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章 苔藓植物

第四章 苔藓植物

第四章  苔藓植物
第四章  苔藓植物

第四节“苔藓植物”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中轴中肋2.精子器颈卵器

二、判断与改错(对者打“+”,错者打“-”)

1.地钱的精子器和颈卵器生长在同种植物的不同植株上。( )

2.地钱的雄生殖托属于孢子体部分。( )

3.平常见到绿色的具“根”、“茎”、“叶”的葫芦藓植物体,其细胞染色体数目是单倍的。( ) 4.葫芦藓的孢子体比地钱复杂,孢蒴内除了蒴轴之外,还有孢子和弹丝。( )

5.葫芦藓的配子体一般为雌雄同株,而地钱则为雌雄异株植物。( )

6.苔藓植物的孢子萌发形成原叶体。( )

7.苔藓植物是有胚植物。( )

8.苔藓植物绝大多数是陆生植物,受精过程摆脱了水的束缚。( )

9.苔藓植物的孢子体依附在配子体上,供给配子体养料和水分。( )

10.苔藓植物一般没有维管组织,输导能力很弱。( )

11.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的高等植物。( )

12.地钱的气孔无闭合能力。( )

13.在苔藓植物的较进化种类中,茎有表皮、皮层和中柱的分化。( )

14.苔藓植物配子体的形态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型,即叶状体和拟茎叶体。( )

15.地钱的孢子同型异性。( )

16.地钱的原丝体能形成多个植株。( )

17.苔藓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是颈卵器。( )

18.地钱的叶状体腹面(下面)的假根和鳞片具有吸收养分、保存水分和固定植物体的功能。( ) 19.角苔属植物雌雄同株,光萼苔属植物雌雄异株。( )

20.光萼苔属为无背腹之分的拟茎叶体。( )

21.泥炭藓的孢蒴球形,上部有蒴盖,蒴盖外有蒴帽。( )

22.角苔属植物是具有背腹之分的叶状体。( )

23.角苔属植物为雌雄同体植物,精子器和颈卵器埋于叶状体内。( )

24.角苔属配子体的细胞中含叶绿体和蛋白核,此点与绿藻相似。( )

25.角苔属植物的孢子体分为孢蒴、蒴柄和基足三部分。( )

26.角苔属植物的孢蒴内具蒴轴、蒴齿和孢子等。( )

27.角苔属的孢子体较发达,孢蒴长条形,基部组织有继续分生的能力,因此孢子自上而下渐次成熟。( )

28.角苔属孢子体外壁上含叶绿体,表皮上有气孔,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在配子体死亡后,能独立生活一个短时期,因此,孢子体半寄生在配子体上。( )

三、填空

1.地钱的孢子散发借助于,葫芦藓的孢子散发借助于。

2.苔藓植物的起源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源于( ) ,另一种观点认为起源于( ) 。3.苔藓植物的假根由单细胞或单列细胞所组成,其中苔纲植物的假根为( ),藓纲植物的假根为( ) 。

4.葫芦藓的蒴帽前身是( ),属于( ) 部分,具有( ) 作用。

5.地钱植物体的生长点位于( )

6.葫芦藓的孢子体可分成( ) 、( )和( )三部分,孢蒴可分为、和等结构。

7.苔纲除了叶状体外,也有拟茎叶体,但苔纲和藓纲的拟茎叶体有区别,前者多为对称,而后者多为对称。

8.苔藓植物在其生活史中是以发达,劣势,寄生在上为显著特征,另一个特征是孢子萌发先形成。苔藓植物体内由于没有真正的,同时精子

有,受精时离不开作媒介,所以这一类群植物未能得到发展,在系统

演化主干上只能是一个,苔藓植物可分为纲和纲,也可分为

纲、纲和纲。

9.泥炭藓的叶细胞有两种,一种为,另一种为。

10.将成熟的地钱配子体横切,可看到内部结构为:最上层是,其中有若干烟囱状的,

是表皮下方气室的开口。由气室底部生出许多含叶绿体的细胞列,即( )组织,其下为大型无色的细胞所构成的( )组织,下面为一层( ) ,其下有紫色的( ) 和单细胞的( ) 。

11.地钱孢蒴内的细胞,有的经减数分裂后形成( ) ;有的不经减数分裂伸长,细胞壁螺旋状加厚而形成( ) 。

12.地钱的营养繁殖主要是,其生于叶状体背面中肋上的中。另外一种营养繁殖是叶状体衰老的部分死亡腐烂,在处断开,个体就一分为二。

13.葫芦藓原丝体是由绿丝体、轴丝体和假根构成,三者生理机能依次是、和。

14.地钱雄生殖托的托盘呈,雌生殖托的托盘呈。葫芦藓植株上产生精子器的枝形

如,产生颈卵器的枝形如。

15.苔藓植物的起源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源于;另一种认为起源于。16.葫芦藓的孢子囊中有一种行干湿性运动的促使孢子散布的构造是。

四、选择填空(有的小题不止一个正确答案)

