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统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沃土

传统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沃土

传统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沃土
传统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沃土

第22卷第1期(2010年1月)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S OC I A L SC I E NCES JOURNAL OF UN I V ERSI TI ES I N SHANX I

V ol .22N o .1

(Jan .2010) 3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标课题(批准号07&Z D036)“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09-10-21

[作者简介]孙金华(1957-),女,河南南阳人,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传统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沃土

3

孙金华,徐玉明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沃土中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因此,探究其传统文化基础,对于我们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285(2010)01-0014-0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鼓舞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沃土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对实现共同理想的动力之源的价值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熔铸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从孔孟时代的“匡正天下”到屈原的“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从贾谊的“国耳(而)忘家,公耳(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身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从我国近现代史上无数爱国志士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前仆后继,到新中国成立后,一批批海外留学人员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毅然回国,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体现着民族自尊自强的精神。

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处理民族内部、各兄弟民族之间、各民族成员之间关系上的要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表现。它是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而自豪,都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整体感和责任感。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虽有分合离乱,但团结统一始终是主流,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的价值取向,在于各个民族之间和睦合作、友好相待的优良传统。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唐代文成公主和藏族松赞干布的通婚,明代郑和七下西洋,都是我国历史上促进民族融合和对外友好往来的佳话。1936年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是维护国家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例证。中国共产党人接过爱国先进人士的旗帜,弘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继续以实现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作为其奋斗目标。最终建立

4

1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之间的空前团结。在当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构建和谐社会,则是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

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是其体现在处理本民族与世界其他国家各民族之间关系上的要求,是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以爱好和平著称于世,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爱好和平精神不仅表现在汉族与兄弟民族、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上,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的观念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中。“和为贵”、“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四海之内皆兄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些中国先哲的著名言论,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海纳百川的宽宏胸襟。汉朝、唐朝实行和亲政策,大大缓和了民族矛盾。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了处理国家关系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勤劳勇敢是指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在与艰苦的自然条件和严酷的社会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锻炼和培育的一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俭朴勤奋、不屈不挠的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勤劳、勇敢、智慧、富于创造力著称于世。如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驯养百兽,神农氏尝温百草,以及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万里长城的修建,京杭大运河开通,举世闻名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等等。我们的祖先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今天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的传家宝,是兴国立世之本,也是众德之首,万善之源。

勤劳又是和勇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也是勇敢的民族。中华民族具有“不畏强御”、“勇者不惧”的无所畏惧的精神,有“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的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赴汤火,蹈白刃”在所不辞的见义勇为精神。如李广、霍去病、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这些舍身报国、赴汤蹈火的民族英雄,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座座丰碑,成为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近代史上,如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侵略者的威风;英勇的义和团运动,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又一证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高擎爱国主义大旗,为了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彻底消除外侮,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民族正是依靠这种勤劳勇敢的精神,缔造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自强不息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知难而进、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说。《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简言之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过程。具体地说,自强不息体现出百折不挠的精神,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至今仍是中华民族为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奋勇拼搏,自强不息的典型象征;其次,自强不息体现出坚定刚毅的精神。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1]

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另外,自强不息体现出开拓进取精神,如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强调变革,主张向西方学习,号召中国人民起来维新变法,这种探索救国救民的精神是可贵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改革的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延续、继承和发展,充分体现出“因时而变”、“与日俱进”的开拓进取精神。

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的传统文化依托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的需要而形成的崇高精神。然而,这种时代精神是不能脱离开我国传统文化而凭空产生的,而是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在传统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因此,深入了解时代精神

51

产生的传统文化沃土,才能更好的理解当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中具有丰富的变革精神。如《周易?乾?文言》的“终日乾乾,与时偕行”[2]7,说明了变通趋时之意。《周易?艮?彖》提出的“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2]30《礼记?大学》引汤《盘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3]意即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变”是《周易》的核心观念之一,《周易?杂卦传》曰:“革,去故也;鼎取薪也”[4],“革故鼎薪”,即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周易?系辞传》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3]243意即事物发展到极点,就是要因时变革,只有变革,才能打开前进的通道。《周易?系辞传》中强调“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2]253。一切都是变动不居的,只能变革才能适存。《吕氏春秋》说:“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疡子矣。”[5]意即做事要据情况而论,该变法时就必须变法。

