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川青铜文化

江川青铜文化

江川青铜文化
江川青铜文化

江川青铜器:来自古滇国的问候□ 记者龚兖饶平文/图

江川两湖环绕,山清水秀,自古便是人杰地灵、文化繁盛之地。。

编钟

诚信方鼎

虎牛搏斗扣饰

葫芦笙

铜屋子模型

江川李家山青铜器工艺制品厂副厂长杨洪柱向客人介绍产品

牛尊

青铜器产业初具规模

因仿制大件牛虎铜案而闻名的江川青铜器工艺制品厂,是江川较早开发斑铜、仿古铜工艺、旅游纪念品及铜炊具生产的专业厂家。1996年被国家科委和云南省科委分别立为“国家级”和“省级”星火计划项目。其产品远销法、德、日、意、美等国。目前已发展为年开发能力达160多个工艺品种、生产能力达50000件产品规模的专业生产企业。

2005年,江川县委托昆明子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江川青铜器工艺制品厂进行产业化发展方案策划,并从资金、土地等方面对此类优势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倾力打造李家山工艺品牌。

江川李家山青铜器工艺制品厂是近年兴起的开发斑铜、仿古铜工艺、旅游纪念品及铜炊具生产的专业厂家。作为“小商品、大市场”的重点扶持企业。其产品齐全,并具有很强的市

场针对性及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生产青铜工艺品、旅游工艺品等六大系列300余个品种。

青铜器制品异彩纷呈

李家山出土文物仿制品系列:复仿、珍藏青铜器是人们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仰慕,该系列产品以驰名中外的“牛虎铜案”为龙头,同时精仿了其他包括军事、生活、装饰、艺术在内的产品。产品充分体现古滇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广大青铜器爱好者陈列和收藏的首选产品。

中国精品青铜器精仿品系列:该系列产品包括中国历代众多的青铜器精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产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升值空间,是最具文化特色的社交礼品和深受国外朋友喜爱的涉外礼品。

具有云南特色的斑铜、古铜工艺品系列:“云南斑铜”是我国独具特色,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传统手工艺品,采用独特的配方和复杂的工艺流程制作而成,表面形成不规则的自然斑晶,流光溢彩,其造型古朴,色彩雅致,具有典型的东方美神韵,为社会各阶层人士之高雅馈赠品和收藏品。

具有云南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系列: 云南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底蕴丰厚,该系列产品主要从民族风情、民族服饰和景点文化入手,开发了一批反映云南民族文化风情、景点特色的工艺品,产品档次齐全,大小各一,可满足各个消费阶层的旅游观光者。

各种大、中型城市雕塑及宗教用品系列:江川李家山青铜器工艺制品厂同国内同行业的优秀生产企业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具备设计、生产、安装各种大、中型城市雕塑及宗教用品的能力,拥有大型铸造车间及相关设备,生产佛教佛像、钟鼎、香炉系列产品。

生活用铜炊具系列:该系列产品采用传统手工锻打而成,其产品工艺精湛,造型独特,经久耐用。因用其煮制的食品香甜味美,铜炊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江川著名的铜锅鱼、铜锅饭炊具就是采用此类铜具。

打造“李家山古滇国青铜文化”工艺品牌

为加快青铜器优势产业的发展,江川县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和利用底蕴深厚的独特历史文化资源,在精、小、细上下功夫,以较高的科技含量和精湛的工艺水平,使青铜器制品形成规模;开发扣饰系列、铜鼓系列、器皿系列、兵器系列、船模系列等旅游纪念品,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面向东南亚的青铜器制品生产基地,打造国内、国际知名的“李家山古滇国青铜文化”工艺品牌。同时,发掘、研究、开发我省民间特色工艺,形成世界独有、竞争力较强的出口工艺产品。发展斑铜、乌铜走银工艺,进行民间传统锻打工艺的开发。

江川还将青铜器产业纳入文化旅游大产业开发的范畴,进一步加大李家山古墓群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做好规划,恢复李家山古墓陈设,建设古滇国青铜器展览馆;举办李家山青铜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扩大和提升李家山青铜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地位,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江川探秘和旅游,使李家山青铜文化成为江川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点品牌。江川县将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扶持,力争使青铜制品业在三年内实现产值6000万元,五年内达

到3亿元,形成产业规模。

江川以开发古滇文化园为契机,加大外宣力度,积极营造环境,规范市场经营,吸引更多的旅游商品销售企业到江川建立销售网络,把江川建成滇中旅游商品集散地,以此带动江川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和青铜器旅游产品的开发。(原载《玉溪日报》2006年2月27日)

绚丽多彩的江川李家山青铜文化

李家山青铜文化墓地,位于江川县城北16公里的江城镇早街村后的山丘上。这里背山面水,风景宜人;这里埋藏着2000多年前绚丽多彩的青铜文化;这里凝聚着古滇人民的智慧和结晶。

1972年春,在李家山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共清理墓葬27座,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器物。其中青铜器有1000余件。驰名中外的牛虎铜案、牛虎铜枕等重要青铜器就出在这次发掘的几座大墓中。李家山青铜器先后到日本、瑞士、法国、意大利等地展出过,观赏者赞不绝口,叹为观止。

1991年12月至1992年4月,在李家山进行第二次发掘,清理墓葬58座。1994年4月至5月,清理墓葬一座。1997年3月至4月,清理破坏墓葬一座。墓葬编号沿袭第一次发掘的编号顺序,编号为

M28—M87。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器物。其中青铜器近3000件,铁器和铜铁合制器340余件,金银器近6600件,约重9000克,还有大量的玛瑙、绿松石、海贝等。尤其是此次出土的铜鼓、贮贝器、俑、编钟等铜器种类浩繁,铸造工艺高超,滇文化特色明显,金剑鞘、金钏、金腰带、动物形扣饰器物熠熠生辉,精美绝伦。1991年至1992年的发现被评为199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次出土的部分青铜器文物于1993年参加了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全国文物精华展、1999年参加了在中国历史博

物馆举办的建国50周年文物事业成就展、2003年至今先后到日本、北京、广州、香港等地展出。

李家山出土的青铜器数量较多、构思新颖、造型奇特、工艺精湛,在云南乃至世界青铜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不少专家称之为“南滇文化之花,国家稀有之宝”。它从农业、畜牧业、纺织业、祭祀、葬俗、青铜铸造等不同侧面展示了战国末期到东汉初期这一历史阶段古滇国贵族的战争、生活、生产等活动,展示了古滇人民的发明和创新。

(一)生产工具。在李家山出土的青铜器中,有相当规模的生产工具。如:铜斧、铜锄、铜铲等。这些青铜农具绝大部分为实用器,也有部分器物上刻制不同的花纹,可能用于与农业有关的祭祀仪式,或者专为滇国上层人物随葬用的器物。如:“铜助”。锄是云南古代的一种起土工具,其用途与中原地区挖土的镢相同。据形状可分为尖叶形铜锄、梯形铜锄、半圆形铜锄、曲刃铜锄等类型。

(二)生活用具。在李家山出土的青铜器中,有许多青铜生活用具。这些青铜生活用具,在冶铸工艺和加工艺术上都有不少的发明和创造,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都显得更加开放和富有创造性,不受或少受内地传统模式的影响与限制。如:“牛虎铜案”。首先,此案为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长约76厘米,高约43厘米,重30公斤左右,由二牛一虎组成。它是一种古代祭祀器物,用于祭祀时放置祭品,相当于现在的供桌,案以站立的大牛的四脚为足,牛背呈椭圆形凹状作案面,粗壮的牛头及朝天的双角为一端;牛尾直立一猛虎,虎口紧咬牛尾,前肢紧抓

牛臀,构成图案另一端,此虎的设置可以使全案两端保持力的平衡;在牛腹下横站着一头悠然自得的小牛犊,此小牛的设置使全案重心下移,增加稳定。它利用对比、烘托、反衬的手法,把牛虎的神态心理、动作刻画的惟妙惟肖,老牛驯良无私、小牛单纯可爱、猛虎凶恶残暴。真可谓构图简洁、凝重、独特、造型完美、构思新颖、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统一,成功地体现了艺术审美和实用功能的完全结合,使你有无可挑剔之感。其次,此案在青铜制作工艺上应用了范模铸造法。此方法是滇国青铜工艺中最常见的一种,比起失蜡法,更能体现古代滇国人民的聪明和智慧,真可谓制作工艺精美,艺术水平高超。

(三)兵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诸侯割据,边陲云南也不太平。古滇国人民十分重视兵器的制作。李家山出土的兵器有矛、戈、剑、钺、啄、狼牙棒等。兵器数量很多,制作工艺也很精。其中:有的器形与中原地区相近,但纹饰不同;有的器形、纹饰与我国内地兵器毫无共同之处,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造型十分奇特,工艺十分精细。如:“铜啄”。其整体似长啄鸟头形,銎部置于刃部之上,与刃部呈十字交叉状,刃长且尖,可像铜戈一样勾杀。啄背部多有立体人物和动物雕饰。

(四)音乐器材:“铜鼓”。它是滇国各民族普遍使用的一种打击乐器,是滇国青铜器中最有代表性的器物,类似中原地区商周青铜文化中的钟鼎重器。战国至西汉时期的云南铜鼓分为“万家坝型”和“石寨山型”(李家山铜鼓属此类型)两种类型。从李家山出土的各式铜鼓来看,到西汉时期已经发展到尽善尽美的程度,造型和用途已经发生了明显的

变化。除了铜鼓改制成贮贝器外,还有在铜鼓鼓面上铸立人物或动物形象。如“三骑士铜鼓”、“四舞俑铜鼓”、“蹲蛙铜鼓”等。尤其是一件“鎏金铜鼓”,鼓面正中饰太阳纹,共十二芒,面上有三晕,为同心圆及三角形齿纹。太阳纹与光芒浑然一体,恰似太阳当空,光芒四射,反映了古滇人民对太阳的渴望和崇拜。此铜鼓虽然具备一般铜鼓的特征,但整体鎏金,并且高度仅10厘米,底径13.6厘米,是目前体积较小的铜鼓。显然它已失去传信和娱乐的功能,变为艺术审美和祭祀礼仪活动的专用器物,代表了古滇国贵族的权力和威严,是招引财富的吉祥物。

