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字时代下音乐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

数字时代下音乐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

数字时代下音乐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
数字时代下音乐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

数字时代下音乐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

摘要:我国进入数字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和新挑战。由于法律具有滞后性,我国著作权法已经不能适应我国飞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因此把第三次著作权法修改提上议程。本文通过对专家学者的理论成果进行综合研究,结合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我国音乐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同时通过对国外部分国家的音乐著作权许可制度进行研究,从而对我国音乐著作权制度需要如何完善和发展提出建议,使其不断革新以更好的解决日益复杂的著作权法律关系,促进音乐作品的传播和发展。

关键词:数字音乐;音乐著作权;录音制品法定许可

Abstract:As China enters the digital age,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but it also brings a series of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Because the law is lagging behind, China's copyright cannot adapt to the problems caused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refore, the revision of the third copyright law has been put on the agenda. This paper which

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alyzes the permission system of music copyright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ermission system of music copyright in some foreign countries,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erfect and develop the music copyright system in our country, and better solve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copyright legal relations, and promoting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music.

Key words: Digital music;Music copyright;Legal license

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不断进步、日新月异,新技术、新问题也随之涌现。随着我国进入数字时代之后,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增多。但同时,由于法律本身具有滞后性,我国原有的音乐著作权许可制度与当今信息时代的进步不相适应。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通过互联网传播和下载音乐作品成为常态,但是在数字时代下,我国相关音乐作品著作权许可制度并不完善,在立法和实践方面依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音乐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本文通过对专家学者的理论成果进行综合研究,结合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我国音乐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同时通过对国外部分国家的音乐著作权许可制度进行研究,从而对我国音乐著作权制度需要如何完善和发展提出建议。在2011年,我国国家版权局把著作权法

的修订提上了日程,并于2014年公布了修订草案的最终送审稿,这是我国著作权法实施25年来的第三次修改,著作权法此次修改的内容也在很多方面都涉及到了音乐领域。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第三次著作权法的修改作为背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我国数字时代下的音乐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

一、音乐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概述

(一)音乐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概述

众所周知,在著作权的发展过程中,音乐著作权制度始终是著作权问题中较为复杂,同时也是较富有争议的那一部分。一方面,音乐产业在当今信息时代得到了飞速发展,传播方式不断多样化,音乐作品的形式也个性多变。伴随而来的是音乐作品的创作人员,传播人员、使用人员等等,都在进行传播过程获益方式的尝试,同时试图去影响音乐著作权中关于利润分配方面条款的修订。在另一方面,著作权中关于音乐的规定更加晦涩难懂也更复杂,带来许可程序复杂化的弊端,许可的高成本现状与当前网络传播趋于无成本化的矛盾不断激化,我国当前音乐制作权制度在当前许可环境中无法有效解决音乐传播过程中的许可问题。

音乐领域的著作权法定许可主要指的是部分特定情况下,未经许可时依然可以有偿并合法使用音乐录制品的许可方式。1《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中第13条第1款规定了音乐作品的法定许可。从全球范围观察,这是一种开放的规定,有利于全球音乐事业的发展。该公约允许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著作权所有人进行音频录制的权利,并且这种开放的约定方式的确立具有一定的背景:第一,当时的社会条件和状况对音频录制作品的发展来说,面临着一个紧迫的问题亟需解决,它要求必须构建切实有效的音频录制作品法定许可法律体系;第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国情也各不相同,封闭式的规定要想得到大部分国家的认可是很困难的;第三,作为国际公约,应当为其各成员国提供通用性的普世性条约,使其各成员国能够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形制定符合本国实情的法律制度。但前提是不能违背公约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二)我国音乐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现状

随着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音乐由以往的通过磁带、唱片的传播方式,逐渐演变为通过互联网在电脑、MP3、手机等电子播放器中传播储存。由于历史传统原因,音乐产业在我国的基础比较薄弱,起步晚、发展慢。关于音乐产业的一系列制度也不够成熟。与之相反,英美等国的音乐产业相对较为成熟完善,为其保驾护航的音乐著作权制度也更为先进,所以我国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学习了西方国家的制度规定。因此,也存在着许可版税分配与大量的网络侵权等方面的纠纷,这就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著作权法律制度也要随之完善和发展,同时也需要各方利益主体遵守既定的法律法规。

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第39条第3款的规定2,以《伯尔尼公约》的相关条款为基

1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是指对已经发表的同时已经被制作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任何人都有不经过作者同意而去直接翻录或者另行制作为录音制品的权利,但是应当尊重作者的经济利益,同时支付合理的报酬。

2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

础蓝本和原则,同时参考了包括美、日等著作权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的立法经验。不同之处在于,我国《著作权法》第39条第3款有“但书”的保留条款,这是国外相关的立法体系中从未出现的,其条款本身设计不完善,具有明显的不足和很严重的问题,这是因为我国对“法定许可”的了解不够清楚、完善。这导致在我国的日常司法活动中,“法定许可”在许多法院和著作权人心中存在很深的不当理解。当前,我国《著作权法》面临再次修改,音乐产业的著作权人、立法部门、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的第46条发表了热烈的讨论。音乐界许多名人普遍对该条的法定许可条款表示不满,也有很多著作权人发出了质疑,包括高晓松、宋柯等认为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中的第46条会打击著作权人的创作积极性,最后立法部门在二稿中删去了这一条款。这一方面反映出,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我国著作权人已经有意识地能够运用法律去积极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音乐著作权制度规定与我国目前的著作权许可现状之间有着明显冲突。

二、国外部分国家音乐著作权许可制度概况

西方发达国家相较于我国的著作权立法完善水平更高,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程度也更为成熟,尤其是西方国家的音乐产业更是形成了成熟的发展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部分将通过对欧美各国以及日本的音乐著作权制度进行对比与分析,从而探索其他国家音乐著作权许可制度的借鉴之处,以及对我国音乐著作权制度的参考价值。

(一)美国

在《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6 年报告》中,相关数据表明,2005 年美国版权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远超出其他产业,规模高达13881.6亿美元,就业人数为1132.56万人。3美国版权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成熟的体制和规模,与此同时,美国著作权管理制度也随之达到了一个十分完善的程度。这要归功于美国发达的科技水平和成熟的商业模式。这都使得美国的著作权保护程度领先于全球绝大部分国家。

美国是采用法定许可的典型代表。著作权保护在很早就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在立法中也早有所体现,法定许可制度明确规定在1909年通过的《版权法修正案》中,这同样也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对“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的立法规定。4该法案最初创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护音乐著作权,它的目的是为了遏制唱片公司对市场的垄断。法定许可制度的设立对于音乐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这在当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音乐的传播和发展,另一方面,该法案对后来音乐产业模式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此制度一直保留至今。美国1976年《版权法》中第115条规定:“只要音乐作品的作者首次许可某一使用者对其作品进行机械复制和发行,那么,其他使用者便可无条件的

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3叶新,樊文静.2005年美国版权产业简析[J].出版发行研究,2007,2:66.

