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

模块一教师的实践反思

模块二学科知识与技能

《人民教育》上刊登了篇报道,我看过之后很受启发: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被称为“谜”一样的学校。这里的学生从不补课,课余时间由学生自己安排,下午四点以后打球的打球、跑步的跑步,教室里几乎看不到人;这里的教师从不加班加点,每天按时回家,在上班时间健身还能得到学校的奖励……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么宽松的环境下,学生的高考成绩却连年提高,稳居浙江省第一。不仅如此,学生进入高校、走上社会后,还因为后劲足、持续发展能力强而受到广泛称赞。校长叶翠微说:“我们是凡人,不是大智慧家。我们只是选择平静地对待学生,老老实实把学校办成最本色的学校,排除一切干扰,真正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高中三年,我们要扎扎实实地给学生打好三个基础。一是身体基础,健康第一;二是品德基础,做人要宽容、阳光、向上;三是学习基础,知识要扎实,思维要敏捷。”

我感觉这位叶校长的话,可以指导对我们的小学教育教学活动,尤其对我们品德与生活的教师更有借鉴意义,因为她的论述正好与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性质相吻合。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所以,大家看按照这样的思想去教育学生,学生就会像杭州二中的学生一样全面发展,容易成才。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组成课程框架的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今天我准备从这四个方面和大家来共同探讨一下。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进一步理解课标的内容:

课程标准指出:“健康安全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基础”。这句话说得非常准确、合理。健康安全其实是每一个人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健康那还有什么了,如果没有了安全就没有了生命保障。早就说过健康是1,其他是0。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对于学校来说,这个孩子是几百几千分之一,但是对于家长来说,他是百分之百,是家长头顶上的一片天,是他们的希望和精神寄托。在汶川地震中,有许多可爱的孩子们遇难了,每个人看了都很揪心,他们的父母更是痛不欲生。有一首诗,在网上被转载了无数次,感动了所有看到这首诗的人。诗的题目是《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我们学校小海鸥广播站在朗诵这首诗歌的时候,很多老师都是热泪盈眶的。《人民教育》第11期也刊登了这首诗歌。大家都能体会到,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是这么的重要。对于孩子本身来说,他是一个小天使,来到了人间也很不容易的,有很多孩子一出生就是有缺陷的,尽管现在医学越来越发达,但是由于环境和心理等因素对准父母的影响,出生缺陷的比例是13?,所以现在一个小孩能够健康地来到这个世界其实真不容易。我们面对的都是正常、健全的孩子,所以我们要让他们更健康、更安全地生活,做为家长和老师就应该好好地保护他,同时更要教育他自已照顾自己保护自己。

课标中指出:健康安全地生活共包含三个大方面11个小方面的内容:(一)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1.按时作息,做事用心。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3.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5.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二)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7.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8.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9.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三)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10.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11.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一单元共包括三课的活动内容《日日盘中餐》《饮食中的科学》《我的配餐小计划》。这就是针对现在的孩子严重挑食而设计的。我家住的离学校很近,所以很多学生家长我都很熟悉,在平时的闲谈中,有时候我会说:“你家孩子很优秀的,各方面表现都好啊,老师们都很喜欢他”。家长很高兴,但是他又很苦恼地说:“这孩子别的方面都不操心,就是吃的方面比较愁,做什么也不愿意吃,挑拣得厉害,吃得还少你看多瘦啊”要不就说“就吃鱼肉,不吃蔬菜,你看又黑又胖,可愁人了”有的就说:“田老师,你给说说,告诉他得不能挑食啊,管啥都要多吃点”我想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吧。所以,我们真的得重视这个问题,多指导,和家长多联系。我就看过一个材料,有一位班主任老师给家

长列出了晚饭菜谱,每天选三样蔬菜,这是家长的功课,不做不行,然后看看孩子吃得全不全、吃多少,要做记录。每周至少三次记录。结果发现,所有的家长都很配合,没有一个嫌麻烦的,有的还把表格亲自送到学校来,说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老师说我不辛苦啊,只是做了个表格,辛苦的是你们啊!他们说,“我们辛苦是应该的。不怕辛苦,就怕孩子不吃啊。”大家看,如果有的老师家也有挑食的孩子,那感受就更深了。所以,这方面我们真得重视起来,想各种办法,让学生知道饮食要科学、要多样化。并想方设法和家长一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习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啊,尤其是饮食习惯,一点儿也不是言过其实,确实是这样啊。日本的“一袋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啊。现在日本又研究出来了,说“绿茶不仅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防癌”,所以人日本的小学生一上学要先喝一杯绿茶,这是真的。可是我们有很多老师都喝花茶,据说喝花茶没什么特殊的营养价值,喝绿茶是对健康有益的,所以,你看健康的知识引导健康的行为。所以我们老师要不断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地生活啊。

这里的第三点是培养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的能力。

为什么把这一点放到健康安全地生活这了呢?因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概念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指没有疾病。它既包含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保障,达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应变能力较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等等。心理健康同生理健康同样重要。据医学家测定,良好的心态,能促进人体分泌出更多有益的激素,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人体健康长寿。

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其实指的就是在学校生活他感觉到很开心、很快乐,他喜欢和老师、同学们在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吃午饭、一起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等等,而且能够和大家相处愉快、关系融洽,他也喜欢老师和同学、老师和同学们也喜欢他。大家知道有的小朋友2-3岁上幼儿园,刚开始爸爸妈妈送他去,他就要哭闹,这就是明显的不适应,在家里呆习惯了,离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要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他不喜欢;过一段时间不哭了,但还是不愿意去,早上起来说:“今天不上幼儿园”“上哪儿呀?”“跟妈妈呆着”或者说“上海边玩沙子”,这也是不适应的表现;直到再后来,他感觉到在幼儿园很有意思,有小伙伴、有和蔼可亲的老师、还可以做很多游戏、可以唱歌、可以跳舞,他非常愿意去了,星期六不去都不行了,这说明他才真正适应了。

我们小学生也一样啊,不是说早上从家背书包来了,他就是喜欢学校生活了。有的孩子一直上到六年级,他也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适应。当然,这里面有我们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但是大部分孩子慢慢适应了,说明还是有个人的原因。所以,我们要注意引导,在这方面,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那是责无旁贷啊。

我们的教材编得非常好,例如一年级下册的第二课《在集体中》。这一课以9幅图呈现了活动的内容。第一幅图是下雨天有一个同学没带雨伞,另一名同学主动和他撑一把伞,送他回家;第二幅图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的场景;第三幅图是一个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后面的一个同学急忙跑过来扶起他;第四幅图是一个班同学“全家福”,师生一起兴高采烈、其乐融融;……这些图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列举了学校集体生活中的场景,意在引发学生联想个人在集体生活中的感受。在回味中感悟、享受友爱、有序的集体生活。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这样设计:第一步,启发谈话:“同学们,大家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过集体生活了。这期间一定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你觉得哪些事让你很难忘啊?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好吗?”然后就让学生去说,随便说,都说自己有意思的事、记忆深刻的事情。第二步:同学们,把你准备的照片拿出来好吗?让大家看看,分享一下。然后看照片,可以自由说,也可以找比较有典型意义的同学到前面说。第三步:看老师准备的照片,大投影出示教材中的照片,也可以更丰富一些。一下子气氛出就来了,集体生活多有意思啊。然后再联系实际谈谈,现在上学了,你觉得我们的哪些集体活动让你感到有意思?再讲讲发生在你和老师、你和同学或者其他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你看到的听到的感人的事情。第四步:把这些感人的内容表演一下。多好啊,一堂课也不累,说说、想想、看看、演演,学生轻松地感到集体生活确实很好,好好在学校学习、游戏、参加各种比赛吧。学会适应学校生活了。

二、愉快积极地生活

进一步理解课标内容:

课程标准指出:“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包含三个大方面9小方面的内容:(一)愉快、开朗: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3.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4.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二)积极向上:5.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6.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7.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三)有应付挑战的勇气: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9.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谁都知道一个人的心情怎样对生活是无比重要的。然而,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不能保证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们常常会遇到各种不愉快的事情。大人们还好说,我们可以自己调节,但有的人还调整不过来,少年儿童更难了,怎么办啊?他们那么小,调节不了。何况我们的小学生,还承受着过重的课业负担呢。

天津市一所小学心理热线信箱收到一封署名信,署名是“少年老者”。大家来听听这封信的内容。

老师和家长:

你们好!我想告诉你们,我虽然才上六年级,可已经老了。

你们别笑,我的确老了。不然,为什么年轻人应有的红扑扑的脸庞,变得如此蜡黄?不然,为什么曾一步迈上三级楼梯的脚步,变得如此蹒跚?不然,为什么活泼吵闹的心,变得如此孤寂?

我已经老了。虽然眼镜片越来越厚,但黑板上的字却越来越看不清,这不是上了年纪的人才有的“老眼昏花”吗?该记住的笔记,我虽然背了一遍又一遍,可还是记不住,这不是老年人才有的“记忆力减退”吗?

可是,六年级就已经老了,这不是太惨了吗?

太惨了,又有什么办法?为了考取重点中学,为了考取名牌中学……无可奈何,无可奈何!

然而我想,假定我们考上了名牌大学,真的成了专家学者,那会不会像孔子得意门生颜回那样,尽管“闻一而知十”,却30岁刚出头就死了;会不会像唐代诗人李贺那样,尽管人称是才华横溢的“鬼才”,却在27岁时就命归西天呢?

我已经老了,但我深知“人生有两种东西在丧失之后才发现它的价值:一个是青春,一个是健康”。居里夫人有句名言:“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所以,即使在她最忙的时候,也要陪着自己的两个女儿去荡秋千,去远足爬山。

妈妈,您既然心疼我,那么肯陪我去爬山吗?老师,您既然可怜我,那么能让我大笑一场吗?

六年级,我已经老了。请帮帮我吧!

这封信,读来难免让人心酸啊,但也是孩子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朝气蓬勃、自由活泼、天真烂漫是童年永恒的主题。在“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的今天,是谁把12岁孩子的心慢慢变“老”?又是谁把“金色”的童年变成“灰色”?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有社会原因、有国情的因素。但是做为我们品德与生活课就要引导学生解决烦恼,学会愉快地生活。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对烦恼》“我的烦恼”“烦恼来了我不烦”“难不倒”三个部分构成。单元目标是:1、知道烦恼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它都要存在。因此,我们要学会敢于面对烦恼。2、人们对烦恼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学习用积极的办法来对付和消除烦恼。3、帮助学生认识到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烦恼,这样烦恼就会减少;生活中做个快乐大度的人不去自寻烦恼。4、学习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年级的学生烦恼的事情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A 学习方面的。学习上不如人,或者因为学习不好常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责备;不论自己怎么努力总是赶不上班上学习最好的同学;因为学习,家长常常不让学生有自由活动的时间等等。B 交往方面的。同学之间因为一些事情发生矛盾和误会;选班级干部好朋友没有投自己的票;同学之间游戏时为让谁参加发生争吵等等。C 家庭生活方面的。家长为孩子安排了许多特长的学习,而这些学习又不是孩子所情愿的;父母争吵、离异、母亲与奶奶之间关系紧张;父母打麻将或有其他恶习影响孩子学习等等。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充分说出自己内心的烦恼,老师可以采取讲故事编排小品等直观的形式启发学生。烦恼的危害可归纳为如下几点:A 影响同学们之间的正常交往。B 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C 影响家庭生活的快乐。D 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要想让孩子过得愉快而积极,我们教师还有自己的法宝。

第一,要想让孩子们积极愉快地生活,大家还要继续转变观念。转变对学习的认识。我们中国人把读书学习看得过于严重。在一个法国人看来带孩子去图书馆和带孩子散步、看球赛、进电影院,都是一种学习,没有什么质的不同。而我们的一些教师总以为只有课上循规蹈矩听讲、回家认真写作业是学习,只有积累名人名言、背诵古诗词是学习,而看“闲书”不是学习,看电视聊天都不是学习,至于有的孩

