚刚成功时, 有一位美国诗人CharlesOrson 提出了一个主张:20 世纪的上半叶是现代, 下半叶就是后现代; 后现代的动力不是西方, 而是第三世界, 特别是中国的革命。这样说来, 中国与西方后现代的起源可能还有一层关系。

当然, 另一个重要观点是杰姆逊教授在其北大的演讲中提出的, 他认

为所谓文化上的现代和后现代, 是和整个西方经济历史的发展相关的。所谓现代主义是文学、艺术上的名词, 而现代性是较为广义的文化历史上名词。他把这个时期定在1880 年左右到1930 年左右; 而他认为后现代阶段是从1960 年前后开始的。这是他的一种历史分期法。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有非常大的区别, 因为现代性所表现的是资本主义盛期的状况, 他引用了列宁的名言: 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极端, 就是帝国主义。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资本开始向世界发展, 这种发展到了最极端之时, 变成了垄断资本主义, 而文学艺术表现的就是所谓"highmodernism", 即高潮现代主义。可是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整个西方世界在文化方面有了非常大的变动。杰姆逊受一位重要的比利时学者ErnestMandel 的影响, 写了一本叫做LateCapitalism( 《后期资本主义》)

的书, 认为后期资本主义和盛期资本主义有很大的不同, 因为后期资本主义逐渐地跨国化、国际化乃至现在所说的全球化, 而全球性的资本主义近几年来最大的发展就是全盘的金融化, 所谓金融化就是把抽象的钱在世界的各地运转。在他看来, 这种抽象的金融化倾向给西方文化带来了非常大的转变, 后现代的文化即所谓电动器械、电脑, 以及资讯的高速流通, 其中最重要的是媒体, 特别是视觉媒体, 已影响到所有人的生活, 他认为, 五六十年代电视的发明为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电视的普及使整个人类生活视觉化。彩色电视机所表现出的形象完全是虚假的, 是模拟式的。当然他用的不是" 假" 这个词, 而是援引了法国理论家波德里亚的一个词:simulacrum, 意即" 摹拟的假相" 。" 假相" 事实上在人们的生活中变成了真相, 真实的生活反而被抽掉了, 生活中展现的正是这种" 假相", 或称" 模拟象" 。所以说电视的视觉影响对于整个人类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另一个现象就是所谓高级文化和普通文化的融合。

当时现代主义所揭示的几个重要的立足点都已经被打破了。比如, 在思想上, 现代性所标榜的是个体的建立, 是一种理性, 是对于前途的乐观。杰姆逊教授认为这些在后现代时期都已经改了。而最主要的是现代主义所谓" 个体" 问题在语言上遭到了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彻底消解。现代主义所说的作家个人的视野, 作家的天才, 作家作品本身的震撼力, 作家用自己的语言建立、并借以作用于读者的自己的世界等等一系列重要的论点, 全部都被后现代主义理论推翻。在这种情形下, 他认为在后现代中没有所谓" 独创性" 这回事; 假若说后现代具有独创性的话, 那就是" 复制", 所有的东西都是按原本复制出来的。电影就是一个最大的复制品, 你并不知道原本是什么; 电视中的形象也是一连串的复制品; 甚至包括他自己的理论, 他也认为是复制品。这些复制品在全球各地不断地发展、衍生, 其结果是一般人对于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从欣赏转为消费。所以说现在我们处身的时代就是文化大规模的复制、生产和大规模消费的时代。后现代理论中提到的已经不是一个个人阅读或创作的行为, 而是一种集体的大众性消费行为。他认为这些都是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以上是我对杰姆逊教授的理论所作的简略介绍。我是把杰姆逊的理论放在他个人思想发展的心路历程、他所处的境遇以及西方文化思想史的境遇之中来看待的。我认为杰姆逊教授最了不起的一点就是, 他自己并不是非常热衷于后现代主义, 可是他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在看出了世界文化的转变之后,

拒绝对这种现象作道德式的批判。也就是说, 他并不扮演上帝的角色, 置身于

这个世界之外作出评判, 如果是这样, 他未免把自已抬得太高了。而另一方面, 他认为历史还是向前走的, 可是将来的世界会是何种景象? 未来资本主义会发

展到什么程度? 后现代主义以后又将如何? 他最近非常困扰的就是日本学者福

山提出的所谓" 历史终结" 的问题。福山认为, 历史发展到这个时候, 资本主

义全面征服世界, 民主逐渐征服世界, 以前的历史到此已是尽头, 已经无路可走。对于这种观点杰姆逊在某种意义上是同意的, 但是他又认为照此发展下去, 对于整个人类并无益处。而他又不愿扮演先知或领袖的角色, 他始终困扰在自

己所建立的这个理论系统之中, 在其中对耳闻目睹的 " 假相" 的文化作不停歇的探讨。他探讨的面越来越广, 甚至于从他原来的专业法国文学、理论一直探

讨到文学作品、艺术、建筑( 特别是洛杉矶的那家旅馆), 最近又开始探讨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他在这本书中提到, 现在的意象世界已发展到这样一种程度:

看电影已经不注重情节, 因为一切情节不过是为打斗和特技镜头作铺垫而已,

人们只注目于所谓" 镜头的精华", 这是视觉文化发展到极致的表现。于是他说: 看样子, 电影的预告片要比电影本身还重要, 因为预告片是在短短两、三分钟

里把电影中的精华镜头剪接起来。他说这番话时, 美国的《星球大战》续集即

将上映, 我这次来北大之前, 在报纸上看到人们争相观看这部电影的预告片。

许多人花费七、八美元去看一场名不见经传的电影, 就是为了能一睹随片附映

的《星球大战》的预告片。当然, 有一点是杰姆逊没有完全料到的, 《星球大战》上映之后人们依然是排着长龙观看。我们据此可以看出, 杰姆逊教授的真

知灼见是相当了不起的。无论是高调的东西, 还是低调的东西他都非常认真地

加以研讨, 并进行理论上的批判。

杰姆逊教授今天如果在场他一定会说, 他的这个理论还是在西方的立

场上提出的。但是由于他相信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全球性的, 那么他将不得不承认, 中国和亚洲其它地区将来必然会发展为后现代性的社会, 这是不可避免

的。只要你相信这种潮流, 你就不能否认中国会进入这个世界性的潮流。问题

就在于, 中国现在的文化是否已经进入了杰姆逊所说的后现代阶段。一些令人

困扰的问题随之产生。如果我有机会与杰姆逊教授对话, 我将重新提出现代性

的问题。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是否具有直线般的关联, 有了前者的产生, 就必然

有后者的出现? 其中是否有错综复杂的可能性? 就杰姆逊的理论来看, 西方的

发展非常明显, 到1960 年左右由现代向后现代转变。而中国在这方面与西方

情况迥异, 中国的现代性我认为是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的, 是一种知识性的理

论附加于在其影响之下产生的对于民族国家的想象, 然后变成都市文化和对于

现代生活的想象。然而事实上这种现代性的建构并未完成, 这是大家的共识。

没有完成的原因在于革命与战乱, 而革命是否可以当作是现代性的延伸呢? 是

否可以当作中国民族国家建构的一种延伸呢? 一般的学者、包括中国学者都持

赞成态度。这意味着中国从20 世纪初, 到中国革命成功, 甚至直到四个现代化, 基本上所走的都是所谓" 现代性的延展" 的历程。其中必然有与西方不同

的成分, 但是在广义上还是一种现代性的计划。这个" 大故事" 好象还没有说完, 可是恰恰是在改革开放之初, 中国正进入繁荣阶段之时, 杰姆逊教授突然

提出我们现在要讲后现代理论了。后现代和现代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是否后现

代可以继承现代性计划所未能完成的那些步骤呢? 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征象, 比

如中国都市文化的复苏, 中国民族国家的模式过去未能做完的现在似乎又重新

做下去, 诸如此类。另外一方面, 就杰姆逊的理论来说, 现今所谓的" 后" 至

少有两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是时间上的先后; 第二层意义是后现代在质和量上

与现代性是有冲突的, 是不同的, 甚至是对抗性的, 如我前面提到的后现代对

于主体性的摧毁等。这样看来, 中国目前的状态就比较复杂了。

由于杰姆逊教授的影响, 一些学者最近一起出了一本论文集,

美国的学术杂志Boundary Ⅱ( 《界限 2 号》) 为此刊出专号,1997 年秋出版, 编者是张旭东与土耳其学者ArifDirlik 。其中收录的论文作者除张旭东之外, 有王宁、卢晓鹏、刘康、陈晓明、戴锦华、唐小兵, 还有两位台湾学者廖炳

