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时空观念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内涵。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

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

值。

1.

了解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崇德尚贤、和而不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宝

贵思想,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分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从“家国情怀”的角度理解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起源

(1)特点:多元性。

(2)实证: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

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3)影响

①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指以河南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②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

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

2.奠基:先秦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社会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2)表现

①春秋时期: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仁和礼

②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3)影响: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是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西方是言必称希腊,中国则是言必称春秋战国

3.发展

(1)秦朝: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

(2)汉代

①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②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

兴起于东汉中后期,区别于道家学派

(3)魏晋至隋唐

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以《老子》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

4.高度繁荣

(1)宋代: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①代表人物: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②主张: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格物致知”。

③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5.传承和转折

(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

(2)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6.衰落到复兴

(1)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师夷长技以制夷

(2)新文化运动中,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对传统文化构成一定冲击

(3)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重视以人为本注意与西方的人本思想相区别

(1)西周: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2)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区别于墨子的“兼爱”

2.提倡民本思想

(1)实质:是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体现。

(2)表现

①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

②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苛政猛于虎也

③孟子:提出“仁政”说,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影响: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表现

①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

②商朝: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

③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其哲学思想中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

④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影响

①以朴素的唯物史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②强调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4.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均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5.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1)表现

①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

②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有才华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

③墨子: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④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影响: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6.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1)《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3)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主张和而不同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的价值观

(1)表现

①太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

“和”能生成万物,“同”不能增益,而只能止步不前

衡,即“和”,才能产生新事物。

②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

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2)影响:“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1)本土性: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2)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3)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4)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5)连续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2.价值

(1)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2)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阅读教材·想一想

1.阅读教材P3“思考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庞大的人口规模有助于文明的连续性;(3)史书典籍的流传;(4)汉字为维护政治统一和文明连续提供了重要力量;(5)科举制度延续了中华文化;(6)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2.阅读教材P6“学思之窗”:阅读材料,选取其中一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谈其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

提示:以中国园林文化为例,“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是中国园林的最大特色,它是一种顺应自然的“风景式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的基本艺术原则,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

3.阅读教材P7“问题探究”:结合课文,査阅资料,列举更多的核心概念,探讨

其在中华文化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精神。

提示:2010年,《中华遗产》杂志组织评选了“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结果中既有代表社会文明发展的耕、禾、农、家等,也有包容着中国哲学、宗教、社会文化思想的儒、道、佛、悟、戒,还有体现国家情怀的中、东、北等。其中得票数比较多的汉字,几乎就是儒家文化的关键词,如天、和、礼、道、德、仁、义、忠、信等,反映了儒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发掘教材·读一读

1.阅读图片“四羊方尊”(见教材P2)

信息解读: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阅读“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见教材P4)

信息解读:孟子(约公元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他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

3.阅读“甲骨卜辞”

信息解读:甲骨卜辞是指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19世纪末以来,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先后出土了十余万片刻有文字的占卜甲骨,绝大部分是商朝后期(约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王室的遗物。对研究商周历史和汉字的起源、发展,都有极大价值。

4.阅读“老子(生卒年不详)”(见教材P5)

信息解读: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世称“李耳”、“李聃”或“老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传世作品是《道德经》(又称《老子》)。

5.阅读“《礼记》书影”(见教材P5)

信息解读:《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成书于汉代,为汉代礼学家戴圣所编。它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探究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史论要点]

1.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1)在核心思想理念方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理念。

(2)在传统美德方面: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以及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等中华传统美德。

(3)在人文精神方面:有讲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处世方法,勤俭节约、和谐向善的生活理念,以及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等。

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

(1)“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意为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的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

(2)“和而不同”的时代意蕴

在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点与差异依然存在的情况下,要达到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减少摩擦、增加共识,发扬“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 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孕育出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文明。我们要以包容和平等的心态看待一切文明,承认文明的平等性、多样性,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互鉴、对话,才能让人类文明更为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3.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1)本土性: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根植于本土,有着自身的道路和独特的风格。