4即只要音乐作品的版权人自己使用,或者允许或默认他人使用其音乐作品进行“机械复制”(即制作录音制品),则他人就可以以同样的方式使用音乐作品,但应就每首音乐作品向版权人支付两美分的报酬。

获得同样的许可。”5这种禁止版权人拒绝许可的规定其实正是当今法定许可的渊源所在,与此同时,对使用许可所必须具备的内容进行的规定也在该条款中出现,该条款从被许可人的角度进行了规定,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被许可者应当填写通知文件来表示自己发行唱片的计划;(2)支付法定费用;(3)限定了使用方式的范围,即限定在作者最初授权的范围内。6

(二)日本

日本作为大陆法系的典型代表,无论是从法律系统,还是从法律条文的制定方面和中国都更相类似,因此,我国也更多的参考日本的著作权法进行本国著作权法的制定。

日本在许可制度的立法过程中,侧重体现强制许可,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日本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强制许可作为限制著作权的一种音乐作品的许可方式,它具体可以概括为:是按照法条的规定,相关管理部门可直接允许第三方对音乐进行音频录制,且不用经权利人任何形式的许可。日本《著作权法》在强制许可的条件和程序方面都是比较严格的。这种程序具体表现为:第一,申请人在进行申请许可之前,首先应当与版权所有人进行协商。第二,申请的前提是有正当理由,并且未能协商成功,否则不能进行申请。第三,在取得主管机关授权后,还需支付必要的使用费才能使用。因此可以看出,日本的强制许可制度的许可条件比较严格,并且具有十分严格的前置程序。

三、我国音乐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录音制品法定许可“但书”条款遭受诟病

在参考了美、日等著作权比较完善的国家的立法经验后,我国制定的《著作权法》第39条第3款,其中规定了“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但是,我国的规定与美日等国略有不同。第39条3款最后的“但书”条款的存在,这是国外相关立法体系中前所未有的。

设立法定许可制度的初衷是立法机关为了防止音乐市场上出现的垄断,防止唱片公司与音乐版权持有人通过以签订专有许可合同方式来垄断音乐市场。造成音乐制品价格的虚高。所以特意设定法定许可,以促进音乐作品更好的传播。

但是法定许可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允许音乐著作权人可以使用“不许使用的声明”的方式,进而排除该项“法定许可”的适用。那么某些希望垄断唱片市场的唱片公司一定会趁此机会增加授权许可费,迫使音乐作品著作权人发表“不允许使用声明”,这样一来,其他唱片公司就无法使用该音乐作品,从而达到了垄断市场的目的。毫无疑问,“法定许可”制度的初衷无从实现,也从根本上失去其应有的作用。7

(二)根据法定许可制作录音制品的方式不明确

在我国关于著作权的司法实践中,由于对“法定许可”的含义和界限没有明确的规定,法官在审理案件中也就没有法律条文可以参考。争议点在于,当一些音乐作品被制作成为录音制品后,唱片公司若想使用这些作品,应当聘用其他歌手将该音乐作品重新演唱录制,

5White-Smith Music Publishing Co. v. Apollo Co., 209 U.S. 1 (1908), p. 18.

6罗静.美国版权法中法定许可制度的审视-兼论我国《著作权法》相关条款的修订[J].湖南大学学报,2013,27(6):154. 7王迁.论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及在我国著作权法中的重构[J].东方法学,2011.6:56.

还是可以直接对该音乐作品进行翻录,而不需履行其他手续。此问题的具体操作在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没有具体的要求。但是,从立法目的方面来说,法律规定就是要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据此,通过法定许可制作录音制品,“重新录制”应该是其最为主要的方式,“直接翻录”也可以成为适用法定许可方式的一种,但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适用。而这也正是本次《著作权法》修改中应予以足够重视,并加以明确和界定的问题。

(三)付酬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著作权法》第28条中明确规定,当事人既可以约定使用作品的报酬,也可以直接依据国务院和著作权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结合其他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进行支付,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或者约定不够明确具体的,可以按照国务院标准。然而现行的《录音法定许可付酬标准暂行规定》为1993年颁布,其规定的音乐作品的版税率为 3.5%,此标准已二十多年未变,早已脱离了当今时代的收入标准。8过低的付酬标准一方面会损害音乐版权人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还会打击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积极性。

关于付酬机制,根据《草案》第48 条的规定,录音制作者应当向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提交使用费。但是,该规定并不能使音乐著作权人的担心得到减少,相反,因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延伸性管理,使得音乐人愈发恐慌,有人认为这项规定实际上剥夺了音乐人的议价权。最终还是因为我国有关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需要改善,尤其在当今数字时代下,音乐作品的传播如此便捷和迅速。例如,音著协就存在多项费用收不到位的情况。

(四)对“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的适用时间限制不合理

《草案》第四十六条引起许多音乐人的强烈反对,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内容中对“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的适用时间的限制不合理,其中规定的3个月的期限。从创作音乐作品到录音制作和发布,词曲创作者,录音制作人,唱片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权利人和唱片公司如果想要收回成本,并达到预期的效益,至少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草案》中规定的3个月期间显然不符合权利人和唱片公司的要求。

四、我国音乐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的完善

(一)删除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中的“但书”条款

法定许可制度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垄断,促进音乐事业的发展,其存在的正当性以及必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但书”条款的存在,使得这项法定许可在音乐作品权利人声明不许使用时形同虚设。“但书”条款是对权利人的权利尊重的一种表现,但是,这与该制度的设立初衷南辕北辙,因为法定许可制度的存在是以牺牲权利人的权利为代价,来促进文化知识的传播。我们分析该法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利,但是解决权力行使和权利限制之间存在对立之处,不应该是削弱法定许可制度功能,而应该是改善付酬标准和支付争议解决机制,从而更好地权衡权利人因权力被限制而带来的损失。因此笔者认为,此次《草案》中删除了但书的做法是十分正确的,也与国际通用标准相一致。