惠、廖朝阳和一位美国女性学者WendyLarson 。这几位学者基本上都以为正是

因为中国的发展与西方迥异, 中国才更适于探讨后现代性的问题。因为中国的

现代性本身就与西方不同, 所以它的遗产也和西方不同, 他们认为中国的后现

代性所代表的是对后期社会主义或者是革命以后的现象所表现的一些行为和模式。他们提出各式各样的论点来证明事实上后现代性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理论

名词, 而且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这种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一是作

为一个理论名词, 它可以对现实发生的现象作最恰当的解释, 如果没有这套理论, 就无法描述这一些现象; 另一方面的作用, 一个好的理论可以带动一系列

社会文化现象。这批学者认为, 在这两个层次上, 中国的后现代性都可以成

立。而谈及中国后现代性的内容, 他们则各说各话。总的来讲, 无论你是否愿

意," 后现代性" 已经被用来概括中国目前的现象了。

下面是我对于这几位学者的一个" 后设" 的评论。我自己不愿意参加

这场争论, 因为我自己不是学理论的, 就采用了鲁迅先生" 冷眼旁观" 的方

式。我仅从他们的文中尝试解释一下, 为什么后现代理论在今天的中国争论得

如此激烈。正如 Anderson 在他的书中所说, 现代和后现代理论在全世界争论

得最热烈的地方就是中国。以中国占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而论, 其影响非常广大。我认为, 这些学者非常自然地接受了后现代理论, 而他们之所以如此, 是

因为中国自从解放以来, 在文学研究方面已经作了一些很固定的分期, 即近

代、现代和当代。所有学过中国文学史的人都知道, 近代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运动, 现代是" 五四" 到革命成功, 当代就是1949 年以后。而1976 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 又有许多新名词出现, 如新时期文艺学、新状态等。由于中国

近四五十年历史的影响, 中国的学者对于当代特别重视。这与美国正相反, 我

作学生时根本没有中国现代、当代文学这回事, 大家都学古典文学。当然, 目

前美国学界的这种状况也颇有改观。而中国学者之所以重视当代是有其原因的,

我们仅以90 年代来说, 它代表了这四五十年来整个历史潮流的积淀, 包括历

史的潮流、民族国家的潮流、现代性文化的潮流等等。这些东西都摆在这里, 用什么样的理论才能够将所有这些潮流进行描述, 并使之表现出来呢? 他们很自然就想到后现代性的理论。另一方面, 中国目前公开的政策是要与世界挂钩, 甚至要进入世界。这个历程是从梁启超开始的, 梁启超在1899 年的《夏威夷

游记》中特别说他自已要作一个世界人, 他在心目中所画的地图, 就是将自已的足迹从广东画到中国, 画到日本, 画到夏威夷, 画到美国, 最后画到整个世界。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过程, 而现在整个中国的国策是变成世界的一部分, 也就是进入所谓全球的系统。这种情况之下, 只有后现代适于描述中国所处的状态, 因为后现代标榜的是一种世界" 大杂烩" 的状态, 各种现象平平地摆放在这里, 其整个空间的构想又是全球性的。非常有意思的是, 中国学者对于后现代在理论上争得非常厉害, 但是并不" 玩理论", 这一点与台湾学者正相反。台湾学者对于后现代理论早在二十年以前就已进行介绍, 而且每个人都很善于引经据典地" 玩理论", 诸如女权理论、拉康理论、后殖民理论等, 其争论仅局限于学界, 并不认为会对台湾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而中国的学者则非常严肃, 认为理论上的争论就代表了对中国文化的发言权, 甚至有人说后现代理论也有所谓" 文化霸权" 这回事, 要争得话语上的霸权、理论上的霸权, 要比别人表述得更强有力, 要在争论中把自己的一套理论表述得更有知识, 进而获得更大的权力。非常有意思的是, 这样一种心态更证明了中国所谓现代性并没有完结。从五四开始到现代, 中国知识分子始终认为自己可以影响社会, " 五四" 对于知识分子的定义就是从启蒙的立场来影响社会, 当时的启蒙是理性的, 是从西方的启蒙主义背景出发的; 后现代的理论则倒过来, 反对启蒙主义, 但仍旧认为可以借助西方各方面的知识来影响中国社会。换言之, 它在思想内容上改变了很多, 但在思想模式上仍不脱现代主义的影子。现代主义所标榜的是个人的重要性、知识的重要性、知识对于社会的影响力, 西方的后现代理论学者并不认为学者的言论本身可以改变整个社会, 杰姆逊自己就认为他的理论好象商品, 是可以出售的, 虽然其影响力非常大, 但他并不认为这些理论可以影响社会、改变社会。另外一点非常有意思的就是, 这些中国学者非常热烈地在学理上进行争辩的同时, 他们所用的话语实际上逐渐与一般华语区大众的用语拉开了距离。我的例子就是《读书》杂志, 各位看《读书》时会发现, 有的语言, 比如我的语言, 比较好懂; 然而有的语言, 包括张旭东的语言, 就比较难懂, 因为其背后是大量的西方术语。这些文章试图用非常抽象的语言来解释中国现实发生的巨大变化, 那么此时语言与现实是否产生了矛盾? 当然, 从后现代理论来说, 这个矛盾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所谓后现代的语言都是一些符指的语言, 而非能指的语言。它们互为signifier, 互相指涉, 但并未指涉现实, 因为他

们不承认有所谓真正的现实, 只承认有现象、镜像或假相。在这种情况下, 我认为在中国存在两种危机: 一种是语言的危机, 这方面目前尚未受到重视; 另一个是贫富的危机, 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 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 没钱的人、失业的人则越来越穷, 这个问题是后现代, 包括杰姆逊自己所无法解决的。有人批评杰姆逊说, 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但他没有提到阶级问题和政治问题, 他所讲的都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而没有提及阶级分化。在这种情况下,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开始在中国发生: 理论先行还是现实先行。如果你是一个理论家, 自然会说理论先行, 没有理论不可能对现实有所理解; 可如果你不是理论家, 就会发现中国的现实变化太快, 是任何理论都无法跟上的。

这时, 作为学院中的理论家, 我们所扮演的是怎样一个角色

说到这里, 我要突然作一个转向, 从理论层次转向我个人比较有有兴趣的文化生产这一层次。我想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展现目前中国大陆以及台港两岸三地的文化现象, 我们可以探讨这些现象对我们有何启示意义, 甚至可以用来检验理论。杰姆逊在其理论中提到一个重要观点: 后现代文化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怀旧, 他用的词是nostalgia, 可能不能译为" 怀旧", 因为所谓的" 旧" 是相对于现在的旧, 而不是真的旧。从他的理论上说, 所谓怀旧并不是真的对过去有兴趣, 而是想模拟表现现代人的某种心态, 因而采用了怀旧的方式来满足这种心态。换言之, 怀旧也是一种商品。我从戴锦华的一篇文章里得到很大的启发, 其中写到, 中国从1995 年到现在, 有各种形式的怀旧出现, 并列举了许多现象。但其中没有提到的一点是" 老照片" 。" 老照片" 的意义是什么? 我觉得" 老照片" 就是一种形象, 就是后现代理论所说的意象, 在这个意义上它们应该是假的了, 因为它们是一种simulacrum, 是一种拟设的东西。那么老照片本身与它所拍摄的内容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我所见的几本老照片杂志, 我认为许多人是借老照片来回忆自己的过去。这种回忆我们是否应当作假相来看待呢? 它们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 杰姆逊所举的例子多是电影, 如AmericanGraffiti 等, 而中国人却更偏爱照片。显而易见, 在美国, 电影早已取代照片; 而照片则与印刷文化比较接近, 与文字媒体相关, 照片下总要有文字说明, 我个人比较喜欢照片。老照片在这个时候出现, 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或许每个人都会说, 它们是与回忆和历史有关的, 而这就牵涉到我们目前对回忆和历史作何解释。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这么多年以来, 历史都是国家民族的历史, 即所谓" 大叙事"; 而当" 大叙事" 走到尽头时, 就要用老照片来代表个人回忆, 或某一个集体、家庭的回忆, 用这种办法来对抗国家、民族的大叙事。另一方面, 每个人的回忆事实上又是不太准确的, 有时看到一张照片, 也许已经不记得是在何时何地与何人拍摄的, 此时就会产生一种幻想, 假想当时的情形, 于是这种回忆也就打了折扣。同时, 在官方的大叙事中, 有些照片中的人物是或隐或现的, 有时出

