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孔孟论学笔记整理

孔孟论学笔记整理

孔孟论学笔记整理
孔孟论学笔记整理

初二语文(第周)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一、解释加点字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2、五十而知.天命.(懂得)(规律)

3、七十而从.心所欲(顺从)

4、譬如为.山(堆积)

5、止.,吾止也(停止)

6、譬如平.地(使…平)

8、虽有天下易生

..之物也(容易)(草木生长)7、进.,吾往也(前进)

9、吾退而.寒之者至矣(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

10、今夫弈之为.数(作为)11、不专心致.志(集中于某方面)12、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13、使.弈秋诲二人弈(假使)14、其.一人专.心致志(代词,表示“其中的”)(专一)15、虽与之俱.学(一起)16、为是其.智弗若与(代词,代指不专心的人)17、尽.信《书》(全)

18、取.二三策而已矣(采用)(助词,表示仅止于此,相当于“罢了”)

19、以.至仁伐至不仁(凭借)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却不思考其中含义就会迷惑不解,(无所收获,)只是思考(空想)却不学习就(不得其义,无所收获),(对学习)感到危险而没有信心。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聪明好学,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称他(谥号)为“文”。

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如果)晒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一天,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生长的。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5、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另一人却以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来。

6、下列解释或翻译有误的一项是(C )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弈秋”是当时的围棋高手。“秋”是他的名

字,因善下围棋,所以叫“弈秋”。这是古人称名的习惯。

B、文中“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后概括为成语“一曝十寒”。

C、“吾退而寒之者至”应译为“我一后退,害怕寒冷的人就会随之而来。

D、“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是,想取弓箭把那天鹅射下来。

四、内容理解

1、课文选编的《论语》共四则,第一则,论述了学习的作用:学习使人终身受益。第二则,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学习和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第三则,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勤勉好学,不耻下问。第四则,孔子以“为山”和“平地”为喻,论述了学习的态度:不要止步不前,要不断学习。

2、课文选编的《孟子》共两则,第一则,孟子以“一暴十寒”为喻,以“学弈”为例,通过二人学习态度的对比,阐明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第二则,孟子举了《尚书》的例子,来论述读书不能迷信书本,要有怀疑批判精神。

3、从文中寻找和归纳四个成语。

(1)、不耻下问(2)功亏一篑(3)一暴十寒(4)专心致志

4、下列对孟子“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孟子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个人学习和修养也是这样。如果胡思乱想,终将一事无成。

B、孟子认为,君王不智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不专心。君王一天学到的东西,常常要隔十天、半个月才加以温习,自然无法形成智慧。

C、孟子指出,君王对于贤者的言论不能专心听取,一心只想着别的事情,即使有幸接触正道,却不能专心致志,当然无法有智慧了。

D、孟子运用“一暴十寒”和“弈秋诲弈”两个譬喻,说明君王应专心听取正确意

初二语文(第周)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

之文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

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一、解释加点字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五十而知.天命.()()

3、七十而从.心所欲()

4、譬如为.山()

5、止.,吾止也()

6、譬如平.地()

7、虽有天下易生

..之物也()()8、进.,吾往也()

9、吾退而.寒之者至矣()

10、今夫弈之为.数()

11、不专心致.志()

12、通国之善.弈者也()

13、使.弈秋诲二人弈()

14、其.一人专.心致志()()

15、虽与之俱.学()

16、为是其.智弗若与()

17、尽.信《书》()

18.取.二三策而已矣( )( )

19、以.至仁伐至不仁()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5、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6、下列解释或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弈秋”是当时的围棋高手。“秋”是他的名字,因善下围棋,所以叫“弈秋”。这是古人称名的习惯。

B、文中“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后概括为成语“一曝十寒”。

C、“吾退而寒之者至”应译为“我一后退,害怕寒冷的人就会随之而来。

D、“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是,想取弓箭把那天鹅射下来。

三、常识填空

四、内容理解

1、课文选编的《论语》共四则,第一则论述了学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则,论述了学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则,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则,孔子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喻,论述了学习的态度: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课文选编的《孟子》共两则,第一则,孟子以“________________”为喻,以“________”为例,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则,孟子举了《_____ _》的例子,来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寻找和归纳四个成语。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孟子“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孟子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个人学习和修养也是这样。如果胡思乱想,终将一事无成。

