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铁岭城区地质构造及地震分区

铁岭城区地质构造及地震分区

铁岭城区地质构造及地震分区
铁岭城区地质构造及地震分区

铁岭城区地质构造及地震分区

李兴1杨洪生2

(1、铁岭市抗震加固办公室,2、铁岭市建筑设计院,铁岭 112000)

摘要:铁岭城区地下存在不同时期的隐伏断裂,表面覆盖不同厚度,不同岩性土层,本文着重阐述铁岭的地质构造及断裂分布和发育规律。遇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时,对区域构造及断裂带分布做到初步了解。

关键词:构造,断裂,地震分区,第四纪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东北部,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大地构造上处于东西纬向构造带和新华夏系构造带的交接部位。几乎被区域构造断裂所包围,而且近代尚有构造断裂运动。因此,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属于复杂不稳定地段。铁岭地区东部为低山丘陵地带,岩性主要为前震旦系混合岩,混合花岗岩,页岩等。丘陵区地表覆盖有第四系粉质粘土,砾质粘性土等冲积,坡积和残积土层;西部为平原区,广泛分布着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并分布一些残余的低山丘陵。本文将着重对铁岭城区的地质构造及构造运动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稳定性及对建筑工程的影响进行综合性评价。

一、地质构造

铁岭地区的断裂构造以松辽平原中的隐伏断裂构造为主,处于辽宁东北部的中朝准地台东北缘,北东向的依兰—伊通断裂和近东西向的赤峰—开原断裂构成了该地区的主要构造格架。此断裂构造为郯庐断裂产生的次生断裂。各断裂带自晚更新世以来没有活动,为非工程意义上的全新活动断裂,对近代工程建设无大影响。

在长期内外力地质作用下,使得本地区形成了沿辽河两岸平坦开阔的冲积平原和龙首山以东的构造剥蚀地形及龙首山附近的构造堆积地形。

构造剥蚀地形主要分布于龙首山以东地区,海拔高程为120-150米,丘顶低缓,脊背钝缓。基底主要由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和斜长角闪岩残留体组成,局部被第四纪坡洪积物所覆盖。

构造堆积地形主要分布于柴河与辽河汇口处及其附近地区。第四纪全新世中期(Q24),本区处于相对稳定且缓慢下降阶段,河流的堆积作用大于切蚀作用,加之河流汇入辽河,河水流速减慢,柴河冲积物在柴河与辽河汇口处及其附近地区开始堆积,逐渐形成了以冲积物为主体的多层结构冲洪积扇—即构造堆积地形。

第四纪全新世中期(Q24),辽河水量较大,地壳处于相对宁静且微微下降阶段,河流的堆积作用大于切蚀作用,在河床一带形成了以粗砂、砾砂、卵石为主体的河床相堆积物。由于区域差异性的升降运动,东辽河主河道连续向西移动,在其古河道流经地区,残留着众多串珠状湖泊,至今仍有个别湖泊存在。且在地质单元上形成了普遍分布的粉砂及含有机质、草炭等黑色、灰黑色淤泥质粘土及黄色粉土、粉质粘土等静水或漫滩相沉积物。

第四纪全新世晚期(Q34),区域地壳小幅上升,地方侵蚀基准面下降,堆积物相对被抬高,形成了不被洪水淹没、平坦开阔,从山脚微微向河床倾斜的辽河冲积平原地貌。

二、断裂带分布及活动状况

铁岭市所在区域构造较为复杂,主要发育有北东—北北东向,北西—北西西向和近东西向三组断裂,其中近东西向断裂形成最早,控制区域内结晶基底的格局和后期大部分盖层的分布;近北东和近北西

向断裂主要发育于中生代,新生代早期仍有强烈活动,新第三纪以来活动有所减弱。上述断裂中以近东西和北东向断裂规模较大,其中北东向断裂是区域性现代构造隆起和坳陷单元的控制性断裂,近北西向断裂主要为北东向断裂的共轭断裂,多表现为断续分布或形成小规模的次级构造单元,但现代活动性较强,常截切北东向断裂或构成发震断层。

据统计,区域内长度大于50KM的主要断裂的20余条。

铁岭地区大地构造位置是以内蒙地轴为界,北为张广才岭优地槽褶皱带和松辽坳陷,南为胶辽台隆的铁岭-靖宇台拱和华北断坳的下辽河断陷。

境内断裂以东西向、北东-北北东向为主:

1、内蒙地轴:

①赤峰-开原超岩石圈断裂:属内蒙地轴北缘断裂带的东段,为北部地槽与中朝准地台的分界线。北侧古生界为地槽型建造,南侧太古界、早元古界广泛发育。沿断裂带有华力西期似斑状二长花岗岩、闪长岩及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分布,局部地段形成白垩纪盆地。地貌反差明显,北侧为低丘,南侧中低山丘陵区。开原以东段落(又称清河断裂)循清河过八棵树延自清原大孤家。沿断裂多处见挤压破碎现

象,岩石片理化明显,清河谷地有早白垩世火山-沉积岩系堆积。其

最新活动年代为中更新世,但第四纪以来断裂活动强度不大。

②凌源-北票-沙河岩石圈断裂:位于内蒙地轴南缘,与赤峰-开原断裂平行。我市境内出露于开原中固-下肥地。南盘为中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北盘为建平群。东段(又称沙河断裂)开原中固向东沿沙河呈东西向延伸,为凡河陷和摩离红起之北界,沿断裂带有挤压破碎的火山-沉积岩系分布,为多旋回活动的岩石圈断裂。最新活动年代为中更新世。

2、郯城-庐江:

⑩威远堡-盘山岩石圈断裂:控制老第三纪下辽河西支裂谷的边界,北延与依兰-伊通断裂相接。有受断裂控制形成的白垩纪盆地,在铁岭、开原莲花等地见断裂破碎带,发育挤压片理、构造透镜体,地貌为谷地。断裂形成于燕山旋回,并经历了多期活动,以燕山及喜山旋回最为强烈。

⑿昌图-开原岩石圈断裂:北与四平-长春断裂带相连,白垩纪泉头组受挤压破碎,地貌反差明显,东为山地丘陵,西为平原区。为燕山晚期断裂。1594年发生5级地震,表明新期仍有活动。

三、区域地震区、带划分

由于区域处于不同和地质构造单元,其地质演化过程和深、浅部构造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地震活动环境存在一定差别。地震区带划分是在综合分析各种与地震活动有关的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把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性特征相一致的区域和条带区别开来,作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时统计地震活动性的基本单元。

