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学生吸烟问题行为案例

中学生吸烟问题行为案例

中学生吸烟问题行为案例
中学生吸烟问题行为案例

中学生吸烟问题行为案例

摘要:中学生的吸烟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它既严重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产生了不利影响。如何防止和矫正中学生吸烟是值得重视的话题,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中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中学生;吸烟问题;教育管理

案例:

小明是某中学初三(2)班学生。一天,办公室的门“啪”的一声打开,班主任邱老师气急败坏的冲进来,身后跟着小明同学。因为抽烟问题,邱老师已经苦口婆心和小明谈话好几次了,但小明屡教不改,这次居然在教室这样的公共场所公开抽烟,还给其他同学发烟,影响极其恶劣。邱老师决定对他使用“厌恶疗法”[1],他叫另外一个学生从校门口商店里面买来了好几包低档的“相思鸟”牌香烟,且要求小明同学一次性抽完。办公室狭小的空间内刹那间烟雾缭绕,随着烟雾浓度的增加,娴熟地吐着烟圈作潇洒状的小明也渐渐开始咳嗽,继而剧烈咳嗽起来,最后呛得眼泪都出来了,并出现了呕吐症状,接下来他的一句话让邱老师愁云密布:“我爸给我抽的芙蓉王到底比这相思鸟口感好多了。”邱老师不禁哀叹竟有如此荒唐的父亲,随后对小明同学进行了家访。在家访中,他发现不但小明的爸爸吸烟,连他的妈妈也吸烟。小明的父亲在给自己装烟的同时还问邱老师和小明要不要也

青少年吸烟行为的成因和教育

青少年吸烟行为的成因和教育 摘要文章对当今青少年吸烟行为的成因和教育的方法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青少年吸烟的现状、特点、成因和教育方法,促使社会、学校、家庭在青少年吸烟这个问题上深思和警醒。 关键词青少年吸烟成因和教育 据中新网报道:“建议由教育部牵头、公共卫生等方面的专家共同研究,制定出台《无烟学校标准》。”2010年2月23日,在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和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召开的“两会代表委员控烟专家座谈会”上,专家提出了这一建议。 预防青少年吸烟一直是全球控烟的重点。据悉,中国青少年吸烟人数早在2006年就高达5000万人,而近几年我国青少年尝试吸烟的比例仍在上升,吸烟的年龄还在提前。 专家提出,建议教育部将“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等内容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提高青少年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建议教育部出台政策,明令禁止学校接受烟草企业冠名捐助,应将控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规划,并在一定期限内将全国各类学校建成无烟学校,将青少年不许吸烟纳入校规、校纪,与“三好学生”评选以及奖学金等评定挂钩,学校应把禁止教职员工在校内所有场所吸烟纳入《师德公约》进行规范。 我国的《中学生守则》第六条规定:“生活俭朴,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国务院早在1979年就在《关于宣传吸烟有害与控制吸烟的通知》中指出:“鉴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最容易受烟草中有害物质的毒害,建议教育部门在学校进行宣传教育,并作为纪律,禁止中小学生吸烟。”对于青少年吸烟的行为,我们的社会一直对此作出努力。但是,依然有不少青少年不断加入吸烟的行列。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警醒和深思了。 一、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现状 中国烟民正趋于低龄化。卫生部公布的《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指出,我国青少年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均在逐步上升。目前约有1500万名青少年是烟民,尝试吸烟的青少年不少于4000万。与1984年相比,2002年开始吸烟的年龄提早了4-5岁,其中男性由22岁降至18岁,女性由25岁降至20岁。少数烟民开始抽烟的年龄甚至在10岁以下。 女性青少年烟民增长的幅度很大。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女性的吸烟率是2.6%,而青少年女性的吸烟率却高达4.1%;成年男性和青少年男性的吸烟率分别是57.0%和7.1%。 二、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特点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和心理研究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和心理研究 (2012届) 姓名:王婷 指导教师:王朝晖 院系:数学系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提交日期:2012年4月

目录 中文摘要 (2) 英文摘要 (3) 0、引言 (4) 1、研究的背景 (4) 2、研究的过程 (4) 3、结果分析 (4) 3.1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 (4) 3.2 课堂问题行为的界定 (5) 3.3 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 (5) 4、课堂问题行为的三种类型 (6) 4.1 人格型问题行为 (6) 4.2冲动型问题行为 (6) 4.3 情绪多变型问题行为 (6) 5、中学生课堂行为的成因分析 (6) 5.1学生的身心因素 (6) 5.2教师因素 (8) 5.3环境因素 (9) 6、课堂问题行为的干预 (10) 6.1 消退策略 (10) 6.2 暗示策略 (10) 6.3 直接纠正 (10) 6.4 惩罚 (10) 6.5 惩罚的原则 (11)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2)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和心理研究 王婷 指导老师:王朝晖 (黄山学院数学系,黄山,安徽 245041) 摘要:在中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各种问题行为。它们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降低教学效率。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的自我心理冲突和心理困扰存在最多的“危机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各种矛盾: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冲动与理智的矛盾, 封闭自己与渴望交往的矛盾,活泼好奇与紧张压抑的矛盾等等。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都较快,从而会导致大量问题的出现。而学生学习的大量时间都在课堂上,使得大量问题通过课堂行为表现出来。 关键词:中学课堂;问题行为;心理;干扰 The problem action and psychological in

