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厂设备管理制度

工厂设备管理制度

工厂设备管理制度
工厂设备管理制度

工厂设备管理制度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设备的管理条例。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备管理的全过程。

二、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1.0 设备管理组织机构

2.0设备管理科职能

2.1 全面负责本公司的设备管理。

2.2负责本公司设备保养。

2.3组织相关部门对设备进行检查。

2.4对全公司的安全文明生产负责。

3.0设备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3.1设备科长的岗位职责

3.1.1设备科长在分管副总经理、技术部经理、工厂经理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厂的设备管理

工作。

3.1.2制订、贯彻和执行有关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3.1.3建立设备的台帐、卡片、档案,统管全厂的设备技术资料。

3.1.4负责设备的验收、移交、转移、封存启用、调拨、报废等工作.

3.1.5负责设备事故的处理及对设备保养工作。

3.1.6编制设备的检修,一、二级保养计划和备品配件管理,并负责做好以上各

项工作的实施和验收、考评工作。

3.1.7采取勤巡检、勤考核等有效措施,提高全厂设备的完好率,巡检工作,每

周不得少于三次,每次检查须覆盖全部主要设备。

3.1.8监督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每月召开一次设备管理会议,通报设备管理状况.

3.1.9安排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及时解决车间及其他部门提出的设备管理上的问题。

3.1.10利用每天晨会,安排设备管理及维修保养工作事宜。

3.1.11对设备科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3.1.12根据每日设备检查情况对各车间设备保养进行考核。并于当月30日前,

将考核排名结果报工厂经理。

3.1.13每月审核各车间设备维修保养奖惩情况,并于本月30日前批复各车间汇

总表,上报分管工厂经理。

3.1.14对全公司设备的正常运转、供电正常化负责。

3.2 设备维修人员岗位职责

3.2.1维修人员必须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认真做好设备维修工作。

3.2.2维修人员必须凭“设备报修单”进行维修,“维修单”统一由操作者填写,

并由车间主管或班组长签字后交

到设备科,再统一安排给维修工实施维修。

3.2.3值班时间内发生的设备故障,一律由值班维修工承担负责修理,并按接到报修单先后或设备维修的急缓依次修

理。

3.2.4维修人员在未确准设备故障原因时,不可盲目随意解体设备。

3.2.5维修人员在排除设备故障后,须认真地在“报修单”上写明维修措施和方

法及调换零件名称和修理工时,而且须操作者签字认可。

3.2.6维修人员在修理完毕后,应立即将填写完整的“报修单”交到设备主管备案。

3.2.7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如修理同一台设备,当天发生三次同一故障时,维修工该天作为事假处理,不记发

工资。

3.2.8设备维修责任承包者,必须对承包范围内设备的维修质量和维修速度负全部责任。

3.2.9责任承包者必须加强本承包范围内设备的完好状况、文明操作情况、润滑

情况、“三保”情况等巡视检查,密切关注,并有权制止违规作业行为,

操作者不听阻止,按规定从严处罚。

3.2.10承包者如维修工作做得不够完善,引起车间提出投诉的,按照《设备科绩效考核方案》规定进行处罚。

维修工的工作业绩,由设备科、车间负责人及设备操作工考评,考评结果与当月绩效工资、年底奖金、工资

调整挂钩。

如遇设备搬迁、安装、调试和动力照明设施等工作时,则由设备科统一调度、安排。

维修人员不准长时间呆在办公室内,不准在车间、办公室、配电房内等厂区禁烟区域吸烟。

值班时间脱岗或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视情节每次给予10到50元的罚款。

3.3.车间设备管理员岗位职责

3.3.1车间设备管理员(生产线班组指定人员),负责安排本车间设备的合理使用.

3.3.2每天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进行检查及考核评比,每周末及节假日配合设备科对公司设备保养进行检

查考评。

3.3.3监督和教育本车间职工,自觉爱护设备,精心保养设备,贯彻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设备维护保养

制度。

3.3.4负责督促、检查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设备润滑工作,使设备保持良好

的技术状态。

3.3.5按期执行设备科下达的设备的检修、保养计划,当生产与维修保养发生矛盾时,应根据“先维修,后生产”

的原则,正确处理生产与维修的关系,特殊情况,需经设备科同意。

3.3.6参与设备的一、二级保养和“日常保养”的检查、验收工作和设备事故的处理工作。

3.3.7参与设备各级保养检查的奖惩评比工作,做好设备维护保养汇总表,于本月底之前报设备科。

3.3.8对操作者提出的设备故障,经确认后填写“报修单”交设备科

3.3.9参与对设备维修工的绩效考评工作。

3.3.10对本车间设备的良好运转状态及安全文明生产负责。

3.3.11对各项检查考评的结果真实性负责,凡是每日检查结果与设备科每日检查结果不符的,将视情节给

予10到50元处罚。

二、设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1.0设备引进的规定

1.1设备引进计划由设备科提出,技术部门负责审核。

1.2设备科制定引进计划的依据:

1.2.1公司发展总体规划。

1.2.2工厂各生产线发展规划及其设备需求信息。

1.2.2.1工厂各生产线根据下一年生产发展的规划,在每年11月份进行下一年度设备的申报工作,逐项认真填报

设备投入计划申请表,经工厂经理签字后,由设备科报技术部门评审。

1.2.2.2设备计划一旦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重新填报设备申请,说明原因,经工厂经理批

准后,由设备科报技术部门,同时收回原申请表。

1.2.2.3设备申请计划应一式三份,申请部门、审批部门、设备科各执一份,申请计划中应写明设备名称、型号、

规格、数量等。

1.2.3设备引进计划的报批

1.2.3.1设备科根据工厂各生产线的设备申请计划,结合本公司现有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配,编制设备引进计

划表,在每年12月底前,报总经理审批。

1.2.3.2设备引进计划应一式三份,总经理、财务部、设备科各执一份,计划中应写明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

量、生产厂家、大致市场价格,以及各部门申请数量、公司现有数量,需要增加引进数量等。

2.0设备的选型和评价

2.1设备的选型原则上由技术部根据车间产品结构特点进行评价,也可由各车间根据使用的实际需要确定。

2.1.1技术部从应用新产品、新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的角度提出设备更新计划和可行性分析报告,决定设备的购买

或自制。

2.1.2技术部编制自制设备的设计任务书,并负责设计,负责签订委托设计技术

协议。提出外购设备的选型建议和

可行性分析报告。

2.1.3技术部负责新设备的安装布置图设计、工艺装备设计、制定试车和运行的工艺操作规程,参加设备试车验收。

2.2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

2.2.1设备选型即是从多种可以满足相同需要的不同型号、规格的设备中,经过技术经济的分析评价,选择最佳方

案以作出购买决策。

2.2.2设备选型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2.2.2.1生产上适用:选购的设备应与本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或开发新产品等需求相适应。

2.2.2.2技术上先进: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要求其性能指标保持先进水平,以利提高产品质量和延长其技术

寿命。

2.2.2.3经济上合理:要求设备价格合理,在使用过程中能耗、维护费用低,并且回收期较短。

2.2.3设备选型考虑的主要因素

2.2.

3.1设备的主要参数选择。

2.2.

3.2设备的安全性和操作性。

2.2.

3.3设备的环保与节能。

2.2.

