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船山论史看其史论之精神原则

从船山论史看其史论之精神原则

从船山论史看其史论之精神原则
从船山论史看其史论之精神原则

第29卷第2期2005年3月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29No.2

M ar.,2005从船山论史看其史论之精神原则3

方红姣

(湘潭大学 哲学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摘 要:王船山论史主要围绕着历史中之天命、公私与时势以及华夏夷狄之辩而展开。从天命之尊严,到公私与时势,再到华夏夷狄之辨,始终贯穿一基本的精神原则,即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而对民族主义的固守实质是对民族文化(主要指儒家文化价值)的捍卫、继承和宏扬。船山史论尤其是民族主义对近世湖南乃至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影响深远。

关键词:王船山;史论;精神原则;民族主义

中图分类号:B24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05)02-0080-04

就史论而言,王船山有《读通鉴论》、《宋论》、《永历实录》、《莲峰志》、《黄书》、《噩梦》等,其中以《读通鉴论》、《宋论》最为重要。史论在船山整个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船山最初之被解读和重视,即是基于《读通鉴论》和《宋论》的广为流行。

一 船山史论之展开

(一)论历史中之天命

在船山看来,历史中之天,不是自然之天,不是自为喜怒哀乐的人格神,而是道德之天,是道德之本源,仁义之全体大用。此天必显之于外,必贯之于下,通人之心,而成一世之治,建德与功也。

船山云:“孟子于此,看得‘势’字精微,‘理’字广大,合而名之曰‘天’”,又云:“天之命,有理而无心者也”,“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1](P992-993)。依船山之意,天的一切作用是自然而然的,有其自在的固有规则,故“有理而无心”,而人有心,故天命之下降,唯人能承之。天、理、势合而为一,势之所在,即理之所在,而为天命之所归。自商迄宋,天降其命,有籍人之德功以援之者,商周、汉唐是也;有人虽无功德,而天以日开其以援之者,宋祖是已,有人之心牖不足以开,而天遂假人之私以成其大公者,秦皇汉武是已。船山以秦始皇之废封建立郡县而论,“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天之使人必有君也……郡县之法……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2](P1)废封建,行郡县原本出于秦始皇欲天下之私心。船山从历史发展的视角,详细分析封建与郡县两法之利弊,认为于天下生民而言,郡县制为进步之法。秦始皇以一己之私心却为后世万民造福,此天之神明也,“势相激而理随以易,意者其天乎……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罷侯置守,而天下假其私,以行其大公”[2](P2)。

船山认为人唯上承天命,心体天命,秉心直行,以成德立功,显其自由和尊严,否则,只能成为天行其大功之工具的有功无德之人。此功乃天借人而显之功,故天以其大公至正之德,固可与人之良知结合以发用,即使当人良知昏昧之时,仍可借人之私念以发用,于此可见天命之常在与不测,而功德有分,这是船山道出前儒未道之义之处,也是船山史论超越前贤之所在。

(二)论公私、时势

如前所述,天之大公至正自不待言。此公私专就人而言。船山既重天命,而天命下贯,于人则当为大公至正而无私,然不尽如此。依船山公私之辨,于大醇之人,如汉光武、宋太祖,于其小庇亦不姑为之讳,所谓“辨其不尽然之实,均于善而醇疵分”[2](P1110)。如关于光武,船山于史论中多有美辞,甚至推之为三代之下允冠百王者。光武能立东汉二百年之基,非侥幸也。然东汉之祸率在外戚与宦官,而光武之私与疑,实有以导之。论其黜吕后而改配薄后,曰:“光武以吕后η危刘氏,改配薄后,乱之乱

083收稿日期:20040820

作者简介:方红姣(1978-),女,湖南武冈人,湘潭大学哲学学院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者也”[2](P181);光武易太子之事,尤为船山责备。“帝之易太子也,意所偏私而不能自克,盈廷不敢争,而从臾之者,自郅恽之佞外无人焉。……人苟于天伦之际有私爱而任私恩,则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鲜不违道而开败国亡家之隙,可不慎哉!”[2](P177)船山认为宋太祖之仁,亦不免于私。宋祖之所以陷于愚者,因其私,私则非道,卒以灭裂人伦,不保子弟。他将此私心之根源归于流俗之无明与申韩之徼利,并深斥之。船山论公私之辨,秉一客观公正之态度,从关乎整个历史进展之影响的眼光来评判史事,故其心平论正,能发前人所未发。

同时,船山重历史中之时与势,主张因时顺势,随时势之变易,器物、法制等也应随之发展。如他论礼,称制礼之道,当秉五经精意而参酌时势以为损益,惟有如此,才能防淫僻,以辨禽兽。夏、商、周三代之礼彼此都有所损益,更何况三代以后呢?因此汉代以后的天下,应用汉以后的法制。因顺时势,则器变道亦变,道乃器中之道,器乃载道之器,道器之关系犹如皮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故船山曰:“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3](P861)。船山在此亦有借器以传道之意。其力保一皇一室,非仅为一皇一室,而实涵借此器(天下国家)而传其道(民族文化精神)之意。

船山之史论,谓天之大公至正降为人之公私,事之顺逆,而终于法礼器物,由天及人,由本贯末,本末相与为一体之义甚明。

(三)论华夏夷狄之辨

船山论史,尤重华夷之辨。船山华夷之辨是传统华夷之辨的继承。儒家自古重夷夏之辨。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明确以文化礼仪为标准来区别华夏夷狄的第一人,他说:“诸夏用夷礼则夷之,夷狄用诸夏礼则诸夏之”[4](P430)。但将夷夏大防提到天下两个大防之首的地位,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华夏与夷狄之称谓由来已久。孔颖达注疏“华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谓之华”;《尚书正义》注:“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可见,“华夏”实有礼仪文明之义。春秋战国后,夷、狄不断南牧侵扰,严重影响中原的社会秩序。华夏族的政治家、思想家们开始思考和强调“华夷之辨”。夷狄一词也逐渐演变为特指相对于以文明为特征的华夏族而言的其它周边各部族。