现行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对全国的地震区、带进行了详细划分。本区域范围分属两个地震区,北西部的辽西—内蒙—吉林地区属于东北地震区,该区没有进一步划分地震带,区域东部下辽河及辽东地区属于华北地震区,区内主要包括郯庐地震带北段,并涉及朝鲜半岛地震带的一部分。

四、铁岭市工程地质分区

铁岭市场区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根据场区地质条件、岩土组合、成因类型及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将该区划分为基岩丘陵区、山间盆地区和河流冲积平原区。

1、基岩丘陵区(I)

主要分布于龙首山及其以东的低山丘陵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地貌上属于低山丘陵剥蚀区,海拔高程120-150米,与市区高差近90米。主要由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组成,属古老结晶基底。局部被第四纪坡洪积物所覆盖。

2、山间盆地区(Ⅱ)

分布于龙首山两侧及102线以东的地运所、辽海屯、柳条沟、红光等地的山前坡洪积群扇及丘间谷地中,主要成份为粘土、粉质粘土、砾质粘性土及碎石、砾石等,呈条带状、树枝状、不规则状展布。承载力一般达120-180Kpa。

3、河流冲积平原区(Ⅲ)

①冲积、冲洪积砂类土区:分布在辽河及柴河的河床、河漫滩及心滩,为二无结构的砂类土及碎石类土,成份为粉细砂、中粗砂、砾砂、圆砾及卵石等。由于经常受季节性洪水威胁,其稳定性较差。

②冲积、冲洪积粘性土及砂类土区:主要分布于辽河冲积平原及柴河一级冲积阶地之上。由杂填土、粉质粘土、粘土、粉土、砂类土及碎石类土组成,局部沉积有淤泥质土。分布面积较大,东自柴河两岸的七里屯、熊官屯、地运所及建设村;西至铁岭市中心,南至铁岭

新城区、五角湖、夹河心、江河泡等地。岩土体的力学性质也不相同,一般承载力为:粘性土110-180 Kpa,淤泥质土80-120 Kpa,砂类土一般在140-300 Kpa。该区稳定性较好,适宜各类工程建筑。

五、结论

1、区域地震环境

区域地质构造较复杂,主要断裂为北东向。郯庐—依兰—伊通段、海城河断裂、金州断裂等为区域内主要地震构造;区域内发生过去43/4级以上地震15次,最大地震为海城7.3级。区域上存在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构造背景。

区域主要涉及东北地震区和华北地震区的郯庐地震带,各地震区、带的活动性参数b值、V4值如下表。

霹雳区、带的活动性参数b值、V4值

2、近场区地震环境

近场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依兰—伊通断裂铁岭—开原段是铁岭近场区内的控制性断裂,是近场区的主要地震构造,沿断裂附近发生1775年铁岭51/2级地震,近场区具备发生5-6级地震的构造条件。

3、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根据场区工程地质资料及现场探测结果,铁岭区域内有铁岭—开原断裂隐伏通过,最新活动时间延至晚更新世早期;工程地质分区上

除I区为I类场地外,Ⅱ、Ⅲ区属第四纪覆盖区,建筑场地类别均为Ⅱ类。场地地貌形态简单,不存在发生边坡失稳、砂土液化和软土震陷等地震地质灾害的条件,场地的稳定性较好,属抗震有利地段,适宜各类建筑工程的建设。

解释世界火山和地震的分布规律

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世界火山和的证的分布规律 一:板块构造理论 1.大陆漂移学说 2.海地扩张运动 3.板块构造学说 1.大陆漂移学说 历史背景:大陆漂移说是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来的,并且在1915年出版的一部专著中加以发展和完善。人们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个假说潜在的革命性质,因为它要求对地理学的全部基础进行重新修订。在一片反对声中,直到50年代中期,不断发现的新证据才越来越对大陆可能运动的假说有利。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一场地球科学革命才真正发生。 内容: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泛大陆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 2.海地扩张理论 内容:该学说认为地幔内存在着热对流,变化了的地幔顶部的玄武岩熔岩物质,形成高温上升流,在大洋中脊隆起,侵入并上升涌出,遇水作用成蛇纹石化,从而形成新的大洋地壳,将原先存在的大洋地壳不断向外推移,使整个海底不断自大洋中脊向两侧扩张。至海沟一岛弧一线受阻于大陆而俯冲下沉,又融熔于地幔中,达到新生和消亡的消长平衡,使洋底地壳在于-3亿年间更新一次。 主要证据:印度洋洋中脊区的磁异常呈条带状,正负相间、平行于中脊的延伸方向,并以中脊为轴呈两侧对称,其顺序与年代一致,证明洋底是从大洋中脊向外扩展大洋中脊的扩展而成;转换断层概念的提出,使岩石圈水平位移成为可能,也说明大洋中脊的扩张新生洋壳和海沟带的洋壳俯冲消减的消长平衡关系。 3.板块构造学说 内容: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地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 1.板块分类: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 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 2.主要证据:1965年,科学家运用计算机使地球各个大陆以现有的形状恰好拼合在 一起。再者,海地地形、地震位置、火山等活跃部位都连接成为带状,于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革命性的见解应运而生。 勒皮顺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板块。 3.动力因素:板块学说认为,板块运动的驱动来自于地幔,是由地幔对流驱动的。 由于地幔受热不均,在受热强烈、温度比较高的地方,