1.苔藓植物的有性生殖为。

A.同配生殖B.异配生殖C.卵式生殖D.接合生殖

2.苔藓植物的孢子体的营养方式为。

A.自养B.腐生C.寄生或半寄生D.腐生和寄生

3.下列特征中,苔藓植物生活史所具有的特点是。

A.配子体发达,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的异形世代交替

B.孢子体发达,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的异形世代交替

C.具原丝体阶段D.有胚的出现E.居间减数分裂

4.下列特征中,限制了苔藓植物向陆生生活发展,仅生长于潮湿地的是。

A.植物体组织分化程度还不高,体内无维管组织,输导能力不强

B.没有真根,水分和无机盐常靠叶片来直接吸收

C.精子具鞭毛,借水的作用才能与卵结合

D.性器官外围有不育性的细胞为之保护

5.下列结构中,属于苔类配子体世代(染色体为n)的是。

A.二分叉的叶状体B.孢子C.蒴苞D.受精卵E.弹丝

F.假蒴苞G.颈卵器H.雌器托I.胞芽J.原丝体

6.地钱的下列结构中,属于孢子体世代(染色体为2n)的是。

A.胞芽B.孢蒴C.假根D.精子器

7.苔藓植物的孢蒴又称。

A.配子囊B.孢子囊C.卵囊D.精子囊

8.苔藓植物的生活史,减数分裂发生在。

A.合子分裂产生胚时B.产生精、卵时C.原丝体发育成配子体时D.产生孢子时

9.苔藓植物具。

A.假根B.既有真根又有假根C.真根D.既有真根又有鳞片

10.下列哪项不是藓纲植物所具有的特征。

A.叶状体B.叶作螺旋排列C.中有中肋D.有蒴齿

11.下列结构中,属于藓类孢子体世代的是。

A.假根B.孢子C.基足D.蒴盖

E.弹丝F.蒴帽G.孢蒴I.蒴柄

12.苔藓植物的孢子体的哪一部分埋于配子体中?

A.基足B.孢子母细胞C.蒴柄D.蒴齿

13.苔藓植物与轮藻的生活史中都有。

A.原叶体时期B.原丝体时期C.茎叶体时期D.叶状体时期

14.生殖器官具有颈卵器的植物是。

A.藻类地衣B.地衣植物C.真菌D.苔藓植物

15.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在下列哪项特征上是相同的。

A.合子离开母体发育B.有胚

C.受精作用在水中进行D.孢子体离不开配子体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中轴:在苔藓植物中,由位于茎中央的厚壁细胞群构成,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

中肋:在苔藓植物中,由一群狭长的厚壁细胞组成的,多位于叶片中部,相当于中脉的位置,起支持作用而无输导作用。

2.精子器:苔藓、蕨类等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外壁由1层不孕细胞构成,其内具有多数精子。

颈卵器:苔藓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外形如瓶状,上部细狭,称颈部,下部膨大,称腹部,颈部的外壁由一层不孕细胞构成,中间的颈沟内有一串颈沟细胞,腹部的外壁由多层不孕细胞构成,其内有1个腹沟细胞和1个大形的卵细胞。蕨类植物和绝大部分裸子植物也具有颈卵器的构造。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27.+ 28.+

改错:2.将“孢子体”改为“配子体”。4.将“弹丝”改为“蒴齿等结构”。5.将“和蒴帽四部分”改为“三部分”。

6.将“原叶体”改为“原丝体”。8.将“摆脱了”改为“仍摆脱不了”。9.将“供给配子体养料和水分”改为“由配子体供给养料和水分”。

13.将“表皮、皮层和中柱”改为“皮部和中轴”。16.将“多个”改为“一个”。17.将“颈卵器”改为“颈卵器和精子器”。

20.将“无”改为“有”。21.将“有蒴帽”改为“无蒴帽”。25.将“孢蒴、蒴柄和基足三部分”改为“孢蒴、基足二部分”。

26.将“蒴齿”改为“弹丝”。

三、填空

1.弹丝、蒴齿。2.绿藻、裸蕨类。3.单细胞、单列细胞。4.颈卵器上部、配子体、保护幼孢蒴。5.前端的凹陷处。

6.孢蒴、蒴柄、基足、蒴盖、蒴壶、蒴台。7.两侧、辐射。

8.配子体、孢子体、孢子体、配子体、原丝体、维管组织、鞭毛、水、旁枝(盲枝、侧枝)、苔、藓、苔、角苔、藓。

9.含叶绿体的细长小型细胞,彼此相互连接成网状,是活细胞、大型无色,细胞壁有螺纹加厚及小孔的死细胞。

10.表皮、气孔、气孔、同化、薄壁、下表皮、鳞片、假根。11.孢子、弹丝。12.胞芽、绿色芽杯、分叉。

13.光合作用、产生具有茎叶和芽、固着与吸收作用。

14.圆盘状、伞状、一朵小花、顶芽

15.绿藻、裸蕨类16.蒴齿

四、选择填空

1.C 2.C 3.A、C、D、E 4.A、B、C 5.A、B、C、F、G、H、I、J 6.B 7.B 8D 9.A 10.A11.C、D、G、I 12.A 13.B 14.D 15.C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案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 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四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 1、描述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通过对不同种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的观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4、通过对不同种类植物特征及生活环境的描述,培养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5、通过对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提高对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的关注程度。 教学重点: 1、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的特征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2、苔藓和蕨类植物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到的植物类群,通过学习讨论,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广泛性,同时认识到就是这些平时少见的植物与人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难点: 对不同种类植物特点的描述、总结与比较。 利用实物观察、描述最好,教师可以多提供图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比较、总结和归纳。 教学策略: 本课为1课时,本章是在之前讲过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并以植物体为对象进行描述和比较,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师应尽可能的利用好身边的植物资源,在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搜集不同环

