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原哲学基本原理(考研复习备用)

马原哲学基本原理(考研复习备用)

马原哲学基本原理(考研复习备用)
马原哲学基本原理(考研复习备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考研复习用)

1、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原理

(1)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3)脱离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脱离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总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在相对静止的事物中包含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只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一面而忽视绝对运动,会陷入形而上学。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止,会陷入相对主义和贵辩论的泥潭。

相对静止是是衡量运动的尺度,是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3、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①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②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割裂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关系,把时间空间看成是感觉的产物,必然陷入唯心主义。把时间空间看作是独立存在的、凝固不变的东西,必然陷入形而上学。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

(1)物质是其自身永恒存在和无限发展的唯一原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根源于物质、来源于物质,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2)物质是属性存在的基础,属性依赖于物质。物质的运动、时空等属性都不能离开物质独立存在。意识作为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更依赖于物质,根源于物质。

(3)世界是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一方面世界万物是千差万别的。另一方面千差万别的事物,在实质上又是统一的,它们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重要意义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坚持唯物主义,批判宗教迷信、唯心论、二元论的重要思想武器。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世界的质统一性原理的生动体现。

5、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主要表现在:

(1)目的性、计划性。

(2)选择性、创造性。

(3)现实对象性。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4)高度的自控性。意识活动能在一定条件下控制和调节人的生理活动。

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1)必须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2)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遵从客观规律,才能有效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3)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4)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6、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1)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性为前提。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

就越能有效的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7、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的观点

(1)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

(4)联系具有系统性。所谓系统,就是由一定数量相互联系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在事物的全面联系中完整地把握事物。

(2)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反对用主管臆想代替现实的联系。

(3)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就必须要善于抓住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和必然联系。

(4)必须摈除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8、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

发展是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性质的运动。发展体现了事物运动变化的总方向和总趋势。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发展正是通过具体事物有生有灭的过程实现的。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要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2)要树立长远的眼光。

(3)要认清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4)要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静止不变的观点。

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是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是矛盾统一体内部的斗争,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总之,同一是对立中的统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这就是矛盾的辩证法。

在认识和实践中,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反对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10、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条件

(1)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面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同样,一方的发展也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2)矛盾同一性使对立双方相互利用、相互吸取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规定了事物的发展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承认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的同一性,就是肯定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历史正当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事

物的质变准备条件。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把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斗争贯彻到底,才有旧矛盾统一体的分裂,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

11、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1)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2)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特定的外貌。

(4)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1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①两者是对立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的共性、一般,是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个别,是相对的。

②两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普遍性不能脱离特殊性而独立存在,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另一方面,个别、特殊又同一般、普遍联系着,都包含着共性的东西。

③共性与个性相互连接,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1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其开辟道路。

(4)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一要扎实苦干,勤于积累,反对左倾冒险主义。二要要坚持革命,适时变革,反对右倾保守主义。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把远大的理想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与勇于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结合起来。

14、辩证的否定观

①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而实现的自我否定,自我运动,自我发展。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即事物发展是通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来实现的,只有经过否定,新事物才能产生。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即新事物是由旧事物演变而来,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否定又把新旧事物联系起来。

④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克服体现了发展过程中的非连续性,保留体现了发展中的连续性。

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对一切事物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片面性错误。

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对待外国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5、否定之否定原理

事物的发展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否定之否定律所揭示的是事物自我运动的全过程,这一过程经过两次质变才能完成。

事物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经过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完成一个周期性运动过程,从表现形式上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事物的发展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从实质内容上看,是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事物的发展趋势是上升前进的。从总体上看,事物的发展呈现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重要意义。

第一,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我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当认清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同时又要客观地对待发展中的问题,充分估计到事物发展中的困难,尽量少走弯路。

第二,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要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

第三,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就要坚定人们为人类美好事业而奋斗的信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曲折,但它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代表人类前进的方向,最终必然取得胜利。我们应当满怀信心,坚定信念,努力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去。

16、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重要原理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促进人们通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获得积极的成果。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它妨碍人们去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重视科学思想理论在社会之间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1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区别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具体性、形象性。

