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好)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好)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好)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好)

一、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要求

1.初、高中阶段区域地理学习要求的差异

初中阶段对区域地理的学习,主要定位于“认识区域”——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即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区域进行科学的认识:

(1)地理位置,包括数理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2)自然条件,包括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生态环境状况等;

(3)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分布状况;

(4)历史文化,主要指区域的历史文化传承、文化景观、地方风情等;

(5)产业分布,主要是农业、工业及商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分布状况;

(6)城市交通,主要是城市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状况,以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等。

高中阶段的区域地理学习,在层次上有了提高和深化,在“认识区域”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典型区域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重点应侧重于三个方面:

(1)区域现状分析,区域的空间结构、性质和地位;如区域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

值、城市化水平、对外贸易和环境生态状况等。

(2)典型区域剖析;自然地理区域,如地形区、流域和生态区等,人文地理区域,如农业区域、工

业区域、城市区域、交通运输枢纽区域和旅游区域等。

(3)不同区域比较,从地理位置条件、自然资源、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空间布局以及对外联系等

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2.高考考查目标要求

《高考考试说明(大纲)·地理》中,均规定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具体考核范围,虽然内容详略要求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有“了解区域特征是复习、探究地理问题的基础”这一共识。3. 高考试题中区域类试题的考查方向

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地理能力要求的主导方向。

高考区域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局部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的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一般来说,试题大多遵循以下设计思路:

展示区域经纬网地图→进行区位空间定位→判断重要地理事物名称;

提供区域地图或统计资料→分析区域地理特征→阐述地理规律→剖析地理成因;

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分析评价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二、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学习区域地理,需要建立起准确的空间概念,形成科学的地图映象,从而能够正确描述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究地理问题。根据区域地理的学习目标和考核要求,从总体上看,区域地理的学习应力求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1.运用地图,建立空间概念,学会空间定位

区域空间定位的一般方法如下:①从形状轮廓特点进行直觉推测;②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加以准确定位;③利用地理事物(地形、河流、地名及资源分布等)加以辅助判断和验证。

例如,图1是亚洲两个国家略图,如何进行正确的空间判断

呢?首先要看轮廓特征,但由于这两个国家面积较小,在平时

的学习中很少会关注它们的轮廓特征,其第一印象几乎是一

片空白。因此,对其空间识别只能靠经纬度和海陆位置这

一重要信息加以确认:甲位于北纬34°,东经36°,西

面临海,可确认是亚洲最西面,濒临地中海的一个国家

(黎巴嫩);乙位于北纬29°,东经48°,东面临海,可

确认是位于波斯湾的一个国家(科威特)。然后根据图中

等高线信息进行辅助验证;甲国地势在200米以上,有1000米~2000米的山地分布,应位于地中海沿岸;乙国

地形以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主。

为了熟练地进行空间定位,在平时的学习中需要关注

以下两个方面:

⑴构建世界和中国的“心理地图”。对于世界心理地图的构建,首先应选取10条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以及120°E)进行宏观空间分割,并识记这些经纬线穿越的主要大洲、国家、地形区、河流及气候类型区等。

对于中国心理地图的构建,首先应以四至点和4条经纬线(23°26’N、40°N、120°E、90°E)进行宏观空间定位,然后再进一步以7线和1l点进行小区域空间识记。(见图2)。

(2)加强对重要国家、特征区域和重要地理事物的心理记忆。如世界重要国家、重要海峡、重要河流的河口位置及轮廓特征等。(见图三)2.运用综合的方法,归纳区域特征

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可以从地形特

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等方面

认识;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人口特

征、文化特征、经济特征、城市特征等方面

认识;也可以将上述几方面综合起来认识,

或是在综合的基础上认识区域最突出的特征。

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故需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

整体方面来认识。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主导因素。

如对日本主要地理特征的归纳,可抓住“岛国”这一主要地理特征,由此进行相关地理特征的综合归纳,见图4(下图)。

又如,对于新疆地区而言,“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和内陆“干旱”的气候特征,决定了区域

内风化、风蚀作用强烈,荒漠地貌广布;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流少且径流量小,多为内流河;湖泊多为咸水湖;生物量少,土壤发育不良,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等。独特的自然环境又造就了特定的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山地牧场、畜产品加工工业、“坎儿井”及聚落点线状分布等。

3.运用分析的方法,理解特征的成因

区域地理的学习还应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入手,理解区域特征的形成原因。由于组成某区域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及生物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图5)。因此,在综合分析区域特征时,不能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行简单的罗列,而是要运用系统地理的基本原理来重新梳理知识内容,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理解自然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如气候特点成因、地貌特点成因、水文特征成因、土壤及生物与自然带分布原因、主要自然灾害的时空变化及成因等。例如,对西欧区域特征的分析为:特殊的地理(纬度、海陆)位置→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终年温和多雨)→降水有余而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肉畜牧业发达。