四川地质构造

四川地质构造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它跨中国三大构造域:西部是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部属滨太平洋构造域,北部为古亚洲构造域。四川境内东、西部构造分带明显,大致以北川-汶川-康定-小金河为界,该界以东为扬子准地台(台区),以西是松潘-甘孜褶皱系和三江褶皱系(槽区)。此外,玛沁、略阳、城口、房县一带以北属秦岭褶皱系。东部扬子准地台基底具双层结构,下构造层为结晶基底,由康定群及其相当岩群组成,同位素年龄 19 — 29.5 亿年。上构造层是褶皱基底,由会理群及其相当岩层组成,同位素年龄 8.5 - 17.0 亿年。西部槽区也发现上构造层岩群,如恰斯群,它与会理群相似。东部台区的盖层是上震旦统-中三叠统,属海相地台型沉积。西部槽区的震旦系-三叠系为冒地槽型沉积。各类构造形态及空间分布,东西两部明显不同。台区川中为舒缓斜、穹隆与向斜,川东为梳状褶皱,川东南是垛状褶皱,川西北为短轴褶皱。西部槽区构造线多为北西和北北西向,或呈向南凸出的弧型褶皱。 四川地质构造孕震形势图 为了更好地普及地震地质知识,我们特作此图。这里我还想用几句通俗易懂的话简单地解释一下。 (1)一根三股拧在一起的绳子,突然断了其中一股,还要拉与原来一样大小的力,未断的那两股上于是就多了一份附加的载荷,这一份附加 力很可能就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换句话说,本来还需 积聚若干年才能达到发震(岩石发生脆性破裂或摩擦滑动)的临界剪 切应力,由于5.12汶川大地震及其后的众多余震多了一份附加力而 提前达到了。所以,潜在孕震区就是附加力较高的区域,即今后几年重 点的防范区域。 (2)松潘-甘孜地块像一个巨大的抽屉,两边是水平走滑断层(北边的昆仑山断裂和南边的鲜水河断裂,前端是龙门山推覆(斜冲)断裂。 过去两千年,这个“抽屉”的前端被坚硬的彭灌杂岩顽强地抵着,龙门 山中部相对稳定。5.12那天“抽屉”的前端向东猛冲了几米,“抽屉” 两侧的走滑运动今后也要跟上,以免落后。加之西边的青藏高原还紧 紧地在后面推着,前拉后推,“抽屉”那有不动之理?

58-全国1:100万区域地震构造图编制

· 全国1:100万区域地震构造图编制Compilation of 1:1,000,000 Seismic Tectonics Map

目次 引言 (3)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4 基本规定 (6) 5 编图流程 (6) 6 资料收集整理 (7) 7 地震构造图标绘内容和要求 (10) 8 成果 (15)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地震构造图平面布局 (18)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活动火山和地壳应力场数据字典........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9)

引言 地震构造是与地震孕育和发生有关的地质构造。地震构造图是研究一个地区发震构造的基础图件,对地震灾害风险源的调查、发震构造的识别、潜在震源区的划分都起着重要作用。1:100万是地震构造图编制的基本比例尺,1:100万地震构造图是“九大工程”之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重点隐患排查的基本图件。考虑到技术标准的普适性和现实可行性,并避免因编制单位和编制人的不同造成的内容和要素的差别,特制定本技术规范,统一规范全国1:100万地震构造图编制的流程、内容和要求。

1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1:100万地震构造图编制的编图流程、资料收集整理、地震构造图标绘的内容和要求,附图、成果类型和地震构造图说明书的编写要求。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中1:100万地震构造图的编制,其他工作中涉及的地震构造图的编制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58 区域地质图图例 GB 17740 地震震级的规定 GB 17741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GB 17742 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 36072 活动断层探测 DB/T 53 1:50 000 活动断层填图 DB/T 65 1:50 000 活动断层填图数据库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17740、GB 17741、GB 17742、GB/T 36072、GB/T 18207(所有部分)、DB/T 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活动断层 active fault 距今12万年以来有过活动的断层,包括晚更新世断层和全新世断层。

板块构造与地震汇总

《板块构造与地震》考试重点 1.泛大陆:古生代末期(距今约2.5亿年前)地球表面只有一个完整的大陆,位于今天北极和非洲之间及其周围地区,称之为泛大陆。 2.离极漂移:由于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因此而造成的地球赤道膨胀部分对泛大陆吸引使得泛大陆缓缓向赤道方向移动,称之为离极漂移。 3.热剩余磁:岩浆岩在地球磁场中因温度降低而获得磁性的现象。 4.沉积剩余磁:细小物质颗粒沉积下来在形成岩浆岩的过程中,带有电磁性的颗粒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有规律的排列,使得沉积岩具有一定的磁性,此现象称为沉积剩余磁。5.天然剩余磁:热剩余磁和沉积剩余磁二者均是古电磁场在其形成时期凝结在这些岩石上的磁性痕迹,均为天然磁性,从地学上讲称为化石磁性。 6.大洋中脊:延续伸展6万公里的海底山脉,绝大部分在大洋之间,称之为大洋中脊。7.东太平洋隆起:海淀山脉在太平洋东部向北偏东的向伸展,主山脉终止在北美洲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附近,因在太平洋海底位置偏东,故叫东太平洋隆起。 8.中央裂谷:海底山脉的中轴线部位深深的峡谷。 9.热流量:地学科学中用来表示地球内部向外散热的物理量(单位:微卡/平方厘米.秒)。10.本尼奥卜带:1954年南斯拉夫科学家本尼奥卜发现由海沟向大陆倾斜的带类地震震源分布由浅到中到深,地学将这种地震震源分布规律称为本尼奥卜带。 11.无震海岭:与大洋中脊(海岭)呈垂直方向,伸展的由火山岛,火山锥组成的海底山脉,因为附近没有地震发生,故称为无震海岭。 12.极性期:地球磁场保持一定方向的时期(规定与现在地磁场方向一致的磁场为正向)。 13.极性事件:在极性期内有一些以几十万年为间隔,持续几万年的地质反向现象。14.莫霍面:地壳外层物质密度发生不连续变化的界面,1909年南斯拉夫科学家莫霍洛维奇最先发现,为纪念此人,故称之为莫霍面。 15.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把地壳及地幔上层同时同步运动的部分划分为同一个层次,称为岩石圈。 16.软流圈(层):板块构造学说把地幔上层之下(岩石圈之下)广泛存在的一个低密度的层面称为软流圈(层)。 17.全球板块分布:六大板块:①欧亚板块;②西大西洋板块(美洲板块);③太平洋板块;④非洲板块;⑤印度-澳大利亚板块;⑥南极洲板块(南冰洋板块)。 18.板块边界接触类型:㈠分离型接触边界;㈡汇聚型接触边界,包括①海沟俯冲型; ②地缝合线型;㈢转换断层型接触边界。 19.消减带:板块发生消亡和减少的地带。 20.赫兹的海底扩张论和霍姆斯的假设:①霍姆斯假设:大洋地壳是典型的由玄武岩和其上的硅铝层(Si-Al)组成,地壳之下是地幔,地幔对流是在地壳之下进行的,它撕裂并推动其上地壳的运动;②赫兹的海底扩张论:从根本上否定了由硅-铝(Si-Al)、硅-镁(Si-Mg)组成地壳的概念,认为海底地壳其实就是冷却了的上地幔。不是地幔对流推动海底地壳的运动,而是海底地壳本身就是整个对流层的地幔流的出露部分。 21.为何海沟俯冲地带热流量值偏低:由于俯冲的岩石圈板块在地表温度比较低当其前端进入高温流层时需要吸收热量,使其温度由表面到内部逐渐增加,另一部分使普通的板块边界岩石性状发生变化,故该地带热流量值偏低。 22.为何海沟处重力值偏低:在俯冲板块运动状态下,由于岩石圈板块本身是不良导体,当俯冲板块向下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前端已经插到了较深的地幔处,承受着巨大的