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抽象性、概括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坚持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坚持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辩证法。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第一,感性认识渗透着理性认识,即感性认识过程中有理论的指导。第二,理性认识中又渗透着感性认识因素,即理性认识过程中有感性形象的再现。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既要重视经验积累,也要重视理论指导,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18、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对整个世界来说,世界上存在无限多样的事物,新事物层出不穷,有待人们去认识,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是无穷无尽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

人类的认识运动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有限趋向于无限的发展过程。

19、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一种认识,其内容是客观

的,其形式是主观的。

(2)真理的客观性:第一,真理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真理的客观性要求坚持真理的一元论。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真理不因人而异,也不因阶级而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4)唯心主义否认人的认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必然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或“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或“多数人的意见”,或“有用就是真理”等等,都是主观真理论的表现。

20、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1)真理和谬误的区别: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表明了主观和客观的符合、一致;而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错误的反映,表明了主观和客观的脱离、分裂。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之间有质的区别,不能混淆。

(2)真理和谬误相互联系:其一,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显不出真理。其二,真理和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是真理,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丧失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反过来也是一样。

(3)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既要勇于坚持真理,为真理而斗争,又要勇于修正错误,跟错误作斗争,这是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

21、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把两者统一起来。遵循真理尺度就是“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就是“满足人的需要”。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有价值的。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按客观规律办事;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2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区别

真理的绝对性通常也称作绝对真理,它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从真理的客观性上看,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是从世界的可知性上看,人类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多样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本来面目的进一步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通常又称作相对真理,它也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任何真理都有依赖于主体、依赖于人或人类的主观形式,都是运用语言和逻辑对客观对象所作的正确反映,而不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二是指每一个真理都只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在有限范围内和有限程度上所作的正确反映,都具有近似的、不完善的性质。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统一的

第一,相互联结。任何客观真理本身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第二,相互渗透。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的成分、颗粒,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合构成绝对真理。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是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

第三,相互转化。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真理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地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第一,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就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真理,既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第二,有助于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只有发展,才能坚持。

2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真理是主观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要判明丰观认识是否和客观实际相符合,就必须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而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能够作为沟通二者“桥梁”的,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能做到。

其次,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还取决于实践本身的特点。实践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能够把主观认识变成客观现实,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表现出来,引出一定的客观效果。一般来说,在一定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如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那么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如果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就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第三,逻辑证明可以证明某些命题的正确性,起到辅助实践检验的作用,但不是实践之外的另一个真理标准。

24、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的一致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体现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立场。

实事求是,贯穿了辩证法的精神;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25、地理环境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三个层次,包括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森林、矿藏、动植物分布状况等内容。

(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离开地理环境,人类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②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发展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发展。首先,地理环境能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其次,地理环境能决定生产部门的分布从而形成某一地区生产的特点;再次,地理环境能制约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

③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它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

26、人口因素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人口因素:不仅指人口的数量,而且还包括人口的质量、构成、分布、迁徙、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

(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一定规模的物质生产,也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口是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

②不同的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③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人口状况不能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和更替。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必须通过物质生产,因而必然要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

27、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

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人类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前提。

②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

③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④生产方式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能起制约作用,后两者对社会发展怎样起作用及作用之大小,要受生产方式的决定。

2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原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2)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和能动的反作用,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具体表现在:

(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不同步性。

(2)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具有不平衡性。

(3)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具有历史继承性。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它所服务的是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经济基础时,就起促进作用;反之就起阻碍作用。

29.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大意义

(1)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

(2)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运动的辩证法,从社会自身的矛盾运动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中,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由此揭开了困惑人类数千年之久的“历史之迷”,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3)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相结合,使得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3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它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它就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适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无限的前进运动过程。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运动,表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在各个社会形态都发生作用的普遍规律。

(5)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一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解开了长久以来困扰人类社会的“历史之谜”。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探索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这一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确定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根据,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3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必然迟早也要发生改变。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帮助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上层建筑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前进;反之,就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3)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在永无止境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社会形态不断更新,推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运动,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根本规律。

(5)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规律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指导意义,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3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具体表现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的直接表现,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发展作用表现在:

(1)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阶级斗争促进了阶级社会的质变和飞跃,造成了社会革命和进步。