(二)明确根据法定许可制作录音制品的方式

目前来看,录音制品的制作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分别是“重新录制”、“直接翻录”。对于“重新录制”,知识产权学界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即自行聘请歌手对音乐作品进行“重新录制”的行为属于知识产权法规中的法定许可的范畴。对于“直接翻录”,是否也属于该范畴学界尚存在争议。因为这种方式涉及到的不仅是录音制作者对其录音制品的复制权和发行权,而且还有表演者对其表演活动的权利。

如果表演者以及录音制作者同意其翻录的行为,那么,“直接翻录”在法律的角度上与“重新录制”并无差异,也同样应该归属于法定许可的范畴。这一点官方也曾得出类似的结论。在“广东大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洪如丁、韩伟案”中,最高人民法院在判决中也指出:“一旦经过著作权人许可的录音制品公开,其他人如果想要再使用该音乐作品,另行制作、复制、发行,则不再需要经过原著作权人的声明许可,但应当向其支付价款和报酬。”在对《著作权法》进行修改时,在法律条文中要予以明确的规定,根据法定许可制作录音制品的方式包括两种,分别是自聘歌手对音乐作品进行“重新录制”,以及在取得表演者和录音制品制作者同意后对录音制品进行“直接翻录”。

(三)建立合理的付酬机制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条文对法定许可付酬支付的规定太过概括性,并且标准一直未变,存在着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无法适应的问题,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切实得到保障。因此,有关部门应当携手共同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国家版权局、立法部门,以及价格主管部门有必要参考相关的法律规定、行业标准,制定符合当今经济发展水平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定许可付酬办法。9付酬机制构建可以适用“先付费再使用”的制度,与此同时落实此次《草案》中提到的作品使用情况查询系统的创设,设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使版权人的应有权益得到保障。

(四)对“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的适用设置合理的时间限制

“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的适用,应当在著作权法当中设置必要的时间限制,这样既避免无序的翻录,也能维护原权利人的合法收益不受侵犯。然而,对于该期限的具体设定,既要考虑市场对法定许可的利用需求,也要保障权利人和唱片公司的权益,平衡各个方面的利益冲突。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对于该期限的规定均为6个月,相比而言,日本的《著作权法》中设立的期限则是长达3年之久,毫无疑问,这是从唱作人回收成本,同时对创作进行鼓励的角度出发考虑的,这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相当有利的。我国2011年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在规定此期限时,也应借鉴其内容。

上世纪的实体唱片时代,某些大型唱片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进行行业垄断,这可能导致音乐的传播发展受阻。为了防止这一局面的出现,就有了音乐作品的法定许可制度的出台。在当代社会之中,这一制度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制度意义和价值。在当今社会,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设备的普及等等,让原有的音乐著作权许可制度,渐渐与新的社会现实环境之间产生了断层。音乐著作权人,如创作人员、

表演人员、唱片公司,他们根据著作权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当下我国应不断革新,给我国的著作权法的法定许可制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完善的著作权法律制度也会催生音乐产业的腾飞和发展。立法者应充分考虑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现实情况,并结合专家对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分析,同时借鉴国外法律和经验,制定合理可行的制度,从而更好地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音乐作品的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革新. 现代著作权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65-168.

[2]吴汉东等.知识产权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00-211.

[3]王迁.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保护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33-139.

[4]熊琦.音乐著作权许可的制度失灵与法律再造[J].当代法学,2012,5:3-10.

[5]李永明,钱炬雷.我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许可模式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 2008.6:45-53.

[6]熊琦.著作权法定许可的正当性解构与制度替代[J].知识产权,2011.6:38-41.

[7]熊琦.著作权法定许可的误读与解读——兼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第46条[J].电子知识产权,2012.4:37-40.

[8]王迁.论制作录音制品许可及在我国著作权法中的重构[J]东方法学,2011.6:50-58.

[9]罗静.美国版权法中法定许可制度的审视——兼论我国《著作权法》相关条款的修订[J].湖南大学学报, 2013.27(6):154.

[10]徐词.“我就要来保护你”?——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陷入争议漩涡[N].南方周末,2012.4:19.

[11]杨美琳.音乐作品法定许可录音制度之我见——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46 条之立与废[N].保定学院学报,2013.3(2):35-40.

[12]叶新、樊文静编译.2005 年美国版权产业简析[J].出版发行研究,2007.2:27-33.

[13]宋学萍.我国网络环境下音乐作品著作权许可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

[14]翟维玲.网络环境下音乐著作权许可制度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5.

[15]严俊清.数字音乐作品的著作权许可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5.

[16]徐昭晖.论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2.

[17]熊琦.著作权集中许可机制的正当性与立法完善[J]法学.2011,8:101—110.

附录

数字化全面促进营销新时代

数字化全面促进营销新时代 在网络技术和数字交互技术不断成熟的情况下,数字营销越来越受到广告主的青睐。根据传播易介绍,数字营销借助互联网络、电脑通讯技术以及数字交互式媒体实现的一种新的的营销方式。数字营销基于明确的数据库对象,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比如电话、短信、邮件、网络平台等数字化媒体通道实现营销精准化、效果可量化、数据化。属于高层次的营销活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业内人士预测,数字营销将会成为市场营销中的王者。 数字营销的广告派是从传统广告中衍生出来的互动广告业务。其生存及发展依赖的是互联网广告的兴起。由于互联网广告资源分散的特殊性,互联网广告代理公司逐渐兴起,并且抢占了大部分互联网广告资源而逐渐发展成为数字营销公司。这些数字营销公司主要通过整合资源,提供数字营销方案,出卖互联网广告资源为生,逐渐形成了数字营销发展的主要的分支。 传播易还提示,除了有广告派之外,数字营销在公关方面也要重要的作用。传统公关向来讲究的是策略,而网络技术和数字营销为公关带来了不同的展示方式。通过数字营销,公关策略的展示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出现了更多的机会。 目前在传播易平台上,不少广告主都开始活用数字营销的方法为公司和品牌作推广。例如在微信上大火的H5互动游戏体验,这就属于数字营销中的广告派。通过微信展示的H5页面,受众不仅可以接受商家或者企业的目标广告,而且可以通过互动体验增强与企业及品牌的互动关系。这样的模式更有利于吸引目标消费者的关注,甚至促进互动分享。 当然,传播易也提到数字营销的发展仍然存在不成熟的现象。例如早前流行的网络水军、搜索引擎推广的作弊技术等等,这些都是数字营销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但是无可否认的,在这些问题扩大影响到行业发展前,数字营销的更新已经对这些问题作了有效的整顿。 现代社会的数字化成程度越来越高,也不断有人提出要加快社会的数字化进程。在营销行业应用数字技术,是未来广告营销行业发展的方向,务必要紧紧把握。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国内就业前景分析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技术的火热,很多人开始了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 2018 年1 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gao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新加入了数据结构、人工智能、开源硬件设计等AI 相关的课程。这意味着职场新人和准备找工作的同学们,为了在今后十年内不被淘汰,你们要补课了,从初中开始。 但时光一去不复返,对于已经升入大学,但还没有接触到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小伙伴又该怎么办呢?面对诱人的就业前景,正在向你招手的大好机遇,怎么能不心动?怎么能不想踏入这两大行业? 据数据统计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行业风口的人工智能,在中国人才缺口将超过500 万人,而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数量目前只 有5 万(数据来自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 并且目前岗位溢价相当严重,2017 年人工智能在互联网岗位薪酬中位列第三,月薪20.1k,如果按照普遍的16 月薪酬计算,那么人工智能在2017 年一年的薪酬就是2.01*16=32.16 万。那么再来看一组2018 的薪酬数据:

所以如果你对自己的专业/工作不满意,现在正是进入人工智能ling域学习就业/转业的绝佳时机。 在面对众多的数学知识和编程知识里,自学会让大家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因此,课工场成都基地大数据培训教育学院2018 重磅推出大数据人工智能课程,采用“T”字形的思维,以大数据的深度为主,以机器学习、云计算等作为宽度,相辅相成。成就无数大学生进入大数据人工智能ling域的梦想。 此外课工场成都基地大数据课程定期组织与一线名企的工程师进行面对面的就企业当下的项目讨论与研发,进而验证所学技术的正确方向。从宏观上讲述了大数据的特点,商业应用,发展和职业前景。然后对主流数据技术和生态圈进行了介绍,了解其他和大数据技术之间关系,然后对不同类型的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系统,解决方案和行业案例进行剖析和讲解。 以北京的中关村、西二旗等IT 公司密集的公司为技术背景,数据来源于一 线互联网公司的源数据,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并严格把控实际项目的前瞻性,如:Spark 的版本迭代,机器学习中的算法革新。学员实战项目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放眼全局,排查技术难点,既能独立思考,又能组织团队开发。 希望能帮到大家。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

*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有人说, 21世纪是信息科学时代, 也有人说, 新世纪是生命科学时代。但是, 工业要发展, 人民生活要提高, 要建厂房、造住宅, 要挖隧道、架桥梁。因此, 土木工程将继续发展。 那么, 21世纪的土木工程将如何发展? 土木工程在世纪将引进更多的高新技术,促进提高、创新和发展的同时, 它发展2中将保持其自身的特点, 不可能完全偏离已有的方向。因此对中国土木工程发展现状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认识现状, 才有可能预测未来。 * 一、我国土木工程现状 *中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没有停过,且发展很快, 尤其在改革开放年间, 发展极为迅猛, 几乎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新的高楼大厦、展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 数量之巨, 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高层建筑 *2、台北101大楼 *被称为“台北新地标”的台北101大楼于1998年1月动工,主体工程于2003年10月完工,高508米。有世界最大且最重的“风阻尼器”:一个悬挂在大楼内部楼顶的重达660吨的铁球,为了在台风到来时保持平衡,还有两台世界最高速的电梯,从一楼到89楼,只要39秒的时间。它保持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梯的纪录(每小时60.4公里)。 *在世界高楼协会颁发的证书里,台北101大楼拿下了“世界高楼”四项指标中的一项,即“含塔尖最高建筑结构建筑物”(509米)。 *3、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是一幢以办公为主,集商贸、宾馆、观光、展览及其他公共设施于一体的大型超高层建筑,位于浦东陆家嘴,与金茂大厦相距仅40米。工程总建筑面积377300平方米,塔楼地上101层,地面以上高度为492米。它拥有世界上最高的观景台、一个五星级豪华旅馆,以及零售空间。同时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也在“世界高楼” 四项指标中的两项,即“不含塔尖顶层顶板高度”(487米)和“最高使用楼层高度”(474米)超越了台北101大厦,获得了世界高楼协会颁发的证书,跃居摩天大楼榜首。 *4、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 *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美芝律,高88层,是当今世界名冠的超级建筑。巍峨壮观,气势雄壮,是马来西亚的骄傲。它曾以451.9米的高度打破了美国芝加哥希尔斯大楼保持了22年的最高记录。这个工程于1993年12月27日动工,1996年2月13日正

数字化时代的营销策略

数字化时代的营销策略 制定营销策略特别困难,因为正如我之前曾指出的,规则已经发生了变化。二三十年以前,品牌主要竭力营造声势,“提高知名度”;而现在,它们需要营造引人入胜的体验,以便吸引消费者。 史蒂夫?乔布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毙掉差的创意还不够,还得毙掉好的创意。那是因为,好的策略有赖于做出选择;而这不仅仅需要智力或者甚至直觉,还需要坚持原则,这也是乔布斯最常被忽视的素质之一。制定营销策略特别困难,因为正如我之前曾指出的,规则已经发生了变化。二三十年以前,品牌主要竭力营造声势,“提高知名度”;而现在,它们需要营造引人入胜的体验,以便吸引消费者。然而,原来的任务并未消失。我们仍然需要打电视广告搞店内促销,派人参加展会以及散发营销手册。而现在,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驾驭由算法、应用和设备组成的一个全新世界。为了迎接新挑战,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战略思路、新的观念和新的组织。明确目标过去,营销策略专注于销售漏斗模型(sales funnel model)(见图1)。你获得人们的注意力,向他们宣传你的产品或服务,说服他们为何这是他们的第一选择,然后促使他们实际购买。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重要步骤,但其想法是,你把越多的人投入漏斗前

