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解读中国战略大布局.

解读中国战略大布局.

解读中国战略大布局

在以经济为导向的这个世界中,作为经济血液的石油显然是生死犹关的命脉,世界石油的价格直接指导着这个世界经济的兴衰,石油的供应充足有否,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

去年8月国际原油价格打破一个接一个历史记录,直逼每桶50美元。价格上涨的速度引一场全球性的经济恐慌,许多专家们忧心忡忡地指出,油价如果在40至50美元之间长时期不退,就有可能导致全球性经济衰退,其规模可能与1973年、1979年和1990年的三次世界性石油危机相当。去年4月,中国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负责人张大伟说,200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近1亿吨,对境外石油的依存度达到36.5%,预计今年将超过1亿吨。由于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中国石油产量很难有大幅度增长。到201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达3.2亿吨,届时石油进口量将达1.6亿吨。石油需求在较大程度上依赖进口。2004年已经过去,外界认为中国原油进口已经直逼50%。

这个世纪将会是石油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对石油领域的竞争将会白热化。过去一个世界著名的战略家曾言道“谁控制了欧亚大陆的北部,谁就是控制了世界的心脏”。然而时过境迁,在今天的世界中呈现的却是另一副景象,有人说:“谁控制了世界石油的源头,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在这个世纪交替之间,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接连打了三场石油之战,用钢铁与鲜血的热战注解了石油的价值。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独霸,同时也是能源消费第一大国。据悉,美国平均每天消耗掉约2000万桶石油,占世界总需求量的近1/4。石油在美国的总体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将近达到一半,是美国经济血脉,其中一半以上依赖进口。世界石油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美国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是致命影响。美国进口石油量如此之巨大,而其实美国并不是一个贫油国家,美国的石油储量到2002年1月为止,已探明达220亿桶,在世界各国石油储量中名列第12位。可是美国仍需大量进口石油来支撑经济,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出美国的国家战略。有人认为美国故意不开采大量的本土资源,而是诉求以外,这个无疑就是美国长远的战略性考虑。

中国的石油危机到底到了什么程度呢?前年江苏与浙江闹油荒,就本人在浙江宁波地区所见,只见高速公路上停放着一辆接着一辆无法启动的柴油车,就是勉强开进加油站的车子,也是排着一溜长队,其实加油站根本就无油可加。中油公司的负责人摇着头说:“毫无办法”。可怕啊,就在去年广东又再现这样的油荒情景。我们中国的石油危机已经威胁到了脖颈,再进一步无疑就是全国物流停止,中国被停止。根据去年6月26日新华社报道说:“由于国际局势不确定因素增加,产油区局势动荡,加之中国石油进口来源、渠道单一,而中国原油储存设施严重不足,2002年全国原油储罐库容合计为3800多万吨,均是企业生产和经营性周转库容,理论储存能力不足30天。”不足30天的石油储备,直逼中国国家安全,试想我们万一需要武统台湾或者一场对外中等规模的局部战争,那么很有可能的后果之一,就是面临着国际性的经济制裁,也很有可能被超级大国所封锁,而到那时中国的经济将面临着彻底崩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陈淮说:“中国石油战略的重点过去是如何找油、采油。即使涉及走出去战略,一般也以参与勘探、开发和获取份额油为主。在中国新的石油战略中,重点应当放在如何全方位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化解市场的风险。”固然参与市场竞争是解决中国能源危机的方法之一,但这种方法

能解决中国的长远石油战略需要吗?显然在这个石油争夺越来越紧迫的时代,市场竞争也只能解一时之急而已,而绝不可能治本。于是乎中国的战略大布局呼之而出。

从近期中国的战略走向来看,我认为中国正在创造三大支点,这三大支点具有非常远大的远景目标,我将在下面逐条分析。

一、联合俄国

1992年12月,中俄两国领导人签署《关于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宣布双方“相互视为友好国家”。1994年9月,江主席与叶利钦总统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确定两国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4月,叶利钦总统访华,双方在签署的《中俄联合声明》宣布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01年7月,江泽民主席应普京总统的邀请对俄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共同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这些条约一张接着一张,一张更比一张确定双方关系的密切程度。而在去年,中俄两国一致性解决了存在的领土纠纷问题,中俄关系将会在将来更进一步发展,这个几乎是无疑的事实。

在2001年7月签定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第一条确定双方为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于第八条确定,缔约双方不参加任何损害缔约另一方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联盟或集团,不采取任何此类行动,包括不同第三国缔结此类条约。缔约任何一方不得允许第三国利用其领土损害缔约另一方的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于第十一条确定缔约双方反对可能对国际稳定、安全与和平造成威胁的行为,将在预防国际冲突及其政治解决方面相互协作。于第二十条约定,在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以及打击有组织犯罪和非法贩运毒品、精神药品、武器等犯罪活动方面进行积极合作。

