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快乐百喻经_奴守门喻

快乐百喻经_奴守门喻

快乐百喻经_奴守门喻
快乐百喻经_奴守门喻

教条主义害人害己

【原文】

譬如有人,将欲远行,敕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

其主行后,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不能自安,寻以索系门置于驴上,负至戏处,听其所乐。

奴去之后,舍中财物,贼尽持去。

大家行还,问其奴言:“财物所在?”

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门、驴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

大家复言:“留尔守门,正为财物,财物既失,用于门为?”

生死愚人为爱奴仆,亦复如是。如来教诫常护根门,莫着六尘,守无明驴,看于爱索,而诸比丘不奉佛教,贪求利养,诈现清白,静处而坐,心竞流驰,贪著五欲,为色声香味之所惑乱,无明覆心;爱索缠缚,正念、觉、意、道品财宝,悉皆散失。

【译文】

有人将要远行,对他的奴仆说:“你要好好守门,并把驴用绳子拴好。”

主人走后,正值邻村有人家演戏,这个奴仆想听,不能在家安坐。于是他就卸下门板找绳子把门捆在驴身上,牵着驴到了演戏的地方。奴仆走了之后,家中财物被小偷都偷走了。当主人回来之后,问他的奴仆:“我的财物在哪里?”奴仆回答说:“主人只托付了门、驴和绳子,而其它的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主人又说:“留下你看门,就是为了财物,财物既然不在了,还要门干什么呢?”

迷恋于生死的愚蠢人,成为爱欲的奴隶的原因,也和这一样。如来告诫我们,一定要经常保护着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一个大门,不能让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这类贼人钻空子,进来偷盗财物;要看好无明这头驴,不能让它被贪爱这条绳子牵着跑。但是有些比丘不遵佛的教导,贪求名闻利养。表面显得清白,在安静处坐禅;心里却贪着五欲,向外奔驰流荡。无明覆盖了这些人的心,被贪爱的绳子捆住了这些人的手脚,使正念、觉、意三味,三十七道品等法宝,全都丧失了。

【寓意】

《奴守门喻》这篇文章是说人应该有自己的原则,并要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是在表面上虚伪地敷衍,而是真真正正地用行动来坚持原则。

现代社会会有很多诱惑,如果人们都没有原则,都不坚持原则就会被一些不良思想风气感染,

以致一失足成千古恨。

有些人不是不知道要有原则要坚持原则,而是打着坚持原则的幌子,做没有原则的勾当。所以这些人必要受到法律的惩处。有些官员正是这种人的典型,表面上为人民着想、大公无私、清廉无比,实际上却是腐败堕落,以权谋私。仅仅做出爱民如子的样子,为自己谋求一点浅薄的名声,实际上却无恶不作。

所以《奴守门喻》这篇寓言正是警诫这些人。

快乐百喻经_五人买婢共使作喻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原文】 譬如五人共买一婢,其中一人语此婢言:“与我浣衣。” 又有一人复语浣衣。 婢语次者:“先与其浣。” 后者恚日:“我与前人同买于汝,云何独尔?”即鞭十下。 如是五人各打十下。 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掳笞众生。 【译文】 譬如有五个人共同买了一个侍女,其中一人对侍女说:“给我洗洗衣裳。” 接下来又有一个人也说要洗衣裳。 侍女就告诉后说的这个人:“(他先提出的要求)我先给他洗吧。” 这个后提出要求的人生起气来,说道:“我和他共同花钱买了你,为什么只给他洗?”于是,就拿起鞭子打了侍女十下。 随后.这五个人每个人都打了侍女十下。 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亦称五蕴,即以此五阴名为人、我、众生。这里用五个人比喻五阴,一婢比喻众生)也是这样。过去的烦恼,通过主因和助缘,生成了人的身体,这个身体就是色、受、想、行、识五类别的合成物。在人的生、老、病、死过程中,五阴会产生无量苦恼来折磨人们。 【寓意】 《五人买婢共使作喻》这则寓言读完,使人颇有感受。 感受之一是:当五人想共买一婢使用时是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节省人力,节省金钱。此时,五人的心是真诚的,利益也是一致的。 感受之二是:五人共买一婢使用时应该有一个“使用计划”——用今天最时髦的话说,即是如何管理、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而寓言中的五个使用者与此正好相反,他们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人人想争先,个个怕吃亏,既无方术,又无打算,没有一点儿计划,更谈不到

如何使用人才,如何管理人才。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能够合理分配、合理使用,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能合理使用,就会事倍功半,如同寓言中的结果一样。 台湾作家三毛曾经说过一句话: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莫过于真诚的心,而且要出自于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 每个人只要都有一颗真诚的心,一定能够培养出冷静的心情,进而能用冷静的态度,去观察和判断一切事物。一个人之所以失去冷静,就是因为心中有杂念,真诚的心是没有杂念的心情。真诚的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对一切事物保持冷静、安然处之的心态。 人的欲望是客观存在的,一旦过分放纵情欲和物欲就容易迷失本性。坠入万丈深渊,不可救药,寓言中的五个人,哪个人都有点像个人私欲膨胀。 无论任何人,假如一味仰慕外界的荣华富贵,他就会被物欲包围困惑。治理国家,服务社会,必须有一种宛如行云流水的淡泊胸怀,如果一味贪恋功名利禄,终有一日会跌落至无底深渊,陷入危机四伏的险恶境地。