在船山看来,夷狄与华夏有地域、习俗之别,夷狄乃蛮荒之人,但夷狄之所以为夷狄,非地域之异,非种族之异,乃因其无君臣父子夫妻之义,无礼无文化。因此二者的根本差别在于地域习俗之异所导致的文化差别。且这种差别不可打乱,乱则危及华夏之人伦。“立人之道,仁知而已矣。仁显于礼,知贞于义。故夫禽兽者,仁知之介然或存者有矣,介然之仁弗能显诸礼,介然之知弗能贞诸义,其以为禽心。夷狄之仁视禽广大矣;夷狄之智,视禽通明矣,亦唯无义无礼,无以愈于禽也,斯以为狄道。”[4](P145)礼义仁知是立人立事之根本,有礼之心为人心,无礼之心为禽心。以义立事,乃能成功。贞定人之仁知之礼是文明人独特的生活形态。由于夷狄之祸在蔑礼,进而构成对文化生活的最大破坏,船山论捍狄莫急于护礼。

故船山始终严守夷夏之防天下大防有二,曰“华夏夷狄也”,曰“君子小人也”。外防夷狄之侵淫,内维礼义之经纪,乃其华夷之辨之主旨。为护卫王道,免中国之沦于禽兽,对夷狄即便使用不仁、不信、不义的非君子行为,也不为过。船山甚至认为国家政权“可禅、可继、可革,而不可使异类间之”。[5](P503)王姓可更换,惟独不能落入异族之手。天子以天下为守,非仅守此天下之土,乃实守此人道,维此礼义。船山守此民族大义,对那些于民族之捍卫有功者,大加褒奖。东晋明帝荆州刺吏桓温,曾一度专擅朝政,但他曾先后三次北伐,收复部分失地。历来论史者多以其不服从君令和擅权斥之为乱臣,全盘否定。船山却独认为他伸张了天下之大义,肯定其捍卫民族权益之功。唯有保存民族国家,才能绵延此民族之文化精神。民族国家与文化精神之关系亦可理解为器与道之关系,护其器以传其道,此是船山良苦用心之所在。

二 船山史论之精神原则———民族主义

船山作《读通鉴论》,上起秦始皇,下终于五代,其史料主要源于司马光之《资治通鉴》。《宋论》则续之而作,可谓《读通鉴论》之续编。然而,同一历史史料,在船山与在司马光笔下,有何不同呢?梁启超曾称“他(船山)有他的一贯精神,借史事来发表,他有他的特别眼光,立论往往迥异流俗,可以说是有主义有组织的书”[7](P745)。

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史事非常之详细,然这种“事多议少”、“记载徒繁”的为史方式最为船山所不齿,“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2](P156-157)?船山所论之人事,时跨上下数千年之久,涉及诸多的方方面面,融精微之义理于纷繁人事中,当自有其精神原

18

则。黑格尔在谈到历史资料的整理时说:“进行工作的人用了他自己的精神来从事这种整理工作。他这一精神和材料内容的精神不同。因此,那位作家在叙述各种行动和事实的意义和动机时,他所依据的若干原则,以及决定他的叙事方式的若干原则,是特别重要的”[6](P42)。那么船山的这一“自己的精神”,也即是任公所说的“一贯精神”是什么?

船山虽本司马《资治通鉴》所述之史事,却赋予历史事件以文化的意义。而由于船山所处的特殊时代,这一文化的意义表现为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

船山一生,身逢国变,颠沛流离,目睹社稷沦陷,亲历亡国之痛,虽舍命奋争而于世无补,转而将满腔的爱国热情和炽烈的民族感情移于民族文化的捍卫发展之中,“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将复族之希望寄予民族文化慧命的绵延,以图将来之用。他穷尽毕生的经历和学识,在六十九岁高龄始作《读通鉴论》、《宋论》,以论上下古今兴亡得失之故,可见其借古喻今之意。船山从天命之尊严,讲到公私与时势,华夏夷狄之辨,从古今制度之因革,讲到历史人物之功过,历史事件之意义,无不洋溢着对民族文化的热情,无不渗透着挚热的民族情感。

民族主义是船山亡国之苦的沥血痛陈,也是传统的华夷之辩的延续和升华。它不仅体现在他艰辛的现实生活中所信守的民族大节上(至死守发不雉,拒收布帛),且贯通于他评史论史之学术思想中。他将民族大义视为古今之恒义,乃权衡历史人事之标准。“有一人之正义,有一时之大义,有古今之通义。轻重权衡,公私之辨,三者不可不察。以一人之正义,视一时之大义,而一人之义私矣;以一时之义,视古今之通义,而一时之义私矣;公者重,私者轻矣,权衡之所自定也。三者有时而合,合则亘古今、通天下。而协于一人之正,则以一人之义裁之,而古今天下不能越。有时而不能交全也,则不可以一时废千古,不可以一人废天下……”[2]。一人之正义(一王之废立)、一时之大义(一姓之兴亡)和古今之通义(民族之兴衰)被立于三个从低到高、不同等级的层面,三者合则统于一人之正,三者分时,则后者公于前者,后者重于前者。因民族之兴衰关乎华夏斯文之道之存亡,一王、一姓只是承载此道之器,器坏犹可换,而道亡则器已不再是此道之器了。

正因秉着这样一个精神原则,船山论史,较之前贤,眼光更为开阔,不为一时一事、,亦不为一王一姓所缚。在顾及道德评价标准的同时,更能注意到历史事件之客观结果。他能就史事之客观结果,论其对历史文化之全体价值,而不仅止于褒贬。从历史文化的整体看历史,与单纯的道德评价相比,二者表现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差异:1.涵义不同。道德可只就个人之知道而行之有得于心上说,道德不必有客观社会之表现。而讲历史文化,则必涉及个人之精神、个人之行事之化成天下后世,亦即表现于客观社会,能影响客观社会与人类历史行为方式而言。2.中介不同。我们可离开客观之行色世界言道德,却不可离开客观之行色世界言历史文化。故言历史文化,必以行色世界中之语言、文字、声音、颜色等为媒介。3.内容不同。历史文化之内容更为丰富,包括艺术、文学、宗教、政治、经济等。道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但通常仅指其狭义———单纯的道德意识只是知道而行,使有得于心之意识。4.评价标准不同。从道德价值评论一事件,可只就做此事者之心理动机之正邪善恶上论,至于此事件之于天下后世之影响、价值,则可不论。而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评价,必注重此事对于历史文化之结果与影响,需通观所关联之其他社会中人物如何、其前其后历史事变之如何,乃能判断。故同一事件或许会有迥异的结论。若论史仅循理之概念,直接从道德价值上来论,则对于历史文化之意义与价值将不能有充分的了解。朱子尚不免有此憾。象山阳明良知之教,高明则高明矣,然徒以六经注我,而不知我注六经,终不能致广大。船山重气,重器,重形色,重事件之文化价值。故其论史之精神,充实而弥纶于整个民族历史文化之长流,此船山精神之为大也。