这个条约虽然还不具有联盟性质,但就其的概括与意义来讲,已经接近于联盟。

二、拉拢印度

2002年4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印度总理辛格进行“历史性会晤”,双方已就边界问题达成协议,作出了解决两国根本性的矛盾的第一步。印度《亚洲世纪报》10日在头版的一篇文章中援引分析家的话说:“这次的握手将不会停止,似乎将永久地握下去。”

双方总理于11日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共和国联合声明》,确定了中印关系以后具体的走向。过后,印方再次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印度,并且被双方外交部门提上研讨。

这次访问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认为这是中印两大国进行密切合作的一个开端,更有认为其意义极其深远。

三、台湾问题与朝鲜半岛平行经营

以“六方会谈机制”作平台,使之美国与中国进行战略合作与对话。而以“六方会谈机制”作平台,从而再影响到台湾问题的解决进程,其中也有中国无法选择的外部因素,首先在日本与美国的《日美安保条约》与《周遍有事法》中已经不可避免地与之重合。

中国作为在东亚传统的地区势力,相对来讲对影响朝鲜半岛国家会容易点,我们可以看到,在六方会谈机制里,作为美日阵营的韩国,已经明显与那个阵营产生裂痕。而在中国台湾地区,最近也与大陆频繁地互动,和平统一的前景出现一丝转机。当然在“六方会谈机制”里台湾问题只是作为个暗棋在双方的价码中

走动,比如美国与日本就时不时地跳出来,暗助下台独气势,而期待中国在半岛问题上有所妥协。在地域上他们就是东亚一块,所以难以避免重合。

以上三点,就是中国现在正在走的大致战略走向,而其意义是:

一、解决台湾问题与稳定朝鲜半岛,是以“六方会谈机制”为平台进行角力,使之影响周围各国与各势力,化解半岛危机,离间韩国与美日阵营,从而把美日势力推到朝鲜海峡的对岸。为今后对南海的经营与保障海路原油线奠定基础。

二、北联俄国,使之中亚地区处于中俄两国可控制范围,以战略伙伴关系指导同进共退,这个是以“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作平台,尽量争取中国在东南亚方面与台湾问题解决的战略时间,不让西边发生大规模的干扰,保障西边石油进口与原油管道畅通,就是其目的。

三、南联印度,稳住南亚局势,逐步加深与印度的关系,期待与印度合作经营南亚,这也是一个争取战略机遇期的方法之一。从而解除中国南部的威胁,阻挡敌对国家对中国的合围战略。

经过这样的经营,我们就可以设想一下过后的战略格局。北边为俄国的领土,与俄国联盟显然北边无忧,西边是俄国的传统势力区域,有中俄联合牵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屏蔽敌对国家的势力入侵。南边与印度合作,使之敌对势力不能把印度作为遏制中国的对手,进而可以联合经营南亚地区,创出个双赢局面。而中国可以集中精力,直接在东南亚营造出自己的势力区域,再而在南海扭转领土危机。对于南海周遍国家的经营,中国显然也已经着手开始,这个在对菲律宾50亿美元贷款中可以看出一点眉目。然后借助中亚的中俄联盟从陆地进入中东,同时借助与印度合作,从海路进入中东,双管其下。

这些战略大布局,首先我认为原油就是这个指向的驱动力,围绕这个主干逐渐影响到世界格局的分配,这样的布局方式很实在,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成绩是:一,在“六方会谈”下,韩国已经与美日联盟出现裂痕。二,台湾问题出现一丝转机。三,中俄合作深化,在边界划定过后,北边相当安定,西边成为中国重要的原油管道进入口,在“上海合作组织”下面,军事合作也在积极地展开。四,与印度初步达成分界协议,双方签定联合声明,已经具有了一个相当良好的开端。在中国对于西南北三方的布局中,已经大致可以看出战略格局的轮廓,而在东边中国也有所收获,韩国与中国关系将更加依存,台湾问题也出现解决的希望。这些,就是中国正在走的或者即将走的战略方向,联俄联印屏蔽西南北三个方向,奋力经营东南亚,最后全面进军中东,而石油危机就是中国战略大布局的第一驱动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读

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得体会"四个全面"是由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奠基和催生的。它是国家宏观发展的大思路 治国理政的大手笔 更是深刻认识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大智慧。它是历史必然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觉性、创造性的完美结合 是在把握客观规律基础上做出的主动战略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 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种理论总是来源于实践 成长于实践 并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当前 我们的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人民群众有了新期待不少牵动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开始凸显。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这样的历史节点 我们迫切需要拿出一整套有机联系和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 来不断提高我们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四个全面",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意蕴深邃思想理论的提出 是对党治国理政方略的继承完善和发展创新 它深刻反映了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集中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期待 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 成为我们在新时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锐利思想武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 既有战略目标 也有战略举措 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这"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它有效地破解了当前我们当前面临的一系列时代难题彰显了"四个全面"这一思想武器的巨大威力。围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中央紧抓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围绕全面深化改革 近段时间以来一个个重大改革方案相继出台 一项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的重点改革举措陆续推出新一轮改革大潮磅礴起势、强力推进;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改革带来新的趋势和动态突破了既有法治治理的框架人们呼唤法治 在每一个案件中不断感受到公平正义;围绕全面从严治党 中央以作风建设开局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向"四风"问题开刀极大提振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凝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一"三步走"规划的总目标代表了中国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改革 无疑就是我们通往安定和谐小康生活的"

