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细胞因子4 第四节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4 第四节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4 第四节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4 第四节 细胞因子受体

第四节细胞因子受体(Cytokine Recepter)

大多数细胞因子的作用依赖于靶细胞某些基因的转录。从细胞因子结合其受体开始到某些基因转录的启动,要经历复杂的细胞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这样的作用过程称为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细胞因子和其受体的结合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启动。已知的细胞因子受体都是跨膜蛋白,由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组成。

☆☆相关素材☆☆

图片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

一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The classification of cytokine receptor

根据细胞因子的结构可将其分为五个家族。

1.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这类受体的细胞膜外区有一或多个免疫球蛋白(Ig)样结构域。IL-1、IL-6、M-CSF、SCF、PDGF和FGF受体都属此类。

2.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这类受体又称红细胞生成素(EPO)受体家族或造血因子受体家族(hematopoietin receptor family),其胞膜外区有两个不连续的半胱氨酸残基和WSXWS基序(W代表色氨酸,S代表丝氨酸,X代表任一个氨基酸)。IL-2~7、IL-9、IL-11、IL-13、IL-15、GM-CSF和G-CSF受体属此类。IL-6受体既含Ig样结构域,又含半胱氨酸残基和WSXWS基序,因此它既可以归类于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又可归类于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3.I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这类受体是干扰素的受体,其胞膜外区有四个不连续的半胱氨酸残基。

4.II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这类受体又称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有富含半胱氨酸的基序。TNF受体、神经生长因子受体、CD40和Fas分子属此类受体。

5.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家族(chemokine receptor,CKR) 这一家族的受体是G-蛋白偶联受体,由七个疏水性的跨膜区组成,此类受体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后,经偶联GTP结合蛋白而发挥生物学效应。趋化性细胞因子如IL-8和MCP受体属此类。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可分为CC-CKR和CXC-CKR等类别,CC-CKR 是CC亚家族趋化性细胞因子的受体,CXC-CKR 是CXC亚家族趋化性细胞因子的受体。

☆☆相关素材☆☆

图片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图片IL-1与IL-1R

图片TNF与TNFR

图片IL-8与IL-8R

二多亚单位受体和共用亚单位The poly-subunit receptors and the mutual subunit

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受体的多数成员属多亚单位受体,其中一种亚单位是细胞因子结合亚单位,另一种是信号传递亚单位。多种I型细胞因子受体有共用的相同的信号传递亚单位。如人IL-3、IL-5和GM-CSF受体均由α和β亚单位组成,其中α亚单位是细胞因子结合亚单位,结构各异,β亚单位是同一种150kD的信号传递亚单位。因此,IL-3、IL-5和GM-CSF在功能上有很大的重叠性,如均可作用于造血干细胞。IL-6受体由α和β亚单位组成,其信号传递亚单位是一种130kDa的跨膜糖蛋白(gp130),IL-11和IL-6 受体有相同的gp130信号传递亚单位。IL-2受体由α、β、γ三个亚单位组成,β链和γ链为信号传递亚单位。IL-2、IL-4、IL-7、IL-9和IL-15受体都有相同的γ链。

☆☆相关素材☆☆

图片细胞因子多亚单位受体示意图

图片IL-2的亚单位

图片细胞因子受体共用亚单位

三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The soluble cytokine receptors

大部分细胞因子的受体除细胞膜结合的形式外,还存在着分泌游离的形式即可溶性(soluble,s)细胞因子受体(receptor,R),如sIL-1R、sIL-2R、sIL-4R、sIL-5R、sIL-6R、sIL-7R、sIL-8R、sG-CSFR、sGM-CSFR、sIFN-γ和sTNFR等。可溶性的细胞因子受体可做为相应细胞因子的运载体,也可与相应的膜受体竞争配体而起到抑制作用。此外,检测可溶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及病程的发展和转归的监测。

