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供应链资源协同的自组织演化模型研究_黄晓伟

供应链资源协同的自组织演化模型研究_黄晓伟

供应链资源协同的自组织演化模型研究_黄晓伟
供应链资源协同的自组织演化模型研究_黄晓伟

第34卷第1期2010年2月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 l of N anji ng U n i ve rsity o f Sc ience and T echno l ogy (N a t ura l Sc i ence)

Vo.l 34N o .1Feb .2010

收稿日期:2009-10-28 修回日期:2009-12-10

作者简介:黄晓伟(1982-),男,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E -m ai:l x i ao w e i 2000@hit .edu .cn ;通讯作者:

何明升(1956-),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程与政策设计,E -m a i:l he m s @hit .

edu .cn 。

供应链资源协同的自组织演化模型研究

黄晓伟1

,何明升

1,2

(1.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201620)

摘 要:针对供应链资源协同的自组织演化问题,基于协同学理论,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了供应链资源协同的自组织演化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与应用分析得出:供应链的协同能力和盈利能力这两个序参量决定了系统自组织的演化,而当系统参数满足非稳定性条件时,随机

涨落就会引发系统有序结构的改变。模型揭示了供应链资源协同的演化过程与本质,为指导供应链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供应链;资源协同;序参量;自组织

中图分类号:C 931.2 文章编号:1005-9830(2010)01-0035-05

Self -organization Evol utionM odel of Supply Chai n Resources Synergy

HUANG X i ao -wei 1

,HE M i ng -sheng

1,2

(1.Schoo l ofM anage m en,t H ar b i n I nstitute o fTechnology ,H arbin 150001,China ;2.Schoo l o f Socia lDeve l o pm en,t E ast Ch i n a U niversity o f Po litical Science and La w,Shanghai 201620,Ch i n a)Abst ract :For the sel-f organization evo l u ti o n issues of the supp l y cha i n ,a sel-f or gan ization evolution m odel is estab lished by using co llaborative theory and syste m dyna m ics approach .W ith the ana l y sis of t h e m ode,l th is paper conc l u des t h at the co llaborati v e ability and t h e profit ab ility deter m i n e the evo l u tion o f sel-f o r gan ization .W hen the syste m para m eters m eet the non -stable conditi o ns ,rando m

fl u ctuati o ns cause the syste m ordered structure to change .Th is m odel reveals t h e evolution process and the nature of supp l y chain resources synergy ,wh ich prov i d es a theoretica l guide for the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

K ey w ords :supply cha i n ;resources synergy ;order para m eters ;se l-f organization 在全球化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协同管理成为业界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哲学,它的基本思想就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协同、相互信任和/双赢0机制为商业运作模式,以

核心企业为盟主,通过运用现代研发技术、制造技术、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和过程控制技术,达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市场流和管理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1]

。由此可见,供应链

协同的本质就是优化配置各节点企业间的资源,达到资源最大利用率和最大产出比的目的,其核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4卷第1期

心是资源的协同,所以资源协同研究是对供应链

协同管理研究的推进与深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协同学理论在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中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2,3],尤其是在企业资源领域的应用,

奠定了资源协同研究的基础[4]。供应链资源协

同以协同学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管理方法和手

段,促使供应链内部各节点企业资源按照协作方

式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一致性和互补性,进而产生

支配整个供应链资源系统协同发展的序参量,使

供应链资源实现自组织,从一种低级有序状态走

向另一种新的高级序状态。因此,供应链资源协

同研究的关键就是序参量如何影响系统有序度的

变迁,也就是其自组织演化过程。

目前关于资源协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范

畴[5],而对于供应链这一由多个节点企业组成的、

资源具有多主体特点的复杂适应系统的资源协同

却很少涉及,更没有量化的模型来分析它的自组织

演化。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根据协同学理论,运用

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了供应链资源协同的自组

织演化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求解与应用分析。

1供应链资源协同的自组织演化模

型构建

1.1资源协同演化的动力学分析

供应链系统由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市场流和

管理流五个子系统组成,并且每个子系统包含了所

有的节点企业。由于系统内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

响和相互作用,使得他们不断地进行竞争和协同运

动,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不存在以特定方式作用于系

统的外力,所以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

高级有序的演化过程都是一种内部的过程,此时外

部作用力的变化只是一种随机涨落。因此,可以用

下面的自组织运动方程来描述供应链系统各资源

子系统的状态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d A

d t

=-a1A+b1(B,C,D,E)+F(t)

d B

d t

=-a2B+b2(A,C,D,E)+F(t)

d C

d t

=-a3C+b3(B,A,D,E)+F(t)

d D

d t

=-a4D+b4(B,C,A,E)+F(t)

d E d t =-a5E+b5(B,C,D,A)+F(t)

(1)

式中:A、B、C、D、E分别表示物流资源、资金流资

源、信息流资源、市场流资源和管理流资源;a1、

a2、a3、a4和a5分别表示A、B、C、D、E的变化率;

b1、b2、b3、b4和b5分别表示供应链系统内部各子

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对子系统A、B、C、D、E变化率

影响的大小;F(t)表示随机涨落力;t表示时间。

根据伺服原理,当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或从

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时,会到达一个临界的状

态,这时快驰豫变量支配慢驰豫变量,也就是序参

量最终决定系统的有序结构。序参量与其他资源

要素子系统即互为存在条件又相互作用而产生新

的结构,其发展和演化体现出较强的自组织

性[6]。因此,在研究供应链资源协同演化时,不

用考虑所有变量,只需要分析供应链盈利能力和

协同能力这两个序参量的演化规律,就可以把握

系统的演化规律。

1.2资源协同的自组织演化模型

协同学是一门横断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不

同系统中共同存在的协同现象,它抓住了不同系

统的共性,用共同的数学模型来研究和描述各个

学科中的不同现象。在本文的研究中以朗芝万方

程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7,8],因此下面的方程描

述了供应链系统的演化:

d q i

d t

=-y i q i+G i(q i)+F i(t)(2)

