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不堪叙说的故事_论托尼_莫里森的小说_宠儿_

不堪叙说的故事_论托尼_莫里森的小说_宠儿_

不堪叙说的故事_论托尼_莫里森的小说_宠儿_
不堪叙说的故事_论托尼_莫里森的小说_宠儿_

2002年1月

第21卷第1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rna lof Anq ingTe a che rsCo lle ge(S oc ia l S c ie nce Ed ition)

J a n.2002

vo l.21No.1

ΞΞΞ

不堪叙说的故事

——论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

王小晴

(安庆师范学院英语系, 安徽 安庆 246011)

摘 要: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讲述了一个不堪叙说的故事,以一种被压抑的叙述为手段,再现了神秘的人类救赎仪式,升华了种族创伤记忆。在她的创作中,她以艺术手段表达了非裔美国文化对西方主流文化的反叛,

探索一条走出历史阴影的道路。

关键词:《宠儿》;被压抑的叙述;救赎仪式;种族创伤记忆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02)01-0019-05

托尼?莫里森(Ton iM o rrison,1931-)给我们叙说了一个不堪叙说的故事,一出令人发指、颤抖以致形神俱裂的悲剧。一位在绝命逃亡途中的黑人母亲为了自由与爱而杀死自己的心肝宝贝,从此在绝对静止的时间和绝对威压的阴影中苟且偷生,永远无法释解灵魂的伤痛,永远无法整饬精神的伤残。“宠儿”(B el oved)以及成千上万的黑人孩子的生命是最值得珍贵、最值得敬畏的,但是他们的自由也是最值得珍贵、最值得敬畏的,莫里森通过她的艺术语言表现了这种存在的悖论,通过“宠儿”和她的爱得残忍的母亲的形象控诉了种族意识形态对黑人生活世界的摧残,以其丰富的洞察力和诗情画意之笔展示了“美国现实生活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1]最终升华了黑人灵魂深处那被损害被侮辱的种族记忆。本文不揣浅陋,试图从被压抑的叙述、救赎的仪式和种族记忆的升华三个方面论述《宠儿》所展示的个体灵魂的痛苦、黑人生命的艰难自由和种族的创伤记忆。

一、被压抑的叙述:不堪叙说的故事

莫里森想叙述的故事是极端不寻常的。小说中的人物追述这个悲惨的故事时美国南北战争已告结束,历史进入了南方的“重建”时期。奴隶制度在形式上已被废除,但黑奴在精神上的手镣脚铐仍然具有深远的禁锢力量,噩梦并没有散去,身心的伤痛还是那么真切、那么历久弥深。正如鲍德温(J am es B a ldw in)所说,“现在的一切之所以有意义,完全依赖于过去的存在,况且,只要我们不敢面对过去、真诚地评价历史,过去的可怕面孔就永远不会从我们眼前消逝。”[2]莫里森就处在这种精神困惑之中,为了从苦难的历史中受益就必须正视历史的苦难,为了珍视生命的故事就必须记忆故事里的生命。这历史的苦难、这故事里的生命又恰恰是不堪叙说的。小说中借祖母贝比?萨格斯的口说,每当提起往事都让赛丝迷惘,“往事中的一切都是伤痛与失落,她和贝比祖母一样对此表示缄默,过去是不堪叙说的”(引自英文原版:Ton i M o rrison,B el oved,A lfed A.knop f N e w Yo rk, 1990,58页,下同)。小说中写到赛丝拼命劳动以平静不安的灵魂,“没有什么比开始一天沉重的劳动更能击退过去了”(73页)。小说的尾声倾泻着痛苦忧伤的诗意,“这不是一个流传的故事”,将一句话微微变化地重复了三遍,造成了一种一咏三叹、荡气回肠的效果,语言在这里只能哑默(274-275页)。语言哑默,这是语言遇到了它不可超越的界限,对于不可言说者,语言只有保持沉默。但作家不能哑默,因为她的哑默就意味着对苦难和伤痛的永久亏欠,意味着出卖良知,意味着自我玷污灵魂。说出那种骇人听闻的故事,是一道绝对命令,也是一道神秘的魔咒,莫里森被迫以一种罕见的迂回策略让爱意超凡又罪孽深重的赛丝叙述这一出人间惨剧。这种叙述是一种被压抑的叙述,被叙述的事件因压抑而能量倍增,叙述也因此成为一种有效的解放策略。

特殊的精神生活可以造成非常的经验积淀,

Ξ

ΞΞ()收稿日期:2001-10-19

非常的经验可能暂时被压抑,但这种经验总是在默默地积蓄着能量,在一定境遇中会空前地活跃起来,成为艺术家创作的感性驱动力。70年代中期,莫里森效力于兰登书屋,编辑《黑人之书》,这让她熟悉了美国黑人300多年的血泪交加的斗争历史,接触到一些黑人奴隶反抗白人统治的不寻常故事。其中的一个故事使她非常震惊:一位黑人女奴带着她的孩子们从肯塔基种植园逃往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当奴隶主穷追不舍,黑奴母亲身陷绝境时,她亲手割断了一个孩子的喉咙,还想把所有孩子全部杀死。莫里森没有把这个事件编入《黑人之书》,而是将它隐入心灵深处,期待着以艺术想象构成另一种生活空间,启示黑奴母亲的精神世界。这是作家实施的第一层面的叙述压抑,她不准备简简单单地讲述这个不寻常的故事,而是意欲把这个不堪叙说的故事浸透自己的血色,吸干她灵魂中的孤独和忧伤,最后以一种“表示恐惧和欲望的语言”显示黑人文化的“形而上”特征[3]。