☆☆相关素材☆☆

图片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

人细胞因子列表

AAH-CYT-1 G-CSF, GM-CSF, GRO, GRO alpha, IL-1 alpha, IL-2, IL-3, IL-5, IL-6, IL-7, IL-8, IL-10, IL-13, IL-15, IFN-gamma, MCP-1, MCP-2, MCP-3, MIG, RANTES, TGF beta 1, TNF alpha, TNF beta AAH-CYT-3 ENA-78, G-CSF, GM-CSF, GRO, GRO alpha, I-309, IL-1 alpha, IL-1 beta, IL-2, IL-3, IL-4, IL-5, IL-6, IL-7, IL-8, IL-10, IL-12 p40/p70, IL-13, IL-15, IFN-gamma, MCP-1, MCP-2, MCP-3, M-CSF, MDC, MIG, MIP-1 delta, RANTES, SCF, SDF-1, TARC, TGF beta 1, TNF alpha, TNF beta, EGF, IGF-1, Angiogenin, Oncostatin M, Thrombopoietin, VEGF-A, PDGF-BB, Leptin AAH-CYT-4 BDNF, BLC, Ck beta 8-1, Eotaxin-1, Eotaxin-2, Eotaxin-3, FGF-4, FGF-6, IP-10, LIF, Light, MCP-4, MIF, MIP-3 alpha, NAP-2, NT-3, NT-4, Osteoprotegerin, PARC, PLGF, TGF beta 2, TGF beta 3, TIMP-1, TIMP-2 AAH-CYT-5 ENA-78, G-CSF, GM-CSF, GRO, GRO alpha, I-309, IL-1 alpha, IL-1 beta, IL-2, IL-3, IL-4, IL-5, IL-6, IL-7, IL-8, IL-10, IL-12 p40/p70, IL-13, IL-15, IFN-gamma, MCP-1, MCP-2, MCP-3, M-CSF, MDC, MIG, MIP-1 beta, MIP-1 delta, RANTES, SCF, SDF-1, TARC, TGF beta 1, TNF alpha, TNF beta, EGF, IGF-1, Angiogenin, Oncostatin M, Thrombopoietin, VEGF-A, PDGF-BB, Leptin, BDNF, BLC, Ck beta 8-1, Eotaxin-1, Eotaxin-2, Eotaxin-3, FGF-4, FGF-6, FGF-7, FGF-9, Flt-3 Ligand, Fractalkine, GCP-2, GDNF, HGF, IGFBP-1, IGFBP-2, IGFBP-3, IGFBP-4, IL-16, IP-10, LIF, Light, MCP-4, MIF, MIP-3 alpha, NAP-2, NT-3, NT-4, Osteopontin, Osteoprotegerin, PARC, PLGF, TGF beta 2, TGF beta 3, TIMP-1, TIMP-2 AAH-CYT-6 Angiogenin, BDNF, BLC, BMP-4, BMP-6, CK beta 8-1, CNTF, EGF, Eotaxin-1, Eotaxin-2, Eotaxin-3, FGF-6, FGF-7, Flt-3 Ligand, Fractalkine, GCP-2, GDNF, GM-CSF, I-309, IFN-gamma, IGFBP-1, IGFBP-2, IGFBP-4, IGF-1, IL-10, IL-13, IL-15, IL-16, IL-1 alpha, IL-1 beta, IL-1 ra, IL-2, IL-3, IL-4, IL-5, IL-6, IL-7, Leptin, Light, MCP-1, MCP-2, MCP-3, MCP-4, M-CSF, MDC, MIG, MIP-1 delta, MIP-3 alpha, NAP-2, NT-3, PARC, PDGF-BB, RANTES, SCF, SDF-1, TARC, TGF beta 1, TGF beta 3, TNF alpha, TNF beta AAH-CYT-7 Adiponectin, AgRP, Angiopoietin 2, Amphiregulin, Axl, bFGF, b-NGF, BTC, CCL28, CTACK, Dtk, EGFR, ENA-78, Fas, TNFRSF6, FGF-4, FGF-9, GCSF, GITR-Ligand, GITR, GRO, GRO alpha, HCC-4, HGF, ICAM-1, ICAM-3, IGFBP-3, IGFBP-6, IGF-1 sR, IL-1 R4/ST2, IL-1 RI, IL-11, IL-12 p40, IL-12 p70, IL-17, IL-2 ra, IL-6 R, IL-8, I-TAC, Lymphotactin, MIF, MIP-1 alpha, MIP-1 beta, MIP-3 beta,MSP-alpha chain, NT-4, Osteoprotegerin, Oncostatin M, PLGF, sgp130, sTNFRII, sTNFRI, TECK, TIMP-1, TIMP-2, Thrombopoietin, TRAIL R3, TRAIL R4, uPAR, VEGF-A, VEGF-D AAH-CYT-8 Activin A, ALCAM, B7-1, CD80, BMP-5, BMP-7, Cardiotrophin-1, CD14, CXCL16, DR6 , TNFRSF21, Endoglin, ErbB3, E-Selectin, Fas Ligand, ICAM-2, IGF-2, IL-1 RII, IL-10 R beta, IL-13

f第六章细胞因子

第六章细胞因子 ?免疫术语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节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蛋白,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控免疫应答。 CSF(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分化、增殖的细胞因子。 IFN(干扰素,interferon):是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白细胞、T淋巴细胞、NK细胞等细胞分泌和产生的一类能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糖蛋白。 TNF(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在体内外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的、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细胞因子的基本特征: 1 小分子蛋白质(8~30kD); 2 可溶性; 3 高效性,在较低浓度下即有生物学活性; 4 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 5 可诱导产生; 6 半衰期短; 7 效应范围小,绝大多数为近距离发挥作用。 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 自分泌方式:作用于分泌细胞自身。 旁分泌方式:对邻近细胞发挥作用。 内分泌方式:通过循环系统对远距离靶细胞发挥作用。 细胞因子的功能特点: ?多效性:一种细胞因子可对不同的细胞发挥不同作用。 ?重叠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因子具有同样或类似的生物学作用。 ?协同性:一种细胞因子可增强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 ?拮抗性:一种细胞因子可抑制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 ?网络性:免疫细胞通过具有不同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之间相互刺激、彼此约束,形成复杂而又有序的细胞因子网络,对免疫应答进行调节,维持免疫系统的稳态平衡。?细胞因子的免疫学功能(每条举一例说明) (1) 调控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和功能 a) 调控免疫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的发育、分化 ? IL-3(白细胞介素-3)、SCF作用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和多种定向祖细胞; ? GM-CSF可作用于髓样细胞前体及多种髓样谱系细胞; ? G-CSF促进中性粒细胞分化和吞噬功能; ? M-CSF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分化和活化; ?IL-7是T、B细胞发育过程中的早期促分化因子; ? IL-15促进NK细胞发育分化; ?EPO(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生成; ? TPO(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和IL-11促进巨核细胞分化和血小板生成。 b) 调控免疫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分化、活化和功能 ? IL-4、5、6、13等可促进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多种细胞因子调控B细胞分泌Ig的类别转换;

