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获取新闻的媒介来源

获取新闻的媒介来源

获取新闻的媒介来源

R EPORTERS'记33!肩

NOTES2019I1UO 获取新闻的媒介来源

□文/親I

现如今,我获得新闻资讯主要有如下几个来源:1.新闻杂志《Vista看天下》以及它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号;2.《人民日报》的微博号;3.《澎湃新闻》的微博号;https://www.wendangku.net/doc/9a2800066.html,TV-13(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

接下来,我将逐一介绍它们的形式特色。

首先是《看天下》,我从初中开始接触到这本新闻杂志,它是由宁夏日报集团主管主办的,杂志每个月出版三份(8号、18号、28号)。我认为这种形式比月刊更能紧跟新闻热点,避免了下次月刊发布时新闻已经成为”昨日黄花”的情况。同时,《看天下》的版块划分很明确,以《十日谈》《图说天下》《时话实说》《天下看点》等子版块进行区分,涉及到时政、财经、社会、科技、文化、时尚、娱乐、体育等方方面面的领域。每期选取一个热点消息釆用漫画的形式进行改造作为封面,并且在中心版块《封面故事》对这则热点消息进行全方面多方位的分析。《Vista看天下》将“做最好看的新闻杂志”作为自己的标语,其故事性和趣味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有人总结出《看天下》风格的三个特征,除了追求新意,第二就是注重新闻的故事性,内容富有亲和力和娱乐性,使"时政新闻娱乐化,娱乐新闻社会化”;第三是亲切不失理性,娱乐不减深度。国内有很多新闻杂志以理性和深度见长,却不免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使许多读者敬而远之。《看天下》使得新闻有了不一样的面扎因此吸引了不少的读者。

随着自媒体化的发展,《看天下》的经营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先后开启了微博号和公众号的运营。当然,这样的经营模式对于现代人碎片化的时间分配来说,阅读起来更加便捷,但我认为,并不能满足