(2)在社会发展的量变过程中,革命阶级通过阶级斗争迫使统治阶级做出某些让步,也可以推动社会发展。

(3)当代社会的阶级斗争,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的调节和改良,使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有所缓和。但从根本上说,阶级矛盾、阶级斗争仍然存在,并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34、社会改革及其作用

(1)社会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是一定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社会改革的基本特征:改革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统治阶级自觉地、有组织地进行的社会变革,是统治阶级不断成熟的标志,是社会发展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3)社会改革的作用:第一,它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经常性形式和有效途径,它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二,它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或局部质变的准备。

35、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1)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2)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其次,社会革命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第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36、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

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技术是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指一种生产型、实践性活动。在今天,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联系越来越紧密,日益融为一体。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1)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活动方式、交往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

(3)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引起和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以尊重实践、祟尚理性、开拓创新为灵魂,推动着人们价值观念的重铸和思维方式的更新,启迪着人们弘扬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

(4)科学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科学技术被滥用可能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必须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

37、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指推动历史发展的大多数人。从质的规定性看,它是指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们;从量的规定看,它是指社会人口中的大多数。

(2)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无限性和有限的统一。

2017年考研政治马原超实用答题模板

2017年考研政治马原超实用答题模板 12月份的考研考试马上就要来了,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考研政治马原超实用的答题模板,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搞透哲学原理: 注:哲学关于辩证关系原理的万能公式: 哲学的辩证关系特别多(共计48 对),但无非两类,一是并列关系,二是从属关系。

(1)A 和B 并列关系(40 对): ①总论: A 和B 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②区别: A 和B 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③联系: A 和B 相互依存: A 离不开B: B 离不开A(有两种解释,一是一句话变三句话(任何A 离不开B,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离开B 的A ,离开了B,A 也不存在了); 二是正说说,反说说,换个说法再说说。)A 和B相互渗透:A 渗透着B: B渗透着A A 和 B 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A 能转化成B: B 也能转化成A (2)A 和B 从属关系(6 对:物质与意识; 实践与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形式与内容)

①总论:A 和B 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②区别:A 和B 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③联系:A 决定B(A 决定B 的产生、发展、灭亡、性质和内容); B 反作用于A(当B适应A促进A的发展,当B不适应A阻碍A 的发展)。(3)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即是并列关系也是从属关系。 2、搞活哲学原理: 注意: 第一、哲学的题型有三种 ①死记硬背的题目

②哲学家的命题或原话 ③情景型题目(例子题) 第二、哲学分析题的答题模板: ①先写... ...认为: 唯物论: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认为: 辩证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 认识论: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2017考研政治马原真理8大知识点

2017考研政治马原真理8大知识点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客观的,这是因为: (1)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2)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1)二者是有区别的。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③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条件性。表现为: ①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有待于扩展。 ②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③从进程上看,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 ①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另一方面,绝对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②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3)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只讲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真理观则只讲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易考分析题) (1)含义:真理是对事物正确的认识,谬误是对事物错误的认识。 (2)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①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转化成谬误,谬误转化成真理。 ③坚持真理,修正谬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做斗争。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的唯物论)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所要求和实践的本质特点,即直接现实性所决定的。 (2)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主观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作为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有这个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圣才出品】

第8章《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一、老聃与李耳 1.《老子》一书之时代考证 《老子》一书,相传为系较孔子为年长之老聃所作。其书之成,在孔子以前。今以为《老子》系战国时人所作。就本书中所述关于上古时代学术界之大概情形观之,亦可见《老子》为战国时之作品。 (1)孔子以前,无私人著述之事,故《老子》不能早于《论语》。 (2)《老子》之文体,非问答体,故应在《论语》《孟子》后。 (3)《老子》之文,为简明之“经”体,可见其为战国时之作品。 2.老聃、李耳之考证 李耳为“隐君子”,其讲学必不愿标自己之名。传说中恰有一“古之博大真人”之老聃,故李耳即以其学为老聃之学。既可隐自己之名,又可收庄子所谓“重言”之效。故《荀子》《吕氏春秋》《庄子·天下篇》,皆以《老》学为老聃之学。及司马迁知李耳为《老》学首领,而又狃于世人之以《老》学为老聃之学之说,故遂误将老聃及李耳合为一人矣。今当依司马迁认李耳为战国时《老》学首领,但认李耳为历史的人物,而老聃则为传说中的人物,二者是二非一也。 二、《老》学与庄学 1.《老》学