在小说中,莫里森把一个简单的黑奴母亲杀婴的故事讲得扑朔迷离,时断时续,作为中心情节的杀婴事件仅仅展示在了了数语中,大多则是用曲笔喑示那一惊心动魄的瞬间。小说的开篇就劈头盖脑地写道:“124号农房怨毒逼人,萦绕着一个孩子的冤魂”(1页)。这神秘恐怖的气息使人马上置身于历史的阴影之中,感受到爱意和罪孽在这里的奇特共存。但是,作家并没有沿着读者的探询意向展开叙述,而是写贝比?萨格斯祖母不堪忍受的过去和现在,以及在她的弥留之际对色彩的沉迷,写黑奴母亲卖身十分钟赚得“宠儿”的墓刻,写这位可怜的女人在周围的一切事物上感受出自己苦难生命的过去。她卖身为“宠儿”立墓,“仗着她自己灵魂的安宁而忘却她爱女的灵魂”,“被切断喉咙的宠儿的怨毒凝固了整个屋子,而她注定要在这里了此一生”(5页)。小说的开篇就布下了阵阵疑云,悬念环生。一个孩子是冤死了,是被人割断喉咙而死,但她怎样冤死?又是谁割断了她的喉咙?答案散播在整个小说之中,真实被一而再再而三地为错综复杂的记忆、忘却所阻挡、所拒绝,每当触及那一敏感的记忆,叙述的语言就漂走了。语言似乎只能对这一人间悲剧表示无能的哑默,甚至还是压抑叙述的基本因素。

人们极力想忘却的过去会因为时间的绵延而成为精神的枷锁,你越想忘却,它也越具有折磨人的力量。不幸的人总是无时不与痛苦的往事相遇,无时不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黑奴母亲赛丝就是这样极其不幸的人。她是黑人,她是黑人奴隶,她是黑人奴隶的母亲,她的种族的历史、她个人生命的故事都是一片黑色的深渊。在这片黑色的深渊里,屈辱和羞耻积累了她的生命的全部沉重。她在肯塔基的一家美其名曰“甜蜜之家”(S w eet Hom e)的种植园当女奴,因不能忍受白人奴隶主的虐待和暴行,在一次集体的逃亡中九死一生地幸存下来,在黑人的帮助下逃往辛辛那提,到那里与她的婆婆贝比?萨格斯和几个孩子团聚。在她逃亡的路上,她生下幼女丹佛(D enver)。她的丈夫海尔(H a lle)在那次逃亡中亲眼目睹了白人奴隶主对她的暴行,精神崩溃,从此销声匿迹。生命给予赛丝的自由和欢娱实在太吝啬了,凶残的白人穷追不舍,一直追捕她们母女到“蓝石”农舍,把赛丝逼入绝境,她锯断了刚刚学会爬行的“宠儿”的咽喉。小说是这样描述这段生命故事的:“28天,整整一轮月圆月缺的非奴隶生活,从小女孩滴在她脸上的纯净透明的口水,到油腻的鲜血,一共是28天”(95页)。在这28天的亮丽之外,她的生命就是完全的黑暗。在她杀死宠儿这悲愤之极、屈辱之极和绝望之极的瞬间过后,时间永恒地凝固了。18年过去了,保罗?D来到“蓝石”农舍,他来自赛丝屈辱和羞耻的过去,搅乱了赛丝现在由震惊而造成的平静生活。他们就像具有某种契约在先,都对往事三缄其口,而赛丝尤其对不堪叙说的往事讳莫如深。小说是这样表现他们那种“积极遗忘”(po sitive fo rgetting)的姿态的:“[保罗.D]把往事一一清点,深深地隐藏在胸前的香烟盒里”(113页),“赛丝每天都在用沉重的劳动和过去搏击”(73页)。到小说接近尾声时,保罗.D无限感叹地说,“我们拥有的昨天比谁都多,我们需要的是明天”(273页)。

赛丝遭到白人小子的毒打,背上伤痕累累,但她本人却对背上的树状伤痕木然无觉,那皮肤早已死去,这是她的精神不愿意触动过去的屈辱与羞耻的反抗姿态,拒绝面对黑暗,回避不堪叙说的过去。她的灵魂永远为之负疚、精神永远受地狱之火煎熬的杀婴事件,则是她至死也不敢面对的巨大罪孽。她的记忆一触及这一巨大的创伤,就立即支离破碎;语言一接近这一出人间惨剧,就立即断断续续。那个不堪叙说的故事是从赛丝的血肉中一点一丝地挤压出来的,浸染着它的不是泪水,而是鲜血。赛丝“像一架破旧、缓慢、不停地运转的纺车”(159页),语无伦次地在原地兜圈子,一再推迟着那惊心动魄的情景的呈现。直到保罗.D最后的追问才证实了当年赛丝为了爱与自由而犯下的罪孽。

莫里森为什么要如此化简入繁,把一望便知的故事部署成一个时空错位、次序颠倒的迷宫?这渊源于她的书写恣态和叙述策略。莫里森关注的并不是杀婴这一事件本身,而是意欲通过这一存

?

2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

在的临界和惨剧场景来透视黑人女性的灵魂冲突,从此切入黑人文化的形而上意蕴。赛丝意欲反抗和回避的是罪恶的奴隶制和白人统治的意识形态,但她单枪匹马的个体只有反抗和回避自己屈辱和羞耻的黑暗过去。在她的精神世界,的确有两种记忆机制活动着,有两套表象符号交互作用。小说的开篇一章,有一段优美的文字描写赛丝的记忆和记忆中的表象符号:“忽然间,甜蜜之家在她眼前涌动起来、铺展开来。虽然那里没有一片树叶不让她失声尖叫,但奴隶种植园却在她眼前不知羞耻地展示它的美景。甜蜜之家似乎一点也不像过去那样可怕。……当然也有烈火和硫磺,但枝叶扶疏地隐去了其中的恐怖。黑奴吊死在美丽的梧桐树上,但让她羞愧万分的是,她只记得梧桐树的呢喃细语,却不记得那些黑奴。她尽力去回忆人的形象,往往是一露出孩子的脸,梧桐树上的飒飒风声就把他们驱赶得无影无踪了”(6页)。在这里,作家区分了有意识的、由美感引导的记忆和无意识的、由创伤所渗透的记忆,作家还区分了美的表象和伤痛的表象,赛丝记得种植园的美景、美丽的梧桐树,但怎么也想不起惨死的黑奴和苦难的孩子,这就是一种对凄惨体验的压抑,对黑暗过去的回避。压抑和回避是为了从屈辱和羞耻的深渊中飞翔起来,超逸出来。按照佛洛依德的排斥“再现构成”(rep resen ta ti ona l fo r m a ti on s)的无意识假设,某些被压抑体验也进入了灵魂的动力系统,但它是一种“无意识的自觉情感”,在一定的情境中爆发出来会造成精神系统的“震惊”[4](P206)。这种“无意识的自觉情感”是一种不可再现的东西,它作为一种精神动力使记忆永远无法完成,使记忆直落陷阱。而这正是赛丝被压抑的记忆和莫里森压抑着的叙述的特征。这种记忆、这种叙述把一面映现着悲剧的魔镜碾成粉末,然后把这些粉末散播在空中,悲剧就成为一种氛围,过去就渗透到现在之中,真实和想象之间的界限也就消弭了。赛丝的记忆和莫里森的叙述都是隐曲地显现、散播着一种不可再现的过去,这过去属于黑人苦难深重、耻辱不堪的世界,赛丝背上樱桃树状的伤痕、赛丝心上鲜血淋漓的亏欠,都是永远无法读懂的存在踪迹,只有那些以血肉之躯存在于那个世界的人才能将它破译。莫里森在叙述中不断地设置阻力,不断地产生差异,不断地制造裂变,把一个本来就很脆弱的叙述弄得残破不堪,极力推迟中心事件的出现,延迟核心场景的上演。小说中的中心事件和核心场景不仅超出了常人的道德标准,而且超越了普通的精神承受力,莫里森把一个毁灭历史的叙述以推延的方式和暗示的策略呈现出来,是为了给故事极不寻常的高潮以足够的铺垫,为了给读者经历巨大的震惊提供深厚的支援意识。

