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克隆飞机大战教学指导设计

克隆飞机大战教学指导设计

克隆飞机大战教学指导设计
克隆飞机大战教学指导设计

克隆飞机大战教学指导

设计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第12课克隆飞机大战【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Scratch模块的第12课内容,是学习Scratch基础部分的延续,认识和理解“克隆”控件,为后面独立设计程序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使用条件语句、循环语句,侦测、外观、动作等模块,还未涉及“克隆”控件,更不知如何使用。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认识与理解“克隆”控件。

2.掌握利用“克隆”控件控制角色变化方法。

3.通过使用“克隆”控件,掌握多个角色相同动作的实现方法。

4.通过使用“克隆”控件,感受编程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与理解“克隆”控件。

难点:利用“克隆”控件控制角色变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务驱动法。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飞机大战》课件及学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游戏导入新知传授小组交流巩固提升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微信朋友圈有个一个很火的游戏叫“飞机大战”,同学们想不想体验一下。

邀请学生体验Scratch游戏“飞机大战”。

师:好不好玩?想不想学习如何制作它呢?

板书:克隆飞机大战。

任务一:绘制飞机角色

师:在这个游戏中共2个角色,分别是“火炮”和“飞机”。下面我们就根据教材提示绘制游戏角色。

1.绘制飞机角色

(1)单击,打开“绘图编辑器”,使用椭圆工具画出飞机造型。

师:除了使用椭圆工具,也可通过画笔、直线、矩形等工具画出飞机造型。

(2)单击“绘制新造型”,画出飞机爆炸后的造型。

师:可以放大或还原图像,便于观察或修改细节部分。

2.绘制火炮角色

(1)画出火炮,将中心点设置在火炮下方。中心点是角色旋转的位置,角色将以此点为中心进行旋转。

(2)复制造型1,调整火力位置,模拟开火的样式,注意中心点不移动。

师:通过快速点击造型1、造型2看到造型切换的效果。

任务二:编写程序

师:角色制作完毕后,我们该如何设计角色的程序呢?先来回忆一下,两个角色都是如何运转的?

生(预设):火炮间断发射,用鼠标左右键控制炮管方向。飞机从顶部随机位置往下飞,被炮击中爆炸并消失或飞到舞台底部消失。

1.火炮开火

(1)模拟火炮开火。

(2)利用鼠标左右键控制炮管方向。

2.克隆飞机

师:同学们,我们该如何设计飞机从顶部随机位置往下飞,被炮击中爆炸并消失或飞到舞台底部消失呢?一架一架飞机设置?还是有什么其他的方法?

教师介绍“克隆”控件。

师:克隆就像角色的分身术一样。

表示建立一个指定角色的克隆体,可以是本身,也可以是其他角色,并且与这个角色相同。表示角色的克隆体在启动时执行什么样的动作。表示删除当前的克隆体。克隆的角色只有在程序项目运行时才出现。

(1)选择飞机角色,克隆自己,出现多架飞机。

【教学反思】

“克隆”本身就是一个很前沿的词汇,学生对于“克隆”的认知可能仅仅是复制一个已有的角色再粘贴出一个一模一样的角色。然而克隆出来的角色通过程序的编写,也可以实现不一样的状态,例如从不同位置出现、不同的特效等等。“克隆”控件的学习让学生编写复杂程序的能力进一步地提升,为编写复杂程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案设计:刘映川(南京市力学小学)】