(2)多样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彩多姿,领域广泛,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3)包容性:中华文化有着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4)凝聚性:中华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特质,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连续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承上启下,不断发展,有顽强的生命力。

[对点训练]

1.“和”是儒家在探究“天人”“人人”“人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处世智慧。儒家从个群关系、人我关系出发,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现世和谐与社会和谐。“和”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A.(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董仲舒)“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天地之美,莫大于和”

D.(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为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这是人际交往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

答案D

2.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对中国文明的世界价值作出了深刻阐述:“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经中断或衰落,唯有中华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

A.包容汇通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解析由“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经中断或衰落,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答案D

探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与时代价值

[史论要点]

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在规范传统社会的政治秩序、维系家庭的孝亲观念和培育个体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

(1)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稳定。

传统文化是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形成的农业文明,它建构起以孝为本的伦理纲常、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以及物我不分的认知方式。虽然不同朝代政权更迭,但由于农业生产的经济基础和传统文化始终保持一致性,使得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文化传统与政治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因此,传统文化基因和封建政治制度表现出了历史持续性和稳定性,进而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2)传统文化有助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观念的形成。

传统社会建立于血亲关系的基础上,相对于公共社会而言,它是一个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固定血缘和亲属关系的集合体。因此,传统社会注重人际脉络和家族归属,建构起“以孝为本”的家庭关系模式。在生活实践中,个体依赖于家庭,“父母在不远游”“慎终追远,仁德归厚”的行为意识,固化为自古至今的“安土重迁”的思想观念。“国”和“家”在传统社会架构中是“一而二”和“二而一”的关系,国家是家庭的放大,家庭伦理之“孝”体现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理念便是“忠”。

(3)传统文化有助于培育以“德”为中心的个体价值取向。

在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认知中,传统文化注重人的德性的形成和培养。对维护家庭和国家的伦理政治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2.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重大价值和现实意义

(1)传统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

现代化并非西化,也无固定模式,但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无法脱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否则现代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代化惟有通过民族化的形式才能实现,传统文化也只有经过现代化的洗礼方能发展,所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非矛盾对立,而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只能从中华民族的传统出发,在尊重和肯定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寻现代化可行之路。事实上,传统文化中的丰厚思想遗产,正在经过创新转型成为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文化资源,成为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2)传统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纽带。

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它可以凝聚社会各领域的力量,激发各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认同意识和进取意识,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中华传统文化在历久弥新中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伟大精神是中华民

族获取自尊和坚定自信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价值共识,也是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国家统一、维系民族团结、寻求价值和谐的终极文化基因。

(3)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可以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帮助。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标识,是华夏儿女保持族群认同和精神团结的文化符号。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中,我们既要保持民族文化底色,守住民族精神阵地,又要参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应有贡献。传统文化所关注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所追求的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表明它是一种道德践履之学、内圣外王之学、安身立命之学和人生智慧之学。其中蕴含的大思想大智慧,可以慰藉心灵、涵养德性、纯洁情感,为解决当代人的思想意识与价值困惑提供智慧。

3.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1)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我们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我们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继承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3)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4)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都应

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对点训练]

1.(2020·云南昆明模拟)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曾指出:“人们经常断言汉语中没有关于‘自由’的词汇,但令人惊奇的事实是,不仅汉语中有关于‘自由’的词汇,而且这个词还准确地表达了……‘自由’的真正含义……汉语中表示‘自由’的字是‘道’……当它在‘自由’这个意义上使用时,被定义为遵循我们本性的法则——率性之谓道。”辜鸿铭言论的主要目的是()

A.推进文学革命

B.提倡自由平等

C.弘扬传统文化

D.否定西方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关于传统文化态度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新文化运动存在对于传统文化的彻底批判,而辜鸿铭认为“不仅汉语中有关于‘自由’的词汇,而且这个词还准确地表达了……‘自由’的真正含义”,应该理解为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故选C。