第六章 细胞因子

第六章细胞因子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恶液质素主要由哪种细胞产生() A、T细胞 B、B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树状突细胞 胞 2、MCP-1可趋化哪类细胞() A、活化T细胞; B、B细胞; D、纤维母细胞; E、树状突细胞 3、IL-2的产生细胞主要是() T细胞 B、B细胞 C、单核-巨噬细胞 D、NK细胞 E、中性粒细胞4、α亚家族趋化性细胞因子的典型代表是() A、IL-1; B、IL-2; C、IL-3; D、IL-4IL-8 5.天然免疫过程中重要的负调节性细胞因子是() IL-1; B、IL-6;IL-10; D、IL-12;E、IL-18 二、填空题 1.由___淋巴细胞____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淋巴因子;由___单核巨噬细胞_____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单核因子;可刺激骨髓干细胞或祖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称为____集落刺激因子_______。 2.TNF分为两种,即TNF-α和TNF-β。前者主要由___单核巨噬细胞_____产生;后者主要由活化的___淋巴细胞______产生。 3.细胞因子通常以__旁分泌____形式作用于邻近细胞,或以__自分泌___形式作用于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本身。 三、名词解释 1.细胞因子——机体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相应受体,近距离进行精细调节,在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2.趋化因子——(chemokine) 又称趋化性细胞因子,是一类对不同靶细胞具有趋化效应的细胞因子家族,已发现50多个成员。 3.集落刺激因子——可刺激骨髓干细胞或祖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

4.白细胞介素——由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包括单核细胞因子(monokine)和淋巴因子。 5.干扰素——由活化淋巴细胞和体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抗病毒功能和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 6.肿瘤坏死因子——包括TNF-α和TNF-β两类,分别由单核巨噬细胞和活化淋巴细胞产生,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病毒感染细胞增殖、促进TL、BL增殖、炎症介质等生物学作用。 四、问答题 1.简述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①、分子量低,属糖蛋白; ②、以自分泌或旁分泌形式在局部发挥作用; ③、具有激素样活性,作用迅速而短暂; ④、通过和受体结合,对免疫细胞功能进行正负调节 2.简述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①、白细胞介素(interlukin,IL) ——免疫调节作用; ②、干扰素(interferon,IFN)——抗病毒作用; ③、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抗肿瘤活性和炎症介质; ④、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刺激骨髓造血前体细胞生长分化; ⑤、趋化因子(chemokine)——趋化免疫细胞; ⑥、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第五章细胞因子

第五章细胞因子 一. 名词解释 1.细胞因子(cytokine) 二.单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或最为接近的) 1.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11-1 B.11-2 C.11-4 D.11-5 E.IL-10 2.诱导IgE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IL-1 B.IL-2 C.IL-4 D.IL-3 E.IL-6 3.IL-1的主要产生细胞是() A.T细胞 B.巨噬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中性粒细胞 4.属于细胞因子的物质是() A.植物血凝素 B.干扰素 C.调理素 D.乙型溶素 E.胸腺素 5.产生IL-2的细胞是() A.Mφ B.T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中性粒细胞 6.IL-1的功能不包括() A.促进T细胞的增殖 B.激活单核-吞噬细胞 C.大量IL-1进入血流能诱导急性期蛋白 D.抑制NK细胞 E.可作为内源性致热原 7.属于趋化因子CXC亚族的代表成员是() A.IL-2 B.IL-4

C.IL-6 D.IL-8 E.IL-12 8.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不包括() A.IL-1 B.IL-2 C.IL-3 D.IL-4 E.IL-6 9.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乙肝的细胞因子是() A.IFN-α B.G-CSF C.IFN-γ D.TNF E.IL-2 10.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A.调节固有免疫应答 B.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 C.刺激造血细胞生成 D.细胞毒效应 E.特异性结合抗原 三.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关于CK的描述错误的是() A、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在局部发挥效应; B、作用于靶细胞具MHC限制性 C、一种CK可由不同细胞产生 D、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CK E、具有抗原特异性 2.IFN-γ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 A、促进APC细胞表达MHC-II类分子 B、增强CTL作用 C、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D、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杀伤功能 E、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 3.细胞因子描述错误的是() A、CK多为小分子多肽,分子量不超过30KD; B、可做为生物应答调节剂应用于临床 C、具有特异性作用 D、正常的静止或休止状态细胞可产生CK E、CK之间具有协同相加和拮抗作用而形成网络结构 4.CK参与的免疫作用有() A、直接造成肿瘤细胞调亡 B、具有抗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的作用 C、与神经内分泌激素一样发挥作用