子喜欢海阔天空地提荒诞不经的问题,当然就更与学习无关。所以我们都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引导孩子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第二,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

表扬最重要的在于一个“诚”字。前几年我们学校曾经发起过对操行评语的讨论。同仁们一致认识到过去那种“该生如何如何……”,干巴巴地罗列几条“优缺点”的做法不可取,也意识到孩子们需要赏识和鼓励。教师们在如何写好操行评语上动了不少脑筋,也下了不少功夫,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没有多久,我就注意到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就是有的教师挖空心思、搜索枯肠去寻找最美妙的字眼争着夸奖和称赞孩子,而在提到他们的缺点时,却总好像陪着一百个小心的样子,什么“如果……就更好了”,什么“你要是……老师就更喜欢你了”之类,不一而足。我怀着深深的忧虑察觉到,其中隐含着某种程度的矫情和虚伪。再说美妙的词汇用得过多过滥,就难免会像货币的过量投放一样会引起贬值,使其不再受到孩子们的珍惜,何况这也很可能会助长孩子们养成一种“听不得半个‘不’字”的习惯。我的这些看法得到了教师们的普遍认同。随着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探讨和思考,现在教师更注重的是沟通而不是什么夸奖。在学校的倡议下,每位教师都接受了学生们的选择和请求,分别肩负起一个心理医生的责任,原来那些近乎廉价的赞扬和小心翼翼的所谓“建议”应该被推心置腹的心灵交流所取代。孔夫子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段文字我们在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读起来,仍然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我想其原因就在于它来自于对被称赞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了解。在于它真正发自于肺腑。联系到而今我们有些教师自以为得计地把“夸”和“哄”当作一种手段,那就难怪“收不到预期效果”了。

第三点:我们还要转变对学生的态度。其实孩子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他的快乐与否与老师的态度有直接的关系。特级教师霍懋征,周恩来总理曾经评价他是中国的“国宝”。温家宝总理去拜访她,亲笔书写“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挂在她的家。霍懋征从教60年,有四个从没有。第一,从教60年,从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第二从教60年,从没有请过一个学生家长。但是人家的孩子们个个都成才。第三,从教60年,从没有惩罚过或变相惩罚过一个学生。什么罚站呀,不让上课呀,等等,这样的事,都没有。第四,从教60年,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队。而且把很多别人不要的孩子都要到自己班,培养成才。在为霍懋征老师搞了的60年从教典礼上有一个场面:有一块地方,坐着一群花白头发的老人,都是霍懋征的学生。从教60年了,找的好多学生全是鬓发苍白。主持人说,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霍老师到讲台上讲几句。霍懋征精神抖搂,84岁了,站得,腰板挺得直直的。站那以后,冲着那群白发苍苍的老人说:“孩子们!”全场都笑了。她说:“不管你们今天是什么样子,在我眼里,依然是当年你们入学时的情景,你们在我眼里,永远是可爱的孩子。”哎哟,全场热烈的掌声。

另外,我们要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应对挑战的勇气。

一个人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从小就要乐于接受挑战,面对困难不要一筹莫展,要想办法解决,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感动中国的大学生洪战辉,生活给了他磨难,但他却能比同龄人活得更精彩,不是吗?这次在大地震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少年,他们是勇敢的,他们能够经受住生活的考验,在困难来了,地震来了的时候,他们挺住了,有的还救出了自己的小伙伴。这样的孩子将来肯定再遇到什么困难,他也不会退缩了,因为他学会了怎么迎接生活的挑战。生活中的磨难总是无法预料的,今天风和日丽,并不代表明天没有暴风骤雨,有很多人从小衣食无忧、生活优越,可是长大后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债台高筑。这就是生活。所以,每个孩子,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境况,都必须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有应对挑战的勇气。我们老师就要鼓励孩子从小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会做的要学、做不好的要多练习。这样将来孩子才能不出息。

(举例子)

三、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1.进一步理解课标内容

课程标准指出:“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这里面包含三个大方面10个小方面的内容。(一)诚实友爱: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3、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二)遵守社会规范:5.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6.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7.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三)爱家乡、爱祖国:8.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

发展变化。9.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10.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培养孩子有责任心

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国外的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替孩子承担一切,否则会淡化孩子的责任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知心姐姐卢勤老师说,有一次去日本考察,看到一个日本小学生弯腰捡起地上的纸片,她问校长:“多好的小孩子啊!”校长很平淡地说:“这是每个人的责任。”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屑,不要去埋怨是谁扔的,捡起来就解决问题吗?所以人家的环境整洁。这就是责任感的教育,孩子有责任感了,社会就好了。在家里也是一样。一个父亲要出差了,但是他担心自己的儿子和妻子关系紧张,因为儿子处于青春叛逆阶段,不愿意与大人沟通。所以母子关系紧张。他想来想去,临行前一晚对儿子说:“爸爸要出差了,你妈妈身体不好,所以你要好好照顾他,这个责任就落在你身上了。”一年的时间儿子都表现得非常好,没有和母亲争吵过,而且每天都是关门、关窗、关煤气然后才去睡觉。是什么让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是责任感。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础,因为没有责任心就不可能认真去做事。

第一单元《我和我的班级》共有三课的内容。第一课《大雁告诉我》的活动目标是:知道集体的含义,明确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感悟到生活在集体中很快乐;热爱自己所在的集体。第二课《在集体中》的活动目标是: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关心和爱护同伴,乐于帮助别人;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第三课《这是我的责任岗》,活动目标:热爱劳动,做事用心、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爱护班集体,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累。在这一节课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集体的事是大家的事,人人都有责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本班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小岗位。学生在寻找小岗位的时候,可能会有不切实际的承诺的现象,老师要及时地帮助学生进行恰当的分析处理,可以几个人同时合作,也可以每日每人轮流负责。也可能会出现一个岗位也不想找或找不好的现象,老师要热情鼓励而不要指责。学生年龄小,做事缺乏持久性,为了引导孩子们履行诺言,在实践中形成技能和习惯,我们要多一些提醒,多一些鼓励。

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当家一天》。共由“爸爸妈妈不在家”“给爸妈一个惊喜”“快乐家务”三课共同组成。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安排一天的学习、生活、玩乐等活动,使学生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生活本领,引导学生同爸爸妈妈一起共同完成家务劳动,并体会做家务的责任和做家务的快乐。

3.培养孩子有爱心

另外,我们还要培养孩子有爱心。一个韩国家庭有三个儿子,亲戚送给他们两筐苹果,一筐是刚刚成熟的,可以储存一段时间;一筐是完全熟透的,不在三天内吃掉就会腐烂。父亲把三个孩子叫过来,说:“孩子们,你们说选择怎样的吃法,才能不浪费一个苹果?”大儿子说:“先吃熟透的,这些放不过三天。”父亲不满意大儿子的建议。“等我们吃完这些后,另外一筐也开始腐烂,我们吃的始终不是新鲜的苹果。”二儿子说:“那就吃刚刚成熟的那一筐,先拣好的吃吧!”“如果这样,熟透的那筐不是白白浪费了吗?你不觉得可惜吗?”父亲一边训斥二儿子的冲动,一边把目光转向了小儿子,“你有更好的办法吗?”小儿子微微思索了一下,说:“我们最好把这些苹果混在一起,然后分给邻居们一些,让他们帮着我们吃,这样就不会浪费一个苹果了。”父亲听了,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这的确是个好办法。那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多年后,这个选择把苹果分给邻居的孩子当选为联合国的秘书长,他的名字叫做潘基文。有爱心是做人的基础,有爱心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和帮助,有爱心的人才容易成功。

可是我们前些年的道德说教,让学生只会说大道理、却如何把自己的爱心献给别人。

苏霍姆林斯基创办的巴甫雷什中学的校园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学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学生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园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他蹲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一位教师用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出了一道材料作文题,让学生续写他们会想像出什么样子的故事?结

果是:几百名高中学生,文章的中心内容都是写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共财物,不能采摘花草树木,写了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可见,我们传统的道德说教如此深入人心,让我们的学生耳熟能详。在他们的文章中,只有道德规则,缺乏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同情怜悯之心,在他们的心中,似乎所有的玫瑰都已凋谢了。

学校是传递人间真、善、美的地方,是播撒爱的种子的地方。我们要抓住契机培养孩子的爱心。在5·12大地震发生之后,我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国人民一起支援灾区,甚至全世界都纷纷捐款救灾。我们学校也搞了一个捐款仪式,孩子们真的挺让人感动的。在我们整理捐款的时候,发现捐款箱里有一个小塑料袋,里面满满的全是硬币,大家一数是46元9角,老师们都感动极了,一个劲地由衷地说:“好孩子,好孩子!”这真是孩子自己积攒的零用钱,关键时刻他不吝啬,这是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有一个六年级的女孩,非常懂事。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她每天中午不吃营养餐,五块钱,她嫌贵,她到学校旁边的小店去吃面条,两块五一碗。这个孩子在我们广播室放音乐,所以我们很熟悉。有一天聊天,无意中,她说,那次捐了20元块。我说:“是你自己攒的吗?”她说,“我没有零花钱,一天就是两块五,中午吃面条。”你怎么对妈妈说的,她给你20块钱呢?“没说什么,我妈也天天看电视,知道地震很严重。我妈问我捐多少,我说20吧,因为我要50的话,我妈手里可能没那么多。因为我平时从不乱要钱,连课外书都不买,所以我妈妈很痛快就给我了,她也说,如果有钱还应该多捐些。”我们学校有很多孩子捐100元,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比这个孩子的20元钱更轻松。这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她的母亲也很好,她会教育孩子,她用的不是语言,是行动。有一些孩子可能做不到这么好,那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在品德与生活的课程引导、教育他做个有爱心的好孩子。

(举例子)

四、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1.进一步理解课标内容

课程标准指出: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这里面包含三个大方面11个小方面的内容。(一)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1.有好奇心,喜欢提问。2.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二)动手、动脑:3.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4.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5.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6.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三)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7.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8.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9.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四)获得知识、积累经验:10.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1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2.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

动脑筋、有创意,这是对现代人来说更重要。现在我们科技需要创新,普通的工作也不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要不断地创新才能有高效率。别出心裁才能别有情趣。一提到创新,我们就想到中国的科学工作者有很多都是呕心沥血,甚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但却不能得到诺贝尔奖。这么说,没有对科研人员不敬的意思,他们其实为我们祖国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就是从这儿看出来,我们近一个世纪来,与古代的四大发明那些相比,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减弱了。我们崇尚的是按部就班、井然有序,这是一个层次,还应该有标新立异的一个层次。所以我们培养孩子的时候,从小就要让他们多动脑、多动手。

在瑞典,两岁多的小班学生最初学的单词除了“你好、谢谢”以外,都是森林里的植物及野果的名称。在夏天,每星期中有两天需要老师带着小宝贝们到森林里玩耍或做小试验。例如,在地上挖几个坑,分别将塑料袋、纸、玻璃、香蕉皮等埋入,过了几个星期后再挖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此对小孩讲解土地可以或不可以吸收哪些垃圾。与理论教育相比,实践教育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儿童接受,瑞典这种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接受、对生活及人类的热爱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可能,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洞悉了这一点,所以你看,古代发明的玩具,如九连环、华容道、积木、魔方等,这些都是要动手、动脑的。可是现在的玩具,电动的、遥控的,非常方便,好玩儿、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缺乏对孩子的锻炼。所以,我们教师要有这样的意识,在课上让孩子们多动手、多动脑,动手是基础,他不动脑,就没法动手,心灵手巧,手巧了,大脑也就更聪明了。让他们在做中学,以前我们夸奖孩子都说“乖”,这个字看起来就不是太舒服,好像缺点儿什么,缺什么呢?缺一撇一捺,有了一撇一捺这对创新的小翅膀,才能成“乘”,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在动手过程中,他更能发现问题,再引导他们去解决问题,这不就是探究精神吗?探索、研究,这是孩