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9课《克隆羊 多莉》教案 冀教版

《克隆羊-多莉》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通过讨论,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能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设计成有条理的演讲稿向他人介绍。 3.能有一定根据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对别的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 能力目标: 1.能体会到科学技术“双刃剑”的含义,了解科技的两面性。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并对其产生浓厚兴趣。 思想目标: 1.能从正反两方面说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 能举出三个实例说明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1. 了解克隆技术和基因技术工程技术。 2.认识到新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3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新成果的关注, 难点 1.克隆技术的操作过程。 2.学生自己搜集资料.的能力。 3.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属于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比较侧重于直观,形象的思维。对于克隆技术,他们既新鲜,喜欢,但是不容易理解。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法,采用大量的图片,故事,和flash动画。将深奥的知识用浅显的载体呈现,深入浅出,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高效学习,快乐成长。 课前准备:课件,图片,克隆Flash,月季,半枝莲,蟹爪莲,吊兰。转基因蔬菜(西红柿,柿子椒,土豆等) 教学过程设计 1.故事导入,走进克隆。 师:世界上,每个人,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是爸爸妈妈的把自己的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爸爸的精子与妈妈的卵子形成一个受精卵,然后发育成一个新的生命。但是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定让你目瞪口呆。 神奇的小绵羊-多莉 1996年,有一只特殊的小绵羊诞生了,它的诞生震惊了全世界。因为她的出生,是有三个妈妈完成的,完全没有爸爸的参与。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莫特利用三只母羊,科学家尹恩在黑母羊的身上取出了一个体细胞的细胞核,然后把另一个白羊的卵中去掉细胞核,然后通过电击将之融合,形成了胚胎,再把胚胎放进第三只母羊的子宫里,他经过200多次的实验,10多年的尝试,终于成功了。经过184天,小多莉成功出生了。她的降生是科学划时代的进步。小多莉长大后,又生下了四只小羊。在她八岁那年,因为肺部感染得了不治之症,医生给她实施了安乐死,虽然克隆羊多莉比正常的绵羊少活了几年。但是她的一生,带给了科学界巨大的震撼,惊喜,和深思。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克隆羊多莉》(板书) 2.合作探究,了解克隆。

神奇的克隆说课稿

神奇的克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奇妙的克隆》是一篇介绍克隆知识的科普文章。文章分四个版块先介绍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的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简介: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 A、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克隆知识。 B.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 2、能力目标: A.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B.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C.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

由以上目标我指定本课教学重点如下: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四)教学难点 1.结构安排巧妙新颖。 2.文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科学道理深入浅出。 二、说学生 1、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本文介绍克隆知识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克隆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生物常识重点突破。 2、能力分析 学生对说明常识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品析语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 学生习惯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因此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 三、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设计通过师生交往、平等对话,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

《奇妙的克隆》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奇妙的克隆》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奇妙的克隆》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探究 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2.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3.思考:以克隆为例,谈谈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一)1、导入: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2.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问题,供小组讨论。 问题: a.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b.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c.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d.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e.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明确: a.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b.理解克隆的关键是: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c.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 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d.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 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e.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 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并

苏教版语文五下《克隆之谜》教案1

7 克隆之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具准备: 录音机、挂图、幻灯机。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分步揭示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板书克隆。 师:什么叫克隆?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2、用彩色粉笔在“克隆”二字前加上“奇妙的”三字,问:不用读全文,你们能不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谈克隆的奇妙) 3、查字典理解“奇妙”(稀奇而巧妙) 4、克隆,奇妙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认真阅读课文来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理解说明顺序。 1、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毫毛例如马铃薯收获家畜饲养微生物效率 2、查字典、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1)多音字:家畜效率 (2)除“微生物”外,均由学生自学理解。 3、自读课文,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小结: (1)孙悟空快速克隆自己。 (2)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3)植物的克隆。 (4)低等生物的克隆。 (5)高等生物的克隆。 (6)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7)克隆技术与其它科技成果结合。 (8)克隆技术的其它应用。 (9)克隆技术正在展示诱人前景。 4、练习归纳要点,理解课文说明顺序。 (1)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的重点讲了哪几个问题? A、什么叫克隆。(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繁衍后代) B、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第二段—第三至五自然段: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和高等动物的克隆) C、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他的诱人前景。(第三段:第六至九自然段) 5、学生讨论后,教者归纳:本文中心突出,专门介绍有关克隆的知识。条理性强,先解释什么叫克隆,然后分类介绍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的克隆现象,最后讲奇妙的克隆

课文《奇妙的克隆》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奇妙的克隆》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奇妙的克隆》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2、理清本文的说明的顺序,并理解这种安排的好处。 3、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4、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教学难点】 1、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2、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教学方法】 1、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 2、通过竞赛,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学生: 1、结合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2、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 教师:教学图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2、板书课题:17奇妙的克隆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研讨课文内容 设计思考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竞答的形式回答。(问题用幻灯的形式打出,按课文四个板块,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 1、全班齐读第一部分,请第一组同学做好迎战准备。 问: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 问: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板书:克隆的含义](“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这就是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和克隆动物教案