IL17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家族研究进展

白介素IL-17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家族研究进展 白介素-17(IL-17)主要由T辅助细胞TH17产生。IL-17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导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炎症因子与抗微生物蛋白来识别介导自身免疫与慢性感染的靶基因,最近的研究已经证明,IL-17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白介素-17(IL-17)已经发现的成员有6个,分别就是: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也被称为IL-25)与IL-17F。随着研究的深入,IL-17产生细胞除了TH17细胞外,还有很多其它类型的细胞可以产生,比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CD-T细胞、自然杀伤T(NKT)细胞、CD8+ 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s)、嗜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与淋巴组织诱导物(LTi)细胞等,在上皮细胞、周细胞、平滑肌细胞与肿瘤细胞中也可产生白介素IL-17。在IL-17家族的6个成员中,IL-17A就是IL-17家族的原型,IL-17F与之同源性最高(50%),并且编码基因定位于染色体的同一区域6p12,其它与IL-17A同源性较差,只有16%-30%,且定位在不同的染色体上。但这些细胞因子在人、鼠种属间的保守性较高(62-80%)。IL-17家族成员以同源二聚体或异源二聚体的形式发挥功能。IL-17A、IL-17E、IL-17F就是重要的促炎症因子,而IL-17B、IL-17C、IL-17D的功能还尚待研究。 白介素IL-17受体(IL-17R)家族由5个成员组成:IL-17RA、IL-17RB、IL-17RC、IL-17RD、IL-17RE。IL-17R由27个氨基酸的N-末端信号肽、293氨基酸胞外结构域、21个氨基酸的跨膜结构域与525个氨基酸异常长的胞质尾巴构成的单程跨膜蛋白。IL-17受体家族成员之间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复合物,如IL-17RA与IL-17RC复合体介导细胞对IL-17A与IL-17F的反应,IL-17RA与IL-17RB复合体介导细胞对IL-17E的反应。IL-17RA作为这个家族迄今为止最大的分子,编码的基因位于染色体22上,就是至少4个配体传递信号的通用亚基。其她受体的编码基因位于染色体3上。L-17RA广泛表达,特别就是在造血组织中表达水平高。 IL-17RB能结合IL-17B与IL-17E,它主要表达于各种内分泌组织及肾、肝与TH2细胞。 IL-17RD负调控FGF介导的Ras-MAPK及PI3K信号通路。人的IL-17RD也能抑制FGF依赖的ERK激活与FGF依赖的增殖,但鼠的IL-17RD却能结合TAK1激活MAP2K4-JNK信号通路。IL-17受体家族中被了解最少的成员就是IL-17RE,近来研究表明IL-17C可能就是它的配体。

第五章细胞因子

第五章细胞因子 主要内容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与种类 1.细胞因子(CK)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或多肽,通过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发挥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参与炎症反应、促进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作用。 2.细胞因子的分类按来源分为两类:淋巴因子(LK)和单核因子(MK);按结构和功能可分为以下六类: (1)白细胞介素(IL):是一组能介导白细胞和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生长,参与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反应。 (2)干扰素(IFN):因其能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而命名。IFN有α、β和γ三种类型。IFN-α和IFN-β合称为Ⅰ型干扰素,主要由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其作用以抗病毒、抗肿瘤为主,也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IFN-γ又称Ⅱ型干扰素,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其作用以免疫调节为主,抗病毒、抗肿瘤作用不及Ⅰ型干扰素。 (3)肿瘤坏死因子(TNF):因最初发现其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而得名。主要的有TNF-α、TNF-β。TNF-α由单核-吞噬细胞产生,大剂量可引起恶液质。TNF-β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TNF能发挥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作用,也能引起发热反应、炎症反应和恶液质。 (4)集落刺激因子(CSF):能够刺激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一组细胞因子。 (5)趋化性细胞因子:是一类促进炎症的细胞因子,其主要作用是招募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进入感染发生的部位。 (6)生长因子(TGF):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有些生长因子也可抑制免疫应答,如转化生成因子-β(TGF-β)可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免疫效应。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1.理化特点和分泌特点 (1)理化特点:多数是小分子糖蛋白。多以单体形式存在(如IL-1、IL-2),少数以二聚体(如IL-10、IL-12)、多聚体形式存在(TNF为三聚体)。