子们最愿意做的事情,真的。孩子有好奇心,对什么都感兴趣,我们老师不用投入什么财力、物力,只要我们有热情、多鼓励,别什么问题都回答得天衣无缝,给他们留点儿思考的余地,孩子的钻研、探究的习惯就慢慢养成了。爱迪生小的时候曾经被老师看成是最“笨”的学生。但是他的母亲却不这样认为,她把爱迪生接回家,并千方百计鼓励爱迪生多做各种各样的实验,最后把儿子培养成为大发明家、大科学家。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变、变、变》由《小小魔术师》《奇妙的作品》和《出个金点子》三个部分组成。通过对蔬菜和水果的插接、拼装,使他们变成生动有趣的作品,并利用这种变化的思想当中一些事情产生联想、给以改变,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富有创意。《小小魔术师》一课,本来水果是用来吃的,这是人们的常规想像和做法,本节课目的是要打破学生这种常规思维,让学生进行超常思维。因此,在进入正式课程之前,老师可就水果与蔬菜除了吃还能做什么,引导学生进行以散思维。这也是本节课具有生成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老师可将学生罗列出的关于水果和蔬菜的其他用处简单地记在黑板上,对那些有创意、奇特的想法要给以充公地肯定和鼓励。然后老师可出示一两件水果和蔬菜拼接成的作品作为本节课的导入,让孩子们利用身边的简单的工具和自己头脑中丰富的想象,学习做水果和蔬菜的插接。

3.培养孩子探究精神

青海省科技馆的馆长在网上发表一篇文章《孩子的探究精神哪儿去了?》,文章中说,他们在工作中发现很少有孩子会问‘为什么’。在轮番的“快餐文化”“电视文化”的熏陶下,孩子们更多地学会了被动地接受或拒绝,而丧失了动手操作能力。在展厅里,大多数的孩子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看、摸一摸,很少有孩子实际操作,主动询问工作人员这个展项究竟是什么原理、为什么它会动等等。若要让一个孩子将拓展厅内每一个展项完全动手操作一遍,琢磨一下是由什么原理构成至少需要两个小时,而现在来参观的未成年人大多数将科技馆纯粹当成了游玩的场所,用不了半小时就从入口走到出口了。这也大概反映出了现在大多数孩子们的状态。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这样的话:“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还要好。”大家都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如果这个熟透的苹果掉在牛顿身边,他只是看看、或者没当回事,那么会是什么情形呢?所以说,我们要学习勇于探求真理的精神。

(举例子)

我记得在《读者》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内容大概是说有一种小鸟能成功地飞行几万里,飞越太平洋,它靠的仅仅是一小截树枝。文章说:飞行时小鸟嘴里衔着一小截树枝,累了,它把树枝投在水面上,站在上面歇歇脚;饿了,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吃;困了,站在上面打个盹,结果,它成功地飞行了几万里,飞越了太平洋。文章的寓意原是说一个人在前行中包袱不能太多、太大,轻装前进才有可能成功。我想,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如果把学生们比喻成“小鸟”,它们要成功,起飞时的那一小截树枝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做老师的就应该适时地帮“小鸟”选择好那一截小树枝,待它们准备飞行时,及时帮“小鸟”们衔在嘴里。小树枝就是孩子们各种好的习惯,例如,文明有礼貌、健康乐观、勤奋爱钻研、负责任有爱心,这些好的习惯,我们都要让他们养成,这就是他们的一小截树枝,有了这样的小树枝,他们才能茁壮成长,逐渐成才,走向成功。

五、学科知识结构

1.准确把握各部分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对于学科课程来说,教学重点应是基本概念、规律等,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以往的品德教科书只被当作单向传输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教科书载负着知识、信息,学生学习教科书就是被动地接纳这些知识、信息,有时为了考试还要死记硬背地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记忆中。新课程《品德与生活》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它只是学习(获得)人类文化的一根拐棍,学习书中的的知识和信息不是目的,只是实现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一种手段。课程是通过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其中,把品德教育、科学教育、劳动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课程成为儿童现实的愉快生活体验,并成为其生活的引导。所以,它的重点是教师要设计符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理解能力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改变旧习惯,形成好习惯。

有的老师说,搞活动容易,可是让他们真正能够把课上的表现真正带到生活中去,还是有困难的。这就是说“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要困难得多”。所以,我们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难点基本上就是引导学生真正把好飞快带到生活中,让课堂和生活融为一体。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是我们老师要有信心,如果你坚持把每一次的活动都搞好、搞得有声有色,那么效果没问题,所谓功到自然成。一个5m高的峭壁,没有专门的工具,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是很难攀登的,而泰山高1524m,一

般的人都爬得上去,就是因为泰山开凿了一般健康人都能接受的台阶。可见,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2.正确补充、更新、调整教材的原则和实践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良华说: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教学工作者,而应该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所谓“课程工作者”,就是说,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首先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的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有三种表现:“补充教材”,这是比较温和的形态;“更新教材”,这是比较激烈的形态;“校本课程开发”,这是比较充分的形态。要想做一个好的课程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做到:

第一,我们要“吃透”教材。

正式发行的教材往往聚集了大量的专业智慧和实践经验,有些教材可能隐藏了一些错误或缺憾,但很少有教材会败坏到“一文不值”的程度。教师可以补充或开发新的教材,但补充和开发新教材的前提是尽可能“吃透”并“利用”现有的教材。

“吃透”意味着教师对教材“了如指掌”,而不是“伸手不见五指”。教材一旦被教师“吃透”,则这份教材在教师的心中已经“明朗透亮”,而不是“一团漆黑”。有些教师“吃透”之后甚至可以“背诵”教材,虽然没有必要建议每个教师都能够背诵教材,但教师应该对教材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

第二,利用教材。“吃透”教材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利用”教材首先可以表现为“调整”教材,即保持教材的总量不变,只是变换教材中各个教学单元的顺序。只要不至于引起学校管理上的混乱,教师是可以调整教材的。“利用”教材也可以表现为“整合”教材。“整合”不只是调整教材的顺序,而且是将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

“利用”教材还可以表现为“解读”或“解构”教材,即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解释和发掘教材背后的意义,或者以怀疑、批判的方式使原有的教材显露另外的意义。

第三,样本课程的开发。

(1)“补充”教材。若教师发现有的教材比较单薄,或者发现在现有的“课本”之外,还有相关的有意义的材料,教师就可以将相关的教材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这个其实挺容易做到,现在知识量太大了,一上网什么都有了,我们要筛选有意义的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他们理解、体会,指导他们更好地去实践。补充教材,它并不改变教材的原有内容,只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教材。这种只“增加”不“减损”的处理教材的态度显得比较保守,也因此而比较平稳、安全。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构成了教学的关键要素。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我在教学《良好的饮食习惯》一单元时,就给学生介绍了一个人:洪召光。洪昭光教授,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他是经常在全国各地做讲座的人,他的讲座《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几条健康忠告》《人生60才开始》《怎样活到100岁》等深受人们的欢迎,讲得确实很好,很受益。我对此很感兴趣。所以在讲《饮食中的科学》《我的配餐小计划》时,我就把洪教授讲座的内容渗透给学生了,结果他们听得非常认真。有时我还告诉他们,帮爷爷奶奶记着要怎么样怎么样,提醒爸爸妈妈要怎么样怎么样,他们都很高兴。

(2)“更新”教材

如果教师发现现有的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比较过时、落后或者不适合学生学习,那么,教师就可以考虑用另外的教材替换现有的教材。现在科技发展真的是日新月异,有很多知识、说法可能在不断地变化中。就说,地震吧,前两天写稿还说是7.8级,但到星期一升旗仪式开始之前,震级已经被重新确定8级了。所以,我们老师要多学习,遇到需要更新的地方要及时更新。

一般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也缺乏额外的时间。但是,总有一些教师,他们凭借自己宽广的阅读面和丰富的经历,大量提供补充材料。只要这些材料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意义的,那么,这些材料就可以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

如何让《品德与生活》这一新课程在我国小学的课程里生根、开花、结果呢?专家指出,我们品德老师不要有畏难情绪,我们只要做好加减乘除。加:我们目前使用的品德与生活教材,课本很漂亮,图片很生动,但内容比较少、不太充实,又由于此门课程的活动性和综合性,教师讲好一节课很费脑筋,就必须在备课上下工夫,必须添加许多课本上没有而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才能使平面教材变得立体生动起来。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身边可用资源,严禁上课照本宣科或上课“放羊”。减:教师们必须明白的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三维目标,依据每个目标所处重要位置,排列顺序应该为:第一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二目标:过程与方法;第三目标:知识与技能。恰好与其他学科的三维目标排序相反。所以要求,备课时,教案中的第一目标应该为培养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

观,把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放到第三目标。上课时,要把生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点活动内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知识性讲解,能不讲就不讲。乘:品德与生活应该主要采取师生互动,尤其是生生互动、课内课外互动完成,极大限度提高学生的思维热度,力求达到品德教育效能=课内教育效能×3(或n)。除:主要指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成倍的缩小,教师只起引导、组织作用,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以期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如果想要真正把一堂课上学,光学理论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脚踏实地下真功夫。

其实,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何况教育是需要智慧的工作。王国维对人生和治学的三种境界是:“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也同样适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们一起去慢慢体会吧。《穿透人生》这本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段话:“每个人的身上都隐藏着原子能,但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点燃它;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个金矿,只是很少有人开采它;每个人的身后都沉睡着一个神通广大的巨人,可是很少有人唤醒它。耶稣、释加默尼和穆罕默德成为万民崇拜的圣明,这是精神能量的发挥;孔子思想成为中国民族数千年来的精神支柱,这是道德能量的发挥;比尔.盖茨用windows小小的窗口,获得了疆域远大于成吉思汗的帝国,这是智能的发挥……苏格拉底说得好:“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它发光。”我们做老师的就是要用我们一生的精力去帮助我们的学生,让他们身上的太阳能发出灿烂的光芒。

(葫芦岛市炼化二小田素娟)

模块三学科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概述

教学设计,这门学科的发展综合了多种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成果,参与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的人员由于其背景的不同,他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视野来界定和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因此人们在教学设计的定义上尚未取得完全的统一。下面是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教学设计定义:

加涅认为:“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肯普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史密斯等的观点:“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梅瑞尔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乌美娜等认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何克抗等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上述几种定义反映了人们对教学系统设计内涵理解的不同角度以及各自的侧重点,通过对这些定义的分析比较,我们认为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设计的特征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者形成的教学设计方案虽各有不同,但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的以下一些基本特征却是共同的、普遍的:

1.指导性。教学设计是教师为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精心设计的施教蓝图,教师关于教学活动的一切设想,如将要达到的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将采取的各种教学措施等均已反映在了教学设计中。因此,教学设计的方案一旦形成,它就成为指导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学活动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将受到教学设计方案的约束和控制。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认真思考,全面规划,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学设计的指导功能,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2.统整性。教学是由多种教学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教学设计则是对这诸多要素的系统安排与组合。以系统科学方法指导教学设计,这是科学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经验的教学设计的重大区别。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教学设计往往只注重教学的某个部分,如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从系统科学方法出发,就是要求对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教学活动进行综合的、整体的规划与安排。无论教学设计指向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它都必须全面、周密地考虑、分析每一个教学要素,使所有的教学要素在达成一致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实现有机的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3.操作性。教学设计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提供了现实的结合点,它既有一定的理论色彩,但同时又是明确指向教学实践的。在成型的教学设计方案中,各类教学目标被分解成了具体的、操作性的目标,教学设计者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环境的调适、教学评价手段的实施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和安排,这一系列的安排都带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抽象的理论在这里已变成了具体的操作规范,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可行依据。

4.预演性。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实际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在教师头脑中的预演过程。这一过程犹如文艺演出中的彩排一样,带有较强的预演性和生动的情境性。它能使教师如临真实教学情境,对教学过程的每一细节周密考虑、仔细策划,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证。

