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互动,才有高潮

有互动,才有高潮

有互动,才有高潮
有互动,才有高潮

有互动,才有高潮

----音乐活动总结

10月以来,我上了三次音乐活动,但真正算得上成功的,就只有一次。三次歌唱活动中分别是《蜜蜂做工》、《大皮球》、《小青蛙》,只有最后一次学唱《小青蛙》时,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事后我针对我自己歌唱活动的教学方法向老师咨询,以便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改进,让每一次歌唱活动都能实现教学目标。

老师针对我这三次歌唱教学做了分析,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前两次歌唱活动缺乏像第三次活动一样的高潮。我再次追问老师,什么是活动的高潮,怎样才是活动的高潮。老师都一一为我耐心解答,最后高度概括成一个词----互动。

我得知答案以后,再次反思自己的三次歌唱活动,才明白了为什么前两次活动孩子们的表现积极,对歌曲不感兴趣,自然没学会歌曲的原因。

幼儿学歌唱《蜜蜂做工》那次活动中,是我和孩子在歌词互动环节不够,没有让孩子理解到歌词的内容,以至于孩子熟悉了旋律却哑口无言,无法歌唱,只能一直以发声练习的“翁”替代不熟悉的歌词。第二次学习《大皮球》时,幼儿学会了歌曲,但表现出对歌曲没有想再唱一唱的欲望。幼儿学会了歌曲去不想再唱这首歌曲,也是失败的活动。后来在老师带领幼儿复习以前教过的歌曲中,我才发现:幼儿会唱的每一首歌曲,都有相应的动作表现。而我在教唱《大皮球》时没有要求用动作变现歌曲,也没有教小朋友来完整动作的创编,自己也没有一套完整的动作个幼儿展现。所以第二次歌唱教学,在变现歌曲的舞蹈动作上和孩子的互动是不够的。

《小青蛙》歌唱教学之所以能达到活动目标,是因为孩子通过故事理解了歌词,通过分角色演唱,熟悉了歌曲旋律,通过利用器具拍打,掌握了节奏;这样一层一层的教学,幼儿最终学会了歌曲,课后还不停地唱歌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师幼互动或者幼儿幼儿之间的互动,课堂也成了他们表演的舞台。

通过反思自己三次歌唱教学活动,我明白了什么是课堂的高潮,也知道了只有有了互动才能出现高潮。只有挖掘歌曲内容和表现的风格,才有互动的可能;只有充分准备活动材料,才有互动的操作;只有多思考教法和学法,才有互动的现实。

几次歌唱活动,告诉我,不是孩子没有兴趣,而是自己没有投入;不是课堂没有高潮,而是自己准备不充分;每一次课堂都应该有互动,有高潮!

看得见,才数得清

----数学活动总结

一次小组讨论会上,同事问我,“为什么你总是精心准备数学活动教具?”当时,我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因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偏爱在数学活动上总是准备很多的教具。

为什么呢?我也在思考。回顾10月里三次数学活动,让我有了答案!

第一次数学活动是让幼儿感知数字6,知道6添上1是7,并且知道数字7代表7个物品数量。在这次活动中,我准备了7个小动物卡片,以及每个小动物所得到的礼物。以故事《小猪请客》引导幼儿反复而又有趣的点物数数,让幼儿在看得见的情景中学习数学。

第二次数学互动,我参考课程活动方案的教案为幼儿准备了9只小鸟,以天空中的鸟儿为题材,引导幼儿感知数字9,学习9添上1是10。天空中有飞翔的鸟儿以及飘着的朵朵白云的背景下,幼儿眼球自然的被吸引住了,我的目标也是实现了。

10月以来,我们中班阶段的数学活动已经结束了”数物对对碰”的主题学习活动,我看着方案,在想是应该来一次1到10的总结活动了.于是我设计了”数字找朋友”的游戏活动。准备了一个骰子,和许多水果卡片,每个卡片各10张。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听琴声,想一想;看卡片,猜一猜;看骰子,点一点;玩骰子,数一数;在看得见的图片和玩得起的活动材料中,我的数学活动,才顺利有趣的达到教学目标。

通过三次数学活动,我得到了答案。只有教具准备充分了,枯燥的数学也就不枯燥了!孩子们也在活动中,看得见数学,感知到数字,也数得清数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