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必修2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公式大全

高一必修2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公式大全

高一必修2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公式大全

立体图形的面积、体积公式名称符号面积S和体积V 正方体a-边长S=6a2

V=a3

长方体a-长

b-宽

c-高S=2(ab+ac+bc)

V=abc

棱柱S-底面积

h-高

V=Sh

棱锥S-底面积

h-高

V=Sh/3

棱台S1和S2-上下底面积

h-高

V=h[S1+S2+(S1S2)1/2]/3

拟柱体S1-上底面积

S2-下底面积

S0-中截面积

h-高

V=h(S1+S2+4S0)/6

圆柱r-底半径

h-高

C—底面周长

S底—底面积

S侧—侧面积

S表—表面积

C=2πr

S底=πr2

S侧=Ch S表=Ch+2S底V=S底h

=πr2h

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

r-内圆半径

h-高

V=πh(R2-r2)

直圆锥r-底半径

h-高

V=πr2h/3

圆台r-上底半径

R-下底半径

h-高

V=πh(R2+Rr+r2)/3

球r-半径

d-直径

V=4/3πr3=πd3/6

最新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各种图形体积计算公式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1、正方形a—边长C=4a S=a2 2、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3、三角形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4、四边形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 5、平行四边形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S=ah =absinα 6、菱形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S=Dd/2 =a2sinα 7、梯形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S=(a+b)h/2 =mh

物理必修二重点实验练习题-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物理必修二重点实验练习 一、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 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 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横线上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 B.实验所用斜槽的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而释放小球的位置始终相同 D.将球的位置标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某同学在做实验时,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0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所示的a、b、c、d,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0=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m/s,小球过c点时速度的大小约为_____m/s(g取10m/s2). 2、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Δs相等的三点A、B、C,量得Δs=0.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0.1m,h2=0.2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

(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m/s; (2)物体经过B点时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m/s; (3)抛出点在A点上方的高度为_____m. 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3、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 A.是为了使释故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合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第二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纸带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符合实际的是图。

立体图形体积的教案

立体图形体积的教案 立体图形体积的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立体图形体积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立体图形体积的教案篇1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5页立体图形复习的第二课时——立体图形体积的复习。 教材简析:本节课复习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线和面的知识及对简单立体图形特征、表面积和体积意义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常见几何体体积计算方法的经验,并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简单推理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立体图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理解体积公式的推理过程及相互联系。 能力目标:经历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发展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学好数学充满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立体图形体积公式的推倒及相互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柱体教具正方形纸作业纸橡皮泥 二、说教法 因为这节课是几何知识的复习课,所以我采用以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为主,以设疑诱导法、一题多变法为辅来实现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教师决不包办,居于此,我设计如下的学法,课前预习法、独立思考法、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操作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探究精神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程序 (一)直接揭示课题 (二)知识再现阶段 1、回忆公式 ①让学生回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公式。 ②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交流、发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还可以用底面积与高的乘积来计算,因为长方体长和宽的积是长方体的底面积,正方体的棱长与棱长的积是正方体的底面积,所以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③我适时补充: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上下一样大且直直的