境中的形态差异较大的不同植物标本,教师也应准备本地常见的三类植物的标本,以备学生搜集标本不全时补充使用。课上通过学生的分组观察与讨论,比较总结出三类植物的生活环境与形态特征。根据本地植物资源开发的情况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或与人类的关系。在学习方法方面,本课是可以使用表格整理知识的,使学生对比较表格有所认识,为今后更好的使用表格比较和整理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教案: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xx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以贯众和葫芦藓为例,知道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描述两类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在比较两类植物之间的差异时,使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严格的科学态度和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2)了解植物所具有的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对地面上各类植物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地面上植物的形态结构,让学生了解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观察,以及繁殖方式。 四、教学准备 每组一盆肾蕨和一个放大镜、葫芦藓或者其它藓类、用于海报展示的A3纸(比较三种孢子植物的异同点)记号笔、 PPT课件(含视频)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地面上还生活着两类比较矮小的植物,播放苔藓植物的视频,引入本课。 (二)PPT展示葫芦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1.葫芦藓的生活环境是什么? 2.它长的高还是矮?(矮) 3.葫芦藓有根、茎、叶的分化吗? 教师总结: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假根主要起固着植物体的作用。 叶又小又薄(所以可作大气污染的监测植物),茎、叶里没有输导组织,叶没有叶柄或叶脉,苔藓植物依靠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但吸收的能力不强,所以植物体大凡都长的很矮小。 4.观察金发藓等其他苔藓植物,它们的根、茎、叶与葫芦藓相似吗? 5.葫芦藓依靠什么结构繁殖?总结:苔藓植物是孢子植物。 6.总结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茎和叶里没有输导组织。 (三)再让学生观看蕨类植物的视频,然后以肾蕨为代表植物学习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同学们观察桌子上蕨类植物(实物)的形态结构。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肾蕨的生活环境是什么?(岩缝、路边和墙角的背阴处) 2.在54页的图上表示出肾蕨的根、茎、叶器官。(注意茎的位置,大多数蕨类植物的茎都生长在地下)

初中生物备课参考 苔藓和蕨类植物

第二节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苔藓植物 生活环境:阴湿的陆上 苔藓植物形态结构特点:有茎和叶,但没有根。茎叶中无输导组织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1.生活环境:苔藓植物一般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 2.形态结构特点:植株一般都很矮小,呈绿色,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产生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不含有叶脉;茎:没有输导组织;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只能起固着作用,因此,苔藓植物的吸水、输水、保水能力极差,植物体矮小,只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3.与人类的关系 由于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可以背、腹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二、蕨类植物 生活环境:潮湿的陆上 形态结构特点:有根、叶、茎的分化,且有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距今2亿多年前的蕨类植物是主要的成煤植物 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优质的绿肥和饲料、观赏 1.生活环境:蕨类植物一般都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中。 2.形态特点:蕨类植物的植株要比苔藓植物来得高得多。 3.结构特点: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等器官并且内含输导组织。 [讲述] 蕨类植物同藻类、苔藓一样,不结种子。通常成熟后在叶背面有褐色隆起的结构里面含有大量的孢子(一种生殖细胞),孢子成熟后,从叶表释放出来,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 4.与人类的关系 (1)重要能源之一——煤(古代大型木本蕨类植物的遗体) (2)作为绿肥(3)可以适用(4)可以药用 【例1】卷柏和桃子的共同特征是() A.都用种子繁殖后代 B.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C.有根、茎、叶的分化D.都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 【答案】C 【解析】卷柏是蕨类植物,它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桃子是被子植物,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根茎叶发达,用种子繁殖后代。本题考查学生对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结构特点的理解。 【例2】右图中图甲和图乙分别代表葫芦藓和蕨的植株,据图回答。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 能力目标 通过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观察,学会观察和研究生物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学习和观察,特别是观察这些植物的生活状况和生存环境,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绿色植物的情感,进而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激发发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 3.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自主探究及互相合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1)课前带领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到学校附近采集含有衣藻和水绵的河水或池水,准备海带和紫菜(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集新鲜的)。 (2)寻找生长有苔藓植物或蕨类植物的区域,如蕨类植物一时难找到可用盆栽蕨类。 (3)实物投影仪,从生物实验室借放大镜,普通光学显微镜、模型,投影片。 (4)CAI课件:部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生态图、录像,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录像资料,其他有关资料。 2.学生准备: (1)生物课外小组同学随老师外出采集衣藻和水绵,采集后其他同学一同保管备用,增加对这些植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 (2)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有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资料。 (3)复习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曾这样形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它

教案: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蔡贞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以贯众和葫芦藓为例,知道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描述两类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在比较两类植物之间的差异时,使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2)了解植物所具有的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对地面上各类植物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地面上植物的形态结构,让学生了解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观察,以及繁殖方式。 四、教学准备 每组一盆肾蕨和一个放大镜、葫芦藓或者其它藓类、用于海报展示的A3纸(比较三种孢子植物的异同点)记号笔、 PPT课件(含视频)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地面上还生活着两类比较矮小的植物,播放苔藓植物的视频,引入本课。 (二)PPT展示葫芦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1.葫芦藓的生活环境是什么? 2.它长的高还是矮?(矮)