中学生心理问题典型案例及分析1

中学生心理问题典型案例及分析 一、性意识发展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 一名初一女生喜欢并希望一高二男生保护她。她自己也知道并非是交男朋友。但她仍然想知道这名高二男生的电话号码,却又害羞说不出口。同时,她不知道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是否是正常现象。因此,很害怕别的同学知道了自己的想法而被笑话。她很迷茫,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请老师为她解答。 案例分析 首先给她介绍并讲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我国青少年儿童性意识萌发成熟的平均年龄在11、12——16、17岁,近几年来还有提前的趋势,身高体重的迅速增长以及性器官的成熟促使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又因为对两性知识的缺乏而有一种强烈的神秘感。他们能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逐渐认识到自己在慢慢长大,但在异性面前却显得很拘谨腼腆。到后期出现一种表面回避而内心憧憬的背反现象。一些男女同学虽然感情很好,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但却害怕它会招来大部分同学的议论,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咨询时我为她仔细分析,并且给了她许多参考性的意见,最终让她自己决定该怎么做。 1.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喜欢一个人包括异性并没有错,这都是人很正常的想法。 2.当你对一个人有强烈的喜爱念头时,就应该从多方面去了解他的优点和不足,然后他在你心中的神秘感会逐渐消失的。 3.直接对他说自己很崇拜他并且希望能得到他的关心和保护,如果不敢面对面的说也可以间接接触,例如可以采用写信或者让自己信赖的老师和同学转告的方式等等。 4.表达不愿意影响他,希望能共同进步的想法。 5.当有人评论时,要理直气壮的接受这一切,因为大多数人都因为不了解而进行各种猜测。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也不要因此而气愤。 6.为了双方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则应该做好每天该做的事。作为一名学生应该首先把自己的成绩搞好,从而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中来。 二、社会性发展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 一名初二女生来询问,她和她的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经常吵架,她不知道两人还是不是好朋友?为了保住友谊,他们不敢相互指出对方的对与错,甚至在她的好友有偷盗自己东西的行为时,也不敢多说,近来,好友还被一群品行不良的人恐吓威胁着让陪着他们玩玩,而且让好友去干坏事,她们两个都害怕不服从会招到报复,而服从了又害怕自己变坏。因此,徘徊不定,也不知道怎么办。 案例分析 首先给她介绍并讲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少年由于缺乏辨证而全面的看事物的经验,往往会把朋友之间的友谊神圣化。他们会把小集团中的一些人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行动标准。常常为了所

作文-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

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 烟草被视为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当前全世界烟民已达12亿,每年因吸烟导致疾病死亡者约300万。在我国有3。5亿吸烟者,其中未成年人吸烟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卫生部门近年来所作的抽样调查发现,在大学、高中和初中男生中,吸烟的比率分别高达46%、45%和34%,形势是异常严峻的。 当孩子还未成年时,家长有责任关心孩子的健康,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积极引导他们健康发展。研究证明,10岁以下的儿童对烟普遍反感,认为吸烟又呛又难闻,11-13岁的儿童,才逐渐对吸烟产生好奇心,跃跃欲试,15岁以后则开始把吸烟作为自己长大成人的“标志”,由此可见,11-15岁是中小学生有可能染上吸烟嗜好的危险年龄。 家长和老师首先应做到自己不抽烟,有了吸烟嗜好应戒烟,作孩子的表率;并且应对孩子讲解吸烟的危害,让孩子了解什么才叫行为美,因为这个时期是孩子能否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制定吸烟干预计划时,都把对青少年进行反吸烟教育作为重点,我国也制定了“控制吸烟--从青少年抓起”的政策,因为降低了青少年的吸烟率,也就意味着降低了今后成人的吸烟率。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通过立法,禁止向18岁以下的未成

年人出售香烟,否则将对销售者课以数额较大的罚款。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 吸烟对发育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健康危害很大,对骨骼发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青少年时期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善,功能尚不健全,抵抗力弱,与成人相比吸烟的危害就更大。此外,由于青少年呼吸道比成人狭窄,呼吸道粘膜纤毛发育也不健全,因此吸烟会使呼吸道受损害并产生炎症,增加呼吸的阻力,使肺活量下降,影响青少年胸廓的发育,进而影响其整体的发育。 烟草中含有的大量尼古丁对脑神经也有毒害,它会使学生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调查发现,吸烟学生的学习成绩比不吸烟的学生低。此外,青少年正处在性发育的关键时期,吸烟使睾丸酮分泌下降20%-30%,使精子减少和畸形;使少女初潮期推迟,经期紊乱。青少年吸烟还会使冠心病、高血压病和肿瘤的发病年龄提前。有关资料表明,吸烟年龄越小,对健康的危害越严重,15岁开始吸烟者要比25岁以后才吸烟者死亡率高55%,比不吸烟者高1倍多。 上述专家们关于吸烟危害青少年健康的研究、调查和呼

