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流行病学典型试题分析 分章节

流行病学典型试题分析 分章节

流行病学典型试题分析 分章节
流行病学典型试题分析 分章节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点不是流行病学定义中的内涵( C )

A 研究对象是人群

B 不仅研究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

C 重点研究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D 重点研究疾病及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消灭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

及措施

2.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D )

A 对传染病及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B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C 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C )

A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4.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B )

A 传染病

B 疾病和健康状况

C 传染病和地方病

D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D )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

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6.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B )

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7.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B )

A 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

B 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B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D 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二、填空题:

1.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__疾病_、__伤害___、_健康___。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__观察法__、_实验法___、_数理法__。

第二章病因推断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种因果联接方式,在探讨病因时,能够全面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D )

A 单因单果

B 单因多果

C 多因单果

D 多因多果

2.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中( B )是必须的

A 联系的合理性

B 联系的时间顺序

C 联系的恒定性

D 联系的可逆转性

3.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肺癌的发生危险(RR)也增加,由此支持吸烟导致肺癌的因果联系,这一推理运用的是( C )

A 求同法

B 差异法

C 共变法

D 同异并用法

4.如发现非乙肝病毒感染者不发生肝癌,则支持乙肝病毒是发生肝癌的影响因素,这一推理运用的是( D )

A 求同法

B 差异法

C 共变法

D 同异并用法

5.发达国家人均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发生率,均高于发展中国家,由此支持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之间的因果关联, 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定标准中的( B )

A 关联的时间顺序

B 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

C 关联的可重复性

D 终止效应

6.幽门螺杆菌结合部位在胃窦细胞,它可随胃窦细胞进入十二脂肠引起炎症、削弱粘膜,使其易于遭受酸的损伤,由此支持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批肠溃疡的发病原因,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断标准中的( D )

A 关联的时间顺序

B 关联的强度

C 关联的可重复性

D 关联的合理性

7.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时间对本国人群作研究,均得出高盐饮食引起高血压,由此支持高盐饮食是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一推理运用了判定标准中的( B )

A 关联的特异性

B 关联的时间顺序

C 关联的可重复性

D 关联的合理性

8.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 A )

A 生物因素

B 环境因素

C 化学因素

D 物理因素

9.下列哪项不是因果关联的判定标准( A )

A 样本大小

B 时间顺序

C 联系的合理性

D 剂量反应关系

10.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 C

A 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

B 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 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D 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

11.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B )

A 生物学因素和非生物学因素

B 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

C 可预防因素和不可预防因素

D 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

12.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 ( B )

A 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

B 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

C 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

D 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

13.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 ( C )

A 直接病因

B 间接病因

C 充分病因

D 必要病因

14.病因研究的主要推理方法包括 ( B )

A 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

B 假设演绎法和Mill准则

C 科学实验四法

D 猜测和求证方法

22.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 A )

A 假设可能成立

B 假设必定成立

C 假设尚不能成立

D 假设本身难以推论

二、填空题:

1.目前流行病学中探讨病因所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病因模型有__生态学模型___、

___疾病因素模型___和__病因网模型___三类。

2.因果联接方式有__单因单果____、__单音多果___、__多因多果__、_多因多果__。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014755294.html,l准则__求同法_、_差异法___、_同异并用法___、_共变法__、_剩余法__。

第三章疾病的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暴露来精确测量发病机率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 A )

A 发病率

B 罹患率

C 感染率

D 发病密度

2.测量人群中某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时,所用指标为( C )

A 发病率

B 罹患率

C 感染率

D 续发率

3.小范围、短时间内相同病例数的突然增多现象,可能是( B )

A 散发

B 爆发

C 流行

D 大流行

4.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 C )

A 散发

B 爆发

C 流行

D 大流行

5.下列影响疾病的人群分布特征的因素中哪一项与疾病之间的关联相对来说最强( A )

A 年龄

B 性别

C 职业

D 民族或种族

6.某地为了解人群高血压发病情况拟进行一次普查,说明调查结果可统计( C )

A 发病率

B 罹患率

C 患病率

D 累积发病率

7.某地连续三年统计肝癌死亡率进行比较,以判断发病趋势下列哪一种计算较合理( D )

A 各年粗死亡率比较

B 各年年龄标化死亡率比较

C 各年性别标化死亡率比较

D 各年病死率比较

8.某地痢疾发病近年来持续在较高水平,这种表现为(C)

A 统计地方性

B 自然地方性

C 自然疫源性

D 非地方性表现

9.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C )

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 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

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10.疾病分布是指( B )

A 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C 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

D 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

11.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 D )

A 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

B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

C 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

D 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

12.发病率指标来自( C )

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

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

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

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13.患病率指标来自 ( A)

A 现况调查资料

B 门诊病例资料

C 住院病例资料

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14.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 D )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15.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 ( B)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二、填空题

1.影响患病率的两个基本因素是_某一时点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_和__该时点人口数_。

2.疾病在年龄方面分布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接触暴露病原因子机会的差异__和__免疫水平___。

3.常用的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_横断面分析__和__年龄期间队列分析__。

4.常见的疾病的时间分布形式有__短期波动__、___周期性__、_季节性、_长期趋势__四种。

5.移民流行病学通过对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区分_遗传因素__或_环境因素对疾病产生作用的大小。

6.流行病学中常常说到的疾病的三间分布指__时间___分布、_地区__分布和_人群_分布。

7.死亡率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_健康状况__、_卫生保健工作___水平。

三、计算题:

某县有人口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该年共发生结核300人,原有结核400人,1987年共有60人死于结核,请计算该县的总死亡率、结核发病率及患病率。

总死亡率=1000/100000

结核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

=300/(100000-400)

患病率=(300+400)/100000

第四章描述性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B)

A 前瞻性调查

B 抽样调查

C 爆发调查

D 回顾性调查

2.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 C )

A 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

B 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

C 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

D 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

3.某乡5000户约2万人,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

( B )

A 分层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简单抽样

4.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大?( D )

A 单纯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5.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类方法是( A )

A 观察法

B 临床试验法

C 病例询问法

D 干预试验法

6.现患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A )

A 患病率

B 发病率

C 死亡率

D 二代发病率

二、填空题:

1.描述性研究描述疾病分布的__时间__、__空间__、_人群分布__三大特征。

2.现况调查包括_普查___和__抽样调查___。

3.常用抽样调查的抽样方法有_单纯随机抽样__、_系统抽样__、_分层抽样__、__整群抽样__、_多阶段抽样__。

4.各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由大到小依次为_整群__、_单纯__、_分层__、_系统__。

三、论述题:

1.要掌握某一人群糖尿病的基本情况,请问应作什么调查?分析什么指标?

答:应作抽样调查,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如人口数、调查的财力物力以及对结果的要求决定采用何种抽样方法。应分析当地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患病率、人群分布状况等

2.现况研究的结果能否获得有关因果关系的结论,为什么?

