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黄遵宪“新诗派”创作理念

黄遵宪“新诗派”创作理念

黄遵宪“新诗派”创作理念
黄遵宪“新诗派”创作理念

黄遵宪“新诗派”创作理念

内容摘要:近代后期,中国文学界掀起了我国诗学史上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运动。作为这次变革运动的先驱者的黄遵宪,在亘古未有的社会变革中,选择“诗外有诗,诗中有人”的诗学运动,力主以今人所见之理,所用之气,所遭之实事入诗,为了无生气的诗坛吹进时代与生命的气息;在近代中外新旧杂陈的文化矩阵中,自觉调整自己的认识和心态,以兼容弘通的气度,致力于古典诗学传统的近代转换;穿越诗坛复古的迷雾,以“我手写我口”的胆识和畅言,昭示并力行与诗体、诗歌语言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诗界革命我手写我口诗中有事,诗中有人别创诗界

正文: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嘉应(今梅州)人。1876年中举,次年随同何如璋以参赞身份出使日本。1882年调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1885年回国以三年时间修成《日本国志》四十卷。1889年出使英、法、意、比。1891年调任新加坡总领事。1894年回国。后加入强学会,助汪康年、梁启超创办《时务报》1897年至湖南襄助新政。1898年因政变别贬放乡里。1905年去世著有《入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下面我们将分析其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以诗歌理念:

一:“诗外有诗,诗中有人”的诗学理论。

中国古典诗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为一个凝固的与世隔绝的经验世界,在这个长期封闭的世界里,诗的题材,诗的组织,诗的语言被格式化、固定化。诗的个性色彩和创新精神被埋没在此消彼长的学古拟古的诗歌潮流中。处于中国“七万里戎来集次,五千年史未闻诸”风云变换惊涛拍岸气息的黄遵宪,一扫旧体诗的陈腐暮气,冲出传统学术尊古复古的罗网,直面现实社会,大胆的喊出“我手写我口”这一震惊流俗的第一声宣言。早在21岁时作的《杂感》诗里即反对传统诗坛的拟古主义:“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①”并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②”的现实主义观点,“有别创诗界之论”。于1981年所写的《入境庐诗草自序》中黄遵宪说道“仆尝以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③”他要求“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即要求诗要为事而作,反映现实生活和斗争;要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必去类比古人,因为“今之世异于古,则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进一步明确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诗外有诗,诗中有人”诗学理想的形成和实践,,以及“我手写我口”和“诗无古今”的诗学主张为“别创诗界”选择了一条打通古今壁垒,关注现现实世界,真我自作主宰,走出复古拟古泥潭的诗歌创新之路。

所谓“诗外有事”,就创作论,可以理解为诗是外界事物、世事、人事的反映;就鉴赏论,又指诗可以具有比表面句意更深广的社会蕴含。所谓“诗中有人”,就创作而言,指诗歌应该抒写诗人的真实经历、内心感情;就鉴赏而言,则指诗可以使人观照到作者的思想倾向、人格个性。诚然,这和他早年主张“有我”等观点有相承之处,前人诗论也有类似说法。但以此作为诗学核心观念,则是他独特的体会。在《入境庐诗草》诗人以史家笔法记录了甲午战争的主要战事,如揭露封建腐败的《度辽将军歌》:

“两军相接战甫交,纷纷鸟散空营逃。弃官脱剑无人惜,只幸腰间印未失。将军终是察吏才,湘中一官复归来。八千子弟半摧折,白衣迎拜悲风哀。幕僚步卒皆云散,将军归来犹善饭。平章古玉图鼎钟,搜箧价犹值千万。闻道铜山东向倾,愿以区区当芹献。借充岁币少补偿,毁家报国臣所愿。燕云北望忧愤多,时出汉印三摩沙。忽忆辽东浪死歌,印兮印兮奈尔何。”④

该诗准确的描写了清政府腐败无能的两种代表:一种是胆小畏死,主动向敌军乞降;一种是虚骄自大目中无人,实际确实银枪腊头,深刻地揭露了清王朝及其官僚将帅们的昏庸腐朽。再如风情人物诗之所以为人所珍视,是因为此类所写为“今人所用之器”;诗人频频以立宪、变法、国会、帝制入诗,其所言又是“今人所见之理”。次皆是“诗外有诗”。诗人徘徊于科举与功名、汉宋之学与诗学之间的苦闷,走出国门、亲历世界、触见异域文明的惊奇与喜悦,由尊王攘夷,所可变者轮船铁道,所不可变者伦常纲纪的士大夫立场,到“人言廿世纪,无复容帝制。举世趋大同,度势有必至”的维新《哀旅顺》写装备精良,据险可守的旅顺口“一朝瓦解成劫灰”的惨烈,《哭威海》记述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海战中,北洋舰队避居港内,腹背受敌,而遭全军覆没等。这些组诗之所以为历来评论家所看重,有史诗之称的描写甲午战争的组诗也正是因为它描写了“今人所遭之实事”;写轮船、电报、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等海外派境界,其心路历程于诗中脉络可见,此可谓“诗中有人”。黄遵宪在诗歌创作中注重关注现实世界、关注民族命运,描摹复杂人物情感方面的努力,奠定了他在近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出入古今、转易多师、融会新旧、开敞通达的创作心态。

黄遵宪出生在鸦片战争之后不久中国中国近代社会,内外矛盾纷至沓来。生活在“东西文明,两相结合”的时代,黄遵宪敏感地意识到包括诗歌在内的中国固有之文化,无法从根本上触动汉宋文学一统天下的格局,更不可能达到西方文学“以文干政”的社会目的。“年来足迹遍五洲,浮槎曾到天尽头”,黄遵宪十余年漂洋过海,折冲樽俎外交生涯的独特经历,使他对外国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代表着新事物、新风俗、新理念的外国文化对黄遵宪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面对古与今,新与旧的冲突融合保持着积极健康的态度。在古与今的承接中,坚持取法于古,植根于今的立场;在新与旧的融合中,秉承容纳新学,磨洗旧学的精神。其《人境庐诗草自序》描述心目中出入古今,融汇新旧之诗境道: “尝于胸中设一诗境:一曰复古人比兴之体;一曰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一曰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一曰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其取材也,自群经三史,逮于周秦诸子之书,许郑诸家之注,凡事各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其述事也,举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以及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其炼格也,自曹、鲍、陶、谢、李、杜、韩、苏,讫于晚近小家,正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之诗。⑤”