《老子》之学说,《荀子》批评之,《庄子·天下篇》称述之,《韩非子》“解”之“喻”之,《战国策》中,游说之士亦引用之;故可知其在战国时已为“显学”矣。 2.《老》学与庄学之考证 (1)汉以前,无道家之名,《老子》之学说与庄子亦不同。上文谓《老》学为杨朱之学之更进一步者,而庄学则为其更进二步者。 (2)《老》学注意于先后,雌雄、荣辱、虚实等分别。庄学则“外死生,无终始”。《老》学所注意之事,实庄学所认为不值注意者也。 (3)战国以后,老学盛行于汉初;庄学盛行于汉末。 (4)《老》学述应世之方法,庄学则超人事而上之。 三、楚人精神 楚人为新兴民族,本无较高文化,孟子又谓“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可见楚人慕周之文化者,须至北方留学,方能得之。然楚人虽不沾周之文化之利益,亦不受周之文化之拘束;故其人多有极新之思想。 四、道、德 1.道 (1)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道以形上学的意义。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 (2)《韩非子·解老》云:“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

马原笔记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 2个核心:联系、发展 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 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 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 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 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 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 2个核心:社会、人 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物质(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 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 (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 2个核心:联系、发展 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3、(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4、(多样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马原哲学原理

马原哲学原理 重要:联系,发展,矛盾,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材料中有关于环境破坏之类的,或者是做事情过度,急功近利)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材料中出现根据某种情况来制定计划或者做某件事,或者立足于国情啊现状啊之类的。) 5.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6.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7.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8.联系的普遍性: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关键词:有利于,引起,合作,结合,相互,关系。。) 9.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考研政治分析题重要知识点之马原必背原理

分析题重要知识点之马原必背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性的关系 1、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恩格斯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①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派; ②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④对世界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不同回答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5、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6、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有条件性; ②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伸张性、广延性,特点是三维性。 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②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产物,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的能动性集中体现在意识能动地反映和创造世界。

2017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列宁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所以,我们要把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知识点讲解】 1.基本概念或原理分析 (1)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注意: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 (2)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动物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人却可以利用规律改造自然。 2.案例或记忆方法 美国某肉类食品公司的老板看到一篇报道——墨西哥发生了畜类瘟疫。于是,他断定如果墨西哥真的发生了瘟疫,必然会很快传到相邻的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州,政府必然会下令禁止这两个州的肉类食品外运。这位老板立即从上述两州购买牛肉和生猪,并火速运往美国东部。几天后,正如其所料,美国市场因肉类食品短缺而涨价,而这家肉类食品公司却因此获利9000万美元。所以,规律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案例中的这位老板就是自觉运用了价值规律中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运筹帷幄,最终赚了个盆满钵满。

马原答案

简答论述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科学回答了社会的物质性? P28 答: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与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答:(P33)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任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任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这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P253 答:(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方向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述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43 答: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连接、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的同一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P44+资料 P3 答:(1)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点1: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选择题) 运动观: 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2、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标准。 5、静止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开始。 时空观: 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考点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考点3: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③联系具有多样性。④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考点4:发展与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趋势、规律、进程、必然性都可以代替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趋势、规律、进程、方向都可以代替方向)、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考研政治马原政治经济学部分选择题解析