船山在论史中之所以坚守民族主义,在于若小人得势,夷狄乱华,将导致华夏民族之世风日下,人伦衰落,文化被破坏。而文化是民族的特质,是一个民族之成为此民族,有别于其它民族的本质所在。毫无疑问,一个民族当是生活在共同地域,使用共同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的群体,然并非如此简单。共同的地域、语言、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的特征,然这只是表面的,真正溶于此民族群体的生命之中,刻在他们生命最深处,支撑他们代代生存下去的内在信念,才是这一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内涵所在。这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当然,在船山看来,这个文化主要是指儒家文化。因此,保民族是为保文化,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民族不在,由其承载的文化也将消亡。“族类之不能自固,而何仁义之云云也哉”[5](P538)。由此亦足见船山对君子小人、华夏夷狄等观念戒守森严的真正用意,以及船山高扬民族主义的实质内涵。

28

正如杨昌济所言:“王船山一生卓绝之处,在于主张民族主义,以汉族之受制于外来民族为深耻极痛。此船山之大节”[7](P809),船山史论之精神原则,在民族主义,而对民族主义的固守实质在于对民族文化(主要指儒家文化价值)的捍卫、继承和宏扬。

三 船山民族主义的历史影响

清末民初,随着各种矛盾的日益尖锐,救亡图存、变法维新、反清革命的民族民主革命逐渐提上日程。大批爱族爱国的仁人志士,开始了不懈的追求,首先表现在为革命寻求思想的指导。倡导民族主义,注重经世致用,兼具启蒙与革命意义的船学史学一呼即出。这也就有了《读通鉴论》和《宋论》在当时革命青年知识分子中[的广为流传。船山“许多话,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到这时忽然像电气一般,把许多青年的心弦震得直跳…蓦地把二百年麻木不仁的民族意识觉醒转来…从事于推翻几千年旧政体的猛烈运动。”[8](P28~29)

“王船山是我们湖南有名的学者。他不做官,专门著书立说,在他的书中充满了反抗外族、光复中国的思想,这对当时的思想影响极大”[7](P653)。“自船山之后,湖南人笃信民族主义。”[7](P963)维新运动的先锋谭嗣同,对船山颇有研究,甚为推崇,受船山影响极大。在其著作《仁学》中,表彰船山之语随处可见,如“衡阳王子,膺五百之运,发斯道之光,出其绪余,犹当空绝千古”等,他明确把船山作为自己的直接思想先驱:“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以续衡阳王子之续脉”[7](P830)。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本部宣言》说王船山诸人“严春秋夷夏之防,抱冠带沉沦之隐,孤军一旅,修戈矛于同仇,下笔千言,传诸墨于来世…而义声激越,流播人间,父老遗传,简在耳目”[7](P858)。甚至到五四时期,陈独秀在《欢迎湖南人的精神》中称:“二百几十年前的王船山先生是何等艰苦奋斗的学者!…湖南人的这种奋斗精神…已渐渐在一班可爱可敬的青年身上复活了”[7](P888)。陈独秀大声疾呼,“欢迎湖南人的精神”,即是欢迎王船山等的精神,他将这种精神之源直追溯到船山那里。

近世民族民主革命中的英雄们,最初大都从船山那里直接或间接吸取思想的养料,唤醒民族意识的觉醒,进而用这思想和精神作为宣传和鼓动的武器推动革命的进程。近世湖南乃至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离不开船山民族主义之影响。

当然,有人说其民族主义过于狭隘,尤其是将其它少数民族视为禽兽,是明显的民族歧视、大汉族主义。此实因未能真正理解船山。他将夷狄比于禽兽,实纯从文化上着眼,以为中夏文化是最文明、最高尚的,是人道之所以别于禽兽的。船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作为儒家民族本位思想的历史延续和最后提升,当然同传统儒家一样,不能不带有一些狭隘性,并多少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种族主义和对我族文化的过于自信,但它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其中不可避免的狭隘成分,乃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必然产物。他不可能超越自身所处的时代。

参考文献:

[1]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1.

[2]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一册).周易外传(卷二)[M].长沙:岳麓书社,1988.

[4]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五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3.

[5]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二册).黄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2.

[6]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北京:三联书店,1956.

[7]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六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8]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中国书店,1985.

责任编辑:饶娣清

Study on Chuan Shan’s Sp i r itua l Pr i n c i ple accord i n g to H is D iscussi n g H istory

F AN

G Hong-jiao

(College of Philosophy,X iangtan U niversity,X iangtan,Hunan411105,China)

Abstract:W ang Chuan-shan discussed the hist ory mainly surr ounding three points:the fatality in the hist ory,public p rivate and the current situati on and the discri m inate bet w een the Han nati onality and m inority.There was an essential s p iritual p rinci p le thr ough his discussi on,which was the str ong thought of nati onalis m.The substance of nati onalis m was cha mp i oning,succeeding and devel op ing the nati onal culture(here mainly depends on Confucian culture).Chuan Shan’s nati onalis m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Hunan even China ’s nati onal and democratic revoluti on.

Keywords:W ang Chuan-shan;hist orical state ment;s p iritual p rinci p le;nati onalis m