快乐百喻经_治鞭疮喻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原文】 昔有一人,为王所鞭,既被鞭已,以马屎傅之,欲令速差。有愚人见之,心生欢喜,便作是言:“我快得是治疮方法。” 即便归家,语其儿言:“汝鞭我背,我得好法,今欲试之。” 儿为鞭背,以马屎拊之,以为善巧。 世人亦尔。闻有人言,修不净观,即得除去五阴身疮。便作是言:“我欲观于女色,及以五欲。” 未见不净,返为女色之所惑乱,流转生死,堕于地狱。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被国王用鞭子打了。打完之后,就用马粪涂在伤口上,想使它赶快长好。 有个蠢人看到之后,心里高兴,就说:“我很快就学到一个迅速治好疮伤的药方。” 赶紧回到家里,告诉他的儿子:“你用鞭子抽打我的后背,我得到一个好方法,现在想试一试。” 他儿子就用鞭子抽打他脊背,然后用马粪敷在伤口上,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子。 世间有些人也是这样,听得人说,修习不净观,就可以除去自己身心的贪着五欲之疮。他就这样说:“我现在就来修习不净观,专观女色以及其他色、声、香、味、触五境能引起贪欲心的五欲。” 未看到不净却去修不净观,反而受到女色的蛊惑,沉沦生死,长受地狱之苦,这种做法跟自求鞭笞再用马粪敷疮的蠢人没有两样。 【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对待事物不仅要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还要知其所以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做法,充其量只是治标不治本。 寓言中的人只看到用马粪可以治好伤口,却不知为何要这样做。其实这样做只不过是想恢复健康的身体,而愚人只是盲目模仿其治疗方法,却毁坏了他原本就很健康的体质。可谓得不偿失,多此一举。至于未看到不净却去修不净观的人,也只是做“表面文章”,试想一个不知道自己病症所在的人,又如何能根除疾患呢?恐怕结果只会是弄巧成拙。

快乐百喻经_踏长者口喻

阿谀奉承心花怒放 【原文】 昔有大富长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尽恭敬。长者唾时,左右侍人以脚踏却。有一愚者不及得踏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诸人踏却。欲唾之时我当先踏。”于是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脚踏长者口,破唇折齿。长者语愚人言:“汝何以故踏我唇口?”愚人答言:“若长者唾出口落地,左右谄者已得踏去。我虽欲踏,每常不及。以是之故,唾欲出口,举脚先踏,望得汝意。” 凡物须时,时未及到,强设功力,返得苦恼。以是之故,世人当知时与非时。 【译文】 从前,有一个大富翁,有权有势,周围的人想讨好他,都对他十分恭敬。他吐唾沫在地上时,旁边侍候他的人便立即用脚去擦掉。有一个傻子来不及去擦,他这样想道:“如果等吐到地上,别人便先擦掉了。我应当在他刚要吐的时候,就先去擦掉。”有一天,当这位长者正想吐唾沫的时候,这个傻子便飞起一脚,朝他嘴上踏去,结果长者的嘴唇被踏破,还折断了几颗门牙。这个长者质问这个傻子说:“你为什么故意踏我的嘴巴?”这个傻子回答说:“如果您把唾沫吐出口落到地上,您身边巴结您的人便争着擦掉了。我即使想给您擦掉,却常常来不及。因为这个缘故,我想等您刚要吐唾沫的时候,便抬起脚来先擦掉它,希望讨得您的欢心。” 一切事物都要借助于时机因缘。如果时机因缘没有成熟,勉强干的,反会受到苦恼。所以,我们应该懂得什么才是合乎时宜,什么是不合时宜。 【寓意】 巴结是一种坏风气,故事用夸张的手法说明它对被巴结的人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告诫人们:要力戒巴结别人,而被巴结的人要力拒别人的巴结。 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的赞扬和夸奖,赞美之话可以让人心花怒放,即使知道是假的,人们也宁愿欺骗自己,告诉自己这是真的,从心里往外美,这是人的本性。但是不知大家是否想过,一个不真实的赞美、奉承,会使你无法摆正位置,从而影响你前进的步伐。 巴结别人可以在短期内得到好处,但是长时间的阿谀奉承会让被巴结人感到不真诚、不真实,从而对你产生厌恶之情,结果必将是一败涂地。与其这样倒不如踏踏实实做人,用自己真正的实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巴结奉承是一种非常不良的社会风尚,我们应该同心协力去克服这种坏风气,使大家在一种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真真诚诚的氛围中工作、学习。

快乐百喻经_五百欢喜丸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原文】 昔有一妇,荒淫无度,欲情既盛,嫉恶其夫,每思方策,频欲残害。种种设计,不得其便。 会值㈤其夫,聘使邻国。妇密为计,造毒药丸,欲用害夫。诈与夫言:“尔今远使,虑有乏短。今我造作五百欢喜丸,用为资粮,以送与尔。尔若出国至他境界,饥困之时,乃可取食。” 夫用其言,至他界已,未及食之,于夜暗中,止宿林间,畏惧恶兽,上树避之。 其欢喜丸忘置树下,即以其夜值五百偷贼,盗彼国王五百匹马,并及宝物,来止树下。由其逃突,尽皆饥渴,于其树下,见欢喜丸,诸贼取已,各食一丸。药毒气盛,五百群贼一时俱死。 时树上人至天明已,见此群贼死在树下,诈以刀箭斫射死尸,收其鞍马,驱向彼国。 时彼国王,多将人众,案迹来逐。会于中路,值于彼王。 彼王问言:“尔是何人?何处得马?” 其人答言:“我是某国人,而于道路值此群贼,其相斫射。五百群贼今皆一处死在树下。由是之故,我得此马,乃以珍宝,来投王国。若不见信,可遣往看贼之疮痍杀害处所。” 王时即遣亲信往看,果如:其言。王时欣然,叹未曾有。既还国已,厚加爵赏,大赐珍宝,封以聚落。 彼王旧臣,咸生嫉妒,而白王言:“彼是远人,未可服信。如何卒尔宠遇过厚?至于爵赏,跨越旧臣。” 远人闻已,至作是言:“谁来勇健,能共我试?请于平原校其伎能。”旧人愕然,无敢敌者。 后时彼国大旷野中,有恶狮子,截道杀人,断绝王路。时彼旧臣详共议之:“彼远人者,自谓勇健,无能敌者,今复若能杀彼狮子,为国除害,真为奇特。” 作是议已,便白于王。 王闻是已,给赐刀仗,寻即遣之。 尔时远人既受敕∞已,坚强其意,向狮子所。,狮子见之,奋激鸣吼,腾跃而前。远人惊怖,即便上树。狮子张口,仰头向前。其人怖急,失所捉刀,值狮子口。狮子寻死。 尔时远人欢喜踊跃,来自于王。王信宠遇。时彼国人卒尔敬服,咸皆赞叹。