又如,对我国的西南地区地理特征的分析,见图6。

4.运用比较的方法,把握区域差异

在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时,必须运用比较的方法。因为只有在比较中,才能从一般特征中抽象出特殊的、本质的特征。同样,也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揭示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比较相同点或类似的地方,可以加深对地理规律性的认识;比较不同点,可以认识区域的独特性,加深对“因地制宜”观念的理解。比较的方法是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对照、比较和分析,找出他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区域地理特征。一般多采取列表法,如表1所示。

主要地形区冬季气温年降水量温度带干湿区植被耕地性质秦淮以北

秦淮以南

运用比较的方法,首先,要考虑比较标准的确认----根据比较“主题”的需要选定合适的比较要素。其次,选择比较的方法----“横比”或“纵比”,横向比较大多适用于比较区域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纵向比较多用于同一地理区域不同阶段的变化分析。

如对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比较分析,可选择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和工业增加值(亿元)等标准进行横向比较(见表2),表中数据说明了现阶段我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发展差异。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率先取得了突破性的大发展,并加大了沿海与内地之间的经济梯度。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六省崛起等一系列战略的相继实施,全国生产力布局逐渐趋向于相对均衡,但国内的经济差异还是相当大的。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倘若以东部地区为100%的话,西部地区为37.9%,东北地区为71.5%,

中部地区为44.8%。

表2 2004年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社会经济统计

地区

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

产总值(元)

工业增加值

(亿元) 万人占全国的%亿元占全国的%

西部地区37 127 28.7 27585.17 16.9 7430 7104.7

东北地区10 797 8.3 15133.86 9.3 14017 4869.6

中部地区36 511 28.2 32088.30 19.7 8789 8138.3

东部地区45 034 34.8 88333.10 54.1 19615 34695.4

5.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区域人类活动

区域地理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区域特征,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因此,在特定的区域环境中分析评价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或反思人类的行为,有利于人类寻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

实施区域评价,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尤其需要客观、科学地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从更高的视角、更加合理和更加全面的角度,科学审视和综合评价一个区域的条件、现状和发展。

实施区域人类活动的评价需要考虑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特征两个方面,从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入手,分析得出区域发展优势条件(优势资源)和限制性因素;从区域人类活动特征入手,分析得出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反思人类活动是否合理),从中寻找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图7)。

区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往往具有“二重性”----利弊共存,对区域人类活动的认识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人深、逐步提高的过程,对区域的综合评价也影响到人们的决策过程。比如,在洞庭湖区,过去是围湖造田,如今是退田还湖。过去是把“北大荒”开垦为“北大仓”,如今是把一部分地势低洼的农田转变为生态湿地。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结构图

中国地理知识纲要 (结合地图册及教材配套使用) 一中国地理概况 1-位置范围和行政区划 位置:半球、温度带、纬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范围:四至(东南西北),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相邻地理单位:陆上邻国(14),海上邻国(6),邻海(4个),岛屿。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制度(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省会、轮廓。省区之最。2-人口分布和民族特征 人口: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人口问题(详见必修二)。 民族: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风俗习惯。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二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中国地形地势总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主演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概况和特征。 主要山脉:走向,位置,意义。 地形特征对我国的影响:对气候、对河流、、、 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分布地区及成因。 地形地势答题模板:地形:以**为主;地势:**高**低;地貌特点。 2-气候 中国气候总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气温特点:夏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夏季风) 冬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冬季风) 中国降水特点: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南北方差异、中国降水量图解读。 中国温度带:主要温度带——分布地区、农业生产特色。 中国干湿区:划分依据、分布地区。 中国雨带:移动规律、移动原因。 主要气象灾害:分类、多发季节、成因、分布特点。 气候特征答题模板: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温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小。 3-河流湖泊 基本概念:内外流河、区,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内外流区分界线。

八年级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 案湘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上台阐述,培养学生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和阐述本质规律的能力主。 (4)通过读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 教学过程:

引入 中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余千米,涵盖了从沿海到内陆、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中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让我们来认识祖国各地的面貌,畅游神州大好的河山吧! 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有着明显的差异。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月平均气温 <0℃ >0℃ 河流封冻状况 封冻 不封冻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植被类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耕地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经济林木 苹果、柿、枣 柑橘、茶叶、油桐 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2、阅读P3秦岭和淮河的阅读材料 3、活动 (1)读图5—1,完成下列任务。 找出秦岭和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