我们可以发现, 在日常生活里, 对于上海的怀旧情怀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 复复制品", 原来已是复制品, 现在又加以复制。这些附加的解释, 即inscription, 代表的是现在的意义。赠送这套月份牌的公司或是其设计者是否真正对30 年代的上海有兴趣呢

我想这很难说, 至少没有我有兴趣: 我花费十年时间写了一本关于30 年代上海的书, 而这套月份牌事实上只是商品。从这个层次上来讲, 上海的月份牌具有商品的意义, 可以印证杰姆逊的学说;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又牵涉到一个较大的问题: 是不是从这里可以表现出中国的历史对于一般老百姓来

说已经没有意义了? 在美国后现代理论中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历史的平面化、深度削平, 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 一般年青人对于历史的概念也不过是越战时期, 根本没有想过19 世纪美国是怎么样的。因此有论者说, 历史

一方面是被造出来的, 一方面则已经失去其延展性。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 对于历史是否有类似的看法呢? 我觉得不一定。我发现中国人的话语甚至顺口溜中关于日子的口语很多, 在其生成结构中, 似乎时间可以往回推转, 历史通过各种方式在自己的记忆中表现出来。而在美国的后现代理论中, 历史只是一个名词而已, 就是杰姆逊所说的商品式的、重新建造出来的东西。在美国的大学中," 上古史" 课程几乎没人选修, 学生们认为与现实相差太远。所有生活的意义都集中在所谓现时, 如果讲历史就要从现在的立场出发, 符合现在的需要。我觉得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里, 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色, 就是其历史感。这种历史感是不是在今天才第一次接受挑战、面临危机, 还是说中国的历史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中国人自有办法重新探讨历史感, 这个问题我不

想作出解答, 只是在这里提出。

我现在要举的例子是上海作家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 可以说代表了她自己的一种怀旧情绪。王安忆不过四十多岁, 但在近年来的作品中, 她不断塑造着旧日的上海, 这个上海并非为她所亲历, 只存在于她的想象之中。问题就是, 一位上海作家何以不停地塑造假相的上海? 如果说是为上海的过去增光的话, 她笔下的上海并不是一个光辉灿烂的上海, 并不是一个高楼大厦的上海。在这部小说的第一章里, 她用密密麻麻的文字, 浓墨重彩地勾画出上海的弄堂世界。我先前讲到, 上海的世界一面是大马路、外滩, 一面就是弄堂。她为什么要从弄堂的角度来勾画老上海, 这是非常有趣的。在这部小说中, 她把弄堂的世界用非常诗意的文字描述出来。第一章有五个小节:" 弄堂" 、" 流言" 、" 闺阁" 、" 鸽子", 直到最后一节才把女主角王琦瑶带进来。从文学立场讲, 她显然受到张爱玲的影响, 张爱玲的小说就是弄堂世界, 而弄堂世界中最重要的就是女人们叽叽喳喳的讲话, 即" 流言" 。但是, 如果更加仔细地审视这部小说的语言, 就会发现其中多多少少带有感伤的意味。为什么一位生活舒适、备受文坛重视、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作家会对上海抱有感伤的情绪呢? 这里引用其中一段文字, 可以与茅盾《子夜》的开头一段作对照。《子夜》开头描述的是日落时分, 汽车从外白渡桥驰来, 沿途所见的现代化事物的震撼, 即茅盾用"light 、heat 、power" 三个英文字所代表的东西。而王安忆对于上海的描写是这样的: 现在, 太阳从连绵的屋瓦上喷薄而出, 金光四溅的。鸽子出巢了, 翅膀白光白亮。高楼就像海上的浮标, 很多动静起来了, 形成海的低啸。还有尘埃也起来了, 烟雾腾腾。多么的骚动不安, 有多少事端在迅速酝酿着成因和结果, 已经有激越的情绪在穿行不止了。门窗都推开了, 真是密密匝匝, 有隔宿的陈旧的空气流出来了, 交汇在一起。阳光变得浑浊了, 天也有些暗, 尘埃的飞舞慢了下来。空气中有一种纠缠不清在生长, 它抑制了激情, 早晨的新鲜沉郁了, 心底的冲动平息了, 但事端在继续积累着成因,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太阳在空中踱着它日常的道路, 移动着光和影, 一切动静和尘埃都已进入常态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所有的浪漫都平息了, 天高云淡, 鸽群也没了影。

这段文字出现在第四节的最后, 是一段抒情的文字, 描写的是上海普

通的一天, 但是所有的意象中完全没有类似好莱坞电影中那种浓的、艳的、光亮的东西, 也没有什么生气, 充斥其间的是浑浊的空气和烟雾。她用这种基调描写王琦瑶的生活世界--- 阴暗的上海弄堂。我们不禁要问, 她为什么要用这种办法来怀旧? 是不是说以前的时代都是阴暗的时代, 正好象" 五四" 作家所认为的, 过去都是黑暗, 未来都是光明? 事实上, 王安忆却正相反, 她描述的是早晨日出的景象, 但没多久天色就阴暗起来, 于是人的激情也就慢慢归于平淡。我把这种抒情手法看作一个寓言, 其中蕴含的是对于时间的比较深层的探讨。如果说是回忆的话, 就脱离不了对时间的掌握和控制,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象我刚才所举的例子:" 时光倒流七十年", 一句话就解决了。但是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像王安忆这种写法, 她创造出一个世界, 让你感受到时间的悲剧感,

或者说是时间的反思和寓言作用。

我认为王安忆是中国作家中具有世纪末情绪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世纪末这个名词源于西方, 我曾经问过许多中国朋友, 似乎没有谁对世纪末有感触。因为世纪观念是西方的观念, 源于基督教的终结之感。20 世纪末, 西方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人都认为世纪到了尽头, 可能会有事情发生。但是中国没有。另外在艺术上, 世纪末所代表的是一种批判和颠覆, 如十九世纪末西方的艺术, 所代表的正是对西方十九世纪现代性的批判和颠覆。如果十九世纪物质文明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物质世界, 是一种中产阶级布尔乔亚式的虚伪世界的话, 那么世纪末的西方绘画、音乐和文学往往用世纪末的感觉作出对直线前进的时间观念的对抗。比如通常认为时间是向前越走越远、越走越好的, 这时反而会因为时间不能倒流而产生迷惘和感伤, 这种感觉实际上是反现代性的, 但又与现代性化为一体的, 是一体的两面, 用张爱玲的话来说就是" 苍凉" 。张爱玲是中国四十年代极少几位具有世纪末感觉的作家之一, 她的世纪末是因为中国的大革命要来临了, 中国将面临巨大的改变。所以她在小说中创造了一种世纪末的神话, 在她的世界中时间总是不对头的, 别人用的是夏令时间, 她家里的时钟慢了两个小时, 如《倾城之恋》的开头就是这样; 别人的家具是新式的, 她家里的家具是老式的; 甚至还用窗帘、老照片等烘托出一个世纪末的世界。再往上推的话, 《红楼梦》也是一种世纪末, 它意味着几千年来中国的文明已经走到尽头了。我认为《长恨歌》提出了一种世纪末的看法, 也可以说是对于现代和后现代如何交接的问题从创作提出的一个插入点。王安忆不是一位理论家, 她也没有责任来作理论上的探讨。但是她一本接一本地写出这样的书, 试图把她心目中的老上海重新呈现出来, 而呈现的目的是为引出种世纪末的感觉。这种世纪末和福山的" 历史终结" 正相反。福山的" 历史终结" 是全盘胜, 而王安忆则是觉得整个世界已经走到了尽头。

无独有偶, 台湾有位女作家朱天文, 与王安忆年龄相仿。朱天文的一篇短篇小说题目就叫《世纪末的华丽》, 内容讲述一位25 岁的模特儿, 叫做

米亚, 整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描述她的衣饰, 衣饰的牌子从中文到日文到意大利文, 一应俱全。在小说结尾处, 米亚说: 当世界到了尽头的时侯, 所有男人以理性建立起来的所有的系统制度都会完蛋, 而我就要用我的纺织和艺术, 在深得像海一样的时间中重新塑造我的世界( 大意) 。这与王安忆的小说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它用另外一种办法来制造另一种世纪末的感觉。我曾当面问她为何要用中国作家很少用到的" 世纪末 " 一词, 什么叫做" 世纪末的华丽"? 她