第六章免疫应答

第六章免疫应答 第一节免疫应答的概述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抗原性物质激发免疫系统发生的一种生理性排异过程,即免疫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分化及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 一、免疫应答的类型 免疫应答是由多种细胞和分子协同完成的。根据介导应答的主要免疫细胞及效应机制不同可将其分为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和 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免疫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被诱导活化,表现排异效应,但也可发生特异性不应答现象即免疫耐受(immune tolerance)。据此将免疫应答分为正免疫应答和负免疫应答。在生理情况下,机体通过对异己抗原的正应答和对自身组织成分的负应答发挥免疫保护作用,但在异常情况下,无论正应答还是负应答都会使机体发生病理改变。见表6-1 表6-1 免疫应答的类型 二、免疫应答的过程 免疫应答过程极为复杂。为叙述方便,人为地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抗原提呈与识别阶段,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阶段和效应阶段。 (一)抗原提呈与识别阶段 指抗原提呈细胞(APC)提呈抗原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阶段。

在此阶段,APC 通过吞噬、吞饮或受体(IgGFcR 、C3bR)介导的胞吞作用,摄取、处理、加工抗原,使之与MHC 分子结合成抗原肽:MHC 分子复合物,表达于细胞表面,然后由MHC 分子将抗原提呈给T 细胞。T 细胞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TCR 识别表达在APC 和靶细胞上的抗原肽:MHC 分子, B 细胞通过其表面受体BCR 识别游离抗原,进而启动活化。 (二)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阶段 指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受相应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的阶段。 此阶段包括T 、 B 细胞膜受体的交联、活化信号的转导、细胞增殖与分化以及生物活性介质的合成与释放等。在此阶段,T 、 B 细胞经活化、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即效应(致敏)T 细胞和浆细胞。也有部分细胞中途停止分化形成记忆细胞(Tm 或Bm)。记忆细胞遇相同抗原再次刺激后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发挥效应作用。 (三)效应阶段 是效应细胞产生和分泌效应分子;效应细胞及效应分子发挥效应作用的阶段。 此阶段包括浆细胞产生、分泌抗体,效应T 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效应T 细胞(CTL)和效应分子(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对异己细胞或分子的排斥与清除作用。在此阶段,除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外,还必须有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和分子的参与。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和分子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机体的排异功能。 三、免疫应答的特点 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包括排异性、特异性、记忆性和放大性。 (一)排异性 免疫应答的本质就是排异性。机体的免疫系统能识别自身成分和异己成分,对自身成分不发生排斥反应,但对异己成分具有排斥和清除的作用。这就是免疫应答的排异性。 (二)特异性

第五章 细胞因子

第五章细胞因子 复习要点: 1.掌握细胞因子概念和命名。 2.掌握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3.熟悉细因子及其受体的分子结构。 4.了解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5.了解细胞因子的检测以及细胞因子与临床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在Ig类别转换中,能促进IgM转换为IgE的细胞因子是:★ A.IL-4 B.IL-2 C.TNF D.IFN E..IL-6 2.下列可形成三聚体的细胞因子是:★ A.IL-4 B.IL-2 C.TNF D.IFN E..IL-6 3.以下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是一组小分子的蛋白质 B. 需其他物质刺激才能产生 C. 其作用具有特异性 D. 可以作用于自身细胞 E. 微量即起作用 4.下列哪种免疫分子的作用具有特异性? A. Ab B. IL-1 C. 补体 D.IFN E.TNF 5.关于干扰素的作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由活化的T 细胞产生B.以三聚体存在 C. 由感染机体的病毒合成 D. 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 E..以上都不是 6.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是: A.IL B.TNF C.IFN D.TGF E.CSF 7.主要作用于单核细胞的趋化因子属于:★★ A.CC 亚族B.CXC 亚族C.C 亚族D.CX3C 亚族 E. 以上都不是 8.下列哪类细胞不能分泌细胞因子? A. T 淋巴细胞 B. B 淋巴细胞 C. 浆细胞 D. 单核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9.细胞因子不包括: A.淋巴毒素 B. 过敏毒素 C. IL-2 D. 集落刺激因子 E. 干扰素 10.关于细胞因子的效应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B.无MHC 限制性 C.生物学效应极强 D. 在体内持续时间很长 E. 作用具有多向性 11.关于IFN的生物学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增强细胞表达MHC-I、II类分子 B. 激活巨噬细胞 C. 促进Tho细胞分化为Th1细胞