英国,法国,德国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英国 (p117) 一、位置及领土组成 1、海陆位置: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的西部,是西欧的一个岛国 东北临北海,南隔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与法国相望。 2、经纬度位置:50°N~60°N 5°W~0° 3、领土组成:全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大不列颠岛(包括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 北爱尔兰岛及设得兰群岛等组成。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及特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原为主、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中部有奔宁山脉。 2、主要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3、主要河流:泰晤士河 4、资源及分布:煤、铁:奔宁山脉 石油:北海 三、经济特征 1、农业 奔宁山区及以西地区:乳畜业发达 --迎风坡降水多,日照少,气候凉爽,有利于牧草生长。 东南部:小麦、甜菜产区 --背风坡降水少,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工业:世界上资本主义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老工业区依托:煤铁、殖民掠夺 分布:英格兰中部 新工业区影响因素:新原料产地、环境、技术 分布:伦敦周围、英格兰中部 苏格兰中部(电子) 北海沿岸(阿伯丁) 四、主要城市 A、伦敦:是英国最大城市、港口和综合性工业中心,也是国际的金融中心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两岸。泰晤士河河口宽阔,涨潮时,海轮可抵达伦敦市内。 B、阿伯丁、伯明翰、曼彻斯特等 英国法国 首都伦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纳河) 最大海港伦敦马赛(地中海岸) 主要工业区和工业中心苏格兰地区(电子)、 英格兰中部区、 伦敦、伯明翰( 钢铁)、 曼彻斯特(纺织)、 阿伯丁(石油) 巴黎盆地(最大的 综合性工业区)、 敦刻尔克、福斯 (钢铁) 在欧洲的经济地位是欧洲最大的石油出口 国;海运发达。 工业占绝对优势 农业产值和谷物产 量仅次于俄罗斯, 是欧洲最大的粮食 出口国。 主要特产葡萄酒 (香槟、白兰地)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概况测试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 组 一、选择题 迹多, 在一个热门帖吧中,点击率和跟帖数非常高的一个帖子是这样的:“湖南人说他名 胜古 北京人就笑了;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甲人”就笑了;“甲人”说他民族多,“乙人”就笑了;“乙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 笑 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台湾人说陈水扁想独立,全国人民都 : 了。”读下图回答下列各 题 1.“甲人”笑了,甲指的省级行政单 位是( ) A. a B.b C. c D. d 2.“乙人”笑了,乙指的省级行政单 位是( ) A. a B.b C. c D. d “黑河一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 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 。 题 密度的对比线。据此完成下列各 3.从1953 年到2010 年期间() A. 东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B. 西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C. 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 D. 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慢于东南半壁 4.历经80 多年,胡焕庸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有( ) ①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没变②城市主要位于东南半壁的格局没变③人口分布重心逐渐 由东南向西北移动④西北半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东南半壁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5.下列措施有助于破解胡焕庸线的是( ) A. 西部地区大力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推进城市化进程 B. 西部地区加大自然保护区面积,区域发展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 C. 将污染严重的工业逐步由西部地区迁入到东部地区 D. 鼓励西部地区通过提高自然增长率来实现人口增加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四省中,地处内陆且不与邻国接壤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四省中,春分日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练习题)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对应不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平原、高原、山地B南方地区——平原、高原、丘陵、盆地 C西北地区——山地、丘陵D青藏地区——高原、山地 3.北方地区中,各地共同的自然特征是() A均在地势第三阶梯上B河流均有较大的含沙量 C农作物均为一年两熟D1月份平均气温均在0摄氏度以下 4.下列描述中,表示北方地区的是() A四季有花常见雨B旱地麦浪泛金黄C大漠黄沙驼铃响D青稞美酒锅庄舞 5.黄河干流流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1)北方地方(2)南方地区(3)西北地区(4)青藏地区 A(1)(3)B(1)(3)(4)C(2)(3)D(2)(3)(4) 6.某中学初一(3)最近转来了一位新同学,他说他们那寒假长达40天,滑雪是他喜爱的运动。他可能来自() A杭州B深圳C哈尔滨D珠海 7.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B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8.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 A阴山——黄河—线B巫山——长江一线C南岭——珠江一线D秦岭——淮河一线 9.四川盆地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10.我国耕地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其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存在差异B耕作制度存在差异C光热条件存在差异D降水量存在差异 11.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限的主导因素是() A季风B气候C海拔D气压带和风带 6.我国划分的四大地理区域是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B.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 C.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南地区 D.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7.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藏地区海拔最高,气候严寒,冰川广布