说是因为她看到了十九世纪维也纳的绘画, 譬如克林姆特(GustavKlimt) 就用这种感觉来描写, 写着写着, 她的台北就变成了寓言的台北, 不是一个真实的台北。她创造出来的是一个世纪末的意象, 在其中台北就好象是全世界的城市合成的城邦。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 米亚很高兴生活在台北、米兰、纽约、巴黎、伦敦这个城邦里面。" 她整个的世界中根本没有国家存在。同时, 她的世界完全是表面的、浮华的, 没有任何内心的感觉。在所谓世纪末的灿烂中, 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空虚。之所以空虚, 是因为小说中没有时间感, 没有历史感( 只有几个日子

以上所例举的小说恰好出自海峡两岸两位女作家的手笔, 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女作家会有这种感触, 而在男作家中却比较少见呢?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台湾, 张大春也是一位后现代作家, 他玩各式各

样后现代的游戏, 但是却没有这种感触。

最后我还要提出一部电影作例子, 希望各位能够将理论与文本重新审视, 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这部电影就是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的《春光乍泄》,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对同性恋。当然我们可以说港台作家之所以对同性恋题材如此感兴趣, 是受了后现代理论的影响, 因为后现代理论非常关注的一点就是性别问题, 尤其是少数受压迫的性别问题, 即有色人种和同性恋。这个故事表面上看来是一个同性恋的故事, 实际上它是另外一种寓言。影片一开始是两个男人在床上作爱, 之后我们发现他们是在阿根廷。他们失落在阿根廷, 离离合合, 吵吵闹闹。一个出卖身体谋生, 一个在酒店作招待。其中一个因不堪争吵而出走, 另一个非常失落, 到阿根廷最著名的大瀑布去玩, 后来结识了来自台湾的青年。影片结束时, 他已回到台北, 在夜市上吃宵夜, 他说, 只要我想找回我

的朋友, 我就一定能找到。

这个故事其实是一个寓言, 之所以将地点选择在阿根廷, 也许可以作多种解释。但是我发现这部影片的背景音乐全部选用探戈曲调, 而音乐在全片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比音乐更重要的是影片中黑白与彩色两种效果的混用, 镜头的运用千变万化, 使人感到整个影片的气氛是由影像所营造出来的。这恰好印证了杰姆逊的说法。这是一个影像挂帅的社会, 我们的生活就是由各种影像组成。从影迷或电影研究者的视角观察, 你会发现其中一些镜头和调度方式有模仿痕迹, 港台的许多导演都有引用其他导演作品的习惯。而就我看来, 其影像背后带动的是一种情绪, 不只是同性恋的情绪, 不只是身体肉欲的情绪, 还有深深的失落和对于时间观念的无可奈何。在影片中主人公反复叨念的一句话就是" 从头来过", 可是他们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时间不可能倒流。正如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所提到的关于时间轻重的讨论。王家卫运用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手法: 表面上是极为商品化的摄影技巧, 拼命使

用各种形象, 甚至玩弄彩色与黑白之间的关系。我曾经试图借片中的彩色或黑白镜头把整个故事情节的起伏连接起来, 但是发觉连不上; 我又试图把彩色或黑白镜头与人物的感情联系起来, 也是徒劳。后来我想, 也许这部电影本意并不在此, 如果我们能够用黑白或是彩色区分、连贯故事情节、人物感情, 那么我们就重新堕入传统的欣赏习惯之中。王家卫电影的挑战性就在于他把种种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全部呈现在我们面前, 然而它们所带动的情感, 又不见得是所谓后现代理论中提出的东西, 后现代理论已经不注重所谓" 真情" 。但是片中两个男人的感情也并非完全是虚假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用后现代的形象带出真的感情。我个人觉得这种感情是与香港密切相关的, 片中对白用广东话, 而且内容与1997 有关。在后现代的年代中, 人失落于异邦, 你可以用" 失落" 、" 异化" 等等理论名词来概括, 但是我觉得这种感情还是与现实中部分生活在香港的人们直接相关。换言之, 真情可能已经被肢解了, 此时我们不可能写出完美的" 大团圆" 的故事, 但是就在已被肢解的片断中, 还是可以表现出一点真情的存在。

在这些例子之后, 我想可以总结如下: 我们现在生活在所谓后现代的文化之中, 是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成为理论家? 是不是只有身处理论世界才能探讨后现代文化的意义? 在中国一贯是理论挂帅, 但是我并不认为理论可以使每个人的问题得到解决。理论就好象上帝的《圣经》一样, 有人认为只有从《圣经》中才能得到解决的方案, 如果你笃信上帝的话当然可以, 同理, 如果你相信理论的话当然也可以。但是我觉得目前后现代文化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影响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时空的变化是如此之快, 理论已无法概括, 我们已无法应付。近来, 有一些理论家已经开始关注日常生活的研究, 比如戴锦华教授, 她在最近几篇文章中写到有关广场、怀旧等内容, 是真正面对了在变化的社会中日常生活所呈现出的新的时间、空间的感觉。可是对于像你我这样的人来说, 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我用了前面的一大串资料所要提出的其实是一种态度的问题、心态的问题、感触的问题, 甚至是感觉的问题。而这些东西是目前后现代理论中从未提及的。这些东西听起来似乎不够理性, 不够深沉, 也不够系统化, 可是我们所面临的后现代文化的刺激正是那种支离破碎、转瞬即逝的刺激, 能够与这些刺激作出妥协或对抗的, 反而恰恰是自已瞬间的感触、瞬间的态度。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 你将如何抓住它们, 并得以理解或是分析? 我认为只有在感受之中才能重新找回自已的主体, 虽然后现代性已经把主体推翻瓦解, 但是我们总还有一日三餐, 总还有例如看电影、听音乐之类的活动, 包括杰姆逊自已在内。我们生活在媒体刺激下的社会之中, 应当如何对这个社会作出反映和回响

我的结尾似乎又回到了老生常谈。最后我将与大家分享我个人的一个例子。我曾在香港作过六个月的短期讲学, 或许是因为我的演讲比较受欢迎, 临别时学生们每人送我一份礼物。我发现每一位女同学送给我的礼物都是相同的: 日本电视连续剧的VCD, 诸如LongVacation 、LoveGeneration 、《一百零一次求婚》之类。在香港几乎每个年轻人都会看这些连续剧, 在日本、韩国也是如此。这些连续剧完全是商品, 当字幕开始的时候, 所有赞助公司的名称或是标志也都堂皇登场, 而整个电视剧的拍摄方法类似广告。这些故事都是有模式可循的, 当看到一部电视剧的开头时, 它的结局你已经可以预料。有趣的

是, 这些故事无一例外都制造出一种" 真情的假相" 。比如《一百零一次求婚》, 讲述的是一个"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的故事, 一个老丑的日本男人最终在电视剧的第二十集向美丽的女主角求婚成功, 这是一种完全温情主义的结局。我想, 所谓肥皂剧本来就是温情主义的, 就是骗人的。但是日本的肥皂剧与美国的不同, 美国的肥皂剧恰恰印证了杰姆逊的说法, 它们展现的是金钱和金钱带来的颓败, 如《达拉斯》等; 而日本肥皂剧中, 主人公大多是并不富裕的中产阶级, 女性能弹一手好钢琴, 男女主人公总是充满真情。也许我们可以说在日本这样变化急剧的社会中, 日本人也有一点怀旧, 这些电视剧就是为了弥补现实世界中无法把握永恒感情的缺憾而故意制造出的假相, 以冗长的数十集的形式让人们获得某种满足。为什么这样的东西在香港如此受人欢迎? 因为香港的生活节奏非常快, 而香港几乎所有的女性都爱看这种日本电视剧。从现代主义的立场来说, 这也许是一件糟糕的事, 但这是后现代文化的产物, 它们像卡拉OK 一样, 在美国是绝对不会流行的, 这一点很难解释。

当我们身处所谓后现代社会之中, 理论上讲绝对无法避免全球性资本主义的影响,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却可以感受到某种哪怕是极微小、片面, 甚至于瞬间即逝的真实感, 我想, 也许正是因为抓住了这些真实感, 我们才最终得以生存下去。