答:能,因为现况研究是通过对特定时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关系的描述,可以根据获得的资料分析为研究的纵向深入提供线索和病因学假设。

第五章队列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不同点是( D )

A 研究对象分两组

B 有对照

C 属于前瞻性研究

D 有干预措施

2.队列研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易出现的偏倚( D )

A 回忆偏倚

B 混杂偏倚

C 选择偏倚

D 失访偏倚

3.队列研究的结果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可靠,其主要是因为(A)

A 时间顺序合理

B 时间顺序不合理

C 研究对象选择代表性好

D 研究对象选择不合理

4.当队列是一动态人群时,计算发病频率的指标是( D)

A 累计发病率(人口数量大且稳定)

B 发病率

C 续发率

D 发病密度

5.队列研究的样本组成( A )

A 病例组与对照组

B 实验组与非实验组

C 暴露与非暴露组

D 无病个体随机分组

6.下列叙述中,哪一条不是前瞻性调查的特点( D )

A 能直接估计因素与发病联系和相关程度,可计算发病率

B 暴露人年的计算繁重

C 结果可靠,多用于罕见病

D 前瞻性调查每次只能调查一个或一组因素

7.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 D)

A 在前瞻性调查中,暴露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

B 在回顾性调查中,病例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

C 在前瞻性调查中,被观察人数×被观察时间之积是人年数

D 人群特异危险度常用于卫生宣传工作

8.在检验某因素与某病的因果联系时,下列哪种观察方法最有效( C )

A 现患调查

B 生态学研究

C 前瞻性队列研究

D 抽样调查

9.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最明显的优点是( B )

A 用于探讨疾病的发病因素

B 疾病与病因的时间顺序关系明确,利于判断因果联系

C 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D 设立对照组

10.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 C )

A 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 发生偏倚的机会少

C 较直接地验证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 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11.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

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相对危险度为:( A )

A 1.89

B 22.6/10万

C 48.0

D 0.0048

12. 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

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归因危险度为(A )

A 22.6/10万

B 1.89

C 48.0

D 0.0048

13..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 B )

A 患该病的人

B 未患该病的人

C 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D 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14.相对危险度是( B )

A 暴露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发病率

B 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除以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

C 暴露组的死亡率加非暴露组的死亡率

D 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减去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

15.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 C )

A 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B 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

C 多用于少见病

D 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

二、填空题

1.队列研究的类型有_前瞻性\历史性\双向性队列研究__

三、论述题:

1.比较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各自的方法和特点。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以确诊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

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

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危险因素暴露史

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该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

计学关联

病例对照研究特点回顾性

由果到因研究

观察法

不能验证病因

队列研究方法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暴露组(E)与非暴露组(ē)

随访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结局(outcome)发生率的差异,以分析暴露因

素与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

研究特点:

观察法

设立对照

由因到果,符合时间顺序

确证暴露和结局因果关系

2.一项饮酒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要建立病因假设应用什么方法?验证病因应用什么方法?各方法的研究对象应如何选择?

建立病因假设应用病例对照研究,验证假设应用队列研究

前者的研究对象可以从食管癌患者中抽取,通过调查询问饮酒史等确定关联;而后者可从饮酒及非饮酒者人群中调查

3.研究石棉粉尘与肺癌之间的关系,选择接触石棉粉尘的职业人群及一般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随20~30年,这种研究设计属流行病学何种方法?随访结果可计算哪些频率指标?

前瞻性队列研究

累积发病率、发病密度、标化发病(死亡)比

4.一项接触二硫化碳与心肌梗塞关系的研究,暴露组发病率为7.29%,非暴露组为

2.04%,X2=9.5,P<0.01,RR=

3.6,可基本肯定二硫化碳与心肌梗塞间的因果关系吗?为什么?这是何种类型的研究?

可以,相对危险度(RR)为3.6,说明二硫化碳与心肌梗塞间的关联强度比较强。这是队列研究

四、计算题:???

1.日本长崎原子弹爆炸后进行的射线剂量与白血病关系的队列研究结果见下表,据此计算暴露组发生白血病的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

照射剂量(rads)暴露人数人年数白血病病例数< 5 62515 915000 27

< 5 20790 306500 61

(暴露组发病率)=61/(62515+20790)

AR(归因危险度)=暴露组发病率–非暴露组发病率

病例对照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D )

A 估计对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时,很少或没有偏倚

B 在选择出暴露因素后,可研究多种疾病的结局

C 有可能确立病的真实发病率

D 可用于研究少见病的病因

2.在一项有关某病50名病例和50名对照的研究中,关于某一可能的病因因素所发现

差异并无统计学显著性,由此可得出结论:( A )

A 该因素和疾病可能无联系

B 该差异临床上可能有显著性

C 该差异可能由抽样误差造成的

D 证明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可比性

3.与队列研究相比,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某病的可疑因素作用的主要缺点是:

( B )

A 花费昂贵,历时较长

B 在确定可疑因素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

C 在确定所研究疾病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

D 较难获得对照

4.研究者欲对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作研究,选择了100名患此病的婴儿,并同时在同一

所医院选择了100名未患此病的新生儿,然后查阅婴儿母亲的妇科和分娩记录以确定产前和分娩中的各种暴露因素,该研究属何种类型的研究?

( B )

A 现况调查

B 病例对照研究

C 队列研究

D 临床试验研究

5.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500个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人,而500个对照中有暴露史者

100人,有暴露史者的发病率为:( D)

A 80%

B 40%

C 20%

D 无法计算

6.一份有关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X2=12.36,P<0.05,OR=3.3,正确的结论是:( C)

A 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B 病例组肺癌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C 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

D 对照组肺癌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

7.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时,为了节约样本,提高效率,常用1:M配比,但M的取值一般:( C )

A <2

B <3

C <4

D <5

8.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对照的选择最好是:( B )

A 从医院的其他病人中选对照

B 从该地区未患该病的全人群中选对照

C 从不同人群中选择多组对照

D 从病人的亲属,同事中选对照

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对照的要求是:(C )

A 未患病的人

B 病例来源的人群中未患某病,其他特征与病例组相同

C 病例来源的人群中未患所研究的疾病,某些可能影响患病的因素与病例组具有可比性的人

D 未患某病,其他特征与病例组相同

1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是:( D )

A 病例组选择怀疑患某病的人,对照组应选择未患某病的人

B 病例组应是确定患某病的人,对照组为怀疑患某病的人

C 病例和对照均是患某病的人

D 病例应是确定患某病的人,对照应是不患某病的人

11.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 B )

A 信息偏倚

B 选择偏倚

C 观察偏倚

D 混杂偏倚

12.关于分析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C )

A 分析性研究属于流行病学实验

B 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包括数学模型和普查

C 分析性研究属观察法,主要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D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研究时间顺序一致

13.分析性研究中,暴露的确切含义是:(C )