大洋洲 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大洋洲 一、位置与范围 1、位置(在世界七大洲中,大洋洲面积最小)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10°S—40°S,属热带与亚热带; 110oE-180-130oW赤道穿过该区,跨南北半球; 160°E穿过该区,跨东西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也穿过该区。 (2)海陆位置:介于亚洲与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3)交通位置: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 所需淡水、燃料与食物供应站,又就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 在交通与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范围:一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四大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新几内亚岛 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群岛 岛屿众多,有1万多个,多火山岛(夏威夷群岛)与珊瑚岛。包括14个国家 澳大利亚-堪培拉: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发达国家 汤加-努库阿络法:世界最早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萨摩亚- 阿皮亚:世界最后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基里巴斯-塔拉瓦:世界唯一横跨赤道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国家 新西兰- 惠灵顿:农牧业、旅游业发达,发达国家 二、澳大利亚 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与塔斯马尼亚等 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 英裔为主,讲英语。 1、地形地势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地势最低处就是北艾尔湖。 西部:低矮高原,面积广(占一半),多沙漠 自流井盐度高,不宜灌溉,一般可作牲畜饮水。

2、气候、自然景观呈半环状 一、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①位于来自太平洋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②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二、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为何却沙漠气候广布? ①副高控制地区广; ②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③东部大分水岭阻挡海洋气流深入内陆 气候分析 ①北部夏季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多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东北部常年吹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并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沿海一带,还受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最南端与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西部沿海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与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的控制,加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因而干燥少雨。 ④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⑤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形成干燥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 3、古老而独特动物:袋鼠、鸸鹋、鸭嘴兽 成因:与大陆长期分离,缺少大型食肉类动物(天敌),动物演化缓慢 4、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部与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 原因:东南沿海气候温与湿润、宜人;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内陆与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5、经济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有现代化的农牧业与工矿业 (1)农业:二战前以出口小麦与羊毛世界著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与西南部 混合农业的优点: ①农场就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 ②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 羊活动交替进行 ③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对市场的适应性 混合农业特点:主要就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 高,主要出口到英国 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 不利: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 措施:政府实施东水西调促进农业发展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第 1 课时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1、我国有哪些不同的地理区域? 2、我国可划分哪四大地理区域? 3、尝试划分不同的地理区域。 重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界限。 (二)导入新课: 寒假期间哪些同学去过别的地方,从地理的角度按照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两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其他同学总结他去的地方与自己的家乡有何不同? 通过第一个活动设计,学生的兴趣高涨,顺理成章就引入《中国地理差异》的教学,既然存在差异,自然就会划分出一个个的区域,请你回忆上学期学习过的区域划分,列出来说一说: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五带、地形区、工业区、温度带、干湿地区等的划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三)自学指导(出示投影) 请大家认真自读课本P2-3,思考下列问题,约10分钟后同桌或前后桌学生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比谁自学能力强,自学效率高。 1.请你用简短的文字描述你的家乡所在的地理区域。 (在长江中游南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鱼米之乡”的美称。) 2.读P3图5.2:说明划分区域的理由? 山区——海拔在500米以上,颜色、等高线密;——林区。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平坦。——农耕区(农作物分布)。 3.读P4图5.4:说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界限。 四大区域的名称位置范围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 以北,东临黄、渤海季风区的北部,一月00C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以南,以东, 东南部临、海季风区的部,一月等温线,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 山—阿尔金山以北非季风区,西北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 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课堂活动 1.读P5图5.5:请你说出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它与四大地理区域的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说明

《我国四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容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地理区域部分的衔接点。本节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岭—淮河线,四理区域。根据《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本节容要求第一知道“岭-淮河”的位置,通过“比较”活动认识岭南北两侧的自然差异,理解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第二明确“四理区域”各区的围和划分依据,通过“比较”活动揭示各个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 本节的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对区域差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程度,理解区域划分的作用,掌握区域划分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比较的方式了解我国的宏观区域差异。可从生活实例出发,认识区域划分的方法,并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地理学习能力:七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半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习惯,已基本掌握了地理读图、看图的方法,具有一定绘图能力,能通过自主探究初步完成老师的问题;但学生整体的分析、归纳能力,仍然较弱,比较依赖老师或优生分析解答。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他们思考、分析、归纳。通过“提问—探究—小结”来完成学习任务。目前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能力,析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自主探究完成老师的问题,为学习本节课提供了能力基础。 2、知识水平: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对我国的自然环境情况,行政区域划分,经济概况,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学好我国四理区域的划分,奠定了知识基础。 3心理特性:七年级学生兴趣较浓,求知欲较强,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意识较强,喜欢表现自己,集体荣誉感强,部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本课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岭、淮河一线,说明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围及划分原因以及地理差异; 能力目标:能够读图查找地理界线,通过读图讨论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点。 情感目标:让学生关注家乡所在地区的区域特征,找出与相邻地区的差异。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四理区域的位置、围及划分原因。 难点:四理区域的差异。 五、教学策略: 指导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和主动探究。基于本节课空间分布思维的特点和学生本身对四理区域的自然景观等没有基本的认识,故主要运用powerpoint课件,结合导学案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集图片、图表于一身,变抽象为形象。教学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法、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绘制简易“中国四理区域图”,准备地区景观图片,导学案。 (2)学生准备:七年级下册课本、地图册、彩笔。 七、教学过程: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练习题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 2.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在图上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3.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地理差异。 2.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温度带)的分界线。 (3)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年等降水量线。 (4)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等温线,该线以北河流会结冰,以南则不会。(5)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气候和气候的分界线。 (6)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地区和地区的分界线。 (7)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和(植被)分界线。(8)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和(耕地类型)分界线。(9)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河流有无冰期的分界线。 注:秦岭为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而秦岭-淮河线

