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安全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信息安全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信息安全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信息安全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公司信息安全管理遵守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定期评价,确保公司信息安全管理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定期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评价的控制。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公司《合规性评价报告》。

3.2.信息安全管理部负责编制公司《年度合规性评价实施计划》、《合规性评价报告》;负责整改中重

大问题的协调和对整改措施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各部门执行合规性评价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协调;

负责各执行部门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3.3.各执行部门负责本部门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评价和本部门《合规性评价报告》的编制

及整改措施的实施。

4.程序内容

4.1.合规性评价策划

4.1.1.合规性评价通常应在管理评审之前进行,评价结果可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如遇到相关

方投诉或法律法规的修改,应进行对应法律法规的评价。

4.1.2.信息安全管理部负责编制《年度合规性评价实施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实施。

4.2.合规性评价实施

4.2.1.各执行部门按《年度合规性评价实施计划》的安排,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公司信息安全

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清单》、《不合格报告》、、《事故(事件)报告》等,组织评价。

1)对安全风险对应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应逐条具体评价,形成部门《合规性评价报告》。

2)对其他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应分别按进行总体评价,包括对其增减等需求进行评价,形成部门《合规性评价报告》。

4.2.2.如遇相关方投诉或法律法规的修改,应对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评价。

4.2.3.信息安全管理部组织有关人员,通过听汇报、查资料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各部门法律法规

执行情况进行审核,在收集整理各部门《合规性评价报告》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公司《合规性评价报告》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4.2.4.合规性评价报告应包括:

1)对重大信息安全风险对应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符合评价,包括改进措施的制定。

2)遵守法律法规情况的评价,包括管理方针、承诺和管理目标执行情况;

3)改进的需求;

4)资源的需求;

5)对偏离管理目标、指标,尤其是偏离法律法规(含强制性标准)的情况,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等。

4.3.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和跟踪验证

4.3.1.各责任部门在《合规性评价报告》中,应针对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对偏离法律法规要求部

分,组织分析原因,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实施。

4.3.2.信息安全管理部组织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执行《不符合、纠正与预防

措施控制程序》。

4.4.合规性评价结果,可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执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4.5. 合规性评价的记录,由信息安全管理部及各有关部门负责保存。

5.支持文件

5.1.《记录控制程序》

5.2.《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5.3.《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信息安全评估报告

中国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信息安全评估报告 业务名称:XXXXX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有限公司 XXXX年X月

目录 1业务基本情况介绍 (1) 1.1业务名称 (1) 1.2业务功能介绍 (1) 1.3技术实现方式介绍 (1) 1.4(预期)用户规模 (1) 1.5市场发展情况 (2) 2安全评估情况 (2) 2.1安全评估情况概述 (2) 2.2评估人员组成 (2) 2.3评估实施流程 (3) 2.4评估结果(包括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和安全保障能力评估结果) (3) 3整改落实情况 (8) 4安全管理措施 (9) 4.1日常安全管理介绍 (9) 4.2应急管理措施介绍 (9) 4.3同类业务的监管建议 (9) 5安全评估结论及签字确认表 (9)

1业务基本情况介绍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 1.1业务名称 1.2业务功能介绍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 1.3技术实现方式介绍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 1.4(预期)用户规模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合 规 性 评 价 控 制 程 序 批准:审核:编写: 2014年7月10日发布2014年7月10日实施

1.目的 定期评价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 2.范围 适用于组织涉及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自身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行为对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过程。 3. 职责 3.1人力资源部负责评价工作的归口管理,组织实施并保存评价记录证据。 3.2管理者代表负责评价工作的审核。 3.3各部门评价本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对不符合的情况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以持 续满足标准的要求。 4. 定义:无 6.流程说明 6.1评价时机、频次

6.1.1正常情况下,每年一次,中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6.1.2一般在每年年末结合内审进行系统性全面评价; 6.1.3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根据需要进行合规性评价,可以增加频次。 a. 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化; b. 产品更新变化; c. 工艺变化、设备变化; d. 新改扩建项目; e. 出现了重大事故或重大污染; f. 员工及相关方有重大抱怨。 6.2 参与评价人员能力要求 6.2.1 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6.2.2 经过法律法规培训; 6.2.3 熟悉本公司生产、工艺、设备; 6.2.4 熟悉本公司环境因素及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 6.2.5 在本公司工作两年以上; 6.2.6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6.2.7有能力参与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的制定及实施。 6.3 评价方法 6.3.1 合规性评价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集中式:可利用会议的形式进行,由人力资源部组织有关部门以会议形式集中评价,通过现场观察,以往运行控制记录的查阅及面谈的方式,形成《合规性评价表》。 2)二级评价:分散评价再集中,各部门各自评价后,由人力资源部汇总、补充、确认,形成《合规性评价表》。 3)结合日常监控,各部门日常监控发现法律法规不符合时,及时书面报告人力资源部,也可结合内审进行。 6.4 评价内容