3.4设备的经济性:

①初期投资;②对产品的适应性;③生产效率;④耐久性;⑤能源与原

材料消耗;⑥维护修理费用等。

2.2.4设备选型的程序

2.2.4.1收集市场信息:通过广告、样本资料、产品目录、技术交流等各种渠道,广泛收集所需设备以及设备的关

键配套件的技术性能资料、销售价格和售后服务情况,以及产品销售者的信誉、商业道德等全面信息资料。

2.2.4.2筛选信息资料:将所收集到的资料按自身的选择要求,进行对比,从中选择出2-3个产品厂作为候选单

位。对这些单位进行咨询、联系和调查访问,详细了解设备各方面情况;制造商的信誉和服务质量;各用

户对产品的反映和评价;货源及供货时间;订货渠道;价格及随机附件等情况。通过分析比较,从中选择

几个合适的机型和厂家。

2.2.4.3选型决策:对选出的机型进一步到制造厂和用户进行深入调查,就产品质量、性能、运输安装条件、服

务承诺、价格和配套件供应等情况,分别向各厂仔细地询问,并作详细地笔录,最后在认真比较分析的基

础上,再选定最终认可的订购厂家。

3.0设备采购合同与管理

3.1设备采购合同的基本要素:设备采购合同由设备订购方与供应方商定,一般包括:

3.1.1采购方与供应方的名称与地址、联系方式、账号、签约代表、一般纳税人

3.1.2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数量。

3.1.3设备质量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3.1.4设备价款及运输、包装、保险等费用及结算方式。

3.1.5设备交货期、交货地点与交货方式。

3.1.6违约责任和违约处罚办法。

3.1.7合同的签订日期和履行有效期。

3.1.8合同纠纷解决争议的途径和方法。

3.2合同管理

3.2.1订货合同及订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资料都应由采购部妥善保管,以便在订货过程中和掌握合同执行情况时查

询,并作为仲裁供需双方可能发生矛盾的依据。

3.2.2合同要进行分类整理,建立专门台账和档案进行管理。

3.2.3国外设备订货的往返函电、附加协议、商谈纪要、预付款单据,都应视为合同的附件进行登记和归类管理。

3.2.4合同由设备科、技术部门审核后,采购部报总经理审批后,与供应商签定。

4.0设备的到货验收

4.1设备到货后,设备科按照托运合同、装箱单及采购合同,进行开箱检查,验收合格后办理相应的入库手续,建

立设备台帐及设备档案。

4.2设备到货期验收

4.2.1设备应按期到达指定地点,不允许任意变更,双方必须按合同要求履行验

4.2.2不允许延期到货。

4.2.3 到货期验收,如与制造商发生争端,或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分歧或异议时,应遵循以下步骤予以妥

善处理:①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予以解决;②可邀请双方认可的有关专家协助解决;③申请仲裁解决。

4.3.设备完整性验收

4.3.1订购设备到达后,设备科负责验收。

4.3.2设备科组织开箱验收,检查的内容如下:

4.3.2.1到货时的外包装有无损伤;若属裸露设备(构件),则要检查其刮碰等伤痕及油迹等损伤情况。

4.3.2.2开箱前逐件检查到货件数、名称,是否与合同相符,并作好清点记录。

4.3.2.3设备技术资料(图纸、使用与保养说明书和备件目录等)、随机配件、专用工具等,是否与合同内

容相符。

4.3.2.4开箱检查、核对实物与订货清单(装箱单)是否相符,有无因装卸或运输保管等方面的原因而导

致设备残损。若发现有残损现象则应保持原状,并办理索赔事项。

4.3.2.5设备科按照合同条款中有关索赔、仲裁条件,向制造商和参与该合同执行的保险、运输单位索赔。

4.3.2.

5.1设备自身残缺,由制造商或经营商负责赔偿。

4.3.2.

5.2属运输过程造成的残损,由承运者负责赔偿。

4.3.2.

5.3属保险部门负责范畴,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4.3.2.

5.4因交货期拖延而造成的直接与间接损失,由导致拖延交货期的主要责任者负责赔偿。

5.设备的安装

5.1设备安装前检查

5.1设备安装前检查由设备维修人员进行,检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5.1.1检查箱号、箱数及外包装情况。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及时处理。

5.1.2按照装箱单清点核对设备型号、规格、零件、部件、工具、附件、备件以及说明书等技术条件。

5.1.3检查设备在运输保管过程中有无锈蚀,如有锈蚀及时处理。

5.1.4不需要安装的附件、工具、备件等应妥善装箱保管,待设备安装完工后一并移交使用单位。

5.1.5核对设备基础图和电气线路图与设备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检查地脚螺钉孔等有关尺寸及地脚螺钉、

垫铁是否符合要求;核对电源接线口的位置及有关参数是否与说明书相符。

5.1.6检查后做出详细检查记录。填写设备开箱检查验收单。

5.2设备的安装定位

5.2.1设备安装定位的基本原则:满足生产需要及维护、检修、技术安全、工序连接等

5.2.2设备在车间的安装位置、排列、标高以及立体、平面间相互距离等应符合设备平面布置图及安装施

工图的规定。

5.2.3设备的定位具体要考虑以下因素

5.2.3.1适应产品工艺流程及加工条件的需要。

5.2.3.2保证最短的生产流程,并方便生产管理。

5.2.3.3设备的主体与附属装置的外形尺寸及运动部件的极限位置

5.2.3.4要满足设备安装、工件装夹、维修和安全操作的需要。

5.3设备的安装找平

5.3.1设备安装找平的目的是保持其稳定性,减轻振动避免设备变形,防止不合理磨损。

5.3.2精密设备应有防振、隔振措施

5.3.3选定找平基准面的位置,以支承滑动部件的导向面(如机床导轨)或部件装配面、工卡具支承面和

工作台面等为找平基准面。

5.3.4设备的安装水平,导轨的不直度和不平行度,按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5.3.5安装垫铁的选用应符合说明书和有关设计与设备技术文件对垫铁的规定。

5.3.6地脚螺钉、螺帽和垫圈的规格应符合说明书与设计的要求。

6.0设备的试运转

6.1试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6.1.1再次擦洗设备,油箱及各润滑部位加够润滑油。

6.1.2手动盘车,各运动部件应轻松灵活。

6.1.3试运转电气部分。为了确定电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可先摘下皮带或脱开联轴节,使电机空转,经

确认无误后再与主机连接。电机皮带应均匀受力、松紧适当。

6.1.4检查安全装置,保证正确可靠,制动和锁紧机构应调整适当。

6.1.5各操作手柄转动灵活,定位准确并将手柄置于"停止"位置上。

6.1.6试车中需高速运行的部件,应无裂纹和碰损等缺陷。

6.1.7清理设备部件运动路线上的障碍物。

6.2空运转试验

6.2.1空运转试验是为了考察设备安装精度的保持性、稳固性以及传动、操纵、控制、润滑和液压等系统

是否正常和灵敏可靠。

6.2.2空运转应分步进行,由部件至组件,由组件至整机,。启动时先"点动"数次,观察无误后再正式启动

运转,并由低速逐级增加至高速。

6.2.3试验检查内容如下。

6.2.3.1速度的变速运行情况,由低速至高速逐级检查。

6.2.3.2各部位轴承温度。

6.2.3.3设备各变速箱在运行时的噪声,不应有冲击声。

6.2.3.4检查进给系统的平稳性、可靠性,检查机械、液压、电气系统工作情况及在部件低速运行或进给时的均匀

性,不允许出现爬行现象。

6.2.3.5各种自动装置、联锁装置、分度机构及联动装置的动作是否协调、正确。

6.2.3.6各种保险、换向、限位和自动停车等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6.2.3.7整机连续空运转过程中不应发生故障和停机现象。

6.3设备的负荷试验

6.3.1设备的负荷试验主要是为了试验设备在一定负荷下的工作能力。

6.3.2负荷试验可按设备设计公称功率的25%、50%、75%、100%的顺序分别进行。

6.3.3在负荷试验中要按规范检查轴承的温升,液压系统的泄漏、传动、操纵、控制、自动和安全装置工

作是否正常,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6.4设备的精度试验

6.4.1在负荷试验后,按随机技术文件或精度标准进行加工精度试验,应达到出厂精度或合同规定要求。

6.4.2应按规定选择合适的加工材料,合理装夹试件,选择合适的参数运行。6.4.3设备运行试验中,要做好以下各项记录,并对整个设备的试运转情况加以评定,作出准确的技术结论。

6.4.3.1设备相关精度检验记录及其他性能试验的记录。

6.4.3.2设备试运转的情况,包括试车中对故障的排除。

6.4.3.3对无法调整及排除的问题,按设备原设计问题、设备制造质量问题、设备安装质量问题、调整中

的技术问题等进行分类。

7.0设备的移交

7.1设备安装完毕后,由设备科会同技术部门、设备使用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做安装质量检查、精度检测。

7.2经检验合格,由设备科办理设备移交手续。填写设备安装移交验收单、设备精度检验记录单、设备运转试验记

录单。

7.3对于关键设备(高精度、大型、重型、稀有)还应技术部经理、主管副总经理参加验收、移交工作,并签字批

准。

7.4 随机附件应由设备科负责按照装箱单逐项清点,并填写设备附件工具明细表。并将操作工必需附件移交使用部

门保管,其他附件由设备科负责统一管理。

7.5随机技术文件明细表填写完后,由设备科存档。

7.6自制设备,鉴定验收后,应算出资产价值并与投资概算进行比较分析,办理移交手续。

8.0设备的合理使用.

