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3章配位化学-习题答案

第3章配位化学-习题答案

第3章配位化学-习题答案
第3章配位化学-习题答案

第十八章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第十八章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本章摘要§ 1.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配位化合物配合物的命名异构现象 2.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 酸碱的软硬分类影响配位单元稳定的因素 3.配合平衡 配合-解离配合配合平衡的移动 4.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配合物的构型与中心的杂化方式中心杂化轨道的形成价键理论中的能量问题价键理论的实验根据 5.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晶体场中的 d 轨道过渡金属化合物的颜色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Jahn - Teller 效应 §1.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一.配位化合物 1 定义 由中心原子( 或离子) 和几个配体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相结合而形成的复杂分子或离子,通常称为配位单元。凡是含有配位单元的化合物都称做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也叫络合物。 , Ni(CO)4都是配位单元,分别称作配阳离子、配阴离子、配分子。 [ Co(NH3)6]Cl3 , K3[Cr(CN)6], Ni(CO)4都是配位化合物。[Co(NH3)6] [Cr(CN)6] 也是配位化合物。判断的关键在于是否含有配位单元。 2 构成 内界是配位单元,外界是简单离子。 又如K3[Cr(CN)6] 之中,内界,外界是K+。可以无外界,如Ni(CO)4。但不能没有内界。内外界之间是完全电离的。 内界配位单元又由中心和配体构成。中心:又称为配合物的形成体,多为金属离子,尤其是过渡金属离子。配体:经常是阴离子或分子。 3 配位原子和配位数 配体中给出孤对电子与中心直接形成配位键的原子,叫配位原子。配位单元中,中心周围与中心直接成键的配位原子的个数,叫配位数。 配位化合物[Co(NH3)6]Cl3的内界为,中心的周围有6 个配体NH3,每个NH3中有1 个N 原子与配位。N 是配位原子,Co 的配位数是6 。注意:配体的个数与配位数不是同一个概念。 若中心的电荷高,半径大,则利于形成高配位数的配位单元;而配体的电荷高,半径大,利于低配位数。 4 多基配体和螯合物

配合物 习题及答案

配合物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含有配离子的配合物,其带异号电荷离子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水中几乎完全解离成内界和外界。 .... () 2.在1.0 L 6.0 mol·L-1氨水溶液中溶解0.10 mol CuSO4固体,假定Cu2+ 全部生成[ Cu (NH3 )4 ]2+,则平衡时NH3的浓度至少为 5.6 mol·L-1 。.........................() 3.在M2+溶液中,加入含有X-和Y-的溶液,可生成MX2沉淀和[MY4]2-配离子。如果K( MX2 )和K([ MY4]2- ) 越大,越有利于生成[MY4]2-。() 4.金属离子A3+、B2+可分别形成[ A(NH3 )6 ]3+和[ B(NH3 )6 ]2+,它们的稳定常数依次为 4 ?105 和 2 ?1010,则相同浓度的[ A(NH3 )6 ]3+和[ B(NH3 )6 ]2+溶液中,A3+和B2+ 的浓度关系是c ( A3+ ) > c ( B2+ ) 。() 5.在多数配位化合物中,内界的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力总是比内界与外界之间的结合力强。因此配合物溶于水时较容易解离为内界和外界,而较难解离为中心离子(或原子)和配体。.........................................................................................................................() 6. 已知K2 [ Ni (CN)4 ] 与Ni (CO)4均呈反磁性,所以这两种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正方形。.....................................................................................() 7.某配离子的逐级稳定常数分别为K、K、K、K,则该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K= K·K·K·K。.......................................................... () 8.HgS 溶解在王水中是由于氧化还原反应和配合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 9.在多数配位化合物中,内界的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力总是比内界与外界之间的结合力强。因此配合物溶于水时较容易解离为内界和外界,而较难解离为中心离子(或原子)和配体。.........................................................................................................................() 二、选择题: 1.下列配离子在水溶液中稳定性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 Zn (OH)4 ]2- ( lg K= 17.66 ) > [Al (OH)4 ]- ( lg K= 33.03 ); (B) [ HgI4 ]2- ( lg K= 29.83 ) > [ PbI4 ]2- ( lg K= 4.47 ); (C) [ Cu (en)2 ]+ ( lg K= 10.8 ) > [ Cu (en)2 ]2+ ( lg K= 20.0 ); (D) [ Co (NH3 )6 ]2+ ( lg K= 5.14 ) > [ CoY ]2- ( lg K= 16.31) 。 2.下列配合物中,属于内轨型配合物的是.............................................()。 (A) [ V(H2O)6 ]3+,μ = 2.8 B. M.;(B) [ Mn (CN)6 ]4-,μ = 1.8 B. M.; (C) [Zn (OH)4]2-,μ= 0 B. M.;(D) [ Co(NH3)6 ]2+,μ = 4.2 B. M.。 3.在一定温度下,某配离子ML4的逐级稳定常数为K(1)、K(2)、K(3)、K(4),逐级不稳定常数为K(1)、K(2)、K(3)、K(4)。则下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 ()。 (A) K(1)·K(2)·K(3)·K(4) = [ K(1)·K(2)·K(3)·K(4) ]-1; (B) K(1) = [K(1) ]-1; (C) K(4) = [K(1) ]-1; (D)K(2) = [K(3) ]-1。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配合物必定是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 (B) 配位键由配体提供孤对电子,形成体接受孤对电子而形成; (C) 配合物的内界常比外界更不易解离; (D) 配位键与共价键没有本质区别。