北京地区的地震地质(转载)

北京地区的地震地质 表2-9 北京及邻近地区强震(Ms≥6)一览表(l000—1976年)

表2-10 1957—1977年的二十年间ML≥3.5的地震次数表 表2—11 北京市郊区房屋破坏情况表单位:间

表2-12 北京市市区建筑物破坏情况表 四、北京地区的地震地质 (一)北京历史上的地震 本市地处燕山地震带与华北平原中部地震带的交汇处,又紧邻汾渭地震带和郯庐深大断裂地震带,是个多震区,历史上曾遭受过多次强烈地震的破坏和影响,其中以1679年马坊地震和1730年西郊地震的影响最大(见表2-9)。 自有史记载以来,北京地区曾遭受有感地震592次(到1957年3月4日止),其中Ms≥ 有67次(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止)。 至于近年来利用仪器记录的地震(ML≥3.5)多达几千次。(见表2-10)。 共计5362次 震中在北京城区的有两次五级地震,曾使城内一些房屋被破坏: 1076年12月(辽道宗太康二年十一月)震中烈度六度,记载:民舍多坏。 1627年3月5日(明熹宗天启正月十八日)震中烈度六—七度。记载:京师地震有声,起自西南以至东北,房屋倾倒,伤人无数。 (二)地质构造与地震烈度 北京地区经历多次地震危害。震害的分布是不均一的,但有一定规律。现根据近年来对

唐山地震对北京地区震害的调查研究成果,从地质基础条件方面简述如下: 1.灾害概况:震害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房屋建筑物的破坏情况据北京市地质地形勘测处等有关单位调查结果列表2-11,2-12如下: 注:此表不包括近郊居民住房和单位房屋损坏数。 单位:平房一间,楼房、厂房一栋 从上表可以看出,房屋和其它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从东南部向西北逐渐减轻,与地震波衰减方向基本一致。在城区房屋倒塌比较少,破坏多属墙倒。 (2)地表破坏现象唐山地震在北京地区产生的地表灾害有地裂缝、喷水、冒沙和山崩。它们都分布在七度区或六度区与七度区的分界处。 地裂缝规模最大的在顺义县城东,潮白河大桥东的公路上。该地裂缝总长约1400米,宽1.25米,可见深度2米,呈斜列式,总体走向近东西,拉张裂开。震后沿这条裂缝喷水冒沙。 喷水冒沙沙水一部分是沿地裂缝喷出,一部分是由孤立的水孔喷出。前者多呈条带分布,例如平谷县门楼庄乡的南宅和高家庄一带,喷水冒沙大致呈北西方向分布,震后喷水水头高出地面一尺多;后者则往往聚集成群,例如通县的郎府乡耿楼村,喷水冒沙口就达1000 多个,最大喷沙孔直径可达1米以上。 (3)水利工程破坏惜况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如密云水库白河主坝迎水面护坡层出现滑坡,滑坡土石方量约30万立方米。此外,桥、涵、闸建筑物受到损坏的有110多座,损坏机井1773眼(占全市机井总数的4.6%),北运河河堤有3000多米受到严重破坏。 (4)山石滚落仅见于平谷县的靠山集乡将军关村,陡峭山坡的风化岩块发生崩落,形成多处山崩。

新版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GB18306 2015 的主要变化 刘晓东

中国标准导报 2015 / 09 中国是一个多震灾的国家。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百年来的资料表明,中国平均5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7级以上地震,平均10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8级以上地震。依据地震区划图提高房屋建筑和工程设施的抗震能力和土地利用规划水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 2015年5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该标准将于2016年6月1日开始实施。GB 18306—2015的发布实施,为新时期全面提高我国的抗震设防能力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科学依据。 一、标准的修订背景 2000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地震监测系统建设,地震台网布局更加合理,并逐步实现了地震观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数据处理自动化,实现了对中国大陆全覆盖监测。同时,实施了国家GPS观测系统一期、二期工程,中国大陆形变监测和地球物理场监测能力显著提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和针对主要断裂带的活动断层调查。观测系统的完善和大规模的调查,获取了大量的新资料。与此同时,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了中国大陆强震机理、强震危险预测关键技术等重点项目研究,对中国大陆强震危险性取得了突破性的新认识,形成了一些先进的模型和关键技术。 GB 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2001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10多年来,该标准在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汶川“5?12”8.0级地震、日本东北太平洋海域“3?11”9.0级地震等国内外特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的经验教训,对防范特大地震的灾难性后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需求不断提高,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些都为地震区划图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客观上也要求地震区划图应适时更新。依据新资料、新成果和新认识,对GB 18306—2001进行修订势在必行。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规定,中国地震局于2007年启动了GB 18306—2001的修订工作。经过地震系统内外广大地震、工程等多个领域科技工作者几年的努力,完成了新版地震区划图的编制。 二、技术要素的修订 GB 18306—2015的编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公众在地震中的生命安全问题,将抗倒塌作为编图的基本准则。技术上,充分吸纳了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资料;使用上,采用双参数调整,并提出“四级地震作用”取值;结果上,消除不设防区,全国设防参数整体上有了适当提高。在GB 18306—2015的地震区划图编制过程中,中国地震局与住建、水利、核电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并广泛征求吸纳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级地方政府等多方意见与建议。与GB 18306—2001的地震区划图相比,GB 18306—2015的地震区划图基础资料更加扎实,技术依据更加充分,科学认识更加全面,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工程适用性。 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地震安全政策的变化, 新版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的主要变化 刘晓东 (中国质检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基础知识试卷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基础知识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2分) 1.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基本属性振幅、频率、相位。 2.影响地震速度的主要因素岩性、流体、埋深、温度、压力、密度等。3.AVO是指地震反射波振幅随炮检距的关系, AVA是指地震反射波振幅随方位角的关系。 4.振幅类地震属性主要有均方根振幅、平均振幅、最大峰值振幅、最大谷值振幅、平均能量、瞬时真振幅、反射强度、视极性平均振动能量、波峰振幅极大值、波谷振幅极大值总能量等(答对三种即可); 地震解释中振幅类地震属性主要用于识别油气流体的聚集、岩性概况、孔隙度情况、三角洲与河道砂的展布、礁体异常、不整合、调谐效应、层序变迁等(答对三种即可) 5.地震解释中相干属性主要用于识别断裂构造、岩性变化、地层物性、流体变化等 (答对两种即可)。 6.圈闭的要素有储集层、盖层、遮挡条件。 7.含油气盆地由基底、周边和沉积地层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8.孔隙类型视其划分依据不同而异,主要流行三种方案:按孔隙的成因,可将孔隙类型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混合孔隙;据孔隙的大小,分为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和微毛细管孔隙;将成因和大小结合的分类,如E.D.Pittman对碎屑岩储集体孔隙分为粒间孔、溶蚀孔、微孔和裂缝。 9.成藏期的构造应力场必将有利于正确揭示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高产富集控制因素,同时对指导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以及油气田施工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10.测井曲线的形态是岩性、物性和所含流体的综合反映,因此测井曲线的对比实质上就是岩性对比。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圈闭:圈闭是具有储集层,盖层和遮挡条件,使油气能够在其中聚集并形成油气的场所。