信息安全合规性比较

目前,信息安全的标准体系很多,主要分为管理类、技术类和工程类。在一个体系中,经常综合放映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为了便于使用,本文以信息安全各个内容为主线,梳理各个体系的要求并作出对比。 0.总体说明 0.1 比较范围 由于信息安全的本质是为了确保业务价值,面向的对象是信息资产。所以围绕信息资产的信息要求来组织各个体系的内容。比较的体系包括以下4个: 1)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 2)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第四级 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2080-2008 idt ISO27001:2005 4)服务管理GB/T22405.1-2009 idt ISO20000-1:2005 5)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6)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 由于等保的测评要求和直接把等保的基本要求作为指标,所以综合为等保要求。标准编号会特别说明。 把ISO20000纳入体系,主要是在IT系统的运维阶段,安全和域内密不可分。 以后还会逐步把NIST800中有关标准纳入比较。 0.2 比较的条目结构 本文以信息系统安全内容为主线来进行比较。比较的主要条目有: 第一部分:基础部分 1)目的与动机 2)基本方法和模型 3)适用范围 第二部分:管理部分 1)文件化要求 2)信息安全方针和安全策略 3)信息安全组织 4)人员资源安全 5)安全制度和流程

6)安全事件管理 7)问题管理 8)系统的获取 9)系统的运维 10)对信息安全体系本身的管理 第三部分技术部分 1)物理安全 2)网络安全 3)主机安全 4)应用安全 5)数据和备份恢复 第四部分专题部分 1)业务连续性 2)业务恢复 1.目的和动机的比较 目的和动机一般在标准的引言中说明。也有标准在其他部分说明。 1.1.等保要求的目的和动机 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的引言中说明目的和动机: 指导测评人员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角度对信息系统进行测试评估。 在《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引言中说明的目的和动机: 指导不同安全保护等级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和监督管理。 1.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和动机 在《GB/T 22080—2008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引言中说明了目的和动机 1)为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供模 型。 2)用于一致性评估

10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19459

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1 目的 定期对集团公司/公司/项目部应遵循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检查,便于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公司/项目部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进行评价和检查。 3 术语和定义 3.1 本程序采用《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中的有关术语和定义。 3.2 另定义 法律:是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并发布的法律规范性文件的统称。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在法律形式中处于第二位。 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的有关的各类条例、办法、规定、实施细则、决定等。 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执行和实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经常以“条例”、“办法”等形式出现。 规章:是指由国务院所属部委以及地方政府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职权制定颁布的有关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4 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对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进行评价和检查。 4.2质量安全保证部组织对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4.3各单位组织对本单位的与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5 工作程序 5.1 评价范围

涉及国家、地方、行业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含中国政府承诺遵守的有关环境方面的国际公约。 与识别并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应具体到有关条款内容。 各单位负责组织评价与本单位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应具体到有关条款内容。 质量安全保证部负责组织对各单位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5.2 评价时机 5.2.1 原则上每年度进行一次(如每年管理评审前进行)。 5.2.2 如遇下列情况,应及时进行合规性评价: 1)重要的环境法律法规发布或发生重大修改; 发生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 活动、产品或服务中产生重大有害的环境影响; 受到国家或地方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行政处罚或通报批评; 5.3 评价方式 5.3.1自查与自评 5.3.1.1各单位检查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联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具体条款的培训效果和遵守情况。应作出评价结论,并附相关资料。 5.3.1.2检查将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转化为集团公司或单位的相应制度或规定的培训效果和遵守情况。应作出评价结论,并附相关资料。 5.3.1.3各单位应将自查与自评情况报环境保护部门。 5.3.2质量安全保证部组织抽查和评价 质量安全保证部每年组织对合规性评价进行抽查和评价,确认合规性评价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符合性。抽查方式可以是检验有关评价资料、现场绩效验证、相关方意见和评