5.突显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突出某一种或某几种教学要素,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案中突出某一教学方法的运用,某一部分教学内容的讲述,一种新教学环境的设计,从而使教学活动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富有层次感。

6.易控性。这一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活动的预先规划和准备,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周密计划,反复检查。因此,与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相比,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更容易掌握和控制各种教学要素,能够做到发现错误及时修改,从而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二是教学设计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诸要素都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它既控制着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控制着教学活动的大致进程、内容、程序和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动态关系。因此,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强化教学设计控制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7.创造性。创造性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基本特点,同时也是它的最高表现。教学设计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思考,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虽然使得教学程序化、合理化和精确化,但它并不束缚教学实践的自由,更不会扼杀教师的创造性。为了适应教学活动丰富多采、灵活多变的固有特点,适应学生学习的多种需求,教学设计十分强调针对具体情况灵活设计。另外,由于教学设计同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风格、智慧紧密结合在一起,每个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都会程度不同地带有个人风格与色彩,因而它为教师个人创造才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天地。

(二)教学设计的依据

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成功的教学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说,教学设计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现代教学理论:理论的指导是教学设计由经验层次上升到理性、科学层次的一个基本前提。科学的理论是对教学规律的客观总结和反映,依据科学的教学理论和学习原理设计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学设计的方案和措施要符合教学规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特别是从事教学工作时间不久的教师,由于不懂得如何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作出详细规划,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随意发挥,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即使是有些有经验的教师,由于轻视系统的理论指导,教学时局限于经验化处理,因而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教育工作者只有自觉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才有可能使教学摆脱狭隘的经验主义窠臼,才有条件谈论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问题。

2.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系统科学的基本方法原理要求研究者在研究事物的过程中,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从系统观点出发,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从而取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效果。系统方法抛弃了静态、片面分析的研究方法,而把重点放在分析客体的整体属性上,放在其动态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和结构上。教学系统是一个由多种教学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各教学要素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多种作用方式。运用系统方法分析课堂教学系统中各因素的地位和作用,使各因素得到最紧密的、最佳的组合,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也是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设计者应自觉遵循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以系统方法指导自己的设计工作,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

3.教学的实际需要:从根本上讲,教学设计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满足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在于为实现这种需要提供最优的行动方案。因此,教学设计最基本的依据就是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离开了教学的现实需要,也就谈不上进行教学设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集中体现在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中。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首先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并对它们进行认真的分析、分解,使之成为可操作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教学因素,选择设计必要的教学措施和评价手段,使教学设计方案在立足教学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4.学生的特点: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既关心“教”,又关心“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教师的“教”,也存在着学生的“学”。教是为了学,学是教的依据和出发点,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才能起到有效作用。大量的教学实践也表明,重教轻学,课堂教学缺乏学生的积极性,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的。而对于品德与社会(生活)学科来说,传统的、简单的说教,难以达到道德情感的提升,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更应该重视学生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获得对社会生活的共识和道德情感的认同。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除了从教的角度考虑问题外,还必须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加以认真对待。也就是说,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在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时,应当全面考虑学生学习的需求、认识规律和学习兴趣,着眼于辅助、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这正如加涅所指出的:校舍、教学设备、教科书以至教师决不是先决条件,唯一必须假定的事是有一个具备学习能力的学习者,这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5.教师的教学经验: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学设计的过程也是教师个体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成功的教学设计方案中往往凝聚着教师个人的经验、智慧和风格。教师的教学经验、智慧和风格是形成教学个性及教学艺术性的重要基础,是促进课堂教学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基本条件。好的教学经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性东西,它们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可以弥补教学理论的某些不足,帮助教师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师的教学经验也是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在教学设计中,既不能完全依据经验行事,但也不能排斥教学经验的作用。只有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与好的教学经验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学设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并最终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三)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

在教学设计不断向科学化迈进的过程中,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教学设计研究者关注、探讨的关键问题。何克抗教授根据对教学设计学科概念和性质的基本认识,提出了教学设计至少要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研究。

1.教学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由许多教学因素构成的,因此,教学过程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其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因素,而教师与学生又是主要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本质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教与学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教与学的矛盾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发展,确定了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在教学设计研究中,抓住了这一本质关系,就是抓住了教学设计研究的根本,探索教与学关系的过程,也就是揭示教学本质,总结教学规律和形成教学理论的过程。只有摆正了教与学关系的位置,才能使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计划,才能使教学设计成为实施教学计划的指南。

2.教学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目标

教学设计不论是对整个一门课程的设计,还是对一个单元、一节课的设计,最终目的是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对教学目标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影响教学目标确立的因素很多,如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考虑教学目标的角度和观点并不一致,即使是中小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目标,由于它所具有的滞后性,以及地区的局域性和现实生活的差异性,同样存在信度问题。这就要求教学设计研究者,既要研究外在目标,又要研究内在目标,做到外在目标与内在目标的统一,教的目标与学的目标的统一,以保证教学设计的效度。

3.教学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操作程序

当前我国教学论研究中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不能转化为能够对实践产生直接指导意义的操作技术、方法、策略、规范和模式。而教学设计恰恰有媒介的作用,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因此,将教学原理和规律运用于教学实践是教学设计研究的核心问题。教学设计要研究解决教学问题和需求的各种方法及适用范围和操作要求、教学媒体运用的程序纲要、课堂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工具和方式的编制技术及使用规范、教学调控策略等。概括来说,就是要研究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的技术问题。对第一方面的研究可以产生教学设计理论;对后两方面的研究可以产生教学设计的知识与技术。这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就构成了相对完整的教学设计体系。概括上述三方面内容我们认为,研究教学过程的系统程序就是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

(四)教学设计的意义

教学设计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学习教学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为了使教学活动高效、有序,人们一直致力于探讨教学的机制,对教学过程、影响教学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知识体系——教学理论。但这种理论偏重于理论上的描述和完善,对于教学的改进产生的是非直接的作用,因为理论到实践仍然是有距离的,而且实践是有丰富情境、发展变化的,有些时候也不完全能够套用现成的理论。被称为“桥梁学科”的教学设计学起到了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把已有的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指导教学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为教学科学,充实和完善教学理论,这样就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门科学,是因为教学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是能够通过建立在系统论思想基础上的科学方法——教学设计使理论转化为实践;说它是一门艺术,是因为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所展示的人格、语言魅力以及表现出来对课堂的游刃有余都给人一种艺术般的享受。要掌握这门艺术固然有天生的成分,但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却不是几年内所能达到的,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长期以来,青年教师的培养大多通过模仿和经验积累的方式,这种师傅带徒弟式的做法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对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效果却是缓慢的,因为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往往很难通过传授得到,而连教学基本技能都不高的教师在教学中是很难有艺术可言的。综合了学习理论、教学

理论、系统论、传播理论等多种理论的教学设计正是克服了这一局限,将教学活动建立在系统方法的科学基础之上,使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成为可复制、可传授的技术和程序,教师通过学习可以迅速掌握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并在实际运用中不断熟练,“熟能生巧”,最终成为一名教学专家。何况,现在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关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只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的课堂现象已不多见,这给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也带来了新挑战,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通过教学设计则可以实现新理论、新方法的有效运用。由此可见,学习和运用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技术,可促使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也为师资队伍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是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按照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选择和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试行方案及评价与修改方案,可见教学设计和传统的备课有明显的差别。在利用教学设计优化学习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方面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谋求解决的方案,另一方面需要在设计、试行过程不断地反思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思维习惯得以有效的培养,发现、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渐提高。此外,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技术和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可用于其他相似的问题情境和实际问题。因此,教学设计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设计人员从中领会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态度,他将从中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原理和方法。

4.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迅速,关注新技术应用研究的不仅仅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教育技术实践应用的领域大大拓宽了。在这个广阔的研究与实践群体中,不乏那些仅仅将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教学手段的改进、补充的人,由于对技术的盲目热衷而经历一些失败的尝试后,有人就开始怀疑一切新技术的应用,怀疑教育技术的存在价值。然而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给教育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手段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对信息时代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引发了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技术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管理、应用、评价其他四个研究范畴的基础,它将教学当作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强调在社会大背景下从整体出发来创设教与学的系统,关注技术要素对教学系统中其他要素(教学内容、教与学的方、评价手段等)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这使得人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更加深刻,关注深层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关注多种学习方式的融合。因此,教学设计是一门将教育技术理论和思想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的新学问,它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同时也使教育技术理论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到升华与完善,从而促进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

二、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就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简约形式。

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是一套程序化的步骤,所有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都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设计不同的教学系统需要不同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由于教学系统设计实践中所面对的教学系统范围和任务层次(一堂课、一门课、课程计划,甚至国家教育系统)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设计的具体情况和针对性也不一样,再加上设计人员教学工作环境(不同国家、不同教育层次)和个人专业背景(学科专家,教学系统设计专家、媒体专家、教师、评价专家等)的差异使他们对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解和认识不尽相同,在设计中他们的关心点和自身的优势也不同,因而导致出现数百种不完全相同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一)肯普模式

这一模式由肯普提出,该模式的特点可用三句话概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强调四个基本要素,需着重解决三个主要问题,要适当安排十个教学环节。

1.四个基本要素:是指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肯普认为,任何教学设计过程都离不开这四个基本要素,由它们即可构成整个教学设计模式的总体框架。

2.三个主要问题:肯普认为任何教学设计都是为了解决以下三个主要问题:①学生必须学习到什么(确定教学目标);②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如何进行教学(即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③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价)。

3.十个教学环节:是指①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为此应先了解教学条件(包括优先条件与限

制条件);②选择课题与任务;③分析学习者特征;④分析学科内容;⑤阐明教学目标;⑥实施教学活动;⑦利用教学资源;⑧提供辅助性服务;⑨进行教学评价;⑩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

他把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置于中心位置,说明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各环节均应

围绕它来进行设计;他认为教学设计是很灵活的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从任一

环节开始,并可按照任意的顺序进行;他还认为评价与修改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二)史密斯—雷根模式

这一模式由史密斯(P.L.Smith)和雷根(T.J.Ragan)提出,并发表在他们两人合著的《教学设计》一书中。该模式是在第一代教学设计中有相当影响的“狄克—柯瑞模式”的基础上,吸取了加涅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环节中注意对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进行认知分析的优点,并进一步考虑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内容组织的重要影响而发展起来的。由于该模式较好地实现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结合,较充分地体现了“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并且雷根本人又曾是美国AECT理论研究部主席,是当代著名的教育技术与教育心理学家,因此该模式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何克抗教授在1998年提出的。他在深入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研究所出现的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教师主导作用以及过分强调学习环境设计而忽略自主学习设计等偏向后,提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具体过程如下:

1.教学目标分析

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

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关注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智力因素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者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分析。

3.学习情境创设

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

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

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情境创设则为提取

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

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能激发联想,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

义建构发生困难。

4.信息资源设计与提供

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

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用何种手段、方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

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以帮助。

5.自主学习设计

自主学习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

自主学习应作不同的设计。

6.协作学习设计

设计协作学习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

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整个合作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皆由教师提出。合作学习环

境的设计通常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是学习的主题事先已知;二是学习主题事先未知。多数的合作学习是

属于第一种情况,但是第二种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也会经常遇到。

7.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合作

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这一步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教学设计作为对教学活动系统规划、决策的过程,其适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它既可以是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也可以是对课外活动的设计;既是适用于整个教学体系的设计,也是适用于一门课程、一个

教学单元、一堂课的设计。但无论是在什么范围上设计,设计者遵循的基本设计原理和程序都是大体一致的。一般来说,教学设计的程序包括以下几方面:

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

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的原有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

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4.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

5.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

6.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上述基本程序集中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共同特征要素应包括:

1.学习者及其需要的分析

教学设计过程应该比较全面地分析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和学习风格,学习者的认知与发展特征,学习者的学习起点水平,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等。

2.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内容的层次结构,教学内容的编排与组织,教学内容展示的程序和方式等。

3.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它包括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与层次性分析,教学目标的行为、条件、标准等要素的确定与表述等。