中级无机化学习题和答案

中级无机化学习题 第二章 对称性与群论基础 1、利用Td 点群特征标表(右表)回答下列问题 (1)、群阶,对称操作类数,不可约表示数 (2)、SO 42-离子中S 原子3p x 轨道及3d xy 轨道所属的不可约表示 (3)、可约表示Г(10,-2,2,0,0)中包括了 哪些不可约表示?SO 42-离子是否表现为红外活性?SO 42-离子是否表现为拉曼活性的? 解:(1)点群的阶h=8;对称操作类=5;不可约表示数=5 (2)S 原子的P X 轨道所属不可约表示为T 2表示。 (3)()01231)2(811018 1 11=??+?-?+??=?Γ?=∑i A g h a χ;同理 02 =A a ;11=T a ;12=T a ;2=E a ;故可约表示E T T 221)0,0,2,2,10(⊕⊕=Γ- 因T 2表示中包含(x,y,z )和 (xy,xz,yz),故既表现为红外活性又表现为拉曼活性。 2 (1)、点群的阶,对称操作类数,不可约表示数 (2)、NH 3分子中偶极矩所属的不可约表示 (3)可约表示Г(6,0,2)中包括了哪些不可约表示? 解:(1)点群的阶h=6; 对称操作类=3;不可约表示数=3 (2)NH 3分子中偶极矩所属不可约表示为A 1表示 (3)()21231021616 1 11=??+??+??=?Γ?= ∑i A g h a χ;同理 02=A a , 2=E a ; 故可约表示E A 221)2,0,6(⊕=Γ 3 (1)、点群的阶,对称操作类数,不可约表示数 (2)、SF 5Cl 分子中S 原子Px 轨道所属的不可约表示 (3)、可约表示Г(4,0,0,-2,0)中包括了哪些不可约表示?

配位化学第一组第三章作业

第三章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作业 1.下列各组中,哪种配体与同一种中心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稳定性较高,为什么? (1)Cl- , F-和Al3+(2)Br-,I-和Hg2+ (3)2CH3NH2,en和Cu2+(4)Br-,F- 和Ag+ (5)RSH,ROH和Pt2+(6)Cl-,OH-和Si4+ (7)RSH,ROH和Mg2+ 解(1)F-与Al3+形成配合物更稳定,因为F-电负性大,离子半径更小(2)I-与Hg2+更稳定,因为碘离子的电负性较大,离子半径更小(3 )2CH3NH2与Cu2+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因为它的碱性比en更强与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 (4)Br-与Ag+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因为与Ag+形成配合物Br-变形性比F-强 (5)RSH与Pt2+形成配合物更稳定,因为在与Mg2+形成配合物时S 的半径小于O的半径 (6)OH-与Si4+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因为在与Si4+形成配合物时OH-的电荷比更多 (7)RSH与Mg2+形成配合物更稳定,因为在与Mg2+形成配合物时S 的半径小于O的半径 2.写出下列,配体与中心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次序。 解(1)CH3NH2,en,NH2-NH2,NH2-OH和Cu2+ en > CH3NH2 > NH2-NH2 > NH2OH

(2)R3CCOOH,CH3COOH,Cl3CCOOH,I3CCOOH和Fe3+ R3CCOOH > CH3COOH > I3CCOOH > Cl3CCOOH (3)NH3,NH2-NH2,NH2-OH,R-OH和Ag+ NH3 > NH2-NH2 > NH2-OH > R-OH (4)N, NH2 与Zn2+ N> NH2 (5)NH2 O2N, NH2 C H3, NH2 NO2与Cu2+ NH2 C H3> NH2 NO2> NH2 O2N (6) N OH, N OH CH3 与Ni2+ N OH CH3 > N OH CH3 3.下列二组试剂与同一种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估计lg k的大小次序:

配位化学讲义 第十一章 无机小分子配合物

配位化学讲义第十一章无机小分子配合物

第十一章无机小分子配体配合物 小分子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已成为配位化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现已证实,小分子通过与过渡金属离子的配位而活化,进而可引起许多重要的反应。 第一节金属羰基(CO)配合物 一、概述 金属羰基配合物是过渡金属元素与CO所形成的一类配合物。 1890年,Mond和Langer发现Ni(CO)4,这是第一个金属羰基配合物。 常温、常压 Ni(粉) + CO Ni(CO)4 (无色液体,m .p.= -25℃) 150℃ Ni(CO)4Ni + 4CO 这成为一种提纯Ni的工艺。 现已知道,所有过渡金属至少能生成一种羰基配合物,其中金属原子处于低价(包括零价)状态。 二、类型 1、单核羰基配合物 这类化合物都是疏水液体或易挥发的固体,能不同程度地溶于非极性溶剂。M-C-O键是直线型的。例: V(CO)6 黑色结晶,真空升华V-C, 2.008(3) ? Cr(CO)6Cr-C, 1.94(4) ? Mo(CO)6无色晶体,真空升华,Mo-C, 2.06(2)? 八面体 W(CO)6W-C, 2.06(4)? Fe(CO)5黄色液体,m.p.=20℃,Fe-C,1.810(3)?(轴向)三角 b.p.=103℃ 1.833(2)?(赤道)双锥 Ni(CO)4无色液体,m.p.= -25℃,Ni-C,1.84(4)?四面体 2、双核和多核金属羰基配合物 多核羰基配合物可以是均核的,如:Fe3(CO)12;也可以是异核的,如