我的阅读需要。尤其是微博号,由于微博

固有的字数限制,使得《看天下》引以为

傲的全面分析无法得到充分展开,使其对

新闻的介绍和分析流于表面,趋于片面化

和浅层化。而微信号除了增加了与公众号

读者的互动以外,并无创新之处,重在复

制杂志上的内容,并且类似于“封面故

事”这种杂志的核心板块,在公众号上只

能付费订阅后进行阅读,所以公众号的设

立实际上是相当乏味的。

第二个是《人民日报》和《澎湃新

闻》的微博号,在我看来,它们有较多的

共同点,所以我将它们并在一起进行叙

述。这两家媒体在我国都可以算是较为专

业的新闻开放平台,并以消息来源的可靠

性较高和其对热点消息的深度报道见长。

《人民日报》创刊于1948年6月15H,在

党报党刊中也有首屈一指的地位。其消息

来源一般都是极为可靠的,对于中国人民

广泛关注的热点消息,它的报道和对新闻

消息的进一步具体跟进都比较及时。而

《澎湃新闻》亦是我国重要的主流媒体之

一,主打方向为时政新闻和思想分析,生

产并聚合中文互联网世界中优质的时政思

想类内容,澎湃兼具时政性与思想性,生

产了极为优质的时政思想内容,并且以澎

湃开始的新闻追问功能也便利着广大用户

最大程度参与进新闻的讨论与分析中,可

以算fW为成功的经营代表。

但正如上述《Vista看天下》微博与公

众号的缺点一样,由于篇幅限制,它们较

为专业的深度分析往往得不到展开。在微

博这一平台上,它们通常只能通过小视频

的形式,大致介绍一下这条新闻的情况,

呈现一些简短的分析。这是这些新闻平台

顺应时代与科技发展不得不做出的转变,

也是不得不付出的牺牲。

最后我要讲到的是CCTV-13的《朝闻

天下》栏目,由于我在学校里接触到电视

的机会较少,通过这种媒介了解新闻的情

况主要出现在我的假期时间。《朝闻天

下》这栏节目经过2009年和2012年的两次

新闻频道改版,将播出时间改为每天的

6:00-9:00,整体包装最直观的体现是节目

字幕。节目字幕共有三行,分别介绍新闻

发生的地点,新闻人员的姓名;发生的时

间与节目名称;以及时间和天气。还通过

以下两种方式增加字幕的醒目程度:1.增

加字体大小;2.在三行字幕中轮流使用

红、黑、蓝和黄这四种颜色。

首先,它6:00-9:00的播出时段就抢

占了早间新闻的先机,滚动字幕全程滚动

出现,让观众能够在第一时间关注到这一

天的热点新闻。在时长180分钟的节目

中,《朝闻天下》以每小时一次的频率进

行天气预报的播报并在节目中用滚动字幕

的形式全程发布天气信息,全程加挂标准

时间为观众提供时间提醒,这两点为观众

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也是一种保证收视

率,吸引观众人数,稳定观众数量的较好

的方式。

以上就是目前我主要的新闻来源媒介

以及我对它们的一些简单看法。毋庸置

疑,关注新闻不管处于什么时代,对我们

都有极大的意义,而釆用适宜的媒介就显

得至关重要了。?

(作者单住:浙江大学17新闻)

新闻媒介的性质

新闻媒介的性质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七章新闻媒介的性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把握新闻事业的共性、个性和特性,尤其要重点掌握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以加深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性质和特点的认识。 内容提要: 本章涉及新闻事业的共性、个性、特性,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基本属性,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基本属性、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难点是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 有关提示: 共性、个性与特性。双重属性所产生的要求。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 主要设计: 由一般事物的共性、个性导入对新闻事业的共性、个性和特性的讲述。 提问:中国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带来了什么变化。 为何要强调新闻事业的经营管理中社会效应第一,经济效应第二,最好是两者统一。 讲稿内容: 注意关于共性、特性、个性的说法。从一般到个别。 共性指整个新闻事业的所共有的基本特点;特性指一类新闻媒介较之另一类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个性指一家新闻媒介较之其他家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 <旅游新报>案例 《旅游新报》是在重庆市政府主导下,重庆出版集团、重庆旅游文化传媒集团共同出资打造的重庆市唯一专业旅游报媒,被誉为重庆旅游“十个一”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和重庆旅游“5+1”宣传推广平台之一,《旅游新报》每一期都会送达市级领导,以及各区县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手中,是全市各级旅游主管部门了解重庆旅游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媒体。2008年5月,因用汶川地震做噱头刊登违背社会公德的内容而停刊。 严重违背社会公德《旅游新报》被停刊整顿 重庆日报5月20日报道 5月19日出版的第60期《旅游新报》在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刊发了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报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昨日,市新闻出版局根据有关规定,决定给予《旅游新报》停刊整顿的行政处罚。 与此同时,《旅游新报》的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公司对《旅游新报》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决定免去该报社社长职务,撤销该报总编辑和副总编辑职务,并对相关直接责任人予以除名。 据悉,旅游新报社已通过网络发表致歉信表示,尽管该期周刊系提前编印,但报道严重违背社会公德,亵渎了神圣的民族尊严,伤害了崇高的民族情感,在全社会造

媒体和媒介有何区别

1、媒体和媒介有何区别?信息和资讯有哪些联系? 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它是指人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物体,二是指储存、呈现、处理、传递信息的实体。 提问者采纳 媒介是一个基本称谓,指的是信息源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中介,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构也可以是可以传递信息的物体,比如小纸条:) 区别:媒介和媒体就是两个互相联系名词,媒体是一个主题,媒介是媒体利用某个方式才传递信息或者获取信息的。简单点说就是电视台是一个媒体,然后网络,记者采访的途径属于媒介,属于采集信息。电视也属于媒介,传输信息。 信息就是消息。一切存在都有信息。对人类而言,人的五官生来就是为了感受信息的,它们是信息的接收器,它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 资讯是用户因为及时地获得它并利用它而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信息,资讯有时效性和地域性,它必须被消费者利用;并且“提供-使用(阅读或利用)-反馈”之间能够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CS链,具有这些特点才可以称之为资讯。 联系:资讯是信息的一种。 2、教学媒体与新闻媒介有何联系?什么是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 教学媒体是指直接加入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传输信息的手段。 新闻媒介是指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西方称为新闻媒介(News media)或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联系:教学媒体也可当做新闻媒介传递信息。 信息素养是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应该包括学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来的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 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