现代性问题与文化研究

现代性问题与文化研究 标签:现代性问题与文化研究分类:现代性专题2009-10-10 21:03 现代性问题与文化研究 作者:陈筠泉 现代性自产生之时起就包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的全球扩张,现代性矛盾更是日趋尖锐和激化,终于酿成了今日的深重危机。有的学者把这种危机称之为“现代性困境”。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现代西方思想家重新反思和批判现代性,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的思想。在现代性问题的讨论中,我赞成这样一种看法:要摆脱现代性危机,必须超越既有的现代性。采用有的后现代主义者的思路,对现代性予以整体的颠覆和彻底的解构,这绝对不是一种可取的办法。真正可行的办法是,正视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并通过矛盾的合理解决,以求现代性的正常发展,使之更有利于人类与社会的进步。 一 应当看到,文化问题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受到重视,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的、现实的根源。在当今世界,国际格局的改变,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挑战,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全球性问题的出现等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把人本身的价值和命运、人类的生命和发展问题以十分尖锐的形式凸显出来。因此,文化问题的研究热潮,归根到底不过是集中地反映了对人的关注。启蒙主义思想家重视人类行为的自然机制,但未能揭示文化不同于自然的特性。他们把“自然人”当作理想的人,认为“自然人”体现着尚未被文明“污染”的人的“本性”,并企图从“自然人”身上找到建立合乎人性的公正的社会制度的根基。但马克思却认为,启蒙主义思想家所谓的“自然人”,纯属“十八世纪的缺乏想象力的虚构”。他说:这种十八世纪的个人,“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形式解体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十六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但是,在这些十八世纪的“预

傅伟勋创造性诠释思想的文化现代性启示

傅伟勋创造性诠释思想的文化现代性启示 傅伟勋创造性诠释思想的内容主要含涉五个层次,即“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创谓”,其中层次之间各有次序,不可随意僭越。这一思想有不同于其他诠释思想的理论特点,主要包括创造性的“误读”、对特殊方法论的一般性超越、辨证开放的学术性格和对化约主义的批判性。创造性诠释思想是傅伟勋文本诠释和理论创造的方法论基础,其实质是对传统文化现代性重建的一种探索,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标签:傅伟勋;创造性诠释;传统文化;现代性重建 20世纪70年代,中国哲学的研究有了较大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与世界交流的日益广泛,中国哲学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和冲击,这些矛盾的关键点集中在“中国哲学是否是一种真正的哲学”,即中国哲学是否具有合法性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许多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哲学仅是一种“道德哲学”,而不是西方哲学式的“思辨哲学”[1]。作为一个对东西方哲学都有着深入研究经验的学者,傅伟勋认为中国哲学有着相当丰富的哲学资料,它在形而上学、宗教哲学、心性论、伦理学等方面足以与西方哲学相抗衡。但是中国哲学的问题在于一般方法论的缺失,在他看来,为应对西方哲学的冲击,中国学者必须打破传统德性之知重于见闻之知的片面看法,设法早日解决中国方法论的建立课题[2]13。1972年,傅教授开始构想创造性的诠释学,并于1974年12月6日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研讨会俱乐部上,作了以“创造的诠释学——道家形而上学与海德格尔”为题的演讲,首次公开这一方法论[3]18。 一、创造性诠释思想的主要内容 创造性诠释思想作为一种一般方法论的内容,自上而下共分为五个层次,即“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创谓”。 第一,“实谓”层次——“原思想家(或原典)实际上说了什么”。这是纯客观语詞呈现的阶段,关于这一层次,傅伟勋借用了英国日常语言分析学派的表达,即这是一种“习惯地只说出了口的语言活动”,它“约略等于发出具有某种意思与指谓的某种语句”。在该层次,它仍停留在纯客观性的语词呈现状态,并表现为一种“朴素的原始资料”而已。因此,诠释者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便是对原典的寻找。 第二,“意谓”层次——“原思想家想要表达什么”或“他所说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这一层次的主要关涉对原典的诠释,实行一种创造性的对谈,在傅伟勋看来,这种对谈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即诠释者的主体性方面和原典本身的诠释方面。首先就诠释者的主体性这一方面说,诠释者所需要的是一种如德国哲学家狄尔泰所说的“随后体验”的态度。即为了能够与原文作者更好“对谈”,并增加对原典的深刻了解,诠释学者还必须设法了解原思想家的生平传记、时代背景以及思想发展的历程等等。这一层面的文本分析包括三种,即脉络、逻辑分析以及层面

浅析中国的后现代性现象

浅析中国的后现代性现象 摘要:当代学术语境中,后现代性在中国始终是一个不太明朗的议题。其主要原因是,后现代性在西方本就是一个思想繁杂的理论谱系,进入中国后的理论实践,更使后现代性与现代性、后现代与中国当下现实的种种问题缠绕在一起。本文就意在通过考察后现代性在中国的缘起、表现与特征,梳理我国的后现代性进程,为我国的加速发展扫清障碍。 关键词:后现代性全球化中国后现代主义 一、引言 后现代性作为一种思想风格,它质疑真理、同一性和客观性这样的经典概念,质疑普遍进步和人类解放,不信任任何单一的理论框架、大叙事、或终极性解释。在它看来,这个世界没有一个预定的蓝图,而是由许许多多彼此不相连的文化系统和解释系统组成。 在中国,后现代性进程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与变化,许多专家学者都为此献言献策,F·詹姆逊在《单一社会性》一文中,谈论了现代性问题研究所要遵循的准则:“任何一种现代性理论,只有当它能和后现代与现代之间发生断裂的假定达成妥协时才有意义。”后现代的到来,无论真假,导致了对现代性的深度反思和对现代性道路进行批判性重构。 二、研究意义 经过查阅资料,笔者发现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 因此,对中国的后现代性进程进行研究,就可以有效的规避现代性中出现的种种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上的问题,从而为我国的后现代化进程扫清障碍。并且,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势必会有不同的解释以及学术上的争论,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也可以为我国的后现代性发展提供一个指导方向,不至于让更多的人迷失在后现代性的众多论断中。 三、中国的后现代性 (一)中国后现代性的缘起 中国的后现代性是在现代性开创的背景下出现的,后现代性在中国出现的最初时期,它的身份几乎没有任何合法性。与现代性的出现相对比,后现代性既没有新思想出现的历史机遇,又没有改革开放形成的文化局势,更没有文学界创新的共同愿望,与此看来,后现代性在中国的出现显得并不是那么合乎时宜。 此外,比起远为庞大的主流学术活动,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学界只是冰川一角,地位并不是那么稳定。批判、质疑后现代性的文章或者论断并不在少数。在这些批判中,贺奕的批判显得全面而彻底,在他看来,后现代性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其精神价值空疏。在《群体精神逃亡: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纪病》一文中指出:“由于缺乏某种终极价值体系作为依托,这种作用最终将流于短促狭隘和浅薄,中国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摘要】《文化转向》是詹姆逊分析后现代文化理论的代表著作,本文在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梳理的同时,发掘詹姆逊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解读方式。同时我们更应该从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分析中辩证的看待后现代文化中的全球化浪潮,并加以借鉴,以便更好的思考我们的文化策略。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文化;马克思主义;全球化 作为20世纪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是透彻和独到的。《文化转向》这本书中,涵盖了詹姆逊丰富的后现代文化思想,他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谈起,坚持将后现代置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更新中加以评价,解读了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视像文化盛行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同时詹姆逊坚持对后现代持一种清醒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从生产方式的基本概念入题,以历史的辩证的方法看待后现代主义文化,此外对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进行了批判。 一、后现代文化关键词 1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詹姆逊把后现代主义概念定义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他认为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必须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联系起来,与现代主义联系起来。《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提到后现代两个特征,一是大部分的后现代主义都是“作为对高级现代主义的既有形式,对占据大学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基金会等这样或那样的主导性的高级现代主义的刻意反动。这意味着,有多少不同形式的高级现代主义就会有多少相应的后现代主义”。二是,一些主要边界或分野的消失,“最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高雅文化和所谓的大众或通俗文化之间的区别的消弭,高雅艺术和商业形式之间的界限似乎越来越难以划清”。詹姆逊敏锐地觉察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资本运行的中,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一方面经济进入到了各种文化形式,使艺术作品成为商品;另一方面文化也逐步变得经济化,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较为狭小的文化圈中扩散出来,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詹姆逊理论的核心论题,即现代主义的过去和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表现的新形式的后现代的到来。他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论断建立在他对资本主义文化发展三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即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詹姆逊强调“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将后现代主义置于一个偌大的历史语境之中,既强调了后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同时又突出了与以往各种文化形式的相连,不仅仅视其为一次历史的断裂,而且视其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2主体性消解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浅析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105班魏鹏 2010220872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中阐述: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 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解释,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它反对任何人为设定的理论前提和结论,否认人能达到对事物总体本质的认识。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 九十年代以来海内外知识界就的"后"进行了持续的讨论,构成"新时期"之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热点。本文无意对这场尚未充分展开的讨论和争论作任何。因篇幅所限,也不拟对"后现代性"或"后现代主义"这样的基本概念作详细的说明。在此,我只想从一个表面问题入手,谈谈"后现代"与"中国"这两个符号之间的相关性和矛盾,进而探讨"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的深层关系。 首先我想对以下讨论的前提作一点说明。第一,从"近代"到"现代",从"现代"到"当代"的阶段论在不同的条件下有极为不同的含义。在此我们关注的不是中国史范围内的具体分期,而是全球范围内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范式的整体性变化。这当然是一个极为庞大、复杂的历史问题和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宏观上大致把握住问题的要旨。英国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在其新著《后现代主义的假象》(Illusions of Postmodernism)中简明厄要地归纳了"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他写道: "后现代性是一种思想风格,它置疑客观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这样的经典概念,置疑普遍进步或人类解放,不信任任何单一的理论框架、大叙事、或终极性解释。与这些启蒙的规范相左,后现代性认为世界充满偶然性、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是多样化、不稳定的;在它看来,这个世界没有一个预定的蓝图,而是由许许多多彼此不相连的文化系统和解释系统组成......" 他指出,这种思潮的"物质基础"是"资本主义的新形式",诸如瞬息万变的、非中心化的技术领域,消费社会和文化;这种新的物质环境造成了传统的制造业被服务业、业和信息产业取代,也促成了传统的以阶级为核心的领域向各式各样的(基于族裔、性别、社区等的)"身份认同的政治"转化。与此相应, "后现代主义则是反映这种时代变化的文化风格。它无深度,无中心,漂移不定,自我指涉;它是游戏性的,往往从别处借来观念和意象加以折衷调和;它是多元主义的,它无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划分,也模糊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线。" 诸如此类的对"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的概括性描述早已不是是么新东西了。但我们必需承认,这种基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和文化现实的理论话语,是任何有关"后现代主义"讨论的知识论上的出发点,尽管我们只能在具体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现实中寻找"中国后现代"的定义。伊格尔顿说他无意在"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划出严格的界限。事实上,后现代主义的国际话语(包括中文世界的有关讨论)从来都是借助两者间概念上的摸糊性跨越种种现实的限制而进入问题的。不妨说,后现代话语的具体性和抽象性、统一性和多样性赋予它某种"普遍性",尽管该理论本身是以反普遍性起家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在《极端的时代:一九一四至一九九一的世界史》中对后现代的普遍思潮作了如下总结: "形形色色的""后现代主义""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对客观现实的存在持根本的怀疑论态度,它们不相信人类能通过理性手段达到对现实的一致的理解。它们都有激烈的相对主义倾向。在它们看来,一个被技术彻底改造了的世界立足于某种世界的本质,而有关进步的意识形态则是这种本质的反映,后现代主义认为这两种对立的思想前提构成了这种世界本质的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内容提要: 本文系作者1999 年5 月26 日在北京大学为文科学生所作的演讲, 主要介绍美国学者杰姆逊关于" 后现代" 文化研究的方法、观点及其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价值, 并借助其理论来观照分析当代中国( 包括大陆和台港地区) 的一些文化现象, 文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当代文化是否已经进入杰姆逊所称的" 后现代阶段"? 作者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事实上并没有完成, 同时试图解释" 后现代" 问题何以在中国引起热烈争论的原因。" 现代性" 和" 后现代性" 相互交融的状况, 正说明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复杂性。 1985 年秋天, 美国教授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Jameson) 在北大举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演讲, 这些演讲后来辑成《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 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又再版了这本书," 后现代", 或者说"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这个名词, 据我所知就是杰姆逊教授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在当时来说, 此举相当大胆, 因为他80 年代初才开始从单篇文章中提出了他的后现代理论, 而他的那本" 大书" 《后现代主义--- 后期资本主义的逻辑》, 就是访问北大后问世的。换言之, 他第一次向世人介绍自己的后现代理论和文化理论, 是在北京大学。我想这对于北大是一个相当大的荣誉。最近我又重读这本书, 仍然觉得受益良多。 来北大之前, 我又买了一本杰姆逊教授最新出版的论文集