MnRe(CO)10。 M 在这类化合物中,不仅有M-C-O 基团, 而且还有O —C 和M-M 键,且 M μ2-CO 常与M-M 键同时存在。即: O —C 例:(1)Mn 2(CO)10为黄色固体,m.p.151℃,Mn-Mn=2.93? OC CO OC CO OC M M CO M=Mn 、Tc 、Re OC CO OC CO (2) Fe 2(CO)9 金色固体,m.p.100℃(分解),难挥发 OC CO CO OC Fe Fe CO Fe 2(CO)9 OC CO OC CO (3)Fe 3(CO)12 绿黑色固体,m.p.140-150℃(分解) OC CO Fe O C OC C O OC Fe C C Fe O CO CO CO CO CO Fe 3(CO)12 (4)M 3(CO)12 M=Ru 、Os OC CO O C OC C O OC C C O CO CO CO CO CO M M M

第二章 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

第二章配合物的化学键 理论 内容:研究中心原子和配体之间结合力的本性。 目标:解释性质,如配位数、几何结构、磁学性质、光谱、热力学稳定性、动力学反应性等。 三种理论:①价键理论、②晶体场理论、③分子轨道理论 第一节价键理论(Valence bond theory) 由L.Pauling提出 一、理论要点: ①配体的孤对电子可以进入中心原

子的空轨道;中心原子总是用空轨道杂化,然后用杂化轨道接收配体提供的孤对电子。 ②中心原子用于成键的轨道是杂化轨道(用于说明构型)。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结构与配体的种类和数目共同决定杂化类型。 ③杂化类型决定配合物的空间构型,磁距和相对稳定性。 二、轨道杂化及对配合物构型的解释 能量相差不大的原子轨道可通过线性组合构成相同数目的杂化轨道。 对构型的解释(依据电子云最大

重叠原理:杂化轨道极大值应指向配体) 指向实例 sp3、sd3杂化四面体顶点Ni(CO)4 sp2、sd2、dp2、d3杂化三角形顶点[AgCl3]2- dsp2、d2p2 杂化正方形顶点[PtCl4]2- d2sp3杂化八面体顶点[ Fe(CN)6]4- sp杂化直线型[AgCl2]-

三、内轨型和外轨型 若要形成ML6型配合物(L为单齿配体),则需要6个空杂化轨道接收6个L提供的孤电子对,满足该条件的杂化类型有d2sp3和sp3 d2。尽管这两种杂化都导致八面体型配合物,但前者是次外层(n-1)d轨道,而后者是最外层nd轨道,因此与这两种杂化相应的配合物分别称内轨型和外轨型配合物。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数和配体的性质都是影响配合物内轨型和外轨型的因素。当d电子数≤3时,该层空d轨道≥2,总是生成内轨型配合物。

第三章 第四节 配合物与超分子

第四节配合物与超分子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微观角度理解配位键的形成条件和表示方法,能判断常见的配合物。2.能利用配合物的性质去推测配合物的组成,从而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模型。 3.了解超分子的结构特点与性质。 一、配合物 1.配位键 (1)概念: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孤电子对,而另一个原子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化学键,即“电子对给予—接受”键。 (2)表示方法:配位键常用A—B表示,其中A是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叫给予体,B是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叫接受体。 如:H3O+的结构式为;NH+4的结构式为。 (3)形成条件 形成配位键的一方(如A)是能够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另一方(如B)是具有能够接受孤电子对的空轨道的原子。 ①孤电子对:分子或离子中,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电子对就是孤电子对。如、 、分子中中心原子分别有1、2、3对孤电子对。含有孤电子对的微粒:分子如CO、NH3、H2O等,离子如Cl-、CN-、NO-2等。 ②含有空轨道的微粒: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一般来说,多数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数目基本上是固定的,如Ag+形成2个配位键,Cu2+形成4个配位键等。 2.配合物 (1)概念 通常把金属离子或原子(称为中心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或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如[Cu(NH3)4]SO4、[Ag(NH3)2]OH等均为配合物。 (2)组成 配合物[Cu(NH3)4]SO4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①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中心原子一般都是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此时又叫中心离子),最常见的有过渡金属离子:Fe3+、Ag+、Cu2+、Zn2+等。 ②配体:提供孤电子对的阴离子或分子,如Cl-、NH3、H2O等。配体中直接同中心原子配位的原子叫做配位原子。配位原子必须是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如NH3中的N原子,H2O中的O原子等。 ③配位数:直接与中心原子形成的配位键的数目。如[Fe(CN)6]4-中Fe2+的配位数为6。 (3)常见配合物的形成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有关离子方程式 滴加氨水后,试管中首先出现蓝色沉淀,氨水过量后沉淀逐渐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滴加乙醇后析出深蓝色晶体Cu2++2NH3·H2O===Cu(OH)2↓+2NH+4、Cu(OH)2+4NH3=== [Cu(NH3)4]2++2OH-、 [Cu(NH3)4]2++SO2-4+H2O===== 乙醇[Cu(NH3)4]SO4·H2O↓ 溶液变为红色Fe3++3SCN-Fe(SCN)3滴加AgNO3溶液后,试管 中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加氨水后沉淀溶解,溶液呈无色Ag++Cl-===AgCl↓、AgCl+2NH3===[Ag(NH3)2]++Cl- (4)配合物的形成对性质的影响 ①对溶解性的影响 一些难溶于水的金属氢氧化物、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氰化物,可以溶解于氨水中,或依次溶解于含过量的OH-、Cl-、Br-、I-、CN-的溶液中,形成可溶性的配合物。如Cu(OH)2+4NH3===[Cu(NH3)4]2++2OH-。 ②颜色的改变 当简单离子形成配离子时,其性质往往有很大差异。颜色发生变化就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根据颜色的变化就可以判断是否有配离子生成。如Fe3+与SCN-形成硫氰化铁配离子,其溶液显红色。