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成因和干预方法

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成因和干预方法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不遵守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直接倾向,我国心理学家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一是外向性问题行为,这是直接干扰课堂正常的教学活动的攻击性行为。如:争吵、推撞、追逐、讪笑等侵犯他人的行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擅换座位、传递纸条等过度亲昵的行为;高声谈笑、发出怪声、敲打做响、做怪异动作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语言粗暴、顶撞老师、不服从指挥等盲目反抗性行为等等。 二是内向性问题行为,这是不容易觉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不构成直接威胁的退缩性行为。虽然不直接威胁课堂纪律及他人学习,但对教学效果和学习的影响很大,对学生个人的人格发展也有极大的危害,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心不在焉,发呆等注意力涣散行为;胡写乱写、抄袭作业等草率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等厌恶行为;神经过敏、频繁活动等不负责任行为等。 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 每一个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总隐藏着一定的原因。努力找到这些原因,就可以为消除课堂问题行为,改善课堂秩序。英国心理学家科恩(Cohen.L.)研究认为,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不安的家庭环境、同伴压力、缺乏科学兴趣等。

笔者经过大量的文献分析,把学生发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三个: 1.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完善 有证据表明,在正常的环境中,人们对信息有高度的选择性。注意的特征就是选择性。筛选种种刺激物,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刺激上,而不顾别的刺激,这种能力在儿童期内有稳定的增长。年幼儿童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为无关的刺激特征(新奇、新颖、活动性、强烈的对比等)所吸引而分心,在注意有关和无关信息的部署中缺乏灵活性。儿童注意有关刺激的能力随年龄而逐渐改善,有控制的注意随着个体的发展而发展。年长儿童在按照任务要求改变他们的注意时显得比年幼儿童更加灵活。因此,瑞格等人捡出有24%的学生思想开小差;在廖全明的研究中,小学教师心目中学生最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是注意力不集中,就可以从这里找到答案。 儿童的自我控制有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改善的趋势。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从事指向目标的单独活动或集体活动。“讲废话”、“随便走动”、“小动作”等就是自我控制差的表现。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面对的是很多个学生,教师很少有精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行为。因此,学生的自我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一般有自我控制力的儿童,愿意延缓

学生个性发展典型案例分析

学生个性发展典型案例分析 我在学校里总会发现几个初三孩子,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打、骂、欺负同学,甚至无缘无故的就去打同学在我的音乐课上。以前我上课总是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道理,进行说服教育,但是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没有太大的改变。通过观察了解才明白孩子具有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品德问题,还有其心理问题。如何对这些孩子的打人行为改进呢?通过思考、实践,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案例介绍: 初三四班有一个学生,叫诸宇豪,初一就和我认识,后来休学了一年,初三刚转来第一天就有人频频来报告: “老师某某人喜欢捉弄人。”问他们原因,好像没有什么大事,就是玩玩就打了,于是我就找他教育了一番,可是接下来每节课都是这样,难道是他就是有这个爱好?喜欢打人?怎么办呢?于是我找到了他的父母,了解一些情况令我惊讶的是,他父母告诉我: “老师,孩子不乖,你打好了,他就是这样,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打。”看着他们,我想孩子喜好打人的毛病要改掉,还要连同他的父母的这种错误的想法一起改掉。其实这个孩子一点也不笨,脑子还挺聪明的,喜欢参与公共活动,很希望表现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有很强的表现欲。就是喜欢去惹别人,于是我的心里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改掉他这毛病。 二、案例分析 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诸宇豪同学有喜好惹人的坏习惯,只要他有空,他就会找任何理由,任何方法,随时随地惹别人,我想: 或许他有一点攻击性的行为。所谓攻击性行为就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于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常表现为: (一)好胜心强,喜欢与人争执。这类孩子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事事好与人争第一,一旦同学在某个方面超过自己他就会表现出反常行为,与人争执、打斗,发泄内心的不满。

青少年预防吸烟

青少年吸烟预防方案 姓名:李婧学号:094010324 班级:应用心理学A班一.项目名称:青少年吸烟干预方案 二.项目简介 (一)项目提出目的及意义 青少年吸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研究表明, 我国青少年低龄吸烟者的比例增加, 而开始吸烟的年龄提前。中学生的吸烟者已成为新增烟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控制我国的烟草使用和降低吸烟率, 必须从预防青少年吸烟入手,将青少年作为预防吸烟教育的重点人群。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已经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社会问题, 也是有效控制我国人群总吸烟率, 减少烟草对健康影响的关键。 (二)针对对象:中学生(初中生及高中生) (三)现状 我国现有青少年1.3亿,现吸烟者约1500万,尝试吸烟达4000万,目前,青少年尝试吸烟率33.4%,男女生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现象,初中阶段增长速度最快,高中一年级男生尝试吸烟率出现高峰。(07年数据)(四)干预原理及创新点 将预防和干预的重点转移至影响吸烟行为的心理因素上来,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强调让青少年识别并抵制引诱他们吸烟的社会因素、提高青少年的一般生活技能和改变青少年对吸烟的认识,以此来达到提高预防和干预效果的目的。 (五)项目依据 1.相关心理学理论背景 (1)中学生自我控制与吸烟行为关系密切,情绪自控、行为自控、思维自控与中学生的吸烟行为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控制低的中学生的吸烟行为是自我控制高的中学生的吸烟行为的两倍多。