上述种种,构成了黄遵宪称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诗歌境界,同时也勾勒了诗人致力于古典诗歌传统转换的基本途径和目标。

黄遵宪在广泛学习、继承前人艺术成就的基础上,突破旧境界,创造新诗国,形成自己的独特面目。首先,黄遵宪的诗歌虽然常有一种前瞻追求的浪漫豪情,但更主要的是方面是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描写。其诗凡描写时代风云者,多为宏篇巨制,甚至达到史诗的高度;这些诗叙事成分增多,描写因素加强,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一种五光十色,博大弘深的感觉。其次,黄遵宪的诗歌吸取古人以文入诗的手法,力求“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打破诗歌固定的句式、格律,纵横变化,伸缩自如,为近代诗体的解放迈出了新的一步。再次,黄遵宪的诗歌

的语言广采博收,不拘一格,不仅古的、雅的、中国的资源运用自如,今的、俗的、外国的资源也同样吸收熔铸于诗中。这样就形成了其多维的语言特色,有的典雅,有的清新,有的晓畅。总的看来,黄诗能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体现了近代诗歌由旧向新的过渡,同时也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给“诗界革命”开辟了道路。

(三)、“别创诗界”的理想

清朝时期,诗歌创作中陈旧的观念、僵化的格式、森严的韵律、典雅的语言,与日新月异的近代生活格格不入。这种新时代、新生活、新观念、新内容与旧格调、旧形式、旧风格之间的尖锐矛盾,迫使有识之士奋起变旧创新,探求诗体解放的道路。黄遵宪及其新诗的创作正式这一诗体变革潮流的代表之一。

黄遵宪主张事变无穷,诗文也应随世随时而变。在《与严复书》中论严复与梁启超关于文界革命的争论时,黄遵宪以为“以四千岁以前创造之古文”,“书写中国中古以来之物之事之学,已不能敷用,况泰西各科学乎?”这也就是说造新字,变文体势在必行。主张文学之道,当以“人人遵用之乐观之”为准则。适应现代人的交流需要,为现代人所喜闻乐见,应成为文学文体变革的一句和出发点。而文学文体的变革,又当以言文合一为基本方向。在《日本国志-学术志》中,黄遵宪提出中国的文学文体要向“明白晓畅,务期达意”、“适用古今,通行于俗”的方向努力。黄遵宪大胆引进新词汇,以便准确的描写外国国事、记述时事和表达情感,诸如地球、赤道、国会、殖民地、共和维新等新名词,使用欧巴罗、美利坚、亚细亚、华盛顿拿破仑等一系列有利于与古近体诗传统风格相谐调统一的一系列新词汇。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黄遵宪在诗歌创作中不避方言俗语,力求平易近人,明白晓畅。《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中忆孩提琐事,写家庭亲情的诗句如:“上树不停脚,偷芋信手爬。昨日探雀巢,一跌败两牙。⑥”平白如话,语语本真。“诗中有事,诗中有人”、“我手写我口”和“诗无古今”的诗歌理论也正是黄遵宪“别创诗界”新诗派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

以“别创诗界”为生平指向的黄遵宪,把诗的写作和创新融入生命的全过程。1902年,梁启超在写作《饮冰室诗话》时,盛推黄遵宪为二十世纪诗界独辟境界的大家,认为其诗是能熔铸新理念以入旧风格的典范。无论是诗歌的内容还是形式上,黄遵宪作为中国诗歌从古典走向现代历史过程中的一位承前启后的探索者和开拓者,其对中国诗歌的贡献都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书目:1、关爱和《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华书局2013年12月

2、钱仲联《入境庐诗草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6月

①钱仲联《入境庐诗草笺注<感怀>》卷一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6月

②钱仲联《入境庐诗草笺注<感怀>》卷一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6月

③钱仲联《入境庐诗草笺注<入境庐诗草自序>》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6月

④钱仲联《入境庐诗草笺注<度辽将军歌>》卷八649,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6月

⑤钱仲联《入境庐诗草笺注<入境庐诗草自序>》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6月

⑥钱仲联《入境庐诗草笺注<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卷五42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6月

新诗流变

新诗的流变与传承 ------------------大致勾勒出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新诗的流变线索,并简评不同阶段新诗间的传承关系 信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姓名:王小彪 学号:201118041057 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然而,文学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又存在着紧密的传承关系,所谓古典与现代,新与旧,难于做一切的划分。事实上,文学革命的爆发却有其历史背景,并在相当程度上利用了晚清以来文学变革的态势与思想资源。早在19世纪末,在维新运动的直接促助下,就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虽然由于历史条件尚未成熟,这由社会变革的热情扇起的文学革新的尝试,只开出过眩目的花,未结出实在的果,然而其文学因时而变的信念和关注社会变革的使命感,其向传统文学观念与手法挑战的激进的精神,都为后起的文学革命所直接传承。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形式上的解放入手。————这正是总结了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与诗界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的战略