高一物理必修二经典例题带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2复习 第一章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不断变化,所以曲线运动必定是一个变速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当力F 与速度V 的方向不共线时,速度的方向必定发生变化,物体将做曲线运动。 注意两点:第一,曲线运动中的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某时刻的速度方向不同。位移方向是由起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速度方向则是沿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第二,曲线运动中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一般不同。 3、 平抛运动: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所做的运动。 平抛运动的规律:(1)水平方向上是个匀速运动(2)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 位移公式:t x 0ν= ;2 2 1gt y = 速度公式:0v v x = ; gt v y = 合速度的大小为:22 y x v v v += ;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为:0 tan v v y = θ 1. 关于质点的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曲线运动肯定是一种变速运动 B .变速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 .曲线运动可以是速率不变的运动 D .曲线运动可以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某人骑自行车以4m/s 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行驶,天气预报报告当时是正北风,风速也是4m/s ,则骑车人感觉的风速方向和大小( ) A.西北风,风速4m/s B. 西北风,风速24 m/s C.东北风,风速4m/s D. 东北风,风速24 m/s 3、有一小船正在渡河,离对岸50m 时,已知在下游120m 处有一危险区。假设河水流速为5s m ,为了使小船不通过危险区而到达对岸,则小船自此时起相对静水速度至少为( ) A 、2.08s m B 、1.92s m C 、1.58s m D 、1.42s m 4. 在竖直上抛运动中, 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 ( ) A. 速度为零, 加速度也为零 B . 速度为零, 加速度不为零 C. 加速度为零, 有向下的速度 D. 有向下的速度和加速度 5.如图所示,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飞机上每隔1s 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地前四个铁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 ) 6、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 .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C .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D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7.一小球从某高处以初速度为v 0被水平抛出,落地时与水平地面夹角为45?,抛出点距地面的 高度为 ( ) A .g v 20 B .g v 202 C .g v 220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整理、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内涵,能灵活地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系统化。 2.在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沟通立体图形体积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揭示课题一 1、谈话揭示课题。 师:昨天我们对立体图形的认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今天我们来走入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整理与复习。(板书: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整理与复习) 2、看到课题,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去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意义、计算方法)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 (1)提问: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你能举例说明吗? (2)提问:什么是立体图形的体积?你能举例说明吗? (3)教师小结: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就是指一个立体图形所有的面的面积总和,立体图形的体积就是指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 2、小组合作,系统整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1)独立整理。 刚才我们已经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进行了整理。下面,请同学们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对立体图形的计算方法进行整理。 (2)整理好的同学请在小组中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整理的? 3、汇报展示,交流评价 哪一个同学自愿上讲台展示、汇报你的整理情况。其余的同学要注意认真地看,仔细地听,待会对他整理情况说说你的看法或者有什么好的建议。(注意计算公式与学生的评价) 4、归纳总结,升华提高 (1)公式推导。 刚才,我们已经对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整理。那么,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请同学们选择1-2种自己喜欢的图形,自己说一说。(2)反馈:谁自愿来说一说自己喜欢图形表面积或者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用课件演示每种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还有没有不同的? (3)教师小结:从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从而解决新问题,这种转化的方法、转化的思想,是我们数学学习中一种很常见、很重要的方法。(4)整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①同学们。我们已经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进行了整理,并且也知道了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那么,这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体积计算公式之间又有什么内在联系?对照自己整理的公式,想一想,然后把你想的法说给同桌听听。 ②反馈学生交流情况,明确其内在联系: a、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公式的内在联系:长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都可以用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 b、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内在联系: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了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也就是说正方体、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都是在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等体积等高的圆柱体的底面积是圆锥的,等体积等底的圆柱体的高是圆锥的。

【精品】高一物理必修二实验总结和练习

必修二实验复习与相应练习题 实验一:研究平抛运动 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木板、白纸(可先画上坐标格)、图钉、铅垂线、直尺、三角板、铅笔等。 1实验步骤 ①安装调整斜槽: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板上,在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并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②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的铅垂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且靠近,固定好木板; ③确定坐标轴: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O即为坐标原点,再利用铅垂线在纸上画出通过O点的竖直线,即y轴 ④确定小球释放点:选择一个小球在斜槽上合适的位置由静止释放,使小球运动轨迹大致经过白纸的右下角; ⑤描绘运动轨迹:把笔尖放在小球可能经过的位置上,如果小球运动中碰到笔尖,用铅笔在该位置画上一点,用同样的方法,从同一位置释放小球,在小球运动路线上描下若干点. 2注意事项 1、应保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钉有坐标纸的木板竖直,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坐标纸但不接触; 2、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无初速度滚下,在斜槽上释放小球的高度应适当,使小球以合适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其轨迹在坐标纸的左上角到右下角间分布,从而减小测量误差; 3、坐标原点(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 问题一:已知远点求速度

t x v t v x g y t gt y = ?==?=002221 问题二不知原点求初速度 T x T x v gT y y 2 10212= ==- 实验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一实验器材:木板、小车、橡皮筋(若干)、打点 计时器、电源、纸带、钉子2枚 二实验步骤: 1、按图装好实验器材,把木板稍微倾斜,平衡阻力 先用一条橡皮筋做实验,把橡皮筋拉长到一定的位置,理好纸带,接通电源,释放小车。 3换用纸带,改用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实验,保持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长的长度相同。 4由纸带算出小车获得的速度,把小车第一次获得的功记为w ,第二次,第三次。。。记为2w ,3w