(2)同伴影响的四个因子:同伴吸烟认知、同伴吸烟行为、同伴压力、同伴提供吸烟机会与中学生吸烟行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同伴吸烟认知、同伴吸烟行为、同伴压力、同伴提供吸烟机会得分越高,中学生的吸烟率越高。 2.相关文化背景 (1).对于男生来说,心理上的成人感使青少年男生迫切需要显示自己是一个“成熟的男人”,是一个“男子汉”。“吸烟是成熟的标志”、“吸烟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吸烟会让人对你另眼相看”、“边作愁眉苦脸状边抽烟足以表现自己久远的涉世经历”、“吸烟能表现出男子汉的风度”等等,这些社会误导和他们本人的幼稚想法导致他们开始尝试吸烟。 (2).日渐增长的自主意识使青少年喜欢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外界对“吸烟有害健康”,尤其是“吸烟可缩短寿命”这类空洞的口头上的宣传越多,他们心理上就越反感,越是对烟草充满“好奇心”,这个好奇心驱使他们开始尝试吸烟。 (3).处于青春期的中小学生的情绪大多不稳定,身体、学习、生活带来的种种压力很容易导致他们心理上出现不平衡、情绪出现大的波动。这时,如果没有合适的排遣方式,吸烟便成了他们解闷、发泄的最好途径。而且有时候即使父母、老师、朋友等主动地去关心、帮助他,由于中学生心理上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也使得他们不一定与你配合,因为他们心理上期望“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解决,我已经长大成人了”。 (4).中学生大多有自己的偶像或崇拜者,模仿他们的一言一行是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电影电视上成功的成熟的英雄式人物是他们的最爱,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喜欢吸烟。于是模仿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抽烟也就成了“必修课”了,香烟便成了他们向往的酷型装扮的必须品了。 (5).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尤其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每一位中学生都羡慕别人朋友多。与校内外各种人士频繁交往,渐渐地学会了吸烟,也学会了这一套传统。这类由于交际需要而开始吸烟的现象正像瘟疫一样在校园内广为传播。 三.项目论证情况

初中生典型课堂问题行为分析

初中生典型课堂问题行为分析与对策 [摘要]课堂问题行为作为目前中小学生课堂教学中最具普遍意义的教育问题之一,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初中生因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更易发生课堂问题行为。大部分教师将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归咎为学生本人,但事实上,导致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正确认识分析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从而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影响因素;预防对策 一、初中生典型的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各种问题行为。他们会直接或间接地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降低教学效率。初中生处于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等矛盾错综复杂的特点。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较快,从而导致大量的问题出现。据相关学者的调查研究,初中生典型课堂问题行为主要有以下表现: 1. 无故缺席 2. 随便讲话 3. 传纸条 4. 玩电子游戏 5. 走神、开小差 6. 听歌 7. 做其他科的作业 8. 吃东西、嚼口香糖 9. 看其他无关的书 10. 上课睡觉 11. 吵嚷起哄 12. 与同学、老师发生口角 13. 极端羞怯、害怕被提问 14. 心烦意乱、焦虑紧张 15. 敏感多疑、过度焦虑 16. 照镜子、梳头发

目前我国学者比较倾向将学生的问题行为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外向性的攻击型问题行为(显性)。包括侵犯他人的行为、过度亲昵行为和盲目反抗权威等行为。另一类是内向性的退缩型问题行为(隐性)。包括涣散行为、草率行为、退缩行为、过分依赖行为和抗拒行为。 二、初中生典型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 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许多教师都归咎于学生本人。实际上,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从学生、教师、环境方面来分析原因。 1. 学生方面的原因 根据相关调查,大部分初中生认为自身原因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见,大量的课堂的问题行为是主要由学生的内在因素引起的。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习成绩不良、人际关系不协调、身心不适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初中生正处在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特殊阶段,这一特殊性也正是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的一个内在因素。 1)初中生认知过程的特点与课堂问题行为 初中学生的各种认知过程都有许多新的发展和新的特点。初中生感知觉逐渐精确,观察的自觉性和目的性日益提高;注意能力比过去更加具有稳定性和选择性;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要地位,思维的独立和批判性有显著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经验型,具体形象起着重要作用,需要感性材料的直接支持。初中生的认知发展是极其不稳定的,因此其不稳定性造成的种种矛盾易导致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感知觉的提升、注意力的选择性和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促进了初中生独特个性的发展,他们不再盲目以教材以教师以课堂为纲,因此,在课堂中就倾向于在不感兴趣的时候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和同学讨论或者沉浸于自己的思考。更有甚者,在不满课堂教学的情况下与同学或者教师发生激烈的口角争辩。也有少数个性鲜明的初中生对于自己极不感兴趣的课堂,选择迟到、早退或者缺席的消极对抗行为。 2)初中生情感和意志的特点与课堂问题行为 初中生在生理特征发生变化的同时,心理特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情感和意志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情感丰富,容易外露;意志较坚强、勇敢、有毅力,但仍具有一定的脆弱性,而且由于认知的局限,往往不能正确与区分坚持与固执,勇敢与轻率等之间的区别。初中生的喜、怒、哀、乐都能从面部的表情上直接反