快乐百喻经_二鸽喻

透过现象方看本质 【原文】 昔有雄雌二鸽共同一巢,秋果熟时,取果满巢。于其后时,果干减少,唯半巢在。雄嗔雌言:“取果勤苦,汝独食之,唯有半在。” 雌鸽答言:“我不独食,果自减少。” 雄鸽不信,嗔恚而言:“非汝独食,何由减少?”即便以嚷啄雌鸽杀。未经几日,天降大雨,果得湿润,还复如故。雄鸽见已,方生悔恨:彼实不食,我妄杀他。即悲鸣命唤雌鸽:“汝何处去!”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颠倒在怀,妄取乐,不见无常,犯于重禁,悔之于后,竞何所及。后唯悲叹,如彼愚鸽。 【译文】 从前,有雌雄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 秋天到了,果子成熟了,它们把拾来的果子装满了整整一窝。过了一些日子,果子逐渐干瘪,只剩下了半窝。 雄鸽开始责怪雌鸽说:“我俩辛辛苦苦弄来了一窝果子,你为什么独自享用呢?你看,现在只剩下一半了!” 雌鸽回答说:“我从来没有独自食果。果子是自己减少的。” 雄鸽不信,十分生气,说道:“如果不是你独自吃了,怎么会减少!” 便用嘴啄死了雌鸽。 没隔几天,天下大雨,果子吸收了潮气,又恢复了原样,涨满了一窝。 雄鸽见此情景,才后悔了起来:“她确实没有独吃果子,我错把她杀了!”伤心地叫唤雌鸽道:“你到哪里去了!” 世间凡夫也是这样。内心里存在着颠倒妄见,追求不应贪着的五欲之药,不观想世间无常、迁流不住的道理,因此违犯了杀、盗、淫、妄等根本重大禁戒。到产生恶果后才追悔不该这样做,可已经来不及了。这不正像那只愚蠢的雄鸽后来徒自悲鸣一样吗? 【寓意】 精神是智慧的源泉,只有精神清爽,智慧才会明朗。智慧是心志的标志,心志公正才能坚强不阿。有些聪明的人,办一些错事,并不是因为他愚笨,而是私欲和感情用事,使他头昏脑涨,影响了他的正常思维和判断。 有时候,一些聪明人却在非常明显的是非面前,失去理智和公正,做出糊涂事。这是为什么?

快乐百喻经_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世间本无鬼半夜敲门心不惊 【原文】 昔乾陀卫国有诸伎儿,因时饥俭,逐食他土。经婆罗斯山,而此山中,素饶恶鬼,食人罗刹刹。 时诸伎儿会宿山中,山中风寒,然火而卧。 伎人之中有患寒者,著彼戏衣罗刹之服,向火而座。 时行伴中从睡寤者,卒见火边有一罗刹,竟不谛观,舍之而走。遂相惊动,一切伴侣悉皆逃奔。 时彼伴中著罗刹衣青,亦复寻逐,奔驰绝走。 诸同行者见其在后,谓欲加害,倍增惶怖,越度山河,投奔沟壑,身体伤破,疲极委顿,乃至天明,方知非鬼。 一切凡夫,亦复如是。处于烦恼之著善法,而欲远求常乐我净无上法食,便于五阴之中横计于我,以我见故,流驰生死,烦恼所逐,不得自在,坠堕三途恶趣沟壑,至天明者,喻生死夜书,智慧明晓,方知五阴无有真我。 【译文】 从前乾陀卫国有一帮歌舞演员,因为年岁饥荒,就到别的地方去找活路。路过婆罗斯山,这山里一向有许多恶鬼,还有吃人的罗刹。 当时这些演员夜里住宿在山里,风大天冷,大家烧火取暖,睡起觉来。 他们这帮演员中间有一个还是感到寒冷,就起来穿上装扮罗刹的戏装,对火坐着。 一个同伴从睡梦中醒来,突然看到火旁边坐着一个罗刹,顾不得仔细看,爬起来就跑。一下子惊动了其他伙伴,大家一起跟着跑起来。 那穿罗刹衣裳的,也不明白是什么缘故,也跟着大家争先恐后地跑起来。 逃跑的人看见他紧跟在后面,以为罗刹追着要吃人,更加恐惧,翻山渡河,有的还掉到山沟里,把身体都摔伤了。真是狼狈疲惫极了。一直到天亮,才知道不是罗刹。 世间凡夫就是这样。凡夫被喧哗烦恼逼乱心神,又缺乏对佛教的理解和把握,而想要远求无上长生慧命之法,永享常、乐、我、净的妙乐。但由于一向我见炽盛,固执色、受、想、行、识五阴之身为我,以致在生死道中流转奔驰,为各种烦恼所困扰,使心不得自在,结果坠入三途恶趣,奔走跌倒在山沟里,一直到天明。如同人们的生死之夜已尽,迷惑已去,自己智

快乐百喻经_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死搬教条杀儿害己 【原文】 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 旁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 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 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惮改悔,默然复藏,自说清净。或有智者即语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获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违犯所受,欲不忏悔?”犯戒者言:“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遂便破戒,多作不善,尔乃顿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 【译文】 从前有一个脑子很笨的人,养了七个儿子,其中一个突然夭折。当时这个笨人看见儿子已经死了,这个人便把尸体停放在家里,自己想离开家到别的地方去。 邻居们见到这种情况,就告诉他说:“生与死是两种不同的境地,应当赶快把尸体料理停当,送到远处埋葬起来。怎么能停放在家里,自己却到别处去呢!” 当时蠢人听了这番话,心里盘算着:“如果不能停放,一定要安葬的话,一具尸体怎么担呢?还得再杀一个儿子才能使担子两头均匀好挑。”于是就又杀了一个儿子,把两具尸体一担挑着,送到野外的林子里埋了。 当时人们见到这种举动,对这从来没见过的怪事感到惊讶,深深地发出嗤笑声。 拿这件事来比方,有的比丘私下违犯了某一戒条,心里害怕去求悔过出罪,便隐藏在心里不肯发露忏悔,只说自己持戒清静。有的智者就对他说:“出家人守持禁戒,要像守护明珠和爱护眼睛一样,不使它失落、受损。你现在犯了戒律,怎么想不忏悔?”犯戒者说:“如果需要忏悔,等我下次犯戒之后,再一起暴露自己的罪过悔改。”犯戒的人就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下,继续破戒,做更多不好的事,那时再一下子说出犯戒,请戒忏悔。这正像上面讲到的那个蠢人,一个儿子死了,又去杀一个儿子。现在这个比丘也和这个蠢人一样。 【寓意】 故事告诉读者,人应该知错就改,不能一错再错找借口不改正错误,这样的人就正像文中那个笨人一样杀儿入葬让人嗤笑。