细胞因子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

细胞因子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 一,简介 中文名称:细胞因子英文名称:cytokine 定义1:一组由多种细胞所分泌的可溶性蛋白与多肽的总称。在nmol/L或pmol/L水平即显示生物作用,可广泛调控机体免疫应答和造血功能,并参与炎症损伤等病理过程。 所属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系统(二级学科);免疫分子(三级学科) 定义2:由免疫系统细胞以及其他类型细胞主动分泌的一类小分子量的可溶性蛋白质。包括淋巴因子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趋势化因子和集落刺激因子等。是免疫系统细胞间,以及免疫统细胞与其他类型细胞间联络的核心,能改变分泌细胞自身或其他细胞的行为或性质,通过与细胞异的膜受体而起作用。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激素与维生素(二级学科) 定义3:细胞释放的可影响其他细胞行为的蛋白质。常指在免疫反应中起细胞间介导物作用的分子。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免疫(二级学科)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 (一)根据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种类不同分类 1.淋巴因子(lymphokine) 于命名,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重要的淋巴因子有IL-2、IL-3、IL-4、IL-5、IL-6、IL-9、IL-10、IL-12、IL-13、IL-14、IFN-γ、TNF-β、GM-CSF和神经白细胞素等。 2.单核因子(monokine)主要由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产生,如IL-1、IL-6、IL-8、TNF-α、G-CSF 和M-CSF等。 3.非淋巴细胞、非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主要由骨髓和胸腺中的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细胞产生,如EPO、IL-7、IL-11、SCF、内皮细胞源性IL-8和IFN-β等。(二)根据细胞因子主要的功能不同分类 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1979年开始命名。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其它非单个核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细胞间相互作用、免疫调节、造血以及炎症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凡命名的白细胞介素的cDNA基因克隆和表达均已成功,目前已报道IL-1-IL-15。 2.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根据不同细胞因子刺激造血干细胞或分化不同阶段的造血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不同的细胞集落,分别命名为G(粒细胞)-CSF、M(巨噬细胞)-CSF、GM(粒细胞、巨噬细胞)-CSF、Multi(多重)-CSF(IL-3)、SCF、EPO等。不同CSF不仅可刺激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增殖的分化,还可促进成熟细胞的功能。 3.干扰素(interferon, IFN) 1957年发现的细胞因子,最初发现某一种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物质可干扰另一种病毒的感染和复制,因此而得名。根据干扰素产生的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IFN-α、INN-β和IFN-γ,他们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活化T细胞所产生。各种不同的IFN生物学活性基本相同,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4.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最初发现这种物质能造成肿瘤组织坏死而得名。根据其产生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TNF-α和TNF-β两类,前者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后者由活化T细胞产生,又名淋巴毒素(lymphotoxin, LT)。两类TNF基本的生物学活性相似,除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外,还有免疫调节、参与发热和炎症的发生。大剂量TNF-α可引起恶液质,因而TNF-α又称恶液质素(cachectin)。

第六章 细胞因子

第六章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cytokine 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 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蛋白,通过结合相应受体 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控免疫应答。在一定条件 下也参与炎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自分泌方式autocrine 细胞因子作用于分泌细胞本身 旁分泌方式paracrine 细胞因子对邻近细胞发挥作用 内分泌方式endocrine 少数细胞因子通过循环系统对远距离的靶细胞发挥作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调节作用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 g factor , CSF 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 细胞分化、增殖的细胞因子 干扰素Interferon,IFN 干扰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抗细胞增殖、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能。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Ⅰ型 和Ⅱ型:①Ⅰ型:由病毒感染的细胞产生,如IFN-α、 IFN-β;②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如IFN- γ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造成肿瘤组织坏死的细胞因子,具有调节免疫应答、杀 伤靶细胞和诱导细胞凋亡等功能。分为TNF-α:由活化 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TNF-β: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淋 巴毒素)。代表:FasL、CD40L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泛指一类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细胞因子。代表: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 趋化因子chemokine 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对不同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生长 因子。几乎所有的趋化因子都含有由2对或1对保守的 半胱氨酸残基形成的分子内二硫键。根据靠近氨基端的 半胱氨酸残基的个数和排列顺序将其分成四个亚家族: CC、CXC、C、CX3C。。除了趋化免疫细胞外,还能活 化免疫细胞,并具有其他调节功能。 受体共有链Common chain,c 在细胞因子受体中,信号转导亚单位常可共用,称为~, 具有~的细胞因子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如γ链 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 即高细胞因子血症,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失 调,体液中迅速、大量产生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引发全 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征 1、简述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细胞因子的基本特征:①小分子蛋白(8~30kD);②可溶性;③高效性;④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⑤可诱导产生;⑥半衰期短;⑦效应范围小,绝大多数为近距离发挥作用 #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①自分泌方式②旁分泌方式③内分泌方式 #细胞因子发挥功能的特点:①多效性:一种细胞因子对不同的细胞发挥不同作用;②重叠

细胞因子详解

捋捋让人迷惑的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是一类调节蛋白或者糖蛋白,他们的分类现在还不是完全清楚。他们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激发细胞内信号通路起作用。 白细胞组成了免疫和炎症系统,大多数细胞因子作用于白细胞或者由白细胞表达,他们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实际上,一些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的药物就是通过调节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起作用的。 细胞因子由特定的细胞表达并分泌到胞外,结合细胞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后激活细胞内信号 传导通路 细胞因子分类 细胞因子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被提出,它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多肽因子,可以调控细胞分化和免疫系统。干扰素(IFNs)和白介素(ILs)是主要的多肽家族,在当时细胞因子主要指这两类家族。 起初细胞因子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分泌该因子的细胞类型或者细胞因子初次被发现时的生物活性。然而这些分类方法现在看来都不够准确,无法满足后期的分类需求。最近,根据细胞