B、孟子认为,君王不智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不专心。君王一天学到的东西,常常要隔十天、半个月才加以温习,自然无法形成智慧。

C、孟子指出,君王对于贤者的言论不能专心听取,一心只想着别的事情,即使有幸接触正道,却不能专心致志,当然无法有智慧了。

D、孟子运用“一暴十寒”和“弈秋诲弈”两个譬喻,说明君王应专心听取正确意见,以成就大智慧。这一教导,对青年学子的求学也颇有教益。

《阿Q正传》备课笔记-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阿Q正传》备课笔记-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中学语文 赵晓华张红霞 一、课文悟读 鲁迅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山祖师。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它所运用的意识流手法、心理独白等都是很地道的。其实,《阿Q正传》也是如此。想当年,《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陆续发表后,马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第四章刚登完,沈雁冰就发表文章,称全文虽未写完,但“实是一部杰作”(《小说月报·通信》)。西谛(郑振铎)于1926年发表的《呐喊》一文中曾预言:“《阿Q正传》在中国近来文坛上的地位却是无比的;将来恐也成世界最熟知中国现代的代表作了。” 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这篇小说呢? 意图有两点: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魂灵”,“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鲁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对这一人物形象,我们认识和分析他的时候应突出两点:一是抓住他革命的全程,二是抓住他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明确了这两点,我们就能清楚地理解到作者描绘阿Q的悲惨处境,显然是提醒大家:中国的任何革命必须注意解决亿万贫苦农民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深刻地认识到作者写阿Q倾向革命的本能,显然是提醒革命者:广大农民是有革命要求的,决不应该视而不见这支力量。归纳起来,这篇小说表现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体现了鲁迅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热切的爱国之心。 二、亮点探究 1.怎样理解《阿Q正传》体裁和结构上的“新形式”。 探究学习:茅盾在《读》一文中曾经说:“《呐喊》中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这里所谓“形式”,主要是指体裁和结构。与《狂人日记》的日记体裁不同,《阿Q正传》可以说是属于“传记体”。也就是说,根据内容需要,小说不是描述阿Q生活的某一片断,而是几乎一生的历史。因此,与这种“传记体”相适应,作品在结构上就采取了点线结合的方式。阿Q的思想性格与未庄和县城各种人的社会冲突,构成了全篇的主线即基本情节。未庄的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综合性学习教学要则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如下特性: 1、语文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不是各学科的均衡的组合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不管学习活动涉及哪个应该放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而不应该放在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上。 2、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一是表现为改变过去单一教语文学语文的做法,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融合、语文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二是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训练的单一的方法同,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以及多维合作、独立探究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学习;三是改变过去单一追求智育目标的做法,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3、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各学科领域交融而成的知识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综合性课题。它们构成了开放的综合性学习生态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空开发,时间不以40分钟为限,空间组合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而定,家庭、社区、大自然都是学习空间。 4、体验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它以学生的

《孔孟论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孔孟论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篇一:《孔孟论学》阅读理解卷及答案详解 《孔孟论学》阅读理解卷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为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1、孔子,是(时期),著名的家、家、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学生言行的书。 2、《孟子》,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各国的言行和当时各学派辩论的情况。孟子,时著名的家、家、家,有“ ”之称。

3、选文第一则,是孔子自述他进德修业的过程和认识能力提高的阶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规律,告诉我们学习能使人。 4、选文第二则,强调了。 5、选文第三则,孔子借孔文子的谥号阐发了“文”的含义,表明。 6、选文第四则,以“ ”和“ ”两个比喻,意在劝人。 7、选编《孟子》中的第一则,告诉人们一个有关学习的道理:学习不能(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必须;不能三心二意,必须集中精力,(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 8、选编《孟子》中的第二则,孟子的“ ”的著名论断告诉我们,读书要有精神。 答案: 1、孔子,是春秋末期(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学生言行的书。 2、《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各国的言行和当时各学派辩论的情况。孟子,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有“亚圣”之称。 3、选文第一则,是孔子自述他进德修业的过程和认识能力提高的阶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规律,告诉我们学习能使人终身受益。 4、选文第二则,强调了学习与思考必须要紧密结合。 5、选文第三则,孔子借孔文子的谥号阐发了“文”的含义,表明要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