二、黑人世界的救赎仪式,杀婴行为

赛丝杀死自己的爱女,表现了在非人的奴隶制度下黑奴女性的残酷爱意和艰辛的自由。这种爱,这种自由,是以超越平常人的生命选择方式来实现的。爱和自由都成为不堪叙说的残酷悲剧。上帝为救赎整个人类的巨大罪孽而献祭了他的独子,基督教的悲剧英雄亚伯拉罕接受神圣的考验而把自己的爱子奉上了信仰的祭坛。深重的苦难只能通过尊严的死亡来救赎,这在平常人的生命选择方式中、在平常心的思想维度上是难以接受的,一般的伦理规范和普遍的道德标准在这里失去了作为绝对命令的制约力量[5]。在黑人文化,尤其是在黑人女性文化中爱和自由是一种深沉的形而上意蕴,这种意蕴往往通过坚执的回避和极限的反抗表现出来—对不堪叙说的苦难生命历史的回避和对不堪忍受的奴隶制的反抗。亲手杀死自己的血肉至亲,亲自毁灭生命中最值得珍贵的东西,便是一种永别的仪式和救赎的仪式。杀婴,是白人世界的禁忌,却是黑人女性最显示尊严的救赎仪式。这种救赎仪式,一方面升华了黑人女性的爱和自由的渴望,另一方面显示了黑人女性坚执的回避和极限的反抗。在黑人文化语境中,作家们常常写到黑奴为了爱和自由而亲手杀死血肉至亲,如祖父杀死自己的孙子,母亲溺死她的女儿,青年男子击毙自己的女友,这些残酷的悲剧都是不能用通常的语言来陈述的,更不能用占统治地位的白人的道德尺度来评判的。赛丝在绝境中锯断刚刚会爬行的女儿的咽喉,最能显示杀婴这种残酷救赎仪式的形而上意蕴。

赛丝和其他黑奴从“甜蜜之家”结伙逃亡,是为了追求爱和自由的栖居之地,在她的梦想中,从人间地狱飞翔出来,要飞往“能够爱我所爱”的自由家园(162页)。但仅仅是月圆月缺的一段时光,她的不如草贵的生命又被抛进了充满暴力和罪恶的黑暗深渊。在人类有史以来最为邪恶的家庭制度下,母亲为奴,子女永远为奴,永远是奴隶制度下的生产工具,身心永受白人统治者的恣意摧残。她在园地里劳动时,老远就望见“学校教师”(Schoo lteacher)的帽子,自知大祸将临。穷凶极恶的白人奴隶主要把她们母子都抓回“甜蜜之家”种植园,赛丝的大脑中只有一个坚执的念头,“那就是不!不!不不!不不不!”要是孩子们被抓回去了,口衔铁马镢与奴隶们铨在一起的形象,被一一枪杀的奴隶的命运,被活活烧死的黑奴,就是他们的明天。而且,尤其是她的爱女,绝对免不了白人奴隶主的虐待和强暴,“白人会蹂躏她的。她是最美的人儿,这不是她的过错。她是美丽的,具有魅力

?

1

2

?

第1期王小晴:不堪叙说的故事

的,是人世间最美的。她全身都是洁净的。那没有头颅,也没有双脚,像信号一样吊死在树上的人,仅存一副躯干,那人是不是她的丈夫或别的什么人呢?没有不可梦想的梦想”(251页)。所以,赛丝唯一救赎孩子们的方式是杀死他们,她别无选择。她要与孩子们同归于尽,永远摆脱她深恶痛绝的奴隶制度,把孩子们送往安全的地方。赛丝杀死女儿,无疑是爱和自由的终极行动,是反抗和回避的极限姿态。与成千上万的黑人女性一样,赛丝是黑人生命的孕育者、黑人家庭的维持者和黑人文化的延续者,她守护着家园和生命,一旦灾难降临,为保护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免遭强暴,她就必须充满尊严、充满崇高地为孩子选择尊严、崇高的死亡方式[6]——注意,不是选择死亡,而是选择死亡的方式!孩子当下可以尊严、崇高地死去,而不会悲惨、卑微地死在白人奴隶主的暴行中。太深厚的母爱,太恐怖的仁慈,过分昂贵的自由代价,无比巨大的反抗激情,使杀婴行为升华为一种救赎仪式,从而实现了深沉的母爱,实现了女儿的自由,也显示了对罪恶的奴隶制度的反抗姿态。被送上祭坛的“宠儿”,是爱与自由、反抗与怨恨的血肉符号,是黑人女性文化的形而上意蕴的象征。