3.葫芦藓有根、茎、叶的分化吗? 教师总结: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假根主要起固着植物体的作用。 叶又小又薄(所以可作大气污染的监测植物),茎、叶里没有输导组织,叶没有叶柄或叶脉,苔藓植物依靠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但吸收的能力不强,所以植物体一般都长的很矮小。 4.观察金发藓等其他苔藓植物,它们的根、茎、叶与葫芦藓相似吗? 5.葫芦藓依靠什么结构繁殖?总结:苔藓植物是孢子植物。 6.总结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茎和叶里没有输导组织。 (三)再让学生观看蕨类植物的视频,然后以肾蕨为代表植物学习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同学们观察桌子上蕨类植物(实物)的形态结构。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肾蕨的生活环境是什么?(岩缝、路边和墙角的背阴处) 2.在54页的图上表示出肾蕨的根、茎、叶器官。(注意茎的位置,大多数蕨类植物的茎都生长在地下) 3.肾蕨的根、茎、叶各有什么特征?特别是叶,能不能看到叶柄? 教师补充总结:肾蕨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所以比苔藓植物长得高。 4.肾蕨的叶背面有什么?这些斑点是什么结构?有什么作用? 总结出肾蕨依靠孢子繁殖。 5.再观察几类蕨类植物,看看它们的根、茎、叶与肾蕨相似吗? 总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里都有输导组织,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靠孢子繁殖。 (四)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比较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高等和低等性? 2.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等,为什么? 3.它们和前面我们学习的藻类植物比较又怎么样?(引导学生比较完成有关三种孢子植物的比较表格。) (五)学习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举例说明。

第四章苔藓植物Bryophyta

第六章苔藓植物实习内容和方法 1.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 苔藓植物是植物界的一个特殊类群,是最原始的高等植物。多适生于阴湿的环境中, 少数生于极端干旱的沙漠或戈壁,在极地冻原或高山冻原常以苔藓植物为主。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地区均有分布。 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配子体世代占优势,孢子体世代常寄生在配子体上生活,形成明显的异形世代交替现象。常见的植物体是配子体,有茎、叶分化,茎中无维管组织分化,叶多为单层细胞,无真正的根,仅有单细胞或单列细胞的假根,有性生殖器官称为颈卵器和精子器,受精卵发育成胚,由胚发育为孢子体,孢子体结构简单,由孢蒴、蒴柄和基足组成,孢蒴内产生孢子,孢子产生下一代配子体过程中要经过原丝体阶段。有简单的茎、叶分化,出现多细胞生殖器官,受精卵发育成胚是把苔藓植物划分在高等植物中的三个主要原因。 1.1苔藓植物配子体和有性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 苔藓植物配子体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类为无茎叶分化的扁平叶状体,叶状体有背腹之分,背面常有气孔,腹面有单细胞假根和多细胞鳞片,有或无组织分化。另一类有简单的茎、叶分化, 没有真正的根, 仅有由单细胞或单列细胞组成的假根,称为拟茎叶体,茎中无维管束分化,常有表皮厚壁细胞层和中轴分化;叶具有类似叶脉的结构常称为中肋, 具机械支持作用。 苔藓植物的雌配子体可产生雌性生殖器官称颈卵器(archegonium)。颈卵器的外形如长颈瓶状, 外部由营养细胞组成颈卵器壁,分为颈部 (neck)和腹部(venter)。颈部有颈沟 (neck canal),内有颈沟细胞 (neck canal cell); 腹部有卵细胞 (egg cell)、腹沟 (ventral canal)及腹沟细胞(ventral canal cell)。雄配子体可产生雄性生殖器官称精子器 (antheridium),外形棒状、球状。精子器内精子多数, 两条鞭毛长而卷曲。受精作用依赖于水。颈卵器中的卵成熟, 促使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破裂, 精子借助水游动通过颈沟进入颈卵器与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合子),不经休眠就分裂形成胚 (embryo)。多细胞生殖器官颈卵器和精子器的出现是水生植物向陆地发展的过渡类型,保证了陆生植物最初登上陆地具有固定的受精场所。胚的形成标志着高等有胚植物进化历程的开始。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一.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1.小型非维管植物 a.小型的多细胞绿色植物,生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受精离不开水) b.简单的种类呈扁平的叶状体 c.内部构造简单,植物体有假根+类似根茎叶的分化(无根茎叶分化) d.无维管组织(生活在阴暗潮湿之中) 2.配子体发达,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上 a.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常见的植物体是配子体。 b.配子体在世代交替过程中占优势 c.孢子体分为3个部分:孢蒴,蒴柄,基足 d.基足深入配子体吸收养料供给孢子生长(与其他陆生高等植物最大的区别) 3.颈卵器植物 a.雌雄生殖器官为多细胞构成,雌性为颈卵器,雄性为精子器(具有不育细胞构成的保护壁层) 4.受精作用离不开水 精子器必须借水游动至颈卵器处才可完成受精作用 5.有胚植物(进步性特征) 合子横向分裂为两个细胞,上面的细胞发育为胚,胚在颈卵器内发育为孢子体; 下面的细胞发育为蒴柄和基足,为孢子的发育提供养分 6.孢子植物 胚发育为孢子体,孢子体的孢蒴(孢子囊内)含有大量孢子,产生孢子的结构为造胞组织;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为原丝体,进一步发育为配子体 7.高等植物 胚和颈卵器的出现(将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统称高等植物) 二.苔藓植物的分类 分为苔门,藓门,角苔门