选择。 梁启超在设想“诗界革命”时,提出:要有“新意境”,“新语句”与“古风格”;但在实际操作中,他却把“诗界革命”的目标改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却拒绝引入“新语句”,对传统格律与语法进行任何变革。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新诗运动正是选择了梁启超后退之处,作为理论出发点与进攻方向。胡适在纲领性的《谈新诗》里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并概括为“作诗如作文”,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胡适们“作诗如作文”的主张背后,蕴含着时代所要求的诗歌观念的深刻变化。他们在提倡“诗体的解放”的同时,还提出了“诗的经验主义”,其核心就是他所说的“言之有物”,也即“有我”与“有人”。 在发展初期,新诗主要发表在《新青年》、《新潮》、《觉悟》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上;第一批白话诗人如胡适,刘半农,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骨干,连李大钊,陈独秀,鲁迅也都写过新诗,这都说明了新诗与“五四”思想革命的密切联系。 在集体的努力中,早期白话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实际也是中国现代新诗的最初形态。胡适说过“诗必须要用具体的做法,不可用抽象的说法”是这一时期诗人在艺术上的共同追求。所谓“具体的做法”,一是“白描”,二是“比喻”、“象征”。这样,早期白话诗九自然分为两类。一是用白描的手法如实摹写具体生活场景或自然场景,显示出客观写实的倾向。另一类则是通过托物寄兴,表现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与思索,这是中国传统诗歌中并不多见的。 在新诗的形式上,早期白话诗主要表现出散文化的倾向;而另一些早期是人则热衷于向民间歌谣传统的吸收与借鉴。这对传统诗歌的人文化、贵族化倾向的反驳,与“五四”文化的“平民化”的思潮是相一致的:这样的努力也是开拓了新诗的一个方面的传统。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1919~1949) 与戏剧、小说散文比较,中国新诗的80年发展是相对薄弱的。小说毕竟还有鲁迅、沈从文、巴金和老舍;戏剧有曹禺、老舍和高行健;这些作家都得到了世界的承认。而诗歌却缺少这样的人物。中国新诗面对两个难以超越的高峰:一是中国古典诗歌,一是西方自莎士比亚以来的诗歌成就。诗歌的存在必须有精粹成熟的民族语言,诗歌与语言联系最为紧密,而现代汉语才产生不到100年,用只发展了100年的尚处于年轻阶段的语言能写出成熟的诗歌来吗?中国新诗就它的超越对象来说是显得稚气了一些,但就其自身发展速度来说确是迅速的,而且是成绩斐然。 中国新诗只80年发展历程——现代文学的30年和当代文学的50年。 现代文学中的30年是新诗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A.第一个10年: 1.尝试中的新诗 胡适是“第一个白话诗人。”他的《尝试集》(1920)是“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个别诗歌具备现代汉语抒情形式,大部分诗歌仍不能摆脱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同期诗人还有俞平伯(《冬夜》)、康白情(《草儿》)、沈尹默(《三弦》)、周作人(《小河》)、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等。 新诗的手法一是“白描”,二是比喻象征。这样早期的白话诗也分为两类,一是运用白描手法的客观写实倾向,一是托物寄兴的现代主义倾向。后者在传统诗歌里并不常见。 2.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郭沫若的《女神》(1921)是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使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让诗的翅膀真正飞腾起来。“五四”时代的自由精神和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都在这本诗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湖畔派诗人”:汪敬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爱情诗合集《湖畔(1922)。 “小诗体”: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流云小诗》。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是形式上的半格律体,处处体现出艺术的节制,后来的闻一多与之相似。 3.新诗的规范化——新月派 如果说《女神》以“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的彻底破坏精神,冲决了传统诗词的格律,新月派则应需而生,它以`北京《晨报副刊》为阵地,闻一多、徐志摩、朱湘、林徽因、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主张“理性节制情感”,闻一多倡导新诗的格律化,提出诗歌的“三美”理论: 音乐美(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绘画美(中国诗画相通理论)、 建筑美(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红烛》、《死水》是他诗歌创作的集中体现。徐志摩是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飞动飘逸的诗情与对形式美追求相结合,使徐志摩总是抓住每首诗特有的“诗感”、“原动的诗意”,寻找相应的诗律。《志摩的诗》是在不断的实验与创造中寻求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 4.早期象征派的诗歌 穆木天提出纯诗的概念,主张诗歌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诗是“内生命的反射”,“是内生活的真实的象征”。其次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说明是散文世界的东西。”李金发的《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是早期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之作。 B.第二个10年: 1.中国诗歌会 是左联领导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继承前一个十年蒋光慈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传统,殷夫为代表。特点:一是反映革命斗争和时代重大事件;二是强调诗歌的意识形态化,诗歌的主体并非诗人自己而是一个战斗集体;三是艺术表现上注重写实。这多少背离了诗歌的本质即个体生命情感的宣泄。 2.后期的新月派

闻一多先生新诗创作

闻一多先生新诗创作 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由于追求艺术上的严谨,使得他的诗歌大多富有浪漫气息的幻想,严谨奇特的构思,火山爆发式的激情,一咏三回环的语势,以及比喻、夸张、象征、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等特点。诗集《死水》中《发现》、《一句话》、 《死水》等诗篇,写得或激愤、或悲痛、或豪迈热烈,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与关切,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死水》是闻一多先生的杰作。诗人把黑暗腐败的旧中国现实,比喻为“一沟绝望的死水”,表达了对丑恶势力的憎恨和对祖国深沉的挚爱。诗的最后一节,表明他一方面对黑暗不存幻想,坚信丑恶产生不了美;另一方面并非心如死灰,“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是愤激之言,朱自清在《闻一多全集·序》说:“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在绝望中饱含着希望,在冷峻里灌注着一腔爱国主义的热情之火,是这首诗的思想特色。 《死水》也是闻一多先生自认“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实验”,是先生实验他的“三美”新格律体的典型。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行九个字,分别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组成2232或2322或3222音尺,最后以双音节收尾,虽然音尺的排列顺序不完全相同,但是其总数却完全一致,在变化中保持整齐,参差错落兼以抑扬顿挫,每节换韵(首、尾节押宽韵),各节大体均押abcb型的二四脚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具有音乐般的美感。诗人犹如“带着镣铐跳舞”,但跳得如此轻松自如,节奏和谐,令人击节赞叹! 另外,该诗歌借鉴了西方现代诗的反讽技法和“以丑为美”的艺术原则。诗的中间三节,展开丰富的想象,极力把死水内在的丑恶东西,充分地涂饰以美丽的外形(“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白沫”),以鲜明的色彩和响亮的声音,反讽死水的肮脏、霉烂、黯淡、沉寂。美与丑的交织反差,造成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现代诗的特点doc资料

现代诗的特点

现代诗的特点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最大的特点其实就是自由,绝对的自由,这是其他体裁不能比的一个优势现代诗的基本特点。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而成的语句群体。诗是写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感受,并且是用现代的语言(即是现代汉语,而不是文言)来写的——这是现代诗最基本的特点。 现代诗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 诗的格式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除了要按内容分行来写或按句分行来写之外,特别是在语言的组织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一是