(五)装饰艺术。在李家山出土的装饰器物中,青铜扣饰较为典型。青铜扣饰的构造特点是在背后有一矩形挂钩,可挂在衣服上或其它物体上起装饰作用。这批青铜扣饰无论在艺术构思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写实性较强,富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强烈的民族特色,是2000多年前古滇国人民特有的装饰品。如“二牛交合扣饰”。二牛立于蛇身之上,蛇张口咬住公牛尾部,尾绕母牛腰际,嘴微张,双目睁圆,尾夹于后股之间,腹部前倾;母牛头前俯,尾上扬,后腿略弯曲,与公牛配合默契,作交合状。如此生动的交合场面对于后来的封建文化来说,是大逆不道的。今天我们看来也有些目瞪口呆,似乎显得有些“俗气”。而对于古滇国的人们来说,它却是一件张扬于众的衣服扣饰。这表明古滇国的人们,也不相信畜牧的繁殖是感应而生,而是要通过公母的交配才能繁殖后代。这充分体现了古滇人民盼望早生牛犊、多生牛犊的强烈心情,因为牛是古滇人民财富的象征。他们以此种无声的艺术语

言,达到了反映滇文化古朴、凝重、形象、生动、奇特、精美的艺术效

果,充分体现了古滇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 青铜文化 --

【臂甲】

虫兽纹铜臂甲,圆筒状,上粗下细,与人的手臂相同,背面开口

沿处有对称的穿孔两列,高21.7厘米, 上径8.5厘米,下径6.6厘

甲面有十分精致的线刻花纹,为虎、豹、猴、熊、鹿、野猪、鸡、鱼

娱蛤、蜜蜂、甲虫等虫兽纹十余种。线条纤细、流畅,形象生动、逼真

滇国青铜器线刻花纹图案中最精彩的一件。

【铜枕】

长方形, 两端上翘, 各焊接一圆雕立牛,正面饰双旋纹,江川

山基地出土六件, 器形、大小与石寨山所出者同,唯装饰更为精致。

青铜器出土时多在死者头部,有的表面尚存头骨残片及耳环等物,

铜枕是有充分根据的。如17号墓出土一件, 整体为马鞍形, 上翘的

各焊接一牛,正面为双旋纹图案, 大光明背面有虎噬牛浮雕图像三

长50.3厘米、宽10.6厘米、高15.5厘米。23号墓出土一件,器形

者相同, 正面为双旋纹图案, 背面有浮雕立牛三头, 以虎纹和双旋

地纹, 长69.4厘米、宽13厘米、高32.5厘米。(枕字从木, 因我

代的枕多为术制品。一般底部为长方形, 两端有马蹄形板, 枕面用

排列而成, 使其柔软易枕。滇国的枕用铜铸, 很可能是专门随葬用

【“喂牛”铜扣饰】

“喂牛”铜扣饰,一公牛伫立,双目痴呆,肌肉松弛下垂,骨外

然是一头病牛。牛旁立一人,头戴长沿帽,着紧袖长衫,胸前挂一圆

一手拉住牛角上的缰绳,另一手持物喂牛,牛伸出舌尖作舔食状。这

个医治病牛的场面,并非一般的喂牛,牛前侧立之人当为滇国的"兽

从其华丽的穿着看,也不像是普通的劳动者。此人胸前挂的小罐也

别,小口、圆腹、圈底,生活用具中未见此种器形,当属装药用的特制

手中所持喂牛物,应为医治牛病的药物。无论如何,此图像所表现的

一般的喂牛场面,所喂之物也不是平常用的饲料。说明滇国时期不仅

牲畜的繁殖,也关心其疾病的治疗,如发现牛、马有病,随时诊断、

使其早日康复。

【孔雀纹铜锄】【圆形舞蹈铜扣饰】【金剑鞘】

土矿资源2003年底,全县有耕地132512亩,占土地面积的10.39%。土壤状况多属红壤、棕壤、紫色土、水稻土4个土类。已探明的矿产有石灰岩矿、白云岩矿、磷块岩矿、石英砂岩矿、粘土矿、含钾岩矿和褐煤矿等12种之多。其中,磷矿石储量大、品位高。据1988年地质报告表明:江川的磷矿石总储量为3亿多吨,其中,一级品矿4800多万吨,一级富矿2500多万吨。江川的矿石不仅品位高,而且是少有的低砷、低油粉、覆土薄、易开采的矿体。

旅游资源江川不愧为旅游胜地,自然景观绮丽独特,人文景观源远流长。有“百里湖光小洞庭”的星云湖,有“天然图画胜西湖”的抚仙湖,有“巍然形胜冠南州”的孤山,有稀世珍宝“牛虎铜案”为代表的李家山青铜器文物,有“武当别院”碧云寺,有“两湖相交,鱼不往来”的界鱼石景观,有鱼会嗑瓜子的神鱼泉等10多个风景旅游点。其中玉带河的界鱼石、孤山的青鱼阵、渔洞群的车水捕鱼被称为三大奇观。阳光海岸、孤山岛、明星鱼洞、李家山青铜文化、“三道菜”已成为知名的旅游品牌。

人才资源江川,地灵人杰,养育了许多优秀儿女。民国以来,有“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有巴拿马世界书法大赛第二名获得者杨嘉善;有“滇军完人”、抗日烈士、陆军上将唐淮源;有陆军上将、滇军代总司令、代理云南省长金汉鼎;有护国运动中屡建奇功,被孙中山誉为“邦家之光”的中将鲁子材;有擅长国画,被载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和《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的书画家普文治。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江川平均每年有约300名考生被各类大中专院校录取。20多年来,被各级各类学校录取的大中专生6000多人。截止2003年底,全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员达4409人。其中,党政干部924人,占20.96%;企业经营管理人员79人,占1.79%;专业技术人员3406人,占77.25%。目前人才交流中心仍有1532名大中专毕业生无法

春秋、战国、两汉-延续四个朝代的辉煌

打开李家山,石破天又惊。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有了举世震惊的大发现,沉

寂了漫长历史岁月的古滇国终于浮出水面,并渐渐为世人瞩目。

上世纪 70 年代和 90 年代,国家文物部门在李家山进行了两次发掘,先后共发掘春秋至西汉时

期的古墓 85 座,出土青铜器近 5000 件。驰名中外的牛虎铜案,就是首次发掘时出土的。 1999 年

初,“牛虎铜案” 赴美国巡展半年,保险金额高达 1000 万美金。 1992 年,第 85 号墓发掘时,

日本 NHK 国家电视台赴滇,赶往李家山拍摄发掘全过程,发掘成果轰动国内外,被评为当年全国十

大考古新发现。上海博物馆馆长说,李家上出现出土的青铜文物只需三分之一就可建成一格世界一流

的青铜器博物馆。

李家山究竟埋藏着多少历史,我们不知道。但专家们说,李家山埋藏着两百多座古墓。古墓群呈

金字塔形,由下往上堆积,越往下的墓葬年代越久远。无疑,这是上世纪最有价值的新发现。李家山

埋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文明古国,她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真正能以青铜文明著称的古王国。

现代人蜂拥而至,在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面对两千年前的生产生活场景,默然无语。渐渐地,

我们看清了,在古滇国的土地上,男人们围捕虎豹、奋战沙场;女人们纺线织布,播种上仓。在栩栩

如生的青铜器中,我们忽然发现了这些辛勤劳作和载歌载舞的场景是多莫熟悉,我们甚至可以听到织

布机上传来的唧唧之声,可以伸手触摸苎麻织的美丽裙裾……

早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李家山已先后几次零星出土青铜器和玛瑙玉器, 70 年代初,考古学

者的目光再次汇聚这里,一个更加引人瞩目的发现由此拉开序幕。 1972 年 1 至 5 月,由云南省博

物馆和江川县文化馆组成的考古发掘队对李家山古墓群进行了为期 60 天的发掘,而李家山似乎也没

有辜负人们的期盼,滇人墓葬群、青铜器、石器等文化遗产在这里层出不穷,这次在李家山墓地共发

掘滇国墓葬 27 座,出土随葬物品包括牛虎铜案在内的青铜器总计有 1300 多件,大都是精致的青铜

器及玛瑙、玉石装饰品。从年代上看,大体可把发掘的古墓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墓葬年代上限春秋战

国,下限西汉中期;晚期墓葬年代上限西汉中期,下限东汉初期。青铜兵器有戈、啄、狼牙棒等;生

活用具有壶、尊、洗、案等;生产工具有锄、削、凿、纺织工具等。青铜乐器最具有古滇文化特征,

第一次发掘出鼓、葫芦笙等。从整个古墓群出土的器物特征看,李家山古墓群的主人就是《史记》中

所记载的“滇”族。春秋战国墓葬的集体现身,既刻在考古界引起强烈震动。这些青铜器造型自然、

粗犷奔放、生动活泼、种类繁多,古滇国的辉煌令人怦然心动。

20年后的1991年12月至1992年6月,李家山考古再起波澜,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玉溪地

区文物管理所及江川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队,对李家山古墓群进行第二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在 1100