中国梦及其实现路径

中国梦及其实现路径 一、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将中国梦细化为以下四点: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4、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二、中国梦的意义 第一,中国梦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崛起、四个现代化,以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国家社会层面核心价值的高度概括和精练浓缩,有利于聚焦目标、明确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对面临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民来说,需要梦想激励、理想引领。中国梦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容易赢得老百姓的赞同,有利于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提升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坚定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第三,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事业而言,中国梦是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大学是一段追梦的岁月,大学生处于做梦的年龄,有着圆梦的期待;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深奥的理论大众化,把艰深的概念通俗化。用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更能为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三、中国梦的实现 第一,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在实现进程中需要制定长远目标、中期计划、当下任务,把最高纲领和行动方案结合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是现阶段中国人民的共同愿

“中国梦”及实现路径

“中国梦”及实现路径 一、【时事回顾】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顺利闭幕。全会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案;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大会期间,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选举张德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选举周强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曹建明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同时,选出了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根据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提名,决定李克强为国务院总理;根据国家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提名,决定了国家军委副主席、委员。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 这些人选,由中共中央建议,经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表决通过,作为主席团提名,提请各代表团酝酿协商。同时中共中央举行党外人士民主协商会,就建议名单向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理论分析】 十二届全国人大完成了各项议程顺利闭幕,体现了人代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想的可靠制度保证。 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各项决议草案,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直接行使最高监督权和最高决定权。表决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国家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行使职权。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摘要:进入新时期,国际格局发生沧海桑田之多重变化。中国和平崛起,革旧寻新,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在大战略视角下展开外交 战略的新布局,给世人展现出清新而强有力的外交新貌。当代大学生作为日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理解、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什么是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当代大学生的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更加全面的理解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大战略 一、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涵义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积累,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 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服务贸易第三大进口国和第四大出口国,从而为拓展外交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中国处于国内体制改革和外交战略转型的双重机遇期,需要研究如 何扮演大国角色,在经济实力和实际影响力之间实现有效的相互转化,构筑稳定的国际环境,进而实现国家利益。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外交既要有延续性,又要开拓新思路。十八大以来, 新一届政府更加强 调外交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在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和多边外交等方面进行整体布局,外交工作更加精细, 外交活动所要维护的国家利益更加复杂。[1]因此,在理论层面上强 化对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的认知是十分必要的。 1、“大战略”及“中国大战略”的概念定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狭隘的战略观念不能适应大规模战争的需要,人们对战略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进入20世纪20年代,随着科技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军队日益机械化,战争的前方和后方联系日 益紧密,战略家对战争的思考在空间和范畴上更加扩大,战略研究开 始进入经济、政治等领域, 大战略的概念应运而生。“大战略”来源 已不可考, 但最早系统阐述的学者是利德尔·哈特,他将大战略定义 为“协调和集中国家的全部资源用于实现由国家政策规定的在战争中

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蔡波学号: 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成才、成功的梦,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比渴望的强国梦。当前,作为大学生的我,更要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综合能力,为贡献祖国积累能量。 作为一名90后的理工大学三年级学生,我知道,要想实现强国梦必须先一步一步充实自己、强大自己。在大学里,我除了认真上课,学习专业知识外,还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代大学生承担历史的重任,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充满生命力的群体。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同学们要适应时代要求,自觉地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崭新形象。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勇于奉献的形象,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同学们生逢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极好历史机遇,理应树立起“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把为振兴中华作贡献作为自己不懈奋斗的目标!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当代大学生应当发挥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旧观念、最多创造活力的诸多优势,坚持追求真理的精神,不断夯实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掌握善于创新的技能,努力提高

持续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要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把握正确的方法论,努力做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先锋。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人民。没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就不能发展经济,更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社会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德”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不断发展的中国,观察日新月异的世界;用宽广的胸襟向历史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集体的“大我”之中,在维护和实现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过程创造个人的辉煌人生。 知行统一、脚踏实地。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将书本知识和实际行动密切联系起来,塑造“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良好形象。"知行统一”式和道德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能否做到言行一致,是他能否在立身处世等方面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任何人的相处中,既要重视言,更要重视行。要看他能否做到言行一致。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时时提醒自己,比如应该做的事情,认识到了,但是是否做到了;应该改正的错误,认识到了,但是否改正了。一个