A 指一个发病因素

B 指多个危险因素

C 指研究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特征或曾受到某种疑为与患病与

否可能有关的因子的影响

D 指接触了危险因素

14.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组最好选择:(C )

A 旧病例

B 可疑病例

C 新发病例

D 死亡病例

1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是指:( A )

A 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

B 在安排病例和对照时,使两者的研究因素相一致的方法

C 在安排病例和对照时,使两者的所有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

D 病例组的研究因素的数量与对照组完全一致

16.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的比例最常用:( A )

A 1:1

B 1:2

C 1:3

D 1:4

17.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主要目的是:(A )

A 提高统计效率,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

B 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相同的样本量

C 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一致的研究因素

D 便于选择对照组

18.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 B )

A 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

B 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的比

C 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

D 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

19.在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阶段,最常用的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是(D )

A 匹配

B 标准化

C 随机化原则

D 分层分析

20.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若从全部目标人群中选择病例,则下列哪项特点是错误

的?( D )

A 较难进行

B 要求该人群有完善的疾病登记

C 选择偏倚较小

D 其结论推及该人群的可信程度较低

21.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选择的条件哪条是错误的?( D )

A 对照应与病例来源于同一人群

B 对照应未患所研究的疾病

C 对照应在某些可能影响患病的因素方面与病例具有可比性的人

D 对照除未患所研究的病以外,其他一切特征都与病例相似

22.与前瞻性调查比较,回顾性调查缺点是:(A )

A 确定可疑因素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倚

B 确定疾病结果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倚

C 对获得对照有很大困难

D 对保证病例和对照可比性有很大困难

23.调查100例肝癌病人,100例肺癌病人,100例健康人,检查HbsAg分析乙型肝炎与肝癌的关系,这种调查是:(B)

A 感染率调查

B 病例对照研究

C 队列研究

D 历史前瞻性研究

24.与队列研究相比,病例对照研究更易发生的偏倚有:(A)

A 回忆偏倚

B 选择偏倚

C 失访偏倚

D 混杂偏倚

25.下列哪种研究,最适宜少见病的病因分析:( B)

A 现况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队列研究

D 实验性研究

二、填空题

1.分析性研究主要包括__队列研究__和___病例对照研究__。

2.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由_病例组__和__对照组__组成,通过分析两组人群中_暴露比例__的差别,来推断__暴露因素__作为疾病的病因可能性。

3.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依据_是否患病_分组,队列研究的研究对象依据__是否具有暴露因素_分组。

三、问答题:

1.以吸烟与肺癌的病因关系为例简要写出病例对照研究的分析步骤?

答:1、吸烟和肺癌的病因关系的假设。2、确定肺癌患者为病例组,匹配的非肺癌患者为对照组。3、通过询问、问卷等方式调查两组研究对象有无吸烟史。4.根据结果分析吸烟和肺癌的关系。

2.拟在人群中探索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系,应选择何种方法研究?研究对象如何选择?联系强度的衡量指标是什么?

答: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衡量指标为比值比(OR)。

3.选择200例糖尿病人,另选200例不患糖尿病的人,研究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这种设计属何种研究?能否获得暴露与疾病间的因果关系?

答:病例对照研究,不能

4.对100名肝癌病人和100名不患肝癌的人进行比较发现,肝癌病人中有较高比例的HBsAg携带率(P<0.05)能否就此证实HbsAg与肝癌的因果关系?

答:不能,因为病例对照研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四、计算题:

1.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得到如下资料:

病例对照合计

暴露18 9 27

合计28 29 57

计算OR值。

答:OR=ad/bc=4

2.在一项200名病例与2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160名病例与50名对照具有暴露史,其中病例和对照均有暴露史的对子为30对,据此计算OR值,并说明其意义。

对照

病例合计有暴露无暴露

有暴露 a b a+b

无暴露 c d c+d

合计a+c b+d a+b+c+d

答:OR=ad/bc=2.55,OR>1 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因暴露而增加。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1):研究者欲对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作研究,选择了100名患此病的婴儿,并同时在同一所医院选择了100名未患此病的新生儿,然后查阅婴儿母亲的妇科和分娩记录以确定产前和分娩中的各种暴露因素。

案例(2)为验证乙肝病毒感染为肝癌发生的病因,将研究对象分为HBsAg阳性者组和HBsAg 阴性者组,随访观察,记录两组肝癌的发生情况。

问:上述两个案例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研究?这两种研究类型各有哪些优缺点?

筛检与诊断试验

一、单项选择题

1.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 B )

A 串联使用

B 并联使用

C 先串联后并联 D.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E.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高

2.反映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 E )

A 灵敏度

B 特异度

C 约登指数

D 阳性似然比

E 符合率

3.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 A )

A 被试验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

B 是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

C 是观察者对测量结果判断的一致程度

D 是试验结果表明有无疾病的概率

E 指病例被试验判为阳性的百分比

4.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

A 灵敏度也称真阳性率

B 灵敏度也称真阴性率

C 灵敏度也称假阳性率

D 灵敏度也称假阴性率

E 灵敏度也称符合率

5.下列哪项不是评价诊断试验的指标( B )

A 符合率

B 相对危险度

C 预测值

D 似然比

E Kappa值

6.评价某诊断试验诊断某病的价值时,研究对象必须为( B )

A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和一组被金标准排除该病的健康人

B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和一组被金标准排除该病而且未患能影响试验结果的疾病的人

C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和一组被金标准排除该病的其他疾病患者

D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

E 到医院就诊的患者

7.关于筛检的应用正确的是 A

A.在表面健康人群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

B.某幼儿园的一次食物中毒的调查

C.对个别发生的肺结核病人进行调查

D.调查某学校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该校的全部学生

E.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肝癌

8.关于筛检一般不要求具备的特点是 D

A.灵敏度高B.简便、快速

C.经济D.准确、权威E.安全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特异度也称真阴性率

B.特异度也称假阴性率

C.特异度也称真阳性率

D.特异度也称假阳性率

E.特异度与灵敏度之和等于符合率

10.眼内压的升高是临床诊断青光眼的指征之一,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在2.9~5.6kPa范围,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在 1.9~3.5kPa范围内,若将诊断标准由眼内压>2.9kPa升高到>3.5kPa,则下述正确的是 B

A.灵敏度升高

B.特异度升高

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

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下降

E.不确定,因为不知道患病率情况

11.对漏诊后果严重的疾病,要求筛检试验A

A.灵敏度高

B.灵敏度低

C.特异度高

D.特异度低

E.符合率高

12.关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的论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C

A.ROC曲线可表示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

B.ROC曲线常被用来直观地确定诊断试验的最佳截断值

C.ROC曲线是以灵敏度为纵坐标,特异度为横坐标

D.用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处,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好,误诊率和漏诊率均较低E.对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诊断方法进行比较时,若将各试验的ROC曲线绘制到同一坐标图中,则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的试验其真实性最佳

二、填空题

1.二级预防中的“三早”指的是_早发现___、__早诊断___和__早治疗___。

2.一项筛检试验应具备的五个特征是_简单性___、___廉价性__、___快速性__、___安全性__、___可接受性__。

3.按筛检对象的范围可将筛检分为:__整群筛检_和__选择性筛检__。

4.按筛检项目的多少可分为:__单项筛检__和___多项筛检__。

5.筛检中的联合试验包括__串联试验_和_并联试验__。

三、问答题:

1诊断试验的联合应用有几种方法?如何进行?不同的方法对试验的真实性和预测值有何影响?