部,最后从漏斗后部出来的也越多。虽然这一模式并非百分之百准确,但也足够正确,20世纪的那些伟大品牌就是遵循这一基本原理树立起来的。现在,这种模式已经失效。今天搞一场吸引眼球的电视营销活动,消费者不会涌向实体商店,而是涌向互联网。他们的活动会留下数据痕迹,而你的竞争对手在消费者下单购买之前,可以利用这些数据痕迹,传达颇具竞争力的营销信息,从而重新锁定你的消费者。所以,如果花钱打造品牌知名度,随后一走了之,那么最后的得益者极可能是竞争对手,而不是你自己。在数字化时代,营销人员必须把注意力放在三个核心业务目标上:知名度、销售和代言,从而将重心由吸引注意力改为留住注意力。虽然有较为复杂的购买路径模型(path-to-purchase model)(见图2)可供使用,但我发现,复杂性常常掩盖原则。除非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认识,否则过于复杂只会毫无结果。知晓、销售和代言等简单的度量指标可以让你准确地大致了解品牌的健康状况、你如何最有效地改善健康状况。在一些消费者高度参与,销售周期又比较长的营销类别,考虑和忠诚也能起到作用;但是有研究表明,忠诚尤其会造成误导。最重要的是,明确营销目标是个分析过程,而不是概念过程。你不是竭力要了解“消费者心态”或“品牌精髓”。虽然这些活动对于明确品牌定位、制定执行概念来说很有必要,但它们在业务策略的谈论中并不占有一席之地。你想知道的是

21世纪是信息时代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information age, it symbolizes that the humanity stride in the epoch. But this time most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 is the network popular and the rapid popularity. The Internet is affecting and is changing people’s study way and the working by the unprecedented spe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rol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es. The traditional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course does not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non-obstruction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Students’ elaborative facu lty has not been well developed. The Internet in secondary school has not been fully us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as an educational tool to instruct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To show both the 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and discuss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ew method. Key word: network teaching network environment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它象征着人类的时代跨越。但是,这一次最显着的特征是网络的迅速流行和普及。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学习式和工作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无障碍的课堂交流环境。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网络教学在中学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利用因特网作为一种教育工具,来指导初中英语教学。同时还探讨了这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讨论了新方法意义的。 关键词:网络教学网络环境初中英语 Outline First, a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of network teaching 1.1 Definition of network teaching 1.2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teaching 1.3 purpose of network teaching 1.3.1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network teaching 1.3.2 the superiority of network teaching 1.4 How to network teaching 1.4.1 prepare for lessons before class and enhance interest in learning

微博营销数字化时代的新策略

当前,伴随着生活的数字化时代时代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鲜“玩意”。微博,正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 一,什么是微博? 微博,即(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以及各种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着名的微博是美国的,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推出“”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度人物更是将微博客放在了封面! 微博和其他工具相比,更加的简单易用: 首先,相对于强调版面布置的博客来说,微博的内容组成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没有博客那么高; 第二,微博开通的多种使得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

第三,相对于博客来说,用户的关注属于一种“被动”的关注状态,写出来的内容其传播受众并不确定;而微博的关注则更为主动,只要轻点“follow”,即表示你愿意接受某位用户的即时更新信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于商业推广、的传播更有研究价值。 同时,对于普通人来说,微博的关注友人大多来自事实的生活圈子,用户的一言一行不但起到发泄感情,记录思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维护了。 微博自出现以来,迅速的发展,不仅仅是上述原因,还有其他方面,比如:新鲜感,特别是年轻人,喜欢冒险,喜欢尝试,所以大多是新鲜事物的忠实粉丝:再比如,心理方面,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希望自己得到关注,而这种可意将个人的感情发布到一个开放的空间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指导自己,分享个体的感受,会是个体得到更好的快感,而微博,正式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同时,这样子成名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根据用户微博用户的规模,行为习惯及心理特征,可把微博分成两大类,个人用户和机构及组织。其中,个人用户又可以分成普通用户和名人(娱乐、体育等明星,企业领导人,媒体人、学者和其他业内知名人士)。而机构及组织,可分为公司,公益机构、慈善组织,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 在新浪微博人群中,现暂选取普通用户,及公司这两个对于微博营销有较大影响的群体,进行分析 1.普通网民 概述:指非机构类,组织类及名人类的一般性普通微博用户。 规模:新浪首席执行官曹国伟透露,目前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两千万。 群体特点:人群年龄跨度大,年龄范围为10—60岁,其中以18—35岁的青年,中年为主

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74268915.html, 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作者:徐卓函 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33期 摘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今天计算机学科的两个重要的分支。近年来,有关大数据和 人工智能这两个领域所进行的研究一直从未间断。其实,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联系千丝万缕。首先,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依靠人工智能,因为它使用了许多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方法。其次,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必须依托大数据技术,需要大数据进行支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未来人工智能会有哪些创新和发展,大家拭目以待。 关键词: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挖掘机器人人工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030-02 1 什么是大数据 1.1 大数据的定义 大数据是一个数据体量和数据类别都十分庞大的数据集。这个庞大的数据集,我们今天还无法用传统的数据库工具对它的内容进行获取和处理。整体概括起来,大数据具有数据类型多、数据规模大、数据真实性高、数据处理快等四大特征。 大数据的特征:第一,是指数据类型非常多,它的数据来自多种数据源,而非单一的一种数据源,数据的种类和数据的格式日渐丰富;第二,是指数据规模非常大,通常在10TB左右,规模非常庞大;第三,是指数据的真实性非常高,一些新的数据源渐渐兴起,打破了之前传统的数据源,今天的企业愈发需要这些有效的信息,以确保其真实性及安全性;第四,是指数据处理的速度非常快,能够做到数据的及时快速处理。 1.2 大数据的发展历程 “大数据”一词最早提出的是麦肯锡研究院于2011年发布的研究报告《大数据》。之后,经美国高德纳公司和美国一些科学家的宣传推广,渐渐地大数据概念开始流行起来。 大数据发展的萌芽期,是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此时处于数据挖掘技术阶段。这一时期,随着数据挖掘理论和技术的一步步成熟,已开始有一些与商业相关的智能工具开始被人们所应用,如专家系统、数据仓库和知识管理系统等。 大数据发展的突破期,是2003—2006年,此时处于自由探索非结构化数据阶段。这一时期,非结构化数据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此时,可以以2004年Facebook 的创立为标志,此时是大数据发展的突破期。

卢俊卿: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商业文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思想理论也发生了积极转变。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经历了两次管理中心的转移,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 中国企业管理中心经历了三个时代。20世纪80年代时,属于短缺经济时代,所有产品不愁销路,企业管理以产品为中心,以生产为导向。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逐步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要越来越多元化,于是企业管理过渡到了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才是竞争力的核心,于是进入了一个争夺人心的时代,而管理重心也转移到了以人才为中心,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是打造能够不断满足员工幸福感的幸福企业。 1.以产品为中心的时代 以产品为中心的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各种产品的短缺,基本上就是“工厂生产什么,顾客就买什么”。 这个时代在美国是出现在上个世纪初,以汽车为例,市场处在供不应求状态,亨利·福特就曾傲慢地宣称:“不管顾客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我只有一种黑色的。” 这个时代在中国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代,那个时候,很多产品没有品牌,也没有营销,你想买甚至还要托关系、要指标。 我们都曾记得那个时代,很多工厂叫做:食品一厂、国绵二厂、机床三厂、自行车四厂……不管谁买我的钢筋、钢材、水泥、冰箱、电视机,都是一种标准,只要能生产出来,无论质量好坏,都不愁卖,都能赚钱。 产品短缺的时代,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商品的可选性小,是典型的卖方市场。那个年代,工厂根本不考虑顾客的感受,而只关心产品的数量和成本的高低;那个年代,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赚的钱越多。