[《诗五首》备课笔记]备课笔记格式

[《诗五首》备课笔记]备课笔记格式 一、课文悟读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本课的五首诗歌是以时间为序排列的,时代不同,作者不同,风格也迥异。放到诗歌发展史的长河中看,应是春兰秋菊,各有所长。或者换个角度看,清代诗人赵翼的《论诗》,恰好是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精彩总结。 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到曹操的对酒当歌;从《古诗十九首》的青青园中葵,到《孔雀东南飞》的纤纤作细步,诗歌一刻也没有停止它前进的脚步。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唐宋时期,发展到了一个全面繁荣的阶段,整个诗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这一时期真是群星灿烂,辉煌无比。

不废江河万古流的初唐四杰自不必多言。王维是唐朝山水诗派的杰出代表,前期也写过些关于游侠、边塞的诗篇。他的诗歌或以素描见长,或以刻画见工,充分显示了他善于描写自然景物的艺术才能。后人评价他诗中有画。 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绩不能不推李白。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笔落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杜甫称赞其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敢说燕山雪花大如席,他敢写飞流直下三千尺;忧愁时他会抽刀断水,高兴时他会仰天长笑。他的感情表达没有丝毫的掩抑收敛,相反却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他毫不掩盖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同时又无法接受那些取得富贵利禄的附加条件。他热爱人世美好的事物,而对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过渡时期,亲历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反而使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坚决地站出来,为国家的安危、为人民的哀乐而歌唱。在我国诗坛上,杜诗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是别的诗歌难以企及的。这大概就是后人尊之为诗圣、将其作品尊为诗史的理由吧。 到了宋代,有人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这又拓展了诗歌的内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与之相似的还有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备课笔记讲课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备课笔记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臧克家、闻一多。 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绳索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4、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作者对闻一多的赞美敬重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他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七子之歌》,创造情境。 2、介绍闻一多 这首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先生,他是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是一们为人所敬的民主战士,他敢作敢为,言行一致。 学习臧克家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理解他的精神品质。

3、走近臧克家 臧克家(1905-2004),笔耕不辍,走过一个世纪的臧克家从“农民诗人”走到“诗坛泰斗”。尤其他当年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在广大群众中流传甚广,深入人心。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知遇相惜,亦师亦友——臧克家和闻一多 2、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3、积累生字词 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②读一读,写一写以上词语 ③词语积累 目不窥园一反既往兀兀穷年 诗兴不小迥乎不同气冲斗年 4、整体感知,阅读课文 ①诗论交流:这篇文章为什么取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②文章是从哪两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③综合这两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文回答)

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孟语录读后感 1.学习了《孔孟论学习》后,我感到收获颇多,特别是对于自己的日常的学习有了深刻的启发。我认为学习过程中,兴趣和爱好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最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的目的就是强调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性,事实上也正是真正爱好学习的人,为学习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记得小学时有一个同学调皮异常,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多不注意听讲,有一次老师让他上黑板默写生字词,居然十个错九个,而且笔画笔顺错误甚多。老师就让他在黑板上抄写三遍。要平时,在本子上抄他根本没有自觉性给它抄完。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的共同监督下,他很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抄写着。并再次对他进行听写,效果比第一次好。以后他学习一偷懒,老师就叫到黑板上去听写,他居然每次都欣然同意,而且完成得相当不错。比起以前让他在练习本上自己去抄写的效果要好得多。我们同学就有些不明白,于是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喜欢到黑板上写字”。后来逐渐他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很强烈的兴趣,而且有几次考试语文成绩都名列前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多么地重要埃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感兴趣的,特别喜爱的学科总会学的很好,而兴趣不大或反感的学科自然成绩会很