38

史纲论文:曾国藩与太平天国运动

曾国藩与太平天国运动 ——曾国藩的入世思想与中国内忧外患时期的个人英雄主义 岭南学院林忆聪15328108 曾国藩,与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其对满清皇朝的命运有着决定作用,尤其是他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事迹为他不平凡的一生奠定了基础。在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苏同炳的著作《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中被放在第一位,可见其影响力之大。从主流的历史观来看,大多数人对于曾国藩的生平的评价都是褒大于贬,甚至誉之以“圣人”。然而,因他的汉人身份和满清大臣的身份,曾国藩也不免曾被扣过“替异端效劳的功狗”的帽子,诸如此类评价客观公允与否,仍有待商榷,但从这两种完全针锋相对的观点我们便足以瞥见“评价曾国藩”这一历史问题的多面性,实在不可以好或者坏来草率地概括。本文将以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一事为轴,由此进行外延,考察曾国藩当官前后的为人处世以及生平事迹,从而较全面地认识曾国藩的思想,便于我们对其作出尽可能客观的评价。 此外,本文副标题中还提到所谓“中国内忧外患时期的个人英雄主义”,在此先稍作解释。仔细回忆太平天国运动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在满清皇朝面临亡朝危险之际,朝廷却似乎只出现了唯一一个有能力平定内乱的大臣,直至今日,我们仍不否认,若非曾国藩力挽狂澜,满清皇朝的命运会早在辛亥革命五十年之前就走到尽头。无论是在历史教科书还是在其他史料中,关于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仿佛只有曾国藩被载入史册,这一历史现象绝非偶然,在此先暂且称这一历史现象为“个人英雄主义”,至于平定太平天国这一事件中的曾国藩是否算得上名副其实的英雄,这正是本文试图回答的一个问题。 一、全面而不矛盾的儒家入世思想:从临危受命到捷后主动裁军 曾国藩并非从太平军起义一开始便接手平定内乱的事务,而是在太平军攻进湖南之后才接到皇帝上谕,以丁忧在籍的侍郎身份在湖南开始办起团练,直到其受任为两江总督,奉命总统苏皖浙赣四省军务之后,才算真正接管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主帅一职。 从曾国藩办团练组织湘军起,其儒家思想就完全体现出来了,从他挑选士兵的标准以及训练士兵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便可以看出,而这种儒家思想在他办团练的过程也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为之后平定内乱做了充足的军事准备。 “为了确保后方地区的安全,于是各省都先后办起了团练。但各省所办的团练虽多,却只有湖南一省办的成绩特别好;不仅如此,经由曾国藩所创办的湖南乡勇——湘军,最后并且成为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主力部队。”① 湘军能成为平定内乱的主力部队,与曾国藩的选兵标准与训练方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曾国藩心目中的军队,一方面要战斗力强韧,二方面更需要团结一心,万众一志。其次,曾国藩带兵时简直是如父兄教导子弟一般恩礼有加,而湘军士兵也自然视其如父兄,充分做到了上下一心,同仇敌忾,而这都是曾国藩以儒家的精神教育灌输进去之后所取得的效果。 至于曾国藩在平定内乱的过程中如何调兵遣将,掌控全局,在此不进行详述。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txt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重。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人生三难题:思,相思,单相思。本文由小时只了了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 徐兆仁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北京 100872) [摘要] 对于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的认识, 中外学者观点各异. 这些看法可以最终划分为两类, 即历史学学科属性的科学说与非科学说.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唯物史观以来,历史学的研究就开始在科学的轨道上不断进步.但是,决不能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革命的,批判的,发展的;同时也不能误解和歪曲这个理论.加大对于唯物史观研究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正是对历史学学科性质"非科学说"的有力回应. [关键词] 历史学;学科性质;科学说;非科学说 [中图分类号] D641;K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5)05-0007-07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 这个问题是研究者们基于把握历史知识的特性, 规范历史研究的程序与方法, 判断历史研究的可信性和真实度等思考而提出来的.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无疑是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成为推动历史学学术观点创新, 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的关键所在. 一切科学,包括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第二种是指研究社会现象的诸学科,即社会科学,泛指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研究各种社会历史现象的诸学科. 在这种用法中,有时包括了哲学在内,有时则不包括哲学.第三种即通常意义上使用的, 专指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的历史学. 断定历史学是科学的根据有二: 其一是它的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 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作为历史存在,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它不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其二是它所承担的任务. 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 根据上述两条, 历史学就具有了一般科学所具有的科学性. "科学"说还包括以下几种不同的界定: 第一,一般"科学" 说.史学是一门反思的科学, 是对各种具体历史研究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 2005 年第 5 期(总第 77 期) 7 一,关于历史学学科性质的主要观点 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中外学者观点各异,流派纷呈;有些观点甚至长期对峙,难以统一.现择要撷取影响广泛的几种成说,以便论述: 1. "科学"说唯物史观认为, 历史是过去在客观上存在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 是在历史研究者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 历史学的使命就在于科学地揭示客观存在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 "历史科学"有三种用法:第一种是马克思,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考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提出的科学概念, 泛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第二,特殊"科学"说.史学是一门具有特殊性, 综合性, 整体性和真实性等显著且重要特征的具体的和实证的科学. 第三, "整合学"说.史学是一门以科学性为基础的内在地融合了实证性,抽象性,价值性,艺术性的整合学. "非科学"说 2. 科学研究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得到基本材料,然后进行归纳,判断,推理得出假设,再重新回到实际中反复检验而得出结论的过程. 历史学研究是不具备这些要素的,尤其是不可能检验的.在历史中材料也并不

高考历史史论结合

专题训练七史论结合 一、理论说明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史论结合须坚持五个原则,而史论脱节是史论结合的反面,往往是学生学科能力欠缺的表现,这也是各类型考试关注的重点。从考试角度来卡,史论脱节是选择题干扰项设置的方法,也是非选择题答题失分的重要原因,十分值得研究。史论脱节有五个表现。详述如下: 1.违背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实证性,即史实必须经过严密的证明,必须确保真实性,这是正确推理的前提。缺乏真实性则往往是试题中干扰项设置的重要方法。在选择题中,违背真实性主要体现在:表述的绝对化、时间错误、句子附加成分上附着的信息错误等,其中最难识别的是个别错误信息隐藏在正确的信息当中,在审视题支的过程中要加以注意。 2.违背全面性和充分性 全面性和充分性是逻辑性的主要内容,由于辨析难度较大,专门独立出来研究。全面性是对结论来说的,即结论必须涵盖所有的史实信息,不能有遗漏,否则就是以论带史,主观剪裁客观,简而言之就是概括不全。充分性在逻辑学上的术语是充足理由律,即史料必须充足,能够得出结论,常见的表现是以偏概全,即史实太少而结论太大。要得出中国古代科技世界领先这一结论,用活字印刷术这一项科技成果说明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3.缺乏针对性 针对性其实就是逻辑学上的偷换论题。偷换论题是干扰项设置的重要方法,它的迷惑性在于表述正确,但是结论与史实缺乏内在联系,你说张三,我谈李四,各吹各的号,各着各的调。为了便于学生辨认这种错误类型,把它从逻辑性中单独列出来。对于学科能力欠佳的同学来说,极易被表述的正确性所迷惑,而未充分考虑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题干谈专制主义,题支谈中央集权,不能构成科学的逻辑关系。 4.违背逻辑性 逻辑性是历史学科思维活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推理过程中常犯的错误有偷换概念,即在推理中,概念所指的内涵和外延人为地扩大或缩小,导致结论不够严谨。除此之外,还有虚假理由、自相矛盾等类型。这类选项判断难度较大,对学生学科思维水平有较强的考查功能。

