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浓度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前者碱性更强

B. 相同温度下,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C. 相同质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者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多

D. 分别向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只有前者产生沉淀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分液时,先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 萃取时,振荡后,须打开活塞放气

C. 蒸馏时,先点燃酒精灯,后通冷凝水

D. 蒸发时,将溶剂蒸干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

3.下表各组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4.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 FeSO4溶液中加入Fe粉

B. HF保存于玻璃瓶中

C. 铵盐应密封保存于阴凉处

D. Na保存于煤油中

5.下面有关合金说法正确的是()

A. 现代使用最广泛的合金是铝合金

B. 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铁合金

C. 合金的熔点比各组分单质大

D. 合金的硬度比各组分单质大

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ag某气体含分子数为P,则b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

()

A. 22.4ap/bN A

B. 22.4ap/pN A

C. 22.4ab/pN A

D. 22.4bp/aN A

7.下列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Mg2+SO42?NO3?NH4+

B. Cu2+SO42?Na+H+

C. OH?SO42?HCO3?Cl?

D. K+Ba2+CO32?OH?

8.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胶体、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B. 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据此可以把胶体、溶液和浊液区分开来

C. 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D. 氢氧化铝胶体粒子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能力强,可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

9.我国医药学家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而荣获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她在青蒿液中加入乙醚,经操

作1得含青蒿素的乙醚和其他杂质的混合物。再经操作2得到含青蒿素的乙醚,最后经操作3得到青蒿粗产品。操作1、2、3相当于()

A. 过滤、结晶、蒸发

B. 结晶、萃取、分液

C. 萃取、分液、蒸馏

D. 萃取、过滤、蒸馏

10.下列各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11.体检时的一些指标常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可将元素近似折算成相应离子)。根据下图相关数据,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项目名称结果状态单位参考值范围

总钙TCa 2.57mmol·L?1 2.1—2.7

磷P 1.20mmol·L?10.8—1.5

镁Mg0.60↓mmol·L?10.75—1.25

钾K 3.90mmol·L?1 3.5—5.5

钠Na144.02mmol·L?1135—160

氯Cl99.98mmol·L?195—105

B. 该报告中Mg元素指标不正常

C. 该报告中磷元素指标正常

D. 若10mL血清中含钙1.2毫克,则其钙含量偏高

12.用12mol/L浓盐酸溶液配制100mL 0.5mol/L盐酸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 B. C. D.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Na→Na2O→Na2O2中钠元素被连续氧化

B. 1mol金属钠发生反应Na→Na2O和发生反应Na→Na2O2转移电子数相等

C. 1mol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3mol电子

D. 将1molCl2通入1L水中转移的电子为1mol

14.能正确表达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用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H2O

B. 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FeS=H2S↑+Fe2+

C. 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3++3CO32?=Al2(CO3)3↓

D.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2:2NO2+2OH?=NO3?+NO2?+H2O

15.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

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l?

B. 消耗1 mol还原剂,转移6 mol电子

C.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 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16.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被还原的物质是还原剂

B. 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

C. 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还原剂

D. 氧化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17.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 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大

C. 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大

D. 甲容器的气体密度比乙容器的气体密度小

18.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结论

A用洁净的铂金丝沾取硫酸盐在酒精灯上灼烧,焰色为黄色该硫酸盐一定含Na+一定不含K+

B 二氧化硫通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试管口出现浅

红棕色气体

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

化性

C在淀粉的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无红色沉淀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D某试样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试样中一定含有Ag+

19.下列关于Na2O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属于碱性氧化物

B. 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C.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D. 能与CO2反应生成盐和氧气

20.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实验Ⅰ: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B. 实验Ⅱ:验证非金属性强弱:S>C>Si

C. 实验Ⅲ:分离Br2的苯溶液

D. 实验Ⅳ:观察小苏打的焰色反应

21.某溶液可能含有下列5种离子中的两种或多种:NH4+、Fe2+、Fe3+、Cl?、SO42?。下列结论正确

的是

A.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一定不含Fe2+

B.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试纸不

变蓝,则说明一定不含NH4+

C. 取10mL该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若产生2.87g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Cl?,且

c(Cl?)=2mol?L?1

D. 经测定一定量的溶液中存在Fe2+、Fe3+,且n(Fe2+)+n(Fe3+)=0.02mol,n(NH4+)=

0.02mol,则该一定量的溶液中0≤n(Cl?)<0.08mol

22.以下实验装置不能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A. B.