不理想。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那样,我们就会成为一个爱好学习的人,一个学习成功的人。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先提出一个人对学习的态度和意志来决定对他们的教育方法。 本文中,孔子的言论有四则,告诉了我们一些学习的道理:少年时的学习是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矗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学习要勤奋,不耻下问;学习要坚持不懈,不得半途而废。有人曾讲过:少年时期学习,就像迎着初生的太阳走路;中年时期的学习就像头顶着正午的太阳跑步;老年时期的学习,就像提着灯笼在黑暗笼罩的迷宫中寻路。这些都充分说明少年时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最高效的、最重要的学习时间段。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还要会思。只学而不思考则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只思不学,则因无新知识的不断汲取,此思就成为空想。善于学习的人,还是一个不耻下问的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在学习中要做到勤学、善思、多问,要学会谦虚,不要觉得向别人请教就是不如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虚心好学,勤奋好学的人,成功才会眷顾与他。学习中遇到挫折与障碍,不要退缩,成功往往在最后一次失败之后出现,切不可半途而废,在学习上就是要坚持学到一点就是一次进步。 从《孔孟论学》的两篇文章中可知,学习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恒,不可一曝十寒,在读书与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批评与怀疑的精神。 孔孟语录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

教学备课笔记的撰写要求与格式

教学备课笔记的撰写要求与格式 文章来源:原创发布日期:2010-4-16 阅读次数:1449 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教学备课笔记的撰写要求与格式 为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使教师更好的了解把握教材与学生,我校依据前期工作的优劣和目前工作要求,制定如下意见。 一、严格手写备课。 汉字书写是教师必备基本功。手写备课更能强化记忆,锻炼书写,减少抄袭应付。所以做如下手写要求: 1、备课用笔均须使用黑、蓝色彩钢笔、圆珠笔,红笔可以作为标记批注用笔。 2、书写以楷书、行楷为正确字体。(书写要求:方块字、衡平竖直、结构紧凑、自己干净、字体大小一致、在一条支线上。正楷或行楷。需要图表的。图表要美观。拼音、生字、单词的教学要在四线三格、田字各种具体寿命书写要求与结构安排。) 二、严格超前备课。 备课内容均须超前一周,以利于教学准备和教师熟练上课。每周一查。 三、严格备课格式、内容与使用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基础。熟悉教材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是备好课的基础。 (一)基本备课格式与内容如下: 1、把握整册教材(体现在教案本的第一页) (1)整册教材知识点、能力内容简述; (2)重点、难点以及基本对策方法简述; (3)整册教材教学计划 (4)对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初步设计和简要说明。

2、把握单元教材(体现在每一单元课时设计前) (1)单元教材知识点、能力内容简述;知识点前后联系简述 (2)重点、难点以及突出、突破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3)是否有课时调整,如何调整的。 (4)对教法、学法的具体说明。 (5)其他(如单元主题图的作用与利用;练习题的把握等) 3、把握课时教材,做好课时教学设计 (1)严格依据教案本的每一项内容格式; (2)以“全面依靠学生”(“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问题教学模式,重视师生的交流与讨论)的思想精细化设计教学过程。需要注意: A:重难点确立的准确性;教学方法策略的选取及体现(即:预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内容,方法与活动。特别强调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的设计); B:选择恰当的教具学具(考虑每种工具的主要性能和特征及实效性) C:设计好教师课堂教学情感 D:教学过程基本格式: (A)每一个大环节都用“一、二”汉字字样;大环节中的小环节依次采用“(一)(二);1、2;(1)(2)”等字样,以区分层级。 (B)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至少需具备“导入(复习导入)、新授、练习巩固、全课总结评价、作业设计”五大环节。其中每一环节都可以有小环节,尤其新授、练习部分。有的还需要注明课前交流等内容。 (C)须附上完整的课堂板书。(必须体现课题、主要内容等,精炼精美,注意贯彻执行“学校对黑板使用的几项规定”,内容附后) E:严密设计教学过程 (A)导入环节要吸引学生,要尽量精简时间。要求导入的内容、方式方法、

一年级教师个人进修笔记

教师个人进修学习笔记 第一次学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 一、读《教师人文读本》有感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