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A.人的平等权利B.人的善良本性 C.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D.人的自由平等 2.下面两幅图片,是为纪念我国古代一位先贤诞辰2560周年而作,这位先贤应该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 3.下列三幅图不能反映的观点是() A.“无为而治”B.“法治”C.“仁政”D.“非攻” 4.“朝秦暮楚”是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的真实写照,与这一时期有才能的人得以重用有关的背景因素不包括() A.政局动荡不安,战争频繁B.平等思想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C.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D.重视人才成为统治者的普遍政治倾向 5.老师发现小明考试作弊,想找他谈心,这时候老师可以引用孔子的主张是()A.“因材施教”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温故而知新”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7.济宁是一块拥有悠久历史的神奇土地,这块土地哺育了孔子、孟子、曾子等众多儒学大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闻名世界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实质上是指()

A.教育的内容要丰富B.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教育适应现实需要D.人人都有做教师的资格 8.“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 A.重视礼义教化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王霸并用D.提倡上善若水 9.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苟子、董仲舒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D.韩非子、董仲舒 10.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 A.民贵君轻B.天人感应C.三纲五常D.和谐中庸 11.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此话主要是()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 B.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C.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D.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2.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希望“正君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由此可见,他认为儒学干预政治的关键是()A.正君心B.正纲常C.正百官D.正百姓 13.明太祖朱元璋对《孟子》特别反感,认为孟子有些话“非臣子所言”“使此老在今,宁得免乎?”这主要是针对孟子所主张的() A.仁政学说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性善论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4.《春秋繁露》中写道:“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以上反映的是()A.春秋时的道家思想B.战国时的法家思想 C.汉初时的黄老学说D.汉武帝时的儒家思想 15.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其所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 A.“理”是世界的本原 B.“理”在人身,理就是人性 C.“理”的社会实践就是“三纲五常” D.“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标准 16.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①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②欧美民主、自由思想的传人 ③封建专制统治极端腐败④社会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7.1954年胡适在台湾大学演讲,认为老子提倡的是“无政府主义”。胡适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老子主张()

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读图,序号和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①采取了焚诗书控制思想的措施 B.②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C.③诞生了儒家学檬创始人孔子 D.④创作了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离骚》 2.《通鉴纪事本末》记载某朝皇帝说:“朕即位之始,览前王令典,睹五代弊端,乃革故鼎新,别怍朝廷法虚。”下判史实与此相符的是() A.“分天下出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B.“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削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C.“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贰“ D.太学士之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 3.《晚明大变局》一书提到:“近来人们常说‘晚清太变局’,殊不知晚明也有大变局……它不是中国内部悄悄发生的,而是有世界背景的。”这里的“晚明大变局”主要表现在() A.坊市制度连渐被打破B.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C.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4.阅读如图和诗文,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 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 好作寒江钓雪图。 ①此画是古代人物画的代表,体现了“以形写神”的风格。 ②此画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抒发性情重于刻画细节。 ③由于科举考试侧重诗赋,此时古代诗歌创作达到全盛。 ④该诗对当时思想界脱离现实、空谈心性的状况提出批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1898年谭嗣同在《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中曾指出:“中国艰危……然吾约计开辟以来,战国与今日遥遥相映,时局虽皆极危,却又是极盛之萌芽。”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A.借鉴历史经验,主张中体西用 B.民族危机加深,出现变革契机 C.认同百家争鸣,致力托古改制 D.主张救亡图存,提倡民主共和 6.《每周评论》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是‘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和‘民族自决的精神’的结合,是民意与正气的表示,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该事件() A.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C.标忠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关于曾国藩的思想探究

关于曾国藩的思想探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01班 姓名:龚坤 学号:2010011378 2011年5月21号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在满清快要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有这么一位充满了历史争议,是非功过都有人评议的人物,他就是曾国藩。在满清的最后岁月里,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广大人民与清王朝的矛盾,其中又还夹杂着清朝内部自身的矛盾,而我们在评议各种历史的时候,都无可避免地谈到曾国藩。 首先看一下曾国藩一生所经历的各种大事件。第一,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从历史的背景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来看,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有农民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具有正义性,因此我们在这一历史事件中来评论曾国藩的时候,他首先就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给人一种“刽子手”的形象。但就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就算曾国藩不出面镇压,仍然会下一个曾国藩出来,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是不可能建立自己的政权的。因此在这件事上对曾国藩的批判和怪罪是不公平的。第二,他是中国近代史的发轫者。他最初发起洋务运动,他说:“发展洋务,制造炮舰为中国自强之本”。他开设中国第一家军事工厂安庆内军械所,他与李鸿章合办中国第一家大型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江南制造总局。同时还派员出洋购买制造之械,真正实现中国的富强,同时派人出国深造,积极建设海军,是我国海军空前强大,可以说曾国藩是洋务运动中不可非议的领军人物和先锋。第三,在对外关系上。这也是现在史学界争论最大的地方。首先是“借夷兵助剿”,实际资料显示当时的曾国藩是反对这样做的,他说:“外夷之助中国成功后,每多意外要求”才使开始清政府勾结英法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成功,只是后来形式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可见勾结外国镇压一

浅论维柯的历史科学观

浅论维柯的历史科学观

浅谈维柯的历史科学观 把维柯的历史哲学看作人类历史意识臻欲成熟的一个标志,无论就历史本体为对象的思辩历史哲学而言,或是对作为本世纪历史思想新特征的分析历史哲学来说都是适宜的。在维柯学说中真正触动20世纪历史思想的是他对历史学本质的理解和其独特的方法论。 一 在西方古代和中世纪,历史学不仅不被视为一门科学,而且恰恰是于科学对立的;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与笛卡儿历史怀疑主义的严峻挑战,都刺激了历史学家对传统史学进行改造。维柯的学说活动与17世纪揭示历史规律创建科学历史学的尝试进紧密相连。维柯承认“科学所要研究的是普遍和永恒的东西。”①1问题不在于论证历史学不是一门科学,而在于它能否被改造成为一门科学。维柯从知识真理判断依据方面入手,关于真理标准的理论是在同司哥特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维柯提出了一个新的真理标准—创造标准,即真理与被创造的事物是同一的可以互相转换。判断我们对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质,就看我们能否创造出该事物。维柯认识到既然人可以认识自己创造的世界,那么只要我们把历史的主题和对象从个别事件及人物扩大到人类历史的整体,扩大到作为人类创造物的各种制度,从个人心理扩大到群体心理,人类就可以以一个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观察者去认识历史了。 种对历史题材的近代意义上的理解有助于维柯发现历史的普遍性质,而这种普遍性质正是他的新科学赖以建立的基石。维柯认为各民族都有独立的文明起源。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是为更加基本的人的本性的一致性所决定的。既然存在这种人的本性的一致性,人的行为动机就不可能完全受偶然性支配,人类社会的变化也不可能是完全随意和变化无常的。通过对人的共同意识和共同本性的揭示,维柯发现了由此生发出来的有规律可循的历史,这就是隐藏在公开事件下面的一部“理想的永恒的历史”,一个世界各民族都必须经历的共同历程。由于认识到历史这种普遍和永恒的性质,维柯改变了自己早期的看法。②2所以在《新科学》中,他几乎完全修改了早期作品中的知识等级制度,将历史学赋予了崇高的地位,从而达到了他的历史学科学改造的目标。 1维柯:《新科学》第三版,第163节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2维柯:《新科学研究》第7页剑桥大学出版社1975年