4.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这包括现代教学背景与环境的分析,教与学双方活动特征的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与综合应用等。

5.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包括多种教学媒体特性与效果功能的分析,教学媒体的优化选择,教学媒体的使用策略与方式的确定等。

6.教学评价的设计。如何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设计是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教学活动信息反馈方式与渠道的分析,教学效果检测内容,检测方式的研究,制定总结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策略等。

这些要素从根本上规定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无论在何种范围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者都应当综合考虑这几个基本要素,否则,所形成的教学设计方案将是不全面、不完整的。

(一)学习者分析

教学系统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具有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等特征都会对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因此,设计的教学系统是否与学习者的特点相适或在多大程度上能很好的适应学习者的特征,是衡量一个教学系统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1.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的特征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了解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新概念、新知识的教学起点。对学习者特征进行认真分析是实现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

对于思品与生活(社会)学科来说,在学习者特征分析时,应该在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基础上更多的关注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学生的兴趣、情感基础与社会生活基础。例如:低年级的小学生的选择性注意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以学生原有的经验为基础,教学内容和方法应从具体形象入手,创设必要的情景,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抽象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要尽可能图文音并茂设计内容形象、生动,使之能够有效的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的兴趣;但是也要注意避免一些无关的、新颖的刺激干扰儿童的注意力,使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在鲜艳画面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上,忽视了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

2.学习者的起点水平分析

任何一个学习者都是把他原来所学的知识、技能、态度带入新的学习过程中的,因此教学系统设计者必须了解学习者原来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我们称之为起点水平或起点能力。评定学习者在新的教学开始之前的起点水平,其目的有两个:明确学习者对于面临的学习是否有必备的行为能力,应该提供给学习者哪些“补救”活动,我们称之为“预备能力分析”;了解学习者对所要学习的东西已经知道了多少,我们称之为“目标能力的分析”。

因此,学习者的起点水平分析包括(1)预备能力的分析:分析对特定课题内容,哪些方面学习者已经准备就绪,哪些方面学习者需要补习。(2)目标技能的分析:对目标技能的预测有助于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方面做到详略得当。(3)学习态度分析:对教学设计者来说,学习者对待所学内容的态度对教学的效果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实际的教学系统设计工作中,对于学习者起点水平分析的上述三个方面(预备技能分析、目标技能分析、对待所学内容态度的分析)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3.确定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

所谓的认知结构,按照奥苏贝尔的定义,是指学习者在长期的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其大脑内逐渐形成并按一定组织结构存储的全部知识与经验系统,或者就教材而言,指学习者大脑中按一定组织结构存储的、关于某个特定学科领域的知识与经验。而对于品德与社会学科来说就是指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通过长期的生活和学习,所积累及储备的道德基础和生活经验。

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新的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即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习得意义的保持皆取决于认知结构的状况,随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而变化。影响学习者学习的有三个认知结构变量,分别是:

第一个认知结构变量是指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即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存在可用来对新观念起固定、吸收作用的观念,这个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必须符合认知同化理论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品德与社会(生活)学科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利用学生原有的道德基础和认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构、升华。

第二个认知结构变量是指认知结构的“可分辨性”———即这个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与当前所学新观念之间的异同点是否清晰可辨。新旧观念之间的区别愈清楚,愈有利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

第三个认知结构变量是指认知结构的“稳固性”———即这个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是否稳定、牢固。原有观念愈稳固,也愈有利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

4.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

在各种学习情境中,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带着自己的特点进入学习的。而学习者之间存在着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不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速度不同,对刺激的感知及反应也不同。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学,必须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并在此基础上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适合其特点的学习计划、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这里学习策略指学习方法,而学习倾向指的是学习者的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有些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会随学习任务、学习环境的不同而变化,而有些则表现出一贯性,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那些持续稳定的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就构成了学习者所具有的学习风格。

需要说明的是:学习风格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它就像一个签名那样有个性。在每一个班级内部都存在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了解学习风格的主要目的在于找出不同的学习风格与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学习者提供适合其学习风格特点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分析与设计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具体的、明确的表述。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立是学科教学设计中的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它决定着教学的总方向,学习内容的选择、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评价的设计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展开。教学目的或称教学目标是作为统贯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它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它所把握的是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

教学目标确定下来后,要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用可评价的方式将教学目标描述出来。在描述教学/学习目标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正确定位目标对象

教学目标分析与设计的对象是学习者,因此教学目标阐述的是学习者学习的结果,是指他们在教师与同伴的帮助下,利用资源和工具学会了什么,而不是指教师应该做什么,或者通过该课教给学生什么。然而在实践中,在目标编写中,教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目标对象的错误定位,很多教师常常将学习目标描述为教师应做什么或是对教学活动、教学手段设计的描述,如:“通过对环境污染危害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借助网络课件,培养学生看图说话能力”,上述两个目标都是描述的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拟采取什么方法或活动,而不是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样的目标既无法达到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也起不到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因此,在编写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正确定位目标对象。

2.学习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

在学习目标的编写上,一般要求目标的表述应力求具体、明确、可以观察和测量,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够做什么”有一个具体的、明确的描述。教学/学习目标的描述要可评价,便于教师和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了解是否已达到目标,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学习的策略。但有很多教师常常用一些很笼统的、模糊的术语来描述学生具体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学习目标,特别是在情感学习目标的表述上,这种问题更为突出。在知识目标的描述上,一些教师常常用“学习…….”,“掌握……”等行为术语描述具体的学习目标,如:“学习环境污染的有关知识”;“掌握生活中的规则”这样的目标过于笼统,难以把握和测量。在技能的描述方面,常常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能力灵活运用……”等术语描述具体的技能目标,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等;在情感目标的描述上,最常用的描述方法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等,例如“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态度”由于热爱集体的态度难以直接评价、判断,所以我们必须列举几方面的个体行为,通过对具体的行为观察,来判定学生是否热爱集体。如: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维护集体荣誉。由于任何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都存在一定的层次性,因此,在不同的课时里,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的目标要求应有所不同。上述目标描述使我们无法确定在一堂课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是理解、模仿还是简单运用或是综合运用?怎样才能知道学生对当前的学习主题表现出了兴趣和积极性?无论是认知类、技能类或情感态度类学习都有一定的层次性,在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学习里,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层次应有所不同,相应的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的重点也不一样。笼统的、模糊的目标描述容易造成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偏离学习目标,课堂教学重点不明,也会使课堂教学评价无据可依或是脱离目标进行评价。

3.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允许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尤其是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在智能。每个学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的兴趣、能力和天赋是不同的,对学习的需求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习内容,区分出哪些是最低限的学习内容,哪些是基本的学习内容,哪些是加深或扩展的学习内容,提出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而不是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达到同一学习目标,在部分教学设计中,同一单元、不同课时之间的目标缺乏层次性和差异性,每一节课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和目标基本相同,目标设计上缺乏层次性,在这样目标设计导引下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学习评价设计同样难以呈现丰富性、多样性,难以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不能真正落实“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三)教学的过程、方法与组织形式设计

教学过程是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教材内容为主要认识对象,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是教师教授活动与学生学习活动相统一的双边活动过程,而师生共同的作用对象是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以教学内容为媒介所开展的探求真理的认识活动。所以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的基本

三要素。而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贯穿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

教学过程要经过一定的教学环节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中小学常规教学过程的设计,从总体上来说一般应包括以下的六个基本环节的设计。

1.准备阶段的教学设计

在准备阶段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收集相关的教学材料,分析和

研究教学内容,确立明确的教学目的,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选择和确定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心理状况,摸清学生的个别差异。要研究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再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收集教学资料。

2.感知阶段的教学设计

感知是理解的起点,感知即通过感官接触教学内容,形成表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在感知阶段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确定感知对象,要考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把物体的直观与符号的直观结合起来,并且有效地引导学生感受知这些对象,设计如何帮助学生注重在观察活动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了使学生获得事物的清晰表象,要注意设计如何指导学生周密地进行观察,区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如何教会他们在感知过程中发现事物主要的本质的东西。

3.理解阶段的教学设计

理解就是要初步地、较为概括地了解现象与过程之间的联系,了

解它们内在的结构、成分和意义等。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形成对事物完整的、科学的理性认识。理解既可建立在原有感知内容上,也可以建立在自己已有的认识基础之上。在理解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与知识学习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思维形式或方式,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开展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等思维活动,设计学生同步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思维的翅膀,有效地促进学生真正形成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同时要考虑和设计如何激发与调动学生积极的态度、情感,促进学生发展个性品质,并开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4.巩固阶段的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巩固,即通过多样化的训练和练习活动,把所

学知识比较牢固地记忆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比较稳定的情感和认知状态。对教学过程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对知识理解预分析,设计巩固训练的主要方式和练习的基本内容,分析学生在理解与掌握新知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训练和练习的方式与内容,以达到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认知状态。

5.运用阶段的教学设计

运用即“学以致用”,这是教学过程的最高阶段,它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应用知识的实践活动,拓宽、延伸和涤化已掌握的教学内容。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尤其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学以致用”,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巩固的效果,而且可以把知识运用于学生和生活的实践中,最终实现道德情感的内化,指导学生的生活。

在运用阶段的教学设计,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环境和条件,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应用知识目标,为学生独立和灵活地运用知识设计多种多样的方式,如: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操作性及实践性活动等。在运用知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体验与经验;在内容、类型、方式等方面的设计上,要注意避免一味地简单重复和机械模仿地练习,教学设计要努力体现灵活多样的特点,努力在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灵活性、创造性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6.教学过程的评价设计

教学过程的评价设计,是保证教学过程有序进行和获得预期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的评价设计包括检查、测量与评价活动设计等方面。教学效果的检查与测量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巩固练习、研究讲座、实践性操作等方式进行。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的问题或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于教师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的反馈信息,有时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评价设计要注意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要关注学生在现有基础上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过程的评价设计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促使学生自觉调控学习过程,不断强化学习动机,逐步增强学习能力,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认识自己和教育自己的一种教育方式。

以上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的设计,一般情况下,这六个基本环节是各个学科教学设计过程中都应当考虑的,那么,我们学科也应该同样重视。但是,由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实际教学设计中

这些环节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设计时,应当因时、因地、因课、因人等条件的不同,产生多种不同方式的教学设计方案。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策略:

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毕竟是很复杂的,“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人们在各自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就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的经验通过总结和提炼,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要科学地影响学习的内部过程,所以合理地组织和安排教学事件,优化教学活动的程序是制定教学策略的主要内容。下面是制定教学策略的基本要求或原则:

1.学习准备:学生为了完成要求他们学习的任务,必须熟悉必备的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这不仅保证他们在新的学习中有可能成功,而且还使他们的学习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上合理。为此,教学策略中应包含对学习准备的验明、起动或补偿等。

2.学习动机:如果学生对所教的东西具有学习的欲望,就会产生积极进取的态度,增加行为内驱力。这种欲望能够通过让学生确认掌握教材的价值,以及通过设计他们期望的而且能够完成的目标来加以激励。为了使学生保持积极而长远的学习动机,还需要帮助他们建立对于教材和教学、成功或失败等的正确态度。

3.目标范例:不但要明确陈述教学目标,而且应当尽量展示给学生其学习活动结束时所要产生或完成的行为表现的典型例子,使学生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由理解的方向和模仿的榜样。

4.内容组织:把教学内容按照逻辑层次和心理程序组织起来,慎重地安排教材的呈示序列,学生就能循序渐进地理解并长久地记忆。每次呈现教材的分量,即组块的大小应根据内容的复杂和困难程度,以及学生的特点、学习的类型而定。组块过小,学生会感到太容易而浪费时间;组块过大,学生可能不胜负担而失去信心。

5.适当指导:在学生尝试做出所要学习的行为表现的时候,应该给予指导和提示。这种指导或提示应该随着教学的进程逐渐减少,即把注意必要信息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责任转移给学生,以致他们最终在没有教师指导或提示的情况下也能完成客体的学习任务。