1.苔藓植物的孢子萌发首先形成原丝体 2.苔藓植物具有假根,苔纲,角苔纲具有单细胞假根,藓纲具有单列细胞假根 3.苔藓植物的简述分裂发生在产生孢子时 4.苔藓植物所具有的特征 有颈卵器,有原丝体,有明显的时代交替,受精需要水,有胚,配子体可独立生活5.苔类配子体世代(n)具有的特征(配子体发达,常见的植物体) 二叉分枝的(Y型)叶状体,具孢芽杯,具有雌器托或雄器托,具颈卵器或精子器,具假根 苔类孢子体特征:具孢蒴=孢子+弹丝,蒴柄,基足 6.藓类孢子体世代(2n)特征(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上) 孢蒴,蒴帽,蒴柄,基足,孢子,蒴盖 7.地钱的原丝体只能形成1个植株;葫芦藓的原丝体可以形成多个植株 8.苔藓植物的孢子萌发产生原丝体 9.苔藓植物的孢子体着生于配子体之上,由基足从配子体汲取养分供给孢子体发育 10.苔藓植物产生颈卵器,行有性生殖 11.颈卵器植物包括了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三大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 雌性生殖器官均以颈卵器的形式出现,在裸子植物中,也有颈卵器退化的痕迹。 12.苔藓植物无茎叶分化,是孢子植物中比较原始的类群 13.苔藓植物是有胚植物 14.光萼苔属于苔纲,配子体(植物体)是有背腹之分的叶状体 15.地钱(苔纲)的雌雄器官长在不同的植株上; 藓纲的雌雄器官同株异枝 16.平时见到的苔藓植物的植株都是配子体,染色体为N 17.苔藓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 18.葫芦藓的孢子体(2n)分为孢蒴,蒴柄,基足和蒴帽部分 孢蒴=蒴盖(蒴帽+蒴齿)+蒴壶(含朔轴)+蒴台(光合作用)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学设计 一、课例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到绿色植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的学习,基于此,正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究过程解决问题。同时注意总结区分比较各种绿色植物的要点在哪里,分析原因,使学生评价与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增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举一些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本节从生物圈的角度扼要介绍较低等绿色植物的类群、形态和分布。特别重视这三种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在教材的编排中改变了原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状况,三类植物放在一节内介绍,而不象原来那样分为三节分别讲解。原因是,一方面这三类植物都是孢子植物,把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放在一节里有利于学生对这三类植物的特征进行横向的比较。得出它们是逐渐进化结果的结论。但主要是新教材简化了这三类植物的知识介绍。删减掉“常见植物”介绍、三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有关植物形态结构和分类方面等不必要的记忆知识,降低了知识难度,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放在首位,强调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养成,培养学生具有关心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身边的绿色植物。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绿色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绿色植物种类如此之多,又该如何分类以及它们具体又有什么作用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部分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第四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 1、描述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通过对不同种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的观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4、通过对不同种类植物特征及生活环境的描述,培养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5、通过对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提高对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的关注程度。 教学重点: 1、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的特征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2、苔藓和蕨类植物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到的植物类群,通过学习讨论,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广泛性,同时认识到就是这些平时少见的植物与人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难点: 对不同种类植物特点的描述、总结与比较。

利用实物观察、描述最好,教师可以多提供图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比较、总结和归纳。 教学策略: 本课为1课时,本章是在之前讲过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并以植物体为对象进行描述和比较,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师应尽可能的利用好身边的植物资源,在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搜集不同环境中的形态差异较大的不同植物标本,教师也应准备本地常见的三类植物的标本,以备学生搜集标本不全时补充使用。课上通过学生的分组观察与讨论,比较总结出三类植物的生活环境与形态特征。根据本地植物资源开发的情况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或与人类的关系。在学习方法方面,本课是可以使用表格整理知识的,使学生对比较表格有所认识,为今后更好的使用表格比较和整理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黄坑中学刘光花 〖教材分析〗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这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教材内容通过“植物系统进化树”和“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这两大植物类群,进而通过图片展示、文字描述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这两大类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同时帮助学生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增强学生热爱植物和保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能力目标:通过对观察这两大类植物类群,描述其特征及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比较总结、合作与交流等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的关注程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认识到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难点: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探究活动相结合。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随处都可以看到绿色植物,可见,它与我们的关系密切不密切? 生:密切。 师:在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就大约有30多万种,数量非常大。如果我们要研究这些绿色植物,能都采集回来研究么? 生:不能 师:是啊!这样做工作量太大了,为了更好的认识它们,我们把他们分一下类,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我们把绿色植物分为三大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既然最后一种叫种子植物,也就是说前两类没有种子了,那它们怎么繁殖下一代呢?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有是怎样的?在生物圈中起什么作用?想了解这些问题,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生物课堂。 2、新课板书: 一、苔藓植物 师:我们前一节学习了藻类,大家都知道藻类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他们整个身体都没在水中,全身没有很明显的象陆生植物那样的根茎叶,全身每个地方都能从水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它的作用不但给生物提供氧气,还为我们可供食用,可供药用,可见藻类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那我们今天要讲的是苔藓植物,大家会更好理解了。同学们先看书五分钟。 师:根据课本内容及平时的观察,说说大家都能在什么地方发现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相比形态结构有什么不同?生活环境又怎样呢? 生:我经常在墙脚下和水井周边发现苔藓。 生:老师,我也在在墙脚下和水井周边发现苔藓,但是我补充一点是那墙脚下和水井周边都是潮湿的。还有树干上也有苔藓,有的潮湿的岩石上苔藓也很多。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看来大家平时观察得非常仔细。因为我们生活在农村,有的同学的家还在山里,所以日常生活中见到苔藓植物的机会就多了,那么谁给我们说说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 生:我的结论是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师:非常好。那么关于苔藓植物的我们已经知道了。接下来啊我们观察老师为大家带来的墙藓植物,他们在形态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同有关么?(激发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探究苔藓植物形态结构的兴趣。)生:我们组通过观察讨论一致认为苔藓植物有根茎叶,但它的叶很薄,是绿色的,没有叶脉,所以我们推断它没有疏导组织。它的根也很细弱简单,所以它吸水和无机盐能力不强,就长的矮小。 师:很好,它们观察得很认真,还有没有小组要补充或有不同意见? 生:我们小组和他们小组的意见基本一样,但是他们没发现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功能不全,而且我们推断苔藓植