正是因为变革才是中华民族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春秋时代的孔子,将学术与教育普及到民间,改革了古代学术与教育的“学在官府”制度。他的改革推动了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改变了落后的面貌,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另外,东汉赵过改革农业技术,曹操改革选官制度,北魏时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唐代刘晏和杨炎进行的财务改革,宋代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如此等等,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变革的精神,正是这种变革精神,成为推动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创立和形成的时代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共产党人,同样重视时代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强调指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并一再号召全党要继承的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一切困难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精神。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倡导“创业精神”、“98抗洪精神”、“新航天精神”。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带领下,全党全国形成的抗击非典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对时代精神的最好诠释。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沃土之中。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我们一定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沃土中,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不断地培育和丰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孟子.中华古典国文珍品[M].梁哲喜,译注.合肥:黄山书社,

2002:175.

[2]黎子耀.周易秘义[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3]宋元人.四书五经(上册)第一种大学章句集注[M].北京:中

国书店,1984.

[4]马振彪.周易学说[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777.

[5]仲国霞.爱国主义教程[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8:322.

Trad iti ona l Culture:W o m b for Na ti ona l Sp i r it

and the Sp i r it of the T i m es

Sun J i n hua,Xu Y u m i n g

(Henan A g ricultu ral U niversity,Zhengzhou450002,China)

[责任编辑 唯 舜] 61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需要发展先进生产力,也需要发展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代表我国文化发展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民族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民族精神,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关心社稷的爱国精神及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等等,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以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紧紧把中华民族联系在一起,千百年来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在当今社会,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21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它不仅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的竞争,同时也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我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落后,不仅是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最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失落。因此,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伟大事业的需要,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八十多年来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的最重要的法宝,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以及那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这种革命的精神、理想、信念,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不可能取得胜利,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市场经济尚未完善,科技水平总体不高,基础教育薄弱,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这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我们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时代精神体现社会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高尚的品格、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就不可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一个民族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就不会有生机和活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融相生,二者统一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平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是要靠这样的精神。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通过“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

弘扬传统文化-开启智慧人生

弘扬传统文化开启智慧人生(解说词) ——岭南学校传统文化特色教育建设记略 (字幕: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这是一片培育英才的沃土,新生中孕育着无限的希望,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这是一座凝重厚实的学苑,成长时传承着人类的文明,撒播着科学的精神; 这是一处产生思想的殿堂,希望里绽放着生命的光芒,高扬着猎猎作响的人文大旗! 岭南学校创办于2001年4月,十年来,学校艰苦创业,从无到有,砥砺风雨,发展壮大,现在已是桃李溢园,享誉东莞!(影像资料:学校大门) 一、决策篇(字幕: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信息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专题片配音对我们民族的文化和人格构成的冲击很大,加上当前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部分学生家长急功近利,对子女寄予过高希望,从而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大、内心浮躁,现行教育培养的高分学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管用,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涵养的缺失。身为校长的贺国新同志认为以经典教育为主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弥补这种缺失的一条最可行途径,学校自2005年始倡导中小学生诵读经典,就是希望中国文化从根救起。着眼未来和发展,铸造个性与特色,岭南学校为自己的发展明晰了一条思路。