打破常规组合。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能增强诗的生命力,大胆打破常规组合(即不按语法要求搭配)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可太过滥。 修辞是诗歌的一种重要技巧。包括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张、象征等。可以说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比的运用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诗歌内容。兴的运用可以让读者自开篇就能体会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更富于深情和韵味;而夸张,象征,通感等手法的运用可以给诗歌注入更新鲜的血液,使诗歌更富于想象力和亲和力,而不会让人感觉意思朦胧暧昧,晦涩难懂,使读者真正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而象征手法,则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这是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比如冰心的《纸船》象征了对母亲的思念,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中“小河”象征了对爱情的追求。平常我们也爱用象征,如用“梅花”来象征坚贞不屈,用“蜡烛”来象征默默奉献。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中用“海”和“山”来象征“理想”与“追求理想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下面这几种物体的常用象征意义你知道吗?太阳、蜜蜂、苍蝇、蚊子、雪花?(光明、无私奉献、肮脏、剥削、纯洁)。 关于现代诗: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的璀璨的明珠。现代诗就是自由诗,指“五四”以来的诗歌。有抒情诗,有叙事诗,还有说理诗。诗歌主要的特点就是:对生活做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凝集着鲜明强烈的感情,充满丰富的想象,语言形象、凝练,具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也有人把诗歌的特点概括为:形象性、概括性、抒情性、音乐性。 闲话新诗 一、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的基本格式

新诗的基本格式:一、白话新诗(白话新律诗、自由诗、押韵的半自由诗); 二、拟古新诗(拟古新律诗、拟词新诗、拟曲新诗、拟古杂言新诗、拟古散文新诗、民歌体新诗、新自度词、曲)。 (一)白话新律诗(一般白话律:以句子长短划分3种、以分节状况划分2种、以有无标点划分3种、以规模划分4种,以排列状况划分2种;白话排律:二排律、四排律、多排律;白话单元律:一般单元律、特殊排列单元律、回荡式单元律;商籁即十四行诗。) 1、白话新律诗:指用现代通行的白话写成的新律诗。新律诗的“律”经过百年探索沉淀有三点共识:顿数的要求;押韵的要求;排列、组合的要求。 “顿”是指依照现代白话的自然习惯由若干字组成的语辞单位,是白话新诗最基本最小的节奏单位。通常体现为朗读的停逗,一般由二至四字组成,个别也有一个字或五个字以上的。即闻一多、徐志摩、胡适、卞之琳等人称的音尺。对于单元律对顿的要求是每单元、每个组合细部顿数大体一致。《venus》郭沫若 押韵的要求:1、可只押脚韵、押现代的韵,可以不论平仄,也就是可以根据现代普通话来押韵。2、要求双句尾字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死水》3、可以一首诗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可以四句换韵,也可以六句、八句或一节一换韵,一章一换韵。 排列、组合的要求:1、每一行大致一样长,每一节行数大致一样多。2、每一节的排列组合大致一样。《季候》邵洵美 2、排律:用排比对仗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白话新律诗,主要有两方面要求:1、遵循一般律的要求,即每行(句)顿数大致一样多,每节行(句)顿数大致一样多,双句尾字押韵,每节排列组合大致一样;2、主体采用排比、对仗句。 二排律:是指两个两个排比句组成的排律。严阵《双堆集颂》 四排律:是指四个四个排比句组成的排律,严阵《英雄碑颂》 多排律:是指由四个以上排比句组成的白话新诗律。闻捷《思念北京》 单元律:是指由一个个经过特殊组合处理的小单元同格反复而组合的白话新诗律。朱湘《梦》,余光中《乡愁》,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单元律的基本要求:1、由几个句子组成一个和谐的小单元,进行同格反复。即以同一种单元格式重复两次以上。2、每单元顿数、字数大致一样,单元内每个细部的句式组合大致一样。3、在单元内的节奏韵律点押韵,这个节奏韵律点可以是单元尾字,也可以是单元律制造停逗、韵律美的关键部位。 (二)自由诗(以句子长短划分:短句、中句、长句、长短句错落;以排列状况划分:常规排列、特殊排列;以分节状况划分:不分节、分节、标号分节;以句子停断划分:句跨行、句中停、行中起;以有无标点划分:有标点、无标点、有无相间;以规模划分:小诗、短诗、中长诗、长诗;以语言方式划分:一般诗文语、散文语、口语。) 1、自由诗:就是用白话,不押韵,可任意确定句式及长短、停断、章节及排列组合,可以相对自由地写作的诗。是与纯白话律诗相对而言。 以句子长短来分: a短句自由诗:即由短句子组成的自由诗。每行三顿七字以下的自由诗称为短自由诗。管管《古刹》 b中句自由诗:是指由中等长度的句子组成的自由诗。将三至五顿七字至十二字的自由诗称为中句自由诗。郑愁予《错误》,唐湜《遗忘》 c长句自由诗:是指由较长的句子组成的自由诗。将五顿十二字以上的自由诗称为长句自由诗。商禽《长颈鹿》,阿垅《营》

现代诗歌创作技巧

《现代诗歌创作技巧》(转) 现代诗创作观念与技巧之一(续一) 诗的结构寻根谈 诗从语言结构的观点来剖析,是寺中的言。即庙里的语言。换句话说,就是这种语言不是我们通常所用的语言,它是一种有别于我们日常生活惯性思维所表达的语言。也可以说是另一个世界里,用它特有的方式来表达的语言。这另一个世界就是庙。这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同我们日常的语言表达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封闭性。只有进入了这个封闭的庙里的人,他们才可以通过使用这种语言来相互交流。所以,过去有句话说:“诗向会人吟。” 诗,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及其特殊。因为从表相上看,它是依附于我们日常生活的语言,但它的实质却是通过我们日常生活语言的一种暗示,这种暗示隐藏在我们日常生活语言里形成一层不对外封闭的特性。于是古人便得出这样的结论:“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诗,虽然是个独立的个体。但这个独立个体要将所表达的内质传递给受者,又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完成的。而语言文字这种传播符号从诞生之日起首先就带着一层大众传媒普及性。而诗恰恰又是小众的,“不能言传”的,这就使诗在形式表达上和传播中形成了内在矛盾。即小众的,有别于大众语言表达传播的诗,却要通过大众传媒语言方式来传递。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诗还必须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表达和生存。 于是,人们惶惑了。但却从惶惑中发现。语言文字作为诗传播过程中的载体,只是诗传播过程中的一种媒介,语言文字本身并不是诗。