中国安全与发展战略大布局——

中国安全与发展战略大布局—— “一带一路”、亚投行、控制南海 在中国大的战略布局引导下的世界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巨大变化,多极化撼动美国独霸天下的局面。解读中国关于世界发展与安全战略一系列重大决策及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中安特卫安全专家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国安全与发展的战略布局—— 一、“一带一路”大格局 习近平题为《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的演讲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共鸣,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思维新模式,点燃世界热情,欧亚经济时代来临。当今中国将通过“一带一路”引领欧亚人民重塑丝绸之路往日的辉煌。中国资本出口还将给‘一带一路’规划提供支撑,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将全球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联系纽带:如今,如何使本国参与这一“世界最大的经济带”并从中分一杯羹,成为亚非欧各国媒体最时尚的话题之一。“一带一路”是中国、东盟与欧洲联系的纽带,东盟发展离不开中国,欧洲中国合作更加紧密,“一带一路”建设横贯欧亚铁路的大动脉,将是欧亚各国的生命线。

产能转移:“一带一路”是中国走出去的代表性战略,是中国实力增长的必然选择。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经济总量发生巨大变化,但是过剩产能对未来经济发展出现了制约瓶颈。中国需要“走出去”实现产能转移,通过国内装备制造业海外投资建设,带动国内过剩产能消化吸收,国内企业在“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政策的扶持下实现产能转移,提高企业竞争力,“一带一路”这盘大棋激活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动力。而欧亚国际贸易有望采取人民币直接结算和廉价的铁路运输成本,为“一带一路”国家带来更大的经济发展机会。 和平稳定:缅甸军机误投弹中国境内导致平民死伤,中国政府刚柔相济低调处理,顶住压力避免对缅动武,不给美国打着保护缅甸人民的幌子实施干涉的口实。中国不怕动武但避免动武,动武可能给南中国海问题、“一带一路”将带来无法预测的变数。中国之所以运作原油从缅甸入境,就是为了避免过多依赖马六甲海峡。中缅共同出资建设的油气管道,若开战油气输送就将停止,导致我西南能源战略大布局功亏一篑。 海陆并行:“一带一路”海陆并行。在维护海上通道的基础上,开启更加便捷高效的铁路运输,既降低海上昂贵的运输费用,同时又可避免海运环境安全风险。围绕“一带一路”带来的交通便利,各国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本国特色经济。积极推进的欧亚大陆高铁项目,避免完全依托海上通道,配合国家大安全战略,保证海外贸易的持续稳定。海陆并行,两条腿走路才能更有效的保障能源大动脉的畅通。

中国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梦考试试题及答案 1.实现 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B A.四个现代化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______。 A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国家强大、民族振兴 C.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中国梦是 ______、现实的,也是未来的。B A.过去的 B.历史的 C.昨天的 4.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______的。 C A.大家 B.世界人民 C.每一个中国人 5.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______”。 B A.空虚 B.缺钙 C.缺失 6.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______,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A A.国家好 B.社会好 C.事业好 7.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______。C A.工作要求 B.工作准则 C.奋斗目标 8.______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也是引领我国工人阶 级走向更加光明未来的必由之路。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民族振兴 C.富国强兵 9.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______道路。 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民族复兴 C.富国强兵 10.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 A. 爱国主义顽强拼搏 B. 爱国主义开拓创新 C.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11.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______的力量。 B A.社会各阶层大团结 B.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C.世界人民大团结 1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____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A A.人民 B.自己 C.社会 13.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 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______,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C A.信仰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 B.制度自信、信仰自信、道路自信 C.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14.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______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 的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A A.中国革命历史 B.世界历史 C.中国历史 15.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______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 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B A.出人头地 B.人生出彩 C.历练磨难 16.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______上强大起来。C A.情趣 B.品格 C.精神

中国经济布局和战略

中国经济布局和战略 五大经济特区│三大新区│八大综合配套试验区 五大经济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社会管理难题 厦门经济特区:“创新”成为“热词” 汕头经济特区:创新发展理念建设幸福汕头 海南经济特区:创新特区体制机制推动特区科学发展 珠海经济特区:() 三大新区 重庆加快两江新区建设保障5年内打造“创新中心” 2010年07月10日15:08:49 来源:重庆晚报 为加快两江新区建设,保障实现其“创新中心”功能定位,(重庆)市科委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5年内预计使科技研发机构总数达100个,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000家。昨日(9日),记者从市科委获悉,力争到2015年,在两江新区新建30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建成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聚集国家级科研机构总部 据了解,今年起,两江新区将重点引进一批国家级大院大所、国内创新型大企业、跨国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和各类国家及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入驻,并设立地区总部。目前,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和长安汽车研发中心的入驻计划都已启动。 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还将在两江新区成立100亿的科技投融资集团,布局建设科技投融资大厦,引进20-30家国内外各类科技创业投资机构,完善银政企多方合作机制,以促成技术与资本高效对接。 布局十大产业示范基地 市科委还将牵头,围绕两江新区战略性产业布局,培育服务外包、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物联网产业创新、智能电网核心设备产业、装备制造业、动漫及创意产业、创新药物及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我们还将聚集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中心、技术市场、创新驿站等机构,开发西部最大的技术成果网上交易平台,实现技术、成果以及物权、股权、绩权等产权的网上交易。”该负责人说,其中,将重点新建或引进科技成果评估与交易中心,建立科研成果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市场培育、拓展服务机构及产权交易中心。 造科技企业孵化示范基地 该负责人说,两江新区还将设立市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大型科学仪器中心、科技文献中心及科技检测中心、质量计量检测中心等机构,建立一批新的微型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性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公共服务机构,使新区成为科技企业孵化示范基地。