中国主要新闻媒体的媒介定位资料

中国主要新闻媒体的媒介定位资料(新概期末加油~)来源:赵勤勤的日志 看到去年的第二题表示很慌乱,因为对新闻媒体都没啥了解,感叹自己知识的匮乏……于是动手凑集了一些资料,希望有用哈~~~欢迎补充! (先发这么多吧,下午有空再整点……) 《环球时报》 办报宗旨 首先,在内容上,《环球时报》开发中国人关心的国际新闻。长期以来,中国媒体上的国际新闻,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西方媒体帮我们选择的。他们的经济强势,造就了传播上的强势。西方的新闻产品像可口可乐、辣鸡翅一样,大量生产,大量推销,其他国家很难抗拒。因此,美国人持续关注的地区,比如中东,已经成为国际新闻报道的传统热点。发达国家的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如高尔夫,也时常出现在中国的媒体上。 《环球时报》一直坚持把新闻的观测点放在中国,用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我们重点开发了几个领域。 第一,开发中国周边的新闻。在中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原本中国记者比较少,报道力量不强。《环球时报》试图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在中亚五国、东南亚各国,都培养了自己的特约记者,请他们帮助中国人了解,我们的邻国现在是什么状况,中国人到这些国家可以做什么,应该注意什么。这方面的稿子很多,如《蒙古还想修三条铁路到中国》、《中国人闯荡越南股市》、《中哈公路没有王法》、《尼泊尔有上千人研究中国》、《投资柬埔寨别急于求成》、《中国人到金边炒房地产》等等。 第二,在传统大国开发跟中国有关的新闻。其中包括这些国家的对华政策、华人消息,还有,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探讨大国关系以及地缘政治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外国元首访华,国内媒体的报道曾经比较单调,但《环球时报》开创了一种新的报道模式,客观谈论这些重大外交的意义。如1998年克林顿来中国,我们在文章中配了一张漫画,漫画上克林顿身上被射了很多箭,说明了当时克林顿对中国的访问是抵住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做法在当时的中国媒体中是非同寻常的。 第三,在公共新闻中开发中国人感兴趣的侧面。打个比方,伊拉克有10人被炸死了,如果是美国的媒体,它就会调查被炸死的这10个人的名字、所属的部队,这起事件该由谁来负责等等。而日本人则关心当爆炸发生的时候,日本的军队在哪里,他们是否安全,被炸的1 0个人是被误炸还是有针对性专门选择的。但是这些与中国人关心的都不同,如果《环球时报》上出现了一篇让日本人说好,而中国人看不懂的文章,那这就不是一篇好文章。再如,一个记者到国外采访汽车展,我们要求先看看汽车展上有没有中国车,如果有,放在什么位置。不光是车展,还有航展、艺术展和其他世界性的活动,我们都要求记者主动发掘中国人爱看,对中国有价值的内容。又如,阿尔巴尼亚、刚果(金)发生大骚乱的时候,国内最关心当地中国人的安危。我们把越洋电话拨到当地使馆,开创了从国内采访驻外使馆的先河。

新闻媒体与媒介区别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区别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是新闻传播学(或新闻学)的两个术语。 “媒介”是个普通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媒介的含义是“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在艺术范畴指艺术家所采用的表现手段或技法。如油画、雕塑、版画等的表现手段或技法。在绘画专业领域,媒介是指绘画颜料的结合剂和溶解剂。如混合颜料的油(油画颜料用)、胶水(胶质颜料用)、蛋黄(蛋彩颜料用)等。用这些媒介还能使颜料与画布、画纸等相粘结。 “新闻媒介”是新闻传播媒介的简称,主要指称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这些用于传播新闻的大众传播媒介。它是由硬性工具、软性工具和中性工具组成的复合工具系统。例如,组成报纸媒介的硬性工具是版面。报纸版面是利用字符、图像、线条、色彩等编排手段,并由标题、正文、图片、报头、报眼、报尾等版面元素编印出来的有规格纸张;组成报纸媒介的软工具包括采编、印制

的程序、规则和方法;组成报纸媒介的中性工具就是语言文字等符号。对于电视来说,组成电视媒介的硬性工具是指录制声像的技术设备、发射台和接收机等;软性工具包括录制声像的技术和技巧、发射和接收的程序、规则和方法;中性工具就是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系统。 “新闻媒体”是新闻传播媒体的简称,主要指称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通讯社等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组织机构。作为社会组织实体,新闻媒体的有形构成要素是人、财、物。其中人员是核心要素,没有人员则不能构成社会组织;其次是资金、技术设备等物质要素。新闻媒体是被组织起来的社会群体,是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组织目标将人们的行为联合并协调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每个新闻媒体都有确定的组织目标,其中的每个成员也有各自的目标和任务;每个新闻媒体都有特定的组织系统、技术结构和运行机制;每个新闻媒体都要运用权力和领导行为,依靠决策和沟通来推动新闻媒体的正常运行和管理。新闻媒体无论是