黑人文化语境中的杀婴行为之所以成为一种救赎仪式,这源于非洲的一种古老宗教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在生与死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线,死亡也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脱离躯体的灵魂可以转世再生。莫里森也说:“活人与死者的鸿沟不存在,现在与过去的鸿沟不存在。”[7]非洲原始的宗教观念渗透在莫里森的叙述之中,显示了被压抑的、不可再现的记忆的复归。非洲民间信仰还认为,死者能倾听生者的召唤,可以从阴间还阳,死者以生者动情的召唤和强烈的情感为存在的条件。小说中的黑人母亲对惨死的“宠儿”的召唤是动情的,其情感中蕴涵着强烈的赎罪意识,甚至不惜卖身十分钟赚取一行短短的铭墓志,不时回忆喂养“宠儿”的情景。赛丝对惨死的女儿是充满挚爱和深怀内疚的,她从来都是视孩子为“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272页),她在绝境中杀死爱女,那是出于一种真正的爱。当“宠儿”现身时,她吃准她是自己的女儿,放弃工作整天在家陪伴“宠儿”。她的这些反常的变态的行为,并不是想自我赎罪,“看来她并不真正得到宽恕,她要求的是不予宽恕”(252页)。小说中的“宠儿”的确也是寄生于生者的心灵、甚至寄生于生者的肉体,她完全占有了赛丝,使她成为“吞噬一切的母爱的奴隶”,她发挥魔力赶走了赛丝的两个儿子,以色相勾引保罗. D,还和丹佛一起游戏。赛丝的感觉是对的,“我对她的爱有多深,她的魔力就有多大”(4页)。种种迹象表明,在赛丝的信念里,她的爱女并没有消逝,而是永远与她生活在一起,在绝境中杀死女儿,是救赎了女儿,却使她自己永世不得超生。

杀婴是黑人女性的爱和自由的象征,又渊源于非洲古老的宗教信念。莫里森叙说这么一个令人发指的事件,是以艺术语言再现黑人女性文化中的救赎仪式。仪式(rite)普遍存在于原始文化如巫术和图腾崇拜中,表现了人类征服恐怖世界、超越死亡和抵达永生的希望。仪式是一套符号的神秘操作,一组行为的系统表演,唤起想象力,酝酿情绪,暗示一个启示的瞬间,造成一种神秘的气氛。启示瞬间的到来,灵迹现象的呈现,必须经过一系列符号活动和行动表演的铺垫,其目的是把生活神圣化。因此,仪式具有一种创造性功能,尤其在母系社会,有关“母道”即孕育、分娩的仪式,就把生物意义上的母亲创造成文化意义上的母亲[8]。

三、种族的创伤记忆:“宠儿”的文化意蕴

在《宠儿》中,倾注着莫里森的深刻思想和强烈情感的形象是惨死的“宠儿”及其神秘的幽灵。同样也是“宠儿”象征着黑人女性文化的形而上意蕴。在莫里森以强力压抑的叙述之中,“宠儿”从充满怨毒的鬼魂,到还阳为血肉之躯,最后又神秘地离去,她走完了别样的生命历程。“宠儿”是谁?她从哪里来?她往哪里去?对此,莫里森的读者们深感困惑,莫里森的批评家们也作出种种猜想,莫衷一是。

究竟如何解读“宠儿”这个形象?我们首先应该记住两个事实。第一,莫里森是在20世纪80年代再现一百多年前黑人生活中的噩梦,这是一种立足现在、面对未来向过去索价的书写姿态。第二,小说有两个题词,一个是“六千万甚至更多”,另一个则引自《圣经?罗马人书》:“我要把他们称为我的人民,但他们曾经不是我的人民;我要把他们称为我心爱的人,但他们曾经不是我心爱的人。”注意,莫里森是把她的小说献给历史上惨死在贩奴路途中的黑人同胞,祭奠她的黑人祖先的无数亡灵。她是在为黑人祖先招魂,召唤被压抑的种族记忆的回归。那么,在黑人的种族记忆中,最崇高、最尊严的形象是什么呢?当然是黑人女性。她们是生命的孕育者、家庭的捍卫者和文化的延存者,总之,是黑人种族的守护神。莫里森塑造“宠儿”这一黑人女性形象,写她的由鬼而人、由人而鬼、最后无影无踪的别一种生活,个中蕴涵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大胆地说,“宠儿”是种族记忆的血肉表象,是黑人大写灵魂的肉身化,是黑人文化的根性和神性的象征。在母亲身上诞生、又在母亲手上尊严而崇高地死去的“宠儿”,就是种族

?

2

2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

历史祭坛上的圣女,因而她是一个种族的“宠儿”。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有两个暗示:一是“宠儿”来自水底,二是“宠儿”生活在黑暗之中。来自水底,这使人想起生命的起源,想到地域的守护神总是以如水的柔情给万物以生命,来自水底的“宠儿”代表黑人女性是黑人文化的“精灵”,是黑人世界的根性和神性最旷古的本原。生活在黑暗之中,明白地象征着黑人的历史和现在,辉煌的梦境和亮丽的生活与他们无缘,他们活着,是生活在阴暗的船舱和不见阳光的屋子里,他们死了,就沉睡在黑暗的坟墓,而且他们的生命永远也没有命名,只有保罗ABCD ……的编号,这种黑暗是多么深重的耻辱啊!莫里森的这两个暗示的确意味深长,引导读者把“宠儿”读做黑人文化的守护神和黑人屈辱生命的象征。通过“宠儿”的现身,唤醒了黑人种族深厚的创伤记忆,“宠儿”的别一种生命历程,通往了黑人种族的文化本根,接上了黑人种族的精神血脉。

唤醒种族的创伤记忆,不仅显示了莫里森艺术创造的文化立场,而且表现了黑人文化反压抑求认同的历史走向,表现了对人类存在的普遍关怀。莫里森的创作,是以一个黑人作家、首先是以一个黑人女性作家的身份把文化问题置于首位,把文化认同的焦虑当作创作的出发点和驱动力。莫里森具有一分坚执的本位文化信念,更有一腔探索文化本位的激情。这种信念、这种激情深深地根植于20世纪非裔美国黑人文化的复兴运动。20世纪20年代,美国黑人由南向北的大迁徙,造成了以爵士乐、城市和抵抗美国政府为征兆的第一次文化复兴。在这场文化运动中,黑人文化开始向白人文化渗透和对白人文化消解,曾经被认为丑陋不堪、奴性十足和慵懒成性的黑人开始以新的形象使白人震惊和畏惧。黑人奴隶们力求复活和保存传统的“非洲要素”,他们所复活的种族的记忆越多,也就越是怀念非洲,渴望自由,越是把反抗和逃亡看作是通往“应许之地”的途径。因而,在白人的眼中,这个“他者”具有神秘的魔力和巨大的威胁[9]。从20世纪50年代以降,非裔美国黑人文化开始了以“黑色权力”抗议白人种族一体化统