快乐百喻经_愚人集牛乳喻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原文】 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今若预于日日中毂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毂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母子,各系异处。却后一月,尔乃设会,延置宾客,方牵牛来,欲毂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时有众宾或嗔或笑。 【译文】 从前,有一个蠢人,将要宴请朋友,想要收集牛奶,准备设宴时用。于是他想:我现在如果事先把每天挤出的牛奶储存起来,牛奶会逐渐多起来,以致无法安顿,还会发酵变酸坏掉,不如就放在牛肚子装着,等到临开宴会的时候,再一起把奶挤出来。他有了这样的念头,就捉住母牛和小牛,分别拴在不同的地方。 过了一个月,他准备设置宴会,迎接安顿来访的客人,就牵过牛来,准备挤奶。可是这牛的奶已经干瘪得挤不出来。这些前来的客人,有的瞪着眼,有的笑话他。 蠢人都是这样。要修布施,总说等我挣到大笔钱的时候,然后再一齐用来布施。可是还没有等到攒起许多钱时,有的被官吏勒索掉,有的被水火、盗贼侵夺而损失掉,有的突然死去,来不及作布施,这正与故事上那蠢人的想法一样。 【寓意】 俗话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则寓意通过“愚人集牛乳”的小故事揭示了这一深刻哲理。它告诫人们:不要只注重结果,如果没有无数过程的积累,就谈不上什么结果。 外出旅游是件十分惬意的事。经过长途跋涉,最终到达了目的地。也许在你欣喜地走完最后一段路,站在山顶,准备欣赏美景,体验一下“一览众山小”的感受时,突然发现山顶是光秃秃的,山下什么也没有,这时的你可能会垂头丧气,埋怨一路颠簸而来却没有尽兴,路途遥远,腰酸背疼,等等。没能领略山巅美景,感受征服大山后的乐趣固然可惜,但其实一路上边走边看,你不但欣赏了路边的风景,更重要的是有友人相伴,其乐融融。正如那句古话所云:审美在于过程。 我们在做一件事时,都期望会有好的结果。结果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忽视过程的积累。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依靠每天努力学习,若是没有考前努力的学习和认真的复习,获取好成绩就是无稽之谈。可见,结果与过程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不能把过程与结果割裂开来,更不能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否则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泥坑。 试问:天底下做一件事情岂有一步登天之理?

快乐百喻经_共相怨害喻

学会放弃是跨越海纳百JII前途光明 【原文】 昔有一人,共他相嗔,愁忧不乐。 有人问言:“汝今何故,愁悴如是?” 即答之言:“有人毁我,力不能报,不知何方可得报之?是以愁耳!” 有人语言:“唯有《毗陀罗咒》可以害彼,但有一患,未及害彼,反自害己。” 其人闻已,便大欢喜:“愿但教我,虽当自害,要望伤彼。”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嗔恚故,欲求《毗陀罗咒》,用恼于彼,竞未害他,先为嗔恚,反自恼害,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如彼愚人等无差别。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与别人结了仇,整日闷闷不乐。 有人问他:“你最近为什么这样忧愁憔悴?” 他回答说:“别人欺辱了我,可我却没有法子报复。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报我的仇?为此我才天天忧愁悲伤啊。” 别人就告诉他:“你只有用《毗陀罗咒》才能伤害他。但这个方法有一个弊病,就是未及伤人,得先害己。” 这人听了,高兴地说:“希望你能教我,只要能报我的仇,咒死他,即使我自己受点伤害,也心甘情愿。” 世上的人其实也常常做这种因小失大的事。因为和别人结了怨仇,就想用《毗陀罗咒》来诅咒加害对方,不仅未能害人,自己反倒因一点点怨仇受到伤害,堕落到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中。这同那个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报仇的蠢人想法是一样的。 【寓意】 林则徐有一副很有名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最基本的做人道理。 故事中的这个人,因为与别人结仇不能报复而终日闷闷不乐,以致自己变得憔悴不堪,既伤了身,又伤了心。更可笑的是,他居然为了能伤害那个与他结仇的人,即使自己会受伤也在所不惜,这是怎样刻骨的仇恨啊!可是,世上又有什么仇会让人如此呢?都说“世上最广阔的

快乐百喻经_见他人涂舍喻

学点“皮毛” 囫囵吞枣 【原文】 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墙壁涂冶,其地平正,清净甚好。便问之言:“用何和∞涂得如是好?”主人答言:“田稻谷麦水浸令熟,和泥涂壁,故得如是。”愚人即便而作念言:“若纯以稻裁,不如合稻而用作之,壁可白净,泥冶平好。”便用稻谷和泥,用涂其壁。望得平正,返更高下,壁都劈裂。虚弃稻谷,都无利益。不如惠施,可得功德。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闻圣人说法,修行诸善,舍此身已,可得生天,及以解脱,便自杀身,望得生天及以解脱。徒自虚丧,空无所获,如彼愚人。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前去别人家,看到人家的墙壁涂得既平整又白净,心里觉得很好。于是问道:“你是用什么东西混和后涂得这么好的呢?”房主人答道:“是用稻谷皮加水煮熟和上泥涂的,因此是这样子的。”愚蠢的人听了心中暗想:“如果纯粹用稻谷皮还不如用稻子,那样涂出来的墙壁一定很白很平整。”于是便用稻谷和着泥涂自家的墙壁。他本是希望墙壁能够平整,却没想反而都出现了裂缝,表面还凹凸不平。稻谷算是全浪费了,没有发挥一点益处。这样还不如施舍给别人,倒能得到点功德。 世上的人都是这样。听圣人说法,多行善事,在观念上舍弃自己的身体,就能够升天,得到解脱,于是就真去自杀身亡,希望这样就可以升天。这种人白白地丢掉了性命,却什么也没得到,就像那个涂墙的蠢人一样。 【寓意】 墙要涂得平整本应是用谷皮和上泥作材料的,但这个人偏偏自作聪明,以为自己的办法比别人高明,好像是获得了真谛一般,结果却适得其反,白忙了一场。现实给了他一个深刻的教训。 他失败的原因应该说是没抓住事物的主旨。干一件事或领会一件事不抓住它的本质、精华怎么行呢!那样等于只得到了“皮毛”之类表面化的东西。还没有领会精华就去干,实际就等于蛮干,这样是得不到正确的效果的。 听佛法的关键在于领悟其深藏的真谛,而不是它字面的肤浅之义。圣人说的“舍此身已”不是真的去伤害自己的肉身,而是你修行到一定阶段达到一定的境界,自然在头脑中就忽略了物质的东西,精神得到了升华,当然会感到解脱了。但是如果性命都丢掉了,还谈什么升天呢!况且这条命还丢得毫无价值和意义。这种人就是没明白什么重要什么次要,才会犯愚蠢的错误。 正如现在某些单位,领导不是努力地去督促职工干好本职工作,而是今儿搞个卫生大评比,明儿弄个什么什么会,尽是做的表面文章,到头来单位的后劲还是弱,一到动真格的就不行了。不正像刷墙的那个笨人吗!