浅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区别

浅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区别 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研究媒介的学说虽然都是诞生不过百年的新兴学说,然而它们的重要意义却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由此诞生了传播学、新闻学、广播学等诸多学说。其中,研究媒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尤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区别,正是我们初学新闻人中所应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这里所谈的媒体,即指广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例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等。 其中报纸、广播、电视由于诞生时间较早,应用时间较之网络媒体较久,因此被称为传统媒体。而网络媒体由于其诞生时间短、发展迅猛、媒介资源的丰富以及其的双向传播性等种种特点,因此人们将其与传统媒体区分开来,有些称之为“新媒体”。 传统媒体的发展,主要是由视觉媒体(报纸)逐渐向听觉媒体(广播)、甚至是视听合一的(电视)发展着。但是我认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一个第一区别,便是它是“多感官媒介”,即我们所称的,它具有“多媒体”的效果。传统媒介的功能大多是单一的,而新媒介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融合于一个系统中。所谓多媒体,指的是使用数字压缩和网络技术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连为一体,对音声、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并提供给用户的双向信息系统。以我们常见的QQ为例,用户在使用QQ时,不仅可以利用网络传播文字信息,还可以传播图片,甚至即时传播动态的声音、图像等(视频通话、语音通话、电影分享),对信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对信息便有了多种媒介感受。这些技术上的绝对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第二是网络媒体传播过程中双向性的增强。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是一个信息单向流动的过程,虽然也有受众来信来访等反馈渠道,但这种反馈并不是即时的,而是存在非常严重的延迟,并且在反馈的过程中还有其他媒介(邮政、电话)等参与。与此相比,新媒体的传播系统本身即具有传播的双向渠道。例如常见的论坛、贴吧,以及现在网络媒体新闻后面的用户评论等等,都很好地体现了受众的反馈过程,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受众有时也成为了传播者,例如受众对新闻的补充说明等等。 第三,网络媒体的媒介资源极其丰富。传统媒体的信息需要经过采集、制作、传播的过程,其中前两步网络媒体与之相差不大,而传播的过程中网络媒体可以利用其技术上的优势发布更多更有效的信息,为受众提供更多的媒介资源。例如,传统的地上波电视采用的是模拟方式,这种方式占用的频率域带宽,一个地区只能播出有限的几个频道。而现在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可以让受众同时接受更多更好更清晰的数字化节目,大大提高了信息接受的效率。 第四,网络媒体的时效性非常强。网络发布信心往往具有即时性的特点,甚至同步报道,这些是报纸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网络媒体可以使新闻发生现场同步展示在受众面前,而时效性无疑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所在。这些都为网络媒体带来了丰富的受众与随之而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 第五,网络媒体的可控性和可控性较差。如果说前面几点都是网络媒体的优势所在,那么这一点就是网络媒体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所在。由于网络媒体的隐秘性和

媒体与新闻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报道 在新科技下背景下,人们可以从报摊,智能手机上,晚间新闻中,几乎零时差的从那些为全球新闻社和其他新闻机构工作的新闻记者特约记者和通讯员的报道中了解到千里之外的世界。每天从北京胡同里一个阅读《人民日报》的中国人到BBC的广播,全球新闻无处不在。 也就在世界变得更加紧密相连的时候,新闻的狭隘主义发挥着越来越危险的误导作用。虚假的消息在新媒体报道下,传得越来越远,比如2011年3月发生福岛核辐射物质泄漏事件以后,在中国掀起的一股“抢盐风”还有2012年的世界末日说。这些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虚假新闻报道不在少数,有些甚至严重影响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 同时媒体报道方式的变革,改变着人们的接受新闻信息的方式和习惯。从广播,电视,报刊为主导的旧媒体时代到如今的新媒体世纪,媒体的传播也在经历“全球化”历程。新闻信息不仅仅局限于地区与地区之间,同时也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流通。如世界前三大的多媒体新闻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提供各类新闻和金融数据,在128个国家运行。路透提供新闻报导给报刊、电视台等各式媒体,并向来以迅速、准确享誉国际。 但“全球化”所带来的麻烦是,它并没有我们向想象的那么完整,甚至与我们相关的新闻报道被严重的扭曲,以至于把整个国家或社会贬低或某种偏见或形象。据世界银行的消息,在全球70亿左右的人