8.1设备移交车间后,由车间设备管理员配合设备科负责日常管理。

8.2车间要根据设备性能和使用的要求,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特别严格禁止超负荷使用设备。

8.3要严格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8.4要严格遵守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9.0设备操作人员管理条例

9.1对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

9.1.1自觉遵守定人定机制度,听从统一安排使用设备。

9.1.2工具及必须使用的附件要放置整齐并保管好,不损坏和丢失。

9.1.3设备上的防护装置和线路管道要经常检查,保证完整可靠。

9.1.4凭操作证使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

9.1.5对设备不超载使用、不带病运转,不准在设备运行时离开岗位,发现故障应立即停车,自己无法处理的应及

时通知维修人员。

9.1.6不在设备运转中变速和装卸工件,要精心操作,力求防止事故发生。

9.1.7在维修工帮助下,逐步掌握一般修理技术。

9.1.8能独立排除一些设备的小故障。

9.1.9熟悉设备结构,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

9.1.10懂得生产工艺,遵循规定参数,做到正确使用设备。

9.1.11正确地按润滑图表规定加油、换油、保持油路畅通和油线、油毡、滤油器的清洁。

9.1.12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锈蚀,达到“漆见本色铁见光”,做好日常保养和一级保养。

9.1.13了解设备的精度标准和操作规范

9.1.14会检查与生产工艺有关的设备异常状态。

9.1.15能对不正常的声音、温度和运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设备异常,能采取措施排除一般故障。

9.1.16参加设备的事故分析,查明原因,吸取教训,做出预防措施。

9.2对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

9.2.1工具附件齐全,放置整齐,不准直接放在设备的导轨面上。

9.2.2工具箱料架及加工件应摆放合理整齐。

9.2.3设备的防护装置及零件应齐全完整,各种标牌应完整、清晰。

9.2.4各管道、电气线路应安装整齐、安全、可靠。

9.2.5内外清洁,无油垢、锈蚀、无碎屑杂物。

9.2.6各滑动面、齿轮、齿条等无油垢。

9.2.7设备周围地面经常保持清洁,无积油、积水和碎屑杂物。

9.2.8熟悉润滑图表,按时按质按量加油和换油,保持油标油窗清晰醒目。

9.2.9油箱、油池和冷却箱内外的清洁无变质,无碎屑杂物。

9.2.10油壶、油枪、油孔、油杯、油线和油毡应保持齐全、清洁。

9.2.11油泵压力正常,油路畅通,各部位轴承润滑良好。

9.2.12电气线路接地可靠,绝缘良好,限位开关,挡铁安全可靠,信号仪表灵敏。

10.0设备日常管理措施

10.1设备管理必须执行“四定”和“三勤一不离”规定。

10.1.1四定:定操作人员、定维修人员、定维修保养、定备品配件。

10.1.2三勤一不离:勤注油润滑、勤擦拭、勤检查、操作时不离开运转中的设备10.2严格执行设备日常巡检工作和考核评分工作,不得徇私、作假。

10.3设备的一级保养,每二个月为一个周期,二级保养为六个月一个周期,定期认真做好设备检查,鉴定验收及

考核工作。

10.4维修人员应及时修复设备,特别是单台设备和重点设备,在备配件齐全的前题下,做到小修不隔夜,大毛病

在24小时内修复,并配合操作人员搞好设备保养,设备的润滑保养工作以操作人员为主,设备管理和维修人

员应经常巡检。

10.5对不经常使用的设备,操作者在使用前,应先填写“设备使用申请单”,使

用后必须及时做好清洁保养工作,

在主要活动面上涂上油脂并覆盖上纸张,如有防尘套必须套上,且注意爱护保管使用好防尘套。使用结束后将

使用单交还给设备部门,由设备部门进行核准签收。

10.6加强设备事故的管理,根据“预防为主”和“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

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防止事故的发生。

10.7通过实施“设备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重点设备点检”、“设备精度测试”、“设

备保养奖惩制度”、“设备事故处理”等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的落实,使全厂设备的完好率得到严格控制,确

保全厂的正常生产。

10.8维修人员应积极配合做好设备日常保养检查工作,并认真做好逐项记录。

10.9各车间设备管理员每天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10.10设备科长根据车间及维修工的检查记录,对各操作工的保养情况做综合评定,作出奖惩方案报批后交财务进

行工资结算。

10.11对违规操作致使设备损坏的人员,设备部门提出处罚意见,如发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串通一气,隐瞒事实,

经查实后维修人员将被处加倍的处罚。

10.12设备主管部门将不定期会同厂部及相关部门进行抽查,发现抽查结果与车间或维修工检查结果不符合的,将

给予相关人员每次20到50元的罚款,严重的取消年终奖金及相关评比资格。

11.0设备日常保养及考核细则

11.1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般有日保养和周保养,又称日例保和周例保。11.1.1日例保,日例保由设备操作工人当班进行,认真做到班前四件事、班中五注意和班后四件事。

11.1.1.1班前四件事:消化图样资料,检查交接班记录、擦拭设备,按规定润滑加油、检查手柄位置和手动运转

部位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否可靠、低速运转检查传动是否正常,润滑、冷却是否畅。

11.1.1.2班中五注意:注意运转声音、注意设备的温度、注意压力、液位、电气、液压、气压系统、注意仪表信

号、注意安全保险是否正常。

11.1.1.3班后四件事:关闭开关,所有手柄放到零位;清除碎屑、脏物,擦净设备导轨面和滑动面上的油污,并

加油;清扫工作场地,整理附件、工具;填写交接班记录,办理交接班手续。

11.1.2 周例保,周例保由设备操作工在每周末进行,保养时间为:一般设备1小时,精、大、稀设备2小时。

11.1.2.1外观:擦净设备导轨、各传动部位及外露部分,清扫工作场地。

11.1.2.2操纵传动:检查各部位的技术状况,紧固松动部位,调整配合间隙。检查互锁、保险装置。

11.1.2.3 液压润滑:清洗油线、防尘毡、滤油器,油箱添加油或换油。检查液压系统,达到油质清洁,油路畅通,

无渗漏,无损伤。

11.1.2.4电气系统:擦拭电动机、检查绝缘、接地,达到完整、清洁、可靠。

11.2设备日常保养评分标准

根据“设备日常保养要求”每个操作者对设备必须进行认真保养,并接受和配合设备部门的检查和评分考核,

检查考核内容如下:

机械制造公司车间管理制度

机械加工车间管理规定 1、劳动纪律: ⑴员工必须遵守厂规厂纪,违反者按《违反厂规厂纪处罚条例》处理。 ⑵员工上班应做到不迟到、早退,严格按照两班制的作息时间进入工作岗位,不到岗者作迟到处理,下班时间未到擅自离岗者按早退处理,迟到一次罚款5.00元,早退一次10元。没到下班时间不允许离开自己的岗位,更不允许站在门口喧哗,聊天,擅离岗者10元/次。 ⑶上班时间不得串岗闲聊,不允许大声唱歌喧哗,打闹嬉笑,更不得擅自出厂或回宿舍,有事离岗必须向组长或车间主任请示,得到批准后方可离开,如擅自离岗被发现一次罚款20.00元。 ⑷不得在工作时间内看报纸、杂志,打游戏,吃零食,如发现一次罚款20.00元。 ⑸有事须写请假条,经班组长签字后交车间主任批准,原则上每个班组请假不得多于2人,不请假按旷工处理,每天罚款50.00-100.00元。 ⑹下班或吃饭时,须将自己机床上的日光灯与电风扇关闭,不执行者一次罚款10.00元。 ⑺服从指挥,听从安排,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对车间、班组的安排如认为不合理,可以越级反映,但不得顶着不办或消极怠工,不得赌博或打架斗殴,违者罚款50-100元,情节严重者建议厂部给予行政处罚直至开除。 2、现场管理制度 ⑴保持现场良好的工作秩序,创造亮丽、舒适的工作环境。 ⑵保持车间内的整齐、整洁。工作台必须定位摆放,不得放置与生产无关的物料,废品应放置在规定位置,合格品与不合格品不得混放。 ⑶所有在加工的在制品、合格品、不合格品等均须分别放置。 ⑷下班时每位员工必须按照“数控机床保养内容”进行清扫与保养机床。 ⑸爱护公司财产,严禁在机床设备上人为刻画,留下痕迹,一经查实将给予50.00元的处罚。 3、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⑴生产工艺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所有员工应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⑵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生产的半成品必须经检验员确认后方可连续生产,生产过程中必须经

机械厂仓库管理制度精品

机械厂仓库管理制度 ------ 机械厂仓库管理制度精品1.目的 对仓库的管理实施全面控制,确保库存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厂原材料库,辅材库,半成品库,成品库,工量具库的管理。 3.职责 3.1供销部是原材料库,辅材库,成品库的归口管理部门;生产部,技术质控部为配合部门。 3.2生产部是工量具库的归口管理部门,供销部,技术质控部为配合部门。 4.工作程序 4.1原材料库,辅材库管理。 4.1.1原材料包括原始待加工材料,如板材,棒材,量材,锻件,铸件,大型外购配件等;辅材包括用于设备或部件组合的其它材料如:焊材,轴承,电机,螺栓等小五金,机修配件等外购件;易耗品包括如:劳保用品,润滑油等。 4.1.2原材料,辅材等的入库。 材料入库时供销部采购员签发入库单,库房保管员应按照《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会同供销部采购人员及质控部检验员一起对入库材料进行检验或验证,并审核质量证明书,合格后库房保管员根据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填写材料入库台帐,并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对入库材料进行标识。材料质保书原件由质检部留存,库房保留质保书复印件,质量不合格的放置不合格区,并通知供销部及时处理。 4.1.3原材料,辅材等的出库。 生产部(车间)根据工艺文件,生产图纸开出“领料单”到库房领料,领料单应注明工作令号,库房保管员根据领料单发放材料,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进行标识移植并在工艺过程卡下料(备料)栏内签字,注上质保书编号并填写“材料出库台帐”,辅材等保管员根据“领料单”直接发放。月底保管员根据“领料单”交财务进行成本核算。 4.2工量具库管理 4.2.1工量具包括如:工具,量具,刃具及工装模具等。 4.2.2入库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新版)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实施时间:年月日

目录 1、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职责 (2) 2、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4) 3、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7) 4、电梯维修保养制度 (10) 5、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11) 6、电梯钥匙管理制度 (13) 7、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4) 8、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15) 9、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7) 10、电梯应急救援预案及记录 (19)

一、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职责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保证电梯正常可靠地运行,降低电梯故障率,防止电梯事故的发生,规范电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行为。 1.2范围 1.2.1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是负责本单位所用电梯的日常性事务管理和督促、协调对外联系电梯管理有关工作。 1.2.2电梯作业人员是指负责电梯驾驶和日常性电梯检查、维护保养工作的人员。 2、职责 2.1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2.1.1熟悉并执行电梯有关的国家政策、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不断完善电梯的管理工作,检查和纠正电梯使用中的违章行为。 2.1.2熟悉电梯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方法。 2.1.3监督电梯作业人员认真执行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1.4编制电梯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计划,并监督执行。 2.1.5负责按国家规定要求向政府部门申请定期监督检验。 2.1.6根据单位职工培训制度,组织电梯作业人员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和组织内部学习。 2.1.7组织、督促、联系有关部门人员进行电梯事故隐患的整改。 2.1.8负责组织电梯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及时向政府部门报告电梯事故

机械制造公司车间管理制度1.doc

机械制造公司车间管理制度1 机械加工车间管理规定 1、劳动纪律: ⑴员工必须遵守厂规厂纪,违反者按《违反厂规厂纪处罚条例》处理。 ⑵员工上班应做到不迟到、早退,严格按照两班制的作息时间进入工作岗位,不到岗者作迟到处理,下班时间未到擅自离岗者按早退处理,迟到一次罚款5.00元,早退一次10元。没到下班时间不允许离开自己的岗位,更不允许站在门口喧哗,聊天,擅离岗者10元/次。 ⑶上班时间不得串岗闲聊,不允许大声唱歌喧哗,打闹嬉笑,更不得擅自出厂或回宿舍,有事离岗必须向组长或车间主任请示,得到批准后方可离开,如擅自离岗被发现一次罚款20.00元。 ⑷不得在工作时间内看报纸、杂志,打游戏,吃零食,如发现一次罚款20.00元。 ⑸有事须写请假条,经班组长签字后交车间主任批准,原则上每个班组请假不得多于2人,不请假按旷工处理,每天罚款50.00-100.00元。 ⑹下班或吃饭时,须将自己机床上的日光灯与电风扇关闭,不执行者一次罚款10.00元。 ⑺服从指挥,听从安排,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对

车间、班组的安排如认为不合理,可以越级反映,但不得顶着不办或消极怠工,不得赌博或打架斗殴,违者罚款50-100元,情节严重者建议厂部给予行政处罚直至开除。 2、现场管理制度 ⑴保持现场良好的工作秩序,创造亮丽、舒适的工作环境。 ⑵保持车间内的整齐、整洁。工作台必须定位摆放,不得放置与生产无关的物料,废品应放置在规定位置,合格品与不合格品不得混放。 ⑶所有在加工的在制品、合格品、不合格品等均须分别放置。 ⑷下班时每位员工必须按照“数控机床保养内容”进行清扫与保养机床。 ⑸爱护公司财产,严禁在机床设备上人为刻画,留下痕迹,一经查实将给予50.00元的处罚。 3、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⑴生产工艺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所有员工应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⑵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生产的半成品必须经检验员确认后方可连续生产,生产过程中必须经常进行自检,如发现批量报废,发现一次罚款50.00元,并根据损失情况进行赔偿。 (3)员工在未经班组长或主任的允许下,不得擅自更改机床内的任何程序,一经发现,将处以50~100元的罚款。

车间卫生和设备保养管理制度

车间卫生和设备保养管理制度 一、车间卫生管理制度:为创造一个舒适,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制定本制: 1、车间卫生要求做到一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2、车间要明确区域责任制,每个班组负责其工作的区域,实行谁的区域谁负责。 3、车间地而要求干净清洁、无灰尘、无垃圾、无污迹、无积水、无死角。 4、桌凳保持干净,物品放置整齐。车间内禁止打闹、嬉笑,避免造成安全事故,休息时坐姿要端正。 5、每天生产结束后,必须彻底将生产设备、工具、地面等打扫于净,汽车修理时遗留下的油渍在下班前一定要清理干净。员工领用汽车配件或机油没有用完或者没有用上的部件要及时还回仓库,及时消单。 6、汽车修理时拆下来的配件不能乱摆、乱放,要在指定区域内摆放整齐。车间内不能堆放杂物,要保持一个卫生、整洁、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 7、严禁在车间内吐痰,乱扔垃圾(果皮、纸杯、纸屑、烟头、槟榔渣),垃圾要扔进垃圾桶内,上班时间不允许在车间内玩手机(玩游戏、看电影)、看杂志等无关工作的事情。 8、前台属于客户服务区域,有客户的情况下,员工不能进前台服务区域休息、看电视。 9、车辆在维修时,不得开启车内音响,车辆维修时一定要细致,因