考研政治马原政治经济学部分选择题解 析 政治经济学的知识点,历来强调整体体系理解和细节知识点和概念的准确把握,凯程考研下面为大家解析哲学部分的多项选择题。 政治经济学的知识点,历来强调整体体系理解和细节知识点和概念的准确把握,在2015考研政治试卷中,政治经济学共考查三道选择题,总共5分,题号为3、20、21,但可惜的是,任性的命题人让全拿5分变得异常艰辛,下面为大家解析哲学部分的多项选择题。 单选题第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出了较高的生产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A.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C.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D.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 题目关键词是“机器换人”,我们要明白的是机器是生产资料,人是劳动力,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就是资本技术构成,那么如此一来A项就可以直接选出;剩余价值的知2015年多选题第20题考的就是剩余价值的发展,而在剩余价值来源的知识点上,问题很简单,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剩余劳动,并不会发生改变,B项错误;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受个别劳动生产率影响,C项错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是超额利润,而不是社会平均利润,D项错误。 多选题第20题,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化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上述论断表明()A.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B.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 C.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 D.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题干有可能没有读懂,但那不是关键,关键是同学们抓到题目的关键词——资本积累。资本积累会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产生相对过剩人口,只要资本主义所有制没有变,资本积累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就不可避免,相适应的相对过剩人口规律也就客观存在;相对过剩人口即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ABCD皆为正确选项。 多选题第21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干预也更加深入。其中,微观规制的类型主要有()A.社会经济规制B.公共亊业规制 C.公众生活规制D.反托拉斯法。

马原基本原理——方法论意义

马原基本原理——方法论意义 基本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物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二、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会受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会不同。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有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结构不同。 2、方法论要求: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三、意识反作用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既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又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 基本原理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 2、方法论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二、因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在每事每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2、方法论要求: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反对倒因为果,倒果为因。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真理的属性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真理的属性 真理的属性和真理的标准 1、真理的定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真理的属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而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2)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或者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内容具有正确性,真理的发展具有无限性。其具体含义有:其一,就真理的内容而言,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因此,承认了客观真理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就真理的发展而言,其前景是无限的。由于人类依其认识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所以,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三,就真理发展的最终结果而言,无数相对真

理的总和构成为绝对真理。所以,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3)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有条件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世界的正确把握具有近似性。其含义有三层:其一,从认识的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认识。其二,从认识的深度上看,任何真理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其三,从认识的进程看,任何真理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真理的属性;其二是指真理的类型。从类型的角度而言,所谓“绝对真理”是指限度地接近“完全”、“终极”意义上的真理;而所谓“相对真理”是指近似、相对意义上的真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要是用前一个含义。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统一关系。二者的同一性表现在:其—,从静态上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世界上不存在纯粹的绝对真理和纯粹的相对真理。换言之,相对之中有绝对,因为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而绝对之中有相对,因为任何绝对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其二,从动态上讲,二者是辩证转化的。任何真理性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圣才出品】

第6章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 一、孟子之抱负及其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1.孟子在中国的历史地位 盖孔子开以讲学为职业之风气,其弟子及以后儒者,多以讲学为职业。然能“以学显于当世”者,则推孟子荀卿。二人实孔子后儒家大师也。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苏格拉底之在西洋历史,孟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柏拉图之在西洋历史,其气象之高明亢爽亦似之。 2.孟子的抱负 孟子邹人,邹与鲁极近,皆为儒家之根据地,故儒家者流。孔子一生之职志为继文王周公之业,孟子一生之职志为继孔子之业。 二、孟子对于周制之态度 1.孟子对《诗》《书》之态度 (1)“为诗”不能“固”,即孟子所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2)孟子讲《书》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2.孟子对周礼之态度

(1)政治经济制度,虽不必为历史上的周制,历史上的周制,在详细节目上,在诸国亦不能如此之整齐画一;然周制之普通原理,与此所说,当相差不远。 (2)仁政,即是上述之政治经济制度。“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以“分田制禄”,其结果必与“周室班爵禄’’大致相同。就此方面观之,孟子对于当时之传统的制度之态度,为守旧的。 三、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及经济制度 1.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制度 传统的观点,一切政治上经济上之制度,皆完全为贵族设。依孟子之观点,则一切皆为民设。此一切皆为民设之观点,乃孟子政治及社会哲学之根本意思。 (1)孟子贵王贱霸,王、霸,乃孟子政治理想中二种不同的政治。王者之一切制作设施,均系为民,故民皆悦而从之;霸者则惟以武力征服人强使从己。 (2)孟子以一切政治的经济的制度皆为民设,所谓君亦为民设。故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3)孟子虽以为社会中仍应有君子野人,治人者及治于人者之区分;但此区分乃完全以分工互助为目的。 (4)政治上至高之位,必以最大之德居之。所谓天子,必圣人乃可为之。故尧舜禅让,成为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制度。 2.孟子之理想的经济制度 (1)依孟子之理想,乃土地为国家所公有,人民受土地于国家而自由耕种之。其每井中公田之出产,虽仍可为国君卿大夫之禄,“以代其耕”;但农民之助耕公田,乃如纳税于国