地质构造题目

1.试述生物层序律的涵义 答: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生物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生不可逆转的发展演化;所以不同地质时代的岩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及其组合。而在相同地质时期的相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层,则都含有相同的化石,这就是生物层序律。根据生物层序律,寻找和采集古生物化石标本,就可以确定岩层的地质年代。 2.简述如何根据岩浆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关系及其本身的穿插构造来确定岩浆岩的相对地质年代。 答:根据岩浆岩体与周围已知地质年代的沉积岩的接触关系,来确定岩浆岩的相对地质年代。(1)侵入接触:当岩浆侵入于沉积岩中,使围岩发生变质现象,说明岩浆侵入体的地质年代,晚于变质的沉积岩层的地质年代;(2)沉积接触:岩浆岩形成之后,经长期风化剥蚀,后来在侵蚀面上又有新的沉积。侵蚀面上部的沉积岩层无变质现象,而在沉积岩的底部往往有由岩浆岩组成的砾岩或岩浆岩风化剥蚀的痕迹。说明岩浆岩的形成年代早于沉积岩的地质年代。穿插的岩浆岩侵入体总是比被它们所侵入的最新岩层还要年轻,而比不整合覆盖在它上面的最老岩层还老。如果两个侵入岩接触,岩浆侵入岩的相对地质年代也可由穿插关系确定,一般是年轻的侵入岩脉穿过较老的侵入岩。 3.如何确定沉积岩的相对地质年代? 答:岩石(体)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可依据地层层序律生物演化律以及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三种方法。 (1)地层层序律: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原始产状应当是水平的或近似水平的。并且先形成的岩层在下面,后形成的岩层在上面。 (2)生物演化律:由于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化的。故可根据岩层中保存的生物化石来判断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 (3)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根据沉积岩层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判断。与不整合面上底砾岩岩性相同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早。另外与角度不整合面产状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晚。如果岩层与岩浆岩为沉积接触,则沉积岩形成较晚,如果岩层与岩浆岩为侵入接触,则沉积岩形成时间较早。

解释及分析地震数据体一般步骤

解释及分析地震数据体一般步骤: 1、合成人工记录和层位标定 2、追层位,注意闭合 3、解释断层 3、平面成图 在解释过程中可能用到的五种技术方法: 1.层位标定技术 2.三维体构造精细解释技术 3.相干数据体分析技术 4.低序级断层识别技术 5.断点组合技术 其中各项技术的具体用法自己去查资料 若遇到潜山和特殊岩性体时,在成图前增加1项,速度场分析即第6项技术变速成图技术;若有储层描述部分,还需增加反演处理。 1、反演工区建立 2、地震子波提取 3、井地标定 4、初始模型建立 5、反演参数选取 6、反演处理 7、砂体追踪描述 8、成图 在三维地震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对有井斜资料的井,分层段进行了井深校正,将测井井深校正为垂直井深。通过钻井资料的校正,利用校正数据表的数据,对断层的断点位置和断距进行归一化处理,对三维地震所做的构造图与钻井数据相矛盾的地方进行反复推敲,分析油藏油水关系,对一些四、五级断层进行组合、修正,反复修改构造,最后编制研究区构造图。静校正statics:地震勘探解释的理论都假定激发点与接收点是在一个水平面上,并且地层速度是均匀的。但实际上地面常常不平坦,各个激发点深度也可能不同,低速带中的波速与地层中的波速又相差悬殊,所以必将影响实测的时距曲线形状。为了消除这些影响,对原始地震数据要进行地形校正、激发深度校正、低速带校正等,这些校正对同一观测点的不同地震界面都是不变的,因此统称静校正。广义的静校正还包括相位校正及对仪器因素影响的校正。随着数字处理技术的发展,已有多种自动静校正的方法和程序。 [深度剖面]depth record section;据磁带地震记录的时间剖面或普通光点记录,用一般方法所作出的地震剖面只是表示界面的法线深度,而不是真正的铅垂深度。经过偏移校正和深度校正之后,得到界面的铅垂深度剖面才叫做深度剖面,它是地质解释的重要资料。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处理磁带地震记录,能自动得出深度剖面 [同相轴]lineups;地震记录上各道振动相位相同的极值(俗称波峰成波谷)的连线称为同相轴。在解释地震勘探资料时,常常根据地震记录上有规律地出现的形状相似的振动画出不同的同相轴,它们表示不同层次的地震波。 [速度界面]velocity interface;是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同的、相邻的两层介质的公共接触面。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信噪比有多种定义。通常将地震仪器的输出端上,有效信号的功率与噪声(干扰)的功率之比称为信噪比。信噪比既与输入信号本身有关,更决定于仪器的特性,它也被用来衡量资料处理的效果。因此,提高信噪比是提高地震工作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信噪比愈大愈好,可以通过改进仪器性能或选择工作方法提高信噪比。 子波wavelet:从震源发出的原始地震脉冲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对地震脉冲有滤波作用,并且地层界面使波产生反射和折射,因此,自距震源一定距离起,脉冲波形便发生变化而与原始波形不同,但在一定传播范围内其形状甚本保持不变,这时的地震脉冲便称为子波。子波的形状决定于震源和介质的滤波性质,其频率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有所降低,振幅也逐渐减小。不同的界面各自的子波不同,每一道的地震记录可以认为是由一系列的子波构成的。子波不仅用于制作理论地震记录,而且在断层对比和反褶积处理等方面都需要它。 [有效速度] effective velocity; 把覆盖层看作均匀介质而从实际观测所得的反射波或从折射波时距曲线求得的波速,统称为有效速度。由于在层状地层中存在层理,介质并不真正是均匀的,再加上界面的弯曲,使有效速度不同于平均速度,往往是比平均速度大的一种近似速度,但在各层速度的差别不很大和界面弯曲不大时,两者的差别很小。 [有效波]effective wave; 指能用来解决某些地质问题的人工激发的地震波。有效波是个相对的