互联网背景下华为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华为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日期:

互联网背景下华为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战略的种类之一,是对企业发展的谋略,是对企业发展中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在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企业的发展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家思考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涌进互联网市场的同时也鉴证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日益消亡,那么企业如何才能在互联网背景下转型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本文以华为公司为例,重点分析它的互联网发展环境下制定的战略,概述华为在发展的道路上是如何制定正确及有效的发展战略的,指出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并叙述华为公司在转型时期遇到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对华为所制定的发展战略进行建议。 前言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各个传统行业迸发出强烈的互联网转型意愿,互联网以及成为了企业最根本的商业思维。因此,互联网必须是一种内生的商业思维,今天,我们已经处在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中,也处于各种各样的信息的包围中,信息时代,对任何产业和任何企业,“Internet+”都会成为传统企业的创新焦点,或者说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要借助Internet来实现重构,驱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选取华为公司作为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应用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从行业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互联网行业发展的趋势、国内通信行业发展形势以及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华为企业在互联网转型时期面临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发展战略。最后,提出了对华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构想及建议。 一、企业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华为2015年度营业额为3900亿,在《财富》中世界五百强企业名列第315位。同时华

中国移动“大连接”新战略透视的深度解读

中国移动“大连接”新战略透视的深度解读 作者:通信行业营销专家梁宇亮 在中国经济转型趋势下,为响应国家“网络强国”、宽带中国、“互联网+”行动计划等重大部署,电信运营商紧跟国家“供给侧改革”战略,以信息化驱动工业化的发展,让数字化成为不可或缺的“新供给”,同时也是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移动积极响应与落实国家转型战略,推动4G和光宽带发展,助力5G与智慧互联网风口的到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大连接”战略。 中国移动提出的“大连接”战略是基于“可做”、“能做”与“想做”三方面的全局性考量和决策的。 中国移动提出“大连接战略”的背景在于(“可做”):一方面,中国移动原来的“三条曲线”战略(由语音战略到流量战略到数字战略)与数字化服务战略已不再适应持续发展的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的时代变化要求,同时过去的战略并未为中国移动新的盈利增长点指明方向(中国移动在数字化方面的优势早已被BAT等互联网巨头所获取,而整合成立的互联网公司和杭州研发中心并未为客户提升创新的数字化产品);另一方面,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与人连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中国的移动用户市场已完全饱和),语音业务不断下降且数字化发展遇到困惑的情况下,只有另觅出路。 同时中国移动核心高层敏睿地发现,虽然人与人的连接已经饱和,但是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才刚刚开始,特别是随着5G、物联网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将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状态,因而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将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盈利新的增长点。据权威机构预测,在连接规模上,到2020年全球总连接数将达500亿,其中中国将达150亿上下,比如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在有13亿人口,如果一个人带动自己周边十个设备:电脑、汽车、电冰箱、电视、家庭网关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等的连接,那么一个人就有10个连接点,中国市场就有130亿个连接,而这130亿个连接将为中国移动提供超过十倍市场空间的发展机遇。 中国移动推动“大连接”战略发展的的优势在于(“能做”):一、在4G用户方面,通过三年的4G发展,中国移动4G用户已达到5.1亿,还可转移4G用户有4亿,拥有我国近七成(69%)的4G用户,中移动已与全部主流品牌终端厂商进行合作,社会渠道规模突破70万家,预计2017年中国移动TD-LTE终端销量4亿部。这为“大连接”提供终端的基础;二、在家庭连接方面,16年中国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数达2000多万,占我国新增家庭宽带用户的64%,家庭宽带用户总数达到7325万,其中20M 带宽以上占比超过70%,这为“大连接”提供互联的基础;三、在网络方面,中移动已建成146万个4G基站,覆盖人口超过13亿,实现全国乡镇以上连续覆盖和行政村热点覆盖。这为“大连接”提供网络基础。四、用户习惯方面,从中移动数字化服务