2.2 动物细胞工程 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第二课时) 二、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简述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和应用 能力目标:运用动物细胞的基础知识,分析核移植技术的理论基础,搜集有关动物细胞核移植研究进展和应用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交流情感目标:讨论动物细胞核移植的社会意义,关注动物细胞核移植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旧课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植物的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知道植物细胞可以培养成一棵植株,这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而动物的体细胞离开了母体,却不能培养成一只动物个体难道是动物细胞没有全能性吗?不是。而是动物细胞高度分化,全能性比较低。 导入新课: 假如生活中我们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展示幻灯片,问题的提出) 1997年,美国威斯康星洲的一个奶牛场有一头高产奶牛叫“卢新达”,年产奶量为30.8吨,而我国奶牛年平均产奶量仅为3~4吨.用什么方法能得到更多的“卢新达”呢?学生回答克隆,其实克隆的研究从1938年就开始了。(幻灯片——克隆的历史,多利之后还有许多的动物被克隆,今天,我们要先从多利讲起) 听说过克隆羊多利吧,可以请一位同学来说说来多利的诞生过程。(学生上台讲述多利的培育过程)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利的培育过程,请问多利像谁呢?母羊A,因为多利的核基因全部来自母羊A。100%象吗?,不,因为还有来自母羊B的细胞质基因。这里哪个细胞是供体细胞呢,乳腺细胞,它是高度分化的体细胞。

来看课本中对克隆的定义:请大家阅读,并划线。 教师板书:1、概念 克隆的定义: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 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 分类: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细胞核移植(根据提供细胞核的供体不同而区分)多利羊之所以轰动全世界,并非因为它是首只克隆动物,你知道为什么它能一夜成名呢?请一位同学回答:(首先,它选用的细胞是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其次,它是哺乳动物,意味着人可以进行体细胞核移植。所以它的诞生标志着体细胞核移植成功。胚胎时期的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比体细胞核移植更容易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所以全能性较高,而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所以全能性也就比较低了。其实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童第周教授的带领下,克隆出了鱼,但是,多利一夜成名,中国的克隆鱼却默默无闻20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闭塞,导致中国科学的进展不为世界所知。所以要与世界进行交流,同享科技进步成果)。 那么刚才那只卢新达奶牛能用胚胎细胞克隆吗?(请一位同学回答)。不行,本身自己已经过了胚胎期,如果用它的下一代的胚胎细胞,那么已经加入了另一只公牛的基因。所以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因此,说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比较常用于优秀动物个体的克隆。 下面我们通过我国成功克隆高产奶牛的过程来学习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请大家结合课本,看以下的幻灯片

神奇的克隆教案

7、神奇的克隆 第二单元 预习提示: 1.认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再读课文,尝试回答课后问题。 3.搜集了解有关“克隆”的资料。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分步揭示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板书克隆。 师:什么叫克隆?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2、用彩色粉笔在“克隆”二字前加上“神奇的”三字,问:不用读全文,你们能不能 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谈克隆的奇妙) 3、查字典理解“神奇”(稀奇而巧妙) 4、克隆,神奇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认真阅读课文来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理解说明顺序。 1、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毫毛例如马铃薯收获家畜饲养微生物效率 2、查字典、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1)多音字:家畜效率(2)除“微生物”外,均由学生自学理解。 3、自读课文,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小结:(1)孙悟空快速克隆自己。(2)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3)植物的克隆。(4)低等生物的克隆。 (5)高等生物的克隆。(6)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7)克隆技术与其它科技成果结合。(8)克隆技术的其它应用。 (9)克隆技术正在展示诱人前景。 4、练习归纳要点,理解课文说明顺序。 (1)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的重点讲了哪几个问题?A、什么叫克隆。(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繁衍后代)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克隆的知识。 2、朗读课文,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和常用的说明方法。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体会克隆的神奇之处。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假如我是天文爱好者,我希望世界上再有一个张衡;假如我是音乐爱好者,我希望世界上再有一个贝多芬;假如我是科学爱好者,我希望世界上再多一个爱迪生。假如你是();假如你是()。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换句话说,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但现在有一种叫“克隆”的新兴生物技术,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到底是什么?它神奇在哪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神奇的克隆”。(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克隆,体会克隆的神奇。 2、初步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 三、精读课文 (一)学习1—4自然段。 (1)朗读1—4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克隆? (2)教师举例介绍说明方法。(下定义)什么是下定义? (3)创设情境,说说什么是克隆? 刚才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感觉你们说的太专业,这样的语言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听懂,如果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问你什么叫克隆时,你怎样告诉他? 如果是一个成年人,比如你的爸爸妈妈问你什么叫克隆时,你又如何告诉他(她)?”