板块构造与地震复习资料整理

1.泛大陆:在距今 2.5亿年前的古生代末期,地球上只有一块广袤的大陆,称为泛大陆,在今北极、非洲周围。 2.离极漂移:中生代以来,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得赤道膨胀,吸引泛大陆使其离极缓慢漂移,由极地向赤道移动。在离极漂移中,受日、月吸引力的影响,作由东向西运动,泛大陆在漂移中产生裂痕,分成块向不同方向运动。 3.热剩余磁化:岩浆岩在地球磁场中因温度下降到居里点以下,获得磁性的现象,磁性强而稳定。 4.沉积剩余磁化:细小的矿物质颗粒在经风化、搬运、沉积形成沉积岩的过程中,铁磁性物质受磁场作用做定向有规律排列,使沉积岩得到磁性。特点:磁性较弱,较不稳定。 5.天然剩余磁:不管是热剩余磁,还是沉积剩余磁,都是岩石在形成时期古地磁场凝结,在这些岩石上的磁性痕迹,统称为天然剩余磁,从地学上讲称为化石磁性。 6.大洋中脊:在海底绵亘6万多公里的海底山脉,绝大部分分布在大洋中间部分,又叫海岭。 特征:①完全由熔岩物质组成②有较高热量③不间断发生浅源地震④

年龄很新⑤没有沉积物 7.东太平洋隆起:海岭进入太平洋,东半部向北偏东扩展,主脉终止在北美洲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附近,由于太平洋海岭位置偏东,所以又叫东太平洋隆起。 8.中央裂谷:在大洋中脊的峰顶,沿中轴线有一条狭窄的地堑,叫中央裂谷。谷底宽约50公里,深约3000米,它把大洋中脊的峰顶分为两列平行的脊峰,地壳很薄。 9.热流量:在地球科学中,用来表示地球内部向外散发热强度的一个物理量。单位:微卡/平方厘米秒。 10.本尼奥夫带:1954年,本尼奥夫发现由海沟向大陆坡倾斜带内。地震震源分布是由浅向中向深有规律地分布,在地球科学中,把这种由浅源至深源的地震分布带称为本尼奥夫带。 11.无震海岭:与海岭成垂直方向伸展的由火山岛、火山锥组成的海底山脉(火山链),由于没有现代地震活动发生,故称为无震海岭。 12.极性期:地球磁场保持一定方向的时期。和现代地磁场方向一致的叫正向,相反地叫反向。

中国地震分析(一) 我国地质构造与地震带分布特征

中国地震分析(一) 我国地质构造与地震带分布特征 1. 区域构造分布特征 新构造期以来,我国以东西部中间一级分区线为界,西部总体上升,其上升的速率以喜马拉雅山区为最高.依次向北越来越低.其中包括几个强烈的下沉区(盆地).中国东部有几大盆地,但总体上也是上升区.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构成一个高原区.在这个高原区的三个边缘是产生8级地震的重要地带.中国东部以华北地区活动最为强烈.但整个东部地区的活动要比西部弱.活动构造的速率要比西部低.构造方向,东部以北东向为主,西部以北西向为主.这就是中国的区域构造特征。 2 .深部构造与地幔质量的均衡调整 从总的重力异常变化的趋势背景上,看我国地质的深部构造。见图(1) 全国重力异常示意图

有几条规模巨大的重力异常梯级带,纵横全国,大体上分为两组:在我国东部地区,以北北东向及北东向为主,纵贯全国南北的一条北北东向梯级带最大.它北起黑龙江大兴安岭,经由大行山,雪峰山、直至云南的滇东南地区。其南北两端有向外延伸之势。福建沿海及川西地区的梯带也很明显,它们都与该地区的山脉有关。在我国西部地区,则以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的梯级带为主,它与东部梯级带异常走向相互垂直甚至交会。这种异常走向截然不同的特征,反映出我国东西部不同的深部地壳构造走向的变化规律。从异常强度看,西部梯级带的梯度变化较东部大得多,而且与地形高度有密切关糸。如西藏南缘的梯度带与喜马拉雅山相吻合,北边的梯级带的西段与昆仑山相重合。东段则分成南北两支:北支与祁连山相连,南支与巴颜喀拉山一致。这种重力异常梯级带与山脉之间的相关关系表明,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为使地壳达到均衡,由于山脉所导致的那部分质量剩余,正由上地幔物质的迅速转移给予补偿.也就是地壳正处于均衡调整过程中,伴随着褶皱山脉的出现,地壳厚度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3 .天然地震区域的分布规律 (1).纵贯全国区域的重力梯级带,反映出地壳深部构造的深大断裂带,上地幔物质的埋藏深度在梯级带内及其两则发生急剧向变化。 (2).区域性重力梯级带相互交会的地区是深部地壳构造最复杂,受破坏最厉害,而且也是地壳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如云南省地处北东向、北西向和南北向三组深部构造的交会处。因此,震中分布几乎遍布于全剩 (3).在一级的重力正、负异常之间的梯级带上,上地幔深度变化也比较剧烈.因此,也是地震活动带。如新疆天山山脉的南北两翼,东北长白山山脉向南北两端,北端是比较活跃的深震区,而南端是海城,营口地震区。 4 .我国主要地震活动带见图(2)