第一章 配位化学基础要点

绪论 导课:配位化学一般是指金属和金属离子同其他分子或离子相互反应的化学。它是在无机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同时也与化学各分支学科以及物理学、生物学等相互渗透的具有综合性的学科。配位化学所涉及的化合物类型及数量之多、应用之广,使之成为许多化学分支的汇合口。现代配位化学几乎渗透到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各个领域,例如分析化学、有机金属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结构化学、催化活性、物质的分离与提取、原子能工业、医药、电镀、燃料等等。因此,配位化学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对发展化学基础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配位化学的任务 配位化学是研究各类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的一门新型学科。 配合物的合成是重点,结构与性质研究是难点,研究方法是关键。应用是落脚点。二、配位化学的学科基础 配位化学的学科基础是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配位化学已成为许多化学分支的汇合口。 配位化学是许多新兴化学学科的基础。如:超分子化学,酶化学,蛋白质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高分子化学等。 三、配位化学的研究方法 1、合成方法:要求掌握有机和无机化学的合成技术,特别是现今发展起来的水热技术、微波技术、微乳技术、超临界技术等。 2、结构研究: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荧光光谱、X-衍射等。 3、性质研究:电位滴定、循环伏安、磁天平、变温磁化率、交流磁化率、电子顺磁共振、光电子能谱、E-扫描、催化性质、凝胶电泳、园二色谱、核磁共振研究与细胞及DNA 的作用。 4、应用:催化反应用于有机合成、金属酶的模拟、分子识别、金属药物、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磁体、介孔材料、分子机器等。 四、配位化学的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在上课以前,把下一次课的内容先粗略的看一次,把自己看不懂的内容做上记号,有时间再认真的看一次,如果仍看不懂,做好记录,等待课堂解决。 2、上课:根据课前预习的难度,对较难理解的部分认真听讲,理解教师的分析思路,学习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材上作好批注。 3、复习:对在课堂上没有弄懂的问题在课间问主讲教师,下课后对整个课堂内容复习一次并作好复习笔记。 五、课程的内容安排:

中级无机化学[第三章配位化学]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配位化学 1.配合物 配合物:由提供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一定数目的离子或分子(配体)和接受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原子)按一定组成和空间构型所形成的化合物。其中,与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与同一中心原子连接的配位原子数目称为配位数;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构成的络合型体称为内界,通常用“[]”标出。 配合物的命名:配体名称在先,中心原子名称在后。阴离子名称在先,阳离子名称在后,两者间用“化”或“酸”相连。不同配体名称的顺序与化学式的书写顺序相同,相互间以圆点隔开,最后一种配体名称之后加“合”字。配体个数在配体名称前用中文数字表示。中心原子的氧化态在元素名称之后用括号内的罗马数字表示。 2.配合物的异构 立体异构:包括几何异构和旋光异构。配合物内界中两种或两种以上配体在空间的排布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几何异构。若由配体在空间的排布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体之间互为对映体,则这种异构现象称为旋光异构。 电离异构:配合物在溶液中电离时,由于内界和外界配体发生交换而生成不同配离子的异构现象称为电离异构。 键合异构:含有多种配位原子的单齿配体用不同的配位原子参与配位而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键合异构。 配位异构:在配阴离子与配阳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盐中,配阴离子与配阳离子中配体与中心离子出现不同组合的现象称为配位异构。 3.配合物的常用制备方法 加成反应:路易斯酸碱之间直接反应,得到酸碱加合型配合物。加成后配位