式中:q i表示供应链中相互联系、相互协同的各子

系统的状态变量,y i表示阻尼系数,G i是协同作

用函数,F i(t)是随机涨落力。方程(2)就表明了

供应链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非线性协同作

用。随机涨落力的存在表明,在临界点一个微小

的随机涨落力就会使系统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出

现更加稳定的新结构,呈现一种自组织的现象。

供应链系统自组织程度受其协同能力和盈利

能力的驱动。这两个序参量通过协同的运行机

制,使得供应链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制约、相互

耦合,产生协同效应,将供应链系统内原来的有序

度低的系统变成有序度高的/自组织0动态系统。

供应链系统建立的根本目的在于取得竞争优势,

盈利能力和协同能力这两个序参量始终是供应链

优化的的持续驱动力,主宰着整个供应链系统成

长的进程和方向。用q1表示供应链系统的盈利

能力,q2表示供应链系统的协同能力,s表示任意

一个供应链的资源子系统,根据方程(2)可得,微

分方程(3)就表示了供应链协同能力和盈利能力

36

总第170期黄晓伟何明升供应链资源协同的自组织演化模型研究

两个序参量如何影响子系统的自组织演化。

d q1

d t

=(A-C1)q1-K1q21-B1q1q2+F(t)

d q2

d t

=-C2q2+B2q21

d s d t =A1q1+A2q2+A3s+A4q1q2

(3)

式中:A是获利增益系数,C1、C2是阻尼系数,B1表示q1和q2之间相互作用力系数,B2表示盈利能力与协同能力之间的关系,K1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供应链系统盈利能力的衰减系数;A1表示序参量盈利能力对于子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影响,A2表示序参量协同能力对于子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影响,A3表示子系统的自反馈系数,A4表示盈利能力与协同能力之间的作用对于子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影响; F(t)表示供应链资源系统的随机涨落。因此,前两个方程描述了序参量盈利能力和协同能力支配系统自组织的演化,引入最后一个方程是为了考察两个序参量如何具体作用于子系统。

2供应链资源协同的自组织演化模型的求解与应用分析

2.1自组织演化模型的求解

在供应链资源协同演化的过程中,当子系统内部不发生活动,且序参量也不发生改变的时候,

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此时?q1=

0,?q2=0,?s=0,因此

在模型的分析过程中,必须找到满足此条件的平衡点(0,0,0),从而由此研究系统从一种平衡跃迁为另一种平衡的演化过程。

根据模型求解其特征矩阵为

A3A1+A4q2A2+A4q1

0(A-C1)-2K1q1-B1q2-B1q1

02B2q1-C2

平衡点(0,0,0)处的特征方程为

K-A3A1A2

0K-(A-C1)0

00K+C2

=0

所以,特征根为

K1=A3K2=(A-C1)K3=-C2

根据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知识,特征根的正负决定了原方程平衡点的稳定性,只有特征根实部均为负,系统平衡点是稳定的;当特征根实部有一个为正,系统平衡点就是不稳定的。由于C2表示阻尼系数,根据方程的表示形式可知-C2恒为负,即K3<0恒成立,因此:A3=0或A>C1

(1)A3<0,A

(2)当系统参数满足非稳定性条件,即A3<0, AC1的情况,此时在随机涨落力的微小扰动下,系统发生突变,出现新的高级有序。

2.2自组织演化模型的应用分析

以某市TY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为例,由模型的解可知系统的稳定性是由A3、A和C1决定的,与其他参数无关,通过使用复合熵权法分析该供应链的数据[9],可以确定这些参数值为固定值:A1=0.59,A2=0.9,A4=1.5, B1=1.3,B2=1,C2=0.5,K=0.59。

为了说明随机涨落对于模型的影响,假设F(t)为一个可变化的参数D,使用由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生物防御免疫建模中心研发的DED iscov-er2.0a l p ha4软件绘制出模型在A3、A和C1满足不同条件时的解曲线图。

(1)当A3<0,A

从图1~4可以看出,不管D是否为零,所有从零点附近出发的解曲线都趋近于零,系统平衡点渐近稳定;这说明了即使存在微小的扰动,也不会影响解的渐近趋势。在供应链资源协同未达到临界区域时,随机涨落的大小远比宏观量小的多。

37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4卷第1期

因此,这时的随机涨落只是一种破坏自身稳定性的干扰,使系统暂时离开定态。但对于整个供应链系统而言本身是稳定的,随机涨落造成的偏离会不断衰减直到消失,

最后回归到原定态。

图1 在(1)参数D =0时q 1、q 2

的解曲线图2 在(1)参数D =0时s

的解曲线图3 在(1)参数D X 0时q 1、q 2

的解曲线

图4 在(1)参数D X 0时s 的解曲线

(2)当A >C 1时,假设A =0.5,C 1=0.4,当D =0时的解曲线与图3和图4所表示的变化和趋势基本相同,但此时由于A >C 1,这表明序参量已经在系统内部对于系统结构的演化起到了正向的引导作用,但是由于没有随机涨落的影响,系统的

协同状态没有出现突变,系统没有形成一种新的有序结构。

仍然假设A =0.5,C 1=0.4,但此时D X 0,且假设D =0.3,则方程的解曲线如图5和图6

所示。

图5 在(2)参数D =0.3时q 1、q 2

解曲线

图6 在(2)参数D =0.3时s 的解曲线

从图5和图6可以看出,在D X 0时,即存在随机涨落的时候,在随机涨落的作用下,系统内部产生了新活动,带来两个序参量的正向改变,从而引起了系统有序状态的改变,系统形成一种新的有序结构。当不断增大D 的值时,即随机涨落不断增强,序参量正向改变地幅度增大,对于系统新秩序形成的引导作用增强,使得系统走向更加高

级的有序,这就说明了随机涨落会引起系统的的自组织状态的改变。并且随机涨落越大,系统走

向高级有序就越快。

(3)当A 3>0时,A =0.5,D =0时,q 1、q 2的解曲线与图1所表示的变化和趋势基本相同,s 的解曲线如图7

所示。

图7 在(3)参数D =0时s 的解曲线

38

总第170期黄晓伟 何明升 供应链资源协同的自组织演化模型研究

从图7可以看出,由于没有随机涨落的影响,此时两个序参量的解曲线仍然是趋近于零的稳定,表明它们没有发生改变。但是由于系统自身反馈作用的存在,带来了系统的无序结构,原有的序参量不能维持现有的稳定状态。那么当随机涨落出现以后,系统是否能够走向新的有序呢?下面令D X 0,则q 1、q 2的解曲线如图8所示,而s 的解曲线与图7

所表示的变化和趋势基本相同。

图8 在(3)参数D X 0时q 1、q 2的解曲线

从图8中可以看出,加入随机涨落后,两个序参量改变幅度增大,对于系统新秩序形成的引导

作用增强,但是系统仍然处于无序状态,这说明此时序参量对于系统已经丧失了引导作用,系统要想走向新的有序,必须要产生新的序参量,这种序参量的产生也正是在系统内部自反馈作用下才能出现。

3 结束语

本文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供应链资源协同的自组织演化模型。模型使用系统动力学

的方法分析了供应链资源系统内部的自组织演化动力机制,揭示了两个序参量,即供应链的协同能

力和盈利能力,对于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模型的分析,可以从理论上清晰的描述供应链资源协同的演化过程与本质,从而为供应链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供应链资源协同更加深入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 邹慧霞,高新艳.基于突变理论的供应链突发信用

风险模型[J].技术经济,2009,28(8):115-118.[2]

Si m atupang T M,

Sr i dharan R.