个人原因造成客户投诉或其它质量问题的,一切损失由当事人负责。 10、客户车辆修好后,必须进行试车检验车辆维修情况,但必须车间主管安排,私自试车或驾驶客户的车辆外出,造成的后果由当事人全权承担。 二、设备管理制度: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使设备保持高效的工作能力,提高检测数据的精密性,特制定本制度: 1、设备管理员(车间主管)应根据设备维护要求以及设备技术状况制定本车间设备的保养细则、保养周期和检定周期,并做好设备维修记录台帐。 2、车间设备、工具表面应保持干净、无尘土、无污垢,无锈斑。 3、设备、工具使用后必须清理或擦拭干净,工具按照定置管理要求整齐摆放到工具柜中或指定区域。 4、设备操作工在独立使用设备前,须掌握该设备的操作技能。 5、设备使用应定人定机,对公用设备由专人负责保养,明确划分责任。 6、操作工要养成自觉爱护设备的习惯。班前班后认真擦试设备及注油润滑工作,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润滑与清洁。 7、操作工要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管好设备附件。 8、对私自操作设备人员,一经发现严惩不怠,由此发生的一切后果山私自操作者负责。 9、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停机,使用人应立即通知车间主管或单位领导,请修理人员检查排除故障。当修理人员在排除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积极协助修理人员排除故障。

机械工厂质量管理制度

机械厂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一.质量方针 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制造生产优质设备,满足用户需要,铸就品牌。 二.质量目标 1. 认真贯彻执行机械行业生产和安全生产标准以及工厂作业指导书。 2. 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使用户满意度达到90%以上,产品在用户处安装调试 合格率达到99%。 3. 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工厂质量管理体系。 三.质量细则 1. 生产操作工人必须严格按工艺.按要求.按图纸.按标准进行操作。不明白的地 方要问清楚搞明白方可进行生产。不按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自行操作的,由此 造成的后果一律由操作者负责,返工产品不计报酬,不即时返工造成生产延误扣

除双倍工资。造成产品报废的,按原材料价格进行等价赔偿。在此基础上,视情 节严重上报总经理给予罚款处理。 2.不生产不合格品、不合格品不转工序、不接收不合格品。即自己不生产不合格 的产品,不接收前道流转下来的不合格品,不把不合格品转入下道工序。前道流 转下来的产品质量后道有检查把关的责任,如不检查,所造成的工时延误等损失 由接收人负责。 3.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凡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有要做标记要求的工序,生产者必 须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生产标记,不得遗忘或缺失。一经发现没做标记者,每次扣 罚100元。 4. 每天检查本道工序工装夹具和量具的精度是否符合生产标准。杜绝由于工装 夹具和量具精度缺失所造成的废品和返工现象。由此所造成的产品报废和返工由 操作工自行负责赔偿。发现工装夹具和量具精度缺失应即时上报。 5. 巡检专职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定期对各

道工序进行抽检,发现质量问题督促操作工即时返工。发现重大质量问题应即时上报给厂部。 6. 为做到以防为主,把好质量关,专职检验人员要当好三员,做好三帮,"三员 "即是质量检查员又是质量宣传员,技术辅导员,"三帮"帮助工人找出并分析不良产品产生的原因,帮助工人增强质量第一思想,帮助解决质量问题。 7. 对于生产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不良品(返修品,废品、回用品、次品)要及时做好标记,并加以隔离。 7.1返修品经修复并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加工。 7.2废品应订(写)上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废品区。 7.3回用品,检查员加盖回用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成品。 7.4次品、不算产值,加盖次品标记单独存放,在生产过程中,只允许合格及 经同意的回用品流传。 8. 操作工在生产过程中应多思考,多琢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整理版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特种设备采购、安装、改造、使用、报废等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公司内目前所有生产现场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和定期检验的管理。 三、编写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2、《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4.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四、职责 1、设备部负责特种设备的基本维护管理及报废的管理。 2、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联系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 3、设备所在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 五、工作内容和要求 1、压力容器 1)各工段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进行维护 检修、使用和管理。定期进行检查、试压、无损检测和变形的测定。 2)使用部门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和容器的技术性能制定容器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3)各工段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压力、温度条件使用,不得在超温、超压和超负荷下

运行。变动温度、压力控制指标,未经领导批准,不可变动。 4)设备部对每台压力容器进行编号、登记、建立设备档案。 5)加强容器、管道的防腐工作,容器和管道外表面要经常喷刷保持油漆完整。 6)容器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上岗作业。严格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定时进行检查。 7)设备部对容器的使用、维护、检验和管理进行全面监督。 8)压力容器配备的安全装置,要定期进行检查,并保证安全附件齐全,灵敏可靠,发现 不正常现象及时处理。 9)安全附件实行定期检验制度,设备部每年至少联系对安全阀检验一次,压力和测温仪 表每半年校验一次,爆破片由车间应定期更换,更换期限由车间视实际情况确定。 10)压力容器每年应由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一次年度检查。 11)设备部做好检验报告的归档工作。 2、气瓶 1)气瓶安全使用管理工作,使用岗位要指定专人负责。 2)定期对气瓶储存和使用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作业。 3)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其安全距离应不小于 体干燥。工作中同时使用氧气瓶和乙炔瓶时,瓶间安全距离应不小于 7 米。 4)气瓶移动作业时,应采用专用小车搬运。 如需乙炔瓶和氧气瓶放在同一小车上搬运必 须用非燃料隔板隔开。 5)气瓶所使用的瓶阀、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单向阀等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3、厂内机动车 涉及特种作业的,必须取得 lO 米,并应保证气瓶瓶