中,只有80%可以用上电,75%拥有电脑,只有区区35%可以使用上互联网。这个星球上大多数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与国际媒体”相连。相反,新闻传播的差距越来越两级分化,媒体传播的对象也越来越集中在一部分权力中心.,在非洲,南美洲,有些国家只能依靠其他国或者公益组织才能建立起媒体传播机构,如广播,电视网络。 开发新的市场和对象,需要很高的投入和宣传,这使得许多媒体公司和经营者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发新的市场,这就必然会有新闻媒体传播的死角。 这是由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中心的马克.格雷汉姆所绘制的一张标有地理信息的条目,显示在维基百科上。

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知识点:新闻媒介的受众

2018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知识点:新闻媒介的受众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小编整理了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的知识点:新闻媒介的受众,供2018考研学子参考。 第一节受众是谁 媒介受众观的衍变伴随着媒介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两者相互作用,又互为因果。当代新闻媒介变革的每一步在一定意义上都取决于媒介受众观的革新变化。 1、受众是学生 在媒介面前,受众是受教育对象。 必须承认,在特定历史时期,针对特定的历史需要,媒介的这种受众观有其不可否认的内在合理性。 但媒介的本质属性是社会的耳目,是社会信息、交流沟通的工具。因此,教育是其附属的功能,不是第一位的,更不是全部的功能。这就决定了从长远和整体来看,媒介不能只把受众当作学生,只有在特定时期,承担特殊使命的媒介方才适用。 2、受众是接受指挥的芸芸众生 报纸的内容是指示、命令,报纸是司令员,指导员。法西斯,“四人帮”期间就是如此。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3、受众是消费者 这是一切商业性媒介最容易接受也最愿意信奉的受众观。。在这里,媒介等同于企业,执行利润最大化原则。 满足受众需要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争取消费者,争取广告,获取最终利润。存在着二次消费和买卖。

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原则转化为受众群的追逐。热门最大的共通点是:娱乐。因此娱乐化成为商业性媒介的共同趋向。 4、受众是公民 这是国有或公营媒介的受众观。 把受众看成公民以维护公民权作为媒介责任和运营基础,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和市场经济内在运作机制在媒介观上的折射和反映。 在西方媒介史上把受众当做公民,在理论上集中体现为社会责任论的出现。在媒介运作模式上最具代表性的是欧美各国的公共广播电视业,在法律上则突出表现为现代知情权(知晓权)在观念上的提出和在法律上的确认。 第二节受众是新闻媒介的参与者 早期对受众作用认识不足,“魔弹论”。 受众以各种形式的反馈向记者、编辑,向媒介的决策者们发出“指令”。 受众对新闻媒介最经常、最权威的评价就是对各种各样媒介的接触程度,即报纸的发行量、电台节目的收听率、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受众对新闻媒介的决定性影响:1、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表面看是由媒介负责人,编辑、记者决定的。长远看是受众决定的。2、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读者的文化底蕴决定了报纸的风格3、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举措4、受重视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 中国,王中的“读者需要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得以确认。对受众的真正重视和尊重,是在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新闻媒介真正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后。中国的新闻媒介从这时候开始了从以传者为中心到以受者为中心的过渡。