信息安全合规监测解决方案

信息安全合规监测解决方案 南瑞集团公司·信息通信技术分公司 2014年1月

目录 第1章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1) 1.1风险产生的背景 (1) 1.2风险产生的原因 (1) 1.3国家信息安全政策法规 (1) 第2章信息安全合规监测技术研究 (2) 2.1信息系统安全发展趋势 (2) 2.2安全合规技术研究 (3) 2.3安全监测与控制研究 (5) 2.4信息安全研究成果 (7) 第3章信息安全合规监测解决方案 (7) 3.1解决思路 (7) 3.2总体目标 (9) 3.3总体架构 (9) 3.4方案特色 (10) 第4章典型案例 (11) 第5章结束语 (13)

第1章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1.1风险产生的背景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广、网络规模的日益扩大,使得支持业务系统的网络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重要应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服务器、数据库、中间件等的数量及种类日益增多,而各单位信息化运维人员不足,存在因维护人员误操作的风险,或者采用一成不变的初始系统设置而忽略了对于安全控制的要求,从而极大的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转。应用的深度融合、系统与数据的集中,带来了更高的风险集中,高度集中的数据既是业务的焦点,同样也是威胁的焦点。虚拟化、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引入,使IT技术设施的安全重心从终端转向服务端,使得带有明确界限的物理安全域向逻辑安全域转变,对信息安全运维人员安全防护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1.2风险产生的原因 分析近年信息安全事件本质及各类渗透方法与工具的原理,恶意用户能够成功实现对信息系统的破坏或攻击,主要利用系统安全漏洞、安全配置、安全状态存在的脆弱性,归纳如下: 安全漏洞:由于系统自身的问题引发的安全缺陷,主要包括系统登录漏洞、拒绝服务漏洞、缓冲区溢出、蠕虫后门、意外情况处置错误等,反映系统自身的安全脆弱性。 安全配置:由于人为的疏忽造成的安全缺陷,主要包括系统帐号、口令、授权认证、日志管控、IP通信管理等配置不当,反映系统配置的脆弱性。 安全状态:由于系统运维管理不当引发的安全缺陷,主要包括系统运行状态、网络端口状态、进程、审计、管理措施等,反映了系统当前所处环境的安全状况。 1.3国家信息安全政策法规 国家制定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及相关标准和规范,明确规定了我国的信息安全战略目标,并通过正式文件的形式将等级保护确认为国家信息安全的基本制度和根本方法。

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目录 0修改记录 1目的 2范围 3 职责 4 管理要求 5 支持性文件 6 记录

1 目的 通过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循情况的定期评价,确保法律法规在公司实施的符合性,以实现公司对合规性的承诺,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循情况的定期评价工作的控制。 3 职责 3.1设备处负责对能源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进行评价。 3.2生产厂和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进行评价。 4 管理要求 4.1 合规性评价的依据和频次 4.1.1 依据 合规性评价的依据为公司的《适用法律法规清单》中公司应遵循的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1.2 频次 公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合规性评价。若公司服务过程发生变化或所涉及的具体法律法规要求变更时,可适时增加评价活动。 4.2 合规性评价范围 4.2.1 合规性评价应包括公司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2.2 所有涉及公司能源使用和消耗,包括公司所使用的设施和服务。 4.3 合规性评价的实施 4.3.1 合规性评价的信息收集 为有效进行合规性评价,各相关部门应收集必要的信息,包括: a)能源使用和消耗有关的法律法规; b)内、外部审核中有关公司适用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信息;

c)信息交流中有关公司适用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信息,特别是其他相关方反馈的信息; d)能源管理中有关公司适用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信息。 4.3.2 在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过程中,应包括合规性评价要求。 4.3.3设备处组织各部门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做书面自评,填写《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记录》。 4.3.5如发现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偏离情况,责任部门要按管理的要求,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具体执行《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5 支持性文件 5.1 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6 记录 6.1适用法律法规清单TH/QR22-01