D esi gn f o r supp l y

cha i n co ll abo ra tion [J].

Busi ness P rocess M anage -

m ent Journa,l 2008,14(3):401-418.

[3]

Bob rekM,Sokov ic M.In teg ra ti on concept and syne r -ge ti c effect i n m odern m anagem ent [J].

Journa l o f

M ateria l s P rocessi ng T echno logy ,2006,175(1-3):33-39.[4]王庆喜,宝贡敏.企业资源理论述评[J].南京社会科学,2004(9):6-11.

[5]丁铭华.基于自组织的企业集团资源协同管理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图书馆,2008.

[6]周琳.企业并购的资源协同[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7]姜振环,高伟光,沈小峰.软科学方法[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

[8]李纬澍.关于供应链经济系统特性及其自组织过程的研究[D ].上海: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2004.[9]

韩伯棠,李强,张彩波.熵权法优属度矢量模型与高新区发展评价[J].中国管理科学,2005(9):144-148.

39

供应链管理系统

供应链管理系统 供应链管理系统从供应链运作和管理的角度对整个供应链过程进行综合的模拟和实训,主要包括生产商管理子系统、供应商管理子系统、零售商管理子系统、物流公司管理子系统、终端客户电子采购管理子系统、电子采购金融支付子系统等多套子系统组成,可以模拟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销售、生产、采购的业务过程模拟,同时可以让实训用户了解供应链中的推动式/拉动式订单、VMI管理、供应链信息指令、BOM管理、电子采购、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管理和业务思想。 ?系统概述 供应链管理系统从供应链运作和管理的角度对整个供应链过程进行综合的模拟和实训,主要包括生产商管理子系统、供应商管理子系统、零售商管理子系统、物流公司管理子系统、终端客户电子采购管理子系统、电子采购金融支付子系统等多套子系统组成,可以模拟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销售、生产、采购的业务过程模拟,同时可以让实训用户了解供应链中的推动式/拉动式订单、VMI管理、供应链信息指令、BOM管理、电子采购、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管理和业务思想。 系统流程

?系统基本功能 >> 生产商管理系统 (1)基础信息管理:实现生产企业内部的客户、供应商、物流公司、库房、物料、部门、员工、车间、BOM等基础资料的综合管理。 (2)采购管理: ·采购订单管理:采购订单创建、采购订单审核、采购订单下达、采购订单发送到原材料供应商; ·采购收货单管理:采购收货单创建、采购收货单审核、采购收货单下达、采购收货单转仓储的原材料入库单管理。 (3)销售管理: ·销售订单管理:销售订单创建、销售订单审核、销售订单下达、销售订单发送给销售公司; ·销售发货单管理:销售发货单创建、销售发货单审核、销售发货单下达、销售发货单转

第二节 供应链的概念、结构模型及其特征

第二节供应链的概念、结构模型及其特征 一、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 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把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上,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 有些学者把供应链的概念与采购、供应管理相关联,用来表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得到了研究合作关系、JIT关系、精细供应、供应商行为评估和用户满意度等问题的学者的重视。但这样一种关系也仅仅局限在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而且供应链中的各企业独立运作,忽略了与外部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联系,往往造成企业间的目标冲突。 后来供应链的概念注意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意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认为它应是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这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例如,美国的史迪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这些定义都注意了供应链的完整性,考虑了供应链中所有成员操作的一致性(链中成员的关系)。 而到了最近,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此时对供应链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像丰田、耐克、尼桑、麦当劳和苹果等公司的供应链管理都从网链的角度来实施。哈理森(Harrison)进而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这些概念同时强调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问题。菲力浦(Phillip)和温德尔(Wendell)认为供应链中战略伙伴关系是很重要的,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可以与重要的供应商和用户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给出一个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它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 二、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根据以上供应链的定义,其结构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如图2-1所示的模型。 图2-1 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模型 从图2-1中可以看出,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如美国的沃尔玛特),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零售等),以资金流、物流或/和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三、供应链的特征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介绍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介绍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 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概述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PP:生产计划和控制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PDM:产品数据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QM:质量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MM:物料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SD:销售和分销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SM:服务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PM:设备维护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PS:项目系统 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概述 1、战略性解决方案优化您的供应链管理和提高您的竞争力 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其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的灵活应变能力和 对不断涌现的市场机会的获取能力。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管理好供应链更能为您带来竞争优势。您需要一个应变书迅速、适应性强的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来管理公司由采购到制造以及销售和分销的各项业务。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能为所有类型的公司提供优化的业务流程和简洁的工作流,从而在降低成本和缩短交货期的同时不断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 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通过完全集成各个应用模块来支持您的供应链管理。每一个具体应用模块的流程都会有助于简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加速企业的信息流转。当这些流程在跨模块应用时,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更显出其真正潜力。无论您是在规划物料需求,草拟销售预测,平衡生产能力还是在核算制造成本,这种潜力意味着您始终能够将所有经营决策基于一个统一的并不断在进行更新的信息库之上。请赶快利用这些丰富的系统功能。 SAP公司是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的客户/服务器集成商务软件供应商。本说明书概述了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描述了系统可以提供给您的许多解决方案的某些部分。由于其卓越的功能和灵活性,SAP 自身一直就被定位并发展为客户/服务器集成商务软件方面的行业标准。 SAP 产品的优势之一在于其模块化结构。这种结构建立在各种控制和协同商务应用程序运行的基本元件而组成的技术框架之上。这些基本元件既可以独立自行应用,也可以结合起来应用。 SAP通过引入应用链接功能(ALE)驾驭了这种技术挑战。ALE使多重系统环境下进行业务流程成为可能。因此,SAP可以处理大量客户的实际需求而导入的各种分销模式。ALE确保了各个具体应用软件的集成性。这些应用软件是运行在不同系统环境下的。 集成化的即购即用系统保证了所有系统功能的一致性。