C. D.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9.0分)

23.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的两种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是______,沉淀F是______,沉淀I是______(写出有关的化学式)

(2)流程甲中加入过量烧碱得到滤液D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流程乙加入烧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流程乙中滤液H中加入氨水的有关离子方程式______

(5)滤液E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溶质的一种用途______。

2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请根据如下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

(2)反应①中加入略过量的A物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A已过量的实验操作方法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加入盐酸过量,则对所

得到的氯化钠的纯度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4)实验时称取样品的质量为185.0g,经过操作1后,测得沉淀(不溶于水)的质量为50.0g,则样

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7.0分)

25.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氨的性质后讨论: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

原性,能否象H2那样还原CuO呢?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

(一)制取氨气

(1)实验室制备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的是______ (填编号)

①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②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

③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④固态硝酸铵加热分解;

(2)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二)实验探究

该小组成员设计实验探究氨气还原性及产物,提供实验装置如下:

(3)请你根据提供的装置从左至右连接接口序号______ 。

(4)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你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______ 。

(5)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全部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

种无污染的气体.请写出NH3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6)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

(三)提出并解决问题

(7)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红色粉末,是一

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能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______ 。

26.用重铬酸钾可以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反应原理如下:□K2Cr2O7+□FeSO4+□H2SO4==

□K2SO4+□Cr2(SO4)3+□Fe2(SO4)3+□H2O

(1)请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2)反应消耗0.1mol·L?1K2Cr2O7溶液10 mL,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利用碳酸盐的碱性、与酸的反应、溶解性来分析,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NaHCO3与Na2CO3相比较,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常温时,Na2CO3溶解度较大,与盐酸反应时,NaHCO3反应剧烈,CO32?水解程度比HCO3?大,则碱性Na2CO3大,结合碳酸盐与盐酸、氢氧化钙的的反应分析。

【解答】

A.CO32?水解程度比HCO3?大,则碱性Na2CO3更强,故A正确;

B.碳酸钠易溶于水,相同温度下,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故B正确;

mol,根据Na2CO3~CO2,C.设质量都是106g,则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106

84

mol,即放出CO2的质量:Na2CO3

84

故C正确;

D.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2NaHCO3+Ca(OH)2=Na2CO3+CaCO3↓+2H2O 可知,澄清的石灰水与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故D错误。

故选D。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应先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故A错误;

B.萃取时应避免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振荡后,应打开活塞放气,故B正确;

C.蒸馏时,应使馏分充分冷凝,避免冷凝管温度较高而炸裂,应先通冷凝水,在加热,故C错误;

D.蒸发时,如剩余液体过多,则利用余热不能蒸干,应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可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解析:解:A.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不是单质,故A正确;

B.H2O既不是酸又不是碱,故B正确;

C.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而不是氨气本身发生电离,所以氨气是非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C。

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据此可以分析各个选项中各种的所属类别;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明确单质、酸、混合物、电解质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4.答案:B

解析:解:A、FeSO4易被氧气氧化,故应加入铁屑来防氧化,故A正确;

B、HF能和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的二氧化硅反应,造成玻璃瓶的腐蚀,故应保存在塑料瓶中,故B 错误;

C、铵盐受热易分解,故应密封并保存在阴凉处,故C正确;

D、钠能和氧气、水反应,故应隔绝空气和水保存,故应保存在煤油中,故D正确.

故选B.

A、FeSO4易被氧气氧化;

B、HF能和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的二氧化硅反应;

C、铵盐受热易分解;

D、钠能和氧气、水反应.

本题考查了试剂的储存方法和注意事项,应注意的是HF应保存在塑料瓶中,而氢氧化钠溶液应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中.

5.答案:D

解析:解:A、铁合金是现代使用最广泛的合金,故A错误;

B、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故B错误;

C、合金的熔点比各组分单质低,故C错误;

D、合金的硬度比各组分单质大,故D正确;

故选D.

A、现代使用最广泛的合金是铁合金;

B、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铜合金,即青铜;

C、合金的熔点比成分金属低;

D、合金的硬度比成分金属大;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及合金的知识,注意使用合金的时间与冶炼技术有关,题目难度不大.6.答案:D

解析:解:ag气体的物质的量为p

N A mol =p

N A

mol,气体摩尔质量为ag

p

N A

mol

=aN A

p

g/mol,bg该气体的

物质的量为bg

aN A p mol

=bp

aN A

mol,标况下bg气体的体积为bp

aN A

mol×22.4L/mol=22.4bp

aN A

L,故选D。

根据n=p N

A 计算ag气体的物质的量,根据M=m

n

计算气体摩尔质量,再根据n=m

M

计算bg该气体的

物质的量,再根据V=nV m计算bg气体的体积。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属于字母型计算,为易错题目,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7.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考查,注意常见物质的溶解性,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B.Cu2+显蓝色,与题目无色不符,故B错误;