6.积极反应:在教学开始的时候,学生看到或听到目标范例固然有益,但也只有当他们能将此行为表现出来,才会达到熟练。因此,要有意识地引发学生对所呈示的教学信息以各种方式做出反应。但这些反应应当尽量与终点教学目标的刺激反应相匹配。

7.重复练习:应当提供给学生种种机会,以重复表现其习得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或定期地练习新学的行为能够促进记忆和迁移,锻炼应用的能力。需要在各种不同的情境应用的知识技能反应在相应的不同情境中予以练习。如果练习的行为与终点目标接近或相似,效果更为明显。

8.知道结果:学生应该及时地或经常地明白自己理解和反应的正确与否的情况。并且,为了强化学生的行为,必须让学生知道成功反应后能够得到的好处。可能的话,应该提供给学生一种效果标准,以评定自己反应的正确性。当学生个人自信反应正确,则外部的证实也没有必要。但是,当他们不能确信的话,则这种反馈绝对必要。当学生的反应不正确的时候,则应适时告知正确的反应。

9.制定策略时要设身处地以学生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独特的认知特征、情感特征和人格特征,教学设计要把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作为根本的目的。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常用的、比较有影响的教学策略,便于教学设计者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并综合运用这些策略,创造有效教学。

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是澳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示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

2.掌握学习教学策略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的一种旨在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学习特征结合起来、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所交内容并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该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组成:(1)学生定向(2)学习方法指导(3)实施教学

3.情境--陶冶教学策略情境-陶冶教学策略有时也称暗示教学策略,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G·Lozanov)首创,主要通过创设某种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但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境下进行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创设情境: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和音乐渲染等方式或利用教学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情绪。

(2)自主活动:教师安排学生加入各种游戏、唱歌、听音乐、表演、操作等活动中,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从事各种智力操作,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学习。

(3)总结转化:通过教师启发总结,使学生领悟所学内容主题的情感基调,达到情感与理智的统一,并使这些认识和经验转化为指导其思想、行为的准则。

由于学生的需求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同,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教学活动的最优教学策略。教学设计者必须掌握一系列适用于不同目标、内容及对象的各种教学策略,才能在教学设计实际中选取并综合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创造出最有效的教学环境,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四、教学设计的评价

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如何评价教学设计就需要明确在解决教学问题时有哪些关键性的工作,将这些工作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即明确评价什么问题,确立评价标准,制定评价计划和实施评价活动。

教学设计的评价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教学目标制定情况的评价,即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着眼于学生全面地发展,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是否体现了知识体系的特征,是否具体、明确等。为实现教学任务中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态度、情感价值的目标,则需要正确地应用学习原理和教学原理。其次是评价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策略是否正确地体现了相应的学习原理和教学原理。即各类不同的知识教学中的方法是否体现了各类知识获得的方式,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等。再有教学设计的第三项评价内容是所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否得到顺利实施,是否与设计思想一致,是否有效的实现了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通常将教学设计是否实现了最优化作为评价的标准,但实际上最优化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方法论。如何才是最优,需要对前面的三项设计工作进行规定。

⒈教学目标标准评价

教学目标标准评价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是否清晰地反映了某类知识的特定领域和层次

?是否在进行某一具体目标的学习中兼顾了其他领域或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

?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要求,即难易、复杂程度与学生的认知风格,一般特性的关系?是否具备专门的学习内容(教材或活动)来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

⒉教学策略符合理性的评价标准

?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应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评价教学策略设计是否注意了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设计应按照这些内容特点的需要选择或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

?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应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评价教学设计是否落实了过程与方法目标中能力发展的任务,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否符合学习能力发展的需要,即是否合理的采用了接受式学习、启发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的教学策略并能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灵活运用。

?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应体现教学特殊认识活动的规律。评价教学设计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建立在学习原理和教学原理基础上,如对奥苏伯尔的同化原理,对布鲁纳结构学说,对信息加工模式的分析和理解以及对学习动机,师生关系,教学模式概念、命题、原理等知识获得过程等认识是否充分地体现在教学策略的运用过程中。

⒊教学设计方案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评价教学设计方案是否有效,应首先考虑教学设计是否充分分析了学生的原有知识技能基础,教学实施步骤是否清晰、明确,使学生有能力参与相应的活动,同时又有一定的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发展能力的空间。同时应考虑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应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即是否针对学生原有认知图示中的观

2020年小学青年教师培养总结

小学青年教师培养总结 一年来,我校积极开展青年各类培训活动,有效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的实际运用能力,为我校取得良好的办学成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青年教师们在各种基本功中有了很大的长进。回顾我们的工作,主要有下面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给予精神鼓舞 教育是日新月异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学校的教育模式也与时俱进。为此,我校领导深刻体会到:只有优化教师资源,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我校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认为,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事业永久的根本课题,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校的生存、发展与否。 校长吴晓军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非常重视,不论是青年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确定,还是对培训内容的确定、安排、培训的要求考核验收都亲自过目,给予具体地指导。同时,还积极参加青年教师的培训活动,给予大家很多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正是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重视,才使本学期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又取得了一定进步,上了一个新台阶。

转化态度,积极参与 对于学校的这个培养计划,全体青年教师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忱。他们认识到参加培训不仅仅是提高教学与管理能力的,更认识到是时代的需要,是以自己的学术造诣和优秀品格赢得学生喜爱的需要,是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未来负责的需要。因此,全体青年教师都能认真积极的参加培训,做到有事请假,严格遵守培训要求。 二、周详计划,常抓不懈 我校青年教师多,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全体教师的81%,他们 大都经过专业的培训,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可塑性大,教学热情高,但实际教育教学经验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抓骨干,促提高。 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领 头人。骨干教师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决定了学校教育的质量。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就是抓好了全校的整体教育。

关于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师风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文档4篇

关于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师风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文档4篇 Document on learning experience of primary and secon dary school teachers in summer training of teachers' eth ics and style 编订:JinTai College

关于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师风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文档4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对象是教师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关于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师风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文档 2、篇章2:暑期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文档 3、篇章3:暑期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文档 4、篇章4:暑期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文档 篇章1:关于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师风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文档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进步,学习是为了摒弃旧观念,学习新思想,下面是小泰精心为您整理的“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师风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师风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暑假通过师德师风文件和宣传资料的培训学习,自己进一步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学习宣传并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时事政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要把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联系起来,才能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认识,并将这认识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才能产生对教育事业的真爱,树立“服务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学生教育培养好,振兴中华才有希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

小学青年教师培训计划

实验小学青年教师培养方法和措施 一、指导思想 我校根据工作需要,每年都要聘任一些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学历层次较高、工作热情高,但经验不足。为了让这些教师尽快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将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为青年教师提供锻炼的舞台,促使其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力量。为使青年教师培养有条不紊的进行,特制定本计划。 二、培养目标 1.培养青年教师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年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使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磨练自己各项教育教学技能。成为充满教学智慧,洋溢教学热情,挥洒教学魅力,“享受教育”的现代型教师。 2.使培养对象树立职业自豪感、荣誉感,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 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信息技术运用,教育科学研究及专家指导等形式,提高培养对象的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3.促使他们逐步形成学科教育教学的个人风格和特色,使他们在各方面尽快适应新形势下教学工作需要。 4.青年教师经过培养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 三、培养内容 学校为培养对象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营造氛围,搭建平台。提

高他们的思想政治与师德修养,现代化教育理论水平,专业水平,课程整合能力,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能力,让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四、培养对象的选定 学校本期新聘任的教师及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教师。 五、培养方法及措施 学校本着注重能力、讲求实效、更新观念、形成特色的原则,不仅在工作中关心青年教师,更要在生活中关心他们,调动他们的热情,释放他们的活力,让他们始终成为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前沿、最具活跃的群体。 1、加强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训练。 每周周前会前20分钟,定期开展青年教师“一话”(普通话)、“三字”(钢笔、毛笔、粉笔字)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职业技能和基本功竞赛活动。 2、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 每学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1-2次理论学习。学习各个学科《新课程标准》、《课堂评价标准》及国内外最新教育教学动态。 3、为青年老师精心挑选“教学导师”,开展一帮一活动。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使其成长更具科学性。 4、强化对青年教师专业教学基本功的培训。 每月份学科组织青年教师观看名优教师的优秀教学录象课例。当场点评,发表感受,记录学习心得。

小学2021年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小学2021年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教育的振兴已成为全民族日益迫切的需求,教育应更好地担负起提高全民族素养,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能否有效的建设一只充满活力,勇于探究,业务素养高,教学差不多功过硬,具备终身学习意识的教师队伍,是教育现代化能否成功的关键.青年教师更应成为这只队伍的生力军.我校多年来专门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培养,把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人微言轻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来抓,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逐步加强,并在培训内容上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本学期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在上学期取得一定进展的基础上,进 一步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开展了系列专题讲座和微机培训,还进行 了优质课观摩及教学差不多功竞赛,现把本学期青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是做好青年教师培训工作的关键 学校李彦虎校长,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专门重视,不论是青年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确定、培训动员大会的安排及程序的赛定,依旧对培训内容的确定、安排、培训的要求考核验收都亲自过目,给予具体地指导,同时,还参加每一次大型的青年教师培训活动,给予大伙儿专门多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持;李彦虎校长更是躯体力行,亲自督促、参加每一次大小活动的安排和落实。正是学校领导的关怀、支持和重视,才使本学期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又取得了一定进步,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全体青年教师认识到位、思想重视、积极参与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基础 全体青年教师思想上对培训工作极为重视、认识到位。他们更加认识到参加培训不仅仅是提高教学与治理能力的,更认识到是时代的需要,是人微言轻优秀教师以自己的学术造诣和优秀品行赢得学生新生与热爱的需要,是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带来负责的需要。因此,全体青年教师都能认真积极的参加培训,做到有事请假,严格遵守培训纪委的要求。 三、开展要紧工作 1.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素养 本学期连续认真组织了全体青年教师学习每周一期的教育理 论周刊,并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和检查措施,要求青年教师真正更新观念,学以致用,把理论学习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增强学习和实效性,要求大伙儿做好学习笔记,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定时写出总结和感悟,以更好的指导实践,领导小组的几位成员在刘校长的组织带领下,于期中和期末对大伙儿的笔记进行了检查。本学期围绕教育理论的学习,还进行教育理论专题讲座分别是孙树泽校长主讲的“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与追求”、陈福青教诲主任主讲的“如何样的课确实是一堂好课——课堂教学评判”和刘泽春、符慧娟、刘小慧三位主任讲的“课堂教学艺术浅谈”、“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创新”、“关于教师职业道

中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5篇

中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5篇 中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1) 如今,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成为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用多媒体教学的途径。信息技术的使用符合了小学实现信息化、媒体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 自从我接收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来,并利用资源实现了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我总结了以下三点体会: 一、集思广益,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面对如此充足、精美的远程教育资源,我感到非常的兴奋、激动,但怎样才能利用好这些资源成了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我把有关教学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利用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创设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情境,喧染了课堂气氛,在讲课中适时利用数字电影、动画,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二、精益求精,更加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之后,我感到不满足了,便开始大胆的对原有资源重新编辑、改造、升华,从而更有效的组织利用资源,制作出更符合实际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用进课堂,更加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及求知欲: 如我在讲这课时,利用课件动画素材制作课件,创设了情景,把内容很直观的表现出来,在播放时同学们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数学中的时分就在我们身边,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大家开始热烈讨论一节课有多长时间,并在课后随时观察自己生活周围有趣的数学知识,而且使学生更加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活学活用,利用资源实施素质教育 远程教育为我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资源,为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 在利用学生自习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有计划的播放一些数学知识,在数学知识节目中同学们了解了数学的发展,体会到数学的力量,憧憬着数学的未来,激