---TheCulturalTurn (Verso,1998), 译成中文名为《文化转向》, 意即当代整个文化批评和文化理论的文化转向。书中收录了他写于1983 年到1998 年的8 篇论文,1983 年那篇经典性的论文《后现代主义和消费社会》也在其中。这本书受到美国各个学界的重视, 我从前的同事, 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 也是马克思主义者, PerryAnderson, 本来要为这本书作序, 结果却越写越长, 竟至成书, 名为 TheOriginsofPostmodernity(Verso,1998), 即《后现代性的来源》。以介绍杰姆逊入手,Anderson 把整个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来龙去脉都展现出来。据Anderson 说, 这个名词最早见于西班牙文坛, 后来在1950 年左右, 中国革命刚刚成功时, 有一位美国诗人CharlesOrson 提出了一个主张:20 世纪的上半叶是现代, 下半叶就是后现代; 后现代的动力不是西方, 而是第三世界, 特别是中国的革命。这样说来, 中国与西方后现代的起源可能还有一层关系。 当然, 另一个重要观点是杰姆逊教授在其北大的演讲中提出的, 他认为所谓文化上的现代和后现代, 是和整个西方经济历史的发展相关的。所谓现代主义是文学、艺术上的名词, 而现代性是较为广义的文化历史上名词。他把这个时期定在1880 年左右到1930 年左右; 而他认为后现代阶段是从1960 年前后开始的。这是他的一种历史分期法。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有非常大的区别, 因为现代性所表现的是资本主义盛期的状况, 他引用了列宁的名言: 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极端, 就是帝国主义。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资本开始向世界发展, 这种发展到了最

李欧梵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_New

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美国) 李欧梵 内容提要:本文系作者1999年5月26日在北京大学为文科学生所作的演讲,主要介绍美国学者杰姆逊关于"后现代"文化研究的方法、观点及其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价值,并借助其理论来观照分析当代中国(包括大陆和台港地区)的一些文化现象,文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化是否已经进入杰姆逊所称的"后现代阶段"?作者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事实上并没有完成,同时试图解释"后现代"问题何以在中国引起热烈争论的原因。"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互交融的状况,正说明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复杂性。1985年秋天,美国教授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Jameson)在北大举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演讲,这些演讲后来辑成《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又再版了这本书,"后现代",或者说"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这个名词,据我所知就是杰姆逊教授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在当时来说,此举相当大胆,因为他80年代初才开始从单

篇文章中提出了他的后现代理论,而他的那本"大书"《后现代主义后期资本主义的逻辑》,就是访问北大后问世的。换言之,他第一次向世人介绍自己的后现代理论和文化理论,是在北京大学。我想这对于北大是一个相当大的荣誉。最近我又重读这本书,仍然觉得受益良多。来北大之前,我又买了一本杰姆逊教授最新出版的论文集TheCulturalTurn (Verso ,1998),译成中文名为《文化转向》,意即当代整个文化批评和文化理论的文化转向。书中收录了他写于1983年到1998年的8篇论文,1983年那篇经典性的论文《后现代主义和消费社会》也在其中。这本书受到美国各个学界的重视,我从前的同事,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也是马克思主义者,PerryAnderson ,本来要为这本书作序,结果却越写越长,竟至成书,名为TheOriginsofPostmodernity (Verso ,1998),即《后现代性的来源》。以介绍杰姆逊入手,Anderson把整个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来龙去脉都展现出来。据Anderson 说,这个名词最早见于西班牙文坛,后来在1950年左右,中国革命刚刚成功时,有一位美国诗人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摘要: 现代设计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自我完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与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现设计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应当正视后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应看到,思想薄弱并且以文化上自由放任的态度为主旨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解决所有现代主义运动带来的消极影响,两者之间矛盾的解决将促使现代设计积极发展。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矛盾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相对于传统设计而言,现代设计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对既有传统的扬弃与超越。现代设计所主张的民主,即设计为大众的思想,相对于为贵族服务的传统设计观念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和进步。但当现代设计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传统和固定的模式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临新的矛盾,即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所谓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朝的兴起,正是这一矛的具体体现。 一、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一个内容庞杂的文化艺术、意识形态运动,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 具体到设计上则是把以往为权贵的服务方向改变为为广大人民服务为己任的探索,充满了社会乌托邦主义和社会工程动机,是一种具有高度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的探索。它的目的不是创造个人表现, 而是努力于创造一种非人性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大批量产的、普及的新设计,这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降低成本、能够使设计为大多数人享用的目的。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师来说,重要的不是风格, 而是动机,风格只是解决问题后的自然副产品而已。现代主义设计是充满民主色彩和革命色彩的设计运动,它目的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而在与之一脉相承的国际主义设计中,现代主义所提倡的高度理性日益显示出冷漠的气质和单调的作风。米斯?凡德罗所主张的“少即多”在国际主义风格中被形式化地遵循着,已经失去了以往功能主义应有的精神,甚至成为一种固执的教条模式,以技术主宰的工业文化造成的设计形式的单一与人性的温和关怀背道而驰,这意味着现代主义设计逐渐缺乏力量而最终被多元并存的时代精神所取代。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汇的含义的非常复杂,从字面上看,是指现代设计以后的各种风格或某种风格,因此它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否认现代主义的内涵。虽然设计上后现代主义至今仍处于风格繁杂、多元化发展的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设计宗旨非常明确,其中心是反对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和人文关怀,而不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采用各种历史装饰,加以折衷处理,打破了现代主义一直以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新阶段。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根基和传统进行的批判性反思。因此,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兴起为观照现代主义设计提供了一面镜子,折射出现代主义设计自身的矛盾。 二、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 福柯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同样,我们也不应将后现代主义设计仅仅理解为