瀑布模型_渐增模型演化迭代_原型模型_螺旋模型具体区别

选择一个良好的开发范型对于一个软件产品(项目)的开发至关重要,但是软件管理没有银弹,如何针对项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范型是项目成功的第一步。 分为5大类: 瀑布: 迭代:演化;增量;喷泉。 螺旋:瀑布+演化+风险;其实严格的讲也是一种迭代; 转换:基于形式化规格说明语言及程序变换的软件开发模型,它采用形式化的软件开发方法对形式化的软件规格说明进行一系列自动或半自动的程序变换,最后映射为计算机系统能够接受的程序系统。变换模型的优点是解决了代码结构经多次修改而变坏的问题,减少了许多中间步骤(如设计、编码和测试等)。但是变换模型仍有较大局限,以形式化开发方法为基础的变换模型需要严格的数学理论和一整套开发环境的支持,目前形式化开发方法在理论、实践和人员培训方面距工程应用尚有一段距离。 第四代:自动生成代码; 目前软件组织常采用的几种范型:瀑布;演化;增量;喷泉;螺旋;5种

适用场景 特点 缺点 瀑布Waterfall 需求能够被很好的定义和理解; 阶段性明确; 基线(或里程碑)管理; 是其他范型的基础; 项目结束前可能出现大量的集成和测试工作;项目结束前用户都不能看到系统; 演化evolution 需求不明; 用户愿意更多的参与; 瀑布模型的增量演化; 与瀑布相比,需要更有力的管理; 需要用户更多的参与 增量increment

需求明确且可分段; 适用于开发公司产品; 与瀑布相比可以很快的交付一个小的版本; 可以增量投资; 早期对于整个产品的规划要求很高,如何后期发生变更就很麻烦。管理成本高; 需求是唯一的风险源; 喷泉 适用于面向对象; 以对象驱动; 迭代和无缝; 各阶段是相互重叠和多次反复 控制不好容易无序; 螺旋spiral 不能确定需求; 项目风险很大; 每一个周期都是一个瀑布; =瀑布+演化+风险; 支持动态的需求变化; 项目组人员要求有较高的风险评估经验; 成本高;

供应商信息管理系统

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实训报告《计算机软件开发实践》 班级软件1401 姓名马忠森 学号14110572019 指导教师卓云亮

二○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实训任务书及成绩评定 课题名称供应商信息管理系统 Ⅰ、目的目的和要求: 1.1 设计目的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实现整个产业链内信息的畅通,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供应商的参与和意见可以改进设计,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加快供应商管理的效率。保证企业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优化采购流程,提高采购运作效率提高企业快速响应能力。以供应商为中心,通过对供应商的全过程评估管理,为企业建立合格供应商库,并且自动关联合作单位基本信息、历史合作情况、履约情况、评估等信息,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更新,实现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从单次合作关系升级到战略合作联盟关系,降低企业项目运作风险。 达到供应商的可控、可管、可查的目的。提高采购流程的项目运转能力,促使供应商不在“优柔寡断”转变为“干净利落”。搭建供应商协同平台,为供应商质量问题改进交互及跟踪提供平台支撑。 1.2 设计题目要求 1.2.1 设计要求

使用面向对象思想设计系统功能 使用文件存储数据 使用fstream、ifstream、ofstream访问文件数据库 1.2.2 功能要求 该系统为进销存系统之供应商信息管理模块 供应商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供应商列表、新增供应商、修改供应商、删除供应商使用面向对象思想设计系统功能

1.3 系统的具体需求 (1)供应商列表窗体: 显示如下数据列:供应商编号、名称、全称、负责人、电话、公司地址,邮编 提示用户选择三个功能:新增、修改、删除 实现从磁盘文件读取数据的功能 (2)新增供应商窗体 自行设计界面,包含两个功能:保存、返回 属性:供应商编号、简称、全称、负责人、电话、传真、公司地址、邮编 实现新增数据到磁盘文件的功能 (3)修改供应商: 包含如下功能:搜索、保存、返回 先根据供应商编号或者供应商名称搜索出该供应商的信息,如果存在则可修改如果数据不存在则提示用户“该供应商不存在或者已经被删除” 实现数据保存到磁盘文件的功能 Ⅱ、设计进度及完成情况

自组织系统

自组织系统即能自行演化或改进其组织行为结构的一类系统.在一般系统论中,其最广泛的含义是指:该系统能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条件下,通过自身的演化而形成新的结构和功能。通俗的说,就是能通过本身的发展和进化而形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社会自组织是社会发展到某一临界状态时,由于创新力或破坏力的作用,原有的社会组织突然失去了平衡,造成组织崩溃,人类在无意识状态下按照趋利避害的原则重新形成新组织,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社会自组织是在没有掌握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条件下,自发形成的。 社会自组织能否发生,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环境或者说环境局限是否发生了改变;二是对具体人来说,社会单元的成本效用比的变化是否达到了某一临界状态;三是激发因素影响力的大小。 1、成本效用比是社会自组织的遗传密码 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由具体人组成的某一社会单元获得某一物的的成本效用比小于原社会单元获得同样物的的成本效用比,则社会处于自组织发生的临界状态。在一定的激发因素的影响下,原社会单元内部各组成结构将会发生分解,然后通过相互作用重新组合,形成成本效用比更低的社会单元。 成本效用比是社会自组织形成和稳定的关键因素。 如果相对于所在环境,原社会单元的成本效用比是合理的,那么即使在强大的激发因素的作用下,原社会单元暂时分解,但只要激发因素消失,社会将会回复到原社会单元。 如果新的社会单元的成本效用比是不合理的,即使在激发因素的作用下暂时形成了,这种新的社会单元也不能长久。“人民公社的大锅饭制度”在中国虽然曾经辉煌一时,但由于其成本效用比不合理,最终不得不瓦解。 如果自组织形成的新的社会单元比原单元的成本效用比更低,则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会被更多的具体人所接受,原有的社会单元就会被新的社会单元形所取代;如果相近,则可能被部分取代。 2、激发因素是社会自组织发生的重要条件 没有激发因素的作用,原社会组织单元往往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过分担心而表现出相当强的惰性。“利不百,不变法”,就是这种惰性的一种极端表现。在激发因素的诱引、示范或压迫作用下,具体人往往会对现在社会单元的成本效用比与未来将形成的社会单元的成本效用比进行比较,经过利害权衡后进行选择。 具体人虽然具有计算能力,但由于信息不确定,不可能对未来社会单元的成本效用比作出精确的估算。因此,防范风险是影响具体人自组织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比较倾向于无风险地仿照成功的范例。因此,社会自组织往往通过由点到面而逐步扩散。 社会自组织现象虽然在社会上不断地发生,但由于风险预估不准确,后悔也经常出现。