平方米范围内清理墓葬 58 座。这一年的收获甚至超过了 1972 年: 2066 件铜、铁、金、玉等随葬

品在李家山破土而出;大量器物为滇青铜文化遗址考古发掘之首见。李家山没有金器的论断被推翻了,

大量的金饰物、金制兵器公之于众;虎牛鹿贮贝器、祭祀贮贝器、驯马及纺织贮贝器以及三骑士与四

舞俑铜鼓等青铜器精品被发掘出来;第一次发现了漆木棺的外椁,而在战国的墓葬等级中,只有王室

成员才能享受漆木椁内棺的待遇。另有铜鼓、铜贮贝器、铜俑、铜编钟等礼器;铜狼牙棒、铜鱼、铜

矛等仪仗器和兵器;铜铃、铜策、金钏、玛瑙扣饰等装饰品及生活用具,以及用金、玉、绿松石等制

成的各种珠管和扣缝缀在纺织物或毛皮上的“珠被”等。由此可以推断,李家山可能是历史滇王的王

族墓地之一。此后于 1994 年 5 月和 1997 年 4 月,又在李家山清理过两座墓葬。

李家山古墓群为典型的“滇式”墓葬,年代为战国至东汉初期,全部为竖穴土坑。 1972 年出土

的牛虎铜案为战国时期滇青铜文化的杰作,享有“北有马踏飞燕,南有牛虎铜案”之誉。牛虎铜案是

古滇人祭祀时放置祭品的,由二牛一虎组成。主体为一立牛,四蹄为案足,牛背椭圆形呈凹状作案面。

牛尾有一虎紧咬牛尾,前肢紧抓扭牛臀,构成铜案另一端。在牛腹之下四脚之间横站着一头悠然自得

的小牛犊。铜案的主体大牛异常健壮,头颈厚重,较为夸张。牛尾立的一虎,使全案保持平衡。大牛

腹下的一小牛,使案心下移。牛虎铜案利用对比、反衬、烘托等手法,将整体气氛和牛虎的神态、动

作刻画得惟妙惟肖。大牛的健壮驯良,小牛的单纯可爱,猛虎的凶恶残暴,表现得淋漓尽致。观赏过

这件文物的人无不为铜案造型完美、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统一而赞叹。

面对震惊中外的李家山古墓群,是继续发掘揭秘还是原样保护?在发掘清理 80 多座古墓之后,

考古专家们称,李家山上尚有百余座古墓还深埋在土中。鉴于目前对古滇国的研究及发掘能力还不足,

李家山尚存的古墓至少 20 年内不宜再发掘。神秘莫测的古滇国真容,在历史的拈花微笑中,依旧云

遮雾罩。

就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烧一柱香吧。”每次到李家山的神鱼泉,守门的大妈总要这样说。而外地来客更愿意花一块钱买瓜子,而不愿意把香火敬给塑成安徒生童话里美人鱼模样的青鱼神。几条鱼而已,何至这样神圣,可是当我们想到它们是比我们更古老的地球生物时,这样的敬畏未必就可笑……. 在江川,鱼是神。

只要是人们的想象力能够到达的地方,就有鱼的身影。李家山脚下的青鱼会嗑瓜籽;抚仙湖里的抗浪鱼和星云湖里的大头鱼做了几万年的邻居,却从来不兴串门子;孤山附近的青鱼会摆青鱼阵;海门村的鱼能让救命恩人考上状元;隔河村的白尾巴青鱼能告诉村民哪年会发大水…… 江川的鱼是活在神化里的,它们的存在不仅仅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生物,已经成为了代表江川的一个文化符号了。

《界鱼石》、《为什么两海相交鱼不往来》、《鱼为什么来三去七》、《独眼鱼》、《鱼鲇闪》、《贪食大鱼,疾病缠身》、《炸鱼毙命》、《鱼祖公来了》、《鱼走蛇来》、《救鱼中状元》…… 在江川,关于鱼人神化,多到无法计数。每一个村,每一条河,每一眼泉,每一口井,每一个鱼种,都有属于自己的鱼神化。有的神化传说让人产生对自然的敬畏,有的让人明白时间的人情,有的让人浮想联翩,有的让人……

有名的康郎鱼传说就是康熙皇帝给命名的。过去康郎鱼数量太多被当地人称作“海蛆”,康熙年间,一位名康良的书生赴京赶考,因为家贫,为节省盘缠,便带了些晒干的“海蛆”去做菜。康良到京城后,住在离考场不远的一家客栈。一天,康熙皇帝微服私访路过此客栈,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扑鼻而来,他便不由自主地迈了进去。得知书生名叫康良和喷香的小鱼尚无名称后,他略加思索,便将这个小鱼取名“ 康郎”。后来,又下一旨把康郎鱼列为贡鱼。

“界鱼石”是江川最神奇景观,对于它的神话传说也最吸引人。有说八仙作法于此的,有说抚仙湖、星云湖龙王的儿女相恋的,还有让人听

后痛彻心腑、兄妹相恋的平民化故事。故事说的是两湖相交处的小村中有兄妹俩,父母早亡,从小失散在外.后误结为夫妻,婚后寻祖来到家乡桃园。夫妻俩坐在现今的界鱼石上互相盘起各自的家史来,方知竟然是兄妹,又悲又喜,相互抱头痛哭,无奈他们已成夫妻,深感有失做人伦理,万念俱灰,一起纵身从这块巨石上跳了下去。兄妹俩跳河死后,哥哥变成大头鱼迎水游向星云湖;妹妹化作鱼顺水游向抚仙湖,因他们是亲兄妹,变成鱼后仍无颜相见,就以他们跳下去的这块巨石为界,永不相见。

《江川文史资料》的记载中,关于鱼的最后一个神化传说发生在上个世纪80 年代。传说的主角是一条白尾巴大青鱼。立夏时节,如果看到它在抚仙湖与星云湖相通的隔河抢水,当年的七八月份湖水就会上涨淹没海田,隔河村的村民们就不会在湖边栽种海田了。曾有不相信白尾巴青鱼有灵性的年轻人想要捉住它,但用鱼叉、鱼网、鱼钩都捉不住它,明明看见是叉到或是网到了,提起鱼叉、鱼网却又没有踪影。1987 年隔河工程以后,这条白尾青鱼从此再没来抢水了,关于青鱼传说从此不再继续。

现代文明的影响让旧的鱼神化不再迷惑江川人,但却打动了成千上万关注江川的人们,老的神化传说被一拨一拨追寻历史的人发现,新的神化又在酝酿中…….

滇国故里凭鱼跃——江川县水产业发展纪实

大头鱼:江川水产业的标识

“高原水乡”、“鱼米之乡”、“滇国故里”……江川有各种各样的美称,每一个美称都会让这方水土上的人们自豪、让外地的人们向往。其实,又是“江”又是“川”,仅看地名,就会让人留下深刻记忆,生出许多关于水、鱼的美好想像。

江川李家山出土的古滇国精美青铜器里,就有渔具和先民们捕鱼的场面,这表明,早在2000多年前,在这块肥美的土地上,水产(渔)业就已成为古滇国人民的“支柱产业”。今天,“江川大头鱼”已家喻户晓,在玉溪乃至云南,人们似乎已经把江川与大头鱼画上了等号。据科学调查,江川拥有30多种鱼类资源,其中,大头鱼、鱼、金线鱼等土著鱼被列为云南名贵鱼类,大头鱼还跻身《中国名贵珍稀水生动物》。

位于滇中的江川县,拥有抚仙湖和星云湖两大高原湖泊,是全省唯一水产业面积大于耕地面积的县份,具备发展水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因此也成为云南省水产业大县。据统计,2004年全县水产业面积为163568亩,其中,抚仙湖103000亩属于捕捞型水面;60568亩养殖水面中,星云湖占52000亩。多年来,江川县的水产品产量占到玉溪市场的30%以上。2004年,全县水产品产量达3708吨;2005年,可达3720吨,星云湖产出量连续两年稳定在1800吨。

“母亲湖”的无私奉献

星云湖全部位于江川县境内,历来被江川人民称为“母亲湖”,是江川渔业发展的代表和缩影。

据渔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解放前后,星云湖渔业一直是天然捕捞,生产能力很低,年产量仅有100多万公斤。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渔业部门从沿海地区引进技术,人工培育鱼苗取得成功,开始实施人工放养“四大家鱼”,走上人工放养与自然繁殖相结合的道路。星云湖的鱼产量开始逐年提高,1966年达到了335万公斤。十年动乱期间,渔业生产管理基本陷于瘫痪状态,滥捕现象十分严重,加上退水围湖造田,使星云湖自然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造成土著鱼类资源衰退,渔业产量大幅度下降,1977年仅为3.5万公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川贯彻落实了发展渔业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拓宽生产领域,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了湖泊渔业管理,星云湖渔业生产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水产品产量出现了持续、稳定增长的势头。星云湖渔业产量由1978年的15万公斤增加到1994年的146万公斤,平均亩产达29.2公斤。尤其是近几年,加大了鱼苗投放量,大大加快了渔业发展步伐,2004年、2005年,星云湖渔业产量连续两年达180万公斤,再创历史新高。

环保与渔业: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江川县在制定水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时明确提出,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基础,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水产业制度,挖掘水产业生产潜力,保护和开发土著名优鱼类,加快生态水产业建设步伐,促进水产业经济从“传统水产业”向“现代水产业”、从“数量型”水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江川水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水产产业化已被摆上江川发展的重要位置。为此,该县举全县之力,高度重视推进环境保护、水域污染治理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江川县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实施了县城污水处理厂和抚仙湖景区污水处理站建设;县城垃圾填埋场和景区垃圾填埋场建设;星云湖十二条河道整治工程;星云湖底泥疏浚示范工程;星云湖和抚仙湖火焰山、牛摩河湖滨带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隔河飘浮植物净化试验工程和机械除藻工程等一批“两湖”保护治理工程。

近来,作为水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江川又在抓紧实施星云湖退塘、退田还湖工作,对星云湖沿岸150米范围内的1956亩围垦鱼塘、7260平方米管理用房进行全部拆除,对围垦鱼塘附近、高程1722.5米以下的251亩低洼农田全部退田还湖;整项工作将于2006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江川县副县长陈琎寿介绍说,完成退塘、退田还湖,相当于增加了1900多亩的湖面,经过改善水质、增加星云湖鱼苗投放,对江川水产业发展将十分有利。

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江川水产部门在谋划今后渔业发展时确定,重点要调整星云湖水产品结构,提高水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针对近几年水域污染严重、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捕捞强度居高不下、品

种结构不尽合理的实际,今后要在保证每年投放湖鲢、鳙鱼等大规格鱼种100吨的基础上,加强鱼类生物净化治理研究,调整放养比例,增加具有生物净化能力的大头鱼、青鱼、鲫鱼的放养量。建立常年封湖禁渔区,保护著名的星云白鱼、大头鱼等土著鱼类。同时,加强渔政管理,依法治渔,以法兴渔,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之路。