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方案

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方案 海尔希望小学 一、培训目标: 建设一支符合现代化教育要求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通用基本功训练,努力提高教师的五项基本功水平,努力建设一支符合教育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培训对象 所有45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 三、培训要求: 1.“三笔字”: 硬笔:楷书入体,行楷基本入体或虽不入体但较流畅;重心平衡,结构较匀称;运笔有力、适度;行款整洁,上下均衡;每分钟书写2 5字左右(粉笔:楷体10字左右,行楷20字左右)。(书写姿势正确,笔顺笔画正确) 毛笔:握笔运笔正确,笔顺笔画正确,楷书基本入体,字形端正,结构比较合理,大小适中,运笔较有力,大体适度,行款整洁,上下较均衡。 2.普通话(演讲) 语文教师普通话达到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二级甲等,其他学科教师达到二级乙等。演讲流畅,表情自如。 3.简笔画:

能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画出人物、动物、植物、风景等简笔画,不失之“形象”,达到“形似”,又不失之深刻,达到“意似”。 四、培训方法: 1.“三笔字”: A、人人坚持每周1页钢笔字、1页毛笔字,200字的粉笔字,由教研组长把关、审验。 B、教导处定期抽样检查。 2.普通话(演讲): A、中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在实践课、随机听课的评估中适当体现,尤其是对语音不准的教师要提出指导性建议,加以整改。 B、教师经常收听广播,自己练习发音,课堂上多注意讲普通话,学校定期检测。 3.简笔画: A、学校购买有关简笔画方面的书籍资料,按要求组织集训,从理论到基本素描,结合课文勾勒简笔画作示范。 B、各学科教师认真训练,定期布置作业,交教导处过审。 五、比赛安排:见《比赛活动方案》

农村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

农村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 七月的天气,尽管流星似火,烈日炎炎,但还是阻挡不了我们农村小学教师渴望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汲取新颖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决心。因为在这个假期我们经历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在岗培训——国家级远程教育培训。这对身处农村一线的广大教师来说是多么难得的机会,毕竟这是一次全员参与的过程。这真是“久旱逢甘露啊”!是多么的及时,这次培训对我们农村教师来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缺的就是这样的培训。在为期一个星期的培训过程中我感触颇深,我边听边思有很多想法,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把我的体会在这与大家交流,我们共同切磋,提高。 一、对培训的认识: 1、培训的形式:阳曲县进修校qq群、远程教育、暑期教师集中培训 2、培训的目的特别明确:就是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素质,教学水平让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模范; 3、培训的手段——专家引领、案例分析、点评

二、培训中的收获: 1、通过听专家讲座和看案例分析,使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提高了一个层面,原来我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只是表面的,浅层次的,只是根据标准中的文字提示去机械的操作,没有去理解和用心体会,也就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这次和优秀教师的案例结合起来,就比较的具体、透彻。使我知道课堂中如何去操作,去调控,才能做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案例之多是本次培训的特点,通过一个个鲜活灵动的课堂案例。(1)、使我感受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他既要融入三个维度的目标,又要扎实教学过程还要恰当的评价,激励学生学会学习,这样的设计是多么的匠心独具啊!他们真不愧为优秀教师,真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2)、阅读教学要用好教材。(3)、作文教学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呵护他们最美好的情感。作文教学对我们语文老师来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可是不啃又不行,它毕竟囊括了字词、句段的综合训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体现。但是学生怕,老师愁的现象时时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有老师曾经戏言: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但是在培训中听了专家的讲座,看了优秀教师的课例,使我明白:其实作文教学也没有那么可怕,就像《吃西瓜》这个案例,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写的时机,还要有到位的指导,扩大读者群,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只有师生情感交流达到共鸣,消除写作的

小学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小学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教育的振兴已成为全民族日益迫切的需求,教育应更好地担负起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能否有效的建设一只充满活力,勇于探索,业务素质高,教学基本功过硬,具备终身学习意识的教师队伍,是教育现代化能否成功的关键.青年教师更应成为这只队伍的生力军.我校多年来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培养,把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人微言轻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来抓,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逐渐加强,并在培训内容上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本学期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在上学期取得一定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开展了系列专题讲座和微机培训,还进行了优质课观摩及教学基本功比赛,现把本学期青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是做好青年教师培训工作的关键 学校李彦虎校长,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非常重视,不论是青年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确定、培训动员大会的安排及程序的赛定,还是对培训内容的确定、安排、培训的要求考核验收都亲自过目,给予具体地指导,同时,还参加每一次大型的青年教师培训活动,给予大家很多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李彦虎校长更是身体力行,亲自督促、参加每一次大小活动的安排和落实。正是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重视,才使本学期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又取得了一定进步,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全体青年教师认识到位、思想重视、积极参与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基础

全体青年教师思想上对培训工作极为重视、认识到位。他们更加认识到参加培训不仅仅是提高教学与管理能力的,更认识到是时代的需要,是人微言轻优秀教师以自己的学术造诣和优秀品格赢得学生新生与热爱的需要,是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带来负责的需要。因此,全体青年教师都能认真积极的参加培训,做到有事请假,严格遵守培训纪委的要求。 三、开展主要工作 1.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素养 本学期继续认真组织了全体青年教师学习每周一期的教育理论周刊,并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和检查措施,要求青年教师真正更新观念,学以致用,把理论学习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增强学习和实效性,要求大家做好学习笔记,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定时写出总结和感悟,以更好的指导实践,领导小组的几位成员在刘校长的组织带领下,于期中和期末对大家的笔记进行了检查。本学期围绕教育理论的学习,还进行教育理论专题讲座分别是孙树泽校长主讲的“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与追求”、陈福青教导主任主讲的“怎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课堂教学评价”和刘泽春、符慧娟、刘小慧三位主任讲的“课堂教学艺术浅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和敬业奉献精神”,虽然次数不多也谈不上多么高深,但通过这种形式,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确实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2.继续加强计算机培训,提高了青年教师就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一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教师的知识更新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传统的、陈旧的甚至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范文网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儿童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怎样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呢?这次培训的专家让我认知道,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

出问题,引发儿童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儿童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手给儿童,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质疑、交流。教师应当让儿童充分思考,给儿童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儿童说。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两天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回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 小学语文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二 这次暑假,为期十天的一个培训,真的让我收获满满,学校给我们组织的这个培训让我对教学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看法,在这次培训中让我学到了很多,网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有了更好的教学方式,我之前教学上面的迷雾培训后都豁然开朗,然购物网体会深刻,这次培训真的很有意义,是针对我教学的一个专业的培训,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我在培训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学习了很多。 培训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教学的一个改善,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太讲究效率了,就是这样我就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把学生的兴趣带入进来,课堂的气氛一直都是一个严肃的情况,对于一些东西我就忽略了,就是刚刚说的学生的兴趣

小学青年教师培训方案

小学青年教师培训方案 【篇一】小学青年教师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各级教学工作计划要求,立足我校实际,以促进每个师生的发展为宗旨,不断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专业能力和教科研水平,使教师不断转变观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二、工作目标及重点 (一)工作目标 1、培养一支师德高尚、敬业奉献、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青年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2、打造学习型书香校园,努力形成读书学习的浓厚氛围,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执教能力。 3、建立健全有效合理的机制,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稳步成长。 4、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带头作用,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进行培训学习。 5、开展有主题的快乐教研活动,通过教师间的互相交流、沟通和探讨,在提升专业化水平的同时打造团队精神,使老师们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工作。 (二)工作重点 1、通过读书学习、观看课堂实录、骨干教师讲座等方式为我校教师提供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建立良好的教师学习环境,让每位教师都有所收获。 2、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

头作用,为青年教师树立榜样,引领青年教师稳步前进。 3、确立重点培养对象,开展师徒帮扶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利用好网络平台,督促教师按计划完成学习课时,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 (二)将课程标准的学习纳入常态。 要求代课教师每人自购一本20xx版课程标准,将其作为教学行为纲领性材料,不定时学习,领悟精神实质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三)加大优质书目的推荐力度与密度,通过学习使我校教师做到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课堂教改为重点,以教学反思为切入点。 1、教科室每月在校网上推荐一至两篇好文章供老师阅读。 2、每位老师要根据学校推荐的专业阅读指导书籍进行自主阅读,每学年最少要撰写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四)观看名师课堂实录。 为了提高学习效益,有针对性,本学期选有代表性课堂实录组织集中观看,看完后组内进行分析讨论,来探索各种类型课行之有效教学模式。 (五)校领导、骨干教师和外出学习老师进行业务讲座。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进行培训学习,本学期安排骨干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方案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方案 方案一: 根据县培训方案,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培训工作,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为核心,以“职业道德、管理(执教)能力、基本素养”为主要培训内容,以集中培训、三级联动、结合自学和统一考核为主要组织形式,不断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培训原则 以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原则,不搞形式,不搞花架子。严肃培训纪律,严格培训考核,强化后续管理,切实做到务实、高效的培训。 三、培训形式 培训采取专家引领和名师、学科带头人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分片培训、校本培训和个人研修相结合,校内组班和外挂学习相结合,采用多形式分层次的全方位推进策略。 1.专题集中培训 二个层面: (1)市县级培训以名师培养基地培养对象和骨干培训为重点,突出学科建设。主要是学科名师培养基地教师和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等,采用短期集中、讲座报告和咨询研讨等方式。 (2)学区级培训依托县内骨干教师组织开展,主要培训为学科的专业性。 一次测试: 参加县专任教师专业能力测试。 2.校本培训:校本培训主要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开展,主要有师德 师风专题学习、学科教学研究、学生德育工作研讨等,采用校长专题报告、县讲师团成员主题报告、教师论坛等形式。突出“教育现代化”、“优质轻负”、“新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发展”、“校园文化”等主题。 3.教师自我修炼:各位教师要开展自我学习,通过研习一本教育教学书籍(县教育工会推荐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开展以“解放思想、提升理念”为主题的现代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讨论和第五次教材教法学习与考试等载体,开展个人自主学习、反思与研究,突出实效性与针对性。 四、培训项目和时间 表格略 方案二: 我校在今年暑期教师全员培训工作方面,认真按照县局有关通知精神进行培训。为认真抓好我乡教师暑期全员培训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组长:xx(校长) xx(支部书记) 副组长:xx(副校长) 成员:xx(语文辅导员) xx(数学辅导员) xx(教务处主任) xx(教务副主任) 各村校负责人(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办公室主任:xx(兼),工作人员:xx、xx、xx、xx。 二、教师全员培训方式:集中培训、自主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 三、培训内容 学校全员培训主要是围绕师德、师能两大方面内容进行。各村校所选专题应结合本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组织教师展开讨论交流。

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5篇

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5 篇 篇一: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谦虚谨慎终身学习——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从参加工作至今,三年的光阴伴随着角色转换悄然而逝。 年来的工作忙碌伴随着充实,汗水浸润着收获。我全身心投入到给我最多感动和快乐的学生,引起我最多思考和反省的是专业的 方面得益于学校的同事,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句句诚 恳的建议,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另一方面感谢中心小学安排的一系列活动,青年教师培训这个平台让自己再一次去感受,去回味,去享受,去思考从而获得更大的进步与收获。下面就谈 我的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需要更新观念,学以致用,把理论学习同自己的教 学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这次青年教师培训为期两天,但涉及的内容却丰富多彩,有催人奋进的报告会,有精彩的课堂,有敞开心扉的沟通交流,还有王主任的专题讲座等等。虽然培训时间只有两天,但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受益良多。 这次培训带来的不仅是在专业技能上的进步,心理上更有许 多触动,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谦虚谨慎,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扣学成老师给我们做《笑对人生》的报告,更是催