答:串联,并联,前者增加灵敏度减少漏诊率,降低特异度,增加误诊率

2在一项糖尿病的筛检试验中,获得资料如下表,试对该试验的真实性做出评价。

糖尿病的筛检试验

试验糖尿病人非糖尿病人合计

阳性 65 263 328

阴性 5 247 252

合计 70 510 580

答:特异度=65/70 灵敏度=247 /510 误诊率=262/510 漏诊率=5/70

3 以尿糖与餐后血糖试验筛检糖尿病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请计算两者串联应用与并联应用时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联合试验筛检糖尿病的结果

试验结果

糖尿病病人非糖尿病病人

尿糖血糖

- - + -

- + + +

35 7599

14 10 33 11 117 21

合计 199 7641

串联:灵敏度=117/199 特异度=7620/7641

并联:灵敏度=164/199 特异度=7599/7641

传染病流行病学

一、单项选择题:

1.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意义的大小,主要取决于(D)

A 所携带病原体的型别、毒力

B 排出病原体数量的多少

C 排出病原体数量的多少

D 病原携带者的职业、个人习惯及社会活动范围

2.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的传染病是(C)

A 艾滋病

B 麻疹

C 狂犬病

D 白喉

3.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B )

A 恢复期

B 临床症状期

C 恢复期

D 亚临床期

4.传染源是指(D)

A 体内有病原体的人

B 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C 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

D 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5.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C)

A 病原体能通过动物传播到人的疾病

B 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

C 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里产生动物中生存繁殖,并在一定条件下传给人和家畜。

D 在自然界中自生自灭的疾病

6.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B )

A 空气传播

B 母婴传播

C 食物传播

D 疫水传播

二、填空题:

1.传染过程的感染谱可概括为__以显性感染为主__、__以隐性感染为主___、__大部分感染者已死亡为结局__。

2.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是__传染源____、__传播途径___、__易感人群__。

三、问答题:

1.何为潜伏期?潜伏期有何流行病学意义?

答:指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意义如下:1.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以追踪传染源,确定传播途径。2.确定感染者的留验,检验或医学观察时间,3.确定接触者免疫接种时间,4.评价预防措施效果,5.潜伏期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临床流行病学整理

一、临床流行病学概述 1、现代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动态分布及影响因素,藉以探索病因和流行规律,拟定并评价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对策和措施的科学。 2、选择性偏倚:同一种病,有的医生观察的重病人多,而有的医生观察的轻病人多,所得的结论必然存在矛盾。 测量偏倚:对同一种病,有的医生观察得仔细,测量得精密;而有的医生观察粗糙、测量误差大,则所得的诊断和疗效结果也必然不同。 3、临床流行病学定义:以医院病例为基础,以人群中的病例为对象; 运用临床与流行病学结合的方法;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及其防治规律,研究临床科研的设计、测量和评价的临床基础科学。 4、研究内容:1、诊断试验评价;2、治疗评价试验;3、病因学研究;4、预后研究; 5、临床决策分析 5、现况研究: 设计:横断面调查;三间(地区、时间、人群)分布 指标:患病率、比值比OR 科学性:提出病因假说、检出高危人群 问题:1)研究对象的代表性问题(抽样、选择偏性) 2)不能分析因果时序关系 a.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某一定人群中新发生某病的频率。 发病率=某年内新发生某病例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 患病率(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的病例数(新、旧病例,但不含死亡、痊愈者)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某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例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 注:横断面现况调查:患病率;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病率。 b.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的最常用指标。 死亡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 病死率:指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病死率=某一定期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期内患有该病的例数 6、队列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根据某暴露因素的有无将选定的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访观察两组疾病及预后结局,以验证暴露因素与研究疾病之间有无因果联系的观察分析方法。 == a.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暴露人群组某病发病或死亡率 非暴露人群组某病发病或死亡率 RR>1 存在正的关联RR<1 存在负的关联RR=1 无关联 b.特异危险度或归因危险度(attributable risk ,AR) 是指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I1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I0之差。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AR = I1 - I0 = I0(RR-1) 7、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一组能代表所研究疾病特征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一组未患该病但与病例组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调查两组对象过去有无暴露于某种(些)可疑病因的历史及其暴露的程度;通过分析比较两组对象的暴露史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藉以推断暴露因素作为病因的可能性。 a.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配比:1、组间配比:两组例数可不等,但有关配比因素在两组间的频数

高等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精选集合.doc

最新高等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精选集合 第八章 多元函数及其微分法 最大者泄义域,并在平面上画出泄义域的图形。 A - 77 Z[ = J4x_),的定义域是y 2 < 4x z 2二丿 的定义域是 从而z = :)-的定义域是Z]=』4x-护 与z? = / 1 定义域 的公共部分,即 V4x >y>0 x 2 > y>0 例 2 设 z 二 x+y + /(x 一 y),当 y = 0吋 z = ,求 z. 解:代入y = 0时Z = F,得〒=兀+ /(兀),即/(兀)=亍一匕 所以 z = (x- y)2 +2y. 2 2 例3求lim —— >4o J ,+)" +1 _ [ lim(Jx 2 + y 2 +1 +1) = 2 XT O V 尸0 例1求函数z 解:此函数可以看成两个函数Z 严』4x-y2与Z2 =的乘积。 兀-">0,即兀2 >y >0o y>0 lim (* + )(J 兀2 + y2 + ] 4- 1) 解: XT O 原式=厂0 (J 对 + )厂 +1 -1)( J 兀~ + + ] + 1)

法2化为一元函数的极限计算。令衣+八]=(,则当 x —0, y —?0 吋,t ―> 1 o 『2 _1 原式=lim --------- = lim(r +1) = 2。 t —I / — ] i ―I 例 4 求 lim r 兀+厂 ,T() 丿 解:法1用夹逼准则。因为2 | xy \< x 2 2 + y 2,所以 2 9 0<

而lim凶=0,从而lim| |=0 XT O 2 XT O厂 + \厂 〉?T O 〉?T O兀十〉 于是lim「1=0 牙-叮兀.+ y 尸0 丿 法2利用无穷小与有界函数的乘积 是无穷小的性质。 因为2|xy|< x2 + y2所以—^― Q +y =lim( AT O 〉?T O 尢y ?x) = 0 例5研究lim^- :护+y 解:取路径y二二一x + kxSke R± ,则lim 小 = [由k是任意非零 F *+y k yTO 丿 的常数,表明原极限不存在。a, 又limx = 0 XT O 〉T() 所以