微博营销数字化时代的新策略完整版

微博营销数字化时代的 新策略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当前,伴随着生活的数字化时代时代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鲜“玩意”。微博,正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 一,什么是微博? 微博,即(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以及各种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着名的微博是美国的,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推出“”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度人物更是将微博客放在了封面! 微博和其他工具相比,更加的简单易用: 首先,相对于强调版面布置的博客来说,微博的内容组成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没有博客那么高; 第二,微博开通的多种使得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 第三,相对于博客来说,用户的关注属于一种“被动”的关注状态,写出来的内容其传播受众并不确定;而微博的关注则更为主动,只要轻点“follow”,即表示你愿意接受某位用户的即时更新信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于商业推广、的传播更有研究价值。 同时,对于普通人来说,微博的关注友人大多来自事实的生活圈子,用户的一言一行不但起到发泄感情,记录思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维护了。 微博自出现以来,迅速的发展,不仅仅是上述原因,还有其他方面,比如:新鲜感,特别是年轻人,喜欢冒险,喜欢尝试,所以大多是新鲜事物的忠实粉丝:再比如,心理方面,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希望自己得到关注,而这种可意将个人的感情发布到一个开放的空间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指导自己,分享个体的感受,会是个体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在许多产品或系统中,有或者没有嵌入式系统就成为两化融合有无的标志,甚至是两化是否深度融合的标志,而没有工业软件,也就没有两化的融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在提及两化深度融合的战略选择时一针见血地指出。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时下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焦点和热点。无论是国家的战略决策、专家学者的理论探讨,还是工业企业的现身说法,都绕不开我们所置身的、日新月异的信息化革命。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信息技术、信息革命、信息化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演进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从数字化开始,向着网络化、智能化的高端方向发展。其中,嵌入式系统和工业软件获得了业内专家的一致青睐,被认为在信息化革命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是破解两化深度融合的两大着力点。 数字化浪潮开启融合之路 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开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就已经拉开了历史的序幕。从“信息化1.0”到“信息化3.0”,风云突变的信息化进程也开启了传统工业化的智能化之路。 “显然,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工业化时代。”周宏仁表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从数字化开始的。“迄今为止,我们在两化融合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大部分都是以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为基础。” 究竟什么是“数字化”呢?“简言之,数字化,就是计算机化,‘信息化1.0’即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周宏仁介绍道,数字化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51 年,美国普查局利用世界上第一台商用计算机去做人口普查报告,数字化使得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业务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有了极大地改善。 “当代的信息革命本质上是一场信息数字化革命。信息化的进程是从数字化开始的。”周宏仁称,虽然以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化2.0”时代已经到来,但数字化的进程还远远没有结束,人们还在追求更高的计算机处理速度和更大的存储容量。 业内专家认为,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数字化时代的结束,相反,网络化将数字化的威力近乎无限放大,对人类的主要贡献也不仅体现在经济和管理领域的变革,更体现在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变革。 周宏仁高度评价了网络化时代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他称,网络化对工业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将使信息传递的更快、容量更大、质量更高。“而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智能化对工业化的发展和进步开始发生深刻的影响。” 周宏仁此处所提及的“智能化”,即当前我们所置身的、有着蓬勃发展潜力的“信息化3.0”。可以说,智能化是继数字化、网络化之后,人们对于充分发

21世纪是一个大健康时代

21世纪是一个大健康时代 21世纪是一个大健康时代。人类将追求心理、生理、环境的完全健康。富裕起来的中国百姓,面对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越来越懂得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它胜过银行里高额的存款,以及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重视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无论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还是社会发展的参与和成果的享有,必须以健康为前提。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都无从谈起,追求健康就是追求文明和进步。追求健康是社会发展和民族强大的保障。展开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是关系到子孙万代的伟大工程,是中国老百姓迫切的需求。 一、健康的定义 1、定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世界保健大宪章中对健康做了如下定义:"健康不公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1)身体无病:是健康的最基础条件。 (2)生理健康:心态决定了人生的一切,良好的心理是一切的保证。 (3)生理健康:维持机体各组织的细胞,功能协调作用完善。 (4)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今社会的三大特征:"速度、多变、危机"对策:"学习、改变、创业"。 2、健康的十条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的压力而不感到过份紧张,你可以从事你渴望做的一切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3)应变能力强,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4)对于一般***冒和传染有抵抗能力。 (5)体重标准,身体匀称,站立时身体各部位协调。 (6)眼睛明亮,反应敏捷无炎症。 (7)头发有光泽,无头屑或较少。 (8)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10)善于休息,睡眠好。 二、疾病与寿命 1、人类的理想寿: (1)根据生物学的原理: (2)哺乳动物的寿命是生长期的5-7倍,人类的生长期用最后一颗牙齿出来的时间(20-25岁)来计算的。因此人的寿命应是125岁到175岁,平均150岁。最低也应该是100岁。0-60岁为生命的第一个春天,播种耕耘,辛勤劳作。61-120岁是生命的第二个春天,金色收获,温馨从容。 (2)人类寿命的变化: 国人的平均寿命由解放前的35岁一跃上长为2000年底的71岁。过去:人活70古来稀。现在:活到80不算老,70还是正当年。 几种动物生长期和寿命 我国历代人的平均寿命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

初中数学课件制作对软件的选取 湘西州永顺县民族中学,尹岩贵 摘要:多媒体课件教学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如何利用课件 制作平台来制成高效可行的课件,首先要了解常见的制作软件优点与不 足,其次根据独立的自然科学——数学内容合理、恰当的选择,制作成 生动、活泼、形象的教学课件。 关键词:数学,课件制作,制作平台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人类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1]。 对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的多媒体信息进行集成性处理的技术能对语音、图象、视频、动画等进行数字化技术处理,从而使集成的多媒体信息在本质上具有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的特征,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新颖性、艺术性、趣味性等特征,并能以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生动逼真的形式再现.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能为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眼界,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改善学生的认知方法,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中小学教师工作的重心之一。多媒体课件教学是现代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制作是我们每一位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现将制作课件平台