服装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

服装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 服装企业特有的面料品种、款式、规格的繁杂以及销售环节和销售渠道的多样化使服装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较高,另外随着服装企业业务的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企业在内部控制、库存管理、存货周转、采购和销售流程的监控以及财务和业务信息反馈方面存在着越来越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体现出来内控低效、内耗严重、信息缓慢、管理失调,造成存货大量浪费和积压等等问题,企业每年在这些方面的损失巨大,又无法提前得到信息警报,正是在这种困难和矛盾状态下,企业决定先从供应链环节入手,即先实现采购、库存、销售的信息化管理,同时将业务和财务达到紧密集成,在此基础上再分阶段、有步骤地在整个服装企业范围内全面实施ERP系统,达到集成、统一的企业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目标

通过对行业现状、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信息化的充分研究和分析,创数公司认为服装要想在快速发展的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在企业信息化方面要实现四个关键目标: 建立全国服装行业领先的业务运作模式,提高运行效率; 实现全企业有效的信息管理,帮助企业不断扩展新的市场; 借助信息系统智能分析、报表和灵活的查询能力,改善企业的决策支持; 满足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提供迅速而持续的改善能力。 这是一个宏观的信息战略目标,希望能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在一到二年时间内,逐步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与此同时,进一步规划服装企业总体应用需求,优化业务流程,规范管理环节,建立沟通服装上下、内外联系的集物流、信

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电子智能化管理系统,最终提高服装的管理水平和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及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 针对供应链管理的各环节,创数公司制定了更细化的ERP实施目标,比如: 1、严密内部控制,减少不规范事务发生; 2、加强库存管理,减少库存管理损失和库存积压;

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的步骤

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的 步骤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第五节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的步骤 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步骤可以归纳为如图4-15所示。 图4-15 供应链设计的步骤模型图 第一步是分析市场竞争环境。目的在于找到针对哪些产品市场开发供应链才有效,为此,必须知道现在的产品需求是什么,产品的类型和特征是什么。分析市场特征的过程要向卖主、用户和竞争者进行调查,提出诸如用户想要什么、他们在市场中的分量有多大之类的问题,以确认用户的需求和因卖主、用户、竞争者产生的压力。这一步骤的输出是每一产品的按重要性排列的市场特征。同时对于市场的不确定性要有分析和评价。 第二步是总结、分析企业现状。主要分析企业供需管理的现状(如果企业已经有供应链管理,则分析供应链的现状),这一个步骤的目的不在于评价供应链设计策略的重要性和合适性,而是着重于研究供应链开发的方向,分析、找到、总结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影响供应链设计的阻力等因素。 第三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供应链设计项目,分析其必要性。 第四步是根据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提出供应链设计的目标。主要目标在于获得高用户服务水平和低库存投资、低单位成本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这两个目标往往有冲突),同时还应包括以下目标: ※进入新市场。 ※开发新产品。 ※开发新分销渠道。 ※改善售后服务水平。 ※提高用户满意程度。 ※降低成本。 ※通过降低库存提高工作效率等。 第五步是分析供应链的组成,提出组成供应链的基本框架。 供应链中的成员组成分析主要包括制造工厂、设备、工艺和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用户的选择及其定位,以及确定选择与评价的标准。 第六步是分析和评价供应链设计的技术可能性。这不仅仅是某种策略或改善技术的推荐清单,而且也是开发和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第一步,它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开发供应链提出技术

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节供应链 一、供应链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与生物学中的食物链类似。在“草一兔子一狼一狮子”这样一个简单的食物链中(为便于论述,假设在这一自然环境中只生存这四种生物),如果我们把兔子全部杀掉,那么草就会疯长起来,狼也会因兔子的灭绝而饿死,连最厉害的狮子也会因为狼的死亡而慢慢饿死。可见,食物链中的每一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破坏食物链中的任何一种生物,势必导致这条食物链失去平衡,最终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同样道理,在供应链“企业A—企业B一企业C”中,企业A是企业B 的原材料供应商,企业C是企业B的产品销售商。如果企业B忽视了供应链中各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而过分注重自身的内部发展,生产产品的能力不断提高,但如果企业A不能及时向他提供生产原材料,或者企业C的销售能力跟不上企业B产品生产能力的发展,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B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应这条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二、分类 1、根据范围不同分类 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供需网络。 外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储运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

第二节 常见的几种供应链体系结构模型

第二节常见的几种供应链体系结构模型 为了有效指导供应链的设计,了解和掌握供应链结构模型是十分必要的,本节着重从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的角度考查了几种供应链的拓扑结构模型。 (一)供应链的模型I:链状模型 结合供应链的定义和结构模型,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简单的供应链模型(如图4-1所示),我们称其为模型I。模型I清楚地表明产品的最初来源是自然界,如矿山、油田、橡胶园等,最终去向是用户。产品因用户需求而生产,最终被用户所消费。产品从自然界到用户经历了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三级传递,并在传递过程中完成产品加工、产品装配形成等转换过程。被用户消费掉的最终产品仍回到自然界,完成物质循环(如图4-1中的虚线)。 图4-1 模型Ⅰ:链状模型 很显然,模型I只是一个简单的静态模型,表明供应链的基本组成和轮廓概貌,进一步地可以将其简化成链状模型II(如图4-2所示)。模型II是对模型I的进一步抽象,它把商家都抽象成一个个的点,称为节点,并用字母或数字表示。节点以一定的方式和顺序联结成一串,构成一条图学上的供应链。在模型II中,若假定C为制造商,则B为供应商,D为分销商;同样地,若假定B为制造商,则A为供应商,C为分销商。在模型II中,产品的最初来源(自然界)、最终去向(用户)以及产品的物质循环过程都被隐含抽象掉了。从供应链研究便利的角度来讲,把自然界和用户放在模型中没有太大的作用。模型II着力于供应链中间过程的研究。 图4-2 模型Ⅱ:链状模型 1.供应链的方向 在供应链上除了流动着物流(产品流)和信息流外,还存在着资金流。物流的方向一般都是从供应商流向制造商,再流向分销商。在特殊情况下(如产品退货),产品在供应链上的流向与上述方向相反。但由于产品退货属非正常情况,退货的产品也非本书严格定义的产品,所以本书将不予考虑。我们依照物流的方向来定义供应链的方向,以确定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的顺序关系。模型II中的箭头方向即表示供应链的物流方向。 2.供应链的级 在模型II中,定义C为制造商时,可以相应地认为B为一级供应商,A为二级供应商,而且还可递归地定义三级供应商、四级供应商;同样地,可以认为D为一级分销商,E为二级分销商,并递归地定义三级分销商,四级分销商 。一般地讲,一个企业应尽可能考虑多级供应商或分销商,这样有利于从整体上了解供应链的运行状态。 (二)供应链的模型Ⅲ:网状模型 事实上,在模型II中,C的供应商可能不只一家,而是有B1,B2,Bn等n家,分销商也可能有D1,D2,,Dm等m家。动态地考虑,C也可能有C1,C2, ,Ck等k家,这样模型II就转变为一个网状模型,即供应链的模型III(如图4-3)。网状模型更能说明现实世界中产品的复杂供应关系。在理论上,网状模型可以涵盖世界上所有厂家,把所有厂家都看做是其上面的一个节点,并认为这些节点存在着联系。当然,这些联系有强有弱,而且在不断地变化着。通常,一个厂家仅与有限个厂家相联系,但这不影响我们对供应链模型的理论设定。网状模型对供应关系的描述性