治、挑战自由平等所掩盖的种族主义标准的第二次复兴运动。这场文化运动的特征是颠覆白人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重描西方世界的文化秩序,反

映在艺术上是“黑人美学”(B lack A esthetics )的崛起。所谓“黑人美学”,是一种黑人文学和艺术的

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它以“黑色性”

(B lackness ,neg ritude )作为一种超民族的黑人艺术精神和黑

人审美意识的本质特征,并以此为标准创造黑人文化精神的基本象征[10](P245)。显然,黑人文化的第二次复兴运动关注种族性,但决不局限于种族性,它指向了人类生存的意义和文化价值问题。莫里森的创作就根植于这种文化语境中,她关注种族问题,但更注重种族性向人类性的转向;她关注女性问题,但更注重在人类的生存境遇中显示生命的意义。《宠儿》就是这种文化立场的集中表现,她通过赛丝和“宠儿”的故事,叩响了黑人深邃的灵魂,唤醒了种族的创伤记忆,启示了走出历史阴影的道路。参考文献:

[1] 瑞典皇家学院给莫里森的授奖词.

[2] Jam s Baldw in ,"A utobi ograph ical N o tes ”,N o tes of a

N ative Son (Beacon P ress ,Bo ston ,1955),p .4.[3] 莫里森:“令人不安的护士,心地善良的鲨鱼”[J ].世界

文学,1994.(3).

[4] 利奥塔:后现代与公正游戏(谈瀛洲译)[M ].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7.

[5] Jerry H .B ryany ,"Som eth ing Om inous H ere ”,in N a 2

ti on ,July 6,1974,pp .23-24.

[6] H erberl G .Gutm an ,T he B lack Fam ily in Slavery and

F reedom (1750-1925),N ew Yo rk ,1976,p .394.[7] T .莫里森:责任的范围:莫里森访谈录[J ].妇女评论,

1988(6).

[8] [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M ].中国民

间文艺出版社,1987.

[9] 霍尔.牙买加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C ].龚方震

等译.宗教与意识形态[M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10] 张京缓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 ].北京大学

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伯 林

On Ton iM orr ison ’s B eloved

W AN G X iao 2qing

(Fo reign L anguage D ep t .,A nqing T eachers Co llege ,A nqing 246011,Ch ina )

Abstract :B eloved ,a famous novel by ToniM o rrison ,tells us an unspeakable tragic sto ry in a supp ressed narra 2

ti on ,rep resents the m ystical redemp tive rite fo r hum an beings and subli m ates the traum atically ethnic m emo ries .T h rough her artistic p roducti on ,she finds a pow erful exp ressi on of A fro 2Am erican cultural p ro test against the W est 2ern m ainstream culture and pursues a w ay of go ing beyond the h isto rical shadow .

Key words :Beloved ;Supp ressed narrative ;redemp tive rite ;and traum atic m emo ries

?

32?第1期王小晴:不堪叙说的故事

论托尼莫里森《爵士乐》中的畸形之爱-文档

论托尼莫里森《爵士乐》中的畸形之爱 托尼-莫里森于1993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摘此桂冠的第一位黑人女性作家,其在美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莫里森心系黑人种族历史与命运,擅长以故事的形式表达其对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关怀。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或感人至深、或动人心魄的故事。而这些看似千差万别的故事同时又有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爱与爱的缺失。在独特的历史语境及种 族语境下,这种爱有时会发生异化,以极端或反常的形式表现出来。《秀拉》穿插秀拉与其好友内尔的丈夫的偷情故事, 所罗门之歌》包含奶娃与其外甥女的乱伦之恋,《宠儿》以塞丝杀女 为主线倾诉浓浓母爱爵士乐>以1926 年的纽约黑人聚居区哈莱姆为背景,是莫里森追寻历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宠儿》 的续篇。乔、维奥莱特以及多卡丝三者之间的爱恨情仇,在莫里 森动人而婉转的讲述下,娓娓道来。小说的男主角乔出生于1873 年,女主角维奥莱特正好年届半百。他们已不再是弗吉尼亚魏斯伯尔县一无所有的黑奴,而是纽约大都会里经济上能够自立的新一代美国人:乔推销妇女美容品,维奥莱特是美发师。然而过去南方农村的记忆、尤其是失去母亲的记忆一直伴随着他们,这些记忆在大都会令人窒息的生存压力下发酵、变异,乔内心空虚、另觅新欢,维奥莱特精神失常、沉默寡言,夫妻关系冷漠、形同陌路,最终酿成杀害情人的惨剧。然而,在小说的结尾,莫里森

寄予黑人种族以希望,乔与维奥莱特重拾迷失的自己,彼此相爱, 获得了精神上的新生。 《爵士乐》以一个男人开枪打死一位十八岁姑娘、他的妻子 大闹葬礼开头,扣人心弦。通过多个叙述者的讲述,读者得知这个男人乔及其妻子维奥莱特是生活在纽约哈莱姆聚居区的一对黑人夫妻,死去的姑娘是乔的情人。乔因为不能接受自己的情人和自己分手,结交新的男友,而开枪打死了她。可以说,乔是出于对多卡丝的畸形之爱,而杀死了她。这与《宠儿》中塞丝杀死宠儿是有异曲同工之处,杀人动机都是出于浓浓的爱,不同的只是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关系罢了。枪杀流血的背后实际上蕴藏着种族歧视对美国黑人身心的深刻影响。小说主人公乔和妻子维奥 莱特都是受缚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北方现代都市生活的黑 人。从奴隶制的枷锁下解脱出来, 他们义无反顾地融入了纽约这 个大都会的生活。一方面,大都会那让人心悸的生活节奏使他们脱离了南方农村的根:另一方面,和大多数莫里森笔下的人物一 样,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摆脱不了过去南方农村生活的记忆。这 种记忆在赋予他们现在生活意义的同时,也阻碍了他们过上真正幸福的大都会生活。对于小说的男主人公乔而言,这种记忆既有对过去自由自在的南方丛林生活的怀念,也有被自己母亲抛弃后的极度空虚,二者相互交织,使他感到失望、空虚,“他深信只有他一个人还记得那些日子,还想让它们回来:虽然还记得当初的情形,却根本找不到当初的感觉了,所以他就在别处给自己找