图形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大全

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的周长=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 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 b 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 S=ah =absinα 菱形 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 S=(a b)h/2 =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 α-圆心角的度数 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

各种图形体积计算公式-1-

各种图形体积计算公式-1-

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 式汇总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 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

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五六章测试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模块检测 物理试题(A)2013-5-14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 1.首先精确测量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A.第谷 B .牛顿C.开普勒D.卡文迪许 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速度B.速率C.加速度D.合外力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新提包回家的情景,小新对提包的拉力没有做功的是() 4.关于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星和木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三次方与周期平方的比值相同 B.围绕地球运动的所有同步卫星处于同一轨道 C.我国“神舟七号”的载人返回舱要返回地球就必须在原轨道上加速 D.我国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围绕地球运行时的速度大于11.2km/s 5.质量为m的汽车,以速率v通过半径为 r 的凹形桥,在桥面最低点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小是() A.mg B. r mv2 C. r mv mg 2 -D. r mv mg 2 + 6.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 A∶T B=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A.R A∶R B=4∶1,v A∶v B=1∶2 B.R A∶R B =4∶1,v A∶v B =2∶1 C.R A∶R B =1∶4,v A∶v B =1∶2D.R A∶R B =1∶4,v A∶v B =2∶1 7.把甲物体从2h高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L;把乙物体从h高处以速度2 v0水平抛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s。则L与s的关系为 ( ) A.L=s/2 B.L=2s C.L=s 2 1 D.L=s2 8.有两颗行星A、B,在两个行星表面附近各有一颗卫星,如果这两颗卫星运动的周期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星A、B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它们的半径之比 B.两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 C.行星A、B的质量和半径一定相等 D.行星A、B的密度一定相等 9. 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 ( ) A.小球在最高点时所受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 C.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过最高点的速率是gL D.小球在圆周最低点时拉力一定大于重力 10.某人用手将2kg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3m/s(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小学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公式总结

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X 长方形面积=长乂宽正方形的周长二边长X 4 周长用字母 C 表示,面积用S 表示)2 长=周长* 2—宽 长=面积*宽 边长=周长* 4 宽=周长* 2—长 宽二面积十长面 积=边长X边长 三角形面积S=底X高* 2=ah*2 h=2S*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底X高=ah h=S* a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邻边之和X 2 梯形的面积公式S=(上底+下底)X高* 2= (a+ b)a+ b = 2S* h a= 2S* h —b b = 2S* h —a a=2S* h a=S* h h* 2 h= 2S*( a+ b) 圆的周长公式= 圆 的面积公式= 扇形 的面积公式= 扇形 的弧长公式= 半圆 的周长公式= 时间、长度、重量、面积、体积、容积单位 时间单位: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率是1000,其他任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都是 mm (除了千米和米的进 10)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除了公 顷和平方米的进率是10000,其他任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0)重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 (任意相邻两个重量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任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 间的进率都是1000) 容积单位:升L、毫升ml (进率是1000) 立体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公式 长方体棱长和= 长方体表面积= 长方体体积= 正方体棱长和= 正方体表面积= 正方体体积= 圆柱体侧面积= 圆柱体体积= 圆 锥体积= 圆柱体表面积=