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的源起及其理论景观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阶段,而现代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一次次新的裂变,随之全面推进到后现代时期。这个时期,各种文化哲学理论都陷入偏激的争执和论战之中,各种理论群体和流派杂色纷呈,各种文化(艺术、文学、美学、哲学等)倾向更迭汰变。随着一次次理论撞击和兼容,后现代主义逐渐露出自己的头角,并迅速扬弃现代主义而成为风靡当代西方 的“显学”。后现代主义的迅速崛起反映出西方文化流向的新变化,也标示出它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和“承续”的逻辑必然性。因此,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成为20世纪文化发展和精神流向的内在轨迹。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这一发展轨迹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争成为整个文化逆转问题的焦点。这个问题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后现代主义源起的时间及其分期;二是后现代主义究竟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还是现代主义的继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精神究竟是什么? 现代主义在西方文化近半个世纪的激荡之后,西方文化氛围和思维逻辑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30年代以后,它的内部诸多流派的松散组合的离心力以及自我发难和颠覆,加速了现代主义运动的解体。后现代主义从现代主义的母胎中发生发展起来,它一出现,立即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不同寻常的逆转和撕裂,引起哲人们的严重关注。后现代主义绝非如有人所说的仅仅是一种文艺思潮。后现代主义首先是一种文化倾向,是一个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的问题。由这个高度去看文艺思潮,才会有一种新的文化“语境”,才会使其内在精神逻辑呈现出来。进一步说,后现代主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电脑和数据库的广泛运用,科技高视阔步导致了合法性危机(利奥塔德)。这一状况反过来深刻地规范着人类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导致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生命的意义和本文的深度同时消失,消费意识的渗透使自然与人类意识这两个领域日益商品化。从此,后现代文化与美学浸渍了无所不在的商品意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在此归于失效,商品禀有一种“新型”的审美特征,而文化则贴

李欧梵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美国) 李欧梵 内容提要:本文系作者1999年5月26日在北京大学为文科学生所作的演讲,主要介绍美国学者杰姆逊关于"后现代"文化研究的方法、观点及其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价值,并借助其理论来观照分析当代中国(包括大陆和台港地区)的一些文化现象,文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化是否已经进入杰姆逊所称的"后现代阶段"?作者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事实上并没有完成,同时试图解释"后现代"问题何以在中国引起热烈争论的原因。"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互交融的状况,正说明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复杂性。1985年秋天,美国教授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Jameson)在北大举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演讲,这些演讲后来辑成《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又再版了这本书,"后现代",或者说"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这个名词,据我所知就是杰姆逊教授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在当时来说,此举相当大胆,因为他80年代初才开始从单篇文章中提出了他的后现代理论,而他的那本"大书"《后现代主义后期资本主义的逻辑》,就是访问北大后问世的。换言之,他第一次向世人介绍自己的后现代理论和文化理论,是在北京大学。我想这对于北大是一个相当大的荣誉。最近我又重读这本书,仍然觉得受益良多。来北大之前,我又买了一本杰姆逊教授最新出版的论文集TheCulturalTurn (Verso ,1998),译成中文名为《文化转向》,意即当代整个文化批评和文化理论的文化转向。书中收录了他写于1983年到1998年的8篇论文,1983年那篇经典性的论文《后现代主义和消费社会》也在其中。这本书受到美国各个学界的重视,我从前的同事,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也是马克思主义者,PerryAnderson ,本来要为这本书作序,结果却越写越长,竟至成书,名为TheOriginsofPostmodernity (Verso ,1998),即《后现代性的来源》。以介绍杰姆逊入手,Anderson把整个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来龙去脉都展现出来。据Anderson 说,这个名词最早见于西班牙文坛,后来在1950年左右,中国革命刚刚成功时,有一位美国诗人CharlesOrson 提出了一个主张:20世纪的上半叶是现代,下半叶就是后现代;后现代的动力不是西方,而是第三世界,特别是中国的革命。这样说来,中国与西方后现代的起源可能还有一层关系。当然,另一个重要观点是杰姆逊教授在其北大的演讲中提出的,他认为所谓文化上的现代和后现代,是和整个西方经济历史的发展相关的。所谓现代主义是文学、艺术上的名词,而现代性是较为广义的文化历史上名词。他把这个时期定在1880年左右到1930年左右;而他认为后现代阶段是从1960年前后开始的。 这是他的一种历史分期法。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有非常大的区别,因为现代性所表现的是资本主义盛期的状况,他引用了列宁的名言: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极端,就是帝国主义。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资本开始向世界发展,这种发展到了最极端之时,变成了垄断资本主义,而文学艺术表现的就是所谓"highmodernism",即高潮现代主义。可是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个西方世界在文化方面有了非常大的变动。杰姆逊受一位重要的比利时学者ErnestMandel 的影响,写了一本叫做LateCapitalism(《后期资本主义》)的书,认为后期资本主义和盛期资本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后期资本主义逐渐地跨国化、国际化乃至现在所说的全球化,而全球性的资本主义近几年来最大的发展就是全盘的金融化,所谓金融化就是把抽象的钱在世界的各地运转。在他看来,这种抽象的金融化倾向给西方文化带来了非常大的转变,后现代的文化即所谓电动器械、电脑,以及资讯的高速流通,其中最重要的是媒体,特别是视觉媒体,已影响到所有人的生活,他认为,五六十年代电视的发明为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电视的普及使整个人类生活视觉化。彩色电视机所表现出的形象完全是虚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后现代哲学家对现代文化展开批判,并试图给世界一个重新的解释,构建一种新的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能够站在很高的角度和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思辨的特色,也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色彩。 他认为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的晚期,又提出“认知图绘”,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的眼光,审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现象,认清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从而对这种文化保持清醒的认识。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持续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都提醒着我们应当批判的接受和吸纳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清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意识形态背景,有效地帮助我们抵制腐蚀人类思想灵魂的文化对我们的侵略。 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关注的焦点就是现代主义所出现的“问题”,要透过现代主义的表面现象,去寻求真理而并不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理。现代主义的目的是要改变历史和社会,是资本主义人的异化下的一种乌托邦理想。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则具有消费性、大众性、商业性、文化创作的目的是商业利润,文化创作以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为动力,市场需要大量的文化消费品,后现代主义文化创作者就把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贴上商品的标签,大批量的复制,比如现在的中国电影产业。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战争不再需要真枪实战,而是转变成文化软实力,它不需要浪费一枪一弹就能入侵一个国家的各个领域。 首先来看电影领域,仅2012上半年中国票房近55个亿,超过去年的48.41亿。可是仔细分析一下,从《上半年国产电影全军覆没表》来看,上半年有155部片上映,过八成是国产片,但国产票房目前却只占总票房38%。《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等12部好莱坞电影,赢得票房27亿。而选择与对方同期上映的17部国产片,总票房才4亿,除了《绣花鞋》和《黄金大劫案》基本保本,上