中学生常见心理和行为问题

中学生常见心理和行为问题

认识中学生常见心理和行为问题 学习目标 1、认识中学生常见的不健康心理和行为。 2、思考分析不健康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原因。 3、对照反省,认识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健康状况。 一、中学生常见心理和行为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有学习问题、青春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几个方面。下面具体列举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 1、过分敏感: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的要求迫切,他们珍重自已的荣誉。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心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已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2、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你说东他说西,你说应该这样他说应该那样,以“顶牛”“对着干”的反常心态显示自已的高明、非凡。产生这种逆反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观上,是青少年正处于过度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

成人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已当成小孩。为了表现自已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持批判的态度。客观方面,教育者的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会导致逆反心理。过分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反常心理,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治,就可能会逐渐演变为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 3、嫉妒: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已强时( 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惭、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一方面自以为是,逞强好胜,一方面又不愿积极努力,就可能嫉妒打击他人。 4、耽于幻想:青少年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希望和挫折交替,就可能走向幻想。多表现在学习、工作、爱情等方面,耽于幻想容易给青少年带来忧郁和失望。 5、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已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他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已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

青少年压力与吸烟行为的关系

青少年压力与吸烟行为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就青少年的压力与其吸烟行为的相关关系。方法主要运用青少 年生活事件的问卷,调查应对问卷以及中学生吸烟行为的调查问卷对于2626位 中学生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之间的吸烟行为存在着显著的性别以 及年级方面的差异。压力对于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之间呈现的是显著相关的关系。 消极的应对方式,同时在压力以及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之间有着一个明显的中介的 作用。结论压力是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直接原因之一。 【关键词】青少年压力;吸烟行为;关系研究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338-02 大部分的研究都指出大多数的吸烟者的吸烟的行为,都是从青少年的时期开始[1],特别是吸烟的年龄,越早越有可能成为一个吸烟者,并且在成年之后的吸烟量相 对会更大的困难程度也会越来越高[2],甚至会引起一些心血管疾病,有很多具有 吸烟行为的青少年的个体,同时还会伴随有品德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烟草属于 青少年之中物质滥用的一个入门的物质,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加,社会的程度的日 渐加深,同时其他的不健康的行为会和他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吸烟率同时还 会随着年级以及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增加。 在以往的研究过程当中[3],研究对象通常都是成年人,并且都从医学及心理 学和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对成年人吸烟成瘾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和探索,同时戒烟 方法的研究同时也有一定的涉及,但是以往的研究当中对于青少年的研究却相对 于较为稀少,并且具有不同的人格的特征的个体都倾向于去选择一种不同类型的 相对的压力的应对方式,但是对这几项研究当中都是很少将中学生这一个特殊的 群体作为其研究对象。 本文将对青少年压力与其现状的关系进行相关的探究,希望可以减少青少年 吸烟的行为。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了河北省衡水、邯郸、石家庄,甘肃省的庆阳等4个地区的6所中学, 都为初一至高二5个年级,年龄分别在10到17周岁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 对企业一共发放了纸质版的调查问卷共计2760份,共计回收所得到的相对有效 的问卷共为2626份,其中男生共计1328人,女生1032人,初一563人,初二426人,初三342人,高一362人,高二236人。 1.2研究工具 1.2.1青少年的生活事件相关问卷 青少年的生活事件的相关问卷是由Hekabs进行编制,问卷一共有57个相关 的条目进行构成,青少年生活的事件相关问卷主要是评估学生在其过去的一个月 的学习,家庭,以及情感等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整套问卷共分为5级计分制, 其总分越高就说明学生所遭受的相对负面的生活的事件就越多,ALEQ属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群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调查问卷,它的效度十分符合测量学的相关 要求,并且其阿尔法系数在0.3到0.95之间。 1.2.2青少年应对方式的相关问卷

最新-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案例分析 精品

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这个孩子名叫马康,是一个调皮但是很聪明的男孩子,今年10岁,读四年级。 二、问题行为概述: 这个孩子在校经常打骂同学,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和很多家长的强烈不满。而且学生成绩较差,几乎很少能按时完成作业的。是宁愿做事不愿读书的这种。 三、个案生活背景: 自入学以来,经常无缘无故打同学,揪女同学的辫子,上课影响其他同学,简直是一个“小恶霸”,严重违反了学校行为规范。在家里也很不听父母的话,经常发脾气,动辄摔东西,与父母吵闹。他的爸爸坦然自身修养不高,对孩子的管教较粗暴,一不听话,就打就骂。而且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管教和辅导孩子。而孩子的妈妈却又比较溺爱孩子。我还了解到孩子特别喜欢爱攻击性较强的漫画、电视等,这又为他提供了模仿攻击行为的条件。 四、个案现状分析: 从以上现象表明,马康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儿童具有任何一种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起因,要帮助他们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先应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 五、辅导策略及过程: (一)父母的配合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经过和马康父母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马康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劝导马康的爸爸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要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听到马康爸爸打儿子的事了。马康特别爱看打斗火暴的场面,还时不时地拳打脚踢进行模仿。对此,我与他父母交换意见后,在家长的引导下,改看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孩子又喜欢爱的书报、片子。当孩子的坏习惯逐渐改变时,我又要求他的家长即时给予表扬。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买些学习用具、玩具等,从正面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并做到每天都辅导孩子的学习。