淄博市地震地质构造概况

淄博市地震地质构造概况 淄博地处我国东部最大的地震带—郯庐地震带西侧,境内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近南北向的禹王山断裂和王母山断裂、北西向的益都—无棣断裂和张店—仁河断裂、北东东向的广饶—齐河断裂以及北东—北北东向的淄河断裂和上五井断裂在境内交汇成网。据历史记载,淄博及邻区共发生5.0—5.9级地震 6次,6.0—6.9级地震2 次,无7级以上地震。1829年11月19日青州6.25 级地震、 1888年渤海7.5级和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对淄博的影响烈度均达到了Ⅵ度以上,1668年郯城8.5 级地震对淄博的影响烈度高达Ⅷ度。 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包括两图一表,即"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及关于"地震基本烈度向地震动参数过渡的说明"等。 一、中国及邻区地震区、带划分 新编的中国及邻区地震区、带划分图将中国及邻近地区划分为7个地震区,4个地震亚区, 青藏地震区西昆仑-帕米尔地震亚区青藏高原北部地震亚区龙门山地震带六盘山-祁连山地震带柴达木-阿尔金地震带青藏高原中部地震亚区巴颜喀拉山地震带鲜水河-滇东地震带青

藏高原南部地震亚区喜玛拉雅地震带滇西南地震带藏中地震带ⅤⅤ1Ⅴ2Ⅴ2-1Ⅴ2-2Ⅴ2-3Ⅴ3Ⅴ3-1Ⅴ3-2Ⅴ4Ⅴ4-1Ⅴ4-2Ⅴ4-3 172422010110523 126372110101323293614157 5581695723201411611105216936162 168053819776625938331352561164171227 东北地震区Ⅳ 0 2 9 32 华北地震区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郯庐地震带华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银川-河套地震带朝鲜半岛地震带鄂尔多斯地震带Ⅲ-1Ⅲ-2Ⅲ-3Ⅲ-4Ⅲ-5Ⅲ-6Ⅲ-7 5011210 201657110 110371329207140 3685062104992112 华南地震区长江中游地震带华南沿海地震带ⅡⅡ-1Ⅱ-2 000 505 28226 1394693 台湾地震区台湾西部地震带台湾东部地震带ⅠⅠ-1Ⅰ-2 202 38830 26157204 89114576 南海地震区Ⅶ 2 7 12 二、潜在震源区划分 在中国大陆及邻区共划分出986个潜在震源区,其中东部地区488个,西部地区498个。8.5级潜在震源区15个(东部2个,西部13个);8级潜在震源区71个(东部13个,西部58个); 7.5级潜在震源区151个(东部38个,西部113个)。 华北地震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地区地震活动最强烈的一个地震区,也是我国晚第四纪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8级以上的地震就发生了5个,最大的地震为1668年郯城8.5级大地震。自西向东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潜在震源区就沿这些构造活动带展布。 华北地震区包括6个地震带,我市主要受华北平原地震带和郯庐地震带的影响。其中华北平原地震带高级的潜在震源区有:8级潜在震源区2个,7.5级潜在震源区7个,7级潜在震源区7个;郯庐地震带高级潜在震源区有8.5级1个,7.5级5个,7级8个。 三、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 衰减关系的形式引用目前常用的形式: lgY(M,R)=C1+ C2M+ C3M2+C4lg[R+R0(M)] Y(M,R)为EPA或EPV,与震级相关的近场距离饱和因子R0(M)取为: R0(M)= C5exp(C6,M) EPA=Sa/2.5,EPV=Sv/2.5,Tg=2π*EPV/EPA。EPA为水平有效峰值加速度,EPV为有效峰值速度。Sa为加速度反应谱在 T0至T1之间的平均值,Sv为拟速度反应谱在T1至T2之间的平均值,Tg 为反应普特征周期。 四、有关说明 ⒈对反应谱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是震级、距离和场地条件,软厚土层对地震动长周期分量有放大作用,硬薄土层对地震短周期分量有放大作用。 2、峰值加速度分区主要是根据地震环境确定的,与行政区划边界无关。 3、峰值加速度分挡见下表: 加速度分挡参数值范围加速度分挡参数值范围 <0.05g <0.04g 0.20g (0.19g,0.28g) 0.05g (0.04g,0.09g) 0.30g (0.28g,0.38g) 0.10g (0.09g,0.14g) ≥0.40g ≥0.38g 0.15g (0.14g,0.19g) 4、反应普特征周期分区是根据地震环境划分的,对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分组。1区中硬场地为0.35S(≤0.40s),2区中硬场地为0.40S (0.40-0.45S),3区中硬场地为0.45S(≥0.45S)。 5、区划图是一般工程抗震设防的最低要求,我国有一些地区场地覆盖土较厚且比较软,反应普特征周期应通过地震小区划详细确定。 6、下列工程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进行专门研究:A、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B、位于地震动区划分界线附近的新、扩、

地震相解释和构造解释

设计的内容为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和地震相解释。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剖面上识别断层并标识断层,在平面上利用相干体进行断层的组合,并且进行地层对比追踪,最后根据解释的断层和层位做等T0构造图。地震相解释主要内容是在剖面上识别水道的形状,在平面上识别水道的空间展布情况,利用剖面上的地震反射构型、地震反射结构投影到平面上做出平面地震相图。 实验一、地震构造解释 一、实验目的 学会Discovery软件的安装、建立工区、三维数据加载、剖面显示地震记录。进行层位对比追踪和断层解释,利用相干体进行断层的平面组合,以及根据解释的层位和断层做出等时构造图。结合剖面图会分析地质意义和盆地内生储盖组合。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以Discovery软件为解释平台进行以下实验: 1 利用Discovery 中模块建立中国的工区和Seisvision模块加载数据。 2断层的剖面解释并结合相干体切片进行断层的平面组合。 根据断层的识别标志进行断层的识别,并结合相干体提高断层识别准度 (期间常见的问题:主测线和联络测线方向断层往往不闭合,解决办法是要根据两个方向综合判断断层。) 3 不整一地震反射界面的识别及追踪对比。 4 等T0构造图的绘制。。 (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一般标志) (1)同相轴错断、波组波系错断(中小断层); (2)同相轴数目突然增减或消失(同生断层); (3)地层产状突变、地震相特征突变(边界断层); (4)同相轴分叉、合并、扭曲及强相位转换(小断层); (5)断面波、绕射波。 (地震反射界面的追踪对比方法) (1)单一同相轴的基本追踪对比方法