小说阅读系列之1概括故事情节

小说阅读系列之(教师版) 一概括故事情节 1、题型: ①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用简洁的文字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脉络);③文中总共写了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指出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解题思路: 理清小说层次结构,围绕主要人物,抓住地点变换、时间推移,条目清、要点全。 3、故事情节模式: 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小说有序幕和尾声。 摇摆式,一波三折,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悲剧式、喜剧式 4、答题模式及步骤: A线索+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理清思路题型) B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脉络题型) 注意:①用主谓宾形式,不可叙细节。 ②完整叙述。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丢失。“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③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故事较复杂,关涉到的人物较多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注意把握住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述,做到前后贯通。 5、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哥伦比亚] 马尔克斯 鸟笼做成了。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一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来瞧热闹的人多级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的,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你该刮刮脸啦。”乌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不知道,”巴尔塔萨回答,“我想要价三十比索。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你先要五十比索,”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再说,这鸟笼多大呀。我这辈子见过的鸟笼,就数这个大哩。” 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诊归来,就去看个究竟。 饭厅里挤满了人,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空余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整个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高考小说阅读专题之情节结构

高考小说阅读专题之情节结构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高考小说阅读的一般方法及解题思路。 2.指导学生鉴赏小说故事情节,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识。 教学重点: 1.掌握小说阅读的一般程序及筛选、整合信息的基本方法。 2.把握故事情节的作用。 教学难点: 信息的整合及其表述。 教学方法: 1.借助学过的课文或已做过的试题引导学生整理得分点。 2.练习巩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前年的大概这个时候,我站在讲台上,信誓旦旦的对学生说,2009年考了小说阅读,今年可能要考散文,结果2010年考了小说阅读。去年的大概这个时候,我很有底气的对学生说,前两年考了小说,今年极有可能要考散文,结果2011年还是考了小说,今天面对你们我只能这样说,一切皆有可能。作为考生,我们是弱势群体,我们只能被动接受考卷,但我们能够主动的去梳理各种文本的答题要点、归纳规范的答题方法,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我们已经学习过散文欣赏,今天我们进入小说阅读方法讲解。 二.小说的基本知识梳理及题型。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析:人物、情节、环境) 2.小说的三要素的目的是为表达什么? (析:表达主题) 我们大家读过很多小说,其实一篇小说除了以上四点意外,还有两点,即我们看得见的小说语言和看不见的各种表达技巧。大家来共同梳理一下这六点的

关系,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是为了表达某种主题,而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情节和环境之中的,情节是需要通过人物活动来推动的,坏境则为人物和故事情节提供了舞台,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写好一篇小说的工具,离开他们,小说什么也不是。 把握好小说各种要素的关系,就能看清高考小说命题的各种题型,同时在回答某一题的时候,一定要放在整体中解答,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要素,根据得分点,根据关系来组织答案。 那么在这六要点之间,大家最喜欢的是小说的什么呢? 三:有关情节的题型讲解。 什么地点,做了什么,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鉴于小说的情节在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重要性,命题者往往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一)、情节概括问答模式 1、【常见题型】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4)、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常见回答】 (1)、一句话概括情节式 答案主要用概括性的语句表述小说的主要情节,一般形式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么事情。如有必要,可再加上该事情的结果和产生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何人何事。 如:用一句话概括《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情节。 林教头沧州杀敌寻仇。 如:(2009安徽高考《董师傅游湖》) 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陶洁《美国文学选读》课后习题详解(托尼 莫里森)【圣才出品】

1 / 2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11288662.html, 第26单元 托尼?莫里森 1. Why does the author choose Twyla as the narrator of the story? How is she characterized? Key: Because on a superficial level, the white has the right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and the black has to keep silent. In a deep sense, Twyla, as a white and outsider, would be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black images around her. She is characterized through her language, actions and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her and Roberta as well. 2. In what ways are the changes in time and space essential ingredients of the story? Key: The story has a very large span of time and space, which covers the characters’ early age and the time after they have their own families. Their experiences of young age become their main memories and subjects of their talk. Their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such memories and the events happing around them reflect their different opin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people, world and life. Through the changes in time and space there shows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personalities and qualities of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3. Why does Roberta cry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小说阅读之把握故事情节1学生版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时间2011.09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 课题小说阅读(一)把握故事情 节 课型复习课编号-1 学习目标1.解读考纲,熟悉考点(概括情节和鉴赏情节)常见题型 2.积累情节的有关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解答模式。 重难点在练习中提高学生把握故事情节能力 【预习反馈】 一、预习 (一)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考纲阐释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把握行文思路。概括作品主题考查的是对具体内容的概括能力。 小说的三要素,散文的形散神聚,戏剧的矛盾冲突,诗歌的凝练、抒情性、形象性,文体特征是阅读解题必须思考的因素。 《考纲》所说的表现手法是指还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在内的艺术手法,主要考查其表达效果。 “重要语句”通常指:①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②即人们常说的“文眼”、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③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就是分析这一类语句的修辞作用。 欣赏形象通常指通过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通过什么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作品的内涵,通常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思想感情倾向。 文学经典往往是时代精神的折射,民族精神的体现,甚至通向全人类的普遍文化心理。文学形象具有包孕性,这就使得文学作品呈现出多层次的丰富意蕴,读者视角在历史、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的转换,往往可以发现新意蕴。 个性化阅读就是要求考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探究文学作品的丰富意蕴。 (二)考点透析 根据《考纲》规定,文学类文本阅读从三个不同的能力层级考查学生,考点分三大类,共八个考点。小说的三个特点是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描写具体的环境,高考命题人设题问题离不开小说“三要素”,考生需要知道的是,环境、情节常常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塑造人物形象又是为了表达主题的。