医学论文中流行病学论文的分类

医学论文中流行病学论文的分类 摘要:流行病学论文作为预防医学论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提供预防疾病与保健对策及具体措施的科学。它不仅对传染病的预防发挥巨大作用,而且还对病因不明疾病发病机制的探讨具有独特作用。它作为应用科学已广泛用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疾病拉制与康复保健等各个领域。 关键词:流行病学论文医学论文 一、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类论文 该类医学论文是从人群观察人手,通过系统周密地流行病学调查,将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全面约分析,找出某一疾病的流行规律,探讨其病因,提出预防和控制的对策及其具体措施而写成的书面报告,这是流行病学论文的常见类型。 1.写作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是流行病学论文的常用形式,其特征是现场调查和科学分析;要进行科学的分析既要有分析的材料(方法),在报击中所提供的“材料与方法”足反映论文科学依据的制高点,此为写作的基本特点。否则会使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受到影响,使论文的质量降低或被否定。因此,该类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在报击中对确定的目标(调查对象的选择、特征及标准);调查计划(调查对象的确认方法,调查步骤及所用材料的种类、标准、要求规格等);调查设计(调查方法采用现场、还是回顾或前瞻性调查,调查项目是宿主因素、还是环境变量或病因判断、指标的标准等);样本大小的确定;一般构思(包括调查人员的培训、执行的标准、统计学处理、补救的措施等)等内容务求得到充分丽准确的表达。 2.写作的基本结构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一般由前言、主体、结论或讨论、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 二、流行病学实验类论文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是按随机原则,将实验人群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人为的给予某种因素、措施或新药;另一组为对照组,不给该因素、措施或仅给安慰剂。然后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并比较两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因此,该类研究具有假设正确而结论可靠的特点。根据研究目的或意图不同可分为:①预防性实验:适用于评价预防接种,药物预防以及有关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价依据是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②临床实验:用于观察某新药或新疗法的疗效,评价的指标为治愈率、病死率或复发串等。③干预实验:研究病因不明疾病或非传染病的病因,探索发病机制等。撰写该类论文的方法类同于调查报告,但在内容的表述上要侧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现场的确定 实验现场是否符合要求,例如人口稳定并有足够的数量,实验人口统计与总体样本的一致性,具有较高而稳定的发病率等。 2.样本大小的确定 取决于促息串、措施有效率,实验的精确度、把握度,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程度、分组情况、均衡性的体现等。

最新自考高等数学(工本)00023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高等数学(工本) 试卷 (课程代码 00023) 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已知向量a={-1,3,2),b={-3,0,1),则a×b= A. {3,5,9} B. {-3,5,9) C.(3,-5,9) D. {-3,-5,-9) 2.已知函数,则全微分dz= 4. 微分方程是 A.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B.齐次微分方程 C.一阶线性齐次微分方程 D. 一阶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 5. 无穷级数的敛散性为 A.条件收敛 B. 绝对收敛 C.发散 D. 敛散性无法确定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6.已知点,则向量的模= _______. 7·已知函数=_______. 8.设积分区域,且二重积分,则常数a= _______.9.微分方程的特解y*=_______. 10. 已知无穷级数=_______. 三、计算题 (本大题共l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1.求过点A(2,10,4),并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 12.求曲线的点处的法平面方程·13.已知方程x2+y2-z2+2z=5确定函数z=z(x,y),求. 14.求函数的梯度 15.计算二重积分,其中D是由y2=x和y=x2所围成的区域. 16. 计算三重积分,其中积分区域. 17. 计算对弧长的曲线积分,其中C是从点A(3,0)到点B(3,1)的 直线段· 18.计算对坐标的曲线积分,其中N抛物线y=x2上从点A(一1,1)到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学复习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二、脾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概述 1. 流行病学方法分类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总体分为观察法:包括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法,也称实验流行病学;数理法,也称理论流行病学。 2.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1)查阅有关文献提出研究目的。 (2)根据研究Et 的确定研究内容。 (3)结合具体条件选择研究方法。 (4)按照研究方法确定研究对象(要区别目标人群、源人群、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 (5)根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6)控制研究过程,保证研究质量。 (7)理顺分析思路得出正确结论。 (二)描述流行病学 1. 描述流行病学概念 描述流行病学(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又称描述性研究。它是将专门调查或常规记录所获得的资料,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特征分组,以展示该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特点的一种观察性研究。专门调查有:现况研究、生态学研究、个案调查以及暴发调查;常规记录有:死亡报告、出生登记、出生缺陷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疾病监测等。描述流行病学可以;①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②掌握疾病和病因的分布状况,为疾病防制工作提供依据;③用来评价防制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2. 现况研究 又称横断面研究或患病率研究,是描述性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资料,并对资料的分布状况、疾病与因素的关系加以描述。所获得的描述性资料室在某一时点或一个短暂时间内收集到的,客观地反映了某时点人群健康、疾病的分布及其相关因素,因此现况调查的数据是一个人群的现状,是时间断面的数据。现况调查的因素与结果是同时存在的,因此不能进行因果关系的推论。对于慢性病,尤其是病程长的疾病最适合做现况调查。根据研究目的,现况研究可以采用普查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 (1)普查(census ):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普查分为以了解人群中某病的患病率、健康状况等为目的的普查和以早期发现患者为目的的筛检。 (2)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 1)抽样调查概念:按一定的比例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样本)进行调查, 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称为抽样调查。样本代表性是抽样调查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而随机抽样和样本含量适当是保证样本代表性的两个基本原则。 2)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等。 3)样本含量的估计:抽样研究中,样本所包含的研究对象的数量称为样本含量。样本含量适当是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样本含量适当是指将样本的随机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时所需的最小样本含量。样本含量计算方法包括分类变量资料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和数值变量资料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具体请参阅有关教材)。 (三)分析流行病学 1. 分析流行病学概念与分类分析流行病学(analytical epidemiology )也称分析性研究(analytical study ),它是进一步在有选择的人群中观察可疑病因与疾病和健康状况之间关联的一种