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和(河流)一致。 4.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mm等降水量线一致。 5.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第级与第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6.我国四大区域图完成以下问题 (1)用代表以下地理事物的字母填图。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其中跨经度最宽的地区是,气候最温暖湿润的。(填名称)(2)①是(山脉)②是(河流) 7.连线 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方地区 西藏自治区南方地区 北京西北地区 上海青藏地区 8.绘制四大地理区域简图

(完整版)日本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二、日本(oneP82、twoP104) 1、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我国东面的岛国,东临太平洋, 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 北滨鄂霍次克海。 经纬度注意:135°E和140°E35°N和40°N穿过(2)范围:其领土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四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3)地形:①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3/4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只在沿海一带才分布着狭小的平原。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为其最高峰 ②日本太平岩沿岸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神户、横滨是著名的海港。 ③日本多火山、地震,堪称“世界火山博物馆” 和“地震国”,富士山便是一座活火山。 (4)气候:日本位于温带,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类型。表现为海洋性的季风气候。 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5)资源:日本多山,森林资源丰富 降水多,山间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北海道渔场) 矿产资源贫乏,需从国外进口 石油:中东、东南亚 铁矿石:澳大利亚、印度、巴西 煤炭:中国、澳大利亚 棉花:中国、美国 木材:俄罗斯、巴西、东南亚、北美 2、经济特征 (1)工业(加工贸易型经济) 原因:对资源和市场的对外依赖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亚洲、西欧 日本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神户、横滨 日本工业发展条件分析 不利:①矿产资源缺乏,②国内市场狭小 有利条件:①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②较高的科技水平, ③以及岛国多深水良港等有利条件

主要工业部门:家用电器、电子、造船、汽车、机械、 化学、钢铁、纺织、电力 主要工业区有:京滨工业区(工业中心是东京和横滨) 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 阪神工业区(大阪和神户) 濑户内海沿岸、 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 (2)农业 ①海洋渔业发达:最大渔场为北海道渔场,日本的捕鱼量常 居世界首位。鱼产品是日本人习惯的肉食品。 ②种植业单产高:日本耕地面积少,地块小,多采用小型农业 机械,发展水利。实行集约化生产,科技 含量高,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 水稻是日本主要的粮食作物。 稻米、蔬菜、畜产为日本农业三大部门。 3、主要城市和贸易 ①日本首都东京,位于关东平原的南部,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也是日本海陆空交通的枢纽。 ②筑波为新兴的科学城。 ③京都和奈良为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 ④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神户和横滨是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4、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1)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为主 (2)服饰:和服与“洋”服并存 (3)建筑:和屋与“洋”房并存 5、发达的交通