对抚仙湖,要实施好自然生态保护项目,划定封湖禁渔区和禁渔期,禁止使用破坏土著鱼类的渔具渔法,进一步加强土著

鱼人工增殖和人工放流工作,推进开发旅游水产业、休闲水产业和特色生态水产业发展。

对水库、坝塘、池塘水产品增产增效潜力较大的水域,要稳定和完善承包制,实施养殖许可证制度,通过加强养殖技术培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抓好池塘精养高产,控制水域污染,从而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实施保护和开发大头鱼、星云白鱼等土著名优鱼种项目,促进土著名优鱼类养殖产业化,创建江川水产业品牌,确保水产业稳步提升,走出具有江川特色的水产业发展之路。

“开渔节”:搭建水产业做优做强的平台

2005年10月,经上级同意,江川县作出决策:由玉溪市政府、云南省商务厅主办,江川县政府承办,举办首届“开渔节”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会。同时,经省商务厅批准,江川被正式列为云南高原水产品交易中心。陈琎寿副县长认为,授予江川高原水产品交易中心,无疑是给了江川一大笔宝贵的无形资产,“开渔节”将有助于圆江川人做大做强水产业的梦。

陈琎寿介绍,江川民间自发形成的水产品交易活动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每年年底到第二年年初,气氛热烈的星云湖开禁捕渔期吸引了远近客商。特别是近几年来,江川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自产的加上外来的,每年水产品交易量上万吨,产值超过亿元。“江川开海”成了不是节日的节日,它吸引了数十万人云集江川,引来了远至湖南洞庭湖畔的客商,大大提升了江川的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就促进水产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其“品牌”效应已经显现。

为落实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今年12月24日至27日,江川县将正式举办首届“开渔节”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会。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节日期间,将推出以宣传古滇文化、高原湖泊文化为主题的各种文艺节目,设置水产品加工一条街,举办大头鱼、星云白鱼等名优鱼品拍卖,组织鱼品烹饪大赛,通过一个个亮点展示,让“买鱼在江川、吃鱼在江川、赏鱼在江川”的观念深入人心,让人们充分领略到江川渔文化的内涵和风采,从而集中整合开发利用水产资源,引导水产品向深精加工方向发展,将“开渔节”打造成江川一个独特的市场品牌,推动江川水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江川:孕育青铜文明的神奇母土[昆明信息港发布时间:2009-09-04 17:03:08进入社区来源:昆明信息港]

《古滇神韵》音乐会

祭祀贮贝器

云南古滇国青铜文化光辉灿烂,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云南古代青铜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是云南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江川李家山出土的牛虎铜案、晋宁石寨山的滇王印、楚雄万家坝和铜鼓之乡文山的铜鼓、剑川海门口青铜时代墓地……遍布云南各地的青铜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工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折射出云南古代青铜文化的辉煌,透出古代云南独特的文化景观和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信息。挖掘、发现、研究、弘扬古滇国青铜文化,对于促进我省文化建设、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具有文化和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在考察江川时,提出开发古滇国青铜文化、打造青铜文化产业,并要求把古滇文化、青铜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以资产为纽带,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共同开发古滇国青铜文化。这为我省开发、保护古滇国青铜文化提供了发展思路。本次征文活动,是宣传古滇国青铜文化的一次历史与现实的文化之旅,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对古滇国青铜文化会有新的发现和认识,为打造古滇国青铜文化作出自己的努力。

夏秋之交,我们与江川亲密接触,站在这古滇王国文明的源头,耳濡目染的是一部青铜镂刻浇铸的古滇王国的《史记》,是厚重而充满铿锵质感的又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两千多年前,抚仙湖畔的古滇王国,奇迹般地崛起,五百年后谜一般地消失,留下了无尽的猜想和悬念。但数千件用青铜器皿那形象可感的、掷地有声的“特殊语言”,又为我们留下了解读这个神秘王国的历史巨著。李家山的青铜文明之光,至今依然烛照着当代人,在回望和洞明古滇国这个充满神秘奇幻色彩的古王国时,从中汲取到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为书写江川今天的灿烂辉煌,去揭开那深埋了两千年的伏笔,传承这片沃土上曾经的斑斓璀璨,将延续了四个朝代的古滇国奇迹彪炳向未来。

历史文化丰赡遗产富可敌国

流连于江川县青铜博物馆,三千多件(套)生动精美的青铜器物,是该县富可敌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它给予了我们和世界的不仅是震撼,还有渺无涯际的想象。江川李家山出土的牛虎铜案,堪称无与伦比的国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重要标志。上海博物馆馆长说,李家山现出土的青铜文物只需三分之一就可建成一个世界一流的青铜器博物馆。诚哉,斯言!

这些可与古罗马雕塑媲美的艺术瑰宝,诠释着古滇国卓尔不凡的史前文明。从那些青铜浇铸的“象形文字”,让人浮想联翩的是古滇国水草肥美、国泰民安的迷人景象。这个由西南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强大奴隶制王国,奇迹般兴起,繁盛于战国至西汉时代,被正式纳入大汉帝国版图,其国王被册封为诸侯王滇王,并赐予“滇王之印”。滇国鼎盛之时,雄踞滇中腹地,与贵州西部夜郎国并驾齐驱,声威震撼云贵高原,影响远播东南亚半岛,直到东汉时倏忽消隐。

与古滇国早期同时,中原大地正旷日持久地进行着“大一统”的社会变革,王公贵族掠土封疆,互不相属,而李家山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王牛线盒”,传递的却是古滇国天下一统的信息。盒盖上,四头牛安立于东南西北四方,一头体格健硕、双角粗壮有力的牛昂首睁目雄踞其中,显示出“中央”一统天下的权威地位和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

古滇国,“有盐池田渔之饶,金银畜产之富”,仅就李家山一地发掘的青铜器看,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形制之独特,做工之精美,在世界青铜考古史上首屈一指。在中原地区仅将青铜铸为祭祀的宗法重器和兵器时,古滇国人却将尊贵的青铜农具视为寻常之物,田间地头,到处翻飞着雕花绣朵、图案精美的铜锄、铜铲、铜镰;举手投足间,铜碗、铜钵、铜饰品……应有尽有。

古滇国的富庶强盛,已通过璀璨斑斓的青铜器物,不着一字,尽显出其风流。大一统的江山社稷,较发达的稻作文明,蜀身毒道的通商贸易,给古滇国带来了高速的发展,牛羊、铜鼓、贝币、珠宝、黄金……人类社会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创造的财富,这个史前王国早已拥有。古滇国的国力执云贵高原及东南亚地区牛耳,人们过着富裕的生活。他们腰系金腰带,

手戴大玉镯,胸佩金项链;武士们手套金板指,胸佩兽形金饰。腰挎金鞘铜剑;首领、酋长则拥有镶金铜鼓,用金杯饮酒,极尽奢华,令后人惊羡不已的五金宝货尽在囊中。

国力的强盛使古滇王国先民崇尚自然、张扬个性、自由开放、风情万种。在农耕渔猎之余,人们尽情地享乐歌舞。古滇王国还是西南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开放的国度引得万方来朝,八方商人、南北民族都在这里汇聚,不少人甚至在滇长期居住。繁荣的商贸还带来了多姿多彩的文化交流,古滇国的繁华盛景,凝结成了铮铮铜器,凛然彪炳后世千秋。

孕育青铜文明的神奇母土

江川,正是这片丰沃的母土,孕育了堪称世界奇观的古滇青铜文明。这里两湖环绕,水肥鱼跃,物阜民丰,地灵人杰。

江川因水而美,是名副其实的高原水乡。境内百里湖光,山环水绕,河流交错,景致迷人。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有两个在江川境内。抚仙湖水浩渺清澈,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星云湖因夜间星云皎洁,银河照映湖心而得名,湖面清波荡漾,水天一色。江川风景名胜众多,有“巍然形胜冠南州”的孤山岛、“武当别院”碧云寺,“阳光-沙滩-碧浪”的阳光海岸,更有“两湖相交,鱼不往来”的界鱼石、鱼会嗑瓜子的神鱼泉及孤山青鱼阵、“车水捕鱼”等奇观。投资4.5亿元的云南最大的水利、环保工程——抚仙湖、星云湖出流改道工程,是江川又一壮丽的生态景观;2500亩湖滨湿地是云南最大的自然生态湿地。

江川因水兴渔,星云湖因而成为了天然的淡水鱼养殖场,所产大头鱼和抚仙湖的抗浪鱼久负盛名,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节庆活动和辐射西南的淡水鱼交易中心。云南江川“开渔节”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会已成为在全省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节庆活动。

江川不仅地灵,更有人杰。抚仙湖、星云湖孕育了一代代英雄豪杰和名家名将。被誉为“滇中完人”的护国名将唐淮源、与朱德并列滇军“四大金刚”的金汉鼎,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孙中山亲手题词“邦家之光”的抗日名将鲁子材以及书法名家杨嘉善、普文治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悠悠古乐翻作新韵出华彩

跨越古今的青铜器物,无声地在当今揭开了古滇国的惊世之美;当美丽的抚仙湖畔响起悠悠古乐声,一群头挽高髻、身着古朴雅致对襟长衫的乐师,演奏着古滇音律,描绘着人们心中绚丽的古滇国……这具有穿透力的声音又将每位聆听者的思绪带入时光隧道,回到两干多年前的古滇国。这是江川县“古滇国乐队”为再现古滇国昔日的璀璨而推出演奏的一台名为《古滇神韵》的音乐会。

滇国魂远水乡在,古曲新韵出华彩。洪亮的编钟,一声声敲打出古滇国太平盛世强音,古琴悠扬,弹奏出古滇民的离合悲欢。一曲《古滇明月》拉开了这一台音乐会的序幕。开篇

云南省博物馆藏青铜器

云南省博物馆藏青铜器 云南省博物馆藏青铜器 云南省博物馆创建于1951年。建馆以来,云博经过近60年的考古发掘、调查征集、社会收购和接受捐赠的青铜器、古钱币、陶瓷器、古书画、碑贴、邮票及各类工艺品已逾19万件之多,其中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约1千余件,成绩斐然,馆藏品非常丰富。云南省博物馆的藏品最具特色的是滇文化青铜器,南诏与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文物,以及近现代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物精品。 这些图片都转自于云南省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五牛铜线盒 时期:战国 尺寸:高31.2厘米、盖径18厘米 出土地:江川李家山 描述:器身上段为圆形,下段渐收束,至底部呈圆角方形;平底,底部有四个扁平足;器盖饰蛇纹及竹节纹,顶端正中