几个有参考价值的社科类论文

项目名称: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刍议文化对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作用 来源: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小类: 社会 大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简介: 本文拟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认为:文化在人类各民族的发展 中起着灵魂的作用;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世界发展最快的时 代总是在文化的大繁荣之后。指出:在当下,必须大力繁荣中国文化并发挥它的灵魂作用,以 中国文化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详细介绍: 本文拟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认为:文化在人类各民族的发展 中起着灵魂的作用;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世界发展最快的时 代总是在文化的大繁荣之后。通过分析中国历史事实发现:在古代,中华民族因文化繁荣而国 家昌盛;近代却因文化衰落而国破家亡。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分析以及查阅国内外相关学者的论 述发现:中国文化不仅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论证文化在人类民族历史发展中所发挥的灵魂作用,研究中国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探讨 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思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 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性作用,通过对比说明西方“人欲”文化主导下的现实社会的不足,论证中国

文化的独特优势及其对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和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文化角度 出发,提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讨论文化对人类民族历史发展变化的影响。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指出西方“人欲”文化的不足与缺陷,突出中国文化的优异性,认为中国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针。探讨中国文化对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依靠中国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研究世界民族兴衰史上开辟一新领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言献策。 作品摘要 文化在人类各民族的发展中起着灵魂的作用,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性因素,世界发展最快的时代总是在文化的大繁荣之后。在古代,中华民族因文化繁荣而国家昌盛;近代却因文化衰落而国破家亡。以致于当今,社会上出现了全盘西化、民族文化死亡论等思潮。而诺贝尔奖得主们却一致认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原因是“人欲”文化主导下的西方世界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却产生了诸如世界大战、人伦道德丧失等严重问题,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中国文化是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更是人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针。经历史之世、致以为今日之用,同时面对当今西方反华势力鼓吹“中国威胁论”等丑化、西化中国的行径。无论历史经验的启示还是现实的紧迫需要,都要求繁荣、发扬中国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当下,大力繁荣中国文化并发挥它的灵魂作用,无疑将会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更可以借世界对中国文化的需要来引领世界的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实现中国的崛起。(收起)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未曾发表,在学校第九届“创新杯”比赛中获第二名。 参考文献 [1]刘桂生张步洲.《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9 [2]谭卫华、阎缨《论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张力》.云南:《思想战线》[N].2001.6 [3]陈勇勤.《从“文化力——管理力”角度审视历史上中西“思维模式——经济政策”》[N].《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11期[4]周瑾.《冯骥才:文华是一个民族的灵魂》[N]《人物素描》2005.10-28. [5]刘延东.《伟大的文化推进伟大的复兴》[N].北京:《人民日报》2005.10-13. [6]杨叔子.《弘扬民族文化推进自主创新》专题报告会.南宁[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90-391. [8]宣兆琦《论齐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山东淄博:《管子学刊》,2005.4. [9](法)罗素.中西文化之比较[A].一个自由人的崇拜[M].太原: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 [10]乐黛云.《多元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及文学可能做出的贡献》中国文化研究.2001春之卷(收起) 调查方式 向涉及该领域的老师、同学请教。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使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四个全面”既是重大的战略布局,也体现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近日,由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个全面”学习读本》隆重推出,该书首次全面、完整地解读“四个全面”的内涵和精髓,告诉读者这个战略布局为什么对于当下的中国如此重要。以下是内容摘录:

计算专题答案

压强、功、功率复习卷答案 专题一 1.AEFG;BCD; 2.3×106;1.5×104; 3.4:1;8:1 4.=,< 5.×104;4×104;6×104; 6.30 专题二 1(1)>;(2)=;(3)<; 2.<;=; 3.800Pa;1.6N;1500pa 4.>;>; 5.>;<; 6.<;>;=;> 7.20cm; 8.0.2kg;10cm;b 9.等于 10.(1)1.2×103pa;(2)1.2N;(3)0.09kg 11.>;> 12.<;< 专题三 1.CDFG 2.B 3.500N;手心手背均受大气压力; 4.1.5×105N,人体内气压也约为标准大气压 5.龙卷风内部流速大压强小,小于外界大气压 6.A 7.8,9,10,11 8.(1)8×104Pa,不会(2)吸盘内部有空气 9.(1)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增大;(2)轮胎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3)高压锅内气体温度不断升高,气体的量不断增大,压强增大;(4)乒乓球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5)开水壶内气体的量增大,压强增大 10.充满水; 11.(1)水银柱到水银槽表面的竖直高度;水银柱升高;(2)不会;不会; 专题四 1.1000J;200w; 2.200; 3.无法计算;11J; 4.25J; 5.2000w,8000J; 6.(1)0J;(2)200J;(3)100J;0J;(4)200J;180J. 90w;8.1500J,300w; 9.6×106;3×103; 10.(1)W AB=W BC;P AB