数增大。 取代反应:用一种适当的配体(通常是位于光谱化学序列右边的配体)取代配合物中的某些配体(通常是位于光谱化学序列左边的配体)。取代后配位数通常不变。 氧化还原反应:伴随有中心金属氧化态变化的制备反应,在许多情况下同时伴随有配体的取代反应。 热解反应:在升高温度时,配合物中易挥发的配体失去,外界阴离子占据失去配体的配位位置,相当于固相取代反应。 4.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1)晶体场理论理论要点: (a)中心金属离子具有电子结构,配体视为无电子结构的阴离子或偶极子,二者之间存在的静电吸引作用产生配位键。 (b)中心金属离子的电子与配体电子之间存在排斥作用。由于配体在中心离子周围的分布具有方向性,配体的静电场作用使中心离子的d轨道发生能级分裂。分裂的方式与分裂的程度取决于配位场的类型及配体、中心离子的性质。 (c)中心离子的电子在配位场能级中的占据结果,使配合物获得一个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 晶体场理论可以定性解释配合物的吸收光谱、稳定性、磁性、结构畸变等,但无法解释金属与配体间的轨道重叠作用,不能很好地解释光谱化学序列。 (2)配位场理论理论要点:配体的存在使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存在的化学键作用既包括静电作用也包括共价作用(既有σ成键作用也有π成键作用)。金属离子的d电子局限在金属原子核附近运动,不进入配体范围,但是配位场负电荷的影响使中心金属离子的d轨道能级分裂。在配位场中,分裂能既决定于静电作用,又决定于共价作用(其中首先包括σ成键作用,其次包括π成键作用)。

09级研究生《配位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化学系09级研究生《配位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硝基五氨合钴离子 2 6 2、⑴﹢2 ⑵6 ⑶4 ⑷八面体 3、空轨道孤对电子 4、[Co(CN) 6]3-八面体 [Co(CN) 6 ]3- 5、八面体 SP3d2 d2SP3 二.解释、区别下列名词(5*7=35分) 1.单齿配体与多齿配体 单齿配体:指一个配体且只含有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体 多齿配体:指含有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的配体 2.d2sp3杂化和sp3d2杂化 d2SP3杂化:指两个(n-1)d轨道,一个ns轨道和三个np轨道混合时就会产生6个d2SP3杂化轨道 SP3d2 杂化:指一个ns轨道,三个np轨道和两个nd轨道混合时就会产生6个SP3d2 杂化轨道 3.简单配合物与螯合物 简单配合物:单齿的分子或离子配体与中心原子作用形成的配合物 熬合物:由双齿或多齿配体与同一中心离子作用形成的环称为熬合环,所形成的具有熬合环的配合物 4.低自旋配合物和高自旋配合物 低自旋配合物:当P成对能小于△分裂能的配合物 高自旋配合物:当P成对能大于△分裂能的配合物 5.金属酶与金属蛋白 金属酶:必须有金属离子参与才有活性的酶,简单地说是结合有金属离子的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金属蛋白:金属离子与蛋白形成配合物,其主要作用不是催化某个生化过程,而是完成生物体内如电子传递之类特定的生物功能的活性物质。 6.强场配体:在光谱学中,△分裂能较大的为强场配体,如:NO 2 - CN- 弱场配体:在光谱学中,△分裂能较小的为强场配体,如:I- Cl- 7.晶体场理论:金属离子与配体间的相互作用为静电作用,同时考虑到配位体对中心离子d 轨道的影响。 分子轨道理论:着重于分子的整体性,它把分子看作是一个整体来处理,比较全面反映分子内部电子的各种运动状态,它不仅能解决分子中存在的电子对键、单电子键、三电子键的形成,而且对多原子分子的结构也能比较好的说明。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B 2、A 3、C 4、C 5、A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words (2) 引言 (2) 1.配位键,配位数 (2) 1.1 配位键 (2) 1.1.1 σ键 (2) 1.1.2 П键 (3) 1.2 配位数 (3) 2.轨道杂化与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3) 2.1轨道杂化 (3) 2.2 配合物的内、外轨型 (4) 2.2.1 配为单元的形成 (4) 2.2.2 应用举例 (4) 2.3 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与配离子的空间构型 (5) 3.价键理论的应用及不足 (5) 3.1 价键理论的应用 (5) 3.2 价键理论的不足 (6) 4.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6)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摘要:价键理论是由Pauling将杂化轨道理论应用于配合物而得到的,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主要用于讨论配合物的化学键。价键理论可以解释配合物的结构、稳定性、磁性等现象,但它对配合物的光谱等不能作出解释。[1] 关键词:配合物;配位键;价键理论。 Abstract:The valence bond theory is put forward by Pauling,and he applied the complex theory to Coorination Compounds.During the 30th and 40th of 20 century,it is always used to discuss the configurational field of Coorination compounds.It can be used to research the structure of complexes,magnetism and stability but the properties of spectrum. Keywords:complex compound; Valence bond theory。 引言: 配合物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配位场理论是研究配合物结构与性质的4个著名理论[2]特别是上世纪30年代初Pauling提出的价键理论及1923-1935年Bethe 和Hvan Vlecer提出的晶体场理论。由于这两个理论简明清晰,使用方便,因此在研究配合物结构与性质时得到广泛应用。而配合物的分子轨道理论内容复杂,计算繁难,使用不便,特别是目前还没有简便实用的各种几何构型配合物的分子轨道能级图,因此分子轨道理论的应用受到了限制。[3]目前使用广泛的价键理论和晶体场理论本身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4]本文就价键理论的内容、应用及不足略做介绍。 1.配位键,配位数 1.1 配位键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认为,配体提供来形成键的电子是进入中心原子的原子轨道的,或者说,只有中心原子提供原子轨道来接受配体提供的电子对才能形成配位键,有σ键和П键。 1.1.1 σ键