学校以“立君子志,养君子德,践君子行,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为办学宗旨。以“胸怀感恩,心存敬畏”为校训,以“温文尔雅,谨信笃行”为校风,以“见贤思齐,敏而好学”为学风,以“博学修身,诲人不倦”为教风,以“弘扬传统文化,开启智慧人生”为形象口号,紧紧围绕传统文化特色,开启了新的发展模式。(影像资料:字幕:学校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影像资料:贺校长同期声) 二、理念篇(字幕: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对古典文化的吸收,继承、吸收传统是我们弘扬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经典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专题片配音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 经典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经典诵读”。(出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弟子规》等书籍的图片) 早在1994年,学者王财贵在台湾发起青少年读经运动,倡导教育从读经开始,主张利用学生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提升文化修养,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读经”教育一经倡导,便在台湾得到广泛的响应。后经南怀瑾、杨振宁等诸多有识之士的倡导和推动,祖国大陆和海内外华人均开展了儿童青少年读经活动。(王财贵来岭南学校讲学的视频、图片)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 一、中华文化的两大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 (文化历史的悠久与一脉相传体现文化的源远流长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即规模大、存留丰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从而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延绵不断。 ③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它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二 (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中华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与独特性体现其博大精深---独树一帜 ◇中华文化中的文艺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艺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艺,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体现其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其博大精深---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三、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以及再创新辉煌 1.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在近代,中华文化出现了一个衰微的过程,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以及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内外因 2.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①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条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①②③P55 四、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我们的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2.为什么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①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 ----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撑,是我们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不竭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1.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既植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又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相融合,深深熔铸在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熔铸在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和力量源泉。时代精神体现社会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融相生。时代精神离不开民族精神,需要从民族精神中汲取养分。民族精神也离不开时代精神,需要用时代精神丰富自身的内涵,二者统一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靠的就是这样的

精神;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由贫穷走向富裕,靠的也是这样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是要靠这样的精神。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2.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宛如长河,从远古时期的发源,到古代社会的发展,再到近代社会的浴火重生,不断丰富和升华,始终滋养着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培育者,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培育出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这些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意气风发、一往无前、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民族精神都是一种强大力量,召唤着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和衷共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中国传统文化发言稿

中国传统文化发言稿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叫郑艳玲,是佳木斯市第一小学一名教师。在这春暖花开,万木争春之季,我很荣幸能够代表学校参加这次评比活动,也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把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点粗浅认识向各位领导汇报。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很多内容,概括地讲,可以用“一片阳光、一块沃土、三棵大树”来表述。其中,“一片阳光”是指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包括了天道自然、人天合一、五行相克、阴阳和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就像一片阳光,照耀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前进的步伐。“一块沃土”是指中国传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地,包括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三个要素。上有阳光的照耀,下有肥沃的土地,就长成了“三棵大树”,这三棵大树就是儒、道、释,好比这片“沃土”里的氮、磷、钾,使得这片土地变得更加肥沃。 先师用这种文化治理鲁国三个月就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四方之客归之”的社会状况;周朝的成康之治,更是达到“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可见其和谐程度;山西晋商,运用儒家思想,以义制利纵横欧亚九千里,诚信为本称雄商场五百年。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啊,四大文明古国中,也只有

中国的文化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并一直随时代发展至今仍闪耀光芒。 自秦汉以来,中国的GDP总值,一直占全球第一,占53%,最多时达到80%;到鸦片战争前依然是占32。9%,仍是世界第一;而20XX年,中国的GDP只占全球GDP的6%,美国占18%。中国当了几千年的世界第一强国,靠的是什么?就是靠我们的民族文化!而且,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唯有5000年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我们国家本身有这么好的文化,为什么不去学习呢?我们国家有这么好的文明?为什么不去传承呢? 具体到我们的教育来说,在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塑造、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加强传统道德教育都有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从行为模式、思想倾向、心理倾向、心理素质、自我意识等多个方面塑造学生的人格和行为。然而如此重要的教育手段却在我们的教育中经常被轻视忽略。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多的依赖家长,缺乏自立能力,欠缺劳动习惯;自私自利,不太合群,集体观念淡薄;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劳动成果;是非观念淡薄的意识。在任何地方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没有任何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这样将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新时代的学生是一批没有自己正确价值取向的人。对于学校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活动策划书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名称: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的: 让全院同学感受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底蕴和风采, 感受不同民族传统节日洋溢的欢快气氛,体现出”56 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继承传统民族文化节日,弘扬民族精神! ! 真正让我们重视起自己的文化、节日!! 三、活动时间地点:12月x月x日香樟林小操场 四、活动主办方:石化12-3-2班 活动协办方:组织部 五、活动流程策划: (1).活动前期: 1申请活动开展场地---“香章林小操场” 2申请宣传展板 ---派相关人员布置 3张贴相关海报 ---派相关人员办理 4派相关人员到各班宣传本次活动内容 ------------做好宣传工作 ------------ 让全院学生了解本次活动的宗旨以及意义 提高热情使全院学生积极参与 (2).活动内容: 主持人介绍活动目的以及介绍嘉宾,宣布晚会开始!