考研政治马原实践与认识关系讲解

考研政治马原实践与认识关系讲解 考研政治马原复习需要掌握几大重要的原理及其相关方法论,这是考研答题的理论依据。7.8月份暑期复习,希望大家能够好好把握,加强政治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和记忆。实践与认识(理论)的关系(易考分析题) 原理: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活动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表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活动最终的目的 (二)认识对实践的能动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活动起反作用,尤其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能够对实践活动起重要的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 (1)正确的理性认识,能够正确的指导实践活动,促进实践活动目标的实现。 (2)错误的认识会阻碍实践活动,妨碍实践目标的实现。 方法论: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第二,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 第三,只有充分尊重实践,才能有力的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 凯程考研辅导中心优势 凯程考研辅导中心创办于2005年4月,具有强大高校背景,是中国最早专门从事考研高端辅导的机构之一。并积累了多年的考研辅导经验。 成功学员多 至今已有数千位学员进入全国各大高校研究生院学习,这些同学的名单在网上有据可查。而且从2005年到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凯程考研辅导中心的成功学员人数要比前一年翻一倍,所谓的成功学员,是指通过初试,进入各校复试并最终录取的同学。 师资力量强 首先,所有老师均来自北京各高校的教师,且讲任何课程备课必须超过一个月,那些虽然有名但是准备草草的老师从来不能站在讲台上,这是对老师的硬性要求。 其次,所有老师都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与试讲环节且试讲必须得到听课学生90%以上的好评,好评不够马上淘汰。 第三,讲授的内容必须是应试化的,让学生越听越迷糊的老师,也坚决不要。 课程质量高 采取公共课小班授课,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的方式,针对不同程度学生的特点及程度差异,因材施教,精讲精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马原哲学部分

马原重点哲学部分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4.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5.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是有机统一的。 二、马克思主义创立的背景 1.1836年英国爆发了延续长达十余年、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法国、德国、英国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2.19世纪西欧三大现金思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3.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前提。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请简述马克思注意的XX特征) 1.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2.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他的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时间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研究生考试马原专业课考点归纳

20XX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专业课考点归纳 (页码参照20XX年修订版)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P13-P19)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鲜明的政治立场 3.重要的理论品质 4.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39)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辨证统一。(P42)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注意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P47-P48) 四、和谐社会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P49) 五、辨证的否定观。(P51) 第二章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5)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辨证统一。(P75)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3.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辨证统一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78-P79 ) 1.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3.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起着补充作用 四、价值及其特性。(P80) 1.客观性

2.主体性 3.社会历史性 4.多维性 五、价值评价的功能及其特点。(P82-P84) 1.以主客体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2.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价值评价“功能”见P84) 六、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辨证统一。(P85-P86) 1.成功的实践必然以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为前提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辨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七、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P87)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第一编)【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绪论 一、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1.“三皇”传说提供的文化意蕴 (1)“三皇”传说 ①三皇 a.有巢氏 有巢氏是指发明巢居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巢居的文明。 b.燧人氏 燧人氏是指发明钻木取火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食用熟食的文明。c.神农氏 神农氏是农耕始祖。 ②文化意蕴 a.人类文明是人类通过努力开拓出来的,不是神创的。 b.“三皇”故事的传颂使这些事件与行为人格化,而不是神格化。c.“三皇”传说的影响是人文的。 (2)伏羲氏传说 ①伏羲氏