饰一大牛,周围有四小牛,牛身有云纹及编织纹图案;盒内装满残丝线,已碳化。 立鹿铜针筒 时期:战国 尺寸:高27.5厘米 出土地:江川李家山 描述:整体作圆筒形,器身遍布蛇形花纹;器盖与器身口沿处均有对应的小耳,盖顶立一鹿,四肢弯曲,尾上扬,侧首张望,作惊惧状。立牛铜尊 时期:战国 尺寸:高31厘米 出土地:江川李家山 描述:侈口,扁圆腹,平底,喇叭形圈足;豆形盖,表面有鸟纹及竹节纹图案;盖顶立一牛,头微仰,尾下垂。虎鹿牛贮贝器 时期:战国 尺寸:高34.5厘米 出土地:江川李家山22号墓 器物呈圆筒形,束腰,底有三足,足作人形,头部及双手上托器身。腰部阴刻人物、动物等花纹三组:一组为6只孔雀衔蛇;一组为4人,有牵牛者、赶牛者及持斧者;一组为鹿、

牛及绳纹。直径16.6厘米器盖上圆雕一组动物造型:一牛体型较大,居中,周边一虎三鹿,逆时针环绕大牛。铸造精细,纹饰华美。虎噬牛铜枕 时期:战国 尺寸:高15.5厘米 出土地:江川李家山17号墓 器物整体似马鞍状,两端上桥翘,各雕铸一牛,牛静立状,恬静、可爱;枕一侧以云纹为底,饰浮雕三组虎噬牛图像,另一侧饰云纹。是滇国特有的专供随葬用的枕具。滇王编钟 时期:西汉 尺寸:高42∽29.5厘米 出土地:晋宁石寨山6号墓 因与“滇王之印”同墓出土故名滇王编钟。尺寸各异,各枚形制纹饰基本相同。钟体呈椭圆形,上宽下窄;纽呈半环形绳纹壮,口平齐;钟面饰对称双龙纹,近唇处饰一圈云纹和绳纹。器物造型规整。纹饰华丽,数量不多(为偶数)大小依次,气度不凡。反映了中国传统礼乐制度对滇王国的影响。广南羽人船纹铜鼓 时期:西汉 尺寸:高46厘米 出土地:广南阿章寨 1919年出土。鼓面饰太阳纹,分14芒,其外分5晕,饰多

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之灿烂的山西青铜文化

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绽放着绚丽璀璨的光芒,不仅在中国是价值连城的瑰宝,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它代表的是中国的光辉,也见证了历史留给泱泱大国的鼎盛。 青铜器的发展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开始萌芽,在夏代初步发展,商周鼎盛,在春秋战国繁荣,至秦汉则变革,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走向衰败,宋元明清是便可仿古和作伪。 在古代,青铜器的主要功能就是烹饪和盛装食物与美酒。在越来越发达的社会,人们不仅仅的功能用途上发展,美观也变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就以种类繁多,造型新奇,纹饰精美而著称。鼎盛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礼器是古代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使用的,陈于庙堂,或用于宴饮、盥洗,还有一些是专门做殉葬的明器。青铜礼器带有一定的神圣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场合使用的。所有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礼乐器可以代表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西周和春秋的青铜器,名目更加繁多,除部分袭用商器之外,常见的有鼎(圆形三足)、鬲、匜卣、瓿、壶、盘、盂、甑、钫、敦、鉴等。另外还有属于兵器的戈、矛,属于乐器的钟、铙、等。其中包括盛酒器、饮酒器、煮食器、盛食器、盛水器、和取水器等。各个不同时期的制作,不论是器形或纹饰,都有程度不同的变化。商、周青铜器制作特点,主要表现在器形和纹饰的构成上,是运用对称、连续等富有装饰性的艺术手法,用变化多样的曲线、弧线,构成各种形象的浮雕、线刻。不论是器形整体或是纹

饰部分,都显示出浑朴、庄重的性格和精致、瑰丽的气质,但同时也具有威严、神秘的气氛,从分反映了当时奴隶主阶级的阶级意识和审美观点。中国古代青铜器有着极度庞大的数目,但是享有盛誉并非以数量取胜,关键在于它的质量。中国青铜器精品极多。尤其在商周时期,中国青铜器制造处于顶峰阶段。此时的青铜器精品极多,以其制作精湛、形制瑰异、花纹繁缛、富丽堂皇而体现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和精湛的工艺。也就是这样,中国的青铜器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篇章,也留给了中华炎黄子孙丰富的瑰宝,留下了感叹和敬佩。历史的成就是在中国工艺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工艺的伟大能量在历史的见证 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也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由于其特有的自然条件与历史原因,有幸保留了极为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青铜器是古代劳动者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发明,它不仅标志着人类生产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凝聚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绛县横水墓地。200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绛县横水发现了西周墓葬群。经过数年田野考古,发掘了1299座墓葬,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器,其中铸有铭文的青铜器多达百件。 ——黎城墓地。山西东南部的黎城,早年就有商代至西周青铜器发现的零星报道,科学的考古调查也证实了黎城县的城西分布有商至西周

青铜葵花主要内容100字200字300字

青铜葵花主要内容100字200字300字 青铜葵花主要内容100字 他写的是有个城市小女孩葵花跟着爸爸去乡下。爸爸喜欢向日葵。乡下很无聊,但葵花并不觉得。因为,有乡下男孩——青铜陪着她玩,爸爸则很放心的把葵花交给青铜。但有一次,爸爸因摘一朵葵花而命丧黄泉,葵花成了孤儿。青铜一家把葵花领养回家,一夜间,葵花成了青铜家中的一员。青铜是个哑巴,别人很难听懂他想干吗,但葵花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他的世界。他们面对着洪水、蝗灾、奶奶离去等灾难却十分乐观,十分天真。但十二岁那年,命运又把葵花召回了城市…… 青铜葵花主要内容200字 在看青铜葵花这般书的时候,我一直感动着。 我被青铜和葵花的兄妹之情感动着,为了给葵花上学,拍照,青铜每天不辞辛苦去芦花地里摘芦花编草鞋,仅仅为了一双芦花鞋的钱,就把自己脚上穿的芦花鞋卖给别人,自己赤着脚,才在冰天雪地里回家。为了让葵花看到更精彩的马戏,青铜尽然让葵花站在他的肩膀上看完整场马戏,自己则瘫痪在路上。当蝗虫把庄家吃光时,青铜为了给葵花吃饱,于是去抓野鸭,结果洞穿了脚板。 我被青铜一家的亲情感动着,为了给葵花上学,青铜妈妈竟然狠下心,让青铜留在家里,葵花去上学。为了给家里赚钱,奶

奶昏倒在了麦地,为了给奶奶生前治病,葵花故意考砸,想让自己不再上学。为了葵花的大好前程,竟不顾自己的痛苦,也要让葵花到城里学习,为了…… 青铜葵花主要内容300字 这是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 城市女孩葵花跟随爷爷来到了一个叫大麦地的村庄生活,孤单寂寞的她认识了一个不会说话的乡村男孩青铜。爸爸的意外死亡使葵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贫穷善良的青铜家认领了她,葵花和青铜成为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读书笔记.粗茶淡饭的生活中,一家人为了抚养葵花用尽了心力,而青铜更是在沉默中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葵花,几乎为她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为了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的上学梦想;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相,青铜甚至在寒冷的冬天卖掉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为了葵花晚上写作业,聪明的青铜捉来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为了让葵花看马戏,青铜顶着葵花默默地站立了一个晚上;为了避免葵花挨骂,青铜勇敢地代妹妹受过;为了葵花报幕时的美丽,青铜心灵手巧地做了一串闪亮的冰项链……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青铜一家老小相濡以沫、同心协力,艰辛却又是快乐生活着,从容坚韧地应对着洪水、蝗灾等一切苦难。12岁那年, 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失去妹妹的痛苦使青铜仰天大叫,他从心底高喊出了一个名字——“葵花”!喊声震动了所有

参观省博物馆滇文化有感

《参观省博物馆滇文化有感》 在本学期,我参与了两次毛概的实践活动,第一个是参观省博物馆并且感受滇文化,第二个是参观第六污水处理厂,这两次活动与我们的教材所结合,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也感受到了滇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而参观污水处理厂让我学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在这两次实践活动中我也有了很大的感悟,学习到了很多课外知识,这对我是一次提升,一次拓展了知识面和提升了精神层次的经历。 首先在对省博物馆的参观中,我看到了很多具有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文物及艺术作品。它们独具特色,蕴含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气息,陈列在博物馆中的一件件文物,仿佛在诉说着悠久的历史故事,而其表达的滇文化价值也各具特色。在我查阅资料中,滇文化是战国中后期至西汉末,以滇池为中心,东达曲靖,西对禄丰,北迤东川,南抵通海、华宁这一大致范围分布着一支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这便是考古学称这为“滇文化”的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一种古老、神秘、灿烂、辉煌的文化。滇文化的发现始于1955年晋宁石寨山的发掘。云南博物馆从一位古董商处发现一批造型奇特的青铜器,与中原地区商、周青铜器迥异,引起专业人员的注意。经了解确认了铜器的出土地,于是从晋宁石寨山墓地进行了五次发掘,揭开了滇文化神秘的面纱。随后,江川李家山、呈贡天子庙、安宁太极山、曲靖八塔台、宜良纱帽山、官渡羊甫头等大大小小数十个墓地逐步被发现和发掘,滇文化才逐渐被认识和引起重视。而在参观中,我看到最多的东西就是古滇文化的青铜器文化,各种各样的青铜器具陈列在博物馆中,色泽厚重而低调,年代感极远,青铜在秦代便被广泛的使用,例如著名的司母鼎、三脚酒杯等等器具,青铜是我国重要的一个标志性物品。而滇文化的范围广泛,以其造型精美奇特、纹饰细腻丰富的青铜器闻名于世,并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故又称为“滇青铜文化”。以铜鼓、贮贝器、葫芦笙、案、枕、编钟,各种造型的扣饰、杖头;以及兵器和工具如狼牙棒、铜矛、戚、蛇柄剑、铜柄剑、铜柄铁剑、锄、镰、纺织工具;还有各形的金饰、玉饰等为特点。其中贮贝器及扣饰生动地反映了滇人的生产、生活、祭祀、狩猎、纺织、舞蹈各方面的情况。 而在博物馆参观中,最显眼的莫过于位于馆外,建于公路中心圆形花坛的巨型青铜“牛虎铜案”,1972年出土于江川李家山墓地,是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高43厘米,长76厘米,重17公斤。形体为一站立的大牛,四蹄作案腿,前后腿间有横梁连接,以椭圆盘口状牛背作案面,大牛腹中空,内立一小牛。牛后部一圆雕猛虎咬住牛尾,四爪抓住大牛的后胯,把牛和虎的动作、神态等刻画得淋漓尽致。反映了滇人独特的艺术审美风格。构思精巧,用牛和虎构成了具有震撼力的视觉感觉... 而这个青铜雕塑表明了古滇国国家政治的思想,老虎代表了入侵国家的恶势力,而国王则化身为大的青牛,身下的牛犊则是古滇国的子民,