1、合唱《56个民族56朵花》 ---选56个同学上台共同演唱.且每人手持一朵鲜花,代表56个民族以展示56个民族一条心,具有同样的民族精神,增进各族之间的深厚友谊,展示民族风采!! 注: 唱歌人员采取自由报名 其中可选出几名代表身穿不同民族衣服在前领唱 鲜花可用彩色纸制作, 2、知识大比拼 - ---选5名同学收集关于不同民族的信息资料(如;象征物,服饰,信仰,爱好,生活习性等等) 给予自己发挥空间待介绍完相关资料可以小品等自由表演形式展示出来!让大家对我们的文化更加了解! 3、服装秀 ----同学们身穿不同民族的服饰走秀 相关人员安排:走秀内容 选走秀时背景音乐 4、游戏环节 a-“拔棍” 拔棍规则,两个人面对面坐好,两腿前伸、四足相抵。各持一木棒的两端,开始后往自己的这边拉,谁的臀部先被拉离地面就算输,在比赛中腿部弯曲也算输。

2018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满分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答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单选题 1.()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依据。(3.0分) A.爱国精神 B. 民族精神 C. 时代精神 D.集体精神 答案:B 2.()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 3.0分) 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 C.集体精神和爱国精神 D.集体精神和时代精神 答案:A 3.时代精神的核心是()。(3.0分) A.改革创新 B.开拓进取 C.稳中求进 D.解放思想 答案:A 4.时代精神的核心是()。(3.0分) A.改革创新 B.开拓进取 C.稳中求进 D.解放思想 答案:A 5.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3.0分)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民族主义 D.社会主义 答案:A 6.()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当代文化依据。(3.0分) A.爱国精神 B.民族精神 C.时代精神 D.集体精神 答案:C 7.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要()。(3.0分)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立足自身、放眼世界 C.开拓创新、求真务实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答案:B 8.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3.0分)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民族主义 D.社会主义 答案:A 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来把爱国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强调个人要以()为根本。(3.0分) A.自身修养 B.服务社会 C.物质积累 D.忠于国家 答案:D 10.当今文化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是()。(3.0分) A.全球文化是动态的、开放的 B.全球文化互相冲突又互相融合 C.全球文化相互激荡也相互渗透,相互交流也相互交锋 D.特殊性的民族社会、民族文化与普遍性的全球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并生 答案:D 11.()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020年弘扬传统文化演讲稿

2020年弘扬传统文化演讲稿 20xx年弘扬传统文化演讲稿篇1 我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曾在浙江绍兴演社戏,大家读到鲁迅先生的《社戏》就是我爷爷带领的戏班子在农村演的,传统文化演讲稿。解放后我爷爷带领的社戏剧团改成浙江绍剧团。60年代初的彩色戏剧影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里的老猴王就是我父亲演的,我还有一个哥哥小六龄童,在里头演花果山的小猴子,报,外面来了一个猪八戒(但是很不幸,二哥在17岁时得白血病去世了。很多年前有一部剧《猴娃》就是描述我哥的,因为这件事,所以我现在出任中国白血病基金会的大使。)这个猪八戒是谁呢?是我伯父,伯父艺名叫七龄童。所以我的家庭因为猴戏的缘故都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看过《艺术人生》西游记专辑的观众知道,首播那天正好是雅典奥运会开幕。当时编导打电话说很担心收视率。没有想到播出后竟是《艺术人生》创办以来收视率最高的一期。好象我们青年观众很多都喜欢美国西部大片,或者一些港台演员,其实真正属于我们国家传统的民族文化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我是从小就跟父亲学戏,但其实我小时候的性格是不喜欢从艺的,很内向。在我哥哥去世前,66年4月,当时我才六岁,他跟我说:我要死了。我问:什么是死?他说:你再也见不到我了。我问:怎么才能见到你呢?他说:当你演成美猴王那天就能见到我了!其实哥哥是一种启示,他不可能