又称庖牺氏,以“始作八卦”而闻名,有时也被认为是三皇之一。 ②意义 a.伏羲创设八卦的智慧来自于其对天与地、身与物的“观”。 b.伏羲创设八卦的目的在于把握万物生生不息、奇妙变化的真实情况。 c.伏羲氏的故事透露出浓郁的人间性、知识理性。 2.“五帝”故事显示的人文价值 (1)五帝 学界普遍认为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人文价值 ①大规模战争 凸显出部族之间大规模整合的趋势,预示着统一国家与同一文化的诞生。 ②禅让制度 禅让制度表明部族联盟的权力还没有完全私有化。 ③财产私有化程度不突出,属于大同社会,不属于小康社会 a.大同是指以天下为公,财货为天下之公养,权力为天下之公器。 b.小康是指以天下为家,视天下为一人、一家之私物。 3.夏朝——远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 (1)夏朝 禹之子启,继父为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禅让制变成世袭制。夏朝的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

(2)二里头文化 夏朝的重要文化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出土有大型宫殿遗址、刻符陶器等。 二、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 1.商周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前期。 2.氏族制的社会组构方式 (1)以氏族制为基础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以血缘氏族为纽带建构社会与国家体制表明殷商仍然笼罩在自然生殖的氛围之中。 (2)宗法制度 西周的社会结构仍以氏族制为主,但统治者氏族内部又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 ①区分嫡庶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②分派子弟到各地管制臣民,推行封建制、世袭制。 ③明确远近亲疏、上下等级,创设礼仪规范。 3.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 (1)“帝”是至上神 殷人凡事都要贞问“帝”,“帝”是至上神,其形成经历着一个漫长的过程。 ①三皇、五帝的传说透露出他们主要的面向是自然界。

2016年考研政治马原部分易错题整理 第一章(上)

2016年考研政治马原部分易错题整理第一章(上)2016考研政治马原政经部分,一般出现在论述题和材料题部分的频率较低,大部分分值都会在选择题和辨析题中出现,因此,对政经部分的选择题练习需要考生在冲刺阶段多加练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易考又易错的选择题,并有详细的命题解析,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预祝大家能够取得好成绩!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单选 在小规模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商品以满足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这种经济形态是指: A.自然经济 B.简单商品经济 C.发达商品经济 D.市场经济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首先,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是商品经济的特征。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封闭保守的经济,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劳动以自然分工为基础。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与机器大生产、发达的科技相联系,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仅为了交换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更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使价值增殖。而市场经济是市场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因此,ACD均为错误选项。只有简单的商品经济才是在小规模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商品以满足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的经济形态。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缺一不可。第一,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一个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人需要,就不能成为商品,即使在它身上耗费再多的劳动,这些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所以,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不能形成价值。第二,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一个物品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如阳光、空气等,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辩证法的两大特征

2018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辩证法的两 大特征 考研政治复习要把握科目框架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认为大家通过逻辑图来复习,更有利于记忆和梳理,下文我们就通过图片来记忆马原知识点,18考生注意巩固。

说明: 唯物辩证法是对世界存在状态的回答。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静止孤立的,而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的。实际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都不是马克思的创造,早在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之前,就存在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唯物主义(又叫做机

械唯物主义)这两个派别;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才是辩证法的创立者,只不过他的辩证法体系是唯心的,即只承认精神领域存在着辩证关系。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唯物主义,便形成了辩证唯物论,从而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相区分;另一方面从唯物主义出发去看待辩证法,便形成了唯物辩证法,从而与唯心辩证法相区别开来。 考点: (1)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2)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3) 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实质 (4) 发展与过程 (5)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6) 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7)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8)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9)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10)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1) 矛盾分析方法 (12)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13)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辨证关系 (14) 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 (15) 辨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6) 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17)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18)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9)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20) 辨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21) 辨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考试题型: 唯物辩证法历来是考研政治的重点,它的三大基本内容,即二大特征、三大规律、五大范畴都曾经作为材料分析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考研真题当中。尤其是“对立统一规律”考查的频率很高。 复习策略: 除了根据所给图示,掌握基本框架之外。考点(1)至(17)都要作为材料分析题的形式来理解记忆。因此这部分内容不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而且还要培养用所记忆的知识去分析材料、回答问题的能力。这是对考生比较高的要求,需要长时期的练习。考点(18)至(21)则以选择题的方式了解记忆即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