网络数据使用需求合规性审核制度

根据我们的经验,建立合规的网络数据安全审查制度,不仅能够有效遏制类似事件发生的几率,而且还是类似事件发生后企业免责的最好抗辩事由,谁会苛责一只穷尽所能的勤劳小蜜蜂呢?更重要的是,这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善举,而是每一个企业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笔者结合执业经验,梳理出网络数据合规审查(同时也可以用于并购项目中的网络安全法律尽调)部分要点,仅供大家交流、参考。 一、企业应当制定网络数据安全保护机制 是否有相对健全的网络数据安全保护机制,是网络数据合规审查的首要关注点。这不仅是企业开展互联网业务的前提条件,也是网络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企业是否应当承担责任以及承担多大责任的首要考量因素。 根据工信部《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企业申请办理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必须向监管机构提交符合要求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申请材料。 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要求,企业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根据《电信条例》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电信安全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安全保障制度,实行安全保障责任制。同时,根据公安部《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落实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且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应当符合工信部、公安部监管要求及相关行业标准(例如《增值电信业务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基本要求》、《电信和互联网服务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分级指南》等)。 根据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未建立安全保护管理制度的企业,根据情节不同,由公安机关给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罚款、停止联网、停机整顿的处罚,必要时可以建议原发证、审批机构吊销经营许可证或者取消联网资格。 二、企业应当建立网络数据违法犯罪调查配合机制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配合司法机关调查违法犯罪行为是每一个公民和企业的义务,在网络数据安全领域也不例外。企业不仅应当为司法机关提供相关的数据接口与解密支持,还应当提供个案调查配合义务。 根据《反恐怖主义法》规定,企业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进行防范、调查恐怖活动提供网络数据的技术接口和解密技术支持。根据公安部《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企业网络数据应当具有符合公共安全行业技术标准的联网接口。 此外,根据《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企业应当如实向公安机关提供有关安全保护的信息、资料及数据文件,协助公安机关查处通过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企业应当建立网络数据过滤与审核机制 企业在互联网领域的合规风险,大部分来至于对网络平台数据的审核不力或监管疏漏,轻则被通报批评或罚款,重则被吊销经营资质。 《网络安全法(草案)》、《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等均明确规定,企业有义务主动发现、停止传输、报告公共网络数据中的违法信息,应当建立网络数据内容审核与过滤机制,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与审核工作。

合规性评价报告2016安全生产部

合规性评价报告 自质量、环境、职业康健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以来,2016年12月公司又按照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1-2004新标准要求对原96版标准要求的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了换版,换版后公司按新版标准和公司《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规定,结合公司在建房屋建筑工程、市政设施工程、体育场地设施工程,与施工有关的严重环境因素控制涉及的法律法规条款和其他要求、日常环境绩效监测和体系运行绩效评定,针对巨大因素相对应的环境管理方案进行的合规性定期检查,于2006年11月11日进行了严重环境因素与遵循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合规性综合评价(附:合规性评价表),评价情况如下: 一.工作成就 1.公司环境管理目标指标、严重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条款及其他要求规定的识别是充分的,基本做到了无遗漏。 2.公司识别的环境法律法规与公司目前从事的房屋建筑工程、市政设施工程、体育场地设施工程、施工活动的控制要求基本相适应,能满足公司控制活动的需要。 3.从公司日常环境管理运行控制、定期环境管理监视和测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绩效监测表明,对社会公众、居民、相关方有巨大环境影响的施工噪声、扬尘和有毒、无益气体、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尤其是有毒无益废弃物的排放都得到了有用控制,取得了明明效果、已初步形成了污染预防的预控机制。 4.至目前管理体系运行期内,公司无巨大或大凡环境污染事故、事件发生,未受到在建工程施工所在地环境主管部门、建设环境监察部门的处罚、通报批评或新闻媒体曝光等情况发生,未发生社会公众、社区居民等相关方的抱怨或投诉。 5.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学法、懂法、守法、执法的内部自我约束机制初步形成,实现了公司最高管理层对社会公众污染预防、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二.存在的问题

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了规范龙岗坪山协力胶盒厂获取、识别和更新有关社会责任、健康安全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客户行合规性评价,并在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加以应用,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的过程管理。 3 职责 3.1行政体系部是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主管部门。 3.1.1负责有关社会责任、健康、安全和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客户要求的收集、识别、更新与传达; 3.1.2负责合同的法律审查及法律纠纷的处理; 3.1.3负责组织社会责任、健康、安全与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守情况进行评价。 3.2 各部门负责收集、识别、更新本部门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要求,并传达给员工遵照执行。负责业务范围内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评价工作。 4 程序内容 4.1 获取内容: 4.1.1 法律: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颁布的法律如: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 4.1.2 法规:国务院和各相关省、自治区、市、县人大颁布的有关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的条例和实施细则; 4.1.3 规章:各部、委、局和各相关省、自治区、市、县政府颁布的