苔藓和蕨类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年级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分数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蕨类植物的叶背面常常有许多褐色的隆起,里面含有大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种生殖 细胞,当它成熟后散放出来,落在温暖湿润的地方就会 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2. 请将下列10种植物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植物类别的括号内: ①衣藻②紫菜③地钱④玉米⑤江南星蕨⑥桫蕨⑦白菜⑧贯众⑨石花菜 ⑩油松 A .藻类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苔藓植物 。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可以分为 和 _____________ 四大类。 4. 试列表比较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 ________________ 苔藓植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 非常简单,茎中无 _____ ,叶中无 、单项选择题(共20题,题分合计20分)

第三单元 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第三单元 27、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 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有茎、叶,根为假根,叶只有一层细胞,没有输导组织的分化,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 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有输导组织。 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满江红。 28、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如: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如: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 29、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在玉米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被染成蓝色 30、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不在休眠期 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1、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2、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数量和伸长区细胞的长大增大体积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3)植株发育所需营养: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含氮无机盐:促进枝叶的生长。含磷无机盐:促进果实的生成 含钾无机盐:促进茎的生长 (了解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植物需要含氮的无机盐)

33、桃花的结构: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3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双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内有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极核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极核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凋落 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珠被→种皮受精卵→胚受精极核→胚乳 35、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导管的功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水是由导管从下往上运输,营养物质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 36、蒸腾作用: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 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降温。 37、光合作用: ①条件:光能、叶绿体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氧气 光能 ②公式:二氧化碳 + 水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储存能量) ③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 ④“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耗尽叶中有机物);部分遮光;光照数小时后隔水加热(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清水漂洗,滴加碘液,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8、植物的呼吸作用 ①概念: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案

第四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 1、描述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通过对不同种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的观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4、通过对不同种类植物特征及生活环境的描述,培养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5、通过对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提高对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的关注程度。 教学重点: 1、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的特征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2、苔藓和蕨类植物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到的植物类群,通过学习讨论,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广泛性,同时认识到就是这些平时少见的植物与人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难点: 对不同种类植物特点的描述、总结与比较。 利用实物观察、描述最好,教师可以多提供图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比较、总结和归纳。 教学策略: 本课为1课时,本章是在之前讲过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并以植物体为对象进行描述和比较,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师应尽可能的利用好身边的植物资源,在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搜集不同环境中的形态差异较大的不同植物标本,教师也应准备本地常见的三类植物的标本,以备学生搜集标本不全时补充使用。课上通过学生的分组观察与讨论,比较总结出三类植物的生活环境与形态特征。根据本地植物资源开发的情况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或与人类的关系。在学习方法方面,本课是可以使用表格整理知识的,使学生对比较表格有所认识,为今后更好的使用表格比较和整理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 学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黄坑中学刘光花 〖教材分析〗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这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教材内容通过“植物系统进化树”和“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这两大植物类群,进而通过图片展示、文字描述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这两大类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同时帮助学生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增强学生热爱植物和保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能力目标:通过对观察这两大类植物类群,描述其特征及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比较总结、合作与交流等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的关注程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认识到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难点: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探究活动相结合。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随处都可以看到绿色植物,可见,它与我们的关系密切不密切 生:密切。 师:在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就大约有30多万种,数量非常大。如果我们要研究这些绿色植物,能都采集回来研究么 生:不能 师:是啊!这样做工作量太大了,为了更好的认识它们,我们把他们分一下类,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我们把绿色植物分为三大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既然最后一种叫种子植物,也就是说前两类没有