如果是种地的老农问你呢? (4)教师小结:为了帮助我们弄清楚克隆是怎么回事,作者采用了不同的说明方法。有的较为形象生动,一读就明白。有的则是科学定义,非常准确,让我们对“克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刚才我们了解了低等生物的克隆,那么高等动物能不能克隆呢?(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文中举了克隆羊“多利”的例子,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事例”。请同学们结合搜集的资料帮多利拟一份自我介绍,几分钟后我们一起来听听“多利”的自述。 小结:真实太神奇了!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它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了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也是当年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新闻之一。 (三)学习第6—8自然段。 1、科学家们花费了这么多心血研究克隆,是因为克隆技术能够很好地造福人 类。(板书:造福人类) 2、指名读课文第6--8自然段。 想一想:课文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克隆技术在哪些方面的应用? (板书:农业、环境、医学) 3、齐读第6---8自然段,再一次来感受克隆技术为我们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 4、观看视频。 克隆离我们的生活还比较遥远,现在我们看一段视频,亲自去感受一下神奇的克隆。 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吗?(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也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着你们去探索呢!) 四、展望前景 1、克隆是一项正在研究和发展的科学,它的神奇面纱还没有被人类完全揭开,它正在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板书“前景诱人)让我们来发挥想象吧! 2、刚才有的同学谈到了克隆人,克隆人在这个世界进入新世纪之后似乎正向人类走来,意大利和美国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展开克隆人的努力”,英

奇妙的克隆教案

奇妙的克隆教案 1、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而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及说明方法。基本上是按照什么是克隆,如何进行克隆,怎样使克隆健康发展这样的顺序来安排材料的。 《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1、生字注音。 2、词语解释。(见课件) 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问题,供小组讨论。 1.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2.“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4.“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5.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明确: 1.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2.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3.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4.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5.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克隆技术教案新人教版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孝直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克隆技术教案新人教版教 学环节及设计意图:课题:主备人:时间: 学习目标:1.。 2.能概述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 3.分析克隆羊技术及伦理。 4.通过论辩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确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说出克隆技术的实质及应用 教 师 修 改 及 建 议 : 一、预习检测: 1.下列繁殖新植物的方法中,不属于克隆的是() A利用扦插的方法,培育葡萄幼苗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烟草 C利用马铃薯的块茎来繁殖新个体D利用种子来繁殖玉米植株 2.克隆实质是() A无性繁殖B有性繁殖C分裂生殖D营养生殖 3.关于克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人体细胞克隆组织或器官,可以消除人体器官移植中的排异的反应。 B利用人体细胞克隆组织或器官可解决供移植的人体器官严重缺乏的难题。 C克隆不是经过受精过程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 D 克隆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出动物个体或群体。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一)通读课本P97-98相关知识,找出下列问题,并回答有关问题: 1.克隆属于生殖。 1)克隆羊“多利”是用细胞克隆出来的。 2)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快速的培育具有优良品质的品种;克隆技术在制 造 方面前景广阔;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将动物大量繁殖;克隆技术还为拯 救 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二)小组探究,互助学习: 1、首先学生自主阅读课本97-98页,然后小组长组织组员讨论98页的分析讨论题。 1) 2) 3) 2、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了有关克隆技术的问题,在研讨上述问题之后,你还有哪些疑问和困惑?(如: 多利有父亲吗?多利有几个母亲?“新卵细胞”是怎样融合成胚胎的? 3、请学生模拟克隆“多利”羊的过程。并请学生解答学生的疑问。 4、阅读课本P98-99有关知识,分析讨论下列问题: 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就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的体细胞大量复制出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 百年不变的自然规律,这是遗传科学的巨大飞跃,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那么克隆技术有 哪些现实意义呢?你认为这项技术广泛用于农业、医药有哪些好处呢?这个问题你们小组内首先进行 交流。