机械装配车间管理制度

装配车间管理制度 1.0目的 为保障车间生产有序进行,打造优质高效的团队,杜绝不良行为的满眼滋长,激发员工积极主动的工作情绪,营造一个舒适、公平、有序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0制度 2.1遵守作业时间,上下班不准迟到、早退、矿工; 2.2上班应着装整洁,穿工作服并正确佩戴厂牌,严禁穿拖鞋着背心、短裤上班; 2.3请假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前申请,经车间管理人员同意并签字后由生产部经理签批方可生效,否则按矿工处理; 2.4工作时间严禁谈笑、打瞌睡、吃零食等。 2.5工作时间严禁看书、看报、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2.6车间范围内,严禁乱丢果皮、纸屑等杂物; 2.7严禁在车间内吵闹、打架斗殴; 2.8服从工作调动安排,有异议遵从“先服从,后申诉”之原则; 2.9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及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严禁私自更改作业程序及内容; 2.10严格按照“6s”之要求,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明亮、有序; 2.11各工位应各负其责,保证本工序之操作优质、高效,并为前工序把关; 2.12各岗位下班前应整理好各自工作范围内的工具、物料,保持工作台面清洁干净方可有序下班; 2.13爱护车间财产,节约生产物料,爱惜生产工具、设备; 2.14管理人员应提前10分钟上班,调配好物料、工具并安排当日生产任务; 2.15管理人员应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16严格遵守公司的其他各项管理制度。 3.0奖惩制度 为保证“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提高员工参与管理的意识,遵从惩劣奖优的原则,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特制定此制度。 3.1奖励 3.1.1能服从工作安排,积极配合管理人员的工作,月评奖励2~5分; 3.1.2工作效率高,质量意识强,且能辅导其他员工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着,月评奖励2~5分,成绩突出者可给予晋升。 3.1.3出谋划策,对车间管理有良好建议被采纳实施,证明有效者奖励1~5分; 3.1.4工作技能突出,能创新提高,不断改进作业方法并使生产效率有明显提高者,奖励2分; 3.1.5维护车间财产免受损失,保障其他员工人身安全者,奖励5分,另公司将给予相应的奖金; 3.1.6大胆揭发其他员工或管理人员违规乱纪,被查证属实者,奖励1~3分; 3.1.7维护“6s”及贯彻车间各项制度的实施执行有突出表现者,月评奖励2分; 3.1.8当月无迟到、早退、请假出满勤者,奖励2分; 3.1.9其他方面有杰出表现者,视具体情况给予加奖1~2分。 3.2惩罚 3.2.1上班迟到、早退:第一次扣罚1分,第二次扣罚2分,第三次扣罚3分,以此类推; 3.3.2旷工一天扣罚10分,连续旷工3天或1个月累计旷工3天,按自动离职处理; 3.2.3工作效率低,质量意识差,做事没有积极性,作风散漫者,月评扣罚2~5分;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本管理制度。本制度适应于生产车间全体工作人员。 第一章生产管理 一、生产纪律 1、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产品规格要求生产。 2、爱惜生产设备、原材料和各种包装材料,严禁损坏,杜绝浪费。 3、员工必须服从合理的安排,尽职尽责做好本岗位的工作,不得故意叼难、疏忽或拒绝班长或上级主管命令,对不服从者按公司管理制度执行处罚 4、。严禁私自外出,有事必须向生产主管请假。 5、保持车间环境卫生,不准在车间乱扔杂物,每次生产任务完成后要将地面清扫干净。 二、操作规程 1、正确使用生产设备,严格按照操作工艺流程进行,非相关人员严禁乱动生产设备。 2、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生产,严禁因抢时间跳工艺而产品质量,若因抢时间造成原材料浪费的按原价赔偿。 3、员工在工序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损坏物料,工具设备等,违者按原价赔偿。 4、所有员工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如有违规操作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5、操作机器要切实做到人离关机,停止使用时要及时切断电源。 6、员工上岗作业时必须佩戴及使用防护用品。 三、产品质量 1、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保证产品质量。 2、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查明原因,及时排除,使质量始终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3、认真执行“三检”制度,操作人员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要做到自检,检查合格后,方能转入下工序,下工序对上工序的产品进行检查,不合格产品有权拒绝接收。如发现质量事故时做到责任者查不清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排除不放过,预防措施不制定不放过。 4、要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品不进入下道工序。 5、上班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停工随时关水关电,离开工位时必须关好水电。 四、安全生产 1、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出现任何事故。 2、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注意搬运机械的操作,防止压伤、撞伤。

机械厂质量奖惩管理制度

质量奖惩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了贯彻各项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公司将围绕质量目标及其分解指标,对给厂产品质量提高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圆满完成质量目标的人员给予奖励;对达不到质量目标的、违反质量体系相关规定及质量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罚。 二.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对产品或服务质量有直接影响的活动与人员。 三.职责 3.1对生产员工的质量奖惩,由质检部提出,经质检部主管批准后实施; 3.2对车间主管级员工的奖惩,由部门领导批准后实施; 3.3对部门领导的奖惩由公司领导提出; 3.4公司负责监督本办法的执行。 四.主要内容 4.1 质量奖惩原则 4.1.1公司设立年度质量奖用于奖励生产一线的员工。 4.1.2及时发现质量事故的隐患,并向有关部门汇报或采取措施避免重大质量事故发生的人员,综合考虑避免损失的大小、是否属职责范围等因素给予10-1000元的奖励。 4.1.3对于为厂质量水平的提高或为避免重大质量事故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可评为厂的质量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并给予特别奖励。

4.1.4各级管理人员应严格行使相应的质量职责。因工作失职造成质量事故及公司财产损失的,对直接、主要责任人员按照本规定相关条款处理。 4.1.5对造成严重损失或累次出现质量事故的有关责任者根据损失大小、主观和客观的原因,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罚与质量处罚可同时进行。 4.2 车间员工质量考核办法 4.2.1各车间生产工人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对违规操作的人员给予5-50元的处罚,如因此造成产品不合格,追加不合格品处罚,并视情况可以给予行政处罚; 4.2.2同一工序多人或小组操作,奖惩责任不能区分到个人时,由成员平均分摊或小组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分摊。 4.2.3对生产过程中故意以次充好,弄虚做假者,不按权限规定私下处理,或故意隐瞒质量问题等情况,第一次给予口头警告并处罚5元;第二次给予全厂通报批评并处罚10元。 4.2.4操作人员有责任及时将发现的质量问题向上级反映,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2.5自检互检,生产员工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操作前检查物料、操作完检查产品是否合格。不合格品自检时发现告知车间检验员并即刻按要求纠正,扣罚按照质量奖惩规定的1/3计算,如未造成经济损失可免于处罚;未发现,流到下一道工序,互检时发现,则按照质量奖惩规定全额处罚。每一位生产员工都有责任检验前面工序的产品质量,根据操作规程,互检未能及时发现上一工序的质量问

特种设备管理规定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编制:吴爱明 审核:万桂勇常广秀 实施时间:年月日

目录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 2、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6) 3、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8) 4、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9) 5、特种设备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制度 (10) 6、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制度 (13) 7、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 (16) 8、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制度 (18) 9、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20)

总则 为保障特种设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其它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1安全生产责任人职责 1.1.1遵守并督促检查公司各部门遵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以 及上级关于职业安全健康指示的执行情况及员工安全学习培训工作。 1.1.2审批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1.3督促检查公司各部门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 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1.1.4参加特种设备安装验收及试车。 1.1.5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1.1.6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1.1.7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1.1.8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按“四不放过”原则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1.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职责 1.2.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1.2.2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审核安全操作规程。 1.2.3参加特种设备订购,进厂和安装的验收及试车。 1.2.4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等。 1.2.5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1.2.6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1.2.7对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 1.2.8编制特种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1.2.9向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特种设备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定期 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生产车间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生产车间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生产车间是生产和加工各类物质的地方,现场工序复杂多样,人员众多,制定相关的现场管理制度,规范车间 的现场管理工作,维持良好的工作生产秩序,营造良好的车 间工作氛围,保证工厂车间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确保生产 现场人员和作业符合要求,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 安全、卫生生产,提高工作生产效率,促进工厂车间更加稳 定快速的发展。以下是应届毕业生制度网为您提供的一篇关 于生产车间管理规章制度的参考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总则 1.为了确保生产秩序,保证生产车间各项工作顺利开 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本厂发展,结合本厂生产车 间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实用于本厂全体人员,具体包括车间管理人员 及作业人员。 二.人员管理 1.车间全体人员必须遵守上下班作息时间,按时上下 班;(如、车间开早会所有车间人员提前5分钟到,主管主持);考勤制度,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晚上:19:00-22:00;每月厂长根据生产进度安排公休一天; 2.车间员工必须服从合理工作安排,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不得疏忽或拒绝管理人员命令或工作安排; 3.全体车间人员必须按要求佩带工牌,不得穿拖鞋进入车间; 4.车间人员在工作期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例如吃东西,聊天,听歌,离岗等行为,吸烟要到厂指定区域; 5.对恶意破坏工厂财产的行为或盗窃行为,不论大小一经发现,一律交总经办严厉处理; 6.车间人员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请假,应按厂请假程序向各级主管申请,得到批准方可离开.