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4548492.html, 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解析 作者:崔剑峰 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03期 [摘要]在伊格尔顿眼中,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形式,主要反映时代变幻莫测的风格,主张消解中心、离散主体、虚拟时空、审美游戏、多元文化、自我反思、追求不确定性等方式去解读时代。我们在欣赏后现代主义独特文化视域的同时,伊格尔顿忍不住思考:究竟后现代能走多远,仍然是个疑问的。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性;主体;本质主义;文化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4)03-0008-03 [收稿日期]2014-04-2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伊格尔顿文学生产理论探究”(12522220) [作者简介]崔剑峰,黑龙江大学社会科学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与研究工作。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已步入了广泛运用智能工具的信息网络时代。电子计算机成为信息网络时代主要的智能工具。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延伸了人脑功能,使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日益走向智能化和自动化。知识成为信息网络时代的主导资源和要素。电子计算机产业、光缆通信、卫星通信、网络经济信息网络时代的主导趋势,都是后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部门、产业以及人与人之间日益独立化和疏散化,知识日益相对化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社会生活、生产越来越平面化,人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旋转起来、光怪陆离、色彩斑斓、虚实难辨的世界之中。后工业文明企图消解中心,但却越来越压抑人的个性。人越想独立自主,却越无法自由自觉。 一、伊格尔顿解读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理论旨趣 伊格尔顿视后现代主义为一种文化形式,“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中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映这个时代性变化的某些方面,这种艺术模糊了‘高雅’和‘大众’文化之间,以及艺术和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 在伊格尔顿看来,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形式,主要反映时代变幻莫测的风格,主张消解中心、离散主体、虚拟时空、嬉戏游戏、多元文化、自我反思、追求不确定性等方式去解读时代。后现代主义确实具有独特的文化视域,这一点是伊格尔顿值得肯定的,而伊格尔顿却质疑后现代主义的历史真实性。

冲突与共生---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塑造

冲突与共生---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塑造 【摘要】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面临着社会变革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之间产生了断裂,导致现代社会陷入困境。使传统文化摆脱困境的方法是以传统文化为本,借鉴西方现代性进程中的先进经验及精华,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塑造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性;断裂;塑造 一、传统文化、现代性概念 “何谓传统,在中国的古典涵义中是指历代延传下来的具有根木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的总和;在现代意义上最最基本的涵义是指历代相传的东西,即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包括物质产品,关于各种事物的观念思想,对人物、事件、习俗和体制的认识。具体地说,传统包括一个社会在特定时刻所继承的建筑、纪念碑、景观、雕塑、绘画、书籍、工具以及保存在人们记忆和语言中的所有象征建构”。[1]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 现代性是晚近思想学术界乃至整个文化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和核心概念,跟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性本身极为复杂、甚至矛盾地汇集了现代世界不同方面、各个层次的问题。现代性问题出现的原因具化为这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动力,又带来生态灾难、文化冲突、战争等负面问题;二是现代化进程的许多核心观念如理性、普遍主义、世俗主义等,有必要进一步反思;三是文学理论研究、美学思考、文化研究和社会理论研究的兴起与合流,促进了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四是后现代景观的逐渐凸显,对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性的思考都必须结合现代性本身来加以理解,只有在现代性这个参照系和框架内,才有可能廓清后现代问题。”[2]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断裂现象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维系社会秩序的纽带是长期的农耕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伦理道德、文化信仰、风俗习惯。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鸦片战争后,从“五四”伊始,启蒙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开始宣扬自由、平等、民主、科学,宣扬人性的解放,要打破一切束缚人的枷锁,肯定历史发展的进步观,根据进步史观得出结论,西方现代社会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最新阶段,而其他的传统文化都是早期的、落后的。 当前中国社会经过几十年的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现代性的一些负面效果也逐渐暴露出来了,如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运行模式造成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社会道德体系的崩溃、文化的庸俗化问题、信仰空虚的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以电影《巴别塔》为践 张伟杰黄河科技学院 摘要:《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在第一章的第三节中比较摩尔根和德鲁兹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时,作者举到了《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突然让我联想到了获得第59届奥斯卡金奖的电影《巴别塔》。又想到单纯地复述原文,阐发理解不免生涩。因此,我想以这部电影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巴别塔超符码化解符码化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是由唐小兵先生将美国杜克大学弗·杰姆逊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有关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专题课讲稿进行翻译整理拟定的。 杰姆逊教授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长期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他这次在北大着重讲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他认为在继“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而后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化不仅表现于一切物质产品,而且渗透到各个精神领域,甚至“理论”本身也成为—种商品。人们生活在无边无际的由“商品化”了的广告、电视、录相、电影所构成的形象的汪洋大海中,生活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了这些形象的模仿和复制。在这样的社会,上层建筑起看前所未有的、甚至是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概念等则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后现代主义”正是对于这些特征的概括。 因为是讲稿整理作品,这本书的语言都是由浅入深,条分缕析,以文化概念为线索贯穿各章节,间以理论阐释和概念引入。由“文化与生产方式”、“文化与宗教”、“文化意识形态”、“文化研究与叙事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化”五章组成,附录“意识形态诸理论”。下面我以电影《巴别塔》为例,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1、“知识即控制别人”——西方殖民主义 在阐释生产方式的结构时,杰姆逊谈到关于东西生产方式的差异进而指出福柯、萨伊关于“西方殖民主义”的理论。萨伊写的《东方主义》极有影响.他认为美国大学中的各东方研究所或系的来源是西方殖民主义,那一整套现在已极富学术成果的系统首先是由英国人建立的(这原因可想而知),然后是由法国人和美国人通过对东方的扩张而充实的。杰姆逊对此也表示赞同,“西方学者的成果是巨大的,而且确实对了解东方的历史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研究对象是通过把东方人或东方的现象无一例外地看成一件物才有可能的,比如把他人叫做阿拉伯或穆斯林,只是在这种把他人物化的基础上,东方研究的知识体系才可能建立起来,这无疑是统治相权力的一种形式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巴别塔》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眼中的摩洛哥人、非洲人,甚至是他们所代表的伊斯兰文化都是落后的、野蛮的,对他们永远怀有无尽的仇恨、嫉妒,和他们的关系只能是对抗关系;但这种文化对美国人来说又是异质的,他们有着强大的好奇和向往,希望有机会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美国夫妇为挽救婚姻到北非旅游,而他们表现地完全排斥异质的世界。美国人对这种边缘文化从来就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优势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强大、自由、民主、文明,而边缘文化则落后、 1

王蒙中图学会2012年会现代性文化与阅读主题报告

现代性文化与阅读 “2012年中国图书馆年会”闭幕式23日在广东东莞举行。原中国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在闭幕式上做题为《现代性文化与阅读》的主题演讲,阐述现代视听技术发展下传统阅读的重要性。 王蒙表示,网络对传统的阅读影响巨大,特别是多媒体和视听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获得信息的便捷化舒适化习惯正在形成,大量快速浏览的习惯正在代替阅读,但是读书是不能被网络电影电视语言等等替代的,正是最普通的书,表达了思想的魅力。图书馆是一个产生思想的地方,现代的科技手段越科学,图书馆就越神圣。 王蒙表示,有的人认为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文学将会消亡,诗歌会消亡,小说会消失,人们会选择更简单的方式接受外部信息。我们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对享用这些信息的人要求越来越低。我们过去要求读书的人要读得好,图书馆内不能有噪音,读书的人要有一定的素质才能读得进去书,才能在读书中获得乐趣,但是现在传播复制的手段越来越发达,对使用主体的要求就越来越低,只要会使用电脑就可以了,也就是说获得信息的便捷化舒适化正在形成,获得信息者的单一化、消费化正在形成,读书正在变成一种消费。 王蒙以自己访问欧美国家的亲身见闻为例,他指出,最深度介入人的思维的恰恰是语言和文字,如果人们的阅读不是以文字为主要符号,而是以其他感官为主要渠道的话,好处是热闹舒服容易接受,但是坏处就是思想浅薄。 王蒙表示,现代传播手段的发达,让一些人靠传播成功成了明星,但是创造性的成果非常有限,文化快餐代替了巨著,代替了重大发明和发现,造成了精神生态的危机。全世界各国对这个问题都十分严肃,他并不反对网络时代的到来,但担心快餐、消费、破碎代替了细节的研究和发现。 王蒙认为,读书是不能被替代的,不能被网络电影电视语言等等替代,正是最普通的书,表达了思想的魅力,思想的安宁,思想的专注。因此图书馆是一个产生思想的地方,是一个交流思想的地方,一个深化思想的地方,现代的科技手段越科学,图书馆就越神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