曹文轩《青铜葵花》简介(部编本四年级下册)

曹文轩《青铜葵花》简介(部编本四年级下册) 《青铜葵花》是当代作家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葵花的命运,她先是和她的父亲在干校生活,父亲不幸遇难后,又被另一位主人公青铜一家领养,并和青铜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这个女孩召回城市。青铜从此便常常望着芦荡的尽头,遥望 葵花所在那座城市的方向。小说叙事简洁流畅,文字纯净唯美,意境高雅清远,情感真挚 深沉。 该小说曾获《中国报纸》2005年十大好书奖,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长篇小说类创作最 佳奖,江苏精品图书奖,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首届世界出版政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优秀儿童文学奖。 内容简介 “五七干校”时期的江南水乡农村,城市女孩葵花因为一个意外,失去了自己的爸爸,被男孩青铜家收养,成了他的妹妹。聪明的心地善良的哑巴青铜,因这个突然出现的小妹意识到 自己作为小男子汉的责任:家里只能供一个人上学,他把机会让给了葵花;为葵花能照相, 他冒风雪站街头卖芦花鞋;而懂事的葵花不扎新头绳、不照相,省下钱来买纸笔教青铜识 字。 家里没钱买油灯,青铜给葵花做了一盏萤火虫灯;灾年没有吃的.他想办法挖芦根、抓野鸭

给葵花解馋;为葵花在舞台上更夺目,他制作了能发出美丽、纯净、神秘而华贵光亮的冰项链。火灾、水灾、蝗灾,种种苦难接踵而来,然而一家人互相扶助,从容地渡过了一个又一 个的难关。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他们乐观地生活着,从容应对洪水、蝗灾等一切苦难,而在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召回到她的城市 创作背景 《青铜葵花》源于曹文轩一个朋友的故事,最初的概念是一种“城市少年——乡村少年” 的关系[7] 。书的构思时间非常长,他写起来也就是做了个笔录工作,创作仅用一个月的 时间,脱稿后就交给学生们进行校对。《青铜葵花》书名的三层意思: 1、人物名字; 2、物品:青铜做的葵花(葵花父亲的作品); 3、人物品质:坚韧不拔、乐观活泼。 青铜 一个生在乡村最贫穷家庭中的男孩,仅靠卖芦花鞋生活,因生病无钱医治而变成一个哑巴。 可想而知,青铜是个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孩子,而就是这样一个孩子面对苦难时他依然善良, 依然对生活充满向往。青铜,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努力成长,在上学时选择放弃,在葵花教

文物在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地位与作用

文物在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四千多年以来,以城市为中心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历史的主线索。城市是文化积淀最为厚重的地方,也是文物积淀最为厚重的地方,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中诸多文物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并传之后世,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对文物在历史文化名城中地位的认识 自从产生“历史文化名城”一词以来,对其定义有各种不同的解释。1982年国务院第一次公布历史文化名城时,当时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城市建设总局的界定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城市。”①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时,建设部和文化部又依据《文物保护法》调整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并且确定了三个原则“第一,不但要看城市的历史,还要看重当前是否保存有较为丰富,完好的文物古迹和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第二,历史文化名城和和文物保护单位是有区别的。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格局和风貌应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第三,文物古迹主要颁在城市市区或郊区,保护和合理使用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对该城市的性质、布局、建设方针有重要影响”。② 依上述有关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义来看,第一次是以城市历史来定位的,第二次则突出了文物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地位,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首要条件。任何地方的历史如果不与文物结合,将是呆板的,缺乏生命力的。文物是历史具体的、物质的反映,一件文物的内涵是广泛的,简言之,文物必须具有历史、科学、艺术诸方面的价值,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是对历史文化具体的体现。 二、文物所包含的历史文化的信息 (一)对可移动文物的解读 文物一般分为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两大类。可移动文物体积较小,一般分为陶瓷器、青铜器、玉器、漆器、书画、丝织品、竹木牙雕、金银器等,对历史文化的信息记载比较具体,一般来说,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个别的有很高的科学性。除了个别有文字类的文物外,历史性方面与不可移动的文物进行比较,则显得不够直接。因此,移动文物在历史文化中的影响,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一些突出的移动文物,在历史文化中所占有的地位并不比不可移动文物差,有的甚至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试析之。 青铜器:商周时期,中原青铜器多有厚重之感,战国至西汉时期的滇文化青铜器则更多表现的是南国的灵秀。在中原青铜器已经逐渐脱离了自然界,在精神世界中创造新的神时,滇文化青铜器依然贴近自然,真实反映滇人生活以及与其朝夕相处的飞禽走兽。以新发现的羊甫头113号墓中的孔雀盖杯为例:杯“体瘦高,有盖。器身敞口,方唇,斜直腹,平底,喇叭状高圈足。宝塔形盖,中空,分为四层,第一层立有2只锦鸡,盖顶立一孔雀。杯身饰回旋纹、三角齿纹、弦纹等。”③孔雀双足分立,头微扬,神态高傲。一对锦鸡则在杯盖底层,俨然有主从之分,虽说不是“百鸟朝凤”,但其中不乏其影子。其艺术性之突出。显而易见。以其工艺造型,又具有一定科学性。历史性的此单一器物上不甚突出,其与同出诸物在确定该墓之年代,墓主人之身份、地位诸方面有一定价值。 漆木器:时代跨较长,现在部分观点认为在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时,存在一个木石并用时代。由于时代久远,木质的东西难于留存,现已无踪可寻。青铜时代一些木器因为髹得以长期保存,在滇文化中,过去在墓葬中发现有漆皮,因此,曾推断滇人使用过漆木器,但一直缺乏直接的证据。1998年,在官渡羊甫头滇文化墓地的发掘中,在113号墓内发现了大批漆木器,不仅证实了滇文化有漆木器存在,而且对滇文化中艺术性极高的青铜器的文化来源,提供了直接探索的重要证据。

简述青铜器

简述青铜器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 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之说。“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场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距今4500~4000年龙山时代,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古文献上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形成期的铜器有以下特点:1、红铜与青铜器并存,并出现黄铜。甘肃省东乡林家遗址,出土一件范铸的青铜刀;河北省唐山大城山遗址发现两件带孔红铜牌饰;河南省登封王城岗龙山城内出土一件含锡7%的青铜容器残片;山西省襄汾陶寺墓地内出土一件完整铜铃,系红铜;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两件黄铜锥;山东省栖霞杨家圈出土黄铜残片。发现铜质制品数量最多的是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齐家文化,有好几处墓地出土刀、锥、钻、环和铜境,有些是青铜,有些是红铜。制作技术方面,有的是锻打的,有的是用范铸造的,比较先进。2、青铜器品种较少,多属于日常工具和生活类,如刀、锥、钻、环、铜镜、装饰品等。但是应当承认当时人们已能够制造容器。此外,在龙山文化中常见红色或黄色陶鬶,且流口,腹裆部常有模仿的金属柳钉,如果认为这时的铜鬶容器与夏商铜鬶,爵、斝容器功能一样的话,当时的青铜器已经在或开始转向礼器了。3、一般小遗址也出土铜制品,一般居民也拥青铜制品。此外,这个时期的青铜制品多朴实无饰,就是有纹饰的铜镜也仅为星条纹、三角纹等等的几何文饰,绝无三代青铜器纹饰的神秘感。 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礼器是古代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使用的,或陈于庙堂,或用于宴饮、盥洗,还有一些是专门做殉葬的明器。青铜礼器带有一定的神圣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场合使用的。所有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礼乐器可以代表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礼器种类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类。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最为精美,纹饰种类也较多。青铜器最常见花纹之一,是饕餮纹,也叫兽面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山东龙山文化继承了这种纹饰。饕餮纹,本身就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吕氏春秋·先识》篇内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故此,一般把这种兽面纹称之为饕餮纹。饕餮纹在二里头夏文化中青铜器上已有了。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很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还有像鸟、像凤、像人的。西周时代,青铜器纹饰的神秘色彩逐渐减退。龙和凤,仍然是许多青铜器花纹的母题。可以说

《青铜葵花》导读

青铜葵花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曹文轩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市农村。1974 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中国作家协 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 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 教授。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等。有人评价他的作品是“追随永恒的力作”。主要学术性著作有《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作品大量被译介到国外,《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阅读提示】