中国开始大战略布局

中国开始大战略布局,大陆真打台湾美国不敢干预 统一是中国目前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台湾的分裂消耗了中国太多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源,使得北京无法全力以赴地为自己更深层的国家安全利益进行更为全面的统筹与布局,也无法维护其伴随着贸易增长而日益膨胀的海外利益。 台湾问题貌似中美关系问题,实际上更确切地说:在台海和平或者说中国无战争能力和意图阶段,台海的政治格局更多地取决于中美台三方博弈;但当中国决心以武力收复台湾时,美国几乎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一个核大国直接对抗,以此来为台湾火中取栗——这并非实力不济,而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角度出发,与中国大陆直接全面对抗所丧失的直接成本和长远利益远远大于失去台湾所丢掉的利益。 这也就决定了美国的态度。既然只有在两岸无战争的情况下,两岸才都有求于美国,美国也才能更多的左右逢源谋取最大的利益;因此美国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就是不统不独、维持现状,并通过各种手段(利诱、威胁两岸双方)使这种局面尽可能长期地维持下去; 这样台湾才会倾倒在美国的面前,为美国提供便利。如此,便会使得大陆要消耗大量然而库存却有限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本维持现在的对立均衡关系,从而间接的达到遏制中国发展、并推迟由于中国发展而造成与其发生直接利益冲突的时间点。

而台湾对于美国来说真正的价值便正在于此。说白了,台湾对于美国是间接的战略上的非决定性的棋子,而远非现实的迫切的战术上的有决定性的王牌。国际政治正如博弈,只有手中有牌才能与对手周旋。对于美国,台湾就是这样一个待价而沽的战略牌,是长时间遏制中国的有效途径,但绝非唯一手段,更不是一旦失去就会造成重大国家安全威胁或全球战略倾盘的必杀。 从政治角度而言,台湾并无任何国际影响力,也不可能成为帮助美国谋求其自身利益的有效伙伴,这与日本有着天壤之别。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威胁国家的主体正从敌对国家向跨国意识形态团体(所谓的恐怖组织等)转变,美国在现期与远期同中国的合作比之台湾更为切实,对中国的政治依靠和互动也远大于台湾。毕竟作为有否决权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影响力和日益崛起的国家实力对美方来说更为重要。 与其直接对抗很可能威胁到美在其他地区更深层更重要的战略利益,可谓得不偿失。而制衡中国并非只有台湾才可担当,日本和许多南亚国家作为主权实体对中国同样可以产生极大的制约能力,为美国实现这一战略目的。所以台湾就其存在的意义而言,其不可替代性(经济学中的可替代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产品价值,政治实体亦然)远远不足以达到可使美国为其与中国进行全面对抗的程度。 从军角度而言,台湾也远非美国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首先,美国在台并无驻军和军事基地。虽然台可与美共享北京的军事情

2020-08-12中国大战略

2020-08-12中国大战略 近日偶得一报告,是兰德公司的中国大战略。因为是兰德公司的分析报告,所以要第一时间分析。 兰德公司发布的这份名为《中国的大战略:趋势、轨迹和长期竞争》(China’s Grand Strategy: Trends, Trajectories and Long-Term Competition)的报告,预测了中国在实现其2050年目标方面的可能。报告声称:美国必须要为中国的崛起做好准备。 - 报告分析了中国未来可能四种的结果。1、获得胜利。即中国实现了所有的战略目标;2、大国崛起。中国实现了部分目标,但仍然是世界第二大强国;3、经济停滞。中国主动或被迫放弃所有战略目标;4、经济崩溃。即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集中爆发。兰德公司的报告排除了未来中美两国关系改善的可能性,一厢情愿的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停滞是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该报告建议美国增加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军事资金,并提高联合部队的作战能力。 - 全文分为1、前言;2、引言;3、中国大战略;4、构筑未来;5、外交与经济; 6、重组国防; 7、未来场景。共7个部分

报告中提到的中美关系未来可能的三种关系。1、并行伙伴。2、大国竞争。3、各行其是。 - 兰德公司对中美关系双赢不认可,报告认为中国在制定战略目标方面已变得越来越清晰,中国关于这些目标最终中国与其他国家“双赢”的说法经不起推敲。同时,兰德公司提出美国方面,应在与中国寻求在不破坏其(中国)战略目标的前提下,处理好中美关系以获得竞争优势,并解决竞争所带来可能的军事冲突。在亚太地区控制地区现状的变化,并且不激化双方矛盾。 - 兰德公司的报告中并未把中国列为假想敌,同时却提到日本、韩国、菲律宾一线的军事人员将会面临更大的冲突风险。兰德公司在评述中美关系时认为,中美关系将会是一种长期对抗、合作、竞争的关系,军事冲突只是可能之一的选项,不是必然选项。 - 对于中美大战略的问题。兰德公司的报告指出很多学者质疑中国是否有这样一个大战略,显然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连贯的整体规划,只是历届中国领导人所制定的总体愿景和国家目标。事实上,另外一些学者坚持认为,美国也没有大战略(亚太战略),美国政府没有一份文件明确称美国大战略,但通过研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等政策文件和高级官员的讲话,可以从中推断出一个美国