人奋进。扣老师用最质朴的语言,最真实的情感,向我们讲述了他28 年的工作历程,实在令人佩服。其实我们想为什么现在会有那么多学生厌学,为什么我们要谈学习力的话题,我想一方面是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是不是还有我们教师群体自身学习力薄弱,没有树立 终身学习的意识呢?设想如果每个教师都是知识渊博、博古 通今,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岂会厌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博 学强记充实自己。新课程理念要求:“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家之长,汇成一家之言,做个博学之师。用自己的知识陶冶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老师的敬佩之情。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当代教师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 有水一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代教师更应该博采众 现代教师,要适应教学的不断发展,我认为,自己应该从以 几个方面去努力。真诚关爱于学生,服务奉献于学生。现代家庭多是独生子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父母爱子女,教师爱学生。我们要在心中牢固地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观念。” 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在课程改革推进的今天, 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谦虚谨慎,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创造性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使我们的工作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目录 第一篇:2020年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第二篇: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第四篇: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第五篇:小学骨干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2020年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2020年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2020年8月,中心校组织全校教师在进行培训,通过培 训活动使得我受益匪浅,深受启迪。在本次培训中,通过学习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教师,不仅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更要学会跟孩子及家长沟通,拓展孩子的思维,多了解孩子需要什么?而不是一味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 一、教师要有爱心。教育是爱的事业,冰心老人曾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实,当老师的,总是想当个好老师,都知道要对学生付出爱心,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心

中总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 二、教师要有责任心。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一个“无底洞”,有看不见的深度,摸不着的广度。这就要求一个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必须爱岗敬业,树立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要热爱教师职业,把它看成是一种事业,这样才会为教育事业不懈努力,并在工作中时时感到苦中有乐,时时有一种幸福感,这样才能保证所任教的学科取得优异的成绩,让同学们学得舒心,家 长满意,领导信任。教师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要健康的成长就要遵循这几个规律。职业理想是成功的要素,要把个人的奉献与自身价值的实现联系起来。教育理念是成长的关键,我们要与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知识水平是成长的基本要素,教育实施能力是成长的核心要素,环境是成长的外部要素。影响教师成长的主要因素有教师的工作态度,组织教育能力,和人际关系。作为教师要关心集体,团结合作,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尊重前辈,诚恳待人,信守诺言。三、教师要学会与孩子及家长沟通。老师告诉我们,要把教育看成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人不是生活在道理中的,而是生活在情感与生活中的。我们要学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因为我们与孩子是社会关系,所以内心有一定的标准,规则,会理性的去看待问题。但家长与孩子却是亲缘关系,是以情感为准则的,他们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但当。所以,我们在与之沟通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时候,作为老师,要学会改变与家长沟通的视角,要从同理性的角度与之看待问题,去了解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家长最关注的其实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孩子的生命,孩子的

青年教师培训方案

青年教师培训方案 篇一:青年教师培训方案范文 一、培训目标 铁岭中学教师的培训是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基础教育的要求,对新教师、骨干教师的后续提高培训,其培训总目标是按照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规律,瞄准反思型、内省型、专家型教师为目标,建立一支师德过硬、专业优良、有研究潜质、教学个性突出、实践能力强,教学科研成果显著的骨干教师队伍。以此为基点,开发研训一体校本为主的培训新模式,整合培训资源,形成理论专家和教学实践者紧密结合的培训合力,解决实际问题,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使培训真正为教师服务,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 二、培训对象 35 岁以下青年教师,共计42 人。 附:35周岁以下(1973年后出生)教师名单 龚施柳、魏佳、陆燕颖、王智鸿、贺玲子、白佳璧、李亚敏、顾鸿、李叶琳、李娜、李佩、张华、陈瑛、厉莉、朱月英、谭华英、胡玉茵、许东锋、王璐、张芸、杨越、杨澄宇、宋菡霄、陈雪琴、贾贞、华丽、沈晓旻、徐雅萍、周敏、侯晓平、管清华、郑凤群、李淑香、王红艳、刘博、汪娴、杜雅敏、沈璐、程昀、叶又佳、都玉平、吴燕 三、培训原则 1) 结合学校“二期课改”工作的实际,重在可操作性和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有利于激发青年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2) 尽量寻找身边的“真人、真事、真情”,坚持真实可信可学的原则,在教师中树立新典型,宣传新事迹,使高尚的师德风范可亲、可近、可学。 3) 借助校内宣传栏、校园网、铁岭潮校刊等媒介,通过广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以及教学基本功训练成果展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激励、导向和示范作用,从中发现和培养后备人才。 四、培训形式 除了传统的教师集中时间培训外,可广泛采用自学和网上培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情况随时安排学习,这解决了他们的学习培训与现实工作的矛盾冲突。科研室可以推荐优秀的教师培训网站和优秀的教师博客,提供教师边工作边学习,或者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课程学习,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人发展潜力。教师可以自己提出需要去参加哪些内容培训,只要与工作有关、合理,学校领导一般都会同意并给予经费补助。 五、培训方案 (一)教师职业规划的培训: 1、视频—职业规划—(1)鲁灵敏做客央视商务时间,指点人生职业规划(46’); (2)徐小平: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42’) 2、或邀请本校新评上高级职称的年轻教师现身说法,讲讲自己职业规划的步骤,指点迷津。 3、宣讲初、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条件,(或下发)让教师早作准备。 4、布置作业:每人写一篇“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 (校领导及人事部门根据本人意愿,提供管理和专业两种职业生涯发展渠道,使青年教师有多种机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在这过程中学校可以考察某个教师是否有管理才能和培养潜力,当有管理和技术职位空缺时,即可安排上岗。)

小学教师2019年暑期学习心得体会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教师2019年暑期学习心得体会 为期一周的培训,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由衷感谢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每天的讲座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确实感到受益非浅。教师代表着“学生的老师”,也代表着“学生的学生”。作为教师,师德是必备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教师,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更要具有 1 / 3

小学青年教师培养总结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石角镇中心小学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改革的春风,创新的理念,滋润着石角中心这一方教育改革的丰腴沃土。无数投身教苑的年轻耕耘者,期盼着迎来硕果满枝头的收获季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时代和形势的变化,我们深深认识到提携青年教师,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保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为此,我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拓宽培养渠道,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管理,以适应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回顾我们的工作,主要有下面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制定科学、系统的培养计划,明确方向、目标。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制定科学、系统的培养计划,明确方向、目标是首要任务。首先要抓好教学基本功,因为教学基本功是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把教学基本功转化为课堂教学能力,就会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是着重提高专业技术及教学水平。提高青年教师准确把握课标、正确处理教材和灵活运用教法的能力,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素质。课堂教学功力是一项综合功力,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主功力,为此学校每学期开学初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帮助青年教师明确方向。 二、常抓不懈,促其钻研。 每学期开学伊始,我校教导处就安排学初听课表,安排时,校长、主任都做了慎重的考虑,本着督促、帮助、提高的原则,周详考虑,合理安排,通常在开学初全体青年教师,全面听课,了解老师们对教材的理解和施教情况;再检查他们的备课和作业批改情况。学期中,是全校性的观摩课和探索课,由学科带头人、骨开教师展示课、示范课,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论是什么样的上课、听课活动,青年教师们都踊跃参与,课后进行讨论与小结,并做认真的记录。通过认真的执行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 培训第一天分别听了郭思乐教授耿文超老师的报告,郭教授说:教学重过程而不是重结果,生本教育的课程不是急功近利,而是注 重孩子的生长过程,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而“学生上去,教师下来”的课堂方式彻底唤醒了我教学思维,细想在自己的教学中,我 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以往40分钟的课我就会讲到48分钟,我总觉 得就是要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孩子,孩子是不是98%都记 住了?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使命,结果孩子们早已是呵欠连天, 泪眼涟涟。同事们说你很认真但你也太累了,我也在深深的迷茫中……为什么那么多的付出却得不到最好的报答呢?通过字这次十 天的生本学学习,我在理念上有了很多认识。改变课程路线,把语 文分析转向语文实践。所谓语文实践就是阅读、思考、表达的实践。我看了课堂实录《脱险的叶形鱼》,老师只有一个提问:你喜欢哪 个词语或哪一段?于是小组开始交流。你对哪句话最感兴趣?于是 有小女生说:请大家把目光注视到某某段的某某句,这里讲到了电鳗,我还知道电鳗的更多知识,哗啦哗啦说了一通,还用小朋友 有疑问了:我来提问:电鳗的肚子在哪儿?它如何产幼崽?它生活 在哪儿?有小盆友说,他生活在北冰洋,我还知道南冰洋,他位于 哪里哪里,世界上还有五大洲四大洋……看似越说越远了,老师才 拉回来:说电鳗,说电鳗。于是继续说电鳗。我们看到的好像是纪 律乱糟糟的课,但你细看,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了,听得非常认真,讲述得非常好。他们学的才是他们喜欢的知识。学到的才是比大海 还宽广的东西。你能说,课本上的字词句他们不会吗?即使学到的 不是所规定内容但,凭他们自己专研出来的就是我们为师所追求的 生本教育,以学习长足发展的教育!通过这节展示课我看到了孩子 发挥的潜能,他们乐学,学得多,学得快乐,他们从课外知识上增 添了语文的素养,我们还会担心他们的考试成绩吗?老师有着一切 为了学生尊重学生,全面服务于学生,从简单中带来极致的理念。 老师要做的是做一个聆听者,站在一边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只有学 生愿意学,学得生动热烈,学习才会有提升,最后老师来看得到了 什么?发展了什么,有没有整体得到提升,这样我们的生本教育就 做成功了。耿文超老师和荆志强老师他却从来不写教案,因为他无 法预测孩子们会回答什么,他的教学方式是“以学定教”只是要调 查好学生学情,对于差生要重点关注。于是下期我要重点关注班上 的陈鑫武,陈嘉翔,张思琦,我不能只关注他们听了没有,而要让 他们动起来,知识不是一味的灌输,知识要从他们的口中说出来, 总结出来。效果就是不一样的了。我所要做的备课就是把知识变得

小学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及方案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希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作为校长,如何带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使学校发展产生新的动力,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二、培养目标: 1.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培养自己的职业自觉,树立主人翁意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将自己的才华创造力融入学校的发展中。 2.能够全面深入地钻研教材、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了解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做到融会贯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讲课时重点突出,选用方法得当,难点突破。 3.狠抓教学常规,在备课与上课、作业与辅导、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着重指导。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即教学设计基本功、语言表达基本功、多媒体教学基本功;说课标、说教材、说教学设计的能力;还要加强青年教师板书、以及语言表达的基本功。 4.较强的教学能力,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灵活地运用设疑方式,引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5.较强的课堂、班级管理能力,能实施严格、科学、有效管理课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激励与鼓励为主,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驾驭课堂能力强,具有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能对班级进行常规管理,能有效开展德育工作,能开好班会,家长会。 哲人说:“仅有知识的人,看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

2021年小学教师暑假培训方案

为提高我校教师整体素质,使之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利用暑假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自培和校本培训,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培训对象京口实小全体在职教师。 二、指导思想 教师暑期校本培训要与“三大活动”相结合,抓住三个重点教育思想、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落实四个做法一本好书、一次讨论、一个故事、一张试卷。坚持三项原则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学习和我校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三、培训目标 1、加强师品师德建设,提高爱岗敬业精神。 2、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3、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4、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四、培训内容 (一)、教育思想大讨论 1、复习三大活动要求研读的六本书籍,展开讨论。 阅读《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多元智能》。在以下题目中选择一则展开论述,书中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用16k纸打印,不少于5字,开学后组内交流。上交时间XX年8月28日。 (1)什么是课程意识,教师为何要树立课程意识?——《教育新理念》 (2)老庄的“顺性达情”为代表的东方教育观点与卢梭的“以天性为师”的为代表的西方教育观点有何区别?——《教育新理念》(3)如何理解课堂教学中研究与接受的关系?——《教育新理念》(4)《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条》?论述一下。——《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 (5)理解和掌握教师作为一种自由职业的含义。——《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 (6)阐述“反思性教师教育思潮”的内涵。——《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7)《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中均是反映新课程和教师的成长的相互作用的案例。请结合自身实际,呈现一案例。——《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8)结合自身经验,(从教师方面)谈谈怎样处理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9)在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要求下,请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怎样布置合理的家庭作业?——《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1)《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列举案例。 2、充实教师个人博客、教研组博客、年级组博客、班级博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