孔孟论学全文翻译

孔孟论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说:“我十五岁在学习上立下志向,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三十岁做事合于礼,四十岁不受迷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五十岁了解自然的规律、法则,六十岁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七十岁做事随心所欲,不会超越规矩和法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危险。”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凭借什么被谥为‘文’呢”子曰:“敏而好学, 孔子回答:“(孔文子)聪敏又喜欢学习,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不以向比自己职位低,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为耻辱,因此称他为‘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止,吾止也! 停下了,我就停下了;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 比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倾倒一筐(土), 进,吾往也!” 前进了,我就前进了。”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孟子说:“对大王的不明智,不值得奇怪。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 (就)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王相见的次数太少。 吾退而寒之者至矣, 我退居在家把王冷淡到了极点,(那些)谄谀小人就趁机来到王的身边, 吾如有萌焉何哉 我怎么能帮助他(指王)使他的善良之心萌发呢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现在)下围棋作为一种技巧,(是)一种小技巧;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但不把心思用尽在学习上,是不能领会它的。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是全国闻名的擅长下围棋的人。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让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心里面却认为有天鹅将要到来,想着(如何)拿起弓和 箭去射击它。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虽然他与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了。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这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我对于《武成》,采用两三片竹简罢了。 仁人无敌于天下, 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敌人, 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凭借极仁道的(周武王)讨伐极不仁道的(殷纣王),怎 么会血流漂杵”

孔孟论学笔记整理

初二语文(第周)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 也!”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一、解释加点字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2五十而知天命(懂得)(规律) 3、七十而从心所欲(顺从) 4、譬如为山(堆积) 5、止,吾止也(停止) 6、譬如平地(使…平) 8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容易)(草木生长)7、进,吾往也(前进) 9、吾退而寒之者至矣(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 10、今夫弈之为数(作为)11不专心致志(集中于某方面) 12、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13、使弈秋诲二人弈(假使) 14、其一人专心致志(代词,表示“其中的”)(专一)15、虽与之俱学(一起) 16、为是其智弗若与(代词,代指不专心的人)17、尽信《书》(全) 18、取二三策而已矣(采用)(助词,表示仅止于此,相当于“罢了” ) 19、以至仁伐至不仁(凭借)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却不思考其中含义就会迷惑不解,(无所收获,)只是思考(空想)却不学 习就(不得其义,无所收获),(对学习)感到危险而没有信心。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聪明好学,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称他(谥号)为“文”。 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如果)晒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一天,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生长的。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5、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另一人去卩以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来。 6、下列解释或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C )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弈秋”是当时的围棋高手。“秋”是他的名字,因善下围棋,所以叫“弈秋”。这是古人称名的习惯。 B、文中“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后概括为成语“一曝十寒”。

初中各版本《论语》汇编

初中各版本《论语》汇编 一、长春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论语》九则 1.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2.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二、北师大版《孔孟论学》八年级上 1. 学而知习之,不亦说乎?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则大事不成。 8.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三、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论语》六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 四、鄂教版七年级下《论语》八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五、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先秦诸子论学》八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学语文备课笔记示范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教学目标: 1、教学课文,了解沙漠的恶劣条件,知道人与动物在其中生活很困难。 2、知道小骆驼身上那看似难看的东西其实很有用,懂得凡事不能光看外表,要对自己有正确的看法,不要老羡慕别人。 3、分角色表演,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它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教学重点:小骆驼跟妈妈去沙漠旅行的经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启发学生一步步领会骆驼妈妈是怎样给小骆驼消除委屈的。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童话故事,(齐声说: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我”是谁?什么是自豪?再读一遍课题。(突出自豪) 小骆驼为什么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打开书85页。 二、精读第一、二自然段 (一)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说它难看?为什么喷着响鼻?)(板书:肉疙瘩脚掌——又大又厚眼睛——两层睫毛) 学着小红马的语气来读一读。 2、让我们带着嘲笑的语气来朗读第一自然段。 3、如果你是小骆驼,别人这么嘲笑你,你会感觉怎么样呢? (板书:委屈) 4、什么是委屈?小骆驼心里很委屈,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委屈,骆驼妈妈可心疼了!谁能来扮演骆驼妈妈,表达出对小骆驼的疼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骆驼妈妈疼爱的语气。) (二)了解沙漠 过渡: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感到委屈,骆驼妈妈决定要带小骆驼去沙漠体验生活,了解自己的本领。 三、精读第三、四自然段 1、在印象中,同学们觉得沙漠是什么样的呢?来说一说(指名交流)