(Poerpint2003,Authorwar7.0,FlashMX,几何画板)与初中人教版《数学》内容相结合,针对数学内容恰当的选取制作软件。 一、制作课件常见的平台特点 Poerpint2003是一个幻灯演示文稿软件,是Office2003家族的一个成员,全中文化的操作环境,易学易用,适合制作上课用的演示型课件,这种课件可以随着讲授者的逐步讲解,一步步演示和出现各种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而且配有声音,可谓图文并茂,动静有致。不足之处是其动画效果与交互性较差;Authorwar7.0是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一个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它能灵活自如地引用外界已处理好的文字、图象、声音和视频等绝大部分多媒体元素,然后再根据创作者的意图将这些元素联接起来加以变化,最终形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演示作品。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其强大的组合功能,但它的操作与制作方面比Poerpint2003要复杂的多;FlashMX中的动画具有使物体自动缩放、旋转、变色、变形等功能,只要给出对象的几个关键画面,系统就会根据要求在各个画面之间自动形成平滑的动画,使动画制作更轻松,其交互功能也很强大;“几何画板”是数学专业教学平台软件,它能够动态地表现出对象的几何关系。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几何图形的动态化和“形”与“数”的同步化,在平面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它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利用它来画几何图形也更方便[2]。 二、人教版初中《数学》内容 概括起来可分几个大部分:数与式(实数、代数式、不等式、方

浅谈对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认识 光环大数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74268915.html, 浅谈对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认识光环大数据 浅谈对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认识_光环大数据。最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 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 在人工智能路上有很多关键人物不能忘记,图灵不能忘记。计算机领域特别重要的一个奖图灵奖,其他学科有诺贝尔奖;诺贝尔时代没有计算机,后来有了计算机以后,大家就想计算机界也应该设一个和诺贝尔奖相当的奖,这个奖就是图灵奖,现在全世界一共65个人得过图奖,姚期智教授,是华人当中唯一得到图灵奖的。 人工智能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工业、航天、商业都有应用,并且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打开手机中的Cortana或者Siri,这就是AI的产物。要知道,在几十年前,这种超前的技术是不受认可的,教授相关课程的学校也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数据的积累和应用。高容量存储设备丰富了数据量的留存,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加,人们开始在其中发现某种规律,引发了分析的需求。 分析让大量的数据有了价值,机器开始懂得用户想要什么,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和球赛的比分,这种人工智能与场景的结合,要实现的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和解放生产力。具体来说,很多过去只有人能做的事情,现在更多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机器实现,典型的例子包括语音助手、无人驾驶汽车。更重要的是,当硬件性能逐渐提升、计算资源越来越强大时,成本却越来越低廉。 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 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既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同时我们也面对一些挑战,有一部分职业岗位要被淘汰,同时对大数据人才和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

人工智能技术与出版行业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与出版行业的融合应用 发表时间:2019-04-02T16:31:20.6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作者:邓杨[导读] 摘要: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出版业也在顺势而为,不断探索本行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北京市 100073摘要: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出版业也在顺势而为,不断探索本行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本文通过对人工智能与出版行业的关系分析,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融入出版业的内容生产、图书编辑、营销推广和用户需求挖掘等出版环节,总结出人工智能技术和出版行业融合应用的问题,为出版业更好地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提供对策。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出版行业;融合应用引言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非常多的领域开始应用,包括通信行业、传媒行业、家居行业、娱乐行业、交通行业、金融行业等领域,智能化成为了新时代行业发展的潮流,未来世界是万物智能互联的世界。出版业中,智能化的内容生产、数字出版工具将会颠覆传统的出版模式。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积极思考出版业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从业务层面和管理层面探索出传统出版的转型,对出版行业的发展也非常必要。 1.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 1936年,阿兰?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了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的论文,这篇论文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今有科学家提出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指导思想“智能主义”,即人工智能不能再依赖确定环境下的固定逻辑推理,主要是在不确定环境下,通过演绎推理及时反应,作出最佳判断并行动。智能主义思想下的人工智能,会突破原有的、传统的已知知识、走出难以自我学习的逻辑推理和认知模式,走向实时“学习”阶段,而且是向着人类智能或者超出人类智能发展。 当前,世界上人工智能的应用广泛,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语音识别、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已经从工业发展贯穿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并能够代替人类进行工作。对于出版业而言,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在逐步开展,例如亚马逊的Alexa语音平台、AWS云服务平台以及SageMaker机器学习平台等,这些产品都将成为亚马逊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十年中也必将对出版业产生巨大影响。 2.人工智能对出版业的影响 2.1人工智能对出版业的积极影响 2.1.1出版内容的生产主体、质量变化 对出版业而言内容是前提,过去人们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创作,前期资料搜索、中期创新点思考、后期构思整合,整个过程都比较繁杂,不能一蹴而就。比如我们看到的长篇新闻,他需要作者在第一时间,在大量信息中,找出重点进行报道,而文章发表之前大多是作者熬夜整理,尤其对于综述类文章,更需不断搜索、重复构思并修改完成。人工智能发展起来后,出版效率大大提高,微软人工智能“小冰”经自主创作、出版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堪称100%人工智能创作,在当时的社会引发广泛关注;清华大学实验室的“薇薇”在中国诗词大会中自主创作,所创作的古诗已通过“图灵测试”,该项测试间接表明了“薇薇”创作的诗词,人类已经不能识别作者是人类还是人工智能。外国某高校研究机构曾发布报告,在十年后人工智能的写作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人类。 就作者的内容生产定制化要求而言,人工智能可以根据使用者输入的关键词进行数据检索,获取足够多的资料后,再按照自身的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意向创作,再输出定制型的创作内容。就批量化出版内容生产而言,人工智能可以依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海量搜索,不断进行输出再调整,实现并发性产出需要的内容。就出版内容的前瞻性而言,人工智能结合了物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创作基于数据的更新、出版要求,不断进行自适应性的优化,创作出最新的、最优质的出版内容。 2.1.2出版内容的选择变化 传统的人为经验选择出版物或将变成人工智能选择出版内容,并将影响出版物形成社会效应。出版业的不断发展,大众对出版功能已经逐渐达成了共识,包括保存文化遗产、传递社会信息、扩大人际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引导社会舆论、提供文化娱乐等。传统出版内容的选择,需要编辑根据出版物的特点做出,但也可能受限于个人因素,选出的文章并不能反映出版物面对的广泛消费者的阅读需求,此种情形发生的越多,对出版物的影响就越不好,会出现评价降低、销售不畅的情况。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趋向“碎片式阅读”模式,对出版内容的吸引性、需求符合性要求变得更高,当个人经验滞后于消费需求时,出版物就会与市场需求脱节。相对于人工智能,传统编辑进行出版内容选择时,大脑和身体会消耗很多能量,不仅受限于工作时长还受限于个人精力,人工智能在出版业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意义的个人经验,提高市场需求准确性,节约工作时间。 人工智能能够通过在海量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搜集,大数据分析,根据前瞻性的预测,掌握好消费者的阅读偏好,再借助人工神经网络对多任务进行并发处理,自动化、智能化、快速化地对出版内容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合的内容。另外,人工智能不像人的身体会有生理疲倦,电量充足,就能连续不断地对出版内容进行筛选,节约大量不必要的时间。 2.2人工智能对出版业的消极影响 2.2.1对出版领域就业的冲击 新兴技术的产出,给行业规则带来变革和阵痛,人工智能在出版业的大量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工用工量的急剧下降,很多技术性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就业岗位减少。人工智能进入出版领域后,迫使人们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以此能让其与自身进行良好配合。 2.2.2增加了出版流程的侵权风险 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流程智能化程度的应用,不仅在节约时间成本、提高出版率方面有重大影响,也会对自主搜索有关数据进行学习后再形成的作品存在隐含侵权风险。人工智能从网络里面集成各种数据,再消化吸收再进行量化处理,形成特定要求的作品,可能会侵犯原作品权利人的版权。 2.3人工智能与出版行业的融合应用 2. 3.1数据分析