而诗是什么呢?诗实际上是生存在语言之中的另一种语言。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诗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注定了它的贵族性,注定了它的非普及性,注定了它的封闭性,注定了它是一种为少数人服务的艺术。 诗是庙里的语言,这个庙实际上很多时候就是我们的内心世界,而内心世界相互交流的一种途径就是诗。过去古人们总结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就是说诗是我们说出来的“心志。”而这种说出来的“心志”,在阅读过程中已超出了我们过去阅读的经验范围,它不是通过语言的直接传递,而是通过语言之外的暗示,来传递一种依附于语言之外的弦外之音。于是,对于诗的阅读古人便总结出这样一句话:“心有灵犀一点通。” 诗是客观存在的,但诗在形式表达上的难述描性,又的确在很多时候让我们手脚无措。我们说诗是主观到客观,再由客观到主观的一个过程。这样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诗在传递过程中的不停转换,实际上也就肯定了诗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产生的弹性、张力、暗示……常常就会因为读者的不同,对所传递表达出来的意旨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产生歧义。 诗是一种文学贵族的文字游戏,这就是说诗对写诗的人和读诗的人都是有条件的。 现代诗创作观念与技巧之一(续二)

十首中国现代诗歌

十首中国现代诗歌 这里所列影响最广的十首中国现代诗,包括诗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一些影响虽大的概念诗、口号诗等不在其列,而一些诗好影响力不够的,也只能割爱。这十首诗,应该代表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十、汪国真: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一句话点评:曾经风靡一时的诗人,诗虽一般,但对安抚一些人的心灵起过很大的作用。影响力指数:★★★ 九、舒婷: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驱,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一句话点评:语言铿锵,直抒心臆,是极好的朗诵诗。 影响力指数:★★★★ 八、郑愁予: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蛰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一句话点评:意境优美深婉,中国现代抒情诗之绝唱。 影响力指数:★★★ 七、卞之琳: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一句话点评:含蓄隽永,优美如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影响力指数:★★★★ 六、北岛: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归纳-20年代新诗

20年代新诗 一、新诗的出现: 新诗的初期:是指1917年文学革命之后到郭沫若诗歌出现之前三四年间的诗歌创作。 (一)原因或背景: 1、近代诗界革命的影响及问题: 影响:1899年梁启超在他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诗界革命”口号,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发出质疑与改造的声音,吸引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注意; 局限:“诗界革命”的主体梁启超等人士大夫的局限决定了“诗界革命”的局限,即不可能触动古典诗歌载道的根本要求,同时更无法超越格律形式的限制,他提出的“以新意境入旧风格”是他这一代人局限性的重要表现,也为五四新诗的变革留下了突破口。 2、胡适的开创性贡献: 胡适在留美期间开始讨论文学变革问题,从“形式”入手是一大突破,新诗的变革由此展开。同时,胡适最先进行新诗创作实践,他开始新诗实践的时候是大学教授,并且是《新青年》的编委,这样的身份对推进新诗的发展具有极大意义,《新青年》与《新潮》的呼应当与此有关。1918年《新青年》4卷1号发表第一批新诗。 3、同人响应:《新青年》社中的沈尹默,新潮社中的俞平伯、康白情、傅斯年等积极呼应。(二)主要作品:刘半农、胡适、周作人、朱自清、康白情等人都有新诗作品。特别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年3月出版)具有历史性影响。 (三)评价: ①初期新诗的象征意义大于自身的审美价值,它昭示中国诗歌新的时代即将到来;②由于新诗作者深受传统影响,他们的创作在形式、内容存在的局限也就成为必然;③重要的是新诗作者们面对历史与传统时突破与超越的勇气与精神。 二、新诗的发展: 新诗在1919郭沫若的诗歌出现之后,开始进入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 ①新诗出现即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讨论,由此,关于新诗的理论不断丰富,对新诗创作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②郭沫若的重要贡献:郭沫若《女神》从内容到形式,为新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对初期新诗的巨大突破,是一个质的变化,为新诗注入了全新的情感、内容、思想、想象,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质的变化,新诗才开始被人们认同和接受;③湖畔诗人的爱情诗、冰心的小诗、冯至等人的抒情诗,从不同的方面丰富了新诗表现的形式、情感、想象。 三、新诗的自觉规范: 1、新诗规范化出现的原因: 新诗发展受五四精神影响,追求自由。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散文化倾向,模糊了诗与散文的界限,诗歌创作也就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于是出现了对新诗创作过度自由化倾向规范化的要求,这就是新月派诗人闻一多与徐志摩等人提出的诗歌主张,出现了“新格律诗”。 2、闻一多与徐志摩等人的诗歌创作: 闻一多:留美期间创作《红烛》(1923年),回国后创作的《死水》(1928年) 徐志摩:《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云游》(1932)。3、闻一多的理论贡献: 三美诗歌主张: 音乐美:指音节与韵脚的和谐;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用语要美,富有色彩,讲求视觉形象与直观性;建筑美:指诗歌整体上,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给人整齐感。 四、象征派诗歌: 1926年前后,受法国等象征派诗歌影响,穆木天提出“纯诗”创作主张,强调诗歌创作的暗示、朦胧、象征、晦涩。 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食客与凶年》、《微雨》、《为幸福而歌》等。 五、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蒋光慈:《新梦》、《哀中国》等。