答案C

2.(2020·九师联盟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现代化不仅仅是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生活品质,它本身就包含有人的文化的、精神的、价值的问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国家的每一项决策,除了需要考虑经济利益、进行技术论证外,还要考虑人文的因素,如文化、审美、环境、资源等等诸多因素,特别是现代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这些问题的考虑和解决,中国传统文化就能够大显身手。西方后现代主义就已经开始注意到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比如“天人合一”思想所体现的“人的终极关怀”等等。

——摘编自王周华《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对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根据材料最后一句——西方后现代主义就已经开始注意到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比如“天人合一”思想所体现的“人的终极关怀”等等,可归纳出最为直接的论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着某些现代化的因素。答题过程

中,应史论结合,运用诸子百家思想、董仲舒新儒学及明末清初进步思潮等思想中与现代文化中不谋而合之处进行举例并加以论述,最后进行综述、提升总结。答案示例

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着某些现代化的因素。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和谐”“民本”“无为”“法治”“天人合一”等思想主张凸显了人文关怀,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孔子倡导“仁”,和谐人际关系,孟子强调“民贵君轻”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老子和庄子推崇无为而治,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法家提倡法治,这迎合了现代化建设中依法治国的需要;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的要求;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具有朴素的民本色彩,这与现代化建设重视改善民生是不谋而合的。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某些积极因素,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典例1】(2020·广东深圳一模)《礼记·表记篇》载:“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据此,夏商周三代的思想意识()

A.说明天命观念逐渐消亡不符合事实

B.传承了敬天保民的思想强调思想的连续性

C.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过于绝对化

D.决定了国家制度的设计思想意识对制度设计有影响,但不能起“决定”作用

明立意本题以文献材料切入,从“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角度考查早期中华文化的内容。

抓关键“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体现了尊崇上天,爱护百姓(即“敬天保民”)的思想,夏、商、周的记载中均提及,说明该思想在夏商周三代得到传承。

排干扰据材料“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事鬼敬神而远之”可知,夏商周三代天命观念一直存在,只是释义有所不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依靠材料“事鬼神”的观念仅能缓解但是无法避免;国家制度的设计

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答案B

【典例2】(2020·四川绵阳模拟)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民族精神与古代希腊城邦精神(部分)

“恭行天罚”,

奉天之命进行惩罚

“夫生法者,君也。宗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法不阿贵”。秦朝法治轻罪重刑,地方郡县行政司法合一,后世皆依此制,强调执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地方行政长官即为当地最高法官。汉代法律注重“春秋决狱”,凡义关伦常而现行法律无明文规定或虽有明文规定但却有碍伦常时,使用儒家经典《春秋》所载有关事例及其体现的道德原则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唐律疏议》含捕亡、断狱等12篇,502条,并确定自首减免刑罚、合并论罪等原则,深刻影响了东亚诸国的法律文化发展走向。明代法律“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并增加经济立法。

在唐律规定的重罪量刑上加重了处罚

——据《中华法文化》等

(1)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多样性的视角,解读材料一。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

第二步读材料·提信息

第三步列要点·组答案

A组基础过关题

1.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征。纵观中华文明形成的整个过程,各主要文化区整体上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元并进的局面,但核心区域是()

A.江南

B.巴蜀

C.塞北

D.中原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

答案D

2.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解析由材料“无论‘华夏’……未称呼对方为‘戎’”,说明各国自认是华夏族,体现了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

答案B

3.(2020·河南郑州模拟)著名学者弘亿指出:“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为后世两千年打下了两个生存基础——思想基础与制度基础。以后的两千年,中国主要思想皆从这里发源,主要制度皆由此时奠定。”据此可知()

A.百家争鸣导致了官僚政治建立

B.东周时期主流思想已基本确立

C.百家争鸣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D.各学派在此阶段呈现协调发展

解析根据“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为后世两千年打下了两个生存基础”“以后的两千年,中国主要思想皆从这里发源,主要制度皆由此时奠定”可知,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思想和制度的形成影响深远,故选C项;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的行政权力体系,百家争鸣只是为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排除A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是在西汉武帝时期,排除B 项;各学派在此阶段互相诘难、批驳,其中儒、墨、法、道四家发展最快,其中法家最受推崇,排除D项。