因子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构的分析,可以将大多数的细胞因子分为6大家族。因此,根据分类方式的不同,某些细胞因子会有多个名称。 表1:细胞因子根据结构分类结果 细胞因子家族成员 ‘β-Trefoil’ cytokines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Interleukin-1 Chemokines Interleukin-8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s ‘Cysteine knot’ cytokines Nerve growth factor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EGF family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Haematopoietins Interleukins 2–7, -9, -13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Leukaemia inhibitory factor Erythropoietin Ciliaryneurotrophic factor TNF family 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and –β

第六章 细胞因子

第六章细胞因子 一.选择题 【A 型题】 1.关于细胞因子的共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无MHC 限制性 B. 特异性 C. 高效性 D. 网络性 E. 作用多向性 2.细胞因子不包括: A. 淋巴毒素 B. 过敏毒素 C. IL-2 D. 集落刺激因子 E. 干扰素 3.关于IL-2 的生物学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以自分泌和旁分泌发挥作用 B. 能促进T、B 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 C. 能增强NK 细胞活性 D. 抑制Th1 细胞的分化 E. 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杀伤功能 4.主要由单核/ 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 A. TNF-α B. IFN-γ C. IL-2 D. IL-3 E. IL-4 5.直接能杀伤靶细胞的细胞因子有: A. IL-1 B. IL-2 C. IL-4 D. IFN-γ E. TNF-α 6.IFN-γ主要由下列那种细胞产生? A. 活化的T 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树突状细胞 D. 成纤维细胞 E. B 淋巴细胞 7.能增强MHC-I/II 类分子表达、促进APC 提呈抗原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 IFN-γ B. TGF C. CSF D. IL-1 E. IL-2 8.促进Th0 细胞分化成Th1 细胞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 IL-1,IL-8 B. IL-3,GM-SCF C. IL-4,IL-5 D. IL-5,IL-6 E. IL-12,IFN-γ9.促进Th0 细胞分化成Th2 细胞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 IL-3 B. IL-5 C. IL-2 D. IL-4 E. IL-12 10.对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 IL-1 B. IL-2 C. IL-12 D. TGF-β E. GM-CSF 11.刺激B 细胞产生IgG2a 的细胞因子是: A. TNF B. IL-4 C. IL-2 D. TGF-β E. IFN-γ 12.下列哪组细胞因子具有趋化作用? A. IL-1,IL-8 B. IFN,MCP-1 C. IL-8,MCP-1 D. TNF,IL-4 E. IL-1,IL-6 13.Th1 细胞与Th2 细胞之间主要分别通过分泌什么细胞因子而相互抑制? A. IFN-γ,IL-4 B. IL-4,IFN-γ C. TNF,IL-1 D. IL-4,IL-5 E. GM-SCF,TNF 14.刺激多种造血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是: A. TNF B. SCF C. IL D. TGF E. IFN 15.可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细胞因子是: A. IL-2 B. IL-11 C. IFN-γ D. EPO E. M-CSF 16.可刺激NK 细胞、增强其杀伤活性的IL 是: A. IL-3,IL-5 B. IL-2,IFN-γ C. EPO,M-CSF D. IL-1,IL-4 E. IL-4,IL-7 17.在Ig 类别转换中,能促进IgM 转换为IgE 和IgG1 的细胞因子是: A. IL-1 B. IL-2 C. IL-4 D. IL-6 E. TNF 18.促进肝细胞产生急性期蛋白的细胞因子是: A. IL-2,IL-3 B. IL-1,IL-6 C. IL-4,IL-5 D. IL-7,IL-10 E. IL-8,IL-13 【X 型题】 1. 巨噬细胞的活化因子包括: A. IL-2 B. IFN-γ C. GM-SCF D. MCP E. IL-10 2. Th2 细胞主要通过分泌哪些细胞因子辅助B 细胞的体液免疫应答? A. IL-4 B. IL-5 C. IL-6 D. IL-10 E. IL-13 3. Th1 细胞主要通过分泌哪些细胞因子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A. IL-2 B. TNF C. IFN-γ D. IL-10 E. IL-13 4. 对NK 细胞的活化、分化具有正调节作用的CK 是:

病理学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炎症

第五章、炎症 一、基本要求 1 .掌握炎症、渗出、渗出液、炎性水肿、炎性积液、趋化作用、炎性溃疡、 窦道、瘘管、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败血症的概念;炎症基本病理变化; 增生的概念、原因、增生的成份、意义。 2.熟悉渗出物的作用;白细胞的渗出和作用;吞噬作用的概念、吞噬细胞种类、 吞噬过程及意义;炎症介质的概念、类型及作用;急性炎症形态学分类,各型特点、部位、举例及结局;炎症的结局;慢性肉芽肿性炎、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好发部位及病理变化。 3.了解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引起发热的化学物质的类型、发热机制及 意义;渗出主要的三个方面变化;血液动力学改变顺序;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的机理及类型。 二、知识点纲要 (一)炎症的概念 1.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 2.典型局部特征: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3.全身反应:发热和末梢血白细胞增多。 4.炎症的防御作用:液体渗出可稀释毒素;吞噬消灭病原微生物,使病灶局 限;吞噬搬运坏死组织以利于再生和修复。但是炎症对机体也有潜在的危害性。 (二)炎症的原因 1.物理性因子:高温、低温、机械性创伤、紫外线、放射线等。 2.化学性因子:外源性(强酸、强碱)、内源性(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及 代谢产物的堆积) 3.生物性因子: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 4.坏死组织:坏死的组织是潜在的致炎因子。 5.变态反应或异常免疫反应:机体免疫反应异常时,可引起组织损伤,形成炎 症。 (三)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1.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变质可发生于实质,也可发生于间 质。前者表现为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及各种坏死,后者出现玻璃样变,粘液样变和纤维素样坏死等。变质由致病因子直接作用,或由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反应产物直接引起。其代谢特点为物质分解代谢增强、局部酸中毒和炎症介质的释放。 2.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 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叫渗出。渗出包括(1)血流动力学改变(细动脉短暂收缩、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血流速度减慢)、(2)血管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收缩或穿胞作用增强、内皮细胞损伤、新生毛细血管壁的高通透性)、(3)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白细胞边集、粘着、白细胞游出和化学趋化作用、白细胞在局部的作用)(4)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炎症介质的类型及其主要作用)。

f第六章细胞因子电子教案

f第六章细胞因子

第六章细胞因子 ?免疫术语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节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蛋白,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控免疫应答。 CSF(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分化、增殖的细胞因子。 IFN(干扰素,interferon):是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白细胞、T淋巴细胞、NK细胞等细胞分泌和产生的一类能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糖蛋白。 TNF(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在体内外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的、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细胞因子的基本特征: 1 小分子蛋白质(8~30kD); 2 可溶性; 3 高效性,在较低浓度下即有生物学活性; 4 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 5 可诱导产生; 6 半衰期短; 7 效应范围小,绝大多数为近距离发挥作用。 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 自分泌方式:作用于分泌细胞自身。 旁分泌方式:对邻近细胞发挥作用。 内分泌方式:通过循环系统对远距离靶细胞发挥作用。 细胞因子的功能特点: ?多效性:一种细胞因子可对不同的细胞发挥不同作用。 ?重叠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因子具有同样或类似的生物学作用。 ?协同性:一种细胞因子可增强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 ?拮抗性:一种细胞因子可抑制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 ?网络性:免疫细胞通过具有不同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之间相互刺激、彼此约束,形成复杂而又有序的细胞因子网络,对免疫应答进行调节, 维持免疫系统的稳态平衡。 ?细胞因子的免疫学功能(每条举一例说明) (1) 调控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和功能 a) 调控免疫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的发育、分化 ? IL-3(白细胞介素-3)、SCF作用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和多种定向祖细胞; ? GM-CSF可作用于髓样细胞前体及多种髓样谱系细胞; ? G-CSF促进中性粒细胞分化和吞噬功能; ? M-CSF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分化和活化; ?IL-7是T、B细胞发育过程中的早期促分化因子; ? IL-15促进NK细胞发育分化; ?EPO(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生成; ? TPO(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和IL-11促进巨核细胞分化和血小板生成。 b) 调控免疫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分化、活化和功能

第六章 细胞因子

第六章细胞因子(习题) 点击:198次| 回复:0次| 发布时间:2012-10-20 11:21:23 【A型题】 1.关于细胞因子的共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 A. 无MHC限制性 2. B. 特异性 3. C. 高效性 4. D. 网络性 5. E. 作用多向性 2.细胞因子不包括: 1. A. 淋巴毒素 2. B. 过敏毒素 3. C. IL-2 4. D. 集落刺激因子 5. E. 干扰素 3.关于IL-2的生物学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 A. 以自分泌和旁分泌发挥作用 2. B. 能促进T、B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 3. C. 能增强NK细胞活性 4. D. 抑制Th1细胞的分化 5. E. 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杀伤功能

4.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 1. A. TNF-α 2. B. IFN-γ 3. C. IL-2 4. D. IL-3 5. E. IL-4 5.直接能杀伤靶细胞的细胞因子有: 1. A. IL-1 2. B. IL-2 3. C. IL-4 4. D. IFN-γ 5. E. TNF-α 6.IFN-γ主要由下列那种细胞产生? 1. A. 活化的T细胞 2. B. 巨噬细胞 3. C. 树突状细胞 4. D. 成纤维细胞 5. E. B淋巴细胞 7.能增强MHC-I/II类分子表达、促进APC提呈抗原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1. A. IFN-γ 2. B. TGF

3. C. CSF 4. D. IL-1 5. E. IL-2 8.促进Th0细胞分化成Th1细胞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1. A. IL-1,IL-8 2. B. IL-3,GM-SCF 3. C. IL-4,IL-5 4. D. IL-5,IL-6 5. E. IL-12,IFN-γ 9.促进Th0细胞分化成Th2细胞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1. A. IL-3 2. B. IL-5 3. C. IL-2 4. D. IL-4 5. E. IL-12 10.对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1. A. IL-1 2. B. IL-2 3. C. IL-12 4. D. TGF-β 5. E. GM-CSF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