论曾国藩的功与过

(个人原创,完成于2006年11月29日) 浅谈曾国藩的功与过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在仕途上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他的一生功过让世人争论不休。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民族罪人,好名失德的伪君子。但也有人对他的评价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型知识分子。不过在还没有定论之前,让我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曾国藩进行分析吧: 在思想文化方面 曾国藩完全按照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执两用中”,“持盈保泰”,“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均反映了曾国藩地道是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但曾国藩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那群愚昧无知、痴人说梦的顽固派面前,则算是一个有识之士了。他不仅看到了西方的长处,而且敢于承认,敢于学习。他虽然出于儒者的本质及对清王朝的尊重,说:

【精选】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发生着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作为一门科学性的理论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透彻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这些都将让我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努力去提高自身的能力,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深层次地认识了哲学,对真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如何来确定所谓的正确认识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说到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它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不把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不能简单地认为“有用就是真理”。比如,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这些都证明儒家思想的先进性,是值得推崇的思想。但它也有消极的一面:不重视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叫做“经验理性”;强调个人服从群体,道德和责任标准压制了人的创造性,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儒家思想在当时很实用,但它确实不是一成不变的完全正确的,也就不是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虽然在很多时候每个人关于同一客体都表明了不同的观点,但这并不能说明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因为真理只有一个。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表现

《曾国藩用人的核心四步骤》

曾国藩用人的核心四步骤 (分析透彻) 曾国藩这套识人、用人的本领,重点又在哪里呢?以后我们会为《世纪名堂》微友们陆续介绍曾国藩的那本相学名著《冰鉴》。曾国藩总结了相人之术的总口诀: ?要看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关键要看他的眼睛和鼻梁。 ?要看一个人是不是虚伪,是不是喜欢说谎话,主要要观察他的嘴唇。 ?要看一个人将来能做多大事,要看他的气概和气度。 ?要看一个人有没有富贵命,也就是将来能不能飞黄腾达,主要要看他的精神状态。?要看一个人聪不聪明,要看他的手,其实也就是动手的能力。 ?要看一个人会不会经历磨难,要看他的脚和脚筋。要看一个人说话、干事是不是有条理,主要要凭借他的说话内容与说话方式来分析。 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素质往往决定了他的人生,以及他做事的成败,所以曾国藩看重这些方面的观察,也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符合人才的选拔条件。究其本质,曾国藩还是着眼于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素质,而这些其实是就是曾国藩识人时的重心所在,曾国藩识人的本质就是选拔人才。 倘若我们如果能够综合曾国藩在家训中,包括他在给朋友的书信中,所提出的用人理论,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曾国藩所谓的人才论相比较于“唯才是举”这种说法,还是相当独特的,也就是说,确实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事实上,所有成功的人基本上都很会发现并使用人才,这基本上也是作为一个成功领导者的首要条件。像刘邦,相比较于项羽,可以说是一无是处。要知识没知识,要文化没文化,要长相没长相,要力气没力气,甚至出身也远不如项羽,人家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代,刘邦呢,最早不过是个无业游民。但刘邦只有一点比项羽强,就凭这仅有的一点优势,他最终战胜了项羽,赢得了天下。刘邦唯一的一点优势,就是他肯用人,他会用人,他能

范例历史学思想

修昔底德的“范例历史学”思想 李菲儿 【摘要】修昔底德写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目的,是想通过叙述这场战争给希腊世界造成的影响、以及雅典等城邦在战争前后的成败兴衰的变化过程,来垂训后世。“范例历史学”这个概念,是伊索克拉底在读了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之后提出来的,是他对这部著作的概括性评价。修氏的历史方法论对希罗多德之后的古希腊史学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西方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古希腊、范例史学、客观 修昔底德(英文Thucydides,B.C.460或455~400或395年)古希腊历史学家,是在高度成熟了的希腊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根据《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偶尔提及的有关他自己的文字内容判断:他约出生于公元前460年,其父奥罗路斯是雅典的贵族,其家族在色雷斯沿海地区拥有金矿开采权。他在雅典长大,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修昔底德头像他生活的时代正值雅典的极盛时期,也是古希腊文化的全盛时期。伯里克利等人的政治演说,爱斯契里斯、幼里匹德斯、索福克利斯等人的戏剧,诡辩派(又称“智者派”)的哲学,希罗多德等人的历史著作,以及“医学之父”希波格拉底所代表的“实验的”“科学”

精神,都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年以后,他也像大多数贵族子弟一样,凭借家族的门第和个人的才干而步入仕途。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他已经30岁左右,并可能已投身军旅。军旅生涯使他积累了一定的军事经验,因而于公元前424年被推选为雅典的“十将军”之一,率领一支由7艘战舰组成的舰队,驻扎在色雷斯附近的塔索斯岛。当斯巴达的军队围攻安菲波里斯的时候,他接到该城守将攸克利的求援后立刻率军增援,但在他到达之前城池已被攻破。当局认为他贻误战机、且有通敌之嫌,就将他革职并放逐到色雷斯。此后的20年间,他虽然居住在色雷斯,但始终关注着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进展情况,随时记下具体过程。据说他经常到各地战场去进行实地考察,甚至还去过伯罗奔尼撒同盟军队的阵地和西西里岛。公元前404年,战争结束以后,他才获得特赦,得以重返故乡雅典。在一篇题为《论历史写作的方法》的史学批评论文中,公元% 世纪初期出生于叙利亚的希腊文作家琉善甚至认为,是修昔底德确立了历史写作的法则,即“如实”而书的法则。即连对其文风提出批评狄奥尼修斯,也不得不对他求真的作风予以充分的肯定。他说道:我们认为历史是真实的祭司,他(修昔底德)最为关注的是记录事实,既不妄加,亦不隐瞒,更不恣意于写作之需,以无可剔的原则,避免了所有的怨恨与奉承.近代以来,随着客观史学的兴起,修昔底德更是备受推崇,被视为“科学”历史学的第一位大师,只是到了兰克,才有人能与之匹敌!。的确,修昔底德可能是古典历史学家中至为严谨者,这突出地表现在他所阐述的史学方法论中。修氏的方法论至少包