高一物理必修二经典例题带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2复习 第一章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不断变化,所以曲线运动必定是一个变速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当力F 与速度V 的方向不共线时,速度的方向必定发生变化,物体将做曲线运动。 注意两点:第一,曲线运动中的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某时刻的速度方向不同。位移方向是由起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速度方向则是沿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第二,曲线运动中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一般不同。 3、 平抛运动: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所做的运动。 平抛运动的规律:(1)水平方向上是个匀速运动(2)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 位移公式:t x 0ν= ;221gt y = 速度公式:0v v x = ; gt v y = 合速度的大小为:22y x v v v += ;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为:0tan v v y =θ - 1. 关于质点的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曲线运动肯定是一种变速运动 B .变速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 .曲线运动可以是速率不变的运动 D .曲线运动可以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某人骑自行车以4m/s 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行驶,天气预报报告当时是正北风,风速也是4m/s ,则骑车人感觉的风速方向和大小( ) A.西北风,风速4m/s B. 西北风,风速24 m/s C.东北风,风速4m/s D. 东北风,风速24 m/s 3、有一小船正在渡河,离对岸50m 时,已知在下游120m 处有一危险区。假设河水流速为5s m ,为了使小船不通过危险区而到达对岸,则小船自此时起相对静水速度至少为( ) A 、s m B 、1.92s m C 、s m D 、s m 4. 在竖直上抛运动中, 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 ( ) A. 速度为零, 加速度也为零 B . 速度为零, 加速度不为零 ) C. 加速度为零, 有向下的速度 D. 有向下的速度和加速度 5.如图所示,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飞机上每隔1s 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地前四个铁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 ) 6、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 .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作者:————————————————————————————————日期: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适用学科小学数学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适用区域课时时长(分钟)60 知识点1、长方体及正方体的表面积算算公式; 2、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基本练习帮助学生回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理解(长方体)长、宽、高;(正方体)棱长;(圆柱)底面半径、直 径、周长与各立体图形侧面积、表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经验,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基本练习帮助学生回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长、宽、高;(正方体)棱长;(圆柱)底面半径、直径、周长与各立体图形侧面积、表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6、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7、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2或S=π(错误!未定义书签。)2 8、环形的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S=πR2—πr2或S=π(R2—r2) 二、知识讲解

三、例题精析 【例题: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a 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答案】正方体的表面积=a ×a ×6=6a2 【解析】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例题:2】用8个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拼成一个较大正方体,如果拿去一个小 方块(如图),它的表面积与拼成的较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比较( ) 图 形 图 例 特 征 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 1、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每个面是长方形,也可能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 2、有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3、8个顶点,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和高。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 1、6个面,每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2、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8个顶点;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 ×6 圆柱体 3个面,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侧面是一个曲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的高有无数条,且都相等。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 侧面积+底面积×2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

2017-2018春季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小题,共40分): 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水平位移一定越大 B .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C .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D .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飞得一定越远 2、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 .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C .任意两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D .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3、物体在平抛运动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下列哪些量是相等的( ) A .速度的增量 B .加速度 C .位移 D .平均速率 4、如下图所示,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v y (取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5、一辆以速度v 向前行驶的火车中,有一旅客在车厢旁把一石块自手中轻轻释放,下面关于石块运动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 A .石块释放后,火车仍作匀速直线运动,车上旅客认为石块作自由落体运动,路边的人认为石块作平抛运动 B .石块释放后,火车立即以加速度a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车上的旅客认为石块向后下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2 2 g a C .石块释放后,火车立即以加速度a 作匀加速运动,车上旅客认为石块作后下方的曲线运动 D .石块释放后,不管火车作什么运动,路边的人认为石块作向前的平抛运动 6、一个物体从某一确定高度以v 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 t ,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 A B C D

立体图形的知识点整理

立体图形的知识点整理 一、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二、圆柱的特征:一个侧面、两个底面、无数条高。 三、圆锥的特征:一个侧面、一个底面、一个顶点、一条高。 四、表面积: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叫做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五、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六、圆柱和圆锥三种关系: ①等底等高:体积1︰3 ②等底等体积:高1︰3 ③等高等体积:底面积1︰3 七、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①圆锥体积是圆柱的1/3, ②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 ③圆锥体积比圆柱少2/3, ④圆柱体积比圆锥多2倍。 八、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锥1、差2、柱3、和4。 九、立体图形公式推导: 【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的各部分与圆柱有何关系?(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①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般得到一个长方形。 ②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③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④圆柱的侧面展开后还可能得到一个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2】我们在学习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时,是把圆柱转化成以前学过的一种立体图形(近似的)进行推导的,请你说出这种立体图形的名称以及它与圆柱体有关部分之间的关系? ①把圆柱分成若干等份,切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②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③因为: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3】请画图说明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①找来等底等高的空圆锥和空圆柱各一只。