2、书上是怎样描写沙漠的呢?小骆驼和妈妈是怎样走过大沙漠的呢? 3、听老师把课文的3、4自然段读一读,同学们边听边找出描写沙漠恶劣气候的词语。(相机板书:茫茫无边无际的沙漠松散的沙子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在这样的沙漠里,如果是小红马会怎么样? 4、同学们,沙漠里的气候和环境太可怕了,小骆驼和妈妈会不会遇到危险呢?我们来看看。小骆驼第一次来到沙漠,茫茫的大沙漠一望无际,他的心里怎样?(板书:担心)担心什么?妈妈怎么告诉他的?(出示妈妈说的话) 妈妈说这句话时心情怎样?(自豪、骄傲)把妈妈的话读一读。(指名读,师范读,男生读,女生读) 5、原来这两个肉疙瘩叫驼峰,(板书:驼峰),是用来贮存养料的,(板书:贮存养料) 6、驼峰的作用真大啊,脚掌的作用也不小呢!脚掌又有什么用呢?(出示妈妈说的话)你能换一种说法吗?(板书:不会陷进沙子)妈妈说这话时心情怎么样?(指名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骆驼妈妈和小骆驼说话间,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1、想象一下,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是什么样的情景? 2、如果是小红马在沙漠里,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会怎样? 是啊,人的眼睛、鼻孔挡不住风沙,而骆驼呢?(指名读) 因为骆驼有两层睫毛,所以它的眼睛和鼻孔里没进一点沙子。(板书:挡住风沙) 3、让我们再来读一读3、4自然段,体会骆驼妈妈和小骆驼在沙漠里的经历。 4、学到这儿,你想对小骆驼说什么? 过渡: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引读) 5、此时,小骆驼的心情怎么样?(板书:自豪)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小骆驼虽然难看,但它身上的这些看似难看的外表在沙漠中的用处很大,老师想,我们不能嘲笑任何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 2、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小红马说?(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看有没有什么用处) 五、作业 学了这篇课文,老师觉得故事还没说完。小红马嘲笑了小骆驼。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在小溪边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同学们先同桌说一说再写下来。

《孔孟论学》阅读理解及答案

1、孔子,是春秋末期(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学生言行的书。 2、《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各国的言行和当时各学派辩论的情况。孟子,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有“亚圣”之称。 内容理解: 1、本文节前四则选自《论语》。作者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儒学派的创始人。后四则选自《孟子》,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 2、第一则,是写孔子为学一生的过程和体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需要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 第二则,强调了学习与思考必须要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相得益彰;第三则,阐发了孔文子的谥号“文”的含义,表明学习态度要谦虚,不懂就问;第四则,是关于学习的态度,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关键在自身的努力。 3、后二则中,第一则告诉人们一个有关学习的道理:学习不能一曝十寒,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两意,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 第二则,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不要迷信书本,要汲取书中的精华。要有貭疑精神。 4、从文中归纳出的成语有不耻下问、功亏一篑、一暴十寒、专心致志。 三、理解性阅读 一)孔子的这些话从什么角度,阐明了关于学习的什么道理 1、第一则:(孔子论学习的作用:学习将会使人终身受益。) 2、第二则:(孔子论学习方法:学习和思考要紧密结合。) 3、第三则: (孔子论学习方法和态度:要勤勉好学,不耻下问。) 4、第四则:(孔子论学习态度:不能止步不前,要不断学习,坚持不懈。) 二)孟子的这些话从什么角度来论学的? 5、第五则:(孟子论学习的态度:学习不能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6、第六则:(孟子论学习的态度:不要迷信书本,要有怀疑、批判的精神。)

古诗孔孟论学翻译赏析

古诗孔孟论学翻译赏析 文言文《孔孟论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若与?曰:非然也。”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孔文子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

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奔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叫奔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虽然也在听,但心里面却老是觉得有天鹅要飞来,一心想着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很明确:当然不是。”孟子说:‘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我对《尚书》武成一篇,所取不过两三片竹简罢了。仁德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凭周武王这样很有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王这样很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那么多,以致连打仗的杵也都在血水中漂流起来呢?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中班教师备课笔记