史学概论310页第九章,历史的可知性和历史学的科学性

我们在第一编和第二编探讨了历史学的本体论和从本体论-社会历史观转化而来的方法论。这些都是历史研究者对历史本身和历史研究方法的认识。这些认识对不对呢?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呢?历史学是否能够成为揭示客观真理的科学呢?这些问题要通过史学认识论来回答。 什么是史学认识论呢?我们在绪论第四节说到,史学认识论是关于人们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这是一个简单概括的说法。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史学认识论是人们对于历史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认识的反思,或者说,是人们对历史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认识的认识。 第九章作为第三编历史学的认识论的第一章,我们将主要探讨人们能不能认识历史的真相?历史学能不能成为揭示客观真理的科学?或者说,怎样才能使历史学成为揭示客观真理的科学? 由于历史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以往发生过的人物、事件和过程,它们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重现。因此,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们发生时的真实面貌,只能根据它们遗留下的各种遗物、遗迹去认识,而且由于每个历史认识者的立场和思想观点不同,即使根据同样的历史资料去认识同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也常常会得出不同的认识。所以,人们对于历史的本来面目或者其客观的真实面貌是否能够探测到,甚至它们本身是否存在,往往发生怀疑,由历史真相是否能够被认识的问题,还进而产生了历史学是否能够或应该成为揭示客观真理的科学的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但是都不能令人信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克服了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史学认识论的偏颇,提供了科学的答案。第九章主要就探讨这些问题。 历史客观主义,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它主张历史研究者排除自我,保持纯客观的不偏不倚立场,切忌带着这样那样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完全让史料说话,让史实说话,有的还主张史学即史料学。兰克和兰克学派是主张这种史学认识论的突出代表。实践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认为,任何研究者都不可能不带着某种立场、观点研究历史;任何史料、史实都不可能自己说话,都是研究者在说话,是研究者对史料、史实的解读,而且一切解读都总是渗透着解读者的立场、观点的。 第一节,历史真相的可知性 一、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偏颇 1.历史客观主义,19世纪的西方史学界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兰克学派,它在史学认识论上倡导历史客观主义,承认客观上存在着真实的历史,而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弄清历史事实的真相,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来写历史;认为历史学家只要保持一种超然物外、不偏不倚的客观态度,研究历史时排除自我的好恶情感,不要让自己的政治或宗教观点影响自己对史料的选择和解释,保持不偏不倚的纯客观态度把史料考证和解读清楚,就能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主张写历史要公正客观,要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写历史,这本是正确的。但宣称历史研究中能够排除自我的思想政治观点和立场,持所谓不偏不倚的纯客观态度,这便流于虚伪,因为这是根本无法做到的。实际上,兰克本人及其学派的史学研究实践本身,就证明了这种主张的虚伪性。他的史学著作宣扬神秘主义的宿命论,认为整个历史都是上帝的神意的体现,他还支持普鲁士王室统一德国,反对革命。兰克及其学派的史学著述由于充满政治偏见受到不少西方史学家的严厉批评。伊格尔斯也指出:在离开学派的史学著述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精英人物身上。贵族式的偏见支配着历史研究。大众的历史,日常生活史和人民文化史都没有历史价值。兰克一再声称,研究历史不能带有任何先入之见,也不能带有任何借鉴往史、教育当代的现实目的;不能按照自己的好恶对历史人物加以褒贬,只能让史料说话,做客观叙述,如实直书。可能他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这方面的主观愿望。然而,

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对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启示

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对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启示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在于重视人才的道德品行,以“广收、慎用、勤教、 严绳”形式最大化发挥每个人才的优点,做到人尽其才。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对今天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启示主要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教育机制。 标签: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企业人事管理;启示 晚清重臣曾国藩(1811—1872年),湖南湘乡人,自道光二十年初(1838)會试中名列三甲,由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迁为兼属五部的侍郎,位居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之后,曾国藩以用人三策向咸丰皇帝进言,认为“今日急务,首在用人”,又推荐李棠阶、吴廷栋、王庆云、严正基、江忠源五人,咸丰帝心服而纳谏,并对其加以褒奖。 比起他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更为人所熟知的是他选人用人的本领,曾国藩一生举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四十多人,这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曾国藩的成功和他善于选人用人密切相关,他的部下人才济济,助推他事业的成功。曾国藩的选人用人思想对当今人事部门具有积极借鉴作用。 一、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的体现 1、德才兼备的识人选人思想 (1)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品德比才能更为重要,他在选拔任命人才时始终把道德操守放在首位,他认为如果人的品德有问题,无论其才华有多么的出众都不会有长久的发展和伟大的建树,正所谓“才德不可兼得以德重,好利之人不能用”。曾国藩自身也有着自虐般的自律,严于律己、生活简朴,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他赢得所有人的尊重。曾国藩的选人用人之道即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并进行不断的磨炼和培养,调动和激发人才的潜力,将个人的优点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充分利用人才的优势和长处,做到人尽其才。在曾国藩的眼里,德、才、学、识这四个方面,排列的顺序是德、识、学、才。他对于那些投机取巧、官僚习气重、不切实际之人不予使用,二是重用能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之人,在此观念的主导下,在曾国藩的麾下实现了“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2)终身学习,立志有恒。曾国藩出身平凡、才智中等,正是这种平凡人蜕变的过程,才对大多数人都有借鉴意义。他并非天才式的人物,他的成功,是逐步克服自身弱点的过程,是从理想主义到实干家的蜕变。有人说曾国藩的成就不是取决其兵法,而是取决于他的学识,他在德才兼备的基础上,于人于己都要求立志有恒,从自身做起做到终身学习。 梁启超对曾国藩是这样评价的:“并时诸贤中最称钝拙,其一生得力在立志,