现代诗的基本特点

现代诗的基本特点 对于现代诗的创作,首先必须了解一下现代诗的特点,这对于我们学习创作现代诗显得异常重要,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而成的语句群体。所以,现代诗是写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感受,并且是用现代的语言(即是现代汉语,而不是文言)来写的——这是现代诗最基本的特点。 现代诗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 诗的格式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除了要按内容分行来写或按句分行来写之外,特别是在语言的组织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一是打破常规组合。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能增强诗的生命力,大胆打破常规组合(即不按语法要求搭配)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可太过滥。 修辞是诗歌的一种重要技巧。包括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张、象征等。可以说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比的运用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诗歌内容。兴的运用可以让读者自开篇就能体会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更富于深情和韵味;而夸张,象征,通感等手法的运用可以给诗歌注入更新鲜的血液,使诗歌更富于想象力和亲和力,而不会让人感觉意思朦胧暧昧,晦涩难懂,使读者真正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而象征手法,则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这是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比如冰心的《纸船》象征了对母亲的思念,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中“小河”象征了对爱情的追求。平常我们也爱用象征,如用“梅花”来象征坚贞不屈,用“蜡烛”来象征默默奉献。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中用“海”和“山”来象征“理想”与“追求理想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下面这几种物体的常用象征意义你知道吗?太阳、蜜蜂、苍蝇、蚊子、雪花?(光明、无私奉献、肮脏、剥削、纯洁)。

中国现代诗歌精选

中国现代诗歌精选 十首最值得阅读的现代诗: 一、余光中的《等你, 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 有韵地, 你走来 看过好多关于这首诗的评论,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关于科学馆和瑞士表那阕如何精彩的 文字,说是古典与现代结合云云,不过,个人认为,这两个意象的出现也许就是这首诗唯一的败笔,西装和瓜皮帽的搭配让人看着怎么也不舒服。 二、林徽音的《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据说徐志摩就是因为爱慕这位才女才开始写诗的,不过,林徽音最后却选择了梁思成,后来很多人知道这个名字也是因为这个典故。我想,一个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名字是不需要借助典故来记忆的。 三、废名的《星》: 满天的星, 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上海棠花影, 簇簇说是永远的秋月。 清晨醒来是冬夜梦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 清洁真如明丽的网, 疏而不失, 春花秋月也都是的, 子非鱼安知鱼。 冯文柄把他酷爱的老庄融入诗中,作品中到处流淌着思想。那些所谓的哲理诗和他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四、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在所有以断章为题的作品中,这个是最有名的了。不过,很多权威评论家的解释却是作者本人不能苟同的。 五、郑愁予的《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新诗

第一个十年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1、“诗界革命”的演变 梁启超从“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的构想到“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让步; 黄遵宪局限在传统诗歌范围内,其调整与改良止步于对宋诗派的摹仿。 2、胡适对新诗的理论倡导针对梁启超的后退之处。 ○1“作诗如作文” 受黄遵宪的启发,比宋诗对唐诗的变革更进一步。 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散文化”:打破诗的格律,以白话写诗。对传统有组织的反叛。 ○2“诗的经验主义” “有我”与“有人”的“言之有物”。 强调主体的性情与见解,与平民的沟通交流。“平民化”启蒙主义在诗歌观念上的反映。 3、“《学衡》派”:反对诗体的解放 “新材料与旧格律”结合的理想。对“诗界革命”的呼应。于早期象征派获得某种回应。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1、新诗阵营的发展 ①阵地:《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学灯》《觉悟》 ②作者: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 ③刊物:《诗》月刊第一个新诗刊物,1922“中国新诗社”,叶绍钧、刘延陵、朱。 2、胡适《尝试集》 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摸索、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 《一颗星儿》《“威权”》《一颗遭劫的星》具备现汉抒情诗形式法则的雏形。 3、早期白话诗特征 ○1作品 沈尹默《三弦》《月夜》 俞平伯《冬夜》旧文学的意象和新思潮的哲理,旧格律的影响与欧化的文法。 周作人《小河》打破旧镣铐的“欧化”诗风。 朱自清《毁灭》追求“平常”的倾向。 ○2特征 白描手法和托物寄兴。客观写实和主观意志。散文化和平实风格。 歌谣化努力。1920 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周作人、刘半农、沈尹默。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新诗内部的结构性调整。 1、创造社诗人的理论和创作 ○1成仿吾《诗的防御战》抨击早期白话诗的理性色彩,强调诗的抒情本质。 ○2郭沫若《论诗三札》诗的本质专在抒情,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 ○3《女神》对新诗发展的贡献“诗体解放”的极致,“五四”精神的充分体现; 诗的抒情本质和个性化的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重视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2 天真开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时代精神与诗人个性的统一。 应修人《妹妹你是水》、汪静之《伊底眼》 3、小诗体 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流云小诗》徐玉诺、何植三即兴式短诗。日本短歌和俳句、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表现出对诗歌形式的探索和捕捉内心微妙感受的努力。 4、冯至《昨日之歌》 ○1艺术的节制 明净的形象。激情外化为客观物象或蕴涵于简单叙述。 《蛇》《雨夜》半格律体。整饬、有节度的美 ○2哲理化诗情沉思的调子,幽婉的风格。 ○3叙事诗《帏幔》《蚕马》《吹箫人的故事》 四、新诗的“规范化”——前期新月派 1 1 “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提出要写“中国的新诗”; 把创作的重心从“非诗化”转向“诗”自身“使新诗成为诗”。 ○2“理智节制情感”

中国现代诗歌有哪些

中国现代诗歌有哪些早晨,我从睡眠中醒来, 看见你的光辉就高兴; ——虽然昨夜我还是困倦, 而且被无数的恶梦纠缠。 你新鲜、温柔、明洁的光辉, 照在我久未打开的窗上, 把窗纸敷上浅黄如花粉的颜色, 嵌在浅蓝而整齐的格影里, 我心里充满感激,从床上起来, 打开已关了一个冬季的窗门, 让你把全金丝织的明丽的台巾, 铺展在我临窗的桌子上。 于是,我惊喜看见你: 这样的真实,不容许怀疑, 你站立在对面的山巅, 而且笑得那么明朗。 我用力睁开眼睛看你, 渴望能捕捉你的形象, 多么强烈,多么恍惚,多么庄严! 你的光芒刺痛我的瞳孔。 太阳啊,你这不朽的哲人,