高中生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 一、中国的疆域 (1)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疆域 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跨纬度近50度; 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 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跨经度60多度;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 优越性: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 (3)濒临的海洋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约300万Km2 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从鸭绿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仑河口(中越界河); 台湾岛、海地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000多个;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 (4)陆界和邻国 陆界:长2万千米; 东:朝鲜; 北:俄罗期、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东:韩国、日本; 东南:菲律宾; 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 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附1:我国邻国记忆 十五邻国陆上环,朝鲜俄国和蒙古,哈吉塔阿富汗, 印度尼不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 附2: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略) 附3:中国省级行政区歌诀 东北三省黑吉辽,最东最北纬度高;华北山西内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 华东六省上海市,三江鲁皖闽台岛;中南五省加一区,两湖两广南到; 西南三省一区市,川云贵藏添重庆;西北三省加二区,陕甘宁青新疆好. 三、我国的人口分布和民族 (1)基数大;增长快;总量大,人口超过13亿 (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东南多,西北少 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 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选择题 1、下列区域中,属于我国一级行政区域的是:() A、长春市 B、东北地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北方地区 2、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限突出的因素是:() A、气候因素 B、地形因素 C、行政因素 D、经济因素 3、我国四大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4、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限 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限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5、“早穿棉袄午穿纱”描述的地区位于:()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北京市位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景观位于:()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南方地区 D、东北地区 8、下列区域中,属于不同级别并且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城市、乡村、农田、森林 B、温带、热带、亚热带、寒带 C、省、市、县、乡 D、北方地区、东北地区、吉林省、华北地区 9、邮政编码的数字中,表示省级行政区的是:() A、第一、二位 B、第三、四位 C、第五、六位 D、第七、八位 10、北方地区的著名温带水果是:() A、香蕉 B、菠萝 C、柑橘 D、苹果 非选择题 一、连线题 请把下列地区与相应的民居连接起来: 北方地区四合院 南方地区竹楼 西北地区碉房 青藏地区蒙古包 二、探究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有哪些?其中在不同的区域之间界线都突出了哪些主导因素? 2、尝试说出秦岭与淮河的主要地理意义。 3、举例说明我国不同类型的区域以及划分这些区域的标准。 4、说明我国居民身份证数字编码的含义。 三、综合题: 1.根据我国地理区域划分,填出图中四个区域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2.①②两个区域的界线A其东段是________,西段是________。 3.联系所学过的农业地理知识回答: ①、②两个地区的农业类型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④两个地区内有哪些牧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C 2.A 3.D 4.A 5.C 6.A 7.A 8.C 9.A10.D 非选择题 一、 北方地区――四合院南方地区――竹楼西北地区――蒙古包青藏地区――碉房二、 略 三、 1.①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③西北地区④青藏地区 2.淮河秦岭 3.①为旱田②为水田 区域③内有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 区域④内有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

亚洲和东亚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一、亚洲 (一)亚洲的自然环境 1、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1)绝对位置:大致在10°S~80°N、30°E~180°之间,跨寒、 温、热三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2、世界第一大洲(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2)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洲 (3)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3、地形地势 (1)特点:地形复杂,中部山地、高原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 的3/4 ,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2)重要地形区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 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河流 (1)特点: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入海洋, 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河流: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沿80°E地形剖面图 5、气候

(1)特点: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着、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共9种) 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①纬度位置:跨寒、温、热三带,故亚洲既有温带气候,也有 热带、寒带气候。 ②海陆位置:靠近海洋能接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形成湿润气 候;内陆因距海较远,难以受到海洋上湿润气流的 影响,从而形成干旱气候。 ③地形因素:亚洲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很大,同一纬度地带海拔不同,气温、降 水均有差异。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区,有 高山气候,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气候呈现垂直地带性。 注意: 受纬度位置影响,日本北部、朝鲜、韩国北部及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日本南部、韩国南部及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日本为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气温年较差较小;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具有过渡性的特点;我国除沿海外,为大陆性季风气候,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年较差偏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较大。(二)亚洲的人文环境 1、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东亚、南亚和东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

欧洲西部-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欧洲西部 一、位置 1.经纬度位置:36oN-70oN(属于北温带),10oW-30oE 经过的经纬度:20°W(冰岛)、0°本初子午线、20°E 40°N、60°N、66°34′N等 2.海陆位置:北接北冰洋,西靠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二、范围: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和南欧(原苏联以外的欧洲部分) 北欧:冰岛、丹麦、芬兰、挪威、瑞典(5个) 西欧:英国、法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个) 中欧:德国、波兰、瑞士、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奥地利、 列支敦士登、(8个) 南欧: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摩纳哥、圣马力诺、 梵蒂冈、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希腊、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马耳他、 三、自然区域特征 1.海陆轮廓 (1)海岸线十分曲折(对比非洲) (2)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2.地形 (1)类型: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2)分布平原:波德平原(莱茵河以东)西欧平原(莱茵河以西)北海、波罗的海沿岸 山地: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喀尔巴阡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及勃朗峰(4810m):由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 (3)深受冰川作用影响千湖之国——芬兰,挪威西海岸的峡湾 平原呈波状起伏——波德平原,阿尔卑斯山脉两侧散布的湖泊 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 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 北部:受冰川作用,多峡湾、冰碛湖、海岸线曲折。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为典型。 南部:受冰川刨蚀,多U形谷、角峰、冰斗、冰碛湖,冰碛物的堆积形成波状丘陵。 以阿尔卑斯山地区最典型。 欧洲西部受冰川作用影响的实例: ①挪威西部沿海的峡湾②冰川作用为主的湖泊(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 ③平原呈波状起伏④阿尔卑斯山多角峰,宽谷 3.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比气候为主 南欧: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西欧: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地势低平,北大西洋暖流带来的暖湿空 气易进入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中欧:距离大西洋较远,受海洋的影响较弱,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部的三大半岛,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 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以常绿灌木丛林为主;也是 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柠檬、无花 果、葡萄和油橄榄。 4.河流及湖泊