常见苔藓植物的识别

常见苔藓植物的识别 时间:2010-5-15 21:05:37 来源:作者:周云龙点击次数:4146 藓类是苔藓植物门中最大的一纲,约有15 000种,占苔藓总数(23 000种)的65.2%.我国约有500余种,占我国苔藓总数的70%.它们分属于三个亚纲,即泥炭藓亚纲(Sphagnidae)、黑藓亚纲(Asdreaeidae)和真藓亚纲(Bryidae)。前两个亚纲各有一目一科,真藓亚纲最大,有12—19目,50—80余科,600余属. 怎样才能较准确地识别很矮小的藓类植物呢?首先要弄清藓类的主要分类依据及其名词术语.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借助于放大镜和显微镜等工具对藓类植物从宏观到微观,从表面到内部地进行观察比较,以确定其科、属、种.本文试从藓类的外部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和细胞结构三个方面彼此结合起来识别最常见的藓类植物科属的方法,以供初学者参考试用. 从藓类植物体的外形特征上识别 (一)藓类配子体的形态特征 藓类的配子体就是它的绿色营养体,全为“茎叶体”,没有叶状体.藓类配子体的形态特征对于藓类的分类鉴定要比孢子体更为重要.欲判断一定的科属,可抓以下几方面的形态特征: 1.生长状态和分枝形式 藓类的生长状态主要有五种类型,即直立(丛生或稀生),如丛藓科、真藓科、葫芦藓科和金发藓科等;倾立;匍匐生长,如青藓科、绢藓科;既有横卧的茎,也有直立或倾立的枝,如提灯藓科等;主茎紧贴基质(树皮等),枝茎悬垂,如悬藓;还有的为塔式倾立,如塔藓。 藓类配子体的分枝形式也有多种,主要有叉状分枝,羽状分枝,有的还具鞭状分枝,不规则分枝和树状分枝等数种.还有些种类茎无分枝。 2.叶序和叶形 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藓类的叶序为螺旋排列,但常有2、3、5、8纵列的不同.此特征也是科属分类的依据之一。如明显呈2列的如凤尾藓;3列的如水藓;5列的如提灯藓,8列的如葫芦藓. 藓类的叶形在分类上也很重要,常见的有披针形、舌形、椭圆形、卵形和圆形等.有些科属叶形特征明显,如镰刀藓的叶弯曲如镰刀,燕尾藓的叶基部明显下延成叶耳;塔藓的叶具扭曲的长尖;牛舌藓的叶基部阔卵形,而上部为长舌形;凤尾藓的叶具前翅背翅。 此外,叶在茎枝上排列的疏密也有所不同,如有的呈紧密覆瓦状排列,如绢藓、鼠尾藓.有些科属的叶在茎枝上皆朝向一个方向弯曲,如曲尾藓具此特征. 3.光泽和颜色

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作为一类监测环境污染的指示植物已得到广泛应用。发达国家在利用苔藓指示监测环境污染方面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并建立了一些较为实用的技术和方法。 我国也有用苔藓来监测大气污染的研究,但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的生态指示法,即采用生态学方法,观察其外部形态来估计大气重金属污染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受到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在定量监测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监测的对象主要是so2等气态污染物,在重金属监测方面的研究很少,在苔藓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吸附特性以及污染物对超微结构的影响等方面研究不足,研究范围较为狭窄。因此,用化学分析法定量研究,与用生态指示方法定性研究相结合,并研究苔藓植物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有利于更好的了解苔藓对大气重金属的吸附规律,在监测大气污染方面有重要意义。 据此,本研究首先通过对苔藓种类、生长状况及分布特征的调查,初步揭示苔藓生态特点与大气污染的相关性。其次通过定量分析比较不同苔藓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析苔藓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筛选出了对重金属富集能力强的苔藓品种,以作为用苔藓植物进行大气环境监测的基础。再次采用一种简易的定性和定量识别区域性大气重金属污染的方法——苔袋生物监测方法对重庆市南岸、九龙坡、江北和北碚天生桥大气质量状况进行监测,揭示出监测区域大气污染物干湿沉降规律及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各调查点苔藓植物的种类、出现频率及多度

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金佛山、天生桥、龙车寺、北温泉、山耳崖等地苔藓植物种类丰富、生长旺盛;来凤、槽上等地苔藓植物种类少、长势差。调查区域内最常见的苔藓植物品种有娟藓属、青藓属、麻羽藓属、鳞叶藓属、灰藓属、卷柏藓属等。 各监测点苔藓植物中污染物的台量变化为:青木关>天生桥>北温泉>龙车寺>来凤>山耳崖。由此将各样点按相对污染程度的大小分3级,其中污染区为青木关、天生桥;轻度污染区为龙车寺、北温泉、来凤;清洁区为山耳崖。此外,按污染类型,本实验所调查的6个样点可分为4类,清洁区为山耳崖;汞污染区为北温泉和龙车寺;铜镍污染区为青术关和天生桥;锌污染区为来凤。 不同种类的苔藓对不同污染物的吸附力不同,通过对同一样点中不同苔藓种类对重金属的相对富集能力的比较发现,在本研究所调查样区采集的各种苔藓中,对汞吸附力较强的苔藓种有:卷柏藓属、阔叶小石藓、鳞叶藓属、娟藓属、灰藓属等。对铜吸附力较强的苔藓种有:阔叶小石藓、细叶小羽藓、卷柏藓属、麻羽藓属等。对镉吸附力较强的苔藓种有:阔叶小石藓、拟草藓、鳞叶藓属、青藓属、卷柏藓属、娟藓属、麻羽藓属等。对铅吸附力较强的苔藓种有:青藓属、卷柏藓属、娟藓属、麻羽藓属、阔叶小石藓、拟草藓、鳞叶藓属等。对锌吸附力较强的苔藓种有:阔叶小石藓、薄罗藓属、细叶小羽藓、拟草藓、青藓属、卷柏藓属、娟藓属、麻羽藓属等。对镍吸附力较强的苔藓种有:青藓属、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练习题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练习题 1、一些大树的树干基部生长了许多绿色绒毯状的东西,这种“绿色绒毯”最有可能是() A、大树自身的绒状细叶 B、藻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真菌 2、将活的水绵装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里,然后放到黑暗的环境中,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这些水绵() A、生长得更好 B、生长正常 C、全部死亡 D、停止生长 3、有一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只有茎、叶的分化,对SO2特别敏感,可以作为检测空气中SO2的指示植物,这类植物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4、下列蕨类植物中,能作绿肥和饲料的是() A、卷柏 B、肾蕨 C、满江红 D、贯众 5、藻类植物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下列哪种结构吸收的() A、根 B、茎 C、叶 D.整个身体 6、在下列藻类中,属于淡水藻类的是() A、海带 B、石花菜 C、紫菜 D、衣藻 7、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A、不能开花、结果 B、生殖离不开水 C、体内无输导组织 D、没有根、茎、叶分化 8、对苔藓植物起固定作用的结构是() A、根状物 B、根 C、不定根 D、假根 9、下列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正确的一项是() A、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B、都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C、都没有输导组织 D、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 10、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水土保持有一定的作用,这是因为苔藓植物() A、根系发达,能吸收大量水分 B、输导组织中能蓄积大量的水分 C、环境湿润,叶的蒸腾作用非常小D密植植株间的缝隙能够蓄积大量水11、衣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淡水中,衣藻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转换器有 () A、细胞膜 B、线粒体 C、线粒体和叶绿体 D、叶绿体 12、孢子是植物的() A、生殖细胞 B、一种种子 C、一种器官 D、植物的幼体 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中江水泛起绿色是因为哪类植物在水中大量繁殖的结果()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14、下列藻类植物中,属于单细胞的是()