史论结合 solo类练习

目前,史论结合题正逐渐成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命题的重点和热点。只要你静下心来去做各地的模拟试卷,你就会发现这个风向标。 史论,史就是指史料、史实,论就是结论。史论结合题考查学生运用史料有理有据地证明自己支持的结论。 联系到中考考点可以为考点11:知道获取历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径,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C),联系到学科课程标准为:1-4-5区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解释它们各自的意义和功用,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论述问题。还有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描述:列举……(实例),或综合多种因素,评析,证明,说明……。 一般考查套路为:提供几则材料,让学生自己选择主题或得出结论,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史实)证明结论。 所以,这个史论结合试题,不仅中考要准备,而且八年级学生也要准备。同时,我总结发现,史论结合题很容易和SOLO分类评价法联系在一起,我是这么理解的:史料可从多个角度来搜集,学生可以用自己理解,有逻辑有层次的科学表达,这正符合SOLO分类评价法“多角度多层次,有逻辑表达,形成创造性结论”的宗旨。 接下来,我搜罗了一些史论结合题,可供各位学习和研究,供考生练习和准备。 练习题 1.(12分)俄国数学家马尔科夫说:“任何一个进步的体系,也都是开放的,不然就会丧失其发展的可能性,因而也就会丧失其进步性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仔细阅读材料一,请在①②处填上适当的内容。(2分) (2)根据材料一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历史上对外关系的变化。(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一二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6分)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文化1.doc

三、古代中国的文化(1)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5.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高考复习方向】 1.总体把握:中国古代文化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科技、思想、史学、文学、教育、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以及宗教的传播和影响等基本知识。学习这一专题时,要注意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了解思想史上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的情况,理解不同时代的主流思想;同时要注意培养收集和整理思想史材料的能力,从流派、人物、论著集等,并对这些资料予以分类整理,从而受到学术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两汉和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黄金时期,了解不同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 一个时代的真正开始,一个民族的整体精神的形成,都需要经过一个真正的文化自由繁荣时期,都需要有一个精神的规范和支撑。历史上没有精神文化支柱的时代或民族是不会长久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奠定了我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基础。直到现在仍在很深很浓的影响着我们的精神和行动,构成中华文化的特色。西方社会经过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几百年的荡涤,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文化精神。为资本主义社会大厦地建立准备了扎实的精神支柱。 思考:百家争鸣时期为我国以后历史地发展奠定了怎样的文化基础?在奠定和发展我国几千年文化内涵方面都有哪些著名人物做出了贡献?你认为怎样才可以更好的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新高考形势下,思想将依然是考查重点。新课程关于中国古代思想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为题,以儒家思想的产生、形成、成为正统主流思想、面临挑战、新儒学体系形成再到儒学的批判为线索,系统阐述了儒家思想学说的演化历程。与旧课程相比,新课程增加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部分,强调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原因以及成为文化主流思想的内容。新旧课程的差别主要在于:旧课程强调历史阶段的整体性,而新课程强调某一思想发展演变过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要抓住新课程的基本特征进行复习备考。 从内容看,孔子、百家争鸣、汉代大一统思想、宋明理学、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将是出题的热点内容;从命题技巧看,可以单独考查,也可结合必修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演变、必修二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相关内容进行命题;从命题类型看,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等方式均有可能。

论历史是人自己的产生活动

论历史是人自己的产生活动 ──唯物史观经典文献读书笔记(一) 金德万 历史是人自己的产生活动,是人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人的本质表现为现实的社会存在,整个历史的基础在于人的社会活动。发展着的历史是在人的时空客观存在中的运动,历史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成为同一个过程。现今开展的对“三大规律”的研究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自会为唯物史观的理论资源增添新的内容。 一、整个历史的基础 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前,所有对于历史的见解,无不以下述观念为基础:一切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应当到人们变动着的思想中去寻求,并且,在一切历史变动中,最重要的、决定全部历史的是政治变动。可是这一观念并不能解释人的思想究竟从哪里来,政治变动的动因又是什么?法国史学家和部分英国史学家后来才认识到,至少从中世纪起欧洲历史的动力是新兴资产阶级为争取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同封建贵族所作的斗争。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认为历史人物的表面动机和真实动机都决不是历史事变的最终原因,这些动机后面还有应当加以探究的别的动力,但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却没有在历史本身中寻找这种动力,反而从历史的外面,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把这种动力输入历史。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则证明了: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在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就是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人的思想正是从人的物质生活中来。人类社会各个时代赖以生产和交换必要生活资料的那些条件,是产生和存在阶级的基础。过去的全部历史可以说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全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对社会和政治的统治进行维护或夺取的斗争,也就是旧的阶级要维护和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历史上政治变动的动因由此得到解答。马克思、恩格斯因而提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论断:“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① 这一论断揭示了: 1、在充分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上某一阶段的社会经济状况的条件下,一切历史现象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说明。

试论曾国藩的治军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试论曾国藩的治军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学生:王泽明指导老师:党庆兰 [摘要]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有名的军事家、战略家和理学大师。他以儒学思想为根基治军,源于传统又高于传统,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治军思想。其治军思想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仁”,“礼”为治军之源,“忠”“信”为行军之本;二是以“勤”“恕”“廉”“明”为将帅 的武德修养和行为准则;三是“训”与“练”相结合的练军方法;四是讲求“慎战”“以主 待客”“正奇互用”的战略战术。他以思想治军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蔡锷、蒋介石毛泽 东等后世革命家的治军思想都深受其影响,他们治军思想的很多方面都直接与曾国藩的治军 思想有着渊源关系。 [关键词]曾国藩;治军思想;影响 曾国藩出生于一个普通封建地主家庭,他自幼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教育,熟读经史,立志要做“末世扶危救难的英雄”,更以“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为座右铭。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发动起义,实力很快发展壮大,清朝政府朝野震动。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临危受命,投笔从戎,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曾国藩分析认为八旗绿营在与太平军作战中之所以失败,最大的弊端就是“败则不相救”。针对这一弊端,后来他以自己所学理学思想为基础,并结合军事实践建立了一支异于八旗绿营的军队—湘军。湘军在于太平军作战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帮助清政府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稳定了统治局面,建立了赫赫战功,这对后世学人影响极深。所以其治军思想也受到后世学人的推崇,对后世影响极深。曾国藩以思想之军,可谓是一种独创,与现在所提倡的创新思想相吻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 一、曾国藩以“仁”“礼”“忠”“信”为治军的根本,后世革命家蔡锷﹑蒋介石﹑毛泽东等人的治军思想深受其影响。 曾国藩为了改变八旗绿营在于太平军作战中节节败退的局面,在湘军建立之初就强调要把湘军建成一支“诸将一心,万众一气”的“忠义之军”。○1要想使湘军内部“诸将一心”“万众一气”,就必须找到一套合理的治军方法来协调好军队中的各种关系。曾国藩以此出发,结合儒家思想,主张以“仁”“礼”为治军思想之源,以使湘军有礼有序,内外和谐。他说:“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