跟小孩说很多理想,就用最朴素的话鼓舞我。我也拿他的遗言当成自己的动力。但我真正进剧团很晚,进了浙江昆剧团。我就在这个剧团学习成长,拍《西游记》之前一直在这里工作。昆剧现在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 20XX年,我和父亲、还有《西游记》剧组的演员,专门到西贡给观众演出,非常受欢迎!包括越南在内的很多东南亚国家,甚至有人说中国怎么有一个叫六小龄童的人长的跟猴子一样呢?88年《西游记》在新加坡很轰动的时候,我们剧组去演出,本来计划演3场,后来演了11场,非常轰动,当时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 还有一位80岁的老太太给我写信说:因为很多人家里没有电视机,所以播《西游记》时,大家都围在一起看!我们越南人都会唱《敢问路在何方》,播《西游记》时,街上不光小偷没有了,连警察都没了! 她还写了让我感动的:当时,越南与中国有一些小摩擦,就像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姐妹有分歧一样。当时我也有一些偏见,对中国有些不理解。但当看了《西游记》后,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应该像师徒四人一样团结一致,为了理想一起坚持到最后取到真经。这实际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体现。 《西游记》成就了我和我的家族,甚至是中国的猴戏艺术!我记得有一个郑州大学的女生给我写信说:吴承恩赋予孙悟空是一个生命,六小龄童赋予孙悟空是一个血液。我当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演讲稿【精品范文】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演讲稿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一(13)班的檀xx。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自信的源泉。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浩荡荡,滋养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浸染着的是中华儿女炽热的爱国情怀,凝聚成的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力量,孕育的是历经千年洗礼依旧熠熠生辉的民族精神。 在一年一度的高考之际,我们也度过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们都清楚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作为节日,它有别于其他传统节日,它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大江南北以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形式追忆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屈原,一位让世代中华儿女年年记起的先祖,一个让历代文人仕子朝诵夜吟的巨擘,是我们这个民族灿烂精神篇章中的一个厚重的标题。 粽子飘香,古风流长。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但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种民俗关系如此之紧密,中国历史上唯屈原一人。“抛弃历史就等于割断精神命脉。”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便意味着失去了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也就无法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同学们,就让我们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民族文化,让我们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下栖息成长,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迈向美好未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传统文化优美句子

传统文化优美句子 导读:传统文化优美句子大全篇1 1. 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2.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经历了五千年,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3.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4. 传授东方经典,培训传统文化。 5. 中华文化遗产真不少,我来说说咱瑰宝,万里长城真是好,阻挡外侵不老少,传承中华儿女情,中外游客齐欢迎,称赞劳动人民最伟大。 6.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7.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8.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书法大体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五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9. 传承弘扬文明,鼎立世界中华。 10. 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11.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12. 驶至近代,国难当头。百年忧患,敌忾同仇。聚散沙成铁塔,变弱者为健儿。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火凤涅磐。挽狂澜于既倒,建广厦于废墟。转国运蒸蒸日上,升国旗冉冉凌空。 13. 中华国粹是京剧,始于清朝乾隆间,融汇徽汉昆秦调,流传世间两百年,分为生旦净末丑,脸谱划分善与恶,有板有眼有讲究,中华文化藏其间! 1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她兼收并蓄,发展至今,可见其魅力所在。 15.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 16. 纵有金山银山,难买文化遗产。 17. 传统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18.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 19. 传承东方典藏,智育华夏儿女。 20. 历史悠久远闻名,古玩字画至今行,康熙五彩元青花,价值连城代代夸,白石大千唐伯虎,字画远扬皆五湖,身在文化名古国,自豪感动受鼓舞! 21. 道家无为清净,墨家非攻兼爱,法家法治天下,儒家礼德操

高中生演讲稿: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精神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一(13)班的xx。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自信的源泉。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浩荡荡,滋养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浸染着的是中华儿女炽热的爱国情怀,凝聚成的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力量,孕育的是历经千年洗礼依旧熠熠生辉的民族精神。 在一年一度的高考之际,我们也度过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们都清楚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作为节日,它有别于其他传统节日,它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大江南北以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形式追忆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屈原,一位让世代中华儿女年年记起的先祖,一个让历代文人仕子朝诵夜吟的巨擘,是我们这个民族灿烂精神篇章