苔藓植物(Bryophyta)的分类

苔藓 [编辑本段] 苔藓植物门 基本信息 苔藓 苔藓植物(Bryophyta),以孢子繁殖。 全世界约有23,000种苔藓植物, 中国约有2800多种。 苔藓植物门分:苔纲(Hepaticae)、藓纲(Mus ci)和角苔纲(Anthocerotae)。 苔纲包含至少330 属,约8000 种苔类植物;藓纲包含近700 属,约15000 种藓类植物;角苔纲有4 属,近100 种角苔类植物。

苔纲 苔纲 Bryopsida 亦作Musci。 苔纲(hepaticae)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苔藓植物门(Bryophyta)中的一个纲。 苔类化石于二叠纪地层已有发现。苔类可分3目:(1)泥炭苔目(Sphagnales),1属︰泥炭苔属(Sphagnum)。(2)黑苔目(Andreaeales)。代表属为黑苔属(Andreaea),约100种;另有1~2种有争议。(3)真苔目(Bryales),占苔类的大部分,500属,如提灯苔属(Mnium)、真苔属(Bryum)等。 全世界约有9000种,中国约600种。极大多数种类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除一般为阴湿土生外,溪流边、阴湿岩壁、树干甚至叶面均可附生(见叶附生苔类)。本纲包括藻苔目(Takakiales)、美苔目(Calobryales)叶苔目(Junger-manniales) 、囊果苔目(Sphaerocarpales) 和地钱目(Marchantiales)等。 分类 藻苔科Takakiaceae 裸葫苔科Haplomitriaceae 复叉苦科Lepicoleaceae 剪叶苦科Herbertaceae 拟复叉苔科Pseudolepicoleaceae 绒苔科Trichocoleaceae 指叶苔科Lepidoziaceae 护葫苔科Calypogeiaceae 隐葫苔科Adelanthaceae 大尊苔科Cephaloziaceae 拟大等苔科物Cephaloziellaceae 甲壳苦科Jackiellaceae 兔耳苔科Antheliaceae 叶苔科Jungermanniaceae 迎叶苦科Lophoziaceae 全喜苦科Gymnomitriaceae 合叶苔科Scapaniaceae

七年级生物《孢子植物--苔藓植物》教案

孢子植物--苔藓植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常见的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等特点,进而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苔藓植物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2、通过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2、通过了解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使学生树立植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建议 一、本节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等特点,是学生了解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同时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苔藓植物只能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不能摆脱水的限制,使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仍然比较低等。因此,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的特点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学生理解苔藓植物在进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部分知识是本节的重点。 三、教法建议 如果环境允许,课前可组织学生采集周围环境中生活的苔藓植物。教师也应该准备葫芦藓或小墙藓的实物或浸制标本、挂图、照片等。 围绕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等内容组织学生学习和讨论。除了利用挂图以外,还应该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苔藓的实物,如:植株的形态和颜色、茎的长度(注意不包括蒴柄和孢蒴),茎的质地、茎有无筋络(输导组织)、叶的厚薄和大小、有无叶脉。然后要求学生拨开土粒,寻找苔藓植物的假根,让学生描述它的形态。观察结束后,让学生凭借已经学过的知识,说出茎、叶和假根的功能。要特别关注苔藓植物的假根只有固着土壤的作用,它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要仔细观察苔藓植物的叶的厚度,最好能将其与种子植物的叶进行比较,以理解苔藓植物的叶除了进行光合作用外,还兼备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功能。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出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它生活的阴湿环境是相适应的。 讨论苔藓植物与自然界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时,要引导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全面分析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这样的观念,即对自然界中的生物,人类一方面要利用,另一方面要保护。 教学设计方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