管理信息系统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专业分工和全球化贸易程度的加深,一体化概念的供应链管理快速发展,优势日益显著。在这样一个整体环境下,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先进性影响着供应链的战略决策。本文结合供应链管理的特征,阐述管理信息系统在供应链中的主要目标及有效运行原则和特征。 参考文献:《基于供应链管理流程的信息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 作者:夏文江,张陆;重庆工学院 Evens以为:“供应链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客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结构模式。”供应链中的合作与协调的理念,反映了企业组织的依赖性和彼此的密切关系。供应链的这种网络组织构成是由分布在不同环节的供应商、生产企业、用户等企业实体组成的企业网络,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运行在这些实体之间,将这些实体联系在一起。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结构的变化加剧,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金面对竞争已势单力薄,赶不上市场的变化。为了解决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企业的管理从单一管理模式扩展到联盟的管理模式,即供应链管理模式。 在应用供应链管理模式中,管理者发现并意识到通过信息的有效利用可以减少对库存及其他方面资源的需求。通过对需求和供应等信息的规划,可以减少相应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库存,减少成本,这都促进了管理信息系统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中的应用。 供应链信息系统管理覆盖了从供应商道客户的全部过程,涉及四个主要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如何有效地实现企业供应链信息系统的运行机制,必须以同步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信息技术为支持,围绕供应、生产计划、物流、满足需求来实现的,从而实现供应链管理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交易成本的目标。具体包括: ⑴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 ⑵供应链的技术管理 ⑶基于供应链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计划; ⑷客户关系与客户服务管理以及企业内部与企业直接按的物料供应与订单; ⑸交通信息管理; ⑹供应链的统计。 供应链信息系统有效运需遵守其原则,也有一定的特征。最早人们把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放在管理库存上,而现在的供应链管理则把链上的各个企业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个节点企业分担供应、生产、分销中的一个职域,突出其核心业务与核心能力,从而改善整条供应链的效率与整体竞争优势。一般的供应链管理有以下几点基

战略联盟演化过程的动力模型

战略联盟演化过程的动力模型内容提要: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战略联盟演化过程的动力模型。这一动力模型由联盟环境、联盟情景和联盟演化构成,指出联盟环境影响联盟情景,联盟演化过程是由联盟情景规定的,联盟情景则由集体力量、伙伴间冲突和相互依赖性3个变量来测度,并从市场共通性、竞争地位、资源构面和声誉4个方面分析了联盟的组织环境对这3个变量的影响。 关键词:战略联盟;动力模型;联盟情景 关于战略联盟的研究文献中,关于联盟的产生动机、形成及其绩效方面的研究最为丰富。但除了Ring和Van de Ven(1994)以外,很少有研究者对战略联盟的发展过程加以注意,即联盟是如何经历协商、形成、运作、评估、再造和终止等诸多阶段的。Koza和Lewin(1998)总结了联盟研究中的6条研究路线,如联盟现象、联盟绩效及联盟与其他 等(1997) Ring和 的研究……过程变量仍然是尚未开拓的研究领域”,即联盟演化的动力仍未清晰考察。因此,虽然研究者已经考察了联盟形成的动因,但对于联盟是否总是从一个阶段走向下一个阶段和哪些因素会破坏联盟的进程并不清楚,因为联盟演化的动力是理解联盟从某一阶段演化到另一阶段的关键。 在几个案例的基础上,Niederkofier(1991)提出了一个联盟的演化框架,此框架基于战略适当和运作适当这两个基本变量。战略适当指的是伙伴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于联盟要实现的目标是充足的,运作适当是指双方为联盟所提供的资源与联盟运作中问题的兼容,这两个基本变量的变化使联盟经受调整或重议的变化,战略或运作上的持久不当都会使联盟停顿或终止。Inkpen和Beamish(1997)分析了学习是如何改变伙伴的谈判能力的,而谈判能力这一特殊条件的变化将影响联盟的后续发展过程。Doz(1996)认为存在几组联盟情景,如任务的定义、伙伴的惯例、交接的结构以

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

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孤立地生存,它需要市场、企业以及人的支持。这些市场、企业和人联系在一起,上下环节之间表现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供应链。事实上,供应链是早已客观存在的的事物。 一、供应链的概念 (一)供应链概念认识的发展过程 供应链(Supply Chain)的概念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的转换和销售等过程传递到企业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注重企业的自身利益目标。 随着企业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供应链的概念范围扩大到了与其它企业的联系,扩大到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偏向于定义它为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它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美国的史迪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价值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这种定义注意了供应链的完整性,考虑了供应链中所有成员操作的一致性。 现代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此时的供应链的概念形成为一个网链的概念,像丰田、耐克、尼桑和麦当劳等公司的供应链管理都是从网链的角度来实施的。 (二)供应链的含义 英国著名物流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Martin.Christopher)教授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书中对供应链进行了如下定义:供应链是指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和活动的上游及下游企业组织所构成的网络。比如,衬衣制造商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它的上游是化纤厂和织布厂,下游是分销商和零售商,最后到最终消费者。按此定义,这条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是相互依存的,但实际上它们却彼此并没有太多的协作。这种供应链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供应链。 供应链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重要的流通组织形式和市场营销方式。它以市场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经营的优势,有机地联结生产和消费,对生产和流通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供应链是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所组成的网链结构,每个企业就是一个节点,节点企业与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供需关系,其总目的是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 页脚内容1