晚清来华传教士郭实腊研究综述

晚清来华传教士郭实腊研究综述 刘蕾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作为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中的一员,郭实腊有着极其复杂、争议颇多的一面。他集传教士、鸦片商助手、外交官等诸多角色于一身,除了主要的传教活动之外,在报刊、翻译、航行等方面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国内外学者也对这一身负争议的传教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郭实腊,新教传教士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郭实腊(Karl Friedlich Gutzlaff,1803-1851,中文名也译作郭士立、郭实猎、郭甲利、郭施拉、居茨拉夫,笔名“爱汉者”)。1823年加入荷兰传道会,后来脱离传道会成为一名自由传教士。在麦都思指导下学习马来语和汉语,学成后前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南洋地区传教。作为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郭实腊在华活动长达二十年,在传教、著书、航行、以及参与鸦片战争等方面都积极热情地参与。关于郭实腊的研究有如下成果: 一、传教士及海外(包括港台)学者的研究状况 据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名录》[1]统计,郭实腊共有汉语著作61部,日语著作2部,暹罗语著作1部,荷兰语著作5部,德语著作7部,英语著作9部,共计85部。并且对每部著作都有一些简短介绍,同时对郭实腊一生活动进行了概括,是研究郭实腊最早的著作。 香港学者刘绍麟《香港华人教会之开基》[2]一书中第三章《郭士立与福汉会》对福汉会的创建与发展作了十分详细的介绍。P. Clarke《The Coming of God to Kwangsi:A Conside r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Karl Gutzlaff and the Chinese Union Duri ng the Formation Period o f t he Ta i ping M ovement》[3]一文指出福汉会重视华人自主,有着特殊的传教理念,其发展时段与太平天国草创时期重叠,因而尤其复杂的历史特性。Jessie Lutz《Karl Gutzlaff,missionsry entrepreneur in early chinese pretesstant literature》[4](《郭实腊:早期中国基督教文化的促进者》)与李志刚《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文化论文集》[5]三书在不同程度上都对郭实腊及其福汉会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同时,赖德烈《基督教在华传教史》与舒莱脱《郭实腊在华传教工作》也对福汉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也指出了郭实腊的三次中国沿海航行与在鸦片战争期间在华活动对中国的影响。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状况 目前学界对于郭实腊的研究尚无专门的全面的研究著作,多是对其航海、创办《东西洋考》及在鸦片战争中的活动等某一项内容的论述,或者对其著作的整理、翻译与出版。(一)对郭实腊著作的研究 阚红柳《传教士眼中的清代君主—以郭实腊<道光皇帝传>为中心》[6]一文通过对郭实腊

微博营销数字化时代的新策略

微博营销数字化时代的新 策略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当前,伴随着生活的数字化时代时代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鲜“玩意”。微博,正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 一,什么是微博? 微博,即微(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以及各种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着名的微博是美国的,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推出“”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度人物更是将微博客放在了封面! 微博和其他工具相比,更加的简单易用: 首先,相对于强调版面布置的博客来说,微博的内容组成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没有博客那么高; 第二,微博开通的多种使得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 第三,相对于博客来说,用户的关注属于一种“被动”的关注状态,写出来的内容其传播受众并不确定;而微博的关注则更为主动,只要轻点

“follow”,即表示你愿意接受某位用户的即时更新信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于商业推广、的传播更有研究价值。 同时,对于普通人来说,微博的关注友人大多来自事实的生活圈子,用户的一言一行不但起到发泄感情,记录思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维护了。 微博自出现以来,迅速的发展,不仅仅是上述原因,还有其他方面,比如:新鲜感,特别是年轻人,喜欢冒险,喜欢尝试,所以大多是新鲜事物的忠实粉丝:再比如,心理方面,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希望自己得到关注,而这种可意将个人的感情发布到一个开放的空间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指导自己,分享个体的感受,会是个体得到更好的快感,而微博,正式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同时,这样子成名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根据用户微博用户的规模,行为习惯及心理特征,可把微博分成两大类,个人用户和机构及组织。其中,个人用户又可以分成普通用户和名人(娱乐、体育等明星,企业领导人,媒体人、学者和其他业内知名人士)。而机构及组织,可分为公司,公益机构、慈善组织,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 在新浪微博人群中,现暂选取普通用户,及公司这两个对于微博营销有较大影响的群体,进行分析 1.普通网民 概述:指非机构类,组织类及名人类的一般性普通微博用户。 规模:新浪首席执行官曹国伟透露,目前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两千万。 群体特点:人群年龄跨度大,年龄范围为10—60岁,其中以18—35岁的青年,中年为主体。用户职业的构成比例变得非常多层次化,涉及各行各业。普通网民是发博文(包括原创及转发)的主体,其群体博文数量占总博文量的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