初二上册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初二上册《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教学理念 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1.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提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2.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发展。 教学步骤 一、课前学习 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2.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3.思考:以克隆为例,谈谈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的理解。 二、课堂教学内容 (一)克隆是什么 1.导入。 孙悟空,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形象。他神通广大,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这一精彩描述,是我国明代大作家

吴承恩关于克隆的设想。他想像的依据是什么呢? 2.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 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3.明确什么是克隆。 (1)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2)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出示幻灯片:“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也叫‘克隆’。”) 4.讲解说明方法。 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 法?(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 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克隆”属于前沿科学知识,对一般人而言生僻难懂。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例,再加以细致地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定义它,使它的特征清晰、明了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了“克隆是什么”。 ( 二) 克隆的科研成果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克隆技术 教案

《第二节克隆技术》教案 教学目标 1、说出克隆技术的实质及应用。 2、概述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 3、分析克隆技术与伦理 重点 概述克隆技术的原理及大致操作过程。 难点 克隆技术的原理及操作过程,举例说出克隆技术和社会伦理问题。 教学突破 本节教学可结合第一节的内容,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有关生物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或潜在的威胁和社会伦理问题的讨论,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分成若干具体问题,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克隆人的伦理问题、生物武器制造和应用的安全问题等。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组成若干个研究小组,分工合作,查找资料,确定论述的主要论点和论据,选择论述的方法和手段,举办关于生物技术引发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的研究报告会,使学生明白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教师准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克隆羊‘多利’”培育过程的flash动画。 学生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克隆技术的发展史”和“生物技术的种类”等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课件出示植物的扦插、压条、嫁接和组织培养,提出问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诗说的是植物的什么现象? 2、学生回答:无性生殖。因为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它们与原来植株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3、教师总结这种无性生殖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克隆。自然引出本节课题。 二、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一:(一)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1、出示:“多利”和它的缔造者图片,提出问题: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学生回答:克隆出来的 2、教师动画演示“多利”的培育过程,提出问题: (1)在进行克隆实验时,维尔穆特选用不同品种绵羊的目的是什么? (2)“多利”的遗传物质与哪只绵羊相同?请说出你的理由。 (3)与普通绵羊的繁殖相比,“多利”的产生有什么特殊之处? 3、学生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课本图7、2-7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在进行克隆实验时,维尔穆特选用不同品种绵羊的目的是作为对照,增强结论的说服力。 (2)“多利”的遗传物质与白脸绵羊的遗传物质相同。因为白脸绵羊的乳腺细胞中含有该绵羊全套的遗传基因,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多利”羊,其遗传基因来自白脸绵羊。 (3)普通绵羊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的,后代有较多的变异,而“多利”羊是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其性状表现与亲本一样。 5、教师讲述:高等动物进行无性繁殖曾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多利”的诞生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多利”的遗传物质来自单一的亲本,它几乎是其原本的个体复制品。自此,克隆技术突飞猛进,各种克隆动物相继问世。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克隆动物? 6、学生回答:克隆马、克隆牛…… 自主学习二:(二)克隆技术与伦理 1、教师讲述:克隆动物的不断问世,从理论上证明克隆人是完全可能的。美国和英国都曾克隆出人类胚胎,目前,在克隆人的问题上,人们褒贬不一。提出问题:你同样克隆人吗? 2、辩论活动:关于是否应该禁止克隆人的辩论。(先组内交流、选出代表,班内辩论)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克隆技术能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如:保持优良品种,拯救珍惜动物,进行医药生物研究。同样,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会衍生出危机人类传统伦理及人类基因进化等方面的问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遵守社会伦理的基本原则,理性开发和利用克隆技术,生命科学的研究前途一定会更美好。 4、应用实践:制作展板介绍克隆技术(形式多样,内容可选择克隆技术的研究现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等) 点评:从学生感兴趣的克隆人问题入手,让学生充分的表达。交流,认识克隆技术的两面性,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 三、课堂小结 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群体,克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快速繁殖作物和家畜、制造基因工程药物等。目前,人类自身的克隆有桲于伦理道德,破坏了人的尊严,也不利于人类的发展,所以在许多国家已经被明令禁止。