1.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寻求与作者、文本、其他读者的对话,获得深层次的认识。 2.大致感受《青铜葵花》一书中的苦难、大美、至爱,引导阅读“纯美小说”系列的其他作品,感受纯美系列作品的共同点。 3.学会运用网络打开自己的阅读视野,加深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作品分析】 青铜葵花》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写作。在书中,曹文轩把苦难、大美、至爱三位一体,抒写了一个乡村男孩青铜和城市女孩葵花的故事。在接受专访时,曹文轩对他的新作颇为自得。他直言《青铜葵花》一样张扬着天下人间的真善美主题。 作品人物鲜活灵动,叙事简洁流畅,文字纯净唯美,意境高雅清远,情感真挚深沉,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人间真情,无不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作品写尽苦难,把苦难写到深刻;作品写尽美好,把美好写到极致;作品写尽大爱,把大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这种对苦难、对真情、对美好人性的细腻描写和咏叹宛如一股温暖清澈的春水,湿润和纯净着每一个读者的眼睛、心灵,牵引着我们对生命中真善美的永恒追寻。 【故事梗概】 《青铜葵花》是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主要讲述没有血缘关系的两兄妹青铜与葵花的故事。 “五七干校”时期的江南水乡农村,城市女孩葵花因为一个特别的机缘,来到了乡村男孩青铜的家,成了他的妹妹。聪明的心地善良的哑巴青

夏商周青铜文化

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二千年前左右形成,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大约经历了十五个世纪。在商的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的冶铸业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帜而达到高峰。在当时的亚洲大陆上,商周的青铜冶铸业所产生的青铜艺术,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 中国青铜器鼎盛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 中国古代青铜器显示出古代匠师们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用陶质的复合范浇铸制作青铜器的和范法,在中国古代得到充分的发展。陶范的选料塑模翻范,花纹刻制均极为考究,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非常成熟。随后发展出来毋需分铸的失蜡法工艺技术,无疑是青铜铸造工艺的一大进步。 东周时代,冶铸技术发展较高,出现了制造青铜器的技术总结性文献《考工记》。书中对制作钟鼎、斧斤、弋戟等各种器物所用青铜中铜锡的比例作了详细的规定。由于战争频繁,兵器铸造得到了迅速发展。 中国青铜器还有一特点,就是迄今为止没有发现过任何肖像。不少的青铜器用人的面形作为装饰品,如人面方鼎、人面钺等,但这些人面都不是什么特定人物的面容。更多的器物是人的整体形象。 商周青铜器中数以万计的铜器留有铭文,这些文字,现在一般叫金文。对于历史学者而言起着证史、补史的作用。 礼乐重器 我们常说“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等,鼎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具有极其崇高的意义。 鼎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人们在尊崇鼎的价值的时候,常常忘记了它本来的用途,其实它是一件炊器,多用于祭祀或典礼时盛煮鱼猪牛羊肉等食物,相当于现在的锅。 司母戊鼎因其腹内壁上有铭文“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王祭祀其母(名戊)的纪念器物。 司母戊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圆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蒋介石指示拨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值1948年夏,该鼎首次公开展出,蒋介石亲临参观并在鼎前留影,可见受重视程度之高。后来,国民党政府曾想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过于困难,才打消了这一念头,建国后,此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成为镇馆之宝。

云南的青铜文化

人类发展的进程,可用生产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工具来划分。人类首先进入的是石器时代,而后青铜的尖利完全取代了笨础的石器,于是人类迈入了青铜时代,由于铁矿资源广泛和其制品轻便耐用,人类开始向铁器时代过渡。云南的青铜时代开始于何时,迄今为止仍没有考古资料确证。目前已明确的是在公元前7——前6世纪(约为春秋晚期)云南已存在了一种独具风格的青铜文化。到了公元前2世纪末,即汉武帝时期,这种青铜文化在云南滇池地区发展到了最高阶段,并向铁器时代过渡。 云南青铜文化遗址,考古仍未发现,目前所有的青铜器,都出土于墓葬中。1961年祥云大波那发现的铜棺墓,与1975年在云南楚雄万家坝的79座墓葬中发现的青铜器,是所发现的青铜文化中年代较早而又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云南青铜器在建国以前就有出土,有一些已经流失于海外。大量的发掘工作是在建国以后开展的,在云南省中部地区如楚雄、大姚姚安、祥云、大理、昆明晋宁、安宁、富民、澄江、江川、曲靖等地,甚至于云南省边疆地区沧源、景洪、高黎贡山等地也有少量出土。目前,云南省博物馆及各地州县馆藏青铜器已超过四五千件。 属于随葬品的青铜器,按用途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武器、乐器四大类。生产工具有斧、锄等。云南铜斧,斧刃部稍宽,略呈半月形,或是方刃,外形与有肩石斧相似。即是生产工具又可作武器;生活用具具有釜、勺、匕、樽等。祥云大波那出土了圆柱形铜条三根,长约二十余厘米,有学者认为是箸(即筷子),这可能是我国较早的铜箸之一。属于武器的有剑、戈、矛、钺、镞、啄等,矛有细长和短阔两种,钺有半月形刃及圆形刃两种。啄仅出土于祥云大波那,啄上有鹦鹉形附饰,颇具艺术风格。属于乐器的有铜鼓、葫芦笙和编钟。葫芦笙完全仿葫芦的样子。铜鼓上有简单纹饰。楚雄万家坝发现的钟是圆筒状,上有羊角状纽纹,共六件,形成一编。铜鼓是云南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云南青铜文化的发展产生过不少优美的器物,但都已消失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只能在博物馆中见到。唯有铜鼓至今仍“活” 在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中,云南的佤族、苗族、瑶族在当今现实生活在仍然使用铜鼓,把铜鼓视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云南的铜鼓分为传世铜鼓和出土铜鼓两大类。传世铜鼓流传于民间,来源年代都不十分清楚,多属青铜文化晚期铜鼓。出土铜鼓共有31具。根据专家签定楚雄鼓与祥云鼓为一个类型,它们应是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之物,江川鼓和晋宁鼓是由楚雄鼓、祥云鼓发展而来,它们大部份属西汉时期,早者可至战国时期。有专家认为如无更新的发现,楚雄鼓和祥云鼓就是世界上最原始的铜鼓。 铜鼓向来被人们视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其社会意义远远超过实用意义。古人用铜鼓作为贮贝器,用铜鼓作为随葬品,或就用铜鼓作为葬具(广西西林),这些考古发现,向当今的人们展示了一部辉煌的铜鼓文化史。

参观博物馆滇文化有感

《参观云南省博物馆滇文化有感》 首先在对省博物馆的参观中,我看到了很多具有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文物及艺术作品。它们独具特色,蕴含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气息,陈列在博物馆中的一件件文物,仿佛在诉说着悠久的历史故事,而其表达的滇文化价值也各具特色。在我查阅资料中,滇文化是战国中后期至西汉末,以滇池为中心,东达曲靖,西对禄丰,北迤东川,南抵通海、华宁这一大致范围分布着一支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这便是考古学称这为“滇文化”的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一种古老、神秘、灿烂、辉煌的文化。滇文化的发现始于1955年晋宁石寨山的发掘。云南博物馆从一位古董商处发现一批造型奇特的青铜器,与中原地区商、周青铜器迥异,引起专业人员的注意。经了解确认了铜器的出土地,于是从晋宁石寨山墓地进行了五次发掘,揭开了滇文化神秘的面纱。随后,江川李家山、呈贡天子庙、安宁太极山、曲靖八塔台、宜良纱帽山、官渡羊甫头等大大小小数十个墓地逐步被发现和发掘,滇文化才逐渐被认识和引起重视。而在参观中,我看到最多的东西就是古滇文化的青铜器文化,各种各样的青铜器具陈列在博物馆中,色泽厚重而低调,年代感极远,青铜在秦代便被广泛的使用,例如著名的司母鼎、三脚酒杯等等器具,青铜是我国重要的一个标志性物品。而滇文化的范围广泛,以其造型精美奇特、纹饰细腻丰富的青铜器闻名于世,并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故又称为“滇青铜文化”。以铜鼓、贮贝器、葫芦笙、案、枕、编钟,各种造型的扣饰、杖头;以及兵器和工具如狼牙棒、铜矛、戚、蛇柄剑、铜柄剑、铜柄铁剑、锄、镰、纺织工具;还有各形的金饰、玉饰等为特点。其中贮贝器及扣饰生动地反映了滇人的生产、生活、祭祀、狩猎、纺织、舞蹈各方面的情况。 在参观完云南省博物馆之后,我感觉到古滇文化的重要性和在我国古文化中的重要性,它是难得的高水平文化,也代表了我们滇文化。各式各样的青铜器别具一格,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习俗等也阐释了云南多民族文化习俗的起源,是民俗研究不可多得的资源。古滇文化的价值现在已经得到了肯定,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参与到保护它的行动之中,在保护中进行开发,发扬它的文化价值。而我们也应该多多了解古滇文化,从中认识到我们滇文化的起源、以及它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古滇文化对于我们是很重要的文化宝藏,也可以进行青铜器的研究和观赏学习,并且发扬价值性。 陆鹏 2018年9月10日

青铜器感想

守护华夏文明之国青铜器展--穿越三千年的文明。我们都知道青铜器是点燃华夏文明的火光。青色的光影交错的瞬间,让我们一起亘越古韵,回望经典,感受华夏文化经久的魅力。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在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中国古代青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青铜时代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品种已很丰富器型多种多样,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浑厚凝重。商周青铜器艺术装饰承接新石器时代艺术中若干精髓,经过长期绵延不断的变化,形成独特的体系,在成为中国艺术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商周时期,青铜的冶炼业作为生产力的标志而达到高峰。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 曾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的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就出自宝鸡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如今,全市5万多件组馆藏文物中,周秦青铜器约占一半。其中有全国著名的何尊、折觥、墙盘、卫鼎、秦公钟等国宝级青铜器,充分体现了中国青铜时代的灿烂文化。 现在人们所称的青铜器,均泛指中国历史上青铜时代流传至今的铜质文物。其实,青铜器最早被运用在5000年前的两河流域,在新石器时代才流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达到鼎盛。改革开放后的电视剧《封神榜》因讲述商周时期的宫廷生活,所以许多国人得以有机会全方位了解到青铜器文化。尽管青铜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但由于铁的广泛运用和迅速发展,青铜器的实用性很快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被淘汰和遗忘。 青铜器开创了一个贵贱之分的节点,这一点是人们至今仍然继承着的。据记载,夏朝时铜器首先被广泛运用于战场,包括兵器和大型炊事容器,谁拥有铜器,谁就拥有领地,金与石相碰,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在诸多出土青铜器中可窥一斑,夏朝时期的器皿均以实用主义为原则—人们分辨青铜器所属朝代和真伪多是以铭文多少、繁简和字体发展来辨别,夏朝时期的器皿几乎找不见铭文,更不用说在后世(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青铜器上越来越复杂的纹饰和各式各样象征吉祥和权力的象形图案。那时候的金属开采极其艰辛,往往需用大量人力和低贱物力采挖并冶炼。人类之间的战争也开始因为争夺资源而频繁发生。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进入权力抗争时期,也就是诸侯与王朝并存的商周时期,人类的文明程度又上了数个台阶。一言不和拔刀相拼的事件也在各种礼数和道德准则的制约下有明显消退。礼数开始成为统治阶级用来管理领地和人民的手段。这时,青铜器的发展也进入繁盛,各类能工巧匠变着法儿的将越来越先进易学的技术运用到器皿制造上。器皿便成为较为明显区分个人及家族身份的标志,当然,着装和言谈也是区别身份的标志,但作为象征物,笨重的立体感十足的铜器最能说明问题。