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1引言 在我国,大约有1500万青少年吸烟,尝试吸烟者不下于4000万,青少年尝试吸烟率为32.4%。青少年吸烟呈低龄化趋势,13岁前吸完一支烟的男女比例分别为66.8%和68.2%。一般来说,吸烟开始年龄越早,成为常吸者的可能性越大。吸烟会对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发育造成伤害,还容易使青少年产生焦虑、低自尊等心理健康问题。 青少年吸烟已经成为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最严重的因素之一,因此,探究吸烟行为的心理机制是预防和干预吸烟行为的重要途径。吸烟不仅与神经生理过程有关,也取决于吸烟者的认知决策过程。大多数风险性健康行为的决策模型,例如健康信念模型、保护性动机理论,都以理性决策理论为指导思想。该理论认为人作为理性的信息加工者,能够系统地评估物质滥用的积极和消极后果,在权衡利弊后决定自己的行为选择。但上述理念对成瘾行为并不适用。吸烟无疑是典型的非理性行为,成瘾行为的典型问题不在于成瘾者是否意识到成瘾行为的消极面大于积极面。其悖论在于,成瘾者意识到其危害但是还要持续其成瘾行为[1]。因此,内隐社会认知取向的成瘾行为研究从社会信息的双重加工模型(Dual-Pro-cessing Models,DPMs)出发,认为吸烟行为是受控过程和自动化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传统的基于理性决策视角的吸烟行为研究忽略了自动化过程在引导吸烟行为中的作用,从而限制了其理论的解释力以及指导干预和治疗的有效性[2,3]。本研究试图基于社会信息的双重加工模型,探讨内隐态度、吸烟后果期望对吸烟行为的预测效用,以及工作记忆容量在内隐态度、吸烟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社会信息的双重加工模型是当前社会行为研究的主导性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个体行为是自动化过程(内隐认知)和受控过程(外显认知)两种信息加工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现实生活中的刺激物能够引发个体自动化的反应(尤其是情绪反应),随后受控加工过程对自动化反应进行调节,它们就这样决定着个体的思维、情感和外显行为[4,5]。Bechara等基于上述观点提出了成瘾的双重加工模型,认为成瘾行为的原因在于冲动性的、聚焦于当前的认知系统超越了成瘾者深思熟虑的、聚焦于未来的认知系统[6]。近年来,Hofmann等构建了风险性健康行为模型[7]。该模型认为,风险性健康行为受到冲动性先导因素、反思性先导因素和限定条件三者的交互影响。基于长期的生活史,个体对风险性健康行为的特定对象(例如吸烟、喝酒)持有自动化的情感反应或趋避反应,同时能够习得与自动化情感反应相冲突的社会规范和标准,两者如何影响风险性健康行为则受到情境或特质性因素的制约。该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解释酗酒、暴食、吸毒等风险性健康行为的成因,是当前最具整合性的成瘾行为的心理学模型[8-10]。 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吴明证1孙晓玲1,2刘友山3 (1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2杭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杭州310038; 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外科,杭州310003) 摘要:研究探讨了内隐态度、吸烟后果期望以及工作记忆容量的交互作用是如何影响吸烟行为的。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吸烟 者对吸烟行为持有消极的内隐态度;(2)积极后果期望和内隐态度与吸烟行为的关系都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调节,但却表现出截 然不同的调节模式:工作记忆容量高的吸烟者的积极后果期望能够预测吸烟行为,而工作记忆容量低的吸烟者的内隐态度能够预 测吸烟行为;(3)工作记忆容量高、内隐态度积极的吸烟者的消极后果期望能预测吸烟行为,而工作记忆容量低、内隐态度消极的 吸烟者的消极后果期望能够预测吸烟行为。 关键词:吸烟后果期望;内隐态度;工作记忆容量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9YJCXLX005,10YJCXLX047)、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9CGJY012YBQ, 11JCJY03YB)、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0909134)。 通讯作者:孙晓玲,女,博士。Email:psysun@https://www.wendangku.net/doc/9c18250935.html, 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2012,5(1):49-5549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与矫正策略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与矫正策略研究姓名:袁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教育教育管理指导教师:刘晓明 20080601 摘要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任何一方出了问题都会对教育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可以说“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场。”所以,对于学校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对于课堂教育诸方面问题的研究成果也多有所见。但总体而言,对于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效果的“课堂问题行为”这一最使教师头痛的棘手问题则有些忽略。虽然课堂问题行为多发生在“问题学生”身上,但事实上课堂问题行为不单单出自问题学生,而涉及的应该是所有的学生(包括所谓的优秀学生)。所以,本文试图就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产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以及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和应对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加以阐述,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之目的。本文共三部分:一、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二、现实扫描: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原因追溯。三、走出问题: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策略探寻。本文认为,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程度不等地妨碍及干扰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利进