C.OH?、HCO3??结合生成水和CO

3

2?,则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Ba2+、CO32?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胶体的性质,注意布朗运动不是胶体的特有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胶体、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故A正确;

B.对于液体中各种不同的悬浮微粒,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所以布朗运动不是胶体的特有性质,故B错误;

C.胶体分散系中粒子的直径1nm~100nm比半透膜小孔直径大,不能通过半透膜,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能通过半透膜,使用半透膜能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故C正确;

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所以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故D正确。故选B。

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题目难度不大。

青蒿素易溶于乙醚,为萃取过程,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有机物和水层,再蒸馏得到青蒿粗产品,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青蒿素易溶于乙醚,在青蒿液中加入乙醚,为萃取过程,经操作2得到含青蒿素的乙醚,与水层分离,为分液过程,再蒸馏得到青蒿粗产品,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和制备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①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将装置内空气排出,可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再滴加氢氧化钠可以较长时间看到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故选;

②没有隔绝空气,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故不选;

③苯隔绝空气,可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选;符合题意的是①③,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为综合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及物质所含离子判断,明确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焰色

反应实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可用焰色反应测定钾离子的存在,但是不能检测其含量,故A错误;

B.依据图示可知镁离子浓度为:0.60mmol/L,不在参考范围0.75mmol/L~1.25mmol/L内,指标不

正常,故B正确;

C.依据图示可知含磷离子浓度为:1.20mmol/L,在参考范围内,属于正常指标,故C正确;

mmol/L=3mmol/L,D.若某人10mL血清样本中含钙离子1.2毫克,则钙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1.2×1000

40×10

钙离子浓度高于正常值2.7,则其钙含量偏高,故D正确。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解:用浓溶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转移、

洗涤、定容等,需要的仪器有: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100mL容量瓶,

用不到的仪器:分液漏斗;

故选:C.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等,据此

选择需要的仪器.

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仪器的选择,明确配制步骤及操作过程是解题关键,题目

难度不大.

13.答案:B

解析:解:A.反应Na→Na2O钠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a2O→Na2O2中钠元素化合价不变没有被氧化,故A错误;

B.钠发生反应Na→Na2O和发生反应Na→Na2O2都是由0价升高到+1价,所以1mol金属钠发生反

应Na→Na2O和发生反应Na→Na2O2转移电子数,故B正确;

C.因为氯气被铁还原成?1价氯,所以1mol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2mol电子,故C错误;

D.氯气与水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反应到底,所以1molCl2通入1L水中转移的电子小于1mol,故D 错误;

故选B.

A.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判断;

B.根据钠发生反应Na→Na2O和发生反应Na→Na2O2都是由0价升高到+1价分析;

C.根据氯气被铁还原成?1价氯计算;

D.氯气与水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反应到底.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结合基本概念分析解答,注意氯气与水反应为可逆

反应,不能反应到底,为易错点.

1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解答】

A.碳酸钙和醋酸都需要保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故A错误;

B.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离子方程式为2FeS+6H2SO4(浓)2Fe3++3SO42?+3SO2↑+2S+ 6H2O,故B错误;

C.铝离子水解显酸性,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混合后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CO32?+3H2O=2Al(OH)3↓+3CO2↑,故C错误;

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2,+4价的氮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NO3?+NO2?+H2O,故D正确。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解:方程式为3ClO?+2NH4+=N2↑+3H2O+3Cl?+2H+,

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的还原剂为NH4+,故A错误;

B.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则消耗1mol还原剂,转移3mol电子,故B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C错误;

D.反应生成H+,溶液酸性增强,故D正确。

故选D。

由曲线变化图可知,随反应进行N2的物质的量增大,故N2是生成物,则NH4+应是反应物,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具有氧化性的ClO?为反应物,由氯元素守恒可知Cl?是生成物,则反应的方程式应为3ClO?+2NH4+=N2↑+3H2O+3Cl?+2H+,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和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

16.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对应物质的性质,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题目难道不大。

【解答】

A.被氧化的物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是还原剂,故A错误;

B.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被还原,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被氧化,故B正确;

C.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故C错误;

D.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故D错误。

故选B。

17.答案:C

解析: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

知,物质的量:甲>乙;

气体,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n=m

M

A.根据N=nN A知,分子数与物质的量成正比,物质的量:甲>乙,所以分子数:甲>乙,故A正确;

B.根据V=nV m知,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物质的量:甲>乙,则容器体积:甲>乙,故B正确;

C.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所以甲乙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故C错误;

D.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ρ=M

知,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摩尔质量甲<乙,则密

V m

度甲<乙,故D正确;

故选C.