7.工作时间内,倡导全体人员说普通话,禁止拉帮结伙. 三.作业管理 1.车间严格按生产计划排产,根据车间设备和人员精心组织生产; 2.生产流通确认以后,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如在作业过 程中发现错误,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向负责人报告研究处理; 3.车间人员每日上岗前必须将所操作设备及工作区域进 行清理,保证工序内环境卫生,通道或公共区域主管安排人员 协调清理;4.车间人员领取物料时必须持车间主管开具的领料单不得私自拿走物料.生产完成后,如有多余的物料及时退回 仓库不得遗留在车间工作区域内; 5.生产过程中好坏物料必须分清楚,并要做出明显的标记,不能混料.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节约用料,不得随意乱扔物料,工具,移交物料要交际协调好,标示醒目; 6.车间人员下班时,要清理好自己的工作太面,做好设备 保养工作.最后离开车间要将门窗,电源关闭,若发生意外事故,将追究最后离开者的责任以及生产主管的责任. 7.车间人员严格按工艺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操作, 擅自更改生产工艺造成品质问题,由作业人员自行承担责任. 四.生产现场物品摆放及清洁卫生 1.原材料直接放置到生产现场的,仓管员必须按规定的 位置并摆放整齐,标示清晰;各生产现场原材料保管和适用,由该现场直接管理人员或该工序直接操作使用员工直接保管 和维护,不得随意放置物品。 2.生产现场均为设定作业区,员工不得随意到非作业区 作业,特殊情况需要借用场地,应请示批准。 3.包装好的产品应放置在暂放区内,标示明确,以便检 查验收及转序寻找,搬运方便,防止在使用型号,规格时拿错。

生产车间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一、设备管理 1、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生产设备管理原则,要求做到设备运行 中,在能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确保操作工和环境的安全。 2、各车间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本公司生产特点、工艺要求广泛搜集信息,合理 使用生产设备。 3、对设备维修、保养、更换做好记录。 二、设备使用前的管理工作 1、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2、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责任制。 3、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4、员工培训。内容包括设备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 知识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三、设备使用中的管理工作 1、设备操作工人须每天对自己所使用的机器做好日常保养工作。生产过程中设 备发生故障应及时给予排除。 2、为了便于操作工日常维护保养,由设备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确定设 备“点检”位置和技术要求。 3、预检预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避免发生事故的有效措施。设备管理人员 根据设备零件的使用寿命,预先制定出安全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落实专人负责实施。将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设备从本质上的安全性。 四、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设备运行与维护坚持“设备专人负责,共同管理”的原则精心养护,保证设备安全,负责人调离,立即配备新人。 2、操作人员要做好以下工作: 1)自觉爱护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

2)管线、阀门做到不渗不漏。 3)做好设备经常性的润滑、紧固、防腐等工作。 4)设备要定期更换,强制保养,保持技朮状况良好。 5)建立设备保养卡片,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养护记录。 6)保持设备清洁,场所窗明地净,环境卫生好 五、设备检查制度 1、生产部设备维修人员,每两周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记录 在《设备日常保养记录表》上。 2、每半年由使用部门组织维修人员,根据生产需要和设备实际运转状况,制定 设备大修计划。备大修前必须制定修理工时,停歇时间,材料消耗,清洗用油及 维修费用。 3、设备大修完工后,必须进行质量检查的验收,并在《设备维修登记表》上作 好记录。 4、每年年底由公司主管领导、设备管理人员、部门经理、维修人员负责,按照 事先规定的项目、内容进行检查打分,评定出是否完好、能否继续使用,提出对 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等。 六、设备更新改造管理工作 1、经过技术论证后,采取新技术、新材料、新的零部件就可以提高设备的综合 安全技术水平,经济上也是合算的。 2、设备改造要持谨慎负责的态度,不能轻易蛮干,必须按照申请、论证、批准 的基本程序运行。 七、严格执行设备管理过程中的记录制度 建立设备技术管理档案,记载设备一生全过程的状态。按照设备选购,设备维护保养、检修、更新改造等程序运行。每个环节的责任人都要填写规定的管理 表格存档保存。

机械厂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四川总队机械厂质量管理责任制度一、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机构图:

二、质量保证管理体系人员职责: 1、厂长: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制定全厂产品质量方针,负责处理重 大产品质量事故。 2、生产副厂长:具体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合理安排技术负责人、计划人 员、采购人员、车间主任、质检负责人、库管人员对产品进行质量监 控,对已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有权召集以上有关人员进行解决,将损 失减少到最低范围,并将产品在用户的使用情况及时反馈给有关人员, 以便更合理、更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 3、厂长助理:协助生产副厂长管理质量工作,协助质检人员对重要产品、 产品的重要尺寸进行质检,协助质检人员对入库、出厂产品进行质检。 根据现场需要,有权召集车间主任、质检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采购 人员等人的紧急会议,并做好之间的协调关系。 4、技术顾问:协助生产副厂长管理质量工作,对产品设计、工艺、材料、 质检等方面要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意见,根据现场需要,有权召集 车间主任、质检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采购人员等人的紧急会议,及 时处理质量问题。 5、技术负责人:根据厂部下达的加工任务,组织技术人员、工艺人员、 资料管理人员对有关图纸进行设计、预算、编制工艺、存档,确保产 品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 6、技术、工艺人员:严格按图纸和厂生产具体情况制定工艺文件,并随 时掌握生产状况,及时调整工艺,确保产品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 并根据预算情况、工艺编排,和厂库存材料情况,及时合理地提出材

料外购计划上报给技术负责人。 7、采购人员:根据生产副厂长下达的采购任务和车间库管人员报批后的 采购任务进行采购。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检查其数量、质量、规格型号,确保品质。如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要及时向生产副厂长汇报。定期将生产用量具送检以保证产品质量。 8、库管人员:随时检查库存易耗品(标准件、辅助用工具、氧气、乙炔 等)的质量,对采购回的物料、易耗品等要及时验收入库,随时清查库房库存的成品、半成品,发现有损产品质量的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给车间主任,由车间主任召集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9、车间主任:根据生产副厂长下达的加工任务和技术人员提供的工艺文 件,合理安排生产作业人员进行生产。随时掌握生产状况,确保产品质量,如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质量问题可根据现场需要,有权召集技术人员、工艺人员、库管人员、生产人员进行处理。对产生重大损失的质量事故应及时上报生产副厂长。 10、质检人员:首先在生产过程中按工艺进行工序检验,对关键尺寸、重 要件要做到通检,对批量产品必须做到首检、抽检,其次在装配过程中要进行装配检验,最后成品、半成品入库出厂时要有入库、出厂检验。凡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废次品情况严重的要及时通知车间主任。 质检人员在质检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协助技术人员、工艺人员改进图纸及工艺。质检人员对生产作业人员违反工艺操作、违反量具量规使用规则的现象要及时有效制止,由此造成产品质量问题和量具、量规损坏的要及时上报车间主任处理。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通用文件)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目的: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范围:适应于生产车间全体工作人员。 内容: 1.0早会制度 1.1员工每天上班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操场开早会,如有违反者将按规定处罚,迟到、早退一次扣绩效分3分,二次以上者将罚款10元,旷会者罚款20元。 1.2员工在开早会时须站立端正,认真听主管或组长的讲话,不得大声喧哗、相互扯谈、谈笑、讲小话等做一些与早会无关的事项,否则10元/次的罚款。 各条线的组长每天上班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操场组织员工准时开早会,如有违反者将按规定处罚,每周一次者将扣3分的绩效分,每周超过一次者将扣6分/次的绩效分。 1.4各条线的组长在开早会时必须及时向员工传达公司或上级的最新指示以及当天的生产计划,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否则将扣3分的绩效分。 1.5组长开早会时讲话应宏亮有力,多以激励为主,不得随意批评和责骂员工。 2.0请假制度 2.1如特殊事情必须亲自处理,应在2小时前用书面的形式请假,经主管与相关领导签字后,才属请假生效,不可代请假或事后请假(如生病无法亲自请假,事后必须交医生证明方可),否则按旷工处理。 2.2 除生病及特殊情况需请假外,其他任何情况不得请假。 2.3杜绝非上班时间私下请假或批假,如有违反处以10元以上罚款。 2.4员工每月请假不得超过两次,每天请假不得超过两人。 2.5员工请假核准权限:(同厂规一致) (1) 4小时内由组长批准; (2) 三天以内由车间主任批准; (3) 超过三天必须由生产计划部经理批准; (4) 连续请假按照累计天数依上述规定办理。 3.0清洁卫生制度