答案C

4.(2020·四川德阳模拟)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崇尚老庄的“玄学”。当时的思想家们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玄学的产生反映出,这一时期()

A.老庄学说取得主流地位

B.儒家经典丧失其影响力

C.思想领域的冲突与融合

D.官员选拔标准发生变化

解析“当时的思想家们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是儒家和道家在思想领域既相互冲突,又彼此融合的体现,故选C项;儒学仍然居于当时主流思想的地位,以老庄学说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排除A项;儒家经典仍然是当时教育的主要教材,并没有丧失其影响力,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出官员选拔标准的变化,排除D项。

答案C

5.(2020·安徽合肥模拟)《尚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据下表可知当时()

A.

B.神权色彩异常浓厚

C.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

D.儒家思想已经形成

解析表格中的四则材料的共同点都强调民的重要性:听取民意、保民,故选C 项;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出现于明清之际,而材料中《尚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的是民意,未反映神权色彩,排除B项;儒家思想的创立者是孔子,其生活年代是春秋末期,排除D项。

答案C

6.(2020·山东枣庄模拟)孔子在人际关系上倡导“仁”,而孟子将“仁”发展成为“仁政”,强调了其治国理政的功用。这一变化()

A.提升了儒学政治地位

B.体现了儒学应时革新

C.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

D.开启了儒与法的争鸣

解析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成为“仁政”,是为了调整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以适应战国时期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需要,故选B项;春秋时期孔子的儒学和战国时期孟子的儒学政治地位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排除A项;儒学趋于世俗化是在宋明时期,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特征是百家争鸣,孟子将“仁”发展成为“仁政”并不是儒与法开始争鸣的标志,排除D项。

答案B

7.(2020·河北唐山模拟)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这种提法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子。后来人们常把“天地君亲师”连成一句话,挂在厅堂中央供奉。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

A.主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B.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

C.提倡道法自然、以人为本

D.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解析根据材料“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祭祀天地,体现了崇尚自然,尊奉君、亲、师,以人为本(不以鬼神为尊奉对象),故选C项;美美与共,指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天下为公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天地君亲师”,体现了古代的尊奉对象,与和谐共生无关,排除D项。

答案C

8.(2020·山东威海模拟)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A.唯物思想初步形成

B.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D.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

解析题干中的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墨子等都没有提及唯物主义,相反孟子、荀子、墨子还提到了“天命”,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的出现是在战国时期,孔子主要生活在春秋时期,故B项错误;通过题干中孔子的“重人事”、孟子的“天人合一”、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墨子的“人定胜天”可以看出他们

都重视人的作用,即人的主体作用被重视,故C项正确;对于儒家、法家、墨家在“人的主体作用”方面有相似的观点,但这不等于其思想逐渐合流而趋一,故D项错误。

答案C

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的重要启示,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这些“智慧”不包括()

A.天人合一

B.和而不同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征服自然

解析中华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征服自然是西方文化的特征。

答案D

10.(2020·山东日照模拟)中国许多大学的校训出自古代文化典籍。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易经》;中国农业大学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出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厦门大学校训中“止于至善”出自《礼记》。这表明()

A.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

B.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源远流长

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

D.儒家思想传统影响着教育发展

解析材料“校训出自古代文化典籍”,体现出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故选A项;材料说明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没有反映出高等教育发展史,排除B项;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不是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排除C项;材料还反映出《离骚》浪漫主义文学对教育的影响,《离骚》不属于儒家思想传统,排除D项。

答案A

B组能力提升题

11.(2020·湖南长郡中学模拟)殷商时期,巫风弥漫,祭祀鬼神的现象相当普遍;西周时期,当政者认为,执政必须注重民众需求,即使上帝百神和先公先王也曾是考虑民众愿望的“至上神”。这一变化说明西周时期()

A.祭祀对象发生变化

B.民本思想逐渐显现

C.平民地位有所提升

D.族权色彩日渐浓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