比较网络新闻编辑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以及纸质媒体新闻编辑的异同

一、比较网络新闻编辑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以及纸质媒体新闻编辑的异同答:回答这个问题,我选择从网络新闻的的特点来分析,从特点出发,分析上述三种媒体新闻编辑的异同。 1、全时性。网络新闻的全时性表现在传播过程的全时性,信息储存的全时性,信息接收的全时性。 2、多媒体性。网络可以实现数据、文本、声音及各种图像在单一的、数字化环境中的一体化的信息传播。 3、多级性。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往往有多种渠道,他并非总是从网站直接传播到个人,而是可能通过不同方式的多级传播。网络信息的传播通常是大众传播渠道、群体传播渠道与人际传播渠道三者的组合。 4、连通性。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连通性,传者与受者的连通性,受众之间的连通性,各种传播形态的连接性。 5、互动性。网络打破了过去有信息传播者单向传送信息的格局,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变得切实可行。 6、海量性。网络的储存海量性的特点,是他较少受到过去传统媒体经常遭遇的容量不足的困惑,这为信息内容的进一步丰富提供了基础。在一些重大的新闻报道活动中,网络媒体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满足受众对内容的全面性的要求。 7、传播低门槛。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相比,网络传播的门槛很低,这表现为信息发布设置方面的低门槛和信息发布技术的低门槛。只要能拥有能上网的电脑,会一些最基本的操作,任何人都能在网上发布信息。 首先,我将广播电视新闻与纸质媒体新闻统称为传统新闻,在此基础上,将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新闻编辑做比较。具体来讲,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新闻编辑相比,它们的不同表现在: 1网络新闻编辑具有全数字化的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和因特网的最大特征之一是数字化,他们为新闻的采编制作和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数字化平台,将传统的以纸张和模拟电子技术为依托的编辑方式发展成为以计算机数字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全数字化的编辑方式。这种数字化的编辑方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石。而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对数字化的要求比较低,甚至不需要依托数字化。 2、网络新闻编辑的非线性化,与传统新闻编辑的线性化。网络新闻的数字化新闻编辑的一个突出表现是非线性化。网络新闻编辑是一种在因特网平台下的以数字式多媒体、计算机等编辑设备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非线性编辑方式。它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线性编辑原则和方法,在编排过程中,它可以根据需要将新闻素材中的任何一部分文字、图画、声音和影响等轻易地插入当前正在编辑的多媒体新闻中,亦可根据需要轻易删除和调整各部分的组合方式和长度等。运用非线性编辑方法,可在报到时间的进程中,在编辑部与新闻事件现场及其他相关媒体之间进行实时沟通和编辑。而且这种新闻编辑方式不仅可对新闻信息进行无限复制和长期保存,而且在数字技术的作用下还可保证信息传播的质量。用这种编辑方式,使修改变得轻而易举,从而达到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新闻内容的重组,有效提高了新闻采编和传播的速度。而传统新闻编辑包括以纸为介质的报纸新闻编辑和电子为介质的广播电视(声音和图像)新闻编辑,其文字稿编辑流程一般为:报到策划→组稿和选稿→改稿→制作标题和写作提要→设计版面和栏目等,这种编辑方式叫线性编辑方式,它有线性编辑时代声频和视频的编辑中的稍纵即逝、节目呈线性固定排列的缺陷。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5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新闻媒介的性质)【圣才出品】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5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七章新闻媒介的性质 7.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 1.新闻媒介的共性 (1)新闻媒介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机构和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一样,同属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2)新闻媒介和其他传播意识形态的机构、载体的区别: ①新闻媒体是反映现实变动的,这使它区别于一切历史作品和教科书。 ②新闻媒体用真实的事实反映现实变动,这使它区别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 ③新闻媒体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变动,这使它区别于书籍、杂志和文学艺术。 ④新闻媒体传播的新闻是面向社会大众的,这使它区别于书信、内部简报、军事情报等。

(3)新闻媒体与生俱来的公共性要求媒体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以公众的公共利益为优先目标,即公共利益至上是新闻媒体的第一诉求。 新闻媒体公共利益至上原则包括以下要求: ①保障法律所保护的公众私人利益不受传媒侵犯,这主要是公众的隐私权以及青少年的保护,不伤害社会公德,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②满足公民的知情权。 ③普遍服务原则。不分民族、不分种族、不分地域、不分性别,不论贫富、不论地位,都应该享受传媒业同等的服务。尤其是,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该在媒体上有平等表达机会。 2.新闻媒介的特性 新闻媒介的特性是分层次展现的,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描述。 (1)从所有制方面看 ①私营新闻媒介。除极个别独资外,绝大多数新闻媒介是通过公开或内部股份制方式创办。 ②公营新闻媒介。由社会公众所共同拥有的新闻媒介。 ③国营新闻媒介。由国家直接控制或国家控股的新闻媒介。 (2)从与政府或执政党关系看 ①独立的新闻媒介。政治上标榜客观中立,只以国家(民族)、公众利益作为是非标准,在经济上完全依靠自己,不接受任何方面津贴。 ②官方新闻媒介。代表政府(或执政党)立场,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一般依靠政府(或政党)的财政津贴来维持日常运作。世界各国几乎所有的对外广播都是官方的新闻媒介。 ③半官方新闻媒介。名义上独立运作,在重大政治问题上、重要时刻代表政府发言,替