行,而且影响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和师生关系的融洽。通过问卷、访谈、随机性观察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了现状调查,结果表明:1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2、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具有差异性:3、教师同样也具有课堂问题行为:4、我国中小学课堂现状令人堪忧。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环境、教师、学生和教育现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根据我国中小学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及原因,借鉴国外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经验,本文认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可采取如下策略:1、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此,要促进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明确学生的行为标准,加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出现课堂问题行为应及时加以矫正。2、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摒弃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观,确立以提高全面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其次,要强化师德意识,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增加爱生感:再次,要改进教学技能,以生动有趣、活泼多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最后,要变革课堂管理,摒弃过去那种角色与角色之间关系的课掌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课堂管理模式。3、优化育人环境。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强化社会教育。4、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现状:归因分析:策略研究improperclassmanagements,puni

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及矫正策略

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及矫正策略 姓名:张达学号 155458 摘要: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已成为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我校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总结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力求从多角度认识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深层原因,并通过实践探索,提出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策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策略 引言 长期以来,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已成为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这些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妨碍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而且还干扰了教师的教学与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效果。 问题行为是一个心理学范畴的特殊概念,本文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定义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程度不等的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比如:睡觉,小动作多,焦躁,与老师顶撞,等等。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本质上是一个课堂教学行为问题。 一直以来,对于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主要都集中在课堂教师行为与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目前,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提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与课堂教学目标不一致,影响自己或干扰他人学习的行为”的观点。另外,国外研究课堂问题行为的也比较多,他们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提示课堂问题行为的含义、表现、类型、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但总体说来,这些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对于现状的调查阶段,仍处于起步层次。而真正针对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见。 我校地处胶州市的城郊结合部,生源主要来自街道的农村子弟,目前初中教学班为27 个班,学生的来源比较复杂,除了本地有户口的居民子弟外,大概有百分之三十左右来自其它地方的外生。学生整体素质比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较多。为此,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中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对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及其心理动因进行了研究,以期提出预防与矫正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 二、研究的方法与数据统计 (一)调查的方法 1﹒观察法:观察学生课堂的表现及查阅教师的课堂记录。

青少年吸烟的危害

1、吸烟对发育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健康危害很大,对骨骼发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青少年时期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善,功能尚不健全,抵抗力弱,与成人相比吸烟的危害就更大。此外,由于青少年呼吸道比成人狭窄,呼吸道粘膜纤毛发育也不健全,因此吸烟会使呼吸道受损害并产生炎症,增加呼吸的阻力,使肺活量下降,影响青少年胸廓的发育,进而影响其整体的发育。 2、烟草中含有的大量尼古丁对脑神经也有毒害,它会使学生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调查发现,吸烟学生的学习成绩比不吸烟的学生低。此外,青少年正处在性发育的关键时期,吸烟使睾丸酮分泌下降20%-30%,使精子减少和畸形;使少女初潮期推迟,经期紊乱。青少年吸烟还会使冠心病、高血压病和肿瘤的发病年龄提前。有关资料表明,吸烟年龄越小,对健康的危害越严重,15岁开始吸烟者要比25岁以后才吸烟者死亡率高55%,比不吸烟者高1倍多。 3、吸烟损害大脑,使智力受到影响。在烟草的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很高。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不能正常地与氧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的功能。由于人的大脑对氧的需要量大,对缺氧十分敏感,因此吸多了烟就会感到精力不集中,甚至出现头痛、头昏现象。久之,大脑就要受到损害,使思维变得迟钝。这样,必然会影响学习和工作,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 4、吸烟导致的青少年弱视称为“烟草中毒性弱视”。其主要表现一是视力障碍:视物不清,戴眼镜也难以矫正,随着视力减退逐渐加重,到一定时期,连视力表上也看不清楚;二是视野改变:早期视野中间出现一团哑铃形或圆形黑影,后期视野缩小,视物时四周模糊不清;三是色觉导常:尤其是辨不清红、绿颜色;四是畏光:在强光下视物反而不清楚。烟草中毒性弱视病情发展比较缓慢,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5、科学和事实早已证明,香烟中的尼古丁是“隐性杀手”。一支香烟中含尼古丁6-8微克,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就能毒死一头牛,如果给人一次注射60微克尼古丁,马上就会引起呼吸麻痹,危及生命。 6、中学生无经济收入,买烟之钱从何得来家庭情况好者,尚有零花钱;家庭困窘者,怎么办若不肯戒掉,为了吸烟,只能另寻出路,或者去打工,或去偷,去抢,走上犯罪的道路。后者事例比比皆是,令人痛心疾首。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课堂问题行为的形成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能否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恰当的处理,取决于教师对引导和矫治策略的有效运用。 1、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 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是进行有效矫治的前提条件,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矫正。教师要明确问题行为对课堂秩序和教学活动的消极影响,但又不要过分夸大问题行为的严重性,不宜把有问题行为的学生与品德败坏的学生等同起来。实际上,课堂问题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优秀学生也仍然会产生问题行为。 因此,作为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不宜持消极态度,更不能对有问题行为的学生的未来做出草率的结论和悲观的预言。教师的正确态度是对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要热爱、尊重、信任、宽容、体谅和帮助,而不是忙于责难、批评和歧视。 2、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同一班级的学生整体发展水平虽然大致相同,但他们的性格类型、气质、能力和知识基础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要求教室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如,在学习目标确定上,不必整齐划一,要“因人定量”,在教学管理方式上,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动作迟缓的要经常给予帮助,不要挫伤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内向的学生,不要使他们处于压力之下,给他们以安静和独处的机会,逐步帮助他们摆脱孤独、融于集体,对于过分激动、难以自控的