无机答案第11章 配位化合物

第11章 配位化合物 习 题 1.给出下列中心金属离子的特征配位数: (a)Cu+;(b)Cu2+;(c)Co3+;(d)Zn2+;(e)Fe2+;(f)Fe3+。 2.按照摩尔导电率的大小将下列配合物排序: (a)K[Co(NH3)2(NO2)4];(b)[Cr(NH3)3(NO2)3];(c)[Cr(NH3)3(NO2)] 3 [Co(NO2)6]2;(d)Mg[Cr(NH3)(NO2)5]。 3.解释为什么EDTA钙盐可作为铅的解毒剂?为什么用EDTA的钙盐而不能用游离的EDTA? 4.指出下列配离子中金属元素的氧化态: (1) [Cu(NH3)4]2+; (2) [Cu(CN)2]-; (3) [Cr(NH3)4(CO3)]+; (4) [Co(en)3]2+; (5) [CuCl4]2-; (6) Ni(CO)4. 5.命名下列配合物: (1)K3[Co(NO3)6]; (2)[Cr(Py)2(H2O)2Cl2]; (3)[Cr(H2O)5Cl]Cl2?H2O; (4)K2[Ni(en)3]; (5)[Co(NH3)4(NO2)Cl]Cl; (6)K3[Fe(C2O4)3]?3H2O; (7)K2[Cu(C2H2)3]; (8)[Pt(Py)4][PtCl4]. 6.根据下列配合物的名称,写出其化学式: (1)亚硝酸?溴三氨合铂(Ⅱ); (2)一水合二氨?二乙二胺合铬(Ⅲ); (3)溴化硫酸根?五氨合钴(Ⅳ); (4)六氟合铂(Ⅳ)酸钾。 7.画出配离子[Cr(NH3)(OH)2Cl3]2-所有可能的几何异构体。 8.指出下列配合物中配位单元的空间构型并画出它们可能存在的几何异构体:(1)[Pt(NH3)2(NO2)Cl]; (2)[Pt(Py)(NH3)ClBr]; (3)[Co(NH3)2(OH)2Cl2]; (4)K4[Co(NH3)2(NO2)4]; (5)[Ni(NH3)3(OH)3]; (6)[Ni(NH3)2Cl2]. 9.配离子[Cr(en)2Cl2]+存在几种几何异构体,哪种异构体可以表现出旋光活性,画出这些异构体。 10.下列两种配离子是否存在旋光异构体,如果有,请画出来。 (1)[Co(en)Br2I2]-;

《无机化学》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解:(1)[CuCl 2]-的磁距为0。 (2)[Zn(NH 3)4]2+的磁距为0。 (3)[Co(NCS)4]2-的磁距为87.3)23(3=+?。 3解: (1) (2) (3) 4解:(1)[Co(en)3]2+为外轨型 (2)[Fe(C 2O 4)3]3-为外轨型

(3)[(Co(EDTA)]-为内轨型 5解:Ni 2+离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 8。因Cl -为弱场配体,形成[NiCl 4]2-配离子时,其3d 轨道中的电子不会发生重排腾出空的3d 轨道,所以只能使用最外层的空轨道形成sp 3杂化,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NiCl 4]2-含有2个未成对电子,其磁距=83.2)22(2=+?。 而CN -为强场配体,可使Ni 2+离子的3d 轨道上的电子重排,腾出1条空的3d 轨道,则采取dsp 2杂化,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无成单电子数,其磁距为0,所以是反磁性的。 6解:(1)[Ru(NH 3)6]2+中Ru 2+离子的价电子构型为4d 6, 形成配离子后处于低自旋状态, 即4d 上的成单电子重排成三对电子对, 无成单电子存在,其磁距为0. (2)[Fe(CN)6]3-中Fe 3+离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 5, 形成配离子后处于低自旋状态, 即3d 上的成单电子重排成两对电子对, 有1个成单电子存在, 其磁距为73.1)21(1=+?. (3)[Ni(H 2O)6]2+中Ni 2+离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 8, 形成配离子后处于高自旋状态, 即3d 上的成单电子不能重排, 则有2个成单电子存在, 其磁距为83.2)22(2=+? (4)[V(en)3]3+中V 3+离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 2, 本身3d 轨道就有3条是空的,形成配离子时不需重排, 有2个成单电子存在, 其磁距为83.2)22(2=+?。 (5)[CoCl 4]2-中Co 2+离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 7, 形成配离子后处于高自旋状态, 即3d 上的成单电子不能重排, 则有3个成单电子存在, 其磁距为87.3)23(3=+?。