健康、安全与环境规章制度; 4.1.4 标准:国家、行业和地方颁布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标准; 4.1.5 国际公约:关于保护环境的公约、国际劳工公约、职业健康安全公约和建议书; 4.1.6 其他要求:各级政府有关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客户有关社会责任、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的要求等。 4.2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获取 4.2.1 获取的渠道 4.2.1.1 行业的标准从行业协会和相关标准发布部门获取; 4.2.1.2 与咨询机构、安全等部门联系; 4.2.1.3 从互联网查询获取; 4.2.1.4 从公司业务主管部门获取识别成型的法律法规清单。 4.2.2 获取方法: a) 各主管部门不定期通过上述渠道获取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达到保持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处于最新状态; b) 各主管还可以随时上网查询; c) 公司体系部通过上级法律部门获取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d) 所属部门获取的相关法律、法规或其它要求,由负责人员填写“法律、法规获取单”给予保管,并将法律文件传递到公司体系部。 4.3 判定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适用性 4.3.1 根据以下依据进行判断: 4.3.1.1 针对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害因素、环境因素;4.3.1.2 针对行业的特点;

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

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评 价管理程序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通过风险评估,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威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少威胁事件造成的影响,从而将风险消减到可接受的水平。 二、范围: 适用于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价、控制等管理。 三、责任: 管理者代表 信息中心执行信息安全风险的识别与评价;审核并批准重大信息安全风险,并负责编制《信息资产风险评估准则》,执行信息安全风险调查与评价,提出重大信息安全风险报告。 各部门 协助信息中心的调查,参与讨论重大信息安全风险的管理办法。 四、内容: 资产识别 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评价资产的三个安全属性。风险评估中资产的价值不是以资产的经济价值来衡量,而是由资产在这三个安全属性上的达成程度或者其安全属性未达成时所造成的影响程度来决定的。安全属性达成程度的不同将使资产具有不同的价值,而资产面临的威胁、存在的脆弱性、以及已采用的安全措施都将对资产安全属性的达成程度产生影响。为此,应对组织中的资产进行识别。 在一个组织中,资产有多种表现形式;同样的两个资产也因属于不同的信息系统而重要性不同,而且对于提供多种业务的组织,其支持业务持续运行的系统数量可能更多。这时首先需要将信息系统及相关的资产进行恰当的分类,以此为基础进行下一步的风险评估。在实际工作中,具体的资产分类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评估对象和要求,由评估者灵活把握。根据资产的表现形式,可将资产分为数据、软件、硬件、服务、人员等类型。 表1 列出了一种资产分类方法。

信息分类的重要度分为5类:国家秘密事项、企业秘密事项、敏感信息事项、一般事项和公开事项。 信息分类定义: a)“国家秘密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指定的秘密事; b)“企业秘密事项”:不可对外公开、若泄露或被篡改会对本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损害,或者由于业务上的需要仅限有关人员知道的商业秘密事项; c)“敏感信息事项”:为了日常的业务能顺利进行而向公司员工公司开、但不可向公司以外人员随意公开的内部控制事项; d)“一般事项”:秘密事项以外,仅用来传递信息、昭示承诺或对外宣传所涉及的事项; e)“公开事项”:其他可以完全公开的事项。 信息分类不适用时,可不填写。

村镇银行征信合规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XXXXXX村镇银行 征信合规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XXXXXX村镇银行(下文简称我行)征信业务运行管理,规范征信业务组织、操作行为,有效防范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金融机构用户管理办法(暂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我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征信合规与信息安全,是指我行从事与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信用活动相关的业务,包括:向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个人和企业征信数据、从征信系统获取客户信用信息、使用客户信用信息、处理信息主体异议等业务办理或使用中,严格按照管理制度用信以及保证客户征信信息安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征信系统,是指由征信中心按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建立的,用于采集、保存、加工、整理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和企业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的数据库系统。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借款人,是指向我行申请办理信贷业务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的担保人,是指为办理信贷业务的借款人提供担保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信贷业务,是指贷款(含委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票据贴现、贸易融资、保理、公开授信等业务以及与其相关的担保业务。 第七条本办法所称客户信用信息,是指能够反映个人、企(事)业法人或其他组织信用状况的信息,包括身份识别信息、信用交易信息以及反映个人、企(事)业法人或其他组织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 第二章部门职责 第八条我行征信业务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 第九条我行成立征信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行个人和企业征信业务的有关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征信工作的行长助理担任组长,成员由业务拓展部、风险管理部、内审合规部等职能的部