媒介与媒体的区别

媒介与媒体的区别 传媒,就是传播各种信息的媒体。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 媒介是一个基本称谓,指的是信息源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中介,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构也可以是可以传递信息的物体,比如小纸条:) 媒体除了有媒介的意思之外更重要的是强调它的物质性,比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就是当今的四大媒体,也有人理解为各种传播方法的综合运用,比如多媒体。传媒事实上就是传播媒介的简称,但在现在有他特定的意义,就是代表传播的的最高境界,大众传播。都把现在我们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一些渠道成为传媒机构,比如报社,广播电台等。 课后思考 从人类文明的进程来看,图像早于文字出现,而且古老的象形文字就是来源于图形。图像作为文字的鼻祖,可以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便捷途径。信息的传播需要借助符号,图像作为当代最典型的视觉符号,视觉符号的直观、生动,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因此有了无比的优越性。由于视觉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高度符合性,只要是具有正常视力的人都能够看清楚图像所传递的基本信息,可以不受名族、地域、语言、文化素质等因素的限制,而且图像符号更接近于事物真实的表征,其能指的形态就是现实本真,所以图像语言能指和所指所代表的内容和形式具有直观形象化的特征,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感性经验和视知觉思维去直接感知视觉符号,作为一种意象符号不用调动主体的理性思维就要通过感性经验对现实世界直接反映。 原始洞窟符号、广播影视等多媒体影像 视觉符号所带来的直接经验型在人们接受信息时第一刻就这机关的领略到极强的冲击力,通过感性的渠道与人产生共鸣,这也是文字符号所望尘莫及的,图像和文字并列的二文世界、我们认为不存在谁取代谁,他们之间可以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只要在人类认知中视觉的确占据着天然的优势,并将在所谓的“读图时代”继续发挥着优势作用,促进人类人质的提高。

2018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知识点:新闻媒介

2018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知识点:新闻媒介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小编整理了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的知识点:新闻媒介,供2018考研学子参考。 第一节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 报刊基本上只有私营和国有两种所有制形式。而广播却有私营、公营和国有三种所有制形式。 就广播电视而言,目前世界上有三种运行体制: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体制;以西欧各国为代表的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体制 商业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特点:1、以赢利作为最终目标 要赢利就要争取广告客户,不敢得罪大公司,代表大企业、大银行的利益。2、以收视率作为节目制作、播出的直接目标 “电视台把节目播给观众看,然后把观众卖给广告商”,这是美国电视台运作的基本规则。 3、以迎合受众为节目策划的基本原则 这必然使节目有霉素、低级的倾向。娱乐性节目的比重大大高于严肃的时政节目。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倾向:一是爆炒政界、社会名流的绯闻案、暴力案。二是新闻的故事化倾向。 4、垄断竞争是美国整个广播电视业运作的基本模式

二、以西欧各国为代表的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 公私兼顾的双轨制运作体系,主要在西欧和日本。 80年代后,西欧各国开始了电视业的私有化。背景是80年代撒切尔夫人掀起的私有化浪潮,直接原因是一批大企业强烈要求开放电视业,以及观众对枯燥电视节目的不满。 除了法国,西欧其他国家的私营台都是新建的,只有法国的私营台是由政府出面,公开招标,卖给大公司后改制而成的。 好处/目标: 在政治上,旨在防止极少数人或少数集团垄断、控制全国舆论。 在经济上,公私并存,相互竞争,但“分灶吃饭”,从不同渠道获得收益,避免在有限的广告市场上恶性竞争,自相残杀。 在文化上,旨在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尤其是公营台的存在,对保护本民族文化,避免外来文化、低俗的商业文化冲击具有重要作用。 新的问题: 一是私营台的商业化操作促使电视台的娱乐化倾向,这种娱乐化倾向又“引狼入室”,让美国的电视片尤其是好莱坞的电视连续剧充塞西欧电视台。 二是公营台在和私营台竞争中渐处下风。 三、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 在实际上尤其是第三世界仍具广泛的代表性。