第11章 配合物结构

第十一章配合物结构 & 主要内容: q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磁性 q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 重点难点: q 配合物的结构理论,包括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并根据这些理论解释配合物的有关性质。 q 由试验测得的磁矩算出未成对电子数;推测中心离子的价电子的分布情况和中心离子采取的杂化方式;确定配合物是内轨型还是外轨型,来解释配合物的相对稳定性。 q 根据晶体场分裂能与电子成对能的相对大小,判断在晶体场中中心离子的价电子在不同轨道中的分布,推论配合物类型,确定配合物的磁性,估算出配合物磁矩数值,进一步可计算晶体场稳定化能,说明配合物的相对稳定性。 & 教学目的: q 熟悉配合物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配合物的几何构型与中心离子杂化轨道的关系。 q 了解内轨型、外轨型配合物的概念、中心离子价电子排布与配离子稳定性、磁性的关系q 了解配合物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了解八面体场中d电子的分布和高、低自旋的概念,推测配合物的稳定性、磁性;了解配合物的颜色与d-d跃迁的关系。 & 授课学时 4学时 §11.1配合物空间构型和磁性 1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配合物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与配位数的多少密切相关。

由图可见,配合物的空间构型除了与配位数密切相关外,还与配体种类有关,例如,配位数 同样是4,但为四面体构型,而则为平面正方形。 11.1.2 配合物的磁性 磁性:物质在磁场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顺磁性:被磁场吸引的性质。例如:O 2,NO,NO 2 等物质具有顺磁性。 反磁性:被磁场排斥的性质。大多数物质具有反磁性。 铁磁性:被磁场强烈吸引的性质。例如:Fe,Co,Ni属于铁磁性物质。 物质的磁性与内部的电子自旋有关。若电子都是偶合的,由电子自旋产生的磁效应彼此抵消,这 种物质在磁场中表现反磁性;反之,有未成对电子存在时,才会在磁场中显示磁效应,可用磁矩(μ)。 式中,μ为磁矩,单位是B.M.(玻尔磁子), n为未成对电子数。 可用未成对电子数目n估算磁矩μ。 n 0 1 2 3 4 5 μ/B.M. 0 1.73 2.83 3.87 4.90 5.92 物质的磁性亦可用磁天平测定。实验测得的磁矩与估算值略有出入,总趋势比较吻合。

第3章配位化学-习题

第三章 配位化学 【习题】 3.1 试判断下列配离子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 [Co(CN)6]3-(抗磁性);[NiF6]4-(两个成单电子); [CrF6]4-(4个成单电子);[AuCl4]-(抗磁性); [FeCl4]-(5个成单电子);[NiF6]2-(抗磁性) 3.2 画出下列各配合物(配离子)所有可能的异构体: [CoCl2(NH3)4]+,[Be(gly)2],[RhBr2(en)2]+,[PtBr2Cl2(en)], [Ir(C2O4)2Cl2]3-,[Cr(gly)3],[Pt(gly)2](gly=glycine,甘氨酸) 3.3 已知配合物[M(A-B)2]和[M(A-B)2X2]型的配合物都是旋光活性的,请分别画出它们的几何结构。 3.4 紫红色的[Ti(H2O)6]3+在可见区的吸收光谱如教材中例题3-1的图所示,其最大吸收峰位置对应于20.3×103 cm-1,并在该最大吸收峰位置的右边(低频方向)出现一个肩峰,试用晶体场理论解释上述肩峰的由来。 3.5 下列配离子中哪些属于高自旋构型? (a)Mn(H2O)62+;(b)Fe(H2O)63+;(c)Co(NH3)63+; (d)Co(H2O)62+;(e)CoCl42-;(f)Fe(CN)64- 3.6 下列配合物或配离子中属于低自旋构型的是 (a)Fe(H2O)63+;(b)Co(H2O)62+;(c)Co(H2O)63+;(d)CoF63- 3.7 对于CoF63-配离子,下面的哪项论述是正确的? (a)CoF63-的晶体场分裂能大;(b)F-为强场配体; (c)CoF63-是顺磁性的;(d)所有论述都不正确。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第十一章配合物结构 (11-1) 如果配合物具有平面四方形和八面体空间构性,这类配合无可能存在几何异构体。 (1)[Co(NH3)4(H2O)2]3+具有八面体空间构性,其顺、反几何异构体为: (3),(4)与(1)类似,请自行完成。 (2)[PtCl(NO2)(NH3)2]为平面四方形构型,其顺、反几何异构体为: (5)[IrCl3(NH3)3]为八面体构型,属[MX3A3]型配合物,其顺、反几何异构体分别称为面式和经式异构体: (11-3) 磁矩是研究配合物结构的重要实验数据之一。决定配合物磁矩的最最重要因素是中心离子或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由试验测得磁矩后,可以推测出未成对电子数,进而确定形成体的价层电子排布、杂化轨道类型及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Co(H2O)6]2+的μ=4.3B.M,Co2+为3d7电子构型,推知Co2+的未成对电子数n=3,其价层电子排布为: 配合无为正八面体的空间构型。 [Mn(CN)6]4-:μ=1.8B.M,Mn2+为3d5电子构型,n=1。其价层电子分布为: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为八面体。 自行回答[Ni(NH3)6]2+的相关问题。 *如果已经确定配合物个体的空间构型,可推知形成体的杂化轨道类型,再确定其价层电子排布和未成对电子数,从而可估算出该配合物磁矩。(11-2)题就属这种情况,请自行完成本体的解答。同样,也可完成(11-5)题。 (11-4) 本题的解体思路与(11-3)相同。这里,主要是对三种常见的螯合剂en,C2O42-,EDTA 的配位原子种类和数目要进一步熟悉;同时对内轨型和外轨型配合物的概念要很了解。 [Co(en)3]2+:μ=3.82B.M,Co2+为3d7, n=3,每个en有两个配位原子N。Co2+ 的价层电子分布为: Co2+采用sp3d2杂化轨道成键,为外轨型配合物(即成键轨道为ns,np,nd),是正八面体空间构型。 [Fe(C2O4)33-]的5.75B.M,Fe3+为,n=5,其价层电子分布为: 1C2O42-个有2个配位O,Fe3+以sp3d2杂化轨道成键,是外轨型八面体配合物。[Co(EDTA)]-的,n=0,Co3+的价层电子分布为: 每个EDTA中有2个N和4个O为配位原子,Co3+以d2sp3杂化轨道与EDTA成键,该螯合物空间构型为八面体,是内轨型配合物(其成键轨道为(n-1)d,ns,np)。