公司合规性评价报告

公司合规性评价报告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合规性评价报告 根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公司在建立体系的同时,将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作为组织的核心承诺,在法律法规的识别、应用、监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细致、明确的要求,并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简单地总结一下: 一、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 1、根据公司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及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我们要 求各部门和项目部对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公司技术工程部、运行 管控部负责整理、归类,公司评价小组进行评价,确定出公司重要环境因 素和重大风险,同时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识别,掌握控制重要环境 因素和重大风险的依据,在运行中加以贯彻和应用。 2、在与顾客、供应商和分包方的接触中,积极宣传公司的环境、安全方针, 通过合同或签定环保、安全协议书的形式对甲乙双方提出明确的要求。 3、在各有关部门获取的基础上,主管部门建立了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 要求清单,以电子版或文本的形式下发到各部门和项目部,由各有关单位 识别出适用于自己本单位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建立清单,并配备重要 的法规文件版本。 4、为更好地体现公司的管理方针,有效控制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 由公司运行管控部、技术工程部分别组织对公司的环境、健康安全目标进 行了分解,编制了公司《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职业健康安全 目标和管理方案》,划分了职责,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完成时间,针 对全年资金使用计划,进行了资金分配。项目部则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项 目部的环境、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以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为准绳,有效 地进行运行控制和监测。 5、在体系建立和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制定出明确的要求,多次对全员进行法 律法规意识方面的培训宣传,以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为原则,扩大法规的 获取渠道,逐步提高企业对法规的实施和重视程度。

企业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文件编码: 程序文件 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版/修: A/0 起草:1 审核:1 批准:1 2014年03月27日发布 2014年03月27日实施 1复合板有限公司发布

修改履历

目录 1 目的……………………………………………………………1/3 2 适用范围………………………………………………………1/3 3 职责……………………………………………………………1/3 4 工作程序………………………………………………………1/3 5 相关文件………………………………………………………3/3 6 记录……………………………………………………………3/3

1、目的 建立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遵守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评价方法,对不符合的行为进行纠正,以有效控制本公司活动和服务中的危险源和风险,确保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遵守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评价。 3、职责 3.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 3.1.1负责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遵循情况评价报告的审批。 3.1.2负责出现重大不符合时,召集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3.2安全部 3.2.1负责合规性评价的组织、记录及评价报告的制定。 3.2.2负责参与合规性评价人员的选择及其能力的确认。 3.2.2负责针对各部门就不符合所制定和实施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验证。 3.3 各部门负责配合安全部进行合规性评价,并针对本部门存在的不符合,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4、工作程序 4.1 评价时间、频次: 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合规性评价,中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增加评审次数。 特殊情况下,如: 4.1.1组织机构、过程、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4.1.2出现了重大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时;

第六章 信息安全管理务实

第六章信息安全管理务实 一、判断题 1.安全管理的合规性,主要是指在有章可循的基础之上,确保信息安全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机构内部的方针和规定。 2.防火墙虽然是网络层重要的安全机制,但是它对于计算机病毒缺乏保护能力。 二、单选题 1.信息安全领域内最关键和最薄弱的环节是。 A.技术 B.策略 C.管理制度 D.人 2.计算机病毒最本质的特性是。 A.寄生性 B.潜伏性 C.破坏性 D.攻击性 3.对保护数据来说,功能完善、使用灵活的必不可少。 A.系统软件 B.备份软件 C.数据库软件

D.网络软件 4.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个人,由公安机关处以。 A.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B.警告或者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 C.5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D.警告或者15000元以下的罚款 5.安全管理中经常会采用“权限分离”的办法,防止单个人员权限过高,出现内部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权限分离”属于控制措施。 A.管理 B.检测 C.响应 D.运行 6.安全管理中采用的“职位轮换”或者“强制休假”办法是为了发现特定的岗位人员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属于控制措施。 A.管理 B.检测 C.响应 D.运行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员安全管理措施的是。 A.行为监控 B.安全培训 C.人员离岗 D.背景/技能审查

8.《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规定,主管全国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工作。 A.信息产业部 B.国家病毒防范管理中心 C.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 D.国务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9.计算机病毒的实时监控属于类的技术措施。 A.保护 B.检测 C.响应 D.恢复 10.针对操作系统安全漏洞的蠕虫病毒根治的技术措施是。 A.防火墙隔离 B.安装安全补丁程序 C.专用病毒查杀工具 D.部署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11.下列能够有效地防御未知的新病毒对信息系统造成破坏的安全措施是。 A.防火墙隔离 B.安装安全补丁程序 C.专用病毒查杀工具 D.部署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12.下列不属于网络蠕虫病毒的是。 A.冲击波 B.SQL SLAMMER