快乐百喻经_愿为王剃须喻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原文】 昔者有王,有一亲信,于军阵中,殁命救王,使得安全。王大欢喜,与其所愿。即便问言:“汝何所求,恣汝所欲。” 臣便答言:“王剃须时,愿听我剃。,” 王言:“此事若适汝意,听汝所愿。” 如此愚人,世人所笑。半国之治,大臣辅相,悉皆可得,乃求贱业。 愚人亦尔。诸佛于无量劫难行苦行自致成佛,若得遇佛,及值遗法,人身难得。譬如盲龟浮木孔,此二难值,今已遭遇,然其意劣,奉持少戒,便以为足,不求涅槃胜妙法也。无心进求,自行邪事,便以为足。 【译文】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一个亲信的侍从,在一次战斗中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国王,使他能平安无事。国王非常高兴,要满足他的愿望,就问他:“你有什么要求,我都会满足你的。” 这个亲信就回答道:“我希望国王在剃胡子的时候,能够让我效劳。” 国王说:“如果这件事能满足你的话,就按你说的办。” 这样的蠢人,为当时的人们取笑。本来治理半个国家,或做个大臣、宰相,都是可以得到的。可他偏偏要求去为国王做剃胡须这样的卑下之业。 蠢人也是这样。诸佛都是经历了无数的劫难和苦行才成就了佛果。若能遇到佛,闻佛教遗法,非常难得,人身更难得。这就像一只盲龟浮出水面时刚好把头伸进一块浮木的孔里一样。这两样难以遇到的事情,他都已经因机缘遇到了,但是他心意懈怠,他只奉持几分戒律,就已经满足了,不去求涅槃的无上妙法以成就佛果。无心积极进取,自己做些歪门邪道的事情,就已经满足了。 【寓意】 机遇就好比是一百年才浮出水面一次的盲龟,要想在浮出水面时刚好把头套进一块漂浮不定的木头孔眼中,千载难逢,所以一定要抓住它,像那个愚人一样放任机会是不可取的。 人的一生中,可以碰到很多机遇,但都稍纵即逝,只有聪明的人才可以抓住它。有的人一辈子都感叹自己命运不济,生不逢时,其实,好的机会都从你的身边悄悄溜走了。 机遇与战场上的战机一样,可以决定事物的命运。但是我们也不能守株待兔默守常规,坐等

快乐百喻经_摩尼水窦喻

天堂地狱一念之间 【原文】 昔有一人与他妇通,交通未竞,夫从外来,即便觉之。住于门外,伺其出时,便欲杀害。 妇语人言:“我夫已觉,更无出处,唯有摩尼可以得出。”胡以水窦名为‘‘摩尼”,欲令其人从水窦出。 其人错解,谓摩尼珠,所在求觅,而不知处。即作是言:“不见摩尼珠,我终不去。,’须臾之间,为其所杀。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有人语言:“生死之中,无常苦空无我,离断、常二边,处于中道.于此中过,可得解脱。”凡夫错解,便求世界有边、无边,及以众生有我、无我,竞不能观中道之理,忽然命终,为于无常之所杀害,堕三恶道。如彼愚人推求摩尼,为他所害。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和别人的老婆私通,正在幽会的时候,丈夫从外面回来了,马上就察觉了,于是就等在门外边,想等奸夫出门时,把他杀了。 这个妇人对他的情夫说:“我丈夫已经发觉了,这里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出去,只有摩尼才可能出去。”胡人把水洞叫做“摩尼”,妇人想让他从水洞里钻出去。 这个男人误解了她的意思,以为说的是如意宝珠,就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于是他就说:“找不到摩尼珠,我就不走。”不一会儿,就被妇人刚进门的丈夫杀掉了。 世间的凡夫也是这样。有人说:“生死的相续并非永恒不变,对于受苦的没有真实的生命主体而言更不会具有支配能力,如果能远离断、常两种偏见,一心处于中道,就可以得到解脱不被生死所缚。凡夫误解了意思,便去追求有、无的边际,以及众生有我、无我,不能观中道之理,忽然死掉时,为无常杀害,堕于三恶道中。就像那个蠢人去找如意宝珠,最终被别人杀掉一样。 【寓意】 不知道什么是无常,什么是中道,只知道自己是凡夫,所以也就只能从俗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生活中因为误解而导致的悲剧很多,奸夫之死只是个突出的例子。在这类事件中,尤其是我们身涉其中时,总是强调自身的逻辑而忽视对方的存在,就像寓言中的那个女人,为什么只想到摩尼是下水道而不代表别的什么,奸夫更是愚得可以,咬定摩尼非是什么佛珠不可,结果白白把性命丢掉。见利忘危,舍命不舍财!就在这一念之差。 古人云:“万法由心生。”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快乐百喻经_妇诈称死喻