用友ERP供应链管理

ERP知识 ERP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简单的说是将企业的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它的功能模块以不同于以往的MRP或MRPII的模块,它不仅可用于生产企业的管理,而且在许多其它类型的企业如一些非生产,公益事业的企业也可导入ERP系统进行资源计划和管理。这里我们将仍然以典型的生产企业为例子来介绍ERP的功能模块。 在企业中,一般的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产控制(计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这三大系统本身就是集成体,它们互相之间有相应的接口,能够很好的整合在一起来对企业进行管理。另外,要特别一提的是,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的加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ERP厂商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了ERP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供应链管理是用友ERP-U8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企业购销存业务环节中的各项活动为对象,不仅记录各项业务的发生、还有效跟踪其发展过程,为财务核算、业务分析、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并实现了财务业务一体化全面管理,实现物流、资金流管理的统一。 用友ERP-U8供应链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物料需求计划、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GSP质量管理几个模块。主要功能在于增加预测的准确性,减少库存,提高发货供货能力;减少工作流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供应链成本;减少总体采购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加快市场响应速度。同时,在这些模块中提供了对采购、销售等业务环节的控制,以及对库存资金占用的控制,完成对存货出入库成本的核算。使企业的管理模式更符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最佳的企业运营方案,实现管理的高效率、实时性、安全性、科学性。各模块主要功能简述如下: 1.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简称MRP)是供应链的入口,是ERP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企业实现精益生产、准时制库存必不可少的工具,对降低生产在库物料数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资金占用,提高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有着重要的作用。物料需求计划依据MRP的毛需求,按照MRP 计算原理进行计算,确定企业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MRP能够决定企业生产什么、生产数量、开工时间、完成时间;外购什么、外购数量、订货时间、到货时间。 2.采购管理

供应链管理系统介绍

供应链管理系统介 绍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介绍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 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概述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 PP:生产计划和控制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 PDM:产品数据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 QM:质量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 MM:物料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 SD:销售和分销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 SM:服务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 PM:设备维护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 PS:项目系统 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概述 1、战略性解决方案优化您的供应链管理和提高您的竞争力 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其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的灵活应变能力和对不断涌现的市场机会的获取能力。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管理好供应链更能为您带来竞争优势。您需要一个应变书迅速、适应性强的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来管理公司由采购到制造以及销售和分销的各项业务。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能为所有类型的公司提供优化的业务流程和简洁的工作流,从而在降低成本和缩短交货期的同时不断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 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经过完全集成各个应用模块来支持您的供应链管理。每一个具体应用模块的流程都会有助于简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加速企业的信息流转。当这些流程在跨模块应用时,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更显出其真正潜力。无论您是在规划物料需求,草拟销售预测,平衡生产能力还是在核算制造成本,这种潜力意味着您始终能够将所有经营决策基于一个统一的并不断在进行更新的信息库之上。请赶快利用这些丰富的系统功能。 SAP公司是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的客户/服务器集成商务软件供应商。本说明书概述了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描述了系统能够提供给您的许多解决方案的某些部分。由于其卓越的功能和灵活性,SAP 自身一直就被定位并发展为客户/服务器集成商务软件方面的行业标准。 SAP 产品的优势之一在于其模块化结构。这种结构建立在各种控制和协同商务应用程序运行的基本元件而组成的技术框架之上。这些基本元件既能够独立自行应用,也能够结合起来应用。 SAP经过引入应用链接功能(ALE)驾驭了这种技术挑战。ALE使多重系统环境下进行业务流程成为可能。因此,SAP能够处理大量客户的实际需求而导入的各种分销模式。ALE确保了各个具体应用软件的集成性。这些应用软件是运行在不同系统环境下的。 集成化的即购即用系统保证了所有系统功能的一致性。 我们拥有许多扩展和改进产品的合作伙伴,从而我们几乎能够完全满足各种客户的需求。我们也希望您会考虑以战略伙伴的方式加入我们的行列。 2、从采购到生产,从销售和分销到交运:系统支持综合业务流程 不论您选择何种概念来优化贵企业的动作,SAP 供应(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始终同您紧密合作,努力改进您的供应链管理。所有这些应用软件的