大洋洲 区域地理知识总结归纳精华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大洋洲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在世界七大洲中,大洋洲面积最小)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10°S —40°S ,属热带和亚热带; 110oE -180-130oW 赤道穿过该区,跨南北半球; 160°E 穿过该区,跨东西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也穿过该区。 (2)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3)交通位置: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 2.万多个,多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和珊瑚岛。包括 14个国家 汤加-1. 2.①位于来自太平洋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②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二、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为何却沙漠气候广布? ①副高控制地区广; ②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③东部大分水岭阻挡海洋气流深入内陆 气候分析 ①北部夏季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多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东北部常年吹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并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沿海一带,还受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最南端和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西部沿海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的控制,加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因而干燥少雨。 ④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⑤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形成干燥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 3.古老而独特动物:袋鼠、鸸鹋、鸭嘴兽 成因:与大陆长期分离,缺少大型食肉类动物(天敌),动物演化缓慢 4.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 原因: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宜人;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 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5.经济(1达令盆地)与西南部 墨累—不利: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 (26.城市 首都: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7章比较区域差异 第一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填空题 1.从自然环境分异上看,中国分为、和三大自然区。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河流)一致。3.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 4.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5.西北地区分布在我国西北的,地形多为和,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由于降水少,屋顶一般建的比较。 6.北方地区分布在秦淮以北的,地形多为和,耕地以为主,是我国、、杂粮的主要产区。 7.南方地区分布在秦淮以南的季风区,地形多为和,耕地以为主,是我国、、的主要产区。 8.青藏地区主要分布于上,地形多为和,地势高,以等高寒畜牧业为主,少数地方可发展等高寒农业及林业。 二、选择题 9.下列各组区域是描述自然区域的一组是() A.城市、乡村、农田、林地 B.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青藏高原 C.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 D.福建、广东、湖南、河北 10.下列区域属于不同级别的,并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A.省(自治区)、市(直辖市)、县(自治县、市) B.温带、亚热带、热带 C.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 D.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1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划分与下列地理要求有关的是()

A.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大于或小于10℃有关 B.与能否被夏季风影响有关 C.与地形海拔高度是否高于3 000米有关 D.与年降水量大于或小于800毫米有关 12.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是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它们是我国1月平均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C.它们是热带地区与温带地区的分界线 D.它们是我国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13.根据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下列几组自然事项属于南方地区的是()A.由于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大多结冰 B.由于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 C.这里的气候深受西北季风的影响 D.由于降水量丰富,河流水量充沛 14.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为() 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D.三年两熟 15.下列不是我国南方地区水果的是() A.山楂B.柑橘C.菠萝D.荔枝 三、综合题 16.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位置与范围 1、经纬度位置:介于20oW一40oE之间 北回归线和30oS之间,赤道和20oE从中间穿过 2、海陆位置:北临撒哈拉沙漠、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南临好望角 3、范围和国家:苏丹是黑人最早的故乡也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唯一过亿的国家 南非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最贫穷的国家 4、需要注意的地方:苏伊士运河、红海、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印度洋、大西洋、几内亚湾、马达加斯加岛 索马里半岛、好望角、莫桑比克海峡(世界上 最长的海峡)阿特拉斯山脉、德拉肯斯山脉 二、自然区域特征 1、特点:海岸线平直,少半岛、岛屿和海湾。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①海岸线平直:马达加斯加岛、索马里半岛、几内亚湾、好望角(印度洋 和大西洋的分界线)几内亚湾是最大的海湾,马达加斯加是最大的岛, 索马里半岛是最大的半岛 ②高原大陆: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2、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称为高原大陆 3、地势: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①、刚果盆地 原是面积很大的内陆湖后来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 湖水外泻形成盆地刚果河流经盆地河流水量很大, 河流穿过高原峡谷时,形成许多瀑布,水力资源为世界之最。 ②、东非大裂谷(地球伤痕) 起止: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穿过东非高原,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成因:由于地壳运动过程中断裂而成。 特征:①裂谷带两岸悬崖壁立,并有许多火山分布。 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死火山),海拔5895米。 ②在裂谷带的底部有许多狭长深邃的湖泊, 坦噶尼喀湖是非洲最深而狭长的湖泊,世界第二深的湖泊。 ③东非高原西部有着名的维多利亚湖,它是盆地凹陷而成, 为非洲最大的湖泊,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世界第一深湖—贝加尔湖世界第一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地理区域部分的衔接点。本节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秦岭—淮河线,四大地理区域。根据《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本节内容要求第一知道“秦岭-淮河”的位置,通过“比较”活动认识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差异,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第二明确“四大地理区域”各区的范围和划分依据,通过“比较”活动揭示各个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 本节的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对区域差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程度,理解区域划分的作用,掌握区域划分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比较的方式了解我国的宏观区域差异。可从生活实例出发,认识区域划分的方法,并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地理学习能力:七年级学生通过一个半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习惯,已基本掌握了地理读图、看图的方法,具有一定绘图能力,能通过自主探究初步完成老师的