4.-立体图形的体积、表面积、侧面积-几何重心与转动惯量计算公式

§4立体图形的体积、表面积、侧面积 几何重心与转动惯量计算公式 一、立体图形的体积、表面积、侧面积、几何重心与转动惯量计算公式 图形体积V、表面积S、侧面积M、几何 重心G与转动惯量*J a为棱长,d为对角线 a,b,h分别为长,宽,高,d为对角线体积3a V= 表面积2 6a S= 侧面积2 4a M= 对角线a d3 = 重心G在对角线交点上 2 a GQ= 体积abh V= 表面积) (2bh ah ab S+ + = 侧面积) ( 2b a h M+ = 对角线2 2 2h b a d+ + = 重心G在对角线交点上 2 h GQ= 转动惯量 取长方体中心为坐标原点,坐标 轴分别平行三个棱边 m h b J x ) ( 12 1 2 2+ = m h a J y ) ( 12 1 2 2+ = m b a J z ) ( 12 1 2 2+ = m h b a J o ) ( 12 1 2 2 2+ + = (当h b a= =时,即为正方体的情况) *表中m为物体的质量,物体都为匀质.一般物体的转动惯量计算公式见第六章,§3,五.

图形体积V、表面积S、侧面积M、几何重 心G与转动惯量J a,b,c为边长,h为高 a为底边长,h为高,d为对角线 n为棱数,a为底边长,h为高,g为斜高体积Fh V= 表面积M F S+ =2 侧面积h c b a M) (+ + = 式中F为底面积 重心 2 h GQ= (P、Q分别为上下底重心) 转动惯量 对于正三棱柱(a=b=c)取G为坐标原点,z轴与棱平行 m a h a J z12 48 32 4= = 体积h a h a V2 25981 .2 2 3 3 ≈ = 表面积 ah a ah a S6 1962 .5 6 3 32 2+ ≈ + = 侧面积ah M6 = 对角线2 24a h d+ = 重心 2 h GQ= (P、Q分别为上下底重心) 转动惯量 取G为坐标原点,z轴与棱平行 m a h a J z12 5 8 3 52 4= = 体积Fh V 3 1 = 表面积F M S+ = 侧面积ag n nF M 2 '= = 式中F为底面积,'F为一侧三角形面积

高中物理必修1必修2综合测试题(整合基础)