战略方案联盟演化过程的动力模型

战略方案联盟演化过程的动力模型D O C6(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战略联盟演化过程的动力模型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战略联盟演化过程的动力模型。这一动力模型由联盟环境、联盟情景和联盟演化构成,指出联盟环境影响联盟情景,联盟演化过程是由联盟情景规定的,联盟情景则由集体力量、伙伴间冲突和相互依赖性3个变量来测度,并从市场共通性、竞争地位、资源构面和声誉4个方面分析了联盟的组织环境对这3个变量的影响。 关键词:战略联盟;动力模型;联盟情景 关于战略联盟的研究文献中,关于联盟的产生动机、形成及其绩效方面的研究最为丰富。但除了Ring和 Van de Ven(1994)以外,很少有研究者对战略联盟的发展过程加以注意,即联盟是如何经历协商、形成、运作、评估、再造和终止等诸多阶段的。Koza和Lewin(1998)总结了联盟研究中的6条研究路线,如联盟现象、联盟绩效及联盟与其他治理方式之间的比较选择等,但是没有一条定位于联盟过程研究的路线。而联盟与正式组织或层级组织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演化过程,正式组织中的演化过程并不必定适用于联盟,因此对联盟过程的研究有助于对战略联盟的更为完整的理解。 一、对联盟演化过程的研究 已有不少研究注意到联盟的发展阶段,即联盟从起动和协商到联盟演化和终止的过程。例如, Brouthers等(1997)提出了一个5阶段过程模型,包括运作模式的选择、伙伴的定位、协商、联盟管理和联盟绩效评估5个阶段。Ring和Van de Ven(1994)提出的框架被认为是在联盟过程研究方面的最佳模型,在这个关于组织之间关系的模型中,他们探讨了一个由诸如协商、承诺和执行3个步骤构成的反复过程,整个过程由联盟双方基于绩效和公正的连续评估来调控。Ring和 Van de Ven还指出了每一阶段的关键问题,即协商阶段的突出问题是在正式契约和非正式的感知之间的相互作用,承诺阶段的重要特征是伙伴之间的正式合约与心理上的约定,而执行阶段的问题主要是角色互动和人际互动。他们运用这一模型来解释组织间关系的产生、演化和终止。Das和Teng(1997)认为联盟过程可划分为 7个阶段,即联盟战略的选定、伙伴的挑选、协商,联盟的建立、运作、评估与修改。后来,Das和Teng (2002)又把7阶段精练为形成、运作和结果3个阶段。在形成阶段中,伙伴企业互相接近和协商,并且通过签约和捉供资源而建立联盟。在运作阶段中,联盟可能迅速成长,也可能因为多种原因而重构或终止。在结果阶段,联盟也可能出现稳定发展、重构、衰退和终止四种情况中的任一种。 对联盟演化过程的研究表明,联盟是高度演化和不稳定的。这些研究虽然揭示了联盟的各个主要阶段及各个阶段的重要问题,但是对于那些影响联盟整个过程的根本因素却仍未考察,正如Koza和Lewin指出的,“对联盟共演化的研究……过程变量仍然是尚未开拓的研究领域”,即联盟演化的动力仍未清晰考察。因此,虽然研究者已经考察了联盟形成的动因,但对于联盟是否总是从一个阶段走向下一个阶段和哪些因素会破坏联盟的进程并不清楚,因为联盟演化的动力是理解联盟从某一阶段演化到另一阶段的关键。 在几个案例的基础上,Niederkofier(1991)提出了一个联盟的演化框架,此框架基于战略适当和运作适当这两个基本变量。战略适当指的是伙伴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于联盟要实现的目标是充足的,运作适当是指双方为联盟所提供的资源与联盟运作中问题的兼容,这两个基本变量的变化使联盟经受调整或重议的变化,战略或运作上的持久不当都会使联盟停顿或终止。Inkpen和 Beamish(1997)分析了学习是如何改变伙伴的谈判能力的,而谈判能力这一特殊 条件的变化将影响联盟的后续发展过程。Doz(1996)认为存在几组联盟情景,如任务的定义、伙伴的惯例、交接的结

供应链网络结构特性分析

供应链网络结构特性分析

————————————————————————————————作者:————————————————————————————————日期: ?

供应链网络结构特性分析 3.1供应链网的结构模型 在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复杂以及顾客的要求更加严格的今天,原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和分销商被组织起来,形成了供应--生产--销售的链条,我们称之为供应链。实际上,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常常为多家,分销商也有多个。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在战略、任务、资源和能力方面相互依赖,构成了较复杂的供应--生产--销售网,这就是供应链网[38-40]。 供应链网一词最早是F U-R ENLI N和M ICHAEL J.SH AW[41]在《Re engineering the Orde r Fulfillment Proc ess in S upply Ch ain Net wo rk.》一文中提出的。他们认为,供应链网是由一系列自主程度不同的业务实体构成的网络,实体之间互为上下游企业。而且,他们专门对供应链网进行了分类,研究了在供应链网中对订货完成过程的管理。在此之后,国外的专家和学者都把供应链和供应链网当作同一问题来研究,且把它们统称为供应链。例如,通用公司研究与开发中心的Sit a Bh aska ra n指出,供应链的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其中水平结构反映共享某一资源的实体之间的合作关系,而垂直结构体现上下游实体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关系。更确切地说,Sita 研究的是供应链网结构,而供应链网的垂直结构才是指供应链结构。在国内,有关供应链的研究刚刚开始,还没有人对供应链和供应链网进行区分,也没有人专门研究供应链网。 从供应链网和供应链的关系看,供应链网是由若干条供应链交错形成的,供 应链网可以覆盖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供应链网在水平结构压缩后就成为供应链。 一般的供应链网如图3-1所示。其中,长方框表示业务实体,带方向的箭线 表示物流。 图3-1 一般的供应链网 Fig.3-1 A general supply chain 3.1.1 供应链网的结构特性 首先,供应链网的结构具有层次性特征。从组织边界的角度看,虽然每个业务实体都是 供应链网的成员,但是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组织边界体现出来,如图3-2[42,43]。其中,A 环 包括了一个组织内的所有业务实体,同时也包括了作为供应链网子链的下层供应─生产—销售系统。对于A 而言,供应商B 是一个由供应─生产—销售实体构成的外部组织,在图2中以环B 表示。供应链网的每个业务流程都是跨组织边的,这反映了多层业务实体相互依存与合作的特性。 其次,供应链网的结构表现为双向性。从横向看,使用某一共同资源(如原材料、半成品 或产品)的实体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从纵向看,供应链网的结构就是供应链结构,反映从原材料供应商到制造商、分销商及顾客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过程。 供应商 供应商 供应商 供应商 制造商 供应商 装配商 分销商 分销商 零售商 零售商 零售商

供应链网络结构特性分析

供应链网的结构模型 在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复杂以及顾客的要求更加严格的今天,原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和分销商被组织起来,形成了供应--生产--销售的链条,我们称之为供应链。实际上,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常常为多家,分销商也有多个。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在战略、任务、资源和能力方面相互依赖,构成了较复杂的供应--生产--销售网,这就是供应链网[38-40]。 供应链网一词最早是FU-RENLIN和MICHAEL [41]在《Reengineering the Order Fulfillment Process in Supply Chain Network.》一文中提出的。他们认为,供应链网是由一系列自主程度不同的业务实体构成的网络,实体之间互为上下游企业。而且,他们专门对供应链网进行了分类,研究了在供应链网中对订货完成过程的管理。在此之后,国外的专家和学者都把供应链和供应链网当作同一问题来研究,且把它们统称为供应链。例如,通用公司研究与开发中心的Sita Bhaskaran指出,供应链的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其中水平结构反映共享某一资源的实体之间的合作关系,而垂直结构体现上下游实体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关系。更确切地说,Sita研究的是供应链网结构,而供应链网的垂直结构才是指供应链结构。在国内,有关供应链的研究刚刚开始,还没有人对供应链和供应链网进行区分,也没有人专门研究供应链网。 从供应链网和供应链的关系看,供应链网是由若干条供应链交错形成的,供应链网可以覆盖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供应链网在水平结构压缩后就成为供应链。 一般的供应链网如图3-1所示。其中,长方框表示业务实体,带方向的箭线表示物流。 图3-1 一般的供应链网 A general supply chai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