大班教师备课笔记 日期:2011-5-16 访问次数:13571 第一周(2月17日~2月18日) 2月17日星期四下午 一、游戏活动: 内容:体游—玩报纸。 目标:能想出多种方法玩报纸,会一纸多玩。 二、日常活动: 让幼儿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性。 三、家园共育: . 教育幼儿讲究卫生。 2月18日星期五下午 一、游戏活动: 内容:音游—蹦蹦跳跳身体好。 目标:学习用说唱以及活泼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 二、日常活动: 请幼儿为花儿浇浇水,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家园共育: 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好人好事。 第二周(2月21日~2月25日) 2月21日星期一上午 一、晨间活动: 目标:1、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灵活性。 2、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内容:1、接待幼儿、师生问好。 2、摆放小椅子。 3、自选活动: 室内:折纸、积木、七巧板。 室外:跳绳、飞标、踩高跷。 4、谈话:表扬活动中谦让的幼儿。 二、早操:大班徒手操 目标:要求幼儿动作和拍有力。 三、教学活动 活动一:小猫钓鱼(语言)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作品中角色的特点与对话。 2、感受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准备: 1、日常活动中播放配套磁带中《小猫钓鱼》的故事,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 2、有关故事的角色头饰和道具。 过程: 1、回忆故事情节,讨论故事内容,理解角色的行为与对话。 (1)故事《小猫钓鱼》里有哪些角色?主要讲的是谁? (2)小猫一共钓了了几次鱼?都钓到了吗? 第一次钓鱼时,它看见了谁?钓到鱼了吗? 第二次钓鱼时,它看见了谁?钓到鱼了吗? (3)前面两次小猫为什么钓不到鱼? (4)当小猫第一次没有钓到鱼时,他心里怎么想?说了些什么话?说话时会是什么口气?你能表演一下吗? (5)是谁帮助了小猫?是怎么帮的? (6)最后小猫钓鱼时又发生了什么情况呢? 2、安静地、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3、引导幼儿自己阅读配套《幼儿画册》中小猫钓鱼的故事,并能简单复述故 事。 4、请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角色来扮演,表演故事。 5、幼儿评价谁演得最好。 活动二:参观图书馆 目标: 1、了解图书馆内几个主要区域的特点,知道图书馆是藏书、借书、看书的地

幼儿大班备课笔记

第八周 (10月22—10月26) 星期一10.22 晨间活动:呼啦圈 活动一 活动名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所描述的内容及词句。 2.仔细观察画面中的场景,并体会其意境。 3.感受与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学习富有情感地朗诵古诗。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挂图。 2.地图一张、茱萸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以富有感情的语调将诗朗诵一遍。 2.教师大致描述古诗情节。 3.请幼儿跟着老师一同逐句朗诵一遍。 4.教师将本诗翻译成白话,并说明其意境。 5.教师可将地图展示出来,并指出华山的位置,让幼儿有大致的地理概念即可。6.展示茱萸的图片,说明其为植物的一种。它会散发出浓烈的香味,传说佩戴茱萸有辟邪的作用。 7.待幼儿初步了解诗的内容后,教师再提问,以进一步感受诗意。 教师: (1)你知道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吗? (2)在这个节日有哪些习俗呢? (3)图中作者有人做伴,一起攀登高山吗? (4)他看起来感觉如何? (5)小朋友,你和家人分开过吗?感觉如何? 8.教师总结幼儿的经验及感受后,再次强调诗中孤独的意境,及诗人无法与家人相聚的无奈。 9.教师带领幼儿一同富有感情地将古诗朗诵一遍。 活动二 活动名称:兔奶奶进城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兔奶奶进城找熊奶奶的线索,讲述故事。 2.运用生活经验,理解城市变化,愿意接纳城市的变化。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幼儿接触过地图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从自身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什么是城市的变化”的理解。 提问:什么叫“城市”?什么叫“变化”? 2.阅读活动:兔奶奶进城。