中的一个厚重的标题。 粽子飘香,古风流长。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但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种民俗关系如此之紧密,中国历史上唯屈原一人。“抛弃历史就等于割断精神命脉。”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便意味着失去了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也就无法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同学们,就让我们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民族文化,让我们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下栖息成长,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迈向美好未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人教版】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答案

单元检测(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选择题 1.中国汉字有几千年的漫长历史,甲骨、金文、篆隶、行书、草书、楷书等,无不凝聚了丰富深厚的华夏文化。2017年5月13日,中国汉字艺术节暨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开幕,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墨舞演绎的汉字艺术魅力。本届汉字艺术节的举办盛况表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汉字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③汉字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绵延不绝的重要见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选D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一,中国汉字有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④说法正确;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仍然具有深刻影响,②说法错误;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说法错误。 2.近年来,由一些电视台推出的面向中小学生的“汉字英雄”“成语桥”“灯谜大会”等电视节目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也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掀起一场学汉字、用成语、猜灯谜的热潮。有关专家指出,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教育改革往往催生文化变革 ②汉语是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学汉语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推动文化传播,发展传统文化需要创新文化实践活动 A.①②B.③④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材料的行为主体是电视台,面向的群体是中小学生,并没有强调教育的作用,①与材料不符;汉字不同于汉语,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错误;③④分别从内容和手段角度对材料作出了正确解读。 3.我国古代以1 000文铜钱为一贯的钱币校量制度的史料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宋代(公元960~1279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证明这一校量方式最晚起源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这一发现将“千文一贯”的校量制度向前推了1 000余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表明() ①兼收并蓄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难点: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练习、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 1、听“古典音乐” 2、看“万里长城”“故宫”“书画展”等图片… 3、古诗朗诵… 讲授新课: 活动一:看谁说的多 1、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2、你知道他们的来历吗? 活动二:品味中华文化 1、你是怎样品味这些文化情趣的? 2、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3、为什么你觉得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

活动三:谚语和格言赏析 1、吃一堑,长一智 2、车到山前必有路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 7、 8、 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欣赏并说出上述谚语的内涵,在横线上再写三句类似的格言,并谈谈面这些话对我们为人做事有什么影响? 活动四:讲故事 1、请三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以下三个历史故事 书武牧羊 徙木为信 负荆请罪 2、这些故事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课堂训练】 当堂完成巩固练习 第五课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使学生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海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二○一二至二○一三学年度第一学期)论文题目: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学生姓名:周淑菲 学生学号:20122506310042 所在学院:旅游学院 年级专业:大一级市场营销专业 任课教师:丁艳平 完成日期:2012 年12 月19 日

浅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周淑菲,2012市场营销(旅游方向)专业) 【内容摘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与为实现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中。社会发展需要每一个国家民族的努力,更需要整个时代精神的促进!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的任务之一便是将时代要求注入民族精神中去。 【关键词】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发展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国内),统一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世界)。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我们做为一个新时代的学生,要在学习中,从悠久的历史和伟大的现实中,领略我们国家伟大的民族精神,明白肩头担负的重担,将两者相结合,为自身发展,为国家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一、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㈠、民族精神的内涵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它使得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连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各个时期,民族精神是拥有不同内涵的。这也正是民族精神时代性的体现: ⒈百家争鸣时期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早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中,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就已基本形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勤劳勇

弘扬传统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

---------------------------------------------------------------最新资料推荐------------------------------------------------------ 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一) 1999 年 3 月 25 日,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武当山,武当山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说起武当山,人们就会联想到武当武术。 一般人对武当武术的认识仅限于武侠小说和武打影视。 在电影《少林寺》中,和尚舞枪弄棒大声呼喝之后,电影《武当》中的道士又转起八卦掌,滚起了石球,总算给了世人一个武当武术不同于少林功夫的印象,但真正的武当武学又是个什么样子呢?恐怕世人对此少有认识。 即使是一般武术爱好者,乃至某些专业武术研究者,对武当武术的认识也只停留在内家三大拳――太极、形意、八卦上。 殊不知,太极拳是武当派五百年前贡献于社会的泛化流俗的产物。 武当嫡传的太极拳讲内脉循缠,而社会上流行的大多数太极拳仅沦为形体招式变幻而已。 说到武当武学的泛波――太极拳,社会上曾有万人练太极的壮观场面,可见全民健身之风浩浩荡荡。 但万分遗憾的是,许多练太极拳的人只知做太极体操,却不知内在气机,没有正确的循经导脉,久而久之,纠结不清,真气游走耗散,必然造成大患,落下脑溢血、糖尿病等弊端。 1 / 6