第三章晶体结构及配位化学

第三章:晶体结构及配位化学 1.配合物的组成 (1)配位体:是含有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如NH 3、Cl -、CN -等。配位体中直接同中心原子配合的原子,叫做配位原子。如上例[Cu(NH 3)4]2+配离子中,NH 3是配位体,其中N 原于是配位原子。配位原子经常是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 (2)中心离子(或原子):一般是金属离子,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但也有电中性的原子为配合物的中心原子,如Ni(CO)4、Fe(CO)5中的Ni 和Fe 都是电中性的原子。此外,少数高氧化态的非金属元素也能作为中心原子存在,如SiF 62-中的Si(Ⅳ)及PF 6-中的P(V)等。 (3)配位数: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配合的配位原子的数目,叫做该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一般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2、4、6、8(较少见),如在[Pt(NH 3)6]C14中,配位数为6,配位原子为NH 3分子中的6个氮原子。 (4)配离子的电荷: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和配位体电荷的代数和。如[Cu(NH 3)4]2+的电荷是+2+(0)×4=+2。 2.配合物的分类 配位化合物的范围极广,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单核配合物 这类配合物是指一个中心离子或原子的周围排列着一定数量的配位体。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之间通过配位键而形成带有电荷的配离子或中性配合分子。如 [Cu(NH 3)4]SO 4、K 4[Fe(CN)6]等皆属于此类配合物。 (2)螯合物 这类配合物是由多齿配位体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同时和一个中心离子配合并形成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例如乙二胺H 2N-CH 2-CH 2-NH 2和Cu 2+形成的如下螯合物: 3.配合物的命名 配合物的命名与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相同。若配合物的外界是一简单离子的酸根,便叫某化某;若外界酸根是一个复杂阴离子,便叫某酸某(反之,若外界为简单阳离子,内界为配阴离子的配合物也类似这样叫法)。 若配离子的内界有多种配体,须按下列顺序依次命名:简单离子—复杂离子—有机酸根离子;而中性分子配位体的命名次序为:H 2O —NH 3—有机分子。配位体的个数则用一、 二、

第二章分子轨道 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

第二章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目标:解释性质,如配位数、几何结构、磁学性质、光谱、热力学稳定性、动力学反应性等。 三种理论:①价键理论、②晶体场理论、③分子轨道理论 第一节价键理论(Valence bond theory) 由L.Pauling提出 要点:①配体的孤对电子可以进入中心原子的空轨道; ②中心原子用于成键的轨道是杂化轨道(用于说明构型)。一、轨道杂化及对配合物构型的解释 能量相差不大的原子轨道可通过线性组合构成相同数目的杂化轨道。对构型的解释(依据电子云最大重叠原理:杂化轨道极大值应指向配体) 指向实例 sp3、sd3杂化四面体顶点Ni(CO)4 sp2、sd2、dp2杂化三角形顶点[AgCl3]2- dsp2、d2p2 杂化正方形顶点[PtCl4]2- d2sp3杂化八面体顶点[Fe(CN)6]4- sp杂化直线型[AgCl2]- 5、对配合物磁性的解释 1)配合物磁性与配合物中成单电子数的关系 配合物的分子磁矩μ与配合物中未成对电子数n 有关。 如:对某些配合物:μ=[n(n+2)]1/2 B.M.

第二节晶体场理论(Crystal field theory) 一、概述 由Bethe和Van Vleck提出 要点: ①把配体视为点电荷或偶极子(不考虑其结构); ②配体与中心离子间的作用是纯静电相互作用,不形成任何共价键。 二、d轨道能级分裂(单电子能级的分裂) 1、定义:由于d轨道空间取向不同,与非球形对称静电场的作用则 不相同,引起d轨道能级发生分裂。 2、群论在d轨道能级分裂中的应用 将一组五个d轨道波函数作为配位场所属点群表示的基,并由此决定d轨道能级分裂的方式。 由O h群特征标表: (xy、yz、xz) →(d xy、d yz、d xz) →t2g不可约表示的基 (x2-y2、z2) →(d x2-y2、d z2) →e g不可约表示的基 3、正八面体场中d轨道的分裂 1)d轨道与电场的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