中国重塑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

中国重塑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 中国新一届领导层上任之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长江经济 带等新区域战略陆续出炉,舆论、市场以及地方政府纷纷跟进。 然而,在各地争相靠拢各个新区域战略的同时,在舆论和市场纷纷热炒某个概念的同时,很少有人能说清这些区域战略背后掩藏着的新变化与新趋势。 对于新领导班子来说,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已经发生逆转,今年一季度全国各地陆续爆出经济增速远低于预期目标,经 济下行压力沉重。 1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带来经济飞跃,但其间产生的诸多问题却没有有效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提到: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 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过去的高速增长使得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升,同时也伴随着很多问题,比如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这‘三不’问题,这些问题怎么化解?”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社科院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表示,中央提出将改革作为新的发展动力,具体体现为在区域上寻找新的支撑点。 在新的改革形势下,国际市场萎靡不振,外需受阻,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而内需又与市场化改革密切相关。过去的区域发展格局之下,由于行政分割,地方经济一体 化推进障碍重重,加之各地地方保护主义,造成要素无法自由流动、资源无法合理配置,阻 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要扩大内需,打造全国统一市场,就需要对区域格局进行深刻调 整,由此就带来了新一轮区域战略的出台,这是否会重塑中国的区域大格局? 区域发展面临新形势 在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战略提出之前,中国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区域战略,而且形成了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西 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四大板块战略为主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在区域经济研究专家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实行非均衡战略,通过沿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实现邓小平所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 不过,中国区域战略并非一直如此。毛泽东时期,曾在论十大关系中将全国分为沿海和内地两大板块,实现均衡发展。在这种区域发展思路下,人为干预要素的流动和资源配置, 将一大批重工业项目布局在内陆地区,除了“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个重大项目外,后 续又布局了一大批工业项目,三线建设尤甚,将一大批项目布局在山区。 直至现在,这种区域布局仍在产生影响,中西部内陆地区的西安、兰州、洛阳、武汉等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呕心沥血、接力续写精彩纷呈的新篇章。2013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深刻论述的中国梦,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具有强大的时代感召力。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关键是选择正确的路径,就是要坚持中国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一定要坚持走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合理性、发展的规律性和胜利的必然性,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二、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指向具有一致性 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事实上,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现代化是整体的社会变迁,具有丰富内涵,除经济现代化之外,还包括政治民主化、文化现代化、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人的全面发展等。这也就是说,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是全方位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指向,与民族伟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实现途径

“中国梦”的科学涵与实现途径 摘要: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科学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关键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增强民族创新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建设适当的国防力量 关键词:中国梦;科学涵;实现路径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对“中国梦”的含义进行了阐述,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 年 3 月17 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总书记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涵,他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一、科学涵 党十八大以后,“中国梦”已经成为13亿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追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触动并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心深处的“中国梦”。一时间,梦想也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可能世界。每个人都拥有梦想,这里重点讨论的是关于社会的集体梦想。这种宏大梦想有两个重要旨归,它首先是关于整个社会和生活制度的想象,为全民构筑一个充满希冀的理想国,一个个人幸福的集体幸福;其次因为梦想所具有的号召力,它改变着人们的行为,导引着现实的方向,它成为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具有现实影响的一个政治问题,无论梦想是否实现,其作为影响现实的力量成为了现实的一部分。可以说,梦想是现实之势。 二、“中国梦”提出的历史背景 纵观世界历史不难发现,凡大国崛起阶段,都有一个明显标志,即以博大的梦想引领浩瀚的征程。当年的“英国梦”带动了工业革命以来“以科技拉动发展”

继续教育实现伟大中国梦学习读本(选修)93分

1.()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单选 ) A胡锦涛 B温家宝 C习近平 D李克强 2.()站在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高度,将“中国梦”明确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于2013年3月17日在新当选为中国国家主席之后,对“中国梦”的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 (单选 ) A胡锦涛 B温家宝 C习近平 D李克强 3.实现中国梦必须(),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单选 ) A走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 C凝聚中国力量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4.实现中国梦必须(),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 (单选 ) A走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 C凝聚中国力量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5.十八大报告讲建党100年的目标,是强调现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单选 )

A2010年 B2018年 C2020年 D2028年 6.从()讲,中国道路有八个方面必须坚持的内容。 (单选 ) A形态构成 B宏观规定 C实践领域 D基本要求 7.从()讲,中国道路是一个体系,由不同方面、层面的具体道路组成。 (单选 ) A形态构成 B宏观规定 C实践领域 D基本要求 8.中国道路的(),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单选 ) A总依据 B总布局 C总任务 D总战略 9.具体道路包括增强文化软实力,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的()。 (单选 ) A经济建设道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