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甲的

知,物质的量:甲>乙;

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n=m

M

A.根据N=nN A知,分子数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B.根据V=nV m知,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C.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

D.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ρ=M

知,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

V m

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的量公式中各个物理量之间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适用范围及适用条件,题目难度不大.

18.答案:B

解析:解:A.K元素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滤去黄光的干扰,所以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钾离子,故A错误;

B.二氧化硫通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试管口出现浅红棕色气体,说明二氧化硫、硝酸钡

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硫酸根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SO2+3Ba(NO3)2+2H2O=3BaSO4+2NO+

4HNO3、2NO+O2=2NO2,所以该反应体现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的强氧化性,故B正确;

C.淀粉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葡萄糖和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所以要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葡萄糖时要先中和酸,否则无法成功,故C错误;

D.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Ag+、SiO32?等,故D错误;

故选B.

A.K元素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B.SO2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性物质氧化生成SO42?,SO42?和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

C.葡萄糖和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

D.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不仅有Ag+.

本题考查化学方案评价,涉及离子检验、物质检验,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原理的掌握,明确物质性质及实验操作规范性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CD,题目难度中等.

1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氧化钠的性质,为高考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注意把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可解答该题,难度不大。

【解答】

A.Na2O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是碱性氧化物,故A正确;

B.Na2O能与水反应Na2O+H2O=2NaOH,生成氢氧化钠,故B正确;

C.Na2O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如与盐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故C正确;

D.Na2O与CO2反应Na2O+CO2=Na2CO3,没有氧气,故D错误;

故选:D。

2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评价性分析及反应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解答】

A.过氧化钠为粉末状固体,无法保持在隔板的上方,关闭止水夹,与水不能分离,则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A错误;

B.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硫酸是不挥发性酸,则实验Ⅱ可比较酸性强弱:H2SO4>H2CO3>

H2SiO3,进而得到非金属性强弱:S>C>Si,故B正确;

C.应利用蒸馏分离溴的苯溶液,故C错误;

D.铜的焰色反应为绿色,会影响小苏打焰色的观察,故D错误;

故选B。

2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离子检验,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明确公式及反应关系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较大。

【解答】

A.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一定含Fe3+,不能确定是否含有Fe2+,故A错误;

B.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若铵盐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且不加热时,产生的氨气不会挥发出来,红色石蕊试纸就不会变蓝色,故B错误;

C.2.87g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 也可能是Ag2SO4,故C错误;

D.根据溶液是电中性,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故D正确。

故选D。

2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的分离实验装置、混合物分离方法的选择为解答本题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方法是过滤、蒸馏、萃取分液等,装置A、B、C分别是蒸馏、萃取分液和过滤装置,装置D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于物质的分离。

故选D。

23.答案:SiO2Al(OH)3H2SiO3Al3++2OH?=AlO2?+H2O,Al2O3+2NaOH=2NaAlO2+ H2O SiO2+2NaO?=Na2SiO3+H2O Al3++3NH3?H2O=Al(OH)3↓+3NH4+NaCl、NaHCO3制纯碱或做发酵粉等

解析: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固体A为SiO2,沉淀F为Al(OH)3,沉淀I为H2SiO3,故答案为:SiO2;Al(OH)3;H2SiO3;

(2)滤液B中Al3+与过量烧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OH?=AlO2?+H2O,故答案为:Al3++

2OH?=AlO2?+H2O,;

(3)流程乙加入烧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SiO2+2NaO?=

Na2SiO3+H2O,

故答案为:Al2O3+2NaOH=2NaAlO2+H2O、SiO2+2NaO?=Na2SiO3+H2O;

(4)流程乙中滤液H中加入氨水的有关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答案为:Al3++3NH3?H2O=Al(OH)3↓+3NH4+;

(5)滤液E中含有NaCl、NaHCO3,碳酸氢钠可用于制纯碱或做发酵粉等,

故答案为:NaCl、NaHCO3;制纯碱或做发酵粉等。

由工艺流程甲可知,铝土矿与盐酸反应得固体A和滤液B,固体A为SiO2,滤液B含有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镁等,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可推知沉淀C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镁,滤液D含有偏铝酸钠、氯化钠、NaOH,所以向滤液D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碳酸氢钠,沉淀F为Al(OH)3,滤液E中含有NaCl、NaHCO3;