你把快乐带给人间, 即使最不幸的看见你, 也在心里感受你的安慰。 你是时间的锻冶工, 美好的生活镀金匠; 你把日子铸成无数金轮, 飞旋在古老的荒原上…… 假如没有你,太阳, 一切生命将匍匐在阴暗里, 即使有翅膀,也只能像蝙蝠 在永恒的黑夜里飞翔。 我爱你像人们爱他们的母亲, 你用光热哺育我的观念和思想——使我热情地生活,为理想而痛苦,直到我的生命被死亡带走。 经历了寂寞漫长的冬季, 今天,我想到山巅上去, 解散我的衣服,赤裸着, 在你的光辉里沐浴我的灵魂……鱼化石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理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探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中国现代诗三首

2 中国现代诗三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简史。 2.了解徐志摩、闻一多、穆旦的简历。 3.体会三首诗在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 4.把握诗的意象,领会诗的象征意义。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美读的能力。 2.着重体会现代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保护生活中的美。 2.了解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3.热切的爱国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热爱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徐志摩、闻一多、穆旦都是为现代诗歌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诗人。他们的生活道路各不相同,诗歌创作的追求也各自有别,诗歌的风格自然迥异,这为学习四人的诗歌带来一定的困难。 “形象大于思想”,这是诗的重要特征。“诗是抒情的艺术”,抒情又是诗的独到之处。所以,本课教学重点放在组织学生吟诵、美诵上,帮助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并在美诵基础上层开广泛的联想,充分调动他们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并进行再造想象,这是必要的,如能结合现代技术手段,结合直观教学,也有利于学生依据各自的努力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意境。 解决办法 1.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并翻阅课外书籍和上网查阅有关诗人的生平简历。 2.利用《语文读本》中的知识说明文,了解中国现代诗的发展简史。 3.教师必要的点拨讲解。 4.学生反复吟诵、品味,开展课内外诵读比赛,组织诗歌诵读兴趣小组,激发并带动学生多读诗、多欣赏。 学生活动设计 1.让学生中的“诗歌创作与欣赏兴趣小组”成员在一定的时间内简介中国现代诗发展简史。 2.诵读比赛。 3.学生自己搜集文、图、音资料,在教师帮助下,制作成光碟或输入

磁盘,配合诵读。 4.写赏析短文并相互口述、点评。 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了解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简史,了解四位作者的简历及各自诗歌创作特点。学会诵读。 二、在预习基础上,充分利用注解,运用多媒体手段简介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简史,介绍四位作者的简历(学生为主,教师补充、梳理完成)1.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现代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它以现代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潮为思想基础,诗人们大胆张扬个性,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广泛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以白话为武器,以崭新的形式建立起新的传统;它广泛地吸取外来诗歌的影响,扬弃传统,推陈出新。 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文学研究会中诸将严肃地实践着“文学为人生”的主张,致力于否定旧诗,开创新诗风,刘半农、沈尹默、刘大白、朱自清、冰心等人,在形式与风格上进行各种有益的创作。1921年以郭沫若朋帜的创造社成员,“异军突起”,立志创造,郭沫若和他的《女神》,奠定了以创造为宗旨的新诗传统的基础、战斗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基础。 此后,一大批忠实的时代之子,在时代风云的感召下,共同走上了战斗的道路,并显示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戴望舒、汪静之、冯雪峰、蒋光慈、柔石等诗人如群星丽天。新诗在第一个十年间,以口语人诗,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形式上仍有种种问题。 闻一多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徐志摩、朱湘等人应和,迅速形成格律诗派,亦即新月诗派。 30年代,“中国诗歌会”聚集了一大批中青年诗人,《新诗歌》也最富时代生气,对诗歌的普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艾青、臧克家、田间等青年才俊迅速成长,响应时代的召唤。 卢沟桥一声炮响,各种流派的诗人汇聚到抗日救亡的大旗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唱响时代的战歌,吹起救亡的号角,向民族传统学习,向民歌学习,向优秀外国诗歌传统学习。穆旦、胡风、李季、阮章竞、郑敏、辛笛、袁可嘉以他们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感受,丰富了新诗的表现力。 到全国解放前夕,各种流派的诗歌创作都相当活跃,中国现代诗顺应时代需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第六章 新诗(一)

第六章新诗(一)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形式上的解放入手。——这正是总结了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与诗界革命的历史经验,而作出的战略选择。 1.晚清诗界的努力 A.黄遵宪使诗向“散文化”发展,向“宋诗”靠拢 B.梁启超当年设计“诗界革命”时,开始设想要有“新意境”,“新语句”,和“古风格”,后因其局限性,将目标改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2.胡适提出“作诗如作文” 3.学衡派的反对,理论的立足点是强调“诗之有格律,实诗之本能”,他们所理想的诗是“新材料与旧格律”的结合,实际上是在“五四”时期对晚清“诗界革命”做出呼应 新诗站稳脚跟,1920年胡适的《尝试集》出版,标志着“新诗的讨论时期,渐渐的过去了。” 中国最早的新诗——胡适的《蝴蝶》和俞平伯的《冬夜》,而周作人的《小河》被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1.胡适:第一“白话诗人”,《尝试集》充满矛盾,真正走出“以传统反传统”的怪圈,是受到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启发,

要将“诗的散文化”和“诗的白话化”结合,才能跳出旧诗词的范围,实现“诗体的大解放” ①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中挣脱出来,开始具备现代汉语抒情诗形式法则的雏形,是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②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有“胡适之体”之说,“说话要明白清楚”,“用材料有剪裁”,“意境要平实”,与以“晦涩难懂”为特征的一路,形成对立又互补的关系 2.其它白话诗人及其作品——“词化了的新诗” A.新青年社沈尹默《三弦》、《月夜》 B.新潮社俞平伯《冬夜》集 俞平伯的诗里杂糅旧文学的意象与新思潮的哲理,旧诗词格律的影响和欧化的文法,最能反映早期白话诗的“过渡性”C.康白情《草儿》集 D.鲁迅和周作人兄弟 真正打破旧诗词的镣铐,代表了早期白话诗中“欧化”的一路,形式上彻底抛弃旧诗词旧格律体,追求自然的节奏E.朱自清抒情长诗《毁灭》 追求诗的内容形式、诗风及诗中人格的“平常” ☆初期新诗与传统诗歌的区别 ①虚化意象和寓言意象大量出现,表现了强烈的主观意志 ②无论是白描,还是比喻和象征,都明白而平凡 ③诗的形式上,表现出散文化的倾向,不用韵,不顾平仄,