流行病与统计学论文

流行病与统计学 文思杰(07011305) (数学系统计学专业 南京 211189) 摘 要: 流行病与统计学,可以概括为:以群体生态思维的方式,主要运用统计定量工具,从比较卫生(健康)事件在不同群体中差异入手,探索公共卫生可干预性因素,达到为公共卫生决策服务的目的。它是集 “思维”、 “工具”、和 “服务” 三位一体的方法学,既是 “科学” 又是 “艺术”。 关键词: 群体;决策;思维;工具;服务 Epidemiology and Health Statistics Author (Statistics i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 Nan Jing 211189) Abstract: We can say Epidemiology and Health Statistics mainly uses statistical ways, starting fro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and search for the intervening factors of public health in order to serve the Public Health ’s order. It ’s a kind of science and art that combines thought, tools and service. key words: Group; decision; thought; tools; service 流行病与统计学的定义是:用收集、整理、和分析观察数据资料的方法, 从群体和环境的宏观角度来研究有关健康问题, 为公共卫生的实际需要服务。其现实意义巨大。 1 流行病与统计学发展选提 1662年英国学者John Graunt (1620-1674)发表了著名的文章 “基于死亡资料的观察”(Natural and Political Observations on the Bills of Mortality),这是第一次用数据资料来研究生命问题,常被称为生命统计的奠基人,若单从方法学来回顾这段历史,也可以看作是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方法的共同起 文思杰 1993.3.11 女 重庆 数学系统计学专业 219wsj@https://www.wendangku.net/doc/9014755294.html, 点。 他在处理大量数据的分析中, 阐明了四个重要的现象。 1. 他记录下了在个体中好像是偶发事件, 而在群体上却呈现有规律变化的生命现象。 2. 他第一个指出人类在孩子出生时男性多于女性。 3. 他描述了人类幼年时期,有着相对较高的死亡率。 4. 他发现当时伦敦城市死亡率高于乡村地区。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一、总论 1、感染过程出现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重要传染源)、潜伏性感染。(即五种表现) 隐性感染---又称为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的感染,其表现约超过显性感染的10倍以上。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毒力---包括毒素和毒力因子。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外毒素内毒素 代表菌群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作用机制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即三个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而又有传染源和传染途径时,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即四个特点) 5、再燃与复发 再燃---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6、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包括:鼠疫和霍乱。要求城镇发现后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少过6小时。 小结:传染病过程包括三个条件、四个特点、五种表现 二、病毒性肝炎 1、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 A.HbsAg(表面抗原)和抗HBs: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原,该抗原只有免疫性,无传染性。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其抗原转阴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B、HBcAg(核心抗原)和抗HBc:核心抗原因存在于Dane颗粒中,在肝脏,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出现较晚于HBcAg,其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抗HBcIgM较早出现,其阳性提示急性期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出现较迟,可保

高数典型例题解析

第一章函数及其图形 例1:(). A. {x | x>3} B. {x | x<-2} C. {x |-2< x ≤1} D. {x | x≤1} 注意,单选题的解答,有其技巧和方法,可参考本课件“应试指南”中的文章《高等数学(一)单项选择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这里为说明解题相关的知识点,都采用直接法。 例2:函数的定义域为(). 解:由于对数函数lnx的定义域为x>0,同时由分母不能为零知lnx≠0,即x≠1。由根式内要非负可知即要有x>0、x≠1与同时成立,从而其定义域为,即应选C。 例3: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相同函数的是() 解:A中的两个函数是不同的,因为两函数的对应关系不同,当|x|>1时,两函数取得不同的值。 B中的函数是相同的。因为对一切实数x都成立,故应选B。 C中的两个函数是不同的。因为的定义域为x≠-1,而y=x的定义域为(-∞,+∞)。 D中的两个函数也是不同的,因为它们的定义域依次为(-∞,0)∪(0,+∞)和(0,+∞)。例4:设

解:在令t=cosx-1,得 又因为-1≤cosx≤1,所以有-2≤cosx-1≤0,即-2≤t≤0,从而有 。 5: 例 f(2)没有定义。 注意,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要把自变量代到相应区间的表达式中。 例6:函数是()。 A.偶函数 B.有界函数 C.单调函数 D .周期函数 解:由于,可知函数为一个奇函数而不是偶函数,即(A)不正确。 由函数在x=0,1,2点处的值分别为0,1,4/5,可知函数也不是单调函数;该函数显然也不是一个周期函数,因此,只能考虑该函数为有界函数。 事实上,对任意的x,由,可得,从而有。可见,对于任意的x,有 。 因此,所给函数是有界的,即应选择B。 例7:若函数f(x)满足f(x+y)=f(x)+f(y),则f(x)是()。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D.奇偶性不确定

流行病开题报告及论文

(一)题目 大学生艾滋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 (二)立项依据 1.本项目必要性和重要性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一种称为“人体T细胞白血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终生传染,它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开始时,别人感到疲倦,身体不适,间歇性发烧,淋巴腺体肿大,体重下降。随着病毒的恶化发展,导致各种不治之症,如淋巴瘤、鳞状细胞癌等,最终只要死亡。目前,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条件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加剧。青少年学生性观念已经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吸毒人群在不断地增加,且静脉吸毒比例逐渐增高。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预防艾滋病的的教育做保障,很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侵袭,甚至成为艾滋病的受害者。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2.提出本项目解决的目标 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其传播方式明确。人们只要洁身自好、纠正不良行为,完全可以预防。而良好的卫生观念和行为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培养。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适宜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青少年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抓好大、中、小学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战略性措施。 3.阐述本项目对社会或经济意义 艾滋病的传播没有国界,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努力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不仅使青少年能及时了解与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抵抗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同学们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青少年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是全社会预防艾滋病的主力军。青少年参与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意义深远,不仅是为了青少年自己的生存和健康,而且是为了全社会、全人类的发展。青少年有责任成为抵抗艾滋病在二十一世纪猖獗流行的最有生气的社会力量。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艾滋病流行现状不容乐观,疫情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总体上升趋势减缓。艾滋病人群分布差异较大,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方式,同性之间传播速度明显,流行模式多样化。为了更好地了解特殊人群青少年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我们组织了此次调查活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主力军,所以保护好青少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课题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国内:多内对艾滋病的研究已经很广泛,涉及到不同性别不同分布的人群,有流动人群,社区定居人群,校内学生,校外打工未成年人等。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分布特点,也需要不同的宣传方式和不同的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学生中针对大学生研究的课题比较多,但是针对小学生和中学生研究的课题不是很多。 国外:国外关于艾滋病的报道较多,研究对象覆盖儿童、青少年、成人、中老年等,另外,还有关于特殊疾病患者或特殊职业人群的艾滋病调查与研究。调查方法也多种多样。由于国外尤其是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国家,艾滋病流行很广泛,而且由于缺乏资金与药物,对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应用前景: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非常重要,可以起到预防为主的作用。通过此次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已经对艾滋病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本文以此为课题进行深入的讨论研究,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三、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

高数一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 高等数学(一) 》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 若23lim 53 x x x k x →-+=-,则k =( ) A. 3- B.4- C.5- D.6- 2. 若21lim 21 x x k x →-=-,则k =( ) A. 1 B.2 C.3 D.4 3. 曲线3sin 1x y e x =-+在点(0,2)处的切线方程为( ) A.22y x =+ B.22y x =-+ C.23y x =+ D.23y x =-+ 4. 曲线3sin 1x y e x =-+在点(0,2)处的法线方程为( ) A.122y x =+ B.122y x =-+ C.132y x =+ D.1 32 y x =-+ 5. 211 lim sin x x x →-=( ) A.0 B.3 C.4 D.5 6.设函数0()(1)(2)x f x t t dt =+-?,则(3)f '=( ) A 1 B 2 C 3 D 4 7. 求函数43242y x x =-+的拐点有( )个。 A 1 B 2 C 4 D 0