托尼·莫里森小说成长主题研究

托尼·莫里森小说成长主题研究 作为一个几乎贯穿整个西方文学史的命题,成长主题反映青少年摆脱童年的天真,走向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的成长经历,被西方学者们反复地阐释和探讨着。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的创作,不仅勇于探索新的小说内容和形式,而且其作品深深地植根于美国黑人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生活之中,具有深厚的历史性、民族性的特征。 她早期连续出版的三部小说《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无一例外,都是以表现黑人青少年的成长经历为主题的。作为一个学者型作家,莫里森将黑人青少年个体的成长经历寓于整个黑人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的斗争历程之中,使得其小说中的成长主题更加深刻。 本文将以莫里森早期的这三部小说为文本,探讨莫里森对黑人青少年在种族压迫的困境中,如何争取独立与自由并最终走向成熟的思考,以及由此所隐喻的整个黑人民族在美国社会中的文化身份的建构问题。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阐明成长主题在莫里森小说中所具有的特殊的隐喻性以及国内外对莫里森小说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以莫里森成名作《最蓝的眼睛》为文本。我们将探讨在白人主流价值观念的冲击下,美国黑人社会中形成的扭曲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仅以肤色和金钱等具有白人特性的象征物,来衡量黑人个体价值,它给黑人儿童的成长造成了悲剧。第三章以小说《秀拉》为例,莫里森在这部作品中向我们揭示了,一些黑人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已经初步觉醒,但他们虽然已经意识到不能以白人的价值观念左右自己的思想,却又将自己与黑人同胞割裂开来,这最终使他们的成长走向失败。

第四章,以《所罗门之歌》为文本,首先探讨主人公奶娃成长在代表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阶层的家人和朋友中,所形成的复杂而矛盾的性格,以及其次,通过奶娃对自己家族百年的历史的探访,阐明黑人青少年只有融入整个美国黑人民族的文化之中,才能真正走向成熟。第五章,通过对以上的分析和总结,揭示三部小说在内容方面的相互继承的关系,得出黑人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发展的结论。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只有将自己的命运紧紧地与美国黑人民族的独立发展相联系才能真正的走向真正的独立与成熟。莫里森笔下的黑人青少年都有一种自觉的使命感,他们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的成长历程,隐喻了整个黑人民族的历史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的方向。

托尼·莫里森《宠儿》读书报告(英文)

FACE TO HISTORY, OPEN TO FUTURE ——Book Report of Beloved 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刘倩瑶2013101058 It was not a story to pass on. It was a story about an imagined history of slavery, both reality and myth at once. Beloved turns on the slaughter of a baby by her own mother. Sethe kills her child rather than have her returned from freedom to slavery. Sethe has escaped from Sweet Home in Kentucky to freedom in Ohio, where she has joined her mother-in-law, Baby Suggs, whose freedom has been bought by the labor of Sethe’s husband, Halle. Sethe’s three elder children, two boys and a “crawling-already” daughter are already in the free house, number 124. Sethe has given birth to another daughter, Denver, on the way there. 28 days later, when the slave owner, Schoolmaster caught up to them, Sethe killed her “crawling-already” daughter. “Inside, two boys bled in the sawdust and dirt at the feet of a nigger woman holding a blood-soaked child to her chest with one hand and infant by the heels in the other. She did not look at them; she simply swung the baby toward the wall planks, missed and tried to connect a second time, when out of nowhere-in the ticking time the men spent staring at what there was to stare at-the old nigger boy, still mewing, ran thorough the door behind them and snatched the baby from the arc of its mother’s swing. ”It is the first part of the story, and in one word, the “crawling-already” daughter was killed by her mother because she didn’t

对托尼莫里森近十年的国内文献综述

对托尼莫里森近十年的国内文献综述 2001年,仅三位学者研究莫里森。哈尔滨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孙冬在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5月第3期发表英雄与英雄之旅—评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的神话模式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追随了古希腊神话的模式。从奶人的诞生、成长到他最后的觉醒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相对应的原型。然而这种追随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莫里森把他们植入一个更加复杂的现代美国社会,将种族阶级和性别等诸多方面融汇一体。创造了一个独特的魔幻世界。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高继海于河南大学学报第41卷第3期佩科拉悲剧探源———评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文章论述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所反映的种族歧视问题, 阐明白人的主流文化是如何压抑、摧残黑人女孩的,揭示小说作者向自己同胞传达的信息:对压迫要反抗、要斗争。 福州大学外语系甘振翎于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3 期发表民族文化的生存与两性关系的协调——托尼·莫里森和她的《所罗门之歌》,托尼·莫里森是世界上第一位荣膺诺贝尔文学巨奖的非裔美国作家。她的作品不仅具有黑人传道士布道或 黑人音乐的那种震撼人心的魅力, 还兼具现代文学的抽象、魔幻和社会政治功能等特征。通过对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男女角色的分析, 探讨莫里森对性别歧视、女权运动、民族文化的生存和两性关系问题的独特见解。 2002年,仅两位学者研究莫里森。湖北师范学院外语系胡泓在高等函授学报2002 年10 月第5 期发表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成长主题,在托尼·莫里森的早期作品中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黑人孩子的成长问题。通过对《所罗门之歌》等早期作品的具体分析,发现托尼·莫里森实际上是想通过对黑人个体成长问题的探索,从而找到整个黑人民族的发展方向。其最终结论是:黑人民族应该保持自身的文化传统,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扬长避短、兼容并蓄,走一条共同发展的道路。 安庆师范学院英语系王小晴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 年1月第1 期发表不堪叙说的故事——论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讲述了一个不堪叙说的故事, 以一种被压抑的叙述为手段, 再现了神秘的人类救赎仪式, 升华了种族创伤记忆。在她的创作中, 她以艺术手段表达了非裔美国文化对西方主流文化的反叛, 探索一条走出历史阴影的道路。 2003年国内对莫里森的研究是个空白。 2004年研究的学者相对多起来,主要是从族裔文化语境、社会主题、奴隶制度、寻找精神几方面着手研究,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朱新福于外国文学研究发表托尼·莫里森的族裔文化语境,托尼·莫里森的文化语境是西方经典文学传统与黑人族裔文化结合的历史语境。她强调作品的政治意义和影响 ,主张黑人文学艺术的独特性 ,即“黑人性”,提出了黑人特有的文化语境。一方面 ,莫里森的目标是“矢志不移地书写黑人文学” ,始终以表现和探索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题 ,并把那些公认的已证实为黑人艺术的原则作为她的创作任务和艺术宗旨;另一方面 ,她的族裔文化语境以及她的美学观并不局限在种族和政治意识形态领域 ,而是突出黑人文学创作的精髓之处:展现黑人的悲剧命运及其“失落”和异化;强调读者的参与以及作者和读者的密切关系;重视文本的口述性质和黑人音乐的独特作用。这些要素构成了莫里森独有的族裔文化语境和美学思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外语部陈洁于江苏教育学院学报发表奴隶制度的“后遗症”和历史创伤的愈合———托尼·莫里森《宠儿》简析,《宠儿》是1993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当代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巅峰之作。莫里森通过作品告诉读者黑人最终能够消除奴隶制度的影响,并且勇敢的迈向新的生活,这一切的实现有赖于黑人的共同努力。