(1)观察旧地图,引导幼儿学习看地图的方法。 (2)引导幼儿学习看地图,说出兔奶奶进城去熊奶奶的路线。 (3)观察新地图,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新旧地图的不同之处。 (4)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地图变化后兔奶奶进城去熊奶奶的路上,能够看到城市的哪些变化? 3.引导幼儿讨论: (1)你喜欢城市的变化吗?为什么? (2)城市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教学反思: 游戏一: 目标: 游戏二: 目标: 星期二10.23 晨间活动:跳绳 活动一 活动名称:洞洞积木 活动目标: 1.认识并观察以不同方向为起点的排列顺序. 2.能知道1~10的数字序列. 3.认识事物的位置顺序与空间关系. 4.学习排序的起点,并做双向序数的排列运用. 活动准备: 1.不同形状的积木10个. 2.1~10数字图卡、箭头符号卡. 3..胶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拿出不同形状的积木,请幼儿试着将这些积木堆高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块积木.从上往下数,再从下往上数.数积木时要求幼儿说出第一个第二个……. (二)教师贴箭头符号 师:从上往下数,这块积木是排第几个?如果从下往上又是第几个? 这块积木上是什么形状的积木?下面是什么积木? 为什么固定的一块积木,它的顺序排列却有不同? (三)教师改变排列方向,让幼儿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数一数,观察有什么变化? (四)连连看 引导幼儿将每块积木用线连到相应的数字上,再用颜色图卡排出相对应顺序的积木颜色. (五)幼儿作业 (六)教师评价幼儿作业情况. 活动二 活动名称:糖从哪里来

孔孟论学全文翻译

. 精品 孔孟论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说:“我十五岁在学习上立下志向,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三十岁做事合于礼,四十岁不受迷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五十岁了解自然的规律、法则,六十岁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七十岁做事随心所欲,不会超越规矩和法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危险。”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凭借什么被谥为‘文’呢?” 子曰:“敏而好学, 孔子回答:“(孔文子)聪敏又喜欢学习,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不以向比自己职位低,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为耻辱,因此称他为‘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 止,吾止也! 停下了,我就停下了;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 比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倾倒一筐(土), 进,吾往也!” 前进了,我就前进了。”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孟子说:“对大王的不明智,不值得奇怪。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冻它十天 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 (就)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王相见的次数太少。 吾退而寒之者至矣, 我退居在家把王冷淡到了极点,(那些)谄谀小人就趁机来到王的身边, 吾如有萌焉何哉? 我怎么能帮助他(指王)使他的善良之心萌发呢?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现在)下围棋作为一种技巧,(是)一种小技巧;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但不把心思用尽在学习上,是不能领会它的。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闻名的擅长下围棋的人。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让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心里面却认为有天鹅将要到来,想着(如何)拿起弓和箭去射击它。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虽然他与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了。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这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我对于《武成》,采用两三片竹简罢了。 仁人无敌于天下, 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敌人, 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凭借极仁道的(周武王)讨伐极不仁道的(殷纣王),怎么会血流漂杵?”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教学计划及备课笔记检查总结

教学计划及备课笔记检查总结 余河逸夫小学祝传江 5月25至27日,我参加了白帽中心学校组织的全镇教学业务检查,通过三天的检查发现了一些教师备课中的亮点,同时也看到一些不足之处,现就我所检查的南庄和白帽两学区老师的教学计划和备课笔记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划和备课中的闪光点。 大部分老师制订的各科教学计划项目齐全,对学情和教材的分析透彻、具体,注意了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教学进度安排合理。绝大部分教师备课都是按进度超前一周备课,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新颖,书写工整规范,并且有体会有反思。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位老师: 1、南庄学区徐声妙老师的备课笔记字迹十分工整,并且具一定的美感。特别是徐老师能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从网上搜集整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打印后粘贴在备课笔记本上,使教学内容大大的丰富,拓展了教材的空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足以见出徐老师备课的功夫之深。 2、白帽辅小徐观华校长写的课后反思非常实在,是在教学

实践中习得的真实课后随笔,真正做到了总结教学的成败与得失,对今后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3、南庄的余明夏、汪成林林老师,白帽学区艾明显、余登俊、李乙迪老师的备课笔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板书、反思等环节一应俱全,整个教学设计非常完整。 二、教学计划和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有的老师教学计划简单,没有进度安排,有些教师备课匆匆忙忙,内容简单,有的老师缺少教学过程的反思或是反思流于形式,部分老师备课笔记字迹略显潦草。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南庄学区近一半老师备课笔记中没有教研活动安排。 2、南庄徐声琪老师常识学科的教学计划过于简单和笼统,只有概括性的一句话。 3、南庄徐联华老师,白帽徐家英老师备课笔记简单,没有一篇详案。 4、南庄徐声全、黄银华老师备课笔记反思较少,白帽姜枝发老师没有写课后反思。 5、南庄徐声琪老师,白帽朱若琴、闵典九老师备课笔记书写稍显潦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