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原文】 昔有愚人,其妇端正,情甚爱重。妇无直信,后于中间,其他交往,邪淫心盛,欲逐旁夫,舍离己婿。于是密语一老母言:“我去之后,汝可赍一死妇女尸,安著屋中。语我夫言,云我已死。” 老母于后,伺其夫主不在之时,以一死尸置其家中。及其夫还,老母语言:“汝妇已死。” 夫即往视,信是己妇,哀哭懊恼。大积薪油,烧取其骨,以囊盛之,昼夜怀挟。 妇于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 夫答之言,“我妇已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如彼外道,闻他邪说,心生惑著,谓是真实,永不可改。虽闻正教,不信受持。 【译文】 从前有一个蠢人,他的妻子相貌生得不错,两个人也很相亲相爱,感情极为融洽。可是后来妻子却不安心这种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中途有了外遇,热衷于那不正常的男女关系,决定追随情夫私奔,舍掉自己的丈夫。于是她秘密地托付一个老太婆说:“我离家后,你替我弄一具妇女尸体,安放在我家里,然后告诉我丈夫,说我已经死了。” 老太婆后来趁着她丈夫不在家的时候,弄来一具尸体放在她的家里,等她丈夫回来后,就对他说:“你的妻子已经死了。” 她丈夫立即去看那尸体,相信死的就是妻子,于是伤心地痛哭,心里很是难过。他赶着办了许多木柴和油料,把尸体烧掉,拣取了骨灰,用一个口袋盛着,白天黑夜都带在身边。 这跑掉的女人,后来对情夫厌烦起来,就回到家里,对她的丈夫说:“我是你的老婆。” 丈夫回答说:“我的老婆已经死了,你是什么人?竟胡说是我的老婆!”这女人两次三番地解释,他还是不相信。 这正像那些外教徒一样,听到别人一些邪说,就动摇起来,以为是真理,坚信不移。虽然后来听到合乎真理的正法教导,但总是不信更不能奉行。 【寓意】 面对曾与自己朝夕相伴、感情融洽的妻子却不相认,而相信仅见过一面的死尸实为自己之妻,愚人实为可笑。对于这样不细心、不思考的丈夫也难怪妻子要移情别恋了。无论事情如何发展变化,始终坚信自己的判断,而判断又明显错误的时候,愚人确为可悲了。

快乐百喻经_山羌偷官库喻

虚伪君子原形毕露 【原文】 过去之世,有一山羌,偷王库物,而远逃走。尔时国王,遣人四出,推寻捕得,将至王边。王即责其所得衣处。山羌答言:“我衣乃是祖父之物。”王遣著衣。实非山羌本所有故,不知著之,应在手者,著于脚上。应在腰者,反著头上。王见贼已,集诸臣等共详此事而语之言:“若是汝之祖父已来所有衣者,应当解著,云何颠倒,用上为下?以不解故,定知汝衣,必是偷得,非汝旧物。” 【译文】 从前,有一个山羌人,偷了国王仓库的衣物,然后远远地逃跑了。那时国王派了许多人四处追查寻找,抓到后被带到国王那里。国王责问他的衣物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山羌人回答说:“我这衣物是我祖父的遗物。”国王就叫他把衣服穿上,因为衣服实不是这个山羌人原来所有,所以他不知道如何穿法:应该穿在手上的,他却穿到脚上去了;应当穿在腰上的,反而穿到头上。国王看见这个小偷试穿完毕,便召集一些大臣来共同分析这件事,然后质问这人说:“如果衣服是你祖父原来所有的,你就应当懂得如何穿,你为什么穿颠倒了,应当穿在上面的,穿到下面去了?因为你不懂得怎么穿,就知道你的衣服必定是偷来的,绝不是你自己原有的衣服。” 【寓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这则寓言讲述的便是这一真理。 做事情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的高度,要想证明这个理论是否正确,那样我们就需要用实践来加以证明。就像这则寓言讲的故事一样,如果不让小偷去穿那件衣服,就无法证明他所说的是否是事实。 中国近代发展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这一则真理。洋务运动提倡全面西化,西方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借鉴,但把西方的一切全盘照搬,经过在中国实践,而没有成功,证明这条道路不适合当时的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学习苏联的发展模式,结果依然是失败。前两个事实都告诉我们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如果不是前两次实践的失败,我们就无从得知这两条道路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也就无法得到现在这条经过20多年实践证明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开放之路。 这则寓言告诫大家,切莫空谈理论,而不去进行实践,要永远记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千古不朽的真理。

快乐百喻经_得金鼠狼喻

世上何物催人老半是虚名半是钱 【原文】 昔有一人在路而行,道中得一金鼠狼,心中喜踊,持置怀中,涉路而进。至水欲渡,脱衣置地,寻时金鼠变为毒蛇。 此人深思:宁为毒蛇螫杀,要当怀去。心至冥感,还化为金。 傍边愚人见其毒蛇变成真宝,谓为恒尔,复取毒蛇内着怀里,即为毒蛇之所蜇螫,丧身殒命。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见善获利,内无真心,但为利养,来附于法。命终之后,堕于恶处,如捉毒蛇被螫而死。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正在路上行走,捡到一只金鼠狼,高兴地跳起来,赶紧揣在怀里。仍然沿着路往前走。要渡过一条河,他把衣服脱下放在地上,一会儿金鼠狼变成一条毒蛇。 这个人心里在想:“我宁愿被毒蛇咬死,也一定要把金鼠狼带回去。”由于诚心暗合所感动,这毒蛇又变成了金鼠狼。 旁边的蠢人,看见毒蛇会变成真金,以为这是必然的事情,也捉来一条毒蛇放在怀里,结果被毒蛇咬死,白白地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世间也有这样的蠢人。他看到了善行得到好报,但自己却无真心行善.只是为了取得名闻利养。这是借善法为名来掩盖自己的伪善面貌,以致命终之后堕于恶处。这正像那个蠢人捉来毒蛇放在怀中指望变成真金,终被毒蛇咬死一样。【寓意】中国有句俗话叫:“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用在这里,揭示该篇文章的寓意应是再合适不过了。 美与善本来就是古今中外人所景仰、崇拜、极力追求的境界。人们总会说“善有善报”。无论是传说、童话里,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做好事,行善行,终能得到好的报答。正如文中的前者,因其心中存善,真真正正地拥有一颗善良的心,自然能让毒蛇这样可怕的东西也受其感动,变回金鼠狼,得到那份应当属于他的对善的报答。 只可惜世上被“名利”二字迷了心窍的人实在太多。所谓“世上何物催人老,半是浮名半是钱”。文中的后面这位老兄,是否被名闻利养催得老态龙钟我们暂且不谈,但因为追名逐利而“反误了卿卿性命”却是事实。尤其可观的是,他还打着善行的幌子,穿着仁义的戏袍,想要演一出好戏。可惜,幌子倒了,戏袍破了,戏演砸了,命也丢了。所以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东施再效颦,也还是丑女,想装西施恐怕没门儿。明明没有善心,却想装成一副善良的扮相,没的说,纸糊的窗户一一一捅就破。 这位老兄,之所以被后人所耻笑,嘻称为“愚人”,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只顾学了善人的“形”,未能学会善人的“神”。这就是所谓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只知要金鼠狼,只想获