机械设备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工厂关注的几点主要内容:产品、质量、成本。这三点综合起来也就是车间管理需要达到的效率,效率决定工厂的效益! 一、产量:产量是决定企业生产效率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提高产量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方面: (1)工艺:生产单品所采用的工艺,根据现有工艺结合行业发展先进工艺,不断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每一单品生产工艺如下: (2)制程:通过验证,不断优化产品生产流程和程序。每一单品生产流程和步骤如下:结合车间日常各工种操作流程而制定。 二、质量:当单位时间生产数量一定时,决定效率的就是品质了。就工厂而言,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法。 (1)机械工艺:提高机械生产工艺,如焊接师傅的焊接方式、焊接的温度控制等。(2)手工工艺:制定每个工作岗位的标准操作作业流程。 (2)人为原因:通过员工主观能动性措施降低产品品质损失,如通过自动化代替手工。(3)管理方面:工厂生产往往由不同的生产环节组成,明确各生产环节可能造成的品质状况,建立品质报表填写制度,调查重点品质问题所在,对症下药。针对出现的问题,积极解决。 三、成本:企业资金效益=产量*单价-成本。控制成本对于工厂生产来讲尤为重要。通常来讲成本分为以下几方面。 (1)可控性成本 a.原材料成本:可通过针对采购的有效管理、精益管理、原材料的替代或取消等方式来进行缩减。

b.人员成本:以人员薪资为主要成本,作为工厂而言,可以通过提高员工操作能力和素质、工人自主意识、自动化推广、企业文化等方式进行人员数量和质量的控制,进而降低人员成本。 c.制造成本:可通过提高制造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等方式降低单位产品制造成本。 d.维修费用:通过日常设备五常管理等方式做好设备保养工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2)不可控成本 通常包括:场地租赁费用、水电气动力费用、设备折旧费用、环保等行政成本等。 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本管理制度。本制度适应于生产车间全体工作人员。本制度的制定结合国际企业通用的TQM质量全面控制管理方式和方法,注重问题的前期发现、源头探究,从而对于车间进行过程管理。 生产管理 一、生产纪律 1、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产品规格要求生产。 2、厂区及生产车间内严禁吸烟。 3、爱惜生产设备、原材料和各种包装材料,严禁损坏,杜绝浪费。 4、员工必须服从合理的安排,尽职尽责做好本岗位的工作,不得故意叼难、疏忽或拒绝组长或上级主管命令,对不服从者按公司管理制度执行处罚。 5、衣着清洁整齐,按照要求上班必须穿工作服。 6、严禁私自外出,有事必须向生产主管请假。 7、保持车间环境卫生,不准在车间乱扔杂物,禁止随地吐痰,每次生产任务完成后要将地面清扫干净。 8、当产品出现不良状况时应立即停工并上报,查找原因后方可继续生产。 二、操作规程 1、正确使用生产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指导书或是使用说明书)非当班班组相关人员严禁乱动生产设备。 2、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生产,严禁因抢时间而影响产品质量,若因抢时间造成原材料浪费的按原价赔偿。 3、员工在工序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损坏物料,工具设备等,违者按原价赔偿。 4、所有员工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如有违规操作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5、操作机器要切实做到人离关机,停止使用时要及时切断电源。 6、每个工位及其班组所处作业活动的流程整理和程序编制,严格按照所指定的流程和程序进行操作。(可单独列为一章) 三、产品质量 1、

机械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机械加工厂产品质量保证制度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了本厂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优质高效为客户提供合格产品,每位生产管理者、操作者和检验员都必须高度重视产品质量,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为使产品质量落到实处,特制定产品质量保证制度如下: 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 1、原材料进厂必须有生产单位的合格证或质保书、规格单及材料出厂批号作验收凭证。由采购员填写入库单,仓库保管员对其型号、规格、数量进行核对并对外观进行查看后收料。 2、配套外购件进厂应由检验员对照产品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全检,需再加工的外购件对照产品图纸及工艺要求按计数抽样检查方法进行抽检。 3、外协件检验原则上与配套外购件相同,但必需全检。 4、外购件、外协件检验工作,由采购外协员配合,专职检验员对检验质量负责。原材料质量由外协员负责。 5、外购件、外协件质量检验结束,由检验员出具质量检验报告单,财务必须凭质量检验报告单方能付款。原材料凭经领导签字的收料单及发票付款。 二、生产过程检验 在零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应依照零件图纸、工艺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为标准进行检验。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 1、操作者在生产加工前,必须熟悉图纸、工艺技术要求、设备情况,并严格按照图纸、工艺要求进行加工。 2、操作者生产出第一只零件自检后交与班长查验,并提交检验员进行首件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批量生产,并由检验员作好首件检验记录。生产过程中如出现不合格品由操作者本人负责,如因首检不严格以致造成不合格品由首检检验员负责。 3、生产过程中应经常进行自检、互检,检验员每天上、下午进行巡回检验,确保产品零件符合质量要求。 4、每批零件各道工序完工后,操作者必需将全部零件提交检验员检验,认真填写工艺流程卡,由检验员作好质量检验记录,凭工艺流程卡的质量检验记录的合格数量结算完工工时。 5、检验员应全面了解加工产品的质量要求,熟悉各道加工工艺,经常及时与需方质检部门取得联系,掌握质检技能。在质量检验时,对关键部位关键尺寸要实施全检,对一般部位一般尺寸按计数抽样检查方法进行抽检。 6、生产中如出现质量事故,责由车间组织生产、工艺、质量检验、操作工等进行质量事故分析,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制定措施杜绝事故再次发生。同时追纠事故责任人。 三、质量嘉奖制度 1、车加工零件的质量合格率不得低于98%,其他工种加工零件的质量合格率不得低于99%.2如加工零件发生报废,应及时上报由车间管理人员,确认报废原因和责任人,一般报废事故扣除责任人当月奖金,重大报废事故扣除责任人当月奖金,同时由责任人承担经济损失(操作者承担原材料费的50%,检验员和车间管理人员各承担原材料费用的10%). 3凡不合格零件不得流入下道工序,后道工序人员应清点零件数量,如发现问题、质量和数量不符,应及时上报车间技术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隐瞒不报者,需承担前道质量事故。 4、为了提高零件加工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保证,凡对加工工艺、工装夹具进行有效改进的员工,经车间评定验证后给予奖励。 四、对贵重金属材料加工质量的奖罚措施 1、此项规定针对零件原材料价格超过100元和所有紫铜零件。 2、操作者应严格执行各项检验制度,细心加工零件,各工种合格率不得少于99%。 3、零件经过检验后,合格率达到100%的班主,月底由车间调度汇总上报车间管理者,视加工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保障特种设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其它有关规定,制定本。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制造、改造、安装、维修保养的特种,如电梯、餐梯、起重机和升降机。 3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1安全生产责任人职责 3.1.1遵守并督促检查公司各部门遵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以及上级关于职业安全健康指示的执行情况及员工安全培训工作。 3.1.2审批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1.3督促检查公司各部门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3.1.4参加特种设备安装验收及试车。 3.1.5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3.1.6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3.1.7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3.1.8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按“四不放过”原则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3.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职责 3.2.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3.2.2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审核安全操作规程。 3.2.3参加特种设备订购,进厂和安装的验收及试车。 3.2.4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等。

3.2.5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3.2.6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3.2.7对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 3.2.8编制特种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3.2.9向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特种设备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3.2.10协同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3.2.11参加特种设备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3.2.12组织特种设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培训。 3.2.13对特种设备进行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3.2.14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执行公司特种设备。不违章指挥。 3.2.15对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试验、检修等。 3.3生产部及负责人职责 3.3.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3.3.2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执行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不违章指挥。 3.3.3参加特种设备安全会议。 3.3.4合理安排生产,防止特种设备超负荷运行。 3.3.5制定新工艺,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时,充分考虑特种设备能力,防止特种设备超负荷运行。 3.3.6协同做好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 3.3.7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