★反射波同相轴具线状廷伸特征,相邻记录道的同一同相轴应为一连续的曲线,相邻界面的同相轴应大体平行。 ★相邻记录道同一界面反射波同相轴波形特征相似,即振幅、周期、相位数等相似,它们在空间上是逐渐地变化的。 (2)根据波组或波系进行地震反射界面对比 ★波组是相邻若干个界面形成的多个强反射同相轴的组合。波组之间是一些振幅比较弱的同相轴, ★多个波组组成一个波系。不同波组的相位数多少、振幅强弱、波的疏密程度往往不同,而不同波系所包含的波组个数,各波组间的间隔关系等往往不一样。(3)根据振幅包络线进行对比 ★由于角度不整合面上下相接触的地层层位横向上变化很大,从而界面反射系数的大小甚至于极性变化很大,这使得角度不整合面的反射波特征很不稳定。当进行同相轴对比时,往往很困难。这时应当根据地震反射波的包络线进行对比,即对比界面可以穿相位。 ★在对比基底界面时,根据反射波的包络线进行对比更是常用的方法。因为基底反射波在埋深较大的情况下,振幅一般较弱,对比时要注意沉积岩盖层与基底在宏观反射特征上的差别。 (4)通过剖面闭合检查地震反射界面对比 ★单条剖面的对比完成后,需要与正交剖面进行闭合检查,若在一个环形闭合圈中同相轴不能闭合,则说明对比有误。 ★剖面闭合了,是否解释就肯定正确? 不一定。剖面闭合只说明地震反射界面从几何学的角度上是正确的了,至于其地质意义是否正确还要根据更多的地质资料深入分析。因此剖面闭合是地质解释正确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四、过程分析及成图解释

铁岭城区地质构造及地震分区

铁岭城区地质构造及地震分区 铁岭城区地质构造及地震分区 摘要:铁岭城区地下存在不同时期的隐伏断裂,表面覆盖不同厚度,不同岩性土层,本文着重阐述铁岭的地质构造及断裂分布和发育规律。遇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时,对区域构造及断裂带分布做到初步了解。 关键词:构造,断裂,地震分区,第四纪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东北部,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大地构造上处于东西纬向构造带和新华夏系构造带的交接部位。几乎被区域构造断裂所包围,而且近代尚有构造断裂运动。因此,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属于复杂不稳定地段。铁岭地区东部为低山丘陵地带,岩性主要为前震旦系混合岩,混合花岗岩,页岩等。丘陵区地表覆盖有第四系粉质粘土,砾质粘性土等冲积,坡积和残积土层;西部为平原区,广泛分布着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并分布一些残余的低山丘陵。本文将着重对铁岭城区的地质构造及构造运动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稳定性及对建筑工程的影响进行综合性评价。 一、地质构造 铁岭地区的断裂构造以松辽平原中的隐伏断裂构造为主,处于辽宁东北部的中朝准地台东北缘,北东向的依兰―伊通断裂和近东西向的赤峰―开原断裂构成了该地区的主要构造格架。此断裂构造为郯庐断裂产生的次生断裂。各断裂带自晚更新世以来没有活动,为非工程意义上的全新活动断裂,对近代工程建设无大影响。 在长期内外力地质作用下,使得本地区形成了沿辽河两岸平坦开阔的冲积平原和龙首山以东的构造剥蚀地形及龙首山附近的构造堆积地形。 第四纪全新世中期,辽河水量较大,地壳处于相对宁静且微微下降阶段,河流的堆积作用大于切蚀作用,在河床一带形成了以粗砂、砾砂、卵石为主体的河床相堆积物。由于区域差异性的升降运动,东辽河主河道连续向西移动,在其古河道流经地区,残留着众多串珠状

世界地震发生地的分布及原因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1]。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2]。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3]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 . 地震成因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称作地壳。地壳岩层受力后快速破裂错动引起地表振动或破坏就叫地震。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叫构造地震;由于火山活动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固岩层(特别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地震是一种及其普通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关于地震特别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孕育和发生的,其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的问题至今尚无完满的解答,但目前科学家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 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关于地壳构造和海陆变迁,科学家们经历了漫长的观察、描述和分析,先后形成了不同的假说、构想和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又称新全球构造学说,则是形成较晚(上世纪60年代),已为广大地学工作者所接受的一个关于地壳构造运动的学说

权威专家详解中国的地震灾害与地震地质构造

权威专家详解中国的地震灾害与地震地质构造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强烈的国家之一”——权威专家详解中国的地震灾害与地震地质构造 专家分析地震预测现状:地震,究竟能不能预测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张景勇、周婷玉、邹声文)“中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强烈和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南北带地震构造研究组组长张培震26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作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专题讲座时,对中国的地震灾害与地震地质构造作了全面介绍。他说:“积极开展防震减灾,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应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他说,1900年到2007年间,我国大陆地区已经发生7.0至7.9级地震70次,8.0级及以上地震6次,这些地震造成的灾害涉及28个省份,死亡59万人,伤残76万人,受灾达数亿人次。 张培震指出,中国大陆强震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最显著特征是西强东弱,有历史记载以来,以东经107度为界,西部共发生7级以上强震91次,东部只发生27次(台湾省和东北深震除外)。但是由于东部人烟稠密经济发达,地震形成的灾害要远大于西部。地震活动西强东弱的原因是中国大陆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印度板块对青藏高原的推挤。 他表示,大陆强震还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强震沿地震带集中发生。 ——新疆的强震主要沿南天山和北天山地震带发生,特别是南天山与帕米尔交界的乌什地区更是全球大陆强震的高发区,地震类型以挤压逆冲为特征,反映了天山山脉向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的双向逆冲作用。 ——青藏高原的强震多数发生周边地震带上,其南边界是弧形的喜马拉雅地震带,有历史记载以来发生过5次8级以上强震;东边界是著名的南北地震带,“5·12”汶川大地震就发生在这里;北边界是祁连山—阿尔金地震带,也控制了一系列7级以上历史强震的发生;高原内部的强震则主要发生在一些大的断裂带上,如1954年西藏当雄8级地震发生嘉利断裂带上,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发生在昆仑断裂带上。 ——川滇地区也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强烈的地区,有历史记载以来共发生7级以上强震23次,主要沿鲜水河—小江地震带和滇西(腾冲—澜沧断裂)地震带分布。 ——由陕西渭河盆地、山西盆地带、内蒙河套盆地带、银川盆地和六盘山区组成的鄂尔多斯周缘地震带则是另一个强震活动带,控制了有历史记载以来的19次7级以上强震的发生。其中1556年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及后续次生灾害造成了83万人的死亡,是有历史记载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事件。而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地震形成了长达215公里的地表破裂,造成了20万人的死亡。 ——华北平原地震区有历史记载以来发生过7次7级以上强震。东部沿郯城—庐江断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