网络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的异同点

131504017 雷丽莎 网络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的异同 网络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都是信息传播的渠道,都是信息传播的工具。都有声音图像等传播功能,网络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的出现都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在信息传递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两者传播的内容上也是丰富多彩的。传播的信息量大,受众面广。 网络媒体的优势首先表现在传播内容多,传播范围广。传统媒体资源有限主要表现在新闻载体资源上—有限的版面、有限的播出时间,而网络媒体容量几乎无穷无尽。网络媒体的“海量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网络媒体传播空间不分地域、没有疆界,可以说,全球互通互联的电子网络有多大,网络媒体的传播空间就有多大。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广播电视是线性传播,播出时间受限制,播出的内容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相比之下,网络媒体在传播速度上具有明显的自由、快捷的特点,可以轻易做到随时发布、即时滚动发布各类新闻。如美国911恐怖事件发生后的数个小时,各个网站就在网站醒目的新闻页发布了消息,充分显示了网络媒体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具有超常的反应能力。信息的多媒体化。传统媒体信息的形式总是或多或少受到某种限制。网络媒体具有循环性重复收看收听。广播电视的听众、受众错过时间,便很难重新再收看和收听,而报纸又不容易查找一些相关的资讯。网络由于有了先进科技的支持,它可以实现“数据、文本、声音及各种图像在数字化环境中的一体化”信息传播。一方面,这样可以使人们更方便的获得信息,并享受到新的乐趣;就网络媒体而言,受众的要求比较高,信息量大但是内容杂乱,信息内容的真实性难以判断,要求受众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而广播电视媒体的信息内容比较真实,具有权威性。对受众素质要求低,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出现的时间较长,发展的也比较完善,具有大众亲和力,建立了很多的品牌节目。 网络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虽说是各有千秋,但网络自生媒体如果要真正成为大众媒体,也应理性地认识到目前自身存在的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一是缺乏原创新闻信息资源;二是缺乏新闻信息的权威与真实可靠性;三是虽有一部分网络媒体也具有新闻许可发布资格,但短时间内难以形成精良的新闻采编人才队伍优势;四是缺乏传统媒体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品牌形象等。总而言之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绝不意味着广播电视媒体将成为明日黄花,它在某些方面代替不了传统媒体。

分析:新闻舆论与媒介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新闻事业也得到飞跃发展。现代人也越来越多地依靠新闻媒介这一传播工具进行对整个世界以及社会的认识,新闻媒介已经成为人类接受外来信息的主要渠道。自从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大众传媒产生以来,新闻成为了宣传的工具。我党历来高度重视新闻的作用,总是把它作为宣传工作的锐利武器。 可以说,新闻与宣传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首先,新闻和宣传同属于传播范畴,并且现代宣传主要是通过新闻来传播。新闻事业脱胎于早期的政治,军事,宗教宣传活动。在社会活动中,人们既需要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化,又要获取对这种变化的正确的解释和分析,这两者对于人们作出决策,采取行动都是同样需要的。在宣传活动中,人们还常常用新近发生的事实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也就是用新闻来为宣传服务。 然而两者又存在着区别。在传播方式上,新闻重信息,宣传注重重复;新闻重实效,宣传重时宜;在传播内容上,新闻是传播实事,宣传则传播观点;在传播目的上,新闻是互相沟通,宣传是实现掌控。在传播准则上,新闻平衡传播,宣传重点传播。在宣传活动中,人们还常常用新近发生的事实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也就是用新闻来为宣传服务。在封建社会,统治者常常用自然界发生的异常现象来宣传天命观;在现代社会,把新闻用于宣传更普遍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把新闻事业和宣传活动结合在一起。利用新闻事业来进行宣传,其表现为通过对新闻的选择、取舍、安排来体现主观倾向性,体现自身的宣传意图;其次对新闻进行分析、解释、评论,把符合宣传需要的文件、专论、来稿,当作新闻来传播。可见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然而在新闻传播与宣传进行的同时,其引发的公众舆论也是不可避免的。舆论即公众对社会上有争议的社会公共事务的大体一致的意见或态度。其是通过从个人意见经过自由讨论到社会协调然后公开表达一步步形成的。新闻舆论则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传媒对最近事态的意见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新闻媒介同社会舆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新闻媒介与社会舆论是相互联系的,二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新闻媒介作为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信息来源起到了极强的控制作用。因此舆论通过新闻媒介来扩展自己的影响范围。而同时新闻媒介又有赖于舆论的力量发挥和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除此之外,新闻媒介还充当着形成舆论,引导舆论,反映舆论的角色。新闻媒介传播情况,发表意见,从而引起公众的关心进而形成舆论。其次,充当舆论导向的功能是新闻媒介的一个重要角色。媒介对舆论影响具有主动性,任何新闻媒介对客观事实的报道都是有选择、有倾向的。新闻媒介同时也反映舆论,舆论的形成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最公开的渠道,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同时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它又是舆论主体的影子。 如今,社会已经进入媒介化的时代,新闻与舆论、宣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我们只有在正确的舆论引导下,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把握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发挥新闻的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