神奇的克隆教案

神奇的克隆教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 8神奇的克隆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克隆”及文中“嫁接”、“压条”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地朗读课文。 3.感受克隆的神奇,知道课文是按从植物到动物再到人类的顺序来介绍克隆的,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4.了解课文在介绍克隆时运用的举例子、作比较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并运用本课的说明方法进行小练笔,在运用中掌握说明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克隆的含义,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2.培养学生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评价设计: 1.过识字,识词,朗读课文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通过交流对课文的疑问这种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 2.精读感悟环节,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初步了解克隆的含义,同时注意分析本课克隆的神奇,帮助学生阅读与写作。 3.助小练笔(目标中未见小练笔的设计),完善学生对说明事物顺序和说明事物方法的感悟和进一步的理解,运用多种手法来介绍熟悉的事物,做到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 1.成预习单上的预习任务,同时整理自己对课文的疑惑之处。 2.组分工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老师: 1.剧《西游记》中孙悟空拔毫毛变悟空的视频片段。 2.学课件(生字词、柳条扦插等图片) 3.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播放《西游记》中孙悟空拔毫毛变悟空的视频片段。 导入:《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神话,这就是克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神奇的克隆》。 2.板书课题,齐读。 3.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问? (预设:什么是克隆?克隆神奇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上面的疑问。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神奇的克隆教案2苏教版

2021-3-29 20XX年复习资料 小学复习资料 班级:科目:

.神奇的克隆 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字7个,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导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导学难点:通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感。 突破措施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神奇,切忌空洞讲解分析;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开放的学习平台,有效地巩固重点、突破难点。 导学准备:PPT课件、挂图、生字卡 导学过程: 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预习学案 一、初读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生字字形; 2.读顺每句话,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把全文读通。 3.边读边想,画出不懂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要做上记号,课堂上解决。 二、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克隆是什么,克隆神起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 2.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克隆的含义和神奇。 一、导入新课

一、谈话引入: 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科学奥秘的说明文(板书)8.《神奇的克隆》。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那么我们现在就先来弄明白什么是克隆吧 二、合作探究——植物是如何克隆的 1.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谁来读读有关的句子? 2.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 3.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剪下、插进、一株株、活泼可爱”、“切成、种进、许多、新鲜”等一系列词语) 4.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5.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三、合作探究——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是怎样诞生的?它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165074.html, 四、合作探究——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 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 2.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意义。 五、小组讨论: 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六、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七、学习主题学习丛书《超越梦想》

奇妙的克隆 教案 (1)

课题《奇妙的克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探究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课前学习 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2.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3.思考:以克隆为例,谈谈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二、课文学习 (一)1、导入: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2.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问题,供小组讨论。 问题: a.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b.“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c.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d.“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e.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明确: a.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b.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c.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d.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e.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并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当中,而在结尾处提出了关于“克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 (三)内容研读: 1、明确什么是克隆? (1)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不是由生殖

《克隆技术》教案

第二节克隆技术 一、【教材分析】 前面学习了动植物的生殖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特征。本课是以此为基础,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引领学生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讨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思考科学技术的双面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通过讨论等方式探究克隆技术带来的影响;能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设计成有条理的讲演 稿向其他人介绍;能有一定根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 2、能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含义。(难点) 3、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克隆技术。 4、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重点) (二)能力目标: 1.学会收集资料,能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收集到有关克隆技术的发展的资料。 2.学会交流和汇报,能够将自己的收获展示给大家,并能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他人的信息。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收集有关克隆人方面的信息,增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 2.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3.激发对生物技术发展研究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准备“假设我会克隆”小作文;