快乐百喻经_梵天弟子造物因喻

妄自尊大盲人摸象 【原文】 婆罗门众皆言:“大梵天王是世间父,能造万物,造万物主者。” 有弟子言:“我亦能造万物。” 实是愚痴,自谓有智,语梵天言:“我欲造万物。” 梵天王语言:“莫作此意。汝不能造。” 不用天语,便欲造物。 梵天见其弟子所造之物,即语之言:“汝作头太大,作项极小;作手太大,作臂极小;作脚极小,作踵极大;如似毗舍阔鬼。” 以此义当知各各自业所造,非梵天能造。 诸佛说法,不著二边,亦不著断,亦不著常,如似八正道说法,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著,欺诳世间,作法形象,所说实是非法。 【译文】 婆罗门的教徒都说:“大梵天王是世间之父,他能造万物,是造物的主人。” 有个弟子说:“我也能造万物。” 这人实在是很愚蠢,却自以为很聪明,对梵天王说:“我想造万物。” 梵天王对他说:“你不能有这种想法,你是不能造万物的。” 弟子不听梵天王的话,就开始造物。 梵天王见了弟子造的东西,对他说:“你造的脑袋太大,脖子太小;手太大,胳膊太小;脚太小,脚后跟太大;就像一个颈项瘦长、肚大如海的饿鬼一样。” 从这个事理应当知道各人都是依自己的业力感受果报,并不是大梵天王能创造的。 诸佛说法,不着二种偏见,也不着常见及断见,就像八正道那样不偏不倚。外教修道人见到一些断、常的表面现象后,就执著于是断是常是真,欺骗世间缺乏正确认识的人,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但实际上所说的并不是正法。 【寓意】 这则寓言所要阐述的道理即看事物要看到事物的本质,看清事物的全貌,切莫“盲人摸象”。

梵天王被他的教徒称为世间之父,因为他是造物的主人。他的弟子不服气,也造了万物,所造出来的万物却极不平衡,失去了事物原有的面貌,无美感可言,徒弟的妄自尊大,实在令人可笑。 能够看到事物的整体的人是智者。但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看不到事物的全貌,总是只看到离自己最近的,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摸到了什么,就把这个事物想象成什么样子。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也是出于各自的利益,当自身处于某种状况之下,个人就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因而往往会夸大某些部分而忽略另一些地方,所以它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能说明整个事物的情况,真正做到不偏不倚的并不多见。 事物都是矛盾的,但就其表现来说,也有倾向,人们在看到事物的外在表象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隐藏的部分,那可能正是事物的本质。

快乐百喻经_奴守门喻

教条主义害人害己 【原文】 譬如有人,将欲远行,敕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 其主行后,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不能自安,寻以索系门置于驴上,负至戏处,听其所乐。 奴去之后,舍中财物,贼尽持去。 大家行还,问其奴言:“财物所在?” 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门、驴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 大家复言:“留尔守门,正为财物,财物既失,用于门为?” 生死愚人为爱奴仆,亦复如是。如来教诫常护根门,莫着六尘,守无明驴,看于爱索,而诸比丘不奉佛教,贪求利养,诈现清白,静处而坐,心竞流驰,贪著五欲,为色声香味之所惑乱,无明覆心;爱索缠缚,正念、觉、意、道品财宝,悉皆散失。 【译文】 有人将要远行,对他的奴仆说:“你要好好守门,并把驴用绳子拴好。” 主人走后,正值邻村有人家演戏,这个奴仆想听,不能在家安坐。于是他就卸下门板找绳子把门捆在驴身上,牵着驴到了演戏的地方。奴仆走了之后,家中财物被小偷都偷走了。当主人回来之后,问他的奴仆:“我的财物在哪里?”奴仆回答说:“主人只托付了门、驴和绳子,而其它的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主人又说:“留下你看门,就是为了财物,财物既然不在了,还要门干什么呢?” 迷恋于生死的愚蠢人,成为爱欲的奴隶的原因,也和这一样。如来告诫我们,一定要经常保护着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一个大门,不能让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这类贼人钻空子,进来偷盗财物;要看好无明这头驴,不能让它被贪爱这条绳子牵着跑。但是有些比丘不遵佛的教导,贪求名闻利养。表面显得清白,在安静处坐禅;心里却贪着五欲,向外奔驰流荡。无明覆盖了这些人的心,被贪爱的绳子捆住了这些人的手脚,使正念、觉、意三味,三十七道品等法宝,全都丧失了。 【寓意】 《奴守门喻》这篇文章是说人应该有自己的原则,并要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是在表面上虚伪地敷衍,而是真真正正地用行动来坚持原则。 现代社会会有很多诱惑,如果人们都没有原则,都不坚持原则就会被一些不良思想风气感染,