根据工艺流程乙可知,铝土矿中的Al2O3、SiO2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可知固体X为Fe2O3、MgO等,滤液Y为硅酸钠、偏铝酸钠,滤液中加入足量盐酸,生成沉淀I为硅酸,H为氯化铝,加入氨水,沉淀Z为Al(OH)3、滤液K中含有氯化铵,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物分离提纯、流程中发生的反应、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24.答案:(1)过滤;

(2)保证钙离子沉淀完全;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的稀盐酸,若有气体生成,则说明碳酸钠已过量(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碳酸钠已过量);

(3)Na2CO3+2HCl=2NaCl+CO2↑+H2O;没有;

(4)70%。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混合物的除杂问题,难度一般,注意根据杂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利用沉淀法或者气体法进行除杂。

【解答】

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可以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将钙离子以碳酸钙形式沉淀下来,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HCl将碳酸钠转化为氯化钠,最后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据此解答。(1)操作1是将溶液和沉淀分离,是过滤操作,

故答案为:过滤;

(2)反应①中加入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将钙离子沉淀完全,判断A已过量可以检验溶液中

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或钙离子,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是: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的稀盐酸,若有气体生成,则说明碳酸钠已过量;检验钙离子的方法是: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碳酸钠已过量;

故答案为:保证钙离子沉淀完全;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的稀盐酸,若有气体生成,则说明碳酸钠已过量(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碳酸钠已过量);

(3)反应②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2HCl =2NaCl +CO 2↑+H 2O ;如果加入盐酸过量,在蒸发过程中盐酸会挥发,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的纯度没有影响, 故答案为:Na 2CO 3+2HCl =2NaCl +CO 2↑+H 2O ;没有;

(4)操作1所得沉淀为碳酸钙,由化学方程式: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可知,样品中m(CaCl 2)=

50g×111100

=55.5g ,则样品中NaCl 的质量为:185.0g ?55.5g =129.5g ,则样品中NaCl

的质量分数是:129.5g

185.0g ×100%=70%, 故答案为:70%。

25.答案:(1)②;

(2)2NH 4Cl +Ca(OH)2=Δ

CaCl 2+2NH 3↑+2H 2O (3)g →ab →ef →d

(4)在装置C 和A 之间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5)3CuO +2NH 3=Δ3Cu +N 2+3H 2O

(6)吸收尾气,防止倒吸;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D 中

(7)取少量样品,加入稀H 2SO 4,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Cu 2O ,反之,则没有

解析: 【分析】

本题物质性质探究实验方案,关键是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解答】

(1)①氨气极易溶于水,不适合制备氨气,故①错误;

②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了氨气的电离,有利于氨气的逸出,故②正确;

③加热氯化铵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又生成氯化铵,不能制得氨气,故③错误; ④硝酸铵分解会得到氮的氧化物等杂质,不适合制备氨气,故④错误. 故选:②;

(2)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反应制备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H 4Cl +

Ca(OH)2=ΔCaCl2+2NH3↑+2H2O,

故答案为:2NH4Cl+Ca(OH)2=ΔCaCl2+2NH3↑+2H2O;

(3)C制备氨气,A装置中氨气与CuO反应,D装置检验氨气与CuO反应生成水,B装置进行尾气处理,并防止水蒸气加入D中,装置从左至右连接接口序号为:g→ab→ef→d,

故答案为:g→ab→ef→d;

(4)制备的氨气中含有水蒸气,加入A装置需要干燥,防止对D中水蒸气检验的影响,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在装置C和A之间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故答案为:在装置C和A之间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5)CuO全部变为红色物质,说明生成Cu,无水CuSO4变蓝,说明生成水,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为氮气,反应方程式为:3CuO+2NH3=Δ3Cu+N2+3H2O,

故答案为:3CuO+2NH3=Δ3Cu+N2+3H2O;

(6)B装置的用途为:吸收尾气,防止倒吸;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D中,

故答案为:吸收尾气,防止倒吸;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D中;

(7)在酸性溶液中,Cu+能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与Cu2+,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的实验方案为:取少量样品,加入稀H2SO4,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Cu2O,反之,则没有,

故答案为:取少量样品,加入稀H2SO4,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Cu2O,反之,则没有。

26.答案:(1)1671137

(2)0.006N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侧重于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1)该反应中Cr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3价、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其转移电子总数是6,所以K2Cr2O7的计量数是3、FeSO4的计量数是6,再结合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2K2Cr2O7+

6FeSO4+7H2SO4=K2SO4+3Fe2(SO4)3+7H2O+Cr2(SO4)3,故答案为:1;6;7;1;1;3;7;

(2)反应消耗0.1mol·L?1K2Cr2O7溶液10mL,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001×2×3N A=0.006N A,故答案为:0.006N 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