2、收集有关克隆人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为“关于是否应该禁止克隆人的辩论”做准备。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3分钟)1、【展示】孙悟空图片或视频: 2、【提问】你喜欢孙悟空吗?他有哪些本领? 3、【过渡】孙悟空拔出一根毫毛能变出千万个一 样的自己来。这个神话引发人类复制自身的幻 想,用现代的眼光看就是“克隆”。今天我们学 习第二节克隆技术。 回答孙悟空会:①七 十二变;②腾云驾 雾;③有一双火眼金 睛,能看穿妖魔鬼怪 的伪装;④一个筋斗 能翻十万八千里;⑤ 拔一根毫毛变出一 样的自己等。 孙悟空 形象和故 事,家喻户 晓。易于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 二、知识回顾: (4分钟)1、【展示图片过渡】植物的“克隆”,老百姓可 能每天都在做。 扦插 嫁接 2、【提问】 植物的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和用种子繁 殖相比,有什么特点? 3、【过渡】无性生殖在生物学上就叫“克隆”。 植物的克隆我们每天都可以做,高等动物的克隆 看图片回顾植物的 扦插、嫁接、压条、 组织培养的知识。 思考回答:扦插、嫁 接、压条、组织培养 都是无性生殖,没有 两性生殖细胞的结 合而直接由母体产 生新个体。 学生对无 性生殖很 熟悉,但不 知道无性 生殖就是 克隆。教师 利用原有 的知识做 基础,引导 学生回顾、 复习。使课 堂能够顺 利过渡到 克隆技术。

基于学科特点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165074.html, 基于学科特点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 作者:骆宁 来源:《江苏教育》2017年第23期 【摘要】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来说至关重要,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起着方向性的作用。当前,一线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思考不够精细,存在照搬、泛化、偏向的问题。针对现状,基于学科特点制定教学目标要有合理而科学的依据,要能有效指引教学的方向,提升教学实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指向标。 【关键词】教学目标;误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9-0028-03 【作者简介】骆宁,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南京,210002)副校长,一级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得以形成的最高基准点”。语文教学目标的定位,直接关系到一堂课、一篇课文、一个主题单元甚至一个年段的教学效果的达成。一堂课的好坏,常为教学目标的制定所左右。有的放矢,方能百发百中。找准这个“的”常常是教师需要思考斟酌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十分有必要静下心来,对“教学目标”这个概念进行必要的认知、分析、研判,以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开展。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误区 结合教学实践及学习思考,笔者认为目前在小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存在以下误区: 1.一成不变,教参为准。 日常备课中,语文教师会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但往往忽略教学目标,因为有指定的教学参考书可用,即使教学环节有所调整,教学目标还是岿然不动。教师有先独立思考教学目标的习惯,才能说是真正地备课了。长年累月、一成不变地参照《语文教学参考用书》,教师的学术创造力和独立性将会消耗殆尽。 2.多多益善,目标泛滥。 “提效”是当前小语教学主旋律之一。那么体现到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上来说,就是要多,才能显得高效?显然不是!想要烧开一壶水,没有足够的柴怎么办?可以倒掉一部分水!这是烧开一壶水的智慧,那么上好一堂课的智慧大抵上也该如此。“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

《奇妙的克隆》教案

奇妙的克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鳞片、脊椎、两栖”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理解“繁衍、相安无事”的词义,并学会使用。 2.了解相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水平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升阅读科普文的水平。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3.理解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德育目标 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树立准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教学重点 1.了解相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2.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最后设置自由问答环节,给喜欢钻研的同学一个空间,由兴趣引领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行。 ●教具准备 教学图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筛选重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科学性。揣摩语言,体会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我国多家媒体近日转载了国外媒体报道的一条惊人消息:一群受邪教组织操纵的科学狂人,正在美国内华达州大漠深处实行着一项克隆人的秘密实验。他们根据英国科学家创造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同样原理,从一个今年2月份夭折的10个月大的美国女婴身上提取细胞制造克隆人。(选自2000.11《文汇报》)消息披露后,克隆技术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今天,让我们走进《奇妙的克隆世界》,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板书文题) 设计(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