快乐百喻经_种熬胡麻子喻

揠苗助长欲速不达 【原文】 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为不美,熬而食之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种之后得美者。” 便熬而种之,永无生理“”。世人亦尔。以菩萨旷劫修行,因难行苦行,以为不乐,便作念言:“不如作阿罗汉,速断生死,其功甚易。”后欲求佛果,终不可得。如彼焦种,无复生理。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译文】 从前有个蠢人,吃了生的胡麻子,觉得味道不好,炒熟后吃起来觉得味美,于是心想:我为什么不把生胡麻子炒熟再种,以后就可以得到味道很好的胡麻子了。 于是他就将胡麻子炒熟了种下去,胡麻苗始终没生长出来。 世上也有类似这样的人,认为菩萨修行要花很久的时间,还要做别人做不到而自己一定要做到的苦行,这是多么不轻松的事,所以打算:不如做个阿罗汉,尽快脱了生死,这倒是很容易的。后来他又想去求佛果,结果还是不能得到。这个道理就像把炒焦了的胡麻子用作种子而永远不能生出胡麻一样。世界上的蠢人,也跟这一样。 【寓意】 首先经历过程,而后方得结果,凡事皆循此理。拒绝投入自己的努力和相当程度的艰辛,而希求获得丰厚的报偿,就只能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在达到理想目标的前夕,一定代价的付出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都应当以自己的智慧与毅力去换取所期望的成果,而不该贪图安逸,沉溺于凭空幻想,或采取一些不切实际的做法,那往往是徒劳的。 在一个似乎是一切统统可以速成的时代,很多人容易放弃或忽略某些必要的劳动,总以为存在一种方法,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令愿望达成。抱有如此想法的人最终只会一事无成。惰性是阻碍人前行的敌人,如果无法战胜它,你只会停留在原地,梦想也将永远不可实现。 把那些荒谬的想法抛开,学会理智地思考,脚踏实地,耐心勤勉,这才是有意义的。千万不要以为做每件事都可以去走捷径,那样是万万行不通的。

快乐百喻经_三重楼喻

空中楼阁想入非非 【原文】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日:“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作楼。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复言:“我不欲作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译文】 古时候有一个很有钱的人,但却愚蠢不懂事理。他来到另外一个富人家里,看见一座三层的高楼,不仅很宽广高大,而且敞亮富丽,.他十分羡慕,心里想道:“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不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于是他立刻叫来木匠,向他问道:“懂不懂怎样造一座像他家那样漂亮的高楼?” 木匠回答说:“他家那座楼就是我盖的。” 富人便说:“现在就请你照样为我盖一座楼!” 于是木匠就清理地基,制坯垒砖,准备造楼。 蠢人看到如此安排,心里怀疑,不能明白,就问他:“你这是想干什么?” 木匠回答说:“这是准备做三层楼的材料。” 蠢人说:“我不要下面这两层,你先为我盖最上面的一层。” 木匠答道:“哪有这样的事!哪里有不造底层的就能造第二层的!也没有不造第二层就能造第三层的!” 这蠢人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两层,你一定得给我盖最上面的一层。”

快乐百喻经_入海取沉水喻

不学无术暴殄天物 【原文】 昔有长者子,人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甚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 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值。 世问愚人,亦复如是。无量方便,勤行精进,仰求佛果。以其难得,便生退心。不如发心,求声闻果,速断生死,作阿罗汉。 【译文】 从前有一位长者的儿子,到大海里去打捞沉香这种木料,经过了好几年,终于收集到一车。拉回家后,送到集市上去卖,因为价钱太贵,始终没有人过问。 经过好多天,这车香木还没有卖掉,他感到十分厌烦,心里很苦恼,他看到那些卖炭的很快就卖掉,心里就想:“我不如把这沉香木烧成炭,必定会很快卖掉!” 于是他把这沉香木一起烧成炭,送到集市上去卖,结果得到的钱还抵不上半车木炭的价钱。 世界上一些蠢人也是这样,在广大圆融的佛教教义中,坚持精进修行,为了上求佛果,由于成佛并不容易,于是就产生了退转的念头:“不如发心改修小乘的声闻法,迅速了脱生死轮回之苦,做一个四果四向的自了阿罗汉。” 【寓意】 沉香木,是一种产于亚热带的常绿乔木,木材质地坚硬而重,中医入药是一种具有镇痛、健胃作用价格不菲的中药材。这种木材又叫做伽南香或奇南香。下面我们就要从对这种木材的态度转到对问题的看法上来。 做事越要得到好的结果所付出的就越多,如果中途不能坚持初衷,有所退却或急于求成便因小而失大了。 我们做事情要有明确的目标,主次分明,知道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是为了得到什么,再坚持不懈地朝这个目标奋斗。任何理想在实现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如果此时不能坚持或求果心切,往往退而求其次,如此满足于小利那便得不偿失了。 就拿长者的儿子来说,他用了好几年时间潜入水下,才采集到一车香木,在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之后,眼看就能得到回报了,却因香木价高不好卖而:肥I它们烧成炭,结果一车珍贵的

快乐百喻经_渴见水喻

望洋兴叹望而却步 【原文】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 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 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惧不可尽,是故不饮。” 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譬如外道,僻取于理,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将来无得道行,流转生死。若彼愚人见水不饮,为时所笑,亦复如是。 【译文】 过去有一个人,愚昧无知,他口渴极了.急着要喝水。远远地看到地面上蒸腾的水汽,以为就是水,连忙赶上去,一、直追到辛头河边。他已经到了那里,却对着河面呆呆地望着,并不去取水解渴。 旁人问他:“你已经渴极了,望着水飞奔,怎么到了水边,却又不喝水?”愚人回答:“如果水能喝完,我自然早就喝了。但是我想,这么多水教我怎么喝得完?所以干脆不喝了。” 当时很多人听了他这番话,都大大地讥笑他。 用这个例子来比方某些外道的做法会是很恰当的。他们的思想狭隘、固执己见,不能正确地对待事理,他们不能完善地去全面接受佛陀戒律,就索性不去受了。以致失去后来得道的希望,从而长期流转于生死苦海之中,正像那个见水不饮的人一样,受到当时人们的嘲笑,事情都是相同的。 【寓意】 《渴见水喻》本是《百喻经》中一则传解佛教精神的寓言故事,它嘲笑的是那种思想狭隘、固执己见、不能正确地对待事理的人,他们不能完善地、全面地接受佛陀戒律,也就根本不可能接受正确的对待事理的规律。 这篇寓言本意是劝诫人们接受佛陀戒律,能接受多少就接受多少,不能因为不能完善地、全面地接受就干脆不接受,这样就会长期流转于生死苦海之中,永世不得翻身。 《渴见水喻》虽然是一篇劝人接受佛法的佛教寓言,它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有一定的启示。我们现在也有许多人像故事中的愚人一样,面对巨大的困难或事件,只是看到了整体的巨大就望而却步,没有想到把它分解成个体,一点点地去解决。日积月累,再大的事情也可以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