浅谈“合规性评价”

浅谈“合规性评价”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合规性评价”是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情况的评价。 国际标准化组织2004年11月15日颁布的ISO14001:2004标准为了突出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在标准中的地位,将1996版标准4.5.1条款中的最后一句话“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程序,以定期评价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摘出来单独作为17个要素之一,增加“4.5.2合规性评价”这一要素,对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的合规性评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GB/T28001-2001标准4.5.1条款中,也明确要求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监视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运行准则和适用的法规要求。记录齐全的监视和测量的数据和结果”。 在现场审核中发现,不仅一些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对如何进行“合规性评价”感到困惑,如何进行“合规性评价”的审核也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现以环境管理体系为例对此问题做以深入讨论。 一、对“4.5.2合规性评价”的理解 在GB/T24001-2004idtISO14001:2004标准(以下简称标准)4.5.2条款中规定“为了履行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组织应保存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组织应评价对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标准要求组织建立、实施并保持至少一个程序文件,并定期评价组织对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程度。所建立的程序文件应至少规定进行合规性评价的周期及如何评价、由谁评价,同时保存评价结果的有关记录。 组织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指4.3.2条款中所要求识别和确定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环境法律法规包括:①我国签署的国际公约和国家法律法规;②省部级法规和规章要求;③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要求;④各种相关的环境标准。其他要求至少包括:①经磋商与有关组织或机构达成的协议;②自愿性原则和惯例;③组织或上级组织对公众的承诺。 “4.5.2合规性评价”条款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条款,它为组织加强管理指明了方向。 二、“合规性评价”实施的基础 标准4.3.2条款是实施“合规性评价”的基础。该条款规定组织“a)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b)条款是2004版标准增加的内容。该条款的增加是为了强调所识别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针对性。即:组织不但要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落实到具体条款,而且要与所识别和评价的环境因素对号入座,这样才能判断组织实际工作中的做法是否满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在现场审核中发现,b)条款被一些组织所忽略,没有得到很好地理解和落实。组织只是识别和建立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对照此清单进行“合规性评价”,

村镇银行征信合规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XXXXXX村镇银行征信合规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XXXXXX村镇银行(下文简称我行)征信业务运行管理,规范征信业务组织、操作行为,有效防范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金融机构用户管理办法(暂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我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征信合规与信息安全,是指我行从事与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信用活动相关的业务,包括:向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个人和企业征信数据、从征信系统获取客户信用信息、使用客户信用信息、处理信息主体异议等业务办理或使用中,严格按照管理制度用信以及保证客户征信信息安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征信系统,是指由征信中心按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建立的,用于采集、保存、加工、整理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和企业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的数据库系统。.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借款人,是指向我行申请办理信贷业务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的担保人,是指为办理信贷业务的借款人提供担保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第六条本办法所称信贷业务,是指贷款(含委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票据贴现、贸易融资、保理、公开授信等业务以及与其相关的担保业务。 第七条本办法所称客户信用信息,是指能够反映个人、企(事)业法人或其他组织信用状况的信息,包括身份识别信息、信用交易信息以及反映个人、企(事)业法人或其他组织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 第二章部门职责 第八条我行征信业务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 第九条我行成立征信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行个人和企业征信业务的有关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征信工作的行长助理担任组长,成员由业务拓展部、风险管理部、内审合规部等职能的部. 门和各分支机构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置在内审合规部,部门负责人为办公室主任。 第十条征信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全行核心业务系

2018合规性评价报告

2018 年度合规性评价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第一项目部 二〇一八年五月十六日