滇国青铜器中的蛇造型再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6599988.html, 滇国青铜器中的蛇造型再探 作者:李跃平 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12期 摘要:蛇的艺术造型在滇青铜器中屡屡出现,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祭祀场合,其作为扣 饰的一种构成元素,加之蛇与龙间的渊源关系非同一般,使得蛇造型的研究成为对滇青铜器、滇文化研究的另外一条途径。对于从滇青铜器上蛇的象征意义主要有三种解释:一为滇人的图腾崇拜;二为地神;三为水神。对蛇造型的理解,似乎无法回避对滇人族属问题的讨论。 关键词:蛇;滇青铜器;象征意义;文化交流 蛇的纹样在滇青铜器中屡屡出现,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祭祀场合,其作为扣饰的一种构成元素。从图像起源说上分析,蛇与龙渊源关系较深,这使蛇造型的研究成为解读滇青铜器、滇文化的一条途径。但是,究竟滇青铜器上蛇的象征意义为何,至今众说纷纭。究竟是楚人文化中的龙抑或蛇?还是越人的图腾崇拜?为什么它在重要的祭祀场合中屡次出现,同时又被践踏于地? 1 滇文化释义与蛇 1.1 滇文化释义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滇”是约于汉初活跃在西南昆明一带的古代少数民政权,“滇文化”即古代滇人创造的文化。按照张增祺先生观点,滇文化遗物的大致分布范围:“东至路南、泸西一线;北达会泽、昭通等地;南抵新平、元江及个旧一带;西到安宁及其附近区域,其中心在晋宁。上述地区大概就是古代滇族的活动范围,亦即滇国的分布区域。”[1]对于滇国政权存在的具体时间,目前学界观点尚有一定分歧。一般认为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至公元1世纪左右,尤中、张增祺都曾做出过大致界定。但随着考古的进一步发现,其出现时间上限受到一定质疑,特别是在殷商墓穴中发现了来自云南的青铜原料后,滇国存在的上限被推到了公元前12世纪。[2] 在学术界,云南青铜文化分为滇池地区、滇西地区、滇西北、滇南等类型。滇池地区的青铜文化以晋宁山、江川李家山、呈贡天子庙、昆明洋甫头等大型墓地为代表。滇文化是滇池地区的青铜文化的简称,是云南青铜文化的主要代表类型之一。其时代和分期大致为:第一期,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第二期,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第三期,西汉中晚期。第四期,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3]代表性器物有贮贝器、铜伞、铜枕、船纹铜鼓、动物纹牌饰、宽边镶嵌铀 镯等。[4] 1.2 滇青铜器中的蛇造型

青铜器研究

关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 一、青铜的定义 青铜是纯铜与锡、铅的合金,其中锡、铅的合金都必须大于2%。锡、铅改变了纯铜的物理性能,使铜成为人们可以实际使用的金属。 二、中国的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考古学范畴的名称,指以青铜作为铸造工具、武器和生活用具重要原料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国已经有了青铜铸品,但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目前所知大约是在夏代晚期。中国青铜时代的结束,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与民族一样,是由于铁器被广泛地使用,取代了青铜在社会物质文化中重要地位。一般认为,中国的青铜时代结束于战国中晚期。然而这一时代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中国青铜器铸造和使用的停止。在冶铁技术发展的影响下,青铜铸造业出现了新的技术和工艺,青铜器的铸造和使用一直到汉代才逐渐衰弱,铜镜和钱币的铸造作为专门的工艺还继续存在。 三、中国青铜时代的特点 1.中国古代青铜器种类之繁多、造型之奇特、纹饰之瑰丽、铭文之丰富、铸造技术之复杂,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创造的青铜艺术的辉煌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古国的青铜时代所无法比拟的。 2.青铜器被广泛地使用于对天神、对祖先的祭祀,也是贵族阶层在宴乐礼仪等场合使用的器物。一些特定的青铜器,如鼎等器物,又是权力和等级的象征。 3.中国青铜制品中,虽不乏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武器等,但礼器的数量最多。青铜器的使用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关系极为密切,是政治统治的工具之一。 四、发展历史 中国的青铜器经历了近2000年的发展历史,在此期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过程。我们以青铜工艺的发展特征为标准,将青铜器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阶段。 1、萌生期(夏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夏代青铜器最初发现的地点在河南偃师二里头,目前发现的青铜器数量和种类较少,主要是青铜容器、兵器、乐器、工具和饰件。青铜容器有明显的仿

云南古代青铜文化(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云南古代青铜文化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访我国著名古代铜鼓研究专家李昆声教授 本报记者李开义 李昆声:云南大学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铜鼓研究领军人物,著有《李昆声文物考古论集》、《云南艺术史》和《云南文物古迹》等专著,最近与黄德荣合写《中国与东南亚的古代铜鼓》一书,引起国际国内铜鼓研究专家的关注和好评。 记者:云南古代青铜文化创造了辉煌,至今以江川李家山为代表的云南青铜文化在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史上闪耀着独特而璀

璨的光芒,云南青铜文化在考古和研究方面,取得了那些主要的成果,您认为云南青铜文化在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史上处于什么地位? 李昆声:云南青铜时代的考古最重要的成果是出版了《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云南江川李家山——第二次发掘报告》、《楚雄万家坝古墓群发掘报告》、《云南呈贡天子庙滇墓》、《昆明羊甫头墓地》等一批专著和发掘报告。江川李家山、昆明羊甫头、剑川海门口等青铜时代墓地和遗址均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云南青铜时代在考古学上属中国青铜时代。云南青铜时代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记者:云南青铜时代还有多少未解之谜?云南青铜文化研究主要应在哪些方面重点突破? 李昆声:首先,云南青铜时代的起源至今是个未解之谜。云南青铜时代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何地区发源?考古学界一般认为,中国青铜时代起源于夏代,即公元前2070年开始,结束于

春秋,即公元前476年,长达1500多年。从云南现有的考古资料看,云南青铜时代结束于西汉末期,大致可以定在公元1世纪.开始于何时呢?根据近60年云南考古发掘的资料,云南青铜时代最早的地点是剑川海门口遗址。经过1957年和1978年的两次发掘和年代的测定,通常取公元前1115年这个数据,那就是商代末期。省外有几位中青年学者认为太早,发表论文把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的年代推迟到春秋时期。因为他们不了解云南的考古资料,我们也不必和他们一般见识。2008年元月至5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剑川海门口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发掘面积达1395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2000余件,这个遗址内早期大型“干栏式”建筑的建筑面积达2万至2.5万平方米,此次发掘清理出建筑构件桩柱和横木4000余根。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处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到青铜时代的超大型的、滨水而居的“干栏式”建筑聚落。省考古所的闵锐副研究员把海门口遗址的年代分为三期,属于早期青铜时代的第二期,可能会早到距今3800多年,比过去已知的云南最早的青铜时代的年代要早六、七百年。也就是说,云南可能在夏代早期就已经进入青铜时代了。所以,我们对云南古代文明起源的时间和古文明的水平就不应低

青铜文化

青铜文化 考古学上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又称青铜时代或青铜器时代,由张光直院士最早提出。中国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技术娴熟、内容丰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国内出土最早的青铜器物属于甘肃马家窑文化。青铜器分成兵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三大类。铜器花纹是铜器断代的重要依据。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先生为当代中国创立十大铜建筑,其中,灵隐铜殿、桂林铜塔、杭州雷峰塔及钱王铜殿,代表了中国现代铜艺术建筑和工艺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世纪,止于公元前世纪,经历约年,大体上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时间相当。 中国青铜文化分布之广、范围之大举世罕见,东到山东,西至甘肃、青海,南及两广,北至辽宁、内蒙古都有青铜器出土。河南安阳、郑州,江西新干,四川三星堆,陕西汉中等地商代青铜器多见,陕西周原、沣镐,河南三门峡、洛阳等地西周青铜器集中。到春秋、战国时,山西的晋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湖北、湖南的楚文化,江苏、浙江的吴越文化,陕西的秦文化,都有大量青铜器,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这种辽阔的地域分布是举世无双的。 青铜器出土数量之大和历史之悠久,也是独一无二的,据史书记载自西汉神爵四年(前年)以来,仅陕西各地出土各种青铜器即达万件之多,全国范围内,其数量就更为可观了。 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而铅、锡的含量极少。青铜器的发明是人类进化史上一大奇迹,与红铜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它克服了红铜器具的固有弱点,在物理性能上起到了根本的变化。质地变得坚硬,耐磨性好,韧性高,并有持久的金属光泽。用青铜制造的刀,要比用红铜制成的刀锋利得多,青铜熔液的流动性能比红铜熔液好,利于灌入各种模子,不像红铜熔液那样稠黏,有利于铸造器型复杂、纹饰繁褥的器物。然而青铜器的铸造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有一整套科学的冶铸技术,包括采矿、熔炼、制模、翻范、配料、抛光等。青铜铸造业的出现,在科技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