8. 当x →∞时,下列函数中有极限的是( )。 A. sin x B. 1x e C. 21 1x x +- D. arctan x 9.已知'(3)=2f ,0(3)(3) lim 2h f h f h →--=( ) 。 A. 32 B. 3 2 - C. 1 D. -1 10. 设42()=35f x x x -+,则(0)f 为()f x 在区间[2,2]-上的( )。 A. 极小值 B. 极大值 C. 最小值 D. 最大值 11. 设函数()f x 在[1,2]上可导,且'()0,(1)0,(2)0,f x f f <><则()f x 在(1,2)内( ) A.至少有两个零点 B. 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C. 没有零点 D. 零点个数不能确定 12. [()'()]f x xf x dx +=? ( ). A.()f x C + B. '()f x C + C. ()xf x C + D. 2()f x C + 13. 已知2 2 (ln )y f x =,则y '=( C ) 2222(ln )(ln )f x f x x '. 24(ln )f x x ' C. 224(ln )(ln )f x f x x ' D. 22 2(ln )() f x f x x ' 14. ()d f x ? =( B) A.'()f x C + B.()f x C.()f x ' D.()f x C + 15. 2ln x dx x =?( D ) A.2ln x x C + B. ln x C x + C.2ln x C + D.()2ln x C +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1、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得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与评价预防、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2、流行病定义得内涵: ①、研究对象:人群 ②、研究内容:疾病(包括伤害)与健康状态 ③、重点: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④、目得:为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得决策依据。 3、根据就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得条件,或者说就是否有人为得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与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4、流行病学研究得重要观点:

①群体得观点;②比较得观点;③概率论得观点;④社会医学得观点;⑤多病因论得观点。 第二章 疾病得分布 率与比得概念:率表示发生得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得一个参数。 比就是一个值。 构成比就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得结论。 k ?= 数 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率 %100?= 量(个体数之和) 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 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构成比 发病指标 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得频率。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生某病的新病例数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发病率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得发病率。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 罹患率 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得比例。 k ?= 同期观察人口数 病新旧病例数 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患病率 影响患病率升高与降低得因素: ?? ?期间患病率 时点患病率按观察时间

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及调查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蓓 第一部分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诠释 流行病学就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研究对象:人群 研究内容:疾病、伤害、健康 研究任务及工作深度: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研究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二、流行病学研究的特征 1、群体特征; 2、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3、对比的特征; 4、概率统计的特征; 5、社会医学的特征; 6、预防为主的特征 三、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1、发病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 2、死亡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 3、疾病负担指标:患病率、感染率、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 四、疾病流行强度术语 1、散发; 2、爆发; 3、流行与大流行 五、流行病学中联系强度的概念及意义 1、相对危险度(RR值); 2、归因危险度(AR); 3、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4、比值比(OR值); 5、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6、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7、标准化死亡比(SMR) 第二部分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就是一种独特的宏观方法,就是揉与了社会学与统计学的一种医学调查分析方法。它以医学知识为依据,利用观察与询问等手段来调查人群的疾病与健康状况,做出频率及分布的归纳、综合与分析,对结果给以恰当的解释,最后得出结论。就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特点表现为:(1)从人群的各种分布现象入手,将分布作为研究一切健康问题的起点;(2)具有相当的社会学调查与分析的成分;(3)贯穿着卫生统计学的思路、观点与手段(包括大数量的观点、概率的观点、对比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判断);(4)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医学生物学上的合理性与统计学上的可能解释性对流行病学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类型见表1与表2。表1中就是按设计类型划分的、常用的各种流行病学方法,它们就是流行病学方法的主要部分与核心。表2就是按实际工作性质与任务划分流行病学方法的类别,并非方法学的分类,只就是表明在实际工作中的几种调研任务,这样划分便于了解与认识流行病学方法的全貌。这两方面的调研方法之间有密切联系与相互交织之处。例如,一次质量好的爆发调查中除横断面研究外,往往还可包含小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等。 表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分类) (4)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5)验证性病例对照研究 分析性研究(6)同时性队列研究 历史性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8)干预实验 理论性研究(9)流行病学模型研究表2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工作性质分类) 病例(病家)调查 传染病 爆发调查 非传染病 现况调查 专题流行病学调查 动态观察 三、常用传统研究方法的特征与应用 (一)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就是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或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真实地定量地展现出来。 描述性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描述性研究收集的往往就是比较原始的或比较初级的资料,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只能提供病因线索与可贵的研究方向;(2)描述性研究往往不需要设立对照组,仅对人群疾病或健康状态进行客观的反映,一般不涉及暴露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概述 1、流行病学方法分类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总体分为观察法:包括描述流行病学与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法,也称实验流行病学;数理法,也称理论流行病学。 2、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1)查阅有关文献提出研究目的。 (2)根据研究Et的确定研究内容。 (3)结合具体条件选择研究方法。 (4)按照研究方法确定研究对象(要区别目标人群、源人群、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 (5)根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6)控制研究过程,保证研究质量。 (7)理顺分析思路得出正确结论。 (二)描述流行病学 1、描述流行病学概念 描述流行病学(descriptive epidemiology)又称描述性研究。它就是将专门调查或常规记录所获得的资料,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与不同人群特征分组,以展示该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特点的一种观察性研究。专门调查有:现况研究、生态学研究、个案调查以及暴发调查;常规记录有:死亡报告、出生登记、出生缺陷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疾病监测等。描述流行病学可以;①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②掌握疾病与病因的分布状况,为疾病防制工作提供依据;③用来评价防制策略与措施的效果。 2、现况研究 又称横断面研究或患病率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就是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资料,并对资料的分布状况、疾病与因素的关系加以描述。所获得的描述性资料室在某一时点或一个短暂时间内收集到的,客观地反映了某时点人群健康、疾病的分布及其相关因素,因此现况调查的数据就是一个人群的现状,就是时间断面的数据。现况调查的因素与结果就是同时存在的,因此不能进行因果关系的推论。对于慢性病,尤其就是病程长的疾病最适合做现况调查。根据研究目的,现况研究可以采用普查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 (1)普查(census):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普查分为以了解人群中某病的患病率、健康状况等为目的的普查与以早期发现患者为目的的筛检。 (2)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1)抽样调查概念:按一定的比例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称为抽样调查。样本代表性就是抽样调查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而随机抽样与样本含量适当就是保证样本代表性的两个基本原则。 2)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等。 3)样本含量的估计:抽样研究中,样本所包含的研究对象的数量称为样本含量。样本含量适当就是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样本含量适当就是指将样本的随机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时所需的最小样本含量。样本含量计算方法包括分类变量资料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与数值变量资料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具体请参阅有关教材)。 (三)分析流行病学 1、分析流行病学概念与分类分析流行病学(analytical epidemiology)也称分析性研究(analytical study),它就是进一步在有选择的人群中观察可疑病因与疾病与健康状况之