这在周潜川先生的《气功药饵疗法与纠偏治疗手术》中已有所述及,也被李兆生老师反复指明。 可见,练武术即使只为了健身,也要有正确的方法。 不然,打打篮球就行,何必劳心费神去学啥子拳呢?正确的健身方法,古人在几百年前就已明确告诉我们,并形成了学术与实践的完整统一。 李兆生老师在其《真元宝笈》中述说了明代九脉合真――一脉真谕的武林旧事,书中公开的功法中,光说小炼形及玉环桩,在健身方面就可说是法简效宏,能使弱者转强,且无流行气功的流弊。 我认为,练习推广这些功法,就是响应江总书记关于全民健身十六字方针的最佳方法。 所以,作为武当宗风脉传的继承者、三丰祖师的徒子法孙,我们应该把握住全民健身蓬勃兴起的大好时机,练好老师此次办班所授功法,并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做文武合德的一代新人,以健康向上的风貌,推广宣传武当派的珍贵功法,带动大家来关心武当武学,热爱武当武学,并由此进一步让大家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弘扬传统文化精髓,振奋民族精神,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让传统武当武学文化惠及子孙,光照千秋。 为了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十六字方针,我们应向世人充分揭示武当武学文化的真实内涵,并展示其武学功法的丰姿;结合自身练功体会,让世人明白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冷兴邦 2014年04月22日13:5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与以过往的社会意识有着深切联系,其产生发展都以前人积累为前提。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不可能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一定是在一个国家、民族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反映着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思想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吸收合理成分,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才能茁壮地孕育发展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文化自觉与自信。任何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生长环境,烙有各自特点的价值观念,罔顾这一规律和事实,强行移花接木、植树种草,必然南辕北辙、事与愿违,甚至水土不服、一败涂地。综观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等核心价值理念,虽然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形成的,但其思想根源还是来自古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两个基本源头,并且历经了几个百年才最终塑身定型。如果不顾中国历史、文化和国情,完全照搬照抄西方的价值观,显然

在现实上是不可行的,后果上也是不可想象的。事实证明,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抛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毛泽东同志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赢得亿万群众,也必须扎根中华历史文化土壤,注重传承汲取传统价值的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三个倡导”,以我国传统价值观念作为基本价值资源,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涵新诠释,使其打上了鲜明的民族精神底色,展示出浑厚深沉的历史韵味和中国气派,这正是深刻把握价值观的发展规律,对中华传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真实表现。 “源”与“流”——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滋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鲁迅先生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他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又直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们从一代一代众多仁人志士的人生实践中和中华民族传诵千古的经文典集里,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社会风尚。从国家的价值目标上,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是我国农业文明的重要价值,孔子主张“和为贵”,孟子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2020届高考政治复习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67)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精练(含解析)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1、2018年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的主题是“从汉字到文学:中国文化的魅力”,旨在向19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的外交使节和数万名联合国雇员介绍中国文化。此活动主题() ①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渗透 ④表明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不断吸取儒家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也丰富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中秋文化与儒家精神,互为表里,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祈求和谐、团圆等永恒不变的民族精神主旋律,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A.集中表现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力量 B.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C.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3、《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 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B.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4、在某地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发挥其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 良好的 发展机遇。“十艺节”之所以强调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 ①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 ③因时而进能够促进社会进步④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5、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5篇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一: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836字)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弘中化传统文化,展名校学子风采。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伟丈夫,民族大英雄。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神八”飞天,中国人演绎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话! 梁启超先生早就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因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因此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其指引着我们大学生前进的方向。那么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呢? 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努力学习,“敬业乐群、臻于至善”,不断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虽然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坚信,润物细无声,终有一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深入人心。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二: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987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