问题;但学生整体的分析、归纳能力,仍然较弱,比较依赖老师或优生分析解答。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他们思考、分析、归纳。通过“提问—探究—小结”来完成学习任务。目前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能力,析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自主探究完成老师的问题,为学习本节课提供了能力基础。 2、知识水平: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对我国的自然环境情况,行政区域划分,经济概况,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学好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奠定了知识基础。 3心理特性:七年级学生兴趣较浓,求知欲较强,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意识较强,喜欢表现自己,集体荣誉感强,部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本课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岭、淮河一线,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以及地理差异; 能力目标:能够读图查找地理界线,通过读图讨论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点。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本章内容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地理区域部分的衔接点。本节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秦岭—淮河线,四大地理区域。根据《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本节内容要求第一知道“秦岭-淮河”的位置,通过“比较”活动认识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差异,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第二明确“四大地理区域”各区的范围和划分依据,通过“比较”活动揭示各个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 本节的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对区域差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程度,理解区域划分的作用,掌握区域划分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比较的方式了解我国的宏观区域差异。可从生活实例出发,认识区域划分的方法,并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学生心理分析 八年级学生兴趣较浓,求知欲较强,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意识较强,喜欢表现自己,集体荣誉感强,部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本课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学生能力分析 学生通过一个半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习惯,已基本掌握了地理读图、看图的方法,具有一定绘图能力,能通过自主探究初步完成老师的问题;但学生整体的分析、归纳能力,仍然较弱,比较依赖老师或优生分析解答。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他们思考、分析、归纳。通过“提问—探究—小结”来完成学习任务。目前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能力,析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自主探究完成老师的问题,为学习本节课提供了能力基础。 (三)思维特点分析 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对我国的自然环境情况,行政区域划分,经济概况,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学好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奠定了知识基础。 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课标要求,并且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师制定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秦岭—淮河一线,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以及地理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大洋洲 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大洋洲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在世界七大洲中,大洋洲面积最小)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10°S—40°S,属热带和亚热带; 110oE-180-130oW赤道穿过该区,跨南北半球; 160°E穿过该区,跨东西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也穿过该区。 (2)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3)交通位置: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 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 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范围:一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四大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新几内亚岛 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群岛 岛屿众多,有1万多个,多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和珊瑚岛。包括14个国家 澳大利亚-堪培拉: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发达国家 汤加-努库阿络法:世界最早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萨摩亚- 阿皮亚:世界最后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基里巴斯-塔拉瓦:世界唯一横跨赤道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国家 新西兰- 惠灵顿:农牧业、旅游业发达,发达国家 二、澳大利亚 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 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 英裔为主,讲英语。 1.地形地势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地势最低处是北艾尔湖。 西部:低矮高原,面积广(占一半),多沙漠 自流井盐度高,不宜灌溉,一般可作牲畜饮水。

2.气候、自然景观呈半环状 一、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①位于来自太平洋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②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二、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为何却沙漠气候广布? ①副高控制地区广; ②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③东部大分水岭阻挡海洋气流深入内陆 气候分析 ①北部夏季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多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东北部常年吹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并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沿海一带,还受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最南端和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西部沿海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的控制,加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因而干燥少雨。 ④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⑤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形成干燥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 3.古老而独特动物:袋鼠、鸸鹋、鸭嘴兽 成因:与大陆长期分离,缺少大型食肉类动物(天敌),动物演化缓慢 4.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 原因: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宜人;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5.经济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1)农业:二战前以出口小麦和羊毛世界著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与西南部 混合农业的优点: ①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 ②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 羊活动交替进行 ③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混合农业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 高,主要出口到英国 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 不利: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 措施:政府实施东水西调促进农业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