流行病学论文[精品文档]

流行病学疾病控制中的作用 摘要: ●流行病学的定义、特点、原理、方法; ●传统流行病学在第一次卫生革命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现代流行病学在当今医学模式转变,我国面对一、二次 卫生革命的双重任务的形势下,对疾病控制具有显著重 要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这门学科与社会经济、卫生保健发展情况相适应,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门学科综合运用观察性研究,(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实验流行病学)理论性研究(理论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方法,去完成这门学科在疾病控制,健康促进中揭示现象,找出原由,提供干预措施的任务。 这门学科在疾病控制中的作用,可以分几方面: 一、疾病预防:无病时预防使其不发生,发生后使其得到控制或减 少,直至消除。 二、疾病的监测:长期地、连续地在一个地区范围内,一定时间周 期内,一定人群内(三间分布)收集并分析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以判断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并评价预防对策的效果或决定是否修改已制定的预防对策。 三、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为了彻底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发掘病因及疾病的危险因素。有时,真正的病因尚未完全被阐明,而诸多危险因素已被发掘出来,据之以防制疾病,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流行病学工作并不拘泥于非找到病因不可,如找到一些关键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控制方法,也能在

很大程度上解决防病的问题。如经多方研究显示,吸烟与肺癌的发生有明确的相关性,号召人们不吸烟对减少肺癌的发生就有明显作用。 四、疾病的自然史:疾病在人的个体中有一个自然发展过程,如亚 临床期,症状早期,症状明显期,症状缓解期,恢复期。在传染病有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极期,恢复期。这是个体的疾病自然史。疾病在人群中也有其自然发生的规律,叫人群的疾病自然史。自然史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意义。如我们了解到乙型肝炎有很大可能通过孕妇垂直传播给新生儿,就可以用注射疫苗来早期预防。 五、疾病预防的效果评价:在评价人群有关疾病,健康诸问题时, 个体测量是办法之一,实验室检验也是办法之一,但归根结底要看人群中的效果,看是否降低了人群发病率,是否提高了治愈率和增加了健康率等等。只有人群中的结果才能最终说明人群中的问题,显然,只有流行病学才能承担此任务。 以上列举了五项流行病学的用途,由上述可见流行病学用途之广泛,既涉及疾病又涉及健康;既解决现实问题又深入研究;既考查局部的措施效果,又评价全局的卫生工作,可谓广泛地触及到了公共卫生及保健工作的各个方面。 流行病学有其鲜明的学科特点: 1.群体性:关心的是人群中的大多数,不仅仅注重个体的发病情况; 2.研究疾病的三间分布(人群、时间和地区),以疾病的分布为

高等数学A(3)B卷中典型试题的解答与分析

高等数学A (3)B 卷中典型试题的解答与分析 高等数学A (3)的教学内容是四川大学数学系编著的《高等数学》第二册中的2章(幂级数和傅里叶级数、广义积分和含参变量积分),第三册线性代数的全部内容共7章(行列式,矩阵代数,线性方程组、线性空间、线性变换、欧几里得空间、n 元实二次型)。本次期末试题的覆盖面较广,现将几个较典型的试题给予解答与分析。 1.已知二次型32312123222132166255),,(x x x x x x cx x x x x x f -+-++=的秩为2, 求参数.c 解一: 设二次型的矩阵为A , ??? ? ? ??----=c A 33351315 二次型的秩即为二次型相应矩阵的秩. ??? ? ? ??----→????? ??----→????? ??----=c c c c A 2600912035191201224035 133351315 由已知A 的秩为2, 所以.3,026==-c c 解二:由于A 的秩为2, 由矩阵秩的定义有0||=A . 由05 11 53135335313 =--+--+--=c A , 解得3=c ,且易验证3=c 时, 矩阵对应的行列式A 有二阶子式不为零,因此A 的秩为2,故所求二次型的秩为2. 分析:本题考核二次型秩的概念.解一利用二次型秩的定义求解。即利用二次型相应矩阵的秩称为二次型的秩,将原问题转化为求相应矩阵的秩,利用初等变换求得c .解二利用矩阵秩的定义直接求得c . 在本题的求解中,典型的错误有: 1)矩阵初等变换的符号“→”与运算符号“=”混淆,由此看出对初等变换的理解还不够.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1、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即三个条件)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即四个特点) 一、病毒性肝炎 1、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 A.HbsAg(表面抗原)和抗HBs: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原,该抗原只有免疫性,无传染性。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其抗原转阴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B、HBcAg(核心抗原)和抗HBc:核心抗原因存在于Dane颗粒中,在肝脏,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出现较晚于HBcAg,其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抗HBcIgM较早出现,其阳性提示急性期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出现较迟,可保持多年甚至终身。 C、HBeAg和抗Hbe:HbeAg出现较晚,在病变极期后消失,一般仅见于HbeAg阳性血清,若持续存在预示趋向慢性。抗Hbe出现而HbeAg消失,称为血清转换。抗Hbe阳转后,病毒复制多处于静止期,传染性降低。 2、HBV DNA:存在于Dane颗粒中,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最直接、最灵敏标志。 3、肝炎流行病学特点 甲戊型:传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播 乙丙丁型:体液或血液传播,如母婴传播、输血、密切接触及性传播等。 4、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各型病毒均可引起。 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 黄疸前期:本期持续5-7天,甲戊型起病急,多伴发热,其他型多起病缓慢。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疼痛,肝功能主要为ALT升高。 黄疸期:本期为2-6周,自觉症状好转,尿黄加深,皮肤和巩膜出现黄疸,1-3周达峰,肝脏大而质偏软,脾脏轻微肿大,部分患者有一过性粪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徐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功检查为ALT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恢复期:本期持续1-2月,症状渐消,黄疸消退、肝脏脾脏回缩,肝功能正常。 总病程2-4月,一般不超过6个月 5、慢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有慢性肝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改变者。可分为轻重中三度。 重度慢性肝炎:有岷县或持续的感言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6、重型肝炎(肝衰竭)临床表现及诊断 1)肝衰竭表现:极度乏力、严重的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 2)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总胆红素≥17.1μmol/L或大于正常值10倍。 3) 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出现胆酶分离,血氨升高 4)腹水 5)出现肝肾综合征,可见扑翼样震颤及病理反射。 6)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 ADD:胆酶分离即在重型肝炎患者出现的ALT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升高的现象。 7、窗口期:即病毒感染肝炎病毒后,机体尚未产生免疫抗体的时期,此期抗病毒抗体检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