小说故事情节阅读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自然环境: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环境描写作用的答题指导答此类题我们要从环境本身的特点、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 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 自然环境描写答题时,要紧扣其表现了怎样的地域风格,提示了什么时间、季节,渲染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等 《故乡》开头景物描写:“时候既然是深秋;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这段景物描写是渐近故乡时“我”在船上所见,活画的是一幅死寂的故乡冬景图。作者用这些语句极力渲染了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 社会环境答题时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指出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开头用了一段文字描写鲁镇酒店的格局,特别是两类顾客的衣着和喝酒方式的差异揭示了清末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等情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分析环境描写要看它对刻画人物起到什么作用,具体如下: 衬托人物……心理 交代人物……身份 表现人物……性格 《故乡》的开头“故乡冬景图”,作者极力渲染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正烘托出“我”当时的悲凉的心境,荒凉的景象与主人公悲凉的心境融为一体。《孔乙己》的社会背景为孔乙己这个人物大搭就了合适的社会舞台,写出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人。 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环境描写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故乡》开头“没有一些活气”的萧索荒村的描写,与“我”悲凉的心境相融合,一开始就为全篇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抒情基调。这“眼前的故乡”和“回忆中的故乡》形成对比,从而充分表现了小说主题。 《孔乙己》社会背景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孔乙己活动的舞台,注定下文中他不被人同情,而被冷馍社会吞噬的悲剧命运。 第四步:深化文章中心(主题)叙事类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最终都是为了深化文章的主题,答题时必须要结合文章中心(主题)来达。 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自然环境描写:表现了……地域风格提示了……时间、季节渲染营造了……氛围社会环境:指出相关语句揭示了……社会现实第二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 1、衬托人物……心理 2、交代人物……身份 3、表现人物……性格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内容埋伏笔,作铺垫。第四步:结合文章中心作答深化了文章……主题(中心)

学案 2017小说阅读之故事情节

2017年高考复习:小说情节(学案) 【高考考点】 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二、分析作品中某情节的特点和作用。 三、探究某情节的合理性。 【考点阐释】 考点一:概括情节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a、理清小说结构层次,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b、寻找贯穿小说的线索; c、抓住小说中的重要场面、重要事件。 (一)设问方式及答题步骤 ☆提问形式: 1、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小说的脉络。 2、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3、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4、概括小说某一环节的内容(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5、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答题格式: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具体答题时需要根据小说内容和题目要求对这些要素作适当取舍,但核心要素“何人”“何事”必须具备。答题时要注意按照情节发生发展的顺序表述,按照主谓宾的形式组织,切不可纠缠于细节,面面俱到。 (二)概括情节的两种方法 1. 小标题式概括(适用于篇幅较长的小说) (1)围绕小说中的某一线索进行概括。如鲁迅的小说《故乡》,按地点线索概括,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按人物线索概括可分为: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按时间线索概括可分为: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散学。 (2)按故事发展过程进行概括。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按故事发展可分为:背景(引子)→护送(开端)→受伤(发展)→报仇(高潮和结局)。2. 表述式概括(适用于篇幅较短的小说或试题中) 针对情节各部分内容,用具体的话进行概括。特别是对高潮、结局部分概括,考查较为常见。概括时,一般要求用简洁、完整的句子。 ☆概括情节注意事项 1.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寻找线索,抓住重要场面、重要事件等几方面,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小说基础知识及如何梳理故事情节

小说基础知识及如何梳理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重点:重点掌握小说的基础知识以及小说阅读中的人物形象题、故事情节题的知识点 难点:能会做中难度小说阅读的形象类题和故事情节题。 知识点一:小说的基础知识 1、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分类:按照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及小小说。 短篇小说和小小说的特点在“短”。短篇小说一般几千字,容量小,情节简单,人物少。矛盾说:“一般说短篇小说只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或横断面来显示生活的意义。它往往只有一个主人公,一条线索,往往只写几个小时或几天之内集中发生的事,但是会使读者看了之后联想到更远更多的事。例如:《麦琪的礼物》就是截取圣诞节夫妇互赠礼物的生活片段,表现了爱得伟大和圣洁。有的短篇小说会把一个人的大半生或一生中一些生活片段连缀起来构成一个故事。小小说,一般几百字,多则一两千字,不过是一两个人物和瞬息场景的扫描。 长篇小说,它篇幅长、容量大、人物多,它能够表现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也能够描绘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

形象,叙述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例如《水浒传》反映了北宋末年官逼民反、农民揭竿起义的社会面貌,描绘了众多主要人物的不同形象。 3、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与场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2)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叉。如《还珠格格1》就是按照“自然顺序”写的,先写小燕子与紫薇在宫外认识的过程,这是小说的开端,写了她们进宫之后,与乾隆皇帝之间发生的几件事的事,这是过程,再写了真假格格事件爆发,这是高潮,最后紫薇认父,这是结局。而有些作品是按照倒叙的顺序来叙写的。如《我的叔叔于勒》就是用了倒叙的手法,从“我”一家时常去码头等待于勒叔叔归来,交代小说情节的发展的原因,然后再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在船上遇到穷困潦倒的于勒叔叔,“我”父母冷酷的态度。不论故事情节怎样安排,情节的发展总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