tan mg k θtan 2 mg k θ 2tan 2 mg k θ 2tan mg k θ 高中物理必修1必修2综合测试题 1.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受合力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只有合力发生变化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发生变化 C .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一定不为零 D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变且不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变化 2.两质点甲与乙,同时由同一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4s 末甲、乙将会相遇 B .在第2s 末甲、乙将会相遇 C .在2s 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D .在第2s 末甲、乙相距最近 3.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 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 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从A 下降到B 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小。 B .物体从B 点上升到A 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大。 C .物体在B 点时,所受合力 为零。 D .物体从A 下降到B ,以及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4. 如图 1 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 P 、Q 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 P 悬于空中,Q 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 Q 时, P 、Q 仍静止不动,则( ) A. 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 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 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 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5.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其轨道半径越大,则它运行的( ) A .速度越小,周期越小 B .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C .速度越大,周期越小 D .速度越大,周期越大 6. 如图3所示,倾角为30°,重为80 N 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一根弹性轻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体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 N 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斜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 B .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为80 N C .球对弹性轻杆的作用力为2 N ,方向竖直向下 D .弹性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2 N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7.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叠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 l =7N 和F 2=4N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B 对A 的摩擦力为f 1,地面对B 的摩擦力为f 2,则( ) A .f 1=11N ,f 2=11N B .f 1=11N ,f 2=3N C .f 1=0,f 2=3N D .f 1=0,f 2=11N 8. 如图所示,A 、B 两球完全相同,质量均为 m ,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 点,两球之间连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静止不动时,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了 ( ) A. B. C. D. 9.如图所示,小球从距水平地面高为H 的A 点自由下落,到达地面上B 点后又陷入泥土中h 深处,到达C 点停止运动。若 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则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小球从A 到 B 的过程中动能的增量,大于小球从B 到 C 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B .小球从B 到C 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小球从A 到B 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 C .小球从B 到C 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小球从A 到B 过程与从B 到C 过程中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之和 D .小球从B 到C 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小球从A 到B 过程中小球所增加的动能 10.如图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壁AC 和木板BC 之间,不计摩擦,设球对墙壁的压力大小为F 1,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F 2,现将木板BC 缓慢.. 转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 ) A .F 1、F 2都增大 B .F 1增加、F 2减小 C .F 1减小、F 2增加 D .F 1、F 2都减小 1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下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1、2、3、4、 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 )。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对应时刻小车的速度大小v 4=________m /s ,小车的加速度 大小a =________m /s 2 。 12.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 、B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r A ∶r B =1∶3,则它们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 A ∶v B = ,向心加速度 C A B h C B A H

高一物理必修2实验专题(附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2实验专题复习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了下图所示的一段轨迹ABC.已知物体是由原点O水平抛 出的,C点的坐标为(60,45),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___m/s,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的大小为v B=___________m/s.(取g=10 m/s2) v 2.一个学生在做平抛运动的实验时只描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任取水平 距离Δx相等的三点a、b、c,量得Δx=0.10 m,又量得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0.10 m,h2=0.20 m,取g=10 m/s2,利用这些数据可以求出: (1)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_m/s; (2)物体经过点b时的竖直速度为____________m/s. 3.某同学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在白纸片上只画出了表示竖直向下方向的y轴和平抛物体运动轨 迹的后一部分,而且漏标了抛出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这位同学希望据此图能测出物体的初速度, 请你给他出出主意: (1)简要说明据此图测定该物体初速度的方法____________. (2)需要增加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 (3)用测量出的物理量表示测量的结果:v0=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有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 长L=1.25 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 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为__________(取g=9.8 m/s2),小球在b点的 速度为__________. 5.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 (1)为使小球水平抛出,必须调整斜槽,使其末端的切线成水平方向,检查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必须及时记录在白纸上,然后从这一点画水平线和竖直线作为x轴和 y轴,竖直线是用___________来确定的. (3)验证实验得到的轨迹是否准确的一般方法是:在水平方向从起点处取两段连续相等的位 移与曲线交于两点,作水平线交于y轴,两段y辆位移之比为___________. (4)某同学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他在安装实验装置和其余操作时准确无误,只有一处失误,即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同学在轨迹上任取一点M,测得坐标为(x,y),则初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真实值为___________.

小学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公式总结

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周长用字母C表示,面积用S表示) 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长方形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边长=周长÷4 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面积S=底×高÷2=ah÷2 h=2S÷a a=2S÷h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底×高=ah h=S÷a a=S÷h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邻边之和×2 - 梯形的面积公式S=(上底+下底)×高÷2=(a+b)h÷2 a+b=2S÷h a=2S÷h-b b=2S÷h-a h=2S÷(a+b) 圆的周长公式= 圆的面积公式= 扇形的面积公式= 扇形的弧长公式= 半圆的周长公式= 【 时间、长度、重量、面积、体积、容积单位 时间单位: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除了千米和米的进率是1000,其他任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都是10)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除了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是10000,其他任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 重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任意相邻两个重量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任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容积单位:升L、毫升ml(进率是1000) 立体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公式 长方体棱长和=长方体体积= [ 长方体表面积= 正方体棱长和=正方体体积= 正方体表面积=

圆柱体侧面积=圆柱体表面积=圆柱体体积= 圆锥体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