中国新诗100年

118 中国新诗100年 冉 庄 (重庆市作家协会,重庆 渝中区 400000) 摘 要:中国新诗100年,指五四以来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1期发表白话诗开始到现在,将近百年。中国新诗发展100年,出现了多元的格局。中国诗歌创新的选择:必须是中国的;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必须是时代的;必须是真诗而不是非诗。 关键词:中国新诗;多元格局;诗歌创新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Vol.7 No.2 Jun. 20102010年06月第7卷 第2期 文章编号:206(2010)02-0118-03 ?文学与新闻研究? 作者简介:冉庄(1938-),重庆人,研究员,一级作家,重庆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巴渝文化研究院院长。 中国诗歌从诗经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从诗经到乐府,到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再到元、明、清。都是在古典诗、词、曲中演绎,形成了厚重的中国古典诗词风格。中国气派的古典诗词到了民国,特别是五四以来,大量西方新诗传入中国。我们知道,任何文化与物质,都是在相融相排斥中相互渗透交融,从而形成新的文化与物质。同样,中国文化也有相融性和排它性。 1918年元月,改版后的《新青年》第4卷第1期,即全部采用白话文,显示了文学革命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新一期刊登了9首白话诗,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发表的白话诗,宣告了中国新诗的诞生。(九首诗包括胡适的《鸽子》《一念》《景不徒》《人力车夫》,沈尹默的《鸽子》《月夜》《人力车夫》,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题女儿周岁日造像》)9首诗鲜明的社会功能和新人对现实主义的追求,其中两首《人力车夫》都表现了对下层苦力劳动者的同情。不过沈尹默的那首要深切一些:“人力车上,个个穿棉衣,个个袖手坐,不觉风吹来,身上冷不过。/车夫单衣已破,他却汗珠儿颗颗往下堕。”不平之音,扬出诗外。《月夜》则表现了一种追求个性解放的独立不倚的性格,面对霜风,不倚不靠,与高树并排立着,这也是时代精神的某种折射。特别是《相隔一层纸》,反映贫富悬殊,茅盾尖锐、对比鲜明,富者在火炉前嫌太热,要开窗买水果;穷叫花却冷得要死,“可怜窗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纸!”这是对剥削者的血泪控诉,对穷苦人的同情及吸血者的谴责。这是新诗创作中典型的“平民文学”,为穷苦 人民说话,并颇具民歌风格。这些新诗,诗体都是解放了的白话自由诗,或含蓄、或明露、或写景、或抒情,都给人以审美感受,显示了中国新诗创作的最初成绩。 中国新诗100年,指五四以来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1期发表白话诗开始到现在,将近百年。百年来有影响的诗人是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鲁迅、陈独秀、郭沫若、李大钊、康白情、刘大白、宗白华、徐志摩、李金发、朱自清、朱湘、冯雪峯、汪静之等等。 中国新诗美学的拓展,经越了: 一、新月派。徐志摩、闻一多、陈梦家等倡导新诗新格律的审美走向,主张“乐意戴起脚镣跳舞”。提倡写新体格律诗。 二、象征派。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梁宗岱等倡导新诗象征主义,取向用象征派手法写诗,逐渐形成一个流派。主张反对直白而注重象征,多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意,重视情与智的融合,官能变感的巧妙运用,自然律动与心灵律动的契合。 三、现代诗派。戴望舒、施蛰存、朱湘、何其芳、郭沫若、艾青、臧克家等等,现代诗派是新月、象征两流派的发展。《现代》诗派的诗借鉴了西方象征派和意象派的一些表现手法,但并非模仿或全盘移植。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其精神和特长,而不是生吞活剥,如用繁复的意象描写情绪,用奇特想象运载诗情,其间又多用象征、暗示,潜意识来表现内心的感受和体验等等。他们在借用外国诗的基础上更偏重于“比”、“兴”、“隐”,即切合味口的含蓄蕴藉的唐宋诗词风韵。如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似的清婉柔弱,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似的朦胧隐藏。大概在处境上有某些相同,情感或心境上有某些类似,同时也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积淀的深沉,影

现代诗写作要求

现代诗写作要求 一、节奏 节奏是个音乐术语,是由古希腊“rhein”(流动)一词引申而来的。现代音乐中,节奏意为“各音在进行中的时值上的相互关系”。《礼乐记》解释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现代艺术中,节奏在建筑、绘画、电影、小说、戏剧等艺术形式中都有自己特定的涵义。节奏表现在诗歌艺术中,也表示诗句的音节的间歇、长短、时间、停顿。 节奏是完整的诗中的音节表现形式的复沓; 节奏是朗读时词与词之间时值的相近或相等; 节奏是音节之间抑扬顿挫的相互交迭。 《淮南子。道南训》中记载诗歌的产生: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这里的“邪许”是复沓的,是连续出现的,也就是说,是有复沓节奏的。这种节奏的特点简短有力——一种爆发的力。说明诗歌的节奏是岁着劳动的节奏一起产生的,节奏是诗歌的重要因素之一。“新诗须有音乐节奏”(闻一多语) “旧诗的几何学限度是格律。句间竭力避免不必要的所谓…虚词?,即介词、接续词。而主要的是形容词、动词、助词和名词相组成的,有时连名词也不用。”巴人《诗歌的音律》 因此,旧诗节奏的划分比较明显。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新诗的几何学限度是言语之自然律。诗是侧重于歌颂和朗诵的。”巴人《诗歌的音律》由于现代语言的大众性,渗入了一定的助词和副词等缀词,使得新诗的节奏的划分有异于旧诗。 新诗的节奏因以“音尺”(闻一多)为尺度,分一字尺,二字尺,三字尺等。 孩子们/惊喜着/他的/脸色 他也/惊望着/炭火的/红光 这里每行都可以分为四个音尺,每行有两个“三字尺”和两个“二字尺”,音尺的排列的次序是不规则的,但是每行都有两个“三字尺”和两个“二字尺”的总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在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