学生,要注意意志力的培养训练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适当调整班级原有结构,多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使感到学习太难或太容易的学生都不会觉得被排斥在外,从而减少乃至避免产生厌烦、不安、急躁、发怒等课堂问题行为。 3、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友好、融洽、和谐的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少课堂问题行为,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和良好性格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出一代具有创造性的、人格健全的学生。 当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时,正是影响师生关系好坏的关键时刻,教师如果注意运用恰当的批评艺术,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合理愿望,维护他们的自我尊严。或迁回地指出学生的错误,或批评前先赞扬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产生改正自己错误的信心等。相信在运用恰当的批评方式之后,会使学生接纳教师,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4 、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主要是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来改变学生外部行为的一种方法。不少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是由于学生自我发展受到阻碍和压抑,个人对自我缺乏正确认识所导致的。而心理辅导可以调整学生的自我意识,排除和转移阻碍个人发挥自我潜能的种种障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实现自我认同和接纳,

中学生吸烟心理分析及矫正方法

中学生吸烟心理分析及矫正方法 吸烟对青少年的身理健康、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性,可以说,吸烟容易成为赌博、逃学等其它不良行为的媒介。从心理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他们吸烟的因素有多方面的,我们教育者应从不同角度对症下药,对他们这种危害自身的行为进行矫正。 一、中学生吸烟的危害:中学生吸烟,具有明显的危害性:首先,吸烟危害中学生的健康。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吸烟对他们的呼吸器官和神经系统等都是十分有害的。其次,吸烟影响中学生不良心理品质的滋长,实际生活中,一些不肯刻苦学习的中学生,思想空虚,常在吸烟中消磨时间;同时,那些沾上赌博、逃学等不良行为的中学生,多数人也会抽烟。可以说,吸烟容易成为其他不良行为的媒介。最后,由于烟需要花钱去买,同时,在人际交往中吸烟,易交上坏朋友,因此,中学生吸烟容易成为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诱发因素。 二、心理分析: 1、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心理分析:(1)影响青少年吸烟的主要因素。从我们调查情况来看,影响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下列四个方面。第一,社会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吸烟的风气还很严重。各种公共场合和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以烟相待,开会、办事、交友、喜庆、丧事等等,到处离不开烟,青少年自小就生长在处处有烟的环境中,即使在电影和电视片中,也充斥着吸烟的镜头。可以说,吸烟已成为一种无法摆脱的社会环境,它对青少年吸烟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家庭的影响。有关青少年吸烟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吸烟学生的家庭中有人吸烟,而且主要是父亲。许多学生的第一支烟,是从父亲的烟盒中拿的。极少数甚至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吸第一支烟的,中学生对吸烟的害处往往还缺乏认识,有的家长在吸烟的过程中,还会不知不觉讲一些吸烟好处的话,这就更加会诱发少年学生的好奇性。第三,学校的影响。不少中学生,在会吸烟的学生的影响下,逐渐地学会了呼烟。另外,在中学里还存在着教师吸烟的影响,这也是不能忽视的。第四,心理上的自我满足。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上有较大的变化,容易对吸烟产生好奇心,特别是感到自己长大成熟了,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心中就会想:“抽烟多神气,多有气派,这才是男子汉风度哩!”这种独立意识和成人感的需要,使中学生容易沾上吸烟行为。 (2)青少年吸烟的心理生理特征。第一,年龄和生理方面。从年龄来说,初中阶段是吸烟的重要诱发期,最容易学会吸烟。所以,初中的年龄阶段,是青少年吸烟行为的高发期。从生理反应来说,吸烟会使中学生心跳加快,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和感冒等。现代医学还告诉我们,女中学生抽烟多了,会发生口臭,也可能使皮肤变得粗糙。第二,认识方面。大多数中学生明白吸烟是不好的,是违反中学生行为规范的,他们也知道未成年人不能吸烟、中学生守则规定不能吸烟。但是,许多中学生对吸烟的危害,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第三,情绪和意志方面。中学生容易在高兴或烦恼时吸烟,高兴时吸烟,情绪会更加焕发,明显获得愉快的体验;烦恼时吸烟,情绪会感到轻松,暂时转移了烦恼。我曾在中学生中进行过关于戒烟的调查。吸烟的男学生回答有意志戒烟的,占33%,吸烟的女学生回答有意志戒烟的,占29%。由此可见,时常吸烟的中学生,无论男女,表现出对戒烟缺乏坚强的意志。第四,动机方面。中学生开始吸烟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某项对中学生吸烟动机的调查,我们按动机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排列如下:(1)出于好奇心,想尝试一下,带有游戏性质的;(2)同学的影响,在其他同学劝其吸烟的推动下才吸烟的;(3)为了解除烦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