为了确认项目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保证体系运行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规避法律风险,根据标准和公司体系文件要求,特组织开展了本年度的合规性评价工作。 一、评审时间:2018 年 5 月15 日。 二、参加人员:黄伟修、姜艳武、高德丰、苏海迪、孙玉瑞、李群、李新州、姜柏松、王智超。 三、评价目的:对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就法律法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检查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对应法律法规遵循的符合性、自觉性、有效性;依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检查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的状况。 四、评价范围: 公司管理和运营活动中涉及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 五、评价依据: 1、GB/T24001-2015标准,GB/T28001-2015 标准; 2、公司体系文件; 3、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六、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综述: 在2018 年 5 月15 日,对我国道呼玛至十八站段改扩建工程项目A1-5 工区施工现场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自查,结果如下: 1、项目安全部主持了项目部各职能部门的学习培训工作,采取个人自学标准内容,集体学习安全部编制的2018 年适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清单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通过学习,使项目员工对项目的重要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所对应的法律法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针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要求,员工能够用自己的自觉行动来保证我公司执行环境法律法规的自觉性、符合性、有效性。 2、项目的重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因素包括:1)废水排放;2)粉尘排放;3)噪声排放;4)固体废弃物排放;5)能(资)源使用;6)化学品管理;7)落后产能淘汰;8)安全管理;9)道路交通安全管理;10)消防安全管理;11)临时用电安全管理;1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13)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安全。 3、适用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工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重大事故隐患管理的规定》、《特种设

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1.0目的 根据本厂的重要环境因素和法律法规的符合程度最终确定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确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所要解决的问题,以指导本厂的环境管理工作。2.0范围 适用于公司环境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识别、保存和对其符合性的定期评估。3.0职责 3.1品管部:负责收集并整理本公司评价法律法规符合性所必需的原始资料。 定期对本公司环境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进行评估。 3.2各部门:负责调查收集本部门与环境法律法规符合性相关的资料及数据。4.0定义: 无 5.0作业流程图 无 6.0作业内容 6.1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标准: 6.1.1资料的收集:品管部向有关部门了解法律法规的颁布、修订情况,并 及时索取、订阅最新版本,并建立清单,做好评估前的准备工作。 6.1.2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品管部组织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法律法规进行 学习、分析,使其对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有一定的了解,在实施时能得 到有效的配合。 6.2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的实施: 6.2.1各部门负责收集本部门法律法规评价的原始资料并提交品管部进行法 律法规的符合性评审,包括各类检查、统计、教育记录。 6.2.2品管部负责收集本公司的监测报告、守法证明、环评报告、环保批复 等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资料。 6.3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资料的保管及定期评估: 6.3.1对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评估

公司由品管部每半年一次定期评估本公司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 影响的活动,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并将评估 结果形成《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估报告》,向环境管理者代表汇报并定期 发放至相关部门。 6.3.2文控妥善保管相关的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估的文件和资料,有关人员借 阅文件时,须做好记录,防止文件及资料的丢失和误用。 7.0相关文件 无 8.0相关记录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估报告》

《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资质认证评价要求》

《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资质认证评价要求》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资质认证评价要求》行业标准制定项目是中国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3年度的标准制修订项目。该项目由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承担。 截止到2011年底,国内外尚未形成安全集成服务相关标准。ISO/IEC 21827:2008 ISO/IEC 21827:2008《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Systems Security Engineering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SSE-CMM?)》与国家标准GB/T 20261-2006《信息技术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是针对信息安全工程的,其中安全工程过程包括了风险评估、安全工程与安全保证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安全工程的能力成熟度模型,未涉及认证评价的内容,所以该标准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工作的需要。鉴于现状,我们征集了信息安全业界专家的意见,专家一致提议安全集成服务资质认证标准可参考ISO/IEC 21827:2008中的安全工程与安全保证部分的内容。结合我中心已开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理服务资质认证的标准,将安全集成服务资质分为三级,其中一级最高,三级最低,最终制定一套符合我国信息安全服务现状的认证实施规则,依据该规则指导安全集成服务资质认证工作。 为了规范信息系统安全集成(以下简称安全集成)服务市场,提升安全集成服务质量,我中心于2012年初,依据ISCCC-SV-003《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资质认证实施规则》开展了安全集成服务资质认证业务。该实施规则得到了申请方的一致认可。 该项标准是在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ISCCC-SV-003《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资质认证实施规则》的基础上,经编写小组多次讨论和征求意见后制定,形成了目前的标准草案稿。 二、编制原则 为使该评价准则能够科学、规范地开展认证工作,客观反映我国信息安全集成服务产业的现状,评价信息安全集成服务提供方的资质,并通过指导、规范服务过程,实现服务良好的可操作性、可用性、安全性,在评价准则制定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结构严谨、计划周全的方法来进编制《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资质认证评价要求》。本标准在将参考国际通用的标准ISO/IEC 21827:2008《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ecurity techniques —Systems Security Engineering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SSE-CMM?)》与国家标准GB/T 20262-2006《信息技术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以及相关技术发展和实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